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時十餘年寫作 為父親白崇禧立傳平反白先勇抒發五十年壓抑 跨越父子鴻溝

2012-7-30  TWM




當代知名作家白先勇近年不只致力於推廣崑曲,更蒐集史料,重新勾勒記憶中模糊的父親,十餘年來,他蒐集了九百餘張珍貴照片,搭配文字敘述,編撰成「身影集」——《父親與民國》,那是一輯人子對父親思念寫成的史冊,在父親節前夕翻閱,別具意義。

撰文‧鄭淳予

七月的台北,一個頎長的身影來到台北市議會,七十五歲的白先勇揩去額角一滴汗珠,為了家族的墓園,這已是他在一個月內第三度造訪議會。

白先勇的雙親,前國防部部長白崇禧將軍與夫人馬佩璋長眠於台北市六張犁回教公墓,白氏子孫在此建立家族墓園「白榕蔭堂」,園內綠蔭蔓草,靜謐莊嚴,但今年 四、五月間卻不得平靜。先是園內珍貴的龍柏遭竊賊盜砍,後又因為回教協會未按期繳交租金受到波及。為保先人安寧,白先勇尋求議員協助,要將家族墓園申請為 古蹟。

事實上,白先勇近來不只為家墓中的磚瓦花草努力,他已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為父親寫傳。

卷帙浩繁史料 找尋父親身影白先勇的先父白崇禧將軍是民國早年「廣西軍」的靈魂人物。年僅二十餘歲就展現軍事長才,率「廣西軍」支援國父的國民革命軍,出任參謀長,誓師北伐,後又建設廣西,成為民初享譽全國的「三民主義模範省」,「國民黨桂系」成了白崇禧的代名詞。

八年抗戰期間,白崇禧擔任蔣介石的最高軍事幕僚,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重要戰略,「台兒莊大捷」更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

但到了國共內戰期間,蔣、桂之間的軍事布局策略不合,最後國民黨兵敗台灣,白崇禧舉家來台,雖仍有將軍頭銜,但卻遭蔣介石投閒置散,甚至受到特務嚴密跟監。

與白先勇相交半世紀的好友,作家隱地(爾雅出版社發行人柯青華)這麼說:「他的成長背景是很特別的,父親在外是位大將軍,有典型中國男人的模樣,孩子對爸 爸總是只有匆匆一瞥的威武印象。可是爸爸到了晚年,背著手在家裡走來走去,那麼落寞,兩種父親都是很強烈的形象。」十二歲前都由母親帶大的白先勇,只曉得 父親是別人口中的大英雄、大將軍,但來到台灣後,父親卻什麼地位都沒有。他只和父親在台灣一起相處了十一年,就赴美深造。

或許正因為年少就看盡父執輩的起落,才能刻畫出《台北人》中的滄桑感,也或許是太過年輕,來不及細細觀察父親的兩種形象。白先勇在耳順之年後,卻開始緬懷父親,像是要把過去沒仔細看清的,做一次全面的回顧,也把來不及對父親說的話,化為每禎照片充滿感情的圖說。

大將有志難伸 心中深埋咎責白崇禧一生經歷大風大浪,曾經輝煌,卻在一夕間只剩下名存實亡的空殼,身為人子的白先勇很替父親抱不平,但在他的印象中,父親在台灣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尊嚴,從未懷憂喪志。

父親案頭的《飲冰室文集》、《資治通鑑》因為一讀再讀,頁角已經捲起,不再有機會馳騁沙場,就轉戰棋盤。白崇禧曾在因緣際會之下,輸給年方十一歲的圍棋神 童林海峰,一時起了愛才之心,四處替他籌款,最後送他到日本,拜師吳清源。「他這麼幾十歲的一位老將軍,帶著那麼小的孩子到松山機場,那張照片我看了都覺 得動人。」白崇禧雖不在其位,但對經濟建設、地方治學都很關心,四處參觀與民間交流。他就曾主動求見前行政院院長陳誠,力主將台南工學院改制為大學,後 來,果真順利改制為成功大學,這段軼事也被列入校史記載。

然而,重視教育的白將軍卻對家中的兩個幼兒沒轍。

「他一天到晚要看我們的成績單喲!」說起這段往事,白先勇眉飛色舞笑得樂呵呵。「我自己愛念書、會考試,所以就不必他操心,但我最小的弟弟卻把他氣個半 死!」白家總共有十個兄弟姊妹,幾個孩子有分爸爸黨、媽媽黨,甚至是騎牆派。早年父親征戰沙場,家中大小事全由母親張羅,晚年父親回歸家庭,卻也把軍紀嚴 明那套帶進家裡。白先勇排行第八,兩個弟弟幾乎都在父親的軍事管教下成長,鬧出不少家庭革命。夫人馬佩璋還曾經對大將軍開玩笑:「我帶大八個,個個都好好 的,你連兩個都搞不定。」「其實我父親是補償心態,他小時候環境不好,要讀書很難,才想要我們爭氣。仔細想想,我父親優點也挺多的!」說著,白先勇若有所 思地輕輕笑了,像是追贈來不及給父親的肯定。

