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巴巴“95%確定”尋求紐約上市 你確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686

從去年開始說要在美國上市,到後來“棄美投港”,再到後來轉戰香港未果,阿里巴巴的IPO“選址”之路頗為波折。如今,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95%確定”要回歸在紐約進行IPO的選擇。這次真的能夠確定嗎?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95%確定”將放棄香港IPO計劃,轉而選擇在紐約上市。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目前已經“不再與港交所有什麽牽連了”。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周三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不會為了在香港證交所上市而調整其合夥人制度。 早在去年5月,阿里巴巴就曾計劃排除在美國上市的可能,為全球市場留下了瀟灑的背影。後來阿里巴巴轉攻港股市場再度受阻,其集資逾千億港元希望在港上市,但為確保自己上市後的控股權,馬雲提出雙軌制及合夥人方案,但該方案違反了香港特區政府現有的上市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26

創業那些坑:從確定投資意向到開始發工資還有多遠?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70
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讓那些跟我一樣第一次創業的朋友們瞭解一下詳細過程和裡面可能存在的坑。這些事情曾經讓我抓耳撓腮找不到北,也曾讓我吃過不少虧,希望這篇文章能有幫助。

開始吧!你的項目成功打動投資人,並且確定投資意,恭喜!接下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註冊公司了。

1. 怎麼註冊公司?

2014年3月1日之後新公司法就開始實行了,對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因為註冊公司再也不需要驗資了。也就是說,註冊公司最少只需要3塊錢了。那麼,還需要準備什麼呢?辦公地址。所謂辦公地址就是房產證上寫著能夠用於商業用途的房屋,一般的民房是不行的。這就帶來第一個問題,公司註冊地址怎麼辦?

我推薦大家去找孵化器。基本上所有的創業孵化器都提供代理註冊公司的服務,如果是國有背景的話手續費非常便宜,300塊錢左右就全搞定了,你只需要提供幾個最基本的資料就行了,非常省心。

這裡會有第一個坑,公司的註冊資金應該是多少?

2. 公司的註冊資金應該是多少?

假設你拿到的投資額是100萬人民幣,公司的註冊資金是不是該寫100萬?恩,我一開始就是這麼寫的,事實證明,我錯了。公司法規定,註冊資金需要由初始的股東按照股份比例打入公司賬戶。比如你們一共三個人創業,股份比例是60%、20%、20%,如果註冊資金寫的是100萬,那麼在投資人投錢進來之前,你們三人就分別需要往公司賬戶裡打60萬、20萬、20萬。

當然,如果你有一個有錢的爸爸或者岳父,能借你100萬從公司帳上過一下的話,那沒問題。否則請注意,註冊資金填10萬吧。

這10萬可以跟投資人簽署過橋貸款協議提前借給你個人,然後把錢存入公司賬戶就可以開始催促剩下的90萬到賬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犯了錯誤怎麼辦?那只能去工商辦理減資手續,這個時間週期是50天,意味著剩餘的投資款將會延後50天到賬,很多時候可能會要命的。

3. 公司註冊好了,在哪裡辦公呢?

很多人下意識的會選擇在民居辦公,因為團隊小,還能省錢。但我建議大家去孵化器。前六個月,孵化器的收費基本上是一個座位一個月600左右,如果是三個人,一個月的租金是1800。乍一看覺得很貴,我們來詳細算算,水電煤氣上網和打掃衛生的阿姨就不說了,公司剛成立最需要的是什麼?人才!

請想像你是來面試的,去一個小區爬樓梯敲開門,到臥室裡面試。再想像一下來到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辦公室(大部分孵化器的辦公室裝修都很好),四周全是充滿活力的創業者。怎麼樣?感覺到了嗎?你會選擇哪一間公司?

別說在孵化器裡還能多和同行交流開闊眼界了,閉門造車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是懂得。

4. 報稅和五險一金怎麼搞?

