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9家創新層企業未按時披露年報 一批摘牌一批失聯

截至4月28日,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年報披露潮結束,新三板仍有559家掛牌公司未按時披露2016年年報,占掛牌公司總數的5%,股轉系統28日晚間決定對這些公司實施暫停轉讓。

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有49家創新層企業和36家擬IPO企業也未能按時披報。其中有一部分企業已經下決心離開新三板,也就無所謂披露年報,另外一部分企業由於年度審計工作量大、進度慢,計劃延期披露。還有個別企業經營早已暴露風險,甚至實控人已經跑路。

4月28日,股轉公司發出第四波年報問詢函,P2P平臺金蛋理財借殼登陸新三板的軟智科技(832144.OC)也受到問詢。記者發現,軟智科技的工商登記信息和新三板披露信息有多處不一致,甚至股東也不同。記者就此致電公司,但是未得到正面回應。

559家公司拖時被停牌

截至4月28日,新三板仍有559家掛牌公司未按時披露2016年年報,占掛牌公司總數的5%,股轉系統周五晚間決定對這些公司實施暫停轉讓。

根據股轉業務規則,4月底為年報披露的截止日,未能按時披露的企業必須停牌,如果到6月底仍未披露將會被強制摘牌。本月以來,已有30家掛牌公司主動摘牌,另外有149家公司處於摘牌進行時。

自從新三板2013年底擴容以來,企業掛牌數量迅猛增長,截至目前,掛牌公司總數已經達到11114家,形成了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年報披露潮,僅4月28日和29日兩天,就有1400份年報發出。

記者統計發現,有49家創新層企業也未能按時發布年報。創新層是新三板優質企業的標誌,每年根據盈利能力、成長性或者市場認可度自動篩選出來。

在未披報的創新層企業中,包括盛景網聯(833010.OC)、中清能(834603.OC)等10家企業都已經申請主動摘牌。經營風險暴露的銀都傳媒(430230.OC)、米米樂(833048.OC)、亨達股份(831687.OC)都未能及時發布年報。

銀都傳媒主辦券商東方花旗證券發布風險警示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副總經理關杭軍,實際控制人、董事、總經理李文於從去年10月起就處於失聯狀態,公司辦公場所已被物業客戶中心限制使用,公司實際已停止經營。

米米樂主辦券商華林證券提示,公司實際控制人持有的公司51.6%股份被司法強制執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秘均發生變更,公司董事會正與會計師事務所溝通,預計於6月披露年報。

值得關註的是,有36家擬IPO企業也未能按時披報。除了部分已經進入摘牌程序的企業,其他企業都未完成年報編制工作。正和生態(832639.OC)表示,沒及時披露時因為年度審計工作量較大、進度較慢,公司目前正積極配合會計務所開展審計工作,爭取盡早完成年審。

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告訴第一財經,由於新三板企業審計需求巨大,肯定會有部分無法按時披露年報。

他還表示,新三板業務風險大、利潤低,總所已經基本上不接新三板審計業務了,分所和新加盟小團隊才會接新三板業務。並且,中介機構會傾向服務掛牌一段時間之後的企業,留下來的企業說明經過了一定的規範。

軟智科技信披現烏龍

4月28日,股轉公司發出第四波年報問詢函,4家創新層企業和3家基礎層企業2016年年報受到監管者質詢。

截至目前,股轉公司已經喊話27份年報,關註焦點集中在應收賬款、關聯交易、境外銷售收入、互聯網企業和文創傳媒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類金融企業的合規性等等。

對於創新層企業匯元科技(832028.OC),股轉公司發現公司去年累計購買理財產品44.4億元,並且用自有資金對外放款收取利息,公司2016年1月募集資金4.2億元,2017年計劃再募集3.8億元。監管者質疑,公司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必要性,還要求公司說明對外拆借資金與公司主營業務的相關性。

P2P平臺金蛋理財借殼登陸新三板的軟智科技本輪問詢之列。公司去年營收8535萬元,同比增長13倍,凈利潤2334萬元,同比增長8倍。從年報看,收入增長原因是收購了房產抵押貸款信息撮合平臺房互網,同時設立了金融軟件技術公司金蛋科技,兩家公司營收分別4292萬元和5113元。

股轉系統要求公司說明,房互網和金蛋科技的產品與服務內容、收入來源,信息服務費的具體構成,以及是否涉及金融類業務的資質、牌照管理。

2015年8月,通過定向增發加上股權轉讓的反向收購手法,金蛋理財借殼軟智科技掛牌,成為新三板上第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周五的問詢中,股轉系統也要求公司說明收購金蛋理財運營主體北京錢得樂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因,以及公司對錢得樂不納入合並範圍的依據。

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同樣名為南京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卻早已更名為南京金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東中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涉及37起訴訟,多次被司法機關列入失信信息和強制執行財產。

雖然兩家軟智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同為鄧巍,但是在新三板上並沒有披露中浦建設這一股東。近日金蛋理財CEO鄧巍公開發文稱,中浦建設並非軟智科技現有股東,同時,金蛋理財母公司軟智科技是一家合法存續的新三板掛牌公司,不存在相關傳言中暫停企業掛牌的情形。

記者致電軟智科技,但是沒有得到正面回應。

股轉公司還要求軟智科技說明將1000多萬元存放於第三方支付機構金運通的原因,以及經營活動有關現金流中流入4.85億元往來款和流出5.27億元往來款的主要構成。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77

6年行業地位下滑近30名,國都證券公告董事長王少華“失聯”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21/1130737.html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面對2017年券商分類評級即將出臺的關口,國都證券有點煩。

7月21日晚,國都證券(870488)公告,因公司董事長王少華個人原因,公司無法與其取得聯系,其暫時無法履行董事長相關職責,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如有新進展,且涉及公告事項時,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發布公告。

