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提醒中國股市:全民參與股市要小心投機風險

在當地時間5月6日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有中國股東提問巴菲特對投資中國的看法,今年巴菲特的觀點有些不同以往。

巴菲特說,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現在中國的股市也是全民參與的股市。中國可能會因此有更多這方面的麻煩,中國股市會因此變得投機。巴菲特說他當然覺得投機是一個不太聰明的做法,是需要非常多的運氣才能做成的事。

中國股票比美股便宜

“市場有賭場的特性,這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身邊有朋友因為股市發財的人。相比於經歷過瘋狂投機的人,那些還沒有經歷過股市風風雨雨的人更容易進行投機操作。”巴菲特說。

美國股市早年也曾因為投機造成大起大落。芒格說,中國股票比美國股票便宜。中國擁有光明的未來,但也會經歷成長的煩惱。

“實際上,巴菲特和芒格的觀點有所不同,芒格提到了A股很便宜,但巴菲特沒有這麽說。” 赤字之心基金顧問陳凱豐在盤貝中國2017第四屆奧馬哈投資峰會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芒格說A股很便宜,但便宜的對標是什麽。芒格的意思是說美股很貴。A股只是相對美股便宜。實際上也證明芒格更願意承擔風險,更願意海外投資,在A股上面他願意這麽說,但他具體會這麽做(進行投資),我持保留意見。”

對於當天早些時候第一財經記者關於中國經濟的提問,巴菲特笑著說:“你可能知道得比我更多。”記者告訴他,今年大約有3000多名中國投資者來這里參加股東大會,巴菲特打著哈哈說“今年很多啊。”

然而,對於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許多中國記者詢問他關於中國的投資計劃,巴菲特避而不答。他承認比亞迪是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唯一投資的中國公司,並且這是合夥人芒格的決定。“(關於比亞迪的事情)他知道的應該比我更多。”

90億減稅獲益將回饋股東

雖然巴菲特一向支持民主黨,還在去年的選舉時為希拉里站臺,但巴菲特對特朗普的減稅政策還是非常支持的。

“新稅法的通過可以為伯克希爾哈撒韋減少90億美元的稅收負擔。”巴菲特說。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有約900億到950億美元可以延後納稅的未實現利潤。如果新稅法通過,公司稅率下降10%,這些未實現利潤將來被兌現的時候要交的稅就減少至少90億美元。

針對新稅法中為了刺激投資對投資所得稅提供抵免的提議,有股東提問巴菲特是否會改變依賴大量資本投入的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BNSF)的運作方式。巴菲特認為目前還言之過早,一切取決於抵免的細節。巴菲特說不認為鐵路運營方式將發生很大的改革。 “它不會讓我們發生大的改變。”

也有人提問,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將從調降公司稅中受益,但是它的客戶會不會也從減稅中收益?巴菲特肯定地表示減稅會惠及普通消費者。尤其是在受到嚴格監管的公用事業上,公司省下的所有稅收都將回饋給公司的客戶。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盈利獲得的減稅也將直接回饋給公司股東。

去年巴菲特和巴西的私募股權基金3G自2013年收購HJ Heinz食品公司開始合作了多次。有股東問巴菲特,3G資本通過裁減員工壓縮成本的做法是否違背了特朗普的“雇美國人,買美國貨”的政策時,巴菲特堅定地支持了3G資本,認為他們所做的削減是必要的,認為這家公司在成本削減方面享有當之無愧的聲譽。當然,這些事情都是3G資本幹的,他本人並不喜歡這樣削減成本,所以伯克希爾哈撒韋只購買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

但是,不知巴菲特內心是否對特朗普新政報正面希望,在回答有關特朗普新政的問題時,巴菲特轉而提到他擅長在經濟下行時盈利。芒格稱:“如果這股經濟逆風真的到來,我們可能會做得更好。”

950億美元躺在賬戶里

“股神”的投資哲學和公司由誰繼任一向是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熱點問題,但後者也一直遭到巴菲特回避。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讓他在傳統經濟領域投資收獲驚人,但是也使得他錯失了投資科技業的良機。

面對巴菲特投資的BNSF和一系列公共事業,投入規模大,最終產出卻不盡如人意,有股東提問,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應該堅持投資輕資產企業,而不是轉向鐵路和公共事業這樣的重資產企業。

