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達觀心戰:越睇越順眼真相

1 : GS(14)@2017-09-17 17:33:46

1952年伊利莎伯二世登基後,香港政府總部、警署和立法局等權力機構,都有掛事頭婆的肖像。回歸之後,特區政府則沒有懸掛國家主席或行政長官的照片。在重要政府建築物懸掛元首肖像是國際間常見的安排,美國自內戰以來亦有此習慣。不過特朗普自一月就任至今,全國9,600多個聯邦政府物業仍未擺放他的大幅硬照。白宮解釋印務局遲遲未能分發總統大頭照給各部門,因為特朗普根本尚未決定何時拍攝這相片。特朗普注重個人宣傳近乎自戀的程度,在這事情上有所拖延實難理解。心理學上有所謂越熟識,越容易接受的現象。1855年世界博覽會在法國結束之後,民眾要求把他們視為眼中釘的巴黎鐵塔拆掉。當局的回應是透過月曆、海報以至郵票等多種渠道,讓人民經常看到鐵塔,以提升他們對它的接受程度。另外,有心理學家把一張護照相片用電腦左右反倒,再與原來版本並列。然後問相片中人較喜歡哪一張,接着再問他的朋友同一問題。實驗結果顯示,相中人和友人的選擇,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的差異。推斷其因由是相中人在鏡中看慣的自己,跟其他人看到他的容貌是左右對調了的,各人傾向接受自己看慣的影像。除非某人天生討人厭,否則越睇越順眼是有其道理的。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4/201527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83

達觀心戰:沉默大多數不再

1 : GS(14)@2017-10-09 03:05:36

何君堯的「殺無赦」論,鬧得滿城風雨。據《文匯報》當天的報道:「他指自己有勇氣站出來對抗歪風,是因為不能容許學生被荼毒下去,要喚醒有良心的沉默大多數。」「沉默大多數」此術語,可以說是政治的萬能key。幾乎何時何刻都可以說沉默大多數站在自己的一方,因為打從定義上來說,沉默的多數是根本不會駁嘴的。把此話發揚光大的是美國總統尼克遜,他在1969年11月3日發表了長達半小時的電視講話,尋求沒有參予反越戰的國民支持他的主戰立場。他說:"And so tonight──to you, the great silent majority of my fellow Americans──I ask for your support."尼克遜的寫手 Pat Buchanan事後表示,他與總統討論講稿內容時,曾提出了「沉默的美國人」和「被遺忘的美國人」等字眼。尼本人最後親自撰稿,選用了「沉默的大多數」。英國18世界中「墓園派」詩人Edward Young在他《復仇》悲劇劇本裏,就有以下一句對白:"Life is the desert, life the solitude, death joins us to the great majority."到了維多利亞女皇時代,「沉默的大多數」便成為了統稱所有己經死去的人之婉辭。設於美國華盛頓首府的人口參考局估計在2011年,當時活着的人相對於人類歷史中累積死去的人之比例為1:14,死人顯然是沉默的大多數。不過時至現在,全球人口已超越75億,活人首次超越了已故者之總和。易言之,嚴格說來,今時今日再沒有沉默的大多數。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1/20159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93

達觀心戰:心平如鏡可救命

1 : GS(14)@2017-10-09 03:39:13

警方四年前開始為部份執勤警員配置隨身攝錄機,結果發現有八至九成被攝錄者的激動程度會即時下降。從實際的角度出發,被拍攝者當然會擔心錄像日後會成為不利自己的證據,因而有所收斂。然而,不少心理研究亦顯示,鏡頭和鏡子這類令人想及個人外表形象的裝置,本身的確可以發揮撫平情緒的作用。美國一些大學在校長辦公桌背後的牆壁,掛上一面鏡子,讓情緒波動的學生或投訴者可以看到自己情緒化的樣子,從而使他們稍為平伏下來。鏡子甚至有幫於令企圖自漽生命的人回心轉意。在90年代,維也納地鐵跳軌自殺的個案急升。輕生者大多選擇在車站的兩端跳軌,當局於是想到在路軌的這些高危位置安裝大塊的鏡子,在關鍵一刻讓想自殺的人看到自己的外表影像並冷靜下來,打消輕生的念頭。後來東京杉並區的車站,亦有效法維也納成功的做法。原來心平如鏡,不單只是一個比喻,而是真實的心理現象。上月,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發表了一則文章,敦促多倫多的公車局仿效日本JR預防跳軌的措施,其中最實際的一項當然就是加設幕門。另一項提議就是鏡子配合藍色的柔和LED燈光,加強撫平乘客情緒的效果。原來JR年前放棄鬧鐘式的刺耳月台訊號,而改用長七秒的柔揚音樂,背後是希望來去怱怱的客人保持平靜的心情。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8/201667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50

