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金協會制定網貸電子合同標準,合同簽訂後需第三方存儲

4月2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發布關於《互聯網金融 個體網絡借貸電子合同安全規範》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下稱《標準》)的通知。互金協會表示,標準制定有利於規範機構業務活動,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以及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標準》共8章,對網貸電子合同的使用範圍、電子簽名的合法性要求、司法舉證方式等都做了具體要求。其中要求,訂立後的電子合同應委托第三方存儲服務商進行存儲。

由於互金合約簽訂的線上化與無紙化,電子合同已成互金行業的標配之一。2014年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開始出現,並被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所認可,成為網絡借貸中介機構為出借人、借款人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在線簽署的第三方平臺。

而隨著行業發展,自2015年開始,個體網絡借貸行業呈現野蠻爆發性增長,行業問題層出不窮,風險問題集中爆發,電子合同作為個體網絡借貸業務的核心環節,面臨極大挑戰。例如,電子合同關鍵信息被篡改或刪除,原始性無法保證;網絡借貸平臺業務數據丟失,不法分子修改數據庫數據,數據保全和單據存管存在安全隱患;合同借款人抵賴,不承認簽署過電子合同,如逾期還款,催收無效,沒有完整的證據鏈進行司法舉證。

根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各方參與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業務活動,需要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電子簽名、電子認證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的法律效力。

《標準》規定了針對電子合同在線訂立、第三方存儲及司法舉證中使用電子簽名技術的各項安全要求,主要包括:電子簽名合法性要求、電子合同訂立、電子合同存儲及司法舉證的要求。其中,電子合同訂立主要包括:實名核驗、數字證書申請、密碼算法及密碼產品要求、電子簽名制作數據使用方式、時間戳要求、電子合同訂立系統要求和電子簽名驗證。

根據《標準》內容,第三方存儲是指從業機構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時使用電子簽名技術對電子合同進行在線訂立,訂立後的電子合同應委托第三方存儲服務商進行存儲。

互金協會表示,《標準》提供了互聯網金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從業機構在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中,當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互聯網在線訂立電子合同時采用可靠的電子簽名,保證訂立後的電子合同滿足防篡改、抗抵賴性等各項安全要求,以提高通過此種方式訂立的電子合同的安全性和證據效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69

基金20年丨銀行與互金基金銷售之爭:一個工行等於2.24個天天

金融行業觸網是股潮流,無論銀行、保險還是基金,概莫例外。多年來,乘著互聯網東風,基金業第三方銷售機構不斷攻城略地,大有取代傳統銷售平臺——商業銀行之勢。

然而,從基金銷售機構自身及關聯企業的2017年度財務報告披露的“銷售數據”來看,商業銀行相對於第三方銷售的主導優勢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這一年,商業銀行中的基金代銷巨頭工行銀行、招商銀行分別實現基金銷售額達9232億元、7055.10 億元,而東方財富旗下的天天基金銷售為4124.02億元。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基金渠道的馬太效應已經顯現,誰的銷售實力強,它對“額外”收費的議價能力就強。多年來,在基金公司新發產品時,首年的管理費幾乎貢獻給了渠道方,而越是強勢的渠道收取的管理費比例則越高。

若依該人士所言,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商業銀行在基金代銷業務上,取得營業收入亦將遠高於天天等第三方銷售機構。

基金銷售轉暖

2017年,隨著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的推演以及貨幣基金的擴張,基金銷售行業得以轉暖。

這一年,第三方銷售機構好買財富的業績與2016年相比發生了顯著變化。2016 年由於受到二級市場熔斷及整體股票行情萎靡的影響,該公司營業收入出現將近50%的下滑,凈利潤從2015年盈利3400多萬變為虧損8800多萬。2016年基金銷售市場陷入低迷境地,大平臺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有的甚至出現虧損;小平臺則進一步擴大虧損。不過在當年,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螞蟻基金”)成為行業暗淡之時的一抹亮色,倚靠母公司旗下的數億用戶流量平臺支付寶以及自身積累的客戶基數的流量的導入,持續擴大市場規模與份額。

好買財富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較上一年度上漲近 33%,凈利潤約 2095 萬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潤為 1960 萬元,實現扭虧為盈。零售業務累計交易客戶數量約325萬人,較2016年全年新增66.9萬人;高端業務累計交易客戶數量逾1萬人,較2016年年底新增約1000人。總體上來說,好買財富2017年的業績表現要明顯優於2016 年,一方面是由於二級市場開始回暖導致了投資者投資意願的增加、存量產品的管理費分成顯著上升,另一方面是它在報告期內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渠道,擴大營收、有效壓縮成本。

當然,好買財富只是2017年基金銷售市場的一個縮影。在整個基金銷售領域,它只能算是第三方基金銷售行業的二流平臺,或者說是整個基金銷售領域的三、四流平臺。

互金巨頭之爭

2017年,第三方基金銷售行業再度上演“一哥”之爭,主角分別是上市公司東方財富(300059.SZ)旗下的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與超級獨角獸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基金。

