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高利貸平反昭雪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sdik.html

你知道嗎? 投資銀行,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一般要求投資的內部收益率超過25%,不管他們投資的形式是債權, 股權還是可轉換債。你知道嗎? 全球千千萬萬的銀行對信用卡餘額所收取的利率高達40%。你知道嗎? 全球的消費者貸款和微小企業貸款的利率都比銀行基準利率高出好幾倍。你知道嗎? 大量的消費品以及醫藥企業的毛利率在70%以上!

上述高利率和高回報率從來沒有人抱怨,但是,我們中國人對高利貸的態度是鄙視或者敵視;甚至有些從業人員都不敢理直氣壯地承認自己是放高利貸的。但是你想想,如果小企業主能夠用10% 的利率從銀行得到足夠的資金, 他為什麼要主動找小額貸款公司或者典當行或者民間借貸人,支付20%甚至更高的利率呢? 難道他不懂算術嗎? 顯然,在他所要求的時間和條件下,他完全不能獲得貸款,或者不能獲得比較好的貸款利率。我們的社會究竟是應該逼他們走投無路呢,還是給他們多一個選擇呢?

六月的某個深夜, 在雷雨交加的廣州, 我急需從花都區的酒店趕到辦公室取一份文件, 雖然只有二十分鐘的車程, 但是幾個出租車司機都不願出門。我好不容易說服了一位小夥子幫忙, 我付給他200元做報酬。他謝謝我。可是, 我更謝謝他。

在多數情況下, 高利貸 (小額貸款和典當行) 就是這樣的服務。寧波的王大伯下周嫁女,今天需要5000元添置家具和多買一些食品。某小額貸款公司在十五分鐘之內把錢借給了他。下周, 王大伯收到禮金之後, 歸還了5300元。這家小額貸款公司一週內收到了6%的利息, 年化的利率高達百分之幾百。但是, 你問問王大伯為什麼不找銀行吧。你再問問王大伯作為一個消費者的體驗: 他感謝還是仇恨那家小額貸款公司? 我們不要想當然,不要居高臨下, 指手畫腳。還是問問他吧!

廣州某下崗女工2009年開了一家商店,為幾家大企業採購和供應各種辦公用品。由於她沒有合格的資產做抵押,沒有銀行願意給她提供貸款。我們萬穗小額貸款公司在認真分析了業務前景之後,幫助了她。今天,她是一個有成就感的企業家。

在廣州花都區, 我們萬穗公司以微型金融為主業。兩年來, 我們累計為1537戶小型企業發放貸款11億元,其中單筆30萬元以下的有1345筆,戶均餘額10萬元。我們的48個員工已經把微型貸款業務推廣到了廣 州市花都區80個村鎮和街道,幫助了17750人就業。我們這家小公司已經向政府繳納稅款2300萬元,而有些佔地幾百畝(污染河流和空氣)的工廠從來沒 有交過這麼多稅!
 

假想這樣一種情況: 如果我們小額貸款的股東突然決定把所有的資金贈送給農戶和小企業,那麼,他們也就失去了繼續為客戶服務的本錢。如果小額貸款公司賺不到足夠的利潤,他們的 股東們就會失去動力。這個行業就不會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幾十年來,我國大量的支農資金,水利建設資金,西部大開發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全部都走進了 一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的死胡同。政府曾經試圖引進償還機制,讓資金可以循環使用,但是很遺憾, 基本上都失敗了。為什麼我們的努力沒有帶來一個自我造血機制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在實踐中,大家容易忘記。我認為,政府關心三農和微小企業的最好辦法是讓他們獲得資金上的平等待遇。當然,高利貸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平等。但是沒有高利貸,他們離平等更加遙遠,他們的境況更加悲慘。

直到去年, 我本人對高利貸也有嚴重的偏見。可是,華爾街日報的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決定云游四方,做點研究。我很快就愛上了這個行業。華爾街日報的故 事是這樣的。某個星期五的傍晚,一個小夥子走進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營業所,他掏出身份證,很快獲得了80美元的貸款。那天是他女友的生日,他想買一束 花,並且請他的女友出去吃晚飯。不一會兒, 他就哼著小調兒,消逝在浪漫的落日餘輝裡。下週一,他領了工資,便把100美元 (含20美元利息) 轉給了債主。三天時間,債主的利息率高達25%,年化的利率高達百分之幾千,但是那個美國小伙子沒有抱怨。

我們中國人曾經鄙視農貿市場和在那裡辛勤勞動的人們, 甚至長期把他們當作階級敵人。而他們只不過是憑藉苦力掙一份誠實和乾淨的養家活口的錢, 一絲一毫也不比幹部,教授和工人卑賤。

我們的銀行這幾年已經開始意識到中小企業和三農的重要性, 也開始有點作為。但是,他們還做得很不夠:民間貸款利率比官方利率高出5-7倍的事實足以證明銀行做得太少,也足以說明社會的不公正。銀行彎不下腰來,有公有制的原因, 有放貸成本的原因(他們的浪費和麻木實在驚人),也說明了小額貸款的高風險。銀行審查貸款不靈活,費周折,營業時間和地點也並沒有為小企業和農民著想。我們的銀行長期受到衙門作風的毒害, 對顧客傲慢,對抵押品也有過於僵化的要求。所以在資金短缺時,微小企業和農民受害最深。我父親是個湖北農民, 他每次走進信用社的大門, 腿就發抖。他為什麼害怕呢?

近年來, 雖然高利貸行業在媒體上爆光不少, 但是行業的規模還是太小, 原因在於監管制度太呆板, 而根子在於人們對這個行業的歧視。2011年5月底, 中國國內信貸餘額為62萬億元。其中,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餘額為3,000多億元,佔0.5%; 典當行的餘額為1,000多億元,佔0.16%; 
擔保公司估計有300億元不合規的貸款,佔0.04%。這三類機構的貸款總和小於華夏銀行的一半, 或者興業銀行的40%。

小額貸款在貸款前的盡職調查時間一般很短, 管理成本高(因為單筆貸款較小), 客戶一般又沒有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但是, 在政策上, 他們受到了歧視性的待遇。目前,小額貸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不能拆借資金,不能經辦委託貸款, 負債率又受到政府的極不公平的限制 (小貸公司0.5倍, 而典當行1倍,擔保公司10倍,而銀行10-20倍)。

我們萬穗公司嚴格遵守政府的監管規則,收取的利率決不超過銀行基準利率的四倍。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同行也是如此。但是,我們渴望降低利率。而降低利率的至關 重要的因素在於從經濟利益上和制度上(而不光是嘴巴上)鼓勵所有金融機構參與小型金融甚至微型金融。供求關係會把利率降下來。現在最大的頭疼是設立機構太 難,資本金太小,負債率的限制太嚴。當我親耳聽到同事們對農戶說,「抱歉,沒錢可貸」時,我很難受。我們渴望看到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的槓桿率上去,業務量 上去,但是利率降下來。利率太高對於我們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太高。我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較低的利率,而不是較高的利率;但是,用行政辦法限制利率從 長遠來看,是不明智的。企業破產不是因為借了高利貸,而是因為計劃不周,管理不善。如果借不到應急的錢,企業破產會更多, 更快。

