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膩中俄臉色 蒙古煤礦分「第三鄰居」

2011-10-03  TCW




清末民初小說家老舍筆下的蒙古人 好客大方,〈草原〉一文中形容兩邊是「蒙漢情深、喜氣洋洋」。不過,在這實物強權的年代,中國在全世界插旗買礦,卻在友好十多年的鄰居領土內栽了個跟頭。

九月底,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駁回外資入股開塔本陶勒蓋(Tavan Tolgoi)煤礦的初步協議,其為首的企業正是中國最大煤礦業者神華,計畫取得四○%股權,其餘則由俄羅斯、美國、日本與韓國分占。

官方發言人巴扎亞(S. Batzaya)並未說明原委,不過中國媒體紛紛懷疑是日、韓阻撓,導致開發案重新招標審議。

身懷「橫財」玩政治遊戲

塔本陶勒蓋是全球最大的未開發煤礦,儲量約六十億噸,預計可開採超過三十年。二○○九年蒙古政府為兌現將礦產資源收益惠及百姓的承諾,啟動煤礦專案的國際 招標後,隨即引來全球各國競相投標。

塔本陶勒蓋的礦藏雄厚,讓《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喻其為蒙古的一筆「橫財」,在嚴峻的地緣政治現實中,採「三分法」賞給中、美、俄,堪稱政治高招,終有可能改變這個貧窮國家與大國之間的遊戲 規則。

中國神華取得最大持股比率不難理解,因為中國已連續十三年成為蒙古最大貿易夥伴與投資國,不考慮中國的利益,難以達成借力帶動蒙古國經濟的期望;但同一個 原因也在國內釀成隱憂,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旭日夫主張,蒙古是個小國,過分依賴中國終會威脅國家安全。

引進其他鄰居制衡中國

蒙古政府好不容易擺脫舊蘇聯控制,卻困於中國的銀彈攻勢,只好開放投資不斷引進「第三鄰居」,包括與澳洲的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合作開採銅礦、與日本尋找稀土資源,這回又將二四%的煤田股權分給美國,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塚原東吾說,蒙古尋求經濟成長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平衡 點用心良苦,但須步步為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雖是處於世界邊陲地帶的窮國,今年經濟成長卻驚人的強勁,光是上半年就達一四.三%,創歷史新高;而一月至今,進出口總額也比去 年同期成長八八.四%,擠進全球少數高速成長國家之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9

中俄天然氣難定價

2013-05-06  NCW
 
 

 

氣價分歧巨大,中石油希望比土庫曼斯坦的氣價格便宜,俄羅斯希望和

送到歐洲的氣價一致

◎ 本刊見習記者 黃凱茜 文根據最新的時間表,還有兩個月,中俄關於天然氣的交易將簽署具有約束力的框架協議。但在關鍵的氣價問題上,雙方要達成一致並不容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訪俄,將漫長的中俄天然氣談判帶入新一輪衝刺。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有限公司(Gazprom)3月22日簽署的備忘錄,俄羅斯將從2018年起,30年內每年通過東線管道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雙方約定6月底前簽框架協議,年底前簽署完整協議。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稱,中俄天然氣談判 “有了重大進展” 。

除了總量,備忘錄確認了東線管道供氣的基本參數,包括供應量和首次供應計劃日期等。中石油和 Gazprom 都在官方網站上發佈消息表示,力爭在今年內簽署購銷合同。此外,雙方還將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LNG 項目和西線供氣合作繼續研究論證。這將使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國。

早在2010年,俄羅斯能源局已在一份能源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歐洲在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重要地位,將逐漸被亞洲市場所取代。多年以來,得益于歐洲較高的天然氣價格水平,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主要的出口市場。但情況在變化。近年來隨著歐洲天然氣市場自由化改革,俄歐間關於出口天然氣的價格出現分歧,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等主要出口過境國在過境費、天然氣價格、債務和貸款等問題上也衝突不斷。此外,北美能源獨立戰略的實施以及中東、西非等地區釋放出的天然氣供應,都使得歐洲國家天然氣進口更為多元,減輕了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這間接加重了中國與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這次談判很順利, ”一位接近中石油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 “但這次只是簽署備忘錄,此事幾年都沒談下來的原因就在氣價問題上。中石油希望比土庫曼斯坦的氣價格便宜,但俄羅斯希望和送到歐洲的氣價一致,差異很大。 ”據瞭解,目前中亞天然氣到岸價格為2.5元 / 立方米,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價格約為3元 / 立方米,而中國政府規定西氣東輸管道供氣出廠價為1.19元 / 立方米和0.79元 / 立方米。 “我們現在用中亞的氣就虧損,去年進口天然氣板塊共虧420億元,預計今年要虧600億元。俄羅斯的高價格,我們根本承受不了。中亞的氣進銷虧損1.5元 / 立方米,如果以此價格再進口380億立方米,加起來就是1000多億元——整個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才1100億元。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現在中國在與中亞談判,希望降低氣價。

