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與博弈的思考: 我的操作回顧(一) 散人

http://chencharly.blog.163.com/blog/static/16728725320117211234926/

前言: 寫這篇文章一是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來也是為了與那些和我一樣不屑於行賄,不屑於和官匪打交道而進入金融市場追求財務自由的同道進行交流.  本打算留在自己的空間裡的, imeigu的 朋友邀請發到論壇, 盛情難卻, 如果對論壇裡的朋友也有幫助,不勝榮幸,如果沒有,請一笑置之. 至於那些想教訓人的,想炫耀的, 求你別在這貼留言.

看著投資組合裡的股票, 回想起這幾年買賣過的股票也不少了, 但真正自己瞭解的有多少呢? 捫心自問,不超過5只.

     剛開始時跟蹤網遊行業, 學玩網遊,後來實在沒興趣, 就到相關網站查裝備的交易狀況, 查網遊的排名情況, 查遊戲的流量,到論壇上看網友的評論等等以判斷網遊的運營狀況, 最終發現現在的新遊戲基本都是火一陣,很快就降下去了, 而老遊戲的生命週期卻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哪一款新遊戲能取得成功? 我根本無法判斷,有些在論壇裡資深玩家看好的新遊戲,上市後遠達不到預期.老遊戲什麼時候壽終正寢? 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於是認定這個行業不是我能力圈範圍, 但當初自己怎麼就覺得能瞭解這個行業呢? 剛開始買巨人,是看好史玉柱對網遊的痴迷,所有網遊企業裡面,只有史玉柱是花整天時間在網上玩遊戲的,他應該瞭解玩家的想法和胃口, 加上巨人公司超強的營銷能力, 其開發的新遊戲應該能夠成功, 但第二款大製作的<巨人>遊戲上市後,卻鎩羽而歸,讓我大跌眼鏡, 我的投資也隨著股票價格跌到新低而大幅虧損.在金融危機的幾乎最低處,我又將巨人股票換成完美時空,認為完美時空的研發能力強, 能不斷推出新的遊戲.結果似乎很成功,完美的股票從$8漲到$52(我買入價格大約是$15,$45以上賣出), 而巨人一直在低位徘徊.現在仔細想來,這次成功絕對不是一次成功的價值投資, 只不過是一次僥倖, 或者說是一次僥倖的成功交易(完美最近又回到$16-19左右). 靜下心來想, 我雖然瞭解了一點巨人和完美時空的特點和競爭力, 但對於這個行業以及其中的企業未來的發展演變一點把握也沒有,誰的下一款新遊戲能成功? 誰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企業未來的現金流能保持多久? 這些問題都是我無法判斷和回答的, 因此, 我對巨人和完美的所謂價值投資, 根本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只是一次基於企業目前淨資產和盈利為基礎來計算以預測未來盈利及市場反應所進行的一次市場博弈, 簡單的說是基於價值的市場博弈, 而不是基於價值的投資. 博弈需要按博弈的規則操作, 投資需要按投資的規則操作, 如果說要總結經驗教訓的話, 或許是: 我在巨人和完美上投注都是博弈而非投資, 但巨人卻按投資來操作,因此失敗; 而在完美上按照博弈來操作,因此成功.

    第二個跟蹤的行業是太陽能, 能源瓶頸一定是下一次全球經濟騰飛的關鍵, 如果中國和印度都要過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石油恐怕漲到$200美金/桶都不止,因此新能源極有可能是下一個牛市的領頭牛, 而太陽能是所有新能源中最有可能勝出的領域. 因此,太陽能光伏進入了視線.金融危機前,在美國上市的9只中國太陽能光伏股都是光芒耀眼的白馬, 危機最低點時,基本都跌了90%以上. 在跟蹤研究這個行業時,就意識到行業的前景雖然美好,但行業受政府補貼政策,匯率, 新技術等等因素影響非常大,而且具體哪一個企業最終能夠勝出, 根本無法判斷,  雖然我對這個領域不熟悉,但每天瀏覽一些太陽能光伏的專業網站,關注最新的技術,產品價格趨勢,再通過對財報的分析, 還是能分辨出現時領先的企業的, 因此,一開始就清楚明白的知道要做交易, 而不能按投資來做, 如果按投資來做, 恐怕被套得很慘,因為這次美股調整, 所有的太陽能中概股都跌破淨資產,13只光伏中概股, 按星期五收盤價, 最低的0.37PB, 最高的0.75PB,  回顧自己在太陽能股票上的操作, 在行業裡最有競爭力的股票上來回做了幾次成功的波段, 究其原因, 自始至終都基於價值但按博弈的思路進行操作. 如果按投資的買進持有策略, 現在結局就慘了. 還有就是港股的保利協鑫, 中投1.8港元入股,當時多晶硅價格掉到$50/kg, 我估計應該到谷底了,經過測算保利協鑫的價值大約在2.5-4.2之間,因此1.8-2.0吃進,但隨即發現大股東不地道,溢價200億收購的多晶硅資 產,根據價值投資的規則, 大股東不誠信的公司別碰,於是基本平價割肉出局, 結果保利協鑫掉到1.2,然後漲到5.7, 現在又掉回2.7, 基本符合我的測算. 如果按價值進行博弈操作的話, 或許可以吃一波段, 當然,與狼共舞的博弈不能用重倉.

     第三個行業跟蹤的是體育服裝, 因為在快消品行業摸爬滾打了近10年, 因此, 對於企業的4PS相對瞭解, 從2009年報中將各家企業的4PS狀況列舉出來後, 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李寧的品牌存在空心化的問題, 而匹克和安踏的定位較好,當時正當匹克上市,比較價格後立即在上市後跌破3.5元以下吃進匹克, 記得在6元以上賣出一半,然後在4.8撿回來,接著到6以上又賣出一半,誰知股價又跌回4.8,於是又撿了回來,接著在5.4拋完, 但匹克的股價又沖過6, 很快隨著李寧和動向爆出營業額下降的消息, 整個行業從20%的增長到停滯, 同板塊的股票價格也大幅回落.在回落沒到底時,抄了動向的底,結果被套,但抄底動向的價格已經完全具備了價值, 因此雖然被套卻也並不擔心. 現在細細想來, 當初買入匹克時,是基於其投資價值, 但因為2010年我的思路策略一直是部分倉位投資,部分倉位交易, 同時從估值上看, 6以上已經是超過正常估值了,但還沒超過樂觀估值, 因此,在6以上賣出了部分.後來在5.4賣完是因為和動向比較,動向性價比更高. 回顧來看, 我這個半投資半博弈的操作似乎還算成功, 如果是按投資操作,現在可不太妙, 匹克跌到歷史新低,因為行業從整體增長20%以上一下就進入到了增長放緩甚至停滯狀態. 想起以前在Q群裡的群友,想當然的看好李寧,因為是行業龍頭嘛,品牌最響嘛,如果投資了李寧,看看現在的股價(到了金融危機時的最低價,從反彈高點起算跌 幅75%),可真是欲哭無淚啊, 偽價值投資真的是會害死人的. 另一個教訓是基於行業增長的股票也要特別小心,因為行業的增長誰也不知到何時會停滯,而一旦停滯,白馬股立即變成死耗子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4

