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奧巴馬醫改案遭遇重挫之後,同時還面臨政府關門危機,在離上任總統100天之前,特朗普又將披露稅改計劃。
當地時間4月26日周三,白宮將會舉行一個簡短的發布會,屆時美國財長姆欽將會談論具體的稅改細節。
美國財政部部長姆欽
白宮高級官員周二提前透露了更多特朗普稅改計劃的細節。
據路透社報道,一白宮官員表示,特朗普此次稅改想要將公司稅率從35%下調至15%,他還提出一次性給予10%的匯回稅(repatriation tax)以吸引美國公司將海外資金送回美國,提升美國公司在本土的投資。
對於那些稅賦由合夥人繳納的公司(pass-through businesses),企業稅最高稅率或由39.6%降至15%。包括大型律所、對沖基金,私人企業甚至特朗普自己的地產公司在內,美國有大量的公司采用的是pass-through制,以上公司在報稅時收入按照股東個人所得稅繳納稅賦,無需繳納企業稅。據美國非營利中立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估算,到2011年,這類企業的收入占美國企業總收入的54.2%。
根據Politico.com的報道,特朗普政府也可能在稅改中包括一項由Ivanka Trump設計的育兒返稅額度,並希望吸引民主黨重回談判桌前,商討稅改事務。
在個稅方面,消息人士稱,個稅稅率會降低,但具體的方案仍然在調整。新的稅改方案還將會針對納稅制度的漏洞制定新的策略,具體也仍未知。
另外一個備受關註的部分是“邊境調節稅”。上周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表示,邊境調節稅可能不再被考慮。特朗普在最近的采訪中表示,“邊境調節稅”不是個好主意,他更傾向於征收一種“互惠稅”,對向美國商品收稅的其他國家征收關稅。
許多共和黨人和保守派對新的稅改方案表示憂慮,他們擔心大幅度削減公司稅之後會加大財政赤字的負擔。美國財長姆欽在周一的時候回複這種擔憂稱,新的稅改方案會刺激經濟增長,從而提高政府稅收,減少赤字壓力。
也有分析稱,特朗普最新的稅改方案在未來十年或將增加總計達4.4萬億到6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新的稅改計劃是否通過,稅改具體何時實施,還要等待國會的投票結果。此前,特朗普和控制國會的共和黨人曾表示,希望通過“和解”(Reconciliation)的程序,利用參議院的共和黨人支持來通過稅改法案。該流程只需要51票投票即可通過立法,意味著他們不需要民主黨人的任何投票支持。肯定的是,如果新的稅改法案最終為美國富人和公司大大降低稅率的話,絕大多數民主黨議員都會給這個法案投反對票。
不過,上周五特朗普表態稅改將至後,市場反應積極。當天美股應聲反彈,三大股指跌幅收窄。本周二,在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後市場對極右翼候選人當選擔憂減輕的影響下,美股再創新高,納指首次站上6000點關口。
在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6項總計3800億元減稅政策之後,財政部等部委5月3日公布了其中3項減稅政策細則,減稅落地再邁一步。
這3項減稅政策細則分別是《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下稱簡並增值稅稅率通知),《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試點政策的通知》(下稱創投稅收試點通知),以及《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下稱科技企業加計扣除通知)。
我國增值稅稅率有四檔,檔次過多不利於稅收管理和稅制公平,此次簡並增值稅稅率通知明確,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
具體來看,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等貨物,增值稅稅率由此前的13%降為11%,納稅人稅負將有一定程度下降。
為了避免下遊進項抵扣而導致稅負可能增加,此次通知明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期間,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的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公司稅業務主管合夥人李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於農產品深加工企業來說,如果它采購的農產品增值稅稅率從13%降低到11%,則意味著進項抵扣將減少、稅負增加。這一問題之前財稅部門已有專門研究,最終為保持企業稅負不增,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使該問題得到解決。
此次通知還具體明確了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如何進行抵扣進項稅額,比如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的,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1%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由於增值稅部分貨物稅率從13%調整為11%,相應部分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1%。
為了鼓勵創新創業,解決初創企業融資難題,此次創投稅收試點通知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對創投企業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可享受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
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的創投企業和個人需要滿足相應條件。
比如,天使投資個人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取得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結轉抵扣。
而被投資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也有相應要求。
比如初創科技型企業接受投資時,從業人數不超過200人,其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從業人數不低於30%;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3000萬元等。
科技企業加計扣除通知明確,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這項政策有助於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財政部發文稱,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4月19日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
