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業模式】半年流水近3億?皮皮麻將的成功其實是微商生態的縮影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665&summary=

【商業模式】半年流水近3億?皮皮麻將的成功其實是微商生態的縮影

2017年1月,上市公司天神娛樂(002354)宣布擬以現金4.69億元收購嘉興樂玩公司42%股權。以此計算,成立不滿一年、凈資產僅500萬元的嘉興樂玩估值飆升至11.16億元。天神娛樂在對深交所關註函回複的公告中,進一步詳解了嘉興樂玩公司的產品運營模式及狀況。

 

地方棋牌嫁接微商模式,真實需求遇上主動推廣


棋牌遊戲因其用戶基數龐大、付費用戶比例高、經久不衰等優勢,成為遊戲界的常青樹。與其他類型的遊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不同,隨著微信用戶年齡層次向中老年的拓展,棋牌遊戲仍處於增量市場的競爭。休閑玩家、賭徒玩家、競技玩家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玩家數量均處於增長期。

 

在用戶需求的推動下,主流的棋牌遊戲模式已由最初互聯網配對轉化為自定義開設房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購買房卡,自主組局,邀請親朋好友實時對局。簡單來說,就是將麻將館棋牌室從線下搬到線上,而遊戲公司從中收取房卡費獲利。

 

簡單清晰的商業模式使其迅速成為行業標配,嘉興樂玩公司開發運營的產品皮皮麻將、鬥地主等收入均來自房卡收費。若想在皮皮麻將開房組局的話,需要購買“鉆石”,開一次房可以玩8把,需要付費3顆“鉆石”。

 

然而,這一商業模式之下,騰訊依然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山。棋牌遊戲因其原有規則已定,在玩法上基本沒有什麽創新空間。而在產品體驗與用戶推廣方面,騰訊的絕對優勢毋庸置疑,再加上憑借先發優勢已占據棋牌遊戲一席之地的聯眾、博雅互動等垂直領域巨頭的夾擊,房卡收費模式的門檻並不高,僅憑這一點很難讓創業企業脫穎而出。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盛行的棋牌遊戲及規則各有不同。以麻將為例,不同的市縣之間規則都有些許不同,對騰訊這種巨頭企業來說,深挖地區用戶需求並不劃算,為創業企業留下了拓展空間。皮皮麻將在產品開發與推廣方面均專註於地方棋牌,從麻將文化最具群眾基礎的四川麻將入手,後又開發貴州麻將、鬥地主、湖南跑胡子等產品,與巨頭企業相對形成錯位競爭。

 

更為重要的是,產品定位明確後,在後續推廣中更具針對性。天神娛樂在對深交所的回複中這樣介紹:“樂玩網絡線下通過代理商推廣的模式,是利用社交群體之間的傳播,從而讓人們建立起對服務和產品的了解,這種傳播是用戶之間自發進行的,會節約大量推廣成本。”

 

皮皮麻將並不直接向最終用戶出售“鉆石”,而是將其批發給代理商,用戶需要向公司交納388元代理費,成為公司的一級代理。公司的最新價格顯示,代理商300元可以購買2000個鉆石,500元3600個鉆石,1000元7600個鉆石.從淘寶價格來看,皮皮麻將鉆石的零售價大體統一在20元100顆,代理商可以從中賺取差價。產品推廣早期,代理商批發鉆石的價格更為優惠,可以賺取的差價也就更高。

 

代理商主要以微信平臺為營銷渠道,通過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及微信群等進行傳播,可以發展下一級代理,或者賣給最終用戶。在流量成為稀缺資源的互聯網世界,皮皮麻將通過讓利給代理,獲取價格最為低廉的流量。

 

沒錯,這就是褒貶不一的微商模式。

 

因為一級代理可以繼續招收下一級代理,皮皮麻將的模式被不少人批判為“傳銷”,但從最終用戶的需求進一步分析,開房組一次局需要3個鉆石,一次只能打8把,以此計算,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從各社交媒體搜集的信息來看,代理商的抱怨基本集中於對價格的把控,未見傳銷中代理商高額壓貨及產品自用的情況,而且能夠獲取不錯的收益。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推廣的過程中,公司會刻意尋找在當地有一定資源的人做代理,最受歡迎的代理商就是各麻將館及棋牌室的經營者。因為線上線下體驗各不相同,線上麻將對線下麻將館來說更多的是補充而非取代,麻將館的經營者們大都樂意推廣這一產品。從最終用戶來講,休閑玩家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抽空與好友組局玩兩把,甚至在不少工作場合,都可以看到人們在休息時間掏出手機玩兩把。

 

從開發到最終使用這一鏈條來看,遊戲開發商、代理商與玩家之間的利益基本一致,玩家必須通過代理商才能夠購買鉆石,因而代理商能夠獲取實實在在的差價收益。另一方面,線上遊戲與線下麻將館之間的相互補充高於競爭關系,不存在動別人奶酪的問題。

 

真實的需求加上微商模式的主動推廣,皮皮麻將憑借極其粗糙的遊戲界面、接地氣甚至到low的宣傳推廣模式迅速占領市場,獲取了連同行都難以相信的收入流水(表1)。

 

 

有效規避賭博指控


 

對所有的棋牌遊戲運營商而言,是否被定義為賭博,一直是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近期,廣電總局針對涉賭等問題對遊戲版號進行複查,棋牌手遊在政策上面臨著愈發嚴厲的審批制度。通過百度搜索皮皮麻將,充斥著“騙局”、“老千”、“作弊器”等負面新聞,甚至被直指為“賭博軟件”。

 

按照現有法律,主要從三個特征來定義是否為網絡賭博。首先看遊戲幣是否可以反向兌換;其次遊戲運營者是否以股東的比例從棋局池底抽頭;是否設置可以兌換的籌碼。僅僅提供棋牌室等娛樂場所,只收取正常的服務費的行為不屬於賭博。因此樂玩公司表示,皮皮麻將系列是正常的棋牌類手遊,並不涉及所謂的“賭博”。

 

從推廣模式來看,皮皮麻將通過代理銷售制,僅僅和代理之間存在虛擬鉆石的單向買賣關系,完全規避了網絡賭博的界定,從某種角度上成為工具提供商。但在代理層面就沒有這麽單純了。

