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染料專利惹官司 浙江龍盛及子公司被索賠2.31億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934.html

染料專利惹官司 浙江龍盛及子公司被索賠2.31億元

一財網 王佑 2016-01-19 12:01:00

被外方起訴的浙江龍盛來頭也不小,其為國內最大的活性染料公司,化工主業外,還擁有房地產、鋼鐵汽配、金融投資等其他產業。

兩家知名化工企業,近期因一款黑色染料的專利權而鬧的並不愉快,甚至要對簿公堂。

美國特殊化學品企業——亨斯邁(HUN.NYSE)紡織染化部近日宣布,已對A股上市企業——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352.SH,下稱“浙江龍盛”)及子公司浙江科永化工有限公司(下稱“科永化工”)、上海科華染料工業有限公司(下稱“科華染料”)等企業提起了訴訟,理由是中方企業生產、銷售某黑色染料的行為,涉嫌侵犯了亨斯邁公司的相關專利權,需賠償亨斯邁2.31億元。浙江龍盛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事實上這是一樁舊案引起的,本輪亨斯邁的訴訟還未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2.3億元的賠償於他們看來並不妥當。

亨斯邁是一家制造及營銷特殊化學品的全球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運營收入130億美元以上,在30個國家運營超過100個生產和研發機構,目前擁有大約16000名員工,5個獨立事業部。亨斯邁的紡織染化是全球染料及化學品紡織及相關行業的供應商,7個主要生產基地位於中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泰國。

被外方起訴的浙江龍盛來頭也不小,其為國內最大的活性染料公司,化工主業外,還擁有房地產、鋼鐵汽配、金融投資等其他產業。2010年,龍盛通過啟動債轉股控股德司達全球公司,開始掌控染料行業的話語權。目前,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場中,浙江龍盛擁有30多個銷售實體公司,服務於7000家客戶,約占全球近21%的市場份額,客戶群包括知名國際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浙江龍盛證實,對涉案專利的侵權行為早在2015年結案,且向原告賠償了40萬元,公司及下屬多家控股子公司暫不再生產和銷售相關爭議產品。而2015年9月、10月,浙江龍盛及相關子公司忽然收到了起訴書,被要求賠償亨斯邁2.3億元金額並承擔所有訴訟費用要求,“這筆賠償缺乏事實依據。”

亨斯邁提出數億元賠償的理由是:2007年至2015年期間,浙江龍盛等三家企業的活性染料產量、銷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累計銷售金額接近100億元。從超級黑染料的市場認可度、價格、利潤空間等因素判斷,自2007年至原告起訴之時,浙江龍盛、科華化工、科永染料在銷售侵權產品過程中所獲得的利潤至少為2.3億元。“但我們彼此之間實際有爭議的涉案專利產品產量很少,利潤很小,所以賠償要求不合理。目前此案還沒有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同時,浙江龍盛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此案件涉及金額占公司當期凈資產、利潤的比重較小,不會對公司目前乃至今後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2014年全年,浙江龍盛營收151億元,歸屬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7.55%、87.77%。

亨斯邁紡織染化部總裁胡銘則表示:“亨斯邁將追究生產和銷售侵權產品的侵權行為人的責任,並對公司遭受的損害主張全部賠償。亨斯邁的專利技術是生產深黑色染料的一項真正的技術創新,這項技術已應用在亨斯邁的染料產品上。”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36

27億中超網絡版權被盜播 樂視體育起訴3家視頻網站索賠1500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1/990564.html

在中超第二輪比賽即將開打之際,互聯網巨頭樂視體育宣布,發現中超首輪比賽中多家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並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索賠金額合計1500萬元。

每經記者 周恒

在中超第二輪比賽即將開打之際,互聯網巨頭樂視體育宣布,發現中超首輪比賽中多家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並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索賠金額合計1500萬元。

2015年2月份,樂視體育和中超版權的擁有者體奧動力聯合宣布,樂視體育成為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拿下兩個賽季中超的網絡獨播權,樂視體育付出的代價是2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體育還表示,他們已特別設立中超反盜版基金並投入首筆100萬元獎金,用於獎勵對新媒體侵權行為的舉報。在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看來,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都是版權產業,現在體育版權價格如此高,如果不嚴格保護版權,體育產業的附加價值就無從談起。

3月11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雲圖TV、VST、全民TV,並分別向其官網提供的郵箱發出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尚未獲得VST和全民TV的回複。雲圖TV回複稱,雲圖TV產品只是一款聚合平臺軟件,沒有進行任何宣傳或內容傳播,他們在收到樂視體育關於中超版權的警告後,也積極配合樂視體育,及時對相關內容做了下線處理,目前沒有收到樂視體育的起訴書。

巨額索賠應對盜播

對於首批起訴對象,樂視體育方面的"要價"並不低--單場比賽500萬元。

不過,為了拿下中超網絡獨播權,樂視也付出了2年27億元的"天價"。樂視體育方面表示,他們擁有獨占專有的中超聯賽所有相關音視頻節目和中超聯賽所有音視頻直播節目的網絡視頻權等新媒體權利,包括但不限於網絡直播、錄播、點播、延播等。

中超首輪開賽的同時,樂視體育和體奧動力啟動了中超史上最嚴密的版權防護措施,面向全球啟動全網監控。樂視體育相關人士表示,中超首輪比賽他們發現12個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其中中國境內8個,境外4個。

據樂視體育介紹,上述平臺涉及兩種侵權行為,一是違法將正在直播的中超直播節目通過信息網絡同步向公眾進行傳播,這種行為侵犯了樂視體育的獨家新媒體權利;二是非法使用樂視體育的中超賽事直播流,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樂視體育的獨家新媒體權利,並構成不正當競爭。

樂視體育表示,因在全網監控中發現多家新媒體平臺盜播中超首輪賽事,3月10日樂視體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每場比賽索賠500萬元,首批合計1500萬元。樂視體育相關人士表示,上述平臺都是在比賽正在進行時盜播,他們已經保存了證據。記者在樂視體育提供的截圖上看到,雲圖TV和VST頁面上有中超比賽畫面。

