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皮屋下的奇兵

2012-3-5  TCW

 



突圍,就有路!

一個在台灣被稱之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業,它的路,就用一絲一縷,織出世界級的機能布料王國。

新北市樹林區柑園街,蜿蜒的小路兩旁矗立著一座座不起眼的工廠,沒有顯眼的門牌或玻璃帷幕的大樓,只有鐵皮加蓋的廠房;一走進工廠,小黑狗們迎向前,吠叫 聲伴著嘈雜的機械聲,頓時充滿著整個工廠。

織布機上,正織著吸濕排汗的彈性針織布,這裡三步一小間、五步一大間鐵皮屋工廠,生產線很忙碌,圓盤式的機械拉著一桶桶的白色紗線,一針一勾像打毛線衣一 樣織出一捆捆的布,這塊布有個專有名詞:圓編針織布。

可別小看這塊布,它是奧運選手破紀錄的關鍵,也是喜馬拉雅山登山者必備的保命裝備,少了台灣這塊布,不管是美國夢幻籃球隊的科比‧布萊恩(Kobe Bryant),或是中國籃球隊的姚明,都會在奧運賽場上表現失色。美國巴塔哥尼亞(Patagonia)、The North Face、Columbia,或是德國的Bogner、法國的Lafuma等等,這些戶外運動頂尖品牌的滑雪、登山衣布料也都來自台灣。NBA台裔球星林 書豪身上穿的各式各樣運動服的布料,一部分就是從台灣的太尹針織廠做出來的。

從樹林再往三峽走,緊靠著三峽台北大學城,鐵皮屋內依然有台灣土狗,生產線上正在生產紙印花布,仔細一看,是美國職棒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西雅圖水手隊、 費城人隊的球衣圖樣。三月底,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開打,王建民穿國民隊、郭泓志穿水手隊球衣上場,身上球衣的布竟然就在鐵皮屋下誕生。

它不是夕陽產業!台灣每賺三元外匯,一元靠紡織

這是一個你所不知道的鐵皮屋傳奇,一段全球獨一無二、六十分鐘車程的黃金加值流程,過程中會經過你所熟悉的內湖科學園區、板橋、新莊,一路到樹林與桃園蘆 竹與觀音。

鐵皮屋,代表的是台灣傳統的打拚精神:快速搭建、成本低廉、不花俏、很低調;鐵皮掀開,卻一個個藏著絕世武功、打死不退、堅持到底的台灣精神!

這些紡織業者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在一幢幢鋼筋水泥大樓的夾縫中,甚至是在台北市、新北市一坪五十萬、六十萬元的黃金地段,仍然在織布、染布、賣布;在傳 統印象中,這原本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優勢盡失,二十多年前就出走的產業,卻在大台北地區編織出機能布料王國。

NBA球員一場比賽要流掉五、六公斤的汗,球衣的材質如果不能快速把這些汗水瞬間蒸發,球員在投籃、運球時,等於負載著汗水的重量,無法盡情演出;全球最 環保、節能要求最嚴格的品牌巴塔哥尼亞,它的運動衣布料也是來自台灣,戶外運動經常是在零下十幾度到零下三十度的超低溫進行,但卻必須穿著兩百多公克、輕 薄保暖的雪衣在戶外一整天,這樣的挑戰,也只有台灣能夠解決。

二○○五年美國紐奧良被颶風肆虐之後,找上台灣,尋求解決救難隊衣服防水的問題,包括歐洲、加拿大、美國的消防隊、救難隊,身上所穿的特殊防火、防濕布料 也是來自台灣。

二○一一年,紡織業為台灣創造新台幣三千四百多億元的出口產值,賺進了二千七百多億元的外匯;去年台灣外匯總共是二百六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千八百億 元),紡織品占了三四%,等於台灣每向國外賺三元,就有一元是靠紡織賺的。

其中,紡織品二千七百多億元的外匯中有六成是賣布,等於台灣靠賣布賺進了一千六百億元的外匯;對比DRAM、面板廠去年雙雙虧損破千億元,紡織業竟然一直 默默的在替台灣賺錢;還創造超過十五萬個工作機會。

全世界不能沒有台灣的布,這塊布是這樣產生的,一段只有六十分鐘車程的流程,卻有全球最獨特的競爭力。

贏在多功能!防水、保暖,且兼顧設計及環保

第一站,先從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內湖科學園區看起,這裡有綿春纖維、菁華工業、寧美、德式馬、國華琺瑯等紡織公司,它們把全球運籌中心、研發設計與品質檢驗 中心設在這裡,負責開發、接單與分單,內湖科學園區成了紡織業新聚集重心,儼然成了「新迪化街」。

這裡的工作挑戰很高,第一、它必須滿足客戶的需求,布不僅要防水、保暖,還要有設計感與獨特性,例如雪衣、羽絨衣可能要降低重量一五%,但防寒能力要到零 下三十度;第二、顏色要鮮豔,放在熱水洗不能漂染其他衣服,任憑風吹雨淋也不能褪色,製程卻要保證無毒、環保,且節能。

這最少有兩個矛盾,一是衣服要輕,卻要保暖功能強,甚至是耐極端氣候也不怕,簡單的說就是穿得少又要非常不怕冷,即便到了南極或喜馬拉雅山也一樣;其二是 衣服有多美就有多美,但絕不能污染,甚至要用可回收材質最好,例如用咖啡渣、寶特瓶、玉米來做衣服。

容易做的事情早給別人搶去做了,就是因為這些都是互相衝突的事情,才會落在台灣紡織業者身上,全球大品牌給台灣人的要求,就是拿著最鋒利的矛去打最堅硬的 盾,解決了才有訂單。

贏在輕量化!機能性紗線,重量只剩五分之一

一段獨特的布料旅程開始了,內湖接單之後,布旅途第二站是龜山、林口等纖維廠,例如集盛、新光、遠東集團或聯發紡織等纖維紗廠,從上游的纖維、紡紗就必須 要差異化,第一要求是輕量化,台灣紗線從一開始一百丹尼以上,降到了七十五丹尼,現在降到了三十丹尼,甚至可以到二十丹尼。

所謂的丹尼,是指九千公尺長紗線的重量,三十丹就是三十公克,七十五丹就是七十五公克,紗線必須越來越細,衣服才能更輕。接著還要開發出中空、特殊斷面或 是加遠紅外線功能的紗線,讓紗線不僅細,還能達到各種特殊機能性。

贏在高效率!四百家小廠分工,生產少量多樣

這一段路走了十一年,台灣才建立機能纖維的原料供應。其實,機能性紡織布料並不是台灣發明的,日本才是真正的始祖,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說,日本是全球最早 投入紡織機能材料開發的國家,又要輕、又要保暖,或要求瞬間排汗,日本人也會,甚至更強。

所以要勝出,就要做日本人做不到的。布旅行的第三站,從內湖接單之後,纖維廠把纖維送往板橋、新莊、五股、樹林到泰山一帶,這裡散布著三、四百家的針織 廠,一家工廠三、四十個工人,一樣都是織針織布,卻大有文章,例如有人織單面彈性布、有人織雙面彈性布。

板橋原本是織BVD、比威力等棉質內衣褲的大本營,現在跨進了織世界盃足球賽球衣布,以及冬、夏季奧運與戶外運動機能布的時代。

我們走進樹林的太尹針織廠,董事長李銀山告訴我,他只織單面加OP(彈性),其他給別人做就好。分工不爭食訂單,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台灣人就在這裡,發 展出獨特的針織布聚落,特殊紗線在這裡織成了布。

這並不簡單,聯發紡織總經理王豐岳說,當紗線的丹尼數降低時,紗線就更細,一拉就斷,所以織布的難度就越高,一開始生產速度就必須降下來,不然會拉斷,接 著又要求功能性時,要加不同材質的紗線,例如吸濕透氣、保暖與彈性、抗紫外線的紗同時要織在一起,複雜度也跟著提高。

怎麼織全靠經驗,這些針織廠是三十年功才練就出來的。黃偉基說,機能性材料剛推出的時候連認證標準都沒有,國際大品牌其實也不懂,是台灣一步步慢慢走,把 機能性產品開發出來。

這十一年來,台灣紡織業者是先蹲低,例如生產線產能必須降下來,還要求快求變,改變過去賺快錢與暴利的心態。因為品牌客戶講求快時尚,以往秋冬才一大批量 產同樣的產品,現在每隔幾週就換新,從織、染、整到成衣加工,全部換成小訂單式生產與出貨,但交期、價格與品牌通通不打折扣。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庭院裡跑不出千里馬,但騎著千里馬也無法打巷戰。」黃冠華接著解釋,中國織布廠規模動輒上千台,甚至一家公司的產能,比日本 加台灣還要多,這些公司的規模都是樹林、新莊織布廠的上百倍以上,但規模大就無法彈性生產、無法隨時針對市場需求做變化。

台灣業者,再少量多樣的訂單,分到三百家的工廠內,也是一人一種訂單,變成了簡單又單純的流程;更特殊的是,台灣樹林一帶的針織廠,自動分工組合成虛擬兵 團,各自鑽研自己的獨特織法,搭配旭寬、寧美這些布廠,提供不同的需求。可是對中國、韓國以大企業為主,這樣的訂單就無法承接。

贏在聚落齊!針織、染整到加工,一條龍整合

第四站,桃園大園或觀音。特殊的布種到了特殊的染整廠,這裡的染整廠又再細分,有人專門做染色,或是塗上特殊的薄膜或材質,又輕又薄的布,加值成為獨特的 保暖或透氣防水的機能布。

