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票房普遍慘淡 老電影重映能靠情懷撐多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7/1159445.html

原標題:老電影重映能靠情懷撐多久

11月17日,香港經典電影《英雄本色》將正式登陸院線,引發影迷關註。近年來,老電影重映已不是新鮮事,《一代宗師》、《功夫》、《甜蜜蜜》等影片皆推出重映版,但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老電影重映的票房卻普遍不盡人意,過億元的僅《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而由於重映電影也面臨版權、技術、宣發等成本,難以回本的影片不在少數,老片的懷舊牌還能被消費多久呢?

票房普遍慘淡

無論是出於商業利益還是藝術情懷,近幾年以各種名義重回觀眾視野的老電影數量在不斷增加。除了本土電影,同樣看準電影重映市場的還有好萊塢老電影,其中,不少影片甚至一度引發觀眾觀影熱潮。

2012年4月全球重映的《泰坦尼克號3D》上映時恰逢泰坦尼克號沈船100周年,這一特殊日子本身就已引發足夠的話題效應,加上影片主打3D特效,吸引了不少影迷進影院重溫經典愛情,藝恩票房數據顯示,影片最終在國內收獲9.46億元的票房。之後同樣是以3D版本出現的 《2012》、《侏羅紀公園》也分別在國內拿下1.3億元、3.49億元票房。

相比好萊塢老電影重映時的熱烈反響,大部分國產老片重映票房卻普遍不理想。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映電影中,《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7億元的票房已是最高,而這一票房與在院線同期上映的動輒票房10億元的新片相比差距懸殊。

《大話西遊》

最早在國內重映的老電影是2009年上映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彼時片方在宣傳上以“紀念張國榮”吸引了影迷關註,公開數據顯示,影片最終取得了2500萬元左右的票房。但在今年上映的同樣是張國榮主演的《失業生》,趕在“哥哥”生日之前在國內重映,票房僅609萬元。《倩女幽魂》和《新龍門客棧》的重映總票房則分別只有280萬元和610萬元左右,選擇在情人節上映的《甜蜜蜜》最終票房僅1233萬元。

“一些老電影固然經典,但在當下並不屬於主流,因為主流影片和時代是有緊密關系的,老電影重映滿足的仍然是小眾市場,如對某特定時期、特定演員、特定題材的影片有特殊情感或喜愛的觀眾。既然是小眾市場,票房也不會太高,更不太可能成為同一檔期票房冠軍。”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表示。

轉制、宣發成本高企

老電影重映不是把拷貝放進放映機那麽簡單,各類成本實際並不少,這也讓重映電影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如果不是版權方,還需要支付一定的版權費用。”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群飛表示。

以《大話西遊》為例,西部電影集團是影片內地版權的持有方,影片首次重映是在2014年華夏電影發行公司舉辦的“那些年,錯過的好電影”活動中,彼時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只是從西部電影集團手中獲得發行代理權,影片重映後獲得的票房收益需要與西部電影集團分成,票房分成結構與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電影的分成結構相同。

“即便獲得影片的版權,重映過程中還要對老電影進行‘再制作’,如對老片進行修複,包括畫面、聲音等。此外,不同時代下,觀眾群體的觀影習慣、觀影愛好等方面也會不同,加上現在新片較多,市場擁擠,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和觀影群體,老電影在營銷和宣傳上的力度也需要加強,這也需要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但高成本下,最後獲得成功的影片並不多,不少影片甚至難以收回成本。”黃群飛透露。

同樣由周星馳自導自演的《功夫》曾是一代人的回憶,影片2004年在內地上映時獲得1.73億元的票房。而2015年上映的《功夫3D》則在原來影片的基礎上重新調整過畫面和配音效果。如《功夫3D》中的許多音效處理方式會比舊版本更為立體。此外,在轉制為3D版本後,視效上也會帶給觀眾新的觀影體驗。具體到成本費用上,公開數據顯示,《功夫3D》轉制3D的花費是2000萬元,宣發費用約1500萬元。

另一部轉制為3D版本重新上映的影片《一代宗師3D》盡管具體成本沒有透露,但據影片導演王家衛在公開采訪中透露的“轉制費用足夠拍一部新片”來看,成本並不低。然而,盡管這些重映的影片通過3D技術提升視覺體驗,或在原版基礎上進行再剪輯吸引觀眾註意,但觀眾對此似乎並不買賬,其中,《功夫3D》最終票房僅2543萬元,難以回本。

有限利潤空間風險隨行

在院線排片上,相比於商業新片,重映老片也很難獲得更多的排片支持。但即便如此,資本對此依然沒有停止追逐的腳步。

由吳宇森執導、1986年在香港上映後打破當年票房紀錄的電影《英雄本色》將於11月17日正式登陸國內院線。此前,這部影片的4K修複版已經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亮過相,但在國內院線大規模上映仍是首次。

在劉德良看來,“從商業角度而言,老片重映無可厚非,除轉制3D的影片外,大部分重映電影的成本並不高,其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盈利點。”11月4日阿里影業旗下的在線票務平臺淘票票正式上線小聚場專區,公開資料顯示,小聚場是由淘票票攜手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與全國多家影院共同打造的全新定制化觀影模式。上線之初將選擇《甲方乙方》、《鋼的琴》等經典影片在全國範圍內超200家影院上映。

黃群飛進一步強調,老片重映也是對目前影視市場的補充,對於影視公司而言,這其中也不一定只是牽涉到票房收益的問題。“因為如果僅從票房的角度來講,老片重映真正成功的只是少數,目前只有《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另一些資本方選擇老片重映事實上會出於其他因素的考量,如有些經典電影會重拍或者翻拍,這時候為了宣傳新片,背後的資本方也會先將老版的影片放到院線放映,引發市場和觀眾的註意,對即將上映的新片形成前期的宣傳效果。”

