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救地球 做蝙蝠俠要53億
1 :
GS(14)@2012-08-02 14:01:13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802/16568381

要當蝙蝠俠,最緊要有錢!美國有網站為蝙蝠俠一身武器、大宅、管家等開支估價,指要當蝙蝠俠的成本要6.82億美元(53億港元),這數目尚未計算蝙蝠俠真正身份韋恩( Bruce Wayne)所擁有的70億美元(546億港元)企業資產。
蝙蝠俠一身的黑色裝甲大約106萬美元(約827萬港元),但他的交通工具造價總值7,950萬美元(6.2億港元),以蝙蝠戰機的最貴,要6,000萬美元(4.68億港元),蝙蝠車要1,800萬美元(1.4億港元)。但最貴始終是韋恩的大宅,一旦被摧毀重建,建築費估計要6億美元(46.8億港元),老管家的年薪也要8萬美元(62.4萬港元)。原來要擁有可拯救世界的裝備,最重要還是要錢!美國《洛杉磯時報》

蝙蝠車:1,800萬美元

蝙蝠電單車:150萬美元

蝙蝠戰機:6,000萬美元
昆蟲宴救地球 廣州食客熱捧 食蜈蚣「安全過黑心食品」
1 :
GS(14)@2013-07-18 23:07:10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718/18338388
【《蘋果》記者廣州直擊】
如果把昆蟲當成主食就能挽救地球,你願意嗎?聯合國提倡民眾食蟲緩解糧食危機之際,《蘋果》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市多家昆蟲餐廳,發現當地食蟲風氣漸趨普及,有餐廳的銷量比往年增加三倍。而材料均來自未受污染的偏遠山區。有餐廳老闆直言:「食蟲安全過食黑心食品!」記者膽粗粗試食蜈蚣王,口感似連殼食瀨尿蝦,蟲腥味濃;螞蟻口感則似爆炸糖,散發陣陣酸味。不過食昆蟲一點不便宜,一條蜈蚣售48港元(下同)。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早前發表報告指,昆蟲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高,且養昆蟲比養豬牛羊所釋出的碳排放低,故可作為糧食減低環境污染。研究人員建議,食昆蟲能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危機。
《蘋果》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昆蟲菜餐廳,其中位於越秀區海珠北路的晶彩軒,除了售賣一般菜式外,還專賣多款昆蟲菜,包括黑螞蟻、蠍子、竹蟲及桂花蟬等,每碟價錢由54元至60元不等,當中蜈蚣最貴,每條蜈蚣王售48元,相等於香港的茶餐廳一碟碟頭飯的價錢。
成本較一般肉類貴兩三成
老闆羅軍說:「相對於幾年前,昆蟲菜越來越普及,不少餐廳已跟風賣昆蟲菜。」銷量方面,該店日賣約60碟昆蟲菜,比早年日售10至20碟多。「每兩、三枱客就有一枱食蟲,以蜻蜓、竹蟲、蜂蛹受歡迎。」他表示,除了吸引不少街坊客,連外地客亦會貪新鮮專誠前來試食,更有港人包車到餐廳食蟲。
羅軍表示,所售的大部份昆蟲前提是食客能接受,例如棄用體形肥大的肇慶廣寧竹蟲,而選用幼身的雲南竹蟲,貪其賣相較為不嚇人,「只要炸一炸就香口,幾受食客歡迎」。此外,為吸引不同客源,亦準備了草蜢及蜈蚣王。
