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勝龍交棒陳磊接任 迅雷雲計算戰略勝算幾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1/163888.shtml
鄒勝龍交棒陳磊接任 迅雷雲計算戰略勝算幾何?
藍燈燈
複蘇中的迅雷迎來了新的調整,這家老牌互聯網公司在最近這段時間動作頻頻,這次則是一項重大的人事調整。
迅雷換CEO了。
6月29日,迅雷宣布,聯席CEO陳磊將出任迅雷CEO和董事,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這個決議將在2017年7月6日生效。迅雷公司的創始人鄒勝龍則繼續作為董事長,關註公司的戰略方向,包括AI在內的雲計算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戰略投資。

迅雷董事長鄒勝龍
按照鄒勝龍的說法,陳磊表現出了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業務突破能力,從無到有建設了迅雷眾籌雲計算業務,這項業務已經成為了迅雷未來轉型的關鍵性產品。
按照迅雷內部人士的說法是,鄒勝龍在今年年初就向董事會提出提拔陳磊作為CEO,但一直未能通過。可以看出的是,鄒勝龍用了2年的時間,觀察和培養接班人,如今終於“修成正果”。
“我和董事會一致認為,陳磊有能力承擔完全CEO的責任”,鄒勝龍在內部信中提到。

迅雷新任CEO陳磊
經過美國資本市場的洗禮,如今的迅雷已經截然不同。根據迅雷2016年全年財報顯示,公司總營收1.57億美元,同比增長20.7%,其中迅雷的戰略業務雲計算,2016年收入同比增長230.4%。鄒勝龍表示,迅雷的雲計算業務經過近3年的積累,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不僅如此,迅雷的其他業務也都進入了穩步增長期。鄒勝龍說,包括短視頻和直播在內的移動端業務,有望在今年取得進一步的巨大成長;而迅雷的傳統成熟業務——會員,也在繼續穩健前進。體現在數字上的話,2017年第一季度,迅雷短視頻日播放量超過2億,付費會員超過400萬,雲計算產品獲得了小米、愛奇藝、熊貓直播、快手等百家企業的認可。
一定程度上,自從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之後,迅雷就開始醞釀了一系列轉型的措施,而這個階段,很可能是到達了轉型的收獲期,這個時候,作為企業的創始人,鄒勝龍就可以脫離日常事務的束縛,從戰略層面對公司進行更多頂層設計,以幫助企業開拓更多業務,走得更遠。在公司業務層面,可以交給陳磊,讓其投入更多精力。
陳磊也向迅雷和鄒勝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2014年加入迅雷後,他擔任CTO,負責雲計算業務;2015年11月,開始擔任迅雷聯席CEO。迅雷雲計算業務自 2015 年第三季度推出後,連續七個季度實現高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該業務實現了環比增長36.3%、同比增長86.5%的增幅。
在戰略業務上,選擇有能力的人,鄒勝龍的“主動交棒”,顯得水到渠成。未來,鄒勝龍將以董事長的角色,用更廣的視野,從更高維度幫助迅雷進行戰略探索和規劃。他也透露了未來的方向:人工智能。他表示,未來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學方向上,幫助迅雷進行包括AI在內的雲計算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相關的戰略投資和戰略布局。
迅雷算得上是國內最老牌的互聯網公司之一。2003年,鄒勝龍和程浩共同建立了迅雷,通過下載服務一度席卷了中國互聯網用戶。2014年,迅雷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了美國上市公司。
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因為遭遇版權和國內監管,影響了核心業務,迅雷可以說是沈默了將近2年的時間。利空出盡之後,迅雷也在不斷和時間做鬥爭,想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尋找到新的方向。

雲計算可能算得上是迅雷最佳路徑。迅雷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重要資源和優勢也正是在於有超過70億的內容索引,因為這樣的積累,再加上迅雷P2SP技術,用戶可以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實現更快的下載。同時,根據用戶海量行為數據,迅雷部署散布全國的分布式數據中心,建立了由上萬臺雲加速服務器節點和全用戶終端參與分享的眾包網絡,構成了迅雷特有的分布式混合雲結構。這樣的組合,不論在數據傳輸速度還是在質量上,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此外,鄒勝龍透露,迅雷已經於去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主要工作就是把人工智能的技術變成人工智能工程的工具。“迅雷的前臺是下載,後臺是數據傳輸,所以迅雷會把在算法上的突破用到數據傳輸上去,有很多網絡上的優化,可以通過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來做。”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過去一段時間,雲計算已經被賦予了極強的想象力。投資大師巴菲特也表示,後悔錯過亞馬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家公司的雲計算能力。而在今年,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公司都在全力投資這一項業務。
從創業之初,迅雷就明確了自己的願景,讓互聯網數據傳輸像水和電一樣,簡單、可靠和接近免費。可以預見的是,迅雷的用戶積累,技術優勢以及人工智能的加持,將給迅雷的業務帶來真正爆發性的增長。
[本文作者藍燈燈,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迅雷
贊(...)
