📖 ZKIZ Archives


跨境电子商务蓝海启航,稳增长与“互联网+”的又一完美结合!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496

作者:徐彪团队 


投资要点:


催化事件:


 6月10日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跨境电子商务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随 着2015年“互联网+”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的来临,跨境电子商务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管是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 场,投资人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信心将更加快速的增强。从2014年开始,由于二级市场对于PE、VC退出环境的改善,创业投资基金项目的投资金额和退出金 额都有非常明显的增加,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融资环境,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将形成螺旋上升的相互推动力。 


■跨境电子商务是培育经济增长全新引擎的又一着力点:近 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单月同比增速的中枢从【20%~50%】迅速下降到【-20%~20%】的区间,但是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近年来的发展脚步 正在逐渐加快,跨境电子商务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我们判断,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政策的密集落地,2015-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将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随后进入20%左右增速的平稳发展期,那么,以此估计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部进出口贸易额的比例将达到45.9%,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跨境电子商务进入政策蜜月期,将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自 五月初以来,国家各层面已经在加速出台跨境电子商务的支持政策,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将进入扶持政策的蜜月期。预计未来的扶持政策将在跨境电商领域各个 环节的税率问题以及通关问题上有所突破。此前,我们在市场上连续的率先推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源互联网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三个主题投资的机会。这三 个主题的共同点就是将“稳增长”和“互联网+”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从龙头标的的股价走势,可以充分说明投资者对这些主题的追捧程度。跨境电子商务主题将 大概率有同样表现,建议关注以外运发展、物产中大、小商品城、苏宁云商、华贸物流为代表的龙头标的。


 ■风险提示:政策扶持力度不达预期。


1. 跨境电子商务,站在“互联网+”的风口


如果说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快速切入的2014年视为跨境电子商务崛起的元年,那么进入2015年,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跨境电子商务主题已经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




1.1. 跨境电子商务,跨出一片蓝海


从定义上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从分类上来说,按照进出口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按照买家属性,可以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按照保税与否,可以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随着淘宝、京东、当当等各类电商从崛起到走进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电子商务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而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也早已进入了以价格战为主的激烈竞争时代。


但 是,当跨境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电商平台在以国内电子商务的方式,做着传统国际贸易能够完成(B2B)和不能完成(B2C)的事 情。而事实上,跨境电子商务正是利用互联网,将供货商(境内或境外)、第三方服务商(电商平台、仓储物流、第三方支付系统)、终端客户(境内或境外的企业 或个人)以最快捷的方式和最低廉的成本联接在一起。


自去年以来,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电子商务界最 流行的话题之一。然而,与已经是红海的国内电子商务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广阔蓝海。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盈利性,使电商平 台、仓储物流服务商等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开始争相布局全产业链以最大程度的分得跨境电子商务的一块儿蛋糕。


1.2. “互联网+”的风口将助产业发展一臂之力


时 代的变迁如此之快,以至于置身其中的我们需要慢慢回味才能体会到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提升与颠覆。当我们听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 旅游这些新鲜名词的时候,它们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尤其是3月5日克强总理在所做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达8次的提及了互联网,并第 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以后,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股票的追逐就从来没有停止。




在 国家层面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并开始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战略部署下,二级市场可谓是欣欣向荣,投资者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型经济的崛 起寄予厚望。在A股市场赚钱效应不断累积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级市场尤其是PE、VC的投资人也开始充满热情和信心。根据创业投资基金的数据,从 2014年开始,伴随着二级市场对于PE、VC退出环境的改善,创业投资基金项目的投资金额和退出金额都有非常明显的增加。




回 到跨境电子商务,虽然这一产业同属于新兴经济转型的方向,但在其2014年崛起之初,除了一些业内巨头或产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公司可以得到创业投资基金的 融资和支持,其它中小型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公司很难得到那些风险投资人的认可,这些中小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在面对投资人的时候,往往被问到“如何与阿里巴巴等 巨头抗衡”的问题。




但 是,随着2015年“互联网+”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的来临,跨境电子商务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管是二级市场还是 一级市场,投资人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信心将更加快速的增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融资环境,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将形成 螺旋上升的相互推动力。


2. 跨境电子商务是培育经济增长全新引擎的又一着力点


2.1. 短期稳增长依靠传统经济,但中长期仍然需要寻找新的引擎


在 经济波动周期面临向下压力、政府经济增速目标存有诉求这两种力量对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区间运行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改变,但区间中枢将 大概率出现下移,可能会由过去7.6%的水平下降至大约7.2%或者更低的水平。而事实上,年初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 到7.0%左右。




于 是我们看到,政府为了保住短期内的经济稳定增长,几乎将“保7”当做了一个刚性的目标。“七大重大工程投资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包”、万亿PPP储备 项目、新一批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的投资项目等等一系列投资稳增长的措施,表明短期稳住经济增速,还是被迫需要传统经济尤其是“三驾马 车”中的投资来维持。




在上半年连续出台投资稳增长政策的情况下,市场开始质疑政府是否又要走08年刺激政策的老路。但是我们两会以来的多篇报告一直在强调:


首先,短期内,政府虽然仍然需要财政发力基建投资来稳住经济下行的颓势,但是这些投资将更多的在社会基础设施真正有需求的领域展开,比如我们此前推荐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智能电网领域的投资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投资等等。


其次,中长期内,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拐点,“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代表了中国新兴经济时代的开始,也代表中央政府寻找经济全新增长引擎的开始。


2.2. 跨境电子商务有望成为对冲出口增速下台阶的利器


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对外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强劲动力,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以及欧洲、日本的需求持续疲弱,中国出口贸易增速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下台阶式的减缓,2008年以前,我国出口贸易单月同比增速中枢始终在20%~50%之间波动,而近年来,这一同比增速的中枢已经下降到-20%~20%之间。




但 是,在持续疲弱的出口贸易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振奋人心的部分,那就是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在内的新型贸易方式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情况。2014年,商务部也第 一次将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情况,纳入了官方出版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报告。报告中强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 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的确,正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报告中提到的,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近年来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渐加快,跨境电子商务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


根据商务部和艾瑞咨询的最新报告,以每年超过30%的增速,2014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交易额达到4万亿人民币左右,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也从2010年的6.4%,逐步上升到2014年的15.1%。




如上图,我们判断,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政策的密集落地,2015-2017年跨境电子商务将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随后进入20%左右增速的平稳发展期,那么,以此估计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部进出口贸易额的比例将达到45.9%,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3. 跨境电子商务主题将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6 月10日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 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我们前文的逻辑相似,跨境电子商务正是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并被委以经济转型和成为全新增长引擎的重任。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自五月初以来,国家各层面已经在加速出台跨境电子商务的支持政策,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将进入扶持政策的蜜月期。预计未来的扶持政策将在跨境电商领域各个环节的税率问题以及通关问题上有所突破。




