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換掉開發團隊 重新再來 傳奇網路連賠七年到榮登興櫃股王

2011-3-28  TWM




傳奇網路一登上興櫃,股價如今站 上二七○元以上,成為興櫃新股王。這家連賠七年、累計虧損四億餘元的遊戲新秀,是如何扭轉命運?又如何靠海外授權,半年賺半個股本的好成績?

撰 文‧林宏文

在碩禾順利轉上櫃後,興櫃市場又有新股王誕生,這一次輪到遊戲業的新秀來擔綱。苦熬八年的傳奇網路遊戲公司,前後燒掉四億餘元, 如今因為數款遊戲熱賣,並順利賣出海外版權,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對象。

走進傳奇網路遊戲公司的辦公室,簡陋樸實的陳設,令人感覺好像來到一 座大型儲藏室,除了入口處掛了幾張「精靈樂章」、「劍狐傳奇」、「聖境傳說」等遊戲大海報外,就再找不出什麼裝飾。研發團隊坐在很簡單的大平台桌子辦公, 與許多遊戲公司豪華、舒適的辦公室比起來,這裡的工作環境,可以說一點也不﹁傳奇﹂。

但是,傳奇網路之所以能成為興櫃股王,股價站上二七○ 元,確實有它的道理。一月下旬,日本遊戲代理商Vector宣布,已取得傳奇網路線上遊戲「聖境傳說」日本獨家代理營運權,創造出極少數台製線上遊戲,能 夠擠進向來以高品質遊戲機市場為主的日本的案例。

連賠七年見曙光 海外暴紅其實,不僅「聖境傳說」這款遊戲站穩國內及海外市場,傳奇網路先前研發的「精靈樂章」、「劍狐傳奇」等數款遊戲,也都是先在台灣廣受歡迎,接著再 往海外市場發展,授權給多個國家,讓傳奇網路去年營運成績明顯好轉。

成立於二○○二年的傳奇網路,與許多熬出頭的遊戲業者一樣,經歷了非常 坎坷的過程。

早期,公司成立時是以代理遊戲起家,陸續推出「奇幻寶貝」、「征戰」、「蒸氣幻想」等遊戲,其中「蒸氣幻想」曾經紅過一陣子, 但因為競爭激烈,利潤並不好,只能維持小賺的局面。

於是,傳奇開始投入自製遊戲的開發,○五年首度推出自行研發的3D角色扮演線上遊戲「曙 光Online」,但產品並未成功,上線一個月後就下架,沒有給傳奇網路帶來「曙光」。由於投入研發的人力與資金龐大,一直到○九年,傳奇網路才開始獲 利,但之前已連賠七年,前後賠掉四億餘元。

﹁因為這個失敗,我們痛定思痛,重新改組,最初開發團隊幾乎全換掉。﹂負責研發工作的副總周俊男 說,為了提升工作流程與效率,當時就請一些理念無法溝通的人離開,重新找到一批員工加入。

此外,周俊男也說,開發團隊也仔細檢討失敗的原 因,發現要做出網友最喜歡的遊戲,一定要有符合本地口味的產品,過去代理韓國等國外的遊戲,若沒有針對本地玩家做修改,往往也是以失敗收場。

因 此,公司更積極與玩家互動,了解市場需求,並在遊戲上線後,每周都針對玩家反映做修改,務必做到玩家喜歡為止。

花錢用在刀口 賺錢回饋股東經過這樣的調整後,傳奇的自製遊戲陸續繳出成績,經過改版後的「曙光2」遊戲,開始吸引玩家的注意,之後推出的自製遊戲如「精靈樂章」、「劍 狐傳奇」及「聖境傳說」等,才明顯打開傳奇的知名度。

○九年底推出的「精靈樂章」,是傳奇網路第一個暴紅的遊戲,不僅在台灣受到追捧,後來 還授權到海外十四個國家,如今海外授權的收入已和台灣差不多,一○年十月推出的「劍狐傳奇」,也陸續賣出海外版權,讓這兩款遊戲的海外收入達到營收的三 七%,也讓傳奇網路一○年前十一個月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六.六元。

目前身兼傳奇網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張峰旗說,在投資傳奇網路前, 他從沒想過遊戲產業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賺錢,而且每個投資都要兩年後才看得到成果。例如公司目前賺錢的遊戲,其實都是兩年前就投入開發。傳奇如今開始獲 利,未來更須加緊投資,接下來,傳奇每年都會投入開發更多款新遊戲,以確保業績可以持續成長。

儘管七年來賠了很多錢,但張峰旗該給員工的福 利,包括加薪及年終獎金,從來沒有少過,尤其是投入最多錢的研發部門,是虧損的主力,但張峰旗仍對研發人員相當好,這點讓員工很感謝。

目前 傳奇網路的員工有二五○人,其中研發團隊占最多,包括技術製作一五○人,寫程式的工程師也有二十五人,今年底,預計要再擴增至四百人,其中增加的大多為研 發人員。至於在新遊戲部分,去年傳奇網路投資開發三個新遊戲,陸續會在今年及明年上市,而今年也將再投資三個新遊戲,以確保兩年後的產品線能夠順利銜接。

本 身是交大資科系、清大資訊工程碩士的周俊男說,早期公司知名度不高,加上科學園區的吸引力又大,傳奇網路很難找到知名大學畢業的學生。目前一半以上員工, 都是退伍就加入,大部分來自私立大學或專科,而且年紀都很輕,幾乎都是七年級生。因此,他常勉勵這些二十多歲的員工,一定要認真投入、願意與團隊合作,若 不趁年輕好好拚,以後就沒機會了。