白先勇在就讀建中時,本有機會保送台灣大學,但他沒和父母商量,就自作主張地申請保送成功大學水利系,直到放榜了,父母才知道。結果白先勇到成大讀了一年,發現興趣不在此,又重考回台大外文系。

「現在想起來,我也滿任性的。」先斬後奏的白先勇對父母聲明:「我要回來(台大外文系)念書,這是我一生的理想!我有我要追求的東西!」大將軍聽兒子如此 振振有詞,也淡然同意:「那你去吧。」白先勇揚起嘴角:「他算很開明的,就這樣成就了我自己的理想。」晚年的父親沒有沙場英雄的霸氣,面對叛逆的兒子,就 算氣得說不出話,也得做出退讓。但一封父親寫給昔日同僚的信,卻讓白先勇感觸很深。那是民國五十五年,已臥病在床的白崇禧託人帶了一封長信,給旅居香港的 廣西省主席黃旭初。

「黃旭初是民國三○年代,和他一起治理廣西的老部下,兩人私交甚篤,無話不談,但我父親那封信裡,言不及私,通篇都在分析國際局勢。那時越戰正打得厲害; 他說,中共如果和美國有正面衝突,那就是反攻復國的時機。」「你看他,這真是…!」白先勇的語氣頓了一下,像是對父親如此年邁卻還懷志報國感到荒誕,卻也 透露出一絲不捨。

白先勇說,父親在台灣十七年,心中一直深埋咎責,覺得自己丟了大陸。「他最常吟陸游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 祭無忘告乃翁。﹄(註:表達南宋偏安江南,老將有志難伸之意。)我小時候懂是懂一點,但卻不知道那麼深,直到看到那封信,才發現那是我沒有體會到的心 情。」在那充斥口號的台灣社會,白先勇也會跟著唱:「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父子看似是唱同調,但內心的距離卻很遠。而今重新再唱出那段旋律,白先勇不禁 莞爾:「以前還覺得可笑,但原來,我的父輩是很認真、很創痛地看待這件事。」手握春秋筆 化胸中綿長思念白崇禧於五十五年過世,當時白先勇的《台北人》才寫到第一、二篇,六十年《台北人》正式出版時,白先勇在卷首題下:「紀念先父母以及他們那 個憂患重重的時代。」白先勇的好友,國家文藝獎得主聶光炎形容:「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以文學來寫歷史的滄桑,《父親與民國》一書,就是以歷史來寫歷史的 滄桑。」如今,白先勇以堅強的史料鏗鏘地為父親平反,他笑言:「如果我父親還在,應該會很高興,我替他把一些話講出來了!」白先勇曾向友人透露驚喜:「對 岸的審查居然過關了!而且幾乎沒有改動。」他在中國跑了幾場新書講座,都獲得很熱烈的回響,「連黨性很重的人民大學,都邀請我去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 究所所長陳芳明評此書:「經過五十年的沉默,白先勇終於說出壓抑許久的內心話,那種凌遲必須在出版兩冊史料之後,才得以解脫卸下。歷史並不永遠站在統治者 那邊,這次由現代小說家白先勇出手,至少可以為他父親扳回一城。」白先勇畢其功將父親戎馬生涯和落寞晚年的身影蒐集齊全,同時也拼湊出戰亂時期許多懸而未 解的歷史真相。不過,對他個人而言,以最考究的精神回顧父親的身影,或許更道盡人子對父親綿長的思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41

壓抑不住的躁動:房地產及基建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fa7r.html

稍打壓房地產和基建,就感到經濟的深深寒意了。風雲又起,整個社會壓抑不住的騷動---從深圳泥頭車多起事故看到基建的快速恢復,到三申五令打壓不下房價可以看到房地產的的蠢蠢欲動。中國的經濟離不開磚頭,人口眾多,資源和機會有限,什麼都要爭破頭,很大程度決定了國運及國民的命運----苦!!

 

好不容易在港股有點現金(實在不捨得賣),又抵不住內房股低估值的誘惑。內房股板塊實在壓抑了太久太久了,無論期間房價和地塊如何暴漲。追高加倉深圳控股(00604),瑞房(00272)及少量基建運輸股南粵物流(03399)。深控的聯營公司--路勁基建(01098),這公司也超值~~~~,權衡換馬中。

 

週日在從化溪頭村偶遇深業的團隊在徒步,我叫他們加油,別讓股東失望。深控已是投資組闔第一大市值,而且慢慢拋離新華文軒(00811),她最近頻繁仍飛鏢,還有高息派不?很懸,減倉中。另外,在中國或香港價值投資離開地產股,似乎不切實際,起碼,如果一直持有香港幾個優秀的龍頭地產股,收益不比巴菲特的愛股遜色。

 

題外話,廣東休閒遊,從化各方面綜合感覺最好,發張週末度假的照片,好久沒發旅遊照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90

啟示二》荒謬 ── 低效政府壓抑民間活力的無奈 台灣豬 向下沉淪的奇幻漂流 五大惡劣環境重創養豬產業

2013-05-27  TWM
 

十七年了,曾經叱吒國際的台灣豬業,淪為口蹄疫疫區已整整十七年;近日,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更進一步宣布:全面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此舉無異放棄讓台灣脫離疫區。

「豬」是國內產值最高的經濟動物,也是僅次於稻米的重要糧食;政策無能,官僚殺人,「豬」不只是「豬」,我們在此發出最沉痛的嘆息!