三 月初的两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央层面的政策导向无非是两个方向,一是稳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上台阶式的提升,二是“互联网+”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而这 一期间,我们在市场上连续的率先推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源互联网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三个主题投资的机会。这三个主题的共同点就是将“稳增长”和“互 联网+”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从龙头标的的股价走势,可以充分说明投资者对这些主题的追捧程度。



这 次是跨境电子商务,又是一个“稳增长”与“互联网+”的结合,我们判断,这一主题将同样在A股市场擦出闪耀的火花。具体到投资方向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跨 境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两个重要的参与方,一是跨境电商平台,关注B2C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和具备的海外供应链整合能力的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跨境B2B平台中, 围绕外贸综合服务延伸传统产业链条,逐步向上游生产型服务业、下游海外仓、跨境电商营销服务延伸,提供包括外贸基本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信用保险服务、 仓储物流等一系列供应链集成服务的企业;二是仓储物流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



(来源:分析师徐彪 微信号 fenxishixubiao )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886

專訪中民投資本總裁劉天凜:“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促進產融結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873.html

專訪中民投資本總裁劉天凜:“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促進產融結合

第一財經日報 章文貢 2015-06-27 14:25:00

作為金融控股平臺和資本運營的平臺,中民投資本是實現中民投產融結合里金融功能的最重要一環。

6月中旬,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旗下金融投資平臺——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管理公司在倫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英國合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

合資成立的公司名為中民戴維斯投資管理公司。中民投資本將作為該基金的聯合管理人和基石投資人,與戴維斯投管一起進行該基金的募集、投資標的選擇和主動資產管理。這次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標誌著中民投在歐洲的首個基金投資平臺正式搭建完畢。

在中民投國際化的開疆拓土進程中,倫敦一役,中民投資本作為先鋒,充當了極其關鍵的角色。作為中民投成立的第一家子公司,中民投資本戰略定位如何?為何會選擇倫敦,並且以基金的方式切入成熟市場?近日,就上述問題,第一財經專訪了中民投資本總裁劉天凜。

短短一年時間,劉天凜帶領的中民投資本已成為中民投眾多子公司中的發展成效顯著者。在劉天凜看來,中民投資本的運作是泛投行、大投行的概念,其戰略目標是以“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促進產融結合。

之所以和第一太平戴維斯合作,除了借助其在不動產市場上雄厚的實力以保障財務投資的安全收益之外,劉天凜的謀劃更為長久:中民投資本成功爭取到雙重身份,既是基金的LP,同時也是GP。

“這有利於中民投資本能夠充分地接觸市場,獲取更廣泛的市場信息,能夠使我們全方位地看得更多,看得更高。”劉天凜稱。

第一財經:作為中民投國際化的關鍵一步,為何會選擇倫敦?在合作夥伴的選擇上,又為何會選擇與第一太平戴維斯進行合作?

劉天凜:中民投的理念,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集合優質資源,實現抱團出海,這是我們最初形成來英國發展的一個想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拓展一個新的市場,如何找到破冰點,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面對一個陌生的市場,要找到符合雙方發展理念的這樣一個合作夥伴。在國外投資一定要避免一股獨大,要盡量創造合作共贏的局面。國內投資可能更傾向於一把全部拿下,但國外不能這樣。我們發現稅務、法律、保險、裝修等因素非常複雜。國外成熟市場一方面非常規範,另一方面,也過於繁瑣,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投資者很難全部拿下這些細節。一個理智的方式是,先跟熟悉這個市場的專業團隊合作,逐步完善自己。

我們在歐洲找一家與我們類型一樣的投資公司未必能做到強強聯合,反而找到了第一太平戴維斯,它是以咨詢為主要的業務,但與此同時,它的投資也很強大。所以,中民投資本找的是“投資+咨詢”這樣一個團隊。這有利於我們充分接觸市場,獲取更廣泛的市場信息,使我們全方位地看得更多,看得更高。

在倫敦,有很多大牌的基金、合作方,但與這些機構合作,可能會有很多限制條件和要求,但是與戴維斯合作,他們的心態是完全放開的。中民投資本獲得了該基金咨詢委員會的席位,作為基金的聯合管理人和基石投資人,中民投資本是與戴維斯投管一起進行該基金的募集、投資標的選擇和主動資產管理。

第一財經:這只基金投資標的選擇原則是什麽;初期主要選擇投資哪些不動產項目?從金額來看,第一期基金的募資規模有多大?

劉天凜:該基金初期的投資標的主要為倫敦市區多戶型公寓及別墅業態的住宅開發,第一期基金預計管理資產規模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未來雙方還將在包括歐洲、亞洲及美洲在內的全球房地產市場進行共同合作和資產布局,分別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建立並實施一系列與房地產相關的投資組合及資產管理。

第一財經:對於基金而言,收益率上是否有一個初期的預期值?你如何看待倫敦市場的投資風險?

劉天凜:在倫敦投資的好處是收益率的取得方式非常透明。我們掌握了關鍵的指標、因素,整個投資就像地圖一樣擺在面前,每一個關鍵節點都能摸得清楚。

比如做房地產投資,在倫敦市場,開發商拿地,是通過供需平衡的原則來滿足的。也即是說,如果一個地區達到飽和狀態,土地是批不出來。這就從供需平衡的方面,降低了未來銷售端的風險。另外,英國人一直以其嚴謹、認真、安全著稱於世。所以,投前、投中、投後只要把這個銜接每個節點的工作看清楚,流程做好,標準制訂有了一定的體系,相對國內來講更加透明、安全。

收益率方面,基金投資標的項目層面內部收益率年化為20%-30%,基金投資者內部收益率年化為15%-20%。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收益、風險、流動性是一個平衡的過程,收益率都是相對的。在運作過程之中,內部收益率可以再放大,但與此相對應,風險也必然要放大。

第一財經:成立伊始,中民投就將帶領民營企業走出去視為自身戰略目標之一。從宏觀角度考量,此次落子倫敦,對中民投,特別是中民投資本的國際化有何帶動價值?

劉天凜:我們是想通過發行基金這樣一種方式,實現登陸歐洲。其實接觸這個市場,我們可以直接去買賣,例如收購不動產、收購股權,基金只是接觸市場的一種方式。從一開始,我們希望對外傳遞一個信息,即中民投資本作為基金管理人,有充足的項目篩選能力、基金運作能力,以及包括投後信息披露等對投資人的管理能力。中民投資本希望引入更多的投資人,利用我們的專業優勢,這樣引領資金做更規範、更加有吸引力的投資。

第一財經:作為中民投的全資子公司,中民資本在中民投體系中的定位和任務目標是什麽?