這一年,天天基金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平臺共計實現基金銷售額為4124.02億元,相較2016年3060.65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4.74%;螞蟻基金2017年營業收入7.45億元,凈利潤555.36萬元,與2016年營業收入2.7億元、凈利潤1386.16萬元相比,2017年營業收入增長175%,凈利潤則有所下滑。

眼下基金銷售處於低費率時代,偏股型基金的申購費率已經低至一折。低費率帶給廣大基民普惠的體驗,但同時也提高了基金銷售平臺的成本。如今,這個市場馬太效應正在進一步顯現。螞蟻和天天的流量優勢更是其他平臺所無法比擬的。相比天天基金、螞蟻財富、好買財富三大巨頭,其他第三方銷售平臺銷量極為有限。近日,盈米財富CEO肖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116張基金銷售牌照,真正能出銷量的並不多。

除了上述三大平臺外,互聯網基金銷售的一線陣營也有可能會產生“後來者”。今年1月,深圳證監局核準了騰安信息科技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而騰安正是互聯網巨頭騰訊旗下公司。在此之前,騰訊旗下的微信理財通銷售基金主要通過基金公司直銷以及借道其參股的子公司好買基金代銷兩種模式。其中貨幣基金主要采用前者,而其他基金則通過後者。接下來,騰訊旗下擁有10億受眾的微信平臺如何導流給自身的銷售平臺將成為行業看點。不過,眼下騰訊似乎並不急於大張旗鼓地進行基金銷售。截至目前,通過騰訊理財通入口購買的基金產品的費率仍舊高於行業標準,偏股型基金費率為5折,遠高於同業的1折費率。

商業銀行仍占主導

盡管互聯網銷售平臺正在發力搶業務,但實際上它較商業銀行的差距正在擴大。

眼下的銀行渠道,工商銀行與招商銀行備受矚目。前者是中國第一大銀行,其基金銷售方面的執行力一向被業內津津樂道。一只普通的開放式基金在工行或者其他銀行IPO,同樣的銷售時間銷售的份額正常會有較大的不同。工行銀行向來是基金銷售領域的排頭兵。2017年,工商銀行在基金銷售市場再度發力,全年銷售額達到9232億元,較2016年4889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8.83%。工行這樣的“巨無霸”平臺,如今還能有如此增長速度,著實不易。

招行銀行雖然自身的體量,無論是凈資產還是市值,與工行相差甚遠,但它同樣位於基金銷售渠道的第一陣營。年報顯示,2017年,招商銀行實現代理開放式基金銷售額7055.10億元,同比增長 42.47%,其中貨幣基金銷售額增長較快。2018年以它為主渠道的興全合宜基金首發規模超過300億在行業內引起了騷動,這讓眾多業內人士對招行的銷售能力以及興全基金的業績給予了肯定。

從純基金銷售數據來看,招行的基金銷售實力約等於1.7個東方財富,工行等於2.24個東方財富。由此可見,2017年傳統基金銷售平臺與第三方銷售機構的差距在拉大,前者的主導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截至目前,傳統渠道中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兩家巨頭並未公布基金銷售數據。若不考慮這兩家銀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金銷售陣營的第一梯隊為工行、招行。第二集團為天天基金、螞蟻、農業銀行等。農業銀行2017年銷售基金 3373 億元,同比增長 31.2%。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產品總監對第一財經稱,在基金銷售市場,銀行的主導地位難以動搖,在零售渠道里,除了個別的互聯網平臺,幾乎95%以上的銷量來源於銀行。

2016年以來,基金發行過程中,委外業務成了一股潮流。委外機構主要傾向於固定收益產品,比如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而資金的來源均為機構。該產品總監稱:“這部分資金的營業收入或者銷售額的絕大多數將計入銀行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18

互金專委會:“信用卡代還”與互金結合業務存套現風險

近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以下簡稱“互金專委會”)發現“信用卡代還”和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業務模式。互金專委會表示,此類業務涉及信用卡違規套現、平臺收取高額費用、用戶信用卡信息安全等問題,具有潛在風險,值得關註。

互金專委會表示,發現的代還信用卡平臺主要以網站和APP兩種形式存在,並且存在部分平臺同時運營網站和APP的現象。目前,監測到140余家代還平臺。其中,相關網站平臺70余家,在運營APP有80余款。主要業務模式分為“套現貸”模式、平臺代償模式、信用卡套現模式。

“套現貸”模式是指,代還平臺利用信用卡賬單日和還款日的時差(賬單日之後的消費全部為下一期賬單還款金額,還款日之前的存款都算本期還款),用戶只需要在信用卡中存入少量資金,代還平臺循環刷取資金返給用戶,從而達到全額還款的目的。

也就是說,用戶在使用前需設置還款期限、還款次數、還款金額等信息,並預先在信用卡中存入部分現金,代償平臺就會按照用戶設置進行刷卡-返現循環操作設置,套取用戶消費金額,並用於支付本期信用卡賬單,將本期賬單過渡到下個月,平臺在此過程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手續費在賬單金額的0.8%-1%左右。