分享到:
追蹤「北水」至愛 增投資勝算 馮成章
1 :
GS(14)@2015-04-27 19:08: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7/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自從4月8日復活節假後,北水突然淹至,恒指急升,不少本地投資者才覺醒滬港通對港股可以發揮的巨大威力,如今更多人正在憧憬內地公募基金稍後的到臨。為了捕捉先機,投資者都在問:「大媽」(註:對內地投資者的俗稱)喜歡買什麼?與其聽別人亂估,不如到港交所(0388)的網頁尋找答案,因後者每天收市後,都會公布當天在港股通機制下成交最多的10隻股票,而且更會詳列個別股票買入及賣出總金額。儘管港交所只提供十大成交股票的數據,但只要有系統地追蹤這些數字的變化,仍可大致窺探出「大媽」的買賣脈絡,對大家往後的投資決定會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滬港通在去年11月17日正式開通前夕,不少證券行都曾發表報告,試圖捕捉「大媽」鍾愛的投資對象,爭取預早入貨的機會。按照aastocks.com的資料,當時瑞銀便估計,「預料中型股最受惠滬港通,從內地投資者的角度揀選了7隻市值介乎8億至80億美元的股份,料有關股份最能受惠於港股通的開通,分別是華能新能源(0958)、復星國際(0656)、中國建築(3311)、國美(0493)、東岳集團(0189)、石藥(1093)及康哲藥業(0867)」。
實情是「大媽」另有鍾愛對象。根據今年4月8日以來港股通的13個交易天買賣數據,「大媽」的買賣有如下重要脈絡:
長和系匯控友邦 十大不入
1. 棄傳統港藍籌 主攻大折讓國策股:
滬港通開通前不少評論都指出,「大媽」會鍾愛內地股票市場沒有的香港「名牌」,如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又或是國際級的匯控(0005)、友邦保險(1299)等,但過去13個交易天的官方數據顯示,長和系、匯控、友邦等全數進不了任何一天的「十大」(見表1)。其實本地傳統藍籌只有港交所能躋身十大,然而後者躋身「十大」的日子,也只是5天而已!