伯克希爾哈撒韋早年的奇跡都是投資輕資產企業成就的。例如在這次股東大會上還被芒格提到學到最多的See's Candy糖果廠投資都是輕資產投資的成功案例。但是巴菲特說,這些輕資產企業是更好的選擇,他也很樂意更多地投資這種機會,但是相對於巴菲特現在需要投資的資本量,很難找到足夠的投資機會。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最近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里稱,現在持有價值950億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的紀錄新高。

巴菲特以往都是堅持回購股票而不是通過分紅回報股東。今年又有股東問巴菲特是否能分紅,巴菲特的立場稍微有些松動。巴菲特表示,當伯克希爾哈撒韋擁有的現金量超出其合理配置的能力時,公司將考慮分紅,即使是他在職的時候。但現在,巴菲特很樂觀地認為,公司有能力配置這些現金。他說,“我確信在未來十年里,我們將會遇到能讓我們大規模進行明智投資的市場。”

避而不談繼承者

有股東提問稱,如果巴菲特死了,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大跌,董事會是否還會進行回購支持股價。巴菲特幽默地表示:“如果我今晚死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明天還會上漲。如果股價因某種原因跌至吸引人的水平上,我不認為回購股票會令人厭惡。”

還有股東詢問,那為什麽他建議妻子在其去世後,投資指數基金而不是購買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巴菲特認為,反正他妻子錢多得用不掉,還是投資不需要操心的指數基金。芒格則表示,他希望家人能夠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相信它的表現將勝過標普500。

巴菲特一貫抨擊基金經理認為基金收費高,整體表現還不如大盤。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卻盛贊了Vanuard的創始人Jack Bogle。Bogle是Vanguard的創始人,首創指數基金,認為選股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巴菲特說:“Jack Bogle為美國投資者做的事,可能比任何人都多。”

對於繼承人問題,巴菲特還是不願揭開謎底。他僅表示繼承人得是在公司內部工作多年的人士,但是對3名被認為有可能繼承的候選人,巴菲特則在股東大會上分別提到他們的名字和功績,此外並沒有特別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30

趣店高管:我們從不暴力催收,頂多打電話提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5/166002.shtml

趣店高管:我們從不暴力催收,頂多打電話提醒
i黑馬 i黑馬

趣店高管:我們從不暴力催收,頂多打電話提醒

這事兒我們該怎麽看?

北京時間11月13日下午消息,趣店(NYSE:QD)今天發布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三財季財報。財報顯示,趣店第三財季總交易額達到2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8%,總營收為14.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8%,凈利潤同比增長321.8%,從去年同期的1.543億元人民幣增長到6.507億元人民幣(9780萬美元)。

財報發布後,趣店創始人兼CEO羅敏、CFO楊家康等高管出席了隨後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瑞士信貸分析師:我有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看到很多國內的新聞都在報道監管方面的問題,那麽能否介紹一下目前的監管政策的大方向?面對潛在的監管政策的變化,趣店將如何應對?另外,我想確認一下,趣店現在是完全符合監管規則要求,年化利率沒有超過國家對民間借貸36%利率的紅線,並且沒有暴力收款的現象對嗎?

第二,趣店與支付寶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現在對於如此多的關於趣店校園(QuCampus)等方面的媒體報道,有沒有影響到你們與支付寶之間的關系(註:趣店與螞蟻金服合資成立QuCampus公司)?

楊家康:我們第三季度的業績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市場對此的反應是非常積極的。關於監管方向的問題,在中國,對於新興的消費信貸業務的監管政策正在發展之中,所以,很難確認最終的監管政策會是怎樣的。對於趣店來說,我們實行的是行業最佳的規則政策,包括我們對用戶收取的利率,從四月份起,現在是第三個季度了,我們內部已經將所有的產品都合規到了國家對民間借貸36%利率的紅線之內,我們是這個行業里極少數的完全符合這條規定的公司之一。

第二,我們沒有暴力的收款現象。我們非常有紀律性,對用戶非常友好,我們最多就是給用戶打電話,提醒他們進行還款。我們相信公司執行的這些政策會符合潛在的監管要求,如果相關的監管政策出臺,我們會是最為合規的公司。

關於支付寶的問題,趣店一直保持著與支付寶友好而健康的戰略合作關系,這個季度我們在無現金交易方面實現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都是通過支付寶平臺實現的,同時,我們也向支付寶生態系統回註了新的創記錄的數據量。此外,趣店校園業務在持續增長,並且推動支付寶和趣店的戰略合作的推進。

我們相信趣店和支付寶之間的關系沒有發生變化,公司將繼續保持和支付寶之間友好而健康的戰略合作關系。但是,我希望提醒所有在聽此次電話會議的人,我們只是支付寶在其平臺上的諸多戰略合作夥伴之一,但是支付寶是一家成熟的支付交易平臺,我們是通過其平臺來完成一次一次的交易。

中金分析師:我想問的是關於公司上市之後的融資的安排的問題,趣店此次上市的規模如果包括綠鞋條款的話是超過10億美金,那麽面對這麽大的一筆現金,公司有什麽樣的使用計劃?

