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林業局:中國為治理“地球癌癥”找到了“中國藥方”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癥”,是全球生態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找到了“藥方”。

在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中國已經為根治荒漠化這個“地球癌癥”開出了“中國藥方”,為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這個“世界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模式”,為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經驗”。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介紹有關情況。攝影/章軻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1月22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發布會。攝影/章軻

“這個‘藥方’,就是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治理、適度利用’的原則,做到‘六個結合’。”張永利說,“六個結合”就是,政府主導與民眾參與相結合、人工治理與自然修複相結合、法律約束與政策激勵相結合、重點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講究科學與艱苦奮鬥相結合、治理生態與改善民生相結合。

張永利介紹,中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防沙治沙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推行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相繼實施了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態修複工程,開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國家沙漠公園建設,對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進行嚴格保護和集中治理。

張永利說,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開展大規模治理,實現了荒漠化擴展態勢整體遏制、荒漠化面積持續縮減、荒漠生態功能增強。

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與2009年相比,全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呈現“雙減少”,分別減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現“雙減輕”,均呈現由極重度向輕度轉變的良好趨勢;沙區植被狀況和天氣狀況呈現“雙好轉”,植被平均蓋度增加了0.7個百分點,年均沙塵天氣次數比上個監測期減少了20.3%。

張永利說,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體系、政策體系、規劃體系、考核體系,以及工程建設體系、科研與技術推廣體系、監測預警體系、履約與國際合作體系,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玉明也在發布會上介紹,內蒙古有大森林也有大沙漠,擁有林地面積4398萬公頃,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是國土面積的21.03%。但同時我們境內有五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60.92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總面積也達到40.78萬平方公里。內蒙古遭受荒漠化危害最嚴重,同時防沙治沙的成效也相當明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張永利同時表示,當前,全球面臨著荒漠化擴展的嚴峻挑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這一重大目標,將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同時,中國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境內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近1/5。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在全國現有沙化土地中,具備治理條件的有50多萬平方公里,防沙治沙任務依然艱巨。”張永利說。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面對荒漠化嚴峻挑戰和防沙治沙艱巨任務,中國政府將以更加堅決的態度做好本國的荒漠化防治,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困難新問題。同時,積極推進荒漠化防治國際履約和合作,講好中國防沙治沙故事。

張永利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今年9月上中旬將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召開“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這次大會由中國國家林業局、外交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屆時將有來自195個締約方的正式代表約1400人與會,共商全球防治荒漠化大計。

一輛拖拉機在內蒙古已經嚴重沙化的草原上奔馳。內蒙是我國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題是“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主要任務是圍繞聯合國確立的“到2030年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這一重大目標,討論一系列重大政策性議題,推動形成《公約新戰略框架》等5項成果,各締約國提出本國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國家自願目標和行動計劃。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74

NASA重大發現:七顆類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電影《降臨》中,女主角路易斯與外星人對話的場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真的發生在人們身邊。

美國宇航局NASA北京時間2月23日淩晨2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距離的一顆小恒星周圍有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圍繞。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真正有機會研究太陽系以外的生命跡象。

“當人類看到活的外星人,會不會太激動了?”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博士張淵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NASA有段時間一直說找到了系外行星,一口氣在《自然雜誌》發了好幾篇文章。最新發現的七顆行星在同一恒星的宜居帶也挺重要的,而且非常接近地球。”

這顆恒星名叫Trappist-1,離地球40光年,約235萬億英里的距離。在天文學上,這已經是非常近的距離了。而且更讓天文學家振奮的是,這七顆行星軌道的外置非常適宜人類觀察它們的細節。

天文學家表示,基於這七顆行星和恒星之間的距離,這個新的星系中很有可能其中一顆或多顆行星表面的溫度適宜生存,而且有海洋和生命之源的水。

比利時天文學家Michael Gillon博士說道:“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有那麽多顆行星圍繞著同一顆恒星。Gillon是Trappist-1國際觀察組的帶頭人。

這可能更意味著天文學家們將會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確鑿證據。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家、觀測組成員Amaury Triaud教授表示:“我們已經為證明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觀察生命是否能夠在這些星球上繁衍,這些行星的表面是否有類似地球表面的大氣層。”

這項重大的天文發現美國當地時間周三發表於《自然雜誌》。

麻省理工大學天文學家Sara Seager說道:“科學家馬上就能著手研究Trappist-1星系中是否存在生命,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需投機,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和仔細觀察這些行星表面的大氣層。”

即使最後科學家未能在Trappist-1上面發現生命,也能夠幫助人類進一步了解生命誕生的條件等重要信息。

盡管科學家一直明白其它星系也有類似地球的行星的存在,但是一直到近幾十年,他們才能夠指出這些行星。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標明的行星數量達到3400顆。

雖然Trappist-1星系的行星大小與地球類似,但是恒星的大小與太陽相比顯得非常微小,只有太陽的十二分之一。Trappist-1恒星表面的溫度達到4150華氏度,比太陽的10000華氏度要低一半多,因此也被稱為“超冷星”。

不過,Trappist-1還不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去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Proxima Centauri的類地行星,是至今發現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距離僅4.24光年。

開普勒望遠鏡對Trappist-1的觀察接近20天不間斷,捕捉了其34個運行軌跡。與地面觀察相結合,科學家計算出圍繞Trappist-1的行星數量應該是七顆而不是此前認為的三顆。這些行星由於離Trappist-1太近而且太小,因此無法直接進行拍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09

破譯地球所有生命基因組!華大基因參與發起了一個大計劃

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將迎來一件大事——比人類基因組計劃更宏大的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arth BioGenome Project, EBP)即將啟動,目標是破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因組。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吸引了全球科學家的關註。

據央廣網報道,EBP項目組成員由多國科學家組成,作為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院士與華大基因張國捷參與其中。華大基因關註生物多樣性研究,通過基因科技已解碼眾多地球物種,發起國際合作深入科學研究,該項目組中其他工作人員也均與華大基因有過深入合作。

人類基因組計劃耗時13年,花費約30億美元測序一個人的基因組。據EBP項目組成員介紹,該項目尚未獲得資金支持,初步預計完成整個項目大約需要40億美元的投入,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投入相當。項目組的科學家們表示,如果獲得這樣的資金支持,該計劃有望在10年內完成。

EBP項目將首先集中完成約9330個真核生物科級別代表性物種(eukaryotic family)的基因組,從而獲得與人類參考基因組相當或比人類參考基因組更好的參考基因組。接著,在14萬~20萬個真核生物屬(eukaryotic genera)中,對來自每個屬的一個物種進行基因組草圖繪制。最後,對剩下的150萬個已知的真核生物物種(eukaryotic species)的基因組進行低覆蓋測序。這些精細度不同的基因組之間還能通過比較分析或進一步測序,幫助人們獲知更多的信息。

EBP工作組成員表示,EBP計劃的意義重大。這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大型基因組測序項目,能讓世界上數千名科學家和數百萬民眾參與,所產出的超大數據超過1EB(相當於1億部高清電影,播放2.3萬年),將推動全新計算算法、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創立,革新人們對生物學的理解,有望極大改善物種保護工作,並為農業、醫藥和生態系統服務創造新的基因資源。

研究者們完成該項目的信心來源之一,是不斷下降的的測序成本與不斷進步的測序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成本不斷降低,由最初的30億美元下降到現在的1000美元,甚至可能更低。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中心,華大基因已於2015-2016年相繼推出了多款自主研發的測序系統,目前已具備量產測序儀的實力,也將運用這一優勢,助力EBP項目的實施。

EBP項目的提出,有助於整合世界各地的地球生物基因組研究,使之形成更有價值的科研體系,促進物種研究工作有序而高效地進行,幫助人們全面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推動物種保護工作的開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11

地球上第四大女富豪

今年適逢iPhone推出10周年,據傳新款iPhone售價可能超過1000美元,將是史上最貴的蘋果手機。iPhone問世10週年,沒有人可以預期到在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支iPhone時,簡單的說是能打電話的2G手機,加上簡單的PDA及結合iPod的音樂播放器。今日一舉已經是拿下超過20%的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的龍頭,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位是拿iPhone

