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經河北省委研究決定,對此次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工作不力的邢臺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小勇,邢臺市經濟開發區東汪鎮黨委書記張國偉,石家莊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何占魁,井陘縣副縣長賈彥廷,作出停職檢查決定,進行調查,分清責任,依法追責。
據法制晚報此前的報道,昨晚的新聞發布會上,段小勇仍在出席,本次邢臺市遭受災情最重的村莊大賢村即在開發區轄區範圍內。
【相關報道】
邢臺市長就抗洪不力道歉 啟動追責程序
據人民日報報道,7月23日晚,邢臺市市長董曉宇23日晚在邢臺市抗洪救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沒能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感自責和內疚,將對這次抗洪中工作不力的責任人先停職、後調查。
董曉宇表示,這次七里河洪水給我市開發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令人十分痛心,教訓十分深刻。
第一,對這次短時強降雨強度之大,來勢之猛,預判不足;
第二,由於多年來未發生大的洪災,各級幹部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應急能力不足;
第三,災情統計、核實、上報不及時、不準確。
無論面對多麽大的天災,作為一級黨委、政府,沒能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感自責和內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遇難者表示沈重哀悼,向遇難、失蹤者親屬和受災群眾,向全社會誠懇道歉!
我們將誠懇接受社會監督,認真汲取教訓,深刻進行反思,積極配合省工作組工作。根據核查情況,該負什麽責任,就負什麽責任,該接受什麽處理,就接受什麽處理,該處理什麽人,就處理什麽人。
當前,我市已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帶隊,12個村每個村1名市級領導負責的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工作。
市委、市紀委已啟動責任追究程序,對這次抗洪中工作不力的責任人先停職、後調查。
當前,我市仍處在防汛救災的關鍵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恪盡職守,堅決打贏搶險救災這場硬仗。
據中紀委網站消息,日前,經河北省委批準,河北省紀委對保定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浩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張浩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用公款購買贈送禮品;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非法占有管理服務對象財物,長期占用公共財物,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上的影響經營謀利;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幹預和插手工程項目承發包,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等問題已涉嫌犯罪。
經河北省紀委常委會議研究並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張浩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簡歷】
張浩,男,漢族,1956年11月生,高陽人,1984年11月入黨,1976年8月參加工作,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1976.08—1978.07高陽縣龍化中學教師
1978.07—1978.09高陽縣西演中學教師
1978.09—1982.07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學習
1982.07—1984.06高陽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副校長
1984.06—1984.10高陽縣舊城鄉副鄉長
1984.10—1985.11高陽縣高家莊鄉鄉長
1985.11—1988.06高陽縣高家莊鄉黨委書記
1988.06—1992.12高陽縣水利局局長
1992.12—1995.10高陽縣政府副縣長
1995.10—2000.05高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2000.05—2002.03容城縣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1998.06—2000.06在河北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經濟專業學習結業。)
2002.03—2003.04定興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
2003.04—2007.05博野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7.05—2009.12定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9.12—2014.01容城縣委書記
2014.01—2014.02保定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廳級)