古今中外,小貸公司和典當行都是很活躍的行業。而且,與大家的偏見相反,這個行業的繁榮並不以宏觀調控 (或者貨幣緊縮)為前提;即使在資金非常充足的2007年和2009年,高利貸也十分興旺。在今天的美歐和日本也是如此。我堅信,中國政府和大眾一定會看到小貸公司作為一個行業對扶持微小企業和三農的巨大貢獻。隨著這個行業的成熟和形象的提升, 政府會提高它們的負債率的上限, 也會降低稅率而減少它們做帳外帳的誘惑。

 

吸引我投身小額貸款行業的原因有好幾個,包括政策的春風和萬穗團隊的勤奮。就在我到萬穗小額貸款公司上任之前的一個月和上任以來的這兩個星期,廣東省政府 辦公廳,省金融辦公室,市金融辦公室和粵財集團(再擔保)的主要領導已經多次來看我們並參觀我們在農村搭建的融資帳篷,探討扶持我們和全行業的具體設想。 我們很受鼓舞。國家開發銀行總行和廣東省分行的負責人在來我們公司調研之後,已經給我們發放7500萬元長期貸款。


那些沒有建立優秀團隊,信貸文化以及貸款流程技術的小貸公司和典當行一般沒有長期打算,也沒有任何社會責任感,現在已經碰到客戶不足的問題,他們可能最終歇業,或者尋求合併。但也有不少小貸公司和典當行會隨之繁榮,會到資本市場融資; 也會有行業性的服務公司出現, 提供融資和證券化的服務。

 

高利貸,一個堂堂正正的名字!有志的大學生,準備好你的簡歷,直接聯繫當地的小額貸款公司或者典當行或者擔保公司吧!用你的勤奮去改善它們。我從世界頂級的投資銀行轉到小額貸款公司,絲毫不覺得屈就,反而感到非常爽心。

作者是廣州花都區萬穗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最近會通過中信出版社出版《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修訂版),暢談投身實業和與股市若即若離的一點樂趣。與上 次一樣,稿費將全額捐給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馬良中學。廣州花都區萬穗小額貸款公司的地址:廣州花都區公益路23號北座鑽石商務大廈805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9

張化橋「割袍」

http://news.hexun.com/2011-06-24/130875097.html

 年屆50的張化橋捨棄證券行業的高薪和外資投行的影響力,決意開始一段新的“小而浪漫”的小額信貸業征程時,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的行動、妨礙他的信心。

  6月的一天,這位原瑞銀證券中國區副總經理,著名的證券分析師作出了一個輕鬆的決定:出任廣州萬惠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

 就在他作出決定的時刻,在央行連續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緊縮政策之下,他觀察了17年的A股市場一跌再跌,接近了2600點;房地產調控之劍依然高懸;中小企業遭遇比2008年更嚴重的困難、有著嚴重的資金飢渴;信貸規模控制、銀行間資金緊張且價高、市場和民間的借貸利率高企。

  「這幾年股市沒戲」

  和17年前他捨棄央行和大學講師的工作,投入到風起云湧的證券行業一樣,他再次選擇了做時代的弄潮兒,投身於小額信貸這一在他看來「既賺錢又積德」的行業。

  當本報記者6月17日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他所下榻的酒店餐廳裡見到他時,他仍然保持著數年前出現在媒體上「敢言」的形象,投資銀行家打扮、戴著眼鏡、學者風範、講話時瞪大眼睛看著你,聲音不大但非常有力、笑聲像孩童、語調抑揚頓挫、嚴肅而具有批判性。

  17年前他的選擇使他趕上了中國證券市場高速發展和大量中國公司海內外上市的美好時代。但今天這位連續5年榮登《機構投資者》最佳分析師的經濟 學家似乎對中國股市失望了,甚至對他從事多年的證券分析職業產生了懷疑和否定,認為「有點滑稽」,甚至對中國今天的A股市場說了不少「難聽的話」和「更難 聽的話」。

  他的老東家瑞銀最近的一份中國A股策略報告也認為,在市場不能明確通脹形勢與地產投資這兩個問題之前,指數將維持弱勢,瑞銀將保持謹慎。

  早在去年他就已經開始看空A股。2010年11月,張化橋的一個主題發言的題目就是:「未來幾年全球大牛市,中國除外」。

  對市場的看空以外,更多的是對中國公司的失望。2002年,他發表質疑紅籌公司格林柯爾的報告,受到了格林柯爾的起訴;隨後,他對另一個紅籌公司歐亞農業的質疑也差點為其帶來另一場訴訟。

  儘管近10年過去了,中國證券市場和中國公司類似事件依然不斷。最近爆出來的「研報門」事件和美國的中國概念股造假事件讓張化橋再一次印證了自 己的一些觀點,他毫不客氣地說:「中國公司和股市很畸形,公司的高管們串通一氣,沒有多少人會主持正義;審計師、分析師、券商、地方政府等同流合污,大家 都往市場上丟垃圾,最後的結果是估值水平越來越低。」

  他甚至有些憤怒:「一個公司是否上市並不很重要。上市只是一個融資的渠道和分享成功的方式。很多的好公司不需要上市。相反,爛公司上了市只是害人而己:害股東和監管部門。」

  「把注意力太投入在估值水平上,會忽略更重要的公司商業模式、前途和誠信。」他說。

  「高利貸賺錢又積德」

  任何人要想在我們正在經歷的特殊時代中扮演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有可能,但真正困難的是一個人在各個時段都能夠快速地理解變化——不但理解,而且適應,進而從理解演變為積極參與、最後略勝一籌。

  緊縮政策以來,央行一直以數量型工具在調控,為了避免存量貸款成本的提高和海外熱錢流入,央行一直在避免加息。

  張化橋認為貨幣政策的各種手段在效果上是完全相通的。他觀察到,雖然官方的基準利率沒有調整,但是市場利率早就調整了。他看到,不僅成千上萬的 典當行、租賃公司、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和民間貸款機構的利率早就上浮了;就連國有銀行也去掉了利率優惠、抬高了利息上浮、添加了「貸款諮詢費」,而且信貸 員的尋租行為也已經有所抬頭。

  不久前,張化橋在寧波出差。當地一位做貸款生意的人問他:「我的高利貸生意不錯,年回報率在25%左右。但我聽說A股市場很便宜,我應該轉一部分錢投資股市嗎?」

  張化橋笑答:「如果你能比較穩定地賺25%的年息,巴菲特都應該把錢分給你管。那25%的回報不光是可以,而是超級可以,如果你能取得那樣的回報,說明全國資金很緊,那麼資產的價格,包括股價一定會向下走。你為什麼要飛蛾撲火呢?」

  「放高利貸的人是既賺錢又積德,我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我不是英雄,不是雷鋒,我就是一個生意人。」在6月17日的專訪中,張化橋反覆向本報記者強調「不能把我描寫成雷鋒」。

  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假定這個公司永遠上不了市、永遠無法退出,你都認為是一項聰明的、有利可圖的投資, 那就是投資的最高境界了。小額貸款行業是我心目中的這樣的行業。它能賺錢,又能幫助中小企業、農民等在貸款上非常弱勢的群體。」

