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同時押註ABS雲平臺 京東金融、廈門國金圖什麽?

9月5日、9月6日,資產證券化(下稱“ABS”)風雲再起。

聞聽京東金融將上線“ABS雲平臺”,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國金”)迅速召開臨時新聞發布會,宣布資產證券化全流程共享工作平臺ABS雲(ABS Cloud)正式上線。消息來的過於突然,怎麽令人難以捉摸的ABS就出現了兩個雲平臺?

簡單對比下兩家新平臺的定位和戰略,在第一項功能里,兩個ABS平臺提供類似的服務,即ABS的基礎設施服務,而在第二和第三個功能中,京東金融的ABS雲平臺似乎更勝一籌,但實際情況仍要看後續落地而觀之。

就兩個平臺的不同,京東金融結構金融部負責人郝延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各自的生態、資源都不同,因此能做出來的產品其實亦會有差別,越來也多的機構能夠瞄準基礎設施服務對行業來說是好消息。”

ABS基礎設施服務藍海待拓

回顧“ABS”雲平臺的橫空出世,京東金融結構金融部負責人郝延山感慨頗深,其實這並非必然亦非偶然,只是在京東金融的白條資產證券化實踐中摸索出的一條路。

“ABS雲平臺體的一整套業務體系將賦能券商、信托、基金子公司、評級、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為它們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務,來促進ABS產品發行效率、提升服務標準,以及降低服務成本。”郝延山表示。

實際上,京東白條資產證券化並非一蹴而就。2015年9月,京東金融和華泰證券共同推出了京東白條資產證券化項目,一年後,京東金融已經將資產證券化轉化成產品開始向外輸出。去年年末針對京東白條的資產證券化,郝延山曾在去年年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談及消費金融+ABS的模式是否算創新,他告訴本報記者:“就消費貸款本身並不算創新,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歸類總結有三種,一類是基礎資產的創新,比如白條資產;二是結構上的創新,三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這三種創新以後都會源源不絕的在市場上看到。”

沒想到這麽快,創新就來了。事實上,ABS雲平臺的出現是由“摸著石頭過河”轉為搭一座橋梁。

縱觀國內資產證券化市場,從2005年發展至今,仍然面臨諸多現實難題,包括征信體系還不完善,整個資產證券化市場缺乏精細化風險管理;資產評估非標準化,沒有完善的定價機制,資產證券化交易市場缺乏流動性、不能反映真實的資產狀況,不良資產催收體系不完善等等。

在京東白條證券化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郝延山分析:“這里存在很多痛點,比如基礎設施薄弱的痛點,資產證券化交易鏈條很長,參與方很多,大家信息交互的時候不對稱、不透明是一個很大的痛點,一般來說都是用Excel、Email這樣的方式去分析的,我希望做一個雲平臺讓交易的各方都可以在他們數據安全和他們業務團隊主導權可控的情況下在一個平臺上,大家在這個鏈條上更有效的互動。”

實際上,無論是京東還是廈門國金,都是一個服務商的角色,這種服務商在國外並不陌生。以美國市場為例,美國非銀行按揭服務商分為兩種:一種是既提供放貸又提供貸款服務,另一種是不發放貸款而只提供貸款服務。這種服務商發展非常迅猛,從2013年開始,銀行就開始向非銀行服務商出售服務權,根據“住房按揭金融內參”,僅在2014年一年的時間里,美國最大的兩家非銀行按揭服務商奧克文貸款服務公司 (Ocwen) 和國星按揭 (Nationstar Mortgage) 的服務資產就翻了一番。

針對資產和服務方,郝延山明確:“開始我們會主攻消費金融類的資產證券化,這也是我們的強項。這個平臺其實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里面既包括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也包括資金中介業務上的解決方案,在整個產品鏈條里,參與方有金融機構,資產方、資金端,還有中介等。

華泰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崔春表示:“京東金融做的這個ABS雲平臺,實際上可以成為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甚至是整個新金融資產端業務的一個基礎設施,整個產業鏈或都將因此而受益。”崔春進一步解釋說,“一方面,ABS雲平臺解決了資產證券化交易市場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通過這個系統,資金方和資產方以及中介機構都能快速的識別資產的質量,讓參與各方在資產的分級、定價等環節都能快速達成共識,能夠極大的降低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ABS雲平臺能夠為各類資產ABS的發行提供便利,讓更多的經營借貸業務的公司參與到ABS發行市場中來,提高市場參與者的多樣性和活躍度, 其打開了資管市場與資產方之間的一條綠色通道。”

夾層基金新玩法

在京東金融的資產證券化解決方案里,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註的點,即引入夾層基金新玩法,這一玩法簡單而言,即由京東金融聯合外部資金方投入資金,投資ABS夾層證券,並先於優先級投資者承擔風險。

夾層基金並不新鮮,再簡單的去理解的話,就是融資結構的分層。在京東白條證券化過程中,曾經將結構切成立四層。郝延山說:“我們當時覺得,時間到了,我們應該去做這個事情,如果這個市場上沒有人引領做這個事情,那我們來。我們匯合業內的一些私募基金一起做夾層基金的業務,針對特定的大類資產定價的方式,來激活多層次風險的機構投資人,我們相信市場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ABS型的投資者。”

“在ABS發行階段,讓夾層基金介入其中,敢於身先士卒,這能夠進一步幫助中介機構優化ABS的產品結構設計,同時匹配適當的風險收益,撬動和滿足更多元化的投資者需求。”郝延山說,“京東金融的ABS雲平臺體系正在成為一道橋梁,促進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據記者了解,京東金融將率先投入20億元資本金註入到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同時,還將聯合外部投資機構參合作成立夾層基金,夾層基金將先於優先級投資者承擔風險。在ABS產品的投後管理上,一旦發生風險事件,京東金融將通過整合自身資源,以及借助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力量,對風險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處置。

在此之前,對於夾層基金ABS投資新模式業界曾有多種探討,多方共識是,資產證券化的下一步是商業模式的升級和多維度聯動,ABS夾層基金有助於部分實現這個目標,其主要思路是用投行思維開展一個新型的投資管理業務。

保險大有可為

在京東金融的戰略合作夥伴中,除了券商、信用評級機構外,還出現了太平洋保險和安誠保險兩家保險公司的身影。這不禁讓人好奇,保險機構在資產證券化中可以發揮什麽作用?

實際上,如果按照角色而言,保險公司一方面可以提供資產證券化中的增信服務,另一方面則是可以作為ABS產品的買方。從投資角度,保險業參與資產證券化的形式主要為保險資金投資ABS項目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非保險資產的資產支持計劃。有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合計290億元左右。同時,截至去年9月初,共有9家左右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試點形式發起設立了22單資產支持計劃,共計812億元。投資標的包括信貸資產、小貸資產、金融租賃資產、股權、應收賬款、資產收益權。

而保險機構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的角色不應僅限於投資者角色,保險機構還可以充當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SPV,作為受托機構來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同時,信用保證保險亦可以提供增信服務。

以此前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分期樂和眾安保險的合作為例,其合作模式是分期樂推出債權資產包,眾安保險通過保理公司受讓這一資產包,在提供增信後對接到資金方,並完成私募資產證券化融資。眾安保險在過程中其實扮演增信合作機構的角色。具體而言,分期樂金融合作負責人曾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眾安保險是以債務履約保險的方式對分期樂的資產包進行增信。對資產包的增信,可以增加產品信用等級,降低產品風險,有利於低風險偏好資金進入,從而降低融資方資金成本。”就未來分期樂還會跟保險有怎樣的合作,他還透露:“分期樂還會聚焦在如何對底層資產增信,進一步提升對接低成本資金效率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08

全球股債齊反彈!機構押註“美聯儲9月加不了息”

在上周遭遇“黑色星期五”後,全球“股債雙殺”的局面出現了逆轉。9月13日,美股大漲,道指漲1.3%,美油漲0.9%;日經225指數微漲,港股則在周一暴跌800點後,早盤大漲300點;美債以及多數歐洲債券價格上升。

也就在前一天,全球市場劇烈波動——9月12日收盤,香港恒生指數跌3.4%,報23290.60點,創7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歐股全線下挫,歐洲Stoxx 600指數開盤跌1.3%,英國FTSE 100指數開盤跌1.3%。美債、德債收益率持續上行。

經歷了兩個月的平靜,全球市場再起波瀾。部分觀點認為,這是由於美聯儲官員鷹派言論導致9月加息預期提升,而此前市場一度認為美聯儲年內都無法加息,這一預期的突變疊加資本市場的高估值,便導致資產價格劇烈波動。

然而,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機構人士後發現,各界皆認為,美聯儲的鷹派言論只是支持年內加息,並非劍指9月。此外,眼下美國的經濟數據並不足以使得央行在9月行動。摩根大通新興市場研究部全球主管Luis Oganes對記者表示,“今年預計美聯儲只加息一次,新興市場不會面臨太大壓力”。

機構押註9月不加息

“由於近期勞動力市場表現穩健,以及我們對經濟活動和通脹的預期,我相信,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在近幾個月有所上升。”耶倫在8月末的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至此,寬松預期逆轉,各界開始猜測9月加息的可能性。