2014.02 保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十屆市委委員
2016.01 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7月25日,財政部、民政部向河北省安排2.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主要用於前期暴雨洪澇災害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期生活救助、倒損住房恢複重建補助和向因災遇難人員家屬發放撫慰金,全力支持做好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此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河北省嚴重暴雨洪澇災害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組織調撥5000頂帳篷,協調北京市援助5000張折疊床、5000條毛巾被,幫助做好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工作。
記者26日從邢臺市公安局了解到,7月19日,邢臺市遭受特大暴雨洪災侵襲,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期間,共有三人因散布謠言受到公安機關處理。
據公安機關介紹,侯某某(男,35歲,臨西縣人)在百度貼吧散布多個水庫放水虛假汛情,制造恐慌情緒。
單某(女,30歲,籍貫邢臺威縣,現在邯鄲工作),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消息稱,邢臺淹了6個村莊死了700多人。
史某(女,27歲,邢臺市橋東區人)在微博中故意誇大災區死亡人數。這些行為對抗洪救災秩序以及災區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影響。
邢臺市公安局依法對違法行為人單某、侯某某、史某進行傳喚、詢問,單某、侯某某、史某對故意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分別作出將單某移交邯鄲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侯某某治安拘留5日,史某進行教育訓誡的決定。
26日,民政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減災辦副主任、民政部救災司副司長楊曉東在會上表示,今年河北遭受的此次降雨確實範圍廣、強度大、峰值高,很多地方降水超過歷史數據。防災、搶險救災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有其主、客觀原因。
截至26日上午9時,今年各類災害共造成全國1.37億人次受災,1074人死亡,270人失蹤,624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40萬間房屋倒塌,22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983億元。總的看,與近年同期相比,災情明顯偏重。
其中,6月以來災情發展尤為迅速,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01個市(州)2126個縣(市、區)和團場共計1億人次受災,837人死亡,242人失蹤,57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37萬間房屋倒塌,15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528億元。其中,河北、湖北、江蘇、福建、安徽、江西、貴州等省災情最為突出。
今年河北的災害尤其嚴重,最新的數字顯示已有130人死亡、110人左右失蹤,在今年6月份以來的死亡和失蹤人口比例中都占了很大的部分。
對此,楊曉東表示,今年河北遭受的此次降雨確實範圍廣、強度大、峰值高,很多地方降水超過歷史數據。這是客觀原因之一。
第二,河北一些鄉鎮地處山區,地勢比較險峻,居民居住也很分散,加上強降雨、山洪來臨的時候,尤其是晚上大量的群眾來不及轉移,也造成了人員的傷亡。
第三,強降雨造成部分地區通訊、電力、交通中斷,通訊預警不暢,信息不能及時發出,延誤了轉移和搜救時間。
第四,地方防洪能力不足。根據經驗,一般南方地區經常遭受洪澇災害,這些地方無論基層幹部還是群眾,在防禦洪水這方面的意識和經驗還是要充分得多,而河北這些地區從1996年8月洪災以來已經20年沒有遭受過這種強度甚至次於這種強度的洪水,因此,防洪能力嚴重不足。
楊曉東還提到,就主觀原因而言,第一,這些地方多年沒有發生這麽大的洪水,一些地方幹部可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一些幹部群眾包括企業員工防洪意識也比較薄弱,缺乏防洪避險經驗,加之人為濫采亂挖、侵占河道、泄洪道修路建房,造成行洪能力差。
第二,個別地方的領導幹部在責任落實上是不到位的,重視不夠,預判不足,對險情應對不力、處置不當,防範措施不到位,懷有僥幸心理,工作當中存在這些薄弱環節。
楊曉東表示,對於在抗洪救災當中工作不力的一些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河北省委、石家莊市委、邢臺市委已經作出了初步的組織處理,下一步經過調查,分清責任,必將進行嚴肅的追責,相信地方黨委政府會給社會公眾一個答複。
楊曉東表示,為了幫助和支持地方妥善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期生活救助、因災倒損住房恢複重建和向因災遇難人員家屬發放撫慰金,民政部積極商財政部下撥16.7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累計向重災區緊急調撥3.55萬頂帳篷、15.4萬床(件)衣被、1.8萬張折疊床、4000套折疊桌凳等中央救災儲備物資,幫助地方做好受災轉移群眾臨時安置工作。