我們的研究部認為Apple的股票可升多15-18%iPhone 8一億一千支應冇问題。

Steve Jobs賈伯斯去世後,他的太太Laurene Powell Jobs 繼承了大筆遺產,大部分是蘋果與迪士尼股份,包括550萬美元的蘋果股份,與迪士尼7.3%股權,成為億萬富翁,當年淨資產已達144億美元,是地球上第四大女富豪。她持有的迪士尼股價自賈伯斯去世後這5年飆升了3倍,他擁有的迪士尼股份價值120億美元,且是迪士尼最大的個人股東。


他們在1991318日結婚。她負責管理信託,前身為Steve Jobs信託基金,該公司擁有迪士尼公司1.38億股股票(7.8%己減持至4%0.64億股),使得她繼丈夫後成為第一大股東。截至2016年,她被Forbes評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第44名。目前身家約值200億美元,地球上第四大女富豪。

不過她她對自己的私人生活與Steve的關係始終绝口不提,但她近年時常公開談論她的事業與慈善工作。我的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正安排Laurene和我們會面。因為,她一直營運一個Social Venture

即使她嫁給矽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但她始終不是背後的女人,她聰明且受高等教育,她 1963 年出身在紐澤西,媽媽是一名老師,爸爸是海軍陸戰隊飛行員,父親在她 3 歲的時候死於飛機失事,母親後來改嫁。Powell Jobs 畢業於賓州大學企管與經濟雙主修,後來在美林與高盛工作,之後到加州史丹福大學念 MBA,遇到Jobs,這時候是1989 年。

她一直專注在慈善事業上。90 年代早期,她共同創辦 Terra Vera,(意指綠色地球),是開發有機食材的天然食品公司,如食品與飼料業用的豆類與穀物,1997 年,她創辦NGO College Track,透過輔導幫助低收入學生上大學,目前 College Track 在美國已經有六個點。

2000 年初,創辦Emerson Collective,專注在移民、社會正義、教育投資上的風險投資公司,這是一家私人公司而非傳統非營利機構,投資如 AltSchool 這樣的新創公司,AltSchool 是試著用科技打造個人化教育。她如今將目光投向了一些教育、女性權益和文化發展方面特別關注。

Powell Jobs身兼多個董事,包括幾個教育機構,以及外交部成員,還是史丹佛大學的董事會成員。現在,她的董事會管理從屬機構包括:美國教育支持委員會、關愛支持女性基金、北加州公共廣播組織、EdVoice加州公立學校發展會)、新美國基金會、史丹福學院有限公司、新學院投資基金、顧問委員會以及史丹福商學院。


要如何處理龐大遺產現在是她最關心的議題,但她的朋友及同事都認為她非常適合做這個工作。與她一起創辦新雜誌的知名作家曾說,Powell Jobs 是一個天然的理想主義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938

出口車輛能繞地球多少圈?中車沒空數,目標是價值鏈核心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中國舉行。作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中國中車在國際上的表現備受關註。

5月5日,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下稱“中車唐山公司”)收到美國東南賓夕法尼亞交通局發來的合同書,正式獲得費城雙層車訂單。這份采購合同總價約11億元人民幣,包括動力集中動車組的45輛不銹鋼雙層控制頭車和中間拖車,後續可增購10輛,服務於費城及周邊地區的通勤交通。

這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尤其是不銹鋼雙層車產品首次出口北美幹線鐵路市場。一年之內,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先後成功中標美國芝加哥、洛杉磯、波士頓、費城地鐵車輛訂單,不僅刷新了我國向發達國家出口地鐵車輛的紀錄,而且在北美最大的三個城市群立足生根,充分展示了中國制造的力量。

5月3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組織智庫專家實地考察中車唐山公司。攝影/章軻

“總書記說我們的產品是‘搶手貨’,總理說我們的產品是‘金名片’。” 中國中車行政總監何鳳華說,眼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同樣,中國中車的國際業務也增長迅猛。

“中國高鐵”不僅讓中國人津津樂道,幫美國人改善出行民生,在全世界也贏得喝彩。何鳳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中車的產品已覆蓋全球七大洲102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簽約金額從2011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81億美元(約合56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33%。可以說,全球有鐵路的國家,83%的國家都有中國中車的產品和服務。連人煙稀少的南極洲,也不例外。

“走出去”的“五本模式”

說起動車、高鐵,沒有人否認“高鐵經濟”給生活、出行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出行品質的提升。

“通過2.2萬公里的高鐵線路,把廣袤的中國變成了一個超級城市。”何鳳華舉例說,今年春運,中國高鐵為超過2億人次提供了服務,相當於巴西全國的人口集體坐了一次高鐵。

中國中車副總裁王軍曾列舉了這樣一組數字:2016年,中國鐵路發送旅客27.7億人,其中動車組發送14.43億人;單日發送旅客最高達1442.7萬人,創歷史新高。

研究表明,每投資1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可帶動GDP增長2.63億元,增加8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

高鐵促進了人口流動,有效拉動了第三產業特別是旅遊業的發展。此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周期較長,一般在8年左右,對產業可產生持續拉動作用。僅中車唐山公司就有上萬家配套企業,共享高鐵“盛宴”。

2008-2015 年我國高鐵營業里程及增速。資料來源:智研咨詢

年報披露,2016年,中國中車新簽訂單約2626億元,其中國際業務簽約額約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期末在手訂單約1881億元。

“特別是近兩年,印尼高鐵正式落地,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項目開始啟動,俄羅斯高速動車組本土化達成協議,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何鳳華說,2016年,中國中車在傳統市場的地位繼續鞏固,相繼獲得了肯尼亞、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訂單。

中車產品進入發達國家也成為常態。

除了前文提及的費城,4月12日,中國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下稱“中車長客”)與美國洛杉磯縣大都會交通局正式簽訂地鐵車輛銷售合同。後者將以6.47億美元(約合44.7億元人民幣)購買282輛中車長客的地鐵車輛,其中初期先以1.78億美元購買64輛地鐵車輛。

稍早前的4月3日,美國波士頓市政廣場,一輛由中國中車制造的波士頓橙線地鐵列車吸引了大批民眾駐足。這是“中車制造”首次和當地乘客見面。當天,波士頓市所在的馬薩諸塞州交通局官員親自為這輛中國制造的地鐵列車剪彩。

3月31日,中車唐山公司研制的第三批40輛伊茲密爾地鐵列車啟運出廠。這批列車從天津港裝船運往土耳其。至此,中國首次出口歐洲市場的95輛“中車智造”地鐵列車項目全部完成。

中國中車為白俄羅斯提供的“高寒機車”,成為中白兩國經濟領域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

何鳳華介紹,在產能“走出去”方面,中國中車早就加快了海外經營網絡布局,在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收購了6家公司;在美國、德國、英國、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制造工廠、維保基地,形成了軌道交通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和全球資源的有效利用。

截至目前,中國中車在境外已經設立或正在設立的網點有數十個,包含並購企業、區域公司、辦事處、本地化生產基地、售後服務點和研發機構等。

何鳳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北美,美國馬薩諸塞州捷運署決定增購134輛波士頓地鐵車輛,用戶在公告中表示:只有中國中車制造的列車符合采購要求,後續列車只有從中國中車采購,才是實現地鐵標準化的唯一途徑。”

中國中車制造的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列車。

而在南美,中國中車為巴西提供的地鐵車輛,不僅成為巴西世界杯一道奪目的中國元素,也已深深融入到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馬來西亞,中國中車投資建設的東盟制造中心,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新亮點。”何鳳華繼續舉例子,在非洲,中國中車通過深度推進“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采購、本地化用工、本地化售後服務和維修、本地化管理”的五本模式,既提升了當地軌道交通水平,又獲得了用戶和利益相關方的高度認同。

“問診”中車走出去

這是一個早已計劃好的行程。

2017年一開年,作為全國工業行業協會的聯合組織,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下稱“工經聯”)就計劃組織智庫專家,到幾家企業走走看看,圍繞“企業社會責任”這一主題,結合企業的具體實踐,提供咨詢、診斷、支持等服務。

工經聯將這一活動定名為“智庫專家進企業”,首站選擇中車唐山公司。工經聯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介紹,專家們將圍繞“堅持創新發展之路,助推全球軌道交通產業大發展”的主題,實地座談與考察。

這又是一個讓人感到有些意外的考察。

出行當天5月3日的一大早,北京就遭遇到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過程,PM10濃度“爆表”。但早上8時剛過,從北京城各個方向趕來的專家學者們就已陸續到達集合點。

下午的參觀同樣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在中車唐山公司的生產車間,專家們可看、可問的東西太多了。原定一個小時的參觀考察,用了將近2個半小時。

“收到工經聯組織到唐車的考察通知後,我提前做了一點功課。”北京師範大學戰略管理系主任、工經聯智庫社會責任績效評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焦豪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工經聯智庫社會責任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梁曉暉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備而來”。

中車為什麽能那麽“牛”?