平臺代償模式本質為平臺代償,但與“套現貸”模式不同的是,借款人不再欠款信用卡,而是欠款代償平臺。具體來說,是信用卡代還平臺墊付用戶信用卡欠款,並取得對用戶的債權,用戶需定期向代還平臺償還貸款。互金專委會監測到,用戶還款周期可以為1周至24個月不等,月利率為0.55%-1%左右,同時部分平臺還收取每月0.1%-0.8%服務費和2%-3%手續費。

一些用戶有多張信用卡,利用信用卡刷卡消費存在免息期的漏洞,循環刷多張卡來維持免息借款,這種模式為信用卡套現模式。具體來說就是用戶通過在平臺刷取信用卡B,平臺收取手續費後將刷卡金返還用戶,進而用戶可以將信用卡B中的資金來償還信用卡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21

金控辦法有望年內落地,互金巨頭納入監管

金融控股公司(下稱“金控公司”)的監管問題,因官員的表述和政策的醞釀,再次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

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央行人士處獲悉,央行金融穩定局正在牽頭制定金控公司管理辦法。辦法將首次要求金控公司必須獲得央行頒發的牌照,持牌經營。如進展順利,相關政策有望今年落地實施。

值得註意的是,民營金控集團將是此次金控公司管理辦法的重點規範和整治對象。這意味著,BAT等互金巨頭也將納入監管範圍,以填補此前的監管空白。

近期,監管層多次點名金控集團,嚴厲指出了一些金控公司存在的問題。而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控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引起市場高度關註。

“金控公司的持牌經營要求是監管的加法,多了一個監管的視角。”某大型互金集團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防止牌照資源濫用

加強金控公司的監管,早有信號。

3月25日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明確指出目前金控集團的市場亂象:“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較大風險,抽逃資本、循環註資、虛假註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會議強調,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強化股東資質、股權結構、投資資金、公司治理和關聯交易監管,加強實業與金融業的風險隔離,防範風險跨機構跨業態傳遞。4月27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意見》,要求加強對非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穿透監管,強化部門之間的監管協調和信息共享。

野蠻生長的金控公司不僅僅是“草根”。賴小民被查事件引發對國有金控集團的風險隱憂。

4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顯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據媒體報道,賴小民主管中國華融9年,中國華融從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一躍成為全牌照的金控集團。中國華融投資了十幾家上市公司,並且與“話題”公司華信、保千里、神霧環保等存在諸多交集。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華融已經設有31家分公司,服務網絡遍及全國,對外提供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信托、金融租賃、投資、期貨、消費金融等多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金融在我國屬於政府嚴監管行業,金融牌照往往價值連城,但金融牌照的本質是行政權力,寄托的是政府的權威,如果牌照資源被濫用,類似政府監管權力的商業化,不僅會帶來金融市場的混亂、引發風險,還可能造成政府權威受損。

“有些公司利用多牌照玩資本遊戲,這不是金控。”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說。李曉鵬認為,在現行體制下,不宜快速放開對金控的準入,建議在全國範圍內選擇五家左右資本雄厚、管理規範、金融穩健、內部管理健全的金控集團進行試點,通過探索逐步推進金控公司的綜合化。

李曉鵬認為,金控集團需要把握三點:第一個是高,要通過金控運用多牌照的這種優勢,提高經營效率,減少經營成本及為客戶提供優質成本。第二就是真,要用金融多牌照的優勢,真真正正為客戶服務,為銀行、證券、保險客戶服務,而不是為自己服務。第三個是實,金控的本源是服務實體經濟,紮紮實實服務實體經濟,金控要回歸組建的本源,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特殊貢獻。

民營金控是監管重點

除了國有金控集團需要規範監管外,有消息人士指出,民營金控將是本輪金控公司管理辦法的重點規範和監管對象。民營金控集團是個更寬泛的概念。做資本運作的金融控股集團,例如常見的“某某系”公司等,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

“去年很多民營金控集團問題頻發,因此民營金控持牌監管問題比較迫切,再加上強監管的大背景,將民營金控納入監管勢在必行。”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隨著金融創新和混業經營的逐步發展,目前我國已形成多種形式的金控公司。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的金控公司按控股主體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包括金融機構控股的金控公司,銀行、保險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是其中的主力;央企、大型國企控股的金控公司;其他三類則是民企、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涉足的金控公司。

“一些大型私人企業通過並購獲得各種金融服務牌照,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金控公司,其間可能存在關聯交易等違法行為。”去年10月,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暨世界銀行年會時表示,目前中國對這種跨部門交易尚無相應監管政策,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將重點關註此類問題。

周小川

“告訴大家什麽是金控集團、規範金控集團,可以把監管勾勒得更加清晰。專業化經營是中國金融未來監管的大趨勢,持牌經營後,主體獲得資格,下面的板塊也要獲得不同資格。但目前情況是主體沒有持牌,下面板塊雖然持牌經營,但會涉及關聯企業之間的利益輸送問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從“一行兩會”的監管動作來看,除了央行的金控公司監管箭在弦上外,銀保監會與證監會也在分別收緊民企“金控集團”之路。

