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局局長:房地產稅可在頂層設計框架下開展“基層試錯”
備受關註的房地產稅仍在立法中,關於其如何征收、何時落地一直受到市場關註。
4月26日,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網站發表的《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 首先要改革“改革方式”》一文稱,可以在中央頂層設計框架下,地方政府根據各地差異化和區域開展“基層試錯”,吸取經驗教訓,逐步探索適合中國的房地產稅制度。
徐忠文章稱,近期,部分城市相繼推出租售並舉、租購同權、共有產權住房以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進入租賃市場等試點工作的探索,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有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屬於輔助性政策,仍需要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其中,房地產稅是一個重要的政策措施。
十八屆三中全會早已明確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表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組織起草,目前正在加快進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證、內部征求意見等方面的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準備工作。
徐忠表示,“中國這麽大且不平衡、各地情況比較複雜,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一方面,國際上很難提供成熟的經驗;另一方面,國家內部很不平衡,城市和農村、東部和西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發展非常不平衡。房地產稅改革可能造成的影響很大,決策層不容易下決心。
對於房地產立法是否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徐忠表示,就房地產稅而言,中國這麽大,內部發展這麽不平衡,而且還是一個轉型經濟體,很難確保國外借鑒的法律真正適用。
因此,徐忠認為,在當前我國房地產稅試點條件相對成熟下,現階段可以讓各個地方去搞試點。

徐忠稱,這樣的好處是,改革往往應從小範圍開始,而且要強調改革是一種允許“試錯”的過程,可以先試點,如果發現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有些措施可以取消,有些措施可予修正,體現為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而且從個別地方改革試點如北京、上海或其他地方,一旦出現問題對中國整個經濟不會有那麽大的損害,風險可控。房地產稅作為地方稅種,地方政府有試點的積極性。可以在中央“頂層設計”的框架下,地方政府依據各地差異化的位置和區域開展“基層試錯”。
房地產稅作為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政策方向非常明確。徐忠說,從當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加快推進房地產稅改革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目前,應采取“寬稅基、低稅率、可負擔、含存量、逐步實施、激勵相容”的原則,加快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在他看來,“寬稅基”是指征稅對象應涵蓋全部房地產,體現公平原則;“低稅率”是指稅率設置應簡單易行,不應過高,如在0.2%-1.0%之間並由各地自行決定,以便執行;“可負擔”是指應按一定標準設定免征額,如人均30—60平方米的免征面積,以降低居民負擔,提高征稅效率。“含存量”是指房地產稅征收範圍應同時包含增量和存量房地產,而不是像重慶和上海等地的試點中只在增量上做文章,將房地產稅征收與交易環節掛鉤,以有利於居民代際公平,促進存量房供給。
“逐步實施”是指房地產稅應采取先試點、再推廣的改革步驟,在推出首批試點具體方案同時,明確逐步全面實施具體期限,以有效引導市場預期;按照激勵相容的原則,可將房地產稅試點與地方發行市政債規模掛鉤,逐步增加以房產稅作為市政債償債來源的比重,更好地激發地方推進改革的積極性,推動改革走向深入。
此外,還應理順房地產稅同建設、交易環節稅費的關系。隨著房地產稅逐步推開,要同步下調建設和交易環節的稅費,維持合理稅負水平,完善有利於居民持續換購住房的稅收政策。
“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一個成功經驗是分散決策、地方制度適度競爭、優化趨同,只有通過試點,才能夠在推行過程中知道當前在推進房地產稅究竟有什麽樣的問題,什麽樣的措施是合適的,什麽樣的措施是不合適的。先‘自下而上’,然後再‘自上而下’,二者相結合,才能成功。改革也容易推進。通過競爭優化趨同去推進房地產稅和其他房地產的政策措施,這樣才能夠尋找到適合中國特色的長效機制。”徐忠說。
上海推進垃圾分類基層案例:居民如何從排斥到積極配合
“剛開始宣傳的時候,居民很排斥。比如上航新村,剛開始的時候只有30%的居民支持,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因為原先扔垃圾很方便,但現在要定時定點。而且居民培訓完了要正式去扔垃圾的時候對垃圾的分類又會搞混。”上海市長寧區程家橋街道辦事處主任遊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居民之前同意在承諾書上支持垃圾分類,但具體實行起來會覺得很麻煩,也有亂扔的。”
程家橋街道於2017年10月18日在上航新村居民區高登花園、上航新村兩個小區率先啟動垃圾“兩網協同”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試點工作。今年年初,街道在總結和鞏固上航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垃圾分類“三個全覆蓋”,並於今年上半年全面實現。
具體包括,一是試點居民區全覆蓋,做到每個居民區有一個定時定點試點小區。二是不同小區類型全覆蓋,即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涵蓋售後公房小區、商品房小區、別墅小區、外銷房以及部隊小區五種類型。三是售後公房“兩網協同”一體化全覆蓋,即在街道所有售後公房的局屬垃圾廂房全部實施“兩網協同”一體化工作。