 

在棋牌遊戲中,賭徒玩家顯然比休閑玩家的潛在收益更大,很多代理並不僅僅靠賺取鉆石批發零售的差價獲取收益。他們往往還通過組建微信群獲取熟人玩家,每個玩家均由其好友帶入群,最終整個群成為熟人、半熟人圈子。大家可以找群友組局開打,每次遊戲結束,輸贏的結果在群里以紅包的形式結算,理論上可以解決線上不認賭資的問題。

 

代理可以免費給群里玩家發鉆石,根據賭資大小不同,每局向大贏家收取房費。網絡上一位玩家介紹,他所在的麻將群群主建了3個群,分別打20、10、5元的麻將,每個群數十人,每局收取5元房費。即便按保守估計,3個群每天玩100局左右。群主的鉆石成本不過幾塊錢,但收取的費用則以千元計,與買賣鉆石的差價不可同日而語。

 

這其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顯而易見,微信生態擴展至今,其最初的“熟人生態”正在不斷延伸,微信群“一拉一”的好友邀請制並不能保證群友的信譽。

 

有皮皮麻將的用戶兼代理自述,早期玩的時候,群里成員大都是周邊的好友,群主主要通過售賣鉆石獲利,大家一起娛樂,沒有出現欠錢跑路的現象。而隨著皮皮麻將越來越火爆,情況也在發生變化。有玩家在里面贏了繼續打,輸了不付錢,還搶其他人的紅包,然後退群。有些代理(也就是群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開始收取押金,然而這又會導致不良代理騙取押金的新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一系列問題的產生理論上與皮皮麻將的開發運營商並沒有直接聯系,但其中的悖論顯而易見。代理有足夠的收益刺激時,就會更有推廣的動力,遊戲才會火爆,但火爆的同時,也滋生出一群“職業騙子”,而且以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並沒有更好的機制來約束“職業騙子”的行為,最終註定會導致整個遊戲的衰落。而且一些代理的做法在事實上已經構成了經營線上賭場,這也成為皮皮麻將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隱患。

  

門檻低,持續成長性存疑

 

除皮皮麻將外,2016年4月成立的地方棋牌遊戲企業閑徠互娛同樣在成立8個月之時,就被上市公司昆侖萬維(300418)看中,砸下10.2億元收購其51%的股權。閑徠互娛以類似的房卡加微商模式,在5個月內營收超4個億,凈利潤近3億元。

 

政策監管趨嚴背景之下,上市遊戲公司面臨著的業績壓力使其對棋牌手遊仍然趨之若鶩,但這種模式能否持續高增長仍然要打上個問號。

 

以皮皮麻將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兩款最主要的麻將產品在2016年9-11月間,代理商數量與月充值流水均處於快速下滑中(表2),奕樂貴州麻將9月有付費代理商30760家,11月僅剩15877家,幾近腰斬,收入下降的速度更快。盡管手遊周期短已成共識,但棋牌遊戲產品一項以常青樹著稱,足見其生命周期之長。

 


成敗皆因蕭何,皮皮麻將的迅速爆發與短期內快速下滑均在於“房卡付費+微商推廣”的模式特征,棋牌產品本身開發門檻低,皮皮麻將也並不以產品體驗見長。而其創新的付費與推廣模式可複制性極高,房卡付費已迅速成為行業的標配。

 

2016年10月,騰訊《歡樂麻將》推出“好友房”功能,用戶可以付房卡或鉆石創建好友房,然後免費一鍵邀請微信或QQ好友加入牌局,打完之後,房主退房,房間將會關閉。

 

騰訊既出,何以爭鋒?可以預見,2017年,線上棋牌包房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而微商推廣模式盡管在短期爆發力強,但其帶來的弊端也非常明顯,目前尚未有明晰的機制可以解決。皮皮麻將的爆發式增長顯然不會持續,但做為模式創新者仍會受益於早期獲得的用戶,在收入下降至一個平臺後,形成穩定的新常態。(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28

被騙100億,10萬微商血本無歸,不要讓摩能國際跑了!中國最大“微商詐騙天團”大揭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1/163379.shtml

被騙100億,10萬微商血本無歸,不要讓摩能國際跑了!中國最大“微商詐騙天團”大揭秘
快刀三俠 快刀三俠

被騙100億,10萬微商血本無歸,不要讓摩能國際跑了!中國最大“微商詐騙天團”大揭秘

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的人接到的只是掉下來的陷阱。只有做良心生意,讓自己的品牌帶給每一位顧客應有的價值,才將成為微商行業長久發展的王牌。

來源 | 快刀三俠(ID:iyqkpd)

文  |  一刀隊長

上帝想叫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號稱年回款100億的國內“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崩盤了,涉嫌詐騙100億,全國10萬代理面臨血本無歸,開始圍攻總部。最近,這條消息不脛而走,已經刷爆各大媒體屏幕,背後的摩能國際是什麽樣的一家公司呢?

30.webp

從2015年成立至今,摩能國際利用“分級代理”的模式到全國各地巡回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些微商甚至因此鬧得家破人亡。

31.webp

在媒體的曝光下,摩能國際的創始人之一蔣德才被拋出水面:從草根創業起家,靠從事保健品銷售和電視購物行業,狂賺20 億元。而後又相繼涉足手機、微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曾經炒得火熱而後鎩羽而歸的明星品牌——“尼采”和“大可樂手機”,也都是出自於這撥人。

東方不亮西方亮,他在手機品牌上失意,卻在微商圈風光無兩。然而這次玩過火了。摩能國際的崩盤,註定會被無情的唾罵,以及市場的徹底拋棄。

● ● ●

轉戰微商,從0到100億

2016年3月8日晚,大可樂創始人丁秀洪在微博中發布了暫停大可樂手機業務的公告。至此,曾經野心勃勃的大可樂手機宣告失敗。

32.webp

大可樂手機之死

作為手機行業中的“草根創業者”,大可樂和另一個草根代表——尼彩手機,兩個手機品牌的關系頗有淵源,它們有著共同的投資人蔣德才。

1998年,四川人蔣德才開始創業賣保健品。他在開創摩能國際之前一直從事保健品銷售和電視購物行業,掙了20 億元,同時他還從事手機無店鋪銷售業務。尼彩的掌控者盧洪波和蔣德才是20年之交的好友,兩人雖然均積累了不少的人脈渠道和資金,但他們並不想吃老本。

