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隻應數恆大(3333),該公司於七月八日宣布回購股份,股價由3.04元一直漲至該公司七月三十一日停止回購之時最高曾見5.5元,升幅80.9%。恆大的回購手法極之不高明,往往於每天的尾市不問價地搶高數十格,極之「暴力」,結果給了某些人可剩之機,尾市先沽,次日低價回補,情況足足維持了三周之久,踏入八月份之後暫時不見該公司進行回購,股價亦因此曾經低見4.21元。
第二隻則為輝山乳業(6863),該公司自七月七日開始宣布回購,而且是公司及大股東輪流出手,結果該公司的股價由1.43元起步,升至上周五曾經高見2.9元,升幅1.02倍,由於該公司似乎仍在回購中,暫時無法估計其股價「頂」在何處,只是相對之下其手法較為高明,慢慢地級級上,「吸」乾散戶多年來手上的「蟹」貨。
至於第三隻會否是藍鼎(582)呢?不妨留意了!
話說當日藍鼎的股價長期走弱,結果走上了供股之路,原以為大股東會藉著供股而補貨,誰料到供股結果出來之後大股東並沒有包銷不足額供股的股份,持股量因此降至32.39%,較之去年初完成供股之後的持股量56.87%大幅減少了43%,新股出籠當日其股價曾經由0.345元挾上0.44元,本以為可能是大股東於市場增持所致,可是隨後未見該公司有任何公布,結果股價徐徐向下,直至近期股價曾經低見0.176元才見大股東開始出手了,於上周四及周五分別以平均價0.19元及0.24元增持了1億股及3億股,持股量則由32.39%增至34.34%,大股東會否繼續於市場增持,令其持股量慢慢增加至超越50%呢?然則藍鼎的股價如再次跌至0.2元水平之時不妨加以留意了。
至於另一隻控股股東已經連續五日增持股份的則是博華太平洋(1076),自上周一開始,其控股股東以平均價0.1565元買入了10,900萬股、0.1554元買入了1,000萬股、以0.1569元買入了800萬股、以0.171元買入了1,380萬股及以0.1797元買入了1,650萬股,而其股價亦由上周一的0.155元升至周五的0.178元,下周其控股股東會否繼續增持呢?不妨又留意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公司或股東回購、增持股份的消息一般要遲數日才公布,近日的藍鼎及博華太平洋則是即日公布,港交所(388)似乎提高了公司訊息的披露效率,這一點值得一讚!
可是這兩天在炒作中海油的熊證60158的經驗卻是非常值得一談。
話說前天中海油(883)公布了業績之後從8.06元飆升至9元,升了0.94元,升幅11.66%,我豈不「見獵心喜」,趁高沽之哉?於是以0.236元買入其回收價10.38元的熊證60158,豈料中海油的升勢銳不可當,居然反覆一直挾高,最高曾見9.34元,而其熊證60158也順理成章地隨之下跌,曾經低見0.202元,雖然我於其反覆上落之際套了多次差價,仍然無法脫身,問題來了,博不博一個晚上?
臨收市前,中海油的股價接近9.25元,距離60158的回收價10.38元尚有1.13元,即是說昨天要升12.2%才會「殺」了60158,既然前天已經升了14.7%,昨天再升那麼多的機會不太大吧?然而我心想:「今天可以升1.19元,明天隨時再升1.13元,『殺』掉60158非不可能。」於是決定於0.21元先行止蝕。結果中海油收9.22元,60158收0.21元。
昨天,中海油於競價時段真的挾高至10.38元,剛剛好把60158「殺」掉!幸虧是我,敢於止蝕不博一晚,否則,以60158被「殺」之後計算,只能收回0.05元,較我的「打靶」價0.21元低76.2%,幾乎輸盡,要是換做是別人,肯定不會止蝕,因為尚有1.13元的空間嘛!