“中國中車既是歷史悠久的企業,又是新生的企業。”在當日下午的座談會上,何鳳華說。

何鳳華介紹,1881年,中國鐵路機車車輛最早的企業在唐山誕生。新中國成立後,鐵道部成立了廠務局管理鐵路工廠業務,2000年分拆為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從鐵道部歸口管理劃歸為中央政府國資委管理。

2015年6月1日,北車、南車合並,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後,中國中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複牌上市。

何鳳華說,自中國中車上市以來,其A股市值一直位於中國機械行業板塊第一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2位,並位居“2016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第179位、《財富》世界500強第266位。

截至2016年底,中國中車擁有各級子公司431家,有5家上市公司,員工18萬多人,不僅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也是中國商端裝備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集團之一。

“中車為什麽能那麽牛?”這是記者近年來在采訪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在中車唐山公司的生產車間,中車唐山公司總經理周軍年指著一個類似千斤頂的東西對記者說,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頂,車身的重量哪里偏重或偏輕的,都可以通過它直接反映到計算機上,工人們會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調整。“你可能聽說高鐵運行時,豎在桌上的煙不倒,杯子里的水不潑出來,其實,這個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周軍年說。

小小的頂,凝聚的是中車的智能制造實力。周軍年介紹,目前的中車唐山公司,正在形成三大智能體系:智能制造體系、智能產品體系與智能服務體系。

智能制造體系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化車間和智能化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

智能產品體系包括研制智慧列車,實現自駕駛、自診斷、自決策、自控制、自恢複,確保運行的安全。融合衛星通信技術,實現辦公、社交、購物、娛樂一體化,讓旅客能夠充分享受出行的高效、便捷和舒適,盡情享受旅途的輕松、愉快和樂趣。

智能服務體系則是應用互聯網技術,統籌運營維護、采購供應、增值服務等領域,形成統一集成、協同高效,構建產品網,實施遠程監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用戶網,探索“互聯網+中車”的商業模式,實現“產業+服務”的轉型升級。

“責任制造”需大企業引領

“上世紀90年代,我讀大學期間,需要乘坐擁擠的‘綠皮車’,歷時36個小時,從北京回到2000公里外的家鄉。那時,我最希望的就是火車能再快點、再舒服點。”梁曉暉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車的發展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企業責任理念:將社會的發展需求和相關方的期望與企業產品和服務密切結合並深度整合的企業,必然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的生命力。”

梁曉暉說,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按照社會的需求重塑了自身,同時也沿著自己的模式改變了社會,從而使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成為“新社會”的構成部分,甚至是“新時代”的代表符號。

“這次唐車行,一是榮幸,二是震撼。”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群工作部資深經理程華說。

程華借用企業文化的術語結構(布魂、布局、布道、布法、布典、布標)審視中車的社會責任,認為“中車確實亮點多多”。他說,中車講究“布魂”,有自己的責任觀,責任理念是“連接世界,造福人類”,有中車特色,即綠色智能人文一體化交通。中車有自己的戰略規劃和責任管理,有責任培訓和責任實踐。而在“布典”方面,中車有自己的責任案例,比如農村汙水治理。此外,中車還有自己的責任指標、考核評價體系。

受益的不僅僅是鐵路和乘客。作為一家軌道裝備制造企業,中國中車也開始做汙水處理。周軍年介紹,中車唐山公司2016年中標了泉州農村汙水處理項目,“多元化業務穩步推進”。

拓展業務靠的是技術積累。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中國中車研發的鐵路集便器、鐵路機車衛生間、大型建築的真空排水系統、汙物地面接收裝置、移動衛生間、脫硫除塵一體化設備等環保產品,已開始向更廣泛的領域拓展。

前不久,中國中車2016年科研計劃重大專項“村鎮分散汙水治理用系列凈化槽關鍵技術研究和示範應用項目”方案通過專家評審。今年初,中車山東公司與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政府還敲定了全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該項目包括鄉鎮供排水、鄉鎮汙水、管網維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等七個子項目,總投資5.8億元。

“中車為什麽能走到今天?因為有引進、消化、吸引、再制造的成功經驗,也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除了這些硬件外,還有軟實力,包括責任制造、綠色智能理念等等,核心是創新。”考察中,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副巡視員、工經聯智庫負責任制造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秀明表示,下一步,中車在供應鏈管理上也應更好地承擔起大企業的責任,把責任體系、標準體系落實到上萬家配套企業中,通過大企業引領,打造責任供應鏈,對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推進變革,占據價值鏈核心

梁曉暉建議中國中車向國際一流企業看齊,對標全球標準如全球契約、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建立完整的負責任企業行為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建立國際一流的負責任企業行為和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同時,在“走出去”的國際投資和招標中,充分研判、評估當地的社會和環境風險,采取措施防範或減少投資中的責任風險,實現負責任投資、可持續投資和投資盈利。

“在對外溝通中,還應註意將企業和產品的良性社會與環境影響數字化、案例化以及可視化。”梁曉暉說。

“展望全球,軌道裝備制造產業趨勢和市場需求的戰略窗口已經打開,抓住機遇的要件重點在向內、練內功,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中國中車包括唐車已經在路上。”華融金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全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吳全認為,應總結中車三個世紀的文明傳承,形成有機的文化要素和現代公司價值觀。同時審視企業運營的效能價值,形成核心的運營支柱和共同的戰略意識,還要通過盤點企業精益管理經驗,形成全息的精益體系和神經觸角。“裝備制造企業,精益管理是很有力的抓手,可細化和做實。”他說。

“商業世界中有的企業在競爭中曇花一現,而有的企業卻成為‘百年老店’。在這些百年企業中,中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洋務運動時期。中車的成功在於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焦豪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焦豪建議,中車的高層管理團隊更加主動拓展關系網絡,主動將最新的學習成果在組織內部分享,進一步激活其他組織成員的學習潛力,促進企業整體人力資本的增值。

“中車還可以通過變革與重構企業內部的現有活動,實現與外界環境相匹配。”焦豪建議,中車在企業內部通過定期地質疑現存的價值體系,持續地搜集和過濾信息以獲取有關產品或服務的新思想,並處理那些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獲利能力的創新。

焦豪還建議,中車通過漸進式的變革手段提升現有能力,以及通過創造性破壞的變革手段再造現有能力。在制造業現在優勢的基礎上,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制造和創造的融合,從“微笑曲線”的底端向兩邊延伸,占據價值鏈的核心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40

走啦死老嘢,阻住個地球轉

65日,美國時尚零售界的傳奇人物Mickey Drexler 將卸任 J. Crew CEO一職,由美國高端傢俱零售商 West Elm 現任總裁 James Brett 繼任。Mickey是本博寫得最多的一位偶像級大師,另外一位是Tokyo Joe,關注這裡10年以上的老餅一定知道。

現年73歲的Mickey DrexlerGap在上世紀90年代快速崛起的功臣,自2003年擔任J.CrewCEO後,將這個從Catalogue Shopping起家的大眾品牌成功轉型為美國高端時尚品牌,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地最初On 99做服装,找了他的左右手做顧問,此女也神人,開車飛墮100呎峽谷也不死,是Wonder Woman,佢話:「沒有10年,不可能打造一個品牌。」

呵,那時爆炸頭仍然未爆炸,我們不知道什麽是10,000小時。

1999年到2015年,Mickey Drexler 還長期擔任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助力Steve Jobs打造了最早的蘋果門店,早幾年仲衰多口,話有Apple Car,搞到好多分析員下面濕曬。


然而,即便是這樣戰功顯赫的零售大師,在快速反覆運算的大數據時代,依然無法適應網上購物興起、以及消費者口味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曾經風光無限的J. Crew最近的處境極其仆街,連續10個季度銷售出現下滑,連續兩年虧損。合作多年的J. CrewCD Jenna Lyons也是神奇女俠,由中意男人變了基婆,最近炒埋。