價值,投資與博弈的思考: 我的操作回顧(二) 散人

http://chencharly.blog.163.com/blog/static/167287253201172294750193/

    第四個行業跟蹤的是連鎖酒店,超市和快餐, 最初是如家, 因為出差的緣故,如家給我的感覺是服務很好,而且不同的店, 服務基本能做到標準化, 以前做企業時曾經在不同的城市設立過分公司和辦事處, 對於遠離總部的管理也頭疼過好一陣子. 因此, 對如家不同的分店服務都能標準化印象非常深刻, 金融危機的幾乎最低點時,將浮虧嚴重的巨人換成了完美和如家, 因為如家當時的淨資產是$6, 每股現金都達到接近$4, 因為高速開店,因此報表是虧損的.但剔除新開店因素,將財務報表重新編排分析後, 我計算出如家的價值應該在$28-42之間, 於是在低於$8的時候不斷吃進,甚至在2009年3月時用了margin. 但最遺憾的是我當時沒有清晰的策略, 可以說是在博弈和投資之間的混沌狀態, 採取了部分倉位做波段,部分倉位投資的策略, 儘管每次波段的階段性頂部都抓的不錯,但在底部卻總不願意撿回來,心裡總想著會更低, 因為股價比持倉成本高很多嘛, 相信不少朋友有類似的體會, 結果2/3的倉位沒有留到自己認定的$28以上賣出了. 僅有的1/3倉位, 大部分在$28-42之間出完, 小部分出在$50左右. 之後就一直作壁上觀, 因為如家再也沒有跌破$28了, 一直在$32-45之間波動. 況且, 自買入如家以來,出差都住經濟型酒店,而且每晚換一個分店, 雖然我也瞭解如家,7天和漢庭之間的一些區別, 但看不出這3家哪一家有特別的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如家是龍頭,開始時服務比較好, 漢庭更趨向於商務定位, 7天價格稍微低些, 快速擴張,初期服務不太行,後期改善不少, 但平心而論, 就我自己的經歷而言, 它們之間對於客戶而言,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沒有明顯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也因此就錯過了漢庭和7天上市後低價買入的機會. 回顧在如家上的操作, 部分博弈部分價值投資的策略遠遠比不上單純價值投資的策略, 而我得出的教訓是當股價遠遠低於價值時, 一定要堅持價值, 絕對不要做波段操作. 但在如家的這次投註上, 我也說不清楚是投資還是博弈, 說是投資吧, 我確實是看到價格遠遠低於價值而買進的,原來也打算拿幾年應該能漲到價值區間的, 但沒想到才不到1年,如家就漲到最高$52, 但如果作為投資來說, 我其實並沒有真正能找出如家有別於漢庭,7天之間的獨特的競爭力, 我的出發點還是基於市場會修復如家的價值, 而不是投資於如家, 跟隨如家的價值成長. 因此, 從這個角度說, 我在如家的操作還是基於價值的博弈,而非投資, 其關鍵點還是在於我仍然無法確定如家優於漢庭,7天等競爭對手的獨特競爭優勢,所以不敢長期持有,只是預期到市場會將如家的價格修復回到其價值區間 ($28-42).  

    金融危機時,還搭了趟趙丹陽的順風車,5.8-6之間買了物美商業, 也因此開始跟蹤連鎖超市, 後來根據估值模型,在13時賣出, 但之後物美再也沒有低過13港元. 後來在連鎖領域裡也發現了一些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但這個行業可能太容易理解又或許別的原因, 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找不到便宜貨, 這也是價值投資最難的地方: 既要有tenbagger的面相,價格又要低到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的機會微乎其微, 等幾年都不定能有一次入場的機會.

 

    第五個行業是銀行, 應該說是金融業, 今後也打算學習跟蹤保險業. 當時跟蹤銀行業是因為A股的銀行是最便宜的行業之一了, 而且銀行也的利潤很不錯, 花了半年多的時間讀報表, 讀貨幣銀行學相關的書籍, 才終於對銀行的業務運營有些瞭解. 但對於A股的大盤, 我一直不看好, 因此,一到階段性高點, 我就忍不住賣掉, 因為大盤不好,以後還有機會買回來, 而對A股大盤的判斷,我以前的博文裡講過, 是非常容易的, 一旦超過3000點我就在股指期貨上做空, 到階段性低點就買入銀行股和能源(主要是煤炭), 雖然2010年至今,金融股的走勢不好,但我在A股的操作卻是最成功的, 銀行股和股指期貨兩頭都賺錢,這次大調整,美股和港股都被套了, 而A股不但沒被套, 做空的股指期貨反而是賺得最多的一波(4月14日,15日做空的股指期貨,是根據交易系統的信號,抓在最頂上). 現在細細想來, 因為明確了A股的大盤走勢, 因此,  不自覺地進行了波段操作, 買入是因為銀行股已經具備了價值, 賣出則是根據對大盤的判斷博弈. 單純從博弈的角度來說, 以A股的銀行股進行波段操作並不是好的選擇, 但其他的稍微有些優勢的(還不到競爭優勢)甚至有些概念(並沒有實際業績支撐)的股票,價格仍舊虛高, 毫無價值可言, 即使是做波段, 我也不敢買. 即便是銀行股如此不堪的走勢, 幾次波段仍然算是成功的操作. 究其原因, 和太陽能光伏一樣, 從一開始我就不自覺的運用了博弈的思路和操作. 之所以說不自覺, 是因為當時自己也是懵懵懂懂的, 自以為是價值投資, 其實也沒搞懂是投資還是博弈, 現在寫這篇文章的目地就是幫助自己理順和清晰思路.  