33.webp

摩能國際董事長蔣德才

2010年,智能手機市場剛剛進入紅海,iPhone 4火爆的發售,直接刺激了兩人的神經。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進入手機行業,尼彩就此誕生。

此後的尼彩手機,以山寨蘋果外形和超低價流行於中國二三四線城市,但399元左右的價格帶來的則是“山寨機質量”和近乎不存在的“售後服務”。

2013年,有媒體相繼曝光尼彩手機店超過大半已經關店,之後尼彩便杳無音訊,目前網上也找不到任何關於尼彩生死存亡的相關新聞。

2012年6月27日,丁秀洪從網易離職,推出大可樂手機。但其後融資中,摩能國際的蔣德才赫然在列,並成為了大可樂的監事。

2014年12月,大可樂3開啟了手機眾籌模式,25分鐘籌得1600萬元,聲名鵲起。萬萬沒想到的是,大可樂3卻成為丁秀洪的夢魘。

據媒體報道,眾籌結束後,由於內存供應出現問題,大可樂3正常交付受阻。隨後,接連曝出質量問題。

此後,大可樂手機再無動作,未發布一款新品,甚至連手機諜照也未在社交網絡流出。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在保健品行業式微,手機行業碰壁後,蔣德才謀求改變。“小策略看對手,大策略看市場容量。”他反複強調這句話。

2015年,摩能國際進入微商,那時候因為央視的曝光,微商比較低谷,深陷信任危機。

據悉,現在摩能國際全國代理商人數已經超過了100萬,旗下共4個品牌,是第一家從0做到100億市值的,第一家擁有工業化獨立引流的微商企業。

資料顯示,摩能國際專註於女性健康、女性美妝的企業,趕上了微商流行的這兩年,以分級代理的形式發力微商,主打棒女郎、V-Show、水靈珠、俏天下4大系列產品,曾號稱年回款了100億,一舉成為國內“第一大微商”,更自稱國內移動電商和新微商中規模龐大、體系完善的領軍企業。

● ● ●

好人經濟,一觸即破的謊言

在我們撕開摩能國際醜陋的畫皮前,先看看它是靠什麽套路成功的。

曾有記者問蔣德才:“摩能國際的‘護城河’是什麽?

好人經濟。”蔣德才的回答看似言之鑿鑿,他說,“好產品、好模式、好服務和好人品,缺一不可,唯有這樣,才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做大做強。我們創立了健康化、持續化、規範化的新微商模式,和國際化企業合作打造高品質產品,建立了一支過硬的服務團隊,我們堅信人才是最重要的商業模式。摩能的成功其實就是‘好人經濟’:好產品,好模式,好服務,好人品的勝利,更是今天這個時代,‘人高於一切’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所創造的奇跡。”

然而,他一向自詡的“好人經濟”謊言在接受市場的大浪淘沙後,卻一觸即破。

就以主打的兩款產品而言,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這兩款產品的行為,就涉嫌多項違法。

棒女郎女神泡泡是由臺灣癮泉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由西安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由摩能國際旗下公司,北京棒女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銷售。

近兩年,黑龍江、四川、廣西等權威媒體都報道媒體曝光過摩能國際旗下棒女郎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不達標、微商坑朋友的事。

據經國家質檢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依據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兩款衛生用品產品對白色念珠菌無抑菌作用,產品質量不達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可以依法退貨。外包裝采用不符合規範的繁體字說明,可以依法退貨。

更誇張的是,棒女郎抑菌凝膠產品沒有任何臺灣元素,但其廣告宣傳時聲稱:“棒女郎亞洲第一女性私護品牌。棒女郎誕生於2009年,是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臺灣女性私護實驗室合作,基於其核心科技傾力打造的新一代女性私護護理品牌……”

有證據顯示: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實際是在香港註冊的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10000元港幣,公司的全稱是:臺灣隱泉健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的唯一股東、唯一的董事成員是:萬定金,系內地貴州省遵義縣沙灣鎮建設村巖偏組村民。

該集團公司成員沒有臺灣企業、自然人。公司的日常聯系是一家香港公司:百利來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的地址:香港上環皇後大道中181號1501號。實際上是百利來公司地址。

因此,這個集團公司實際上是一個內地人在香港註冊的一家空殼公司——只有一個老板,沒有實際辦公地址、沒有員工的“集團”公司。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間,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棒女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惠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違反《廣告法》的有關規定,在互聯網和微信公眾號上制作網頁對公司的產品“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進行宣傳。其中虛假廣告詞有:

(1)女神泡泡牌紅潤抑菌液純植物萃取成分,不含藥物成分、化學成分;婦科凝膠是一種婦科外用藥品,針對女性陰道炎、宮頸炎和各種婦科炎癥的治療,主要針對包括: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混合性陰道炎、淋球菌感染、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

(2)2013年,“棒女郎”被中國臺灣女性私護用品工業協會評為“2013年度傑出品牌”和“中國臺灣日化行業(私護用品)十大品牌和創新品牌”稱號;

(3)臺灣隱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女性私護產品生產和研發基地,是中國知名一線國際品牌女性私護保養品的原料和技術供應商;

(4)棒女郎亞洲女性第一私護品牌;女神泡泡共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

這些行為涉嫌利用廣告對其產品及服務作虛假宣傳,誤導廣告受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情節嚴重,涉嫌構成虛假廣告罪。

微友“@終結者”更是在微信上發布消息,為了棒女郎代理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出資百萬聘請律師,堅決打贏維權戰。

此外,據“啃美妝”的爆料,多位微商代理告訴記者,摩能國際在各地召開峰會,把幾百人關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進行“洗腦培訓”,完全跟“傳銷”沒有任何區別。先是跟大家說,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來了,實體和工廠一定會倒閉,必須要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再就是介紹“成功的經驗”,誰加入摩能賺了多少錢,誰貸款做微商實現屌絲逆襲。