其次如果我們看趣店第二季度的債務拖欠率,到第二、第三個月的時候的整個的增長速度還是挺快的,這是不是與公司做的商品分期業務的快速增長有關系?

楊家康:關於上市融資的使用問題,我們在上市招股書中已經說明了上市融得的資金的使用計劃,在可見的未來,我們將堅持這個計劃,如果未來有變化我們也會進行披露。基本而言,我們不打算使用上市融得的資金來進行消費信貸放款,我們公司的戰略是做一家輕資產的公司,通過合作的金融機構來向消費者發放貸款,趣店只是支持和協助這些貸款交易的平臺。所以,上市融得的資金我們將用戶公司的一般性支出,以及可能在營銷和消費方面的支出,以打造和加強趣店的品牌,另外還可能用於戰略性的投資項目,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確定什麽目標。

關於債務拖欠率的問題,是的,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債務拖欠率有所上升,這是因為我們積極選擇接受更高的風險,審批通過更多的用戶,你會看到我們第三季度的審批通過率創造了新高;與此同時,我們也大幅增加了商品分期業務,這也導致了債務拖欠率的提升。

中期來看,我們按某特定時期的債務拖欠率(delinquency rate by vintage)大約是1%,而1%在行業內是領先的。

瑞銀分析師:我有兩個問題,首先,你們提到公司有300個電話催收的人員,那麽這300個人是專門做催收的嗎?還是說他們是你們原本披露的1000人的呼叫中心團隊的一部分,他們也做一些別的客戶服務的工作?他們的催收的效率或者是回收款目前大約是什麽比例?

此外,剛才也說到了撥備(Provision)增加的問題,現在我們看到在兩個季度里穩定在1.3唄撥備金的水平,那麽將來公司的目標就是保持在1.3倍的水平嗎,還是說1倍就夠了,或者是需要更高的水平比如達到2倍左右?

楊家康:關於我們開場時候提到的300名呼叫中心的催收人員,這300名員工都是公司的全職員工,都包含在我們在上市招股書中披露的員工信息之中,這300名員工在我們位於江西的呼叫中心,通過給用戶打電話的方式來提醒和幫助他們進行還款,這些都是趣店的全職員工,為了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及從監管方面保證催收的合規,目前我們沒有任何外包的情況。

關於撥備的問題,我們提到公司的按某特定時期的債務拖欠率目標是1%,目前我們的貸款撥備金倍數是1.3,並且公司相信1.3倍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字,長期來看我們認為1.1倍,也就是撥備金略微超出放款額的水平是能反應我們的損益表的最好的方式,我們既不想過於保守,也不想過於激進。

Stifel分析師:我的問題也是關於信貸的,關於你們提到的1%的債務拖欠率目標,我想知道公司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楊家康:Stifel分析師:我覺得能夠反映一個公司的文化的比較強烈的一點就是執行力,是否能夠快速地實現目標,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大家可以從我們的第三季度的財報里看到這一點,我們比這個行業里的任何一家公司的增長速度都快,而且趣店的執行力文化也會反映在公司的目標之中,比如,這個1%的債務拖欠率目標,我們打算通過一兩個季度來實現,而不是一兩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會實現我們的承諾。

Stifel分析師:另外公司的傭金率超出了我的預期,那麽傭金率高於預期的原因是什麽?這樣的傭金率長期來看是不是可持續的?

楊家康:第三季度的傭金率大約是16%,這是我們從商品合作夥伴處獲得的傭金率的新高,這反映了兩個方面:首先表明我們的商品分期業務的快速增長,說明趣店對於我們的商品合作夥伴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平臺,他們願意向趣店支付更多的傭金;第二,我們在之前主要以手機產品為主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商品,比如輕奢商品,其銷售傭金率也更高,有些商品比如手表、輕奢手包等,其銷售傭金率可以達到40%以上。這兩個因素是我們的傭金率達到新高的原因。

分析師:我的問題是關於你們的資金提供方合作夥伴的,你們之前提到公司有21家合作的作為資金提供方的金融機構,那麽趣店上市以來,這個數字有沒有增長?