以前,零售商只需要做好盤貨,專注購物體驗,改善門市裝修,而現在必須同時專注於產品,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這些都已成為了零售業Retail 4.0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擺在新CEO面前的最大障礙,則是高達20億美元的債務。

J. Crew最大股東分別是私募基金TPG CaptialLeonard Green & PartnersTPG同我們一樣,中意玩服装,最近仲沽了5億李寧。李寧是誰?就是大馬主,2008年奧運會飛天那位伯伯

TPG1997年以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 Crew,並在2003年聘請了MickeyCEOMickey在加入J. Crew的同時,也對公司進行了1000萬美元的投資。蜜月期的時候,J. CrewDrexler的帶領下表現非常出色,三年後便成功進行了IPO,上市首日股價大漲28%,我地賺到笑騎騎,又買多幾件J.Crew

雖然一切看似如膠如漆,順風順水,但是到了2011年,DrexlerTPG Captial 以及持有25%股權的 Leonard Green Captial 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以杠杆收購的方式,將J. Crew 重新私有化,這一次的收購價格高達 30億美元。

Drexler所持有的公司股權價值迅速飆升至1.74億美元,而TPG則以12億美元的價格售出了最初的股權,在TPG當初投資時這些股權的價值僅為1.89億美元,你唔駛督計數机,都計到賺了10倍。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J. Crew的表現依然非常穩健,而TPG CaptialLeonard Green每年則可以通過分紅和管理費的方式,從J. Crew獲得7.5億美元的收入。不要忘記,這一切運作的資金都是通過借貸的方式獲得,也為J. Crew日後債臺高築埋下了隱患。


之後,骨水三人組開始以50億美元的價格尋求出售所持有的股權,但是如此高昂的價格,嚇走了買家,連大陸佬都不會上當,很快,隨著電商的崛起所帶來的激烈挑戰,J. Crew 的業務每況愈下。

阻住個地球轉的死老嘢,過度貪婪,自作自受,都冇買J. Crew好耐了,直接同佢間廠攞咪得囉。做Cashmere嗰間我識,做恤衫嗰間我又識,做衭嗰間我又識,間間其實都上曬市。

「喂,冷衫佬陳總,不如買埋J.Crew玩下,我地做放數嗰個,做莊好過做閑。」


做艇仔好呀,我怕郵輪大船會沉,有鐵達尼、世越號、海神號、Costa Concordia、我怕水,其實好撚驚嫁。係咪呀Rud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096

環保光管劫 電廠救地球

1 : GS(14)@2010-11-07 18:03:36

2010-10-30 HJ
全香港700萬人,你猜我們擁有幾多枝光管?

不止是人數的1倍,也不止10倍,甚至乎不止100倍。

答案是10億枝,700萬人便擁有了10億枝光管。

10億枝光管的巿場,如果每枝能賺到最多20塊錢,即使你沒有吃過豹子膽,只鎖定其中1%的巿場佔有率,以1,000萬枝光管為營銷目標,這盤數也很有噱頭。

但他們不是賣光管的人,而是免費為你的公司安裝光管,許下慳電承諾,再在你每個月省了錢的電費單上抽佣;說得簡單一點,他們游說你連成一綫,一同往電力公司的口袋裏搵錢使。而佣金是七三比,細份的歸你。

一對堂兄弟,憑一枝環保電光管「管中管」,想出一個很刁鑽的生意模型,經歷了一場福爾摩斯的查案記;短短一年半就累積了百佳、華懋、恒基(00012)和長實(00001)等大企業客戶,至今累積的光管定單已有50萬枝。當地球減排愈多,他們賺錢的雪球就滾得愈大,說得直接一點,是發財立品;換他們的話,就是打劫電廠救地球。

Knowledge T8、T5、慳電膽、LED

目前全港約10億枝光管中,主要為最傳統的T8類型,成本便宜但耗電量高。約10年前,巿面開始出現T5新型光管,大為慳電,屬於節能用品,惟體型較T8 短和小,若辦公室需更換節能光管,便需重新安裝插座,成本高,故應用量仍然很少。「管中管」是建基於T5節能技術,但加上「外管」,令它能安插於傳統T8 插座中,並以納米科技進一步改良光效,比T8光管更省電55%。

至於我們一般聽聞的慳電膽和LED燈,前者由於體積小,照明範圍細,一般並不會應用於辦公室。後者目前主要應用於招牌和大廈燈飾中,原因是成本非常昂貴,極少運用於寫字樓。

若以LED、管中管和T8比較,LED成本最貴,T8最平。若以耗電量計,LED跟「管中管」成效差不多,T8用量最多。但管中管僅為光管技術,LED燈則能一併應用於招牌等不同顏色的光源中。

林忠豪是堂阿哥,林忠澤是堂細佬;堂兄是大塊頭,堂弟是小個子;前者說話聲如洪鐘,後者說話連珠炮發。他們並非普通人,卻來自大富之家,擁有龐大人際脈絡,家族生意繁衍,名副其實的富豪第二代,從小生活富庶。可出身太優裕,便容易不安份,紈絝子弟尋尋覓覓,似乎也找不到生命值得聚焦的東西。

堂阿哥林忠豪很有大哥風範,說話自信爆棚:「屋企是大家族,性格很強,恰恰我也是個不能被左右的人,所以好難跟家人合作,便決定要做些不同的東西。多年來做過製造業、貿易、飲食業等不同生意,直到兩年前找到環保生意,我才真正覺得,原來有一些生意可以有利潤又有使命感,一邊做你覺得在幫人,從未試過有這種感覺。」

堂細佬林忠澤大學畢業後從事對冲基金,動一個指頭便有幾千萬上落,每日跟朋友在蘭桂坊Hangout,他直言虛偽至極:「話題離不開哪間名校出身、做高盛、美林、大摩,還是JP,是否份屬IBD(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全香港Banker多的是,隨時在隔離銀行找到一個人代替你。我沒有了自己的Competitive edge(獨特的致勝能力)。」

伯樂「放蛇」尋得千里馬

2008年尾,堂兄弟各自各吊兒郎當生活着的時候,有一天林忠豪弄來了一枝電光管,找上了堂細佬忠澤,提議不如創一盤生意吧。讀機電工程出身的林忠澤,拿起光管左度右度,手指敲着計數機算了又算,靈光一閃,「嘩,這盤生意有得做!」

這枝名為「管中管」的東西是環保電光管,尺寸跟傳統光管相若,有別於其他節能光管,故此毋須更改系統,便能插入插座中。燈管內置了電子鎮流器,而表面則塗上納米物料,能提升光度並減耗電能。

經過反覆試驗,他們發現這枝管中管能夠省電30%,以每天開足24小時計,一枝光管一個月能省回20元的電費。兩兄弟對這枝光管深深着迷,打算買入其專利之時,卻被律師一言驚醒,當中其實騙局一場。

林忠澤說道:「當時律師說,這枝電光管的Patent從內地買回來,怪怪哋,專利內容是:當光管跌在地上,只有外管會摔爛,裏面的光管不會爛,故此很環保。」

荒謬的專利條文打垮了兩兄弟的如意算盤,惟此時律師那邊又捎來了好消息,指真正的節能「管中管」技術,好像由一名香港科學家研發。於是堂細佬當日便憑着查探得來的西環住址「放蛇」,扮鬼扮馬聲稱自己是廠家,希望從這個疑似發明家身上套料。

最後幾番驗證真偽,才終於確定此為「管中管」的真身,發明家已擁有專利6年,卻一直淪為滄海遺珠,沒人問津,直至千里馬碰上這對伯樂,技術才得見天日。

擁全盤專利不向外零售

買入了專利以後,兩兄弟密密斟酌,最後推敲出一個刁鑽的生意模型來。在香港10億枝光管巿場中,他們鎖定了四成約4億枝由商戶擁有的光管,以每枝每月最多可省電費20元計,涉及的電費便有80億元。他們心裏盤算,若然能取得約5%的巿場佔有率,便相等於每個月可賺4億元。