九年長跑

從2004年10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始,中石油和 Gazprom 的天然氣談判已歷經九年,其間數次擬定供氣時間表,卻一再延誤。價格始終是中俄天然氣談判最直接且難妥協的障礙。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和出口量,其天然氣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一。2012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為6545億立方米,管道天然氣出口為1787億立方米。中國和俄羅斯在天然氣資源上有很大的互補性。

201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1475億立方米,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從2006年開始進口天然氣以來,進口量從最初的9.4億立方米增至2012年的428億立方米,占消費總量的29%。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預測,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有14% 的增長,對外依存度將達到30%以上。根據中國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7.5%,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5%。

2004年中俄雙方開展經濟技術研究,從西西伯利亞經新疆阿爾泰每年向中國供氣300億立方米,當時計劃供氣時間為2010年;2006年3月,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石油簽訂了 《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會談紀要》 ,約定俄羅斯將從2011年開始每年向中國供氣680億立方米,供氣年限長達30年。採取西線與東線兩種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亞資源為基礎,經阿爾泰地區與西氣東輸管道連接,年供氣量約300億立方米,後者則涉及東西伯利亞、遠東與薩哈林大陸架等天然氣田,年供氣量約380億立方米。2013年的新談判主要是東線方案的延續。

2009年6月17日,中俄兩國元首簽署 《關於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同年10月,溫家寶總理和普京總理在北京簽署 《落實2009年6月24日〈關於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路線圖》和《關於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框架協議》 。

2010年5月,Gazprom 副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 梅德韋傑夫(Alexander Medvedev)曾表示 “將于2011年中期最終達成商業協議” ,從2015年起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同年9月,Gazprom 和中石油敲定了2006年的框架協議,但這一方案再次因價格分歧未能最終實施。

2011年6月初,中俄雙方能源談判代表簽署了 《關於2009年6月24日〈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議定書》;同年10月普京訪華時,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希望為解決天然氣合同價格分歧打下基礎,但也未能如願。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梅德韋傑夫同年表示,中俄天然氣談判 “只剩下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價格。但最終達成協議將符合雙方利益” 。他同時認為,Gazprom 在價格方面的立場是“合理的” ,因為俄方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輸往中國的天然氣鋪設新管道。

當中俄在價格問題上僵持不下之時,相對低價的中亞天然氣談判順利完成。中石油與土庫曼斯坦在2007年簽訂 了每年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購銷協議,此後土方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追加供應至650億立方米的年供應量。西氣東輸二線從2009年12月開始引入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截至2012年底累計向中國輸送420億立方米。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勤華指出,2011年的數據顯示,全球天然氣資源儲量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其中占全球儲量11.7% 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非常搶眼,該占比在2010 年只有4.3%。 “我們以前跟中亞的合作很大部分是做給俄羅斯看的,沒想到這樣的 ‘敲邊鼓’最後也取得了成功。 ”盡管輸送距離更短,而且不需要途經第三方國家的過境費,俄方仍希望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按照歐洲的價格計算,而中國希望參照中亞氣的價格商議。2012年俄羅斯出口歐洲的管道天然氣的價格為352.4美元 / 千立方米,相比中國要求的235美元 / 千立方米的價格,100多美元的差價難以彌合。

據《經濟參考報》稱,經過多輪磋商,目前中俄雙方對每千立方米天然氣的出價差距已經縮小到了50美元之內。

即便如此,對於30年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合同量來說,數百億美元的差價也難以令雙方滿意。

俄羅斯更著急

俄羅斯的天然氣主要向歐洲和獨聯體國家出口,供應了歐洲約30% 的天然氣消費量。2012年管道天然氣的出口總量為1787億立方米,其中出口到非獨聯體國家的是1126億立方米,與2011年1173 億立方米的出口量略有降低。

今非昔比的市場格局,使俄羅斯重新審視以歐洲為主的天然氣出口戰略,並轉向以中國作為重點的亞太區域。

《2012年 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歐盟天然氣消費下降9.9%,為歷 史最大降幅;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增長為21.5%,是北美之外增幅最大的地區。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量價齊跌,直到2011年才有所恢複,出口均價還在2011年達到了361.6美元 / 千立方米的十年最高值,出口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匈牙利四國的年平均管道氣價甚至達到了每千立方米415美元-450美元。

美國頁岩氣商業產量爆發使全球天然氣供應格局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天然氣與 LNG(液化石油氣)的市場價格,歐洲市場的 LNG 現貨價格開始低於俄羅斯天然氣長期合同價格。隨著歐洲天然氣自由市場和現貨貿易的發展,歐洲希望考慮現貨價格,降低原油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