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
稅〔2017〕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現將有關政策通知如下: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鹽、農機、飼料、農藥、農膜、化肥、沼氣、二甲醚、圖書、報紙、雜誌、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
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按下列規定抵扣進項稅額:
(一)除本條第(二)項規定外,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的,以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從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以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和11%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的,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1%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期間,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的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
(三)繼續推進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已實行核定扣除的,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部分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的通知》(財稅[2012]38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範圍的通知》(財稅[2013]57號)執行。其中,《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2]38號印發)第四條第(二)項規定的扣除率調整為11%;第(三)項規定的扣除率調整為按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執行。
(四)納稅人從批發、零售環節購進適用免征增值稅政策的蔬菜、部分鮮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發票,不得作為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
(五)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既用於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又用於生產銷售其他貨物服務的,應當分別核算用於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和其他貨物服務的農產品進項稅額。未分別核算的,統一以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或以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1%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第二款第(三)項和本通知所稱銷售發票,是指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適用免征增值稅政策而開具的普通發票。
三、本通知附件2所列貨物的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1%。出口貨物適用的出口退稅率,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註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外貿企業2017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貨物,購進時已按13%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13%出口退稅率;購進時已按11%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11%出口退稅率。生產企業2017年8月31日前出口本通知附件2所列貨物,執行13%出口退稅率。出口貨物的時間,按照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註明的出口日期執行。
四、本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執行。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規定的增值稅稅率、扣除率、相關貨物具體範圍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征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75號)第三條同時廢止。
五、各地要高度重視簡並增值稅稅率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明確責任。做好實施前的各項準備以及實施過程中的監測分析、宣傳解釋等工作,確保簡並增值稅稅率平穩、有序推進。遇到問題請及時向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反映。
財政部稅務總局
2017年4月28日
據河北電視臺5月23日消息,秦皇島主城區海港公安分局表示,為加強和改進海港區出租房屋管理工作,促進房屋租賃業健康發展,強化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專職管理員隊伍工作保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辦法》及《河北省地方稅務局委托代征稅收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海港區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綜合管理辦公室受海港區地稅局委托,將於6月1日開始代征轄區個人出租房屋有關稅收。
圖為 秦皇島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
代征的範圍是:海港區內年租金在36萬元及以下的個人產權出租房屋。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出租房屋取得收入,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不在代征範圍。
其中年租金在36萬元及以下的個人產權出租房屋用於商用的,征收稅率標準為租金的13.5%+土地使用稅;用於居民住宅的,征收稅率標準為租金的5.3%。