劉天凜:中民投資本是中民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在中民投的所有子公司中,中民投資本從註冊資本金規模來講,是比較大的一家。作為金融控股平臺和資本運營的平臺,中民投資本是實現中民投產融結合里金融功能的最重要一環。中民投資本的運作是泛投行、大投行的概念,是以“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促進產融結合。

對於中民投資本而言,一方面結合中民投的戰略業務通過跨市場的新建、並購、收購等方式,參控股一批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通過打造一支專業的投行技術團隊,進行資本運營創造收益。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24

學者提一帶一路“中藥論” 稱中西結合療效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736.html

學者提一帶一路“中藥論” 稱中西結合療效好

一財網 秦夕雅 2015-10-15 20:06:00

“一帶一路”平臺像一副中藥方,中藥方的特點是成份比較複雜,相互之間是平衡的,而且可以互相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副西藥方,因為成份清晰,一旦用藥見效會很快,會有貿易創造、投資創造,缺點是如果不用藥就見不到效果,而且還必須經過談判。“一帶一路”建設並不排斥西藥,可以把中西醫結合起來,這樣療效更好。

國內自貿園區建設,未來會形成“1+3+N”的格局,會有更多的自貿園區會形成網絡。“自由貿易協定的大網絡+自由貿易園區的網絡”,推進未來“一帶一路”建設走向繁榮。

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張建平談到,“作為學者,我個人認為,國內符合條件可以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自貿園區候選城市並不少:比如沿海部分國際性的大港,位列全球前10、前20集裝箱吞吐量的港口城市;沿長江經濟帶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區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武漢、重慶等;沿邊省份的一些大城市可以做陸上空港,進行自由貿易,比如烏魯木齊等。未來更多城市建設自由貿易園區,會成為中國新一輪吸引外資進入到中國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的高地和平臺,形成新的產業集聚,當然也會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其他國家去投資、貿易的新平臺。”

在張建平看來,“一帶一路”是全新的國際區域合作的平臺。在這一平臺上,並不強求機制性的安排,可以為不同的經濟體提供不同模式的選擇,根據各自的條件、能力去和中國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

張建平打了一個比方:“一帶一路”平臺像一副中藥方,中藥方的特點是成份比較複雜,相互之間是平衡的,而且可以互相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副西藥方,因為成份清晰,一旦用藥見效會很快,會有貿易創造、投資創造,缺點是如果不用藥就見不到效果,而且還必須經過談判。“一帶一路”建設並不排斥西藥,可以把中西醫結合起來,這樣療效更好。

這一“中藥方”如何對區域經濟發揮效用,這一效用的發揮又有多慢呢?

對此,張建平表示,在基建、能源和商業環境改善等領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積累。從中藥的理念來講,任何矛盾都要有綜合的、平衡的對待和處理。從這個意義上講,平衡的發展模式更加適合“一帶一路”經濟體的發展需求。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經取得了哪些成績?

“據我所知,現在有的國家,例如土耳其已經專門設立了‘一帶一路’大使這樣的職務;一些‘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專門部門來支持這一建設。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在17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啟大規模的產能合作,如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率先推進了國際產能合作;很多項目現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此外,中國在全球已經建立了將近70個境外工業園區(或產業園區)。園區可以通過集約式發展,規避市場風險,提高投資效率,而絕大部分的產業園區分布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張建平表示。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29

【地產新玩法】WE+要為同誌做辦公室? 資本與人性結合的商業價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6774.html

【地產新玩法】WE+要為同誌做辦公室? 資本與人性結合的商業價值

第一財經日報 羅韜 2015-11-03 22:38:00

有些已經具備清晰的商業模式,有些還在方向的指引下探索中前行。無論成功與失敗,創新是房地產行業走出轉折困境的唯一方式。創新也將成為房地產業的“新常態”。

編者按:

無疑,今年是房地產行業最為“花樣百出”的一年,不僅開發商紛紛嘗試新領域、新模式,各路非地產界人士也紛紛攜帶創新思維湧入地產行業——聯合辦公,成為地產行業創新最集中也最受歡迎的領域,WEWORK模式快速出現中國基因的各種變異,主題化、產業聚集化、更體現人性化商業價值等細分領域的聯合辦公空間橫空出世。有些已經具備清晰的商業模式,有些還在方向的指引下探索中前行。

無論成功與失敗,創新是房地產行業走出轉折困境的唯一方式。創新也將成為房地產業的“新常態”。

 

“我每天帶著面具生活,我在工作中非常優秀但是別人卻不能理解我為什麽不願意結婚,我只能通過優異的工作成果來證明我自己。”作為一名“同誌”,張凱(化名)一直有著自己的煩惱。

“目前的辦公室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大家對於辦公的體驗並不太好,未來的社會是一個有充滿創意和想象的社會,未來的辦公也不會那麽的集中化,這個趨勢下如何通過聯合辦公去提前辦公室的服務價值,為這些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顯得很有必要。”WE+首席執行官劉彥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WE+位於上海新天地的辦公空間里面,因為一個同誌交友軟件ZANK的管理團隊入駐而讓這個空間更加熱鬧,這里面很多辦公者都對這個空間的人“出櫃”。因此很多外界傳言這里是為同誌而做的辦公空間,但是在WE+負責社區運營的萬紅萍認為這里更像是一個包容人性的空間。

個性化與人性化的商業價值

仲量聯行數據顯示,預計在2017年北京、上海寫字樓的存量規模將突破2000萬平方米,成都、廣州、深圳將突破1000萬平方米。這些大規模的辦公樓基本都是一個特點,那就是幾乎都是標準化的產物。就像一座座工廠一樣,占據了城市的大部分。但是這些產品顯然不再適合新一代的辦公人群,這些人追求個性和服務,願意更多的為服務支付溢價。

劉彥燊看到了這個商機,此前他一直在柯羅尼資本從事地產大宗物業投資工作,在這個工作里面他發現了目前中國有很多存量物業,而這些物業品質並不高卻占據了城市非常好的位置。“辦公空間有個很重要的需求就是位置好,而自90後開始對於辦公空間內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設計到社交這些需求不斷激發,通過找到一些物業進行改造形成適合市場需求的辦公空間的想法就誕生了。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共享辦公已經開始流行,而中國似乎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劉彥燊告訴記者。

看到這樣的情況,WE+聯合辦公空間成立。這主要由於90後的新興辦公者對於辦公空間有了幾個需求:設計、移動、社交。

“由於我們每一個物業都是非標準化物業,因此我們更加重視社區的主題建設,其實我們這個空間叫彩虹空間,新天地板塊工作的人群多為時尚和設計師人群,他們這個群體本身就會出現更多的同誌,我們發現這個因素以後可能會更多的考慮這個群體的感受。”萬紅萍提到。