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總監劉建峰表示,經典電影重映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對過去經典電影的致敬,畢竟現在的商業電影中藝術性的東西會偏少一點,“但老電影畢竟是過去一代人的記憶,對於這些題材,也只有那些對老片有情結,或者有過生活經歷的會去看。對這些缺乏體驗的‘00後’和‘90後’們則很難有觀影需求,院線也會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進行相應的排片”。

針對目前老片重映票房整體不佳的問題,黃群飛認為,在選片上,那些對於觀眾而言有特殊情懷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影片比較容易成功。而在影片宣發和上映規模上,在公映效果並不好的狀態下,可以針對真正有需求的影迷加大宣傳,進行小規模的放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46

金蝶5000萬美元投資紛享銷客,羅旭:說控股的人,小看了金蝶的格局,也不了解我們的情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3/167044.shtml

金蝶5000萬美元投資紛享銷客,羅旭:說控股的人,小看了金蝶的格局,也不了解我們的情懷
B2B圈 B2B圈

金蝶5000萬美元投資紛享銷客,羅旭:說控股的人,小看了金蝶的格局,也不了解我們的情懷

羅旭堅信,“連接型CRM,這才是未來的CRM。”

文 | 常皓靖

來源 | B2B圈(ID:b2bcyj)

“鳳凰涅槃”,紛享銷客創始人、CEO羅旭如此形容自己的2017。

羅旭的2017年過得並不順利,因為跑馬拉松心臟停了2.5分鐘,幸好劫後余生,而被他親手“拉扯”大的公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只是處於“追隨者”的位置。這所有的一切,讓他開始慢下來,重新定位,重新回歸到用戶上。

連接型CRM是未來”

過去幾天,羅旭和他的紛享銷客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有媒體爆出,金蝶用3個億戰略控股紛享銷客。文章下面,是友商被並不友好的評論,“發來賀電”、“下一波裁員是不是馬上要開始了”、“紛享銷客就這麽被賤賣了”.......

羅旭也在不動聲色地關註這些新聞和評論,在今天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他看似不帶情緒地表示,說金蝶控股紛享銷客的人,小看了金蝶的格局,也不了解紛享銷客的情懷和夢想。

他口中紛享銷客的情懷和夢想是,做好最基礎的服務,在行業內深耕,做連接型CRM,做生態。他堅信,“連接型CRM,這才是未來的CRM。”

在發布會上,羅旭透露,在過去的2017年,紛享銷客PaaS平臺能力逐步提升,開始可以為中型企業服務了。而紛享開放平臺,有了實質性進步,這將是2018年的主要發力點。

談及和金蝶方面的合作,羅旭表示這是用戶需求使然,用戶渴望數據互聯互通、體驗一致的軟件。不過,對於雙方的合作,他也曾有過擔憂。

至於為何是金蝶,而不是其他軟件公司,羅旭也只是幽默回應道,“作為男人,可以喜歡很多人,但是老婆只有一個。”在他看來,金蝶是和紛享銷客最有緣分,價值觀也最相似的一個。

金蝶的雲端戰役

金蝶CFO林波在談及為何投資紛享銷客時說道,這是為了強化金蝶在CRM的戰略布局。同時他表示,金蝶還將繼續投資優秀的SaaS公司,並加強各方戰略合作。

金蝶是個老牌軟件公司,不過這些年,它一直在努力扭轉人們對它的固有印象,創始人徐少春的在雲端戰略上的決心也不可謂不堅決。早在2007年,金蝶便開始嘗試雲轉型,在金蝶成立21周年之際,他又親手砸掉了客戶的服務器,宣布要做雲。

如今,金蝶在雲端轉型方面成果初顯。目前,已有金蝶雲、雲之家、精鬥雲、管易雲這四朵雲。據金蝶2017年報顯示,金蝶雲的營收已經占到了公司總收入的27%。另據IDC於2017年底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金蝶在中國SaaS市場占有率第一。此外,金蝶還奪得SaaS ERP領域和SaaS財務雲細分領域第一。

不過,金蝶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移動辦公市場強敵環伺,不僅有釘釘、企業微信等背靠巨頭的代表,還有明道、Teambition等新銳公司。金蝶這樣的老牌廠商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並不容易。從這個角度上看,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投資紛享銷客了。

林波樂觀地估計,投資完成後,雙方在客戶、服務等方面的資源上,將會完成質的變化。

羅旭也表達了自己美好願望,2015年是資本驅動型的紅利,從2017年開始,市場需求紅利開始顯現。而他也希望,公司能在2019年,從追隨者變為領跑者。

紛享銷客 羅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86

落網:一場“情懷眾籌”的狼狽落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22/167335.shtml

落網:一場“情懷眾籌”的狼狽落幕
虎嗅網 虎嗅網

落網:一場“情懷眾籌”的狼狽落幕

2017年12月31日,有人在微信群里@胡建國:“真想給你點一首周傑倫的《算什麽男人》。

來源 | 虎嗅網(ID:huxiu_com)

作者 | 李拓

開工大吉!然而新年開工第一天,我們不準備給創業者打上一針雞血——就像春節期間某些創投大佬與創業者還在熱烈討論區塊鏈與各種幣那樣熱鬧。以下,是一碗冷雞湯,然而,它,正是創業眾生的日常——它聲稱飽含情懷,但最終證明難以下咽。一名創業者和一群曾是他的粉絲、並瘋狂支持他的創業者,因為對彼此的種種誤判,造成了落網和落空間的悲劇。

2017年12月31日,有人在微信群里@胡建國:“真想給你點一首周傑倫的《算什麽男人》 。” 這句“新年問候”絕非戲謔,而是真心挖苦。而一周多之後,來自北京的30人集體起訴胡建國的訴狀也在司法局正式備案,用起訴者的話說,事情還遠未結束。

誰是胡建國? 