第二,能否介紹一下公司通過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和非通過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的比例?公司通過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的資金成本和非通過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的資金成本各是多少?

楊家康:截至9月底,我們在合作的資金提供機構數目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從6月底的21家合作機構提升到了26家,而且9月底之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

截至9月底,我們提供的貸款中23%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股東權益,30%來自於信托結構,19%來自於資產交易平臺,大約10%來自於其他來源比如資產管理公司,而非通過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的比例達到了17%的新高,也就是主要來自於銀行和消費信貸公司的貢獻的部分,6月底的時候這個比例是11%。這直接符合我們在上市招股書中從戰略角度制定的目標,也就是增加合作的金融機構數目,增加非通過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貸款的比例,成為一家依靠數據和技術的公司,幫助資金提供方合作夥伴向用戶發放消費貸款。在此重申,我們會兌現自己的承諾。

從6月底到9月底,我們的資金成本一直比較穩定。

Bernstein分析師:我的問題也是關於監管方面的風險的,你們提到來自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貸款比例從11%提升到了17%,這將幫助公司減少對自有資金和資產的依賴,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金融體系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影子銀行系統的問題,所以,公司的來自非自有資金的貸款比例的提升,也會讓人擔心趣店會變成一個影子銀行的通道,會帶來很多監管和道德方面的問題,所以,你們是否認為公司來自非自有資金的貸款比例會有一個上限?

另外,從公司的管理層的角度來看,你們是否比投資者更能看到一些潛在的監管風險?投資者目前知道的貸款方面的風險之外,公司還有哪些風險處在投資者的盲區?

楊家康:公司的戰略是將貸款資金來源多樣化,從而一旦任何一個渠道出現不確定性或者巨大波動的時候,來自其他渠道的資金可以進行彌補。是的,我們的非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貸款比例從11%提升到了17%,但是我們也發展了其他的資金渠道比如資產交易系統以及信托結構,以及直接與持有牌照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作等,而且,最壞的情況下,我們還有非常強勁的自有資金,我們的目標不是用公司自己的現金和股東權益去提供貸款,但是在最壞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後盾,我們自己有兩張提供互聯網微貸業務的牌照,可以快速的註入資金,保證公司的增長不受影響。

關於你提到的使用非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自己提供貸款的問題,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來自監管方面的阻礙,但是這很難去保證什麽,目前為止,我們僅僅與持有牌照的銀行以及消費者信貸公司進行合作,他們分別有自己內部的合規部門,保證自己完全符合當前的監管要求。

如果監管政策發生變化,我相信公司擁有可以應對的方法,因為我們是行業領先的公司,會繼續持有公司的牌照,公司會保證在監管者可以清楚的了解行業的情況下,抓住這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巨大發展機會。我們的戰略是繼續多樣化發展我們的合作夥伴和資金渠道,目前還看到不有什麽潛在的風險。

關於你第二個問題,抱歉,投資者未知的風險,對我們也是未知的。我們所以知道的,市場都知道,都是非常公開的信息。

趣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77

多政府部門官員公開提醒巡遊、網約車行業 不要火燒連營

“空姐網約車被害案”余波未消。17日上午,多個政府部門的官員在公開場合提醒出租車業內人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互相提醒,不要火燒連營,殃及池魚。

“從民政部門的角度看,一旦火燒起來,只要是這個行當的人,都會受影響,被扣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信息宣傳處處長馬俊達說。

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17日上午舉辦的巡遊、網約出租車行業服務承諾儀式上,馬俊達用“家、加、佳”三個字概括了民政部門對出租車行業的希望。

他解釋說,“家”是啟發行業協會,要把出租車行業的大家庭組建好,行業協會應及時把會員企業的難點和痛點收集、反映和表達出來,及時有效地應對風波;“加”是指行業協會多做加法,發揮各自的優勢,多做疊加;“佳”是指再創佳績。除了本身的經營指標外,更多的是讓群眾獲得更多的滿意服務。

5月17日上午,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巡遊、網約出租車行業服務承諾儀式。攝影/章軻

馬俊達說,行業內部達成自律、服務公約和承諾,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必然。目前,全國道路運輸領域的協會有521家,出租汽車協會共有182家,加上其它領域的交通運輸方面的協會,總數約1000家。這些協會發揮了聯系會員單位,規範行業發展,促進行業自律的作用。