傳奇網路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凡事都很省,不僅辦公室沒有花錢裝潢,即使是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興櫃市場掛 牌,也沒辦記者會,而去年十二月在台灣上市的「聖境傳說」遊戲,原本也考慮要辦記者會,後來因為產品一炮而紅,公司也決定取消不辦了。至於公司送給遊戲玩 家的紀念品,別家遊戲公司都給很精美的海報或紀念品,但傳奇只印了一些最實用的筆記本送給玩家,原因無它,就是凡事節省,把錢花在刀口上。

﹁ 我們是覺得,公司賺錢那麼辛苦,所以一定要省著用,把賺的錢都回饋給員工及股東。﹂周俊男說,傳奇網路過去賠錢已賠到怕了,只有珍惜每分錢,才能為股東賺 到最大的利益。

傳奇網路遊戲公司

創立時間:2002年

業務內容: 線上遊戲開發

經營團隊:董座兼總座張峰旗、研發副總周俊男、營運及海外業務副總張益豪

業績:

2010年,營收 4.09億元,前11個月EPS6.6元2009年,營收1.13億元,EPS6.44 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3

不被身體障礙打敗 從連賠12年到登上股王 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 不向命運低頭的勇者

2013-03-25  TWM
 
 

 

即使只當了一日股王,但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說,「漢微科是真材實料的公司。」他或許不在意股價高低,但對未來絕對自信滿滿,因為早在大學畢業時,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招允佳,就已經許願摘星!

撰文‧李洵穎

二○一三年開春以來,市場最津津樂道的不外乎是大立光和漢微科的股王爭霸戰。其中,漢微科只在三月十二日股價領先大立光,旋即隔日又被大立光超越。到三月十九日止,漢微科只是「一日股王」。

為什麼漢微科無法坐穩股王寶座,只能屈居第二?有人說,比獲利、比前景,漢微科都有股王風範,只因大立光有著大家最為熟悉的蘋果題材,而外界對於漢微科這檔自去年竄起的新秀較為陌生,先前還曾有法人封漢微科為「神祕股后」。

聽到法人對於漢微科的「神祕」評價,漢微科總經理招允佳笑著說:「漢微科一點都不神祕,只是我們的作風一向低調。」其實,漢微科的神祕印象來自於招允佳本身的低調作風。

低調非神祕

總經理十年僅公開露臉四次過去十年,招允佳在公開媒體場合出現的次數只有四次。

第一次,是○三年的一場研討會,這場會議的名稱很冷門,叫作「離子束與電子束技術趨勢」研討會;再來,就是九年之後,一二年漢微科捐贈台幣兩億元奈米級檢測儀器給母校交大的場合;第三次是同年的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至於最近一次的公開現身,則是一三年初的法人說明會。

由於招允佳大部分時間都留在美國,台灣業界對於招允佳普遍不熟悉,這也增添了漢微科的神祕感。但要了解漢微科,就要先認識招允佳。

招允佳,一九五七年生,一九八○年自交大電子工程系畢業。翻開他的交大畢業紀念冊,紙張透著點點斑黃,訴說著它的歷史感。在一張同學團體照中,招允佳的身材相對較其他同學矮小,因為他身患小兒麻痺症。台灣在一九五五到一九六六年,是小兒麻痺症大流行期間,當時還沒有實施疫苗預防接種計畫。

「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必會為你開另一扇窗。」這句話也適用在招允佳身上。雖然行動不便,但上天賜給他聰明頭腦,以彌補身體的不足。大學畢業時的招允佳戴著黑框眼鏡,展露一股有學問的書卷氣息。「他(招允佳)很聰明,功課很好!」一位招允佳的同學說。

在畢業紀念冊裡,招允佳提上這樣一句話,「實現難能實現的夢、摘取浩瀚蒼穹的星」,這位在別人眼中的「殘疾人士」,顯然對於自己的未來滿懷鬥志,但即使不向命運低頭,恐怕他那時也絕對沒能想到,三十年之後,會實現晉升股王的夢吧!

創業遇貴人

矽谷研發檢測技術,打敗老東家招允佳邏輯清楚、眼光獨到,反映在日後他自行創業的過程中。招允佳在交大畢業後,便赴美深造,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博士學位。後來進入半導體設備廠科磊(KLA-Tencor)工作,負責電子束檢測設備的研發業務。但因科磊在光學產品檢測設備已占有絕對優勢,且當時電子束成本偏高、良率較低,因此並未大量投入電子束檢測的技術。

但是,招允佳一心認為電子束檢測前景可期,他以清楚的邏輯頭腦運算著未來趨勢:隨著半導體製程不斷微縮,從微米時代到奈米時代,晶片的檢測重要性愈來愈高,相對地難度也會提高,傳統的光學檢測未來必將無法支應,必須用到電子束檢測技術才辦得到。

既然公司不看好,他決定相信自己的直覺,離開穩定的環境,自行創業。於是他以半導體技術重鎮的美國矽谷為基地,在「有人卻沒錢」的窘境下,熱情是支持一切的來源。

就在此時,招允佳遇見了貴人──漢民董事長黃民奇。黃民奇在聽取招允佳的創業想法不到半小時,連企畫書都沒有詳讀,就決定投資招允佳的團隊。

除了聰明之外,與招允佳共事、相處過的人給了他這樣的評價:「樂觀、積極。」因為招允佳的不放棄,造就了漢微科的誕生。一九九八年,漢微科前身─Hermes Microvision應運而生,以研發電子束晶圓檢測設備的核心技術為主。

招允佳和黃民奇的一把賭局,讓招允佳留在美國矽谷,繼續追求他那「難能實現」的創業夢,這一留就是五年。五年後,招允佳回到新竹,漢微科正式成立。

回顧漢微科的創業過程,第一套檢測機台的買主是聯電。當時漢微科和科磊同時向聯電展示機台,聯電評估之後,決定由漢微科勝出。漢微科打贏這場與老東家競爭之戰,著實給了漢微科往後向前打拚的信心和決心。