當前,我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最關鍵時期,抗災救災形勢非常嚴峻、任務非常繁重。經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民政部會同各有關部門分析預測,2016年汛期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降水偏多,洪澇災害比1983年重,但比1998年輕,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偏重,西北地區東部發生夏旱的概率大,2016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較常年偏少,但強度偏強。
7月2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張越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張越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重大任務期間擅離職守,對抗組織審查,長期搞迷信活動;違反組織紀律,在職務提拔、崗位調整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接受宴請,公款大吃大喝,違規打高爾夫球,收受禮金、禮品,搞權色、錢色交易;違反工作紀律,利用職權插手工程項目、幹預司法活動;違反生活紀律,生活奢靡、貪圖享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張越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且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張越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8月11日,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今日發布了2016年7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7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8.1%,同比升高2.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4%;PM10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
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分別是:邢臺、衡水、保定、唐山、濟南、石家莊、邯鄲、廊坊、北京和滄州市;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好的前10位(從第1名到第10名)城市依次是:海口、珠海、舟山、貴陽、麗水、拉薩、南寧、廈門、昆明和中山市。
作為霧霾汙染重災區,河北唐山、保定、邢臺、邯鄲等地長期占據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城市排名前十。
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4.4%,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PM10濃度為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O3超標率為34.2%,同比升高9.4個百分點;NO2濃度同比上升6.7%。
北京市優良天數比例為31.0%,同比降低4.5個百分點,主要汙染物為O3和PM2.5。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3%;O3超標率為54.8%,同比降低3.3個百分點。
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4%,同比降低3.5個百分點。PM2.5、PM10濃度分別為31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二級年均濃度標準,同比分別下降11.4%、5.6%;O3超標率為21.2%,同比升高4.2個百分點。
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4.9%,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PM2.5、PM10濃度分別為21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二級年均濃度標準,同比分別下降8.7%、5.4%;O3超標率為15.1%,同比升高8.3個百分點;NO2濃度同比上升4.5%。
羅毅表示,總體來看,7月全國環境空氣總體有所改善,PM2.5、PM10、SO2和NO2濃度同比降低。受天氣條件影響,O3濃度空間差異較大,南方地區因降水量較大,日照時數相對較少,O3超標率同比降低;而華東、華南及華北等地區受高溫天氣影響,O3超標率同比明顯升高。
2014年涿鹿縣教改開始後,涿鹿中學成為一個重要的試驗田,郝金倫每天都要到這里巡查一遍。(南方周末記者 翟星理/圖)
家長們的質疑集中在“三疑三探”大幅縮減了教師講課時長,這將對考試成績產生致命打擊。“這些家長就認為一堂課老師從頭講到尾,他花的錢就值了,多講一分鐘他就賺了。”
2016年涿鹿中學的高考成績呈現爆發式增長,郝金倫將其歸結為“三疑三探”教法的成效。“同樣的老師,不同的教法,如果不是‘三疑三探’,我找不出其他原因。”
“在當前形勢下,縣委叫停全縣教學改革,我想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作為黨員,我舉雙手贊成。”在辭職信里,郝金倫仍然堅信他自己推行的教改,“成績擺在那兒”。
一場推行於冀北小城涿鹿縣的教學改革,因其主導者縣教科局長郝金倫的辭職而變得全國聞名。