此外,9月9日,向來鴿派的美聯儲利率制定委員會投票委員、波士頓聯儲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表示支持加息。他稱,如果等待時間太長,商業不動產等資產價格存在“變得過熱”的風險。“基於迄今為止得到的數據,我認為,繼續致力於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合理的”。

然而,中信建投全球宏觀研究員李一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了不同看法。“事實上,羅森格倫的這一表態與他在8月31日演講的內容相比沒有過多變化,但是9月FOMC會議日期不斷臨近,因此這一次在靜默期前夕的發言對於市場造成了更大的沖擊”。他表示:“羅森格倫在演講中並未明確表示支持9月加息的立場,但指出美國經濟正逐步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漸進實現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是合理的,等待過長時間才收緊政策可能會帶來風險,不利於將經濟維持在充分就業狀態。”

擁有20年華爾街交易經驗的資深投行人士馮磊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判斷加息與否最主要的指標還是經濟基本面,“根本不可能9月加息,美國經濟數據仍不夠理想,尤其是資本支出和薪資增速”。他也認為,盡管當前利率期貨顯示出9月加息概率為22%,而在去年12月真正加息前,這一概率高達70%。

目前的美國經濟數據給出了一些相互背離的信號。中信建投分析認為,在2016年前兩季度的GDP增速因為私人部門庫存的下降而維持在1%左右的水平,而零售銷售在數月的強勁增長後在7月又出現了放緩,8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也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在耐用品訂單出現反彈之際,ISM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數據又意外的出現了大幅的下滑,這也顯示出了目前美國經濟複蘇的進程依然存在複雜性。

9月12日,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Lockhart的表態較為鴿派,他表示,各項指標顯示,美國正在接近充分就業。但是“整體通脹維持仍比目標整整低了1百分點”,因此這一證據還並不令人十分信服。

總體而言,目前4.9%的失業率水平以及1.6%的核心PCE增速,實際上仍然支持著美聯儲逐步實施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因此,為了維護自身信譽,美聯儲年內加息可能是勢在必行的,但這並不意味9月立即加息。

全球市場波動將加劇

市場對於此前貨幣政策寬松預期的修正,是資產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隨著未來貨幣政策分化的回歸,市場波動將有所加劇。

馮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7、8月交易員集中休假,市場異常平靜,兩個月以來維持窄區間波動,因此“拋壓”可謂已經累積了許久,9月後必將持續釋放。

清溪資本合夥人、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記者表示:“這一波回調,我認為目標位在2088(標普500),在這個位置可以適當的搶反彈,反彈會比較短促,但是力度不一定很弱。反彈可能在9月21日聯儲會議前終止。”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A股和全球股市也顯示出了高度聯動性。諾亞研究院研究員汪波分析稱,近期全球國債利率開始攀升,“當前中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開始小幅擡升,市場對於遠期流動性拐點的預期在短時間形成了一致性共振。利率成為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共振連接點,這種預期帶來的影響或將持續。”

其實,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底部拐點與A股市場頂部拐點高度吻合,利率對於A股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在短期內或將逐步增強。“9月12日,A股開盤以後,全球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情緒也傳導到了中國市場。加之中國當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也在逐步回升,導致了A股市場的估值下降,這也助推了對於未來流動性的擔憂。” 汪波稱。

美元多頭回歸

隨著加息預期升溫,匯市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公布的9月6日期貨市場頭寸的持倉報告顯示,美元凈多頭頭寸大幅增加292.20億,五周來多頭頭寸首次增長;英鎊凈空頭頭寸小幅減少,由924.85億減少至899.69億,連續兩周空頭頭寸減少;日元的投機凈多頭七周來首次錄得減少,由636.61億多頭頭寸減少至544.89億;黃金凈持倉由2763.41億增加至3078.60億。

由此持倉報告可推斷,美聯儲多位官員的鷹派言論大幅提振了美元。此外,黃金多頭大幅增加,日元多頭開始減少,市場避險資金由於日央行的寬松預期,由日元轉向黃金。

“美元指數周五展開反彈,重新回升到95上方運行。在各項數據公布之後,9月加息似乎已經是不太可能,預計在9月FOMC會議之前,整個節奏還將維持橫盤震蕩。”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對記者表示,匯價維持大概率將在95上方交投盤整。98-93的大範圍很難被撼動,若能有效突破,則將意味著中期漲勢可能重新啟動。

就人民幣走勢而言,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料人民幣對美元將小幅貶值2%-3%至6.85,美元仍可能上行。”

在朱海斌看來,當前中國資本外流已經有所緩解,“新的匯率定價機制使得人民幣波動更具可預測性,同時,就潛在的資本外流觸發因素而言,主要還是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調整,過去兩年這一因素占比高達60%,而未來這一動力會越來越低。因此即使降息,匯率也不太可能面臨去年的大幅波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33

賭城最後一辯:押註希拉里1元,只能贏幾分錢

在距離2016年美國大選投票日(11月8日)不到三周的時候,美國民眾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是:兩位總統候選人辯論前握手了嗎?開始沒有結束也沒有嗎?看來他們真的成不了好朋友。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戲劇化居然到了如此誇張的程度。在當地時間10月19日的第三場總統辯論中,“普京比你和奧巴馬聰明多了”、“你是一個惡毒的女人”,諸如此類的言辭不是晚間喜劇秀的玩笑話,而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最後一輪總統辯論中對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指責。

美國媒體在辯論結束後多認為,雖然特朗普在辯論開場表現得很冷靜,也相較於之前兩場的辯論更聚焦於自己的政策主張,但希拉里憑借資深政客的思維方式和談吐主導了當晚的辯論。特別是在語言的把握能力上,以及在哪些話題上可以發揮和爭取不同階層的選民方面,希拉里明顯表現得更勝一籌。總體而言,希拉里不僅不慍不火、進退有度,更是在某些話題上故意“示弱”,旨在突顯特朗普的張狂和霸道。

最新民調顯示,希拉里以52%的支持率遙遙領先特朗普(39%)。

各種賭註也顯示了希拉里的優勢,即便給希拉里一次下註1塊錢,能贏到幾分。

聚焦隱私的大選辯論

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當晚的一個錯誤首先是來自於他繼續表現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莫名欣賞和崇拜。而他在當晚犯下的最大錯誤和災難,就是他表示,如果最終落選,無法保證是否能接受大選的結果,只能到時候再決定。而這也成為當晚辯論結束後,美國各大媒體爭相議論的話題。這也讓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表示一旦落選就可能不接受大選結果的總統候選人。

同以往各屆大選辯論聚焦經濟、政治和外交議題並留下過許多“金句”相比,今年的大選辯論則不止一次圍繞“女人”、“電郵”、“偷稅”等候選人的醜聞展開,所以,在觀看了總共4場大選辯論(三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之後,美國民眾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今年到底哪位總統候選人因為表現好而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哪場辯論更充滿實質性的內容和政策觀點,讓我們感到“眼前一亮”?

更讓美國民眾困惑的是,即將在3周以後舉行的大選,真的就只能在眼前這兩位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候選人中選出一位嗎?

這場辯論原本被看作是特朗普反擊的最後機會,但最終卻被廣泛認為他再次錯失了機會。可以肯定的是,同前兩次一樣,當有人質疑他表現不好的時候,特朗普總會找出原因,比如,第一次辯論是麥克風質量不好,第二次是兩位主持人偏袒希拉里。不知道這次特朗普又會把問題怪到誰的身上。

然而,特朗普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無論他是否接受大選的結果,目前希拉里在15個選情關鍵的州的民調明顯領先於他。特別是在多個共和黨傳統的地盤,希拉里一直在不斷分流本屬於特朗普的選票,擠壓特朗普的支持版圖。

同時,在共和黨內,隨著與高層的分歧越來越大、支持率越來越低,競選資金同希拉里的巨大差距也逐漸拉大的情況下,未來3周,特朗普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

希拉里的白色套裝

在19日當晚的辯論中,希拉里身著白色套裝亮相時就引發了美國社交媒體的熱烈討論。除了披露出這身套裝為美國本土品牌拉夫-勞倫(Ralph Lauren)外,政治和時尚人士還指出希拉里在第三次辯論中選擇白色套裝可能蘊含的政治意義:前兩次辯論分別身穿紅色和藍色的套裝,再加上第三次的白色套裝,正好湊成了美國國旗中的紅藍白三個顏色,也被認為是愛國人士的選擇。

此外,同此前接受民主黨總統提名時也是一身白色的拉夫-勞倫套裝亮相一樣,白色在美國歷史上被認為是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女權運動興起時,走上街頭的女性在示威遊行和慶祝女性最終獲得投票權時都會選擇的顏色。

而作為美國主要政黨的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身著白色也被認為同當年爭取權利的女性一樣,代表了“純粹”和“幫助所有女性圓了一個世紀的夢”的內涵。

大選賭註很熱門

既然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一辯放在以賭城出名的拉斯維加斯,那麽關於大選的賭註也是坊間津津樂道的話題。

如果特朗普在當晚的辯論中提到5次以上“(大選)被操縱”,莊家就要輸錢;如果兩位候選人“握了手”,莊家也要輸錢。雖然拿政治賭博在美國是非法行為,但在被稱為“罪惡之城”的賭城拉斯維加斯,對“非正式”的下註賭博行為其實並沒有嚴格的管理規範,因此也就格外流行。