反過來看,在這13天裏,能天天躋身「十大」者便有三隻:中國南車(1766)、上海電氣(2727)及國美電器(0493)。前兩者是有A股的,其做價均較香港H股高出逾五成以上。然而他們卻不是折讓最大的H股。若論折讓最大者其實應是昆明機床(0300)、第一拖拉(0038)等。因此較合理的解釋是,中國南車及上海電氣的H股受到內地投資者青睞的原因,除了較大折讓的元素外,另一核心原因是,他們均是當前中央力挺要走出去的國企,兼且是「一帶一路」國策的最大受惠者。事實上,正準備與南車合併的北車(6199)也有12天上榜。
同樣受惠於輸出基建技術國策的中國中鐵(0390)也有6天躋身「十大」之列。再者,背負推動潔淨能源的中廣核(1816)也受到內地投資者青睞,一共有9天躋身「十大」。
「大媽」最愛國策受惠股
2. 資金聚焦兼投放量大:
由於港交所沒有公布港股通制度下全數266隻股票的交易數據,所以無法準確評估「大媽」自復活節以來投下的408億元資金的具體分佈情。不過,由於每天十大交易金額股份不時會佔去整個港股通成交總額的四成多,因此分析十大交易股票的分佈還是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若然,大家把每天十大成交股票排列開來,便會發現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股票。以較科學的方法,逐一檢視每隻上榜股票在這13天裏出現的次數,更可清楚看到「大媽」的投資核心對象(見表1):中國南車,上海電氣,中國北車,中廣核電力,海通證券(6837),中海集運(2866)等。這些股票最少隔天便上榜一次。
再者「大媽」資金在個別股票上的投放注碼也相當可觀,力度絕對足以左右股價變化。若要留意這些股票,今後便不能不看每天「大媽」資金的流向了。以中國南車為例,這13天裏便淨購入總額為逾26億元,相等於上周五該公司市值的7.7%(見表2)。此外,單是合計南北兩車的淨購入金額已接近48億元,佔去了同期港股通使用額的11.7%。「大媽」對這兩隻股票的鍾愛可見一斑。
大手進出港交所 短炒味濃
3.有短炒象:
港交所是極少數受「大媽」青睞的香港傳統藍籌,但其成交數據顯示,港交所極可能只是他們短炒對象而已。首先,在本月13日及14日兩天,「大媽」突然大手淨購入了8.9億元港交所,但兩個交易天之後的16日,便淨沽出了近4.6億元的港交所。再隔一個交易天,再淨沽1.16億元港交所!然後五天之後,再掉頭購入1.49億元。由於買入與賣出的價差很窄(見表3),所以若然這批買賣是來自同一批人,原因不外乎兩個。第一,被這些日子港交所的突升驟降震了倉;第二,是為了作短線差價套利。無論如何,這揭示了背後操盤人的短線炒作味道很濃,而不是作長線投資的互惠基金的應有行徑。
AH股差價再擴大 滬港通套戥失效
4. 套戥功能效果不彰:
若然滬港通的一大功能是透過此機制來讓AH股差價作為誘因,去實現同股同價的套戥功能,那麼現實的數據告訴我們,這是理論而已!當復活節假後「北水」淹至早存在折讓的H股時,AH股的差價確曾一度收窄,但近日又再擴大,詳見如下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見圖)。個別港股通熱買對象也呈現這個情,例如中國南車H股為例,近日的折讓又擴大至六成以上(見表2)。因此有理由相信內地投資者只是利用港股通去持有他們心儀的國策股,而不是藉此進行套戥!
馮成章 - 倫敦大學 計量金融學碩士
新中變陣私有化添勝算 戴孤劃
1 :
GS(14)@2016-01-11 01:54:342015-01-08 HJ
聖誕節加上元旦日假期關係,戴Sir連續兩個星期「休假」(暫停供稿),直到今日(8日)才再度與「鐵哥們」會面。新年伊始,謹此祝願各位事事順景,投資有道,得心應手。
新一年本港大孖沙隨即有大動作,新世界發展(00017)捲土重來再次提出私有化新世界中國(00917),但汲取了上一次的失敗經驗,遂變陣出擊,務求增添勝算。
上次「數人頭」滑鐵盧