“中消協一直在關註網約車的健康發展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紹,中消協前年就全國範圍內,以消費者的身份,組織開展了網約車的調查體驗活動,對各個網約車平臺的各類服務進行體驗,當時就發現了五個主要問題,包括司機在安全駕駛方面的意識不強,行車時打電話、刷微信等諸多不安全隱患,甚至不系安全帶。

此外,中消協還發現一些網約車司機在服務語言、服務態度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以及線上登記的人、車方面的信息與實際不相符,還包括一些合同上的不公平條款等問題。

皮小林說,“安全權”是消費者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之一,任何經營者包括提供信息服務的各類平臺,都應當履行應盡的責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前不久發生的“空姐被害案”,讓傳統出租車企業和網約車企業老總們的手上都捏著一把汗。

首汽集團副總經理、首汽約車聯席CEO梁海晨稱,當前處在網約車行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亟需行業企業嚴苛律己,恪守承諾,遵守行業自律公約,營造健康良好的行業發展態勢。

神州優車集團副總裁李勤稱,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維護乘車人的合法權益是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網約車是新物種,需要經歷多個階段。”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美銀說。

“總的來看,我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總體進展順利。”簽約儀式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處管理處長孟秋介紹,交通運輸部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兩個文件發布後,截至目前,省級層面(除直轄市外),25個省(自治區)發布了實施意見;城市層面(含直轄市),206個城市正式出臺了實施細則,60個城市已公開征求意見。目前已有7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到今年2月底,各地共發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

孟秋說,出租汽車是窗口性服務行業,是城市流動的名片,將乘客安全、快捷、舒適地運送到目的地,提供優質服務、保障乘客安全是出租汽車行業經營者的基本責任和要求。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管理處處長孟秋。攝影/章軻

孟秋說,目前,搭建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的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體制正成為大家的共識。應探索建立政府、企業、從業人員、乘客及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多方協同治理機制,推動巡遊車行業轉型升級,規範網約車創新發展。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今天還在行業內發布了《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出租汽車行業自律公約(修訂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98

功能提醒: 上面附上的tag功能可協助分類

1 : GS(14)@2010-10-30 13:41:32

如題...
2 : GS(14)@2010-12-19 21:40:27

功能提醒: 上面條放大鏡bar選「股票編號」可查股價
3 : shing(1343)@2011-09-18 05:10:12

想問問,平日我都會用上面個search bar,但今日用吾到,顯示話要o.1金錢,而我的金錢是"負26"!!?


thx !
4 : GS(14)@2011-09-18 14:16:59

3樓提及


想問問,平日我都會用上面個search bar,但今日用吾到,顯示話要o.1金錢,而我的金錢是"負26"!!?


thx !


多發貼就有番錢
5 : simonwor(34306)@2014-02-24 02:26:56

同新功能重疊?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4502)

建議鎖post + 不要佔用置頂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35

港府快出招 增炒樓成本 回應溫總提醒 抗衡QE2防泡沫

1 : GS(14)@2010-11-15 22:06:53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0-896368?category=m