撰文‧劉俞青

四月底,南台灣嘉義的空氣中已經有一絲燥熱,車子開進「泰宏榮畜牧場」,一下車,空氣中泛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飼料發酵味。對我們這些「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城市人而言,氣味的確不好聞。

「養豬沒有什麼不好,沒有豬農,大家哪有好的豬肉吃!」一九七五年生的盧建男,是這座畜牧場的第三代,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業後,直接返鄉接手養豬場。「不好的是這個產業環境,我不懂,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豬農?」他一邊抱怨,一邊舞動拿在手上的報表,上面一筆筆密密麻麻記錄著養豬場的收支細項。

惡劣環境一:

豬肉價格直直落 豬農為生計咬牙硬撐去年,盧建男畜養的兩萬頭豬,一共賠了一千多萬元;今年,情況可能更糟。「隔壁村的很多人不堪虧損,去年已經改為幫大廠代養,養了一輩子的豬,最後變成幫人打工;有更多人甚至乾脆收掉養豬場去打零工,我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盧建男的口氣裡有很深的無奈。

在嘉義當地,泰宏榮或許不是技術最進步的養豬場,也不是經常上媒體受訪的「樣板」業者,但盧建男的感觸卻可能最貼近全台六千多戶養豬農的心聲。

去年,台灣豬肉價格慘跌,不見政府出手救助;今年,豬肉價格持續探底,兩年下來,台灣豬價最高跌幅三成。以一頭一百公斤重的肉豬而言,每公斤的成本約在六十三元左右,但去年肉品拍賣市場裡的成交價紀錄,最低時大約只有五十五元;換句話說,豬農每賣掉一頭一百公斤重的豬,就要虧損八百元。

市況這麼差,為什麼還願意回來接手?「我們家兩代都是養豬,父母年紀大了,許多新的養殖技術跟不上去;政府的輔導政策又無法深入每戶豬農,如果我不回來,最後只有收掉一途。」盧建男對我們說道。

盧建男剛回家接手時,豬價還沒那麼差,每公斤豬肉還有七十多元;但近兩年,豬價像溜滑梯一樣直直掉,即使年輕人願意返鄉接手,也看不到產業的明天。但情況還會更糟,今年四月以來,幾道政策的寒風再度狠狠地從豬農的心上颳過,將原本已經站在懸崖上搖搖欲墜的豬農,一下吹落谷底。

最令豬農心寒的是,農委會竟然下令取消口蹄疫疫苗的補助!

惡劣環境二:

農委會自暴自棄 取消打口蹄疫疫苗補助一九九七年,台灣爆發口蹄疫疫情之後,豬農的生活就從天堂掉入地獄。

當時,農委會每年都會編列六千多萬元的口蹄疫疫苗預算,每頭豬只要施打疫苗,農委會就會補助一半的疫苗費用,以此鼓勵台灣豬農全面施打疫苗。相較於鄰近的中國,採全額補助,施打疫苗完全免費,台灣雖然遠遠不如,但也聊勝於無;更重要的是,這還能表明政府對抗口蹄疫的決心。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農委會竟決定今年四月一日起,全面取消口蹄疫疫苗施打補助。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在公聽會上表示:「因為有一○%的豬農沒有落實施打,台灣長期下來很難徹底脫離疫區,疫苗補助目標無法達成,所以決定取消!」這種近乎「自暴自棄」式的政策思考邏輯,充分反映政府的顢頇,以及對台灣養豬產業的漠視。

「沒有了補助,每頭豬的成本至少增加十四元。」豬農業者解釋,過去因為政府統一採購,所以每支疫苗只要約十三元,扣掉補助,每位豬農實際支付的成本約六元;但現在補助取消,又沒有大批採購優勢,疫苗價格直接漲到二十元。一來一往,豬農要負擔的成本,每頭豬整整增加十四元之多!

「十四元還事小,如果因為補助取消,疫情又起,那就不是計算幾元的損失,而是全台灣的浩劫了。」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冠章神色嚴肅地說。楊冠章經營的「合豐畜牧場」,在彰化當地是頗有名聲的養豬場,花費巨資打造的廢水處理廠,經常有人前來觀摩。這兩年,他忙於協會的事務,為所有豬農發聲,整天跑立法院,養豬的事務全數交給叔叔楊武柔打理。

「即使是口蹄疫爆發時,雖然損失慘重,但都沒有比現在更慘,因為當時我知道我會再起;但是現在,我看不到未來。」有三十多年養豬經驗的楊武柔,談起每頭豬的神情,就像在談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他憂心這樣的環境,如何叫年輕人接手?