這場名為“三疑三探”的教學改革,發源於河南西峽縣,在當地大獲成功後被國內多所學校複制。2014年,“三疑三探”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實施。
改革一度在涿鹿教育系統掀起一陣學習熱潮,然而,越來越快的推進速度也引起一些一線教師的反思。涿鹿縣一位公立學校管理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推進越深入,對傳統教法的舍棄越徹底。”
學生家長們對教改則直接表達出了不滿,他們擔心孩子的成績受影響。兩年時間里,逐鹿縣教改遭遇過兩次大的反對浪潮,以及一次群體性事件。郝金倫也曾試圖改變輿論走勢,但他承認,“始終沒有辦法說服那些不願意被說服的人”。
2016年7月5日,涿鹿縣委縣政府叫停了“三疑三探”改革,作為改革推動者的郝金倫,則於一周後辭職。8月初,南方周末記者實地探訪涿鹿縣,采訪該縣教育系統相關人士,並對話郝金倫本人,試圖勾勒出這場教改風波的真實面貌。
8月4日,《人民日報》針對涿鹿教改發表題為《樹人需百年,改革要耐心》的文章稱,“教育改革需要一個寬松的環境,要有足夠的耐心。”8月9日,涿鹿教科局一位副局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教科局短期內估計不會有大動作,以穩為主,先度過這次風波。”
涿鹿縣此次教改的直接動因是縣教科局局長的更換。
2013年8月,40歲的郝金倫調任縣教科局局長。郝金倫此前在鄉鎮工作,曾跟他共事過的一位幹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郝金倫最初在團縣委任職,後下鄉鎮鍛煉。在鄉鎮任職期間,郝金倫以實幹和倔強聞名,“有一次,他覺得上面一項政策不合理,就稱病休假了。”
郝金倫在鄉鎮的工作作風也延續到了教科局長任上。上任不久,他就發現涿鹿中小學教育方法存在弊端,“教改課改搞了那麽多年,但教學實際上還是以‘滿堂灌’、‘題海戰術’為主。”郝金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學生學得那麽苦,老師教得那麽累,考試成績還那麽差,一年全縣的公立中學考上一本的就二三十人。”
郝金倫想尋找一種既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又能顯著提高考試成績的教學方法,河南省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的“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進入了他的視野。2009年,西峽一高在時任校長楊文普的主導下實行“三疑三探”。兩年後高考時,這所學校一本上線率和本科上線率分別達到驚人的71%和94%。
涿鹿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郝金倫對“三疑三探”非常推崇,不但率隊到西峽一高參觀學習,還把楊文普請到涿鹿對校長和老師們進行培訓。
“張家口全市四百多萬人口,西峽縣四十多萬人口。我們一個市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都沒有西峽一高一個學校的人多。”在郝金倫看來,推行“三疑三探”有足夠的理由,“2015年涿鹿全縣考上一本的只有118人,是西峽一高的零頭。我們的孩子智力水平和他們差不多,這說明什麽?說明張家口和涿鹿的教法根本不對。”
在郝金倫就任教科局局長9個月後,涿鹿縣的教改正式實施。
2014年5月22日,涿鹿縣教科局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在涿鹿推廣學習力提升技術,思維可視化技術,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學習方法指導及“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等五項技術。按照《方案》設置的三年規劃,涿鹿縣公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都要實現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
“‘三疑三探’只是這輪教改的五項技術之一,而且《方案》給了涿鹿一年的適應期,適應期內學校推行五項技術以試點示範為主,每個年級選出一兩個班級試行,而非全面鋪開。”郝金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認為這算是‘溫柔的一刀’,改革的核心目標就是減負增質。”
教改開始後,郝金倫的工作狀態幾乎達到“瘋狂”的程度。
涿鹿縣教育系統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郝金倫每星期至少讀兩本教育方面的專業書籍,他把自費購買的書籍放在教科局,要求教育系統人員借閱,除了一線教師,連教科局行政人員也要去閱讀。“局長發話了我們不敢不借”,但他也承認,郝金倫在涿鹿縣教育系統掀起了一場少有的學習熱潮。
然而,學校方面對這次改革的反應並不熱烈。涿鹿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介紹,經過多次教改、課改的涿鹿對這次改革的態度相當冷靜,“‘三疑三探’本身是國家課改的成果之一,我們要觀察它是否適合涿鹿的教育現狀。”
涿鹿中學一位不願具名的教師至今記得第一次用“三疑三探”給學生上課的情景:一個五十多人的班級,5人一組把課桌擺在一起;每個小組分配教學任務中的一小部分知識點,學生用20分鐘時間設疑自探;不同於傳統教學,老師並不會提前讓學生預習,而是讓他們在課堂上現場自學。
之後是解疑合探,在這個環節,老師讓每個小組的學生上講臺講述幾個知識點。小組展示完成,全課的知識點也展示完成。最後一個環節是質疑再探,以教師講述為主,一般只有十幾分鐘時間。
經過兩個多月實踐,這位教師認為,“三疑三探”和其他四項教學技術確實能提高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它的局限性也逐漸凸顯,“這次改革的目標之一是減負,事實上並沒有解放學生,只是變了課堂形式,學生仍然學得很累很苦。”
改革也引起一些學生家長的擔憂。許世民回憶,改革開始兩個多月後,陸續有學生家長向學校表達對新教法的不信任,“考試成績要是不提高反而下降了,是老師負這個責還是學校負這個責?”