在漢微科成立後,若加計前身,招允佳自行創業已達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公司曾連續虧損十二年,直到一○年才正式轉虧為盈,直至今日。如果當初不是黃民奇的眼光獨到、招允佳團隊的堅持,恐怕投資界看不到漢微科的風光。

勝出關鍵在人

連虧十二年,靠頂尖人才躍升龍頭關於黃民奇與招允佳之間如同「伯樂找到千里馬」的關係,在○三年那場冷門的「離子束與電子束技術趨勢」研討會上就能清楚感受;「真正的關鍵,還是在人!」當時,黃民奇是以這句開場向外界介紹招允佳的技術團隊,他也強調:「漢民很幸運地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頂尖人才。」招允佳經營漢微科十分投入,如果沒有出差行程,他大多數時間都待在美國,較少回到台灣。最近一次,招允佳在三月五日要主持法人說明會,因而特地飛回台灣一趟,十八日當周離台、到處出差,然後再飛回美國。他難得回到台灣一趟,所以會議排得滿滿,從早到晚,沒有一刻得閒。一位漢微科的員工這樣形容招允佳的這一趟台灣行程:「他忙到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回想這一趟創業路,招允佳如寒天飲水冷暖自知,他回憶十年前,「大家不認識HMI(漢微科英文縮寫),不願花費時間在了解漢微科這家公司和技術,總是要花費很多精力去說服客戶。」如今,漢微科知名度已打開,拜訪客戶的情況今非昔比。國外客戶甚至認為「MIT(台灣製)」的漢微科就等於品質保證,只要聽到是漢微科,二話不說,就會決定採用。

「現在,客戶看到有些檢測問題無法突破,就會主動找漢微科尋求解決。」招允佳驕傲地說。目前漢微科的客戶遍及所有半導體公司,前三大客戶為台積電、三星、爾必達,喊得出名字的半導體公司幾乎都是客戶。而且在競爭對手的技術已追趕不及的情況下,漢微科的領先地位更是確立。

圓夢關鍵在心

雖是一日股王,堅信實力撐得起股價招允佳三句話中離不開技術、客戶,顯示這是他十分重視之處,而這也是造就漢微科成功的關鍵。半導體客戶對設備精準度要求極高,不可能隨便更換供應商,漢微科必須用實力證明產品的優異性。

挾著漢微科傳奇,招允佳亦在一三年當選交大傑出校友,並將在四月十三日交大校慶獲頒獎狀。

三月十二日,漢微科技股價以每股七五○元收盤,終於登上台股股王的寶座,惟隔天仍被大立光硬生生趕下寶座。雖然只登上一日股王,但漢微科以「半導體設備類股」的非主流之姿能夠一枝獨秀,實屬傳奇。面對股價屢屢攀高,招允佳坦言「壓力很大」,不過他也強調,「漢微科是真材實料的公司。」言下之意,漢微科擔得起股后、股王之名。

態度謙卑,卻也自信十足,這就是招允佳,一位即使雙腳不便,卻要發願摘星的勇敢創業家。

招允佳

出生:1957年

現職:漢微科技總經理

經歷:漢微科董事長特助、漢民副總經理、KLA-Tencor資深研發工程經理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8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南迦巴瓦1999

http://xueqiu.com/4936181774/24132387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浦發銀行(SH600000)$
查看原圖
大多數股民一直熱衷於分紅股,請看看穩定分紅的恆生銀行和浦發銀行最近8年數據的比較。
1)2005年底,浦發股價約9.3元,PE 約 14.5
                       恆生銀行股價約100元,PE 約16.3倍
2)2012年底, 浦發銀行2005年的每股變成了3.08股,每股收益從2005年的0.64元增加到5.64元,增加787%。
                       浦發銀行累計分紅4.01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9.3元的 43.3%;
                       恆生銀行股數沒有變化,每股收益從5.93元增加到10.16元,累計增加71%。
                       恆生銀行累計分紅43.9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100元的43.9%;

                       浦發盈利增長中有所得稅改革帶來的增加。2005年,浦發所得稅50%左右,2012年,浦發所得稅23%左右,扣除這個因素,浦發實際增長500%左右。

3)淨資產
                  浦發銀行累計淨資產增加 695.6%, 恆生銀行增加290.7%。
                  浦發銀行淨資產增加更快的原因:
                  A高價增發股票
                  B分紅比例少,每年的盈利大部分作為資本再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95

【黑問專欄】2014—2015:從O2O元年到移動電商元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3/147440.html

i黑馬註:在移動電商里,微商是最值得關註的一部分群體,微信電商的成功與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微商。從微信電商到微電商再到微商,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會化移動生態的轉變。那麽,2015年微商生態又會出現哪些特點呢?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微盟孫濤勇

=======================================================================
在過去的四年里微信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橫掃千軍,穩坐移動社交的頭把交椅。根據微信官方最新披露的信息,目前該平臺已發展800多萬公眾賬號,並以每天1.5萬的規模增長。與此同時,在C端,微信月活躍用戶規模,也已達到了4.5億。如果說2014年是O2O元年的話,那麽2015年就是微商元年。

之所以說2015年會成為微商元年,主要是因為:首先,手機網民已超越PC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5.27億,手機使用率達83.4%,首次超越傳統PC整體80.9%的使用率;其次,人們的購物習慣和購物模式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過去,消費者是被動的被展示,如今,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社交購物平臺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擁有更多的選擇主動權;最後,移動電商已成為大勢所趨。無論是當當網、凡客的轉型,口袋購物的巨額融資還是微信電商的崛起,移動電商是勢在必行。