例如,銀保監會方面,今年年初,原銀監會下發1號主席令《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此後,又有兩個配套文件如期而至,分別是《關於做好〈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相關工作的通知》和《關於規範商業銀行股東報告事項的通知》,對整改期限做出要求。

證監會方面,《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對券商大股東的資格提出了“史上最嚴”要求,例如,在控股股東要求上,“證券公司的控股股東凈資產不低於1000億元、最近5年連續盈利、最近3年主營業務收入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000億元”。

互金巨頭也要持牌經營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一些金控公司的業務板塊涉及小貸、保險、融資租賃、保理、網貸、證券、銀行等。

以BAT為例,阿里巴巴布局銀行、保險、基金、證券、小貸等多個金融板塊,已經有第三方支付、保險、小貸等多張金融牌照;騰訊的金融版圖則橫跨了第三方支付、保險、證券、銀行、基金、小貸等多個領域;百度方面則與中信銀行聯合成立百信銀行,並正在申請百安保險牌照等。

業內認為,當前金融監管格局存在一定監管漏洞,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大型貨幣基金、金控集團並沒有納入央行系統性風險的金融監管框架,例如螞蟻金服、天弘基金等。

根據市場消息,此次正在起草的金控公司管理辦法擬將部分旗下擁有跨兩個金融行業的機構納入監管,按照這個標準,BAT等互金巨頭均須適應新的要求。

此前在強監管的背景下,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互金巨頭紛紛宣布未來淡出金融業務,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

山東國承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畢研廣表示,金融監管應實行“牌照制”,互聯網金融公司如果涉足金融行業,必須要取得相應的資質、牌照。但監管部門對申請牌照的公司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不做金融是回歸本源的體現,但對於部分‘不做金融業務’依舊去申請金融牌照的互金公司而言,監管層對‘科技+金融’的監管不會太松。”他表示。

牌照化穿透監管

“早幾年中國金控公司較少,近年來不同類型的金控公司越來越多,受到的監管各不相同,一些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甚至存在逃避金融監管的隱患。”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民營企業金融機構種類較多,之前也存在關聯業務比較複雜、不太透明的情況。例如,之前數據報表都是以下面單一主體申報,但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很難還原成一張表。從整個金融控股集團去看,里面的嵌套關系並不是特別清晰,這在業務上是看不出來的。”上述互金集團內部人士稱。

他表示,要求金控公司持牌經營後,是把整個金控集團按一張牌照去監管,以穿透性的方式監管,可以看清資產、資金投向,使監管更加清晰。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表示,目前金控集團有三個特征:一是集團總部不做經營只是控股,這造成有些產業集團迷失了方向;二是,子公司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這給監管造成漏洞;三是,金融資產在整個公司中占絕對主體。這三個特征是把雙刃劍,如果不懂得運作、超越運作規則,就會醞釀風險。

針對目前部分金控集團存在的杠桿率較高、公司治理不健全、經營異化、關聯交易、助長資金脫實向虛等亂象,周小川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對於金控公司的監管將有三方面側重點:一是強調資本的真實性、充足性和資本質量;二是要強調股權結構的透明度;三是加強對關聯交易的管理。

根據市場消息,金控公司管理辦法將從多個方面著手,比如設置市場準入門檻、嚴格規範金控公司內部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資本充足率、規範公司股權結構、大股東與高管任職要求等。

其中,資本充足率強化資本真實性和充足性要求。“資本充足率反映的是杠桿水平。體現為資本占公司的風險資產比例,以此來反映公司杠桿的高低。此前,互聯網金融不受這個限制,導致了競爭上的不公平。通過資本充足率去控制民營資本的杠桿也是控制風險的一個手段。這已經在商業銀行做了證明,現在是把這個成熟的辦法運用於金融控股公司。” 上述互金集團內部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57

互金專委會:已累計發現假虛擬貨幣421種,60%以上在境外

近年來,以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受到持續關註,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虛擬貨幣的幌子從事金融詐騙或傳銷,假虛擬貨幣(或稱“傳銷幣”)平臺頻現,致使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

5月17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互金專委會”)與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發布報告,警惕假虛擬貨幣平臺詐騙陷阱。互金專委會認為,假虛擬貨幣主要存在涉嫌非法集資等違規行為、存在高度跑路風險、受害者維權困難等風險。

互金專委會表示,經持續監測,截至2018年4月,專委會累計發現假虛擬貨幣421種,其中60%以上的假虛擬貨幣網站服務器部署在境外,此類平臺難發現、難追蹤。

技術平臺監測發現,此類平臺多呈現出三大特性。

一是包括具有金字塔式發展會員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為,采用金字塔式的發展會員經營模式的假虛擬貨幣平臺,宣稱其虛擬貨幣或積分幣可產生高額回報。此類平臺多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資者,涉嫌進行傳銷。