今年4月,上海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上海將更加註重全域覆蓋。2018年靜安、長寧、楊浦、松江、奉賢、崇明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19年黃浦、徐匯、普陀、閔行、嘉定、金山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20年全市全面實現整區域推進。
程家橋街道在上海小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是目前做得比較好的。程家橋街道現有8個居民區,下轄42個居住小區。目前,街道已在22個居民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工作,達到小區總數的53%。22個小區的居民支持率均超過90%、投放準確率基本達到95%、破袋投放率達到90%,其中10個小區的日均資源化利用率超過45%,其余小區日均資源化利用率均超過35%。
遊雁告訴記者,之所以能達到現在的狀況,主要是通過誌願者的蹲點、攝像頭的取證以及城管、民警、居委會等各方的參與和做工作,才把居民的想法轉化過來,讓他們養成了垃圾分類和定點定時投放垃圾的習慣。“第一批的10個小區目前已經常態化了,還有12個小區我們剛剛開始啟動,這項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
遊雁告訴記者,讓居民明白垃圾分類對每個人生活環境品質的影響尤為重要。“剛開始的時候,每個小區先是把黨員召集起來開大會,講解垃圾分類的工作要求,讓黨員做表率,帶動群眾。同時,讓小朋友回去監督大人,因為小朋友在學校里這方面受到的科普比較多。”
位於長寧區的警備區第四幹休所的一位居民也對記者表示,以前聽說過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這個事,但當時沒到他們小區他們也就沒太在意,而且當時對垃圾分類也沒準確概念。現在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之後,尤其是明白了垃圾分類對整個環境影響的重要性之後,他們也積極配合,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經習慣做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了。
程家橋街道的一位誌願者告訴記者,目前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開放時間每天有兩個時段,分別為早上7:30-9:30和晚上4:30-7:00,每次投放完居民可以積分。“一天兩次積分,每天20分,一個月可以積600分,相當於的金額為54元,這個金額可以通過上海市推行的綠色賬戶來換油換米。”
程家橋街道計劃於今年9月底,實現80%居民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全部小區按照市垃圾分類達標居住區標準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展超
基層每周工作 較經理多5小時
1 :
GS(14)@2012-10-27 22:20: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026/news/ec_gow1.htm

建造零售每周工時最高
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及浸大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於7至9月收集香港來自建築、電子、工程、飲食、物流、製造、零售等12個行業,共91間公商機構77,661名打工仔今年薪金及工時等狀,發現今年各機構加薪幅度比去年微跌,由4.2%至4.9%跌至4.1%至4.2%,並預測來年加薪幅度將介乎4.1%至4.5%。
報告首次調查各級員工的每周工時,發現受訪機構整體平均每周工時43.2小時,但建造業及零售業基層每周工作時數分別為51.6及51.1小時,較整體平均每周工時高。若分職級,各行業基層員工平均每周工作為47.2小時,較經理、主任等職級平均的42小時高。
文憑生平均月薪8244元
另外,隨覑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試畢業生開始投身社會,調查顯示他們的平均入職月薪為8244元,較同年畢業但多讀一年中學的預科生入職月薪8590元,少346元。負責調查的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葉偉光指出,今年學士平均入職月薪為11,823元,比去年微升。
葉偉光表示,來年經濟環境雖有暗湧,又有最低工資等因素影響僱主招聘及加薪等決定,但低失業率及政府加薪幅度令各企業仍計劃來年加薪。
2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2:43讀咁多書做咩? 有門手勢最好
時間本身就係金錢
3 :
GS(14)@2012-10-27 22:23:35have another part-time work should be more better
4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5:26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5 :
GS(14)@2012-10-27 22:27:554樓提及
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because they operate smoothly due to long time practice ma
6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29:395樓提及
4樓提及
我真係唔鼓勵對公司忠誠, 只需扮忠誠就可以了, 公司唔會無左邊個唔得
because they operate smoothly due to long time practice ma
I am clear I gain money for myself but not for the employer
7 :
GS(14)@2012-10-27 22:30:42Yes, you are right. I work for myself and not for the employer.