而在移動電商里,微商是最值得關註的一部分群體,微信電商的成功與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微商。從微信電商到微電商再到微商,它帶來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會化移動生態的轉變。我認為2015年微商生態將會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品牌人格化。品牌人格化就是將品牌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和情感影響力的人性化品牌符號,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產生由然而生的情感磁場效應,觸動心靈共識,促進價值認可。通俗的說法就是品牌由消費品時代進入粉絲時代。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不僅僅追求性價比之類,更多的是基於人與人的信任,可能因為“偶像”的推薦或因為好友的信任關系就選擇了購買。品牌和人的互惠互利,選擇為品牌付費也是為人格買單。這方面小米手機和自媒體邏輯思維已經開了先河。 

第二、品類非標化。移動電商將會打破固有的商品類目形態,以京東的3C為例,所有品類商品的價格、類型等幾乎千篇一律,呈現出“流水線”式的發展態勢,沒有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對比性和差異性。相比如非大眾化的品類,像食品、珠寶、首飾、美妝、母嬰以及跨境類商品等將會在微商平臺上大賣。

第三、產品平臺化。所謂平臺化,在移動互聯網里更多的理解是指在一條產業鏈里,實現上中下遊的打通和聯系的這樣一個平臺。大量微商的湧入必然會帶動產品向更深的方向發展,這時候就需要用平臺化思維建立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從用戶購買、商家發貨、物流查詢、收貨評價、商家交易系統的對接等一個完整流暢的閉環。在這方面微信只是開了一扇窗,實現上中下遊的互通還需開發者來做,第三方就是要打造一個統一的平臺來重新構建B端和C端的連接和關系。

第四、渠道多維化。雖然微信坐擁移動社交流量第一入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測,從最終的轉化率來看並不理想。對於微商們來說流量入口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多維化渠道就是將各種社交入口的流量匯聚到一個平臺上,qq空間、陌陌、易信、來往、微博、博客等都是比較好的通道,將分散的流量整合到一起輸送給商家,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是對微商們來說意義非凡。

第五、營銷人人化。隨著移動電商的去“中心化”,全民電商和營銷人人化的時代到來。在信息大爆炸的新聞資訊,社交網絡里,每個人都被動或主動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看到一款好玩的遊戲,一篇優美的文章,一段感人的視頻,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即使在沒有利益驅使的情況下也會情不自禁去轉發,分享。這種現象在朋友圈里極為常見,因為低門檻、零成本許多微商們躍躍欲試,未來當所有的社交分享都實現互通時,這種營銷將會更加普遍。

B2C或成微商的未來

騰訊利用微信在電商上的布局已初見雛形,不管是為京東提供的一級購物入口,大眾點評,嘀嘀打車還是重啟的拍拍網。目前微信電商主要有三種形式: O2O;C2C;B2C,我認為微商發展的未來可能還是B2C。

從整個電商生態來說,O2O是玩資本和平臺的,雖然大家都在吆喝,但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整合資源,培養市場需要耗費巨大時間和財物成本,從目前第三方發展來看,大家都只是在試水,還未形成規模效應;C2C看起來不錯,但是C2C存在很多缺陷,因為C2C上都是小賣家,這意味著產品的品質無法保證;維權艱難;沒有統一的入口;貨源不穩定。從這些弊端可以看出個人小賣家不會成為一個很成熟的電商模式。

另一方面從從淘寶的生態發展也可以看出微信最終的生態一定是從C2C到B2C,最終要取得用戶口碑,滿足用戶的體驗,一定是走B2C的模式。微盟的定位就是做B2C,幫助品牌商廠商構建一個移動社交的電商生態,構建去中心化的移動電商生態,會聚合所有有移動社交屬性的流量。

2015,移動電商的勢不可擋,800萬淘寶賣家的遷移必將會給移動市場註入新的活力,數以千萬的微商們也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作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article/175
 

我的牛熊市记忆——07年到08年札记 释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41587146
在2015年的牛市喧嚣中,@funnyface 的一篇《6124,你能够逃顶吗?》http://xueqiu.com/2865549919/41456828 ,勾起了尘封的记忆,回帖引来老股民的集体吐槽。单边牛市或熊市历来都是群魔乱舞,神出鬼没,其实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不经历三轮以上牛熊交替不足以言股票,特搜肠刮肚,把记忆的碎片收集整理,收录于本帖。

一、牛市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达到6124时,那时候应该是空仓状态,实在记不清在干嘛了,07年国庆节假期没出门玩,我记得是在李阳的疯狂英语集中营练口语,节后正常工作,好像最关注的是十七大新闻。印象深刻的是十七大报告,胡总说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句话真坑爹,我会记一辈子。我统计了90年代以来的历届党代会,基本开会期间股市都会跌,叫“大会魔咒”。

当时已经觉得股市泡沫很大,我那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价值投资也在学习摸索中,不过我应该是天生的风险厌恶型选手,心里很不安。周围大家都在谈股票,研报抛出万点论,媒体说黄金十年,股民编了首歌叫《死了都不卖》,但斌出版了《时间的玫瑰》说股改是股市的包产到户,是改革开放后的一次伟大革命……,总之07年的氛围和15年几乎一模一样,不过那时追捧的是大盘股,我记得中央二还是北京台的一个财经节目,请了一些业内人士访谈,当时最热的话题是中石油、中移动这些红筹大盘股回归A股,主持人再三追问在场的一位基金大佬看好哪些品种,大佬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一副生怕泄露天机的样子,最后神神秘秘的点了一下:中国移动,然后观众席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掌声。现在回头看,好像疯人院开会一样,一群精神病,但当时无论机构还是散户没人觉得自己是疯子。

没有大神的牛市就像没有盐的菜!在单边牛市里,只要死多头二逼到底,市场总会自动筛选出蒙对的人,因此神棍一抓一把,当时最有名的是带头大哥777,在web1.0时代,他的博客点击率超过徐静蕾,通过QQ群收费敛财,后来被公安以非法经营罪办了,网络神棍们还是引以为戒吧!所谓大神,走的都是一个套路,叫选择性记忆,顺便揭穿他们的手法:先点一堆强势股,过一段时间选其中涨幅最大最热门的股票吹嘘自己选股多么牛逼,反复强化,给粉丝洗脑,而且一定要暗示自己不是从荐股时而是从最低位就建仓了,反正时间一长谁记不清怎么回事,人脑只会犯懒的把大牛股和特定ID关联在一起,就像一提到网宿科技就会联想到GT周 ,但他绝对不会再提比特币和蓝汛的,看错的一定要避而不谈,慢慢淡化……,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包装成大神了,然后嘛顺理成章启动行骗模式:高端的发私募收管理费,先期投入大回报也高;次高端的是代客理财,这个有风险;中端的是讲课卖书卖光盘办培训班,卖的是增值服务;最低端的就是各种收费群收费微博,属于纯忽悠范畴了。反正无论花样怎么变,目标最后一定是粉丝的钱!钱!钱!