二是涉嫌資金盤,人為拆分代幣。據悉,假虛擬貨幣大多沒有真實代碼,無法產生區塊或在區塊上運行,因此多采用人為拆分的方式進行代幣獎勵,通過在短期內不斷拆分,產生大量積分或代幣,造成財富暴漲的錯覺。互金專委會發現,有平臺公然宣稱“拆分10次,只漲不跌”,平臺宣傳“投資代幣越多,拆分得到的收益越高”。

三是受到機構或個人控盤,無法自由交易。此類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多無法在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場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時,價格還存在受到機構或個人的高度控制的現象,容易造成價格快速上漲的錯覺,但用戶往往無法進行交易或提現。例如,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只能在其網站交易,且交易系統較為粗糙,安全性極差。

互金專委會表示,假虛擬貨幣無任何價值,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的模式進行經營,本質為非法集資和傳銷活動。同時,一些平臺無研發能力和技術,跑路概率極高。另外,此類平臺多無經營場所和工商信息,且服務器多部署在境外,受害者很難進行維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86

互金行業風險多樣,用科技賦能金融監管

隨著“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強監管已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主旋律。

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部門多次重拳出擊,整治行業亂象。在此背景下,5月20日,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行業監管者、從業者圍繞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挑戰、發展機遇展開了一系列討論。

“參與互聯網金融活動的機構要有準入門檻、持牌經營。”原保監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周延禮表示,互聯網企業參與金融市場的活動要有條件,獲批準後才能經營,這樣可以有利於金融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的經營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管,確保金融消費者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促進互聯網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

互金產品風險多樣且隱蔽

“現代金融分為三大部分:最小的一部分是‘一行兩會’發牌照的法人金融機構或者說持牌金融機構;第二個就是由諸多金融產品的發行而引發的金融功能,這是更大的一個圈;最大的一個圈是金融行為,是很難預測、很難計量,而且更加難以監管的。”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霍學文在發言中表示。

霍學文指出,目前金融面臨五大風險。首先,發展金融科技要識別信用風險;第二,是合規風險,現在的非法金融活動是“互聯網+傳銷+線下”三合一。非法金融活動由線上轉到線下的,要在現有網格化的手段上,發動老百姓,有獎舉報,加大獎勵,使其在線下也無法發展;第三,技術風險,包括數據安全風險、隱私保護風險、交易安全風險、身份認證風險;第四,市場風險,主要是過度投機和資產泡沫化;第五,系統性風險,主要是跨時空、跨區域風險。現在互聯網金融全球化明顯,跨越時空、跨越區域的風險越來越大,傳播速度快,小風險聚合起來可以演化成大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催生了新的業態,也帶來新的風險。宜人貸首席執行官方以涵認為,互聯網金融公司隱藏的門檻很高,但是一些打著互金旗號的假金融、野金融公司的龐氏騙局、吸金等非法行為,使得這個行業籠罩了陰影。

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同樣多種風險並存。周延禮表示,互聯網金融服務涉及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法律合規風險、操作性風險等傳統金融的風險,同時還有市場準入門檻低、高負債率、虛假投資理財、金融傳銷和非法集資等風險。

比如大量的現金貸、P2P平臺存在對投融資雙方資質審查不嚴格和高杠桿比例下的經營等風險。另外,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過程中的風險也是多樣、隱蔽的。

除了互金產品存在一定風險外,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金融服務了大量不被傳統金融覆蓋的人群,具有長尾效應。面對新業態催生的新風險,做到風險防範成為當務之急。

如何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控?周延禮建議,監管部門要處理好發展與監管的關系。制定科學的監管規則,鼓勵市場機構發展,同時嚴防金融交易違規風險,確保新金融業態的穩定發展。

科技監管、精準監管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已滲透到金融市場運作的不同環節,技術在降低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並提高運作效率等方面已達成共識。然而,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也可能對金融行業的穩定性造成沖擊。

技術的兩面性決定了可以用技術違規,也可以用技術監管,就看誰走得快。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什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以技術來試探金融準入的門檻,以技術來突破金融監管的底線。”霍學文稱,監管部門要按照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做好相關的工作;積極應對新技術的挑戰,發揮新技術的優勢,同時引進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和先進公司。

目前,監管部門存在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不足的問題。周延禮表示,希望財政部加大對金融監管部門大數據的監管平臺建設投入,從大數據平臺建成一體化的監管工程,使金融監管不僅能夠實現對新金融業態及日常行為的監督和監管,同時也能夠對一些法人機構的資金、資本情況做到實時監管,及時發現重大資金安全問題。

凡普金科創始合夥人、首席執行官董祺認為,技術賦能金融是行業非常重要的方向,而監管則讓整個行業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金融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讓技術去賦能金融,讓市場更加多元化、下沈,是金融科技兩個非常顯著的選擇。”

將技術應用於監管中至關重要。“要發揮科技監管的作用,精準監管,做到監管人員的監管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嫻熟地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改進監管方式。在大數據和金融安全監管平臺基礎上,構建數字金融、數字社會的定鞥設計框架。”周延禮表示。