正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提醒,港澳兩地政府要準備應對美國次輪量化寬鬆(QE2)影響,據悉,港府為防樓市繼續飈升造成泡沫,快將再推出穩定樓市措施,增加炒家成本,包括加印花稅及收緊按揭等。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也在網誌,強烈暗示港府需再就樓市出招;他直言,美、日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恐令香港樓市泡沫風險進一步上升,資深投機者趁機引誘市民入市,令市民賠上血汗積蓄。
溫總促港澳 應對貨幣波動
溫家寶昨日談及美國QE2時,指這對貨幣與美元掛鈎的地區影響特別大,主要表現於滙率的波動,以及容易產生資產泡沫。他表示,香港與澳門都要準備應對。
不過,溫家寶也指出,香港與澳門均成功應對亞洲及國際金融危機,相信兩地對今次貨幣波動,亦有辦法應付。
曾俊華昨日在網誌表示,為防止泡沫風險,港府已於2月、4月和8月,針對樓市多次推出措施,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但美國和日本再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他擔心樓市泡沫風險可能進一步上升,特別隨之而來的投機炒賣,可能進一步刺激泡沫風險。
炒家誘入市 市民賠血汗錢
他直言:「一些資深投機者,往往善於利用熾熱的炒風,吸引一般市民入市,由過往泡沫危機的經驗可見,一些被誘入市的普羅市民,往往受害最深,不但賠上個人的血汗積蓄,對個人、家庭以至整個社會亦造成嚴重影響。」
他表示,在思考QE2對香港影響時,不單看一堆冰冷的數字,而是考慮市民的福祉﹕「經常提醒自己,在辦公桌前的,不單是一堆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不少市民的福祉。」他說:「有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推出新一輪措施,以確保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對於QE2,他指這意味超低息環境持續,全球資金為了追逐回報,勢將大舉流入經濟前景較佳的亞洲和新興市場,香港將會受到直接影響,帶來滙率升值、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
拒放棄聯滙 難推資本管制
他又提及亞洲地區抗衡QE2措施,指中國、印度、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已先後加息,防止經濟過熱,及為資產市場降溫;新加坡推出一連串防止樓市過熱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應和向一年內轉售樓宇徵收稅款等;巴西和泰國則向投資該國債券的外國投資者,收取稅款;南韓則對外滙衍生工具買賣作出限制,亦正考慮向投資該國國債外資徵稅。
但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自由開放市場,難以實行資本管制措施,亦不能改變聯繫滙率制度,因聯繫滙率自83年實施以來,一直行之有效,毋須改變此制度。
他又提醒市民,尤其小投資者,也要小心風險,避免過度借貸和炒賣,以防日後市場突然逆轉時蒙受損失。
撰文:林佩琪、何麗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85

證監會提醒保薦人在進行盡職審查時應作出合理判斷

1 : GS(14)@2011-08-06 14:20:03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1PR90


今期《雙重存檔簡訊》提到,多宗上市申請的保薦人並沒有在提交申請前嚴謹地評估上市申請人業務的穩健性及可持續性。其中兩宗個案,申請人經營核心業務的手法顯然值得商榷,除可能會引起法律申索、監管行動外,甚至可能會令業務中止。另有兩宗個案的申請人在提交申請前不久已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或要面臨即將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的重大風險。儘管監管機構多次提出查詢,上述個案的保薦人仍未能就有關事宜提供客觀持平的分析。

今期簡訊亦提到,多宗個案的上市文件初稿並沒有妥善披露在成本架構上出現的重大變動,直至監管機構作出查詢,申請人才予以修正。這情況令人質疑,保薦人在提交上市申請前有否細心審閱上市文件初稿,以確保申請人已充分披露適當的資料。
2 : GS(14)@2011-08-06 14:20:39

http://www.sfc.hk/sfc/doc/TC/speeches/public/dual/Aug11.pdf
有幾宗個案的申請人經營核心業務的手法顯然值得商榷,該等經營手法合法與否對業務穩健性有著關鍵影響。然而,申請人的上市文件初稿卻顯示保薦人未有妥善查明有關經營手法的合法性,亦沒有妥善評估有關經營手法對申請人的業務可能帶來的影響。

其中一宗個案的上市申請人經營網上交易平台,藉此讓客戶買賣由第三方經營的網站的虛擬產品。網站經營商一般會在用戶協議訂明,用戶不可買賣虛擬產品或利用網站經營商的專利軟件作商業用途。在提供交易服務的過程中,申請人下載第三方所開發的有關軟件並利用該軟件代客戶轉讓虛擬產品。雖然申請人下載軟件前已承諾遵守網站用戶協議,並完全知道上述交易服務有可能違反用戶協議,但仍然提供該等服務。此經營模式可能會導致有關網站的經營商向上市申請人提出申索,同時令人質疑為何申請人的管理層在無意遵守協議的情況下,仍然認為適宜訂立該等協議及承擔違約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經過逾一年的審查過程,在監管機構作出多番查詢後,申請人才更改經營模式以期減低公然違反用戶協議所引致的法律風險。在我們就新經營模式的合法性作出進一步的查詢前,這項申請因處理期限已過而失效。
3 : GS(14)@2011-08-06 14:20:53

在另一宗涉及地產發展商的申請,上市申請人在業務紀錄期內唯一的發展項目是一棟結合住宅單位及辦公室的商品貿易中心綜合大樓,但用作興建該綜合大樓的土地僅獲准作倉庫及貯物用途。由於申請人已將綜合大樓部分單位出售或出租,有關買家及租戶可能會向申請人提出申索。雖然監管機構作出多番查詢,但上市文件草擬本始終未能證明該物業的實際用途符合有關土地的許可用途,亦未有說明物業實際用途與土地使用權的許可用途不符可能會帶來甚麼後果。保薦人一直未能充分解釋申請人業務的合法性,該上市申請最終因處理期限已過而失效。
4 : GS(14)@2011-08-06 14:21:17