堂兄弟遂運用家族地位所賦予的人脈關係,四出聯絡巨企商號,至今一年半的時間,便跟長實集團、恒基集團、百佳超巿、華懋、英皇集團、康泰旅遊、百老滙、明報、新傳媒(00708)等簽約。合約一簽3年,模式是他們自攜「管中管」及所需技術,替客戶全套更換,不收取分文,保養期直至合約完結,維修也不額外收費。

惟客戶須於每個月所省得的電費中,以七三分帳模式繳付兩兄弟的「管中管」公司,為期3年。林忠澤說:「我分七成,客戶亦有三成袋袋平安。扣除我們提供的管中管成本,我們實際賺到兩至三成。」

這個生意模型最竅妙的地方,在於「管中管」公司全盤擁有產品專利,環保光管不作零售。故此,當3年合約期滿之後,若客戶不再續約,「管中管」公司便會撤走所有替客戶安裝的環保光管;反之,客戶繼續續約的話,便再以3年為基礎,繼續在省得的電費中,跟「管中管」公司三七分帳。

CEO黃文輝慧黠的笑說:「3年後應否續約,大家都知無得走,沒理由走回頭路浪費電力之餘,又繳貴電費。跟我們續約是雙贏,條款細節可以再傾!」

衝出香港計劃2012上巿

接着他幽默的再補上一句:「我們不是賺客戶袋裏面的錢,而是跟客戶一起,從電力公司的口袋裏搵錢使,是劫富減排啊!」開業僅一年半,公司已經回本,業務正逐步推向內地、泰國曼谷,以及全球電費最貴的丹麥、挪威和瑞典,並正計劃2012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巿,雄心勃勃。

堂細佬林忠澤亦如數家珍的道,一枝「管中管」每年省得的電力約等於400幾磅碳,亦相等於9棵樹花上一年時間才能吸走的碳數量。

自從出走對冲基金一頭栽入環保事業後,林忠澤便由「基金佬」變成了「光管佬」,去年獲堂阿哥邀請加盟「管中管」匯能公司時,全公司僅得他們兩人,每天就是計數、做模型、換光管,Call客人,連放蛇和倒垃圾也一腳踢。

由賺錢到真正關心環保

可是他甘之如飴,自覺做「光管佬」比Hedge Fund Manager有型得多:「我正在做一些我的銀行朋友完全沒做過又沒想過的東西,當我告訴人家我做環保生意時,不知幾興奮,看,做環保已經夠難,還要是一盤賺錢的環保生意啊。」

做環保生意有型有格,但最吸引林忠澤的,是他終於自覺正在做一些不容易被取代的事情,富家子弟不為生計擔憂而出現的那種生命中的輕,似乎因着環保的大義被拯救出來。

今年30歲不到的堂細佬,裝得一臉老成的說:「我不用打工養家,好好彩,當你很幸運地擁有這樣一個Situation時,如果你沒有做得更多,似乎很說不過去。」

一盤環保生意,減低了地球的碳排放,從兩電的口袋裏轉移了部分財富,意外的還讓兩個生意人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義。林忠澤現在甚至乎變得有點神經質,他靦覥的說:「我以前不知道環保,不關燈不在乎慳水慳電。現在見到燈亮着就要關掉,如果你認真的Study,就會知道問題有幾嚴重……」

說着他瞪一瞪眼睛,語帶恐嚇的說:「以地球目前的資源計,我們根本已經Overload,有研究說兩個人起碼要死一個,地球才能支持下去,我們這裏3個人,起碼要死一個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69

天成國際 (0109,前奇德控股、榮德豐、數字地球、金威資源) 專區 (關係:大凌、0211、8079、8078、國際融資、吳良好、0910、金利豐、1089)

1 : GS(14)@2011-02-26 14:59:5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25652_C.pdf
業績差不多
2 : GS(14)@2011-09-21 23:14:2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1068_C.PDF
茲此提述金威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於2011年7月27日刊發之公佈,內容有關本公司股份從2011年7月27日上午9:00起暫停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買賣,以待刊登有關本公司非常重大出售事項(「非常重大出售事項」)之公佈。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通知公眾人士本公司目前的狀況。截至本公佈日期,本公司在編制有關(其中包括)非常重大出售事項(「該等交易」)公佈過程中,董事會認為需要額外時間編制有關該等交易之公佈。根據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載列(其中包括)該等交易詳情之公佈將於適當時候刊登。
3 : GS(14)@2011-10-01 11:21:4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9301043_C.pdf
原來是910買109 持有30%的物業,吳老闆又重新成為910的主要股東...

該協議
於二零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本公司與買方及中國林大訂立該協議,據此,本公司已有條件出售而買方已有條件按總代價942,000,000港元向本公司收購銷售股份及銷售貸款,該代價將以下列方式支付:
(a) 190,500,000港元以現金支付;

(ii) 541,500,000港元以發行及配發可換股優先股方式支付;及

(iii) 210,000,000港元以發行可換股票據方式支付。

可換股優先股同票據換股價都是15仙
4 : GS(14)@2011-10-01 11:22:47

就董事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郭先生於物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擁有逾十年經驗,自二零零零年起,彼曾參與中國多個城市之多項物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郭先生亦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於二零零九年廣大國際成立完成時,郭先生及其所控制公司曾以本集團為受益人簽署一項擔保,作為英聯適當履行合營協議項下之付款責任之保證。於本公告日期,郭先生持有14,550,000股股份。

根據合營協議,於二零一零年三月或前後,英聯須墊付200,000,000港元予廣大國際。然而,英聯並無足夠財務資源作所述注資。郭先生代表英聯墊付該筆款額予福建先科,條件為英聯之控股股東將其於英聯之全部實益擁有權轉讓予郭先生。於二零一一年六月,於完成目標物業後,郭先生就可能收購廣大國際之100%權益(即於福建先科之60%權益)與英聯及本公司接洽。

就董事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除本公告所披露者外,郭先生、英聯、中方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及並無與本公司進行任何業務或有其他關係。

本集團於二零零九年收購福建先科之權益。本集團於二零零九年於福建先科之投資為本公司提供在中國參與物業相關業務之機會,並為其投資提供擔保回報及擴闊本集團之收入來源。於投資於福建先科時,董事預期於福建先科之投資將為本集團帶來額外盈利及對本公司及其股東有利。緊隨完成收購福建先科之權益後,福建先科僅持有擬建購物商場發展項目之土地使用權。自收購福建先科之權益以來,福建先科並無產生溢利,而第一及第二年度之擔保回報合共45,000,000港元已自英聯收取。

於本公告刊發日期,福建先科擁有目標物業,位於中國福州市台江區總樓面面積約為118,324平方米之家居商城。就本集團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所擁有之應佔30%權益而言,根據直接比較法,目標物業之初步估值約為1,042,000,000港元(約相當於人民幣870,000,000元)。

目標物業於二零一一年七月開業,現有租戶為家具、裝飾材料及家居產品的零售及批發商戶。目標物業之租戶包括(但不限於)中國最大沙發產品生產商之一、日本最大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及意大利最大家具公司之一。目標物業亦在大樓頂層有電影院,該電影院現在裝修,將於二零一一年底開業。於本公告刊發日期,目標物業之佔用率約為100%,有超過300名租戶,而目標物業之估計每月收入總額約為人民幣9,550,000元,包括購物商場區及電影院每月分別約人民幣9,250,000元及人民幣300,000元之租金收入。
5 : GS(14)@2011-10-01 14:09:1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9301063_C.pdf
都是靠地產項目先大賺錢,實際轉虧為盈賺1,100萬,殼

溢利淨額增加約474,400,000港元主要由於(i)分佔一間共同控股實體之溢利增加約480,573,000港元至480,243,000港元(二零一零年:虧損約330,000港元),主要因為分佔共同控制實體之投資物業重估收益所致;

...
未來前景
隨著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全球經濟可能會面對更艱難局面,本集團將進一步透過持續評估帶來穩定收入之投資項目,多元化其收入來源,從而保護本集團渡過前面的環球經濟困局,現有包括共同控制實體的投資組合經已強化本集團資產基礎,而本集團將多元化其資產組合及為股東帶來投資回報。本集團自二零一一年初起經已投入更多資源繼續透過貸款融資活動為本集團帶來營業額作出努力。本集團分銷及貿易分類為本集團帶來正面營業額,此勢頭將支持日後業務增長。
6 : GS(14)@2011-10-06 19:27:30

2011-10-05 HJ
...