其中有兩個獨特性,一是每家業者都擁有一種獨步全球的工夫;二是運輸成本全球最低。綿春纖維總經理劉建春說,大台北地區運輸成本每公斤新台幣六角,即便是 全台灣約新台幣一元,全球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擁有這麼完整的聚落,再對比中國的紡織重鎮杭州,運輸成本要人民幣一元,台灣跟中國差了近四倍。

除了染整,第四站還進行特殊處理,例如刷毛,把針織布變成毛料的感覺,總部設在內湖、工廠在大園的菁華工業,就是獨步全球的刷毛廠之一,靠賣刷毛布起家。

第五站,這塊布也可能再送回樹林進行印花,印上花紋或圖案,或是把兩塊不同材質的布貼合在一起,變成獨特的貼合布,在台灣這都是一項獨門功,卻都聚集在六 十分鐘車程的加工流程內。

接著裝上貨櫃到台北港出口,整趟旅程不超過六十分鐘。

一路上過了五站,這五站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從纖維、針織、染整到特殊處理,工廠幾乎全部自動化,一家工廠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十人,是低人力、高度自動化的 行業。

在台灣經過五站,它還有在國外的第六站,就是到了台商位於非洲、越南、中東的成衣廠。黃偉基說,從纖維變成機能布,再到海外製成機能成衣,這趟大台北到全 球的獨特黃金價值鏈,是連日本也沒有的。

也就是說,日本即便有機能材料,卻沒有針織廠或後段處理廠,在速度與交期上沒辦法配合國際大品牌的供應鏈;中國機能材料不如台灣,也沒辦法做到少量多樣, 成本也未必比全自動化的台灣便宜。

台灣這條黃金價值鏈卻是從一九九七年以來,經歷了十五年鍛鍊,淘汰了兩千多家的紡織業者才建立的。

淘汰,換來重生!不再比產能,改賣知識及服務財

黃偉基說,紡織業第一次衝擊是在一九八七年,當時台灣匯率與人力成本都大幅上升,成衣廠大量外移;第二次是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七年,當時的遠紡到上海投資 化纖廠,又帶動了一波外移,中國自己也建立了從上游的化學纖維、棉花與羊毛廠,到中游織布、下游成衣廠的一貫化垂直整合。

台灣曾經是全球第一大的人造纖維王國,但今天比人造纖維產能,中國年產能超過三千萬噸,台灣不過年產兩百多萬噸,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原料供應輸了,也不可 能跟中國、越南或非洲比人力便宜;比機能材料開發能力,日本才是始祖。台灣何去何從?

台灣等於被世界各國層層包圍、擠壓;對內,紡織業更被唱衰成為「夕陽產業」,別說要優惠與補助,甚至還被歧視。菁華工業董事長黃彥一說,二○○三年新北市 中和區的辦公室不敷使用,再加上大股東退股,於是決定另外尋找辦公室,看上了內湖科學園區,一坪十八萬元,但真正要買,才被告知紡織業要進內湖科學園區, 每坪土地要加一萬元。

去找台北市政府理論,才知道紡織業不在招商的優惠名單中,所以要進內湖科學園區,就是要比面板、半導體這些行業多付一些錢才可以。磨練才能帶來實力,優 惠、補貼卻鍛鍊不出真正的競爭力,反而是經歷一場大淘汰的業者才能痛苦的體會,每一毛錢得來是不容易的。

走進樹林的光泰紙印花,鐵皮屋工廠內,一條生產線在紙上印上圖案,另一條生產線則是將印好圖案的色紙,經過熱轉印的程序,將圖案印到布上面。光泰紙印花董 事長黃錦江進入紡織業超過三十年,他入行的時候是台灣紡織業的黃金時期,他回憶起以前當領班的時候,工作一年就可以在板橋買下一間房子,當時紙印花是客戶 捧著錢上門,付款之後等九十天才需要交貨。

因此高峰的時候,一個月做九十萬碼,出口到中東、越南,生產線忙得不得了,根本不懂什麼叫品質和競爭,黃錦江說:「一個月九十萬碼,有印色就好了,管它色 彩對不對,有色就出去了!」

但一波波的衝擊來了,以黃錦江的紙印花來說,中國不僅成本低,連染料都自己做,台灣怎麼降成本?中國就是便宜一半,所以跟黃錦江同期投入紙印花的四十多個 人,到今天只剩下他一個。

「以前印有色,現在還要被品牌客戶考試、認證,」黃錦江說,以前一天做一萬碼,現在只能做五千碼,最怕的是印壞客人的布,要是接高單價的單,印壞一天的 布,做一個月來賠都不夠。「利潤從一‧五倍,降到了八成、五成、三成,現在只要有兩成就很好了。」

其實,兩成的利潤依然遠高於電子業,因為這家公司賺的是知識與服務財,它正在印著美國大聯盟的球衣用布,小小鐵皮屋內藏著近五千支的色版,每開發一支少則 幾萬元,多則十萬元,為了產品多樣,這家公司等於堆積了近億元的成本。

黃冠華說,現在織布賣的是知識密集,賣的不是產品、講的不是價格,賣的是資訊與解決方案。去年營收破一百五十億元,旭寬是台灣最特殊布料的供應商,客戶只 要連上旭寬的網路平台,裡頭有近四萬筆的布料資訊。

差異,闖出新路!電子材料也能加進布料,創造需求

國際品牌的設計師只要隨時上平台,就能看到旭寬開發的布料,只是這麼多的布,怎麼可能看得完,又怎麼挑出想要的款式?黃冠華打出「低調奢華」四個字,電腦 竟然出現相關的布種,讓設計師挑選。

旭寬還投資成立歐洲設計師團隊,抓住國外最新流行的趨勢與布種,提供給客戶,每一年三千種的布種開發出來,從織法、染到整,都有獨特的設計與工法,奇特的 是,旭寬並不需要自己的織布或是染整工廠,主要的供應者就是大台北地區的鐵皮屋供應鏈。

六十分鐘內聚集了原材料、織布與染整特殊加工,這個黃金加值鏈很小,卻很有特色,甚至連台灣電子業的原材料都變成紡織布料,世堡紡織就把光纖加進了布料 中,變成光纖布,世堡紡織董事長羅忠祐說,光電業的不良品到了紡織業變成了特殊材料,變成可以發光的光纖布,未來可望用在安全產業上。

黃偉基說,任憑越南、非洲怎麼織布,也見不到光纖這項材料,更不可能發展出這樣的技術與材料。又舉例來說,從國際市場對台灣布料防水、吸濕、排汗的機能需 求看到機會,羽絨大廠光隆實業則是開發出撥水羽絨,延長羽絨不沾濕的時間,讓羽絨衣除了外面這一層的面布防水外,裡頭也可以避免潮濕、吸水,而導致發霉或 失去保暖的功能。

於是光隆花了三年,把普通羽絨變成撥水羽絨,這樣的羽絨比普通羽絨要貴上一○%到二○%,光隆實業產品經理陳昀欣說,面對中國低價羽絨競爭,走機能性可以 拉開與對手的差距,避免殺價,走出差異化。

靠這樣的差異化,台灣鐵皮屋精神轉化成世界頂尖的登山服、機能運動服;登上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不能沒有台灣紡織重鎮織出的衣服,台灣鐵皮屋的高度 也和珠峰一樣,代表著:別說不可能,我們都做得到!

【延伸閱讀】最頂尖的機能布材,都來自台灣

美國職棒大聯盟一半球隊的球衣使用台灣布2010年世足賽21支球隊的球衣使用台灣布耐吉和愛迪達4成布料來自台灣美國每10件瑜伽服,有8件用台灣布全 球4成登山、滑雪服的戶外機能布料來自台灣全球5成的消防隊防火衣用台灣布製作加拿大警察、美國紐奧良救生隊都穿台灣布做的救生衣

台灣紡織業獨步全球

效能:雪衣、羽絨衣重量只有200多公克,零下30度一樣防寒。創新:開發出撥水羽絨,延長羽絨不沾濕時間,保暖、防水、防霉一件搞定。科技:用環境氣象 暨紅外線熱顯像評估分析與3D掃描人體,針對不同排汗量的魔術布來製造球衣。環保:經過設計與特殊處理,讓滑雪衣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件皮草,卻不須犧牲動 物。時尚:在防水、防曬的機能布添加流行元素,製成具有生活風格的戶外沙發。 跨界:光纖加進布料變成光纖布,讓衣服發光,可應用於安全產業。

資料來源: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紡拓會、各紡織業者 整理:呂國禎

【延伸閱讀】六十分鐘車程的黃金加值鏈 ——特殊機能布料加工流程

第1站內湖科學園區.台灣紡織業心臟提供設計、機能、品檢與分單服務,例如把量少的特殊訂單整合成為具規模的生產線。

第2站每公斤紗從70元升級到90元以上,增值28%林口、龜山.纖維、紡紗廠把聚酯粒聚合抽絲成為人造纖維,再紡成紗線。再把比頭髮細的纖維做特殊處 理,變成中空或十字形斷面,產生吸濕、排汗和保暖效果。

第3站一碼布可從150元升級到200元以上,增值33%樹林、五股、新莊、泰山.針織廠將紗織成布,把各種特殊纖維混合編織成新的變化,例如加入彈性纖 維,變成彈性布料。

第4站一碼布再加值30至50元以上,增值25%桃園觀音、大園.染整廠將胚布進行漂白、染色,加特殊塗料或防水透氣膜,例如抗UV及抗氯藥劑,讓機能纖 維再升級,即使長年日曬或泡海水,仍抗紫外線、不褪色。

第5站一碼布再加值25至50元,增值20%樹林、五股.布料特殊處理廠做熱轉印,在布面染上特殊圖案或色彩;刷毛把人造的纖維刷出天然羊毛質感與保溫 性,或做出皮草的質感與色彩。