  當記者問到張化橋為什麼不像胡祖六等投行人士那樣提前退休進入PE行業時,他坦陳最近半年也研究了私募股權市場,發現機會很多,比他以前的想像多得多。

  「特別是在那長期飽受歧視的中小企業群,投資機會很多。如果你不介意它們還沒有上市,而且很久甚至可能永遠都無法上市,你的選擇空間就更大。」張化橋說他的弟弟就是小企業主,他非常能理解他在這樣一個宏觀形勢下的困境。

  當然他也沒有完全放棄他的老本行,他告訴本報記者他還會和朋友合辦一個小的投資公司,叫王朝投資公司,但是他的熱情在小額貸款行業。

  關於證券投資,他否定了他的舊方法:「宏觀經濟數據很多,極少數有用,大多數沒用。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專門研究宏觀數據,但是我最終覺得它們與投資的關係不密切、不穩定、不中用。」

  他在他那本《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中,如同巴菲特的老師、現代證券分析行業的開山鼻祖本傑明·格雷厄姆那樣,開始對證券分析的作用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在《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一書中,他開始提倡降低回報期望,控制貪慾,避免折騰,從而減少交易費用率。

  關於他的投資公司,他會用自己的新的投資分析方法來做了:「如果是長期投資者,只需要眯縫著眼睛,從遙遠的地方看看宏觀大趨勢即可,萬萬不可鑽進去,萬萬不可追求準確,不可研讀過分。我主張大家少看互聯網、少看報紙、少看研究報告。」

而選擇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持,他認為股權投資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不打算退出,那麼信貸是最直接的。

  張化橋認為,小額貸款不光是現在有市場,永遠都會有市場。即使在歐美和日本,它也很有市場。中小企業和農民根本上就是被大銀行冷落的。

「本人出身農民,略知一二。我從1983年來也一直幫弟弟做小生意。我發現,我們的銀行更願意做大生意,不願意做小的。他們的成本也太高了。專業銀 行的工資水平遠遠高於我們小貸行業,不光是工資,還有那闊氣、奢華、浪費、冗員、低效率以及對股東的冷漠和對客戶的缺乏熱情。」他說。

  小貸新兵

  在金融街威斯汀,一見面,他就給本報記者講訴了一個美國藍領工人向街邊小額貸款公司借100美金請女朋友吃飯的「浪漫故事」,但僅僅幾天,這個100美元的利息是20美元。

  他說這個故事非常打動他,在兩億多人口的美國,都有如此深入每個毛細血管的金融服務,他希望在中國,也是遍地有這樣的便利店似的小額信貸公司存在,每個人伸手就能獲得金融服務。

  從去年底開始,他對國內小額貸款公司展開了調研。到今年4月,在他已經調研了60多家小額貸款公司的時候,他選擇加盟到了廣州萬穗小額貸款公司。

  他對本報記者說那是他見到的最優秀的小額貸款公司。萬穗有37個信貸員,每個信貸員負責三個街道,每個信貸員對自己三條街道上的每個客戶都很熟 悉。他們知道他們的客戶老婆叫什麼,小孩在上幾年級或者有沒有工作,他做什麼生意,生意怎麼樣。「這看上去是個笨辦法,但是打基礎和控制風險,必須這樣 做。這是和其他小額貸款公司的重要區別。5年以後,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只是賺錢了,但是還是沒有管理小貸的能力,沒有平台和隊伍,而萬穗則是有能力有隊伍 的。」張化橋說。

  他選擇萬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真正在做「小額信貸」,單筆30萬以下。他看到很多其他小額貸款公司是在做大額貸款,利潤來得快,貸完了之後客戶經理就整天打麻將。

  同時他非常認同該小額貸款公司的原董事長蔣曉勤,認為她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制度設計得很公平,有一個好的管理基礎。

  蔣曉勤擁有28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會計、信貸等部門工作經歷,在去萬穗小額貸款公司之前是交行佛山分行行長。「張化橋拍板非常快,來我們公司看的當天就拍板要合作。」萬穗小額貸款公司總裁於文對本報記者說。

  2011年5月的一天半夜,廣州花都萬穗小額貸款公司原董事長蔣曉勤致電張化橋在香港的家,希望他代替自己擔任萬穗小額貸款公司的董事長。「我相信他來出任我們公司的董事長將更有利於我們公司的海外上市,或者說進入小額貸款控股公司然後海外上市。」蔣曉勤表示。

  駿合集團副總裁、上海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副秘書長張磊說如果理念和價值觀吻合,他們也會像蔣曉勤那樣引進像張化橋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幫助公司發展。

  張化橋表示,同意這個邀請,萬穗這個公司本身的規範是一個因素。原深發展(000001,股吧)副行長劉寶瑞此前離職去做小額貸款的事情也影響了他的決定。

  在商業銀行界,劉寶瑞是目前投身小額貸款行業最高級別的資深從業人士。今年2月,中國金融國際投資公司宣佈委任前深發展副行長劉寶瑞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該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以在內地合營開展小額貸款業務和財務諮詢服務為主。據瞭解,張化橋個人在該公司也持有一定的股份。

  業界人士分析,很有可能,張化橋會在內地考察多家業務規範、資本回報率較高的小額貸款公司裝進劉寶瑞所在的這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我也曾經患得患失過,畢竟我要放棄國際投行這樣的高工資,但是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了,還是想自己做點事。」張化橋坦言。

  於是他不再在股市飛蛾撲火,而是選擇進入了小額貸款行業,成為這一「中國本世紀初最有前景的細分的金融市場」的一名新兵。

  對這個行業的這一樂觀的概括是張化橋在五道口的一位師弟告訴本報記者的,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是從浸淫了10年的證券市場退出投身於小額貸款行業。

  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副總經理賴金昌也肯定了這個行業的巨大發展前景:「任何一個經濟中都有信貸需求,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存款 類機構來滿足,這是不可能的、也不應該這麼做的、也是有風險的;有一部分需求必須有非存款類的放貸機構來滿足,所以必須有非存款類放貸行業。」

  此前一些投資人並不看好小額貸款行業的投資價值。倫敦城市大學全球 政 策 研 究 所 的 研 究 員MicheleGeraci曾表示,在現有制度體系內,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無法給投資者、尤其是要求有較高的資本回報率的風險投資人帶來超額收益。

  但和中國所有因為政策的放開而帶來發展的行業一樣,政策可能的空間會帶來溢價,所有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人和職業經理人都抱著對政策空間的樂觀所產生的信心,當然還有幫助小微企業和農民解決金融問題的理想主義。

  張化橋便是其中之一,他堅信小額貸款目前面臨的資金來源問題,隨著行業的不斷健康發展,政策上會有進一步放開的可能,而且也會有其他的創新解決方法出現。

  但也有聲音說,「在證券市場中忽悠慣了的人」不適合做傳統的、運用小貸技術細緻考察信貸風險的小額貸款行業。「這完全是兩個行業,兩種玩法,不同的理念和不同價值觀的人的不同選擇。他是做經濟分析研究的,和我們做的東西不是一碼事,他不一定能玩轉。」批評者說。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黨 組書記、部務委員會副主席、小額信貸研究專家焦瑾璞則對本報記者表示:「這說明張化橋看好小額貸款公司的投資潛力,而且能幫助小額貸款公司插上資本的翅 膀,是有利於微小企業和三農發展的事情,是有社會價值的事情。目前這塊的金融服務還是空白,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的人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我們應該表示歡 迎。」

  焦瑾璞是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張化橋在央行的前同事,他們曾經一起住在北京北窪路的單身宿舍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5

我為什麼崇拜謝國忠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sql7.html

我為什麼崇拜謝國忠?
 