金威資源只是把物業權益轉為林大股權,目前業務以向外貸款及投資買賣為主,除物業重估收益外,實際盈利成疑。集團主席為吳良好,為林大及變身前金威(成衣業)的主席,持股量僅6.93%,而金威資源仍持有林大股權,已是藕斷絲連,目前把物業交換林大股權,相當於增持。

金威現持有黎小田製作人控股70%,又持有無限創意控股(8079)26.02%,而無限創意則持有中國3D 數碼(8078)11.16%股權,兩者是蕭若元父子任主席的公司,經營美容及娛樂業務,而中國3D 又持有無限創意13.38%,最近無限創意供股集資,只獲半數認購,蕭若元所持股權由3.2%增至21.15%。

中國3D 已訂備忘錄,將於內地提供3D 數碼顧問服務。提及這些資料,旨在說明金威的服業務,而此次把物業售予林大,雖是第二大股東,但存在重返董事會的可能,且看仍有什麼抱負。

林大股價連跌兩天,跌幅幾近40%,過去每有大事,股價應升,暫時無主要股東,股價缺乏照顧。收購內地物業收益平平,但林大只動用現金6.36 億元,其餘均是財技產品,既是涉及財技,不作評價,而此等股份起落無常則是事實。

戴兆
7 : GS(14)@2011-12-26 21:45: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23415_C.pdf
貸款協議之主要條款
貸款之金額: 100,000,000港元(或放貸人可能接納及同意之其他貨幣等額
款項)
期限: 三年
用途: 貸款將被用作借款人之營運資金
利息: 每年18%(將按季度償還)

...

「個人擔保人」 指 借款人之股東,即趙宣、鄭美金、林宗金、何國富、
鄭亞象、黃銀賢

「借款人」 指 香港中萃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為持有光谷(福建)通信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之股東

做光纖頭的
http://www.opticvalley.com.cn/

more info
http://www.google.com.hk/url?sa= ... si-eMBhhexg&cad=rja
8 : GS(14)@2011-12-26 21:51:16

光谷(福建)通信有限公司   350300400001333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下坂村   

登记
9 : GS(14)@2012-01-11 22:04:55

7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223/LTN20111223415_C.pdf
貸款協議之主要條款
貸款之金額: 100,000,000港元(或放貸人可能接納及同意之其他貨幣等額
款項)
期限: 三年
用途: 貸款將被用作借款人之營運資金
利息: 每年18%(將按季度償還)

...

「個人擔保人」 指 借款人之股東,即趙宣、鄭美金、林宗金、何國富、
鄭亞象、黃銀賢

「借款人」 指 香港中萃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為持有光谷(福建)通信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之股東

做光纖頭的
http://www.opticvalley.com.cn/

more info
http://www.google.com.hk/url?sa= ... si-eMBhhexg&cad=rja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09473_C.pdf
10 : GS(14)@2012-01-11 22:05: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09447_C.pdf
賣野給910通函
11 : GS(14)@2012-02-28 21:37:4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7526_C.pdf
109

未來展望
在美國不確定進行任何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及歐洲經濟陷入危機時,本集團將繼續檢討及
考慮進一步投資機會,為本集團帶來收入。獲授的新100,000,000港元貸款之貸款融資收入
將有助本集團維持內部資源,在即將來臨的全球經濟調整期內繼續發展。
12 : GS(14)@2012-07-01 00:30:4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29933_C.pdf
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香港執業會計師)已於二零一二年六月二
十八日發出完成賬目,完成時資產淨值低於擔保金額約238,300,000 港元,從而
造成不足額之款額約71,500,000 港元。代價將通過等額基準把不足額之款額下
調以抵銷可換股票據。經計入完成後調整,最終代價為870,502,778 港元。根據
該協議,中國林大將於完成賬目發出日期後第十個辦公日以發行可換股票據之方
式向本公司支付138,502,778 港元。
假設將不會進一步發行或購回中國林大股份,於可換股票據所附換股權以換股價
悉數行使時,中國林大將配發及發行合約46,167,592 股換股股份,即(i)中國林
大於本公佈日期已發行股本約6.72%;(ii)中國林大經可換股優先股及可換股票
據所附換股權獲悉數行使所配發及發行換股股份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5.05%;及
(iii)中國林大經可換股優先股及可換股票據及因收購配發及發行轉換股份所附
換股權獲悉數行使所配發及發行換股股份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3.72%。
13 : greatsoup38(830)@2012-09-26 00:55:1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5527_C.pdf
盈利警告

上次賣野畀910勁蝕
14 : GS(14)@2012-09-30 10:41:4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8632_C.pdf
轉盈為虧,蝕4,000萬,資產空心化,無現金

未來前景
美國推出的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是為緩解當地經濟陷入進一步衰退的較被動做法,
加上歐洲債務危機方面未見相關救市措施出台,為抵禦全球經濟危機,本集團將
透過持續評估投資項目而令到其收入來源及資產基礎更見多元化,除了現金及銀
行結餘在授出100,000,000港元貸款融資後減少外,本集團之其他流動資產已增加
約115,262,000港元,本集團可運用及變現其短期資產,以令本身資產組合更趨多元
化,並為股東帶來投資回報。本集團自二零一一年起已經投入更多資源,以透過貸
款融資活動為本集團帶來營業額,而本年度批出的貸款融資已為本集團提供穩定
的利息收入,成為集團進一步發展業務之內部資源的一部份。本集團分銷及貿易
分類為本集團帶來正面貢獻,而本集團將循此方向繼續發展。
15 : GS(14)@2012-10-11 23:43:1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11414_C.pdf
友好買910 的東西...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一日(交易時間後),本公司與買方訂立買
賣協議,據此,本公司有條件同意出售而買方有條件同意購買銷售股份(即
King Partner及Acelead於買賣協議日期之全部已發行股本的100%),代價為
251,426,000港元。
於買賣協議日期,King Partner之相關資產主要是中國林大每股名義價值3.00港
元而總名義金額為541,500,000港元(按換股價計算)之180,500,000股非上市可換
股優先股(連同其所附之權利)。
於買賣協議日期,Acelead之相關資產主要是中國林大向Acelead發行總本金額為
138,502,778港元並將於二零一七年到期之可換股票據。
由於有關出售銷售股份之若干適用百分比率超過25%但低於75%,根據上市規則,
該交易構成本公司之主要交易,並須遵守上市規則第14章之申報、公佈、刊發
通函及獲得股東批准之規定。
於本公佈日期,郭先生持有14,550,000股股份,相當於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約
1.01%。郭先生將就有關批准買賣協議及據此擬進行之交易的決議案放棄投票。

...
買賣協議
日期: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一日(交易時間後)
賣方: 本公司
買方: 郭加迪先生

...
就董事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除本公佈所披露者外,買方
為獨立第三方。於本公佈日期,郭先生持有14,550,000股股份,相當於本公司全部
已發行股本約1.01%。
銷售股份: Acelead銷售股份及King Partner銷售股份
代價: 銷售股份之代價為251,426,000港元。
買方將於簽訂買賣協議起計一個月內向本公司支付150,000,000港元之可獲退還誠
意金,而本公司將以信託形式為買方持有該筆可獲退還誠意金,直至(及除非)下
文載列之全部條件均已達成或獲豁免以及銷售股份之買賣已經完成為止。
倘若下文「條件」一段所載之任何條件未有於股東特別大會舉行日期後三個月(或
相關訂約方可能以書面協定之其他較後日期)或之前達成或獲豁免,其時買方將
毋須繼續進行購買銷售股份一事而本公司須向買方退回150,000,000港元之誠意金。
代價餘額101,426,000港元將由買方於完成日期支付予本公司。
...
出售銷售股份之理由及得益
誠如本公司於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公佈中所公佈,本集團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營業額較去年微升約4.47%。本集團之營業
額增加,主要得力於有關投資及金融服務、分銷及貿易業務之營業額增加。雖然
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營業額增加,惟本集團錄得本公司擁
有人應佔虧損。
鑑於(i)出售銷售股份之代價將較King Partner及Acelead在本集團二零一二年六月
三十日之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的合計經調整賬面值為高;(ii)中國林大之業務表現
及中國林大股份過去數月之市場價格及成交量;及(iii)本集團目前之財務狀況以
及經營投資及金融服務、分銷及貿易業務之營運資金需求,董事認為,建議出售
銷售股份(即目前分別持有可換股優先股及可換股票據之King Partner及Acelead的
股份),是於目前經濟環境中將有關投資出售以即時套現現金的機會。因此,董
事會相信訂立建議出售事項以及為本集團現有業務之進一步發展及於機會出現時
作出投資取得新資金,乃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最佳利益。