宣布巨額索賠前幾天,樂視體育首席營銷官強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樂視體育已擁有300多個體育項目3萬多場比賽的版權,版權布局基本完成,接下來要重點打擊盜播。

死守中超網絡流量入口

樂視體育表示,他們已特別設立中超反盜版基金並投入首筆100萬元獎金,用於獎勵對新媒體侵權行為的舉報。新媒體是指基於數字和網絡等新技術支撐下的媒體形態,包括但不限於網絡媒體(網站、互聯網電視、網絡廣播、搜索引擎等)、移動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電視媒體(IPTV、互聯網電視、OTT、數字電視)等,均屬於舉報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來,樂視體育在中國足球領域大踏步"跑馬圈地"。最近一段時間,樂視體育動作頻頻:冠名北京國安樂視隊、控股體育數據公司搜達足球、3億元並購體育直播平臺章魚TV、27億元包攬中超未來兩個賽季新媒體獨播版權,1000萬美元領投章魚彩票B輪融資。此前,樂視體育還簽約了國內100多塊足球場地運營權。

樂視體育稱,他們圍繞中超形成完整的足球產業鏈條,涵蓋了線上線下足球的所有場景。樂視體育高管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樂視體育未來還將推出付費看中超的模式,這也將成為他們收回27億成本和內容變現的重要渠道。

業內人士分析,圍繞中超這個強IP,樂視體育正在下一盤大棋,這盤棋的切入口,就是中超賽事內容。圍繞中超,樂視體育未來將布局賽事內容付費和足球彩票,這也是樂視體育以外界難以理解的"27億天價"拿下中超網絡獨播權的邏輯。樂視體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擊盜播,也是為了保證能夠通過中超賽事導入更多用戶,從而實現他們追求的生態價值。如果其他網站隨意盜播中超賽事,那麽樂視體育以巨額資金買來的賽事版權也就失去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樂視網副董事長韓方明提交了"加強體育賽事知識產權保護 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呼籲維護體育賽事類節目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夯實體育賽事類節目保護的法律基礎,加強體育賽事知識產權的保護。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周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01

小米360爭相上法庭 互訴索賠2000萬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6/154719.shtml

導讀 : 看倆湖北創業者打架是一種什麽體驗?

i黑馬訊 3月16日消息,據界面報道,小米近日以不正當競爭、損害公司商業信譽為由,將360告至海澱區法院,索賠2000萬元。360則以“小米阻截用戶裝360軟件”為由,將小米告上西城區法院,索賠金額相同。

小米公司認為,360在無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通過發表聲明,捏造散布所謂雷電OS比MIUI具有諸多優勢等虛假事實,損害了小米公司的商業信譽。

在小米公司提交的起訴書中,小米方面還稱:在小米手機上安裝雷電OS後,所謂的雷電OS並沒有更換手機原有的MIUI系統,本質上只是一款偽裝成手機操作系統的App;此後小米公司不斷接到手機用戶反饋,反映小米手機在安裝雷電OS後存在諸多問題,從而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

360在訴狀中則指責小米通過其旗下的MIUI操作系統,針對多款360軟件實施了一系列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

360所指責的行為包括:當用戶使用裝有MIUI操作系統的移動終端(包括但不限於手機、PAD等)從360手機助手中正常下載安裝手機應用軟件時,MIUI操作系統均會彈窗阻止該進程,並提示“從非官方來源安裝應用可能存在風險”,“該安裝包可能是山寨應用,山寨應用可能會有亂彈廣告、耗電、盜竊隱私等惡意行為,損害您的利益”,“非官方渠道應用會增加您手機和個人數據被攻擊的風險”等話語,從而讓用戶終止使用360手機助手,前往小米應用商店安裝相關軟件。

360方面在訴訟書中認為,小米的行為在於降低360軟件的市場占有率,以減少360的交易機會,最終實現被告排擠同業競爭者的目的。(似乎變相承認了小米的市場地位)

小米和360均承認,雙方在手機應用分發渠道等方面具有直接競爭關系。

67c55ff7774ff2e00630ae7629e516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34

“老冤家”小米360又撕上了!互訴不正當競爭索賠200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94.html

“老冤家”小米360又撕上了!互訴不正當競爭索賠2000萬

一財網 久久 2016-03-18 18:22:00

從周鴻祎宣布進軍手機領域的那天起,小米和360就掐個沒完,近日又雙雙將對方訴上法庭,指責對方不正當競爭,索賠金額均為2000萬。

曾經被網友撮合成“一對兒”的360CEO周鴻祎和小米CEO雷軍,近日卻雙雙將對方訴上法庭。小米的說法是指責360“詆毀商譽虛假宣傳”,360指責小米“幹擾用戶下載軟件”,雙方索賠金額都是2000萬。

互相指責對方不正當競爭

小米一方的上訴理由是:360詆毀商譽虛假宣傳

360在手機市場(生產、銷售)、手機應用分發及智能手機系統市場上與小米公司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

雷電OS(酷睿蒙公司研發的安卓操作系統)的唯一捆綁安裝渠道是360安全衛士,後者在其官方微博上為酷睿蒙公司一些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進行背書。

另外,小米公司還成其從2015年八月至2016年1月,不斷有小米手機用戶向小米公司反映,小米手機在安裝雷電OS之後出現很多問題,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

基於以上情況,小米公司認為360一方的行為前者帶來了商譽損失、現有用戶流失、潛在交易機會喪失等諸多不良影響,同時也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此,起訴要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2000萬元。(起訴法院為海澱法院)