惡劣環境三:

財政部落井下石 取消飼料關稅補助在豬價低迷,以及農委會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的傷害下,沒想到又一道金牌砸下,宣布從今年四月起,取消對進口玉米飼料的營業稅補助。台灣養豬業有近八成仰賴進口玉米飼料,這也是養豬成本中,比重最高、最關鍵的元素。近年,玉米價格一路上漲,○七年,進口玉米飼料每公斤只有十三元,如今已經漲到近十八元,漲幅高達四成;而政府此時卻以財政困難為由,取消原本的營業稅補助,對豬農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這一取消,以楊武柔養豬場裡養殖一萬八千頭豬為例,每個月的飼料費用至少增加四十萬元,一年就要增加近五百萬元。「這五百萬元要找誰去要?豬農只能含淚吸收。」楊武柔無奈地說。

兩年的時間,一個反轉,將豬農的生活從口蹄疫之後,又推入更深的底層。相較兩年前,每公斤豬肉價格七十多元,當時成本只有四十多元,豬農還能稍喘一口氣;而如今,光是玉米飼料價格飛漲,成本直奔六十三元,但去年豬價最低只剩五十五元,這還不計入近期接二連三取消補助的成本。

「這些補助,本來就像政府加在豬農身上的一件件外套;如今,外套一件件強行剝除,要豬農怎麼度過冬天?」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陳政位批評,政府不能把養豬產業當作一般的「夕陽產業」對待,因為這是「絕對不能放棄的產業」。

陳政位直言,「豬農產業事關台灣的糧食政策,是戰略地位極高的農業經濟政策;但這幾年,我看不到農委會的努力。」台灣是全世界最依賴豬肉的國家之一,每人每年要吃掉四十二公斤的豬肉;如果政府不扶植養豬產業,有一天,台灣人都得吃進口豬肉,等於主動放棄糧食的制高主導權。

惡劣環境四:

農委會畜牧業發展預算 十年近乎腰斬數字會說話。攤開農委會每年編列在畜牧業的發展預算,十年下來,近乎腰斬。○四年時,農委會每年編列八千多萬元的發展預算,到今年,只剩下四千二百萬元。

事實上,農委會轄下的中央畜產會、動科所不是不做事,但一來經費有限,更重要的,台灣對豬隻的總量管理做得不徹底,「研發結果根本無法落實到每位豬農的實地養殖現場。」楊冠章說。

「我回來接手之後,自己找數字、做實驗,從不同飼料、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育種之中,找出最好的配種,提高遺傳率,也拉高育成率,才勉強撐到現在。」盧建男是少數有高學歷的年輕一代豬農,攤開厚厚的一疊資料在我們面前,把每頭豬編號、統計,自己當起「豬博士」。

但不是每位豬農都像盧建男能當「豬博士」。根據農委會評估,豬農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這些老農擁有豐富的經驗與養殖技術,可以養出品種最好、口感最佳的豬;但是他們不懂研發,不會是「豬博士」。

更要緊的是,「豬農」本來就不該是「豬博士」。以丹麥為例,「豬博士」要由政府機構(如農委會的單位)來當,「豬農」的角色是致力把養殖技術做到最好,把「豬博士」的研發成果發揮到極致。

但台灣是「超級豬農」,一手懂養殖,從育種、接生、到育成全部自己來;還要自己研發,嘗試各種可能提高成績的新方法。政府,充其量只剩下檢疫的角色,定期到場檢查豬隻的健康狀態,再多也沒有了。

「汙染防治又是豬農心中另一個痛!」台灣養豬最大縣──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勝明說,外界對養豬戶的最大批評,就是豬的糞便造成重度汙染。但事實上,為了建造符合環保標準的汙水處理設備,許多知識不足的養豬戶因此受騙,甚至被環保人員恐嚇取財的情事,時有所聞。

「養豬戶不懂汙水處理,更不可能是專家。」陳政位表示,其中投機閃躲,想要因此省下一筆汙水處理費用者固然有之;但更多的養豬戶想要好好處理,不過一來不得其門而入,二來受騙者多,才造成如今許多台灣養豬的汙染問題。

惡劣環境五:

設置千萬防汙設備 政府把責任丟給豬農即使如此,我們實地參觀了楊武柔花了兩千萬元蓋的汙水處理廠,楊武柔說,這還不包括先前因為不符環保規章,拆掉、重蓋的成本。「但有幾個豬農可以花兩千萬元做汙水處理?」陳政位說,汙水處理絕對和規模經濟密切相關,換句話說,養豬未超過一萬頭的豬農,幾乎不可能做出合乎環保標準的汙水處理設備。

「這又回到政府政策了。」楊冠章無奈地說。無法用政策主導做出規模經濟,台灣養豬的汙染問題,終究無解。

在北歐、北美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政府以「園區」方式,形式類似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當地政府將所有畜牧業者集結在一起,汙染問題也統一解決,才是根本之道。

但政府長期以來將汙染問題丟給養豬戶去承擔,將汙染的「惡名」留給養豬戶自己去面對;豬農在這樣的產業生態下,還要追求自我成長,多麼不容易。

從豬價低迷、取消補助,到汙染防治,長期下來,養豬戶背負太多無法承受的成本;於是,許多不堪負荷的小農,只好轉而尋求各式各樣投機的養殖方式,施打各種抗生素、違法藥劑,力求降低養殖成本,過去屢次被測出含有瘦肉精,就是著名案例。

表面上看,這是少數不肖業者壞了一鍋粥,但更深一層探討,又何嘗不是政府長期漠視養豬產業下釀成的悲劇?