    說到銀行股, 我的重倉股之一是富國銀行,是搭巴菲特的順風車,  因為巴菲特已經把富國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講得很清楚了,而且他也在不斷加倉, 根據我自己的估值模型,也完全具備投資價值, 因此在$22-24重倉買入, 當然,之前還有個小插曲, 在富國銀行跌到$10的時候我買入了部分, 那時還沒搞出估值模型, 在$12-15之間賣出了, 等搞出估值模型一算, 在$22-24之間又重新買回來.漲到$30多了, 本來想賣出部分倉位的(前面說過我的策略基本是部分倉位投資和部分波段,因為不看好後市), 正巧看到芒格的年會講話, 說富國銀行被嚴重低估. 於是持股不動, 誰知一波調整,將股價打回$23, 我在回調到$25時開始不斷買進, 然後價格又漲到$30以上, 這時我的交易系統出了賣出信號, 這次我也不聽芒格的話了(雖然我很崇拜他), 在$30以上出掉了2/3的倉位, 果不其然, 現在富國銀行又回到了$23左右,昨天收盤是$22.9,(這次我是在回調到$24開始買進的).現在我的倉位最重的仍然是富國銀行, 因為道理很簡單, 富國銀行在金融危機如此惡劣的狀況下仍舊保持盈利, 可見它的風險控制能力, 保守估計每年$2以上的盈利,未來10年不會有問題,也就是說保守估計每年8-12%的回報率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難怪巴菲特一直在加倉. 寫這段話並不是炫耀, 如果2位大師是大象,我也就是一隻連螞蟻. 條件不一樣, 操作自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化, 以後再詳細寫這方面的話題. 在富國銀行的操作上, 買入是基於價值, 賣出是基於市場預期和估值的綜合考慮, 我對富國銀行的估值是(27,32,46), 但銀行業的環境不樂觀, 因此到了階段性頂部,接近32的正常估值價格而決定賣出. 如果是價值投資, 那麼就應該一直持有富國銀行不動, 分享企業盈利帶來的價值增長, 這也正是巴菲特說做的. 簡單說吧, 巴菲特每年有500億美元成本接近零利息20年期甚至更長的保險浮存金, 他只需要找到回報率5%以上的長期的安全投資,他的淨資產回報率就很可觀了. 但富國銀行將來不可能還有快速增長, 因此對巴菲特來說是非常理想的投資標的, 而對於我這樣的小散來說,卻還不夠理想. 所以, 我認為自己在富國銀行上的操作還是正確的.作為巴菲特來說,不能進行博弈,因為他的資金量太大,因此只能投資,而且浮存金畢竟還是別人的錢,因此其投資是 安全第一,成長第二, 還必須是龐然大物的標的, 我沒有必要照搬照抄巴菲特的操作,畢竟我的情況和他的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5

價值,投資與博弈的思考: 我的操作回顧(三) 散人

http://chencharly.blog.163.com/blog/static/16728725320117236194161/
  第六個行業是醫療器械, 要不是寫這篇文章,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跟蹤了6個行業, 09年危機過後就在考慮如何抵禦通脹,自然就注意到了醫藥行業, 但對醫藥確實一竅不通, 各種各樣的新藥, 同一種病,幾十種藥,哪樣藥療效效如何, 有什麼副作用,誰的產品更有競爭力等等等等, 更是一頭霧水. 其他行業還可以借助網絡的搜索, 而醫藥行業實在沒有辦法入門. 於是, 鎖定了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 而醫療器械更容易理解, 機械和電子製造業的高端嘛, 這方面中國已經初具人力資源優勢, 技術也快速接近西方了, 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中國, 中高端也有同樣的趨勢. 而且, 醫療器械的利潤率也比較誘人, 和A股的醫療行業股票比較起來, 美股的邁瑞,康輝,港股的創生,微創價格都不貴, 正如我在<我的股市心路歷程(二)>裡說的, 以微創和創生上市時的ROE作為參數進行估值, 沒有將市場悲觀時的預期考慮進來, 結果入場早了, 創生進去後有30%的浮盈, 但我是滿懷信心地準備做價值投資的,因此並沒有賣出做波段操作. 微創在7左右買入, 之後幾次漲到7.5左右, 都沒動, 然後就破位下跌, 在5.4左右補倉將成本拉到6, 結果一波反彈到了6, 交易系統也給出了賣出信號, 本打算出一半的,想想堅持價值投資吧, 結果猶豫了一下,沒動, 然後股價繼續破位,一直到現在的3.3左右, 自以為是價值投資, 結果現在一反省, 其實我只是看好這個行業, 雖然也分析了邁瑞,微創,創生,康輝的財報, 也能分辨出一些企業的特點和競爭力, 但說到哪個企業有核心競爭力,我還真不敢肯定,只是個模模糊糊的感覺, 沒能真正理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估值時又沒留出足夠的安全邊際, 因此在微創的操作上徹底失敗, 在我的組合裡現在受傷最重. 自以為是價值投資, 其實卻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偽價值投資操作, 無異於賭博. 假如明白自己是基於行業增長及市場對抗通脹或滯漲預期的博弈的話, 根據我的交易系統波段操作, 說不好這兩個股票都能小賺一筆.  不過, 在美股對於邁瑞的操作倒不算失敗, 因為給邁瑞的估值是$16(保守),$25(中間),$37(樂觀) , 所以在$26左右買進, $28-30賣出, 半倉投資,半倉來回做了3次波段, 因此,這次邁瑞破位, 雖然被套, 但前幾次的波段利潤仍然超過現在倉位的浮虧. 真是諷刺啊.

 

    寫文章一是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來也是為了與那些和我一樣不屑於行賄,不屑於和官匪打交道而進入金融市場追求財務自由的同道進行交流. 之所以一口氣寫完這篇文章,是自己也迫不及待的想理清自己的思路.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對價值投資和博弈模模糊糊, 也覺得自己是價值投資,但在策略上又根據宏觀趨勢做出投資與博弈相結合的策略,進行投資與波段操作, 感覺混混沌沌, 若有所悟卻又說不清楚, 因此開始寫這篇文章. 而文章寫到這裡,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我這幾年的收益竟然幾乎全部來自於基於價值的博弈, 而非價值投資, 自認為是價值投資的操作, 卻淪為徹頭徹尾的偽價值投資, 而且損失最大!