在長達14年時間里,胡建國曾因創立小眾音樂App“落網”而盛名遠播。落網粉絲用戶也對他的“情懷式創業”非常買賬,從2016年起,在落網粉絲的熱情支持下,胡建國先後於廣州、北京兩地各眾籌一百多萬元,打造線下音樂空間“落空間”。按他的說法,如果在全國開五家店,加上線上各種業務,公司估值將破億——但一年半之後,幻象破滅:2017年12月初,胡建國宣布,落網App停止維護,兩家線下音樂空間均告關閉。 

從彼時至今,不僅他本人遭遇了人設崩塌的突變,連落網的員工和參加眾籌的股東,也都先後因為夢碎而卷入一場有關金錢、情懷的猜忌與紛爭中。

這個“起於情懷,終於鬧劇”的創業失敗故事里,究竟誰在為損失買單?

崩潰的眾籌股東 

2017年12月初,北京入冬。 

位於東城區大經廠西巷的“落空間”迎來了噗哧脫口秀的一場線下演出。但前來看演出的人不知道,這場脫口秀將是這家線下文藝空間的最後一場活動——一周之前的11月30日,落網創始人、落空間發起人胡建國突然在北京、廣州眾籌股東微信群里發出通知稱,因為近期北京的清理政策,落空間北京店(簡稱“北京店”,下同)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需要關門。同時,已營業一年半的落空間廣州店(簡稱“廣州店”,下同)也一並關閉。 

一開始,眾籌股東們(落網內部稱為“共建人”,下同)情緒穩定並表示理解,在討論“善後事宜”之際,一位共建人試探地問道,如果是官方認為北京店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應該會出具書面通知,我們是否可以看一下官方文件?胡建國一句“停業的官方文件,落網方面尚在擬定中”的回複,引來群內嘩然一片。一位共建人H憤怒地向虎嗅表示:“官方的停業通知函還要你落網來擬定?騙誰呢?” 

有幾名起了疑心的共建人向胡建國提出,若真是政策原因,請胡建國出示北京官方的“停業通知”,畢竟消防不合格可以整改,還有重開的希望;若沒有官方壓力但還要關閉,則要做財務審計。 

在30多位共建人質問的壓力下,胡建國很快承認,線下空間關閉緣於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與北京清理政策無關。他還宣布,除了“落空間”線下店關閉外,落網線上App也會停止運營。為了證明目前情況確屬營業困難,胡建國向共建人提供了數份記錄“落空間”收支情況的Excel表格。

微信圖片_20180222112955

Chart 1:胡建國曾兩次提供落空間北京店經營收支表,這是被共建人指責為“漏洞百出”的那一版

不料,正是這幾份表格,更是引爆了共建人與胡建國之間不信任的炸彈。

明眼的共建人發現,胡建國提供的收支表格存在令人瞠目結舌的問題:

首先,出資6萬,享有股權1%,3萬是0.5%,除去消費類權益眾籌所得,北京店通過股權眾籌獲得147萬元,擁有其24.5%股份(按當初眾籌計劃,這24.5%的股權應由落網在北京成立子公司代持),剩余75.5%股權也應由子公司來出資——但詭異的是,有共建人反映,他們拿到的眾籌合同中未寫明這一條出資義務。

而且收支表顯示,落網不僅未在北京成立子公司,也沒有出資。落網只花完了占股24.5%的147萬元眾籌款,就宣布關店;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00

Chart 2:落網、眾籌人與廣州、北京兩地線下酒吧的股權關系

第二,來自全國各地的共建人用147萬元投資了北京店24.5%的股份,182萬元投資了廣州店61%股份,但不能承擔兩個店100%的損失,按《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權責規定,共建人需要得到補償。 

更令他們意外的是,作為落網創始人的胡建國,在2017年7月前後就已卸任CEO,公司這麽大的人事變動,卻完全沒有向共建人通報。 

共建人來自天南海北,背景各異,或者是教師、學生、手機賣場的營業者,或者是律師、酒店經營者,他們在廣州、北京兩家線下店的眾籌活動中投入不等,少則上千,多則達9萬元。為了參加眾籌,有的動用了私房錢,有的則貢獻出了多年積攢的壓歲錢。根據眾籌合同,出錢的共建人均為“股權投資”,不參與公司決策,店方只需要每半年提交一次財務報告並進行的分紅,到了提交報告的時間,共建人們等來的卻是兩家店徹底倒閉的消息——再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賬目,氣自是不打一處來,北京店的幾名共建人在當晚就選擇了報警。 

事由是:欺詐。 

除了追問胡建國,幾位共建人還私下吐槽北京店店長L,認為北京店的關閉,恐怕是他和胡建國串通一氣的結果。 

面對譴責,L寫出了一份《落空間北京店的前因後果》,他在這份說明中表示,落空間北京店本可以不用走到這一步。“L本人對活動和經營都很熱心,積極想辦法的,經驗是比較豐富的。”一位共建人向虎嗅表示,“我對他工作算一半一半認可吧,如果早點提醒風險的話,可能不會像這麽糟糕。”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05

Pic 1 落空間北京店店長L長篇自陳的片段

此後胡建國進一步被孤立,並在微信群里受到共建人更大規模、更密集的攻擊,從未認真過問經營狀況的共建人們開始集體搜尋,挖出了更多令他們無法接受的事實。 

問題叢生的“落空間” 