與對體育球賽等熱門話題下賭註一樣,“誰會成為美國下一屆總統”目前是拉斯維加斯多個地下賭場最火熱的下註話題,甚至莊家也可以根據“兩位候選人在哪些搖擺州有多少勝算”參與下註。

總部設在加勒比海的離岸(網上在線)賭博公司 Bovada的首席出盤者(賠率制定者)墨若(Pat Morrow)表示,特朗普和希拉里在辯論前的握手幾率是50:50,也就是莊家的賠率為一比一。此外,如果特朗普提到“維基解密”(WikiLeaks)的次數超過4次,莊家就要輸錢,如果特朗普提到9次以上“驚人的”(Tremendous)這個詞,莊家也會輸錢。

“體育活動通常更容易計量。”墨若說,“政治是源於群眾的智慧,但群眾通常沒有多少智慧。”

所以,像他一樣的專業出盤者在制定賠率時一直都在學習人們的那些“感應”,比如來自推特上的評論,還有傳統民調中的最新數據等。

更誇張的政治“豪賭”則來自拉斯維加斯本地的傳奇人物、被認為具有“未蔔先知”能力的出盤手吉米·瓦卡若(Jimmy Vaccaro)。當晚在密切觀看辯論的瓦卡若表示,他的幾率計算是,如果特朗普打斷希拉里一次,或者他再像上次一樣走到希拉里身後,或者他提到“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5次以上,那特朗普基本沒有贏的勝算。

瓦卡若表示,初選時本來特朗普的勝算還不錯,但後來越來越差,特別是最近針對女性的性騷擾言論曝光後,特朗普成為總統勝算的幾率急劇下降。

瓦卡若還表示,他所在的賭場有大量海外遊客參與有關美國大選的下註,“但是除了美國人之外,其他人都從美國大選上贏到過錢。”

瓦卡若說,選情的轉變也讓押註希拉里的賭客越來越多,因為特朗普的不靠譜越來越明顯。“不誇張地說,除非美國聯邦調查局因為‘郵件門’逮捕(她),否則大選的結果基本不會有什麽懸念。”瓦卡若表示,“現在的形勢就是,你給希拉里一次下註1塊錢,能贏到幾分錢,她就是這麽受歡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83

押註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個“預測”待時間檢驗

當群情激昂時,總會有人極力地克制,明勢資本的創始人黃明明希望自己是那個冷靜的人。

黃明明在許多個場合提及“三大紅利消失”的觀點,在這個理想和困惑交織的年代,這種觀點聽得人心跳加速。從此消彼長的定律來看,這意味著,一些人的時代即將過去,另一些人的時代即將到來。

但就像Fashion秀一樣,你不能等到春天來臨時再推出春款。誰提前押對了寶,就可能在明年的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在黃明明的投資圖譜中,他全力押註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集體焦慮的一年

人口、流量以及傳統互聯網的超鏈技術,這是黃明明提到的已經消失的紅利。與之相對應的,他對於大部分靠錢刷客戶、刷流量以及平臺型的O2O項目抱有疑問。

對靠補貼刷流量的疑問早已經在創投圈里蔓延。去年還在拿著錢四處圍獵O2O創業者的投資人,今年可能已經關起門來反思。

而創業者端,每當局勢變幻,資本寒冬的說辭都會卷土重來。

來自清科集團的數據,2016年Q3中國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16只天使基金,共募得約63億元,環比上漲近49%,募集金額呈現爆發式增長。與之相應的是,Q3共發生428起天使投資案例,環比下降8%,披露案例金額約為33億元,環比上漲12%。

看看,錢並沒有少。“今天的局面甚至都是錢太多造成的,想賺快錢,而願意認真打磨產品的團隊太少。”黃明明對記者說,焦慮是這一年創投圈的集體表情,總感覺找不著北。

於是,機構投資節奏放緩,市場上出現了一堆無處安放的錢,以及一堆找不到錢的項目。

爆款項目缺失的背後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饑渴,這也是為什麽工業4.0概念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2008年之後,中國經濟轉型的壓力一直存在,亟須快速走出低谷。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陸銘此前撰文稱,中國經濟的問題實際上是改革和危機的賽跑,並不簡單的是經濟周期所導致。

誰都不願意成為資本棄兒,但無法阻擋大勢。

黃明明說,對於風險投資人來說,當供給和需求不能匹配的時候,就是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也是好的機會要來臨的時候。

人工智能是下一機會

中國式創業急需從模式創新走到技術創新。

中國基於人口數量的紅利消失了,但是隨著消費者的代際提升,消費理念在迅速變化,現在90後的消費觀更加成熟,更加靠近西方的理念。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希望消費是基於自身體驗的滿足,因此,好的東西一定會有人買單。但是在供給端,傳統的企業家還沒有跟上。

黃明明和曾創辦過汽車之家的李想深度研究過90後的消費觀。李想的第三次創業“車和家”正在研發一款不用電樁的電動汽車,從汽車之家就投資了李想的黃明明,對於能夠帶來個體享受的“高級貨”情有獨鐘。

“我喜歡幹創造價值的事,而不是發現價值。”他將明勢的投資重點歸納為技術驅動的效率提升和消費升級,在過去的近三年時間里,明勢一共投資了60多個項目,一開始就下註在工業升級,而非他本人最有經驗的互聯網領域。

對於風險投資來說,看的一定是在重大歷史轉折節點上的支點。人口紅利消失,但中國依然是制造業大國,必然在工業機器人上要有大的發展。2013年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95%都是靠進口,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機會。從全球工業發展來看,低端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各國都面臨著產能過剩壓力,因此,簡單的模式創新、沒有核心技術的項目已經沒有機會了。

他還認為,對應於上一代互聯網的超鏈技術,下一代的技術紅利是人工智能+大數據。超鏈技術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但是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數據並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因此下一代的技術將會是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的崛起,這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

此外,核心新材料、硬件元器件、與大數據相結合的生物醫藥項目明勢都在關註。因為他認為,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是物理上先突破,投資人需要做的是等待和幫助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到市場。

來看看他的三個預測,或許三五年後我們可以拿出來再驗證:

“如果有一個平臺未來能獨立於BAT而發展,並且創造比BAT時代更加輝煌的互聯網盛世,這個平臺背後的技術一定是人工智能+大數據。”

“第三代的交互平臺一定是基於語音的,這里面會有新型巨型平臺出來,在中國可能是百度,但是也未必。”

“人工智能剛剛開始,就像移動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可能已經出現了一些很耀眼的公司,但也許真正的巨頭現在還躲在某個地下室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16

押註英國李嘉誠損失多少

在熱鬧的英國倫敦主要商業街攝政街東側,有著400 年歷史的倫敦聖·詹姆斯市場(St James Market),被修葺一新,重新將人們帶回到過往的繁華。

在開出的多家奢侈廚具、遊艇之類的店家邊,有一家叫作Aquavit 的丹麥餐館靜悄悄地坐落於一角,等待開張。碰巧和第一財經倫敦記者站在同一座辦公樓辦公的餐館負責人,見到1℃記者這張中國臉,就興奮地脫口而出:“李嘉誠你知道嗎?就是亞洲首富李嘉誠,他也投資了我們這個餐館,不過只有一點點。”那位負責人用拇指和食指作出了一個“一點點”意思的比劃。記者詫異,李嘉誠竟然也會投這種“小錢”?這家丹麥餐館分別在紐約和東京已有分店。

在倫敦貝特西區貝特西公園旁,與泰晤士河近在咫尺,有一棟5 層高的“和記小樓”(Hutchison House)。超過50家在此地址辦公的公司中,至少有15家是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長和實業”)或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基建”)名下的英國有限公司,集中了電信通訊、地產開發、金融服務等李嘉誠在英國主營產業的操作團隊。這些公司行事低調,一般在英華人企業公司參與的活動上極少見到它們的身影。

有關信息顯示,李嘉誠過去幾年在英國以及其他英聯邦國家的投資在不斷加碼。即使是在英國公投決定退歐的幾天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01038. HK)、長和實業(00001.HK)和電能實業(00006.HK)股價暴跌,輿論大呼小叫”李嘉誠虧大了”,“一夜縮水人民幣73 億元”的情景之下,他的英倫投資仍繼續在擴大。

由於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兩大上市公司的盈利來源很大一部分是英國業務,那麽在英投資的產業是否會因為英國退歐遭到負面影響,從而拖累李嘉誠產業整體盈利下降,成為人們普遍關註的焦點。

在英投資究竟有多少?