2012年初,Gazprom 在壓力之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國的天然氣出口,調整了價格公式參數,出口價格平均下調了約10%。但 Gazprom 仍拒絕歐洲方面提高天然氣出口價格公式與現貨價格關聯度的要求,堅持出口氣價與相對處於高位的石油價格掛鈎。

中石油規劃總院工程師岳小文指出,面對歐洲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和降價等多重壓力,俄羅斯將目光聚集到東部的亞洲市場。中石油中俄合作項目部也撰文稱, “在對歐洲天然氣出口面臨被動的情況下,俄羅斯天然氣的東移戰略為加快中俄天然氣合作帶來了契機。 ”俄羅斯能源局2010年發佈的 《俄羅斯到2030年的能源戰略》中,宣告了針對東部能源市場的多元化出口戰略,並將中國市場放在重要位置。根據該戰 略,到2030年,俄羅斯向亞太市場的天然氣出口將從零增加到20%,與此同時,在歐洲市場要保持平穩的出口總量,但出口比例將 “持續減少” 。

前途光明, 短期悲觀雖然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在不斷上升,但多元化的充足氣源供應,加上歐洲市場的供應飽和與價格紛爭,讓中國在談判中更加從容。許勤華表示, “感覺俄羅斯現在很著急。 ”中國目前的天然氣進口渠道包括中亞、澳洲、北非和中東的管道天然氣和LNG。此外,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David Robinson 認為,美國 LNG 對中國有潛在的出口可能,也會給俄羅斯帶來壓力。

俄羅斯已發現的大氣田多分佈在西西伯利亞盆地北部,故在中俄談判之初,討論主要圍繞在西西伯利亞地區通往新疆阿爾泰的西部線路上。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曾在 《俄羅斯天然氣資源現狀及潛力分析》一文中指出,西西伯利亞地區可能向中國供氣的氣田為非主力或未開發氣田,其中大赫茨凹陷及周邊地區是阿爾泰天然氣管線的主要氣源,該區具有每年200億到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生產能力。該文認為,只要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在滿足俄羅斯國內和歐洲需求後,向中國西線每年供氣300億立方米具有儲量和產量保證。

今時不同往日,因為中亞氣已經從新疆引入,中國對於西線的需求相對減弱,目前等待敲定的合同主要是來自東線的供應。對於中國東北地區來說,因為缺乏可以接收進口LNG 的港口,對來自近鄰管道氣的需求更為強烈。

2011年,Gazprom 新增天然氣儲量7198億立方米,近一半來自俄羅斯東部新的天然氣開采中心,包括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以及亞馬爾半島、薩哈林大陸架和北極大陸架地區。東西伯利亞天然氣 ABC1+C2級儲量7.73萬億立方米,其中中國重點關注的科維克金和恰揚金兩個巨型氣田,共有3.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

值得關注的是,東西伯利亞巨大的開發潛力背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

作為俄羅斯未來油氣開采基地和開發前景區,東西伯利亞雖然擁有巨大的油氣探明儲量和可觀的遠景資源量,但只有不到10% 的油氣資源轉化為工業儲量。該地區的原始天然氣資源量探明率很低,平均只有7.9%。該地區工業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後,對中石油來說,若東線供氣計劃能最終達成,還需要面臨來自于東西伯利亞的勘探風險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的問題。

中俄兩國天然氣合作除面臨天然氣價格的分歧、天然氣氣源的不確定性,還有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中石油集團中俄合作項目部夏啓明博士指出,東部天然氣中氦的含量非常高,達到0.15%- 0.6%,而氦氣在軍事、高科技領域非常重要且稀缺。未來氦氣供需之間的缺口將逐步擴大,出于戰略及市場因素的考慮,Gazprom將積極推動有關氦氣的聯邦立法。如果出現了法規上的制度性限制,天然氣將不能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而需要在港口進行液化分離再出口。

許勤華對此輪談判的敲定並不看好, “這次要簽訂合同還是很難,但會在細節上做進一步的溝通和磨合,譬如商定貿易方式和金融手段等。俄羅斯可能在價格上有所讓步,但也會要求通過其他方式讓中國對他們進行彌補。 ”本刊記者于寧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64

中俄簽25年石油供應協議 總量3.65億噸涉2700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947

據新華社報導:

俄羅斯石油公司21日證實,該公司當日在此間舉行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石油供應協議。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稱,據該協議,俄擬於25年內對華供應石油約3.65億噸,交易額預計2700億美元。

21日謝欽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共同簽署了該協議。俄方稱,協議是在2013年3月俄中政府間協議的框架下籤訂的,這是兩家公司及俄中兩國能源和經濟領域合作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謝欽表示,這是一項長期、規模性的交易,將對鞏固俄石油和中石油兩家公司的長遠關係產生顯著影響,這項協議將有助於為俄石油未來在勘探和開採領域的項目吸引後續資金,推動必要的石油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並利於在未來遠期內俄石油公司有序分配石油資源,保障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石油。