8 :
寧采臣(25759)@2012-10-27 22:37:167樓提及
Yes, you are right. I work for myself and not for the employer.
Be a good actor is okay!
9 :
承天(1379)@2012-10-28 10:09:43中信证券国际执行董事林一鸣回忆,20年前大学毕业时他的大部分同学找到的工作月薪都近万元,如果努力工作,每年加薪幅度都在20%以上。当时太古城(港岛一个优质住宅区)每平米售价约2万港元,毕业数年置业并非难事。林一鸣指出,现在毕业生起薪点和20年前差不多,但每年平均加薪不足5%,飞涨的物价和楼价让青年一代怨气颇大。近期太古城每平米售价为10.8万港元,较20年前翻了4倍。
本身是资深物业投资者的林一鸣感慨,近期已目睹和听闻很多经营者放弃本业而投身炒卖。他称之为“资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即无论是资本家(创业者、经营者)或打工仔,近乎所有的盈利都被持有资产的人蚕食(铺主、写字楼业主、地产发展商)。
他举例称,一家茶餐厅若收入100港元,普遍情况是30港元为租金成本,30港元是食物成本,30港元为人工成本,剩下的10港元才是经营者的利润。若老板和员工努力工作、经营得道,获得了110港元的收入,很快就会面临加租的窘境,额外利润悉数纳入铺主囊中,甚至有可能租金加幅超过额外利润,不赚反蚀。
“以前的香港是能干的人可以通过辛勤工作向社会上层流动,但现在香港已成了资产主义,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已变得相对不值钱,因为几乎所有生意的结果,都是利润流进了资产家的口袋里。”林一鸣认为这样扭曲的社会形态,会令香港被怨气充斥,除了“资产家”,人人都变成“愤怒鸟”,如大学毕业生沦为穷忙族、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日渐萎缩,即使是中产阶级也被通胀蚕食购买力。
10 :
承天(1379)@2012-10-28 10:10:13人工追唔上通脹 點算

11 :
GS(14)@2012-10-28 10:10:2810樓提及
人工追唔上通脹 點算
轉工
助理文書主任只須中學學歷 50%受聘者持學位大學生搶基層公僕職位
1 :
GS(14)@2015-03-11 08:49:21
【本報訊】公務員有「鐵飯碗」之稱,即使基層職位,近年也遭大學生全面攻佔。公務員事務局數字顯示,只需中四學歷要求的文書助理,二○一二年公開招聘時有22.2%獲聘者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較二○一○年時多出一點六倍;而入職要求中學程度的助理文書主任,更有多達50%獲聘者具備大學或以上學歷。兩個職位月薪均過萬元,與大學生起薪點相若,因此吸引不少高學歷人士降grade加入競逐。工會形容政府訂立的入職要求自欺欺人,促檢討有關職系的架構。記者:盧文烈
政府近年每兩年便公開招聘文書助理及助理文書主任,二○一二年的招聘程序去年底才完成。公務員事務局就有關入職者的學歷進行分析,發現越來越多高學歷人士競逐這兩個基層職位。在二○一二年的招聘中,局方分別招聘一千一百九十名文書助理及二千零三十名助理文書主任。結果顯示,文書助理獲聘者中,22.2%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比率較二○一○年的8.5%多出一點六倍,只具備最低學歷即中四程度者只得0.2%,二○一○年則沒有獲聘者是中四學歷。
工會:入職要求自欺欺人