萬紅萍提到,同誌通常非常敏感,而且缺乏一種身份認同,在WE+的辦公室內他們更多的通過一些社交活動在建立這樣的身份認同,給他們溫度。“不僅僅是給他們提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通常情況下同誌具備更高的創造能力,在工作中也表現非常卓越,但是目前為這類人群打造的城市配套並不多。如果是同誌酒吧,通常情況消費人群和消費能力都非常強,因為他們在這里可以找到認同感。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樣的主題式辦公空間可以聚集一群興趣一致的人,而這樣也可以帶來更高的產品溢價。

“我在這里很舒服,很多人知道我是同誌,但是大家的心態都很好,不會用奇怪的眼光看我,我的工作會更加放松,也會更有效率。”張凱提到。

在美國已經有專為女性企業家提供辦公服務的聯合辦公空間與平臺的HeraHub。為了專註定位於女性創業者,HeraHub從空間設計上增添了女性青睞的細節:空間中隨處可見的漂亮的裝飾細節,用來作為椅子的健身球,富有藝術氛圍的墻面設計。HeraHub同時也為入駐會員提供培訓、社交以及舉辦活動的空間。HeraHub憑借其平臺的搭建、社區的營造、活動的舉辦,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女性企業家,包括科技型企業家,律師以及其他商業合作夥伴等。

這樣的細分對於WE+就是一些不同的嘗試,目前聯合辦公還是處於“戰國時代”,群雄亂舞,劉彥燊認為這樣的嘗試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畢竟這個行業才剛剛起步。

商業模式:辦公產業鏈

“我們也會每天面對不同的問題,比如我們在新天地的項目空間設計過於密集,動線並不是那麽的活潑,很多角落的辦公者並沒有實際的社區參與感,我們也在不斷完善我們的解決方案。此外人力資源也是非常緊缺的,目前這個市場大家都在摸索,真正有經驗的人太少了,我們甚至也會有意識放慢我們布局(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有聯合辦公空間)的速度,主要還是要完善我們的管理。”劉彥燊提到。

劉彥燊認為,像五星級酒店都會有服務和開店的一個標準流程,但是我們目前還建立不起來,如果未來真正要做到在全國重點城市的聯合辦公空間布局,那麽必然還需要更多的標準和規範。

但是未來的商業模式呢?共享經濟時代,WEWORK成為大家追逐的目標,但是中國這個產業剛剛起步,目前的基礎商業邏輯是什麽呢?

WE+首先賺取的是租金差價,其在北京的寫字樓普通租金是4元/天/平方米-4.5元/天/平方米,而WE+的租金標準是7.5元/天/平方米-8元/天/平方米。這意味著,同一棟寫字樓通過改造租金最大溢價可以提高100%。

劉彥燊認為租金溢價是通過幾個方面來完成的。首先,通過設計和裝修來提高空間本身的舒適度,這個就像精裝修房和清水房一樣自然租金不一樣。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做這一類的升級每個平方米的裝修成本大概在2000元左右。再者,由於租賃的空間本身是“零售”性質,這個和整租相比自然要提高價格,這一點其實就是“二房東”賺取的租金差價。同時由於具備主題性質的辦公空間也可以提高租金價格。

這是基礎服務,而WE+更多是圍繞辦公打造增值服務。“目前我們開始內測的APP可以接入新天地的餐飲和外賣,滿足辦公以外吃的需求;此外我們還將鏈接進入打車軟件,保證交通需求;如果出差我們還有合作的酒店,可以滿足居住的需求。”劉彥燊提到。而這里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柯羅尼資本本身就開始圍繞辦公產業鏈進行投資,因為柯羅尼投資了一些餐飲、酒店,必然可以將這些資源互相打通。

“我們北京的空間目前還正在拍攝一部網絡劇《笑創水滸》,主要利用的是晚上的時間,這樣不僅提高了空間效率,還給這些在空間里的辦公者提供了客串的機會,這些資源的打通自然可以給辦公空間提供更高的附加值。”劉彥燊笑著說。

 

【相關】

花樣年跨界做IC產業基地 ICPARK是什麽

這只是花樣年試水產業地產創新的開端,它已推出WEWORTH模式,以花創空間、花創聯合、花創社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辦公空間與服務。

新式辦公樓:LINKPLACE怎樣把客戶變成用戶

有多少個洗手間?電梯幾部比較合理?這些問題都沒有給客戶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在過去十年只要位置好就是真理。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14

“醫養結合”應對老齡化 如何吸引資本進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789.html

“醫養結合”應對老齡化 如何吸引資本進入

一財網 馬曉華 2015-11-12 14:33:00

65歲以上老人2014年底超過總人口的10%,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養老問題面臨嚴峻挑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更好保障老有所醫老有所養。

65歲以上老人2014年底超過總人口的10%,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養老問題面臨嚴峻挑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更好保障老有所醫老有所養。

三大瓶頸制約養老產業

解 決當前的養老問題,單純靠政府的基本醫療,似乎難以滿足。“現在全國有4萬家養老機構,民營養老機構床位空置率48%。這就是當前中國養老機構的現狀。” 北京吉利大學健康產業學院院長烏丹星在梧州召開的“國際健康養生產業資源合作與投資促進”大會(下稱“健康大會”)上表示。

烏丹星說,中國 養老產業存在三大瓶頸。首先是投資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不清楚,所以大家都在觀望,如果金融市場不開放,資本是不願意進入的。其次是模式問題,做養老健康的企 業多在虧損,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資金受到政策和機制的制約,同時要對接很多的部門。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問題,從事養老健康產業者一定 是專業人士,如果沒有職業通道和規劃,他們的未來是什麽?人力資源將影響這個產業的發展。只有解決好這三個問題,中國才有大健康。

在烏丹星看來,大健康產業鏈的核心仍然是醫療,前端是健康管理,中間是醫療,後端是康複。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稱,促進醫養融合對接。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可作為醫院康複護理場所。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老年病、康複、中醫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等。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結合,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

雖 然健康產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這個產業的發展已經在路上。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營銷與戰略教研室主任侯勝田在健康大會上表示,這個產業是否已經啟 動,要看資本是否進入。據他了解,當前已有四分之一的房地產商進入了健康領域,多數保險公司有了健康醫療保險,以及一些銀行投資了醫療產業園。

侯勝田稱,未來的大健康產業中,無論是養生還是養老,中醫藥將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

地方投資養老養生產業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表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將公立醫院轉為康複、老年護理等機構。

基 於自然環境和本土資源的優勢,有地方已經準備在健康養生、醫療養老方面大展身手,比如梧州市。梧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粵桂合作特別實驗區管委會主任徐文偉表 示,梧州市已經編制了《梧州市生態養生養老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謀劃了一批“十三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建立起全市“雲家庭居家養老服務”,通過網格 化、精細化管理,大力破除社區養老難問題。

梧州市發改委主任陳紹霖稱,“十三五”將加強養老護理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爭取到2020年80%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得到專業培訓。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強化投融資、用地等支持,擴大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創新長期護理保險等產品。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04

郭臺銘:實體經濟進入實虛結合硬軟整合的時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7/153321.shtml

導讀 : 我做了四十幾年的實體經濟,為什麽跑到這里來談論這個,實體經濟為什麽要討論虛擬的經濟呢?