360一方的上訴理由是:小米幹擾用戶下載軟件

小米公司通過多個終端、不同版本的MIUI系統對360手機助手進行不正當攔截,並且會中斷用戶通過360手機助手安裝手機應用的進程。

中斷之後,終端會顯示內容為“該安裝包可能是山寨應用,山寨應用可能會有亂彈廣告、耗電、盜竊隱私等惡意行為,損害您的利益”等等提示信息。這些提示信息影響了用戶對360手機助手的使用欲,並且還會將用戶導流到小米應用商店。

小米公司的這種行為幹擾了用戶在360手機助手上正常下載、使用原告軟件,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原告交易機會、降低原告市場占有率、排擠同行業競爭者。

這種行為為原告帶來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也違背了互聯網精神和誠實守信的原則以及商業道德。

因此,360公司起訴要求判令小米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2000萬元。(起訴法院為西城法院)

雙方恩怨由來已久

從周鴻祎宣布進軍手機領域的那天起,小米和360就掐個沒完,爆發過幾次大戰,所以雙方也算是積怨已久了。

第一輪是在2012年360剛推出特供機的時候

周鴻祎:“親愛的雷總,您做手機可以炒作作秀,甚至故意摔蘋果手機、語言羞辱喬布斯、罵諾基亞,怎麽都忘記了?您是否覺得誰也不能碰您的奶酪?您這不就是機霸麽,欺行霸市。”

雷軍:既然某人想做手機就好好做:一、不靠罵人吵架做市場推廣;二、不靠抄襲剽竊模式跟進做產品;三、不靠控制安全入口強推軟件竊取用戶信息;四、放下AK47,不要沈醉於東方不敗的幻覺中。

做一個正常商人,用產品說話。如果產品真的過硬,就不用天天靠嘴巴到處罵人活著了!

第二輪是在2013年,從口水戰進入實戰模式

2013年1月,小米以360手機衛士啟動畫面中的一段文案可能會引起用戶不必要的誤會為由,將360手機衛士從小米應用商店下架。

小米稱,當小米手機和MIUI用戶安裝360手機衛士後,第一次啟動時的用戶引導界面第三張圖片上顯示著“MIUI溫馨提示”的字樣,此內容並非小米官方提供,與小米官方無關。為避免對用戶產生不必要的誤導,於是將360手機衛士從小米應用商店下架

第三輪是在今年年初,小米全面圍剿360產品

2016年,小米MIUI稱其部分用戶通過360安全衛士安裝了一款名為“雷電OS”的軟件,這款軟件可以讓用戶卸載小米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MIUI上預裝的軟件,並讓MIUI無法升級,要求MIUI的用戶不要使用雷電OS,此外,還宣布將360公司所有軟件從小米應用商店下架。

360隨即向小米發出四點詰問,360認為雷電OS的出現為用戶解決了因預裝軟件太多導致的手機“卡、慢、頓”問題,這無疑損害了小米的利益。因此,小米對雷電OS展開了攻擊並將360拉下水。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而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之間,指責不正當競爭已是家常便飯。從起訴內容和索賠金額來看,不難發現,此次小米和360明顯是互相針對。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雙方僵持不下,誰都不肯讓步。結果如何,將會受到持續關註。

 

綜合來源:搜狐科技、21世紀經濟報道、新華網、華夏經緯網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89

周傑倫成立遊戲戰隊,王思聰怒告手遊索賠65萬,格力手機要出二代飈價3000元!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0/155302.shtml

導讀 : 今天早報的內容很豐富哦!周傑倫、王思聰、董小姐,他們誰的人氣最高呢?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32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拒絕拖延癥”的創業者們

周三,早安!

靜靜在知乎看到了一段讓我醍醐灌頂的話:“昨天你說等到明天把題做完了,把工作幹了,改變自己拖延癥的毛病,改掉自己所有的缺點,鍛煉身體,戒掉網癮,去對女孩表白,去實現自己所有的理想。現在已經快九點了,題還沒開始,工作還沒開始,拖延癥還在拖,缺點依然在,坐了一整天看網,理想呢?”也把這段話送給大家~

ok,下面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1. 王思聰訴手遊侵權醜化自身形象 索賠65萬

0993

買學生妹、護士妹……在遊戲里體驗連“國民老公”王思聰都沒有的待遇?因認為手機遊戲《思聰的日子》及該遊戲宣傳推廣文章擅自使用自己姓名從事經營、醜化自身形象、侵犯名譽權,王思聰將深圳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索賠各項損失65萬余元。該案將於4月25日開庭審理。

@大白菜味美少女:侵權維權很對,和有錢沒錢沒關系

@如魚的老王:沒醜化,寫實風而已。

@明天還活著:已經長成這樣了 還能怎麽醜化。。

@林二萌寶寶:那爾康要告的話不是成億萬富翁了

@路邊的汙花你不要采:老公生氣了,讓你賠個幾十萬買口香糖吃。

@不癢小生:看來真是生氣,區區幾十萬能幹啥。

@不儒雅詩人:王公子 65萬夠你塞牙縫嗎?

@她很漂亮也很善良:思聰老公就喜歡告別人拿賠償費(還記得上次索賠一塊錢大洋嗎)

@戰事:擱誰身上樂意啊這種事。思聰:今天天氣不錯,讓魚丸公司破產吧

@想把小馬甲的端午偷了:不敢說王思聰像樹懶了 怕他訛我錢

@丨夢__丶:要不要考慮把瘋狂動物城也給告了,其實樹獺蠻可愛的。

@娜娜娜娜醬ii:嗯雖然這點錢對他來說不算什麽,然而維權是另外一回事啊。。

@扯線木偶icon:同意維權。不要說人家有錢什麽的就不缺這點錢,人家的權利是人家,不容抵毀!