至於學歷要求較高的助理文書主任,大學生爭崩頭情況更加嚴重。二○一二年數據顯示,50%獲聘者具大學或以上學歷,比率較二○一○年的39%多出三成;具中學學歷的獲聘者只有15.5%,較二○一○年23%更低。公務員事務局在去年八月曾進行招聘,兩職位分別提供一千個空缺,結果合共吸引五萬九千人申請,平均約三十人爭一職位,由於仍在面試階段,暫未有入職者學歷分析。文書職系公務員總會總幹事梁籌庭表示,大學生搶佔基層職位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不少求職者借助理文書主任作為跳板,加入政府後再尋求內部轉職機會,「例如轉去做行政主任同助理勞工事務主任等」。他說港人平均學歷越來越高,文書助理中四學歷的入職要求已不合時宜,「政府根本就係自欺欺人」。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表示,近年大學生在私營機構入職起薪點約一萬二千至一萬三千元,與助理文書主任人工相若,但公務員工作較穩定,因此吸引不少安份守己的年輕人申請政府職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1/19071944
基層學童料獲三千六百元
1 :
GS(14)@2015-03-11 08:54:45
【本報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料明年第二季才推行,施政報告建議在低津實施前,透過關愛基金向合資格的基層學童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據了解指,特別津貼金額定於三千六百元,約十三萬名中小學生受惠,涉款近五億元,更有機會提早在今年暑假發放津貼,讓貧困家庭以解燃眉之急,不用為開學費用惆悵。
逾十三萬人受惠
扶貧委員會轄下的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今早開會,討論向基層學童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據了解,金額會定於三千六百元,現受惠於「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全額津貼的中、小學生,均合資格申領,料有逾十三萬名學童受惠,涉及款項共近五億元。特別津貼原定於二○一五/一六學年推出,據了解,當局建議提早於今年七、八月發放,以援助基層家庭。據了解關愛基金也建議,新增腎癌標靶藥物Pazopanib納入醫療援助計劃,資助病人使用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但具醫學實證及相對效益略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料約五十名病人受惠資助,涉款約六百二十萬元。至於扶委會主席林鄭月娥早前表示,會考慮透過關愛基金第三次推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據悉關愛基金計劃最快今年底再推出有關計劃,協助N無人士。■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1/19071929
石Sir農耕樂 種有機菜平售基層 2015-04-10
1 :
GS(14)@2015-04-12 18:05:10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BA%E5%B1%A4/173525\r\n都市生活煩囂,能讓心靈回歸平靜,也是一種福氣。《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又是本報主筆的石鏡泉先生,每逢假日也放下筆桿回歸自然,來到他主理的「築福農莊」享受農耕樂,與義工親手種有機菜,讓基層以平價品嘗健康靚菜。\r\n誰說有機菜一定是中產的盤中餐?石鏡泉(石Sir),便將它變成基層也能負擔得起的健康美食。石Sir在粉嶺軍地打理的「築福農莊」(Blessing Farm),土地由恒基提供,而石Sir則會將場內四分之一收成,免費供應給恒基溫暖工程基金出資的慈善機構「家園便利店」,平售予基層,讓長者、綜援家庭等都能食到健康有機菜。\r\n農莊去年開耕,石Sir有不少讀者得知農莊需要義工,即踴躍報名,但農莊有個小規矩,就是場內不談政治、不論經濟,石Sir解釋:「如果來到農莊還想着股票,便難以專心做義工,若談政治更是每人都有不同見解,更難專注種菜。」\r\n\r\n\r\n逐步建規模 月產2000斤菜\r\n\r\n他憶述:「農莊開耕最困難的是百廢待舉,一開始連適合耕種的泥土也未有,雖然有義工幫忙,但未必人人都有農耕方面的專長。」之後買泥土、搭棚架、培育幼苗,石Sir與義工一步一步將農莊搭建起來。