俄石油方面還證實,除供油協議外,俄石油與中石油天津煉油廠聯合項目及石油開採領域的合作發展亦在實施之中。

另悉,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此前在聖彼得堡會見了俄總統能源發展戰略和生態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兼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32

中俄暫停進口新西蘭奶粉 新15%出口存風險 紐元跳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87

上週六,新西蘭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恆天然集團宣佈,該公司旗下工廠生產的三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約38噸)可能感染了足以導致消費者食品中毒的肉毒桿菌。

使用這類濃縮乳清蛋白的約500噸恆天然產品已銷往新西蘭、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沙特阿拉伯七個國家的八家企業。

恆天然聲稱,並未發現任何受污染乳清蛋白相關的病例,但中國與俄羅斯上週末均已暫停進口新西蘭奶粉。
中國是新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這次事件對新西蘭無疑是沉重打擊。彭博報導稱,新西蘭產89%的牛奶都用於供應恆天然。

高盛指出,2012年全年,新西蘭乳製品出口額126億新西蘭元,佔出口商品額的27%,其中奶粉約69億新西蘭元,佔出口總額比例15%。

而去年中國進口新西蘭奶粉約21億新西蘭元,約為新西蘭奶粉出口額的三分之一。但乳清蛋白佔新西蘭乳製品出口額比例很低。

新西蘭貿易部長 Tim Groser表示,現在就預測恆天然產品事件對新西蘭的經濟影響還為時過早,

我們的乳製品全球銷售額135億新西蘭元(合105億美元),其中32億新西蘭元來自對華出口,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大的市場。

是否這個市場都存在風險?單單從理論上說是的。

匯豐駐悉尼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認為

近期內,這無疑可能對新西蘭的前景是相當重大的事件,可能短期內影響新西蘭元和新西蘭的市場。

高盛也認為,初期很難確定潛在的經濟影響。

最好的結果是,恆天然能查明受污染產品,重新讓外界今後相信其產品的品質。

新西蘭的外貿可能就會迅速恢復正常,或許對新西蘭貿易差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有影響,經濟影響會很小。

這也是高盛的基準預測。

最壞的結果是,如果中國的禁令不只持續幾天,而是幾週,那麼新西蘭乳製品的影響就會波及其他國家。

這顯然會對新西蘭的貿易餘額和國內經濟信心帶來強烈的負面影響,其後果更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最大的擔憂將是新西蘭食品安全的聲譽。

8月4日,新西蘭元兌美元跌至近三個月最低點。恆天然股價跌幅8.7%,跌幅為去年該公司分紅與收益開始交易以來最高。受其影響,新西蘭NZX50股指跌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54

中俄管道的“備胎”——日俄管道襲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2769

中俄近期正式簽署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供應協議之後,俄羅斯下一個市場目標鎖定了日本。在福島核事故之後,日本亟待降低能源成本。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33名日本政策制定者構成的小組支持與俄羅斯達成修建6000億日元(59億美元)的輸氣管道、以每年向日本供應200億立方米的協議。這相當於約1500萬噸液化天然氣,或日本進口量的17%。 上述小組秘書長、日本自民黨眾議院成員Naokazu Takemoto在5月23日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透露了這一消息。根據計劃,將修建從俄羅斯庫頁島至日本東京東北部茨城縣的1350公里長的管道。他還表示,計劃最早在6月向首相安倍晉三提議此事,以便俄羅斯總統普京秋天訪日時將此事提上議程。 這一協議也體現了俄羅斯努力在亞洲扮演更重要能源供應者角色的願望。烏克蘭事件以來,歐洲有意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這或導致俄羅斯在與日本的談判中喪失一定的籌碼。 與中俄天然氣供應協議類似,日俄天然氣供應也經過了長達十年多的談判長跑。Takemoto向彭博新聞社表示,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後,日本核反應堆關閉,與俄羅斯的輸氣管道重新被提及。 據日本財政部數據,該國去年花了創紀錄的7萬億日元進口液化天然氣,是其三年前成本的兩倍以上。Takemoto稱,液化天然氣只能通過運油船輸送,成本較高。修建直接的天然氣供應管道可以降低運輸成本。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13年購買了8749萬噸。目前,俄羅斯是日本第四大能源供應商,排在澳大利亞、卡塔爾和馬來西亞之後,其天然氣供應占日本消費量的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42

中俄天然氣世紀交易

2014-05-26  NCW  
 

 

多元化的充足氣源供應,讓中國在中俄天然氣談判中更加從容◎ 財新記者 黃凱茜 文huangkaiqian.blog.caixin.com 5月22日上午9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 司(601857.SH/00857.HK/NYSE:PTR,下稱中國石油)總裁汪東進,星夜兼程從上海回到北京,帶著跨世紀的中俄天然氣合同,總算趕上了2014年中國石油的股東大會。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見證下,中俄天然氣談判歷經十年的艱難拉鋸,終於修成正果。5月21日下午,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簽署了天然氣購銷合同。根據該份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為30年。