內地屢揭黑心食品問題,昆蟲入貨來源同樣惹人關注,羅軍表示,大部份昆蟲在廣西及雲南進貨,因當地偏遠山區未受嚴重污染,且尚無奸商加工生產黑心昆蟲,故可放心食蟲。不過,因原材料稀少,成本較一般肉類貴兩至三成。
蜂蛹熱賣不時售罄
羅軍特意準備三款蟲菜,包括蠍子鬥蜈蚣,螞蟻酥及腰果草蜢。《蘋果》記者試食後,發覺油炸蜈蚣外殼脆口,口感似連殼食瀨尿蝦,雖蟲腥味濃,但未有想像般難入口。至於草蜢口感特別,腥味更甚。蠍子味道則較清甜。
此外,位於天河區的山茅雲南菜館,售有竹蟲、蜻蜓及蜂蛹三款昆蟲,每款161元,屬中高價菜式,其中蜂蛹頗受歡迎,不時售罄。老闆李夢雲表示,蟲菜銷量尚佳。記者試食三款昆蟲,其中竹蟲經油炸後口感似薯條;蜂蛹質感猶如食肉粒,而蜻蜓經調味後,口感與草蜢肉類似,但蟲味仍重。
此外,該餐廳同時售有以花入饌的菜式。他表示,城市人越來越講究吃原生態的、健康的食品。而每種花卉口感各異,茉莉花充滿花香,石榴花及核桃花則口感爽脆,吸引不少女客光顧。
2 :
GS(14)@2013-07-18 23:07:39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718/18338390
食昆蟲除了可以暫緩糧食危機外,中國早於2,000年前已有文獻記載,將昆蟲提煉成藥。部份昆蟲所製的中藥具止痛消腫、通經活絡等功效,尤其食蠍子能解毒祛濕,適合華南地區的民眾應付濕熱天氣,至於蜻蜓及螞蟻則具益腎壯陽等功效,成內地男食客的心頭愛。
中國最早記載昆蟲藥用價值的書籍,為撰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該古籍記述21種藥用昆蟲。明朝名醫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提到73種藥用昆蟲,清朝醫藥學家在《本草綱目拾遺》再補充11種昆蟲藥。
高溫烹調除毒性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對《蘋果》表示,不少昆蟲具有藥用功效,入藥時均經特別處理。其中具有毒性的蜈蚣及蠍子,除去毒性後才能用作中藥。他表示,中醫有句說話「以毒解毒」,故具毒性的昆蟲經提煉後可入藥。而本港註冊中醫師李寧漢則說,本港亦有中醫師用蜈蚣入藥,一般用作通絡止痛及抽搐痙攣等。民間偏方更指服用蜈蚣具壯陽功效。而廣州有餐廳老闆則大讚「黑螞蟻的蟻酸對風濕關節好有幫助、有客人專門買螞蟻自行浸補酒」。有餐廳老闆透露,只要經過高溫烹調,便能除去蜈蚣及蠍子的毒性。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07-18 23:07:59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718/18338392
廣東悄然掀起食蟲風之際,肇慶懷集縣驚傳村民暗賣蝙蝠肉。本報近日接報指,藍鐘鎮有村民在網上狂賣新鮮蝙蝠,每隻4.5元(人民幣.下同),最低消費500隻。有吃過蝙蝠的順德食家李先生表示,其味道如竹絲雞,可煎炸燜燉,另可浸酒補身。
懷集是廣東著名的山區縣,不少深山山洞適合蝙蝠棲身。記者電話訪問藍鐘鎮的豪哥,他表示,所捉蝙蝠是活捉活賣,每隻4.5元,包縣內送貨。