已失去或可能失去主要收入來源
另有若干個案的上市申請人在呈交上市申請前失去主要收入來源,或面臨即將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的重大風險,但保薦人未能證明申請人的業務不會因此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某宗個案的上市申請人於業務紀錄期的所有收入均來自分租及管理三個租賃物業,但這三個物業的收益及盈利卻持續下跌,原因是其中一個為申請人帶來大部分收入的物業正被分階段清拆。直至業務紀錄期結束時,該物業已完全拆毀,申請人若非就一個近期落成的物業確認重估收益,便會在最近的財政年度錄得虧損。這令人懷疑申請人能否符合 《上市規則》下對基本財務表現的要求。監管機構向保薦人提出關注後,該申請因處理期限已過而失效。

另一宗個案的上市申請人是某主要電訊經營商眾多增值服務供應商之一。該申請人的業務完全依賴該電訊經營商的流動通訊平
台,而雙方就此簽訂的合作協議在預計上市日後不久便將會屆滿。在業務紀錄期將近結束時,該電訊經營商大幅調低申請人分佔的費用收益百分比,理由據稱是為了更積極地參與提供有關服務。儘管監管機構多次提出查詢,保薦人仍未能提供充分實據,以證明該合作協議相當可能會按類似或合理的條款續訂,或證明假如該協議未獲續訂,申請人在失去營運平台的情況下仍可繼續經營業務。在保薦人未能釐清上述事宜之前,這宗上市申請已因處理期限已過而失效。
5 : GS(14)@2011-08-06 14:22:04

呢個好明顯造數啦...
另一宗個案的上市申請人本來按成本價向單一供應商購買主要原材料,而該供應商本由關連人士擁有。在申請人將近呈交上市申請時,該供應商被獨立的第三方收購,向申請人出售原材料的定價機制亦因而改變,但申請人在上市文件初稿中僅籠統地表示原材料價格將會改為按第三方的價格定價,不過可能經由磋商而取得折扣。上市文件草擬本沒有適當地說明定價機制的改變將會對申請人的成本架構產生甚麼影響,直到監管機構提出要求,申請人才作進一步披露。
6 : GS(14)@2011-08-06 14:22:1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806/News/ea_eaa3.htm
證監轟保薦人 沒嚴謹評估新股
  2011年8月6日
7 : GS(14)@2011-08-06 14:39: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99197

證監轟保薦人多宗罪
2011年08月06日
8 : reference(1610)@2011-08-06 15:45:30

投行班友抵打,但守門口嘅quality又如何?佢地問問題的準乘度有時比核數班友重差,50步笑百步
9 : reference(1610)@2011-08-06 15:47:41

點解間公司得單一水源、單一客戶、單一產品佢地又批上市?
10 : GS(14)@2011-08-06 17:02:16

9樓提及
點解間公司得單一水源、單一客戶、單一產品佢地又批上市?


有政府幫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684

張揚的「提醒」

1 : GS(14)@2012-04-10 23:19: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6232032
當三低狼主塵埃落定,狼班子尚未組成期間,大家看到滿地饞液橫流。
除了政治廢料負資產,早就劃清界線,不予作綺夢的機會外,一眾基本挺狼,看風駛、中途跳船、俯首聽令西環……的選委政客,蠢蠢欲動,不但恨到流口水還說到嘴邊了。
無成績的舊電池,表示新班子任何職位都感興趣。在門外窺望的,因自己投下寶貴一票間接造王,好歹記一小功,轉軚也付出厚顏換取,新君理應賜予一官半職好光宗耀祖去。
你們以為這算含蓄嗎?──「還沒人邀請我呀,如果有我會認真考慮的。」/「我一向有志為香港市民服務,有這個機會會把握。」/「暫時未收到邀約,你們幫我澄清啦,胡思亂想想創自己個心。」……眉來眼去,委婉承歡,伺機上位,就看政治回饋是否僧多粥少,有些還挑肥撿瘦揀 job做,「屈居副手」沒臉啊。娛樂圈有「撈」,政壇叫「提醒」,再沒比這更明顯和張揚的了。
政客花不起「自量」的時間,主動索償,總之等你識做。