然而,我焉會甘心就此罷手?於是馬上另外找來了中海油回收價為11.68元的65483及13.18元的66699繼續「狙擊」中海油,分別於0.3元及0.455元買入,同時還找來了其行使價9.28元的認沽證18649,於0.152元買入,隨後分別於0.33元、0.475元及0.16元賣掉,在「三路興兵」之下總算追回了前天60158的損失。可惜我怯於中海油這兩天的氣勢,不敢博至尾市,要不然獲利更豐,因為中海油最終收9.24元,只微升了0.02元而已。
今天回頭一看,相信沒有太多人明白為什麼昨天中海油的最高價不偏不倚,就是10.38元,只有炒慣牛熊證的我才明白那是為了「殺」熊!
換句話說,牛熊證其實也具有預測正股股價的功能,耐心等候大戶追「殺」牛/熊證之時,可以回收價作為參考而博短線炒作。
只是炒牛熊證的風險實在是太高了,非一般散戶所能為,單看中海油的熊證60158面世只有三天就被「殺」掉已經可見一斑了!
雖然早於七月七日已經下了決心,候機把中國手遊止蝕,奈何持貨過重,虧損過鉅,無法當機立斷,結果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要是當初不叫朋友們跟買,問題不大,偏偏是信心十足地幫朋友們買了,以致今天齊齊受了重創,尚幸每次買入這類股份我都控制了風險,只是限定在某個資金水平,其後沒有胡亂加註,所以今天面對的只是當初投入的資金風險而已。
雖然我一直在套取中國手遊的差價,奈何那只能減輕賬面的損失,除非其股價大幅回升,否則仍然是回本遙遙無期,朋友們持有的貨更是不在我的控制之下,難以依法套取差價,要回本更是難上加難,只能苦苦死守,另作打算。
唯一在我控制之內的是甥兒那兩手貨,可惜因為數量太手,難以隨時套取差價,只能另謀對策。
雖然我深信任何股價都不可能長期下跌,總有反彈、回升的時候,只是,處於下跌的日子的確難捱,內心也難受。如能於適當的時機加註,然後且戰且走,加快回本的時間,然而,跌至今天的水平,誰還有膽量、信心加註?更何況什麼時候才是適當的時機、價位?
苦守,能有機會回本嗎?有是有,只是需要的時間也許更長而已。
今天最怕的是中國手遊突然來一個合股兼供股,然而,果真不幸出現這種情況,也許反而是一個機會,因為可以藉著股價的進一步下跌而重手加註,把手上的貨成本大幅拉低,博取反彈而逃生,只是,真的不幸出現了估計的情況,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有信心重手補貨呢?恐怕屆時我也說不出口。
目前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靜觀其變而已。
話說上周五終於幫她於8.5元買入了中交建(1800),當晚卻碰上了美股下跌272點,港股預託證券更大跌443點,今天報章預期恆指恐怕要低開440點,在諸多不利因素的衝擊之下我憂心忡忡,心想這一回真的要糟。
哪料到中交建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居然可以於競價時段以8.7元成交,怎能不令我大喜過望?好不容易直到十一時半才聯繫上神婆,勸她趁機掛於8.75元「逃生」。
這神婆,支支吾吾了好一陣子,非常的捨不得,在經過一輪「討價還價」之後終於勉強掛於8.77元沽出。
眼見中交建的股價開始升至8.75元左右,豈料掛了盤之後不到十分鐘,神婆突然來電:「中交建是不是升至8.85元了?」
「發妳的神經!最高才見8.79元,何來8.85元?妳別找藉口啦!我知道妳是想取消賣盤,廢話少說!我馬上給妳取消賣盤!」神婆的這種陋習我早已經習慣了,所以我氣憤地取消了她的中交建賣盤。
這一取消賣盤,就此失去了「逃生」的機會,尾市中交建跌至8.54元收市,幾乎打回了原形。
錯過今天的機會,恐怕再要脫身又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了!
我則剛好相反,從來不主張買匯控。
理由很簡單,一般散戶,會買多少匯控呢?頂多是一、兩手?就說買一手吧!匯控升5元的話,一手四百股才賺兩千元,可是,匯控要升5元談何容易?如果匯控真的升了5元的話,其他股份會升多少呢?