    價值投資的關鍵是識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是進行估值, 並在估值時留下足夠的安全邊際, 然後就是耐心的等待. 沒有純粹的價值投資, 因為即使是巴菲特在長期持有並分享企業價值成長的同時, 也獲取了部分市場博弈的收益------超過價值賣出股票, 其超過價值部分,就是市場博弈的利潤, 而價值投資的第一個難點在於識別企業的競爭力, 這幾年我不可謂不勤奮, 自己也有15年做企業的經歷, 但跟蹤操作過的這麼多股票裡邊, 真正能理解並能明確核心競爭力的,不超過5只股票; 價值投資的第二個難點是: 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的tenbagger, 很難有便宜的時候, 芒格的所謂一生在卡片上只打20個孔就非常形象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記得段永平也說過,價值投資最難的是手裡拿著一堆現金卻找不到投資標的,機會不是隨處可見的, 否則就不叫做"機會"了.但一旦這種機會出現, 一定要重倉殺入, 因為這是一生中少有的賺大錢的時候, 甚至是一次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時候, 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準備: 一, 跟蹤識別一籃子有核心競爭力的tenbagger; 二, 等到機會來時, 還要有足夠的現金; 三, 要有膽量重倉殺入,而膽量來自於對企業的研究和估值的把握. 價值投資很容易變成偽價值投資, 其區別在於能否真正理解企業,能否識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偽價值投資的致命之處在於沒有風險控制, 自以為的價值投資就變成了賭博.

    市場上更多的機會是基於價值的博弈機會, 或者是其他的博弈機會. 作為資金小的職業散戶, 沒有工資等其他來源的話, 如果只是做價值投資, 很難維持生計, 因為投資的機會少,時間長, 但每個月要養家餬口,不可能每個月去賣股票來維持家用, 因此, 還要經常抓一些基於價值的博弈利潤, 甚至是其他的博弈利潤, 資金小的好處是靈活, 如果博弈的機會抓的好的話,每年20%的收益率,甚至更高都不是難事. 真正難的是大資金, 象巴菲特那樣的大資金,每年20%的收益率當之無愧為股神.

進了金融市場,就如同上了戰場,要做<亮劍>裡的李云龍, 千萬別生搬硬套,刻舟求劍.   

這篇文章幫助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如果對你也有幫助,不勝榮幸,如果沒有,請一笑置之.

散人於2011年8月2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6

我的投資做人四要素(及重點回顧篇目)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0cwx9.html
乘最優秀企業之船
揚連綿成長之帆
渡風浪洶湧漲跌之海洋
達理想價值之黃金彼岸
一生享受無盡投資快樂
死而無憾
 

做人做了三十七年零二十三天、、炒股佔去三分之一的時間、、年年歲歲分分秒秒感悟人生與投資、、得出以下四要素、、

 

一曰:淡欲

 

人赤條條來去、、一生有何掛念、、只盼平安祥和一世、、古來萬惡皆從貪戀慾望始、、惟有快樂不貪、、、方能留存幸福、、古語、、「鰥(大魚)雖難得、、貪以死餌、、士雖懷道、、貪以死祿矣、、」

貪食貪色貪權貪財貪名、、死者無記其數也、、

 

淡欲是人生正道的一個起點、、它不妨礙你吃飯性愛當官發財出名、、但它會在你行為過度時候狠狠地來教訓你一下、、投資亦是如此、、

 

二曰:明志

 

志向明確是我們出發前的準備、、朝哪個方向去必須堅定、、志美行歷前途光明、、行苦志堅亦可以苦為樂、、比得權得色得財得名更美之事、、那就是志得圓滿、、悟得人生真經、、境界的提升是身心透體的快樂、、是大快樂、、

 

三曰:清心

 

人活一生是不斷清掃內心的一個過程、、帶著一份輕鬆的心情上路、、死生由天、、我只 取正道、、心正氣和順其自然、、人生是一大投資過程、、投資也是人一重要部分、、人生無處不投資、、煩擾迷亂身心之事時有發生、、要想心平氣定、、必先排 除雜念、、量力而為、、遇多大事都心動神馳、、結果勞心勞力、、造成心力交瘁、、枉此一生、、

 

四曰:樂行

 

這是最高成就了、、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積極主動去為自己的一生志向而奮 鬥、、象巴菲特老先生一樣踩著舞步去工作、、忘記了自己年齡、、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讓人羨慕的事情呢、、若少年時候讀書是因為喜歡讀而讀、、以後工作了是 因為喜歡這份工作而辛勤工作、、生活只是因為熱愛生活而生活、、投資只是因為熱愛投資而投資、、這樣單純的人都是高人、、他們的成功高度那是不可限量 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2

誰在陰謀做空--1068事件再回顧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0kt.html
公司和大股東

一、1068於2005年10月上市,當時大股東持股53.47%的股份,到去年6月底大跌時,大股東的股權已經高位減持和稀釋到了25.39%;

二、在1068上市前的2004年底,雨潤食品無償借給大股東12.57億的資金,同時,2004年5月,1068的大股東在二級市場購入了600280南京中商29.49%的股權;

三、隨後的幾年,1068的大股東一路減持1068,同時一路增持600280南京中商,為什麼呢?

四、2011年6月底,1068傳聞被渾水做空,股價暴跌,各位注意一下:1068的大股東竟然在7月4號增持00159華南投資2.09億股(持股從2%增加到6%),當時00159二級市場的股價大概是1.2元左右,估計成本超過2億元,這又是為什麼呢?

五、2011年7月,1068股價繼續下挫,大股東終於在7月12、13、15號增持1030萬股,平均做價22元,耗資2.27億左右;

六、增持後到8月17號中報公佈前,1068的股價暫時穩定在18元上方,1068也明顯在極力維護股價,中報業績大增,核心利潤增長了70%;

七、從8月24日起,公司先後披露3名高管行使認股權套現,一共行權1020萬股,價格接近18元,套現近8000萬元;

八、高管行權後,1068從18塊跌到了13塊;

九、有媒體報導中糧與1068大股東談判收購事宜,但談判最終破裂,具體細節不清楚(大家可以上網搜索相關報導);

十、9月份中旬1068在13塊整理,月底再次大跌到7.7元,26號,公司公告媒體負面報導及行業困難影響3季度利潤減少,並有機會影響到4季度(9月初確實有少量媒體報導雨潤有屠宰場自檢出1頭帶瘦肉精的豬,注意是一頭,是自檢出,不是市場銷售的);

十一、11月1號,公司公告3季度利潤下降25%,並說4季度依然困難,理由同上,但這個時候媒體已經沒有什麼報導了,不但沒有食品安全的報導,連財政補 貼之類的都沒有了。而同樣是2011年下半年,同行雙匯和眾品的營收和利潤都處於正常水平,自9月底到今年6月,1068的股價一直在8-13元之間徘 徊;

十二、2012年2月25號,南京中商宣佈大股東高價要約收購9.7%的股權,耗資3.76億元,最終於6月初完成此次收購。而在2011年7月到目前為 止的一年中,儘管1068的股價已經從大股東增持時的22元跌到了7元以下,1068的大股東沒有再增持一毛錢,上市公司也沒有回購一毛錢;

十三、南京中商目前總資產70億元,總負債高達64億元,資產負債率90%以上,單是銀行借款就有36億元,那麼大股東為什麼要從2004年的二級市場買 入29.49%的股權並一路增持到目前的57.13%的股權呢?與之對應的是,1068的股權從2005年的53.47%降到了目前的25.94%。另 外,大股東還增持了00159華南投資的股權,並且是在1068的股價大跌時增持的。這種反差,能說明什麼呢?