   謝國忠是當今中國最優秀的思想家之一。而且,他怎麼想就怎麼說。近年來, 雖然我跟他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的觀點不一樣, 但是我一直很崇拜他。他最近為《環球企業家》雜誌撰文, 提到維持低利率是赤裸裸的搶劫窮人, 養肥富人, 我非常同意。他說, 政府應該鼓勵有實際生產力的經濟活動,避免資產泡沫。利率應該與通脹率同步上升。比如說,一年期存款利率應該盡快調高到6%。讓利率保持這麼低的水平,就是赤裸裸地搶劫窮人,養肥富人。


我認為, 人民銀行一直避免大幅度加息,一直在用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額度來給經濟降溫, 無非是害怕利率上升而吸引海外熱錢, 加劇人民幣升值。可是我們未免太天真了! 貨幣政策的各種手段是完全相通的。雖然官方利率沒調整, 但是市場利率早就調整了。當然, 政府壓低利率, 也是因為我們的地方融資平台和很多低效率的國有企業已經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 低利率只能保護落後和低效率, 浪費寶貴的資源, 獎勵有特權獲得資金的人們和企業, 加劇社會不公平, 加劇資金短缺。無數的小企業根本借不到錢。這種擠出效應十分明顯。市場總有一個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均衡利率, 那麼, 如果一部分資金的利率被壓低, 那麼另外的資金的成本就只能很高。有人必須付高息, 只是因為另外的人沒付利息或者付了低息。就是這麼簡單。

 

人性就是人性: 用別人的錢與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是不一樣的;用捐款與用貸款是不一樣的;用低息資金與用高息資金也是不一樣的。用低息的資金, 那些垃圾項目也得以上馬, 而好的項目未必能夠借到錢。


關於小額貸款和典當業, 本人略知一二。我有幸在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工作。最近我撰文, "為高利貸平反昭雪"。假想這樣一種情況: 如果我們小額貸款公司的股東突然決定把所有的資金贈送給農戶和小企業,那麼,他們也就失去了繼續為客戶服務的本錢。如果小額貸款公司賺不到足夠的利潤, 股東們就會失去動力。這個行業就不會吸引更多的進入者。幾十年來, 我國大量的支農資金, 水利建設資金, 西部大開發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全部都走進了一個」肉包子打狗, 有去無回」 的死胡同。政府曾經試圖引進償還機制, 讓資金可以循環使用, 但是很遺憾, 基本上都失敗了。為什麼我們的努力沒有帶來一個自我造血機制呢?


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的人們渴望看到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的槓桿率上去,業務量上去,但是利率降下來。利率太高對於我們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太高。我們的根本利益 和長遠利益是較低的利率,而不是較高的利率;但是,用行政辦法限制利率從長遠來看,是不明智的。企業破產不是因為借了高利貸,而是因為計劃不周,管理不 善。如果借不到應急的錢,企業的破產會更多, 更快。

 

八十年代初,我們就大談利率自由化。幾乎三十年之後的今天, 我們還只是在談論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0

草根金融備受歧視,但很快樂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svgn.html

張化橋在新員工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新同事,歡迎加入草根金融行業,歡迎加入萬穗小額貸款公司。我想講兩個話題。一是我們草根金融從業人員的職業規劃。二是小額貸款行業的前景。目前,我 們受到的政策歧視很多。我們要爭取權利,以便更好地服務三農和微小企業。我們不要政府扶持,不要優惠,我們只要減少政策對我們行業的歧視就夠了。

(一)我們草根金融人士的職業規劃,

   我六月二十日離開瑞士銀行,加入了萬穗小額貸款公司。有人表示讚賞,有人不理解。但是,自己的日子還得自己過,我不太在乎別人怎麼說。人們的"震驚"讓我覺得我好像做了一件自殘的蠢事,委屈自己的事。我想說,我很高興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我父母和妻小也都很高興。

   我知道你們有的人是喜歡這個行業而來,有的人是勉強而來。但是,不管怎樣,我希望大家在未來幾個月能夠發現小額貸款行業的美麗,決定紮根這個行業。

   新來的同事中,有一個華南理工大學的畢業生。她問我,參加工作後,如何繼續增加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有針對性的學習才最有收穫。我建議,假想三年後你準備 自己開設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把這個目標當作你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會細心地觀察你的同事們每天在做什麼,為什麼那樣做,萬穗公司的流程和 制度,客戶評審和服務,等等。你會知道你必須做一個多面手。想想看:三年後你站在街上,大吼一身,我開店了!你想聘請六到八個員工,到哪裡去找?花多少 錢?如何說服他們加盟?這些人如何分工?你如何把這六到八個孤島連接起來?燈油火辣,樣樣都要你掏錢,你承受得了嗎?萬一前期的投入不能馬上有收穫,你怎 麼辦?

 

我們鼓勵大家要有另立門戶,開辦小額貸款公司的想法。我們願意幫你找種子資金。你們如果每天都有這種想法,你就會明白創業者的艱辛和孤獨!特別是在虧錢的 時候和前途不明朗的時候,他們更加孤獨。這兩個月,我領略了那種滋味。好在我不是在創業,我接過來的是一個運行非常平穩,讓同行們很羨慕的企業,而且我們 正處在一個沸騰的朝陽行業!

 

你們有些校友去了北大和清華上研究生。不要羨慕他們。你們還有些校友當上了公務員,或者找到了大銀行的工作。不要羨慕他們。讓他們羨慕你們吧!在職業發展 和個人收入方面,他們走上了一個平穩上升的軌跡。我們的起點也許比他們低很多,但是,我們的軌跡是一條斜率很大,很陡的曲線。三年後,或者五年後,我們的 軌跡會跟他們的相交。之後,我們的會超越他們的。我們的技能積累會更快,我們會更早實現財務自由。

 

我的希望是,我們的員工在跟親友和老同學聚會的時候,用很自豪的口氣說,"我在萬穗小額貸款公司工作。那是一個和睦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工作有意思。我們的待遇也很不錯"。

 

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變得枯燥。但是,我們的工作也真不錯:我們你的客戶分佈在所有的行業。這是一個學習真本事的課堂。書海茫茫,讓我們經常失去方向。我們很多人每天雙眼盯著電腦,在漫無邊際和沒有意義的新聞和噪音中度日。這不叫學習。我坦白,我也經常如此。

 

