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覆讀者來信:計算按揭利息 (2nd edition)

有讀者來信查問H按的利息計算方法。事緣讀者於2012年7月敍造了P按,息率2.30%,供15年,每月供款,即180期;然後在今年(2016年)8月轉做H按,沒有增加年期,就咁繼續供落去。以下是讀者提供的供款表,假設貸款額為100萬:

讀者在第50期轉 plan 之後,嘗試用兩種方法去計算應付利息,但無論是以IPMT計算,抑或是以單息每月計算,得出來的結果都跟銀行的實收金額不同,故來郵問魔術師意見。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08

見到個債仔無錢還,你會唔會減佢利息呢?

1 : GS(14)@2011-11-09 22:20:1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109/News/ea_gok2.htm

學資處好搞野...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109/News/ea_gok1.htm

【明報專訊】學資處計劃放寬「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取消1.5%風險利率,以及將還款期由10年延長至15年。以貸款10萬元計算,學生每月還款額將由1040元減至650元,大減近四成。新措施最快明年落實,現時在學學生亦可受惠,而政府每年為此需額外支出5700萬元。
相關分析

更多   

去年全港共有15.1萬名專上學生,其中一成約1.5萬名學生需申請免入息審查貸款,連同另外1.1萬名申請貸款進修人士,涉及總貸款額多達78.59億元。教育局昨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計劃在下周一起進行為期4個月的第二階段諮詢,預計最快明年9月逐步推出新措施。

取消1.5%風險利率

教育局建議,取消1.5%風險利率,令貸款利率由3.147厘下調至1.674厘,同時將還款年期由10年增加至15年,3年後再作檢討。以借10萬元計算,學生每月還款額將由現時1040元削減至650元,減幅37.5%;總利息支出則由2.53萬元,減少三成至1.76萬元。由於現時75%學生借款少於10萬元,當局估計日後大部分學生每月還款額可能只需數百元。

撤自資課程學生借生活費

另外,學資處將推出多項新措施,包括容許學生申請進一步延長還款期最多2年、將現時每3個月還款1次,改為每月還款、推出網上查詢服務,以及取消向自資課程學生借貸生活費和學習開支等。

學界一直要求取消計算學生在學期間利息,直至畢業後才開始計算,但當局沒有採納有關建議。政府發言人解釋,取消在學期間利息將令政府每年失去3800萬元收入。

張文光:應取消在學利息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政府應體恤學生在學期間沒有收入,取消在學期間計算的利息,以及加緊追討欠款,例如考慮向拖欠還款者收取罰息。理大學生會主席洪銘亦歡迎新措施,有助減輕學生畢業後還款負擔,但擔心減息後每月還款額,「與月供iPhone的金額差不多」,令學生借錢炒股揮霍,認為當局應加強宣傳,提醒學生不應胡亂借貸。

在學利息一都唔使啦
2 : Sunny^_^(11601)@2011-11-09 22:29:30

最多借幾多錢??借來買823都好喎
3 : GS(14)@2011-11-09 22:35:38

2樓提及
最多借幾多錢??借來買823都好喎


遲D貼埋生果你睇

有人借錢讀EMBA...90-100萬啊
4 : Sunny^_^(11601)@2011-11-09 22:36:11

3樓提及
2樓提及
最多借幾多錢??借來買823都好喎


遲D貼埋生果你睇

有人借錢讀EMBA...90-100萬啊


OH,我借錢買層樓都仲得=]=]=]
5 : GS(14)@2011-11-09 22:39:04

實在太幸福了,如果真是去到30歲,我真是借錢讀個Master
6 : honey(6546)@2011-11-10 00:24:54

EMBA 好貴下喎
7 : passby(15493)@2011-11-10 05:09:19

呢個乜野垃圾政府
d稅就係咁浪費左
8 : kamfaiAthrun(1488)@2011-11-10 09:56:13

借錢買層樓 ok good idea wor
9 : stanly9988(17906)@2011-11-10 10:20:26

唔還錢就用法律行動啦,減息有鬼用
我而家一個月賺幾千都係自己出錢讀degree,十幾萬邊有可能還唔起
雖然無俾家用
10 : 龍生(798)@2011-11-10 14:00:43

唔還錢應該加息...