“上去介紹成功經驗的,爭著搶著打款的,其實都是安排好的托,就是為了讓小白們趕緊打款,跟過去傳銷的套路一樣一樣的。”一位級別較高的摩能微商代理透露,棒女郎玩的就是擊鼓傳花,只要忽悠到下一個人來接盤,那手上的錢才是真正賺到了的。如果沒有代理來接盤,貨就只能砸在手里了,這樣的產品本身市場不大。

據悉,摩能國際棒女郎一共分為7個級別,最高級別的“官方”要求打款600萬,往下分別是132萬元的“大核心”、22.2萬元的“小核心”、3.78萬元的“總代”、8250元的“一級”、3250元的“二級”和640元的“天使”。每一層級的拿貨價不同,要想獲得更大的差價,就必須不斷的往上升級。

這又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行為。

34.webp

某微商打款記錄(來源:啃美妝)

● ● ●

妖魔化?“微商”的傳銷陰影

什麽是傳銷?雖然我國法律上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簡單點說,不以商品而以發展下線作為盈利模式的商業行為都可以視為傳銷。判斷傳銷行為是否成立的重要標誌就在於是否具有金字塔式的人員組織結構。

作家慕容雪村在專題報道《慕容雪村臥底傳銷23天》中,描述傳銷培訓“一群人擠在狹小的屋子里,大聲地呼喊著‘我要發財,科學致富的口號’”

然而微商中的傳銷與傳統傳銷手段並不相同,一切活動都圍繞著網絡展開,上線和下線甚至沒有見過面。微商傳銷的隱蔽性讓代理們身處騙局之中,卻又沒有一點察覺。

相比傳統的傳銷,微商傳銷手段更加溫和,更加隱秘。在騰訊《關於整頓非法分銷模式行為》的公告中,從第一個“分銷模式依據下線銷售業績提成”的案例中可以明顯看出傳銷模式的本質,而第二個案例“以許諾收益等方式誘導用戶滾動發展人員”的迷惑性就大得多。

摩能國際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相關核心成員,以互聯網微信作為推廣平臺,以銷售棒女郎抑菌凝膠和女神泡泡抑菌液這兩款產品為名,要求代理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從而取得“棒女郎代理資格”。並根據購買產品總金額、產品價格的不同順序,分別設置由高到低7個層次。

並且采用對各層次“代理商”許諾贈送數十名精準客戶、介紹不同層次代理商及數量給與不同金額的現金回饋,透過互聯網、電視新聞媒體等鋪天蓋地的虛假廣告宣傳,引誘、脅迫持續發展社會公眾購買產品並成為所謂“代理商”。

那些想做微商的人,大多有快速發財的心理。想快速發財,又缺少鑒別力,自然容易被忽悠,很快便加入微營銷大軍,做起別人的下線,從野心勃勃的銷售者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使用者。勝利者總是那些身處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更多下線只能充當別人的炮灰。

要談微商傳銷,仍要探討傳銷的本質。

在筆者看來,《禁止傳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條對傳銷的定義是十分精練概要的:“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通俗地講,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等要素就可認定為涉嫌傳銷。

有不少人認為“空手套白狼”才是傳銷,有實物商品銷售的便是直銷,營銷,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條例》第七條規定了: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也屬傳銷行為。

可見,即便有真實商品的認購,也不妨礙其是一種變相收取入門費用的形式。

從本質上來說,不以最終的消費者消費而是以發展下線作為盈利來源的商業行為都可以視為傳銷。    

● ● ●

寫在最後:走出圍城

當下的微商江湖,一片浮躁,玩概念、玩思維、玩傳銷、玩情懷,就是不能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做到貨真價實。因此大都一炮而紅,而後迅速衰敗。

善遊泳者,死於水,善用刀者,死於刀,善於營銷者,死於營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奉勸那些陷入“微傳銷”的創業者們: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的人接到的只是掉下來的陷阱。只有做良心生意,賣好產品,不造假交易,不造假收入,讓自己的品牌帶給每一位顧客應有的價值,只有自己產品的安全可靠,才將成為微商行業長久發展的王牌。

附:摩能國際“詐騙天團”大揭密

摩能國際為何能在市場上興風作浪?這得歸功於蔣德才及其星光熠熠的“創業天團”。

35.webp

第一號人物:蔣德才,摩能國際董事長。聲稱秉承“以人為本、厚德載物”的企業精神,不僅在電 視購物及通信行業取得了不菲成績,在商業模式上也有所創新。在他的引領下,2015年公司開始進軍微商領域,締造了“新微商”的移動電商新模式。

第二號人物,萬兵,摩能國際總裁。號稱擁有多年市場銷售的管理和運作經驗,歷任過貴州百花醫藥集團廣西分公司總經理,廣州白雲山藥業集團陳李濟藥廠市場總經理,尼彩科技集團銷售部總經理等。

第三號人物,姜汝祥,摩能國際首席戰略官。摩能國際的軍師。北大社會經濟學博士; CCTV《對話》、《商界名家》欄目長期嘉賓。美國《財富》、《哈佛商業評論》特約撰稿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歸國學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層經濟培訓中心副主任; 阿里巴巴、TCL、聯想集團等企業戰略顧問。

第四號人物,黨勝德,摩能國際副總裁。2003-2013年,在廣州摩能任職常務副總,負責全國 的營銷策劃,是很多爆品的幕後推手,被業界稱為“流量之王”。 2015年12月,加入北京摩能國際,任職副總裁,主管集團公司的營銷策劃。

第五號人物,黃子珊。數十萬女性微創業導師、微商金牌講師。她創立的o2o 團隊是目前中國微商界最大的團隊之一。曾經在1天內 創下億元銷售天量。被業界譽為“中國億元姐”。

微商 摩能國際 詐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18

網曝楊元慶“退居二線”;10萬微商或被騙100億;雷軍錯把月季當黃玫瑰... | 黑馬高調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31/163347.shtml

網曝楊元慶“退居二線”;10萬微商或被騙100億;雷軍錯把月季當黃玫瑰... | 黑馬高調早報
靜靜 靜靜

網曝楊元慶“退居二線”;10萬微商或被騙100億;雷軍錯把月季當黃玫瑰... | 黑馬高調早報

中國剁手黨實力最強,電商交易額占全球近四成。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頭條:聯想又叒叕有“新聞”了