按照計劃,管道將從黑龍江黑河地區進入中國,目標市場主要是東北、京津地區和華東地區。

根據俄羅斯媒體 《今日俄羅斯》援引 Gazprom 總裁阿列克謝 · 米勒的說法,此次合同的總價值為4000億美元,但具體氣價仍屬 「商業機密」 。早前有接近中石油的消息人士稱,中俄雙方一直對天然氣價格僵持不下,主要原因在於,俄方希望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按照歐洲的價格計算,而中國希望參照中亞氣的價格商議——儘管輸送距離更短,而且不需途經第三方國家給付過境費。

根據中石油披露的協議信息,前五年漸增期,輸氣量為每年50億 -300億立方米,從第六年起每年合同氣量為380 億立方米。

按照4000億美元的合同總價,粗略計算,可得出價格約為380-390美元 /千立方米,高於2013年中國進口管道氣(主要為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氣)2.13元 / 立方米(約合340美元/ 千立方米)的到岸均價;也略高於俄羅斯出口向歐洲的平均價格,2012年俄羅斯出口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平均到岸價格約為352.4美元 / 千立方米,但是俄羅斯對歐洲國家的價格很不一致,比如出口到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的氣價高達415-450美元 / 千立方米,2013年更是漲至450-490美元 /千立方米。

雖然購銷合同已經簽訂,中石油股份公司投資者關係處人士表示,目前簽訂的合同未必已經確認了一個固定的價格,有可能只是列出了價格制定的原則或公式,或者商定了一個價格達成一致的時間表。

中俄天然氣談判十年拉鋸,彈指一揮間,全球天然氣供需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撼動了俄羅斯的十足 「底氣」 。

美國、中亞、中東地區天然氣儲量和產量的大幅增長,削弱了俄羅斯在天然氣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俄羅斯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分別佔世界總量的26.3% 和21.3%,到2012年這兩項指標都下降到了17.6%。

美國因2006年爆發的頁岩氣革命實現了能源獨立,中東、西非等原本向美國出口的氣源地釋放出了天然氣供應盈餘,蓬勃發展的全球液化天然氣 (LNG)貿易提供了現貨市場和長期協定的靈活性,這都使得歐洲國家購買天然氣更為多元,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俄羅斯氣源的過度依賴,這也間接加重了中國與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價格分歧

中俄天然氣的馬拉松談判,前後經歷了西線和東線兩種方案的探討。

2004年,中俄雙方開展經濟技術研究,計劃從西西伯利亞經新疆阿爾泰每年向中國供氣300億立方米; 2006年3月,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石油簽訂了 《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會談紀要》 ,約定俄羅斯將從2011年開始每年向中國供氣680億立方米,供氣年限長達30年。

該紀要同時採取西線與東線兩種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亞資源為基礎,經阿爾泰地區與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連接,年供氣量約300億立方米,後者則涉及東西伯利亞、遠東與薩哈林大陸架等天然氣田,年供氣量約380億立方米。此次敲定的購銷合同,可以說是東線方案的延續。

2009年,中俄雙方就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簽訂了框架條款,此後雙方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間斡旋了四年。2013 年3月,中俄雙方簽署備忘錄,稱俄羅斯將從2018年起,30年內每年通過東線管道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

原本預計在2013年內完成起草的購銷合同,仍因價格分歧未能最終敲定。

Gazprom 副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梅德韋傑夫(Alexander Medvedev)曾在2011年向媒體表示,中俄雙方「只剩下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價格,但最終達成協議將符合雙方利益」 。他同時認為,Gazprom 在價格方面的立場是 「合理的」 ,因為俄方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輸往中國的天然氣鋪設新管道。

在中俄天然氣談判因價格分歧陷入膠著狀態之際,中亞地區殺出了土庫曼斯坦這匹黑馬。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儲量居全球第五位,土方給中石油的價格也更具吸引力。2007年,中土雙方簽訂 了每年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購銷協議,此后土方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追加供應至650億立方米的年供應量。2013 年,中國進口天然氣總量為530億立方米,約佔全年1700億立方米總消費量的31%。其中中亞進口管道天然氣為280 億立方米。

雖然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和對外依存度在不斷上升,但是多元化的充足氣源供應,讓中國在中俄天然氣談判中更加從容。目前中國的天然氣進口渠道包括中亞的管道天然氣,以及來自卡塔爾、澳大利亞、印尼和馬來西亞的LNG 長期合同。此外,加拿大和美國的天然氣未來會有剩餘的產量,對中國有潛在的出口可能,這也會給俄羅斯方面帶來壓力。

合同最終簽訂固然喜人,但隨著高價的進口氣氣量逐年增大、國內天然氣價格未能理順,中石油進口和銷售天然氣的價格一直倒掛。

2013年6月發改委調高了一次天然氣門站價格之後,全國平均最高門站價格為1.95元 / 立方米(約合310美元 / 千立方米) ,平均漲幅在15.4%。儘管如此,2013年中石油銷售進口天然氣和LNG仍虧損419億元。