大盘逼近6000点时我手里的股票是相对低估的一些二线蓝筹,记得有中国石化、云铝股份、上海机电,蓝筹里算最便宜的滞涨品种,现在看当时所谓的低估就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块洼地,至于那时的茅台、招行、平安、有色、券商等龙头品种跟现在的神创板、带路党一样,根本不敢看,贵的吓死人!十七大是我设的清仓时间线,开会前5000多点就逐步清,十七大会议期间就空仓了,会中股市果然开始下跌,只是没想到这一跌竟然跌了一年,跌去了80%……。

07年我跑输了指数,但十七大让我逃顶成功,这个经历对一名投资人的成长很重要,它给了我藐视几乎一切机构和大V的信心和资历,因为事后看业绩的话你自然就不会把这些装逼分子再当盘菜了,后来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就更是视之如草芥!这是心里话。

二、熊市
08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大熊市!乐极生悲,其实07年第三季度就有征兆,只是当时没人注意,记得次贷危机刚露苗头时新闻联播报道了一家英国银行破产,叫Northern Rock,当时普遍感觉是远在天边的欧美风波,没想到后来竟然迅速波及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08年开门就流年不利,中国平安趁疯牛抛出1600亿的天量融资案,把整个股市都惊呆了!记得当时有分析师戏称是不是公告写错了,融资额多加了个零。平安这种进取心十足的公司,对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是绝不放过的,07年平安最高150元,十几倍内涵价值,那么高估的股价,不圈白不圈,既然韭菜傻就不要抱怨有人割嘛。平安为此背了几年黑锅,不受股民待见,被指责为终结牛市的杀手。其实圈钱没错,错在圈钱的时点,在头部筑成、趋势向下的时点大规模圈钱,引发市场恐慌性暴跌;如果早一点赶上07年上升趋势中的疯牛增发,不但不会惊吓市场反而会引发市场追捧。像现在创业板,那么高估值,谁不圈钱谁傻逼,牛市中公司越融资圈钱讲故事,股价越疯狂涨停……。这就股市,这就是人性!

07年逃顶的,08年肯定被套,我是4000点又杀进去抄底的,当时破4之后判断大盘见底,很多股票都腰斩了好便宜啊!记得抄的是一个金字头的地产股,不是金融街就是金地集团,股价已经腰斩,而且跌破了07年股权激励价,判断是机会,结果是一买就套。什么发行价啊,股权激励价啊,定向增发价啊,这些定价可能只是牛市中集体非理性的产物,都不构成股价的锚,牛市里可以作为参照物壮壮胆,有人还专门总结出一些交易策略和实战技巧,在我看来就是安慰剂,统统没用,到了熊市,就是一层纸,该跌破就跌破。08年我的感受总结起来就是:破发之后是破净,破净之后是破现,也就是跌破账面现金值(因为一直非注册制,壳资源稀缺,破现在A股还不常见,12年投美股的时候满把跌破净现金值的公司)。一句话:熊市不言底。

幸好那时候钱不多,而且是分批建仓,收入也是分批到账。4000点抄底,被套;3000点补仓,继续被套;2000点打光了所有弹药,除了基本生活费之外都砸进股市了,当时真是弹尽粮绝,而股评家已经开始看到05年的大底998了。我还是坚贞不屈的,有股子现在@云蒙 的倔劲儿,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真下定决心了:如果股市跌回998点,我就把房产卖了乾坤一掷。云蒙妹子在招行套了多年之后这波牛市赚了有500多W吧,其实我能理解她,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凡是股市上能赚大钱的,本质上都是对投资人美德的奖赏,而不是靠什么奇技淫巧!

记录一下2000点保卫战,那个抛盘汹涌,如风卷散云一般,几万几万现金往股市里投,瞬间被吞没,就跟打水漂一样,有去无回。这种恐怖气氛让我想起了蒋介石回忆录里淞沪会战的场景,国民党一个师一个师的把兵力投入战场,整编制的被鬼子火力消灭,当时有参谋说不能再打了,再打就打没了……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除卫立煌、汤恩伯部在华北外,几乎全部投入了淞沪保卫战。桂军、粤军、川军、湘军等部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共七十多万人。当时军事委员会指挥的部队约为一百八十个师,参加上海抗战的达七十三个师。最后被迫撤退,然后就是南京大屠杀。

股市的南京大屠杀也开始了。九月,沪指跌破2000点,汇金增持、降印花税,这种特大利好只不过刺激股指弱势反弹了一下,就毅然决然的掉头向下。那年秋冬时节,我记得雷曼兄弟破产事件爆发,一拨拨平时高大上的华尔街金融精英再也不能装逼了,抱着纸盒子黯然离开倒闭的公司,这一幕震撼了全世界的投资者!我亲眼看到电视上有股评家用波浪理论分析,说有一波大N浪杀跌,据他计算理论上将会跌多少点,这个点数把上证指数都跌成负数了。我当时就纳闷,指数跌成负几百点是什么状态,难道我买股票,不但不掏钱上市公司还倒贴吗?那可真是价值投资了。