第6站機能運動衣、登山衣價格,比一般運動衣貴5-10倍非洲、越南、中東、約旦.各地成衣廠由各地台商在海外基地加工,做成終端成衣。

資料來源:紡研所、紡拓會、聯發紡織 整理:呂國禎、林俊劭

【延伸閱讀】台灣布創造高產值,靠這3大聚落

針織布聚落:新莊、樹林、五股到桃園觀音特色:全球成本最低、距離最近,針織、染整到特殊處理,一應俱全

工業布聚落:彰化和美、雲林一帶特色:生產鞋材、行李箱、軟包袋材以及尼龍等工業用布

棉花與化纖棉花混紡織布聚落:台南市、永康一帶特色:從棉花織布起家,發展出獨特的棉花與人造纖維混合紡織

整理: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4

酷盤黃明明:Dropbox夢想下的取捨

http://news.imeigu.com/a/1334703660176.html

文/@何峰

無論是上線之前即獲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的投資,還是由黃明明和顧志城搭班的明星創始團隊,都讓2010年8月上線的酷盤積累了快速成長的基因。作為酷盤的投資人兼董事長,黃明明要帶著團隊做一個中國的Dropbox。而在這次創業中,他也在不斷作出取捨。

取捨

2010 年左右,當現任酷盤CEO顧志城提議再度創業做超級離線下載時,黃明明毅然予以否定。「我在當時有一個判斷,通用下載領域從07年開始、08年到達高峰期 後已經在下滑。原因非常簡單,被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把視頻這一大塊分流出去了;對於通用軟件下載,其實迅雷和快車都沒有很好抓住機會,反而被360搶走很 大一塊市場。」黃明明當時提議想想什麼是下一個很大的東西。

黃明明本人非常欣賞雷軍講的一句話:創業選方向非常重要,你站對了風口,豬都能 被吹起來。當時Dropbox在美國已做了三年多,儘管才積累了不到1000萬用戶,但已呈現爆發的苗頭。作為Dropbox用戶的黃明明,窺見了產品背 後存儲需求的實用和普遍,還有國內市場的空白。他最終將創業方向鎖定在了做中國的Dropbox。事實也並未偏離他的判斷。

從2010年8月到2011年4月,Dropbox開始爆髮式增長,用戶一下子翻了五倍到了5000萬的用戶。「除去Dropbox本身用戶的積累和口碑傳播的雪球效應開始爆發外,也是因為iPhone 4、iPad、Android手機在全球快速普及。」他總結道。

而 另外一個取捨抉擇,則是做偏重分享還是專注存儲?「網盤的商業模式有很大問題,分享的公有文件裡面,可能80%-90%是盜版相關內容或者色情相關內 容。」黃明明從一開始就否決做偏重公有文件分享的網盤服務,而是專注於用戶個人文件的云端存儲。「酷盤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用極低的成本給個人用戶提供一種 云端的存儲服務,希望每一個人都把所有的個人文件放到云端,在任何設備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獲取所有文件」。時至今日,酷盤的個人文件存儲佔到了 60%-70%,公有文件佔的比例較小。他透露酷盤通過秒殺技術去識別盜版和色情文件的ID,進行「秒殺」刪除。「很多用戶上傳大片的時候,以為是程序出 錯,經常說怎麼一秒鐘1G甚至1.5G的文件就傳完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做了秒殺技術,這是國內比較好的。」

「有很多中小站長說有大量的盜 版資源可以瞬間給你帶來幾十萬用戶。一旦用戶把你定義成獲取盜版資源工具的時候,他可能很難再放心把個人最隱私的資料放到你這上面來。」黃明明稱,在誘惑 面前,酷盤做了一個挺有勇氣的抉擇。酷盤也從限制外鏈上去控制盜版文件的傳播,是國內唯一沒有大規模開放外鏈的。他表示,酷盤雖然允許用戶通過郵件把 1G-2G的大文件發給別人,但是嚴格限制下載次數,現在是五次,可能開放到十次。

目前酷盤註冊用戶已過1000萬,每天上傳文件超過 2000萬個。黃明明稱,在過去兩個月裡面,無論是酷盤手機用戶每日上傳文件的數量,還是手機同時在線和活躍數量,都翻了20倍不止。智能手機的爆發增 長,正在不斷提升用戶的云端存儲需求。"酷盤這類云存儲服務,今年將迎來爆髮式增長。"黃明明對酷盤非常看好,也在推進酷盤與智能電視等更多智能終端合 作。

與之相應的,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酷盤在資本路上走的很順利。2011年2月,酷盤得到了海納亞洲「應急」的100萬美金過橋貸款, 隨後獲得了海納亞洲的A輪投資;2011年8月,硅谷風投DCM又給酷盤投資了2000萬美元,投資人甚至最後深入酷盤再山區的研發團隊去瞭解。

苦水

但 創業"表面順利"的背後,也有"苦水"。"我們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跳進去之後才發現在國內做云存儲的水非常深。"相比亞馬遜提供的云存儲服務S3 和云計算虛擬服務EC2,支撐了美國互聯網幾乎半壁江山,尤其是推動了美國互聯網湧現類似Dropbox等不到十人的小規模創業企業,卻可以做到千萬用戶 規模。

"不管是個人,還是創業團隊,你今天說我的公司只要一個T的用戶數據量,拿你的信用卡在亞馬遜上刷,告訴他要一個T,以及什麼質量的 服務和多少的流量,馬上後台服務就開通了,但是在中國完全沒有這樣的東西。"因此,黃明明感嘆不得不在國內自建後台的存儲器。"光是這事就折騰了我們 4-6個月,一開始完全自己做,後來通過朋友找到EC2存儲專家,發現事情的難點不光在技術實現上,關鍵是存儲服務。這是互聯網上對安全和穩定要求級別最 高的,我認為它是一個電信級別甚至是銀行級別的要素。"他透露,在保證數據安全方面,酷盤主要借助「HTTPS加密協議」和「數據碎片化」二個手段。對於 數據碎片化,他宣稱「用戶的文件在上傳瞬間,已經被切成無數碎片加密後分佈式存儲在全國各地的機房裡。」

路徑

對於未來,如何 從功能向平台升級,黃明明為今後的酷盤定下了二條產生合力的路徑:重點推進前端應用的API接入和酷盤自身的功能需求開發。據悉,美圖秀秀和 Android ES文件管理器已接入了酷盤的API。此外,黃明明稱,API接入推廣將是酷盤今年下半年重要策略。會考慮舉辦一個基於酷盤存儲的開發者大賽,設立創業獎 勵基金。據悉,今年2月,酷盤推出了API開放平台。

在他看來,當用戶手機上最常用的幾十個APP接入的都是酷盤的API,那麼用戶的切換成本就會變得比較高。這也是他擬定的防止大公司一鍵文件搬家的一個重要防禦手段。

而在酷盤功能優化方面,他透露,將以合作的方式,去開發酷盤的記筆記、錄音和照片自動云存儲功能等等。

至於盈利模式,他稱會採取向個人和中小企業用戶收費的模式。「我們不會像傳統的免費客戶端把量鋪開了,彈垃圾廣告或者彈窗廣告。」他認為廣告模式最終是與酷盤的個人隱私文件存儲的定位是背道而馳的。此外,他透露,將來會針對特定行業建立專門銷售團隊,但目前尚沒有計劃。

紅海

「對 於云存儲服務,所有巨頭一定會進來。從我當時選擇做酷盤,投資酷盤的第一天起,就從來沒有奢望過別人不會進來。」他認為中國互聯網就算有藍海也會很快變成 紅海。國內云存儲領域也正逐漸成為紅海。據悉,目前包括騰訊、百度、360、迅雷、新浪、金山等等已推出了云存儲和網盤服務。

對於眾多對 手,他認為騰訊最令人忌憚。「很多公司不是死在騰訊用戶端,而是在最專長的領域做的沒有騰訊好,你死是應該的。」不只是產品開發層面是一流的,他表示,騰 訊在後台也有處理海量用戶的能力和技術積累。據他透露騰訊每年服務器的採購量20萬台左右,是國內互聯網公司採購最大的,高於百度的10-15萬台和阿里 巴巴的5萬-10萬台。「騰訊在後台有大量的冗餘計算能力和冗餘存儲能力,它做云存儲絕對是最大競爭者。」相比騰訊,他認為百度的弱項在於前端產品,不過 能否真正產生威脅,還得看百度對云存儲的重視程度。

「對於一個小的創業公司而言,你能控制只有你自己,是不是能夠跑得更快,做得更好一點。」這是黃明明為酷盤自身定下的競爭基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4

歐債危機下的法式生活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75

2012年這個春天的陰雨和多冷似乎很不討法國人的歡心,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感受,悲觀的預期和提心吊膽過日子的壓抑感,成了壓在法國人心上的磐石。

在地理位置上,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周圍環伺著搖搖欲墜的意大利、西班牙等歐債危機事發國,並也被爆出債務與GDP比值超過警戒線。2011年11月,《金融時報》發表題為「歐債危機下一站是法國?」的文章,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也發出法國信用評級可能下調的警告。

薩科齊政府迅速採取行動,擬將預算赤字削減至GDP的3%,其中包括2012年節省70億歐元,而五年期間將總共節省650億歐元。與其他歐債漩渦 中的政府類似,致力於開源節流的法國政府對社會福利制度進行了調整,比如減少教育開支和住房補貼,增收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和住房稅等。

這些措施幾乎觸及每一位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受影響最大的是中低收入的人群,包括龐大的中產階級。