所謂齊心就事成,現時農莊每月已可出產約2,000斤有機菜。\r\n石Sir的有機理念並不局限於「零添加」,更會物盡其用、轉廢為能,例如利用過期的食物、藥材,甚至過季盆栽作為有機菜的最佳肥料。他舉例指,農曆年後農莊回收了200棵年桔,將桔子摘下來製作環保酵素,樹身則放回土地繼續種植,明年可再次變身年桔應市。他又獲得各界好友相助,送來過期雪耳、冬菇、海參及藥材等,用作有機菜的肥料。\r\n\r\n\r\n研「禪農合一」助自閉童\r\n\r\n他又透露,農莊在年內將有新搞作,目前正與中大商討合作,在農莊內開闢一片小天地,運用「禪農合一」的概念,讓自閉症兒童透過耕種接受治療,預計今年八、九月就可以開始使用。\r\n\r\n\r\n3個有心人築起農莊\r\n\r\n自中學開始,石Sir便喜歡耕種,靠自己看書學習有關知識。數年前他曾開設「香港有機農莊」,是本港唯一一間獲美國有機認證的農莊,之後他將農莊轉讓青協。他曾在專欄中透露,開辦築福農莊源於一次與恒地主席李兆基及其公子李家傑飯聚,得知李氏成立的家園便利店很難找到平價有機菜售予基層,石Sir便答允幫忙種植,由李氏提供粉嶺軍地,便成立了「築福農莊」。\r\n攝影:冼偉倫\r\n記者:畢嘉敏
兩成基層租戶曾被業主逼遷
1 :
GS(14)@2015-04-28 01:54:18■潘先生被前房東逼遷,其後轉租60方呎劏房。李展翹攝
【本報訊】樓市暢旺,租盤市場活躍,社工發現有分租單位的業主,逼遷舊租戶以提升租金利潤。一項調查發現,租住套房、板間房及床位等基層租戶,兩成人曾搬過3次或以上,約兩成人無簽租約。搬遷後租金最高加幅為111%。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2014年10月至今年3月,訪問了101名居住在劏房、分租單位、床位的租戶,他們全在過去3年曾被業主或者二房東逼遷。59%受訪者指過去3年曾被逼遷1次,21%人逼遷2次,兩成人被逼遷3次或以上,反映逼遷問題嚴重。
界刀男上門逼就範
兩成人指沒跟業主簽租約,但即使有簽租約,也不可靠,因僅一半人知道真正業主身份。被逼遷個案中,12%曾和業主有金錢糾紛。另6%有被濫扣按金、6%曾被威脅斷水斷電、3%曾被惡言相向。44%人最想盡快尋求新居所,37%人尋求金錢援助。被逼遷後租戶繼續捱貴租,約6成半人加租逾15%,最高加幅為111%。約60歲的潘先生,在旺角租住80方呎板間房,月租3,000元,租約原定今年6月終止,但他在3月被逼遷。業主以房間要重修為由,要求他遷至另一板間房,並加租至6,000元,被潘先生拒絕。其後,在一名持界刀、自稱代表業主的男子威脅下,潘先生簽署遷出同意書。現時潘先生以每月3,200元租住60方呎新劏房,居住環境較以往擠迫。社協要求政府積極介入業主和租客的租務,防止類似潘先生的個案重演,如差餉物業估價署作為執行《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的政府部門,需要公開租約指引,訂立標準租約,又要求恢復租管。■記者彭美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7/19127012
【專題籽】子華效應 麻甩變男神 裝修佬授徒幫基層
1 :
GS(14)@2015-10-14 08:05:13上課實習同時做義工,平時一個師傅可完成的鋪地板工程,今次要七個人合力完成,效率成疑卻別具意義。
【專題籽:胚芽故事】話說因為裝修家居而想寫《裝修中伏大全》、到處搜集家居裝修「伏s」的Simon(鄧世民),認識了裝修判頭Ivan(陳漢文),Ivan一句:「開班教人裝修,然後組織義工幫公公婆婆,work唔work呢?」就是這樣,他們成立了「家居維修義工協會」(My Repair Fairy)。一班周休一日的專業裝修人,用僅有公餘時間開班授徒,五小時僅收$750起,不怕搶飯碗?才不,他們就是要開枝散業,成立義工隊為基層人士裝修和修補家居。