2. 周傑倫進軍電競領域,正式成立“J戰隊”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47

據臺灣媒體報道,周傑倫旗下傑藝文創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進軍電競市場。周傑倫電競戰隊“J戰隊”正式成立,周傑倫本人擔任隊長,並宣布將參加《英雄聯盟》臺港澳戰區“2016 Garena LMS 職業聯賽”,目標世界冠軍。

@CY唉:周隊長,別顧著玩遊戲了,每年一張專輯不要忘記了。

@dblg姜波亮:明星就一定要隨著你的想法生活 ? 這是誰規定的。

@松子玉:鋼琴青年淪落網吧打遊戲,如果你不是周傑倫

@好白菜全被豬給拱了:還是好好出新歌,好久沒新歌了

@我叫高文斌:把劍聖禁了,周傑倫還會用誰?

@愛吸腦漿噠噠噠:新專輯叫王者之路?

@仁冬無言:為什麽周董打遊戲要帶口罩?是不是怕罵人的時候,嘴型被拍下來

3. 格力手機二代曝光 這次要賣3000元

屏幕快照 2016-04-20 上午8.27.52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微博上曝光了格力2代手機的真機照,金色外殼、窄邊框、大屏幕,同時暗示這將是一部完美的手機。而據此前媒體曝光信息,格力2代或將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售價在3000元左右,可能會在四五月推出。

@左薬指:請問手機有冷暖功能嗎?

@大明糊:董小姐:格力手機掌握核心技術,每天只燒一度電!

@讀書讓夢Begins:這塊磚不錯,看上去很結實。

@魚仔poor:格力手機支持小米電飯煲遠程操控嗎?

@覓_覺_:都在說完美,考慮過完美的感受麽?

@偉哥的說:我想說,開機別讓我再看見董小姐!!

@兔崽子不成氣候:大企業真是大手筆,作為一個手機新人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

@種一棠荷香:只讓看屁股,讓看看臉呀!!!

@當鮮鍾行:格力太強大了,一代機楞是沒讓人看見就出二代機了,流弊啊。

4. 微信公眾號命名規則調整:新申請賬號不再允許重名

19日晚,微信宣布調整公眾號命名規則。若新註冊賬戶所輸入名稱與平臺內已有名稱重複,將收紅色文字提示“基於賬號名稱唯一原則,請重新提交一個新名稱。如果你認為已有名稱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可以進行侵權投訴”。

@Octopus張魏:下一步又該收費了

@水生淩月:“又能賺一把啦!”麻花藤搓了搓手

@火星網友:早該如此。很多人已經上當受騙。

@搓古:銷號就更方便了

@中河失舟:中國重名的都那麽多

@余世裕King在寧波:未來起個微信網名都難了,趕緊先保護起來自己的名字。

5. 美圖秀秀計劃年底在港上市 或為蔡文勝P出45億

有業內消息稱,美圖公司計劃年底前在港上市,最多募集資金7億美元(約45.33億元),公司估值或達到38億美元左右。其股權結構也首次曝光,其中蔡文勝持股達38.6%、美圖創始人CEO吳欣鴻持股15.6%,兩人一共持股超過50%。

@天天讀書吧:加油!美圖!

@低調分子:創始人持股不到資本家的一半

6. 淘汰小卡片!美國酒店要給客房配成人VR

美國虛擬現實成人內容公司VR Bangers本周宣布,將與頭戴設備廠商合作,在酒店客房里提供預裝成人內容的頭戴設備。酒店房間的場景將出現在虛擬現實頭顯中,客人選擇男孩或女孩後,虛擬中就會聽到有人敲門,而男孩或女孩將走進房間,隨後你就可以享受到虛擬的性愛體驗....

@大明糊:日本土特產

@-阿田田田田:科技造福人類。

@joe--周:國內什麽時候能開始推廣呢

@_藍魅__:感覺好像很不錯的樣子,麻煩來個真人,把他放一邊去

@仲木木呀:真會玩…這都行…vr行業正在蓬勃發展…

7. 外媒:中國智能機市場將大洗牌 300家或消失一半

彭博社網站刊文稱,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市場趨於飽和,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即將發生洗牌。而在這一過程中,300逾家本土品牌中有一半可能消失。

@暖陽voc:300?我的印象中手機才不到10家!

@JH洪仔:有這麼多,山寨一大堆吧

@作家小然:華為,小米,蘋果,三星,魅族,oppo,樂視,vivo,聯想,中興,錘子,努比亞,360,諾基亞,索尼,htc,金立,moto,大顯,小辣椒,美圖,LG,紐曼,海爾,一加,zuk,飛利浦,TCL,憂思,黑莓,8848,長虹,海信,天語,。。。太多了

8. YouTube推出VR直播功能

YouTube本周宣布,將推出360度視頻的流媒體直播服務,支持3D音效,同時須有10M網速。在今年的科契拉音樂節上,將會有部分演唱會利用該技術進行直播。YouTube還宣布,其視頻將可以通過“空間音頻”技術去得到增強,這些創新將極大地優化虛擬現實體驗。

@李小柒:翻墻的網速就不說了,龜速。

@草尖上的螞蟻:vr和180度全景有什麽區別呢

@村西一條河:首先你得...等等,YouTube是什麽??

@______哲:10M有時有,不過縮水後就...呵呵呵呵......

@random_unicorn:然而我們優字開頭的某網站還在放75秒的“我在天書世界等你”

9. 報告稱iPhone季度出貨環比暴跌43.8%

臺灣市場研究機構TrendFroce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貨量由上季度的7500萬臺下降至4200萬臺,下滑幅度高達43.8%,創下歷年來單季衰退幅度之最。較2015年第一季度的5500萬臺也下降1300萬臺,下滑幅度達23.6%。

@栗子5681:沒有創新是所有手機廠商的短板

@產品設計汪:該!讓你不改變外觀

@熊貓酒小仙:因為6s確實不夠出眾,6依然能打,都在持幣觀望7

@real_蠻蠻:蘋果就要被中國手機廠商趕盡殺絕了!