人生,就是一场豪赌。投资,玩到最后就是赌国运。豁出去了,因为我计算最极端的状态,无非是经济崩盘,股市关张,几百万人失业,改革开放大业最多停顿几年还得继续……。根据我的历史观,哪怕文革那么悲催的年代,只要军队不乱,天就塌不下来。当时觉得以胡总平定西藏的铁腕,局面不会失控,我党手里有军队,有政权,大不了对社会实施全面军管。我记得某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说过,舍得二十万人头也要保中国二十年平安。关键时刻,只要当局有这种杀伐决断的魄力,江山就不会变色,天下就不会大乱。其实台湾从1949年到1989年40年都是戒严状态,老百姓该怎么生活照样生活嘛。结果,不出所料,我估计极端状况是100分,实际状况也就30分,中央仅用经济手段就力挽狂澜了。当时市场事先就流传出小摩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的预(xie)言(mi),说中央政府将推出千亿级别的救市计划,对这种消息市场早就波澜不兴了,结果没想到不是几千亿而是4万亿。那天我默念祷告:股市得救了。那一天就是A股的大奇迹日,那个点位应当被一代股民牢记——1664!

三、结语
往事如烟!老股民都是老兵,能存活到现在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我努力把这些fade away的记忆复盘,就是为给今天的股民一点警示和启迪。当然我相信,我们唯一能从历史中获得的教训就是我们其实获得不了任何教训。

股市,你根本不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5

從中國首富到辭任董事會主席,李河君的這一年到底經歷了什麽?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1/1006674.html

據報道,在2015年2月3日發布的《2015星河灣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李河君以財富1600億元人民幣成為內地新首富,但同樣是胡潤百富榜,目前李河君的身價僅630億元人民幣,排名第12,個人財富蒸發近千億元人民幣。從漢能薄膜發電停牌至今的一年里,公司到底經歷了什麽?

Pbu449418_16.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袁東

520對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和中國前首富李河君來說註定具有特別的意義。

先是在2015年的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突然遭遇洗倉式下跌後緊急停牌至今未能複牌。然後在2016年的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宣布李河君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

從公司股價暴漲到身價陡增成中國首富,再到身價瞬間縮水,時間之快讓人唏噓不已。據新華網報道,在2015年2月3日發布的《2015星河灣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李河君以財富1600億元人民幣成為內地新首富,但同樣是胡潤百富榜,目前李河君的身價僅630億元人民幣,排名第12,個人財富蒸發近千億元人民幣。從漢能薄膜發電停牌至今的一年里,公司到底經歷了什麽?

高層全面換血

在漢能薄膜發電停牌一年後的2016年5月20日晚上近11點,公司發出公告稱李河君辭任漢能薄膜發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職務。

此外,辭去漢能薄膜發電高層職位的還有Dai,FrankMingfang,他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首席執行官等職務;馮電波辭去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的職務。

對於李河君辭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職務,漢能薄膜發電董事會指出是基於加強公司治理。另兩位董事會副主席的辭任也是因為加強公司治理或專註其他業務發展的原因。

同時,漢能薄膜發電還宣布袁亞彬任公司新的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劉建軍和徐曉華獲任執行董事職務。此外,司建海為新任漢能薄膜發電首席執行官,林一鳴獲任董事會副主席。

 
資料顯示,漢能薄膜發電新任董事會主席袁亞彬於2013年加入漢能控股集團,此前任漢能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而漢能薄膜發電新任首席執行官司建海2014年加入漢能控股集團,此前任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且是漢能薄膜發電的漢能全球光伏應用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不過,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註意到雖然李河君辭去了漢能薄膜發電董事會主席的職位,但是他仍然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據港交所權益披露信息顯示,李河君持有漢能薄膜發電的股份(好倉)仍達74.75%。
 

長時間停牌、剔除港股通標的、認購計劃失敗……
 
在一年前,漢能薄膜發電遭遇暴跌46.95%,市值蒸發1440億港元,也讓李河君身價大幅縮水。這在當時的財經界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但是此後,漢能薄膜發電的厄運卻在繼續。
 
 
先是在2015年5月28日,香港證監會就聲明已經在對漢能薄膜發電進行調查。隨後在7月16日,漢能薄膜發電也公告宣布香港證監會已在7月15日指令香港聯交所暫停漢能薄膜發電的股票買賣,並透露出香港證監會關註漢能薄膜發電的持續經營能力和能否及時向市場提供最新的消息。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註意到,香港證監會還要求漢能薄膜發電提供相關財務資料進行調查。不過至今,香港證監會還沒有宣布調查結果。
 
在2015年7月16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將漢能薄膜發電剔除出一系列恒生分類指數,也就是說漢能薄膜發電被剔除出了港股通標的,內地投資者將不能從滬港通渠道買進漢能薄膜發電股票。
 
隨後在2016年3月31日,漢能薄膜發電公布了其2015年的年度業績,在該份報告中曝出漢能薄膜發電在2015年巨虧122億港元。更值得註意的是,漢能薄膜發電的商譽凈值從2014年的79億元減至0元,連同固定資產減值及無形資產減值,三項減值取得的虧損達到了96.55億港元。
 
而就在2016年5月初,漢能薄膜發電又宣布一項認購協議的失效。漢能薄膜發電去年最大的業務客戶山東新華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新華聯")擬以每股3.64港元認購漢能薄膜發電15億股的認購協議因先決條件未達成而失效。
 
此外,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也註意到,漢能薄膜發電停牌至今已經一年整,而後還會停牌多久,目前來看還是沒有定論。
 
 
 

 

 

 

  • 每日經濟新聞
  • 杜宇
  • 袁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08

2006年到2016年,消費升級都有哪些表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7/157687.shtml

2006年到2016年,消費升級都有哪些表現?
何明科 何明科

2006年到2016年,消費升級都有哪些表現?