投資者教育至關重要

此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金融機構甚至類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這些機構銷售的一些新產品,呈現出風險多樣化、科技化、隱蔽化的特征,且傳播速度很快、超出預期。

“前一段時間很多機構還有一些個人披著區塊鏈的外衣,開展非法的ICO(公開募幣)、進行虛擬貨幣交易等活動,這些都對互聯網安全包括終端的安全、平臺的安全、網絡技術和金融的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周延禮表示。

周延禮認為,由於消費者金融知識、風險識別和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對欠缺,容易遭受誤導、欺詐和不公正待遇,社會外部性影響很大。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國家的金融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快監管的步伐。

“投資者教育最為重要。”宜信創始人唐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記者表示,投資者金融知識相對欠缺。

唐寧認為,投資者教育是一個高成本且漫長的過程。可以利用科技通過互動、遊戲化、趣味性的方式,進行投資者教育。例如,可以通過幾分鐘的視頻,幫助讓艱難拗口的金融概念簡單通俗化地被理解,這對金融發展非常重要。

在投資者端如何進行有效的保護?道口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羅川認為,在進行投資者教育,讓其認識到每一種金融活動都是有風險的基礎上,信息披露非常重要。

羅川還指出,需對投資人的適當性做非常嚴謹的能力評測,做強制的分散投資,才能對投資者進行有效的保護。投資者適當性的能力測評,可以使其投資的項目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分散投資則可以使用戶的投資組合適當分散。這樣發生風險時,不會對他們造成過大損失。

此外,方以涵指出,個人征信領域的投資者教育也非常重要。

此前,行業內個人多頭借貸、過度借貸、騙貸等行為不斷出現。而隨著百行征信的成立,業內分析,這將有助於解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息分割問題,增加征信有效供給,懲戒不斷失信的消費金融借款人。

“對客戶進行信用教育,讓客戶明白有義務還錢,如果不還錢會受到懲戒,這是我覺得現在非常缺失的事情,也是這個行業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環節。”方以涵表示,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可以促進信用教育,提升投資者的信用意識,共同建立信用社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47

4家互金企業Q1成績單:總營收同比猛增,3家逾期率略有上升

隨著“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框架落地,金融監管改革拉開序幕。這意味著,加強監管已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主旋律。而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2018年也將成為行業合規元年。

近期,樂信、趣店、拍拍貸、宜人貸相繼公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從總體情況來看,在強監管的背景下,上市互金企業營收同比增長,維持盈利,但逾期率與上個季度相比,樂信、趣店、宜人貸均有所上升。

趣店凈利下降、宜人貸主營業務成本增加

根據幾家公司的Q1財報,雖然監管和信用環境充滿挑戰,但幾家上市互金企業總營業收入均呈現同比增長趨勢。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年一季度上述幾家互金企業增幅迅猛。樂信總營業收入達到16億元,同比增長31%;趣店一季度總收入17.17億元,同比增長105.6%;拍拍貸一季度營收達9.168億元,同比增長37.1%;宜人貸一季度凈收入15.93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56%。

從凈利潤來看,2018年一季度,樂信實現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160%;趣店凈利潤達3.16億元,同比下降32.10%;拍拍貸凈利潤為4.37億元,同比增長5%;宜人貸調整後凈利潤為6.69億元(調整金額為3.9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91%,但在主營業務成本方面,宜人貸一季度成本為1.43億元,主營業務成本占當期促成借款總額的1.2%,較2017年同期的0.8%有所上升。宜人貸對此表示,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本季度加強了對逾期借款的催收。

宜人貸財報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起,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宜人貸開始采用新的收入確認準則ASC606,核算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並按照不完全追溯法對之前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整。新收入確認準則主要影響公司分期收費產品的收入確認時間。根據之前的收入確認準則,公司在月度服務費收到之後才會確認收入,但根據ASC606準則,公司在完成合同義務之後即可確認收入。受新收入確認準則影響,公司對2018年第一季度留存盈利的初始余額進行了16.97億元的調整。

值得註意的是,拍拍貸與趣店也調整了相應的確認收入準則。從2018年起,拍拍貸與趣店也均采用ASC606準則。據悉,相比於此前的ASC605準則,ASC606允許借款合同簽署後即可確認大部分收入。

為了始終保持監管合規,幾家互金企業一季度也對業務運營進行了一些調整。“本季度,公司的信貸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穩健,機構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同時,為了始終保持監管合規,我們在本季度對業務運營進行了一些調整,包括信貸產品的定價調整和質保服務計劃的升級。”宜人貸CEO方以涵稱。

“在去年年底行業政策調整之後,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經歷了行業性收縮區間,我們迅速采取了措施,通過暫時收緊信貸標準來控制風險。“趣店集團創始人、CEO羅敏表示。

趣店集團CFO楊家康則指出,趣店正在拓展合作的金融機構數目,致力於成為一家依靠數據和技術的公司,幫助資金提供方合作夥伴向用戶發放消費貸款。“未來轉型的方向是將消費金融業務從重資產轉向輕資產,從信用中介走向信息中介,從高金融風險走向低金融風險,將自身的重心定位為流量分發、場景連接和技術服務。”