@小小小嬌的天空:跌了還是買不起哪……

@火星網友:創新創新還是創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The_Earth:環比環比環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0. 德媒:蘋果將做“德國車” 已找寶馬代工廠合作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蘋果可能會聘請奧地利汽車代工企業Magna為其生產蘋果汽車。該報稱,蘋果已經在柏林成立了一家“秘密實驗室”,並且從多家德國汽車公司挖來了15至20位工程師,組建了一支小型跨學科團隊。

@用戶5207440145:有錢就是任性。

@EMMA8609:掛蘋果標???

@Just_4_:蘋果車有了,以後會出現真的南瓜車吧...

@淡道西:雷軍電動早已走在了前面

@何健健強:那國內手機公司也快做車了。

@今天這事千萬別說出去:三星車也要上馬了 魅族聽到了這個消息坐不住了,他回頭看了看旁邊的錘子車

今日互動:

吶,以上就是今天的早報內容。

靜靜今天腦洞大開,設想如果有3000元擺在我面前,一定要讓我從這些選項中選一個,我會選哪個!

A. 格力手機2代

B. 格力空調

C. 小米5+小米電飯煲

D. iPhone SE

E. 周傑倫演唱會VIP票+買專輯

猜猜靜靜會選哪個?明天早報公布答案!你們又會選哪個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986

創維楊東文首談東芝被收購:即使索賠也不會猛宰一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153.html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6月16日在創維2015財年業績解讀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首次就美的東芝收購案對創維與東芝白電合作的影響,做出公開回應。他說,創維多元化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受美的東芝收購案的影響不大。他還表示,即使是毀約索賠,創維也不會“猛宰一刀”。

彩電巨頭創維去年主業逆勢增長,多元化繼續擴張,除了國內分拆上市的機頂盒業務,白電是擴張的重點。去年,創維不只參股了東芝在中國的兩家白電工廠,還獲得了東芝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在中國的品牌授權。不料,今年年初,美的簽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使創維與東芝在中國的白電合作陡生變數。

楊東文坦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到2015年,創維圍繞顯示技術進行多元化發展的布局基本上已經完成。創維2015財年賣了大約230萬臺冰箱、洗衣機,白電國內銷售收入已增長至21.6億港元,毛利率提升至27.6%,同比增加7.3個百分點。

他接著說,在經營型增長之外,創維白電還在走資本性增長的道路。去年,創維與東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維獲得東芝在中國市場的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品牌的十年使用權;創維還在東芝中國的兩家工廠,包括南海的冰箱、洗衣機工廠,以及深圳的吸塵器工廠,分別參股5%。雙方在戰略協議里約定,創維先參股5%,最後將對這兩家工廠全面收購。

不過,今年美的簽約收購了東芝整個白色家電業務,目前尚未完成交割。楊東文淡定地說,“第一,不用擔心,它完成交割之前,東芝一定會跟我們協商好前期遺留問題的處理方法,雙方都是大企業、上市公司,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

“第二,我們白電盡管沒有完成這項並購,但是也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楊東文接著說,中國的市場很大,冰箱一年國內零售量約4000萬臺,洗衣機一年國內零售量也有3000萬臺。盡管創維是後來者,但是先集中資源和精力把工廠、供應鏈、產品、渠道等核心競爭力做好,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今後,創維白電也會繼續尋找資本性增長的機會,如果沒有並購機會,通過經營性增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楊東文舉例說,像冰箱,今年風冷冰箱的滲透率一下子達到60%-70%,加上智能化,渠道也從經銷變為分銷,就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未來創維與東芝將采取什麽解決方式,創維會索賠嗎?對此,楊東文表示,“這是很合理的一個要求。因為合同里面有約定,具體內容不方便公開,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結果。美的是我們尊敬的一家國內著名企業;東芝原來想賣一部分(白電業務),後來又想全部賣掉,這也能理解。不用太多擔心,日資企業非常守信用,我們也非常守信用。目前,我們主要跟東芝交涉。即使毀約索賠,我們也不可能猛宰一刀。”

除了冰箱、洗衣機,創維去年9月還正式推出空調產品。目前,國內家用空調市場已呈現格力、美的寡頭競爭的格局,創維為什麽要染指這片紅海?楊東文解釋說,一是創維想做整體的智能家庭;二是空調市場很大,創維利用現有的品牌、渠道資源,只要把產品、服務做好,總能在空調業找到自己的空間,上個月創維空調的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

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透露,為實現今年1700萬臺彩電銷量的目標,並支持白電業務發展,創維今年將在國內農村市場開設2000家全品類的專賣店,使全品類專賣店的總數增至2500家,覆蓋彩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產品。而剛上任的創維空調公司董事長李小放則表示,除了國內市場,創維空調還將銷售網絡延伸到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談及整體智能家居業務,楊東文說,創維已成立了智能家庭發展部,推動創維產品實現智能化、標準化;還提供內容推送、線上線下交流等服務;並通過“指尖遙控”的APP應用軟件,發展創維品牌以外的用戶,現已有400多萬用戶,如用戶在APP上下訂單,創維的維修人員就可以到用戶家里進行家電的維修、保養服務。雖然智能家居的標準目前仍處於混戰階段,但楊東文相信,未來通過市場競爭,會逐步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19

“中國好聲音”之爭:唐德影視起訴燦星 索賠5.1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921.html

燦星版“中國好聲音”剛開錄(6月20日)不到四天就一波三折。

先是開錄當天就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責令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方停止使用“中國好聲音”名稱,局面對燦星不利;緊接著時隔不到48小時,在6月22日當天又被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庭駁回Talpa(中國好聲音節目原模式版權擁有方)對其擁有“中國好聲音”五個中文字節目名稱的宣告要求,同時駁回Talpa對臨時禁制星空傳媒和夢響強音(以及通過其臨時禁制燦星制作和浙江衛視)使用“中國好聲音”五個中文字節目名稱(以及制作新節目)的救濟請求,燦星又扳回一局。

緊接著,6月23日,唐德影視(2016~2019年中國好聲音模式版權購買方)直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中國好聲音”名稱之爭堪比一場“宮鬥劇”。

唐德的“反擊”