朋友於2008年10月以106.5元及95元分別買了一手匯控(即平均價為100.75元),至今快七年了,除了每年收取那約3.9元的股息之外,一無所獲,卻又不肯套取差價,結果七年下來在扣除利息收入之後,成本價約為73.45元,以周五匯控的股價59.4元計算,賬面還要虧損14.05元,真不知道這兩手匯控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重見家鄉,升上73.45元之上?一年?兩年?真是天曉得了!
正因如此,朋友經常想於60元水平再補一些匯控,我卻極力反對把資金投入於匯控之上。
「妳瞧瞧,要是真的能於八月二十五日以60元買到匯控又有何用?妳於八月二十四日以1.3元買了兩萬股酷派(2369)及以11.52元買入兩千股廣發行(1776),兩萬股酷派及兩千股廣發行的本錢與一手匯控差不多,可是,於八月二十七日妳於1.45元及13.2元賣掉酷派及廣發行分別賺了3,000元及3,360元,可是當日匯控最高也只有61.9元,賬面只賺760元,在扣除手續費之後哪有錢賺?妳肯定不會獲利的,結果呢?周五匯控跌至59.4元,妳不但沒錢賺,賬面反而要輸,反觀酷派及廣發行,分別收於1.39元及13元,縱使當日不獲利目前賬面仍然有微利,事實勝於雄辯,證明當日我的分析是對的。」我給朋友解釋。
經過我的分析及朋友親身的體驗,朋友真的無話可說了:「那我原有的匯控怎麼辦?豈非翻身無期?」
「其實也不然,譬如說這一回匯控跌破了60元之後可能會低見57.5元,當妳想於57.5元補匯控的時候就看看當時有哪一隻股份值得買,然而把那一隻股份幻想成為匯控而買入,日後匯控回升至62元之時如果妳想獲利就把買入的『代替股份』賣掉即可,我相信匯控如果能夠從57.5元回升至62元的話,可能『代替股份』的升幅更大,這就是所謂的『成本效益』了。」我再解釋說。
當然,如果匯控的股價繼續下跌的話,「代替股份」也少不免要跟著下跌的。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經驗,賣了的股票就升,買到的股票就跌,這種現象可是司空見慣了。
「記住買了中交建之後日後有錢賺要獲利,不能貪。」買入中交建之後我跟神婆說。
於8.5元買到中交建之後其股價曾低見8.45元,隨後開始回升,當升至8.58元之時我致電神婆:「如果中交建反彈至8.8元的話妳一萬股有三千元賺,『免槳燙』妳賣不賣?」
「那麼少?待我考慮一下!」神婆又改變主意了。
「妳就是如此善變,每次有錢賺我叫妳賣妳總是不聽,結果總是輸錢收場,妳想想,前天若是妳於8.5元買到中交建的話若不趁其飆升之時獲利,今天豈非又被打回原形?」我馬上又教訓了她一頓。
很奇怪,這神婆與我似乎是「八字相沖」、「貼錯了門神」,每次她要買貨我喝止她都不聽,每當我叫她趁低撈貨她又不敢;每次一買入即有錢賺之時我叫她獲利她也不聽,反而是大跌之後害怕了就跑來止蝕,結果這一個大浪下來,今天回頭一看,她手上還真有不少「高檔價」的「蟹貨」。
雖然經我教訓之後神婆肯於8.8元掛賣了,可惜中交建只反彈至8.63元左右就回頭,收市則是8.61元,總算是賬面有點薄利。
無奈昨晚外面的股市又大跌,看來下周一又要先捱一捱價了!
不少散戶都是看各式傳媒上的財演們的分析及推介而進行股票買賣,然而,究竟有多少個財演是真心的想幫散戶賺錢?還是成為了某些人士的「散貨」喉舌,專出「鱔稿」「昆人」?