逼債仔早的還錢...逼死佢都唔好放過佢.

以前的貴利佬,

如果走佢地數, 借得越少個批, 反而打得最狠...

唔係因為大佬志在呢條小數...而係唔打死佢, 其他人見到有樣學樣

齊齊賴數, 咁就大鑊...呢丁點江湖智慧, 以前的古惑仔都識...

但放諸歐盟...反而搞唔清...

而家學資處仲亂黎...走佢數, 請埋佢叫雞食飯...

是故無借的, 個個呻笨
11 : honey(6546)@2011-11-10 16:30:49

政府呢d政策,逼中產唔交稅
12 : GS(14)@2011-11-10 20:45:42

9樓提及
唔還錢就用法律行動啦,減息有鬼用
我而家一個月賺幾千都係自己出錢讀degree,十幾萬邊有可能還唔起
雖然無俾家用


我建議去借,唔好傻
13 : GS(14)@2011-11-10 20:46:02

11樓提及
政府呢d政策,逼中產唔交稅


亂Q咁用就一向啦
14 : 龍生(798)@2011-11-10 21:59:12

我地呢的超齡中坑都仲有得借?
15 : GS(14)@2011-11-10 21:59:40

25歲以下,我剛剛無,但話放寬到30
16 : 龍生(798)@2011-11-10 22:04:03

咦, 仲有一絲生機喎
17 : stanly9988(17906)@2011-11-11 09:51:31

12樓提及
9樓提及
唔還錢就用法律行動啦,減息有鬼用
我而家一個月賺幾千都係自己出錢讀degree,十幾萬邊有可能還唔起
雖然無俾家用


我建議去借,唔好傻


心理問題,非現實問題

現實黎講係好傻
18 : kamfaiAthrun(1488)@2011-11-11 10:23:35

話放寬到30 -> 有一絲生機
19 : Sunny^_^(11601)@2011-11-11 11:06:38

原來呢到D人都好後生,仲以為你地成四十幾tim<---因為你地都識好多野,而且本錢都唔少.
20 : passby(15493)@2011-11-12 05:46:05

19樓提及
原來呢到D人都好後生,仲以為你地成四十幾tim<---因為你地都識好多野,而且本錢都唔少.

我都覺得呢度d人應該好老haha
21 : tom2288(5941)@2011-11-12 09:57:56

我一向都估依度係後生仔天下, 但依家覺得, 可能我最老, 歲月不留人!
22 : 估民(6429)@2011-11-12 10:39:02

16樓提及
咦, 仲有一絲生機喎

嘩!原來你地後生成貢架smiley
23 : GS(14)@2011-11-12 11:23:47

20樓提及
19樓提及
原來呢到D人都好後生,仲以為你地成四十幾tim<---因為你地都識好多野,而且本錢都唔少.

我都覺得呢度d人應該好老haha


有幾個可能好老,但大多應是20尾30頭
24 : 估民(6429)@2011-11-12 11:25:50

23樓提及
20樓提及
19樓提及
原來呢到D人都好後生,仲以為你地成四十幾tim<---因為你地都識好多野,而且本錢都唔少.

我都覺得呢度d人應該好老haha


有幾個可能好老,但大多應是20尾30頭

好老係指幾多歲?smiley
25 : GS(14)@2011-11-12 11:28:30

50吧
26 : greatsoup38(830)@2011-11-15 23:19: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02224
教育局在第二輪免入息審查貸款諮詢,建議 10招威迫利誘長期債仔還款,其中一項針對現時約 600名拖欠貸款逾 10萬元的「債仔」,政府建議把欠債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欠款金額及年期,主動提交信貸機構,事主還清債務後一年內可「洗底」,政府會要求信貸機構刪除有關資料。教育局計劃在本月底與私隱專員開會研究,副局長陳維安昨稱,措施只屬阻嚇性質。