6月23日晚間,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發微博稱,已經受理唐德公司訴燦星公司、世紀麗亮公司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2016年6月23日,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唐德公司”)正式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起訴狀,以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燦星公司”)和世紀麗亮(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世紀麗亮公司”)侵犯其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節目制作或播出時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或“好聲音”的節目名稱和相關商標標識,賠償各項損失共計5.1億元。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受理。

“The Voice of…”節目是荷蘭Talpa公司獨創開發的以歌唱比賽為內容的真人選秀節目。在Talpa公司的授權下,第1~4季“中國好聲音”由燦星公司於2012年至2015年期間制作播出。據Talpa公司的授權,自2016年1月28日起至2020年1月28日,唐德公司取得獨占且唯一的授權在中國大陸使用、分銷、市場推廣、投放廣告、宣傳及以其他形式的開發“中國好聲音”節目的相關知識產權。

2016年6月7日,唐德公司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訴前保全申請。2016年6月20日21點20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行為保全裁定,責令燦星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中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節目制作過程中,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樣的節目名稱及相關註冊商標;世紀麗亮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過程中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字樣的節目名稱。

2016年6月23日,唐德公司提起民事訴訟。唐德公司訴稱,隨著第1~4季“中國好聲音”的熱播,“中國好聲音”和“The Voice of China”應該作為知名服務特有名稱予以保護,Talpa公司於2011年3月18日註冊的G1098388號商標、2012年4月26日註冊的G1089326號商標,應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根據Talpa公司授權,唐德公司擁有第5~8季《中國好聲音》節目相關知識產權,並有獨立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利。為此,唐德公司認為,其擁有訴訟原告的權利基礎。

同時,唐德公司訴稱,燦星公司和世紀麗亮公司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宣傳、推廣和制作第5季《中國好聲音》(後改名為“《2016年中國好聲音》”及“《2016好聲音》”)節目。燦星公司還在微信公眾號上以“中國好聲音”宣傳和推廣,並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字樣的侵權標識;世紀麗亮公司進行了上述節目的推廣,並負責組織了全國校園海選。

唐德公司認為,直到起訴之日燦星公司和世紀麗亮公司的侵權行為仍在持續。為此,唐德公司請求法院判決燦星公司世紀麗亮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節目制作或播出時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或“好聲音”的節目名稱,停止使用包括但不限於G1098388號、G1089326號商標標識或相似商標標識,在媒體上公開道歉,賠償各項損失共計5.1億元。

燦星“進退維谷”

值得註意的是,就在唐德影視起訴前一天,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庭駁回Talpa(中國好聲音節目原模式版權擁有方)對其擁有“中國好聲音”五個中文字節目名稱的宣告要求,同時駁回Talpa對臨時禁制星空傳媒和夢響強音(以及通過其臨時禁制燦星制作和浙江衛視)使用“中國好聲音”五個中文字節目名稱(以及制作新節目)的救濟請求。

那麽香港仲裁中心的仲裁結果會對唐德的訴訟產生影響麽?

娛樂法律師王勇慶曾表示,唐德起訴燦星的原因:唐德之所以可以起訴燦星,是因為獲得了商標獨占許可使用權,由Talpa轉讓的,現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駁回了其申請的臨時禁制訴求,間接說明Talpa不完全享有“中國好聲音”五個中文字的商標權。也就是說唐德也不能完全享有“中國好聲音”的所有權利。如果將來唐德影視制作名稱為“中國好聲音”的電視娛樂節目,可能侵犯燦星公司的商標權或者構成不正當競爭,局面存在逆轉可能。

然而,目前來看,短時間內,上述仲裁要發揮作用還有點困難。國浩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影視傳媒法務部主任趙崢向第一財經表示:“目前來說,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裁定依舊有效。”

也就是說,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禁止燦星使用“中國好聲音”依舊有效,但有效期為三十天。根據法律規定,起訴前保全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該解除保全。那麽這三十天內唐德影視必須發起訴訟,並且成功訴訟才能夠阻止三十天後燦星繼續使用中國好聲音的名稱。

“The Voice of…”的模式及所有相關權利皆由Talpa授權給唐德影視。根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裁決,Talpa本身並不能確定擁有“中國好聲音”的五字中文節目名稱,所以其對唐德的授權可能致使無效。燦星制作副總裁、“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表示,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把最新裁決結果,作為證據提交給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申請複議,請他們在新證據的基礎上作出裁決。

不過,也有娛樂產業觀察人士向記者表示:“燦星正在沖擊上市,現在不應有訴訟在身,所以燦星方面希望能盡快解決。同時,燦星又過度依賴好聲音的盈利收入,別的節目乏善可陳,唯一的金字招牌要是丟了也是致命打擊,所以燦星又得積極應訴力保‘中國好聲音’名稱不會旁落,此刻的燦星也是進退兩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79

29億!廣藥王老吉涼茶官司索賠創紀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830.html

第一財經獲悉,6月24日上午9時,廣藥將以王老吉商標侵權為由向加多寶索賠29億元人民幣,案件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

29億元的訴訟標的額,不僅是廣藥與加多寶之間近年來十幾場訴訟中最大的一次,也成為中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大的侵權索賠。

“之前(廣藥索賠)是10個億,後來追加到了29個億。” 加多寶集團董事長辦公室總監馮誌敏今晨開庭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廣藥方面公開文書表示,29億來自加多寶公司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間侵犯“王老吉”註冊商標造成的王老吉方面的經濟損失——在調取了加多寶的工商登記信息,並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專項分析顯示,加多寶凈利潤合計約為29.9億元。

但加多寶方面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

馮誌敏向第一財經表示,在本案所謂的侵權期間——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加多寶的商標租賃行為完全是基於廣藥集團和鴻道集團之間合意的合理履約行為,且已按時足額支付許可使用費,絕不應當被認定為侵權行為。