消費升級的進程才剛剛開始。作為用戶的你,你有哪些消費升級的直接感受?

消費升級成為創投新風口已經不是新鮮事了。無論是作為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以及每個普通用戶,都是在找尋消費升級的創投機會,自身又在消費升級的這一波浪潮中。

一方面新的產品代替了原有的產品,一些產品在逐漸消亡,另一方面,新的生活方式不斷誕生,並擴散至大眾人群。從物質品質的提升,到精神層面的滿足,消費升級也在誕生新的消費品牌,人們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或精神認同。

拋開行業視角,從2006年到2016年,回想一下,我們經歷的這十年,消費升級是什麽樣的?有什麽樣的具體表現?我們看看知乎數據愛好者何明科的回答。 

1、必需追上潮流

比如:出行工具,完成了自行車向汽車的全面升級,號稱自行車之都的北京,短短幾年間在馬路上幾乎看不到自行車;自行車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更多是一種鍛煉方式。其他的案例還有,山寨機及小靈通等向智能手機的全面升級,現金支付全面轉型信用卡及移動支付(移動支付方面甚至領先於全球)。

2、山寨衰,正牌興

2015年,中國的出境旅遊購物市場規模已達6841億元人民幣,從下圖的人均及筆均來看,目標是正品奢侈品。2015年,中國的出境旅遊購物市場規模已達6841億元人民幣,從下圖的人均及筆均來看,目標是正品奢侈品。

1

3、越來越少的將就,越來越多的講究  

最明顯的就是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比如:土豆、方便面等等)的銷量下跌,甚至在這些為了將就而生的產品,自己也在不斷努力向上攀升,方便面的單價提升反映這個趨勢,簡簡單單塞滿肚子不再能滿足消費者。 吉芬物品(Giffen goods)是一種特殊的低檔物品。作為低檔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呈反方向變動;而收入效應與價格呈同方向變動。簡單說就是,收入越高,銷量越低;收入越低,銷量越高。 

國內方便面的銷量從2010年開始連續5年下跌,而因為方便面品類不斷創新而拉升價格(下圖右方反應單價的走勢) ,銷售額從2012年開始連續3年下跌,這個走勢很好說明大家越來越不將就一餐飯。

640

4、遠離盜版,追求體驗

這主要指盜版的內容產品,與山寨貨有一定區別。

山寨貨無論怎麽宣傳超A貨以及原廠轉出,購買者終究是清楚其與品牌貨是有區別的,與人分享的時候總是低人一等。而盜版產品就不一樣了,本質上無區別。

BT下載的高清美劇和騰訊視頻上的,完全一致,而且甚至BT下載的還提供了更好的離線播放及字幕等等多重體驗;分享的時候,也不會細究是在電影院看的還是哪個視頻網站看的。

盜版類產品銷量的降低,一方面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嚴格,也說明對創意工作者的保護和提升他們的回報;另一方面是消費者為便捷付費(buy for convenience),說明消費者更在乎自己的時間和不在乎一些小錢,恰恰也反映了這十年消費者對較為虛擬的體驗的追求。與這個消費升級的是中國一飛沖天的電影票房,見下圖。

2

5、洋鳳凰回歸雞窩

曾幾何時,凡是洋品牌來到中國就會被奉為奢華或潮流,哪怕是在本國賤為低端或者大路貨的肯德基或者沃爾瑪。於是肯德基或者麥當勞在某地開業(21世紀初的四五線城市),就會演變成當地消費者的重大節日,吸引眾人盛裝出席。也於是有了仿造洋品牌的美國加州牛肉面等品牌,將地地道道的國產食品包裝成洋品牌以吸引用戶。

而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以及國人的走出去,對洋貨洋品牌的崇拜也回歸理性和常規。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也成為速食品和普通品,星巴克也不再是裝13利器。下圖就展示了肯德基和所有餐飲的人均消費走勢圖,在餐飲人均消費逐年攀升的同時,肯德基保持了平穩落後於均值的態勢。

3

6、“簡單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無論是正統宗教還是其他各種類型的精神產品(包括氣功、成功學書籍等等),或多或少讓人忘記凡身的不如意及痛苦,保持幻想或者夢想,尋求精神世界的解脫和寧靜。富裕程度與信教比例的負相關性,越富裕的國家信教的人群越少,只有中美兩個奇葩。很明顯這十年練氣功及信各種x教的人減少了,因為人們的生活越發富裕了,不需要精神產品的慰藉和安撫,而不斷增多的人群專註於健身。

看到這些表現,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感同身受。應該說,消費升級的進程才剛剛開始。作為用戶的你,你有哪些消費升級的直接感受?未來,你認為哪些領域還存在消費升級的投資和創業機會?

消費升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08

最高法回應房屋產權70年到期後續期問題:將推進立法工作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對於民眾關心的房屋產權70年到期後續期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29日在北京表示,人民法院將依據現行法律以及中央《意見》精神,穩妥處理好相關案件,同時會提出相關的立法建議。

2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工作實施意見》主要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在談到關於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問題時,顏茂昆表示,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目前在實踐中已經開始遇到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問題,尤其是一些產權期限比較短的用地,針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實踐當中的做法也不一致。

對於上述現象,顏茂昆強調,有關機關一定會根據此次中央《意見》的精神,盡快研究70年產權到期以後法律上如何安排。顏茂昆表示,人民法院將依據現行法律,包括這次中央出臺的《意見》精神,穩妥處理好相關案件。

“但是根本解決辦法還是立法,通過法律落實好安排。法院也會積極參與其中,我們會提出相關的立法建議,推進立法工作,處理這一問題。”顏茂昆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19

從3年到6個月:一次性工藝加速破局國產生物藥

GE、賽多利斯、默克……一場有關生物制藥工藝供應者的賽跑在它們之間展開。

三年前開始,一種全新的生物制藥工藝:一次性生物制藥系統開始取代傳統的不銹鋼工藝,它因在制藥過程中能顯著降低清洗、消毒、驗證的成本,避免產生交叉汙染等優點,正日益受到生物藥品生產企業的青睞。