作為一個技術背景的人,我一提到這個頭就大了,全是一團霧,什麼都不清楚……這是孵化器的好處又顯現出來了,請大方的去找孵化器的工作人員,讓他們給你推薦一個靠譜的會計諮詢公司,他們專門幫助初創公司處理財務相關的事務。

請仔細跟他們搞清楚每個月需要提供的各種票據和時間點,用公司的錢和個人的錢是兩回事,正規點可以避免很多麻煩。一般來說正規的財務諮詢公司一個月的服務費是500左右。當然我也接到很多財務公司的電話,報價一個月才100塊,但沒敢用,直覺上財務這塊不能瞎搞。

至於幫助員工交五險一金,這就涉及到勞動合同簽署的問題了。首先,幫助公司繳納保險這件事情挺麻煩的,需要公司自己開辦社保賬戶,跑各種部門,今後每個月繳納的時候都要和相關部門打交道,真的可以輕鬆花掉很多時間。因此,初創公司的我們,最好還是找一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幫忙去辦理吧。我之前問過51job,收費是一個人一個月150,一個月最低消費限額是1000,太貴了。後來朋友介紹了一個合作了好幾年的公司,一個人一個月收費100,無最低消費額,即可幫助員工繳納各種保險公積金。

最方便的是如果你有員工在外地工作,像我,一個員工在北京,一個員工在成都,服務公司能幫他們在當地繳納,這我們自己很難做到。
另外這類公司都能提供一份比較正式的勞動合和競業協議範本,別去網上搜了,用他們的。

5.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花錢?

我由於什麼都不知道,老老實實等公司的賬戶開好,把過橋貸款全都打進去之後才開始花,其實,只要公司在工商查名結束之後就可以開始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吧(蠻多國外背景的創業者就吃虧在這一步了)?公司的名字確定之後,在購買硬件或者在線服務的時候就可以讓對方開具公司抬頭的**了,而這些**後面都是可以報銷的。

6. 去哪裡招聘?

其實創業公司最大的困難就是招聘了。就我親身的經驗來說,雖然新聞聯播天天說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我真的一點都感覺不到。我自己都還在糾結,只能把我試過的渠道介紹給大家,其他的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孵化器一般都會有一個公用的招聘賬號,可以用來在51job、chinahr等的地方發招聘信息。發上去之後簡歷來的很快,但確實不怎麼靠譜,海投居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你的公司是干什麼的,可以看著簡歷碰碰運氣。

拉鉤網,口號是專門針對互聯網公司招聘的,體驗下來這裡的簡歷相對來說比較靠譜,但是數量不多。但一個星期之後基本就沒有簡歷了,之後就算重新發新的職位也沒有簡歷過來了。所以請精心對待第一次職位發佈,好好寫職位介紹。

大街網,這邊基本都是畢業生,如果有招畢業生的需求的話這裡確實能接觸到。我在這裡找視覺設計師,收到了12份簡歷,面試了三個小姑娘,最後兩個覺得辦公地點太遠,一個選擇了別的公司,唉,說多了都是淚。

枇杷派,剛聽說的網站,挺小夥伴說也是一條路,本來今天準備試試,奈何首頁打不開,大家自己試試看吧。

7. 應該可以發工資了,可是兼職人員的工資怎麼辦?

正式員工的工資很容易,讓會計公司的人給你一份工資計算表,把員工信息和工資數字填上去,把表發給幫你交保險的公司,他們會計算每個人應該繳納的保險金額,然後會把計算過的表格寄給你,上面就會標明每個人實際應發工資的金額,網上銀行轉賬給員工就好了。

可是兼職員工怎麼辦?嗯,對於公司來說,每一筆支出要麼有勞動合同要麼有**,否則就會涉嫌挪用公司資金。那兼職員工的薪資怎麼辦?這事兒請諮詢會計服務公司和幫你處理保險的公司,他們會給你一個解決方案的,在這裡沒法說。

好了,這就是對於開辦公司我知道的細節了,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沒提到,大家儘管問。

來源:博客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66

投資的關鍵,在於對不確定性的「拿捏」;兼對青島海爾的看法 木雞

http://xueqiu.com/7390823946/29889292
較成功的投資交易(或投機交易),關鍵在於正確的控制了股票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也被很多人理解成了風險。其實,《黑天鵝》的作者塔勒布寫的新書《反脆弱性》中,不確定性還有好的一個方面,能給人帶來超額的收益。