上周六舉行的扶貧高峯會,說2014年香港最新貧窮率達14.3%,屬六年新低,雖然無收入長者貧窮人口反升8,000多人,又雖然不太明白以單人入息$3,500以下怎樣交租,但至少數字上令人鼓舞,希望基層市民好快可以自置物業完成上樓夢,哼哼!在十畫未有一撇前,許多基層市民仍活在古古怪怪危機四伏的劏房與板間房之內,情況無法忽視。前個周六晨早九時,三位專業裝修師傅Ivan、Jason與阿骨,四位裝修入門者Bonnie、Steven、方包及Oscar,托着幾叠厚重膠地板、大桶地板膠,到佔本港貧窮人口首五位之一的黃大仙,為剛上樓的馬女士義務鋪地板。這其實同時是個家居裝修訓練班,單位只得120平方呎,由為房子彈墨拉線、細心計算地板組合,到塗膠水方法、清潔細節等技巧,都細細教導。一位專業裝修師傅用強力萬能膠,半天工夫就能完成的工程,這裏多花了三倍心機和時間。
這個就是《黃子華行樓梯》短片訪問過的月嬋婆婆,她見家居環境有改善,開心得笑不攏嘴。
簡易鋪膠地板小貼士①房間四面牆不一定方方正正,從中間拉線開始鋪,慢慢鋪到四面將邊才收口,可保地板條紋方正。②專業裝修師傅會用萬能膠,今次初學者多用易控制的地板膠,以S形手法即膠水會更均勻,把地板「推」入適當位置能避免多餘的膠水即出來。③最後以松節水清理多餘的膠水。
Jason教導學員以S形手法塗勻地板膠。
「佢問我攞電話號碼!」 婆婆請子華食檸檬
訪問當天正值三號風球,Ivan一直看着天色漸變,上午才為馬女士鋪好地板,下午就驅車到香港首席窮區深水埗找月嬋婆婆,就是月前男神黃子華踩九層樓梯探望那個住天台屋有腳患的月嬋婆婆。婆婆那不足百呎的天台小屋沒有洗手間,她在外面的去水口小便,大便則鋪報紙包起來解決。她只得一個600ml旅行裝小電熱水煲,洗一次澡最少要煲三次水,到第三煲水煲好,第一煲水已然攤涼時,她要在屋中央僅得三張凳仔闊的空間鋪上報紙免弄濕雜物,才可洗澡。去年業主為她駁了自來水喉到天台,她才不用每天拿礦泉水樽到樓下盛水回天台,她用床單在屋外拉起一幅約高一米的「床單簾」作浴室,每天蹲在角落洗露天澡。短片出街後,子華還不時獨自來看她:「佢(黃子華)話要租房畀我住,我唔要呀!如果佢突然唔交租我點算呀!佢仲問我攞電話號碼,我都唔畀佢呀!」她知道黃子華是名人,卻不知他是男神,無功不受祿,狠狠請他食檸檬,我們羨慕死,她還自覺挺醒目說:「香港地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電話都冇,男神想探望她,只能繼續行樓梯。
月嬋婆婆屋房裏有個奇怪紅圈,原來以前每逢下雨,她就會把杯子放地上裏盛載天花板的滴水。
這是舊日簡陋簷篷,根本無效阻住雨水流入屋。
以前婆婆只用床單簡單圍住一角作浴室,既露天,蹲下來洗澡又吃風。
大蛤乸無用,小蛤乸登場,大半個月前Ivan跟Jason在facebook召喚學員,利用裝修班的學費買了些簡單材料,先以鐵通及厚帆布,在天台屋外搭了個有蓋淋浴室,室內置小椅子,免得膝蓋沒力的月嬋婆婆蹲低起身易跌倒;把本設在門口僅有的燈泡移到屋中央,照亮更多地方;屋子四處漏水,他們補好了天花,在門上加鋼板簷篷頂,把水引到去水口,還用瀝青補好了漏水的牆身,下雨天屋子不再滲水了。樓下八樓也屬基層市民的玲姐,看他們六個大男人朝九晚六為婆婆裝修,更自掏腰包請大家喝菊花茶,落街買餸煮六餸一湯,還有兩大鍋白飯請這班托住材料走九層樓、做足八小時的苦力大男孩吃飯,義工方包講起都感動到眼濕濕。在電視上看到的七十二家房客似的街情,在這裏實實在在體驗到,感動的背後,義工們明白基層市民,惟有互相扶持,才能勉強過活吧。
得義工幫忙,用帆布及鐵通製作的浴室雖仍簡陋,但婆婆已可站着洗澡,帆布不會太輕身被吹翻。
小燈泡從門口移入屋內,把房子照得更明亮。
月嬋婆婆後面的牆壁下雨滲水,他們以瀝青塗補修好了。
中過伏女學員 「實習幫人一舉兩得!」
家居裝修,買材料尚可豐儉由人,但裝修師傅收費約千多元起一工(一天),卻不是人人負擔得來。如Simon在facebook所寫:「你不會花$500去換個鎖,裝個架,公公婆婆更加不會。學識維修,都是幫人的一門手藝。」坐言起行,五個月前他們請裝修判頭與師傅,利用公餘時間開班,以每班約十人、每課五小時,教授不同家居裝修小秘技,之後連結社區組職,讓學員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修理家居,自此,由一群維修「麻甩佬」組成的「My Repair Fairy」誕生了。當中都有不少女學員,正打算搬出來住的Bonnie說想學得一技傍身。Simon:「我都上過一啲維修班,幾十人圍住一個導師學開鎖,齋睇,返到屋企都仲係唔識,有啲裝修『中伏位』要親自做過才知,反正都要實習,不如幫幫一啲基層市民或有需要嘅人,一舉兩得。」估不到平均一星期開工六天的裝修師傅們也反應熱列,其中阿骨更是鐵膽,寧可請假都要來幫忙,像今天為125平方呎的單人公屋鋪地板,他們找來三個師傅加四位同學幫忙,雖然平時一個熟手師傅花四小時就可以收工,但今次意義大不同。今日香港貧窮率回落,但當中還有多少像月嬋婆婆般,仍活在惡劣環境靠補助金過活?Ivan:「呢啲嘢政府未必睇到,亦未必會請師傅幫忙裝修,我哋呢啲做前線嘅,或者可以快啲幫到佢哋手。」