恐私人機構仿效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發出聲明,表示擔心教育局建議主動把欠債人資料公開,港府未來或把措施擴闊至其他政府部門,例如欠稅、欠差餉、欠水費的市民,也有機會被披露個人信貸資料,在政府帶頭下,私人機構如電訊商等也會仿效,把客戶的欠債資料主動交予信貸資料機構。
私隱專員蔣任宏認為,向信貸資料機構提供負面信貸資料以阻嚇拖欠還款,並非此系統功能,他指由於共用個人信貸具潛在敏感性,政府有責任尋求其他侵犯私隱程度低的措施,達到追債目標。專員又指出,香港只有「環聯資訊」一間個人信貸資料機構,並不受金管局直接監管,憂慮市民私隱不保。
陳維安昨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強調,「經法律程序,欠債人嘅負面信貸資料都會公開,家只係直接提供俾資料庫,係對公帑負責任。」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措施扭曲信貸資料使用原意,「即係任何一個人欠政府一蚊都可以入個資料庫?」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質疑,政府能否監管運作,認為私隱難有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32

iBond 一手+利息 買少午餐肉 100罐

1 : GS(14)@2012-01-30 23:35: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2

若果與半年價格升近 40%的豆豉鯪魚比較, iBond「跑輸」得更誇張。於去年 7月時以 10304元可在超市買到大約 648罐豆豉鯪魚,但到了今個月,同一筆錢只可買到 470罐。作為主要食糧的米好一些,期間價格只是升了 2.28%,用同等金額購買白米,僅少了大約 3包。

陸叔:當投資 回報佳


與單一消費品來作比較, iBond半年回報大幅「跑輸」,令原本希望以 iBond抗通脹的市民需要節衣縮食,於同等金額下,每樣東西都要「食少啲」。不過,觀乎去年市場投資回報及整體消費物價表現, iBond回報尚叫令人滿意。
對於獲派發 44手 iBond的股評人陳永陸(陸叔),就對 iBond派息非常滿意。陳永陸表示:「第一次有成 6厘幾息(年息),若果當 iBond係一項投資產品,舊年邊有投資產品有咁高回報先……不過,缺點就係分派得少,只可以對冲部份嘅通脹,意義大過實際。」他表示,若港府再推出,他會再認購。
沒有認購的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陳寶明則說:「每手派三百幾蚊,假設投資者咁好彩係認購 44手、即係悉數獲分派,半年就收到成 13000元利息,無論同過去半年通脹、又或者同恒指比,點計都贏,無理由唔滿意啫。」

陳寶明反對再推 iBond

不過,他不認同要再推出 iBond,因為幫不到有實際需要的人。他說:「因為人人都可以認購,結果就只係幫咗一小撮有錢嘅投資者,唔同減稅或者係增加綜援,可以直接落到有需要嘅人手上……依家通脹仲跌緊㖭,真係見唔到有咁嘅需要。」

陳寶明亦表明,不希望見到繼續由金管局承擔發行 iBond的風險。
此外,陳寶明又指出:「美國 10年債券息率喺 2厘以下,而再短期個啲,更只係得零點幾厘,但金管局要跟通脹派息,即係話派公家錢啫,所以,我就好唔認同呢個做法。」


2 : GS(14)@2012-01-30 23:36: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3

林昶恆建議投資者可選擇定存或買股票抗通脹。 資料圖片

除 iBond外,投資者還有否其他類似的保本兼高息投資選擇呢?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表示,由於 iBond年期較短,市場上並沒有年期相若、但息率可達 6厘的保本投資選擇,建議穩健的投資者可選擇定存,較進取的可買股票抗通脹。
林昶恆說:「因為大家都預期息口會向上,所以若果投資者唔想冒咁大風險,可以考慮做定存,但個息就一定無 iBond咁高啦,不過,就唔使好似 iBond咁要等政府分配,想做幾多都得……唔想做定存咁困身,亦可以考慮下將港幣轉做人民幣等升值。」
若投資者想進取一些,希望「一年半載」就可取得高過 2厘回報,林昶恆建議投資股票,因只有股票才有機會能在半年至一年時間內,大幅「跑贏」通脹。
3 : GS(14)@2012-01-30 23:43: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3
股息率逾 4厘的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 Reits)此中尋,最吸引是富豪產業信託( 1881),現價股息率有 8.3厘,泓富產業信託( 808)、越秀房產信託基金( 405)、置富產業信託( 778)、領匯房產基金( 823),他們的現價股息率分別為 7.1厘、 6.9厘、 6.4厘與 4.3厘。