曾在第一大股東處履職近二十年

資料顯示,王少華,1956年1月出生,中國國籍,於1982年1月畢業於遼寧財經學院(現東北財經大學)基建財務信用專業,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

1992年10月至1995年12月,在南方證券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

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誠信托歷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董事。

2015年6月至今,在國都證券擔任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王少華在中誠信托履職將近二十年。中誠信托現為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只有13.33%。資料顯示,中誠信托成立於1995年11月,是信托業協會、證券業協會會員單位,也是信托業首家擁有國際業務全牌照的信托公司。

而在王少華擔任國都證券董事長期間,今年3月,國都證券在新三板完成掛牌。目前仍在基礎層以協議轉讓方式進行交易,7月21日收於每股1.33元。掛牌四個月來,國都證券尚未進行融資。

國都證券近年來行業地位有所下降

對於國都證券來說,近年來可謂命運多舛。

2011年,國都證券原本計劃和西南證券聯姻,由西南證券吸收合並國都證券。但是一年多以後,這項計劃最終告吹。根據有關媒體報道,重組告吹很大程度和當時證券市場低迷、而經過一年多時間運作後,雙方對估值產生分歧有關。

近年來,隨著融資融券等業務開展,券商對於資本金的渴求日益強烈。不少券商通過IPO或者各種方式進行融資,以滿足越來越複雜的業務需求,但是國都證券卻似乎並未享受到這一行業的資本盛宴,行業地位不斷下降。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0年,即西南證券預備吸收合並國都證券前一年,國都證券凈資產為60.93億元,行業排名第24位。而到了2016年,國都證券的凈資產雖然上升至86.67億元,但是排名卻下降至第53位。

根據7月18日國都證券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財務報表,今年上半年,國都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17億元,凈利潤3.44億元。而當時的公告中,法人代表仍然是蓋的王少華的印章。

另外,這並非國都證券第一次出事。早在2012年,原國都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王保豐利用相關重組內幕信息交易ST天龍,情節嚴重,涉嫌內幕交易。最終王保豐被判內幕交易罪處以3年有期徒刑、緩刑3年,並處罰金38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04

總經理失聯,引發公司收購“夭折”!他曾因周轉困難,求助高利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850.html

2年前,巴士在線(002188,SZ)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引入了車載廣告業務,甚至拿到CCTV方面相關業務的獨家經營權。能成為央視的合作夥伴,無疑是自身實力的體現。

可就在12月8日晚上,巴士在線發布公告稱,公司暫時無法聯系到法定代表人、董事、總經理王獻蜀了!

失聯高管曾主導兩年前重組

為籌劃購買傳媒行業資產,巴士在線11月27日起停牌。然而,在12月8日,這一重大事項突然被宣布夭折,原因在於巴士在線與各方洽談過程中,無法聯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總經理王獻蜀,項目決策性文件無法按時簽署。

王獻蜀何許人也?公開資料顯示,王獻蜀1971年出生,稅務專業,中專學歷。1993年至2003年9月在稅務系統工作的期間,創辦了巴士在線項目,並於2003年3月成立巴士在線(南昌)——南昌巴士網絡傳媒有限公司。2003年籌劃成立江西省巴士在線控股有限公司。2003年9月辭職後,於次年成立江西巴士在線傳媒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巴士在線公司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詢發現,2015年,巴士在線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王獻蜀正是通過當年的重大資產重組而得以進入上市公司管理層。

2015年,巴士在線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從中麥控股等各方處收購巴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士科技”)100%股權,上市公司中文全稱由“浙江新嘉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巴士在線股份有限公司”,並進入廣告服務業及互聯網業務領域。

通過獲取增發份額,中麥控股成為巴士在線的第二大控股股東,三季報數據顯示,第一大股東上海天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0.30%,中麥控股由於支付了一定股份用於業績補償,持股比例由此前的10.72%下降為9.88%。

雖然股份比例有所下降,但由於參與重組時間節點,王獻蜀控股的中麥控股仍然有足夠的潛在收益。為了收購巴士科技,巴士在線以2015年5月22日作為定價基準日,發行價格確定為11元/股左右,限售期為三年,如今,股價已經翻倍。

除了資本市場上的浮盈,王獻蜀也獲得相應的平臺大展身手,作為中麥控股的董事長,王獻蜀之後被選舉為巴士在線董事,同時擔任巴士在線的法定代表人與總經理,可謂占據了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核心位置。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巴士科技的註入的確極大改善了企業業績。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巴士在線獲得歸母凈利潤超過1億元,同比增減達284.28%,而重組完成後的2016年,全年歸母凈利增長達761.31%。

而在重組之前,巴士在線的主業微電聲業務主要集中在無繩電話受話器和揚聲器等領域,主要終端客戶在歐洲市場。

公司高管曾60%年利率借高利貸

目前看來,巴士在線經營狀況較為穩定,沒有依據顯示王獻蜀的失聯與上市公司經營有關。但巴士在線二股東,由王獻蜀擔任董事長的中麥控股的近狀卻值得註意。

▲圖片來源:巴士在線公司官網

中麥控股曾擁有巴士科技30.14%的股權比例。2011年,其放棄對CCTV移動傳媒廣告及增值業務的獨家經營權,將其轉移至巴士科技,並成為巴士科技的主要賣點之一。2013年、2014年,巴士科技分別實現凈利潤2490.83萬元和6437.54萬元,重組之時,巴士科技得到了不錯的評估,評估值超過16億元,增值率達2530.32%。