一旦被抓到,媒體一曝光,更多人不敢吃豬肉,豬肉價格繼續往無底深淵跌去,也從此跌入惡性的循環裡。

「其實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好吃的豬肉。」楊冠章說,只有用台灣的豬肉,做「蒜泥白肉」這道菜才會好吃;因為相較北歐、日本等地養出來的豬,只有台灣豬沒有腥味,清香好吃,能夠直接以白肉入口。

近幾年來,除了國營事業的台糖豬肉打出品牌,雲林的「快樂豬」、彰化的「健康豬」各有擁護者,證明台灣其實有極佳的豬農,透過優良的養殖技術,生產出好吃又健康的豬肉。只是,豬農們說,這是所有豬農結合地方政府資源,並肩打出的一片天,和遠在天邊的中央政府,沒什麼關係。

這是台灣豬農的悲哀,卻也是台灣豬農最值得驕傲之處。下一次,吃下一口豬肉的同時,想起彰化、雲林一帶的豬農,他們在資源貧瘠的產業生態下,還想力爭上游,我們心存感激,口中的豬肉,不只清香,還會回甘。

蘇治芬帶隊取經

養豬高汙染難題 靠沼氣發電解決台灣養豬產業最為外界詬病的問題,就是豬糞便的汙染。但近年來,有很多人共同努力,讓這個幾十年來的難題,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日前,養豬大縣雲林縣長蘇治芬親自帶隊,赴丹麥取經,就是希望將丹麥的沼氣發電廠經驗,在台灣實現;而據悉蘇治芬幕僚也正在研議,將斥資2億元,在雲林縣蓋一座可以處理8萬頭豬糞便的沼氣發電廠。如果順利運轉,將是台灣第一座公有的沼氣發電廠。

此外,頂新集團也有類似的規畫,頂新在台南柳營養了1200頭牛,魏家也是仿照丹麥經驗,想要興建沼氣發電廠。而台糖公司、屏東縣業者也有相關的計畫。

事實上,沼氣發電之所以遲遲未在台灣發展,讓養豬汙染問題延宕至今,最大的問題不是設備投資,而是台電的「買電價格」。

按目前經濟部能源局的規定,台電對沼氣發電等生質能源的購電價格,每度電只有2元多,不僅遠不如對太陽能發電以每度11元購電,連日前爆發台電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的平均價格每度4元,都有一大段差距。

就是卡在價格,讓沼氣發電無法順利推展。「沼氣發電並不是單純地發展再生能源,另外一個重大的機會成本,就是解決養豬汙染問題。如果將此成本納入計算,一定值得台電訂出更高的收購成本。」台灣廚餘堆肥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育徵表示。

目前丹麥有100多座沼氣發電廠,德國、中國、瑞典、美國等國的沼氣發電都在遍地開花,台灣養豬業汙染能否因此找到解決方案?就看政府的決心與魄力了。

吳季剛家族也是豬農 首創「一條龍」銷售台灣豬農臥虎藏龍,其中,讓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幾度穿上他設計衣服的設計師吳季剛家族,也是豬農產業的重要成員。

吳季剛父親吳昆民開設的祥圃實業,是賣各種動物營養品的公司,其中,又以「豬」為最大宗。祥圃的年營收約在10億元,是本土最大的營養品公司。

吳昆民的兩個兒子個性南轅北轍,弟弟吳季剛在紐約時尚圈闖出一片天,而哥哥吳季衡從小卻老愛往鄉村跑。這幾年,在吳季衡希望實現在地健康食材的理念下,祥圃開始往下游發展,而發展出台灣豬業首見的「一條龍」銷售模式。

吳季衡幾年前先在南投草屯買下一座豬場,飼養1500頭豬,接著在雲林豐田工業區蓋了一座豬肉的分切場,再從日商伊藤忠的手上買下「藝多廚食材物流公司」;最後,選在台北京華城裡,開了一家「良食究好市集餐廳」。

吳季衡的想法是,從上游營養品開始,到養豬、分切、物流運送,最後開設餐廳,把好的食物送上桌,一貫式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吃到對健康無虞的好豬肉。

吳季衡從小出國讀書,是典型的ABC,但從進豬場工作、分切場的建構,到餐廳與賣場的成立,處處親力親為。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鄉村生活,豬場的工作難不倒他;如果祥圃能建立一條透明的產銷制度,讓消費者吃到更乾淨、更好吃的豬肉,就是他最大的願望。

豬價偏低 豬農幾乎不敷成本── 近年養豬生產成本與拍賣價格

台灣豬

甚至比中國豬還便宜!

中國豬72.6元╱公斤 >台灣豬61.9元╱公斤註:為2013/02/04價格

資料來源:畜產會企畫組

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

年賺400億外匯時代回不去了!