呢個記者的野,我要提多次。1881個息今年無咁高,因為保證租金今年是5.6億,不是7.8億,另外上年有一筆大額一次過的浮動租金1.1億推高派息,以及富豪薈保證租金200萬期限完結,但現在仍略低於這數,所以派息可能少大約3.5億,即大約10仙的風險,即是今年分派最少可能得9仙,以現價計可能得4-5%,請小心風險
4 : GS(14)@2012-01-30 23:51:24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4513&start=15
我曾經講過的

由 greatsoup » 週六 8月 27日, 2011年 4:31 pm
1. 按去年的上下半年比例計,本年租金可達8億。分到的錢約6.8億,加上會豪薈的2,000萬,應該有7億,較去年少1億,每一單位即少3仙,故預期2011年全年預計派約16仙。

2. 固定租金按照去年經驗看,2012年固定租金應為最後總租金的90%,所以估計是7.2億,較2011年多2,000萬。如2011年及2012年租金水平一樣是8億的話,估計是收到7.6億,加上會豪薈的2,000萬,應多2011年8,000萬,即派多2.3仙,估計為15.9-16仙,bottom line的7.2億的話,加上會豪薈,最少也約有14.8-14.9仙。

現時一般的REIT都有6%,因其收入不穩,也打個10%折讓,故股息為6.67%,即是乘上15就是價值,所以2.4是合理水平。
5 : 亞力士(1473)@2012-01-30 23:56:12

豆豉鯪魚<------ 佢邊到買21.9咁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06

C觀點 - 施永青 存金為何沒有利息 (2012年06月20日)

1 : GS(14)@2012-06-20 23:33:2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8842&d=1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17

18股份利息收入離奇低 少過活期存息 民企股佔多數

1 : GS(14)@2013-08-05 23:09: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805/18364335




                由於港元存款利息極低,本報只統計針對以人民幣作為業績計算單位的公司,按《彭博》數據篩選了約450間業績以人民幣計價的本港上市企業,再綜合其銀行利息收入及流動現金,計算出利息收入佔現金的比例。結果發現,2012年利息收入比例低於1%者多達三成,遠低於正常2厘以上的內地定存利率;若以內地目前活期存款利率0.35厘為分界線,亦至少有達4%或18間企業低於上述水平。

一拖宏橋 利息收入偏少

                是次利息佔現金比例極低的18間企業,大部份為民企股,業務以內房、金屬、食品及零售為主。當中包括曾經「出事」的福記(1175),去年相關比例僅0.08%,少得誇張;另外,一拖(038)、宏橋(1378)等利息收入比例低於活期存款率的情況,更至少持續兩年。事實上,即使現金整年閒置於銀行活期戶口,比例亦理應高於活期存款利率,因此這批公司的現金運作情況,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
無獨有偶,過往多間出事民企如大慶乳業(1007)及博士蛙(1698)等,在爆煲前的利息佔現金比例都是處於極低水平(見另文)。至於是次被篩選出的18隻股份,有10隻於7月的港股反彈浪中下跌,14隻跑輸恒指,股價表現亦乏善可陳,可見此類股份普遍受「心水清」的投資者離棄。
有核數界人士指出,理論上利息佔現金比例不應該過份低於存款利率,但除了實際現金水平或未如業績所公佈的造假因素外,亦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企業現金每月或每季均頻繁變動;或資金並非存放在具利息收入的地方,如證券行;以及部份利息收入錯誤歸入財務成本,意圖抵銷過度融資後的利息支出等。
他表示,即使企業沒有造假,但上述多項因素某程度亦顯示企業營運上出現問題,「例如一間公司好哋哋,啲現金點會郁得咁密先?洗黑錢咩!」
不過有核數界人士為企業利息收入過低護航,認為若現金數字做手腳,難逃核數師法眼,按理上市公司難出問題。