十四、從去年6月大跌前起,以大摩為首的代持機構,短倉持續上升,目前已經升到20%以上,其中僅大摩就從一年前的4%一種攀升到目前的9%。


本人


再看看本人的操作和分析記錄,有博客、雜誌文章、論壇、Q群聊天記錄等為證:

一、2011年初,本人以22塊多的成本買入1068,至當年6月,股價一度上漲到30元,本人因看好行業,雖然感覺大股東可能有點問題,但堅持看多股票;

二、6月底,1068股價大跌,本人在6月30號寫了《在恐懼中前行--買入雨潤食品》;

三、在股價一路下跌的過程中,本人開始深入瞭解和分析1068,到今天一共原創過14篇帖子,轉載過6篇帖子,最初我對公司質疑較少,比如9月26號的 《1068雨潤食品為什麼一跌再跌》,10月18號我還寫了《駁1068雨潤食品財務造假》,當時股價已經處於最底位8塊到反彈後的13塊之間。看著股價 這麼殘,我真是一邊罵大股東不厚道(這個算是誹謗嗎,如果是那我認罪,我確實罵過大股東不厚道,博客上有記錄),一邊說大股東有能力,同時我也開始反思的 檢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操作行為,但我仍然看多股票,並且自嘲自己是雨潤的性奴。實際上,1068那時已經跌這麼慘,套這麼深(我在破8塊時抄底加倉了,反 彈到12塊時又拋掉了加倉的部分,其中還買過一個CALL,最後當然是歸0),我想一般人也不可能再割肉了,都只剩下骨頭了,做空對於多頭思維重的小散來 說,就更不可能了;

四、由於我不斷的查找雨潤和屠宰行業的資料信息,整理後在自己的新浪博客發了不少帖子,又常和股友們互動交流,這期間我對1068的瞭解漸漸深入。媒體和 業內人士也開始關注我,其間還有一上市券商老總通過博客找到我,希望我去他們那做研究員。我在工廠做了十多年的會計,近年確實對股票投資非常感興趣,也想 過轉行,但最後因為一些原因雙方沒有談妥,我放棄了這個機會;

五、2012年2月11號,我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發表了《雨潤食品疑粉飾財報》的文章,針對公司預告2011年業績同比大減的事件,做了財報可能粉飾的 推斷,在我的博客,簡單的歸納了1068主要的問題,以及估計1068的可能結局,同時也再一次反思了自己的錯誤,當然,雜誌上的內容與博客會稍有不同, 編輯在審稿時,對一些敏感的措辭做了處理,但整個思路和主要內容完全一樣,這個有心人也可以去雜誌的網站上對比一下。這裡我也要檢討一下,因為自己平常說 話太直接,也因為身處社會最底層,沒有社會影響力,所以在論壇和自己的博客上發言時,沒有太注意措辭,有些可能還比較激烈,這也是導致我現在受某些人所謂 「誹謗」和「侵害商業信譽」攻擊的因素之一。
補充說明一下,我第一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的文章是2011年10月底的《免費槓桿撬動惠理集團》,即《雨潤食品疑粉飾財報》並不是我第一篇公開在有影響力的雜誌上的文章。說得再直接一點,並不是因為有人蓄意利用我做空1068,我才被媒體認識的;

六、2012年3月20號,我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發表《稅收籌劃調劑雙匯雨潤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毛利率》,文章結論是「從稅收籌劃的角度同理推斷,雨潤 過去數年毛利率相對雙匯發展較高,是合理的。」同日,某知名博主及職業投資人轉載了我的這篇文章。因為該人士自己《雨潤食品並未造假》,分析的東西可能並 不正確;

七、2012年6月初,雪球的營運人員私下問我是否願意做一期文字訪談,並問我訪談哪個方面好,我當時建議談財報分析,對方建議我聊個股比較有針對性。我 說自己對806惠理略有瞭解,對956新天綠色等風電運營和電力行業也略有瞭解,還有就是銀行,寫帖子比較多的是1068雨潤,但之前有兩位著名投資人已 經談過1068,806也有人談過了。後來雪球的運營還是建議我談1068,把時間定在6月27號晚上,星期三,並且提前一週在網站上做了公佈;

八、2012年6月24號,有位叫「鳳凰投資山莊」的雪球股友問了我《1068雨潤食品雪球訪談記錄》第一個問題,當時還沒有到27號,但我還是提前回了 個貼子,帖子是26號早上9:20回的。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寫的問題也只是從一個方面進行了推理,因為不是要發表文章,所以不是太嚴謹,包括措辭。當然, 我不是說我要否定當時自己的觀點,我的意思是我對自己提出的質疑,除了上邊說的理由外,我其實是可以從3個甚至多個角度進行交叉驗證推理的,那樣我的推理 會更有說服力些。當然,若是知道會惹出這麼大的麻煩來,我當初措辭就會謹之又謹了,或者乾脆就不寫了。

九、26號晚上,我在等兒子學畫畫的過程中無聊,少有的去看了一下自己的新浪微博,結果發現有人轉了第一個問題的回覆,在此之前我基本都不怎麼發微博,覺 得內容太少,難以深入,經常是一週才查看一二次。這個事我還同雪球的一個營運朋友聊過多次,我接受新東西確實是太保守,他老說微博好玩,可能也同他的話有 關,我才從那晚起,每天看一下自己的微博。