該交易之財務影響
根據本集團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之經審核綜合
財務報表,King Partner及Acelead的合計經調整賬面值(已計及該兩間公司與本集
團公司之間分別的公司間結餘之豁免)約為156,307,000港元。於完成時,預期將錄
得估計已實現收益約95,119,000港元(有待審核作實)。King Partner及Acelead於完
成後將不再是本集團之附屬公司。
所得款項用途
建議出售銷售股份之所得款項乃擬在合適時機用於投資及╱或用作本集團之一般
營運資金。
16 : GS(14)@2012-10-11 23:43:44

http://www.guoshigroup.com/web/publics.asp?CatalogID=139&ID=307

他,23歲時離鄉開始走南闖北,憑藉莆田人「敢為天下先」的拚搏精神,成為國內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撥營銷人。
  他,事業有成之時卻選擇孤身闖蕩海外,僅憑6句英語走遍匈牙利、捷克在內的10多個國家,成為東歐華人社會的僑領。
  他,支持公益事業,先後捐款1300多萬元人民幣於家鄉的希望工程建設、鄉村道路建設、文體中心建設、興化大學建設及抗洪救災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金質獎章,並立碑表彰。
  他,就是郭氏集團董事長郭加迪先生。

郭加迪 慈善要用一生的努力

  郭加迪出生於福建莆田忠門一個普通家庭,兒時讀的《朱子家訓》,有一句話他現在還記得很清楚——「見貧弱親鄰,須加溫恤」,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郭加迪在剛剛走出國門,還處於創業之初、舉步維艱的階段,就用自己的關愛之手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群。1989年,他隻身前往匈牙利創業,自此,布達佩斯多了一個中國商人,歐洲華人社會也多了一個熱心社團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關注慈善其實是從小受到長輩的影響,樂善好施、修橋補路在我的家鄉莆田有很好的基礎」,郭加迪告訴記者,之所以和慈善結緣,是和他從小的家庭教育、民風熏陶分不開的。
  憑藉著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敢闖的精神,走過風風雨雨十八年,郭加迪成就了自己的事業王國,如今郭氏集團已發展為房地產開發、國際貿易及礦業、化工科技產業並舉的多元化集團。多年商海打拚,並未帶走郭加迪的赤子之心,身為福建省政協常委、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旅匈福建同鄉會名譽會長的他更加熱衷公益事業,牽掛家鄉。在福建的公益事業中頻頻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從1999年開始資助60多名希望工程學生,並捐助貧困學生上大學,先後在貧困地區捐建了七所希望小學,在家鄉莆田興建市體育中心,興化大學等,大力支持教育事業;捐助200多萬元用於抗洪救災;為迎接1997年香港、1999年澳門回歸,雇專機在匈牙利空中祝賀;捐贈價值達439萬元的鞋類等相應物質,配送到貧困地區,給最需要的人等等,不勝枚舉。
  就是在公益事業中如此慷慨的郭加迪,生活中卻極為簡單樸素,曾有商界的朋友這樣評價他:「很懂得用錢,懂得用錢是指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對他很重要,例如幫助他人,熱衷公益,就能使他滿足。他更願意做的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對話郭加迪

記者:郭總,這麼多年來,您做慈善事業似乎都很低調,在這件事上,您是怎麼看的?
郭加迪:每個人要創業都在艱難中走過來的,我們前面做的事後面看不到。所以,做事一定要低調,做好事更是要低調。因為,我做好事不是為了圖名,只是真心實意地想幫助需要我幫助的人。我想,不管以後我發展再高峰的時候,再威望的時候也會低調,低調到以後做得好沒關係,做得不好也沒關係,因為都是經歷磨煉和艱難的過程。

記者:那麼,是什麼促動您去做這麼多慈善的事?
郭加迪:每一個人在困難的時候都需要社會很多力量幫助你,當年,第一次做國際貿易生意,我就栽了觔斗。 不知道「歐碼」跟國內尺碼的不同,以及不懂得在每箱鞋子內配碼,我第一次運往匈牙利的鞋子很大一部分倒掉了。在起步的時候,我得到了朋友、老鄉、社會的共同支持。現在,我有了能力,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自然在所不辭。我覺得,和諧社會應該從公益事業開始,有錢的人幫助窮人,有能力的人幫助社會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社會才能拉平一些,社會發展才會和善一些。

記者:您最初介入慈善事業是在哪年?
郭加迪:真正意義上的慈善事業,我想應該從2003年6月我資助陳琳等一些貧困女童開始的。當時捐助的數目並不多,但我想,慈善是由小事積累起來,慈善也是用心去做的,跟捐多少錢沒有關係。慈善事業不分大與小,有心就要做。有的人可能是沒有責任來做這慈善事業。

記者:您的捐款涉及到哪些方面?
郭加迪:我老家在莆田,當地學校、橋、路還有火災,我都會出一份力。還有福建以外的一些希望小學,希望工程。

記者:在捐款所有領域,你比較側重哪些方面?
郭加迪:側重於教育。當年我孤身闖蕩海外,僅憑6句英語走遍匈牙利、捷克在內的10多個國家,在今天的人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如果我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或者就不用在黑暗裡摸索那麼長時間。所以,我希望孩子們不要重蹈覆轍。我已經走過去,沒有辦法,他們要健康地發展。我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等我有錢了,也給窮人孩子送錢送東西。等我長大了,或者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幫助沒有能力讀書的孩子,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記者:您做慈善事業,對您的事業有什麼影響?
郭加迪:事業會有影響,比方錢投在企業裡,一年不管是五百萬還是一千萬,也可能變成兩千萬,但是這是小數,如果每年資助貧困學生,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比我們要多得多,因為社會效益不只是針對我的企業,而是針對整個中國的。

記者:不久前,您捐贈價值達439萬元的相應物質給貧困地區,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能談談您是如何理解慈善的嗎?
郭加迪:慈善不是一次性的行為,不是對貧困地區捐贈439萬元物質就足夠的。慈善是你心裡一種持久性的善意,用你一生的努力去默默地做,它不見得有一個外在的儀式,不見得有很多人呼籲,其實這是一個人恆久的努力,而且很多慈善不一定遠隔千山萬水,它是屬於身邊俯拾可得的事情,所以慈善不是讓你攜泰山以超北海那麼難的事情,它就是一個舉手折枝之勞。如果我們完成一種心靈的溝通、救助、人那種坦誠相對,這也是一種深刻的慈善,所以在我看來慈善不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它是一生努力。

記者:做慈善給您帶來了什麼?
郭加迪:慈善就是在空無一人只面對自己的時候,由於做了很多很多幫助別人的事情,你能夠擁有平靜的會心一笑,而不是笑給別人看。有很多人覺得做慈善的人就是大公無私,一心想著別人,我覺得不對,我覺得做好事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有收穫,或許有的人希望能得到些什麼。我覺得是內心的平靜。尤其是對一個人將到知天命之年的人來說,內心的平靜太奢侈了。所以我覺得做任何的事情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讓自己感覺心靈的平靜,讓自己離幸福近了。

  如果你真的能夠發自內心地去做些能幫助到別人的事情,你會得到平靜。在這個時代,內心的平靜是奢侈品,它應該比黃金還貴很多。

  一個行善的企業家,一個主動行善的企業家,一個將行善作為事業的企業家——這是郭加迪這些年來的變化。他說自己的變化痕跡自己不曾察覺,直到2008年,他開始仔細想很多事情,才有些恍然之感:生活在變,行善的心一直沒有變。「人生因奉獻而精彩,社會因關愛而和諧。」郭加迪曾經大隱於市,只在郭氏的舞台上,放出自己的光彩,這些光彩與他人無關,只是他自己的事:他要實現的是他的個人價值。可在不知不覺中,這個舞台的光彩開始和郭加迪個人的光彩互引共生,更煥發出和諧之美。知道郭加迪經歷的人也許不難看出,不管是處在順境或逆境中的他,都始終為慈善默默努力,而現在,他正要把這努力建立在更加廣闊的基礎上,把這慈善釋放到更多的地方。
17 : GS(14)@2012-10-11 23:44:18

http://www.guoshigroup.com/web/about_01.asp

18 : qt(2571)@2013-02-22 22:54:58

正面盈利預告
19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4:24:49

109
虧損減85%,至100萬,1.5億現金
20 : ng caddy(36072)@2013-03-02 14:26:46

這些都是好似向上炒莊家
21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4:37:36

20樓提及
這些都是好似向上炒莊家


向好多過向差,但都要睇個市
22 : greatsoup38(830)@2013-08-24 00:45:56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8&src=MAIN&lang=ZH&