反映企業營運有問題

                                    信永中和審計及商務諮詢服務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表示,核數師通常會逐月審查企業在銀行的現金流動紀錄,確保數字合理,流動現金成功造假機會不高,惟利息佔比嚴重偏低,或與部份企業通常在臨近年底追回應收賬及欠款,以谷高現金水平有關,而零售及內房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或最常出現相關情況,「做法本身冇問題,但都可以話係有粉飾財務報表。」
然而,獨立股評人黃偉康直指,企業刻意在公佈財務報表前谷大流動現金的做法,只會形成惡性循環,投資價值成疑,「最終啲錢收唔返、貨賣唔去都係大鑊,分分鐘拖三、四年就要爆煲。」
2 : GS(14)@2013-08-05 23:09: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805/18364336


【需要提防】
雖然銀行利息收入佔流動現金比例偏低,不一定代表企業存在造假,但回顧近年多間「出事」企業,不少都存在相關比例偏低的共通點。如博士蛙(1698)停牌前公佈的2010年業績,比例僅0.05%,大慶乳業(1007)同年相關比例則只有0.08%,另創益太陽能(2468)及瑞金(246)亦分別僅錄0.3%及0.47%,而當年內地活期存款利率為0.5厘,四企往後並未見再公佈全年業績。
博士蛙半年現金減半

博士蛙及大慶均在2012年初,因賬目受質疑而停牌至今,兩企2010年全年業績中,流動現金仍然可觀,但短短半年後公佈的2011年中期業績即見大走樣,前者銀行結餘由2010年的16.9億元(人民幣.下同),一下子劇減至8.8億元;後者則由12.6億元急降至5.5億元,減幅齊齊多達五成。
追溯至再早期的爆煲企業如澳優(1717)、超大現代(682)及洪良(946)等,同樣出現利息比例長期偏低情況,如超大2009年全年業績的相關利息比例僅0.3%,同年澳優同為0.3%,至於洪良上市前的2006至2008年三年,相關比例僅介乎0.5%至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01

「萬能險」利息高門檻低 吸引大量投保

1 : GS(14)@2016-04-02 17:42:39

【明報專訊】安邦旗下最受歡迎的保險產品是「萬能險」,即兼具保險和理財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包括投資型壽險安邦盛世2號和3號系列,以及投資型財險共贏2號和3號系列。和傳統險類產品不同,萬能險入場費低,隨時可取,且利息高於基準,因此吸引大量短期保客。



隨時提取 不扣退保費

安邦此類投資型壽險「萬能險」須一次過提交保費,保單生效兩年後,可隨時從保單帳戶中領取部分保單價值,不扣除退保費用,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最低保證利率為3.5%;而投資型財險投資年期更低至1年,年息為4.5%,較一年存款基準利率高0.5%,三年期投資財險年息為5.1%,較三年期存款高0.85%。

去年安邦人壽實現保費收入950.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3.55%,「萬能險」連續幾年成為增長動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2/news/ec_ec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13

貸評山下:淨利息收益率

1 : GS(14)@2017-07-02 14:16:15

利率高低對實體經濟有莫大影響,對銀行業更是首當其衝,例如會決定銀行的借貸放款速度,甚至主宰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NIM)。2008年金融海嘯一役,各國政府為救市大砍利率,美國聯繫利率趨近於零,對環球銀行業打擊非常之大。故筆者想探討低利率環境對銀行收益的相互關係。有資料顯示,2015年第四季美國主要銀行業總體的NIM創歷史新低,與當時低利率環境吻合。理論上,銀行業的主要盈利來源取決於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之間的利差,但當世界主要央行都把利率壓低接近0%時,現實上銀行業收到客戶存款所給予利率卻不能做到接近(甚至低於)0%。於是我們大概了解:低利率有能力壓縮銀行業利潤,而當銀行業的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被大幅壓縮,意味NIM將隨之下降。面對低利率環境的困擾,銀行業為確保NIM穩定性,多數會透過資產(亦即是業務)重新配置來增加收入,同時轉出風險。一般來說,美國有包含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便把投資組合拆分為六大類別:(一)貸款、(二)投資證券、(三)金融資產交易、(四)聯邦基金出售及回購、(五)有息餘額、(六)所有及其他資產餘額。筆者認為,銀行業此舉是借減少較高比例的貸款業務,同時增加其他類型的有息資產投資及服務,從以幫助銀行收入增速快於當時的利率變化,務求讓回報及風險都處於可控制、可平衡的局面。不過,儘管銀行業作出資產重新配置及轉移來面對危機,這些改變卻未能完全抵消低利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NIM仍然敵不過大幅下跌的結果。有研究報告觀察,2009年至2015年期間利率變化和銀行資產(或負債組合變化)對NIM的影響,因為這段期間NIM跌了16%。簡單來說,就是利率下降導致收入下跌(下跌36%);不過,由於期內同時進行了精簡人手和營運成本,抵消了收入下跌的衝擊。至於其他的銀行總體重新調整資產(或負債組合),對NIM影響不大,因為資產組合的收入和負債成本互相對沖掉。就以上研究結果可見,即使美國主要銀行業採取業務改變手段試圖減輕低利率的負面影響,但2015年的NIM仍然較2009年下跌了不少,救亡效果其實不算良好。如果低利率時代已經結束,可能意味環球銀行業的NIM已經抵達最低點,未來NIM可跟隨利率上升而獲得改善。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2/200755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578