1、媒體稱聯想集團將私有化、楊元慶退居二線,官方否認

5月30日,有自媒體爆料稱,聯想集團正在計劃近期進行私有化,聯想集團也計劃進行高管調整,楊元慶將退居二線只擔任董事長,而最近剛返回聯想的劉軍將出任聯想集團新一任的CEO。對此,聯想官方予以否認,回應稱“沒有此事”。

盡管聯想官方否認正在進行私有化,但聯想的確擁有私有化的基礎,作為一家年營收在3000億元左右的企業,目前聯想集團的市值僅為539億港元(約合70億美元)。與之相比,騰訊和阿里巴巴2016年營收僅為1500億元左右,但二者市值均已超過3000億美元,是聯想是40倍以上。

註:私有化,即聯想管理層或重要股東引導的一個財團,以一定的價格將聯想集團從港股上買下,讓其成為私有公司,私有化完成後公司將從港股退市。

楊元慶

@方展博:聯想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來個人把所有股份都買了退市!這也有人信?

@ZZY:聯想這些年這麽沒有創新,一年不如一年!可惜了!看看蘋果的MAC,微軟的surface!

@人心冷暖薄如紙:私有化,說不定真是一個好出路。

@小魚兒:上市有利有弊,弊端是你必須得照顧每個季度的財報表現,每個季度的成績單好不好看,可能沒有辦法兼顧長期利益。

@Bluesky:是否進行私有化,要看楊元慶和聯想董事會的決心。

@小紅米:PC端長久以來積累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聽米:一直以來,聯想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都不錯

國內資訊

2、10萬微商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

日前,多位微商代理向媒體爆料稱,摩能國際采取“傳銷”的模式招商,到全國各地巡回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據悉,摩能國際棒女郎一共分為7個級別,最高級別的“官方”要求打款600萬,往下分別是132萬元的“大核心”、22.2萬元的“小核心”、3.78萬元的“總代”、8250元的“一級”、3250元的“二級”和640元的“天使”。每一層級的拿貨價不同,要想獲得更大的差價,必須不斷往上升級。

微商

@我評論我的噴子勿擾:自己兩年前也嘗試過微商,發現除了騙代理這一條路否則不可能賺錢

@瑾銘:智商教育刻不容緩

@Y易通傳媒 :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就是陷井...

3、四名中介出售10萬條業主信息:僅賣1千,成行業潛規則 

日前,上海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都是房產中介,在一筆交易中,犯罪嫌疑人就出售了公民個人信息10萬條。目前,本案中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審理之中。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朱傑表示:“交換方面,在這個房地產中介這塊特別多。他們通過一些交換,你手頭有什麽公民個人信息的,我有什麽,可能就是有這樣一個群體,他通過交換,他擴大他自己的一個掌握的公民個人信息的一個資源。”

4、中國剁手黨實力最強,電商交易額占全球近四成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6)》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2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交易額約占全球電子商務零售市場的39.2%。據了解,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普及率達到53.2%,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67億,占網民比例為63.8%,較2015年底增長12.9%。值得一提的是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41億,占手機網民的63.4%,年增長率為29.8%。

中國剁手黨

@等待中……明明:都說電商不好,最起碼的七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有幾個能做到。

@第一次愛的人:一方面是中國消費數量龐大;另一方面是線上便宜,還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東西。

@冒昧的冒個泡:這麽強大,中國市場真是不得了啊

5、Burberry和Dior們也開始在微信上賣貨,還賣得不錯

據外媒報道,法國的瓏驤(Longchamp)和英國的博柏利(Burberry)已開始在微信上銷售手袋和服飾。此外,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法國路威酩軒集團(LVMH)也在微信平臺上通過閃購的形式測試旗下品牌紀梵希(Givenchy)和迪奧(Dior)的市場需求。瓏驤首席執行官Jean Cassegrain表示,對於該公司產品在微信上進行的限量銷售,消費者的反響非常好。該品牌正在考慮擴大在微信上銷售的產品種類。

6、阿里持股18%成二當家,聯華超市周一大漲24%

5月30日,聯華超市股價又上漲了24.44%,報收3.92港元,盤中一度上漲33%。據了解,29日開盤,聯華超市就曾暴漲14%,盤中越走越高,在暴漲21.59%後緊急停牌。根據百聯集團公告,阿里巴巴受讓201,528,000股內資股股票,占聯華超市已發行股本的18%,成為第二大股東。

7、中國鐵塔擬赴港IPO,籌資可達100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稱,中國鐵塔公司邀請投行參與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承銷商角色遴選。此次中國鐵塔IPO的最高籌資額可達100億美元。有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國鐵塔公司的香港IPO預計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進行。中國鐵塔為中國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管理通訊鐵塔。

鐵塔

@Null:鐵塔公司只是將三大運營商固定基建資產收歸而已,然後租給運營商使用。與此同時給他也在不斷新建室外基站。

@亙古一緣:進軍香港是明智的

@小包兒粑粑:建議考慮下A股

8、雷軍端午曬照,錯把月季當黃玫瑰

5月30日,小米雷軍在微博上曬出了“兩朵黃玫瑰”。不過令人感到尷尬的是,這“兩朵黃玫瑰”實際上是月季。在專家的考證下,雷軍最終做了澄清,並“強行”為大家做了玫瑰和月季的科普。

雷軍玫瑰

@小米粉絲後援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魑魅魍魎魌魊鬾:玫瑰本就屬於月季

@李贊灬:大軍兒咋越來越招人稀罕了呢?