人們在操作中,都想把不確定性降低到最低。投資講究確定性。但是,往往確定性的投資,收益是有限的,市場也不會給予較好的介入的機會。

要在交易過程中,獲得好的收益,就要與不確定性共舞,而不是避之而不及。研究風險、控制風險,而不是躲避風險。

我很欣賞雷公的方法,雖然還沒有納入實踐,會是我研究的方向。

分歧最大的時候,往往是建倉的好時機。

這種對不確定性的拿捏,是逆向投資方法的關鍵。

投資是望遠鏡,財務檢查是後視鏡。在投資的時候,特別是在有爭議的時候,這個時候看財務數據是意義不大的。我覺得青島海爾,是不錯的標的之一。

 理由如下:

1        海爾目前正處於「萬人裁人風波」,海爾的成長被很多人對標和質疑;股價有了較大的降幅;

2        海爾能否倒閉,作為家電業的壟斷者之一,海爾的品牌雖然不如以前的影響力。但是餘威尚存,只要張瑞敏不犯致命性錯誤的話,海爾的生存週期至少還有5年。

3        本人認同張瑞敏的萬人裁人做法,這個做法對員工來講,不見得是好事;但是對於投資者是好事。我認為海爾是在做正確的事。

4        2014年6月25日,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青島海爾股份89.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3%。

5        假如建立倉位的話,只要海爾這個公司不倒的話,即使買入後,下跌,還可以採用網格法,進行操作,降低成本,甚至轉為盈利。海爾的基本面和網格操作法,封殺了虧損的可能性。

註:目前本人還未建倉青島海爾。

 以上是個人思考,不做投資建議。照此操作,後果自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52

央企改革試點確定 中糧、國開投等6家央企入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402

醞釀已久的央企改革今天有了實質性進展,六家央企將作為首批“四項改革”試點,它們包括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和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7月15日(今天)下午15時,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四項改革”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在中央企業開展“四項改革”試點工作的有關情況。華爾街見聞將重點整理如下: “四項改革” 一是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二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三是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四是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為抓好試點,國資委專門成立了四個專項小組,破解國資國企改革面臨的難題。 6家試點企業及分工 根據試點工作需要,國資委選擇了6家中央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此外,還要選擇2到3家開展派駐紀檢組試點。 其中,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為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為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74

創業公司確定用戶需求的幾大方法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20.html
有時候如何確定用戶需求,比確定市場定位更重要,或者先確定用戶需求才能確定市場定位。

 

作為創業公司,資源和數據都比較有限。用戶的需求是無限的,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確認目標用戶的需求,如何確認這些需求是我們(基於現有資源)可以滿足的?

 

首先明確一點:調查問卷是不會幫你發現需求的。因為所有的調查問卷都是基於當前的技術和當前的市場做的,這對於洗髮水之類的成熟行業則很合適,而對於大部分有創新業務特別是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創業公司來講並不適用,因為客戶並不熟悉你的技術和想法,他們甚至無法理解你的意圖。在iPod發明之前,絕大部分用戶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放一個月能聽的歌曲到他的MP3播放器裡面,所以市場調查問卷會告訴你,絕大部份用戶只要攜帶一天上下班路上能聽的音樂就夠了——如果喬大爺真的照這個思路做,他顯然失去了成就今天的Apple的機會。

 

還要明確一點,客戶的需求是無限的,你的資源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是調查所有目標市場客戶的需求,並從中作出遴選。恰恰相反,你要用你有限的資源盡快找到突破口和賣點,找到一個值得深耕的市場。

 

尋找並確認需求的步驟如下:

 

• 第一步,按照你們創業的想法用最快的方法做出一個非常粗糙的原型,這個原型甚至只是一個沒有功能的空殼(軟件用戶界面,或者紙板搭出來的硬件原型),讓你們的團隊自己用用看,把自己放在非常苛刻的客戶的角度,看看是否會接受(不是界面本身,而是所表達的功能)?並用快速迭代來改進設計。比如Kickstarter上的一個基於Android很有名氣的遊戲平台OUYA,他們的遊戲手柄,就是先用木頭做的快速原型,在內部試用。目的是什麼?在初期用儘可能小的代價,發現產品的不足,錯誤和不足發現的越晚,改正的代價就越昂貴。