不過在增量氣上的調整已經基本到位,黑龍江、北京、天津等俄氣目的地的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分別為2900元 / 千立方米和3140元 / 千立方米(折合分別為466美元 / 千立方米和504美元 / 千立方米) ,即便扣除從口岸輸送到目的地的管輸費用和增值稅,已經給中石油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間。

有分析指出,俄氣要到2018年才開始供應,在這四年期間,有足夠的時間朝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靠攏,天然氣門站價格仍有上漲的餘地。

俄氣東來

Gazprom 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而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最大市場——2013年歐洲非獨聯體國家向俄羅斯購買了1743億立方米天然氣,這佔到歐洲天然氣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同時,供往歐洲市場的氣量佔 Gazprom 總銷售的三分之一、營業收入的一半。

但是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因領土爭端關係緊張,在外交上俄羅斯站到了歐洲的對立面。而貿易方面,近些年來俄歐之間關於天然氣購銷的定價方式出現分歧,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等主要出口過境國,在過境費、天然氣價格、債務以及貸款等問題上也衝突不斷。

2006年後,頁岩氣大規模上產讓 美國獲得了充足的供應量,並導致美國天然氣價格持續下跌。國際範圍內的LNG 貿易流向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原本以美國為目標市場的中東 LNG 出口轉而供應世界短期和現貨市場。美國天然氣價格僅僅相當於亞洲市場上的四分之一左右。

外部環境的悄然變化,令俄羅斯不得不為天然氣尋找在歐洲以外的出路。

俄羅斯能源局2010年發佈的《俄羅斯到2030年的能源戰略》中,制定了針對 東部能源需求市場的多元化出口戰略,並將中國市場放在重要位置。根據該戰 略,到2030年,俄羅斯向亞太市場的天然氣出口將從零增加到20%,與此同時,在歐洲市場要保持平穩的出口總量,但出口比例將 「持續減少」 。

Gazprom也試圖在向東亞地區擴展自己的版圖,在其2013年年報中稱,目標是在東北亞、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尋 求市場份額,並在保持2013年對歐出口規模的同時,在全球 LNG 市場中達到10%-15%的市場份額。

東西伯利亞處女地

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中約定,主供氣源地為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金氣田和薩哈共和國恰揚金氣田,由 Gazprom 負責氣田開發、天然氣處理廠和俄羅斯境內管道的建設;中石油負責中國境內輸氣管道和儲氣庫等配套設施建設。

因為中亞氣已經從新疆引入,中國對於西線的需求相對減弱。而且從新疆進入再送往東部地區的消費市場,還需要修建長距離的管道,在輸氣過程中需附加不菲的管輸費用。故有中國石油投資者關係處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相比西線方案,中石油更為積極地爭取從東線進口,離華北和東部的市場更近。

中石油中俄項目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以前俄羅斯的主力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地區,主要送往歐洲。直到近些年來,Gazprom開始啟動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勘探開發之後,才有了從東部出口天然氣的資源基礎。

2011年,Gazprom 新增天然氣儲量7198億立方米,近一半來自俄羅斯東部新的天然氣開採中心,包括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以及亞馬爾半島、薩哈林大陸架和北極大陸架地區。

然而東西伯利亞巨大的開發潛力背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有研究表明,東西伯利亞雖然擁有巨大的油氣探明儲量和可觀的遠景資源量,但只有不到10% 的油氣資源轉化為工業儲量;原始天然氣資源量探明率很低,平均只有7.9%。此外,該地區人跡罕至,工業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後。對中石油來說,若東線供氣計劃能最終達成,還需要面臨來自於東西伯利亞的勘探風險和配套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投入。

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NBR)能源安全項目研究主管赫伯格(Mikkal E. Herberg)向財新記者表示,現在的困難主要是俄羅斯方面能否順利完成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開發,包括天然氣田開發和管道建設,這會耗資巨大。他同時表示,現在還不能確定的是中國是否會做出信貸安排,如提前預付天然氣貨款,從而使俄氣公司可以有額外的資本來投資於基礎設施。

據路透社此前的報導,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稱,中俄簽訂的天然氣合同中將有一個高達250億美元的預付款選項。而中俄雙方在2009年簽訂的石油貿易合同就是建立在「石油換貸款」的基礎之上的,俄羅斯以石油為抵押,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俄方以供油償還貸款,2011-2030 年,以1500萬噸 / 年的規模通過管道向中國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

