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發訃文贈興揶揄共和黨已死
1 :
GS(14)@2016-05-08 01:56:01「狂人」特朗普篤定代表共和黨參加總統選戰,《紐約每日新聞》發訃文贈興(上圖),昨天頭版刊載象徵該黨的卡通大象,躺在一副棺木內,左上角標明「共和黨1854─2016」,下方大字標題稱:「親愛的,我們今天一起在此哀悼共和黨,這個曾經偉大的政黨,最後死於特朗普瘟疫。」認同百年老店已死的觀點,還有《紐約時報》這份大報,其社論直指今日的共和黨已改旗易幟,不再是已故總統林肯的政黨,而是換上特朗普的品牌,這是任何共和黨人一年前無法想像,但的確發生了。美國選舉分析師奧爾森明言不看好這個遽變:「我正看着這個有160年歷史的政黨自掘墳墓!」社論也認為特朗普的崛起,共和黨難辭其咎,該黨年復一年復稱為中產爭取住屋、就業、儲蓄,但選後兌現承諾的卻少之又少。特朗普憑一句「令美國再次偉大」,加上仇外言論、孤立主張和天馬行空想法,就令選民趨之若鶩,反映選民是如何覺得遭到長期愚弄和背叛。《紐時》亦指共和黨元老還一廂情願冀望特篤定獲提名後,會變得循規蹈矩,但觀乎他在集會繼續口不擇言,所謂外交政網凌亂不堪,反映他改不了。
民粹掛帥黨友或陪葬
事情到此已不是特朗普能否當選的個人榮辱,而是關乎共和黨的前途問題,黨內普遍不相信他能擊敗民主黨實力最強的希拉莉,現在反而最擔心是特朗普的民粹主義會「攬炒」,要其他黨人在稍後的參眾兩院選舉中陪葬,屆時共和黨甚有機會成為「三失」政黨。但更大危機是共和黨「喪失靈魂」。共和黨1854年創黨時重商和持反蓄奴進步主張,後徘徊於中間至右傾路線,1960年代吸納南方保守白人為基本票源,就一直以保守主義為根基。如今特朗普主張高關稅、海外不干涉、接納變性人,卻反轉共和黨的道統,徹底否定該黨保守主義三大支柱:自由經濟主張、軍事擴張主義和社會保守主義,一味民粹掛帥。外界不禁質疑,共和黨該何去何從?《紐約每日新聞》/《紐約時報》/《商業內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5/19598591
盧志威﹕不信美股牛巿已死
1 :
GS(14)@2017-02-03 01:59:28【明報專訊】You're Fired!隨着特朗普炒掉代理司法部長耶茨,美股應聲而下,加上特朗普開口指歐元過弱,刺激日圓、歐元彈升,金融市場在農曆新年期間出現動盪,美股牛市已死的聲音不絕於耳,到底會否成真?
個人認為,禁止移民、炒人對金融市場影響只屬心理層面,除非特朗普真的因此對企業徵收罰款,否則太陽照常升起,過幾天市場又會聚焦在其他政策上,若果真的是步入熊市,美股又會否只從高位跌2% 至3%?股神巴菲特又會用120億美元掃貨?
只看業績 龍頭股普遍強勢
事實上,如果去除雜音,只看業績,龍頭股普遍強勢,蘋果公司(AAPL)的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除了受惠iPhone銷售以外,公司持有2461億美元現金,相當於全球第13大經濟體,如果真的有股災,公司都會用來回購股份,實在想不到理由業務或現金流,會因為炒人、美元小幅波動,而出現結構性問題。
至於其他幾隻大型科網股,將會出業績的企業,只要成本控制得宜,投資不過分進取,相信市場都會收貨,雞年我們要習慣特朗普將不停大放厥詞,一時一樣,抓緊公司基本因素會比受市場情緒牽着走為佳,醫藥股在特朗普與藥企CEO會面後反彈,就是市場過分聚焦講話,而非行動上,有時一窩蜂的行為短期內會影響股價。
我們當然也要留意風險,如果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真的打算在3月加息,股市短期會受壓,但長期來說仍會穩步上升,當然近期經濟和通脹數據,對預測聯儲局行為有很大啟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6&issue=20170202
趣BLOGBLOG:香港採購已死?