郝金倫承認,改革開始前他就明白肯定會遇到阻力,但是剛推行兩個月就有雜音出現,“我真沒想到阻力會這麽大”。
然而,郝金倫依然強力推動。“2015年春節過完,郝局就有點著急了,推的速度有點快了,原來是小學三年級以上施行,很快就變成一二年級也要參與了。”前述要求匿名的涿鹿教育系統人士說。
一位與郝金倫私交甚篤的北京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與他交流時,郝金倫經常表露出時不我待的心情,“我跟他說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的藝術,他說涿鹿的孩子等不了。他是那種拿生命做教育的人。”
家長給學校和教科局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2015年春節後,不斷有人在百度貼吧表達對此次教改的不滿。
2015年7月,郝金倫決定主動出擊,“與其讓家長們天天罵我,不如面對面把道理講清楚。”在郝金倫的授意下,涿鹿縣城的公立學校向學生家長發了調查問卷。問卷只有一個問題,即是否同意參與教改。
7月初的一個傍晚,教科局請不同意參與教改的家長,到涿鹿縣實驗小學操場上參加交流會。當天到場的家長有一千二百多人,“我的一個副局長問我,要不要再叫來七八百支持我們的人,以免現場一邊倒。我說不用,我只需要反對我的人。”郝金倫說。
涿鹿縣初級中學校長宋秀雙出席了這場大約兩個小時的交流會。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家長們情緒比較激動,離主席臺距離近的人與郝金倫進行了激烈辯論,“後排一些家長跑到前排去和他爭辯,現場一度非常混亂”。
家長們的質疑集中在“三疑三探”大幅縮減了教師講課時長,這將對考試成績產生致命打擊,“這些家長就認為一堂課老師從頭講到尾,他花的錢就值了,多講一分鐘他就賺了”。郝金倫對家長解釋,“三疑三探”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提高考試成績的有效方法,而且能調動學生舉一反三的自主學習能力。
可是家長們並不買賬。“一個家長問我,9-3=6,讓我孩子舉一反三自學,3-9孩子也能算出來嗎?”郝金倫啞口無言,“這個家長連負數的概念都不知道,我沒辦法跟他交流教改,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交流會宣告失敗,郝金倫最終選擇了妥協。從2015年秋季開始,涿鹿縣實驗小學、涿鹿縣初級中學停止“三疑三探”教學模式。不過,涿鹿縣初級中學校長宋秀雙說,這次改革中一些適合學生的教法保留了下來,“比如思維可視化技術”。
上述涿鹿縣教育系統匿名人士認為,有百年歷史的涿鹿縣實驗小學是全縣最好的小學,而涿鹿縣初級中學的三千多名學生占了全縣初中生人數的30%,“這兩所學校的退出對這次教改打擊重大。”
郝金倫雖然心有不快,但仍繼續推進教改。涿鹿中學一位不願具名的管理人員透露,為了搞好最重要的一塊試驗田涿鹿中學,郝金倫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這所高中的教改工作中。
根據“三疑三探”原理,涿鹿中學發展出一些受到師生歡迎的教法,“比如鏈條式提問,每門課程的骨幹教師拼一桌,讓全年級的學生帶著問題輪流來提問。”這名管理人員說,此法推出之後,學生在老師辦公室門口排起長隊等待提問,涿鹿中學的教改再次呈現出火爆局面。
也有人對郝金倫的做法給予肯定。2016年初,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專家黃堅到涿鹿縣偏遠的臥佛寺小學考察。這所實行“三疑三探”教法的學校,9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
“從這群孩子的穿著看明顯很窮,一些女孩子頭發七八天沒洗,小臉都很臟,但他們都跟我熱情地打招呼,不是害羞地跑開。”黃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他們上的是疑探課堂,在自學和群學之中,孩子們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成長。”
從臥佛寺小學出來,見到黃堅“感動得掩面而泣”一幕時,郝金倫感到十分欣慰。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距離北京市僅130公里的涿鹿縣就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嘗試者。
