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懶人救星】90後獨居模特兒最怕做家務 實試上門執屋洗衫app

1 : GS(14)@2016-09-29 08:06:38

家務助理用app都可落單,對年輕人來說,比打電話更易。



在家千日好,不過也有很多煩瑣家務要處理,執屋、洗碗、洗衫、換床單,呢幾個字聽到睇到都覺得攰。除了跪求偉大萬能的母親幫手,近年上門服務都玩智能化,例如家務助理、洗衫都有app幫手。模特兒黃家慰(Candy)工作時間不定,加上纖纖弱質最怕換床單、抹窗等體力勞動,有諗過搵鐘點執屋,但典型90後乜都唔識,搵佢試用懶人上門app就最啱。今次測試喺三個鐘之內,試齊家務助理和洗衫app,睇吓app同傳統上門服務會唔會有咩大分別。



先講家務助理app,試過幾款同類app,《好當家》內容其實只是網頁版簡介,按入登入卻要輸入代碼,用了10多分鐘也不明白如何在app內落單;《家務幫》和《Lazy》兩個app則相對簡單,填好地址和選擇所需服務就可等待回覆,全程不用10分鐘。我們早一日晚上7點分別用兩個app落單,《Lazy》等了1小時左右就收到確認,家務助理姐姐亦會打電話和WhatsApp跟進服務要求,所以決定試用此app。第二日姐姐亦準時到達,工作態度積極主動,1小時多已完成指派的抹窗和換床單工作,之後都有主動洗碗、吸塵、倒垃圾。《Lazy》單次性服務每小時收費基本為105元,最少要3小時,和同類服務收費相約。無論《家務幫》或《Lazy》,家務助理提供的服務也差不多,包括洗碗、一般清潔打掃、洗燙衣服、煮飯、照顧小孩長者等等,都不用另加收費。拜托姐姐購買日用品或買餸則開單實報實銷。Candy覺得用app比傳統方式方便,最大優勢是24小時皆可落單,過程亦都簡單易明,最欣賞是姐姐會親身WhatsApp跟進,服務態度亦算主動,不覺拖鐘。同時一起試洗衫app,目前市面約有4款上門洗衫app,磅洗的收費方式全都不分種類,《impressed》和《WashiE》都是提供一個大袋子,塞多少衣服入去都是收$90~99,《Boni》就計磅數,10磅$70。和Candy商量過,通常她會去樓下的自助洗衣店,每次花$30開兩機洗30分鐘,所以選用了收費較便宜的《Boni》。早一日落單,收衫和送衫時間也可自行選擇,由早上11時到晩上11小時,過程需時一至兩天。收衫哥哥準時上門,不過收費要到收衫後才可在app內確認,我們也在收衫後才發覺每張單也有$168最低消費,雖然最低消費在網站內的FAQ有提及但並不顯眼。送衫時間準時,全都乾好、摺好,Candy覺得服務質素毋容置疑,但收費較貴,而且女生也不習慣把衣服交到洗衣中心,自己看着洗比較放心,而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剛好有平價洗衣店,一般日常洗衣Candy還是偏好到自助洗衣店,可能乾洗才會選用app。記者:司徒港燊攝影:許先煜


提供的服務有明碼實價列出,亦可選購勞工保險。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及普通法,僱主需要對家務助理因工受傷或死亡作出賠償,就算你沒有選購app內的勞工保險,法例上僱主要為家務助理購買勞工保險,唔慳得。

市面上已有多款上門洗衫app,《Boni》新界、九龍、香港都會去,但偏遠地區可能會額外收費。

較適合拎衫出去洗都嫌麻煩大忙人,就算無人在家也可和服務員溝通在門口交收。


模特兒黃家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29/19784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17