▲圖片來源:巴士在線公司官網

然而,與子公司的情況相比,中麥控股自身卻有歷史性的財務問題。2014、2015年6月末,中麥控股所有者權益都為負數,且數額超過億元。原因在於2011業務重整之前,中麥控股主要從事公交移動電視廣告運營業務,為拓展業務,在采購設備、合作費用上花費不菲,僅媒體資源費就投入兩億元。截止2011年底,中麥控股積累下巨額虧損,不得不轉讓巴士科技的部分股權,分批償還債務。

雖然在交易報告書中,巴士在線稱,中麥控股資產狀況逐漸改善。但從近年的蛛絲馬跡來看,隱憂仍然存在。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王獻蜀曾因中麥控股資金周轉困難,向名為鄒偉鵬的人士進行民間借貸共1000萬元,口頭約定月利息為5分,計算可知,這意味著60%的年利率,遠超普通借貸利率。2016年2月,由於未及時還款,鄒偉鵬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此起訴王獻蜀與中麥控股。

2017年,中麥控股控制下中麥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亦卷入民間借貸糾紛並訴諸法院。今年4月份,中麥控股質押1600萬股又在同月解凍,原因是為滿足銀行借款轉貸需要。

12月9日,巴士在線董秘蔣中瀚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進一步核查這個事情”。對於上市公司業務是否受影響,其表示公司經營正常。記者通過微信及電話均未能聯系到王獻蜀,值得註意的是,其名片所留手機號碼目前顯示為空號,微信朋友圈最近一次更新為10月24日。截止12月10日中午,仍未有更多消息公布。

每經記者 嶽琦

每經實習記者 肖達明

每經編輯 王嘉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95

“溫州幫”、特力A莊家被盯上了,這次他們雙雙登上擬失聯私募榜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1/1182161.html

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第18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7個私募公司上榜。火山君一一的查詢了這幾家公司後發現,多家是股權投資基金,而另外兩家證券私募則是市場上比較知名的“溫州幫”和大妖股特力A的莊家。

7家私募機構擬失聯

1月9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第十八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及失聯私募機構的最新情況。

根據公告,日前,基金業協會自律核查工作中發現7家擬失聯機構。其中,基金業協會在處理投訴案件中發現中財國龍(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擬失聯機構;江蘇證監局在開展異常機構核查工作過程中發現蘇州金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家擬失聯機構;青島證監局在專項核查中發現青島層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家擬失聯機構;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在開展糾紛調解工作中發現昌龍運通(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家擬失聯機構。基金業協會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中預留的固定電話、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等方式無法與第1至4家機構取得聯系。

基金業協會表示,上述公司於本公告發出後5個工作日內來函對公司經營情況及風險情況予以書面說明,逾期則被認定為“失聯機構”。被認定為“失聯機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將在官方網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欄目中予以公示,同時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機構誠信信息公示中予以標示。列入失聯名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滿三個月未主動聯系協會並提供有效證明材料的,協會將註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溫州幫”、特力A莊家上榜

火山君一一的查詢了這幾家公司的資料。上述7個公司中,除了中鑫富盈和上海務生資產是做證券私募之外,其余幾家都是做股權投資基金的。

火山君了解到,做股權投資的幾個私募不太知名,而中鑫富盈和上海務生資產則是有一番“故事”的。

火山君了解到,上海務生資產的法定代表人就是這幾年市場聞風喪膽的“溫州幫”馬永威。

去年,證監會公布了對馬永威、曹勇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而此兩人都是市場公認的“溫州幫”代表人物。證監會公布稱,馬永威、曹勇於2016年7月5日至7月18日期間,利用資金優勢,通過連續買賣、在漲停板大量申報買單維持漲停價格、虛假報撤單、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交易等手段,操縱“福達股份”股價,獲利共計約2,288萬元。馬永威、曹勇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沒收馬永威、曹勇違法所得約2,288萬元,並對馬永威處以約4,577萬元罰款,對曹勇處以約2,288萬元罰款。

而中鑫富盈則是操縱特力A的莊家之一。2015年下半年,特力A股價近百日個交易日暴漲近10倍,成為有名的大妖股,而操縱這只“妖股”的就有中鑫富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對中鑫富盈、吳峻樂合謀操縱特力A、得利斯股票價格一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最後對深圳市中鑫富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建林、吳峻樂三者做出了嚴厲處罰,在市場引起了廣泛關註 。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文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88

南風股份董事長蹊蹺失聯之後,年報遭交易所問詢牽出多重風險

南風股份(300004.SZ)近期事端頻發,在市場上掀起軒然大波的要數董事長、第一大股東楊子善失聯。就在這個敏感時期,交易所就該公司2017年度報告提出問詢。

根據交易所5月14日發布的問詢函,南風股份2017年度高達9.41億元的應收賬款余額,3.25億元的商譽減值、與楊子善兼任董事的公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受到交易所關註,並提出質疑。

在此之前,南風股份公告稱,楊子善失聯,初步得知涉及債務逾7億元,其中還可能存在冒用上市公司名義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的債務金額約3.8億元 (未經核實),且上市公司已收到帶有“財保”字案號的《民事裁定書》,有銀行賬戶被凍結。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在去年9月份,包括楊子善在內的南風股份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計劃通過協議轉讓所持有的部分南風股份股權,但最終宣告終止。南風股份董事、財務總監王達榮近期回應稱,此舉是公司大股東因其個人資金需求而為。

關於楊子善失聯的進展以及涉及的債務、訴訟等方面情況,第一財經記者多次致電南風股份董秘辦,但電話未被接聽。

年報被問詢,劍指關聯交易

上市近10年的南風股份,在2017年度遭遇業績最差的一年。在董事長失聯的敏感時期,交易所對這份不及格的成績單提出了諸多疑問,劍指高企的應收賬款、商譽減值、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等。