蕓蕓眾多財演中,我較喜歡青姐胡孟青及《晴報》的唐德玲,前者經常不怕得罪同行,以敢言見稱,後者則以對話的方式帶出了不少財經知識,讓人可以在輕鬆的心情下學習。
九月十四日,《晴報》「女人筆金心」的唐德玲於其專欄中有這麼一段說話:「其實,我不是股票專家,也不是分析員,我只是用分享投資經驗的心態跟大家談股票,因此,我未必能給予大家一些很實質的建議,希望大家體諒。」這一段說話同時亦道出了我的心聲,我只是一名中學生而已,在學校更是未曾選修經濟一科,所有的財經知識皆是在市場上付出了高昂的「學費」「實習」回來的,所以,我非常珍惜每次付出了的「學費」而得回來的經驗,並且一再警惕自己不可重蹈覆轍。
至於青姐,這兩天在其專欄中又在「爆料」,揭露同行的「惡行」及「無知」,我輩散戶實在要多多拜讀。
「好友=醜角,淡友=奸角,還做什麼財演呀?」據聞黃國英曾於某個場合感嘆地說了這段說話,而事實上的確又是如此,市場上人心習慣向好,唱淡必受千夫所指,買賣認沽證或者是熊證更隨時成為眾矢之的,備受詛咒。
然而,市場始終是有升有跌,不可能一面倒地永遠向上。
據聞林一鳴正因於大市早前處於高水平之時唱淡,因而遭到「圍剿」,結果決定封筆,不再公開談論股票了!哀哉!
其實,看財經新聞不是專為聽取財演之言而只留意「號碼」,留意財演們提供的市場心得,學習最基本的投資概念才可得益良多。
第一位:臺和商事(1037),該股於4月24日突然由2.98元四天之內抽升至4.92元,升幅65%,隨後跌回4.42元收市,並且更停了牌,終於爆出了原來是賣了殼,經過三個多月停牌之後今天復了牌,結果一復牌就出現裂口下跌,最多曾經下跌38.9%而低見2.7元,最後收2.82元,仍然跌了1.6元,跌幅36.2%;
第二位:中國金海(139),上周一突然由0.86元抽升,上周三曾經高見1.23元,升幅43%,隨後於上周五停了一天牌,今天爆出原來是獲授兒童成長信息卡項目,復牌之後最多下跌20%而低見0.95元,最後收0.87元,下跌了0.22元,跌幅18.5%;
第八位:匯財金融(8018),該股上周四突然由0.211元兩天之內抽升至0.46元,升幅1.18倍,抽升的原因原來是正在商討收購軟件發展公司,可是消息曝光之後短短兩天已經跌至今天的0.248元收市,跌幅高達46%;
第十二位:百富環球(327),該股上周五公布中期多賺56%,股價竟由當日最高的11.86元跌至今天最低曾見9元,跌幅高達24%;
第十三位:馬斯葛(136),該股宣布獲恆大(3333)及騰訊(700)入股,於上周一復牌之時曾被搶高至0.71元,翌日更曾獲股評人推薦炒作,結果事隔一周已經跌至0.41元,跌幅又是42.2%。
夠了!夠了!若要舉例,舉到天光亦未舉得完,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看過了上述的例子,大家還敢於消息曝光之後高價追貨嗎?
我則不然,寧願於消息曝光之後股價大挫之時才候機短炒,例如今天的臺和商事,我於其跌破3元關口之時開始撈貨,2.98元、2.9元、2.85元及2.7元,一級一級撈,可惜2.7元那一手撈不到,午後於3元沽清,又賺了一餐飯。
今天炒六隻中六隻,漢基(412)及粵首環保(1191)更分別於0.69元及0.39元摸了個底,可惜高富(263)於1.17元撈底遲了一步而不成功,反手用1.36元的貨於1.31元「偷雞」不成卻被挾上了1.59元收市,結果變成了「偷雞」不成反而變成了止蝕。
正是:「偷雞不成蝕渣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話說去年八月我眼見合生元(1112)因為發了盈警而從74.2元跌至30元邊緣,跌了59.5% 之多,於是於30.5元幫朋友買入,豈料買入之後在眾多大行唱淡之下其股價曾經跌至14.62元,賬面損失了52%,。若是以其最高價的74.2元計算,更是跌了80.3%。一隻基金股尚且如此跌法,能不令人心寒嗎?幸虧朋友苦苦捱了八個月之後,終於以31元脫了身,豈料脫身之後其股價曾經高見42元,奈何?