當時,涿鹿縣與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下稱中央教科所)合作,成為後者的課題實驗縣。涿鹿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介紹,“這次教學改革的核心在於通過集中師資、大量閱讀、提高寫作能力等方式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為了保證教改效果,涿鹿將語文教材換成中央教科所要求的遼寧黑山版。”
上世紀90年代,涿鹿繼續推進教改,他們引進了北京特級教師寧鴻彬的教學法。為了驗證授課效果,縣教科局邀請寧鴻彬來涿鹿給兩個班級的初中生講了90分鐘的《挖薺菜》。許世民記得,那次授課大獲成功,之後涿鹿開始推廣這種教學法,寧鴻彬培養的兩個涿鹿教師至今還在涿鹿縣教科局負責教學研究工作。
2002年,已經參與教改十多年的涿鹿縣成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省級實驗縣,至2013年完成第一輪課改。許世民說,得益於持續11年的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培訓和課程專家的手把手指導,這輪課改從根本上改變了涿鹿教師隊伍素質不高的面貌。
按照涿鹿縣教科局的規劃,接力這輪課改的措施原本是2012年引進的北師大教授何克抗牽頭的一項國家級課改實驗。當郝金倫就任教科局長之後,“這項國家級課改實驗推行了一段時間後,實際上就暫時擱置了。”許世民說。
郝金倫在推行“三疑三探”兩年後,終於遇到了最大的反對聲。2016年7月5日上午,兩百多名學生家長到涿鹿縣政府門口表達訴求,要求罷免郝金倫的局長職務,主要理由有兩條:打擊不支持“三疑三探”的校長,人事任免不走組織程序。
郝金倫回憶,當天下午涿鹿縣委11名常委召開緊急會議,要求他列席匯報情況。他從教科局拿了一份事前的調查問卷——120個填寫問卷的家長,只有4個反對“三疑三探”。郝金倫本來想用數據向縣委領導匯報,但最後還是沒能進入會場。
7月5日,涿鹿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全面停止“三疑三探”模式教學改革。此外,縣委成立專門工作組深入到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之中進行調查研究,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給予研究解決。
“搞教改這兩年,我確實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郝金倫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他對家長的指控全盤否認,“我任期內的所有人事任免均經局務會備案。”
7月10日,郝金倫決定辭職,他拿著辭職報告找到涿鹿縣委組織部部長,“交完報告就走了”。郝金倫辭職後,一封寫於7月12日的辭職信在百度涿鹿吧成為熱帖。
“在當前形勢下,縣委叫停全縣教學改革,我想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作為黨員,我舉雙手贊成。”在這封信里,郝金倫仍然堅信他自己推行的教改,“我認為,目前我們全縣教育是一派欣欣向榮……成績擺在那兒。”
2016年8月,正值暑期,除了高三複讀班,涿鹿縣城的學校都空了。
涿鹿縣初級中學的公示欄上,還留存著教改時期的產物:上面貼著學生思維可視圖的優秀作品,其中一幅以一頭鯨為中心,樹狀的思維發散圖從哺乳動物一直拓展到鳥類。
盡管郝金倫已經辭職,但圍繞這場教改的爭論仍未平息。在2016年高考中,涿鹿中學一本上線93人,二本上線519人。2015年這兩個數字分別只有44人、189人。
郝金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將高考成績的爆發式增長歸結為“三疑三探”教法的成效,“2015年的高三學生沒有經歷過‘三疑三探’,同樣的老師,不同的教法,如果不是‘三疑三探’,我找不出其他原因。”