關於學習實用的東西,我講講個人的故事。我在大學和研究生時學得都是宏觀經濟學。畢業後,我做的也是經濟學研究。直到1998年底我被匯豐銀行開除。我失 業了四個月。那時候,亞洲金融危機正處於最惡劣的階段,香港的各類商業機構都在裁員。我去找工作時,面試的人都說,你專業還挺不錯的,但是我們沒有空缺。 有一個英國投資銀行(Caznove 嘉誠) 的女主管對我說的那番話讓我終身難忘。她問我,"你能否告訴我,你將如何為我們賺錢?你要先為我們賺錢,我們才能有錢付你的工資"。我大吃一驚!我以前從 來沒有想過這種事。我們傳統的觀念是,你當僱主的,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你安排我幹什麼,我就干什麼。我不高興,就跳槽。她的話真的幫我開始為資 本家考慮。我很感謝她改變了我的職業觀。那以後的十多年裡,我一直跟她有來往。雖然我和她算是競爭者,但我還幫她的幾個大客戶安排了在北京的會議。我喜歡 用這個故事來教育我的孩子和侄子們。

 

當時,我無法告訴嘉誠的她,我如何能為嘉誠賺錢。於是我也沒有獲得嘉誠的聘用。幾週以後,我的老東家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請我回巢。又過了幾個月,我的另外一 個老東家,瑞士銀行,也請我回巢,還加薪晉級當研究部主管。你可以想像我的感激。不過,瑞士銀行的老闆有話在先:瑞銀的中國研究部必須是《機構投資者》雜 誌前三甲,否則會炒魷魚。那幾年,我真的是拚命了。兩年後,我排名第一,一直維持了五年。後來,我眼看撐不住了,我就跳到了一家上市公司工作。

 

我扯的太遠了。我想說的是,你們可以先站在資本家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你為資本家著想,你就容易成為資本家。你們如果三年以後自己開辦小額貸款公司,你準備好了嗎?

 

(二)我想講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行業的美好前景。上週,我快八十歲的父親從湖北農村來廣州的花都區看我,還帶來了我的侄子們。我的妻小也從香港來會合。 他父親坐了一整天的汽車和火車,晚上八點才到酒店。晚上十點多鐘他還堅持要去參觀我們的三個分公司。我們有些同事還跟他說過話。看到你們那麼晚還在跟客戶 談貸款,他說,信用社一定不是我們的對手!

 

起初,我父親對我開辦"信用社"非常不滿,因為在他眼裡,農村信用社的形象不好。我跟他解釋,我們跟信用社有兩大區別。一是,我們不能吸收存款。我們受到 的限制和監管比信用社多很多。因為成分不好,我們受歧視。第二,信用社一般都有幾百個股東,或者幾千個股東(美其名曰社員),而我們只有13個股東。股權 太分散,每個人都擁有一丁點兒,也就沒有人關心信用社。於是,管理層和地方政府想怎麼蹂躪信用社都可以,沒有太多人站出來維護信用社的利益。這也就是全民 所有制企業的最大問題。當然,信用社也有很多優秀的管理人員和員工,地方政府也有大量好幹部,但是,中國的信用社在根本制度的設計上是完全失敗的。

 

很多人說,我們微型金融會被銀行的小貸部門打垮。你們天天跟他們打交道,你們相信嗎?銀行的行長們都是大大的好人,但是,把你我放到他們的位置,我們同樣 有難處。他們每天的議事日程都排不上微型金融。今天他們要抓存款,明天要抓大客戶貸款,未來的三天裡,領導們一批一批地來視察,他們要送往迎來。他們太忙 了!另外,他們的審貸時間和標準也完全不適應微小企業和消費者,只適應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

 

還有人說,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眼下的火爆只是因為宏觀調控。我認為這完全是誤解。美國和日本的小額貸款行業今天也很繁榮。你們記得2009年,當中國四萬億 宏觀刺激資金水漫金山的時候,我們的行業也同樣興旺。根本原因是,銀行彎不下腰來做我們所做的事情。這也是市場細分的結果。當然,今天的信貸緊縮使我們可 以收取更高的利息,但是,我們的根本利益和長期利益在於利息更低,而不是更高。利息太高,對我們的客戶和我們來說,風險都太高。我們希望政府讓我們增加融 資渠道,提高負債率。現在,政府給我們定的0.5倍的負債率的上限是很有歧視性的。相比較,銀行有10-20倍的負債率,信用社就更高了。當我們負債率提 高時,就會有更多的資金用於發放微型金融,我們也就有能力降低利率。當然,因為供求關係的變化我們小貸公司也會被迫降低利率。

 

草根金融是慈善,但是,政府的政策不應該把草根金融的發展建立在人們的慈善心腸上,應該給予公平待遇,不應該歧視草根金融。首先,政府不應該限制銀行對小 額貸款公司的貸款。你想想,銀行能夠自主地對普通工商企業貸款,為什麼不能自主決定對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呢?允許銀行貸款,銀行不見得就會貸款。目前,小額 貸款可以從銀行獲得相當於股本50%的貸款,但是很多小額貸款並沒有得到貸款。為什麼?銀行不願意,銀行知道如何區別對待。退一萬步,即使銀行不能貸款給 小額貸款公司,政府也應該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從其它渠道獲得融資,比如發債等等。現在我們的股東或者百貨商店或者化工廠想借錢給我們,政策都不允許。我們的 待遇連普通工商企業都不如。作為一個行業,我們不要政府扶持,不要優惠,我們只要政府減少對我們行業的歧視就夠了。

 

最近,我去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做調研,我發現他們都做的不錯。原因在於大家用自己的錢做生意都很小心謹慎。這個行業不吸收存款,也就談不上系統性風險。我們放款分散,也就從源頭上解決了爛帳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3

小額貸款公司請求政府鬆綁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t1vs.html

2011年8月4日,由中國金融學會和內蒙古自治區金融辦公室組織的第二屆中國小額信貸創新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下面是廣州萬穗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張化橋的發言摘要:

各位同仁,我認為,我國銀行在貸款上對小貸行業的歧視和政府的過度限制,極大地制約了小貸行業的發展。我們需要穩定和平等的政策。我們強烈呼籲政府給小貸行業鬆綁。

今天,我想談談我們這個行業面臨著幾大問題。最大的問題當然是小額貸款公司的槓桿問題。有人說銀行系統不應該給小貸公司貸款,因為小貸公司太亂了,但事實 上,小貸公司一點都不亂。我們管自己的錢,非常小心。我訪問過七八十家小貸公司,他們大都做得非常好。即便有違規,也只是極少數。他們不吸收存款,也就談 不上系統性風險。整個小額貸款行業的貸款總規模也不過就相當於半個華夏銀行, 或者半個興業銀行而已。

現在銀行系統對我們非常歧視,他們給房地產公司貸款, 給化工廠貸款,給煤礦貸款,都沒有人為的上限, 但是給小貸公司的貸款卻不能超過我們的股本的0.5倍。而且事實上,很多小貸公司根本不能從銀行獲得任何貸款,為什麼?有些銀行的人害怕得罪某些對我們行業有抗拒的人。另外,銀行也會區別對待。允許我們從銀行獲得貸款, 不等於銀行就一定會給我們貸款。政府給我們規定負債率的上限,實際上小看了銀行的判斷能力; 這個上限對於好的小貸公司來說是一種不公平的歧視,而對壞的小貸公司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它們反正拿不到貸款)。

銀行可以把我們當成普通的工商企業,他們自主決定貸不貸,貸多少。退一萬步講,即使銀行不給我們貸款,政府把銀行的手捆住,但是把小貸公司的手也捆住,就 太沒有道理了!銀行不給我們貸款,我們應該可以發債,或者從我們的股東或其它工商企業獲取資金。現在銀行有十倍到二十倍的槓桿,能吸收便宜的存款,而我們 不能吸收便宜的存款也就罷了,槓桿率的限制非常不公平。我們不要政府扶持,不要優惠,我們只要減少歧視: 稍微有一些歧視,我們可以接受。

怎麼看待小貸行業的高利率?有人說我們是放高利貸的,其實絕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都嚴格執行了政府規定的利率上限(銀行基準利率的四倍)。那麼怎麼看待市 場的高利率呢?我覺得高利率是通貨膨脹的必然結果。如果通脹為10%,誰願意用7%的利率貸款給你?那不是明擺著的虧錢和補貼你嗎?