根據2017年度報告,南風股份實現營收8.76億元,同比下降2.17%。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微降,但該公司信用期以內(1天~180天)應收賬款為4.46億元,信用期-1年內(181天-1年)的應收賬款為5525.01萬元,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累計為5.0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7.31%。

截至去年年底,南風股份應收賬款余額達到9.41億,扣除壞賬準備余額1.46億元後,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7.95億元。除去上述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賬齡在1年~3年的應收賬款還有3.43億元,3年以上的數額則為3580.19萬元。

對於應收賬款高企的問題,交易所進行了重點問詢,其中要求南風股份說明應收賬款余額前十名對應的客戶名稱、銷售金額、賬齡、銷售內容、合同約定的收款進度、截至目前的回款情況、與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並對比同業可比情況和主要客戶財務狀況等分析說明壞賬計提是否充分合理。

楊子善為南風股份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之一,持有南風股份股票6299.26萬股,占總股本的 12.37%,為南風股份第一大股東。與楊子善同為實際控制人的還有其父楊澤文、其弟楊子江,三人合計持有南風股份1.69億股,占總股本的33.15%。其中,楊澤文現已退休,楊子江於2015年12月辭去董事副總經理職務後未在南風股份任職。

凈利潤方面,南風股份2017年3010.07萬元的凈利潤創出上市以來最低值,同比下滑的幅度也為上市以來最大值,扣非後的凈利潤更是首度為虧損狀態,且虧損金額達到2.91億元,同比下滑逾4倍。

南風股份2017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達到3.22億元,而前兩年這一數據僅在6000萬元左右。南風股份2014年收購的中興裝備在2017年度未兌現業績承諾,確認業績補償收入1.84億元,並對中興裝備確認商譽減值損失3.25億元;此外,南風股份在2017年完成舊廠區資產移交工作,按照拆遷補償協議確認資產處置收益及其他共1.61億元。

就商譽減值而言,在收購中興裝備後的2014年~2016年,南風股份均未對中興裝備進行商譽減值,2017年是首次對中興裝備進行商譽減值。

對此,交易所對南風股份的商譽減值是否計提充分、適當,業績補償收益的確認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提出質疑。同時,要求南風股份說明拆遷補償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

另外,交易所就上市公司與楊子善兼任董事的公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提出質疑。根據南風股份2017年度報告顯示,楊子善自2014年5月6日開始在西安寶德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一職,並在這家公司領取報酬津貼。

董事長失聯,涉債逾7億

在2017年度報告被問詢之前,南風股份事端頻發,先是董事長楊子善失聯,緊接著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再到楊子善部分質押股份觸及平倉線。這其中楊子善失聯背後原因引發市場關註。

5月4日晚間,南風股份公告稱,5月3日,該公司董事會接到楊子善弟弟楊子江的通知,其因無法與楊子善先生取得聯系,已向警方報案。同日,南風股份宣告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該公司股票於5月7日複牌。這意味著,在南風股份決定終止重組前,楊子善就已經失聯了,而這兩者又是否存在關聯?

然而,複牌後的南風股份股票連吃三個跌停板,5月7日至5月15日,股價累計跌近40%。這其中,5月10日,南風股份公告稱,楊子善持有南風股份的3600萬股觸及平倉線,存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楊子善持有南風股份6299.26萬股,占總股本的12.37%,其中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數為6244萬股,這意味著楊子善持有的南風股份股票中有99.12%處於質押狀態。

對於楊子善的失聯,5月11日,南風股份稱,該公司未能了解到楊子善的具體行蹤,也無從核實楊子善失聯原因。但同時也透露出來更多的信息。

有自稱為楊子善的債權人與上市公司聯系,並提供了相關債務信息。根據南風股份初步了解,楊子善除股票質押的個人借款約3.6億元(未牽涉上市公司)外,還可能存在冒用上市公司名義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的債務金額約3.8億元 (未經核實)以及其他未牽涉公司的個人債務(具體金額不詳)。

針對楊子善可能存在冒用上市公司名義對外借款或承擔擔保責任一事,“確認相關借款或擔保均非公司行為,均未經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策或批準,公司對此毫不知情,相關借款款項均未進入公司。”南風股份表示,公司對相關事項一概不予認可,並已明確表示不會承擔相關責任。

不過南風股份已收到帶有“財保”字案號的《民事裁定書》,該公司開立在中國銀行的基本戶和1個一般戶據此被凍結,實際凍結金額合計為921.76萬元。對於民事訴訟涉及的事由,南風股份並未表明。

關於楊子善失聯的進展以及涉及的債務、訴訟等方面情況,第一財經記者多次致電南風股份董秘辦,但電話未被接聽。

南風股份除了經營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業務、能源工程特種管件業務之外,還有一個重型金屬3D打印業務,從而被打上了引人註目的“3D打印”標簽。南風股份控股子公司2012年投資了1.68億元建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3D打印)技術產業化項目。楊子善於2011年7月份起接過其父親楊澤文的“權杖”,擔任南風股份董事長。

但是重型金屬3D打印業務至今並未給南風股份貢獻凈利潤。在5月2日召開的2017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王達榮表示,截至目前,公司3D打印項目暫未盈利。

以南風股份二級市場股價走勢(前複權)來看,在2012年年底股價開始震蕩上行,在2014年二季度短暫回調後,一路震蕩上行,並在2015年上半年急拉至峰值,2015年6月3日,南風股份當日股價達到最高點53.76元/股。

而“楊氏父子”(楊澤文及楊子善、楊子江)減持套現的行為主要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

就在去年9月份,包括楊子善在內的南風股份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還計劃通過協議轉讓所持有的部分南風股份股權,從而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但是一個月後,這一事項被宣告終止。有投資者提出疑問,實控人的此舉是因為公司經營難以為繼,還是意在套現?就此,王達榮表示,公司大股東因其個人資金需求,曾計劃轉讓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但因未能與對方就交易具體條件達成一致意見,該事項已終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98