── 近17年台灣豬肉出口重量與產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4

IPO斷檔365天制度紅利轉移 投行人稱生活壓抑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0/3038810.html
IPO停擺一週年

2012年10月10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2家企業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之後,至今還未有新股上會,IPO進入停滯階段。而期間 IPO停擺一週年的漫長等待中,IPO生態圈已經起了巨大變化。從個體到群體,從機構到公司,有的已經逃離,有的仍在苦苦堅守。

10月10日,IPO停擺已經一年。

「新股發行長期停頓,不利於企業正常的股權融資活動,發揮資本市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也給市場運行增加了不確定性,不利於股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但是,必須對過去IPO的辦法進行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國慶前最後一次新聞通氣會上,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予以表態。

作為年內最後一個IPO重啟重要時間窗,市場對四季度新股發行改革辦法公佈頗有預期,但前述表態再度讓投行的期望落空。

「現在都不問什麼時候可以重啟了,之前傳聞太多,每一次最後都令人失望。」北京一家小型券商投行風控部人士心灰意冷地向記者表示。

同樣心灰意冷的還有滬上一家大型券商前投行部人士沈思(化名),兩個月前,沈思遞上辭呈,正式結束了一年多的投行工作生涯,而此前沈思所在的部門已經陸續有人離職。

「其實我們走了不光是因為IPO暫停,不是等不起那半年一年,而是對行業有些失望了。」沈思頗為無奈地告訴記者,「在越發惡劣的行業環境下,投行從業人員的勞動力將會變得十分廉價,這個行業已經越來越民工化了。」

制度紅利轉移

辭職前,沈思所在的項目組因此前保薦的一家創業板公司存在財務造假質疑,項目組人員已經連續半年在外地的項目公司進行財務核查。

「不停地加班、沒有週末、年前年後人在囧途似的全國各地馬不停蹄地核查,簡直如噩夢般常常縈繞在我們心頭。」談及今年一季度的財務核查,已經辭職已有兩月的沈思仍有心悸。

但辛苦工作卻沒有換來應得的報酬,而伴隨IPO停滯對券商投行業務的衝擊,從業人員收入反而一次又一次下降,「先是年終獎縮水,另外日常工資也只有6000元到7000元。」沈思告訴記者。而另一位深圳中小型券商投行部門人是則辛酸地告訴記者,已經有兩年沒有發過年終獎。

據數據顯示,受IPO暫停衝擊,2013年上半年,19家上市券商投行收入總和為24.2億元,同比下降43%,其中僅光大證券、興業證券、國海證券、西南證券、山西證券、方正證券、東吳證券7家報告期內投行收入同比上升,另外11家全部同比下降。其中投行業務規模較大的中信、海通、國信更分別同比下降60%、11%和82%。

「現在這個階段最考驗投行,大家都在談轉型,但是轉型談何容易,我們也想多做一些併購重組項目,但併購都是從一小單起慢慢接觸,不像IPO那樣可以做成產業化,這個方面我們資源確實不夠。」北京一家券商投行副總對記者坦言,「這種情況下,只能更嚴格地控制各項成本。」

但一次又一次降薪背後,投行的改革、保薦人制度紅利的消失,已經嚴重打壓了投行從業人員對未來能夠取得豐厚物質回報的期望。

「現在投行在一二線城市的IPO項目已經比較少了,我們要長期出差待在三四線城市裡,還有伴隨的經常性的加班,這種生活其實是很壓抑。」沈思告訴記者,「我們覺得,未來的投行的工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更多的加班、更少的生活品質來完成,可是賺取的收益會更低。」

與此同時,新股發行改革辦法中透露出的「信息透明化」、「核查從嚴化」又對投行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當制度紅利不在存在,當企業上市的體制越發透明,當企業上市真正成為靠真本事的比武招親,那麼對我們從業人員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而且是大大提高了。」在即將出版新書的序言上,一名資深投行人士予以指出。

該資深投行人士認為,伴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思路」進一步推動,或許未來招股文件思路清楚、邏輯縝密態度、態度真誠不遮不掩就是好文件。但真正做到這些也並不容易,需要平時的積累和判斷。

留守格局重塑

另一邊,大部分投行人士仍在堅守IPO。「我們就在等待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稿正式版出台了,手頭的申報材料都在等新意見稿內容以進行修改補充。」北京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保代對記者表示。

不過伴隨IPO停滯一週年,投行業務格局也發生巨大變化,在搖錢樹業務遲遲重啟無望之後,幾乎每一家券商投行都在往新三板、併購重組再融資、債券等方面轉移。

在一些小型券商投行部門中,IPO項目已被擱置。「我們很久幾乎不做IPO了,項目儲備太難了,好的企業本來就不多,一些企業老闆看到IPO堵塞也不願意上了,所以現在做的都是新三板項目。」前述北京券商投行風控部門人士告訴記者。

跟停滯的IPO相比,新三板擴容衝刺已經進入關鍵階段。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試點擴大到全國。緊接著的7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再一次提出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一步向全國延伸。