吳良好買左2668 14%股權
23 : greatsoup38(830)@2013-09-20 17:47:41

1009
24 : greatsoup38(830)@2013-09-28 13:45:10

109
打和,2.4億現金
25 : GS(14)@2014-02-25 00:00:17

109

轉盈500萬,7,000萬現金
26 : Tam1984(32108)@2014-09-07 23:27:09

25樓提及
109

轉盈500萬,7,000萬現金


全年業績應該賺過憶,因為投資產品全面升值,所以上星期已有人偷步入貨
27 : greatsoup38(830)@2014-09-08 00:04:20

Tam198426樓提及
25樓提及
109

轉盈500萬,7,000萬現金


全年業績應該賺過憶,因為投資產品全面升值,所以上星期已有人偷步入貨


呢隻永遠不買
28 : GS(14)@2014-09-26 01:11:26

有盈利1,200萬,9,000萬現金
29 : nhizlee(26265)@2015-01-30 00:05:08

向鄭建明配售15億股 & 18億零息cb @ 0.439
30 : greatsoup38(830)@2015-01-30 00:08:23

鄭建明認購大量新股
31 : greatsoup38(830)@2015-03-01 14:39:18

盈利增1.5倍,至1,000萬,1.05億
32 : greatsoup38(830)@2015-03-24 11:08:39

acquired funds
33 : 高貝利(41041)@2015-03-24 12:13:54

鄭建明繼1165之後又一代表作,是否想炒高再去收購鄭先生私人業務?
34 : GS(14)@2015-03-24 23:56:26

都可以這樣說
35 : GS(14)@2015-04-01 02:26:27

買左菲利浦LED業務40%經濟權益
36 : iniesta(1400)@2015-04-01 10:23:43

遲D又有好多乜尻股神跳出來話0.6買了十幾球
37 : greatsoup38(830)@2015-04-02 00:51:05

那些實話自己先知先覺,特別是那個excel 人
38 : qt(2571)@2015-04-03 12:02:06

iniesta35樓提及
遲D又有好多乜尻股神跳出來話0.6買了十幾球


咪同神比啦.smiley
39 : Clark0713(1453)@2015-04-03 12:10:21

greatsoup3836樓提及
那些實話自己先知先覺,特別是那個excel 人

Excel 人?
40 : iniesta(1400)@2015-04-03 14:07:29

Clark071338樓提及
greatsoup3836樓提及
那些實話自己先知先覺,特別是那個excel 人

Excel 人?


http://finance.discuss.com.hk/vi ... %D6%A6~%AA%D1%AF%AB
41 : greatsoup38(830)@2015-04-04 00:02:33

算啦,唔是真就聽下就算
42 : GS(14)@2015-05-14 00:18:17

買債券
43 : greatsoup38(830)@2015-05-17 11:57:24

打入自貿區業務
44 : GS(14)@2015-05-17 12:29:12

呃佣金
45 : GS(14)@2015-05-22 16:58:16

買緬甸業務
46 : qt(2571)@2015-05-22 23:07:48

即接ISP工程, 咁又一帶一路?
47 : GS(14)@2015-05-24 02:14:36

改名天成國際
48 : greatsoup38(830)@2015-05-25 00:53:08

隻野好符國策
49 : Clark0713(1453)@2015-05-25 13:56:25

金沙江識搞野的。
50 : greatsoup38(830)@2015-05-26 00:47:49

唔好搞我
51 : Clark0713(1453)@2015-05-26 09:36:59



總有人玩
52 : greatsoup38(830)@2015-05-26 18:03:18

咁留機會畀大家了
53 : GS(14)@2015-06-29 12:49:33

太陽能業務
54 : greatsoup38(830)@2015-07-16 01:26:00

緬甸電訊業務
55 : greatsoup38(830)@2015-07-25 12:09:54

改名天成國際
56 : GS(14)@2015-08-07 02:00:26

玩無線網絡
57 : greatsoup38(830)@2015-09-03 11:30: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03/news/ec_ecb1.htm
直布羅陀基金 天成參與管理
  2015年9月3日

【明報專訊】「紅色商人」鄭建明為大股東的天成國際(0109)昨宣布,與英國海外屬地直布羅陀政府經濟發展部訂立諒解備忘錄,稱兩者可能成立合營資產管理公司,以管理直布羅陀政府即將設立的主權財富基金Gibraltar AMC。

初期資產規模達50億美元

公告顯示,該主權財富基金成立首個年度,管理資產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其主要業務將集中於投資如國債、 政府及企業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於直布羅陀設立離岸人民幣買賣平台,並有意將其打造成歐盟第五個離岸人民幣買賣中心,亦會利用該公司投資歐洲金融資產。

公司指,歐洲資產目前普遍處於價值低位,但基本面良好且仍維持增長,認為該資產管理公司可有效利用中國境內大量急需「走出去」的資金,用理性價格投資收購歐洲優質金融資產,同時亦為公司產業跨境併購提供資金來源,實現金融和產業投資「雙輪驅動」。

58 : Clark0713(1453)@2015-09-03 13:33:35

隻野已經無用。
59 : greatsoup38(830)@2015-09-03 14:41:36

點解
60 : GS(14)@2015-09-30 02:29:05

盈利增20%,至1,400萬,1.9億現金
61 : GS(14)@2016-01-22 13:07:25

取消收購
62 : greatsoup38(830)@2016-02-01 00:57:45

搞收埋錢的系統
63 : Clark0713(1453)@2016-02-13 00:35:30

盈警
64 : greatsoup38(830)@2016-02-13 01:18:30

盈警
65 : greatsoup38(830)@2016-02-27 23:28:38

盈利降25%,至750萬
66 : greatsoup38(830)@2016-02-27 23:29:09

4.35億可變現資產
67 : greatsoup38(830)@2016-05-25 06:57:00

減持
68 : GS(14)@2016-06-10 03:38:27

售出金融業務
69 : GS(14)@2016-09-30 17:16:06

轉虧1,700萬,10億現金
70 : greatsoup38(830)@2017-02-11 16:18:18

盈喜
71 : GS(14)@2017-02-23 15:12:14

盈利增1.6倍,至2,600萬,8.7億現金
72 : GS(14)@2017-09-01 22:46:57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本集
團對截至二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最近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管理賬目」)
之審閱及本集團目前可得資料,與去年相比預期本集團將於截至二零一七年六月
三十日止年度錄得除稅前溢利增長,主要由於:
(1) 出售Metro Leader Limited已發行股本之90%的收益及獲保留Metro Leader
Limited已發行股本之10%的重估收益,於本年度錄得溢利總額約港幣
49,000,000元(二零一六年:無);及
(2) 由於員工總成本、法律及專業費用以及辦公室租金費用所減少的行政
開支約港幣43,000,000元。
73 : GS(14)@2017-09-24 13:20:07

轉盈6,000萬,12.7億現金
74 : GS(14)@2018-02-11 16:13:50

盈警
75 : GS(14)@2018-03-01 07:37:53

盈利降2成,至2,200萬,14億現金
76 : GS(14)@2018-07-01 03:20:56

bad
77 : GS(14)@2018-09-29 12:14:38

盈利降33%,至4,000萬,13.1億現金
78 : GS(14)@2019-02-27 06:12:43

維持1,600萬盈利,10.9億現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132

金融雲端:地球很危險

1 : GS(14)@2012-06-04 23:17: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4/16394831
2 : 亞力士(1473)@2012-06-04 23:27:53

牛鞭效應?

有乜馬x效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92

The Future of Newspaper:程式員統治地球

1 : GS(14)@2012-07-18 23:33: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18/165244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