時時刻刻體驗省錢的樂趣,這是法國人生活方式當中的傳統,而歐洲債務危機對人們的心理影響,則是眼下法國人看緊錢袋的新理由。

和往常一樣,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園丁呂西安父子就會來敲皮埃爾·德古律師家的門,在德古律師家的大花園裡有一棵高高的櫻樹,這棵大櫻樹的枝葉已經過 於繁茂,每年都由手藝高超的呂西安父子來修剪,光是修剪這棵樹,呂西安父子就可以賺上1000歐元,再加上為德古律師家整理花園和安置花卉,呂西安父子兩 天便可收入1500歐元。儘管1500歐元不算便宜,但對於稅後退休金一年10萬歐元的德古律師而言,還是很願意花上這筆錢使自己的花園春意盎然。

但是今年不同了,德古律師與妻子李鳳妹決定自己動手佈置花園,一來是因為李鳳妹正好剛退休,夫妻兩個一起動手擺弄花園也是樂趣,二來則是節約的考 慮。在德古律師看來,歐洲債務危機會持續影響法國,而法國很可能會因為其他歐洲國家的深重危機而難以脫身。這似乎已經成為法國人的共識。

德古律師發現,危機對40歲到55歲尚未拿到退休金的在職中年人及其家庭影響最為明顯。米歇爾一家有三個孩子,老大已經讀大學但還沒有離家,老三還 在讀初中,米歇爾的妻子聖誕節過後就失業了,雖然法國的社保體系可以保障米歇爾一家衣食無憂,但考慮到家裡的房屋貸款尚未償清,孩子們讀書還需要錢,妻子 的工作還沒有著落,米歇爾一家還是選擇取消了居家旅行計劃,信用卡也不再透支,因為一旦米歇爾失業,家庭的償還能力也將萎縮。「今天有工作,明天失業怎麼 辦?」幾乎是法國人共同關注的話題。

伊斯丹和他的妻子在里昂經營著一家餐館兼咖啡吧,由於債務危機的影響,餐館的客人減少將近40%,這讓又要供房又要養育三個孩子的伊斯丹一家開始撥 著算盤過日子。以前,伊斯丹的妻子呂迪威娜從來都是只買精牛肉和牛排,但現在伊斯丹家節衣縮食的計劃不得不減少牛肉的開支,怎麼從牛肉上省錢又不影響生活 質量呢?呂迪威娜想到了牛筋,法國的超市一般不出售牛筋,牛筋是廉價的棄置品,偶然地呂迪威娜發現牛筋煮湯或者煮熟涼拌很受孩子們歡迎,於是,她有了主 意。

一天,她向超市的生鮮師傅購買牛筋,師傅說牛筋可以免費送她一些,問道:「你要多少?」呂迪威娜回答:「兩公斤」,師傅有點驚詫了:「你家養了幾條 狗啊?」原來,法國人基本不吃牛筋,偶爾有人討要也不過是用來喂狗,所以這位師傅以為呂迪威娜買牛筋也是要喂狗,哪裡知道她其實是要用來做菜。

Vente-privee是法國著名的購物網站,以眾多名牌商品的一到五折銷售而深受法國人歡迎,但是喜歡在這個網站購物的賽豐發現,現在這家網站 的東西已經很難買到。3月15日,MARC O'POLO的皮包開始銷售,賽豐為了搶到自己喜歡的款式,不得不6點半就守在電腦跟前,早上7點鐘這個品牌開始銷售,8點鐘時賽豐發現,大多數的包都已 經售罄,以前在這個網站購物精挑細選的樂趣已經被搶到不易的艱辛替代。

歐洲的債務危機使得喜歡省錢的法國人變得更喜歡省錢,省錢從生活樂趣又演變為生活質量,也從日常的生活方式轉變為對歐債風險的抵禦。

作者為原台灣《商業週刊》記者,旅法媒體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78

創新視角下的中小公司成長路徑 研報精選

http://xueqiu.com/4649792187/21907793

查看原圖

一、分散行業的崛起

 

1.1向消費時代轉型

 

1.1.1從起飛階段向大眾消費時代轉型

1)高速發展後,增長中樞下移,經濟走向成熟

2)需求多元化、個性化,逐步進入消費時代

查看原圖

 

1.1.2消費多元化,消費對經濟貢獻提升

查看原圖

 

1.1.3我國開始向消費時代轉型

1)理論:起飛後,走向成熟,過渡至消費時代

2)經驗:人均GDP超3000美元後,消費升級

3)實際:外需和出口開始疲軟,消費貢獻上升

查看原圖

 

1.2支柱產業想分散行業遷移

1.2.1第一類分散行業崛起

1)第一類分散行業:消費、服務類行業

2)轉型後第一類分散行業產值佔比提升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3)條件:足夠大的國內市場

4)案例:韓國VS美國、日本

查看原圖

 

1.2.2第二類分散行業崛起

1)第二類分散行業:製造業內的新興產業

2)轉型期,第二類分散行業發展優勢明顯

查看原圖

 

3)特徵: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

4)原因:第二類多為技術密集型行業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1.2.3行業多樣化、分散化,經濟集中度下降

1)向消費轉型期,大量消費類行業和新興行業湧現

2)支柱產業在經濟中的份額減小,經濟集中度下降

查看原圖

 

1.2.4支柱產業遷移

查看原圖

 

1.2.5資本市場對分散行業的崛起有較充分反映

查看原圖

1.2.6隨著我國經濟向消費時代轉型,我國分散行業也開始崛起

查看原圖

 

二、創新者的盛宴:享受行業成長

 

2.1 中小公司是創新的主力軍

中小公司貢獻發明專利的65%

查看原圖

 

2.2中小公司通過創新開闢新的市場

 

2.2.1技術變革創造全新的產業和行業

1)一項新技術引爆一群新產業;

2)一項新產品創造一個新行業。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2.2.2技術飛躍開拓新的市場

1)技術飛躍後,替代原有技術,如光纖替代銅

2)技術飛躍後,開闢細分市場,如LED照明市場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查看原圖

 

2.3中小公司通過創新做大市場

 

2.3.1市場除了自然增長外,也可通過創新而變大

1)創新可擴大應用領域,使市場變大,如汽車、輥壓機、LED

2)創新可降低產品成本,激發潛在需求,如汽車、消費類電子

查看原圖

 

2.3.2案例:豐田汽車通過創新做大市場

1)底盤、發動機等技術改進,拓展使用地域

2)推出低成本的小排量汽車,激發更多需求

3)不全是技術:技術、模式和管理的共鳴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三、創新者的突圍:行業格局嬗變

 

3.1 破壞性創新的力量

 

3.1.1成熟行業的格局穩定嗎?

1)延續性技術創新,Y

2)破壞性技術創新,N

查看原圖

 

3.1.2高端破壞:小公司以高端技術替代原有技術,導致行業格局變化

1)技術實現質的飛躍

2)客戶需求相應改變

查看原圖

 

3.1.3低端破壞:小公司以低端技術替代原有技術,導致行業格局變化

1)新技術性能差,盈利能力弱,市場規模小,領先者不願進入,為小公司留下空間

2)新技術有不可替代的優點,且性能不斷提高,最終替代原有技術,行業格局改變

查看原圖

 

3.2案例一:硬盤業小公司的突圍

3.2.1更小尺寸硬盤的出現

1)小尺寸硬盤在容量、成本等諸多方面性能更差,盈利能力更低,大公司不進入

2)小尺寸硬盤重量輕、體積小,適用於台式機,新進入小公司借此進入硬盤市場

查看原圖

 

3.2.2下游台式機市場逐漸成為主流市場

查看原圖

 

3.2.3行業格局變化

查看原圖

 

3.3案例二:挖掘機行業的技術變革

3.3.1技術飛躍:從蒸汽動力到汽油動力

1)挖掘機下遊客戶沒變,成熟企業有動力採用新的汽油動力技術

2)35家蒸汽動力挖掘機企業,有23家順利向汽油動力技術轉型

查看原圖

 

3.3.2低端破壞性創新:從纜索傳動到液壓傳動

1)液壓挖掘機鏟斗體積小,只適用於盈利較弱的民用小市場,傳統纜索挖掘機企業不進入

2)液壓挖掘機更穩定安全,隨著鏟斗體積增加和性能改善,液壓挖掘機廠商侵入主流市場

查看原圖

 

3.3.3低端破壞性創新的結果:行業格局改變

1)30多家纜索挖掘機企業,僅4家成功轉型為液壓挖掘機廠商

2)新進入的小公司,憑液壓傳動技術,逐漸主導了挖掘機市場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查看原圖

 

四、創新成長的啟示與機遇展望

4.1二個啟示

4.1.1持續的研發是獲得創新成長機遇的必要條件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4.1.2破壞性創新的機遇也可把握

1)新技術雖不是主流,但有不可替代的特別優勢

2)新進術缺陷明顯,但在向市場可接受水平改進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查看原圖

 

4.2二個警惕

4.2.1警惕技術領先陷阱

1)表現:延續性技術雖然領先,但不構成護城河,忽視了破壞性技術

2)案例:昆騰:8英吋硬盤;諾基亞:808pureview,4000萬像素;愛多:VCD

3)考驗:電視機生產商,液晶顯示器件生產商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4.2.2警惕客戶粘性陷阱

1)表現:有穩固的大客戶,忽視了產業鏈的技術替代風險

2)案例:Micropolis:大客戶是王安電腦等小型機生產商

3)考驗:蘋果鏈上的公司匯聚財智共享成長

 

4.3創新機遇展望:三個案例

LED照明,一個全新的市場

查看原圖

 

4.3.2智能語音,技術跳躍,做大市場

查看原圖

 