I黑馬訊 12月17日下午,在第二次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中國”論壇之烏鎮論道·數字中國議題上,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郭臺銘發表了主題演講。

郭臺銘指出,自己做了四十幾年的實體經濟,卻跑到互聯網大會來談虛擬經濟,這是因為自己發覺到未來的趨勢是實體經濟,實虛結合,硬軟整合的時代。

這幾年無論是制造業、科技產業,甚至互聯網行業,都面臨很大的產業變革。而工業互聯網是富士康集團致力前進的轉型方向。

以下為郭臺銘演講實錄:

我今天所談的題目。照理說,應該談一點屬於互聯網或者是虛擬的一些經濟的事務,可是我做了四十幾年的實體經濟,為什麽跑到這里來談論這個,實體經濟為什麽要討論虛擬的經濟呢?因為我發覺到未來的趨勢是實體經濟,實虛結合,硬軟整合的時代。

國務院在5月19號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機。如同剛剛小米的雷軍雷主席講的,談到了科技制造業,談到了發展的空間,讓我松了一口氣,因為在雷布斯的後面是極其困難的一個任務,他開了一個頭,讓我好順勢而為。

這幾年不論是制造業、科技產業,甚至於到互聯網。都面臨很大的產業變革。而工業互聯網是富士康集團致力前進的轉型方向,人類主要的各項的工作生活,制造業每天都在工廠,每天都在制造生產,我們是屬於實體經濟。過去在工業制造的時候,在互聯網時代,制造業很多信息沒有做到互聯互通。我們富士康集團,每天全球有百萬員工,在人與機器間、機器與機器之間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在工作。其實我們本身已經是在一個工業的制造平臺,現在用物聯網把所有的信息串聯起來,提供了一個海量的數據的累積。

富士康集團在工業互聯網所追求的就是雲端化、雲網化、智能化、移動化的智能環保工廠,來實現綠色制造,也就是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需求分析、概念設計、設計驗證到量產出貨,全價值的產業鏈的各種環節上,富士康都能為不同類型的客戶帶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比如小米很多款新型的手機。

在今年5月26號,貴陽大數據博覽會開幕式中,我曾經提到富士康制造集團即將轉型為六流的科技公司,所謂六流、人員流、貨物流、過程流三個實體流,加上訊息流、金融流以及技術流三個虛擬流持續整合,工業互聯網就是應用感測器感測網絡,自動化流程,為工業機器人,將物聯網環節下打造的六個大數據的積累,借由人工的智慧分析,打造一個安全生產的全能智慧智能工廠。

在此我舉個例子,我們富士康集團做了四十多年的模具,最近整理了大數據,發現我們開發了百萬套上千萬套的模具,為全世界所有的公司。我們曉得在什麽地方,就跟雷軍剛剛講的一樣,為什麽要到日本買馬桶,並不是說大家不會做,因為這個模具的公差之間產生了一個差距,為什麽我們買依雲的礦泉水,打開瓶蓋的時候水不會流出來,為什麽我們在大陸上開很多礦泉水打開之後水會噴得一身,就是因為瓶子和瓶蓋的公差,每一瓶跟每一個蓋子不一樣。為了環保節能,把瓶子做得薄了一點,可是蓋子的公差跟不上,這個公差小數點,應該是到三位四位之後。

過去我們四十年來累積了大量的制造的數據,這就是我們數字中國的智能模具,我們整理出來之後,可以很快將世界上所有的精密的不管是手機,甚至於機械,需要有重要公差的地方,我們曉得怎麽應用,從這里面給它多少的公差,標尺寸,一般學校畢業的工程師都有這個知識,但是要判斷公差的大小,允許的範圍,這個就需要積累很多的大量的數據。這個是我們公司內所擁有的知識,所以我們要走上工業互聯網。

在實現工業互聯網的過程當中,我們通過訊息的處理、雲端的儲存,我們在做任何一產品,我們要做到鉆石花紋的紋邊,下一刀,這一刀下來不僅要達到尺寸,還要達到鉆石閃光的效果,那個鉆石刀我們都自己做,為什麽呢?因為外面買不到,那個公差和材料公差之間的距離,和進刀的距離和出刀的距離,時間的掌握,這些所有的數據,讓我們完全能掌握。所以這個是我們在走精密工業的時候,硬件的思維和軟件的思維會有一些不同。

軟件的思維可以非常的快,可是硬件的思維要大量的積累。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談互聯網汽車,但是今天講何者勝出,還未定之見。到底是新的互聯網汽車產業,還是舊的汽車產業,今天互聯網汽車要的不是一個汽車的娛樂,要的不是汽車,大家可以個人在上面用手遊,玩遊戲,要汽車安全,要汽車的基本開車的一個行駛的安全,對於人,對於周邊環境的敏感的程度。這個東西是需要有大量的基礎。就是你的核心技術,而不是用網絡技術就可以掌握一個核心的汽車。

我看到現在大陸上至少有一百家以上的公司,稍稍有點網絡知識都做汽車。我們之前也解除了很多,要我們開模具,我說沒有關系,開模具,生產不生產沒有關系,錢我照收。你車子能不能上路跟我們沒有關系。今天我們認為軟硬之間的結合,虛實之間的結合,還有很多一段路要靠大數據,我們公司,其實互聯網的精髓就是雲端、移動、互聯網、大智慧,以及機械。也就是通過雲的計算,雲的終端,互聯網終端,網絡的整合,並通過富士康的工業機器人在生產線上達成整合。

在工業應用上,我們正在建制生產影像流程的全數據的記錄流程。我們現在搜集全過程當中,比如模具的沖壓,沖壓的過程當中,我們都用影像記錄,分析是材料的問題,是流速的問題,還是流體力學的問題,這些用影像數據來分析。所以我們借此,工業互聯網提高生產品質跟效率,優化生產力,造成勞動結構的轉型。

富士康集團正在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與“十三·五”的規劃,希望能夠助力互聯網產業升級,構造軟硬虛實平臺,加速智能制造轉型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推行綠色制造落地,實現放心協調綠色開創共贏發展。

近年來世界各地即將厘定制造業戰略,制造為國家不可或缺的實體,互聯網為國家發展提供新的動能,唯有實虛結合,才能持續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將是由智能制造帶動制造業的升級,富士康正通過四十余年的經驗,打造互聯網的生態系統,為全人類制造一個制造工作網絡,以及能在中國制造2020中積極參與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轉為制造強國邁進,也為數字中國貢獻一份我們自己的心意。謝謝各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507

蘇寧轉型: 線上線下結合的核心要素是哪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735.html

蘇寧轉型: 線上線下結合的核心要素是哪些?