豪哥形容,其味道與鳥肉類似,但更鮮甜,可乾煎及燜燉,但油炸則最惹味。據悉,當地村民捕捉蝙蝠時,須要駕車前往距該鎮約一小時車程的山區,再步行上山約兩小時。因來回所費需時,因此每次至少買500隻。記者要求僅買30隻時,他氣憤說,「買咁少,斬咗隻翼蝙蝠肉得手指公大,兩個人一餐都食成500隻」。他解釋,蝙蝠買得越少,售價則越高,30隻蝙蝠每隻售價約8至10元。
豪哥又指,當地富豪出手闊綽,「縣城富豪閒閒哋一次買2,000隻蝙蝠」。據悉,顧客除了食用野生蝙蝠外,另有人浸補酒壯陽。
《蘋果》記者
4 :
GS(14)@2013-07-18 23:08:2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718/18338394
【採訪手記】
為向大眾詳細說明昆蟲菜的味道,《蘋果》記者北上神州親身上陣試食昆蟲。原本認為小事一樁,但當親眼目睹蜈蚣、蠍子由生蟲變成小菜的時候,仍有點毛骨悚然。不過試食多款蟲蟲後,發覺並非所想般難入口。當然,首要的是要突破心理關口,才能品嚐昆蟲的滋味。
記者打聽後得知,煮蟲原來有不少秘訣,為辟走獨特的蟲腥味,昆蟲通常不會清炒,而是炸後再灑上椒鹽調味。至於煮草蜢亦有竅門,油炸前先去清翅膀,避免炸燶薄翼而蟲身不熟,同時不能炸太久,否則滲出苦味。在眾多昆蟲菜當中,記者對螞蟻酥印象最深,廚師將黑螞蟻及花生等餡料混和油炸後,初時以為是普通炸物。但咬破蟻身後,齒間傳來陣陣酸味,雖未如爆炸糖般在口腔內不斷作響,但甜酸味反覆出現,感覺過癮。至於約20厘米長的蜈蚣王,外表嚇人,幸味道不俗,慢慢咀嚼後口腔滲透一股甘味。老闆向記者說,一般做法是將蜈蚣切成四件才上碟,但有內地記者曾一口吃下整條蜈蚣。記者當然不能示弱,要求老闆不要碎上原條上碟,後來「頂硬上」吃下半截蜈蚣,連老闆都寫個服字。
《蘋果》記者
5 :
hh0610(1603)@2013-07-20 07:28:30最尾果味好食.
週日醒Son:怪獸襲地球 張慧敏
1 :
GS(14)@2013-09-08 13:58: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908/18413495
這一篇應該是寫職場食飯禮儀,不過眼見這個禮拜科大接二連三爆紅見報,實在按捺不住非立即湊不可,順延一週至下個禮拜日寫。
我這個Son媽不是浪得虛名,校園出入十年有少冇多,歷來收過幾十個Mentee,把他們全部當成仔女看待,即使大T考不入科大,說是半個家長亦絕不為過。
那個家長日,反應最大的不是我而是一班仔。讀大學最著重的本來就是獨立思考,各有立場道理是應該,last year的Chester覺得反感,他母親覺得可取,為此兩母子激烈爭辯過。已畢業的大阿哥Jeff雖然身在大草原,一樣緊貼事態發展在其Blog內撰文支持,反問有何不可。
我覺得這個安排,是大學為應付眾多無處不在的怪獸家長,迫不得以不得不出之策,望能減輕各教職員的工作壓力。近年來大學開學,在學生事務處外排長龍的,幾乎清一式都是家長!內容不是質問就是投訴,為住宿(要與其他人同房冇私隱、床褥太薄點瞓、間房咁細點夠擺放衣服鞋襪還有雜物);為伙食(飯堂要行咁遠、食物種類少唔啱胃口、味道咁差係畀人食嘅咩);為設施(又殘又舊又少、都冇嘢玩嘅想悶死人);為交通(咁曬咁熱冇蓋冇凳坐、個站咁遠班次咁少出入咁唔方便);為缺乏照顧(冇人幫手搬行李、冇人關心保護太過份又危險)等等而大發雷霆,口口聲聲交了幾多萬學費以消費者的姿態心態自居,試問大學可以點解決點答?