4.3.3污水處理:以MBR技術提升份額

查看原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5

有限預算下的品牌營銷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007/1855.html

當人們在美國底特律市的郊區羅亞爾奧克附近尋找居住的地方時,往往會見到Urbane公寓的信息。事實上,如果你在Google上鍵入「公寓 羅亞爾奧克」的關鍵詞之後,第一條結果就是該公司的網站信息。搜索界面中還可能呈現該公寓現代化的、引人注目的設施,以及年輕住戶們分享的照片。

該地區有16個公寓社區,Urbane是其中增長最快的一家。不過它的網絡口碑卻不完全來自快速擴張的規模,而歸因於創始人艾裡克·布朗(Eric Brown)向社會化媒體營銷轉型的決定。這個改變不僅讓該公司擺脫了通過競價排名來獲取點擊率的傳統方式,還開闢了一個與目標消費者精準溝通的整合傳播 平台,讓他們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及生活方式,從而成為當地人必訪的站點。

布朗不忘記回憶首次提出需要運用數字營銷手段時的情景:「當我告訴員工們將開通一個MySpace賬號時,他們看我的表情就像看瘋子一樣。他們紛紛勸阻 我,認為一旦敞開評論渠道,房客將會寫下一些對我們不利的東西。我說,『也許他們會說我們的壞話,但是我們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隨著我們改進自身的服 務,這些有所抱怨的房客開始成為我們的品牌使者,對我們做出好評。如果不真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不傾聽他們的真實需求,就無法通過良好的服務真 正打動他們。」

如今,Urbane 公寓與房客們共同維護一個博客站點,分享在羅亞爾奧克附近吃喝玩樂的一切最新信息。這個博客站點成為了當地所有住戶的首選交流園地。同時,該公司還通過在 YouTube、Facebook及Twitter上的宣傳陣地,持續與消費者溝通。隨著一張張照片的上傳,一段段視頻的更新,以及住戶間自發的一次次轉 帖和評論,這家公司無形中樹立並強化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幾乎不需要一分錢的營銷經費,便網羅了眾多潛在客戶。布朗公開了一組數據:2008年11月,每月 訪問公司博客站點的人數為100位左右;2009年春季,月度訪問人次達4,500位;如今這一數字攀升至16,000。這對一家只有300間公寓出租的 公司而言,成果斐然。

在運用社會化媒體工具來樹立網絡形象的公司中,Urbane公寓無疑是佼佼者。它避開傳統媒體廣告、搜索引擎優化等方式,而採用口碑營銷手段。正是社會化 媒體渠道,各類DIY創意軟件以及其他相關工具,讓該公司佔據了網絡渠道的制高點。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也同樣可以為競爭對手所用,因此這也意味著付 出更多努力才能保持住當前的口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小企業更需要創意化的數字營銷方案。

在四位互聯網專家眼中,這家公寓的發展遵從了哪些軌跡?能夠為人們貢獻哪些新的營銷智慧?在運用數字化媒體與消費者溝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構建多元數字營銷平台

互聯網品牌顧問公司30 Lines的總裁麥克·維爾林(Mike Whaling)認為,中小企業沒有必要對看起來十分複雜的搜索引擎優化或者其它服務憂心忡忡。只需要明白一點:搜索引擎優化的原理,大致等同於不斷提升 企業產品或服務與消費者需求的相關度。中小企業以小預算贏得大效果的途徑有很多。因為,信息通過何種途徑傳遞到消費者那兒並不重要,企業需要把握的只有一 個核心:清楚地向消費者表達出自己是什麼,能夠做什麼,如何達成這些目標。官方網站是一個最直接也最簡便的傳遞信息的渠道。

網絡零售優化公司Reiss Media的創始人克萊·瑞斯(Crai Reiss)對此深有同感:「每家企業都應該在互聯網上打造自己的展示平台。」架設一個官方網站的費用越來越便宜,而且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互聯網瞭解某個 產品或者服務,所以企業要做的就是如何讓消費者順利找到自己。中小企業大可不必計較自己的規模,或者考慮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來為官網引來流量,因 為人們有時候只是要查詢某個企業在當地有哪些服務網點。

重視個性化及情感溝通

官網對不同的企業而言,承擔著不同的作用。網頁設計及互聯網營銷公司Nicholas Creative的掌舵人尼古拉斯·柴雷科(Nicholas Chilenko)對其作用進行瞭解讀:帶來新的生意,傳遞公司的新信息,詮釋或者重新包裝公司形象等。一般而言,消費者如果需要瞭解更多關於企業的信 息,將會採取訪問公司官網的方式。因此,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集中展現公司的營銷信息,並且可以借助一些實際的展示來打造公司的個性化形象。

品牌諮詢顧問公司Zing Your Brand的CEO瑪麗·范·威爾(Mary van Wiel)表示,樹立個性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迅速捕獲消費者的注意力。在他們移動鼠標之前,企業需要簡明扼要地傳遞自己的價值。一切大膽 的、引人注目的方式都可以拿來使用,而創建個性化的詞彙或者語言,有助於吸引人們的眼球。在她看來,品牌的作用就像一塊磁鐵,它將那些與自身調性相同的人 牢牢吸附過來。此外,她還提醒,公司的官網應該能夠解決訪問者的某些問題,一旦在頭5秒鐘給了用戶不好的印象,失去這個客戶的可能性便非常大了。

在互聯網上成功樹立品牌形象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的情感。人們都熱衷於一個個品牌故事,在購買某個產品或者服務之前,客戶需要知道自己打交道的是一家什麼樣的 公司,這家公司是否值得信賴等。所以,企業可以盡情地展示自身的特殊之處,其中領導者的個性又是重中之重,想想維京集團的活廣告理查德·布蘭森 (Richard Branson),這位創始人的一舉一動為這個品牌贏得了多少額外的口碑。你也需要為自己的公司貼上類似的金字招牌。

社會化媒體是有效的營銷工具

在互聯網時代打造企業個性,最有效的工具莫過於社會化媒體,它們完全可以用物美價廉來形容。30 Lines公司的維爾林建議企業在運用Facebook 和Twitter這類社會化媒體工具之餘,重視官方博客站點的作用,通過這個渠道來凸顯自身的專業性,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實用的本土化信息。比如,一個會計 師事務所可以列出各個州或者城市的不同稅收政策,併科學地剖析將對自己的潛在客戶帶來哪些影響。同時,他還認為在運用這些工具與消費者溝通之時,確保實時 更新信息也非常重要。這個舉動不僅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新的價值,也將為自己增值不少——當網站上的信息越多時,被搜索引擎抓取和收錄的機會也就越多,消費者 知曉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外,他認為任何一家企業都有可以說道的地方。很多企業沒有充分運用自身的品牌故事來彰顯價值。產品完全取材於當地市場,或者原 料更為堅固耐用等,都可以包裝成一個個品牌故事,為企業找到一個獨一無二的角度,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

Urbane公寓顯然深諳通過獨特性來樹立品牌的方法,對於布朗來說,他們的品牌故事在於為消費者提供的種種方便。在未來,人們也許會越來越忽略公寓的外 觀,而更重視它周圍的配套;房客們更傾向於瞭解實用的消費信息。比如,附近最好的酒吧是哪家,最佳的壽司店在哪兒等。於是,該公司的博客站點也更集中於分 享當地信息,比如,充分關注新開的酒吧和飯店等。因為各種熱火朝天的討論帶來的流量井噴,一度讓該公司的服務器難以承受。

社會化媒體給了企業新的機會,讓其可以隨時注重維護自己的線上口碑,並且直接與品牌的粉絲或者反對者對話。根據布朗分享的經驗,Urbane公寓在多個網絡平台上高度關注房客們的評論和反饋,迅速核實各種批評之聲,一旦有錯誤,便立刻予以糾正。

「我知道一些同行們往往容易忽略那些評論和口碑網站,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不好的評價,你需要立刻跟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且還要考慮如何才能夠獲得 用戶的肯定。消費者如今已經不那麼相信企業自身的廣告了,他們更願意從Facebook好友那兒獲得信息。」

布朗將在Urbane公寓探索到的數字化營銷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諮詢公司中,為很多尋找數字營銷機會的中小企業客戶服務。2009年末,他加入一家互聯網內 容公司,擔任社會化媒體策略師。他稱互聯網營銷能夠讓企業站上一個新的台階,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認定傳統媒體必死無疑,只是投在這個領域的預算將會越來越 少。儘管他分析稱點擊Google關鍵詞廣告的人數將會減少,但依然是建立品牌形象的一個好通路。而他的營銷哲學是,運用一切有效的行銷手段。

網上品牌形象的黃金定律

專家們都認為:在互聯網上打造一個獨特的形象對企業非常重要,但僅有一個界面友好的網站並不能形成有效的品牌區隔。一言以蔽之,公司在互聯網世界中的角色經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威爾表示,讓自己的形象獨具魅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

謹遵以下幾個建議,或許能夠有助於企業成功地在互聯網上樹立自身的形象:

■ 打造個性。在威爾眼中,一家缺少個性,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公司必定行將就木。企業對自身的願景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同時要表達某種獨特的態度和個性,比如,引人注目或者讓人愉悅這些調性,將有助於企業健康發展。
■ 重視搜索。維爾林分析,很多企業擯棄了Flash動畫的方式,就是為了便於搜索引擎更順利地收錄公司信息。在開展數字營銷之前,企業應該確保自己在搜索引擎這個大入口上的曝光率。
■ 借力打力。在網絡上樹立一個統一的形象,並且讓它成為公司的完美化身,這些十分重要。但是,中小企業往往缺少雄厚的資金來打造自己的網站,因此物色一個內 行至關重要。企業領導者可以取他人之長,從其他網站的設計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網站設計者,同時給設計師一定的規範和標準,務求藝術化地真實展現企業的形 象。
■ 抓住機遇。尼古拉斯·柴雷科表示,一些企業在將客戶引到自身的網站後,往往缺乏一個清晰的指向。因此,很多人錯失了將瀏覽者轉化為購買者的機會。企業應該借助一些小心思,給與一些激勵,最終順利促成購買行為。
■ 兼及其他。維爾林認為千萬不要忘記了其他基本的數字營銷工具,比如電子郵件營銷。電子郵件可以是博客站點中部分內容的呈現,也可以是其他內容的再現。同 時,還可以通過線上內容的設置拉動線下的銷售。比如,在公司的卡片中秀出你的個性化網頁,拉動客戶到店舖中瞭解更多情況。
■ 放鬆心情。大多數企業領導者都過於在乎自己的品牌形象,威爾稱,「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我們喜歡那些友善的,能夠讓人放鬆的品牌,所以,放開手腳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9

巨變下的選擇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tq.html
最近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環境經歷著巨變,「經濟轉型」和「國際接軌」正在並將在未來數年繼續逐步反映到中國的資本市場上來。大環境巨變,還看著老皇曆做可能會讓一些投資者吃大虧,包括估值和行業的選擇。未來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下移,有些行業日漸式微,有些行業不斷崛起。

    業績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在海外市場估值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規模大、穩定發展的企業估值高,規模小、不確定性高的企業估值奇低,業績一般或差的股價往死裡 跌,呈現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分化格局。中國過去十幾年在市場繁榮期經常以成長股的估值給予週期性行業(過去十年的確有很高的成長性,未來將急速減 弱直至消失),因投機炒作讓小股票、差企業股價畸高。未來中國市場估值模式將逐步向海外看齊,有些股票也許會低得令人瞠目結舌。在此背景下週期性行業估值 難以重現過往輝煌,現在投資者眼中估值很低的一些週期性股票,其所謂的「低估」也許就是常態(或僅僅是中度低估),市場繁榮時其估值提升空間遠沒有想像的 大。

    海外成熟市場偏好優質企業,對那些能以較高增速穩定增長,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估值持更寬容的態度。中國好股票的估值中樞也會下降,但會比一般性企業下降幅度小很多,而且以合理或低估的價格買入,即使估值修復空間同樣減少,成長也會帶給投資人很好的回報。

    基於以上的事實,行業和企業的選擇自然水到渠成。

 

(本文討論的是戰略方向,並非具體投資建議。經過一輪上漲,一些醫藥消費股票估值已經較高,短期股價運動方向也許會相反。)

 

梁軍儒20120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48

「雷士內訌」下的眾生相

http://www.eeo.com.cn/2012/0718/230163.shtml

經濟觀察網 陳岳峰/文 隨著員工罷工導致事件升級,「雷士內訌」似有緩和跡象。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與投資方 賽富亞洲創始合夥人閻焱的爭鬥也較之前少了些火藥味,開始為妥協做鋪墊。目前來看,吳長江再回董事會應無懸念,有懸念的是雙方妥協後貌合神離的合作究竟能 維繫多久,再者,施耐德會否如員工提出的要求「滾」出雷士。

這都已不再是重點了。隨著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為代表的一方在微博上公開炮轟閻焱 「公開撒謊」、「違背職業道德」,而另一方如凡客CEO陳年則大力聲援閻焱,認為吳長江作為創業者「應該遵守遊戲規則」。雙方各執一詞引發的對創業家與投資人合作的探討更有看頭。

更值得一看的則是「雷士內訌」事件中的眾生相。

在網上,很多有影響的所謂公知(其中不少是企業家和投資基金),幾乎一邊倒地鞭撻吳長江,要求其尊重遊戲規則,體現資本話語權和股東利益。甚至上綱上線到這是國內公司治理的悲哀--這樣的觀點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談企業治理話題過於龐大,且空洞乏味,不如在有限的篇幅裡講講為人治企的基本原則。閻焱有閻焱作為投資人的權利,但吳長江有吳長江的權利,更何況他 還是雷士的大股東。為什麼員工、經銷商、供應商三方聯合倒逼投資方?不要認為這只是吳長江的手段。在這次事件中,公知們的面目再一次暴露:平時一有什麼事 就認為政府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高調宣稱要尊重普通民眾意見的他們,當雷士的底層民眾(員工)聚集起來表達意願支持吳長江時,竟然轉了風向,開始大聲疾呼要 尊重規則,要聽資本說話了──還能更操蛋點嗎?

要堅持原則其實並不難。如果員工罷工沒有道理,經銷商倒是錯的,那麼,以閻焱為代表的資本方完全可以堅持到底,不讓吳長江回雷士照明董事會,怕什 麼?大不了企業倒掉,但至少堅持了市場規則和底線。不過,投資人永遠是逐利的一方。我不認為投資人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也不認為投資方的股東會同意這麼做 ──現在不會有,以後也不會有,因為,對一群逐利的人來說,利益永遠至上,其他一切都靠邊站。

出於中國傳統文化及市場環境使然,企業家與投資人的矛盾往往會更顯性。所以,易凱資本CEO王冉在微博上提出的問題的確值得思考:為什麼在美國,同 樣有成功和失敗的投資,同樣有股東利益紛爭,但投資人和創業者卻從來沒有被演繹為兩個涇渭分明的利益陣營?哪裡都有工人罷工,但為什麼在中國工人更容易在 領袖和公司之間選擇忠於領袖?

不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職業經理人尚缺乏生存土壤以及市場環境不健全的現狀下,在中國,企業家仍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靈魂。缺了這個靈魂,制 度再規範也很難走得太遠。只有承認並尊重這一事實,創業者和投資方才能在合作中時刻擺正自身位置,取得雙贏,否則,雙方同室操戈鬥個頭破血流、甚至同歸於 盡,只是早晚的事。

具象到零售業,很多企業也曾遇到過這一問題,從當年一些企業重組時出於美好願望各佔50%股份最終因矛盾而血拼,並使企業元氣大傷的案例中就可見一 斑。或許,一如劉強東所言,在引進戰略投資時必須強勢控制董事會方可避免日後被動。也許是行業企業的併購教訓已經足夠,內資零售企業目前來說還較為保守, 不願輕易放棄控股權,儘管這不單純是出於對企業是否有利的目的,卻為企業家保證了話語權。單從這方面來看,零售企業的表現暫時還算及格,但願在今後的發展 尤其引資時更加慎重,避免吳長江這樣的尷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25

【電視】所有人都攢了一肚子點子——「限娛令」下的湖南衛視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468

「限娛令」自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湖南衛視首當其衝。以往的自制綜藝節目大幅縮水,日常晚間節目由19:30黃金檔的「金芒果劇場」和22 點的「金鷹劇場」佔據。在「新聞立台,娛樂特色」的口號下,中間夾著《變形計》、《平民英雄》、《辨法三人組》三檔每期30分鐘的社會節目。

「不娛樂,毋寧死。」雖然第一季度省級衛視收視排名湖南衛視仍列每月第一,但「雙劇場」收視率持續不佳,到5月形勢急轉直下,湖南衛視排名跌出前五 ——這樣的低谷在過去十年中從未發生:自2002年起,湖南衛視就一直坐穩省級衛視收視第一。江湖驚呼「『芒果台』地位不保」,湖南衛視卻更願意把這稱為 「收視波動」。

2012年7月,湖南衛視開始全面改版。最顯著的變化包括電視劇少了:「金芒果劇場」撤了,「金鷹劇場」挪到黃金檔,三集劇集聯播;晚間22點後成 了一批創新節目的天下:花樣多了,每晚轟炸;週末檔新增《第一週播劇場》,與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捆綁推出——《軒轅劍》開播第一週,所 有演員在《快樂大本營》亮相,每週一個主演參與錄製《天天向上》,主持人不時在兩檔節目中插入廣告,像導遊一樣提醒觀眾記得觀劇。

「船大難調頭」的情況並未出現。7月,湖南衛視重回省級衛視收視排名榜首。根據央視索福瑞提供的詳細數據,整個7月,湖南衛視有6個全天排名第一,有21天排在全國前三。在收視率上與奧運期間的央視五套持平。這被媒體稱為「芒果逆襲」。

短短一兩個月裡,發生了什麼?