十、26號晚我還意外發現了《新財富報告》編導發給我的一條微博,是關於一篇《香港媒體對中國狀況的發出了強烈遣責》的貼子,我在後邊指出了該報導上的一 些宏觀數據錯誤,比如工資佔GDP的比重之類,我也是隨便寫的幾句話而已,對方說看了我的文章,覺得我水平不錯,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參加幾期節目。所以,我 認為我週日參加鳳凰衛視資訊台的《新財富報告》節目,與1068事件並無直接關聯,至少人家欄目組沒有某些人說的那樣想利用我搞1068,當然,節目內容 實際上完全沒有涉及1068;

十一、27號,網易發表了《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的文章,並且有大量的其它媒體進行了跟進報導,但當天1068股價並未大跌,27號晚上,我按約參加了雪球的文字訪談節目;

十二、28號早上,網上已經基本搜索不《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的文章了,但開盤後,1068就跌了三五個點,隨後跌幅加大。我那個時候還在整理頭天晚上的訪談記錄,直到中午臨近收盤前才弄好,這時候1068已經跌了9個多點了。所以,造成影響的文章應該主要是《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而不是我的雪球訪談記錄,並且我的訪談記錄裡質疑1068的篇幅不大,對行業的問題分析較多,同時我也給了1068正常20塊的估值,並一如既往的看好屠宰業,也認同1068的核心業務沒有問題,最後也對自己的投資錯誤進行了反思和檢討。

通過對1068公司及大股東的一些事件回顧,再結合我本人與1068有關的歷史記錄,大家應該可以一眼看出,我到底有沒有陰謀,有沒有違法,有沒有取得不當利益。雨潤食品和個別投資者對我的舉報和質疑,到底有沒有事實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70

華耐控股(1020)2012-H1中期業績—回顧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2/08/28/%E8%8F%AF%E8%80%90%E6%8E%A7%E8%82%A12012-h1%E4%B8%AD%E6%9C%9F%E6%A5%AD%E7%B8%BE-%E5%9B%9E%E9%A1%A7/

每次做盈利預測都好像瞎子摸象 和 很費時間,不過最怕的是做出來的預測跟實際相差好大,變得貽笑大方。

幸好,華耐控股(1020)剛公佈的中期業績與筆者的預測十分接近。華耐公布期內股東應佔純利3,424.8萬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37.3%,每股盈利$0.0285。

華耐的實際業績根筆者的預測有以下差異:
1. 稅項:華耐公布 $17,415,000 ,筆者預測為 $12,280,000 (情景B)。
2. 行政開支: 華耐公布 $16,725,000,筆者預測為 $21,000,000。
3. 總銷售量:華耐公布 5,100噸,筆者預測為 4,806噸 (情景B)。

翻閱中期業績公布後,筆者對華耐的睇法仍然跟以前一樣:

過去幾年在中國基建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華耐憑著技術、品質、低成本、豐富經驗和人脈關係等優勢下急速發展。但隨著中國和環球經濟放緩下,華耐的高增長期已經見頂。鋼水控流產品是一個競爭大的行業,華耐最大的挑戰是開拓客戶基礎、控制成本和加強科研。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產品售價下跌、原材料價格上升、失去稅務優惠等不利因素,公司盈利必定受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20

新天綠色(956)2012-H1中期業績—回顧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2/08/19/%E6%96%B0%E5%A4%A9%E7%B6%A0%E8%89%B22012-h1%E4%B8%AD%E6%9C%9F%E6%A5%AD%E7%B8%BE-%E5%9B%9E%E9%A1%A7/

新天綠色(956)前天公佈 2012-H1中期業績,歸屬股東淨利潤為約3.6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1年同期增長6.0%,每股盈利為0.1113元(增長6.0%)。 公司每股淨資產為1.66元,而淨債務權益比率(net debt/total equity plus net debt) 為53.7%,比2011年12月31日的54.0%減少了0.3個百分點。

公司表現看來表現一般,但與其它風電同業比較,公司表現其實相當不錯。華能新能源(958)及大唐新能源(1798)已發盈警,兩家公司同時預期上半年利潤同比下降超過50%,主因為(1)部分地區限電加劇及風速同比下降及(2)CERs(核證減排量)市場價格的下降。

筆者相信新天綠色風電業務有較突出表現歸因於:

1. 風電場選址較好:公司風電場選址位於風資源較好而限電較小的地區(註:公司大部份的風電場位於它的主場—河北省)

2. 短CDM項目註冊週期,加快CERs收益入帳:根據新天綠色能源母公司資料,新天綠色繼續保持CDM項目100%的註冊成功率,且註冊週期遠低於行業平均的18個月。

3. 較同業低的淨債務權益比率(gearing ratio):在2011年12月31日,新天綠色的gearing ratio為54.0%,而龍源電力(916)、華能新能源及大唐新能源分別為59.6%、63.5%及72.6%。高gearing ratio代表高負責,而高負責導致高利息支出。

盈利預測—事後檢討

筆者于2012年6月26日預測每股盈利較2011年同期倒退28.1%,與公司的實際業績相差高達34%,預測錯誤很大。筆者的預測是基於1,020小時的風電場平均利用率,而該數位是從以下對話估計得來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074.html)。

歲寒知松柏問:大股東的網站上曾報導1季度公司利潤2.49億,請問是稅後權益淨利潤還是稅前利潤?今年風電上網情況如何?有朋友告訴我,1-5月上網是890小時,這個資料對嗎?

執行董事趙輝先生的回答:2.49億是稅前利潤,沒有扣除中華燃氣等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今年一季度持續了去年下半年反常的氣候,4月份開始恢復正常水準,前5個月上網890小時應該差不多,6月份是小風月,應該只有一百多小時。正常年份下,上半年1200小時和下半年1000小時是沒有問題的,今年全年如果能達到2200小時那就是非常好了。

事後看來,趙輝的回答有些模稜兩可,又說首5個月風電上網達890小時,又說正常年上半年1200小時。噢,希望新天綠色可以跟龍源電力一樣可以定期發佈營業資料

如果把風電場平均利用率從1,020小時改為1,256小時,筆者的模擬分析誤差大幅縮少,見下圖。不管如何,筆者的模擬分析存在不少不足(如沒有考慮限電因素等),有待日後優化。

雖然先前預測業績倒退28.1%,但筆者沒有減持(其實筆者只持數千股)因為新天綠色屬長線投資。最近,新天綠色在港成立新天綠色能源(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旨在發展海外業務,投資海外風電及燃氣項目,延長新天綠色能源在技術方面的產業鏈…”。看來,新天綠色正在醞釀新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22