義工方包難忘月嬋婆婆天台屋樓下玲姐,為慰勞他們而煮的六餸一湯兩煲飯。
義工們也補好了小屋的天花板,解決滴水問題。
義工們既可實習,又可真正幫助到月嬋婆婆這類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士,一舉兩得。
Ivan召集裝修師傅作義工,學員及基層市民都受惠。
facebook:裝修中伏大全記者:陳慧敏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4/19331691
【專題籽】子華效應 麻甩變男神 裝修佬授徒幫基層
1 :
GS(14)@2015-10-15 00:44:15上課實習同時做義工,平時一個師傅可完成的鋪地板工程,今次要七個人合力完成,效率成疑卻別具意義。
【專題籽:胚芽故事】話說因為裝修家居而想寫《裝修中伏大全》、到處搜集家居裝修「伏s」的Simon(鄧世民),認識了裝修判頭Ivan(陳漢文),Ivan一句:「開班教人裝修,然後組織義工幫公公婆婆,work唔work呢?」就是這樣,他們成立了「家居維修義工協會」(My Repair Fairy)。一班周休一日的專業裝修人,用僅有公餘時間開班授徒,五小時僅收$750起,不怕搶飯碗?才不,他們就是要開枝散業,成立義工隊為基層人士裝修和修補家居。
上周六舉行的扶貧高峯會,說2014年香港最新貧窮率達14.3%,屬六年新低,雖然無收入長者貧窮人口反升8,000多人,又雖然不太明白以單人入息$3,500以下怎樣交租,但至少數字上令人鼓舞,希望基層市民好快可以自置物業完成上樓夢,哼哼!在十畫未有一撇前,許多基層市民仍活在古古怪怪危機四伏的劏房與板間房之內,情況無法忽視。前個周六晨早九時,三位專業裝修師傅Ivan、Jason與阿骨,四位裝修入門者Bonnie、Steven、方包及Oscar,托着幾叠厚重膠地板、大桶地板膠,到佔本港貧窮人口首五位之一的黃大仙,為剛上樓的馬女士義務鋪地板。這其實同時是個家居裝修訓練班,單位只得120平方呎,由為房子彈墨拉線、細心計算地板組合,到塗膠水方法、清潔細節等技巧,都細細教導。一位專業裝修師傅用強力萬能膠,半天工夫就能完成的工程,這裏多花了三倍心機和時間。
這個就是《黃子華行樓梯》短片訪問過的月嬋婆婆,她見家居環境有改善,開心得笑不攏嘴。
簡易鋪膠地板小貼士①房間四面牆不一定方方正正,從中間拉線開始鋪,慢慢鋪到四面將邊才收口,可保地板條紋方正。②專業裝修師傅會用萬能膠,今次初學者多用易控制的地板膠,以S形手法即膠水會更均勻,把地板「推」入適當位置能避免多餘的膠水即出來。③最後以松節水清理多餘的膠水。
Jason教導學員以S形手法塗勻地板膠。
「佢問我攞電話號碼!」 婆婆請子華食檸檬
訪問當天正值三號風球,Ivan一直看着天色漸變,上午才為馬女士鋪好地板,下午就驅車到香港首席窮區深水埗找月嬋婆婆,就是月前男神黃子華踩九層樓梯探望那個住天台屋有腳患的月嬋婆婆。婆婆那不足百呎的天台小屋沒有洗手間,她在外面的去水口小便,大便則鋪報紙包起來解決。她只得一個600ml旅行裝小電熱水煲,洗一次澡最少要煲三次水,到第三煲水煲好,第一煲水已然攤涼時,她要在屋中央僅得三張凳仔闊的空間鋪上報紙免弄濕雜物,才可洗澡。去年業主為她駁了自來水喉到天台,她才不用每天拿礦泉水樽到樓下盛水回天台,她用床單在屋外拉起一幅約高一米的「床單簾」作浴室,每天蹲在角落洗露天澡。短片出街後,子華還不時獨自來看她:「佢(黃子華)話要租房畀我住,我唔要呀!如果佢突然唔交租我點算呀!佢仲問我攞電話號碼,我都唔畀佢呀!」她知道黃子華是名人,卻不知他是男神,無功不受祿,狠狠請他食檸檬,我們羨慕死,她還自覺挺醒目說:「香港地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電話都冇,男神想探望她,只能繼續行樓梯。
月嬋婆婆屋房裏有個奇怪紅圈,原來以前每逢下雨,她就會把杯子放地上裏盛載天花板的滴水。