李嘉誠在英投資究竟有多少?很難完全統計。有媒體報道稱,他在英投資金額估算超過520 億英鎊,是在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商。

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在英國電力方面的投資包括英國最大配電商之一的英國電網(UK Power 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這是李嘉誠英國投資布局的始發——業務包括三個地區網絡、配電服務範圍覆蓋倫敦、英格蘭南部及東部。此外,它們在當地還以商業合約形式,從事為私人設施提供配電服務的非受管制業務。這些業務覆蓋倫敦、英格蘭南部及東部,用戶超過820 萬人,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分別占40%權益。從可以查閱到的最新公開信息,英國電網公司2014 年底至2016 年3 月的財報顯示,營收高達19 億英鎊和稅前折減利潤13億英鎊,同比增長顯著。

海岸電力公司(Seabank Power Limited),是長江基建於2010 年6 月完成收購的又一電力項目。據長江基建官網介紹,“海岸電力擁有並營運位於布里斯托市附近的海岸發電站,所產生的電力按長期供電合同授予英國最大的能源公司SSE 蘇格蘭和南部能源公司,總裝機容量約1140 兆瓦。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分別占據25%的權益,另外50%由SSE 所有。”

1℃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海岸電力公司共有兩臺聯合循環燃氣發電機組。之前有意興建第三臺的提案,不知因何在2014 年被擱置至今沒有啟動跡象。在SSE 網站上公布的至2016 年9月30 日的中期財報內容顯示,SSE 稅前調整後利潤達4.758 億英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3%。SSE 批發零售利潤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於氣候因素以及用戶數量減少,還有就是技術設備更新提高了成本。公司期待2016/2017 年度利潤會恢複增長。與此同時,SSE 還宣布在英國和愛爾蘭追加投資18.5 億英鎊,進一步發展保障未來擁有安全、持續和低碳能源的基礎設施。另外SSE還確認將出售所持有的SGN 天然氣公司股份的獲利部分回報給股權人,並進一步投資一個新的風力發電項目。

再來看看水力方面,長江基建投資的英國水力資源項目有兩個,一個是諾森伯蘭水力集團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 Limited),一個是南方水力服務公司(Southern Water Services Limited)。前者是英格蘭及威爾士十家受規管飲用水及汙水處理公司之一,為英格蘭東北部提供飲用水和汙水處理服務,服務地區內460 萬人口,長江基建所占公司權益高達40%;後者則為英格蘭東南部240 萬人提供自來水及汙水處理服務。但是長江基建占南方水力服務公司權益只有4.75%。

諾森伯蘭水力集團公司2016 年3 月財報顯示,之前15 個月的營收為8.138 億英鎊,比2015 年同期下降了1.8 億英鎊。主要原因是2014 年執行水力監管部門參照零售價格指數定價原則,對清潔水和汙水收費價格進行了下調。同樣根據財報,南方水力服務公司2015/2016 年度營業額為8.037 億英鎊,營運利潤為2.845 億英鎊,同比都有所下降,但財政年總利潤為1.199 億英鎊,比上年度同期的9360 萬英鎊有所上升。

在長江基建投資組合中,天然氣也占了不小的比例,北方氣網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s Limited)是英國八大主要配氣網絡之一,為英國670 萬人提供服務。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分別持有47.1%和41.3% 權益。公司財報顯示:2015 年4 月至2016 年3 月營運利潤(Operation Profit)為2 億英鎊;2014 年1 月至2015 年3月,營業利潤為2.65 億英鎊。2015/2016 年度營收(Revenue)較去年同期呈現上漲主要是基於英國電力與天然氣監管辦公室(OFGEM)的補貼;成本上漲則因折舊所致。威爾士和西部氣網公司[Wales & West Gas 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為威爾士和英格蘭西南部750 萬人提供配氣服務。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分別持有30%股權。遺憾的是,該公司的財報並未在其官網公布,只針對註冊過的投資者公開。

最後再來看一下長江基建最新投資項目鐵路車輛租賃公司Eversholt Rail。這是2015 年3月由長江基建牽頭長江實業合營公司(權益對半)以25 億英鎊完成收購,該項收購被李澤鉅稱為“業務新領域”。Eversholt Rail 是英國三大鐵路車輛租賃公司之一,主要業務是出租短途和高速載客列車,以及貨運機車和載貨車,列車都以長期合約出租。目前,該公司仍在收購後追加投資階段。

2016 年初,長江基建又投入4.9 億英鎊,與英國Arriva 和西班牙CAF 公司簽約,以經營租賃方式建造、購買並租賃281 列列車車廂。所有列車都配備空調、影音等最現代化設備。這些最新列車將於2019 年投入服務,全部出租給德國國有鐵路控股的英國Arriva 公共交通公司。這是繼2015 年3 月、7 月以3.6 億英鎊以經營租賃方式購買及租賃173 輛新列車後,又一次大規模投資。李澤鉅等長江基建高層多次表態,對EversholtRail 的成長性非常看好,相信會給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按照Eversholt 公布的2016 年上半年財報,公司總收入凈利潤為1260.4 萬英鎊,比2015年同期的597.9 萬英鎊高出一倍。

1℃記者曾向Eversholt 鐵路公司提出向公司首席營運官安迪·考斯(Andy Course)了解更多最新公司情況的請求,被其新聞官文迪·費歐樂(Wendy Filer)以公司從未有過類似采訪經驗為由婉拒。

在英投資到底虧了沒有?

長江基建在英國公投決定退歐結果公布之後,即在其官網“投資風險提醒”中加入了“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之潛在風險”的內容:“於2016 年6 月23 日,英國就脫離歐洲聯盟進行之公投結果為脫離歐盟。金融市場及英鎊匯率隨即出現重大反應。本集團英國業務受相關監管制度或長期付款合約所保障,且屬生活基本所需服務(包括電力、飲用水與汙水處理、天然氣及交通運輸),英國脫歐帶來的持續不明朗因素可能對當地經濟及英鎊造成不利影響,唯脫歐所引發之長遠影響仍有待觀察。英鎊顯著及持續貶值或會影響本集團之溢利,以及為股東維持股息持續增長之能力。”

長江基建2016 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英國業務的利潤按當地貨幣英鎊計價上升6.6%,其中四大受規管業務包括英國電網、諾森布蘭水力、北方氣網和威爾士及西部氣網均於最近完成“規管修訂”。各業務業績理想。財報明確表示,在財報所含期內,英鎊匯率顯著下跌,集團以港幣計算的利潤業績表現受到影響,“此外,近日英鎊匯率持續下挫可能導致未來出現高通脹,因此集團的這些受規管業務日後或將受惠於通脹掛鉤收費條例而產生更高的收益”。

1℃記者從多位投行行業投資分析研究員那里了解到,英國公投退歐對李嘉誠在英投資的影響已經有所顯現,近期來看應該主要集中在英鎊對美元大幅下跌上。瑞銀公用事業研究部主任西蒙·保爾在采訪回複中明確指出,按照他的研究報告,“英鎊每一個百分點的下跌,意味著長江實業0.65%盈利的下降,意味著電能實業0.5%盈利的下降。”

匯豐銀行亞太公用事業部主管李伊萬(EvanLi)寫給投資人的報告中提到,如果英鎊持續下跌,從英國回中國香港的分紅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他還預測,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在英鎊對美元貶值15%的情況下,營收會下降6%~8%。在他7 月29 日的報告中還提到:長江基建2016 年上半年核心利潤下降,調整後利潤同比下降了13%,主要是受到各國貨幣貶值影響。以英國來看,占長江基建利潤48%的英國業務利潤同比上漲0.2%(不包含電能實業利潤貢獻部分),這一方面是因為2015 年4 月最新收購的英國鐵路公司尚在投入擴張階段;電力和天然氣公司從2015 年第二季度開始更新合約;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英鎊對美元貶值,如以英鎊計算的話,英國業務利潤同比上漲的幅度應該是7%,而不是上面提到的0.2%。而在電能實業方面,占整個電能實業利潤64%的英國業務的盈利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匯率因素成為最大禍害。報告發布前,英鎊已經下跌6%,如果以英鎊計算,利潤同比不僅沒有下降而是上升了2%。

截至本稿刊發,英鎊對美元已經累計下跌了16%,公投後曾經還達到過31 年來最低的1.18 。因此,李嘉誠在英投資的收益受匯率負面影響已經形成。

然而,正如長江基建財報中提到的,西蒙·保爾也認為,英國脫歐也可能從另一方面彌補匯率兌換造成的收益損失。西蒙·保爾解釋說:“長江實業在英國有多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有水、電、氣、鐵路等等;電能實業有電力和天然氣。總的來說,都是屬於公用事業。在我看來,公用事業是風險比較低的投資,有比較穩定的資金流和投資回報。在英國投資的這些公司,攪動價格的因素一般來說主要是通脹,因為按照公用事業價格管理原則,是允許價格隨著零售價格指數浮動,也就是說,如果通脹上升,那麽這些公用事業的盈利就會上升。我不同意人們說的這些公司在虧損,這些公司事實上都是一些收益頗豐的業務。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應該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從這些公司被收購之後,公司的價值是上升了,理由是,當利率很低的經濟環境下,我們發現那些基建項目的投資人,比如一些大的國資投資基金是非常願意,哪怕是出很高的價格來收購這些業務。因此,如果長江實業和電能實業想要處理掉那些在英國的投資項目(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也絕對能賣出一個比當年收購價高很多的好價錢。”

當1℃記者問到,“在脫歐背景下,李嘉誠英國投資戰略會不會改變?”保爾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脫歐絕對造成了不確定性,但這還要看英鎊下跌的程度究竟會如何。目前來看,長江實業和電能實業正在英國尋求更多的投資機會。”