地產商高成數按揭 利息高銀行逾倍供848萬單位 買家須多付500萬

1 : GS(14)@2017-09-17 17:36:30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任許敬文



【本報訊】地產商睇準港人對住屋需求殷切,以高成數按揭計劃吸引未能成功向銀行申請按揭的準買家;惟消委會調查按揭計劃利率,以一個售848萬元單位實例,踢爆地產商貸款「賺到盡」,買家向地產商借錢會較銀行多付高逾500萬元利息,足以買多一層樓。消委會又提醒巿民即使向銀行借錢買樓也需貨比三家,借款300萬元,利息可相差20萬元。記者:蔡朗清



消委會上月向21間本地銀行查詢有關住宅及車位按揭資料,17間銀行回覆共69個按揭計劃,涵蓋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按揭(H按)、最優惠利率按揭(P按)、按揭保險計劃等。



不同銀行利息可差20萬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任許敬文指出,巿民選擇按揭計劃首以利率考慮因素,以8月22日H按實際利率計算,由最低匯豐銀行的1.79厘,至最高大新銀行2.32厘等。假設供款期內H維持不變,貸款人購買5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60%(即借款300萬),供款20年,以1.79厘計,全期利息總開支約57萬元;若以最高2.32厘計,利息總開支達75萬元,兩者相差近20萬,「精明買家一定要比較各銀行按揭計劃,善用銀行網上按揭計算機」。許強調地產商亦會推出高成數按揭計劃,吸引未能成功向銀行申請按揭的準買家,惟準買家必須留意該等按揭計劃的利率會較銀行高一倍或以上,總利息支出隨時較銀行按揭多出數百萬元。消委會以一個售價848萬元的單位實例,踢爆地產商「賺到盡」。銀行按揭計劃最多只能貸款500萬元,買家付首期348萬元,如以P減2.75%利率計,供款25年,全期總利息支出約154萬元,每月供款約2.1萬。若以地產商的按揭計劃計,可借出樓價八成即約678萬元,首期只需支付170萬,但利率則要P加1%計,首3年只供利息。供款25年總利息開支達667萬元,較銀行多付逾500萬利息,首3年每月供款約3.3萬元,其後22年每月供款高達4.6萬元,足足是銀行按揭供款的一倍多。


應一併考慮優惠手續費

消委會建議,如果資金不足以支付物業四成首期,可選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或由其他保險公司提供的按揭保險,將貸款額最高調升至樓價的九成。但準買家要留意申請限制,如要按揭成數達九成,樓價必須低於400萬、申請人是首次置業等。消委會又指,準買家亦應一併考慮銀行提供的優惠、各類手續費及個別計劃中特定的限制。17間本地銀行中,有16間提供最高貸款額1%至1.6%現金回贈,但如回贈金額高於貸款額的1%,相關現金回贈就需於總貸款額中扣除,很多時要待按揭手續完成後才會發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15/201536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11