2015年,在珠海一家小酒館里喝酒的胡建國突然覺得,做個線下酒吧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個突發奇想被股東放大了,他們建議胡建國要搞就搞大點兒,原本做酒吧的計劃,因為加入了資本運作元素而變得更富冒險性,也給這個當時有著10年歷史的獨立音樂創業項目埋了雷。 

2016年3月,落空間就在眾籌平臺“開始吧”上為線下空間眾籌,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即從線上和線下籌到超過180萬元。但從店面選址開始,落空間就暴露出極其不專業的一面。“廣州店選址太垃圾了,選在一個廣州東山口人流稀少的別墅區,不可思議。”一位要求匿名的離職員工向虎嗅吐槽,“而且轉讓費都要50萬元,一開始就這麽鋪張浪費……” 

胡建國找來曾某(人稱“阿May”)做落空間線下店的總負責人,這樣,落空間廣州店就先被交到她手中運營。但阿May對餐飲與線下活動知之甚少,不少活動還得靠幾位熱心的共建人幫忙牽線搭橋。阿May對管理也顯示出不專業的一面,HR工資6000元,廚師工資8000元,這個數字在廣州的服務業算是相當可觀了。根據L回憶,員工工作非常不飽和,“阿May也不是不知道,但也沒有辦法。” 

胡建國宣布落空間停業的消息後,在共建人的強烈要求下,曾負責廣州店眾籌事宜的“開始吧”向廣州店派駐審計人員,並出具了《廣州後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情況 》的財務核查報告,指出落空間廣州店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1 月份累計實現凈利潤-249.30 萬元,其中 2016 年度實現凈利潤-196.27 萬元(店鋪裝頂手費 、裝修成本、開辦費等未分攤),2017 年度實現凈利潤-53.03 萬元。 

在廣州店的運營公司(廣州後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後,原本應從眾籌發起方落網公司(新噪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賬戶上劃過來的眾籌款項,遲遲未能成行,廣州店一直靠落網以“備用金”形式,以及管理人員現金代付的形式維持運轉; 

營收數據丟失嚴重,有數月系統營收數據與實際營收有差距。 

北京店的境遇就更糟糕了。 

北京音樂圈的朋友、也是落網的另一名合夥人幫胡建國找到了一處店面,作為落空間北京店的落腳點。在多彩投的眾籌頁面上,胡建國寫道:

我們在北京東城區的大經廠胡同里租下了一座小院,南邊挨著地安門大街、南鑼鼓巷和什剎海,西邊緊靠鐘鼓樓。無論是出於人文沈澱還是位置地理的考慮,我們都覺得這里非常合適。

不過首先,這個店並沒有小院,第二,所謂“大經廠胡同”有誤,大經廠胡同在大經廠西巷以東,可通北鑼鼓巷,且比大經廠西巷要闊多了——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16

Pic 2:大經廠胡同與大經廠西巷位置示意,出自百度地圖。

第三,眾籌頁面給出的地圖顯示,落空間北京店的地址在北鑼鼓巷——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22

Pic 3:胡建國在“多彩投”上標註的落空間北京店址

而事實上,蜷縮在與北鑼鼓巷以東與之平行的大經廠西巷內的北京店,距北鑼鼓巷甚遠。“以我的經驗來說,這位置我覺得非常差勁。”L在給共建人的說明書里說道,“盯了兩天發現完全沒有自然人流。”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28

Pic 4:落空間北京店的實際位置與北鑼鼓巷相距甚遠,截圖來自百度地圖

與廣州店相似的失敗選址,也讓北京店遭遇詛咒。 

北京店的店面是花12萬元從一位名叫張子鑒的手中轉租而來。由於東城區不再給二環內批複餐飲類店鋪的證照,落空間北京店的所有證照,是花了5萬元從張子鑒手中買下的永久使用權。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32

Pic 5:落空間北京店用5萬元買下了這張來之不易的營業執照

2017年3月開始裝修,連帶設備花費30萬元左右,原定五一開業,不料因為轉讓人張子鑒截留款項,導致房東不斷來找麻煩,開業時間拖延到5月下旬。此後直到停業,北京店與房東的糾纏從未停止,甚至多次驚動警方。 

與一般的酒吧晚上20:00以後才營業相比,北京店每天下午15:00開門,晚上23:00打烊的節奏可謂勤勉,但選址失敗直接導致其平日里沒有自然客流,完全無法指望酒水生意。胡建國“結合 LIVE HOUSE、咖啡館、酒吧等不同線下模式的優勢,然後走出自己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的設想就此落空。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39

Pic 6:落空間裝修完畢的圖片

粉絲經濟更是無從談起——落網的粉絲規模並沒有胡建國和共建人們想象的那麽大,消費力更不值一提。“很多粉絲只是聽說北京店開業了,會來看,但就是拍照之後就走了,不消費。”店長L回憶道,“粉絲市場不賺錢,後來不做針對粉絲的活動了。” 

北京店只能靠線下活動來維持。從開業到停業,舉辦了上百場線下活動,定期演出的脫口秀,能帶來每月8000元的收入;北京店還與互聯網技術圈子過從甚密,他們組織觀看過蘋果2017年度產品發布會,承接過協作平臺Workbene的小型發布會。 

2017年12月初,已拖欠了兩個月房租的北京店終於迎來了關店的命運。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044

Pic 7:2017年12月9日,落空間北京店迎來最後一天,現場一片狼藉,虎嗅拍攝

在發出了那個引發眾怒的關店通知後,胡建國還於2017年12月7日發了《給共建人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關店的原因是遭遇到了選址、管理經驗不足、線下市場多樣性變化和經營不善。

但對“經營不善”的說法,L並不認可,“我覺得我做得比廣州店好,你給我時間,再配兩個人,至少不會虧吧。” 他寫道,“我個人履歷很長,做過很多工作,這是生平第一次工作讓我自己覺得有屈辱感。”

徒勞無功的掙紮 

指責是徒勞的,共建人終究得尋找各責任方來討回屬於自己的錢,落網創始人胡建國是首當其沖的責任方。 

在胡建國看來,落網估值破億,如果“債轉股”(即將共建人對落空間的股權作為債權,轉為共建人持有落網的股份),似能化解眼前危機,但共建人經過簡單調查就發現這個方案完全不靠譜。

一方面,落網估值成疑。一位共建人反問道:“2012年阿里收購蝦米音樂也沒花1億元,各項數據都不如蝦米的落網,憑什麽估值1億元?”