上海發布P2P退出指引,退出期間董監高不可失聯

網貸行業正迎來監管層更高的合規要求。

8月3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下稱“上海互金協會”)在官網發布《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導意見(試行)》(下稱《意見》),為上海本地擬有序退出的網貸機構提供指引。該指引細化了退出程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強調組建出借人委員會,並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以確保公平性及專業性。

此前,深圳、濟南、北京、浙江、廣州等多地互金協會發布當地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試行),對轄區網貸平臺退出原則、退出程序、報送退出材料等方面做出明確詳細規範。

根據《意見》,上海互金協會表示,轄區機構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網貸機構可結合行業現狀、市場環境及自身狀況,選擇適宜的退出路徑並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退出方案,包括但不限於吸收合並、並購重組、資產處置、合法追償等。

上海互金協會規定,業務退出步驟共分8步:一,網貸機構應向所在區專項整治部門和協會提交業務退出報告;二,成立退出工作小組並及時開展相關工作,向所在區專項整治部門及協會報備退出工作小組成立情況和人員組成;三,清理存量業務、公司資產;四,編制業務清償和退出方案;五,在網貸機構官網及其他渠道發布業務清償和退出公告;六,協助出借人進行債權登記、成立出借人委員會;七,組織實施業務清償和退出方案,落實出借人資金清償和清退,妥善處理存量項目,按照退出方案穩妥推進退出工作;八,結束清退工作,實現業務退出。

另外,《意見》規定,網貸機構在退出期間應確保維持基本的正常運作,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變更工商信息、登記場所。平臺業務開展渠道(包括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等)應維持運行可訪問狀態。平臺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退出工作小組人員不可失聯。

據悉,此前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聯席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重點對長三角失信人數據庫建設進行了探討,並達成共識,嚴厲打擊網貸領域惡意逃廢債等行為,將積極聯系央行征信、百行征信、上海資信等征信機構,共同推動長三角失信人數據庫的建設,實施聯合懲戒,讓“老賴”無處遁形,切實維護廣大投資人及合規經營網貸機構的合法權益。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91

又有7家私募“擬失聯”!有人已搬家,有人已跑路

8月8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了失聯私募機構的最新情況,並發布了第二十三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涉及鋒創財富、亞洲掘金、中精國投等7家機構。

基金業協會稱,通過該7家機構在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中登記的固定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均無法與上述機構取得有效聯系,故定性“擬失聯”。若公告發出5日,這7家機構仍未與協會聯系,將被判定為失聯機構,予以公示。

記者追蹤發現,這7家私募失聯原因各異,有的只是無法正常取得聯系,而個別則已經涉嫌詐騙、或出現兌付危機。如鋒創財富,其內部人士稱公司因某些原因搬離了原來的辦公地點,故而無法聯系,科班“氣質”的承輝宏資產相關人士直接拒接電話,而南京的億匯基金則登記他人電話。更為嚴重的是,亞洲掘金已因涉嫌集資詐騙、實控人跑路被立案,涉及金額逾百萬;而中精國投則在7月初出現兌付危機,18億資金下落不明·····

實際上,隨著行業監管區嚴,備案私募失聯的數量也在相應增多。記者統計,年初以來,協會已公布6批相關名單,涉及擬失聯私募170家。而自2015年10年披露首批名單以來,截至2018年8月7日,已有482家機構被協會列入了失聯機構名單,其中135家機構已被註銷登記,有10家機構已自行申請註銷登記。

電話失聯狀態

就基金業協會公示,最新擬失聯的7家私募具體包括——鋒創財富、亞洲掘金、金鳳凰咨詢、承輝宏資產、前海中精國投、億匯基金和誼信投資。

這些機構備案的誠信信息多數已是“異常”狀態,異常原因包括未按要求進行產品更新或重大事項更新累計2次及以上、管理人實繳資本低於100萬或者實繳資本占註冊資本低於25%、管理人無管理基金規模等。從地域上劃分,前四家均來自北京,前海中精國投在深圳、億匯基金位於江蘇,誼信投資則在江蘇。

失聯榜單首位的鋒創財富成立於2014年1月9日,目前法人代表為孫境遙。備案信息顯示,鋒創財富現有4只股權投資基金登記在案,正在運作。

記者發現,該公司與北京另一家鋒創盛世控股集團關系密切,兩家公司的註冊地址及電話相同,在鋒創盛世的官網,鋒創財富被視作其一部分。在股權關系上,鋒創財富持股95.51%的大股東楊忠鋒在2017年9月13日前,均為鋒創盛世法人兼股東。

今年1月,楊忠鋒曾陷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上法庭,最終被判需歸還月1041萬元欠款,鋒創財富負連帶責任。因為這筆官司,楊忠鋒、鋒創財富均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此外,自2017年9月以來,持續有人在網絡發帖指責鋒創財富實施融資詐騙。

8月9日上午,記者多次撥打兩公司公司官網及400客服電話求證,均無人接聽,當日下午,鋒創盛世一內部人士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了兩家公司均由楊忠鋒控制的事實。據該人士稱,公司的失聯系因為某些原因搬離了原來的地址,但公司一直都在,並未跑路。“楊總的案子是他個人的事,據我知道的已經解決了。”該人士回應稱,融資詐騙系造謠誹謗,為的是讓公司拿錢刪帖。