這是舊日簡陋簷篷,根本無效阻住雨水流入屋。
以前婆婆只用床單簡單圍住一角作浴室,既露天,蹲下來洗澡又吃風。
大蛤乸無用,小蛤乸登場,大半個月前Ivan跟Jason在facebook召喚學員,利用裝修班的學費買了些簡單材料,先以鐵通及厚帆布,在天台屋外搭了個有蓋淋浴室,室內置小椅子,免得膝蓋沒力的月嬋婆婆蹲低起身易跌倒;把本設在門口僅有的燈泡移到屋中央,照亮更多地方;屋子四處漏水,他們補好了天花,在門上加鋼板簷篷頂,把水引到去水口,還用瀝青補好了漏水的牆身,下雨天屋子不再滲水了。樓下八樓也屬基層市民的玲姐,看他們六個大男人朝九晚六為婆婆裝修,更自掏腰包請大家喝菊花茶,落街買餸煮六餸一湯,還有兩大鍋白飯請這班托住材料走九層樓、做足八小時的苦力大男孩吃飯,義工方包講起都感動到眼濕濕。在電視上看到的七十二家房客似的街情,在這裏實實在在體驗到,感動的背後,義工們明白基層市民,惟有互相扶持,才能勉強過活吧。
得義工幫忙,用帆布及鐵通製作的浴室雖仍簡陋,但婆婆已可站着洗澡,帆布不會太輕身被吹翻。
小燈泡從門口移入屋內,把房子照得更明亮。
月嬋婆婆後面的牆壁下雨滲水,他們以瀝青塗補修好了。
中過伏女學員 「實習幫人一舉兩得!」
家居裝修,買材料尚可豐儉由人,但裝修師傅收費約千多元起一工(一天),卻不是人人負擔得來。如Simon在facebook所寫:「你不會花$500去換個鎖,裝個架,公公婆婆更加不會。學識維修,都是幫人的一門手藝。」坐言起行,五個月前他們請裝修判頭與師傅,利用公餘時間開班,以每班約十人、每課五小時,教授不同家居裝修小秘技,之後連結社區組職,讓學員為有需要的基層家庭修理家居,自此,由一群維修「麻甩佬」組成的「My Repair Fairy」誕生了。當中都有不少女學員,正打算搬出來住的Bonnie說想學得一技傍身。Simon:「我都上過一啲維修班,幾十人圍住一個導師學開鎖,齋睇,返到屋企都仲係唔識,有啲裝修『中伏位』要親自做過才知,反正都要實習,不如幫幫一啲基層市民或有需要嘅人,一舉兩得。」估不到平均一星期開工六天的裝修師傅們也反應熱列,其中阿骨更是鐵膽,寧可請假都要來幫忙,像今天為125平方呎的單人公屋鋪地板,他們找來三個師傅加四位同學幫忙,雖然平時一個熟手師傅花四小時就可以收工,但今次意義大不同。今日香港貧窮率回落,但當中還有多少像月嬋婆婆般,仍活在惡劣環境靠補助金過活?Ivan:「呢啲嘢政府未必睇到,亦未必會請師傅幫忙裝修,我哋呢啲做前線嘅,或者可以快啲幫到佢哋手。」
義工方包難忘月嬋婆婆天台屋樓下玲姐,為慰勞他們而煮的六餸一湯兩煲飯。
義工們也補好了小屋的天花板,解決滴水問題。
義工們既可實習,又可真正幫助到月嬋婆婆這類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士,一舉兩得。
Ivan召集裝修師傅作義工,學員及基層市民都受惠。
facebook:裝修中伏大全記者:陳慧敏攝影: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4/19331691
冷靜學者深入基層
1 :
GS(14)@2016-01-18 01:17:58蔡英文曾被評學者性格太重、缺乏政治魅力、「離地」富家女,此次不但為民進黨贏得更多基層支持,還成功聯合新生代政黨擊敗國民黨。一成不變的髮型夾帶銀絲,素色套裝有點鬆垮,老土的黑皮鞋,據說蔡英文形象團隊只有一個化妝師。《蘋果》記者競選活動中觀察所見,台上的她仍會不自然,沒有煽情,偶然會冷場。她自傳中承認自己「有點冷」,也希望台灣政治從激情變成充滿理性的熱情。相識多年的美國康奈爾法學院的學弟黃國昌形容她是「很穩健,相當成熟的領導人,是目前台灣領導人中最有能力的一位」。因研究國際貿易法而代表台灣進行國際談判,學者蔡英文踏入政壇是無心插柳。第一次走上街頭是2008年腳震震站上長凳演說,黨內大佬曾批死她無法和民進黨支持者溝通。但就是這個非典型政治人物能跨越藍綠與王金平友好;常辦家宴招呼政界朋友,柯文哲也試過她手勢;就是這富家女,知道如何深入基層為台灣把脈。而台民眾對這個既安靜卻又愛飛車的女總統充滿期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7/194557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