回顧第一次私有化,2014年3月新世界發展(下稱新世界)建議以「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方式私有化新世界中國(下稱新中),每股註銷價為現金6.8元,較前收市價溢價約32.3%,另較2013年底NAV(綜合資產淨值)溢價約1.8%,但表明不會上調註銷價。
新中是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根據其成立所在地的《公司法例》,「協議安排」下的私有化,除了要獲75%或以上股權通過,以及少於10%股權反對外,更要獲過半數出席法院會議的股東人數贊成(「數人頭」)。
同年6月舉行的法院會議上,私有化建議獲得大比數的99.84%股權通過,惟在「數人頭」點算股東人數時,贊成的獨立股東數目只有223名,反對的獨立股東數目卻多達458名,令到新中私有化計劃慘遭滑鐵盧。
根據港交所(00388)規定,上市公司私有化失敗後,必須一年後才能再度提出私有化。
經過超過一年的「過冷河」期,新世界決定捲土重來再度提出私有化新中,但不論大股東向小股東提出的每股作價,以至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方案都有所調整。
加價兼降私有門檻
第二次私有化建議,新世界提出自願有條件現金要約,即是全面收購(General Offer),以收購除其持有之外所有新中已發行股份,每股要約股份將以現金7.8元支付,較前收市價溢價約25.6%,另較2015年6月底NAV溢價約11.5%。
首先,新世界是次明顯誠意十足兼落足本錢,向新中小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每股要約作價提高至7.8元,較前一次每股註銷價足足增加1元,加幅近一成半。
其次,新世界調整私有化新中方式,由之前的「協議安排」方式,改為全面收購。根據要約條件,新世界只要收到新中90%股權接受要約,要約才成為無條件,就可以進行私有化,毋須要靠「數人頭」過關。
倘過關母企袋200億
當然,新世界也不會蝕底,做一些沒有利益的交易。新中於2014年12月先後向恒大地產(03333)出售了多個內地地產項目,包括武漢市漢口住宅項目60%、惠陽棕櫚島度假村項目、海口市海甸島的新世界美麗沙項目各100%權益、成都商住項目60%及貴陽綜合項目,預計套現合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以2015年6月持有手頭現金157.74億元計,新中出售內地地產項目套現逾200億元人民幣,加上向周大福企業出售新世界酒店管理業務再套現約19.3億元,預計未來現金水平約400億元。
假若新世界成功私有化新中,即使要支付約215億元收購成本,預計最後還有約200億元現金落袋。戴Sir相信,新世界是次變陣出擊,不但提價且改為要約進行,是為了增加私有化新中的勝算。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新中變陣私有化添勝算
波動市月供投資增勝算 平均成本法 省測市煩惱
1 :
GS(14)@2016-07-08 08:01:05【明報專訊】後脫歐時代,股票市場情緒已相較英國公投結果公布當日好轉,全球股市普遍有所回升,部分股市甚至重返脫歐前水平之上。雖然脫歐令美國聯儲局年內加息渺茫,有利市場流動性,然而,英國新任首相、美國大選等政治因素都難以預測,結果是否會像英國脫歐、冰島在歐國盃「爆冷」淘汰英國,仍是未知之數。月供基金因其無需擇時的特點,或成為波動市中較合適的投資工具。
月供投資是通過每月固定供款,平均成本效益,在單位價格較低時購入較多單位,在單位價格較高時認購較少單位,不會出現高追。現時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判斷股市升跌變得更加困難,月供投資可以省卻這個煩惱。
龐寶林:債券已到牛市頂端