髮型師最怕客仔呢一句「我想剪邊個邊個個頭」

1 : GS(14)@2016-10-19 05:28:41

女士們經常為三千煩惱絲苦惱,一名從事理髮行業25年的髮型師撰文大爆行業間「公開的秘密」,他坦言最棘手的客人,就是那些拿着明星相片要求髮型師仿傚的人……大家試過這樣做嗎?到底如何才能讓髮型師剪出最適合自己的髮型?答案可能比較難聽--需要自知之明。記着,髮型師可不是魔術師,但有很多人似乎以為髮型師有辦法「變出大量頭髮」,這名資深髮型師說起不少客人的要求實在令人頭痛:「即使她們年約50歲,頭髮只剩薄薄一層,她們進來時都會告訴我,想要超模Kate Moss或碧咸嫂Victoria Beckham的髮型。」「我嘗試讓她們變得現實,告訴她們可行性,但她們不願意聆聽。」撰文的髮型師說,自己的客人年齡層甚廣,但無論是少女到八十多歲的婆婆也有,女士們總愛要求仿傚名人髮型,「她們似乎不理解那些名人有一大班髮型師、造型師團隊,而且通常很依靠昂貴的駁髮。」撰文者坦言,最令人擔心的客人是新娘,不過工作多年他只犯過一次錯,「那名自以為是的新娘稱不需要試造型,但結婚當天她想要的髮型需要極大量駁髮,她本身的頭髮也需要長多6吋」。最後當然做不來,新娘最終妥協,但他永遠記得她當時那句話:「你甚麼意思,這也做不到?」剪好頭髮,那顧客該給多少「貼士」?撰文者坦言自己不計較小費,反正要與髮型屋瓜分,但有一點很在乎「我很希望感覺到我做了一件好事,讓女士們(剪髮後)自我感覺更良好」。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78

【動畫●最怕改壞名】阿蓮阿強太老套?改名都要跟潮流

1 : GS(14)@2016-10-21 05:29:09

中文大學自學中心中文部李詠健講師。



俗語話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撞名同撞衫一樣尷尬。曾有網站「香港芳名譜」聲稱統計了3萬位港人名字,3萬人當中最多人叫嘉欣,其次是淑儀、嘉敏同志偉。其實每個年代,都有特別流行的名字,我們街訪了12個大學生,看90年代有甚麼大熱名字?過半數受訪者都說身邊個名有「欣」、「俊」字的朋友最多。女孩最怕個名有「蓮」字,感覺太俗氣,和令人聯想到大嬸;又有過半數認為男孩的「強」字,會令人覺得老套,例如陳百強等等。到底,每個年代的大熱用字,反映了甚麼社會變化?

男孩講健康富貴 女孩要貌美娟秀

研究本土姓名學的中文大學自學中心中文部李詠健講師就提到,姓名主要反映該年代的思想:「姓名始終是父母對子女的祝福,對子女的期許亦不盡相同,但名字多少也能反映那個年代的思想。兒女的起名與父母的教育程度很大關係。農業社會,改名簡單直接,替男孩起命都用身體健康的字眼,用以突出男仔剛健、勇武的形象,所以常用勇、堅、強。」五六十年代不少人走難來港,心態想為家族創一番事業,所以多用光宗耀祖的字眼,譚耀宗的名字正是由「耀」和祖宗「宗」構成。此外,由於五十至七十年代,物質相對不太富裕,所以用字都有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榮華富貴四字是常用。而表示吉祥的意味例如福、雄、偉、發都是表示喜慶或順利意思,例如周潤發、陳百祥、梁朝偉等等。至於女性,李詠健就說:「傳統上要符合『男主外女主內』,所以五六十年代女生名字就多用表達到秀外慧中的字眼。」例如淑、秀、慧、賢便是一例。而女性由於多是「掌上明珠」,便會用上與財寶有關的字,以突顯她珍貴。所以玉字旁首便會較多,例如張曼「玉」、陳寶珠的「珠」、譚玉「瑛」、苑「瓊」丹等等。更重要的是,女性用字都多用以表達外表美麗之意,例如今日我們覺得老套的「蓮」、「荷」、「芳」、「霞」都是自然美景,寄寓女兒似花嬌美,清新脫俗。娥字亦有樣貌娟好之意,林鄭月「娥」和商天「娥」。有時還會用到鮮艷或俗脫的色彩,例如梅「艷芳」、惠英「紅」;還有「雲」、「冰」、「雪」、「霞」等字眼、表達清純、玉潔冰清的意味。