國際資訊

9、創始人都不看好蘋果,他說能顛覆未來的是特斯拉

據外媒報道,蘋果聯合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當被問及哪家公司可能會引發技術行業的下一場變革時,沃茲尼亞克一開始故意閃爍其詞,不願給出明確的答案,最後才承認特斯拉是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他說:“它們在某些風險非常高的領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和高效率交通系統等等。”

10、蘋果挖來高通八年資深高管,看來真的要自己做基帶芯片

據外媒報道稱,最近,高通負責技術的副總裁Esin Terzioglu已經跳槽到了蘋果,主要負責移動通信系統芯片的開發。這也再次證明蘋果有意開發基帶處理器。在過去幾年中,蘋果開始大力自行設計芯片產品,手機內最重要芯片之一的基帶處理器便是其中之一。

高通資深高管

@張真人:搞科技的人技術水平達到一個高度在這家公司里就等於在做重複的事情,跳槽可以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空指針:從零做不可能,蘋果可以收購一家通訊公司,整合一下。不過蘋果有錢要衡量投入產出比

@隨波逐流:關鍵是專利!

11、實地探訪裁員中的樂視北美:家具正在三折大甩賣

樂視

近日,樂視北美宣布進行裁員3/4,預計人數達300余人。其中,聖何塞總部將僅保留主要負責電視業務的團隊,聖地亞哥辦公室將被關閉。隨後,媒體走訪了樂視北美辦公室,看到,目前,樂視北美總部進入到家具甩賣的階段。一張原價700美元以上的一年新高低電動辦公桌,如今售價僅為200余美元,其它普通的辦公桌數十美元不等。據了解,樂視北美月租金較為昂貴,達到20多萬美金。

12、樂天瑪特撐不住了?或拋售中國店鋪“大瘦身”

近日,有消息稱樂天瑪特方面計劃拋售長期虧損的20-30家店鋪,目前正與中國當地企業協商。但樂天瑪特相關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據報道,在華樂天瑪特中的90%(74家)至今依然處於停業狀態,其余13家店鋪自主停業、另有12家店鋪雖然正常營業,但幾乎無人問津,與“開門停業”無異。

13、被老齡化折磨的日本急了:2020年開始啟用無人機送貨

據外媒報道,技術的發展雖然主要靠研發人員的創新推動,但各國政府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為了不被其他國家甩開,一向保守的日本政府也行動起來了,它們將分別於2020年和2022年開放無人機送貨和自動駕駛卡車服務,為工業註入新的活力。除了這兩個新領域,日本政府還計劃在醫療行業推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

無人機

@Anthony: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為了將來不被動,希望我們的科技走在日本前面

@小紅帽:我們有大疆。

@火柴:一百萬宅男家里蹲,不幹活

14、急需現金的東芝甩賣閃存業務,西部數據也加入了競購

日前,據外媒報道稱,美國硬盤制造商西部數據擬競購東芝芯片部門。而且該財團有望在東芝芯片部門的競購中勝出,原因是其成員包括擁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開發銀行。據了解,東芝對芯片部門的心理價位至少為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

@對我來說因為是你:賣掉自己最賺錢的業務,來保留自己最血虧的業務,本末倒置了

@海餅幹:閃存是個機遇

@00:歐美國家有協議,禁止賣給中國

15、為吸引獨角獸公司,紐交所擬調整上市規定

5月31日,據報道稱,紐交所擬調整其“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規則,以最簡單的方式吸引最具吸引力的創業公司。所謂的“直接上市”允許企業公開交易其股票,而無需以傳統的IPO方式進行融資。如果Spotify采用該方式上市,只需簡單地登記股票,即可自由交易。按計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於6月29日前決定是否批準紐交所的該提議。

投融資

16、武漢蘭丁獲得數千萬元融資

近日,武漢蘭丁醫學高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經獲得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仙瞳資本領投,原股東道彤投資及奮毅資本跟投。武漢蘭丁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註細胞病理人工智能產學研及臨床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公司。

17、自助健身倉抖吧獲數百萬天使融資

日前,自助健身倉抖吧宣布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個人投資,對方為某A股上市公司股東,融資將用於產品研發、硬件設備和設計定制等方面。目前,抖吧的產品尚未落地。

18、新加坡創企Gnowbe獲1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近日,職場培訓應用Gnowbe宣布獲1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來自東南亞著名風投機構REAPRA 旗下的風投公司Coent Ventures、500 Startups等。Gnowbe主攻職場培訓領域,它提供了一種“微學習”服務,即一種短期的、遊戲化的手機課程,每天培訓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

今日思想

出路變化莫測,我不知道它將通向哪里,但無論它通向哪里,我都會跟隨著它。一個陌生的世界將會在前方展開,一個烏雲密布的世界,有著被閃電照亮的犬牙參差的邊緣。很多人誤解了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正確認識過它。我徑直走了進去。它敞開著。

  ——鮑勃·迪倫

聯想 楊元慶 雷軍 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41

違規微商賬號“解封”成生意 價格20元到60元不等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3/1167649.html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微信被封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慌了,我正聊著一單生意呢!”經營一家護膚品網店的陳女士稱。最近,不少微商的微信賬號由於頻繁添加好友,密集營銷行為等原因頻頻遭到微信官方的封禁。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微商被短期封號到期後,往往需要好友驗證才能解封,而提供驗證成為不少“微信解封”商家淘金的門道。

針對這種解封商家,微信客服人員表示不建議用戶賬號被封後尋求第三方團隊的輔助,以防個人信息和財產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幫助違法賬號解封也有可能導致自己的微信賬號被封。

現象:微商屢發垃圾信息 微信賬號頻繁被封

“11月以來,我已經被封了兩次微信號了,我們有一個客服現在還被封著呢。”陳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從開始經營護膚品網店,自己的微信就時不時會出現被封的現象。陳女士表示,微信被封的原因有多種,有短時間內添加太多好友,轉發過多抽獎投票等營銷內容,被其他用戶舉報等都曾導致她的微信被封。

像陳女士一樣遭遇微信封號的“微商”不在少數,另一位做母嬰產品代購的微商小夢(化名)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她前幾天被封時的微信截圖,截圖上封禁原因顯示:“該微信賬號被用戶投訴並確認有大量發布垃圾信息等騷擾行為被臨時限制登錄。”

北青報記者查看微信安全中心“賬號自助解封”板塊看到,在使用微信過程中,如果有使用非法的微信外掛軟件,發布欺詐、侵權、違法類內容等有害信息等行為,將會導致賬號被封。

微信被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限制微信賬號登錄,這種情況可以自助解封;另一種是永久限制微信賬號登錄,這種情況不可自助解封。