另一方面,落網的現有業務也並不性感。

落網曾計劃為線下店做背景樂服務,也有和85°C合作的案例,但不知為何,合作沒有繼續;落網還曾開售電子音樂期刊,胡建國對外表示,客單價98元的線上音樂期刊已經賣出了70萬份。但這個數據也被質疑摻水,“如果這個數據屬實,那落網賬上將有近7000萬元,還要融資幹啥?落空間還會因為幾百萬的虧損就倒閉?”共建人H直接找到落網員工詢問落網用戶日活,得到的回答是:網頁+App日活不到3萬,遠低於胡建國口中的8萬,他極為氣惱地向虎嗅吐槽:“我現在老胡極其不信任,他極其不靠譜。” 

不少共建人認為,當下落網沒有什麽無法被取代的業務,並不適合做“債轉股”。因為第一,“線下BGM”無果而終,音樂期刊訂閱數據不可信,落網並沒有什麽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第二,落網沒有什麽護城河,線下店的背景樂服務,網易雲音樂和太合音樂旗下的Lava radio都在做,而且二者規模都比落網要大。

事實上,共建人C的反問代表了絕大部分共建人的態度:“你把我們手中的一堆垃圾換成了另一堆垃圾,有什麽意義呢?” 

“債轉股”方案被否定後,在胡建國和滿腹怨氣的共建人僵持不下之際,落空間廣州店的眾籌平臺“開始吧”的代表也提出了調解建議:共建人與胡建國簽訂欠款協議,後者在規定時限內還清債務。 

不過這條建議被胡建國一口回絕。而且事情發展至此,“還清欠款”已是共建人的最基本訴求,他們還要求履行賠償責任。“欠款協議”的建議也被拒絕——這不是不給“開始吧”面子的問題,數位共建人向虎嗅表示,他們在反思後認為眾籌平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負責北京店眾籌的“多彩投”一直強調自己無義務為北京店做財務審計,這被共建人目為“不負責任”。

到虎嗅發稿為止,在律師的幫助下,北京店的共建人啟動了訴訟程序,將胡建國和落網告上了法庭,“多彩投”也被列為共同被告。 

胡建國錯在哪里?

始終處於危機漩渦的胡建國,其實一開始就公開認錯了。

在《給共建人的一封信》中,他承認,落空間“遭遇到了選址、管理經驗不足、線下市場多樣性變化等問題”。

“落網做了自己不擅長的事。在自身未穩固的前提下,急於拓展線下業務。而線下業務非常註重資產控制和人員管理。以落網的經驗積累和結果來看,落網還沒有真正準備好如此重的線下模式,所以導致線下空間運營失敗。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落網融資不暢,無法提供更多的資金去支持。 ”

他還在公開信末尾說:

“懇請所有共建人給落網一個機會,也給自己的音樂夢想留一個機會,讓落網能夠沖破現在暫時的難關,繼續能夠堅持下去。 ”

盲目擴張、管理不善、違規操作、拖欠款項、情懷示弱……與2017年那家生態化反公司相比,多麽驚人的相似。

在不少共建人看來,胡建國與那位藏身海外的生態化反老板相比,段位還是差了一些,他公開信中談到的原因都是表面原因,對自己的弱點恰恰只字未提,而這些才是落空間失敗的關鍵。 

首先,“他沒有擔當。”一位共建人向虎嗅表示,“他一直在逃避自己的弱點:管理不行。眼高手低,不敢承擔責任。”一開始胡建國將關停線下店的原因歸因於“政策因素”,就表明他對整個事件沒有“擔當”,一直在閃爍其詞,顧左右而言他。

第二,胡建國太習慣於用“情懷”而非現代化手段來管理公司,“開始握了一手好牌,線下店、投資都是超預期完成的,但他管理太爛。”另一名共建人批評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管理者,他所謂的談判溝通,都是在打感情牌。他就一直是‘我弱我窮我有理’,這還不如遇到一個騙子讓你輸得心服口服,讓人覺得跟他打交道就是侮辱了自己的智商。” 

共建人H則向虎嗅表示,“無論在創業早期還是落網遇到危機時,胡一直在強調自己是一個從雲南小山村出來的貧苦孩子,方案被否定之後,又誠惶誠恐地問我們‘怎麽辦’——你沒有備選方案,還要問我們怎麽辦?” 