雖然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低迷,多錄得負回報,而債券基金則能夠錄得4%左右回報,但債券未必是月供好選擇,因為債券市場泡沫逐漸變大。因此,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投資債市要「識得走」。他認為,現時債券已到了牛市頂端,負利率債券都能有4%息回報,「幾恐怖」,慎防債券尾巴效應(Tail-end Effect),一旦加息,債券市場將會「冧晒」。今年聯儲局加息機會微,估計債券可能「吹」到2017年,但具體時間,看美國加息步伐。
他笑言,如果回顧1987、1997、2007年,會發現「7」是一個不好的數字。
對於股票基金,龐寶林表示,選地區勝過選股票,台灣股市表現不錯,泰國、越南等受惠美國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的東盟國家,以及穩定派息股較多的恒生指數,前景較樂觀。
鎊匯大跌 變相打折買英國股
受脫歐影響,英鎊貶值至30年低位令投資者即使錄得正回報,由英鎊兌換回其他貨幣反而轉為負回報,因此匯率風險是投資者一大擔憂,更傾向對冲匯率投資英國股票。龐寶林卻認為,對於投資較為進取的年輕人,可以月供英國大型指數股票,如富時100指數。因為指數成分股質素良好,且盈利來自全球,兌換成英鎊盈利會相應增加。他說可以不做貨幣對冲,現時英鎊已跌超10%,相當於九折買英國股票,即使英鎊如市場所說跌20%,更能夠發揮月供優勢。
6月中至本周三,A股已升6%,上投摩根(香港)投資報告指出,A股利好因素增加,如深港通的開通,養老金入市,預期行情有望延續進二退一的上升趨勢。星展唯高達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灝澐表示,短期兩個月內,A股前景可能好過港股,因為資金流可能由內地樓市流回股市,以及受惠深港通。由滬港通開通後狀况看,深港通的確利好A股多於港股。惟月供通常屬長線投資,AH差價令市場仍然偏好港股,並且滬港通可令A股升得快,跌得也快,因此長線月供,港股勝過A股。
康宏:行業股份不宜月供
康宏資產管理零售及大眾富裕財管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吳方俊表示,月供投資適合前景不差,但短期波動大的市况,尤其適合「U形」或「V形」走勢,投資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的市場「無着數」,通常月供時間為3至5年,當基金組合已經升到較貴位置,則可先獲利,用資金做其他投資。
吳方俊又稱,通常行業股份不適合月供,行業輪動會令到單一行業總是時好時壞,尤其是極具周期的行業。長期來看,他認為中國、印度長線穩定,消費力強勁適合月供投資,而歐洲、日本由於人口老化,直接認購好過月供投資。
雖然月供ETF費用較主動基金廉宜,但吳方俊稱,無論A股ETF還是美國ETF,本港ETF產品選擇並不多,且隨着反向、槓桿ETF推出,產品變得愈來愈複雜,最好對產品有充分的認識之後再考慮投資。另外,他認為美國等成熟市場的ETF更有着數,而越南等新興市場,仍然需以主動選股為主。而A股ETF因為相關指數包含的新經濟行業不多,亦非合適選擇。
部分銀行推月供投資計劃優惠
部分銀行及券商因應現時波動市况,推出月供投資計劃優惠,其中恒生銀行由即日起至9月30日,首3個月免基金認購費,綜合戶口客戶可額外享受12個月綜合戶口月費豁免,指數基金及債券基金認購費2%,其他基金類別為3%;信用卡供款兼可賺取Cash Dollars。
中銀香港亦推出類似優惠,信用卡供款可賺取簽帳積分,首6個月費用減免最高為300元。匯豐銀行全新卓越理財客戶及全新運籌理財客戶亦可享首6個月認購費減免。輝立證券推出的月供基金優惠,供款1萬元以內僅收取50元佣金,即用50元最多可認購10隻基金,1萬元以上則收取0.5%費用。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04&issue=20160707
新東:楊岳橋 梁天琦有勝算
1 :
GS(14)@2016-07-15 05:06:33新界東是泛民主派橋頭堡,目前9席中6席屬泛民,受惠於年初新東補選而人氣急升的公民黨楊岳橋(圖),在眾多名單中獲最高支持達22%,足夠名單首兩人當選,但是楊岳橋只會「單拖」出戰。
長毛慢必未必連任