至於那個回條,確實可圈可點,有學生質疑互聯網如此方便為甚麼不請家長自行報名,還舉出美國長春藤大學的家長開放日報名安排為例以供參考。這個回條的作用,豈是為了報名咁簡單?是為了他日後有家長以冇收過不知道為由投訴之時有證據在手好說話。
在父母們一頭煙一窩蜂爭相為寶貝出頭的時候,他們的大學寶貝「他他條條」地打機上網玩電話,幼承庭訓照辦煮碗,當大學及所有教職員冇到。甚至有學生遲到交表要求事務處破例通融被拒絕時口出狂言,「你哋班廢柴份糧,我哋出?!」所以遲到上堂,居然被罰企,簡直不能原諒可怒也!學生的尊嚴,無論如何不能損!
那位尊貴的立法會議員兼大學講師張超雄以「不可想像」挺身而出「有損學生尊嚴」!教授的尊嚴呢?食得鹹魚抵得渴,受人二分四,收得人錢財就要替人消災,從來冇尊嚴,何來有得損?如今怪獸當道,教授身陷險境還不知,還望各位學生高抬貴手,教授雖則冥頑,總算出於好意一片真心,留條生路佢行可以嗎!
本週Son姐醒你:「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Son姐
2 :
肥B(18468)@2013-09-09 15:40:49貼錯版了~
What we are reading: 為地球,何不食肉? TC
1 :
GS(14)@2013-10-25 12:24: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25/18479027
無肉不歡是人的天性。德國綠黨最近倡議每周一日無肉,支持度即時下降近半。巴西傳媒報道奥巴馬到訪時要求提供素食,第一夫人急忙澄清;疑是純素食者的米雪要公開表演食漢堡飽,她的學校午餐健康計劃更絕不可提減肉。
茹素廿年,我承認仍然懷念叉燒飯。最近聞Google老闆資助的種肉研究已有成果,甚為關注,可惜「假真肉」仍在實驗階段,望梅不能止渴。反而蓋茨熱心推廣的仿肉食材及食譜,早已是不戒欲素食者的「維持生命系統」。
兩位科技巨擘押上名譽,目的當然不止於「造假」。
「全球肉食量過去廿年已倍增,2050年前將再加倍。」蓋茨在他資助的The Future of Food網站序言,寄望「完美的仿肉」解決人性愛肉和地球不能滿足肉食需求的兩難。
不過,蓋茨的學術偶像施米路(Vaclav Smil),對兩位巨富的素食小玩意會一笑置之:教授在新書《我們應否食肉(Should We Eat Meat?)》結論,人類要在地球好好活下去,需要的是「合理食肉」。
素食主義杯水車薪
施米路幾乎可算是素食者,但表明不受意識形態左右,只想知道「應否食肉」。全書引用大量科研證據,包括600多篇文獻,綜觀肉食在演化史及現代社會中和人類的關係,同時粉碎很多素食和環保的迷思,素食讀者或會失望。
這位曾對日本人戰後飲食巨變深入研究的學者,首先肯定動物蛋白質的優質、人體構造適宜雜食,及肉食在人類演化的重要角色:「肉類蛋白質讓人腦增大,獵食大型動物推動智慧的演化,特別是語言、計劃、合作、社交等能力。」
教授深明素食夠營養,更健康;若全人類食素,地球可養百億人以上。但一如他在《能源神話與現實》的立場,面對逼切的環境巨變,不能將地球的安危押在沒有證據可行或趕及崩壞前實現的科技及方案。據聯合國2006年發表的報告The Long Shadow of Livestock,為了生產全球肉食所需,四分之一無冰雪地用來放牧,三分之一可耕地種植飼料;連帶巨大的水和碳等環境足迹,地球已不勝負荷。施米路看到,素食運動推行了數十年,歐美素食者數目停滯在數個百分點,對舒緩世紀末前倍增的肉食需求帶來的環境壓力,是杯水車薪。而且,草原及貧瘠地帶生長的植物、榖物及食用油等的生產癈料,不用於畜牧是極大浪費。
全書以最大篇幅剖析主要肉類的生產環境及過程。檢視過浩瀚的跨學科文獻資料和數據,教授疏理出「合理食肉(rational meat-earing)」的進路:
(一)合理生產:幫助落後地區達到產能上限,提高環境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不再破壞森林及牧場環境,不佔用人類食物的耕地。全面運用合理的生產模式,即使不繼續提高不人道、不環保的密集生產效率,全球肉產仍能達到目前的三分之二。