之所以供應商們要搶先布局,是因為中國的生物制藥行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IMS Health的一項統計表示,2014年中國生物制劑市場已達到5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

包括新藥研發的創新公司、跨國藥企、本土制藥巨頭都正在這條賽道上賽跑,以期爭搶更多的市場份額。相比較三四十年前中國化學原研藥研發的落後情況,國產生物藥的處境已比較樂觀,包括恒瑞、百濟神州、再鼎醫藥在內的不少醫藥公司已嶄露頭角:以百濟神州為例,在成立不到五年的時間里,這家中國創新藥企業已有4款候選生物新藥進入臨床審批階段,其中一款為單抗藥物。

不過,對於國產生物藥而言,還有不少關卡有待攻破:技術、人才、資本、審批。在這其中,從研發到生產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卡,藥品的生產工藝成為了破局關鍵。行業的“造夢者”需要將分子式變成產品落地,才能繼續探索技術與商業的邊界。

“對於中國的生物制藥企業來說,速度已經成為關鍵。”默克生命科學業務工藝解決方案全球業務負責人Daniel Stamm一語道破了他認為的國產生物藥競爭的根本,“這個速度不僅僅是藥物推向市場的速度,也是臨床實驗的速度。我們知道臨床實驗有失敗的幾率,如果你用了3年生產藥物再失敗,再次研發也將拖慢整個進程,如果你把這個時間縮短到6個月,那麽就可以給企業帶來倍數級速度的提高。”

默克生命科學業務工藝解決方案全球業務負責Daniel Stamm

一次性生物制藥工藝之所以在全球範圍內被迅速接受並且替代傳統工藝,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相比較傳統的不銹鋼廠房,一次性袋裝工藝可以節約生物藥制造過程中灌裝桶反複清洗、滅菌、消毒的過程,為制藥企業節約了試錯和生產的時間,並且成功率更高。不銹鋼工藝下的細胞培養通常失敗率高達30%,而一次性工藝這一成功率幾乎可以達到100%。

“事實上,一次性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非常快速,而且它其實也是剛剛進入到中國市場沒有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面,我們一直對中國市場趨勢及中國客戶的需求進行了緊密的觀察,在目前我們一次性解決方案的原件都是從國外進口中國來使用,所以在未來很有可能我們考慮在中國進行組裝,甚至進行生產。” Daniel Stamm表示,這家以創新型制藥、生命科學以及前沿功能材料技術見長的科技企業在這兩年開始在中國提供一次性生物藥的工藝“打包”服務。在過去幾年,這一服務為默克帶來每年上億歐元的收入。

對於沖刺期的本土生物制藥企業而言,它們正逐步進入臨床階段,而它們所研發的生物新藥也正面臨來自諾華、賽諾菲等跨國巨頭的兇猛追趕,為爭取在三四年內將新藥推向市場,這些新藥企業需要專註於研發,然後把生產等其他事務,交由外部服務商提供。

作為國內最大的生物藥研發生產服務商,藥明生物從2012年建立生產平臺開始,便使用了一次性技術。在藥明生物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周偉昌看來,這種新的技術不僅減少了傳統工藝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相互汙染,廠房的建設速度也比不銹鋼廠房要快得多,投資也更少。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些年來抗體也好,生物制藥也好,藥物生產的表達效果一直在提高,現在2000升生產規模的表達量相當於過去10000升生產規模的量。”周偉昌說。

不過對於這些生物制藥企業來說,這一技術也並不是完美無缺,使用者需要面對的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反應器的供應權目前仍掌握在上遊生產者手中,“如果供應商突然不把反應器賣給你,就沒有辦法做生產了。所以我們跟他們做緊密合作,都需要有常年合同,以保證一次性產品供應的連續性。”周偉昌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92

李克強送“定心丸”:住宅70年到期後續期“無前置條件”

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怎麽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5日給恒產者送上了一顆“定心丸”:“國務院已經要求有關部門作了回應,就是可以續期,不需申請,沒有前置條件,也不影響交易。”

在15日的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中國有句古話:有恒產者有恒心。“我在這里強調,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教授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提法與《物權法》中自動續期的規定相一致,自動續期即無條件地續期,不需要補交費用,也不需要再次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自動地繼續合法使用土地。沒有‘前置條件’就包含了不需要辦理登記,當然也應該包括不用續費等內容。”

對於“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的說法,孫憲忠解釋說: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範圍內的議案,但議案只是法律制定和修改的啟動,其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立法程序,才能最終成為法律。

《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對這一“自動續期”如何“自動”是否有必要出臺更明確的司法解釋呢?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民法總則》通過後,要對包括《物權法》在內的其他編進行完善性修改,屆時法律修改時或將涉及這一問題。

國土資源部長姜大明3月8日在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也回應了這一問題,他說:“有恒產者有恒心。國土資源部正在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稱《意見》)的精神,深入調查住宅70年使用權到期後的續期問題,並將積極提出法律安排的有關建議。請大家放心,居民購買住房,其財產權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2016年4月,溫州“2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註和討論,比如,20年使用權到期如何處理,是否與70年使用權一視同仁,續期是有償還是無償,繳費還是交稅?

隨後,國土資源部、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組成聯合調研組,赴浙江省溫州市調研指導住宅土地使用權20年到期的延長問題。

2016年11月,《意見》對外發布,明確提出:“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

2016年12月,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妥善解決在續期法律安排作出前,少數地方遇到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問題,住建部提出了“兩不一正常”的過渡性處理辦法,即:一是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二是不收取相關費用;三是正常辦理交易和登記手續。姜大明表示:“這一辦法公布後,得到了社會積極評價和普遍歡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