楊岳橋稱不敢掉以輕心,指結果通常「高開低收」,而民調未有反映鄭家富參選等因素。獲田北俊「抬轎」的自由黨李梓敬、本民前梁天琦、民建聯葛珮帆名單均有10%支持;民建聯陳克勤、新同盟范國威及獨立方國珊則有8%,最後一席則是工黨張超雄與社民連「長毛」梁國雄之爭,二人均約5%支持,但張實則支持百分比略高於梁。除梁國雄外,民調顯示「慢必」陳志全亦未能連任。而由林卓廷擔大旗的民主黨名單則以4%排第10,或會失守新東。林卓廷表示作為新人,知名度或不足,會繼續努力希望更多市民認識自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5/19695677
林少陽﹕本地磚頭股勝算高內房
1 :
GS(14)@2016-08-09 06:42:59【明報專訊】全球量寬持續,「息魔」橫行,進一步推升全球股市債市。澳洲及英倫銀行先後於上周二及上周四減息0.25厘。減息之後,英鎊利率已跌至歷史新低的0.25厘,相信很快就有資格加入「負利率貨幣聯盟」。澳元減息後政策利率一樣跌至歷史新低的1.5厘,諷刺的是,在當今時勢,澳元已算「高息」。
在錢不值錢的年代,息率仍然有4厘至8厘的房地產信託基金,與主要貨幣接近零,甚至負息的政策利率相比,仍然「極之吸引」,相信收益壓縮(yield compression)的遊戲,有排都未玩完。
雖說收益壓縮的遊戲仍然有排玩,2008年後全球生意環境急轉直下,即使利息成本大降,企業及個人投資者的避險情緒一直未有鬆懈下來。
澳元減息至1.5厘 仍算「高息貨幣」
近年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收縮,投資者將大部分資金停泊在極少數他們信得過的資產類別上,並預留少數資金追逐一些環球投機熱潮,例如最近掀起全球熱潮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手機遊戲Pokémon Go,便令任天堂股價在短短8個交易日之內炒高1.3倍,市值暴漲2.6萬億日圓至4.63萬億日圓。
投機炒作,很少會在高度理智之下進行,這次亦不例外。在Pokémon Go熱潮出現之前,任天堂公司預測2017年3月底止年度純利亦不過是350億日圓。即使有分析推算雖然任天堂只是持有Pokémon Go遊戲開發商Niantic Inc.的32%股權,這次熱潮或提升任天堂每年盈利一倍至700億日圓。即使如此,在充分反映Pokémon Go盈利潛力之後,任天堂在32700日圓的時候,其估值仍然達到高不可攀的66倍(2017/18年市盈率)。
任天堂太貴 只宜小注
熱潮來去如風,任天堂上周收市價,已較7月19日高位回落逾36%。假如Pokémon Go真的能令任天堂盈利倍升,現價是較為接近現實的42倍市盈率。
看好任天堂的投資者,仍然憧憬任天堂除了比卡超之外,旗下仍有大量經典電子遊戲角色可供循環再用,假如遊戲的熱度能夠繼續升溫,不排除這次的炒作,可能會有第二春。不過,本欄還是奉勸各位一句,對於心血不足的投資者,還是少碰為妙,如果真的忍不住手,撥作投機炒作的資金,亦只宜佔個人財富一個無關痛癢的水平,畢竟即使是最聰明的財務分析師,亦未必能夠講得清任天堂明年可以賺幾多錢。
過往內房債息高 變相為債權人打工
全球低息之下,即使是過往息率極之吸引的中國內房高息債,其息率在幾年之間亦已面目全非,最近路勁基建(1098)擬發行的2019年到期的4.5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息率5厘已算高息。廣州市政府屬下的越秀地產(0123)剛發行的5年期30億境內人民幣債,息率只是聊勝於無的2.95厘至3厘。
當內房債年利率在10厘至15厘的時代,投資者實在沒有任理由要買入內房股,因為股東不過是為債權人打工而已。現時,時移世易,內房股的利息開支大減,現時股東與債權人的利益算是扯平了。不過,如果與本港上市的磚頭股比較,本欄認為投資本地磚頭股的勝算還是較高。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91&issue=20160808
【動畫‧立會選戰】九西「七個女人一個墟」邊個男丁有勝算?