現在民間的借貸利率比銀行的基準利率高很多倍。這說明,我國的金融政策是有問題的,我們銀行根本沒有彎下腰來扶持中小企業才出現這種現象。如果金融政策沒 有問題,利率不應該這麼懸殊。低的利率只能鼓勵低效率的投資。人性就是如此:用高利率的資金跟低利率的資金是不一樣的,用別人的錢跟自己掙的錢是不一樣 的,用貸款跟用捐款也是不一樣的。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對低利率政策有很大的意見。這也是國內科技扶持資金、財政的各種補貼、農業補貼、西部大開發資金等 等,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原因。低利率鼓勵懶漢、低效率、特權和腐敗。市場總有一個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均衡利率。如果一部分資金的利率被壓低, 那麼另外的資金的成本就只能很高。有人必須付高息,只是因為另外的人沒付利息或者付了低息。有人借不到錢,只是因為另外的人佔用或者浪費了資金。

政府和社會應該讓小額貸款的人們賺錢,賺很多的錢,要讓另外的人嫉妒,並且都想進入這個行業。政府應該把門打開,讓別人衝進來,衝進來後市場資金的供求關 係就變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有更多的資金扶持三農,扶持微小企業。現在我們的政策不是這樣。我們小貸行業的股本回報率(10%左右),遠不如那些官 僚主義嚴重和鋪張浪費的國家銀行(20% 以上),這說明什麼問題?小額貸款行業受到的歧視和限制太多。  
 

  
很多人批評我們這個行業,說我們很多小貸機構沒有長遠打算,只顧放大額貸款,不願做微小貸款。可是政策是如此的歧視我們,如此不可靠,人們當然不敢有長遠 打算。我們廣州萬穗公司專注小額貸款,那是因為我們喜歡微型金融,我們有很長遠的考慮,想把這個事業做紮實,但是政府如果希望每個公司都這樣做的話,光靠 政策、光靠鼓吹雷鋒精神是不行的,必須給業內人士一個做長期打算的商業理由。不能把政策建立在慈善和雷鋒的基礎上。

目前,絕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不願意做長期打算。業內人都知道,做幾千塊錢的貸款、幾萬塊錢的貸款,太麻煩,工作量太大,要聘請很多人,吃很多苦;投資於基 礎設施和培訓,不值得。我們萬穗公司請了五十個員工,但是很多公司只請了五六個人,為什麼?現有的政策設計有問題。不要只是呼籲小額貸款公司"做細活,沉 下去"。

再說說單個股東持股的上限。當股權太分散時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股東們都不認真,因為不值得認真。沒爹沒娘的孩子被人欺負,沒人關心。小貸機構應該有一個 或者幾個大股東,他們非常在意這個生意,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監控管理層。我在投資銀行工作了十八年,我看投資銀行在西方是失敗的,2008年基本上都垮掉 了,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股權太分散,每個股東只持有那麼一丁點兒,就導致沒人疼沒人愛,完全被內部人控制。那些銀行都破產了好幾回,他們的高管還拿著高 薪和獎金,每個人拿幾百萬美金甚至幾千萬美元的年薪還罵娘。所以我希望大家考慮,我們要有強有力的大股東監控管理層,同時,我們要讓這個行業非常有利潤, 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資金長期支持三農和微小企業。

單一股東 20% 或者 30% 的持股上限很可笑, 因為大家明明知道代為持股很普遍。我們中國這麼多聰明人,為什麼偏偏要設計出一套明顯沒有道理的政策,然後又眼睜睜地看著大家違背它呢?大家把法律和政策都當成了兒戲。一項政策如果三令五申還沒有效果,你要看看政策是否合理。

最後一個問題,現在全國3300家小貸公司是否太多?我看一點不多,反過來太少。他們能夠收取24%的平均利率,而且大量的客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說明 他們的資金太少。政府應該鼓勵更多小貸公司的設立,給他們平等待遇。另外,正如前述,整個行業的貸款規模還只相當於一個中型銀行(興業銀行)的一半,只相 當於中國國內信貸總額的0.5%。這個行業還太小,增長空間極大。改變資金的供求關係,才能把這個板塊的利率降下來。我們小貸公司希望降低利率,適度提高 槓桿率,提升貸款能力。 我們對目前的狀況是很不滿意的。

眼下,大談風險控制是一個很時髦和很酷的事情,它顯示出人們的老練和富有責任心。但是,風險控制不應該成為無知的藉口,不應該成為政府部門「管卡壓」的藉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93

我真希望高利貸到處氾濫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tgpq.html

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害怕這個, 那個他們害怕索羅斯和熱錢, 害怕農貿市場, 害怕自留地和二道販子現在, 很多人害怕高利貸但是, 我坦白, 我真希望高利貸到處氾濫: 如果每個人都放高利貸, 結果是資金供應大增,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利率會大跌! 那太好了: 中小企業會大受其惠。

 

中國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需求, 使大量資金被用到了低效率的地方 (比如某些國企, 地方融資平台和有特權的地方) 結果是該用錢的企業沒有機會這種擠出效應大家都知道而且, 市場總供求決定了有一個均衡利率:當一部分資金的利率被人為壓低時, 另外的資金的利率就必然更高。兩者有因果關係。

 

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任何商品的價格也遵循同樣的規律: 壓低價格只能導致短缺,配給,開後門,腐敗和浪費。我以為八十年代我們已經把這個道理完全弄懂了的, 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不懂的人還是太多。我認為, 對付高價的辦法就是讓它高價: 高價格刺激供應, 抑制需求, 導致新的平衡

 

簡言之, 我認為, 政府應該鼓勵全國每個人和每個銀行都去放高利貸, 特別是放高利貸給中小企業; 你猜猜結果會怎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2

作為股民, 我究竟想賺誰的錢?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ts02.html

我最近老是在想一個問題: 作為股民, 我究竟想賺誰的錢? 如果我想賺上市公司的錢, 那麼我就必須選擇那些從長遠來看有成長潛力的好公司, 耐心等待它們成長(畢竟,草長出來也是要花時間的)。如果我想賺其他股民的錢, 那麼,我就必須學點心理學, 或者學會打聽消息, 試圖先人一步, 著重分析短期的經濟數據, 和公司的財務數據, 以及猜測其他人對這些短期數據的反應 (求二階導數)。