從用戶量和成交量來看,一季度末,樂信用戶數達到2640萬人,同比增長94.8%,促成的借款金額148億元,同比增長98.3%;趣店方面,一季度末註冊用戶數由2017年底的6242萬人上升至6530萬,其中授信用戶從2620萬人上升至2750萬人,活躍用戶為410萬人,同比下降13.9%,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同比下降44.6%。

拍拍貸方面,一季度末累計註冊用戶數達到7142.4萬人,累計借款用戶數為1128.2萬人,一季度共為250.1萬借款人提供了服務;宜人貸2018年第一季度,宜人貸為17.4128萬位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119.57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65%,其中23.1%的借款金額來自於重複借款人。

風控,下一攻堅戰

“我們主動控制了交易量,但是我們成功地降低了賬面風險,並且只迎來了一個短期的、可控的逾期率的增加。”羅敏表示,從資產質量來看,監管政策收緊給互金行業帶來了較大沖擊。

在逾期率披露方面,截至一季度末,樂信促成借款中超過90天的逾期率為1.44%,而截至2017年底,樂信促成借款中超過90天的逾期率為1.14%,逾期情況略有上升;根據趣店披露,當期可觀測M1+(逾期30天以上)逾期率保持在低於1.7%的水平,而根據其2017年年報,截至2017年底M1+逾期率則低於0.9%。

拍拍貸方面,一季末,15天至29天、30天至59天的逾期率分別為0.87%和2.11%,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這兩類逾期率分別為2.27%和2.21%,逾期率較上季度下降;截至3月31日,宜人貸15天至29天、30天至59天、60天至89天借款的逾期率分別為0.8%,、1.6%和1.3%,而截至2017年底相對應的逾期率分別0.8%,、0.9%和0.7%。宜人貸逾期30天至89天的借款逾期率較上季有所上升,主要因為2017年12月起借款人信用風險出現了短期波動。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上述4家上市互金企業作為行業內的頭部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均有逾期產生,但行業內卻有多家企業公布的逾期數據為0。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行業數據透明度及真實性均存在疑問,業績的真實性、準確性、可持續性還有待檢驗。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5月23日,共有120家互金機構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但仍有很多企業披露的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均為0。這與上述幾家頭部互金企業的數據披露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業內專家表示,一些網貸平臺基於獲客角度,會在逾期率上進行一定程度的粉飾,選擇性的披露成為互金企業的通病。而對於投資人而言,決定是否投資的重點參考標準之一就是平臺的逾期率。因為逾期率代表著平臺風控的整體運營情況。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行業合規監管落地後,對於互金企業來說,是否具備好的風控及運營手段將成為互金企業的下一個攻堅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03

銀行牽手互金巨頭又迎小高潮:從“門當戶對”到“多對多”

近期,傳統銀行與互金巨頭的合作又迎來一波小高潮。第一財經獲悉,5月29日,中國光大集團和京東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一日,螞蟻金服與浦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

從去年6月國有大行工、農、中、建紛紛與互聯網金融巨頭(BATJ)牽手已經過去一年,從彼時的“門當戶對”發展至今,形成了“多對多”的新格局。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目前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巨頭合作數量繼續攀升,不完全統計,僅京東金融一家從去年1月至今已經先後與工商銀行、山東城商行聯盟、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大連銀行、北京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等超過9家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另一家互金巨頭螞蟻金服更是在近期集中落地與3家銀行的合作協議。5月29日,螞蟻金服與浦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5月22日,螞蟻金服與光大銀行、光大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更早前,5月11日,螞蟻金服宣布與華夏銀行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彼時四大行各選一家、“門當戶對”的合作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以光大集團為例,目前已經分別牽手阿里、騰訊、京東三大互聯網巨頭。

顯然,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巨頭都不拒絕“多頭合作”,以光大集團為例,旗下光大銀行剛剛與螞蟻金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不到一周,便又與京東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一個月前,該集團還與騰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東金融已經將金融科技輸出作為集團主要戰略之一,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都有合作。

不僅如此,互金巨頭與銀行的合作領域也更加廣泛。從合作內容看,此前光大銀行和京東金融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主要聚焦於雲繳費、聯合貸款、聯合風控、理財銷售、信用卡發卡等領域。

光大集團相關負責人指出,在科技創新領域,雙方將加強物聯網金融、區塊鏈、雲計算等合作。研究物聯網支付業務的流程設計與應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共享記賬能力,共同進行溯源防偽、智能合約、信息共享等應用設計。嘗試共同創建“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以及探討建立科技創新產業基金,共同孵化前沿科技項目。