財務總監:實際利息支出不足170億

1 : GS(14)@2017-10-01 19:19:50

【明報專訊】機管局昨公布機場三跑具體融資方案,未來7年透過多項發債及銀團貸款等,集資約690億元,機管局財務執行總監羅志聰表示,今次三跑工程在1415億元造價以外,假設以5厘定息計算,貸款方案將造成最多約170億元總利息開支,不過他強調5厘的測算是非常保守,估計實際支出會低於170億元。

假設5厘定息計算

根據財務顧問報道,機場三跑合共1416億元造價中,將從營運業務盈餘撥出470億元,另透過徵收機場建設費支付260億元,另有約690億元則以貸款形式支付(見圖)。羅志聰表示,貸款將分成最多330億元機構債券、50億元零售債券,以及最多300億元銀行貸款,另外會預備約100億元循環貸款。其中40億港元等值美元債券,以及50億元零售債券,將率先於明年開始發行。

部分或採綠色債券形式

其中機構債券部分中,顧問報告建議可發行年期較短的美元或其他外幣債券,初步目標年期為5至7年,當中部分債券可以考慮採用綠色債券模式,估計涉資約230億至330億元。羅志聰表示,初步測算的170億元利息支出,是基於5厘定息估計測算,惟估計實際發債成本會低於5厘,因此實際利息支出亦會少於170億。

至於日前標普下調香港信貸評級影響,羅志聰回應稱,標普下降香港評級,是由於中國信貸風險溢出,他指對風險早有預期,市場反應鎮定。他表示有因此和匯豐磋商,方案毋須調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05&issue=2017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56

三跑融資利息料最多170億若2030年前還清 或提早停收機場建設費

1 : GS(14)@2017-10-09 04:02:24

■機管局興建機場第三跑道耗資1,415億元。 何柏佳攝



【本報訊】機管局興建機場第三跑道耗資1,415億元,當中690億元須向市場融資,該局昨披露財務顧問報告詳述財務安排,更首次提及總利息開支或達170億元,相當於第三跑整筆資本開支約12%,料所有債務將於2030年還清。機管局又指,若當局能在2030年前提早清還利息,離境旅客或可提早停繳機場建設費。記者:周家誠



機場三跑天價建設費中,260億元來自向離港旅客徵收70至180元機場建設費,直至2030年;690億元為向市場融資籌得;470億元為機管局自身經營盈餘,這部份將支付融資利息成本。機管局財務執行總監羅志聰指出,早於2015年,當局已要求顧問建立財務模型計算利息開支,假設固定利率為5厘,累計利息支出為170億元,佔融資額25%。不過他提及,5厘屬於相當保守估算,原因是現時借貸成本遠遠低於該水平,故此稱是次財務安排務實。行政總裁林天福補充,機場建設費主要用作償還利息,若支出較預期少,離港旅客或不需等待至2030年,即可停繳相關費用。他又透露,去年8月至今年3月底,機管局共收取19億元機場建設費。財務顧問建議的690億元融資方案中,包括明年起開展多輪美元及港元機構債發行,規模300億至430億元,融資期長至2024年;明年第三季後,亦會發行規模50億元零售債,而商業銀行貸款將於2020年展開,規模達200至300億元。羅志聰指未有估算目前發行機構債成本多少,僅指出過去機管局的銀團貸款利率相當低,如2015年底籌措銀團貸款,利率為當時過去四年來最優惠,證明機管局債券受歡迎。今次機管局預備的循還備用貸款為100億元,有需要時可即時提取,「有日資銀行收到消息,即刻舉手想話做」。


議員批未有向政府申撥款

此外,評級機構標普上周下調香港評級,機管局亦同遭降級,羅志聰稱影響輕微,貸款未有收緊,利息壓力不大,「只係利率加幾個點子(即少於0.1厘)」。另機管局發行的機構債中,亦包含綠色債券,被問到是為環境問題「洗底」,林天福指三跑加入不少環保元素,符合綠色債券條件,相信利率亦有些少好處。機場三跑於2015年由行政會議拍板通過,機管局未有向政府申請撥款,繞過立法會直接向市場融資而遭批評。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認為,政府財政儲備豐厚,直接撥款免利息,才是幫香港人慳錢做法,但機管局似乎怕被質詢本港空域是否能擴闊、經濟利益多少等議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7/201653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