海港區地稅局介紹:此次代征個人出租住房的計稅依據確認方法是:納稅人能提供真實有效的房產租賃合同(協議)並做到據實申報的,經綜管辦審核後據實按租金收入征收有關稅款。納稅人沒有簽訂房屋出租合同或其所簽合同載明租金金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綜管辦將及時報告主管稅務機關,由主管稅務機關依法核定其計稅租金收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29日稱,根據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自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業和貨物增值稅稅率,其中成品油增值稅稅率由17%降低至16%。據此,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自2018年4月30日24時起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組織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不執行國家價格政策的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消費者可通過12358價格監管平臺舉報價格違法行為。
5月1日起,蘋果官網購買產品的價格較之前有了小幅度下降。比如一款64G的售價8316元,降了72元。
蘋果公司一位銷售人員對第一財經證實,5月1日之後各類產品價格確實有所下降,但這並非是因為公司降價,而是中國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相應稅費下降所致。
蘋果公司官網產品價格均包含稅費。比如上述售價8316元的iPhoneX,含增值稅及其他法定稅費約1154元,稅費占比約14%。
中國稅率下調直接帶來相應進口產品售價下降。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近日發文稱,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因為增值稅稅率下調而降價的並不只是蘋果公司。
同樣受益於增值稅率下調,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自5月1日起,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自4月30日24時起執行。
此前國務院測算,增值稅率下調等一攬子增值稅優惠政策5月1日起實施,全年可為企業減負超4000億元。
一位大型國外護膚品企業稅務總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服務類供應商受2012年以來營改增影響,由以前開具營業稅發票改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他們公司,使得公司增值稅進項稅增加,增值稅稅負率逐年下降;2018年5月1開始增值稅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增值稅進項稅雖有所下降,但增值稅銷項稅下降幅度高於進項稅下降幅度,公司增值稅稅負率進一步降低,測算約0.7%。
山東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老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MDI核心制造技術的企業。企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2017年全年銷項稅額為例,企業產生適用17%稅率的銷項稅額32.3億元,若增值稅稅率降至16%,銷項稅額將變為30.4億元,減少了1.9億元,扣除進項少抵扣部分影響,全年增值稅減負將達7000萬元。
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建築業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也收到減稅紅包。在此次降低稅率改革措施頒布前,其增值稅稅率主要為11%的工程建築及17%的貨物銷售。該企業負責人表示:“根據經營實際及進項構成,初步測算降稅率的改革措施,預計本年度將為企業減少增值稅稅款約600萬元。”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公司稅業務主管合夥人李軍告訴第一財經,如果企業商品售價中包含稅費,那麽理論上稅費下降給售價下降提供空間,但是每個企業情況不同,價格調整也取決於多個因素影響。
豪華車市場連續迎來價格利好。
按照國務院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下降1個百分點。在汽車行業,市場的汽車售價=計稅價格×(1+增值稅率),也就是說市場中每銷售一輛車型,其銷售價格是計稅價格的117%,降稅1%後,車輛銷售價格相較原價格可低0.85%。
政策實施後,包括林肯、奔馳、捷豹路虎等豪華車品牌官方宣布了價格調整計劃,即日起正式下調旗下車型官方零售價。從價格上看,1%的增值稅稅率對於上述品牌豪華車價格的影響並不大。比如林肯旗下5款車型,降價幅度最大的林肯領航員也僅1萬元;而林肯MKC調價幅度最低僅為2600元。奔馳旗下車型中,AMG降價幅度最高,達到3.2萬元。
截至目前,除了上述幾家豪華車品牌外,尚未有車企跟進,但業內預計,其余豪華車品牌將陸續響應這一政策。
對於進口汽車,目前中國的關稅稅率達到25%,有消息稱,政府正在將關稅降低至10%~15%左右。按照這一數據進行計算,一輛排量為4.0L,報關價為40萬元的進口車,按照現行關稅25%來計算,這輛車的關稅為10萬元,關稅降低後僅為4萬~6萬元。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如果關稅稅率能降低至10%,那麽將會對整個進口車市場,乃至中國的車市價格體系有大的影響。一方面,近兩年來中國的制造成本不斷上漲,如果關稅能低至10%,那麽部分豪華車品牌可能會將原本本土化生產的車型,轉移至制造成本更低的市場進行生產,再采取進口的方式進入市場;另一方面,關稅降低帶來的價格下探,將加劇中級車市場的壓力,進一步將整個價格壓力傳導到全體車市。
這種價格傳導帶來的車市消費升級和變化已經在過去兩年有所體現,隨著豪華車品牌入門級車型的價格下探,如寶馬、奔馳的入門車型,價格已經進入到20萬元區間,這曾經是合資品牌中級車價格所在的區域。豪華車品牌的價格下探,直接導致了近兩年來B級轎車市場的集體萎縮。從數據上看,整個B級轎車市場,2015年市場份額為18.6%;2016年滑落至16.3%,2017年雖然有小幅回升,但仍然只有17.28%;另外,奧迪、寶馬、奔馳三家老牌豪華車品牌價格的下降,也直接導致了二線豪華車品牌如凱迪拉克以價格換市場,整體豪華車市場價格呈現向下走的趨勢。
豪華車價格向下,主流合資品牌也集體調整價格策略,事實上,最後承壓的是自主車企。過去幾年,自主車企在轎車市場上除了吉利之外,幾乎沒有議價權,不得已轉向SUV市場。而隨著合資品牌在過去兩年的大規模布局,業內預測,自主SUV在明年也將迎來殘酷的市場競爭。
雖然車市整體廝殺加劇,但不得不說,無論是增值稅率下調,還是進口關稅下降,最終消費者是可以在“價格戰”中受益的。不過,相較於豪華車市場,崔東樹認為,考慮到近期上遊汽車原材料價格的高價,以及入門車利潤下滑嚴重,所以自主品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增值稅率的下降也將使得整體制造環節的利潤得到提升。