 

• 第二步,找出具有創新意識願意和你一起玩的幾個非典型客戶,做出一個只有簡單的核心功能的原型請他們試用。能找到這種客戶並不容易,可以有各種方式,比如許諾第一批產品出來以後免費贈送給他們。但首先這些客戶一定是非典型的,極端客戶。比如OUYA就會請一些遊戲高手來試玩。比如下面這個OUYA的創始人,陪著一個遊戲玩家一起玩遊戲。這些客戶是極其寶貴的,他們不僅會指出很多你沒有考慮到的地方,幫你拓展思路,甚至會幫你打翻原有的設計!在這過程中你要注意觀察這些極端客戶的行為,不僅聽他們說,還要琢磨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在這不基礎上你可以發現很多新的需求,甚至產品的獨到賣點,因為很多客戶需求是客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

 

• 第三步,根據上面的需求分析,再反饋回來,做新的改進,並進一步完善產品。也就是說重複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非常確信這就是客戶想要的東西,而且產品也可以做公眾測試了。(可以想見你找到的極端用戶陪你走這一程,他們是多麼寶貴!)這時候基本功能就穩定了,但是還有很多bug,沒有關係,因為你下一步要做的是尋找更多客戶驗證需求,而不是debug。

 

• 第四步,這時可以尋找更廣泛的友好測試用戶群體,通過觀察和傾聽,瞭解更多的需求。這時候大部分需求都是比較細微的,比如(那個顏色的遙控器我不喜歡)等等,若有重大的需求改變,就需要要做出取捨,因為這時候做改進已經非常昂貴了。提問的時候多問開放型的問題,why, what, where, which, how等等,而不要僅僅問:你喜歡嗎?這樣弱智的問題。

 

• 第五步,才是真正把產品做穩定,安排市場推廣等等常規的流程。

 

整個流程的思路就是先針對一群極端用戶,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原型,漸進式地深挖需求,找到產品賣點和新的市場需求,在這過程中儘量把重大改進往早放;而不是針對大眾市場,做一個大家都能想到的產品。這對中國的創業公司更有挑戰,因為中國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更需要通過觀察和開放型的問題來理解客戶需求。

 

補充:

 

上面做法對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適用的,即使你原來就做這一行的也千萬別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充分理解用戶需求了,要儘早接觸到客戶,在產品還沒有作出來的時候就要厚著臉皮見客戶,和他講你們的願景和產品規劃,謙虛地從他們那裡學習,他們會告訴你很多有意思的信息,比如我們就曾經遇到過一個非常前瞻性的客戶。他告訴我我們,我們提的方案他以前就考慮過,而他在用的競爭對手的方案有哪些缺點讓他很痛苦——還有比這個更有價值的信息嗎?

 

講到競爭對手,實際上他們是你最好的老師。他們已經做過一輪甚至幾輪市場調查,用他們的產品前赴後繼地趟出了一條血路。你一定要把市面上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都拿來分析一下,把你自己放在用戶的角度,看你能不能說服你自己,你的產品是有競爭力有賣點的。如果你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那還是慎重考慮創業——別告訴我你沒有競爭對手,客戶沒有替代方案!你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如果創業還處在這個狀態,真的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希望以上的方法,可以對大家帶來一定實質性的幫助。

來源:IT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3

支付寶或單獨上市 阿里確定巴克萊為做市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4/145447.html

i黑馬:鳳凰財經援引香港《信報》消息,阿里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上市範圍內主要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B2B業務(Alibaba.com, 1688.com),阿里雲,Ali express。而體量很大的支付寶並未被放入上市範圍內,不排除以後支付寶單獨上市的可能性。
  
\據財經網報道,美國CNBC財經電視臺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阿里巴巴已確定巴克萊為本月晚些時候該公司赴美上市過程中的指定做市商。
  