和鋒創財富類似,有多家機構都處於電話失聯狀態。

同樣是北京的金鳳凰咨詢中心(普通合夥)經營異常,2017年曾因未按時繳稅被處罰,目前只一只股權基金登記在案並正在運作,其多個電話均無人接聽。

而在失聯的北京私募中,承輝宏資產目前備案產品最多,有7只。格上財富信息顯示,截止4月21日,處於運營的承輝宏資產5只產品中,僅有一只累計盈利14.5%,其余4只虧損,最大虧損幅度31.41%。私募排排網介紹。承輝宏的基金經理景思宇,科班出身,畢業於美國邁阿密大學金融與數學專業,也是承輝宏資本的創始股東,在股權投資、資產定價、並購重組、股票發行和上市等投融資方面有著豐富經驗。曾負責並參與多家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項目。

位於南京的億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記者撥打登記電話,對方則稱,並非億匯基金,且已不止記者一人撥打他的電話聯系億匯基金的人。

涉嫌詐騙、無法兌付

如果說,融資詐騙在鋒創財富身上目前能以誹謗作為回應,而亞洲掘金、中精國投則已是讓眾多投資人感覺被騙。

亞洲掘金成立於2016年3月2日,這家註冊資金1000萬元的私募,總部也位於北京,於2016年9月22日獲得陽光私募牌照,登記備案5只產品,其中三只證券投資基金已提前清算,剩下兩只顯示正在運作,分別托管於招商證券與廣發證券。

此前6月19日,亞洲掘金實際控制人劉致遠被曝跑路,其所控制的機構涉嫌集資詐騙,涉及金額逾百億。7月19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司法部門已決定對亞洲掘金詐騙案立案偵查。

天眼查信息顯示,劉致遠控股的企業有5家,除亞洲掘金外,還包括北京隕石地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隕石地帶”)、深圳前海孖寶兄弟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前海隕石地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深圳牛投資投資有限公司。

P2P理財平臺隕石地帶與亞洲掘金運營關系密切,前者的圈錢模式為頗受質疑的眾籌炒股,實際操盤APP“石時代”、“誌元操盤”則由亞洲掘金管理。據了解,劉致遠最初向投資人宣傳的模式是——由投資讓人出錢,由隕石地帶聯系操盤手炒股,最後二八分成,平臺收取管理費。

同樣被曝光實控人跑路的中精國投,成立於2015年11月,除去已提前清盤的1只產品外,旗下有包括“穩贏票據私募基金”、“富盈票據私募基金”、“中精寶盈票據私募基金”等9只產品正在運營,且均為票據類產品,托管行多為恒豐銀行。

記者註意到,中精國投備案的法定代表人為校華,而他大權在握,一人身兼了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合規風控及信息填報負責人多個職位。

證券時報7月9日報道,前海中精自今年5月起私募產品就陸續到期卻未能還本付息,導致最終出現嚴重的兌付危機,涉事資金超過18億元。背後的實控人——外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已人去樓空。

上海一私募高管對記者表示,一般而言,相對於證券類私募產,票據產品風險相對較低,一般由按約投資,質押票據貼現,償還本金,出現大規模兌付危機較大可能存在資金挪用,違規投資其他標的的情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04

1.3億理財未追回董事長又失聯,斯太爾一地雞毛如何收場

斯太爾不翼而飛的1.3億元理財資金還未追回,剛剛上任不足一個月的董事長也不見了。

8月20日晚間,斯太爾(000760.SZ)發布公告稱,公司無法與董事長李曉振取得聯系。截至公告時,公司也尚未能了解到李曉振失聯的具體原因。對於李曉振的失聯,斯太爾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此前未有預兆,公告前兩日公司才無法與其取得聯系。

年初以來,斯太爾管理層動蕩,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等相繼離職,財務總監一職至今空懸。且因債務糾紛,16個銀行賬戶遭凍結,涉及資金1.88億元,幾乎為斯太爾及其子公司全部銀行賬戶余額。

董事長上任一月失聯

“公司也是最近兩天突然聯系不上他(李曉振)的,沒什麽特別的預兆。”8月21日,距離斯太爾披露李曉振失聯已過去24小時,該公司一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到目前為止公司未能聯系上李曉振,李本人也未與公司聯絡。而在不到一個月前,李曉振剛剛成為斯太爾董事長。

7月27日,斯太爾召開董事會,選舉李曉振為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自此,李曉振也成為斯太爾新的法定代表人。根據斯太爾披露,李曉振出生於1981年,本科學歷,歷任東營軍泰化工廠業務部副經理、業務部經理,斯太爾第一大股東英達鋼構的監事、副總經理,在上任董事長之前,也是斯太爾的董事。

記者發現,關於斯太爾這位80後董事長,可查的信息並不多。天眼查的工商變更記錄透露出,李曉振曾是英達鋼構的兩位自然人股東之一,2017年6月,其將股份轉讓予煙臺鵬坤投資中心,後者目前持有英達鋼構49%的股權(剩下51%的部分由馮文傑持有)。李曉振名下公司並不算多,比較關鍵的是一家煙臺公司——昆華投資,他和高立勇分別持有99%、1%的股份,而高立用正是斯太爾上一任董事長。

此前的7月2日,斯太爾稱,高立用因個人身體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等多個職務。辭任後,高立用不再擔任斯太爾公司任何職務,這距離其成為斯太爾董事長剛剛過去半年。

年初以來,斯太爾管理層動蕩,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監事會主席、董事長、財務總監等均相繼多輪離職。

1月23日,高立用被選為斯太爾董事長、法人代表,並代理董秘一職。同時,商清被選為總經理,王茜被選為監事會主席。6月23日,任職剛剛半年,商清即辭職,由剛剛成為斯太爾董秘兩個月的王誌喆接替。自此,王誌喆一直兼任總經理、董秘雙職。

就在王誌喆成為斯太爾董秘前,斯太爾財務總監姚炯、證券事務代表馮永飛辭職,兩人辭職前,斯太爾2017年年報剛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在此之後,公司雖然找人接替了馮永飛,但財務總監職位卻一直空懸,無人正式“認領”。