陳女士和小夢遇到的情況都是“短期限制微信賬號登錄”,一般會有一定的限制登錄時間,從幾分鐘到一個月不等。限制時間過去後,用戶就可以進行自助解封,但自助解封往往需要進行“好友輔助驗證”或者“非好友輔助驗證”。

調查:微信號“解封驗證” 價格從20到60元不等

“反正就是需要找人幫忙證明我的微信是正常的沒有問題的。”陳女士這樣理解“解封”的過程。陳女士表示,剛開始被封的時候還會自己想辦法解封,但次數多了自己就不想老麻煩別人幫忙解封了。後來她發現網上有不少可以幫忙解封微信的團隊,解一次50元左右,陳女士算了一筆賬:“直接找團隊,花點錢,省時間也免得欠人情。”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陳女士提到的“微信解封”團隊已形成地下產業。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看到,涉及“微信解除限制登錄”的商家多達上百家,價格從20元到60元不等。在商品評論頁,不少購買者表示“問題已被解決”“輔助驗證通過”。

除了電商平臺上的商家,在微博和QQ等社交軟件上,也不乏提供“微信解封”服務的團隊。更有不少團隊長期通過微博、QQ群,招募幫助解封的“下家”,解封一單給予20元-50元不等的報酬。

縱深:“微信解封”商家 目前分為兩大派系

“微信解封”的江湖也有派系之分,一派專攻“好友輔助驗證”,另一派專攻“非好友輔助驗證”。

“好友輔助驗證”需要被封者輸入一個微信好友手機號,通知對方確認身份,然後由好友在自己的微信中完成輔助驗證解封。11月30日,北青報記者加入了一個主攻“好友輔助認證”的QQ群,群里共有1900多位成員。

11月30日下午1點,群主在群中發布了上百個微信賬號,並表示:“加下面這些賬號為好友,不限地區,價格50元一單,加了好友就能接。”群成員則需要添加這些賬號成為好友,一旦這些賬號被封,事先埋伏進去的“好友”就可以幫忙解封。而“非好友輔助驗證”與“好友輔助認證”的最大區別就是需要一個不是被封者好友的微信用戶幫忙驗證。

專攻“非好友輔助驗證”的阿樹(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找他解封的什麽人都有,有微商,有賭博的,還有很久沒上微信了被封的。阿樹表示自己不是大團隊,收費比較隨意,“有些人不差錢,我說200能解他們也挺高興。”

微信官方:有償幫“解封”或可導致自己被封

北青報記者在微信界面上看到,不論是“好友輔助驗證”還是“非好友輔助驗證”都對輔助者有嚴格的限制,包括“註冊時間長於半年並正常使用”“已綁定銀行卡”“近期沒有超出輔助驗證的次數限制(1次/月、2次/6個月、3次/年)”。

針對這種解封團隊,北青報記者致電微信客服,客服人員表示微信不建議用戶賬號被封後尋求第三方團隊的輔助,以防個人信息和財產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參與過兩次“非好友輔助驗證”的在校大學生小貍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解封一次能到手30元,“但是1年只能解3次,只有組團隊才能靠這個賺錢。驗證的時候要求我填自己的手機、身份證、銀行卡號,雖然是在微信官方的服務號里操作,但是總是有點擔心信息安全。”小貍表示自己的同學中也有做過“微信解封”的,但是幫人解了封,卻沒有拿到事前許諾的35元“解封費”。

這種不放心,在購買“微信解封”服務的被封者里也不少,多名尋求“微信解封”服務的被封者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找了團隊,交了錢,但是微信並沒有被解除限制使用,回頭找團隊卻已經被拉黑了。阿樹也坦陳,“微信解封”圈子里騙子團隊也很多,“基本上就可以說一半一半吧。”

北青報記者在微信安全中心中看到如下提示:“請不要為陌生人操作解封,或去完成陌生人的有償解封任務,如果你幫助輔助解封的賬號是屬於欺詐/賭博/色情/政治等類的違法賬號,當你操作確認後,若該賬號再次被封,參與輔助解封的賬號可能會被限制登錄(封號)。”

講述:商家QQ群招人當下家 攬解封生意一月賺幾千

阿樹今年剛滿18歲,日常在廣州韶關市一家咖啡廳做服務生。他表示,自己剛開始接觸“微信解封”是幫朋友的忙,那一單朋友給了他25元的傭金。他感覺這是個生錢的門道,“我稍微了解了一下就開始做這行了,就我一個人單幹。”

阿樹創建了一個名叫“解封微信”的QQ群,里面有465名成員,這些成員都是他的“下家”,一旦有了解封的訂單,他就在群里找人去解封。“不過,這些人里有幾百個都是僵屍號,網上幾塊錢買的,下家多了才顯得自己的團隊有實力,可以吸引顧客。”阿樹稱。

阿樹表示很多“非好友輔助驗證”會有地區的限制,比如廣西人的號被封了就得另一個廣西人來解。如果自己的群里沒有廣西的“下家”,阿樹就會去各個地方論壇發布招募信息,明碼標價很容易找到解封者。

“之前收客戶五六十元一單,給輔助解封的人25元傭金,有時200元一單也收過,下家不好找的時候傭金也會漲。”阿樹自稱,“一個月下來能賺個幾千塊,有時能上萬。”

(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李卓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18

“微商”陳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4/166775.shtml

“微商”陳歐
懂懂筆記 懂懂筆記

“微商”陳歐

告別2017,迎來2018。當所有人都充滿歡樂和期待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已經距離“不惑”之年更進一步的陳歐,似乎更困惑了。

來源丨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作者丨左岸 

在撤回私有化邀約之後,聚美優品於上周六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財年財報(未經審計)。根據財報顯示,聚美優品上半財年總凈營收為人民幣32億元(約合4.662億美元),同比下滑9.2%;歸屬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019億元(約合1502.7萬美元),同比下滑27.9%。

作為聚美優品撤回私有化後公布的首份財報,這種業績表現似乎預示著:路越來越難走了。

好好的企業家卻像足了微商

近日,李小璐頻頻登錄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的評價是:”好好的一個演員卻越來越像網紅。”娛樂圈的水太深,我們這幫吃瓜群眾很難看懂,不過網友的那句話放到陳歐身上似乎也很合適,“一個好好的企業家楞是像足了微商。”

1

在科技互聯網圈子里,擁有4200萬微博粉絲的陳歐絕對算得上“一線網紅”。與其他商界大佬的高談闊論不同,陳歐總是出沒在各種社會熱點的最前排,比如說最近的江歌案以及馬蓉給王寶強的回複。由於其綜合了企業家、公眾人物的身份,陳歐也因此得到大量關註,從而被稱為“最前排的吃瓜群眾”。

但是,再網紅的企業家也要把公司業績做好,如果只是紅了,卻沒有幫到公司的業務,起步很尷尬?