達觀心戰:向暴力語言說不

1 : GS(14)@2017-10-22 17:47:28

醫生的第一戒律是:"Do no harm",先不說如何治療病人,首要的是不要造成傷害。美國的一個天主教非牟利醫療系統,把這個原則發揚光大,由醫學範疇延伸至日常語言的應用。
SSM Health顧用了1,600名醫生,在美國四個州直接營運20間醫院,曾獲總統頒獎表揚服務表現和領導能力。他們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治癒,所以不能美化會造成傷害的暴力,即使他們常所用的語言亦要以平和為原則。當他們邀請嘉賓主禮發言,也會要求對方避用蘊含暴力的辭彙。他們會建議講者把bullet points及attack a problem,改說成information points和approach a problem,因為「子彈」和「攻擊」帶暴力成份。他們不會說「打敗」(beat),而只會講「拋離」(outdistance)對手。Target(標靶)則會被改成中性的goal。你或許會覺得這樣過於矯扭造作,但他們相信語言所表達的概念,足以影響個人處事的態度以至行為。事實上,自80代末期便有心理實驗探討暴力語言會否影響人的行為,數據顯示兩者的確有關連。心理學家把實驗對象分成兩批,讓其中一組先接觸到一些包括"he hit them"等具侵略性的字句。然後,要求兩組人各自按鈕,決定電擊一位陌生人的電流強度。結果發現曾經看過暴力字句的一組人所選用的強度,比另一組平均高出48%。當然這只是局限於實驗室的處境,至於「殺無赦」一類被廣泛報道的暴力字眼,對社會的暴戾程度構成怎樣的影響則難以斗量。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7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53

達觀心戰:陽光政策下的薯片

1 : GS(14)@2017-10-30 00:10:27

曾俊華開咪,先後參與商業及香港電台節目,市民不會懷疑箇中有利益衝突、洩漏機密。不過,行政長官辦公室發電郵提醒廣播處長之後,事情反而越鬧越大。政府發言人說,希望曾作出申報,交由相關委員會審批,否則整個高官離職後工作申報的機制,就形同虛設。至今,薯片叔叔依然我行我素,政府亦拿他沒辦法。政府反而因此而變得尷尬,曝露了「前任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離職後工作諮詢委員會」是無牙老大的現實。委員會的指引僅僅六頁,只有英文版,關鍵在於如何界定指"employment"一詞。薯片的理解顯然是「僱用」並不涵蓋不涉金錢利益的社會服務,所以他根本無需要申報。他是去年十二月中離任的,而對前政治任命官員的管制期只有一年。再過幾星期,他可以完全不再理會該委會。廉政專員公署經常宣傳,如遇上條文不清的情況,最好是依循「陽光政策」辦事,寧願在高透明度之下多做手續,勝過被人懷疑。事已至此,薯片不妨考慮去信委員會,先表明不認為個人無償開咪需要申報,但眼見社會上的討論,願意講述其參與港台節目的安排。委員會在向港台了解後,確認無須就薯片開咪附加任何限制條件。委員會主席廖柏偉教授亦應從速召開會議,就如何處理離職後義務或不受薪的社會服務或公益事務,作出更詳細指引,避免再起爭端。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6/20195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17

達觀心戰:政府帶頭年齡歧視

1 : GS(14)@2017-11-05 17:06:37

政府近日高調宣傳為行將成立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處」,招募政策及項目統籌主任和高級主任。雖然招聘廣告沒有提及年齡要求,但林鄭月娥早前表明會聘請20至30名青年加入,此安排帶有高度的年齡歧視色彩。政府改組「中央政策組」的原意,是讓將來的統籌處「負責政策研究及創新和跨部門協調工作,致力提升公眾參與,協助統籌政府高層選定的跨局政策。」當中涉及的責任重大,理應能者居之,現時看來卻變成了開放給年輕人嘗試的訓練場所。有一說是政府希望藉此,看到由年輕人眼裏的問題及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然而,坊間其實不少有承擔的青年人曾經作出了不少努力,以「香港青年協會」旗下,由110位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生組成的「青年創研庫」為例,他們在過去兩年平均每兩個月就發表一份政策研究報告,可惜根本沒有被官員重視。香港社會目前明顯出現了年輕人離心的問題,他們與建制的心理距離越來越土遠。假如政府真心尊重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倒不如降低區議會和立法會的參選年齡至18歲。《基本法》第44條,要求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的人出任的限制,亦無必要保留。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2/202021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07

達觀心戰:體育專員,我有補充

1 : GS(14)@2017-12-10 23:52:06

體育專員楊德強出席公開場合後,被記者要求回應呂麗瑤事件。記者一再問他會否制訂保護運動員免受性侵犯的指引。他邊走邊說:「特首已經回應咗啦」,然後背向鏡頭急步上車離去。「老闆說了,我無補充」這種態度,與執事官員多向公眾解說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在專員閃避鏡頭之前三日,行政長官的確已表態支持呂麗瑤,並表示警方已主動介入,不過林太沒有觸及指引的問題。
Alyssa Milano提出以#MeToo顯示性侵問題的廣泛性後,頭24小時內便有450萬人回應。本地有關公眾討論,並無絲毫責備任何政府部門、學校和體育會的意味,專員完全無需要閃人。昨天,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在回答葛珮帆的問題時,便指出港協暨奧委會已向各體育總會發出指引,政府會與各持分者保持緊密聯繫,定期檢視現有指引和措施。答案四平八穩,屬於低端難度。美國的全國報紙編輯協會的調查顯示,65%的受眾會認定拒絕回答記者問題者是有所隱瞞,或者變相承認犯了錯。一走不能了之,市民看在眼裏只會引起更多疑問。專員下一次再被記者「圍捕」,大可大大方方說:「雖然特首已經回應咗啦,但我有一點補充。」事實上,在林太發言之後網上言論取態有逆轉的勢頭,由鼓勵受害者挺身而出,變成質疑她們的動機是為了爭取眼球。專員的確有必要高調表態,讓內心正在爭扎的運動員,不會因這些壓力而卻步把屈辱長埋心中。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7/202374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46