無獨有偶,在螞蟻金服與華夏銀行和戰略合作中,分布式架構也成為合作重點。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一些股份行與互金巨頭的合作更加具體務實。例如,螞蟻金服與浦發銀行的戰略合作,將探索並提升雙方在互聯網風控及反欺詐方面的風險防禦能力與潛力,螞蟻金服將為浦發銀行提供營銷作弊、交易欺詐、信貸欺詐的立體化支持。雙方還將在普惠金融、互聯網支付市場營銷及渠道經營方面加強合作,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支付合作。

除了傳統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機構,以及銀聯等支付清算機構也是互聯網巨頭合作的重點。5月30日,中國長城資產與阿里巴巴共同舉辦了特殊資產交易會,推出超1500億元債權(資產)。5月初,螞蟻金服將余額寶陸續向基金公司開放,已經接入多家基金公司。而早在一年前,京東金融宣布與銀聯合作,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為中國銀聯收單成員機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64

互金專委會:比特幣5月跌幅19%,日均轉賬19.7萬筆

區塊鏈作為當下備受關註的技術,各方爭相推動,行業熱點層出不窮。

6月1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了區塊鏈行業動態月報(下稱“月報”),就5月份區塊鏈行業整體情況和重點熱點事件進行梳理報告。

在主流數字貨幣行情方面,5月份,比特幣價格呈下行走勢,市值由月初的1573億美元跌至月末的1274億美元,跌幅19%,日均活躍地址44.4萬個,日均轉賬19.7萬筆。近一年,比特幣每日活躍地址數、轉賬筆數以及價格走勢如下圖所示。從走勢上看,活躍地址數和每日轉賬數與交易價格呈較大的正相關,5月份,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

在其他幣方面,以太坊價格亦呈下降走勢,市值由月初的664億美元跌至月末的565億美元,跌幅15%。值得註意的是,以太坊活躍地址呈現出超越比特幣的趨勢。比特幣現金、瑞波幣、萊特幣等整體走勢與比特幣類似,跌幅分別為36%、39%和23%。

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逐漸深入,國內各大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平臺和應用,包括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網易等互聯網企業,各大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企業,以及華為等。在應用方面,國內積極探索和推動聯盟鏈、私有鏈等形式的區塊鏈+應用,輔助解決相關行業的痛點問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在區塊鏈安全方面,隨著區塊鏈應用的範圍和深度逐漸擴大,安全是必須重視的課題。區塊鏈系統的安全受多個層面的影響,包括基礎設施、算法設計、協議設計、代碼實現、安全管理等。近年來,已經發生了為數不少的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被攻擊、智能合約漏洞、個人密鑰丟失或竊取等方面。

從發展形勢上看,攻擊手段日益升級,損失不斷增加。隨著公有鏈架構的區塊鏈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以聯盟鏈、私有鏈架構基礎的區塊鏈應用深入到金融、社會管理等關鍵領域,一旦出現安全事件,極易造成重大損失。

5月29日,360發表文章稱,發現EOS平臺的高危安全漏洞,部分漏洞可以在EOS節點上遠程執行任意代碼,即可以通過遠程攻擊直接控制和接管EOS上運行的所有節點。據EOS項目組稱該漏洞早前已被修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17

中國互金協會:部分平臺變相發放“現金貸”,呼籲消費者保持警惕

6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文稱,近期監測發現,仍有部分機構或平臺“換穿馬甲”,以手機回租、虛假購物再轉賣等形式變相繼續發放“現金貸”,有的平臺甚至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額逾期費用,嚴重地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為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鄭重提醒各會員單位以及提供網絡小額貸款服務的相關機構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呼籲廣大消費者應保持警惕,審慎選擇提供貸款服務的機構或平臺,理性辦理借貸。

全文

關於防範變相“現金貸”業務風險的提示

去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先後出臺《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141號)、《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 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發〔2018〕10號)等文件,明確了規範“現金貸”等網絡借貸行為的管理要求,加強對“現金貸”業務的監管並逐步化解其形成的風險,維護了社會金融秩序的穩定。但根據近期監測發現,現仍有部分機構或平臺“換穿馬甲”,以手機回租、虛假購物再轉賣等形式變相繼續發放貸款,有的還在貸款過程中通過強行搭售會員服務和商品方式變相擡高利率。特別惡劣的是,發現有少數平臺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額逾期費用,嚴重地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為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鄭重提醒各會員單位以及提供網絡小額貸款服務的相關機構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堅持合規發展、審慎經營,廣大消費者則應保持警惕,審慎選擇提供貸款服務的機構或平臺,理性辦理借貸。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呼籲,各會員單位和相關機構應依法合規經營,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開展貸款業務;具備合法放貸資質的機構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主動加強內部管理,發放貸款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杜絕任何變相提高利率、惡意收取逾期費用的違規行為。同時應認真履行金融消費者教育義務,如實開展信息披露,對息費定價進行重點提示,不得以不實宣傳誘導金融消費者接受與其風險認知和還款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產品和服務。

請廣大消費者加強金融知識學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購買相關產品和服務時應認真閱讀合同條款,留存相關證據,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可通過法律手段主張權益;如發現不具備放貸資質的機構非法開展貸款業務的,消費者應當向監管部門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構報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