倫敦的基金經理羅浩也比較認同保爾的觀點,“我覺得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不存在虧損或投資策略錯誤的問題,他投資的都是基建和公用事業。這還不是一般的發電,而是一些電網、氣網等受規管資產。因此,這些都是被高度監管控制的,而且是與通脹率相關聯的,如果英鎊很低的話,會有貨幣兌換損失,這是難以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收益率下降,也並不意味著以英鎊計價的收益率會下降。因為如果通脹上升的話,就要提高銷售價格,這是一種對企業的保護。”

羅浩認為,在海外投資的企業,如果不用當地貨幣結算,遭遇貨幣貶值所承擔的匯率兌換損失,並非現金損失,換句話就是“紙面”上的損失,財報上會難看。而財報對投資人來說,即使是持港幣投資的投資人,也肯定要看盈利狀況。當然,貨幣貶值情況,也可能通過央行政策幹預得到緩和。這些公用事業產品都是生活必需品,不會因為經濟狀況不好而減少需求。因此長期來看,長江基建等在英國的投資不存在太大問題。而且,英國通脹率到明年可能會從目前的0.9%上升到2%或者3%,之前我們看到全球資產價格上漲,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商品價格上漲。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公共事業的投資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繼續挺進英國市場

在英國公投結果出來後不久,就在人們紛紛懷疑李嘉誠在英投資失誤的當口,李嘉誠卻似乎非常不以為然地將視線繼續盯在英國的投資項目。

10 月4 日,彭博社有報道稱,盡管今年初歐盟否決了長和實業百億英鎊收購英國電訊商o2,但是長和實業對英國無線通訊業務的興趣依然不減,會繼續尋求擴大此方面的業務。

10 月21 日,英國《標準晚報》有報道稱,李嘉誠又加入了10 億英鎊收購英國智能計量器公司凱爾文資本(Calvin Capital)的競購行列。

角逐收購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天然氣業務的行動在英國公投決定退歐後不久就已經啟動。但1℃記者從西蒙·保爾處獲知,長和實業此次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保爾說:“我不認為他們能夠取得競購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他們已經在英國擁有兩個天然氣公司,監管部門很有可能從安全等角度考慮,不太可能讓他們再收購四個天然氣業務,否則,那就會使得他們在英國總共8個天然氣企業中擁有其中的6 個。當然,這只是猜測。而且我認為此次競拍會非常激烈。無論怎樣,這些都表明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繼續看好英國的資產。我認為,至今為止,他們的戰略還是非常成功,主要把投資焦點集中在英聯邦國家,這些國家的法律都非常嚴格,而且是投資在那些風險、低高監管的行業。”

但是,正如李嘉誠全力投資英國時他不能預判英國脫歐的局面一樣,他也無法判斷,在英國脫歐的深遠影響還未完全顯現的當下,其在英聯邦國家的商業布局未來,還有多少不確定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13

深度解讀|董明珠10億身家押註的銀隆 究竟是家什麽樣的公司?

董明珠的“造車夢”並沒有因為收購銀隆失敗而擱淺。

12月15日,董明珠除了拿出自己的全部資金入股珠海銀隆之外,還拉上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

在這背後,珠海銀隆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值得董明珠如此孤註一擲?在此之前鮮少進入公眾視野的魏銀倉又是何許人也?從技術路線而言,鈦酸鋰電池技術的研發現狀和經濟效益究竟如何?

珠海銀隆是誰?

提起珠海銀隆,不得不提及“十城千輛工程”。這是由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09年元月共同啟動,主要內容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涉及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

在這波新能源汽車倡導浪潮中,珠海銀隆和魏銀倉成為珠海的熱門人物。根據銀隆方面提供的資料,銀隆新能源主要從事鈦酸鋰材料、鈦酸鋰動力電池、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電動汽車整車、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基於在鈦酸鋰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其將業務拓展至儲能領域,為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移動通信營運商等提供儲能系統設備及系統集成服務,目前銀隆已經分別在廣東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莊建成三大生產基地。

珠海銀隆新能源前身是珠海銀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而珠海銀通新能源是由珠海市佳美房地產開發商有限公司和珠海銀通交通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珠海銀隆新能源產業園正式動工,銀隆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2012年到2013年期間,銀隆新能源先後收購了珠海廣通汽車、石家莊中博汽車等汽車制造企業,借助國家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優惠政策和國家汽車產業振興和調整規劃,迅速發展動力、儲能鋰電池及電動公交車生產和研發。

奠定銀隆在新能源影響力的關鍵一步在於:2011年銀隆戰略控股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代碼ALTI),跨進國際資本市場,並借此掌控了電動車鋰電池的鈦酸鋰材料的生產技術。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是鈦酸鋰電池材料和儲能系統生產技術廠商,擁有鈦酸鋰材料、電力儲能、調峰調頻系統核心技術,通過戰略控股,銀隆掌握了相應的核心專利,並讓銀隆走上了一條快車道。

今年10月份,河北銀隆奧鈦三期工程生產線竣工投產,彼時魏銀倉透露,奧鈦三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設計生產能力7000噸、建築面積3.5萬平米。正式投產後年產能將達到10000噸、產值20億元。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至6月,銀隆公司純電動客車銷售收入分別為1.83億、37.1億和22.1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93%、96.24%和89.37%。

目前新能源客車的競爭門檻相對較高,行業集中度也比較明顯,受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市場需求爆發等因素影響,純電動客車的銷售毛利率高於傳統燃油客車。而全產業鏈經營的模式,(鈦酸鋰材料及電池、電機電控、新能源客車、儲能產品、充電設施等)使得珠海銀隆在新能源市場具備一定競爭力。

魏銀倉是誰?

身為珠海銀隆的董事長,關於魏銀倉早期資料十分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魏銀倉曾任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而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除通過珠海銀隆投資於新能源和汽車制造領域外,投資集團其他下屬子公司的業務主要分布在房地產開發、建材經銷、物業管理、廣告策劃、飛行器和船舶研發等領域。尤其是通過前期多年的房地產行業經營,銀通投資集團已經積累了較強的資金實力。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信息發現,魏銀倉除了擔任銀通投資集團的控股股東,通過銀通投資集團控制的企業外,還控制了匯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隆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銀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珠海市恒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銀隆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實力和融資實力可見一斑。

在2010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30件大事30位人物”評選中,董明珠和魏銀倉均入圍,在格力宣布計劃收購銀隆之後,魏銀倉開始頻頻見諸於報端。

與董明珠的雷厲風行相呼應,在公開場合魏銀倉的言辭也頗為犀利。在昨日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魏銀倉高呼“新能源不是一個簡單的炒作,不是一個PPT造車,更不是圈錢的機會。”並向王健林保證,“未來十年把全世界最好的儲能技術用到萬達的商業廣場上。”

“鈦酸鋰電池”技術是什麽?

除了“親密合作夥伴”這一關系之外,包括萬達集團、京東集團在內的公司又為何選擇銀隆,董明珠一直押註的鈦酸鋰電池技術究竟效果如何?

來自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能源汽車中心副總工程師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電動客車推廣主要面臨四大問題,第一續航里程短,無法滿足一次充電單日行駛里程的需求。“很多純電動客車表示可以一次充電跑300公里,300公里及以上續航里程是在規定的標準、規定工況、規定時間條件下做出的實驗數據,並不完全符合公交公司在實際線路的運行狀況。”葉磊說道。

第二個問題是車輛充電時間長,嚴重影響我們車輛運行效率。目前一般純電動客車所使用的普遍為磷酸鐵鋁電池,磷酸鐵鋁電池充電時間大概是4到6個小時,嚴重制約了我們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充電樁的使用效率,造成大量充電樁閑置。

第三個方面就是動力電池壽命短,直接影響整車使用壽命。“現在普遍使用磷酸鐵鋁使用壽命它的充放電次數大概是兩千到三千次左右。那麽在高溫,也就是55攝氏度的環境下,它的次數達到了300到500次。”第四個方面,動力電池安全性堪憂,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疑慮。

在業內看來,鈦酸鋰電池是鋰電中壽命長、安全度高的電池。論生命周期,普通鋰離子電池約為1000—2000次循環,鈦酸鋰則是1—2萬次循環,是前者的10倍。屬於零應變材料的鈦酸鋰具有循環性能優越、使用壽命較長、容量衰減小等優點以及具有非常好的耐過充和過放特征。

鈦酸鋰放電電壓平穩,而且電解液不致發生分解,可提高鋰電池安全性能。與碳負極材料相比,鈦酸鋰具有較高的鋰離子擴散系數(2*10-8cm2/s),可高倍率充放電。還有,鈦酸鋰的電勢比純金屬鋰的高,不易產生鋰晶枝,為保障鋰電池的安全提供了基礎。“實現6分鐘快速充電、耐寬溫、30年循環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等優良特性。”這也是董明珠一直強調自己看著銀隆的技術所在。

不過,珠海銀隆以鈦酸鋰見長的電池技術路線相對冷門。多位新能源汽車領域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皆表示,由於多種原因,鈦酸鋰技術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使用並不廣泛,未來也難以發展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