一個星期,165份方案

2012年上半年,以往忙碌的湖南衛視人清閒了不少。

「有點茫然,感覺無用武之地了。」湖南衛視製片人洪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雖然他的團隊在策劃新節目,但得到的回音往往是:時機不一定合適。

5月,收視下滑時,湖南衛視緊急召開了改版動員大會。

洪濤形容,那像是頻道上下唱《國際歌》的時刻。「畢竟這品牌創立不容易,大家很珍惜自己電視生涯裡非常有成就感的那段經歷。」洪濤的成就感來自他帶隊製作過的那些節目——2004年至2006年的《超級女聲》、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舞動奇蹟》等。

這次大會被提及最多的是湖南廣電總台台長歐陽常林提到的一個新詞:「第三代娛樂產品」——第一代娛樂產品是明星娛樂大眾,比如《快樂大本營》;第二 代是草根娛樂大眾,比如《超級女聲》。第三代娛樂產品定義尚未明晰。歐陽常林只提及應該融合新媒體、智能電視等元素,讓原創與引進並重等。

動員大會後一週,催生了165份節目方案。洪濤團隊拿出了後來改名為《百變大咖秀》的《絕對大牌》。這是一檔讓明星模仿明星的新節目,購買的是 2011年在西班牙首播的《你的臉聽起來很熟悉》版權。落地中國後,通過各種手段,可以讓葉童模仿王菲、丫蛋模仿韓紅、王祖藍模仿騰格爾;製作過《玫瑰之 約》、《我們約會吧》的劉蕾團隊拿出三套方案,其中之一是升級《我們約會吧》,「新增『百女牆』和『Mr.Right',前者擴大了嘉賓選擇的基數,後者 是使用電腦按匹配度把擇偶條件量化。」劉蕾說。

165份方案大多來自工作室、合作公司,也有的來自單槍匹馬的員工。總編室推廣部的吳雄傑遞交的方案來自他對社會上語文現象的觀察。他向南方週末記 者描述這個設想,「類似現場表演秀」,比如可以在酒吧街門口搭個舞台,看到一群醉鬼出來就朗誦《將進酒》,「形成現代與傳統的反差」。

「我們是季播制度,按節目規律,一般一年推出一個季,有些團隊做上檔的節目,有些可能平時在休息。」湖南衛視頻道副總監、新聞發言人李浩覺得徵集到 這麼多方案並不奇怪。休息的團隊為了上節目,平時都在思考新節目,加之創新研發中心常年扮演新節目孵化器的角色:不僅研發新節目,也及時分析國際上節目的 創新動態,作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在這樣的機制和形勢下,所有人都攢了一肚子點子。

提交方案的人在接下去的三天裡逐一上台演講,參加海選。吳雄傑的方案落選了,他的判斷是:「可能跟頻道的氣質沒有那麼契合。」

湖南衛視的氣質是什麼?大眾熟知的口號是「快樂中國」,改版後加了四個字:「青春向上」。「『快樂中國』畢竟是高高在上的東西。」李浩說,「後一句突出年輕、女性觀眾這些主要受眾;向上,強調我們陪觀眾一起往前走,拉近距離。」

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的《百變大咖秀》、《完美釋放》、《向上吧!少年》、升級版《我們約會吧》在第一波改版中全面亮相。

找對象不是陪著你去樂

2012年8月1日下午3點,邱啟明出現在長沙湖南大眾傳媒學院1400平米的演播廳裡,與他在央視時事新聞《24小時》的主播造型並無多少差異。當天,他要錄製《我們約會吧》中六個男嘉賓的節目。

作為升級版《我們約會吧》新任主持人,邱啟明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與以往端坐主播台前不同,現在要從頭站到尾。按每個嘉賓錄製一個半小時來算,六個全錄完差不多到次日凌晨3點。這次來長沙要這樣連續工作5天,邱啟明專門在頸椎上貼了膏藥。

湖南衛視從敲定《我們約會吧》改版,到找上邱啟明、簽約錄節目,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

「他們佔盡的優勢就是暴風式的猛攻,一刻不停地『騷擾』你,突然一下子別人就顯得很輕了。」邱啟明這樣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湖南衛視的攻勢,他口中的「別人」是他當時還在等待的另一檔節目:央視的《看見》。

湖南衛視總監張華立此前專門飛到北京,與邱啟明談了一個小時。打動邱啟明的話包括,新聞抱負不見得非得在新聞平台才能實現,他可以完全保持以往的主持風格——即使改版前《我們約會吧》的主持人是何炅。

之後便是湖南衛視人事部門與節目組不停給邱啟明打電話。「你突然覺得湖南衛視在職業操作上佔盡上風,做事就應該這樣做,相當市場化。」邱啟明簽下三年合約。

《百變大咖秀》等節目同樣以閃電速度開工。「從策劃到上檔,只有40天,連藝人都還沒仔細選。」製片人洪濤表示,同類節目在國外最短也得三個月,「我們有點違背規律在做,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

邱啟明第一次來錄《我們約會吧》便被疾風驟雨式的工作節奏裹挾進去了:還沒吃飯就被拉進錄影棚拍宣傳片、配音;接著跟節目組一起研究台本。節目改版 後新增了「百女牆」,齊刷刷站出100位女嘉賓,原來只有18位。邱啟明必須把所有人的資料過一遍。說好一次節目只錄三四個小時,第一次就連軸轉了17個 小時。

「他《24小時》的粉絲簡直覺得:這個世界逆天了嗎?」《我們約會吧》製片人劉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其實不僅邱啟明剛進節目組「有一點懵」,節目組也非常冒險,「一個完全不同類型、不同氣場的主持人,放在一個這樣的場子裡會是什麼樣的?」

邱啟明在現場還是那個邱啟明。沒打雞血,也不灑狗血,不緊不慢。看到女嘉賓諷刺男嘉賓嘴大,「我站台上都能看到他的胃了!」邱啟明淡淡回她:「哪有這麼欺負人的。你還能看到我腸子呢。」面對現場時常瀰漫的火藥味,邱啟明說:「還沒有特別瞭解對方,為什麼帶這麼多責備。」

《我們約會吧》升級版播出數期後,有網友認為娛樂性不夠:「收得太緊」、「你應該像曾志偉那樣語速」……邱啟明自己收到這些意見。「我們到底是做電 視相親節目,還是做一個社會關係互動節目?」邱啟明與劉蕾他們選擇後者,「你看得很快樂,人家找對象的怎麼辦?找對象不是陪著你去樂。」

「社會關係互動節目」定位讓《我們約會吧》與「限娛令」重點控制的「婚戀交友類、才藝競秀類、情感故事類、遊戲競技類、綜藝娛樂類、訪談脫口秀、真 人秀」等節目類型劃清了界限。另外幾檔節目也如此,《完美釋放》是「職場減壓類節目」、《向上吧!少年》強調自己是「少年成長秀」而非選秀。創新節目大都 集中在午間和晚間22點之後播出,與「限娛令」重點監控的19:30-22:00黃金檔錯開。

把周播劇做成奢侈品

除了創新節目,《第一週播劇場》被看作此次改版最重大的編排突破和創新亮點之一。「把周播劇做成電視劇行業的奢侈品、稀缺品。」李浩說。這意味著周 播劇的演員陣容和品質感要十分突出,在其他電視台看不到,也停止一切網絡直播合作。只有湖南衛視「限量發售」,「每週四集,多了不給」。

周播劇無疑是湖南衛視電視劇戰略的又一次嘗試。

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同一電視劇集不能同時在四家以上上星頻道中播出」。各大衛視爭搶電視劇首輪播映自此開始。湖南衛視從《大長今》到近 年的自制劇《一起去看流星雨》、《恰同學少年》、《醜女無敵》等,7年來一直堅持獨播。2012年,在多家衛視聯合買劇、多台聯播的攻勢下,湖南衛視的獨 播劇再無去年《步步驚心》的風頭。

「多家拼播可能造成同質競爭,任何人都知道獨播對自己的品牌肯定更好,但拼播可以分攤成本,宣傳力更大,影響力更大。」李浩表示。今年大熱的76集電視劇《甄嬛傳》一集購買成本200萬,「放在哪家電視台能夠承擔?很少。」湖南衛視最先接觸到這部劇,最終還是決定放棄。

對於多台聯播的話題,湖南衛視也在討論,最現實的出路可能有兩條:一是跟定位與湖南衛視完全不一樣的電視台拼播;二是通過自制劇確確實實烙上湖南衛視的品牌印記。

在李浩看來,「周播劇」概念不僅是一次「吃螃蟹」:「我們想要的效果,絕對是帶動整個電視劇產業鏈有一個爆髮式的增長。」全國目前每年電視劇生產總 量15000集,播出的不到一半,品牌植入等商業化操作異常困難。業內人士預測,周播劇做起來後,劇集定位、播出平台比較明確,隨拍隨播,廣告商可以隨時 來談品牌植入,這將使品牌植入的操作形成規模化、規範化。

6月開始,因《步步驚心》大熱的女星劉詩詩常出現在湖南衛視廣告裡,柔聲預告:「《快樂大本營》後,《第一週播劇場》。」她與胡歌主演的《軒轅劍》 作為首部周播劇登陸週五、週六晚間22點檔。開播兩週來收視率接近2.0,成為全國同時段收視最高的電視劇。改版後,「金鷹劇場」推出的《天涯明月刀》、 《勝女的代價》也形成不錯影響。

在李浩看來,湖南衛視和其他省級衛視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是全國性的品牌頻道,「所有收視數據在各地都比較均勻一致」。

對一些電視台收視率遭到作假的質疑,他解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的權重往往很高,只要這些重點城市有100個人看電視,它的權重就是其他 地方的100倍。「大家的懷疑是有理由的,而且非常意外——同一部劇集,有些城市收視份額可以到零,有些城市可以接近20%。找不到任何理由。」

20%已經非常高了:《還珠格格》第一部在湖南衛視首播的收視份額是45%,第二部是54%,至今無法超越。

「現在我們仍需要靠某一檔或幾檔節目來帶動我們的品牌繼續大幅提升,儘管湖南衛視已經是發展比較均勻。」李浩說,「我們追求節目創新的理念從未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96

Free:「黑客文化」下的「生存大道」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5/232097.html

你想過這樣的手機資費套餐嗎:無限通話、無限短信、無限彩信、無漫遊、無限流量(超過3GB之後降速)……一般來說,這種套餐在美國要100美元/月以上,還要和運營商簽訂2年的合約。在中國,起碼要888塊一個月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在法國,移動運營商Free只要25美元(即19.99歐元),而且沒有合約期限!