2018年半年報披露在即,財務總監仍空缺,上述斯太爾人士稱,目前公司有人在代理相關工作,只是尚未正式聘任,當記者詢問由誰代理,為何一直不正式聘任,該人士則拒絕透露。

上述人士承認目前公司問題不少,人心惶惶、離職不斷。但被問及公司是否有相關措施時,其只稱“並不清楚,半年報要出了,到時候看吧。”

斯太爾的人事動蕩背後,是公司難以解決的債務旋渦。

記者據公司公告梳理,因債務糾紛及貸款逾期,2018年年初至今,斯太爾已有16個銀行賬戶遭到凍結,累計凍結資金1.88億元,占公司及子公司賬戶余額的99.76%。截至目前,斯太爾及其子公司已被多家債權機構告上法庭。且今年5月,斯太爾自曝公司斥資1.3億元購買的國通信托產品按約提前終止,但1.3億元本金不翼而飛,陷入“羅生門”。

德隆舊部炒殼失利

實際上,近年來斯太爾業績常年灰暗,2014年至今一直處於虧盈交替狀態,直到2017年虧損1.69億元,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2018年其中期業績預告更顯示,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4億元,同比下降216.2%。而這一切的困境,自英達鋼構入主就早有預兆。

2012年,斯太爾尚名博盈投資,正處於虧損的邊緣。當年11月,博盈投資並購賣殼,以4.77元/股向英達鋼構和矽谷天堂旗下天津恒豐,以及四家國內PE機構長沙澤洺、長沙澤瑞(已更名“珠海潤霖”)、寧波貝鑫、寧波理瑞定增15億元,收購梧桐矽谷所控股的——奧地利斯太爾動力(Steyr Motors)全部資產。

就當時披露的資料來看,上述四家PE被外界認為系“德隆系”舊部操盤。定增預案顯示,來自長沙的兩家PE當時委托代表江發明,是素有“德隆遺孤”之稱的湖南湘暉置業有限公司(已更名為“湖南華鴻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而寧波兩家PE當時委托代表是朱曉紅,朱曉紅現為*ST德奧大股東梧桐翔宇的股東之一,梧桐翔宇則存有更多“德隆系”舊部的身影,與梧桐矽谷關系密切。(詳見第一財經4月19日報道《德奧通航資金鏈臨危再曝巨虧,“德隆系”老套路又陷滑鐵盧》)

有接近“德隆系”舊部的人士曾向記者透露,“德隆系”原本的打算是找殼裝資產再做股權融資,但2015年“股災”後市場和監管大變,“德隆系”套路也陷入困境,操盤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出現了造血難題,這也使得“德隆系”自身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被套其中,開始與諸多合夥人走向分歧。

在英達鋼構攜手德隆舊部入局斯太爾之後,英達鋼構給出的業績對賭承諾是2014年~2016年扣非凈利潤不低於2.3億元、3.4億元、6.1億元。但實際情況是,這三年斯太爾扣非後凈利潤分別為666萬元、-2.11億元、1384萬元,均未完成對賭承諾。不僅如此,英達鋼構至今尚未支付2016年的業績補償款4.86億元,斯太爾已將其告上法庭,一審勝訴。

但即便如此,英達鋼構也很可能並無能力支付4.86億元的補償款。該公司一季報顯示,其持有斯太爾的1.18億股已全部質押,且已陷入爆倉或違約之中。

2月14日,斯太爾公告,英達鋼構曾將8959萬股限售股質押給財通證券,到期日為2017年9月15日,但英達鋼構一直未曾償還款項,財通證券已向法院訴訟。類似的是,2017年3月29日,英達鋼構將其持有的2780萬股限售股質押給財達證券,融資1.63億元,已於今年5月底爆倉被訴至法院,且財達證券希望,斯太爾將這部分股票予以解除限售。

在英達鋼構與斯太爾因業績承諾內訌之時,同時進入的PE早已在謀劃套現離場。2013年通過定增進入的矽谷天堂及四家“德隆系”PE,總共持股3.2億股,並購之初並未與英達鋼構一同承擔業績承諾,但股份鎖定3年。

2016年12月10日,3年限售期結束。同年12月29日,矽谷天堂即披露將清倉減持斯太爾58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4%;寧波理瑞則稱將減持不超過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1%。

與此同時,四家“德隆系”PE股東自2017年以來就曾先後與中科迪高、上海圖賽、中銀九方商討股權協議轉讓,但均以流產告終。今年3月20日,斯太爾再度公告,四家PE股東與剛剛成立20天的眾誠泰業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書》,擬以9.5元/股,轉讓共計約1.98億股(占斯太爾總股本的25.1%),若轉讓完成,斯太爾將再次易主。但隨後的3月28日,斯太爾又公告,因寧波貝鑫陷入民間借貸糾紛,轉讓失敗。

轉讓股權失敗,寧波貝鑫甚至不惜違規違規操作,減持套現。斯太爾7月28日公告,2017年10月27日以來,寧波貝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減持公司股份1490.43萬股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3%,合計成交金額8045.19萬元。在減持股份中,有15萬股系違規減持,寧波貝鑫稱,是因相關操作人員因不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在減持期限到期後誤操作造成。8月3日,斯太爾披露,寧波貝鑫再度以“已長期持有股票,為保證投資人的投資權益”為理由,稱將減持2315.53萬股。

而記者據公告梳理估算,截至目前,珠海潤霖、寧波貝鑫、寧波理瑞這三家PE已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斯太爾近6596萬股,而未曾減持的長沙澤洺也已將其持有的斯太爾股份全部質押。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56