財新特派華盛頓記者張翃對此文亦有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93

俄羅斯當真放血?中俄天然氣價格接近歐洲最低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683

俄羅斯天然氣寡頭企業Gazprom向中國出售的天然氣價格接近供應歐洲天然氣的最低價。 俄羅斯兩位要求匿名的政府官員在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表示,Gazprom向中國出售的天然氣基準價格(base price)約為360美元/千立方米,這和Gazprom去年與德國達成的天然氣價格接近。後者為366美元/千立方米,這是對歐天然氣的最低價格。 中國和德國都是Gazprom的大客戶。 考慮到全球原油價格、通貨膨脹和利率的變化,天然氣銷售合同中的價格可以進行調整。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及,Gazprom在5月與中石油簽署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供應協議,為期30年。這也是Gazprom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供氣合約。 Gazprom副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Medvedev上個月曾表示,中國將在正式供氣前先行支付Gazprom 250億美元,以支援對方建設西伯利亞通往中國的輸氣管道。一位知情人表示,余款支付時間表將在9月制定出來,Gazprom可能將進一步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多折扣。 中石油一位要求匿名的高管稱,上述中俄雙方的財務安排意味著,中石油所支付的價格有可能為350美元/千立方米。 實際上,這已經傾向於中方在5月簽訂協議之前所希望的價位。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援引俄羅斯塔斯社文章稱,中方價格在350美元-360美元/千立方米,Gazprom預計價格在400美元/千立方米。 當前,上海民用天然氣的價格接近400美元/千立方米(2.50元/立方米)。 俄羅斯當地時間周三,Gazprom股價最高上漲1.6%,至151.3盧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868

金磚銀行背後的大國博弈:中俄聯手挑戰美國制定的全球秩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668

(普京、默克爾在德阿世界杯決賽上交談)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不僅在挑戰了IMF-世行為骨架的金融體系,更意味著全球最大的新興國家將有實力挑戰冷戰結束後美國制定政治體系。 五個最重要發展中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5年多的艱苦談判後,在巴西福塔萊薩發表聲明決定啟動金磚開發銀行,該行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各成員國認繳的啟動資金額度為500億美元。 此外他們還同意設立1000億美元應急儲備基金來應對金融危機沖擊。 魔鬼在細節 亞洲時報評論稱,“福塔萊薩”的重要性,不只是在宣布金磚開發銀行。更為重要的在於該銀行的運作:未來金磚國家將能夠挑戰按照“華盛頓共識”制定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1989年陷於債務危機的拉美國家急需進行國內經濟改革,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約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對拉美國家提出包括增強財政紀律,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貨膨脹率,穩定宏觀經濟形勢等10項改革措施。 由於這些思想秉承了亞當·斯密自由競爭的經濟思想,與西方自由主義傳統一脈相承。後來人們將這些觀點稱之為“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宣言”,並此成為新興國家轉型的普遍方案。 著名學者諾姆·喬姆斯基稱: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一系列理論,它們由美國政府及其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所制定,並由它們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實施” 《亞洲時報》認為,金磚開發銀行意義超越經濟和金融,其核心就是地緣政治:新興國家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替代正走向失敗的“華盛頓共識”。 《金融時報》認為金磚集團的目標已經遠不止建立一個反西方的陣地。金磚銀行使得金磚集團的合作上升至全新層次,其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語。金磚銀行不僅計劃扮演一個被迫切需要的角色,向快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提供發展融資,它還意圖在這一過程中向世界呈現另一種發展願景:富裕國家宣揚自身價值觀的做法,以及世行對貸款附加條件的官僚做法,都將被摒棄。 猛打地緣政治牌 在福塔萊薩宣言公布之前,中國-俄羅斯聯盟顯著增強,普京在上海簽下了對中國的“世紀天然氣協議”。 習近平和普京都利用本次金磚國家峰會,加大對整個拉美國家的影響。 普京來巴西不只是為了看世界杯決賽,他除了會晤了巴西總統羅塞夫,還見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他們詳細討論了烏克蘭危機細節問題。 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in可能是普京巴西之行的最重要成員。正是她對南非施加的強大壓力,讓金磚國家決定一致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 而普京在拉美國家的一系列穿梭外交已經凸顯了俄羅斯的實力。 他會晤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後,慷慨的豁免古巴360億美元債務。 普京還與烏拉圭總統 Pepe Mujica討論了建設深海石油鉆井項目,並與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元首討論了一系列經濟項目。 中國主席習近平同樣在展開拉美之行,他將訪問巴西、阿根廷、古巴和委內瑞拉。與俄羅斯的能源經濟一樣,“中國制造”同樣需要拉美這個巨大市場。 《亞洲時報》認為正陷入債務危機的阿根廷,很可能會成為金磚銀行的擴大影響力的試金石。 IMF和世行的重組方案沒能讓阿根廷走出債務危機的沖擊,現在阿根廷政府又面對美國禿鷲對沖基金新的索賠。 如果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能夠讓阿根廷擺脫危機,那麽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伊朗和土耳其這些國家可能都將投向中俄主導的金磚國家新體系的懷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507