涿鹿中學在當地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私立的北晨學校。該校2016年高考成績與涿鹿中學旗鼓相當,一本上線97人,包括涿鹿縣文理科狀元,二本上線493人。北晨學校一位不願具名的管理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2015年之前,無論從本科上線人數還是增長率看,北晨學校都大幅度領先涿鹿中學,“涿鹿中學教改之後,去年迅速縮小了差距,今年直接秒殺我們。”
“教法對資質好的學生來講成效不明顯,但是對中等資質者產生的效益最大。”在上述北晨學校管理者看來,涿鹿中學教改的成功之處在於,“挖掘了一大批中間水平的學生,直接導致二本上線率增長幅度接近200%。”
在上述涿鹿縣教育系統內部人士看來,外界對涿鹿“三疑三探”最大的誤解是將其理解為一種課程模式,但實際上,教改後期涿鹿對其進行過諸多拓展,“比如2016年高考之前,縣教科局把曾軍良、葛業興、王大績等名師請到涿鹿中學為高三學生授課,主要目的就是結合現有教法提高考試成績。”
對於涿鹿中學2016年高考成績大幅提高,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並不認為這完全是“三疑三探”的功勞。在他看來,這屆考生讀高一時,用的是涿鹿自創的“三環五步”教學法,高三階段則是全面複習,“他們實際嘗試‘三疑三探’只有高二一年的時間。”
許世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學生、老師、課程、辦學條件、家庭教育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考生的高考成績,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老師和學生。”
談及教改前景,許世民坦言,無論從國家政策還是涿鹿自身需要,改變不會停止,“我們也在反思。教育有它自身的規律,無論下一步怎麽改革,都要穩妥推進”。
8月24日,從河北省發改委網站獲悉,河北省近日公示了2016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企業及裝備名單。
這份《河北省2016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分月計劃表》涉及8個市、39家鋼企的1840萬噸煉鐵產能和1600萬噸煉鐵產能,其中包括河鋼集團旗下唐鋼、宣鋼、承鋼等鋼企,計劃到11月份完成。
據中國證券網消息,按照此計劃表,如果落實到位,河北省今年的實際淘汰量將超過此前計劃。今年5月份,河北省就在動員會上立下去產能軍令狀,承諾2016年壓減1726萬噸煉鐵、1422萬噸煉鋼產能。根據此次公布的計劃表,預計到11月底,河北省將累計淘汰煉鐵產能184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分別超額完成全省全年計劃任務的106.6%和112.5%。
具體分月來看,到7月份已完成淘汰煉鐵產能193萬噸、煉鋼產能125萬噸。8月計劃淘汰煉鐵產能306萬噸、煉鋼產能298萬噸。9月計劃淘汰煉鐵產能392萬噸、煉鋼產能357萬噸。10月計劃淘汰煉鐵產能786萬噸、煉鋼產能680萬噸。11月計劃淘汰煉鐵產能163萬噸、煉鋼產能140萬噸。
淘汰產能之際,河北省3市還將向無鋼化邁進。據悉,張家口、保定、廊坊3市將研究制定鋼鐵產能全部退出方案。河北將加快推進鋼鐵企業兼並重組,力爭到2020年形成以河鋼、首鋼兩大集團為龍頭,3家地方集團為重點,10家左右特色企業為支撐的“2310”鋼鐵產業格局。
另外,此前河北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9日發布公告,決定對井礦集團瑞豐煤業公司等我省56處煤礦實施關閉(產能退出)。
公告列出了河北省2016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關閉(產能退出)煤礦名單。主要涉及石家莊、承德、張家口、唐山、保定、邢臺、邯鄲等7個設區市。其中,石家莊有1處,為井礦集團瑞豐煤業公司,涉及產能30萬噸。承德有3處,涉及產能65萬噸。張家口有21處,涉及產能503萬噸。唐山有4處,涉及產能290萬噸。保定有2處,涉及產能60萬噸。邢臺有18處,涉及產能234萬噸。邯鄲有7處,涉及產能276萬噸。
據悉,此舉將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458萬噸。