從短期來看, 股市基本上是一個零和遊戲。 如果你做短期, 那就只能依靠比別人聰明或者幸運, 賺其他股民的錢, 因為公司的業務不能在短期有明顯變化。但是, 股市在中長期並非零和遊戲。

 

有幾個道理, 我們也許可以串起來(它們實際上是同一個道理的幾種說法):

 (1) 短期投資就是想賺其他股民的錢; 長期投資就是想分享上市公司在生意中賺的錢;

 (2) 短期投資只需要研究股民, 研究股票; 而長期投資者才需要研究上市公司;

 (3) 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 而實際上, 我們就是大多數人。

 (4) 短期投資者需要關注價值窪地, 而長期投資者關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的結果, 不需要太看中間的過程。

 (5) 上市公司的董事們經常被迫賺錢, 因為他們的買賣受到限制。

 (6) IPO是一場熱鬧, 虧錢容易賺錢難。

 (7) 總的來說, 做PE股權投資的人們比做二級市場的人們好像聰明一些。對不起, 我說這句話, 會得罪太多人。請允許我收回這句話。做PE股權投資的人們跟做二級市場的人們相比,贏在了起跑線上。他們投資的企業也許能夠上市, 也許終究不能, 所以他們一般被迫留足了空間, 而二級市場的人們總是指望"見勢不妙,撒腿便跑", 可是我們總是在還沒有來得及跑掉之前, 資金就不見了一大半。這時候, 於心不甘, 繼續持有, 於是我們就虧了更多。

 (8) 最好不要做預測; 如果你一定要做預測, 那就只做長期的, 模糊的和方向性的預測。預測幾個月以後的物價, 金價, 銅價, 匯價或者股價, 實在是不明智的。

   去年9月, 我出版了<<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一書。但是, 醒悟需要一個過程, 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在股市泡了17年, 中毒很深的人尤其如此。 最近, 我把今年繼續思考的結果放到了書中, 把過時的內容剔除了。這個更新本將於10月份擺在你面前, 我自己很滿意。謝謝編輯沈家樂和卓巧麗; 也謝謝讀者給初版所提的很多意見。是為修訂本之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3

小額貸款公司想關門大吉?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txfs.html

最近,我聽到風聲,有小額貸款公司想關門大吉。另外,還有幾個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發起人退意已定。為什麼?根本的原因在於過分的監管,社會的歧視以及過低的回報率。

他們有一大堆牢騷。首先,政府對負債率的限制太過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8%到10%,也就是說,銀行的槓桿率大約是十倍或者十幾倍,一般的信用社就更高 了。而小額貸款公司的槓桿率只有0.5倍,他們必須主要依靠股本金。所以,現在全國小貸行業的淨資產回報率不到10%,遠不如銀行和信用社,雖然小貸公司 的高管和員工更加辛苦。

有些小貸公司的老闆說,鑑於現狀很難改變,還不如把公司關掉,自己用個人的名義發放高利貸。民間借貸不僅合法,而且還不用繳稅,也不受監管,自由自在。

由於我們的愚昧,中國開放小貸行業的時間比亞非拉貧窮國家晚了幾十年。2008年,中國開放小貸行業,大大擠壓了高利貸的生存空間,幫助了大量弱勢群體, 解決了許多個人和企業的資金急需。但是,現在民間利率還是比銀行基準利率高出7到8倍。這個事實充分說明三個問題。一是我們小貸公司的資金實力太弱。二是 我們的銀行還不肯屈尊降格為中小企業服務。至少可以說,他們還做的太不夠。三是我們銀行的基準利率太偏離市場供求關係,偏離通脹率所決定的合理利率。

2008年,中國開放小貸行業是一個進步。但是,現在的政策限制讓很多熱情洋溢的從業者失望。有些人後悔當初費了那麼大的力氣去申請牌照,捆住了自己的手。

現在,小貸公司不僅在政治上和社會上收到巨大的歧視,也在業務上收到歧視。它們甚至連普通的工商企業還不如。普通的工商企業並沒有負債率的上限,只要有人 願意貸款給它們就行。小貸公司既不允許從銀行獲得相當於0.5倍註冊資本以上的貸款,也不允許從股東或者其他來源獲得貸款,當然更不允許接受委託貸款。很 多人說"那是為了防止系統性風險",這話聽起來很酷,但是實際上缺乏常識。小貸行業不吸收存款,何來的系統性風險?這些人拍拍腦袋,想當然地說小貸公司有 這個那個問題,但是有多少人說這話之前做過踏踏實實的調研?多少人是因為偏見在作怪?

有些官員十分荒唐地認為,銀行貸款給小貸公司風險很大,而發放千億萬億給地方融資平台,給低效率和摧毀經濟價值的國有企業反而沒有風險。這不僅違背常識,也是對中國納稅人的侮辱!

國務院一號文件和36條政策都強調要辦好民間金融組織,要大力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但是,我們政府的有些部門和官員陽奉陰違,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百般刁難, 藉口諸多。小貸行業現在僱傭6萬多人,直接創造就業。同時,它們支持大量被銀行遺忘的角落,間接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也為社會的公平做了貢獻。

現在政府對小貸行業的限制很多,包括單一股東的股權比例上限。最大股東只允許持有小貸公司的20%或者30%的股份,但是他們的責任很大,而另外的股東搭 了便車。如果他們把生意做好了,那是應該的,沒人感謝他們;而犯了錯誤卻會受到監管者和其他股東的責難。幾年下來,這種狀況還沒有改變,讓很多發起人股東 失去了積極性。

有些大股東為了避開"單一股東的持股不能超過20%或者30%"的限制,就委託他人代為持股。但是,他們提心吊膽,畢竟這是有風險的,而且他們也有犯規者 的自責。我們為什麼要制定沒有道理的政策,逼良為娼呢?假設我們制定一個"男人上午不准呼吸"的政策,有多少男人會嚴格執行呢?

類似的離奇的規定還有很多。比如,一家小貸公司只能從兩家銀行貸款。為什麼是兩家,而不是三家或者八家?普通工商企業受到同樣的監管嗎?

此外,我認為,小貸公司不准跨地區經營的規定也十分錯誤。只能在同一個小區經營不僅規模不經濟,而且加重了小貸機構的業務風險。我想問,政府究竟希望小貸 公司生龍活虎,造福三農和微小企業,還是希望小貸公司搖搖欲墜?允許小貸公司跨地區經營必然帶來競爭和整合,在全國創造出幾十個強大的小貸公司。目前的政 策只能迫使大家弱不禁風。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正在重複農村信用社的政策上的錯誤:到處是小而全,沒有競爭能力,沒有創新能力的機構。在印度,孟加 拉國和印尼,有些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數量高達十萬,而中國小貸公司的客戶數量很少超過兩千。

鑑於有些業內人士心灰意冷的狀況,我建議政府盡快考慮如下改進。
(1)完全取消持股比例的限制。農村信用社在過去六十年來的失敗就是因為股權太分散,沒有人關心它們的命運。股東太多,就相當於全民所有,也就相當於無人 所有。我們大家都知道國有企業的最大問題。我認為,小貸公司需要一個或者幾個強大的股東,領著大家往前走,而不是一大批不疼不癢的小股東互相推諉。