黃小姐直言不太喜歡蓮字因為感覺老套。

吳先生認為「華」字感覺很老成。

阮小姐和王小姐都說「強」字令人聯想到老一輩歌手。


現代起名講內涵

隨着大眾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李詠健認為80年代尾90年代頭,改名傾向名字有內涵:「望子女學識廣博、聰明。更重要是不論男女,都講求有內在美德。」例如現在的父母都期望子女讀書方面好,男女都常用就會用思索的「思」、聰「穎」的穎,例如莊「思」敏、李「思」捷,都是相對中性的字,亦比較受歡迎。不過,他亦留意到他的學生改名多用舊時的讀音,但用另一個字代替,例如「思」字會用「詩」、「斯」。「文」字亦多了不同的寫法,如「旼」、「旻」、「汶」等。除了是姓名學上文字的五行考慮,他就說:「有些人喜歡某字讀音、又不想用字太平凡,就會加上不同字旁,突出些。當十個有八個都用同一個字,家長就會想兒女的名獨特點。」記者:鍾藹寧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1/198076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65

【午夜馬路】路燈醫生on call 24小時 唔怕鬼最怕野豬出沒

1 : GS(14)@2016-11-27 14:28:22

入黑後,阿崑便會坐上梯車的升降台檢查和維修路燈。



每逢入黑,路燈亮起為香港人照亮都市。當路燈運作,亦是一班路燈維修員行孖咇出勤的時候。冼成崑(阿崑)22歲入行,一做便做了15年,算是這一行的老師傅,「我不是一個普通醫生,我是一個路燈專科醫生。」

貪新鮮入行畏高唱歌分散注意力

路燈緊急維修多是晚上工作,阿崑平常多是晚上7時開工,做到翌日早上。日夜顛倒的工作未必人人適應,阿崑是貪新鮮入行,「以前試過做十多個行業,大部份是室內相對悶。做這行新鮮感大得多。」入黑工作不怕黑和鬼嗎?他笑說:「小時候住村長大,荒山野嶺都會去玩,所以不怕。」若你以為維修路燈好像屋企換燈膽就大錯特錯。街燈最高達12米,平常工作都要坐上有升降台的梯車,入行首先就要克服它。阿崑提起兒時經歷,「以前我有畏高,連天橋都不敢行,只敢低頭行中間位置。入行之後沒有辦法要克服,但起初上真的很害怕,會唱歌、大叫、望別處分散注意力。」唱一兩句聽聽?他哼出伊健的《一個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最愛的,無害怕……」似乎真的怕高多過怕鬼。



阿崑與拍檔會乘梯車出勤,梯車最高可達12米的路燈。

工作前阿崑會預備各款式的燈膽。


八號波出勤大鐵枝飛越險過剃頭

每次上梯車,阿崑的裝備接近幾公斤重,雨季和冬天環境下工作更辛苦,「下雨便要着雨褸和水鞋,冬天甚至試過落雹,手指僵硬都繼續做。」除了晚上工作,遇到緊急情況,例如路燈被撞斷或有漏電情況,天氣多惡劣都要立刻出動。阿崑試過在一個八號風球晚上,因街燈被樹打中漏電趕去維修,「警察或消防未必懂得處理漏電街燈,所以我們立刻趕到現場處理。那次『cut棟』(行內稱路燈為『棟』,『cut棟』即移除路燈損毀部份,是維修的一部份)中途,忽然聽到天空有聲,一抬頭看到帆布和兩支一架車長度的鐵通從頭頂飛過來,嚇一嚇。如果那時避不到,戴着安全帽都應該冇用,那次真的很危險。」如此危險,不害怕嗎?他就說這些都比較罕見,反而最困難是遇到他們的天敵。有一次,有路燈不停跳掣,他檢查超過十次,幾乎把整個街燈解體才找出原因,「原來有隻老鼠躲在裏面。有時牠們還會咬電線而死,一打開掣箱有很大的氣味,就知『大鑊』!最惡心是處理它們的屍體。」遇着小的動物還算容易,最難應付是再大型點的動物。「見過有些真的有垃圾桶那麼高的野豬乸,還有野豬仔跟着牠找食物,嚇到我不敢下車。」有時阿崑還需要處理厭惡性工作,例如曾接報某間餐廳投訴外面燈柱有白鴿屎影響衞生,他都親自清潔:「試過連貼反光貼都沒有用。最後與路政署商量,圓頭街燈太方便白鴿便溺,決定轉用特別款式尖的燈頭才解決問題。」