第一財經今晨拿到的庭審證據顯示,廣藥集團曾在2008年6月11日、2008年8月26日、2009年6月23日,多次向政府有關部門出具證明,“王老吉”註冊商標(商標註冊證號:626155)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在紅色罐裝飲料上使用,並已報國家工商總局備案,許可期至2013年1月19日。

此外,廣東加多寶公司代鴻道集團向廣藥集團支付了涉案期間的許可使用費共計1012萬余元,廣藥集團也曾公開出具發票。

“直至2009年,廣藥集團一直通過系列書面聲明、接受許可費及大量往來函件的事實行為,表明其許可加多寶公司使用王老吉商標至2013年1月19日的真實意願,說加多寶商標侵權完全是無中生有。”加多寶集團法律顧問姚嵐律師告訴第一財經。

她進一步表示,廣藥集團應依據利益平衡原則和不當得利制度對於加多寶在商標使用中貢獻的巨大的商標價值給予利益返還,而不是訴訟索賠。

公開資料顯示,加多寶與廣藥的商標許可使用關系始於1995年,雙方合作長達17年;罐裝涼茶由加多寶首創,並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成為繼碳酸、果汁、茶類之後的第四大飲料品類。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教授認為,加多寶在被許可商標使用過程中創造出的巨大“後發商譽”所對應的其他知識產權權益應當歸屬加多寶方——加多寶積極將“王老吉”品牌上的部分“後發商譽”移植到其自己的“加多寶”品牌上的行為,並不侵害註冊商標權,也不構成不正當的競爭,既正當,也合法。

第一財經了解到,自2012年以來,廣藥在商標、裝潢、廣告語等多個領域向加多寶發起多達數十起訴訟,目前多個官司還在訴訟進程中,在不同案件中王老吉方面均有數額較大的索賠。

“我們不認為官司會輸,有大量書面證明、商業往來函件可以證明,加多寶的商標租賃行為是完全基於廣藥集團和鴻道集團之間的合意的合理履行行為,且已按時足額支付許可使用費,” 馮誌敏表示。

盡管多次遭遇訴訟,但加多寶方面始終沒有公開透露過其涼茶銷售和市場份額相關情況。

今年2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15年度中國飲料行業整體運行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加多寶涼茶以70.6%的銷售額市場份額占據中國罐裝涼茶行業市場最大份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0

被禁止制作《中國好聲音》 燦星將反訴索賠

“中國好聲音”糾紛依舊繼續。

7月4日深夜,雖然燦星公司提交了香港國際仲裁庭駁回唐德影視提交的禁止燦星使用“中國好聲音”名稱的請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舊做出最新裁定,維持此前對於“中國好聲音”漢字節目名稱的行為保全裁定,禁止燦星制作以《中國好聲音》為中文名稱的節目。燦星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尊重法院決定,並將於近期公布全新的節目名稱。據悉,7月5日,燦星方面正在與浙江衛視積極商討對策以及確定新的名稱。

燦星方面發給本報的聲明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此次裁決僅針對唐德申請的訴前保全令,暫時燦星制作不能以《中國好聲音》為名制作節目,但該中文節目名稱屬於誰目前並無定論,燦星制作與唐德影視必然會通過司法訴訟的途徑確定其最終歸屬。據悉,最新的裁定認為,“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名稱權益的最終歸屬確定屬於後續侵權訴訟中實體審理的內容;浙江唐德公司是否確實擁有“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權益,屬於後續實體審查內容。雖然“中國好聲音”名稱歸屬尚待法院論定,但燦星總裁田明似乎已經按捺不住了。

誰的“中國好聲音”?

對於“中國好聲音”名稱歸屬糾紛,雖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先後做了兩次裁決,香港仲裁庭也做了一次裁決,但都未指明“中國好聲音”名稱到底歸誰。目前的結果是,北京知識產權根據現有證據,燦星不能制作《中國好聲音》名稱的節目,而香港仲裁庭的裁定也只是暫時駁回了好聲音最初模式版權擁有方荷蘭Talpa以及新一季好聲音模式購買方唐德影視擁有“中國好聲音”名稱的要求,也沒有認定“中國好聲音”名稱到底屬於誰。

那麽,中國好聲音到底屬於誰呢?唐德與燦星雙方各執一詞。

唐德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自2016年1月28日起,唐德影視與享譽全球的電視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英文名《The Voice of China》)的版權方荷蘭Talpa公司鄭重簽署協議,獲得《中國好聲音》(英文名《The Voice of China》)節目在中國內地和臺港澳地區的正式授權。在英文版合同中,其授權內容非常明確地表示關於當地節目名稱,即“The Voice of China”-“Zhong Guo Hao Sheng Yin”,而且經過四年的播放,相信中國觀眾已經非常明確地知道《The Voice of China》節目的本土節目名稱就是《中國好聲音》。因此,“中國好聲音”的名稱也屬於Talpa以及唐德影視。

但在燦星制作總裁田明看來,《中國好聲音》這五個字完全是中國人的,是由浙江衛視發明並擁有的節目名稱,是具有巨額價值的國有無形資產:“我們尊重Talpa關於‘the voice of...’的知識產權,但不能忽略的是,《中國好聲音》節目名稱和商譽,是由浙江衛視創造的。”田明認為,觀眾們收看的主要內容來自於中國創作,節目講述中國故事、中國文化,傳遞了中國夢,節目核心是它的價值觀,根本不是一個轉椅可以替代。“外國人怎麽能擁有一個咱們中國電視節目的中文名稱?國家明文規定,外資不得進入廣播電視的內容制作領域,所以沒有一檔中國節目是外資擁有的,就更不可能有一檔中國節目的中文節目名稱被外資擁有,這是一個常識。而且《Voice of China》它的直譯就是《中國之聲》,根本就沒有《中國好聲音》的意思,這完全是浙江衛視原創的。”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根據現有證據,可以認定最初“中國好聲音”這一節目的產生來源於Talpa公司關於相關節目模式的授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禁止燦星使用“中國好聲音”名稱是為保障當事人實體權利的最終實現而采取的一種從屬於仲裁和訴訟程序的程序性措施,並非仲裁及侵權訴訟案件的最終審理結論。針對浙江衛視創造了“中國好聲音”的聲明,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本案並不排除浙江衛視最終可能擁有“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名稱權益