(二)合理組合:以奶、蛋、及養魚取代環境成本昂貴的牛肉等等,等於滿足肉類蛋白質需求的15%至20%
兩者加起來的「合理食肉」模式,能滿足目前肉類蛋白質需求的九成。
只要多走一步,使用閒置耕地,及以反映真實成本的價格將人均年用量減至比現時日本人及大部份法國人還多的40kg,可合理生產300萬公噸的肉,養活未來80億人口。
施米路認為,這個保守的「合理食肉」模式,能舒緩食肉對環境的重壓而毋須作出重大生活模式改變。筆者以環保和動物權益為理由食素,讀畢全書,得到這個答案,無話可說。
TC
太陽磁暴襲地球GPS無線電恐失靈
1 :
GS(14)@2014-09-13 23:43:03太陽本周罕見地在短時間內先後兩次耀斑爆發,引發中度至強度的磁暴直奔地球,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太空氣象預報中心警告,兩股磁暴在香港時間昨日和今日直撲地球,全球定位系統(GPS)、無線電通訊及輸電網有機會受影響。
或出現漂亮極光
今次太陽耀斑爆發始於周初,第一次屬於小型爆發,但在香港時間周四凌晨約1時45分的第二次爆發,強度達最強烈的X級,兩次爆發都來自一處太陽黑子,並產生日冕物質拋射(CME),形成的磁暴以時速達402萬公里直奔地球,因此美國當局特別發出警告,並要求輸電網及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戒備。不過專家認為,今次磁暴未必足以干擾個人電子用品,反而美國北部等地區的夜空可能出現漂亮的極光。英國《獨立報》/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3/18864439
地球水份比太陽更早存在
1 :
GS(14)@2014-09-27 23:16:51
陽光和水是生命之源。《科學》雜誌刊登一項最新研究指,地球有一半的水(圖)比太陽系更早存在,意味着水並非太陽系獨有,令在系外行星找到生命的機會大增。科學家相信,在46億年前太陽尚未形成時,在極低溫中產生的太空冰塊含有豐富的氘,因此只要檢驗水份粒子中的氘氫比例,就能分辨水份起源。雖然無從得知太陽誕生後水份中的含氘量變化,但亦足以推斷出地球裏至少有部份的水是來自遙遠的系外太空。英國埃克斯特大學天文學家哈里斯稱,研究有助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中,找適合生命演化的環境。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7/18880922
濫捕污染毀地球生命力 WWF指遠超估計3,000物種40年銳減逾半
1 :
GS(14)@2014-10-01 11:32:11
■世界自然基金會新任總幹事蘭貝蒂妮,昨天在瑞士發表《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全球3,000種脊椎動物數量,40年來減少超過一半。美聯社
濫捕、資源分配不均、環境污染引致全球暖化……人類的惡行正逐漸削弱地球生命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昨天(周二)發表兩年一度《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全球逾3,000種脊椎動物的數量,在40年間銳減超過一半,遠遠超越原先估計。
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同倫敦動物學會、全球生態足迹網絡以及水足迹網絡專家,發表《地球生命力報告》,以1970年為基準,計算至2010年的40年間,全球3,038種脊椎動物、共10,380個種群的數量變化,得出地球生命力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LPI),指數跌幅越大,生物數量減幅越多。