而在投行人士眼中,新三板業務也比IPO輕鬆很多,「沒有那麼多要核查的內容,申報報告材料寫起來也輕鬆,可以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前述風控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95

尼斯事件令市場情緒壓抑 歐美股市周五小幅收跌

法國尼斯遭遇恐怖主義襲擊的消息令市場情緒壓抑,投資者開始在恐襲事件、中美經濟數據及美股財報等多空消息間權衡。

周五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2.01點,跌幅0.09%,報2161.74點,本周累漲1.5%;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10.14點,漲幅0.05%,報18516.55點,本周累漲2.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4.47點,跌幅0.09%,報5029.59點,本周累漲1.5%。

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0.36%,報337.27點;德國DAX 30指數收漲1.4%,報10066.90點;法國CAC 40指數收跌0.62%,報4358.2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02%,報6656.07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58

股樓齊鳴:壓抑樓價升勢加強版

1 : GS(14)@2012-05-12 11:27: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2/16329827
樓價乾升,市場普遍認為政府在樓市方面已無計可施,現任特首曾蔭權班子與候任特首梁振英班子正進行交接,加上預計梁振英為求大和解,上場後先採取懷柔政策,以挽回民望。但筆者認為如樓價升勢持續,不管現屆或候任政府,也有機會被迫推出措施,以壓抑樓價。
長線應增加樓宇供應

招唔怕舊最緊要有即時效用,政府或許在現有樓市措施推出加強版。筆者曾指出,當樓價升幅出現很大水位,在額外印花稅( SSD)實施下,炒家仍有活躍機會。近日樓價屢創新高,不少持貨滿一年的 SSD盤轉手,賣家賺錢離場,如美孚曼克頓山一個面積約632平方呎單位,業主去年3月以312萬元購入,上月底以398萬元沽出,持貨一年需付5%額外印花稅,除稅後賬面賺66.1萬元或逾兩成。

現行的 SSD按物業持有期分三級逆進稅率,年期越短,稅率越高,持貨兩年內的 SSD為5%至15%,政府或會考慮將年期延長或增加稅率,或兩者同時修改,增加持貨成本。
此外,由於大部份買家是通過銀行貸款買樓,在樓宇按揭貸款方面,也有機會繼續收緊,如按揭貸款上限、按揭成數上限、供款佔入息上限等,提高入場門檻。如果是用作收租投資,貸款條件或會較自住樓宇嚴謹。雖然政府最新公佈的住宅供應統計數字,未來三至四年共有6.4萬伙潛在新供應,即平均每年約有1.8至2.1萬個新單位,但似乎在樓價上並未反映這因素。長線而言,解決高樓價的方法,應為增加樓宇供應。

張一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89

樓市風雲:平民邨 有效壓抑樓價

1 : GS(14)@2012-08-04 13:4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4/16574071
樓市又開始升溫,但這次不是豪宅,而是中小型住宅單位,原因是新特首的免補地價可買二手居屋政策,促使中低價成為投資者及用家狩獵對象,再這樣下去,貧富懸殊的差距,只會越拉越闊。
現時特區政府只用增加土地供應來盡量滿足市場需求,以減慢樓價上升的速度,他日倘供求達到平衡後,樓價只會在原位橫行,因此買不起樓的人,始終仍是無殼蝸牛。
呂志和建議郊區建屋
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時曾指出,香港並不缺乏土地,以邊境地區為例,已有很多可以發展的土地。既然特首早前已提出發展邊境用地,可解決住屋問題,但為何上任後再沒有提出。
最近,銀河娛樂主席呂志和指出,政府盈餘大,可在離島或郊區建屋解決居屋問題,有關提議值得深思。鄰近的澳門,近年亦受到住屋供應不足問題困擾,但澳門市區跟本無地可建大型屋苑,所以澳門特區政府在離島路環,大建經濟住房,以協助中下階層上車。
早前市區重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市建局可將旗下收購的市區地盤,撥出部份用作興建中下階層住屋,但只要稍作思索,就知這建議基本上全無作用,原因是市建局收購的地盤太少,收購成本太高,所以用該等資源來建平價房,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現時特區政府開壞了頭,讓白表人士可買免補地價居屋,以為可討好中產以提高民望,但卻適得其反,中產嫌名額太少,中下階層則怨入市機會減,結果兩面不討好。因此覓地建平價邨的概念值得認真考慮。
何熊輝
樓評人
2 : Sunny^_^(11601)@2012-08-04 21:59:30

起左D人都唔想買啦.到時未話唔近反工囉...