巴克萊目前是紐約股票交易所最大的做市商和專業公司之一,該公司也負責了去年Twitter的IPO(首次公開招股)。
  
此外,道瓊斯周三報道稱,高盛將擔任“穩定機構”,負責管理阿里巴巴上市最初的大廳交易。
  
分析師預計,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的股票將有強烈需求,而阿里巴巴此次上市的籌資總額將超過2012年時Facebook的160億美元。這將使得阿里巴巴的市值達到1500億至2000億美元,成為美國股市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報道稱,據招股說明書,阿里的收入模式主要有六大部分,包括:中國零售收入(淘寶、天貓、聚劃算),國際商業零售,國際商業批發,雲計算以及互聯網基礎架構,以及其他諸如微金融等。其中最大的收入來源是來自國內的零售收入,其次是國際商業批發。
  
中國零售收入主要來自三大部分,一是Online Marketing Services:包括P4P收入(Pay-for-performance),即在淘寶搜索頁的競價排名,按照CPC計費;展示廣告收入,按照固定價格或CPM收取廣告展示費用;淘寶客項目:按照交易額的一定比例向淘寶和天貓的賣家收取傭金(淘寶客是指幫助賣家推廣商品並獲取傭金的人);Placement Services,賣家購買聚劃算的促銷頁面費用。二是交易金,天貓和聚劃算的賣家,對於通過支付寶的每一筆交易,需要支付交易額的0.5%-5%不等的傭金。三是店鋪費用,對於淘寶旺鋪,每月收取固定費用,同時店鋪軟件業提供收費工具以幫助店鋪升級。
  
國內批發商收入則主要包括會員費收入、增值服務收入及包括P4P收入和關鍵詞競價在內的在線推廣收入。按照支付寶5%GMV收取傭金。至於國際零售收入則占比非常小。
  
而國際商業批發則是在香港曾經上市過的板塊,2013年1-9月,收入達到29億人民幣,是僅次於國內零售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占總收入比的7.2%,同比增長1.7%。增長慢是這個B2B業務的主要問題。
  
據招股書顯示,阿里年度交易額達到1.5萬億人民幣,每年有超過113億張訂單。僅在2013年雙十一當天,就收到2.54億訂單,處理的包裹達1.56億個,當天銷售額達58億美金。阿里有2.31億活躍消費者,平均每人每年有49張訂單。800萬活躍賣家,2013年手機交易額為370億美金,占總銷售額的19.7%,2012年該比例為7.4%。而其擁有1.36億月度手機活躍用戶,手機零售業占市場的76.2%。2013年阿里手機端的交易額更是占據中國所有手機交易額的76.2%。
  
招股書中還詳細披露了此前被熱議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目前阿里共有28名合夥人,其中22人來自公司管理層,6人來自關聯或附屬公司的管理層。對合夥人的要求是:新合夥人入會時,需要取得原來所有合夥人75%的同意才行,所有合夥人為一人一票的原則;合夥人對內對外是公司文化,遠景,價值的傳教士;每名合夥人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權;合夥人擁有獨家權利任命董事會人選。
  
投資並購方面,阿里近年動作頻頻,涉及包括移動、O2O、數字媒體、物流等多方面。移動方面,阿里投資UC瀏覽器,原本持股66%,其後增持有100%;投資新浪微博,持股30%;投資美國社交手機應用Tango,持股20%。
 
O2O方面,阿里用2.94億投資高德地圖,持有28%股份,今年2月,阿里又擬以每股美國存存托股票21美元的價格,對高德股票進行現金收購,該收購尚在進行中。此外還投資銀泰商業,持股26%股份。同時,阿里將於銀泰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阿里持有合資公司80%的股份,用來開發中國的O2O商場、門店及超市,目前該交易尚待銀泰董事會及香港證監會的批準。
  
數字媒體方面,今年4月,阿里投資10.9億美金以獲得優酷16.5%的股份,目前該交易尚待審批,預期交易完成後,阿里可指派一個董事。今年3月,阿里擬以62.44億港幣收購中國文化傳播的股份,預計收購後可控股60%,目前交易尚在進行中。阿里還擬以65億人民幣收購華數傳媒,以期能獲得華數傳媒的少數股東權益,該交易亦尚在進行中。
  