阿崑工作時使用儀器量度路燈電流。

基於安全問題,路燈維修出勤時多是行孖咇。


犧牲踢波唔敢諗旅行換來使命感

做了夜班工作十多年,對生活有沒有難免有影響,結婚數年的阿崑思索一會回答:「太太一向很支持。反而當朋友去玩、去婚宴、卡啦OK就很難安排。起初和朋友感覺距離很遠,後來他們開始接受,甚至覺得我對香港有貢獻,就會體諒。」不過總有犧牲吧?他直言已放棄了多年來的興趣,「我其實很喜歡踢足球,但真的不可能,根本約不到人踢。至於旅行,我三十幾歲只搭過一次飛機和太太去麗江。其實很多地方都想去,但實在太難安排。即使放大假都想留在香港,希望與同事保持聯絡,處理突發事情。」為何堅持這份工作?他直言是滿足感,「不時有市民會親身跟我們道謝,感覺很有成就感。這個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確實我為香港做點事情,才會繼續做下去。」


路燈小知識

1.全港由路政署管轄的路燈約有146,000盞。2.路燈的高度分別為5米、8米、10米和12米,5米多見於行人路,8米和10米多見於馬路,至於12米則常見於高速公路。3.路燈開關主要由兩個儀器操作,一是日規時間掣,跟據天文台日出日落時間而開關燈。至於感光器則感應附近光源,天色暗時靠感光掣自動開燈,保障在天氣惡劣情況底下會感應到光暗變化而開關。記者:鍾藹寧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7/198466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49

羅冠聰:最怕港人不懂反抗

1 : GS(14)@2016-12-30 08:11:41

曾經是學聯秘書長的羅冠聰,將立法會外的「命運自主台」信念帶入議會,以23歲之齡成為最年輕議員,宣誓時「國」字變音令其被政府狙擊。羅認為宣誓以至人大釋法風波,是北京打着打壓港獨的幌子,持續打擊香港的政治社群及抗爭力量。「(宣誓風波)過程當中我完全唔害怕。我最害怕係香港人眼白白望住自己嘅權利,自己嘅選擇被剝奪時,佢哋唔懂得去反抗」,這位議會中的90後戰將形容:「香港釋法權喺一個獨裁政府手上,可以將所有規限及遊戲規則,左扭右扭,扭到去服務政治企圖,將所有進步民主派,將香港抗爭力量踢出議會」。


指宣誓風波是中共陷阱

他指宣誓風波是中共設下的陷阱,用一把由釋法造出的刀,交到香港司法機構,質疑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竟然配合北京,「將呢把刀放到法庭手上,入稟司法覆核?」他指出,梁振英雖然不連任,但指其任內四年已令香港制度崩壞,可以預視梁是否在位,在此制度下的香港只會變差,而北京透過釋法製造白色恐怖及寒蟬效應成功與否,「好睇元旦遊行大家願唔願意行出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30/198811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586

【動畫】捱凍行10km返學孤兒姊弟最怕想起他

1 : GS(14)@2017-01-23 07:45:09

4年前,母親腦溢血不幸離世;10個月前,父親意外病故,讓家住河南洛陽嵩縣大章鎮山區、年僅十多歲的王玉靜姐弟成了孤兒。面對連番打擊,姐弟倆選擇堅強生活,利用民政部門每月300多元的孤兒救助金,維持生活,堅持上學讀書。小玉靜的家是一處蓋在山上的三間磚瓦房,沒有院牆,僅有的兩個窗戶,用塑料布糊着,遮風擋雨。從家到學校,兩姐弟須經過一段10公里長的山路,過去一直父親騎電單車接送。如今,兩人只能選擇步行,特別是冬天,需要冒着寒風,捂着耳朵在山路中走3、4小時。雖然很累很冷,但兩姐弟卻說:「我們不怕累,不怕冷,最害怕的是途中回憶起父親原來送他們的場景......」儘管生活困難,姐姐王玉靜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今年15歲的她,比同齡者成熟許多。「這兩個孩子命苦啊。」村民說,2012年兩姊弟的母親突發腦溢血去世,同年嫲嫲也病逝。去年4月份,孩子父親耕地時突然倒下,村民趕緊將他扶到路邊,等到醫生趕到後,疑因急性心肌梗塞不治。「雖然孤苦無依,但是這姐弟倆非常懂事爭氣,特別是姐姐,不但負責做飯洗衣服,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前幾名。」該鄰居說。 有內地媒體將這對姊弟的故事拍下,再將總長不足2分鐘短片上載,隨即引起網民關注。「我們沒有爸爸媽媽,全靠我們自己。」短片中,不論是15歲姐姐含着眼淚,還是廚房裡12歲弟弟端起了一盆冰冷的白菜,燒火做飯的場景,都讓人動容。拍攝者稱:「這還能吃嗎?」弟弟:「沒事,再熱一熱就可以。」拍攝者:「你平時喜歡吃甚麼?」弟弟:「我不喜歡吃肉,喜歡吃白菜。」就是這幾句簡單對話,更是引爆數十萬網友的淚點。騰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2/199052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54