  (李碧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733

坤哥認被躁底導演提醒

1 : GS(14)@2016-03-06 16:12:14

黃翠如、吳業坤、許廷鏗及林盛斌等,昨日到澳門出席電影《功夫熊貓3》首映。對於無綫躁底導演張永豪(Gary)涉用劇本打演員頭部,兼有爆粗鬧演員的前科最終遭停職,Gary動粗當日有在現場的坤哥表示不作評論,被問到有否被Gary「問候」時,坤哥說:「佢有提醒我講術語,都幾責之深。」至於翠如則說:「我入行第一部劇就係拍佢,總共拍過4套劇,佢好認真同嚴厲,大家都知電視行業近來好多唔開心事,希望工作環境可以開心啲。」她稱未見過Gary用粗口問候其他演員:「做幕後通常說話都會粗俗啲,為件事好我接受到,不過都係要令人開心先得。」採訪:曹家誠 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6/19518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32

水署斥房署:出咗事先話我哋冇提醒

1 : GS(14)@2016-03-16 07:38:00

【公審鉛凶】【本報訊】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聆訊進入陳詞階段,水務署再卸責房委會,質疑對方並非對焊料含鉛認知不足,又借外國例子證明現行監察有效,反惹委員會批評:「係咪人哋唔做,我哋又唔做?」但承諾會設委員會研究調整鉛水標準。分判商金日則不同意承建商保華指控金日有人存心詐騙,聲稱保留追究權利。鉛水聆訊早前完成64日作供,水務署代表律師王鳴峰率先陳詞,質疑房署指對食水含鉛風險認知不足非事實,因房署人員均知鉛對人體有害,「係咪出咗事之後,千夫所指,先話水務署冇提醒佢哋?」認為房署有責任監控物料。王鳴峰指現已有水喉匠和認可人士監管工程,突擊檢查未必合乎經濟效益,外國檢查制度亦多依賴水喉匠,委員會成員黎年批評:「係咪人哋唔做,我哋又唔做?」



瑞安中建准恢復投標

就鉛水居民代表律師李柱銘批評水署沖喉才驗水是有政治陰謀,王否認,指驗水方法是基於專業判斷,非為節省資源。就專家建議食水含鉛標準可降至10微克以下,王指水署會成立國際專家委員會研究是否調整標準和立法。代表水喉分判商金日工程和其負責人兼前持牌水喉匠張達欽的律師胡文俊指,張達欽等證人不知市面有售含鉛焊料,焊料佔工程費0.3%,無誘因去用含鉛焊料,將大部份責任放在水喉匠和分判商上並不公,又不同意承建商保華質疑張達欽和另一員工翁國財有隱瞞和詐騙,指保留追究權利。就金日涉造假單,胡文俊形容是不幸,相信是有人無知和愚蠢,但無證據顯示金日隱瞞事件。另一分判商何標記代表律師亦指何標記管理鬆散,但重申用含鉛焊料非因成本考慮,「絕唔係偷工減料、偷天換日」。另外,房委會投標小組委員會去年禁止4個鉛水承建商投標房署工程8至12個月,房屋署指瑞安和中建已在去年11月及今年1月獲准恢復投標,據悉瑞安已率先參與投標於本月審批的工程。保華和有利的恢復投標申請仍審批中。■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6/19531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85

中保監提醒 赴港投保存風險

1 : GS(14)@2016-04-23 18:27:33

【本報訊】中國保監會日前發公告,聲稱內地居民到本港購買保單,存在滙率及外滙政策風險,且不受內地法律保障,又重申境外購買人壽及投資分紅類險種,按現行外滙管理政策尚未開放。



未獲法規明確允許

保監會昨發公告,提示內地居民於本港購買保單,將不受內地法律保障,更需承受滙率風險,因為賠款及保險金等均按港元或美元等外幣結算,不過,諷刺的是人幣至去年「811」起,貶值近4.6%,持有人幣反而是最大的風險,而本港理賠制度較國內健全,在港投保將受本地法律保障。外滙局早前亦指,內地居民境外購買人壽及投資分紅類保險,未獲法規明確允許,內地外滙管理政策亦未開放。但無礙內地人湧港投保,據保監處資料顯示,去年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保單保費為316億港元,按年增近三成,佔香港個人保險總新保單保費24.2%。事實上,即使堵塞銀聯走資渠道,有極少部份內地人使用VISA及MasterCard渠道來港投保,但牽涉1%至2%的手續費。上述兩品牌在內地並不流行,縱然中保監敦促確守規則,現時仍未設立單筆刷卡上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23/195828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