雲杉智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徐征鵬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鈦酸鋰價格較高,比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貴兩三倍以上。最致命的是鈦酸鋰能量密度低、體積大,在新能源汽車上采用不現實。不過,適應於對空間要求不敏感的產業。還有,鈦酸鋰在一些技術上還有待解決,例如產生電量時產生氣體,容易造成電池膨脹變形,影響了電池生命周期。而國家對鈦酸鋰電池補貼補貼一般,由此可見對此技術路線並非特別重視。

對於鈦酸鋰電池的應用,葉磊也提出了三點挑戰,首先就是電池能量密度,客車考慮到輕量化,肯定想要一種電池能量密度比較高,安全,成本低廉的產品,他們更希望滿足安全要求前提下,電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

另外一個是成本挑戰,在葉磊看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在於鈦酸鋰電池現在沒有被廣泛使用,伴隨市場拓展成本也會下降。第三個挑戰則是對充電設施的需求提升,“因為鈦酸鋰電量比較少,而且充電時間比較短,這就需要我們大量建設充電設施,以滿足我們鈦酸鋰電池的充電,保證我們公交運營。”

一家動力電池市場總監10月31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談到,鈦酸鋰技術已有十多年,並非新技術,由於鈦酸鋰能源密度低,在新能源乘用車上根本無法運用。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重量需要控制在300~500公斤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主要是采用石墨、矽等,而鈦酸鋰電池根本無法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的需求,主要是應用於儲能系統、機器人行業以及中國少量公交車上,鈦酸鋰電池在全球鋰電池中僅占比2%。

鋰電池產能未來將會面臨過剩的局面,優勝劣汰將加劇,動力電池制造商紛紛圍繞電池安全、續航能力、充電速率、環境適應性以及成本等方面提升競爭力。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動力電池產能排名第一的比亞迪以及排名第二的寧德時代都沒有涉及到鈦酸鋰電池路線。比亞迪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現在也開始新增加研發生產三元鋰電池,而寧德時代逐步由磷酸鐵鋰/石墨、三元、高鎳三元/矽碳再到全固態鋰電池演進。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國內動力電池路線占比中,錳酸鐵鋰、三元材料以及錳酸鋰占比分別是76%、21%以及3%,2015年分別為69%、28%和3%,2016年分別為58%、38%和4%。

2016年,動力電池企業數量達到145家,今年新增產能達20G,國內前十名動力電池企業擴張占比67%。擴建主要集中比亞迪、寧德時代、沃特瑪以及國軒等動力電池企業。今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產能規劃達到16GWh,寧德時代為10 GWh,沃特瑪與國軒分別是6 GWh。

為什麽看好儲能技術?

針對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偏低問題,銀隆也在不斷嘗試提升鈦酸鋰電池的能力密度,據悉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電池,與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60%。此外,繼鈦酸鋰之後,銀隆又宣布投資矽負極、硫負極等。這也是銀隆獲得萬達、京東、中集等優秀資本青睞的關鍵所在。

對於格力和董明珠而言,其更為看重的是銀隆在儲能業務上的作為,除了新能源汽車,銀隆的另一個主業是儲能。銀隆新能源推出的鈦酸鋰儲能電站,已在美國與AES電網公司有8年的運營經驗,產品分為家庭儲能及工業儲能。其儲能電站,可在10分鐘內快速充放電。

格力電器正在推進智能家居戰略,而與其它企業的智能家居系統不同,格力的智能家居系統的著眼點在於節能。太陽能光伏系統之外,珠海銀隆的儲能技術可以幫助格力打通從創能、儲能到家電能源管理等整個系統。

如果從商業“錢景”來看,王健林也是看重儲能技術上的商業化。“這事我在十多年前被外國人忽悠過,但那時候可能技術不太好,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次投資我也在看銀隆能不能把技術稍微商業化。”王健林表示。

例如目前國內新建的廣場,政府都要求配建充電樁,萬達某種程度而言是中國最大的停車場公司,擁有接近30萬的停車位,每年有大概六到七萬的停車位在增加,每一個萬達城還要配一到兩萬個停車位,其對儲能的需求可想而知。巨頭聚首開始轟轟烈烈的造車計劃,新的挑戰剛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41

滴滴回應“叫車難加價高”因司機回家過年;前谷歌搜索負責人加盟Uber;58集團押註內容風口有戲嗎?|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23/160995.shtml

滴滴回應“叫車難加價高”因司機回家過年;前谷歌搜索負責人加盟Uber;58集團押註內容風口有戲嗎?| 黑馬早報
i黑馬 i黑馬

滴滴回應“叫車難加價高”因司機回家過年;前谷歌搜索負責人加盟Uber;58集團押註內容風口有戲嗎?| 黑馬早報

滴滴一下,無人應答?多地乘客反應,滴滴打車變得很難,叫車成功率低,往往得加價。對此,滴滴做出回應。

1.前谷歌搜索負責人加盟Uber:負責無人駕駛項目

據外媒報道,前谷歌搜索業務負責人Amit  Signal,將加入Uber出任高級副總裁,並擔任Uber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卡蘭尼克)以及Uber自動駕駛部門負責人Anthony  Levandowski的顧問。

Amit  Signal在谷歌任職超過15年,於2016年退休。隨後,他回到印度,並建立了一個教育基金。但是他很快發現,交通才是普及教育的最大障礙。他不得不自己開辟了一條公交路線,來確保孩子們能夠順利上學。Singhal表示Uber的工作是他從業30年來最有挑戰性的計算機科學難題之一,其中,自動駕駛技術對他來說更是極具吸引力。

面對高昂的司機成本,Uber正在大力投入自動駕駛技術,以取代人類司機。去年9月,Uber在匹茲堡推出了由自動駕駛汽車組成的小型車隊。隨後,又在舊金山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服務,不過在與加州政府發生摩擦後,Uber將其舊金山的無人駕駛汽車移到了亞利桑那州。

2015年6月,谷歌前地圖業務主管Brian  McClendon加盟Uber。同年12月份,Uber又挖來了谷歌地圖業務產品管理總監Manik  Gupta,出任地圖產品總監。如今,前谷歌搜索負責人Singhal又加入Uber,協助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就在前不久,在蘋果已經工作了十多年的Swift之父Chris  Lattner被特斯拉挖角,擔任Autopilot軟件部門的副總裁。

當大量人才開始湧進這一領域時,是否意味著自動駕駛的普及又離我們近了一步?

2.比特幣交易平臺宣布收取交易服務費

1月22日晚間北京商報消息,火幣網、幣行(Okcoin)以及比特幣中國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各自在官網發布公告稱,為了進一步抑制投機,防止價格劇烈波動,將於2017年1月24日12:00起,對比特幣和萊特幣的交易開始收取交易服務費。具體調整如下:交易服務費按固定比例雙向收取,賣出收取人民幣,買入收取比特幣或萊特幣;主動成交和被動成交費率一致;服務費按成交金額的0.2%固定費率收取。據了解,上述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此前均不收取交易手續費。

這三家比特幣交易平臺正是為了迎合監管整改要求進行的業務調整。此前,央行曾入駐三家比特幣交易所,並於1月18日晚間發布檢查結果,自央行聯合調查組進駐火幣網、幣行、比特幣中國後,初步發現這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均存在超範圍經營問題,涉及違規開展融資融幣業務和違規開展配資業務等。為此,比特幣交易平臺也已經停止杠桿(融資融幣)業務。

3.滴滴回應叫車難加價高:司機減25%  訂單漲3

22日,財經網報道,滴滴一下,無人應答?最近,多地乘客反應,滴滴打車變得很難,叫車成功率低,往往得加價。滴滴高級產品總監羅文21日稱,今年司機回家早,運力下降。其曬出的手繪圖表顯示,滴滴司機下降超過25%,訂單數量同期上漲3成。

@nic子墨祭:  人雲亦雲,我表示滴滴還是那麽方便那麽便宜,不過可能是我在大深圳的緣故吧。出租車又爛又貴。

@靜涵TST免費招代理:  確實比出租車便宜。

4、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成立:規模達1000億元

22日,新浪科技報道,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在京成立。該投資基金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由國家網信辦和財政部共同發起,基金規劃總規模1000億元。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6家企業簽署合夥協議,基金首期300億元資金募集認繳到位。

@教皇昕:  圍觀第一個投誰?不會是樂視吧

5、工信部: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虛擬專用網絡VPN開展跨境經營活動

22日,工信部要求各通信管理局要對本轄區內提供IDC、ISP、CDN業務的企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杜絕無證經營、超地域範圍經營等非法經營行為;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準,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專線(含虛擬專用網絡VPN)等其他信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

@明明02-22:  簡言之,墻都不讓翻了。

@是剛剛呀i:  請認真審題  無證經營  敲重點。

6、我國將耗資48億在北京打造全球最亮慧眼

22日,據頭條新聞報道,我國將耗資48億元,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其設計亮度高於世界現有、在建中的所有光源。“打個手電筒看東西,手電筒越亮,就能看得越清楚。”這一新光源系統裝置建成後,將滿足我國重大戰略需求。

@蔚成林:  有人說霧霾會導致看不到,不會的,會更好看。

@傑克--失落di伐克愛屋不及烏:  能治霧霾不?