呢D人大把
3 : GS(14)@2012-08-05 14:47:32

起左先啦,唔是又有人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28

倫敦五千人上街促推「辣招」壓抑樓價

1 : GS(14)@2015-02-03 00:32:45





樓價居高不下的慘況除了困擾港人,亦折磨了很多英國倫敦民眾,當地約五千名市民前天大規模示威,抗議市政府對樓價飆升袖手旁觀,要求當局推出「辣招」壓抑樓價。「年輕人因為無力負擔而要離開他們喜愛的成長地,是極不公平的!」約五千名民眾前天分成兩路,從泰晤士河以北的肖爾迪奇區(Shoreditch)及以南的象堡區出發遊行至市議會大樓,要求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正視高樓價問題、增建公營房屋、管制私人樓宇租金及擱置清拆多達七十個房地產項目。



三分二薪金花在租金上

示威者認為任何樓市發狂只會令倫敦被超級富豪所佔據,失去活力及多樣性,久而久之變成富人的沉悶遊樂場。在旺茲沃思做教師的尼爾森指「倫敦需要教師,但教師住不起倫敦,很多新入職的每天要長途拔涉乘個半鐘頭車上班,或者與同事們合租房子,是一種侮辱」,就算講師唐斯也說,三分二的薪金花在租金上,令他難以生活。20歲單身母親斯通亦抱怨「我很多朋友已因為租金升不停而離開了倫敦」。難怪倫敦民怨沸騰,泰晤士河畔的大型地產項目有八成買家都是外國人,而五萬四千個新落成及正計劃興建的單位,都是位於倫敦最貴地段,售價相信直逼一百萬英鎊(一千一六七十萬港元)。約翰遜承認樓市供應短缺,但發起示威組織揚言若政府沒有實質回應將一直抗爭下去,「這只是終結樓市危機的開始!」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2/19025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88

天主教氛圍長大倍感壓抑

1 : GS(14)@2016-02-11 10:06:49

【變性之路】生於60年代的梁詠恩,成長時壓抑對自己屬於男性的掙扎,2000年互聯網興起,她在網上知道自己的愛好正名叫「易服」,然後一直尋找自己的同路人。曾患上抑鬱的梁詠恩指,2009年決定進行變性手術,在手術床上許下承諾,若能活下去,她會將餘生奉獻一直給自己難關的上帝。「我信有上帝,但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會問:點解神要放我喺一個咁難嘅處境下長大?」梁詠恩是個基督徒,自小在天主教氛圍中長大,卻碰上宗教中具爭議的性取向,甚至是變性的難題。



2009年進行手術


成長年代資訊貧乏,她於2000年才透過互聯網認識同愛易服的朋友,生命繼而進入另一階段,想着變性之路,「我知道自己唔可以再扮冇事發生,然後繼續屈住幾十年」。曾試過4次自殺的她,看着變性的朋友一個接一個自殺、消失,她痛不欲生,2008年患上抑鬱。結果,她於2009年進行變性手術,答應上帝若能重新做人,便會改名「詠恩」委身事奉。結果,她成立跨性別資源中心,助人自助,以新性別身份繼續年過半百的路。論慘情,梁詠恩說同性戀、變性人非最糟,更多社會底層的生活更逼人,稍後她想搞個「紙箱婆婆」關懷行動,為拾荒維生的長者送暖。■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11/194863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72

湯文亮﹕壓抑投資需求 租金不跌反升

1 : GS(14)@2016-12-28 07:52:58

【明報專訊】政府在11月初,見樓市升勢持續,於是再出新招,擁有住宅單位的人如果再買樓,就要付15%雙倍印花稅,CY直言,該項措施是壓抑投資需求,換句話說,政府是不希望有人買樓收租,以為這樣做,可以壓低樓價,令初次置業者可以上車,就算政府的如意算盤打得響,那些沒有能力上車的人又會如何?如果我話他們將是那項新印花稅的受害者,又唔知道有沒有人相信?CY這一步棋,將會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其實,收租佬是市場穩定劑,如果物業市場沒有收租佬,只有大地產商才有樓出租,租金一定會比現在高很多。現在大地產商擁有的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隨隨便便都要百多元一呎,位列全球第一位。點解會出現這個情况?無他,因為那些頂級甲廈除了由大地產商擁有之外,沒有其他業主,所以租金由大地產商話事,在中環仍然有一些甲廈,雖然不是頂級,但租金不及頂級甲廈一半,原因就是那些甲廈由不同業主擁有,有競爭,租金就會達到一個較合理水平。

因少賣散 大地產商主導甲廈市場

現在有不少停車場拆售,在拆售之前,當然由大業主擁有,由於只得一個業主,租金便由他來決定,月租5000元亦不為過,以一個擁有500個車位的停車場為例,大業主雖然每個收取月租5000元,但只租出了200個,於是大業主以每個100萬元拆售車位,不少人見到每個車位可以收月租5000元,有6厘回報,覺得是一項好投資,結果在短短數小時,所有車位全部售出,當所有車位出售後,停車場車位就不是由一個業主擁有,可能有二三百個業主,那些自用的業主當然沒有問題,那些買入用作收租的業主就要面對其他競爭對手,減租是唯一途徑,於是各位業主鬥減租,得益者就是租客,租金可能跌至3000元,甚至更低。

如果政府立例不准停車場拆售,那些車位租客仍然要付月租5000元,由此可見,買樓收租業主的確可以在租金上起到壓抑作用,政府壓抑投資需求,最後是會令到租金上升,唔知道CY在出招前有沒有想過措施會適得其反?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18&issue=20161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