1 :
GS(14)@2017-02-12 13:45:50■利豐集團馮國綸
本地老牌兼貿易及物流領導者的利豐(494),終於被剔出藍籌成份股之列。利豐2000年成為藍籌行列,當年股價諷刺地,與17年後今時今日相若。由市值最高?的約2,000億元,蒸發至只有目前不足300億,股價過去六年,齋跌冇升,累計跌幅超過八成,一隻藍籌揸六年輸八成,公司管治及策略固然是出錯,但更大的問題,其實是行業問題,這帶出了香港貿易以至採購行業,是否步向無間地獄。
電影《無間道》飾演臥底的梁朝偉有句金句:「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十年都嚟緊頭啦老細!」利豐2008年開始第一個「三年計劃」,未能達標。2011至2013年的第二個「三年計劃」,同樣失敗告終。2014年的第三個「三年計劃」,2015年管理層已揚言目標不再實際,很難達到。去年年報索性只以「建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化繁為簡」、「推動固有業務增長」這類虛無的口號作為目標,某程度已預示所謂計劃,就是冇計劃。利豐絕大部份盈利來自採購,中間人的角度隨住中國世界工廠的褪色,以及網上採購盛行,生意訂單未見大縮,但卻被客戶壓價,利潤慘被榨乾。2015年生意188億元,較2007年多近六成,但純利竟然只有7%增長,而去年上半年的形勢進一步惡化,股價亦預先反映。統計處有組數據相當震撼。本地四大行業分別是: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以及專業服務。按就業人口,最多是貿易及物流,2015年有近75萬人,佔整體就業人口兩成。過去十年,總就業人口多了37萬或10.8%,但四大行業只有貿易及物流是反其道下跌,十年間少了8萬人或10%。其餘三大行業,分別有24%至52%升幅。大家或者留意身穿的快速時裝衫褲,以至大品牌玩具日用品,很多已經不是MADE IN CHINA,而變成越南、緬甸、孟加拉等國製造。勞工成本以至法例要求較中國廉宜及寬鬆,令昔日內地廠、香港跟單採購的成本變得高昂。總之那裏生產成本低,那裏就能搶到單。利豐以中國為首、中間狂抽水的模式,變得越來越難做。當連龍頭也叫救命時,本港萬計中小企貿易採購公司,除非做到高增值或留到高端客,多勞只會換到雞肋般的利潤。有網友用日食來形容刻下香港採購至於貿易業真正情況,訂單不會一刀切消失,但卻似日食般,慢慢逐漸逐漸被吞噬消失。美國總統特朗普高呼製造業「回流美國」,倘若連iPhone也不是由中國工廠代工生產,香港貿易採購將會相當淒慘。股榮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2/19925704
【MP3已死】原創者中止MP3專利 AAC格式將接替?
1 :
GS(14)@2017-05-18 02:08:44如Apple Music等主流音樂串流平台,現已用上AAC格式儲存音樂檔案。
十幾二十年前,大家都以擁有一部MP3機為榮,然後在網上搵下邊度有MP3歌可以下載然後抄落MP3機出街聽。不過時代係會變,今時今日雖然聽數碼音樂檔案的用家已經唔知多了幾多倍,但近年壓縮比例過高的MP3檔案格式已幾乎無人會用,如現時網上音樂串流平台絕大部都用上音質表現更好的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格式數碼音樂檔案。近日開發MP3檔案格式的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更宣佈取消有關MP3的專利,其總監亦認同AAC比起MP3在解碼上更有效率兼更為實用,即係正式宣告:MP3已死。未知以後推出的數碼音樂播放機會否再支援MP3,但如果十幾年前燒落一推MP3 CD的朋友,最好都是搵日得閒轉返做AAC檔案,但當然都要搵得返個外置CD盤出來先得。資料來源:NPR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6/200225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