雖然把胡建國告上了法庭,但數十位共建人依然余怒未消。

他們覺得被這位“從雲南農村出來的窮孩子”的“情懷”所騙。

“北京線下店的3萬元眾籌款,每年分紅比例是0.5%,廣州則是1%,收益率還不如銀行或者余額寶。多彩投或者路演宣傳年息24%,做路演時還稱年投資回報率是8%,即使是得不到這麽多利潤,至少有保本條件……總而言之,我們其實是報以善意的態度來支持的。”但圍繞落空間的糾紛事件,令不少共建人非常不爽,C向虎嗅表示,他不會再相信任何眾籌網站。“我覺得這事情已經損傷到他在圈內的名譽。” 

虎嗅也曾聯系到胡建國,希望他回複以下問題:

微信圖片_20180222113105

但遺憾的是,胡建國以“沒有義務”為由,拒絕回應。

這場長達三個月的鬧劇,至今還未收場。經濟糾紛自然會由法院來裁斷,但因為這場眾籌糾紛對“情懷”“音樂創業”乃至用戶的情感傷害,又由誰來買單?

“我以後絕對不會再支持任何一個音樂眾籌項目了。”一位落空間共建人向虎嗅表示,“胡建國一直在打小眾音樂、獨立音樂的牌,拿著音樂愛好來賣情懷,以後我看到這幾個詞都有陰影。我堅決不允許這樣的人再出現在音樂行業。”

2018年2月15日是雞年農歷年三十,一位落網的編輯拿到了自己2017年11月的工資後,從微信中刪掉所有落網同事,並拉黑了胡建國。

胡建國 落網App 落空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89

【美圖晒晒】氣質校花拍唯美寫真 流露少女情懷

1 : GS(14)@2016-04-01 15:43:52

浙江紹興文理學院校花邱文婉,1994年出生,喜歡看電影、聽音樂,在矇矇矓矓的鏡頭下,流露出那種「少女情懷總是詩」的感覺。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01/195536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66

奇華新旗艦店 玩「舊香港」情懷

1 : GS(14)@2017-02-11 18:29:49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流行返去冰室食嘢,奇華都追隨呢個「復古嘅潮流」,喺喜帖街歷史建築嘅新舖開咗間冰室,公司話希望打造懷舊特色,預計今年5至6月就會營業。

奇華呢間復古嘅新餅店噚日正式開張,入面除咗映襯喜帖街嘅婚嫁禮盒,仲有舊香港嘅元素,包括兩個奇華喺旺角上海街老舖嘅微雕模型,模型入面有個得6毫米大嘅月餅模型,上面仲巧奪天工咁印住「奇華」兩個字!小琴噚日去拜訪時,年近70歲嘅公司董事總經理黃錫祥一邊介紹奇華歷史,一邊話試營業時有老街坊登門,睇住照片追憶童年,嗰種回憶真係有錢都買唔到。

不過,近年香港遊客少咗,小琴好奇會唔會影響生意,黃生就話唔指望呢間舖會賺大錢,而係盡所能為大家帶來舊香港回憶,又不忘讚吓自己公司吸引唔少旅客,例如機場禁區新舖有五成客都喺港人,且外國人亦都鍾意,話ifc間舖最多幫襯嘅竟然係韓國人,仲有唔少韓國遊客揸住本旅遊書來奇華搵熊貓曲奇?!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27&issue=20170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93

杜汶澤邵仲衡 奇妙講食講情懷

1 : GS(14)@2017-05-13 01:56:27

■杜汶澤為飲食節目搏到盡,每次都親自去挑選至靚食材。互聯網圖片



【奇妙駕到之後日開台】免費電視頻道奇妙電視將於後日開台,奇妙電視嘅免費電視牌由舊年5月31日正式發出,個牌有成12年長。奇妙電視主攻合家歡節目,重頭係杜汶澤主持嘅飲食綜藝訪談節目《杜汶澤食住上》,有食好西,也有試劣食;黎燕珊同曾美華喺《朝拜傲媽》中訪問多位叻媽分享貼士,而《帶阿媽去旅行2017》則賣母女情,邀李司棋同囡囡葉子青、李彩華母女、方健儀母女出埠旅行,仲有盧海鵬同趙海珠等測試香港人特質嘅《放試》,同埋邵仲衡同林二汶主持介紹香港情懷嘅《香港事.香港是……》,邵仲衡日前仲親身試整木製傢俬。



■邵仲衡(右)訪問老木匠,仲即場學整木傢俬。互聯網圖片

有《鬼怪》睇

劇集方面,攞到韓國男神孔劉主演嘅《鬼怪─孤單又燦爛的神》播映權,仲有方中信同林峯主演嘅內地劇《六扇門》,自家製作有鄭融主演嘅《100天》等。此外,奇妙電視77台透過固網傳送訊號,再經公共天綫入屋,只要係使用有線電視固定網絡系統嘅大廈,住戶就可以重新搜台接收奇妙電視嘅數碼同模擬訊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2/200183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18

真火燒新娘後欄拒PS攝影師:是一個情懷

1 : GS(14)@2017-05-19 05:27:43

為了婚攝效果震懾,攝影團隊竟放火燒婚紗!福建福州近日一段燒婚紗片段熱傳,影片所見,攝影團隊挑選在湖畔取景,為拍出由頭到尾的燃燒效果,居然在婚紗裙擺點火,火苗一直燒到新娘背部,拍攝完畢後才用滅火筒滅火。拍攝照片的工作室回應,這是他們拍攝的「金木水火土系列照片」之一,拍攝時真點火,而不選用後期製作,是為了情懷,講究的是過程。攝影師則說:「客人想要追求刺激,這樣的方式她覺得很酷。」影片曝光後,這種取景方式引發網民討論,因為實在太危險。網民寫道:「為拍個性寫真,福建一女子不惜『引火上身』,拍下火燒婚紗的瞬間。」梨視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13

【專題籽】退休地盤佬才華洋溢 作詩寫字抒發情懷

1 : GS(14)@2017-12-04 04:48:26

劉庚豪(河馬)80年代參加香港大學舉辦的一個硬筆書法比賽,拿了亞軍。

【文化籽:胚芽故事】現在全港約有45萬註冊建築工人,不過當中一半已屆45至50歲,預計他們將於未來10至15年內退休。做了一世地盤,退休紮鐵註冊大工劉庚豪(河馬)平時愛讀書寫字抒發感受,血汗之下,放工之時,他也有夢想等着完成。