7、婚戀網上租女友回家還要結婚  結果發現是男兒身

22日,新浪科技報道:快要過年了,不少單身人士都希望能領個對象回家過年。阜陽一男子帶“女朋友”回家後,被父母看出端倪,一查發現其竟是男兒身。據了解,這名“女子”在3年內“釣”上7名男子,以結婚為誘餌問他們要錢。

@越關山-杜榮軍:  沒談戀愛沒見過女人辯不出?

@Cloud-舒民:  被父母看出端倪,那個男之前是瞎的嗎?

858集團押註內容風口有戲嗎?

22日新浪科技消息,在過去兩年,58集團高舉並購大旗,布局O2O戰略。現在看來,這番努力似乎並未收到效果,並購不僅沒有帶來規模協同,反而導致增速下滑,增長乏力。在內容創業的風口上,憑借分類信息起家的58集團,也宣布要做內容平臺了。

@半坡瘋:  58的品牌與LOGO太俗氣!

@緊緊緊緊閉上眼:  代言明星請的不好。

9HTC手機帝國隕落?2016年營收同比下滑35%

22日新浪科技報道,HTC  2016年營收較上年下滑35%,並且創下11年來最低營收紀錄。如果不是時不時的發布新聞,或許不少人已經忘記智能手機行業還有HTC這個品牌,更不會想起其一度曾是智能手機代名詞,把蘋果手機拋在身後。

@這個超人來自於地球:  依舊可以記起它的高價低配,定位錯了,還一錯再錯,前段時間甚至把它和TCL混淆了。

@落花時有至:  曇花一現,早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10、高通回應蘋果訴訟:沒有事實根據、歪曲真相

22日,據科技網站9To5Mac報道,蘋果當地時間周五宣布因專利使用費爭執起訴高通,要求後者賠償約10億美元經濟損失。高通否認了蘋果的指控,並表示將積極應訴。高通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蘋果的指控毫無根據,蘋果“故意歪曲我們的協議和談判”。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16

特斯拉押註Model 3 首席財務官離職

特斯拉當地時間2月22日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四季度公司虧損收窄,公司同時預計,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出貨量將實現50000輛目標。財報公布後,公司股價上漲,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漲幅已經接近30%。

特斯拉同時宣布入門款電動車Model 3美國上市日期為今年7月,目前一切進展順利。公司預計到今年年底,Model 3產量將達到5000輛;到2018年,Model 3每周產量將達到1萬輛。Model 3的起價為3.5萬美元。

與此同時,特斯拉最新失去了一位高官。公司首席財務官Jason Wheeler在加入特斯拉15個月之後宣布離職。這是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系統總監和多位產品負責人之後的又一位最高層領導離職。在加入特斯拉之前,Wheeler是谷歌的財務副總裁。接替Wheeler的是已經退休的首席財務官Deepak Ahuja。Ahuja是前福特汽車生產線主管,2008年至2015年在特斯拉任職,他的回歸將幫助特斯拉提振Model 3的銷量。

特斯拉創始人CEO伊隆-馬斯克的目標是,到2018年公司產量實現50萬輛,其中Model 3是最具銷售潛力的車型,Model 3預計每次充電能夠續航215英里。去年5月Model 3進行預售,公司最後公布的訂單數量為37.3萬輛。

不過去年特斯拉的高端出行Model S和Model X的出貨量均不及預期。特斯拉將原因歸咎為去年發生的一系列事故。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稱四季度全球出貨量為2.22萬輛,全年出貨量為7.62萬輛,大幅低於公司此前預期的全年8萬至9萬的出貨量。

特斯拉還宣布去年已經完成了至少兩處新的生產工廠的選址以及五處超級工廠的選址,但是並未透露具體的方位。

不過Model 3的銷售前景也引起了外界的質疑。科技咨詢公司Activate聯合創始人CEO Michael Wolf對第一次財經記者表示:“Model 3是否能夠幫助特斯拉盈利,取決於能否賣出足夠的量。特斯拉到目前為止都還是一家高端汽車公司,他們是否能夠繼續向前,就要看大眾市場的表現了。”

Model 3接受預訂後在中國也引起了巨大反響。特斯拉中國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中國上市時間預計為2018年。目前已經收到大量中國用戶的訂金。現在還能夠接受預訂,訂金為8000元人民幣。”不過他沒有具體透露中國訂單的數量。

上個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一份關於特斯拉去年5月車禍的詳細調查報告。當時,處於半自動狀態的特斯拉汽車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卡車拖掛車。事故一出,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就遭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NHTSA報告顯示,自動駕駛(Autopilot)狀態下的撞車幾率比人類駕駛低了近40%。這份最新的報告也消除人們對自動駕駛的偏見。

特斯拉亞太工程總監王文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目前的自動駕駛還是處於二級的自動駕駛,要求駕駛員保持關註和監督。Autopilot之所以能夠減少事故率,是因為自動緊急制動和輔助轉向幫助很多車輛規避了事故。”

目前科技公司都在和傳統汽車制造商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技術。IBM旗下的沃森AI系統就已經和寶馬合作,共同研發新的駕駛輔助功能。寶馬的四輛i8混合動力跑車將與IBM公司的Bluemix雲平臺相連,以便對沃森智能系統啟動車輛與駕駛員間對話式人機界面的方式加以論證。

沃森物聯網業務部的全球負責人哈瑞特·格林(Harriet Green)在聲明中表示:“未來十年內,駕駛經驗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自汽車出現以來從未達到過的高度。”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研究數據,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20億美元,到2035年,全球有四分之一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汽車。而大多數汽車制造都把研發出第一款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時間鎖定在2021年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08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 押註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63.shtml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 押註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俊世太保 俊世太保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 押註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巨頭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將會怎麽玩?

本文由俊世太保(微信 ID: lijun_taibao)授權i黑馬發布。

2月24日,百度正式公布了2016年Q4財報,在這一期財報中,金融業務或許是為數不多的亮點。在百度CFO李昕晢看來,AI技術在金融領域研發和應用會將成為百度未來1年的重要方向之一。事實上,發力互聯網金融業務並不是只有百度一家巨頭。

進入2017年以來,騰訊和阿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是動作不斷,微信支付在沒有繼續參加春節紅包大戰之後,依然在線下開疆拓土,馬化騰親自站臺在線上推出了“黃金紅包”,也開啟了社交金融玩法的序幕。

而螞蟻金服則在海外市場不斷加碼投資,就在幾天前其剛剛投資韓國社交平臺Kakao旗下的Kakao Pay 2億美元,而Kakao則一直被外界稱作韓國的微信支付。

可以預見,對BAT三巨頭來說,互聯網金融在2017年都將會是重點發力對象。金融市場實在太大,在移動支付之外,留給互聯網巨頭“創作”的空間還有很多。但盡管BAT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頻頻加碼,但從目前已有的布局和戰略,三巨頭2017年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百度:深耕細分場景,人工智能改造金融

在百度新一季的財報中,百度用“百度進入人工智能新時代,金融業務先聲奪人”這樣一句話,對過去一年的百度金融進行了肯定。

在百度將戰略重心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大背景下,金融無疑是一個極佳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百度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通過消費分期、現金貸、信用支付、個人財富管理等產品完成了金融用戶體系的建立。

盡管百度沒有找到一個像淘寶到支付寶、微信紅包到微信支付這樣,快速促使用戶完成綁卡行為的路徑,但百度依然找到了多個細分場景,並實現用戶和數據的積累。

根據百度最新披露的數據,作為百度金融核心產品的百度錢包激活賬戶數超過1億; “百度有錢花”以75%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教育信貸領域。而據此前的數據,“百度有錢花”的合作教育機構已經近3000家,環比增長約80%,服務學生數環比增長約45%。

在租房、家裝等領域,百度則選擇與房司令、會分期、愛空間、紅星美凱龍等公司合作;百信銀行的成立則讓百度的綜合金融服務版圖進一步實現補全。

這些多元化的C端金融場景,幫助百度有機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每一個場景下深耕,在積累數據的同時進一步訓練模型、調整算法。而根據公開材料,百度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運用在了身份認證、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智能獲客等技術領域,這些技術應用也為百度在C端客戶之外吸引了眾多B端客戶。

對於百度而言,雖然重倉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還不夠成熟。後端技術的創新,延伸到C端被用戶感知和體驗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百度的探索嘗試值得我們期待,但百度利用人工智能深耕細分場景的打法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阿里:擴張海外市場,探索全球金融帝國

而對於手握支付寶的阿里和螞蟻金服而言,龐大的淘寶用戶池為支付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新用戶。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16年12月,手機淘寶擁有4.3億月活躍用戶,而支付寶則在移動端擁有超過4億用戶,並且實現了61%的同比增長,這兩款產品的月活用戶數也僅次於微信和手Q。

借助淘寶的導流和線下支付反哺線上,在過去一年中,支付寶在移動端的月活實現了61%的增長,盡管在線下遇到了微信支付這個難纏的對手,且社交化嘗試並成功,但考慮到過去一年淘寶和天貓4萬億人民幣的GMV,支付寶在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第一名的地位依然很難被撼動。