陽光紙業(2002)2012-H1中期業績—回顧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2/09/10/%E9%99%BD%E5%85%89%E7%B4%99%E6%A5%AD2012-h1%E4%B8%AD%E6%9C%9F%E6%A5%AD%E7%B8%BE-%E5%9B%9E%E9%A1%A7/

陽光紙業(2002)公佈6月止上半年,營業額18.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7%。期內毛利3.06億元,下跌5.6%,毛利率由18.4%降至16.3%,主要由於紙品平均售價下跌;而期內純利潤錄得倒退71.3%至2,182.4萬元,每股盈利0.02元。

筆者2012年7月17日的網誌預測期內 毛利為3.578億元,增長10.6%,毛利率由18.4%降至17.4%,而期內純利潤預測 倒退63.1% 至 2,800.7萬元。詳細見下圖。

總體來說,筆者對純利潤的預測與實際數字相差約28%。儘管誤差達28%,筆者個人覺得可以接受,因為銷量、紙售價、融資成本、所得稅開支都是以有限資料 所作出的粗略估計,而且有很多數位是很難預計的,31,147,000元的 政府補助 就是很好的例子,假如沒有該筆政府補助,陽光紙業業績就 實質 虧約一千萬元了!

做盈利預測是個鍛煉分析能力的機會,而找出預測誤差原因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

其中一個不起眼的誤差原因是電力及蒸汽銷售。筆者估計由於盛泰藥業(筆 者推測該公司是陽光紙業第一大蒸汽買家)銷售倒退,期內電力及蒸汽銷售應該下滑,不過事實是不跌反升。陽光紙業6月止上半年紙業分部業績全是下跌的,唯獨 電力及蒸氣收益從去年同期的約6,057萬元 上升到期內的約 7,343萬元,按年增加 21.2%。電力及蒸汽銷售上升主因是過往盛世熱電 (註:陽光紙業持有盛世熱電 80% 股權,盛泰藥業持有其餘 20%) 在冬季只供暖給 昌樂縣 膠濟鐵路 以北的居民,但去年 北熱南輸 工程後銷售擴展到以南的居民。雖然電力及蒸汽銷售只是很小的副業,但聊勝於無,特別是市況差的時候。

不知是筆者對資訊透明度要求高 或 是陽光紙業管理層透明度不夠。電力及蒸汽銷售增長原因屬小事一樁可以不提及,但 35,000噸裝飾紙品項目 高檔印刷包裝工業園 是未來盈利的主要動力,但公司在業績報導 甚少/沒有提及。要知道投資者是買公司前景,而不是等運到 (註:筆者在2012年7月17日完成盈利預測後已全數沽出手上微不足道的持貨) 。

筆者對於陽光紙業近日的成交及股價有點 怪怪的感覺,七月初至今陽光紙業股價窄幅上落脫離大市的波幅(見下圖)。而且近日開市賣價偏向低位 (約HK$0.70),而到尾市就以約10天平均價 (HK$0.75~0.77) 小額成交 (如2,000股) 收市。整體來說,股價十分悶,而在9月7日大升市當日就有一百三十多萬股  “被引出來”  以 HK$0.70成交,看來那批股票已落到有心人手上 (見 “陽光紙業—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的啟示” 一文)。一百三十多萬股的買家應該是損手離場,不過這未嘗不好,如果買家當天把有關資金即時投入水泥/機械股,相信已追回在陽光紙業的損失(不過這是事後孔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28

汪小菲回顧母親張蘭創業辛酸:兩人相依為命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69495.html

據台灣《聯合報》消息,近日,大S婆婆、汪小菲的母親張蘭被曝已不具有中國國籍,此消息曝光因張蘭與俏江南創始人之一馬先生債務糾紛的官司。對此,汪小菲透過微博表示,會妥善處理官司事宜,且張蘭因膝蓋受傷在上海住院休養,但對於張蘭是否已將戶籍遷往他國,汪小菲與張蘭昨都未接手機,無法取得響應。

大S一家三口感情羈絆深,張蘭因膝蓋發炎住院,又惹官司,兒子汪小菲心痛,致電給母親時,思母之情湧現,昨發文:「我擔心母親,打電話給她,依然聽到的是爽朗的聲音,頓時一股鼻酸竄了上來。」汪小菲還回顧母親創業過程,兩人相依為命,捱過苦日子,張蘭歷經喪弟之痛,母子倆也曾因意見不合,張放話斷絕關係,但他們無隔夜仇,仍視彼此為重心。

而大S頻下廚廚藝精進,她歸功當了北京媳婦,「感謝時勢造英雄」,網友讚她「不久,就能去婆婆的店幫忙了」。

汪小菲博客全文:

出差廈門,忙碌一天,躺在床上難以入睡。我擔心我的母親,打電話給她,依然聽到的是爽朗的聲音,頓時一股鼻酸竄了上來,所以藉著勁兒在這兒也和大家囉嗦兩句。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老爸第一波下海,老媽是第五建築公司的員工。因為家裡不夠國企員工的資格,從小在平房里長大。每次路過北京呼家樓那邊時,我總是問我爸什麼時候才能住上樓房。因為創業,他的收入不穩定,我到現在都後悔曾經問他:"咱們胡同收垃圾的爺爺每月掙三百,您怎麼不去?"後來他沒日夜的工作,最後我也失去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從那以後,我媽便拿著積累的八萬塊錢去了四川,拉回了幾車皮竹子,帶回了三個廚師,在北京東四開了第一家餐廳:阿蘭酒家。現在和北京的一些朋友聊起來,大家還津津樂道,說裝修有特色,做的川菜挺精緻。我每到週六就坐著112或109到東四幫忙。那時候北京比現在亂的多,有去廁所翻牆跑單的,有喝完酒打價的,不結賬的,當然,地方的事兒也得擺平,黑的白的。記得東四幾條有個流氓來收保護費,我媽帶著小舅和他們去談判。沒過多久廚師又跑回家過年了,她倆就自己下廚炒菜。想想那段日子很難,但很快樂。

直到1999年,我小舅因為一次意外去世了,那次打擊對我媽很大,她從小照顧舅舅長大。從湖北插隊抓青蛙給他吃,到倆人一起開阿蘭。她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我佩服她的堅強和韌勁兒,在後來的半年她拚命工作,賣了阿蘭酒家,攢錢在北京的國貿開了第一家俏江南。當時的川菜還屬於街邊的小館兒,我母親依舊延續了阿蘭酒家的風格,精緻的菜品,但這次請來了美國設計師,創新的設計也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愛。也就是這樣,俏江南陸續在嘉裡中心,太平洋百貨,融科中心陸續開業,定位商務人群的精品川菜誕生了。2003年四月,我們的東方廣場店開業第二天,國家就宣佈了非典進入緊急狀態。張總把大家召集來討論,有的經理說雞蛋都兩塊錢一個了,有的乾脆建議直接關門。這時,背景音樂放起了真心英雄,大家手牽手唱了起來,張總發給大家一人一支montblanc的筆把那一刻的感受寫了下來。那一刻大家都哭了,那個月俏江南沒有一家店關門,那一年俏江南的員工更團結了。