物流方面,2013年5月,阿里與其他合夥人一起創立了菜鳥網絡,阿里持有菜鳥48%的股份,並會認購菜鳥50億人民幣註冊資本中的24億。目前已經支付了16.8億,其余款項會在2015年5月前支付完畢。
  
此外,為拓展業務品類,阿里今年4月,完成了對中信21世紀38%的股份的收購,共支付了9.32億港幣。中信21世紀,主要業務包括為中國醫藥產品提供產品識別、鑒定及追縱系統、系統集成及軟件開發。
  
最後看下阿里的盈利,阿里的收入基本上每季度是保持上升趨勢的,一般第四季度為旺季,第一、二季度略淡。而經營利潤率和凈利潤率都是比較平穩的在40-50%之間,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2013年1至9月,阿里一共產生收入404億人民幣,浄利潤能夠達到175億人民幣,這是一個看起來盈利能力非常強大的財務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64

El-Erian:投資者忽視了全球不確定性的六大源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24

地緣政治,美聯儲,巴西,印度,QE

無論是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普遍令人失望,還是東歐和中東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今年股市都不為所動,屢創新高,為什麽金融市場表現得好像世界盡在它們掌握一樣?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PIMCO的前任CEO、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認為,這些驚人的上漲忽視了一些歷史關聯,比如股市和政府債券的表現有長期的關聯。事實上,多種金融資產時而會表現得不穩定,那是一種非常態的表現。

從政策面看,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正在由一致行動的單軌系統轉入多軌系統。歐洲央行要加大貨幣寬松,美聯儲又要逐步結束寬松。這些因素會讓第四季度全球經濟受到多個領域深層次的不確定性影響。

到底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有哪些主要源頭?華爾街見聞總結El-Erian的觀點如下:

1、地緣政治沖突不斷升級

這類沖突正接近轉折點,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系統幹擾。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的這類沖突,雖然目前烏克蘭內部達成停火協議,但俄羅斯和西方還未找到徹底緩和緊張的方法。

2、歐洲經濟複蘇越來越疲弱

如果歐盟成員國政府未能有效推行結構改革、增強財政靈活性,歐洲央行即使發力寬松,也難以扛起推動經濟複蘇的政策重擔,面臨批評和政治壓力。

3、美聯儲撤除QE使金融動蕩和貧富差距加大的風險增加。加上美國國會11月選舉,形勢會更複雜。

如果共和黨繼續主導眾議院,除非白宮與國會最終找到合作的方法,否則身為民主黨人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後推行政策可能仍有很大限制。

4、日本私人部門對“安倍經濟學”的耐心面臨考驗

為重振長期滯脹的經濟,日本政府采取了貨幣寬松、財政刺激和結構改革三方面結合的戰略,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三只箭”,它們統稱“安倍經濟學”。

如果“第三只箭”——結構改革未能落到實處,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會再次升溫,這也會影響日本政府刺激增長、擺脫通縮威脅的努力。

5、巴西、印度、中國等有系統重要性的新興經濟體也有很大不確定性。

巴西10月的總統大選將決定今後這個國家會不會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印度的問題在於,新當選的印度總理莫迪會不會果斷地推行經濟改革。如果希望避免硬著陸風險,中國也必須減少金融風險。

6、大量持現的企業開始慢慢放開荷包,問題是會不會最終增加廠房、設備和人員方面的投資。這些是支持全球經濟的關鍵。

El-Erian指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大多忽視了以上問題,他們相信央行會穩定提供支持,對貨幣政策成功將政策驅動的增長轉變為真正的增長有信心。今後幾個月,金融市場的樂觀情緒泛濫可能會得到證實,但更有可能事實是,投資者設想的前景太過美好,過於樂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4

滬港通試點辦法確定 允許融資融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32

《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試點辦法》今日正式發布。上交所表示,以《試點辦法》等系列規則的發布為標誌,滬港通規則體系已基本齊備。