第一財經日報 劉瓊 2016-01-19 06:00:00

對於傳統的實體零售來講,不要以為實體零售熬過這段時間以後就一定會有好日子,因為多渠道並存的時代是永遠的,“你如果不變革,市場就會被別人挖走”。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經濟模式增長勢頭迅猛,零售業卻是受互聯網沖擊影響程度最深的行業之一。不過由於蘇寧在自身傳統零售經營業績最好的2009年就開始了轉型,以時間換得了如今繼續高增長的空間。

在走過6年轉型之路後,2015年蘇寧的互聯網零售CPU終於成型。盡管整個零售業宏觀形勢增長放緩,蘇寧的全渠道銷售額增長仍超過20%,線上銷售額增長80%。

“2016年及以後的發展,速度仍然是蘇寧所要追求的,但已經不是最大的壓力”,在複旦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2016藍墨水新年論壇”上,蘇寧雲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表示,“能否從企業自身互聯網能力的提升,到將此能力轉化為社會化釋放和應用,是衡量蘇寧2016年及今後發展的重要指標。”

傳統零售業者都好奇的是:成功轉型的蘇寧,線上線下結合的核心要素是哪些?怎樣才能真正擁抱互聯網呢?傳統零售怎樣打造互聯網能力呢?

“+互聯網”:業態的格式化與再造

過去的2015年,傳統零售業仍在寒冬中摸索前行。國家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9月份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4.6%。截至2015年11月17日統計的76家零售業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報顯示,六成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

遇到互聯網沖擊的很多傳統企業感到茫然的是:傳統實體店鋪人流量少了,但房租、水電、工資都沒有降,業績下滑、利潤低迷的問題隨之而來,該怎麽辦?一些企業選擇了關閉虧損門店,縮減營業面積等方式,來避免業績持續受到拖累。

“實體企業完全不用驚慌”,在孫為民看來,擁抱互聯網,可以從“+互聯網”開始,把互聯網當成一個渠道來看待,實際上就是“+渠道”的過程。在連鎖零售行業里,“多渠道”概念至少有15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的叫作無店鋪銷售,後來又有目錄郵購,到今天為止英國還有一家企業Argos在店面里有目錄銷售。

互聯網其實是多渠道中一個非常好的替代形式。互聯網出現以後,在信息交換方面,比任何一種過去的平臺都更加具備信息的流暢性;在支付方面,貨幣電子化了,支付在網上也是易如反掌;但在貨品交易方面,由於零售業里實物商品占主導,被電商沖擊後,實體店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怎麽辦?孫為民說,零售行業的從業者都有商品的采購、供應能力,那就采用“+互聯網”渠道,蘇寧轉型過程中,第一件事就是建一個互聯網渠道,將線下原有的資源和能力拓展到線上去,開展數據化的運營和服務。

當新的渠道出來以後,蘇寧就要開始考慮線下的店面到底怎麽辦?是不是把線下的店都關了?其實也不盡然。

哪些商品要搬到線上去,哪些保留在線下,決定的標準要看兩個參數:第一,如果在實體店中展示的商品,由於展示使得商品的折舊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或者由於大量分散的存放導致了周轉滯銷,這類商品展示網點的數量要收縮,或者幹脆不再進行線下展示;如果實體展示能夠給商品品牌帶來溢價,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欲望,則需要保持。

所以擁抱互聯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實體零售業態在自動進行格式化和再造的過程。

“互聯網+”:大數據、小數據與全數據

從2015年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概念,便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但“互聯網+”僅僅是O2O,把線下商品搬上網、把互聯網挪到線下嗎?孫為民說,蘇寧轉型第二步的“互聯網+”實際上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互聯網+”可以實現大數據驅動的采購與運營。大數據可以讓你在海量的搜索或者消費過程中發現消費者對產品的不同熱度。而在企業運營層面,和傳統渠道最大的不同,由於在互聯網渠道能夠采集到從設計端、生產端、銷售端,再到消費端,整個過程中海量的大數據,零售企業就可以用這些數據驅動采購、經營的優化。

第二,“互聯網+”是小數據驅動的銷售和運營。大數據是海量的沒有相關關系的數據,是看不到任何微觀個人的大趨勢;小數據是針對具體個人所建立起來的、相對比較多維度的數據,這在互聯網中一開始是被大家所忽略的東西。蘇寧去年5月份開始,做了一項消費金融服務,給予消費者授信額度從2000元~20萬元,遠高於銀行的授信額度,就是在掌控小數據的情況下做的深度運營。當然從互聯網上獲得小數據,可能涉及消費者個人隱私問題,所以蘇寧更多是從商品的維度來做數據的相關關系,不是真正從消費者個人。

第三,“互聯網+”更重要的是全數據驅動的管理和服務。全數據是既要能夠掌握到個人的小數據,又能夠從多維度去掌握個人更多的數據。中國部分銀行之前做消費金融,重要挑戰之一就是沒有做個人風險征信全數據的渠道,因此很難判定個人是否守信。

如果既有小數據,又有大數據,全數據就可以給新商業模式提供新發展機會。比如蘇寧有零售行業成熟管理模式,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存儲、計算、應用管理的雲服務,金融、物流、數據等幾個方面的資源都對社會進行開放。

由於互聯網是一種充分的鏈接,實現了全社會資源的共享,中小企業沒有必要在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從零做起,可以更加碎片化地經營企業,嫁接到像蘇寧這樣的平臺資源上進行市場拓展。

聚焦零售與服務核心

除了零售的互聯網轉型,收購PPTV、接手江蘇舜天足球、入股努比亞等,蘇寧近年一系列動作讓很多人看不懂:蘇寧是否想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帝國?

“做任何事情要量力而行,聚焦核心的問題。”孫為民說,蘇寧雖然在地產、文創、金融、投資等多個產業都有布局,但這些布局大都是相對聚焦在零售和大服務的平臺上。這些零售和服務更多是以商品為核心,當然商品的內涵,除了實物商品,也包括虛擬商品。

在大零售和大服務的概念中,蘇寧打造全產業鏈這一步已經邁得比較大了。孫為民表示,過去蘇寧所做的目標市場差不多是在1萬億~1.2萬億,而現在這個市場差不多在30萬億了,從1萬億到30萬億是一個很大的提升,蘇寧希望把它做得更深更透。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有不少暫時尚未像蘇寧這樣實現轉型的快消和零售領域的實體企業也在思考,傳統零售業應該如何度過寒冬,多久能夠回暖?