達觀心戰:星戰與千面英雄

1 : GS(14)@2017-12-18 04:28:36

這個假期無論你留港消費仰或出外渡假,都難免被白兵、BB-8和Prog所包圍。佐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已經打破了《美女與野獸》的紀錄,成為美國預訂門票最多的電影。在香港,玩具反斗城的聖誔目錄亦以星戰玩具作主打。星戰1977年面世,40年後拍到第八步曲。絕地武士的英雄故事是盧卡斯創作的,他曾公開表示,他的創作靈感乃源自美國神話學家Joseph Campbell,尤其是後者在1949年出版的經典著作《千面英雄》。每當他寫星戰古仔遇上困難時,都會求教於約瑟·坎伯。後者的研究發現,世界不同宗教、民族的神話都有極之相近的典型情節。他所歸納出的「英雄公式」,是星戰角色心理造型和故事情節發展的基礎。坎伯說:「你害怕進入的洞穴藏有你追求的寶藏。無恐懼是我們最大的恐懼……謹慎是實用的本能,但如果我們不去支持心中那個好奇的探險家,我們將失去很多機會及生命裏的冒險經歷。」這正是星戰的主旨。《千面》造就了《星戰》躍升為當時的票房冠軍;《星戰》亦令《千面》洛陽紙貴,使它成了研究電影的重要經典。坎伯辭世經已30年,最近接踵而來的《原力覺醒》、《俠盜一號》和《最後絕地武士》再次掀起了星戰熱潮,亦在創作圈子觸發了另一個坎伯熱浪。在商業類書籍中,近期亦湧現了許多關於企業要學懂講品牌故事的重要性。我向你強力推介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保證你在聖誕假期不會缺話題。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4/20244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13

達觀心戰:10秒之內把話說完

1 : GS(14)@2018-01-07 15:49:22

上月底,同事量度了新聞人物在無綫「六點半新聞報道」中,能夠親口說出的sound bite之長度。結果發現於12月22至27日期間,在本地條目中最短的聲音片段為五秒,是由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譚仲豪談保險業監管局收取保費徵費。最長的則有兩段,分別來自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和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方永佳。前者「一言九鼎」闡述一地兩檢,後者交待海關檢獲冒牌護膚品,兩人各有32秒可以直接「出街」。期間聲音片段的平均長度是20秒。無論記者會或者採訪時間有多長,在屏幕上你實際只有20秒左右,其餘時間是由記者或主播講述相關的新聞內容。對於機構的發言人而言,這現實限制是一大挑戰,口才好並不等於能夠善用短短的廣播時間。易言之,以一秒鐘四個中文字的正常語速計算,無論議題如何複雜,你僅有80個字的時間去親口解說觀點和事實。不過香港的情況並不獨特,Michael Dukakis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敗於老布殊手下,他慨嘆:「如果你不能夠在十秒之內把話說完,根本無人會聽到,因為它不會播出街。」據一位加州大學教授的研究所得,在1968年大選的bite平均為43秒。到了1988年那輪選舉,候選人在全國電視新聞裏原汁原味的講話其實連10秒到沒有,實際只得9秒。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4/202645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94

達觀心戰:國歌帶旺保安業

1 : GS(14)@2018-01-08 00:50:34

政府已開展國歌法的本地立法工作,但尚未能清晰界定侮辱國歌的具體行為在這法律空檔期,每當有大型活動在會展等主要場地舉行,場主都會詢問租用單位在活動中會否奏國歌,以評估保安人手安排。現時每當有需要奏國歌的公眾場合,尤其是院校的畢業禮,主辦機構難免要聘用外援加強保安,以便在最差的情況下抬走侮辱國歌者。香港現有持牌保安公司1,144間,三位保安員三小時一更的市價約為2,400元。由一位前警務人員擔任的高級保安主任,帶領十人保安小組,四小時服務的報價則約為12,000元。港大學生包圍校委後,校委會會議由校園移至會展舉行。去年,會展報價為保安人員每5小時人均費用684元,負責帶領一組3至6名保安人員的保安主管的費用則為748元。估計當天港大保安消費為2萬元。國歌法本地化之後,保安公司大有加價的空間。上周未,港專學院暨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因有準畢業生不尊重國歌,令畢業典禮無法莊嚴進行,而停奏國歌並驅該等學生。事後左派輿論高度表揚校方的處理手法,然而,國歌中途停奏本身都可能有損國體,其他團體應否效尤頗成疑問。政府在立法之餘也應該同是訂立執行指引,免得難為典禮主人。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1/202514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