在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房價節節上漲的同時,周邊的一些小城市也水漲船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的全國小城鎮房價排行榜統計發現,到今年8月,已有31個小城鎮的房價突破萬元大關,而在今年5月,這一數字僅有24個。短短三個月,房價過萬的小城鎮就新增了7個。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小鎮既包括了縣、縣級市,也包括東莞、三亞等不設區縣的地級市下屬的郊鎮,因為在這些城市的鎮相當於其他城市的區縣。由於區域範圍較小、樓盤不多,而且是一月一統計,因此數據相對變動也會比較大。
這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河北廊坊轄下燕郊鎮(屬縣級市三河),其8月均價達到了20794元/平方米,成為唯一一個均價突破2萬大關的小城鎮,領先第二名的三亞鳳凰鎮4千多元。值得註意的是,今年5月,燕郊的均價還是每平方米16728元,短短三個月就上漲了4千多元,漲幅高達24%。
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消息正式發布後,緊鄰通州的燕郊樓市迎來了一輪瘋漲。一年前,市場還在驚呼房價漲到了15000元/平方米;現在,燕郊的不少新盤已經突破或者逼近了3萬大關。
在燕郊之後,廊坊還有3個小城鎮入圍,其中三河市以16433元/平方米的價格高居第3,大廠以14276元/平方米位居第10,香河位居第19,固安位居第24。
廊坊樓市為何最火?這是因為隨著北京市政府東遷,通州城市副中心確立,通州發布史上最嚴限購政策,與通州一河之隔的“北三縣”和京南的固安(即廊坊“四小虎”)樓市之火越燒越旺,構成了環京樓市中最為活躍的四個板塊。由於被北京、天津包圍的特殊位置,該區域一直是京津購房人置業的熱門地區。
與廊坊類似,得益於一線城市房價高企、購買力外溢的還有深圳周邊的東莞、上海周邊的江蘇太倉等地。尤其是在今年3月滬、深限購政策收緊之後,大量的購買力湧向了環一線城市地區。這其中,鄰近深圳的東莞有10個鎮均價突破了萬元大關。
這十個鎮分別是鳳崗、塘廈、長安、大嶺山、大朗、清溪、黃江、厚街、虎門和寮步。其中靠近深圳的鳳崗、塘廈、長安位居所有小城鎮的前十位。
東莞小鎮房價高企,主要是因為在深圳房價高漲的情況下,大量的購買力外溢到東莞的臨深片區置業,直接造成了東莞的房價直線飆升,實際上,臨深片區的不少地方,房價早已突破了2萬大關,超過了東莞市區,直追廣州。
例如,以往作為臨深片區樓市價格窪地的清溪鎮,7月2日開盤的碧桂園天譽以每平方米20000元的均價,遭到了購房者的哄搶。在臨深片區中,黃江、塘廈一年時間內成交均價上漲幅度達到100%。
不過,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臨深片區的房價上漲並非剛需推動,而很大程度上是投機所為。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在臨深片區的房地產市場上,目前深圳客仍是主要購買群體,但在經歷了4月、5月份深圳客上演退房鬧劇後,相比前幾個月,臨深片區樓盤銷售勢頭相對減弱,不少投資客已經開始擔憂深圳的房價走勢。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在房價快速上漲的同時,今年上半年,鄰深片區的塘廈、鳳崗、黃江等則在GDP增速上放緩了步伐,看來房價的飛速增長,並沒有拉動GDP的增速,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關鍵還是要靠實業和新興產業支撐。
得益於一線城市房價高企、購買力外溢的還有蘇州的昆山、太倉等地。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說,今年3月後,滬深部分剛需以及投資投機購房需求開始轉移至周邊的城市,也帶動了周圍地區房價的上漲。
不光是一線城市的購買力在外溢,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高速上漲後,不少購買力也被迫轉移到周圍地區。比如,二線“四小龍”的廈門目前房價高居全國第4,直追北上深。目前廈門島內的房價已經普遍在5萬以上,島外也要突破了3萬,在這種壓力之下,不少購買力流向了鄰近廈門的縣級市龍海(屬地級市漳州),目前龍海均價也突破了萬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