1 :
GS(14)@2016-08-18 05:52:26九龍西新一屆選舉保存濃厚「女人味」,15張參選名單中,多達7張由女性領軍,比例為五區之冠;現任四位女議員民主黨黃碧雲、公民黨毛孟靜、民建聯蔣麗芸及經民聯梁美芬爭取連任,面對青年新政游蕙禎、小麗民主教室劉小麗及獨立林依麗加入戰團,七個女人一個墟,成為基層票為主的九西選戰焦點。新增一席至六席的九龍西有48.8萬選民,選區包括深水埗、油尖旺及九龍城。由於傳統建制陣營只派蔣麗芸及梁美芬名單出戰,料以鐵票護身,連任沒難度,但前者或受向來針對民建聯的林依麗於論壇狙擊,後者會面對首度出戰的新思維狄志遠扯走教會票。身為前民主黨員的狄志遠雖然未見勝算,卻可從建制泛民兩邊搶票,尤其分薄溫和派民陣營支持,首當其衝是上屆以第四名入局的黃碧雲,料黃會以踢爆鉛水風波等地區政績緊箍支持票。過去四年主打本土議題的毛孟靜未必受狄志遠影響,卻有同屬本土陣營的游蕙禎及劉小麗扯票,游去年底區選後人氣急升,劉則因爭取小販權益迅速冒起,成為選民撐本土的新選擇。上屆得票第二高的黃毓民競逐連任,面對四張激進抗爭名單,除了游、劉二女,社民連吳文遠入場正面交鋒,本土力量兼香港民進黨代表何志光亦倡激進抗爭,預料黃此仗未必如上屆輕鬆。上屆得票第六飲恨的民協譚國僑今屆再戰,欲重奪民協九西根據地,由於民協過去四年重整九西地盤,加上譚有「同情票」;適逢九龍西今年由五席增至六席,譚有望復仇成功。參選九西的尚有「大陸朱」朱韶洪、香港政研會關新偉及前藝員李泳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8/19741353
昨午休假疑秘訪內地 傳下周去馬 建制力撐 林鄭被指勝算高
1 :
GS(14)@2017-01-06 02:05:10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距離2月特首選舉提名期只有一個多月,有傳近日掀起西九故宮館風波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將於下周宣佈辭職準備參選。民建聯成員、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昨到林鄭官邸與她閉門見面逾半小時,葉直言疑似特首人選中以林鄭勝算最高,稱「係建制派中人嘅睇法」,又稱外界可從林鄭宣佈辭職後獲批的時間,與至今仍未獲批的曾俊華比較,就可見中央訊息。誰人前程大吉,誰「得個桔」自有分曉。記者:林俊謙 莊建鑫 阮斌有建制派消息昨日傳出,上月10日聲稱會重新考慮是否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下周將宣佈辭職,而本報記者昨中午發現有一輛掛香港FV車牌、應屬內地機構車輛由政務司司長官邸駛出,之後經皇崗出境到大陸,直到下午約4時45分才返回官邸。本報昨向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查詢林鄭昨午是否曾回大陸,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指林鄭昨午休假,不會透露她的私人活動。而葉國謙於下午約5時10分獨自駕車到林鄭官邸,逗留約35分鐘後離開,《蘋果》趁他離開之際,追問與司長密會「是勸退還是勸進」,他只笑着揮手,未有回應。
■掛FV車牌、應屬內地部門車輛昨駛入政務司司長官邸。阮斌攝
葉國謙到官邸會面
葉國謙之後接受本報訪問時指,梁振英宣佈不連任後,已預計林鄭一定參選,指特首人選中以林鄭最獲建制派支持,「因為過去4年幾,見到林鄭同梁振英合作得比較好,加埋佢係政府第二把手,所以梁唔選後,佢接任機會最大」。葉認為林鄭勝出特首機會最高,形容「呢個係建制派中人睇法」,但重申民建聯未有最終決定,又指大家可從林鄭一旦宣佈辭去政務司司長後及中央批准的時間,與至今仍未獲批的曾俊華是否有別上,「可以睇到中央嘅訊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相信,林鄭短期內將宣佈辭職參選,但認為經歷西九故宮館風波後,不少人都要重新評估林鄭的工作能力,「過去以為佢會尊重程序行事,但現時不單唔尊重程序,反而用過去為官經驗,試圖特事特辦」。理大社會研究政策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林鄭近年對中央和梁振英極為忠心,「似共產黨幹部多過特區政府官員」,曾俊華任內則「講得比較多人話」,相信林鄭獲中央支持的機會很大,但最終林鄭是否勝出,要視乎中央最終決定,「大部份建制派都係睇中央頭做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5/1988697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