前不久中金公司發布的第三方支付研究報告中,也表示“盡管支付寶移動端的份額從80%降至68%”,但到2020年支付寶預計仍將占據市場60%的份額。

正是基於支付寶在國內的穩固地位,阿里和螞蟻金服也在過去2年中開始將重心放在海外,尋求在海外複制支付寶的機會,並依靠2年7筆投資構建起了一個螞蟻金服的海外帝國版圖:

2015年2月,入股印度支付平臺Paytm母公司25%的股份,半年後將其持股比重提升至40%;

2015年11月,宣布練手韓國電信等公司成立互聯網銀行K Bank,並獲得韓國政府發放的銀行牌照;-2016年6月,投資泰國網絡支付提供商Ascend Money,後將股權比重提高至30%;

2016年9月,收購美國生物識別技術公司EyeVerify,以將其眼球識別應用於安全支付;

2017年1月,以8.8億美元的估值並購全球第二大匯款服務公司MoneyGram

2017年2月,投資韓國社交平臺Kakao旗下的Kakao Pay 2億美元;也是在同一天,阿里通過旗下基金投資了菲律賓支付平臺mynt。

這一系列的投資和並購讓阿里和螞蟻金服成功地在一些第三方支付並不發達的國家迅速複制了支付寶的成功經驗,以印度的Paytm為例,在螞蟻金服入股之前,Paytm和其競爭對手的差距很小,而在螞蟻金服的幫助下,Paytm不僅擁有了1.5億活躍用戶,也成長為印度第一大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及世界第四大電子錢包。

與此同時,支付寶本身的國際化也沒有停止腳步,借助2016年1.22億人次的出境遊大軍,支付寶依托於出境遊場景,實現了全球70個國家10萬零售商戶及10萬線下商戶的接入,覆蓋了出境遊主要的餐飲、超市、免稅店、主題公園等場景。

不過在大跨步邁出國家化腳步的同時,阿里依然需要警惕微信支付的威脅,借助高頻和高用戶數,微信支付正在線下演繹著《三體》中經典的“高維打低維”原則。

騰訊:發力移動支付,紅包挖掘社交金融

很多人可能沒想到2014年春節期間推出的微信紅包會成為改變中國互聯網金融格局的撬棍,通過微信紅包完成早期用戶積累的微信支付,其成功必須歸功於國民級App——微信。

坐擁超過8.5億月活躍用戶的微信,同時擁有著日均超過1小時的使用時長,如此大的用戶基礎和使用頻次,讓微信牢牢霸占住了用戶屏幕上最顯著的位置,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

盡管相比於獨立的第三方支付App,在微信入口略深的微信支付在使用便利性上反而處於劣勢,但高頻次、高使用時長、始終後臺打開的特點還是幫助微信支付能夠在2016年的線下支付大戰中戰勝支付寶,實現高維打低維。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開始享受移動支付便利性的用戶們。

據統計, 2016 年中國第三方支付整體交易規模達到87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73%。其中,線下POS 收單流水增長 54%至 22 萬億元,占整體比重約25%; 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65萬億,占比75%,其中PC 端增長僅為36%,移動支付增長達到110%。

依靠掃碼這樣簡單便捷的方式,移動支付正在成為主流,而騰訊也將自己在金融領域的籌碼,壓在了除去4萬億阿里系電商營收之外的29萬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上,看上去似乎線下的市場更大。根據中金公司的報告,支付寶目前擁有100萬線下商戶,而微信支付則擁有超過70萬線下商戶,兩者的賽跑依然在繼續。

同樣,社交基因的微信也並非完全依賴於線下,在2017年初,騰訊便開始測試微黃金等新的社交金融玩法,並嘗試引入星巴克這樣的品牌商家,將社交和小額支付融為一體,為微信支付帶來更多的社交元素。

基於微信目前龐大的用戶基礎,我們似乎也有理由相信這些在社交金融方面的嘗試會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對於微信而言,越來越重的體驗,承載越來越多的騰訊集團戰略使命,微信似乎正在背離張曉龍最初克制、極簡的設計理念。

如何平衡好微信支付和微信兩者之間的關系,或許是騰訊在2017年首先要解決的產品理念和公司戰略問題。

巨頭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將會怎麽玩?

BAT在2017年的布局和戰略各不相同,但隨著C端場景跑馬圈地的完成,掌握最多場景和流量入口的BAT,在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做出的選擇或許也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

1、挖掘金融數據的價值

金融和數據很難脫離關系,隨著搶占場景階段的結束,互聯網金融正在進入深化變現的階段,無論是消費金融,還是現金貸,這都離不開大數據風控。

相比之下,阿里擁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數據,百度則掌握著最強的數據建模和分析能力,而騰訊則擁有最複雜的社交關系鏈,這些數據將成為BAT三巨頭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2、金融場景海外化擴張

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的飽和,以及中國遊客大量出海消費,擴張海外場景正在成為新一輪爭奪的焦點。百度的選擇是通過工具化產品的國際化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消費場景。

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更多是借助移動支付。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泰國、日本、韓國等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線下廣告和線上補貼活動。

微信支付目前已經接受超過10種外幣交易,而支付寶則與多個國家的7-11便利店達成合作關系,並對接了日本全境1.3萬家羅森便利店。這場關於海外金融場景的爭奪2017年仍將持續。

3、金融科技探索新模式

正如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百度第四季度財報中提到的那樣,“百度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義互聯網金融、重塑行業規則,引領人工智能與場景應用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當然,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技術能力也不盡相同。

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百度探索的是“千人千面”的定制化財富管理服務,騰訊則在區塊鏈等新金融技術領域展開嘗試,而阿里巴巴則更多借助阿里雲的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探索金融的新模式。這些由技術內生出的模式變革正在影響和撼動著中國金融業。

4、金融技術的開放生態

改變現有金融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夠豐富的數據源源不斷地輸入,從而訓練算法模型,不斷精進。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擁有技術能力與技術優勢的公司選擇將自己的技術輸出給業界,展開更多的同業合作,共享技術成果的同時,收集更廣泛的數據,並推動傳統金融行業數字化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阿里巴巴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啟動“螞雲計劃”,升級後的阿里金融雲將為合作夥伴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安全、信用支付、金融生態於一體的金融雲服務。

而百度的優勢在於人工智能方面的深入布局,所以百度金融主要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智能獲客為六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向業界開放能力。

至於騰訊,在騰訊集團的連接戰略下,騰訊金融雲則專註於做金融機構的連接器,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基礎設施。

一個總結

對於巨頭而言,萬億級互聯網金融蛋糕顯得十分誘人,尤其是在各家先後拿全各類牌照後,之前限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玻璃門”正在減少,C端用戶也正在被更系統地數據化。

如果說過去的3-5年是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時期,那麽在2017年,或許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將發展得更貼近與國外更喜歡用的一個詞——FinTech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不再是鐵板一塊,它正在被新技術所影響滲透,而對於BAT而言,或許同時掌握核心技術和海量數據才會成為最終勝出的那一家。

互聯網金融 BAT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64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押註國防開支預算 削減多部門預算惹不滿

——華爾街日報——

【美參議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特朗普被奧巴馬竊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領導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總統特朗普關於特朗普大廈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奧巴馬竊聽這一申訴,參議院情報機構成員將駁回特朗普的指控。但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總統特朗普將會繼續保持他主張申訴的立場。

——Reuters——

【特朗普削減多部門財政預算,押註軍事開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1.1萬億美元預算設想將削減很多政府計劃,同時保留一些權利,例如社會保障制度不會變。同時,他主要增加了軍事和邊境安全的國防預算開支。

——Bloomberg——

【美財政部實行現金管理措施,避免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重申他的觀點,即美元的長期強化是經濟的最佳利益,它反映了對世界儲備貨幣的信心。財政部將會實行進一步的現金管理措施,以避免美國出現債務違約。

——CNN——

【特朗普大刀闊斧削減農業部財政預算惹不滿】根據白宮預算文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建議停止對城郊清潔水倡議的供資,並減少縣級工作人員,削減農業部近21%的預算。美國農業部將削減一些統計和農村商業服務,並且鼓勵私營企業保護規劃。在減少47億美元的財政預算後,美國農業部的預算變為179億美元。一些農場團體警告稱,農民和相應社區可能因此受苦。

——BBC——

【聯邦法官再度打擊特朗普政府移民禁令】繼夏威夷州法官對特朗普政府頒布的新版禁穆令作出“暫停執行”的裁定後,馬里蘭州法官也加入了這場阻止禁穆令實行的行動中,解除了“6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90日不得進入美國境內”這一限制。特朗普辯駁道,新禁令已經緩和了不少,法院所為已屬司法越權。

——英國金融時報——

【英首相梅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要求:這不是時候】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周四拒絕了蘇格蘭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的要求,稱“目前是退歐談判的關鍵時期,蘇格蘭的要求來得不是時候”。蘇格蘭首席大臣Nicola Sturgeon指責梅並沒有很好地回應蘇格蘭的公投的要求,而且蘇格蘭留在歐元單一市場的要求也被忽視,這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 。

——印度經濟時報——

【寶馬多車型4月起將在印度提價】德國寶馬宣布從4月起在印度出售的汽車售價將會提高約2%,寶馬印度負責人Vikram Paws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應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發展及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決定將稍微提高包括Mini和SUV系列車型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