尼泊爾地震九港人失聯女教師珠峯遇雪崩輕傷 三隊友罹難

1 : GS(14)@2015-04-27 09:05:01

■在尼泊爾地震後失去聯絡的港人攝影師黃尚強Eric,去年初曾前往該國。互聯網


【尼泊爾地震】【本報訊】尼泊爾前日發生大地震後造成多於2,500人死、逾6,000人傷,昨仍餘震不斷,大地震引發雪崩令珠穆朗瑪峯登山大本營遭重創,至少18名攀山者喪命,香港女教師曾燕紅在雪崩中僥倖僅頭部受傷,昨已獲直升機送往山區醫療急救,惟她所屬的中國攀山隊有3人不幸罹難。截至昨傍晚,仍有9名在尼泊爾的港人與家人失去聯絡,生死未卜,包括地震時正攀珠峯的香港攝影師黃尚強(Eric)。記者:洪藹婷 鄭翰斌 謝明明



「初以為只係普通雪崩……但越震越厲害,跟住聽到對面如山崩地裂,大量雪吹埋嚟……我忙趕夏老師入營幕匿埋,大家都好慌張!」香港攀山者曾志成前日在珠峯基地營欲助中國傷殘登山者夏伯渝攻頂,目睹了超大型雪崩震撼一剎。他指雪崩摧毀另一邊營地,他雖無恙但見大量傷者骨折,加上天氣惡劣,直升機昨才能陸續抵達並運走傷者。香港中學女教師曾燕紅(Ada)是中國首隊民間女子珠峯攀山隊5名成員之一,雪崩時在大本營的眾人走避不及,女隊長麥子及一女隊員被石頭打至骨折,傷勢較重,Ada及另一女隊員子君則頭部受傷,而附近另一港人區建中則腳部輕傷。這隊中國攀山隊有一名中國男成員及兩名隨行夏爾巴族人傷重死亡。曾燕紅受傷後經包紮後,昨與其他女傷者終同獲直升機送山區醫院,Ada在港妹妹Alice亦收到北京的電話代為報平安,聲其姐僅皮外傷,但Alice稱未親耳聽到胞姊聲音前始終仍未放心。




近千攀山者被困大本營


另珠峯大本營仍有近千攀山者被困,昨更再有零星雪崩,攀山專家鍾民稱據災區朋友轉告指今次攻頂大本營受重創,故暫以兩大營幕安置傷者,由於直升機有限兼受天氣影響,部份傷者恐要人手抬下山,滯留待援者須互相分享有限營幕、食物及藥物等共度時艱。入境處曾接獲多名親屬求助,指有20名港人在尼泊爾失去聯絡,截至昨傍晚已聯絡上11人證實安全,但仍有9人沒有音訊。失聯港人包括24歲香港攝影師黃尚強(Eric),其母指兒子兩年前城大商科畢業後喜作背包客,並曾拍攝納粹集中營及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又參加攝影比賽。他近日與朋友包括25歲國泰空姐Donna再往珠峯,家人臨行前已提醒他要注意安危。前日Donna與Eric在珠峯海拔4,800米高的Gokyo Lake分道揚鑣,Eric續登山,Donna下山,不久即地震,Donna其後聯絡上家人,但Eric卻無音訊,母親及女友憂心不已。而太平清醮包山后黃嘉欣新婚丈夫黎樂基亦被困珠峯北坡,嘉欣坦言擔心,前晚成功與夫聯絡後方鬆一口氣,但她昨參加香港抱石錦標賽失準只得第4名。


■香港女教師曾燕紅(左二)僅頭部受輕傷,但她身旁另一女子傷勢甚重。互聯網

聯合國:災民達660萬


尼泊爾7.9級地震後內政部昨確認全國有2,450人死亡及6,239人受傷,珠穆朗瑪峯雪崩至少18死61傷。中國大使館確認4名中國公民在尼泊爾境內遇難,約10人重傷;在西藏約20人死。印度則有67人死亡。前天大地震後已發生20多次餘震,昨最強有6.7級強力餘震,珠峯至少再觸發3次雪崩。尼泊爾搜救隊昨續在加德滿都瓦礫堆尋死傷者,但因路窄推土車難開進,甚至要用斧頭開路和徒手挖掘。至少已發現180具屍體的名勝塔比姆森塔警方指尚有多達200人被困,聯合國指受災人口多達660萬。



尼泊爾地震災情


死 亡:尼泊爾2,450人、印度67人、中國20人受 傷:至少6,239人餘震廿多次,最強一次6.7級資料來源:法新社



尼泊爾地震賑災捐款戶口


紅十字會匯豐 500-334149-010恒生 267-175123-009中銀 012-806-00034033樂施會匯豐 001-6-331860恒生 284-401080-003中銀 012-874-0-010515-7宣明會匯豐 018-377077-003恒生 286-364385-005中銀 012-883-0-002136-6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匯豐 567-354014-005中銀 012-875-0-021868-3永隆 020-601-003-7634-8東亞 015-260-81-012100資料來源:相關組織(捐款抬頭、扣稅詳情請參考有關組織網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7/19127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49

失聯兩年 父母以為女兒已死

1 : GS(14)@2015-04-28 01:59:25

小蘭的父母跟女兒失去聯絡兩年,一度以為她客死異鄉,直到他們聽到女兒仍然在生並回國的消息,父親老淚縱橫,小蘭的母親更暈倒過去。身上沒錢的小蘭精神狀態不穩,邊檢警員代她尋親,聯絡小蘭老家的警員,要求他到小蘭戶口登記的住址查看,當地警員從小蘭鄰居口中得知她的父母兩年前和女兒失去聯絡後,認為女兒已死,其後搬走。警員找到小蘭的父母,他們得悉女兒仍然在生,便立即坐飛機往北京機場。小蘭的父親一見到女兒,就上前把女兒抱着痛哭。觀察者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7/191267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