實際上,作為上市公司CEO的陳歐一直熱衷“網紅式營銷”,微博發廣告成了常態。講真,如果不了解陳歐的人,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頭部網紅的微博。這樣的“網紅式營銷”幾年前可能給聚美帶來了一定流量(據稱陳歐的一條微博能為聚美帶來上百萬的銷售額),只不過,這種方式或許能夠養活的起一家網紅店,卻養不起一家上市公司。

經歷了上市之初短暫的輝煌之後,聚美優品就迎來自己的“噩夢”。三年的時間,聚美優品的市值從巔峰的57.8億美元縮水至如今的4.4億美元,蒸發90%以上。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相關監測數據顯示,聚美優品B2C網絡零售市場中的份額從2013年的22.1%,一路暴跌至2016年的0.7%。

如今,早已邁過而立,正面臨“不惑”的陳歐,也從當初那個紐交所200余年歷史上最年輕上市CEO,變成了被股東發公開信質問的“網紅”老板。

你笑我不務正業,我憐你不懂“未來”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業績衰退被人遺忘,而是根本就沒人在意你業績的好與壞。而聚美現在就正處在這樣一個被人遺忘的邊緣。

近兩年聚美的動作不少,在電商主業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聚美先後建立聚美影視、宣布自主研發空氣凈化器、投資無人機、共享充電寶等等一系列項目。但是,除了共享充電寶“街電”偶爾傳出新聞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是石沈大海。唯一受人關註的“街電”也並非是業績亮眼,而是因為陳歐與“萬達公子”王思聰一場關於“吃翔”的賭約。

2

在去年聚美優品宣布撤回私有化要約時,曾對外傳遞出了這樣一個信息:通過多元化投資與布局,構建自己的行業壁壘。但是縱觀聚美優品過去的一系列多元化發展舉措,我們不難發現,從凈化器到無人機再到充電寶,幾乎曾經是風口項目。這也很好體現了陳歐一貫的作風,追逐風口,選擇那些最熱門、最容易出現機會的行業。

其實,一個企業尋求多元化發展,追逐市場熱點並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是風口行業也代表著競爭激烈和持續高額的投入。

反觀本就虧損嚴重的聚美,還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這些紅海中廝殺嗎?還有資金來支撐這場博弈嗎?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陳歐的這些投資舉措,股東和投資人都同意了嗎?

今年8月9日,聚美優品股東HengRenPartners就曾發表過一封致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和紅杉資本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的公開信,公開指責聚美優品不兌現諾言。

HengRenPartners在公開信中表示:股東們已經被迫盲飛了九個月,九個月內沒有任何來自聚美的財務信息。同時聚美違背上市承諾,沒有將上市籌集的 2.8 億美元投資於兩位數增長率、聚美占優的項目,而是投了電視劇和共享充電項目。另外,聚美暫停有意義的股東交流已經有22個月了。在陳董事長在位期間這18個月的股價災難中,聚美的市值已經損失了3.97億美元。考慮到目前公司的市值為4.79億美元,如此大的損失是一個相當荒唐的數額。

顯然,聚美的一系列動作並沒有得股東們的支持。至於為什麽不得到支持還能執行的原因:則是因為董事長陳歐、聯合創始人戴雨森,以及中國紅杉資本合夥人沈南鵬手中的權力——他們三方總計擁有聚美 90% 以上投票權。

對此,HengRenPartners認為正是這樣的股權架構縱容了災難的發生。

3

面對質問,陳歐選擇第一時間在微博回應(這方法很網紅)。其表示,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流量。因為流量都向超級App聚集,越來越貴。所以,通過成本更低廉的方式獲取流量,是一個企業運營邏輯。

或許陳歐擁有這樣的思路和理解沒有錯。但我們細觀察就會發現,除了聚美影視之外,無論是空氣凈化器、無人機還是共享充電寶,都與女性化妝品電商為主業的聚美優品沒有直接聯系,想要靠這些副業來換取流量,無疑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些陳歐投入了大筆資金弄的副業,並沒有為聚美帶來期望的流量,聚美依舊虧損,副業也毫無起色。

曾經年輕浮躁 但已近不惑之年

4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兼CEO,今年即將35周歲的陳歐依舊朝氣蓬勃。年輕人都喜歡追逐新潮熱門的東西,陳歐也不例外,所以近些年聚美一直在追逐市場的熱點。但是,浮躁的隱現不禁讓人想到那個98年的“天才少女”王凱歆。

從電商到微商再到區塊鏈,王凱歆也一直在追逐風口熱點,只不過浮躁的內心並沒有讓她獲得成功。反觀陳歐,從影視到無人機、空氣凈化器,以電商為主業的聚美都是在幾乎沒有任何積累的前提下快速上馬。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聚美的這些稚嫩的副業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最終石沈大海。

如今,不僅僅是股東對陳歐表示了不滿,連當初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也都已經紛紛離去。去年4月,聚美兩名聯席CFO高孟、鄭雲生同時離職。今年7月,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戴雨森也因個人原因辭職,投身真格基金擔任合夥人。

在撤回私有化邀約之後,聚美的股價出現了難得回暖,但陳歐似乎已經在跨界的路上越走越遠。只是,在經歷了公司市值暴跌90%、兄弟鬩墻、股東炮轟、私有化失敗等等一系列挫折之後,近一年來站在風口浪尖上的陳歐恐怕再也難以說出“2萬塊只夠找一個前臺”的豪言壯語了。

陳歐 聚美優品 微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