不應該有“冬天”的假設前提,孫為民認為,“現在是零售業最好的時代”。首先中國有13億人口,在二孩政策下,人口數量不會銳減;其次,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會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第三,住宅投資等占用人們消費支出的比例,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這意味著現在是中國零售消費行業的一個黃金時代。

這一觀點也得到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的認同,他在上述論壇上表示,“若從官方數據看2015年各月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變化情況,會發現零售代表著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當中最為穩健的,增長速度保持在10%~11%,而投資和出口增長都在放緩。”

當然消費與零售行業目前確實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孫為民說,這挑戰是來自於多渠道的分流。對於傳統的實體零售來講,不要以為實體零售熬過這段時間以後就一定會有好日子,因為多渠道並存的時代是永遠的,“你如果不變革,市場就會被別人挖走”。

“出路就在於互聯網化”,孫為民說,所有的實體零售企業都要互聯網化,其實實體企業互聯網化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難。第一,很多蘇寧這樣的平臺型的企業,需要大量的實體企業參與到平臺上,這些平臺能幫助實體零售企業轉型。第二,實體的零售企業也應該考慮怎麽樣立足線下,嫁接互聯網的應用,在線下的空間里實現互聯網的運營,讓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店面效率得到更大提升。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52

兩個穴道強身 經脈暢通就不老 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

2016-02-08  TCW

「人生氣血晝夜行,終日並寅到肺經,卯往大腸、辰在胃,巳刻為脾、午入心……」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林昭庚不費吹灰之力地,用台語背誦完這首歌。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在一天十二個時辰會規律地流注在各經脈之間,每條經脈又各有對應的臟腑,這就是經絡養生的根據。

林昭庚兼具中、西醫師資格,為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也是第一位台灣教育部審定的中醫教授,被譽為台灣醫界「中西醫結合之父」。他認為,整個中醫學就是「養生學」,也就是「預防醫學」。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上醫治未病」。一流的醫生不是醫術高明,而是在還沒生病時,就告訴你應該怎麼吃、怎麼做;養生上策,就是不吃藥而能治病。

而林昭庚推崇的養生法,兼顧養心、養生以及飲食調養。他解釋說:「中國根據中醫的經絡理論,發展出一套養生運動,它的特點是自己鍛鍊,沒有任何競爭,柔性而低傷害,著重呼吸訓練,可以統稱為氣功。」氣功二要》靜坐要腦空空,動功活絡筋骨呼吸訓練,指的是吸氣吸到最大肺活量後,再慢慢吐氣,一呼一吸謂之一息,而調息是氣功最重要的動作。

氣功可以分為靜功和動功。靜功包括禪修、靜坐等,簡單易學,隨處可練。林昭庚指出,靜坐時「坐如鐘、直如松、腦空空」,也就是盤坐得像鐘一樣穩固,身軀像松一樣直,腦袋則要放空,以達到紓壓、身心愉快的效果。不過,不習慣盤腿坐的人不要勉強,只要坐在椅子上,膝與肩同寬,手指輕輕張開放在前膝上,眼微閉,臉微笑,訓練調息。

至於動功,則包括太極拳、甩手或甩腳功等,做法是先調息後,配合肢體運動活絡筋骨,即能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慢性疾病,增加幹細胞,讓人延年益壽。

林昭庚重視科學實證,還特別研究太極拳的功效,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細胞移植》(Cell Transplantation)雜誌上。他和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後證實,三年以上的太極拳運動可以增加幹細胞,而幹細胞數量越多,就表示越年輕、越長壽。

林昭庚早上還會花十五到三十分鐘,到附近的公園或國小快走,走到稍微流汗的程度。他說:「人體運動有一個公式,就是最大心跳量二二○減年齡,再乘以○.X,X這個數字可以自己調節,年長者大概乘以○.六,年輕人乘以○.九。例如我今年七十歲,二二○減七十是一五○,再乘以○.六,得到九十,所以我快步走到每分鐘心跳數九十就可以。」飲食三訣》七分飽、清淡、藥食同源林昭庚也強調飲食調養,重點有三個:進食七分飽,飲食要清淡;忌食調味過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藥食同源,例如煮魚時加入當歸和黃耆,這不是藥,而是飲食,但當歸補血,黃耆補氣,氣虛和血虛的人吃這樣的料理,也有益健康。

一般人平常工作忙碌,林昭庚建議大家按兩個穴道——合谷穴和足三里。合谷穴是食指和拇指會合處,凹陷如山谷的地方;足三里則是源自它在膝下三寸之處,常按就可以健步如飛、行走三里。至於按壓的方式,用手隨意按三到五分鐘就可以。

他指出,如口訣「面口合谷收」所說的,頭痛等頸部以上的不適,都可以按合谷穴;又如口訣「肚腹三里流」而言,腸胃等腹腔的毛病,都可以按足三里。推薦這個穴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根據近代研究,按壓這兩個穴道可以產生腦內啡(身體自然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可止痛、製造快感),類似嗎啡,而作用比嗎啡更強。

還有一件關於養生很重要的事,就是「各種能量不能用到極限」。他用眼一小時後,一定休息十分鐘,看看遠方或發呆都好。

「人的視力受視神經控制,長時間使用後會痠痛,降低效率,一定要休息。身體任何器官都不能過度使用,我們不需要像運動員那樣拚命。」林昭庚也強調,養生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時就建立正確的觀念,就有快樂的人生。

林昭庚

出生:1947年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執行委員經歷:總統府國策顧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

撰文 /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48

今日頭條搬新家!張一鳴:建議年輕人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9/154466.shtml

導讀 : 張一鳴建議公司年輕人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應該全部住在市區內,更為重要的是,今日頭條還向每個員工每月發放1500元的房補。

無標題

今日頭條新辦公室外景

i黑馬 2月29日消息 近日,今日頭條搬了新家!地址是位於知春里附近的中航大廈。從內部照片來看,新搬辦公室健身房、休息室、咖啡廳、娛樂室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與新家相比,更引人註意的是,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於喬遷當天發了一封內部信,稱“我有個體會,我參與或創辦的公司,越在粗糙的環境中成長得越快。” 

他認為,舊辦公室的環境太差,這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正向選擇:優秀的人並不在意這些,何況許多公司搬到好的總部就萎靡了。

同時他也建議公司年輕人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應該全部住在市區內,更為重要的是,今日頭條還向每個員工每月發放1500元的房補。(。。。土豪公司!

無標題2

今日頭條辦公室內景

以下為張一鳴內部信全文:

Hi All,

今天是北京的同事搬到新辦公室中航廣場的第一天。天氣不錯,希望大家心情也不錯,愉快地把自己的新工位布置起來吧!