2004年底,我留學回國,選擇在企業裡實習,經常因為一些理念和張總產生衝突,氣的她放話要和我斷絕關係,不過兩天又好了。也就是那幾年我越來越心疼她。隨著企業發展,也會出現管理瓶頸。我媽就去研究系統應用,報班上課,沒白天黑夜的工作。還要盯工程,搞裝修,研髮菜品,定績效。我都問她,別人都買礦去了,您怎麼那麼想不開?她總覺得愛一行幹一行,一定能打造個餐飲品牌出來。確實,2008年我們成為奧運會官方餐飲服務商為八個場館提供餐飲和外面服務,2010年成為上海世博會官方餐飲服務商,在世博園開了四家俏江南。從那年開始,各位在法航、荷航的飛機上也能品嚐到俏江南的川菜。做企業付出是應該的,因為她承載著夢想,我也沒看到我母親抱怨要放棄。經歷過這一切困難,我也沒見她流過淚,除了在想我舅舅的時候。最近,她倒下了,不得不在11月三號在上海接受手術治療。住院前一天還去店裡和員工開會。今天看到那麼多不實的報導,我作為兒子感到莫大的心痛,一個白手起家的女人,靠自己的努力,積累的一分一毛,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從十二年前的一家餐館兒到全國二十個省市70家直營店的餐飲企業,從三名員工到一個兩千多員工的餐飲品牌,我為我母親感到驕傲,她永遠是我的榜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8

回顧我的那些預測2008年-2012年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8ps6.html

從2007年開始寫博客也有5年多了,彼時正是2005-2007年的大牛市後期。博客中有些前瞻性的判斷,是時

候來看看那些預測的正確率了。

 

1,2008年2月19日觀點:中國股市已經進入熊市。(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中國股市已經進入熊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8elb.html),當

時上證綜合指數為4195點,後來2008年11月最低跌到1664點。

 

2,2008年9月18日觀點:不看好中移動的前景和股價。(判斷錯誤)

詳見博文「中移動的未來在哪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ahnj.html),因

為智能電話的快速發展,不看好中移動的前景,彼時中移動股價66港元,現在股價87.5港元+派息12.178

港元=99.678港元,至今4年復合年均收益率10.86%,算是不錯的回報,所以這個判斷錯誤。教訓:如果行業

龍頭地位還在,盈利的業務模式還在,公司的收入、利潤還會維持相當長時間;堅持派息,且派息率不錯

的公司,不能輕易說不好。

 

3,2008年9月-12月:看好股票。(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全球大舉救市,鈔票漫天飛舞」(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ajic.html

)和博文「2008年年底感言:感謝熊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bgua.html

2008年10月A股見底1664點,港股10月見底10676點。

 

4,2009年4月27:看好美股和港股。(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拳打末日博士魯賓尼!樂觀者才能勝利!看好美股和港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cn0f.html
彼時2009年4月27香港恆生指數收盤14840點,2010年11月漲到25000多,現在恆生指數21800附近。
彼時2009年4月27美國道指收盤8025點,現在道指13000點附近。

 

5,2009年7月9日:國內A股的估值水平未來將下移。(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國內A股的估值水平未來將下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dobb.html
彼時2009年7月國內上市公司總體市盈率30倍,現在2012年11月底總體市盈率12倍左右。

 

6,2009年7月24日:埃及,印度尼西亞,墨西哥,菲律賓,波蘭,俄羅斯,南非,泰國,巴基斯坦,斯里

蘭卡。上述國家具有相對較高的投資價值。(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從匯率和估值來看目前股票市場最有投資價值的國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dvon.html

埃及(CASE)股票指數:2009年7月6500點附近,現在(2012年11月底,下同)4800點附近。(錯)
印度尼西亞(JCI)股票指數:2009年7月2500點附近,現在4300點附近。(對)
墨西哥(JCI)股票指數:2009年7月28000點附近,現在42000點附近。(對)
菲律賓(PCOMP)股票指數:2009年7月2900點附近,現在5600點附近。(對)
波蘭(WIG)股票指數:2009年7月36000點附近,現在44600點附近。(對)
俄羅斯(INDEXCF)股票指數:2009年7月1100點附近,現在1380點附近。(對)
南非(TOP40)股票指數:2009年7月22500點附近,現在33200點附近。(對)
泰國(SET)股票指數:2009年7月650點附近,現在1300點附近。(對)
巴基斯坦(KSE100)股票指數:2009年7月7800點附近,現在16000點附近。(對)
斯里蘭卡(CSEALL)股票指數:2009年7月2700點附近,現在5300點附近。(對)

統計了10國指數,9大漲1下跌。

 

7,2010年12月24日:懷疑港股群星紙業(3868.HK)。(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群星紙業:藏的真叫個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nbxe.html
這公司出問題2011年3月底停牌至今。

 

8,2011年01月02日:質疑國內醫藥行業收益前景。(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扯掉中國醫藥股頭上的光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niqo.html
醫藥指數(代碼:399139):2011年01月02日點位1482點,至今2012年11月底958點,跌幅35%。

 

9,2011年1月6日:不滿意港股宏利金融(00945)。(判斷正確)
詳見博文「對宏利金融(00945)的看法開始轉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nlvp.html
宏利金融(00945):2011年1月6日收盤137.84港元,2012年11月底98港元。

 

10,2012年9月27日:不看好蘋果股價。(判斷正確:但是不算)
詳見博文「一萬億美元的蘋果,我們看的到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77tz.html
蘋果股價:2012年9月27日前收盤665美元,2012年11月底最新價582美元,跌幅12.48%。
等等,才過去2個月啊!即使股價跌了,也不能算預測對了,3-5年後再看啊!
嗯嗯,判斷正確:但是不算。:-)

 

2007年開博客至今有10個預測,最後一個不算,按9個計,其中8對1錯,正確率8/9=88.89%。
哇,預測準確率有點高啊,估計裡面運氣成份不少,希望未來預測也能有這麼高的準確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