【學生必睇】過年最怕親戚問啲乜?袋定呢句回應旁身

1 : GS(14)@2017-01-31 03:14:05

其實親戚每年問的問題都相差無幾,受訪年輕人指被問得太貼身都會hea答就算。(網上圖片)



年又過年,迎來雞年的年初二,最期待的節目當然就是拜年,既可以吃到幾家茶飯,又可以?多幾封利是過個肥年。無論安坐家中等親戚上門或是到處去拜年,都少不免要跟親戚寒暄一番,當他們問到一些較私人的問題時,真是除了說聲恭喜之外,都不知道應該說甚麼好。



大部份受訪的年輕人都表示最怕被問到感情狀況,其次是學業問題。亦有受訪者指拜年時記不起的親戚稱呼,每年都被親戚評頭品足說「你又長高了,妳好像比去年肥」,還有拿自己跟他們的子女比較時都會感到尷尬,而父母更一於懶理,抱着一物治一物的心態在局外觀戰。若談到敏感話題,年輕人就乾脆帶親戚遊花園然後輕輕帶過。大家不想提早過「赤口」,還是多說幾句新年祝賀語,和氣生財吧。記者:黎婉婷攝影:王國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拜年時遇着親戚問東問西,真是難為了不少單身男女。(網上圖片)

受訪者Kaki想對親戚說:「恭喜發財」,封利落袋最實際。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30/199126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43

中國最怕保護主義蔓延 歐美對華實施「雙反」

1 : GS(14)@2017-02-02 00:59:56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否對華實施貿易保護措施尚未可知,但中國已表明反對立場,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於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禮致辭時,便明確表示要「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認為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美徵收中國進口洗衣機52%反傾銷稅

其實自今年以來,中國已多次遭遇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措施,本周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便作出終裁,對從中國進口的大型洗衣機徵收高達52.51%的反傾銷稅;而上周五,歐盟委員會也對中國的不鏽鋼管件產品作出終裁,決定實施為期5年的反傾銷措施。

歐盟對中國不鏽鋼管 採5年反傾銷措施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美國會否對華增收關稅,增幅及產品種類未明,故暫難說一定對中國出口不利;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今年加息步伐將左右美元走勢,如果美元續強、人民幣續弱,美元升值所增加的購買力可能會抵消到中國出口商增加的關稅成本。

而更令中央憂慮的是,萬一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蔓延至其他國家,促使其他國家的保護主義也抬頭,那對中國出口便會出現較大負面影響,尤其是人民幣雖兌美元貶值,但兌其他貨幣其實升值,一旦如此,匯率將會比特朗普更左右中國外貿表現。

另一方面,目前內地製造業需要面對勞動力成本、高稅率等難題,如果中央不想方設法從內部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那就算美國不徵關稅,中國出口一樣會面對困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08&issue=20170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66

與猷君女友合作拍劇劉愷威最怕對方講爛gag

1 : GS(14)@2017-03-03 00:54:40

為搵奶粉錢,劉愷威與楊冪女兒小糯米真係想見父母一面都有難度,早前劉丹就透露孫女每晚都會同父母視像見面,最開心見到爸爸,聽落都幾陰公豬。近日劉愷威同何猷君女友袁紫僑(CoCo)為湖南衞視拍攝新劇《周未父母》,新劇中劉愷威飾演CoCo上司,而CoCo就係一位刁蠻任性富二代。富二代角色似乎係為CoCo度身訂造,CoCo大讚劉愷威係一位好前輩﹕「佢經常指導我哋,分享演戲經驗,每次拍完都會約埋一大班演員一齊吃飯,真係拍得非常開心。」CoCo仲自爆自己做「歡樂小姐」﹕「因為我好鍾意講笑話,我當然覺得好笑,一班演員同劉愷威都有讚,但佢哋聽我講得多,都想阻止我講落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01/199435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26