先感謝房產、行政、IT的同事們,你們辛苦了。整個籌備和搬家過程需要很多心思和體力。和我自己之前經歷過的搬家經驗相比,這次感覺瞬間移動就過來了。

幾點分享:

1、大家對新辦公室會新鮮也會不適。

作為北京市層高最高(二層地面到穹頂中心有14.2m),屋頂能讓直升飛機降落的office,經歷了一些專門設計之後,相信大家還是有些新鮮的體驗,但可能有一些同學會有些不適。

首先,我們用了非常好的材料做了很多的準備且檢測合格。依舊敏感不適的同學,可和自己的lead溝通後,第一周在家上班,之後三周可以回到盈都上班。同時,最近天氣很好,春風吹百花開,建議大家多穿衣服保持開窗,空氣會清新很多。其次,中航辦公室作為新產品可能有一些bug或者設計不夠好。大家可以吐槽但也多有耐心。房產、行政的同事會根據吐槽總結,把辦公室改進得更好,更利於工作和交流。

2、關於“總部”(headquarter)。

其實我對搬進公司的獨棟大樓是有點敏感的。

2013年的時候我去了一趟西雅圖,參觀了微軟和星巴克的總部。微軟的總部就像一個風景優美的校園+度假酒店,設施完備福利良好。眾多名校的佼佼者畢業後即加入這個頂級的企業,職業生涯靚麗舒適,生活優雅小清新。但是我感覺並不好。因為和微軟的員工交談發現他們對行業和用戶並不敏感。到了星巴克的時候,看到這個成立26年的公司,居然只租了一棟很普通的樓,裝修雖然美觀舒適,但是絲毫不顯豪華精致,同行的某位大叔告訴我,星巴克認為如果設計建設一個功能太完備舒適的總部,大家會產生舒適感,跟外界隔離,容易內部視角。我們和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開了一個短會,也是在一個類似過道的休閑區中進行。星巴克是一個卓越的公司,不信大家可以查查它過去20年的股價,他們的文化也很有特色,非常註重平等、品質和顧客。

我有個體會,我參與或創辦的創業公司,越在粗糙的環境中成長得越快。我自己是很不重視環境的精致度的,喜歡簡單幹凈就好了。過去盡管有同事不斷跟我說,環境影響了招聘:在公寓的時候說辦公室太小,在盈都的時候說環境太差,但我一直懷疑這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正向選擇:優秀的人並不care這些。何況許多公司搬到好的總部就萎靡了,比如SUN公司,雅虎公司,Evernote...

當然不能簡單的把兩者歸納為充分條件關系。但是,外在的環境確實會影響內在的心境。很多公司搬了總部之後,就以為自己是個“大公司”了,開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破事:比如誰有辦公室誰沒有,誰在新辦公區誰在舊辦公區,誰的辦公室大誰的小,誰的座位有窗誰的朝西,還有的公司高管要獨立電梯,需要頗有講究的茶幾甚至茶室等等,讓這些外在的不重要的東西成為負擔,非常俗氣。環境好是好事,但公司內部各種講究不應越來越多,註意力要放在外部:產品、競爭、用戶、客戶、候選人上。

我們要提供便利、實用、健康和激發創意的工作環境,更要為大家創造充滿挑戰和機會的發展空間,畢竟,最重要的是公司和個人共同成長。

3、建議年輕人不要住在城鄉結合部。

這幾天大家都在朋友圈曬新辦公室照片,很好。不過提醒一下,大家應該重點曬位置啊:我們是少有的在帝都中心知春路的公司哈。毗鄰各所大學、華星影城、幾條地鐵線……這是"北"三環,不像那些在上地、通州等城鄉結合部的公司。

想起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和父母說我要離開天津去北京工作啦。但當我第一次從西直門上了13號線經過廣袤的城鄉結合部開往上地回龍觀的時候,心情非常低落,幾乎趕上了上大學報道那天在天津站下車的時候。後來我就果斷搬到了這附近的雙榆樹(話說附近真的不錯)。另外,我一直認為年輕人工作生活應該住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點(應該多出去活動啊),在市區有更多的活動和交流,下班之後也不需要浪費大好時光和寶貴精力擠地鐵。年紀輕輕不要著急在郊區,尤其房山、沙河、天通苑之類的遠郊定居,買了房我其實也建議搬到市區來。最後,我們的就近居住補貼(北京)已經漲到了1500元每月啦(和加不加班沒關系,節省的時間用於健身讀書看電影也很好),建議大家多多考慮住在附近,供參考!

好了,讓我們盡快從熟悉這里開始吧,大家多多串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47

專家建議國企改革與“雙創”結合 建立“容錯機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916.html

專家建議國企改革與“雙創”結合 建立“容錯機制”

一財網 祝嫣然 2016-02-28 15:50:00

全國政協常委、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座談會上強調,“雙創”是支撐企業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國企改革與“雙創”的有效融合,將會激發國企改革活力,催生出新的發展動力,使國企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主體,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隨著國企改革頂層方案亮相,國企改革路線日漸清晰。專家建議,國有企業改革與“雙創”結合,要探索建立“容錯機制”,增加國企創新空間,調動積極性,提升企業活力。

26日,由人民政協報社、中國國資國企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的第12期財經智庫主題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主題是“推動國企改革與‘雙創’融合,打造供給側改革的市場主體”。

全國政協常委、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座談會上強調,“雙創”是支撐企業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國企改革與“雙創”的有效融合,將會激發國企改革活力,催生出新的發展動力,使國企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主體,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創新。國有企業先天的資源、技術優勢,不僅能大幅提升“雙創”的效率,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也為深化國企改革,激發企業活力創造條件。

但是國企改革的創新並不能一蹴而就。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慶認為,國企在技術創新方面比較薄弱,缺乏技術專利和知識產權。目前國企內部的機制不利於創新,進行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巨大成本,投入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要解決一些國企負責人承擔風險的意願問題。

中國國資國企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袁紹理建議,應探索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允許試錯、責任豁免的“容錯”機制,為國有企業開展“雙創”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增加國企負責人的創新空間,保護和調動廣大企業職工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鼓勵大膽改革創新的有益嘗試。此外,還要鼓勵和支持企業間以聯盟的形式,采用交叉持股、融合發展等方式,打造有機互動、協同高效、資源共享的聯合體。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認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與“雙創”結合,關鍵在於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企業家精神。只要人有了積極性,諸多困難都會克服。應從股權結構到薪酬待遇,建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以便點燃國企中青年人才的創業、創新熱情,在實踐中探索出可行的模式和樣本,讓更多的年輕創客脫穎而出,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王永慶強調,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分層分類管理,職業經理人制度,深化內部勞動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這些都是改革的核心,也是觸動各方利益的痛點。但只有落實這些政策制度,調動人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推進國企改革。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