此次《試點辦法》修改內容主要要四點。

(1)完善了額度控制機制。將總額度余額計算公司“總額度-買入成交總交易額+賣出成交總交易額”中的“賣出成交總金額”改為“賣出成交對應的買入總金額”,避免因賣出價格高於買入價格可能導致總額度余額超出初始額度;明確在港股通集合競價階段因當日額度用完而暫停接受買入申報後,該時段內不再恢複。在滬港通的開市前時段因當日額度用完而暫停接受買入申報後,該時段內若額度余額大於零仍有可能恢複接受買入申報,在滬港通連續競價階段以及港股通持續交易時段當日額度用完的,暫停接受買入申報,且當日不再恢複;明確禁止通過低價大額買入申報等方式惡意占用額度。


(2)增加了配股相關規定。滬股通中上交所上市公司對香港投資者的配股,由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參與認購,並適用上交所關於股票發行認購的現有規定;港股通中聯交所上市公司對內地投資者的供股、公開配售,按照中國證監會、中國結算的相關規定處理。

(3)增加了滬港通股票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規定。滬港通投資可以在香港市場開展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但同時需要遵守上交所規定的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標的範圍、擔保賣空申報要求及比例限制,暫停業務等要求。

(4)細化滬港通交易具體事項。進一步明確滬港通交易申報數量、撤銷申報、碎股賣出等事項,以及滬港通交易申報內容、權益證券處理等事項;明確租用上交所交易單元的機構將與上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簽署服務合同並直接參與滬港通交易等。

上交所人士介紹說,《試點辦法》對體現市場化、國際化的需求,總體有放寬限制的考慮;而對風險控制方面的需求,則提出了更加嚴格、細致的安排。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規則最大亮點為允許融資融券,體現寬嚴相濟原則。

與4月29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發布的《試點辦法》調整了若幹規定,“總的原則是:一方面,要充分考慮滬港通市場化、國際化的要求,尊重市場和投資者權利,為正常合理的市場行為預留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控制風險跨境傳遞,強化跨境監管,確保滬港通試點平穩安全運行。”

港通允許融資融券是《試點辦法》修改過程中的最大變化。在允許滬股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開展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類似於內地的融資業務)、股票借貸和擔保賣空(類似於內地的融券業務)的前提下。

中證網解讀認為,《試點辦法》明確,滬股通“融資融券”標的應當屬於上交所市場融資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範圍,擔保賣空價格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並對擔保賣空比例限制、暫停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等事項作出了規定,明確了與此相關的四種非交易過戶情形。

同時,《試點辦法》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關於港股通禁止融資融券的規定,明確港股通融資融券相關事宜“另行規定”。由此,港股通融資融券的業務空間也將被打開。

另外,在征求意見稿中未被允許的滬港通配股,也在《試點辦法》中得到了原則支持,征求意見稿中“滬港通暫不提供股份發行認購服務”的條款隨之刪除。《試點辦法》明確,上交所上市公司經監管機構批準向滬股通投資者配股的,由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參與認購,並適用現行有關股份發行認購的規定;聯交所上市公司經監管機構批準向港股通投資者供股、公開配售的,港股通投資者參與認購的具體事宜按中國證監會[微博]、中國結算的相關規定執行。事實上,該問題也受到滬港市場投資者的廣泛關註。盡管配股涉及發行問題,可能增加試點工作的複雜性,但考慮到禁止配股可能影響股東權益,故兩地監管部門和交易所還是從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在正式發布的規則中增加了配股相關規定。

同樣為保護投資者權益,《試點辦法》明確了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應當按照滬股通投資者的意見行使股東權利,同時明確了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參與上交所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的具體事項將由上交所另行規定。據悉,上述滬股通網絡投票具體規則的制定也已經基本完成,將於近期發布。

再有,《試點辦法》還在交易方式、訂單類型與申報內容等方面,從有利於滿足投資者多樣性需求,有利於提高市場效率的角度出發,預留了優化空間。例如,滬股通方面,將原有的“采用競價交易方式、暫不支持大宗交易”改為“采用競價交易方式、本所另有規定的除外”,“只能采用限價申報、暫不支持市價委托”改為“采用限價申報,本所另有規定的除外”。港股通新增關於碎股交易方式規定,並細化了不同交易時段的委托類型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41