【飲食籽】試涼茶爆紅 首逛濕街市 俄國靚仔最怕雞腳

1 : GS(14)@2017-04-22 10:50:39

他見到豬腳,以為是用來打人的武器,問記者通常如何烹調。



【飲食籽:老仔食事】Artem Ansheles,金髮、藍眼、高䠷身形,典型俄羅斯人樣貌。一說話,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香港人一見到我,就覺得我好像雀仔,因為覺得我說話好得意,和毛(體毛)又靚,哈哈!」來港四年,飲食文化對他的衝擊最大,像他不明白為何中國人喜歡食啫喱狀食物,像豆腐、龜苓膏、豬紅等,或者他最怕的雞腳,便自費拍攝自己對香港食物的感覺,最近更邀得媽媽一齊上鏡試飲涼茶,古怪反應因而爆紅。



今年22歲的Ansheles因為喜歡香港,一心來讀書,卻誤打誤撞做了電視台節目主持。「本身間學校報名時寫明是用英語授課,但最後是用普通話及廣東話,我初來港時,半句廣東話都不懂,最後便放棄了,最初靠當模特兒為生,我想積極融入本地生活,第一件事便要學懂語言。」他學中文有一年時間,記者和他以廣東話對話完全不成問題,間中有些句子文法及詞語運用有點奇怪,像以「爆裂的腦袋」形容頭痛等。「我現在的電視台工作做得很開心,有些人估不到廣東話不正的外國人在電視台工作,最多人問我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學中文,我每次聽到新詞語,就會用本簿記下拼音,我寫完一次便會記得,有時臨瞓前將當日所學的新詞語溫習一次。最重要還是實踐,我很少外國朋友,大部份都是本地朋友,這個學語言方法是最好。」那最喜愛的中文字是?「我最喜歡的中文字是垃圾,我真是解釋不到為何喜歡,但聽落覺得正,讀音很過癮,垃圾垃圾!但櫃龜桂跪這些字我始終學不到,希望繼續努力,終有一日可以學到。」



他第一次到旺角,卻不知道香港有濕街市,覺得好新奇。

他最怕是雞腳,覺得像巫婆手指。



到濕街市,第一時間帶他挑戰皮蛋,他說最不習慣皮蛋的餘韻味道。

他不明白為何中國人喜歡食啫喱狀食物,像龜苓膏、豆腐、豬紅。


努力學廣東話 形容香港似「蟻巢」 

他喜歡食,亦愛食,但香港和俄羅斯在飲食文化上截然不同,對他來說是最大衝擊。「我來香港時,遇到最大問題是飲食,我掙扎了好久,好奇怪中國人點解食內臟,或者我最怕的雞腳,還有中國人好喜歡食箒喱狀的食物,這些在我眼中覺得好得意,所以想記錄這些我在香港遇到的事。不過在香港住得久了,反而喜歡香港的食物,俄羅斯食物會放好多奶類烹調,現在反而食不慣。我媽媽最近來了香港,她說我似亞洲人,無論是行為、愛好,香港人覺得我是鬼仔,所以我不知自己是甚麼人。」他續說:「我最喜歡香港食物是點心,特別是馬拉糕,最不喜歡一定是杯麵,試過食完中毒,所以現在一見到杯麵就跑了。」「如果要我用一個詞語形容香港,我用『蟻巢』,因為香港人好忙好迫。我來香港之前,覺得它和紐約好似,都是一個商業中心,好繁忙,又有少少危險,現在住香港幾年,就覺得它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地方,人好友善,好有活力,雖然地方細,但好多地方都很有感覺。」我問他最愛香港哪一個地方,答案竟然是……馬騮山!「我好喜歡這個地方,好靜,又有少少危險,我媽媽最近來了兩個星期,我都專登帶她行了一轉,她都覺得好新奇。」他說自己很愛香港這個地方。「如果你問我想住幾耐這個地方,我想住好耐好耐,呢一刻我無想過離開。」



每次聽到新詞語,便用本簿記下拼音,通常寫完一次就記得。

最近和媽媽一齊上鏡拍片試涼茶,因而爆紅。

現時是電視台的全職主持。

記者:何嘉茵、張佩君攝影:鄧鴻欣、王國輝編輯:謝慧珊美術:黃創泰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2/199971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