棲息地減 氣候劇變
最新指數跌幅為52%,表示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及魚類的數目,40年間銳減2/5,較兩年前錄得的28%跌幅高得多。若以地區劃分,熱帶地區的動物數量減少56%,較溫帶地區的36%為多,拉丁美洲的跌幅更高達83%。至於棲息地方面,陸地、海洋及淡水之中,以淡水最為嚴竣,跌幅為76%,其餘兩者為39%。物種方面,老虎、棱皮龜、非洲獅子及短吻真海豚的數量劇減至少90%。過度捕獵及捕魚、棲息地不斷減少以及氣候變化,報告認為是動物減少的三大元凶,以西非國家加納為例,當地人為免遭獅子襲擊而先下手為強殘殺獅子,令莫爾國家公園的獅子數量,跟1970年相比少了逾90%。其他影響較輕微的因素有污染、疾病及入侵性品種等。
地球漸失去生態調節力
除了動物數量,報告還研究地球宜居情況,定出九個「地球邊界」(planet boundaries)框架:氣候變化、海洋酸化、平流層臭氧耗盡、氮及磷循環、全球淡水使用情況、土地使用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大氣氣溶膠負載及化學污染。其中氣候變化、氮循環及生物多樣性喪失已超越警界線,海洋酸化及磷循環情況亦正響起警號,顯示地球正逐漸失去生態調節力。倫敦動物學會主任諾理斯(Ken Norris)指,「這些破壞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我們所選擇的生活模式的惡果」。報告呼籲各國從政治及商業方面入手救救地球,個人則可以由改變消費模式做起,例如選購有MSC安全認證的海產,確保魚類是由正常繁衍而非濫捕所得,亦可減少進食肉類及奶類製品,以防農地牧場繼續削減林木範圍。世界自然基金會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01/18885404
影帝呀回航地球陪老婆 劉青雲出動草帽口罩
1 :
GS(14)@2015-05-14 12:26:332015-05-14 NM
《大時代》熱播,加上上月在金獎像頒獎禮中,再封影帝並發表太空船愛妻論,人氣升溫,搞到少有包出街的劉青雲,都要出動草帽、口罩。上週三(五月六日),劉青雲同老婆孖咇到銅鑼灣shopping,四十七歲的郭藹明素顏示範美魔女天然美;影帝老公則實Q上身,雙眼全程環迴掃射,一發現有記者,即啟動方展博守護慳妹(周慧敏)程式,第一時間通知老婆。老公緊張自己,郭藹明還以充滿愛的笑容,甜到冇朋友!四十七歲美魔女
喜歡獨自「漫遊到太空」的出爐影帝劉青雲,上個禮拜「回航」地球,陪老婆郭藹明到pat pat多過人的銅鑼灣shopping。一身黑色運動look,頭頂草帽面遮口罩,拎住袋Vivienne Tam的劉青雲,混在人來人往的時代廣場中,依然顯眼,途人更忍唔住叫:「個係咪劉青雲?真人都幾高喎!」對於途人的指點,劉青雲視而不見,只顧mark實郭藹明,猶如保鏢一樣,雙眼不停向周圍掃射;至於四十七歲、一樣大把貨賣的郭藹明,就一於好少理,繼續揀揀揀、買買買。
詐嬌老公
兩公婆在超級市場上糧二十分鐘,在收銀處等俾錢期間,影帝探測到有鏡頭瞄準自己,即時方展博上身,啟動保護慳妹(周慧敏)程式,第一時間通知老婆,準備速逃。每次都安全將太空船引領回地球的郭藹明,笑笑口繑住並輕拍老公背部,示意他毋須緊張。之後兩人走到時代廣場的候車處等司機接,對於記者提問,影帝皺晒眉頭冇回應,處變不驚的郭藹明則來一招甜笑詐嬌,嘗試分散青雲注意力。在街頭企了近十分鐘,七人車終於出現,上車後,青雲不忙揮手bye bye。劉青雲憑《竊聽風雲3》再做影帝,得獎當晚發表太空船愛妻宣言,令台下的郭藹明感動落淚,也令觀眾動容。娛圈模範夫婦,呢一對,坐亞望冠!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