(2)大幅度提高銀行基準利率。現在,有的企業和個人從銀行騙取貸款或者與銀行的官員串通起來騙貸,然後發放高利貸,從中牟利。這是我們利率政策的悲劇。 只要有價格雙軌制,就必然有腐敗和套利。我們的計劃經濟在過去幾十年為什麼失敗?大家都知道物資配額的結果是什麼。對於我們小貸行業來講,我們渴望利率降 下來。這樣才安全,才可持續。我們需要的是提高業務量。

(3)把小貸行業的負債上限從0.5倍提高到2倍。假想政府允許小貸公司達到一萬倍的負債率,有幾個傻瓜會給小貸公司發放一萬倍的貸款呢?現在,政府允許 小貸公司獲得0.5倍的銀行貸款,但是迄今為止,大量的小貸公司並沒有獲得任何貸款:有些小貸公司不需要貸款,有些沒有能力獲得貸款。

(4)允許並鼓勵小額貸款公司跨區經營並且整合。目前小而全的狀況實在上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全國三千多家小額貸款公司都在一個一個小小的籠子裡面耍大刀,施展不開拳腳。他們做大量重複的勞動:一個個芝麻大的董事會,芝麻大的監事會,每個人都在低層次做ABC, 沒有資金,人才和時間做起碼的金融創新。

合法註冊的小貸公司要想搶佔高利貸和非法集資的地盤,必須在監管上有優勢(起碼要有平等的環境)。如果他們覺得捆手捆腳,他們如何能夠競爭呢?我們扶持微小企業和三農豈不成了一句空話?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7

美國為什麼沒有高利貸?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u61l.html

張化橋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演講節選(9月24日)。

全民放高利貸?產業空心化?我第一次聽到這兩句話時,肚子都笑疼了。說這話的人完全不顧常識。全民放高利貸就是一個前後矛盾的話。如果全民發放高利貸,那 麼借款人是誰呢?其次,如果大家都放高利貸,供求關係就會發生變化,高利貸不就成了低利貸嗎?那太好了!中國千千萬萬在掙扎的小微企業有救了!現在,民間 利率那麼高,這件事情本身就證明放高利貸的人太少了!不是嗎?在座的100多人,有幾個人發放過高利貸? 請舉手!

關於產業空心化的說法更可笑。如果生產紐扣的中國工廠都"不務正業"去放高利貸,那麼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將沒有紐扣可用,那將是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怎麼辦?紐扣的價格會大漲!漲到比放高利貸更加有利可圖。暴利展現!於是,.... 那些生產紐扣的老闆一定會殺個回馬槍。所以,好心的評論家們千萬不要擔心產業空心化。當然,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牙膏,襯衣,機床,家具等等。不過,我披露,我家儲存了一些紐扣和牙膏,萬一廠家都去放高利貸,我怕買不到紐扣和牙膏。

 

昨天,五道口30年校慶時,有個校友問我,為什麼美國沒有高利貸。我的回答是,其實美國是有的。他們的名字比較好聽,他們叫風投,直投,PE,對沖基金或者投行。其實,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借款(包括中國的)也是高利貸。30%以上的年化利率還不是高利貸嗎?

此外,美國還有大量為信用記錄有缺陷的人們,短期急需用錢的人們以及低收入和無資產的人們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他們的年化利率也非常高(更高)。

當然,在市面上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歐美國家沒有中國那麼多高利貸現象。為什麼?高利貸是相對於低利貸而言的。我們中國的利率管制刺激了貸款需求,鼓勵 了低效率的貸款項目,導致了資金市場的嚴重供不應求。我們的銀行體系用超低的利率向國企,地方融資平台,和有"辦法"弄到貸款的人們發放貸款,那麼,結果 是,高效率但是沒有"辦法"的項目被擋在了銀行外面。這種擠出效應很顯然。

資金市場有一個總供求關係,由此決定了一個均衡利率。一部分資金(民間市場)的利率很高,主要是因為另外的人付了超低的利率。一部分人借不到錢,只是因為另外的人多佔了資金。美國利率早已市場化,普通的高利貸也就沒有生存空間。

 

1986年,我從五道口畢業時的論文標題是,中國利率自由化的途徑。我很高興地發現,現在25年雖然過去了,你們還是可以選擇同樣的標題做畢業論文。真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8

宏观调控也许已经大获全胜 张化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u9sd.html

这一年多来,中国政府在反通胀方面的力度举世瞩目。只有一个很有自信和执行力的政府才能在短期内做得如此坚定和彻底。但是,在大家喊"加油,加油"的时候,也许,这个胜利其实已经获得了。

 

说这话,我冒了很大的风险。首先,我在基层工作,对全国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其次,目前宏观数据显示经济依然相当"不错"。很多人说,经济还是过热。

 

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从来不是科学,而是一个非常高深的艺术。政策产生效力通常有时差,而时差究竟是多少也不稳定。而且海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和未知数也会起作 用。本人跟很多同行一样,经常指手划脚,批评政府的政策太松,太紧,太早,或者太晚。但是,大家站着说话腰不痛。把你我摆在决策的位置上,我们行吗?

 

不过,我还是想斗胆说说看法。我认为,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已经做得相当成功。如果我可以进言的话,我觉得,政府现在有三件更为迫切的宏观经济政策要调整: (1) 在资金市场, 开闸放水, 但是提高水价,(2) 减税,(3) 限制地方融资平台。让我一一道来;

 

第一,政府应该考虑在放松信贷流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抛弃贷款额度限制)的同时,大大提高基准利率水平。现在企业(国企除外)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利率高 低,而是能否获得资金。健康的企业不在乎利率高几个点,而衰败的企业觉得无息贷款也没法承受(毕竟,本金还是要还的)。众所周知,我们周围有大量摧毁经济 价值的企业。目前的利率政策奖励低效率的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恶化资金短缺,加剧金融市场的腐败和不公平。在增加资金供应量的同时,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会 有助于民间利率的降低和高利贷的降温。

 

政府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全面减税。高税率鼓励逃税,窒息经济,妨碍创业和就业。高税率实际上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原因是逃税和经济活动的减少)。各种减税政策往往创造腐败和私下交易。

 

第三,大大限制地方融资平台的功能。他们多数的活动是低效率的和摧毁经济价值的。而且,他们推高了原材料价格,乃至整个通胀,恶化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 生存条件(比如,恶化了融资环境,破坏了公平竞争)。确实,现在经济也许还需要降温,但是,继续降温不应该以中小企业为代价。温州和其它地区的民间集资和 出现的问题充分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存款利率太低,二是中小企业急需资金,而又无法从银行获得支持。

 

请允许我归纳一下我对目前经济状况的看法。
(1)中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但是,只要克制地方融资平台的活动,通胀压力会大大消除,中国经济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公平性也会改善。
(2)过度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只是提高了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和利率,而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和有办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人们没有受伤,只是中小企业受伤很重。同时,存款人损失很大。
(3)如果现在的经济政策不马上调整,国内股票市场还可能再大跌。银根太紧,必然有所伤害。从现在的银根和市场利率来看,国内股票基本上都太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