「如果紮鐵是為生計的話,藝術是為助長人生的一種激素,是生命中,最能驅使你勇敢生活的添加劑。我是1978年入行的,還是着喇叭褲時代呢。」同年近70歲、退休紮鐵註冊大工河馬聊天時他笑道。說話總是文縐縐的他在地鐵剛開始興建時入行,正值建築業昌盛的年代,參加過2007年紮鐵工潮,去年退休;從小就愛練書法、看書與寫詩。返工的背包裏除了報紙,有時會有本《阿Q正傳》,下雨天、等開工的日子,他在家攤開紙筆墨,一寫就是大半日,食飯收枱都忘了,是地盤界的「文佬」。本是馬來西亞華僑的他1976年回港,在工廠做日薪18元的雜工。做燒焊的朋友笑他:「你得嗰十幾蚊!外面紮鐵入行價都日薪$75;大工$110!」他一個轉身跑去荔枝角美孚大橋,荔園旁的填海工地應徵紮鐵工,判頭叫他去深水埗買個小鈎,使了$6.5就入行,「嗰陣時邊有咁多安全意識,幾乎冇王管。我們穿的白飯魚,鞋底薄無鐵板,在鋼筋上走來走去,不知在鋼筋上掉下來幾多次,跌到你傷為止。」那年代的地盤工,是個很靠人事的傳統行業。有冇工開,人工多少,除了看市道,就看誰識得人多,「蛇頭」有工開預埋你。你朝早五、六點到「蛇頭」聚腳的茶樓,就有人來招兵,沙田、汀角路、大埔,飲完茶就開工,八、九十年代行業興旺,工人、蛇頭、茶樓都開心。


開工不足的原因有好多,但被「蛇頭」壓價,貴價大工及老師傅被淘汰,讓他最覺得憤恨不公。

平時工作環境嘈雜壓力大,他包裏不時袋着書,嘈雜環境看書可定心神。


難忘大罷工 不滿待遇跟樓價成反比

那個年代個個梗係今朝有酒今朝醉,錢花了就賺回來,沒想太長遠。好日子至2003年沙士同金融風暴後變色,「記得十年前好多樓價都已經過萬蚊一呎了。為何97前拿千元日薪,沙士後至2007年時跌至六百、七百五,水瓜打狗(被從中抽佣)少了一截,工作量、難度及體力要求卻沒減。」任意壓價,判頭無端端叫你收工飲茶(即炒魷)。各種欺詐不公,引發2007年8月香港紮鐵工人大罷工。冇工開的河馬收到電話,「喂!你仲瞓!罷工開始了!」他翻身就跑去工運現場,「工友來自四面八方,聚結起來,聲勢浩大。36天崢嶸歲月,說明紮鐵佬的凝聚力挺好的。」那時他在茶樓,半個鐘就寫首《八月際會》,登在工運刊物裏。現距紮鐵工人大罷工剛好十年,那以後成立了紮鐵業團結工會。他說近年怪現象又再臨,老闆說要請後生的,不請老師傅了。今年5月1日宣佈紮鐵工加人工,傳媒寫大工日薪$2,370,現實朋友間大工收$1,950,有時收$2,170。「最重要都是淡風吹起,沒多少大工程,於是老闆玩弄你於股掌中,僧多粥少、故態復萌囉。」冤屈氣化成詩詞:「甚麼豪華樓盤、呎價王,都是我們工人起的。但樓價卻跟我們的薪金成反比!貧富懸殊,係咪太諷刺了!」於是又寫下了這首詩《另吟》:上太空之大壯舉下乘荒之流浪漢相映成趣 世態炎涼莫甚於此 盛世矣


平時工作環境嘈雜壓力大,他包裏不時袋着書,嘈雜環境看書可定心神。

他在工地裏執到片木,回家刨成船狀,中間挖個洞,刻兩條坑配塊鐵片,變了一個成斤重的毛筆盒。旁邊的圖章是他執到半舊圓滾滾如恐龍蛋的石頭,用電刻筆、用刀刻字,成自己的圖章。



記者:陳慧敏攝影:Chan Long Hei/ATUM Images Justin Lun/ATUM Images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27/202246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38

【香港米芝蓮】指南封面走香港情懷?難找貼地食物

1 : GS(14)@2017-12-05 01:11:39

今年港澳米芝蓮十周年,名單新意欠奉。唯一噱頭是指南一改過往紅彤彤的封面,找來本地藝術家創作封面及內頁,轉以粉紅色水彩為繪畫基調的封面,裏面畫有香港本地美食,如叉燒飯、奶茶、西多士、雞蛋仔等,以香港地道美食作為賣點。其中叉燒飯用地道公雞碗盛載,還有黑白奶茶,很懷舊,亦貼地。不過打開指南內頁,一、二、三星餐廳大部份是酒店內中菜及高級粵菜館,要吃到這碗貼地叉燒飯,似乎無可能。就算在「平民米芝蓮」車胎人推介(400元以下提供到3道菜)亦很難找到奶茶、西多士的好推介,而雞蛋仔在街頭小食亦只有一間選擇,去年入榜的利強記北角雞蛋仔亦被篩走。