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的汽車行業的利潤率下降至8%,相對2016年表現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整個汽車制造業利潤率再度下降0.5個百分點,呈現出下遊利潤低於上遊的情況。這次稅率調整之後,汽車行業的整體盈利在業內看來會有較好的改善。畢竟盡管售價出現下調,但是整個供應鏈成本降低,最終會對下遊制造端帶來利好。
一則稅率上浮的消息,整個創投行業“一夜難眠”。
“個人覺得,這個政策本身會導致新設VC和PE基金規模減少至少20%。”一家VC機構的負責人與第一財經記者交流時表示。
某創投機構大佬甚至認為,投資類合夥企業按35%征稅一旦實施,會導致人民幣LP進一步減少,人民幣創業投資大幅萎縮,創業企業轉向美元融資,A股市場優質創新企業供給進一步減少……
上周五,坊間流傳一個消息,中國基金業協會(以下稱為“中基協”)正在收集意見。消息稱,中基協已經與國稅總局進行了交流,中基協也表態,“和行業一起努力,我們一直爭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稅收制度”。
“稅收本來就是用以調解貧富差距的一種必要手段,公司職員也是按照35%的累進稅率對自己的勞動所得繳納個稅,投資基金的高凈值客戶本就不應該作為豁免的對象。”該VC機構總經理也表示。
稅率上浮至35%
上述VC機構負責人透露,稅率上浮至35%一事稅務總局已經定調,但一些地方稅務部門暫時還在觀望,暫未嚴格執行。
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引進投資類企業,自行規定投資類合夥企業的自然人合夥人,按照“利息、姑息、紅利所得”或“財產轉讓所得“項目按照20%征收個人所得稅。
8月30日,國稅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葉霖兒在回答有關問題時表示,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為其納稅人,合夥企業轉讓股權所得,應按照“先分後稅”原則,根據合夥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合夥企業各合夥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其自然人合夥人的分配所得,應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國家稅務總局的這份檢查工作指導意見中,國家稅務總局認為,各地方政府過去普遍實行的對有限合夥制基金征稅的政策,違反了相關規定,應當予以糾正。而且,基金過去歷年的稅收也需按新標準追繳。
將“股權轉讓所得”列入“合夥企業收入”,是按照2000年的91號文的規定。根據規定,收入部分(包括合夥企業轉讓所持股權所獲得的轉讓款項)按照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進行征稅。超過人民幣10萬的部分即按照最高的稅率35%征收。
“原來的依據是,個人參與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所獲得的收入,按照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現在把股權投資類的有限合夥制企業認為是合夥企業,是有法律依據的。”某PE副總經理分析。
與有限公司形式相比,合夥企業在商事管理及法律關系上處理相對靈活,以及在稅法體系中的透明體作用,而被廣泛應用到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上。
此前,出於招商引資的目的,一些地方政府以政府部門文件(如金融辦、招商局)的形式,在招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條款中自行規定合夥企業如果是主要從事股權投資,自然人形態的有限合夥人(LP)分得的股權投資收益按照20%征收個人所得稅。
比如根據滬金融辦通[2011]10號文的規定,在有限合夥形式的股權投資基金中,執行合夥事務的自然人普通合夥人,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稅率;不執行合夥事務的自然人有限合夥人,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適用20%稅率。
但易後臺創始人姚寧也撰文指出:“這樣的規定並不是國家稅務總局或地方稅務機關頒布的,這也是這次風波的關鍵所在,國稅總局並沒有朝令夕改,而是對現行稅務政策的明確,糾正某些地方錯誤的稅務解釋而已。”
中基協收集意見
從20%到35%,增幅高達75%,這也是“創投基金稅負暴增”一說的來源。
有人算了一筆賬,一個自然人客戶認購一個合夥制私募股權基金100萬基金份額,經過5-6年的投資周期,如果有2倍的投資回報,35%的稅率下投資人到手拿到約67萬。也就是說,該投資人的年化收益率約為11.2%-13.4%。
“我們去稅務部門了解了一下,的確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在執行了。”日前,上述PE副總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上述VC機構負責人認為,稅率從20%到35%,從認定為資本利得到認定為個體工商戶,稅率上浮了75%,因此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也很正常。
“個人LP參與到有限合夥企業,我們認為是一種投資行為,因為個人LP沒有參與經營的權力,因此作為投資行為更符合實際情況。”有機構人士表達了不同觀點。
有消息稱,中國基金業協會已經與國稅總局進行了交流。中基協也表示,“和行業一起努力,爭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稅收制度”。
上周五,網上流傳的一個通知顯示:“轉中基協通知:各位委員,關於‘投資型合夥企業過往按照20%征繳所得稅,以後要改成35%’相關政策引起行業廣泛關註。協會高度重視並一直通過各種可能的渠道與相關部門溝通之中。您所在的機構或了解到的相關機構,如已接到稅務部門執行此政策的征繳通知或單據,希望請務必盡快向協會提供匯總。”
在上述VC機構負責人看來,對於公司制的創業投資基金沒有影響,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有限合夥制投資基金中的投資人,會對VC和PE基金以後的資金募集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稅收本來就是用以調節貧富差距的一種必要手段,公司職員也是按照35%的累進稅率對自己的勞動所得繳納個稅,投資基金的高凈值客戶本就不應該作為豁免的對象。”該VC機構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PE機構副總經理也認為,國稅地稅剛合並,這個階段在梳理、規範之前的稅務政策也是應有之義,重要看怎麽降低短期對行業的負面影響,以及這個階段過去後的行業稅收政策的導向。
在8月30日召開的國常會指出,減稅降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創業創新等積極效應不斷顯現。
“國家對創業投資一直是支持態度,將來不排除會有針對創投的特殊政策。”上述VC機構負責人認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