中國國家元首十一年來首次訪蒙背後:蒙古國緊抱中俄大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26

盡管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號稱世界級礦業工程的Oyu Tolgoi銅金礦,但蒙古國經濟仍疲弱。在向西方投資者獻殷勤二十多年之後,為尋求提振經濟,蒙古國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和俄羅斯。(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目前,蒙古國經濟增速已連續四年萎靡不振,通脹高企,本幣更是大幅貶值到歷史最低點。與力拓集團關於蒙古國Oyu Tolgoi銅金礦的矛盾令該國國際投資一落千丈,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資同比暴跌70%。蒙古國將希望寄托於中國和俄羅斯,希望藉此尋求國際資金。

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蒙古國負責礦業的副總理Erdenebulgan Oyun曾在上個月接受采訪時表示:

每個人都想和中國做生意。

中國和俄羅斯最高領導人即將陸續訪問蒙古國。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8月21日至22日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11年來首次出訪蒙古國。《人民日報》將此次訪問稱之為“走親戚”。

此後兩周,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將出訪蒙古國。

彭博新聞社援引分析師預期稱,中俄可能將與蒙古國就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協作或談判。

Erdenebulgan Oyun透露,習近平出訪蒙古國期間,中蒙可能簽署兩國天然氣合作項目。8月18日,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表示,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雙方將明確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的經貿合作思路,互聯互通礦能大項目合作。據《每日經濟新聞》,中石化屆時也將與蒙古國企業就一項煤制氣項目簽訂協議。

NovaTerra LLC合夥人Peter Morrow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個時間點非常關鍵。中國和俄羅斯均對蒙古國的自然資源懷有極大的興趣。兩國都清楚,這個國家正深陷經濟困境而無法自拔。

整個蒙古國自然資源總價值約為1.3萬億美元。據該國礦產和能源部最新公布的數據,經初步探明,蒙古國煤炭資源儲量為1750億噸。

該國經濟的最大驅動力之一Oyu Tolgoi銅金礦是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工程。該礦號稱世界級礦業工程。該礦初步探明銅儲量達3000多萬噸、黃金1328噸、白銀7600噸,此外還有鉬礦等礦產資源。若地下礦井擴產完成,預計到2020年時,奧尤陶勒蓋礦場占蒙古經濟產值的比重將達三分之一。

多年來,國際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因旗下蒙古Oyu Tolgoi銅金礦的資本支出、稅率等多種問題與蒙古國政府的爭吵和談判曠日持久。這一矛盾在近兩年尤為激烈,也導致國外投資者對蒙古國的興趣迅速冷卻。

但中國企業也曾折戟蒙古國投資項目。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曾稱,中國神華競標蒙古塔本陶勒蓋煤礦在耗時9年後結局仍未可知,魯能集團、中鋁等其他中國企業在蒙古的投資經歷也均堪稱曲折。

曾多次前往蒙古的前中國礦業協會秘書長劉義康表示:

這麽多年來,蒙古的政策多變,這個原因造成項目前期投資被套牢的外資企業很多,這是在蒙古投資最大的風險。

去年8月,蒙古國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李爭榮表示:

目前大約有5000家中資企業在蒙古有業務,有50家能獲益就不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59

中俄領銜中亞最大軍演 外媒指將測試防空導彈以備不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20

本月24日-29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7000多名軍人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和平使命-2014”。(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目前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空軍戰鬥群已進駐中國空軍某機場。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今天表示,中國空軍派出殲-10、殲-11、殲轟-7、空警-200等7型23架飛機和數輛傘兵戰車參加三個實兵行動演練。

據俄新社報道,作為軍演的部分行動,俄羅斯將在里海北岸城市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地區測試S300與S400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郵報》的報道提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UTAS)政治與國際關系學系主任Matthew Sussex評論上合組織此次軍演:

反恐任務動用主戰坦克是很少見的。這次軍演聲稱,要設法聯合演練各成員軍隊的協作,以滿足任何可能發生的不測之需。這種不測換句話說就是戰爭。

此次軍演總導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寧本月18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這是首次全程在中國舉行的聯合軍演,參演五國分別派出了副總長或軍區指揮員組成聯合導演部,並首次由中方擔任總導演。

王寧介紹,參演7000多兵力之中主要包括陸軍、空軍和特戰、空降、電子對抗等部(分)隊,共動用各型裝備440多臺套,是上合組織歷次聯演中動用兵力裝備最多、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最多的一次。

上述《雅加達郵報》報道回顧了今年5月中俄海軍首次在靠近中日爭議的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稱中國已經將更充分地做好戰鬥準備置於優先地位,俄羅斯則是啟動了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整頓。

以下為參加此次軍演的中國殲-11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為同樣參加軍演的中國殲轟-7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今年5月中俄海軍軍演的圖片來自新華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俄羅斯S-400“Triumph”防空導彈系統圖片來自俄新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防空導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