燦星欲起訴唐德

事實上,除了此次仲裁,唐德影視還於近日正式起訴了燦星,要求燦星停止使用“中國好聲音”的名稱和節目錄制,並要求索賠5.1億元。對此,田明稱這是個笑話:“首先我們覺得唐德對節目名稱根本就沒有這個權利,它根本就沒有這個權利基礎。我上次也在法庭上打了個比方,燦星和Talpa的協議目前還沒有完全終止,我們有優先的續約權,正在跟他們續約談判中,他們只是單方面宣布終止,我們延伸產品的權利要延續到2018年。就等於我在事實的婚姻中,我們還沒有離婚,你唐德就宣布跟Talpa結婚了,並且還跟我們訴訟爭奪家產,我們覺得莫名其妙。”

田明還稱將起訴唐德:“因為他們草率倉促的禁止令,已經給我們和浙江衛視帶來巨大損失了,我們現在也要準備啟動向它索賠了。

對於田明的觀點,記者也咨詢了唐德影視方面,截至記者發稿,唐德影視並未給出回複。

或許是受到此次影響,燦星將不再引進國外節目模式。田明表示:“從今年開始,燦星將正式宣布告別引進國際節目模式,接下來我們會制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節目。我們會進一步加強原創和創新,包括我們跟國際合作的一些聯合研發的節目模式,聯合制作和聯合研發的我們都要有完全自主、100%的知識產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23

華為專利索賠加速 向三星開出八千萬元“首筆罰單”

訴訟是最後解決爭議的方式,而華為正在熟練的運用這種方式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一場“專利運動”。

7月6日上午,華為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目前已在深圳中院和泉州中院對三星提起訴訟。“這只是本次華為主張一系列被侵權專利中的一件,訴訟過程中華為不方便評案件細節。”華為發言人稱。

今年5月25日淩晨,華為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而據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信息顯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向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索賠8000萬元。

雖然華為方面並未對金額予以確認,但華為方面對記者表示,華為尋求司法裁決的目的主要是維護自身權益不被非法使用及獲得合理補償,而在此次泉州案件中,華為認為被告共有16款產品涉嫌侵權。

華為告三星16款產品涉嫌侵權

在多個場合,華為終端業務高管多次提出試圖超越蘋果、三星的口號,在基礎通信領域的強大專利優勢,以及在終端領域持續巨額投入,為華為在市場競爭中運用專利戰這把利刃提供了基礎。據華為透露,提起訴訟的內容,涉及4G標準專利以及和智能手機功能相關的專利。

而在此次泉州訴訟案件中,華為終端公司稱,2010年年初,公司就“一種可應用於終端組件顯示的處理方法和用戶設備”的技術方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該申請於2011年6月5日被授予發明專利權,專利號為ZL201010104157.0。該專利目前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該發明專利共有16項權利要求,涉及此案的有8項權利要求。

華為終端公司表示,經過分析,該公司發現三星的這些手機的技術特征與201010104157.0號發明專利權中的權利要求(合計8項)的所有技術特征一一對應。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析,認為5被告共有16款產品涉嫌侵權。

華為認為,惠州三星、天津三星未經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大量制作、使用、銷售、許諾銷售被控侵權產品;三星投資公司、福建省某電訊公司、泉州某電器公司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銷售、許諾銷售被控侵權產品。上述行為均侵犯了華為終端公司對涉案專利享受的發明專利權。

訴訟中,華為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惠州三星、天津三星和三星投資公司連帶賠償8000萬元,惠州三星、天津三星、三星投資公司連帶承擔華為終端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50萬元整。

對於該案件,三星方面暫時沒有更多回應,但在此前的表態中,三星對記者表示將“采取適當措施來維護三星的商業利益。”

專利戰是防禦還是進攻?

去年以來,專利大戰在手機行業中不斷燃起。

2015年3月,已退出手機領域的通信設備廠商愛立信在美國本土對蘋果發起訴訟並申請禁令,涉及多項基礎通信專利和手機專利,去年年底,雙方達成和解。高通和魅族針對專利的問題也各執一詞,而近日也有消息稱,除了三星,華為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法庭提起專利訴訟,指控美國無線運營商T-Mobile拒絕與其達成專利許可協議,並繼續侵犯自己的專利權。華為曾提出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條款許可T-Mobile使用其4G專利,但T-Mobile拒絕此要求。

“華為等廠商的訴訟專利案件是一個起點,有可能掀起整個行業,甚至整個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國產手機廠商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截至目前,華為公司擁有9800余件美國專利,其中有7400多件是通信技術專利,2200多件數字處理技術專利,這兩項技術占其整個專利儲備的98%。而三星公司的美國專利總數超過12萬件,其中在半導體技術、通信技術的專利都超過3萬件,數字處理技術專利超過2萬件,此外,在存儲技術、光學技術、顯示技術的專利也都在1萬件左右。在這樣專利儲備的支持下,三星電子可以更為安全、自主地進行產業和產品布局。

“華為和三星在專利儲備上的實力都非常雄厚。”智慧芽首席專利分析師賈郡對記者表示,隨著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競爭日益加劇,如果華為公司能夠和三星電子達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則可以降低華為高端品牌手機在全球範圍內的侵權風險。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共同開發協議,華為公司還可以從三星電子那里獲得存儲技術、面板技術的經驗。

而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華為的知識產權只是用於自保與防禦,並非進攻他人的武器。華為希望使用其專利的廠商能提供合理回報,這些將用來抵消自身的專利研發投入的巨額成本。華為作為一家真正的產品公司,一切的出發點在於保護自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