滬港通確定延期 港股A股重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82

香港交易所周日(26日)公告稱,尚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準,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這相當於確認滬港通將延期,導致本周一港股及A股雙雙大跌。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本周一就滬港通發表演講稱,滬港通尚未得到批複。滬港通對中國內地和香港都很重要。滬港通啟動需要耐心。港交所已準備好,上交所也已準備就緒。但交易所並非是最終決定者。

據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於2014年4月10日的聯合公告所述,從聯合公告日期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約六個月時間準備。因此,市場預期滬港通會於2014年10月開始運作。

然而,本周進入10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周,而且按照慣例,新項目上線一般會選在周一,因此市場預期滬港通將於10月的某個周一啟動,今日(27日)是10月份的最後一個周一,而港交所稱至今尚未取得啟動通知,意味著滬港通將無法如市場預期在10月份推出。上周五甚至有傳言稱“滬港通無限期擱置”。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今天通過郵件表示,鑒於此前市場對“滬港通”的堅定信念推動滬市大漲,當前任何預期的逆轉都可能令市場出現反轉。 

滬港通10月開閘的預期確定破滅,本周一港股及A股開盤雙雙大跌逾1%:


上證收盤
深證收盤數據
恒生指數

作為券商股,無疑壓力最大。

亞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中國顧問Ronald Wan估計,香港的券商平均每家至少已花費200萬港幣用來升級系統及招聘更多雇員以為滬港通做準備。滬港通每天有235億交易額度,每延遲一天都會造成這些經紀商潛在的手續費損失。

截止周一收盤,香港交易所(388 HK)下跌4.7%,創逾6個月來最大跌幅;敦沛金融(812 HK)跌8.47%,第一上海(227HK)跌9.03%,時富金融服務集團(510 HK)跌4.71%,申銀萬國(218HK)跌8.78%,中州證券(1375 HK)跌5.9%,海通國際證券(665HK)跌5.42%,海通證券(6837 HK)跌3.03%,耀才證券金融(1428HK)跌3.17%,中國銀河證券(6881 HK)跌1.2%,國泰君安國際(1788 HK)跌4.47%,中信證券(6030 HK)跌2.73%。

A股市場券商股也集體大跌:

券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24

香港系列----人大將要確定政改方案和滬港通開閘(一)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5j4.html

編者曰:今天開始連載香港系列。話說有人反映近段時間的博文思路比較散,究其原因,一來很多內容來自於互動交流,脈絡本身就比較多;二來某些系列的文章,比如香港話題當時比較敏感,所以就沒上博客。現在事情氛圍緩和些,所以登出來以饗讀者,請大家見諒。


這段時間,香港列車碾死小狗的事,鬧得很厲害。打的標語是血債血還草菅狗命還狗狗一個公道啥的。

這段時間主要是人大常委會開會,決定香港政改方案,關鍵是兩點。

1.        行政長官候選人是不是需要推選委員會的50%以上支持才可以出閘;

2.        有多少行政長官候選人,是不是限制在2-4人之內。

如果是這樣定下來的話,就要考慮香港反對派占中而可能導致的金融動蕩。

之前有人問滬港通的事情,那麽滬港通選擇在這個時候開始試水,在9月份左右開閘,確實有這些政治考量。海外很多資金之前埋伏在香港,估計意圖有兩種:

1.        滬港通打開,讓人家進上海。

2.        滬港通沒有打開,人家沒辦法進上海,又不想待在香港(占中運動),只有走路。

人家海外資金如果只是商業目的的話,你必須考慮讓它走1,而不是走2。當然如果人家就是政治目的的話,管你呢,人家只要狠狠逃離把香港股市給崩了就行。

    不過,不論走上面的12哪一條路,都會帶來資金流出香港,所以你需要資金從上海去香港。估計9月份應該屬於試驗期,那麽你控制起來比較容易,要多少資金下來,那麽就拿多少資金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