在法國,普通手機用於每個月智能手機資費套餐都在57-82美元左右(即45-65歐元),而且免費通話時間也比較少。為什麼Free敢提供如此低價的移動服務?其實,Free公司在技術、營銷手段、財務方面耍了些「小花招」。Free的企業文化是「黑客文化」,Free在大運營商之間生存並走出一條大路的例子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事實上Free並不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公司,在成為移動運營商之前,Free就是一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它用技術在市場上和競爭對手抗衡。2002年,Free成為法國第一家向用戶提供三網融合的服務提供商,還向法國人提供不限時間的VoIP電話服務,每月只收取29.99歐元。

Free對自己的業務非常有信心,光VoIP和三網融合就讓它賺足了資本。然而競爭對手依靠大量的營銷人員和廣告來競爭,沒辦法,Free只好提供超低價資費來吸引用戶。消費者無法阻擋低價的誘惑,紛紛轉向Free,競爭對手無力招架只得降低資費價格,但是造成利潤下降,基礎設施投資也放緩。

當競爭逐漸趨穩之後,市場上就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然而市場最大的三家運營商Orange、SFR、Bouygues實力雄厚,能夠輕輕鬆鬆地靠手機資費來綁定用戶。這是Free急需克服的問題。

2009年,法國管理機構ARCEP認為三大移動運營商的存在不利於競爭,於是將第4個3G信號波段以3億美元(2.4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Free。Fre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Xavier Niel當即開始向法國消費者宣傳Free將用超低價無限電話短信流量資費來「血洗」整個法國移動市場。

在向法國消費者提供19.99歐元的手機資費套餐之前,Free採取了至關重要的兩步。第一,Free向自己的互聯網用戶捆綁提供無限量撥打電話業務。此舉不僅是Free進軍通訊領域的信號也讓它賺到不少錢。Free順理成章地把資費提高到了35.99歐元,上百萬法國消費者帶來了巨額利潤。手中有了錢,Free就開始投資移動基礎設施。

第二步,Free與Orange簽訂了為期六年價格昂貴的漫遊合作協議。此舉大大地減少了Free在基礎設備領域的投資,可以快速地想用戶提供移動服務,而且也符合了ARCEP訂下的規則「移動業務啟用時必須覆蓋法國30%的人口」。Free還在偏遠地區假設了不少信號塔,加大了信號覆蓋範圍,雖然此舉並不划算。

Free還具有一個其他運營商意想不到的優勢,那就是它擁有「全球最大的無線熱點網絡」。Free公司提供的三網融合方案中的Modem「貓」就是一個熱點,這麼算下來,幾乎覆蓋法國全境。Free用戶的智能手機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些熱點。

2012年1月,Free推出了19.99歐元的資費套餐。CEO Niel言語激進地說,法國的移動運營商幾乎把消費者像擠牛奶一樣擠幹了。

最後,Free在營銷方面的小花招就是「全額購機」。其他運營商都會推出合約手機、0元手機,但是資費套餐通常都比較貴。而全額購機+超低資費的成本低於0元購機或者合約手機,消費者非常喜歡,所以Free的這一做法逼得其他競爭對手也推出同樣的資費套餐。

開啟移動業務僅僅6個月之後,Free就佔據了法國5.4%的市場份額,也就是擁有了360萬用戶。正如市場預測的那樣,這些客戶全部都是從其他運營商手裡「挖角」挖來的。

然而能否保持客戶數量穩固增長是Free遇到的一大難題。如果想保持技術領先,Free還需要進一步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尤其是在4G LTE領域。然而超低資費帶來的低收益讓Free心有餘而力不足,錢不夠,LET計劃可能要比其他運營商慢很多。

Free想徹底打破法國移動運營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多虧了「黑客文化」和出眾的服務,Free已經完成了幾年前設定的目標,正在向未來的目標大步邁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14

利益壓榨下的中藥飲片:「摻雜摻偽」潛規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1/xNNDE4XzUxOTMxNg.html

■安徽國鑫等藥企用化工原料染色中藥遭調查

■專家:長期過量食用金胺O將對肝腎造成損害甚至致癌

根據國家食藥監局 認證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國獲得GMP認證資格的中藥飲片企業數量達到1032家。同時,根據中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統 計,2008年我國中藥飲片行業銷售收入(按主營業務為中藥飲片生產統計)前10位企業銷售僅佔當年行業總收入4.64%,行業集中度較低。另根據國家食 藥監局南方所預測,未來5年內,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平均增長幅度將高於醫藥製造業整體增長幅度,2015年,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879.1億 元,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游資炒作中藥材在近幾年並不鮮見,而下游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中藥材「摻雜摻偽」卻尤值關注,業內人士表示,這幾乎已成行業「潛規則」。

國 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下稱「國家食藥監局」)8日發佈公告稱,安徽省藥監局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嚴重違規的8家 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責令停產整頓,6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並對12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國家食藥監局在這份聲明中確定,安徽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生產的 部分中藥飲片已經流入中藥飲片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

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份接到國家食藥監局的統一 部署,開展中藥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對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監督抽查,目前,暫時沒有發現成都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存在違法行為。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 來,市食藥監局還將進一步按照國家食藥監局的部署繼續展開調查。

藥企用化工原料染色中藥遭調查

日 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上曝光了一批生產企業,通過違法使用化工原料金胺O給中藥飲片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等,目前已對12家相關企業進行調 查。專家表示,長期過量食用金胺O將對肝腎造成損害甚至致癌,而過量食用鋁鹽、鎂鹽,會損傷神經系統,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通報介紹,安徽 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並在 藥材中摻假;亳州市凱利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並摻假;安徽福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亳州市萬珍中藥 飲片廠、安徽海鑫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國鑫、維濤、徐重道中藥飲片廠等還存在走票過票、貼牌包裝等問題。

鑑於上述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國家藥監局已嚴令各地方局加大監督力度,嚴防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用於臨床配方和中成藥生產。

第 三軍醫大學藥物研究所博士後張翼冠介紹,金胺O別名鹽酸氨基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金胺O對皮膚黏膜有輕度刺激,可引起結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長 期過量食用,將對人體腎臟、肝臟造成損害甚至致癌,衛生部已於2008年將其列為非食用物質。同時,張翼冠表示,過量食用鋁鹽、鎂鹽,將會導致人體代謝功 能紊亂,肌肉疲乏無力,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被染色的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染色和增重的問題近幾年明顯多起來,一些名貴飲片比如首烏、紅花,相比起經濟損失,造成的用藥不准和安全危害問題更為突出。」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藥監局藥品審評專家周超凡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9月8日,國家食藥監局公告通知,自7月18日開始的為期20天的全國中藥市場專項整治活動中,「已初步查獲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其中,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獲一批違法生產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安徽亳州是歷史上有名的藥材種植地和交易市場,現在是國內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對全國中藥市場的發展情況很有代表性。」周超凡告訴記者。

但這樣一份來自安徽的「樣本」卻不能讓人放心。

「類似金胺O這樣的化工原料主要是增加顏色,比如丹參,品相不好的顏色會淺,有些商家就會通過增色把它染成深紫色,賣相好一些,價錢甚至會高出原來的200%或者更多。」周超凡談道。

事實上,近年來,化工原料對中藥飲片,特別是名貴中藥飲片的「污染」逐漸滲透。

天 津某知名中藥企業總工程師介紹,近年來,用白芍的根莖部分染色加工成川烏、草烏;用紅薯染色加工成制首烏;用薄紙、海帶切細絲染色摻雜於西紅花中;用澱粉 壓模製成冬蟲夏草;用山藥的珠芽(零余子)染色加工成延胡索及制川烏等做法不斷出現,把一些外形相似但色澤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正品飲片。

而染色之外,增重的摻偽問題似乎更加嚴重。

周超凡告訴記者,那些材質疏鬆的藥材,有時會被摻入硫酸鹽、氯化鈉、糖等增加飲片重量———如砂仁用食鹽水浸泡後加重,小通草、通草等用硫酸鹽或糖等浸泡增重等。

而對此次鋁鹽和鎂鹽增重,周超凡認為,相比起傳統食鹽、糖水浸泡增重等手段,這樣的化學品加重更加危險———「中藥每一味藥都是按克數計量的,彼此配伍也講究平衡,無端加入這些東西,完全影響了療效,某種程度上甚至會變成『毒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他說。

利益壓榨下的中藥飲片

「這些年藥監局一直都在做全國範圍和重點省份的中藥材專項整治,但是收效並不明顯,中藥飲片的不合格率始終高於西藥和中成藥。」前述中藥企業總工程師向記者透露。

「利益驅動是主要原因,中藥材這兩年的情況不太好,用藥量大,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國家價格控制,一些商家就開始鋌而走險。」周超凡談道。

2010年起,全國市場中藥材價格持續快速上漲,中藥材漲價連續進入新高峰,部分中藥飲片摻假問題直接上升。

中 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李景福曾就此問題表示,紅花、黃芩、雞內金、蒲黃、烏梅、五味子等幾種中藥飲片的問題比較嚴重,如市場上的紅花,產 地不一樣,價錢每公斤相差可達5元,造假者就將三等的紅花染色後冒充一等紅花來賣;像北五味子每公斤賣180元,而山五味子每公斤才30多元,造假者瞄準 這個差價就將棕色的山五味子染成紅色,摻入北五味子中,謀取高價。

他進一步表示,諸如此類染色摻假的飲片在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市場普遍存在,其中大多數被銷往鄉鎮醫院和小醫院。

「為 了保證成品藥的質量,大企業對用量大的藥材都建了自己的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基地,其他的供貨渠道也控制得比較嚴格,但那些中小型的製藥企 業,藥材來源的保證就確實是個問題。」前述製藥公司總工程師表示,「特別是近年來一些中藥非處方藥品種的大量生產,一些顆粒藥也進入醫療保險,藥材來源的 控制更成了問題。」

綜合第一財經日報 成都商報記者 賀華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