街頭小食名單反而更吸睛。新上榜文記車仔麵,深水埗長龍店,車仔餸款70多款,不敢說是全港最好食的車仔麵,但卻很有香港精神,淥麵阿姐一個打十個,不到1分鐘便出菜,快捷方便,高登黃金友經常幫襯,數年內輾轉變一街三舖,日賣千碗,日日排長龍,老闆黃先生除了擁有文記外,還擁有數間分店的椰汁大王,甚有生意頭腦。他每日仍堅持落舖煮汁調較湯底,勤力得很。車仔麵亦是我們的情意結,都算加分位。另一間旺角的人氣甜品店外賣店I Love You Dessert Bar,亦是年青人勵志創意故事,本身做漢堡包外賣店,卻連蝕數個月,後來轉賣日式pancake,不但轉盈為虧,3個月前還在銅鑼灣開分店,懂得靈活變動自然有機會。今年街頭小食和去年數目相同,只有21間,其實香港值得推介的小食何止這21間,要討港人歡心,米芝蓮評審不妨在這項下點苦功吧!記者:飲食組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1/2023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59

【旅遊籽】少女情懷總是詩 50歲日女開夢幻漫畫cafe

1 : GS(14)@2018-01-07 13:57:16

長谷沢小姐是個忠實的少女漫畫迷,喜歡得開了一家以昭和漫畫為主題的餐廳。

【旅遊籽:浪迹遊蹤】每個女人心入面,都住了一個少女。哪怕老了、胖了、皺紋深了、白頭髮長出來了,這個少女一直都在。


長谷沢貴世子小姐已經50歲了,舉止動靜卻還像個少女。穿戴得整齊,說話斯斯文文,帶着微笑,偶爾還有點腼腆,像入世未深的少艾。讓她有這種特質的,是少女漫畫。

最喜歡陸奧A子作品 參考主角打扮髮型

昭和時代是日本漫畫崛起的年代,我們熟識的手塚治蟲、水木茂、楳圖一雄、藤子.F.不二雄等等都是這時期的大師。除了男漫畫家,少女漫畫的風頭也是一時無兩。昭和47年,池田理代子連載《凡爾賽玫瑰》;昭和50年,《小甜甜》面世,那種玫瑰花背景、閃閃眼、談情說愛故事情節的少女漫畫風尚,攻陷了每一個少女的芳心。長谷沢小姐也是個忠實的少女漫畫粉絲。從前少女漫畫主要有兩大連載雜誌,《Ribbon》和《好朋友》,長谷沢小姐就和朋友各買一本,交換來看。她最喜歡的是陸奧A子的作品。陸奧A子是1972年出道的漫畫家,擅長畫時裝的愛情故事。長谷沢小姐喜歡這位漫畫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的漫畫入面都沒有壞人,只有好人,而且故事都是happy ending。」真是一顆純純的純愛心。她喜歡到一個點,年輕時會參考漫畫中主角的衣服去打扮,會梳漫畫中女角的髮型,家中擺設都參考故事主角,最誇張的,是她開了一家以漫畫為藍本的咖啡店。
Sepia咖啡店,是長谷沢2013年開的店子,「從前看漫畫,書中有很多情節都是在咖啡店內發生,那時候我就想,要是能擁有一家像漫畫書走出來的咖啡店該有多好。」於是她開了Sepia──以陸奧A子其中一部漫畫命名的咖啡店,店內鋪天蓋地都是跟少女漫畫有關的書和精品,有好幾千件,都是她多年來的珍藏,現放在店內供同好欣賞,像個小小的博物館。她甚至在二樓佈置了一個昭和客廳,客人可以包場,慢慢喝茶看漫畫,不被打擾地感受浪漫滿屋,沉醉在少女漫畫的世界之中。在這兒,別怪少女情懷總是詩,你真的會幻想自己會偶遇上甚麼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賣漫畫中飲品食物 舉辦小甜甜展覽

這間咖啡店甚至連餐牌,都跟少女漫畫扯上關係。招牌飲品威士忌熱奶,是漫畫女主角最喜愛的飲品,是她每次約會前一晚安定心神的飲料;梳打雪糕,有好看的顏色汽水和雪糕,加上一顆紅彤彤的車厘子,你必然在少女漫畫中見過;還有番茄炒意粉配上八爪魚造型的香腸,我們就今天不說味道不濟,只談賣萌可貴好不好?這樣的店,吸引了很多少女漫畫的志同道合,大家在此互相欣賞收藏。即將店內還會在二樓舉辦小甜甜展覽,肯定叫一眾曾為迪狄斯瘋狂過的少女前來緬懷青春。長谷沢小姐說來這兒的有不少是上了年紀的女性,她們在此一遍又一遍重溫年輕時看過的愛情故事,邊看還是會邊甜絲絲地笑。「雖然說是少女漫畫,但其實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會喜歡的,因為不論任何年紀的女性,都可以擁有一顆少女的心。」長谷沢小姐說道。女士的少女心,永遠等待白馬王子來開啟。


店內有大量珍藏,都是店主多年珍藏。

店內有零售,包括昭和時代的膠公仔和文具。

陸奧A子是長谷沢小姐最喜歡的漫畫家,以happy ending見稱。


二樓的個室佈置成昭和客廳,1,000日圓(約69港元)可包場一小時,非常好feel。

少女漫畫是不少女孩子對戀愛的啟蒙老師。

藏品過千件,主要是昭和時代產物。


威士忌熱奶¥650日圓(約45港元)

梳打雪糕600日圓(約42港元)

番茄炒意粉800日圓(約56港元)



Sepia地址:東京都葛飾區柴又7-4-11營業時間:10:00—18:30(星期二、三休息)
Travel Memo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者毋須簽證機票:來回香港及東京羽田,機票1,932港元起(連稅)滙率:100日圓約兌6.9港元採訪:陳詠敏攝影:蔡政峰、黃健峰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7/202658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