正因為有了上次的「因緣」,七月尾合生元又因發出盈警而大跌,當八月中跌至14元水平之時朋友來電話買入,當時我已經說了:「記住買入之後日後我叫賣妳可要賣呀,不然就麻煩了,可能會繼續下跌。」雖然七月二十六日於《嘆說合生元》一文中我曾經預計「若以其上次由74.2元跌80.3%計算,其股價可以跌至8.3元;如以其跌低於50天價今天的25元的50%計算,有見12.5元的可能」,但我沒有告訴朋友,若是她要買我不代買的話,合生元反彈上去我豈非被怨死?這種情況我遇上過太多了!結果朋友於14.2元買入1萬股之後,真不幸,其股價真的再下跌,居然跌抵11.72元才反彈,真是無言以對。
前天,合生元突然停了牌,原來是跑去澳洲以76億元收購一家維生素及營養補充品公司,當中部份是以13.48元發行股票支付,昨天一復牌其股價以14.18元開出,我不以為意,豈料不消一刻,其股價突然跳升至16.5元左右,我立即致電朋友,可是電話卻飛去了留言信箱,我急得有如熱窩上的螞蟻,真無奈!
眼見合生元的股價不斷地跳,居然跳到了17元以上,我忍不住再致電朋友,終於找到了:「妳跑到哪裡去了?妳的合生元突然跳升至17元以上了,目前妳的賬面有近三萬元的利潤,還不趁好消息出貨?」「是嗎?待我問問老公。」還問老公?恐怕機會稍縱即逝了!無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合生元衝至18.08元。
待得朋友回電之時,合生元已經跌至17.3元了:「唉!妳這一耽誤,不見了七千元啦!」「那你代我依市價賣掉吧!」「市價賣可是17.3元呀!不如博其出現後抽,掛於17.5元吧!」
豈料我捨不得於17.3元賣掉,其股價就一直下跌,跌至16.88元左右才反彈,「妳已經失去最佳的出貨機會了,要是17.5元賣不掉的話,少賺一、兩千元也要賺!」我一面說,一面看著合生元反彈,眼看17.5元賣出的機會在增加,我決定堅持下去,結果真的讓我堅持到了,剛剛好於17.5元賣掉之後就回跌了:「妳真夠運,我真的為妳捏了一把汗,要是今天收市其股價跌至16元的話妳就要服我了!」
結果合生元收市真的跌至16.14元,我自己也服了!
回頭一看,原來今天我給朋友的一個電話可抵13,600元!
「坦白說,妳問我我也無法回答,因為市場已經偷步炒上了;杜指兩天抽升了三百餘點,港股亦突然間抽升了五百餘點,不加息嘛,市場可以解釋為消除了不明朗的因素而繼續炒上,亦可以因為消息獲得確認而出現『好消息出貨』的現象而回落,一切要視乎大戶怎麼解讀及怎麼炒了。就算炒上了都不宜高追,因為市場隨時又借十月或之後隨時會加息而又再回落。」我只能如此回答。
事實上我不是一個財經專家,只是一名普通的散戶,怎能解讀如此深奧的財經問題?
其實,到底不加息對市場有什麼影響?不用猜,就讓市場自己去解讀好了。
今天的市場已經不是可以常理去推測,例如港股,可以在內地容許過萬億養老金入市及降息降準的利好消息下而下跌逾千點,亦可於毫無利好消息下而抽升千餘點,完全「不依牌理出牌」,無從捉摸,所以,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有錢賺就趁高沽,急跌時就候機買,就是如此簡單。
近期的市況,不高追永遠是錯不到哪裡去的,所以,上周朋友經常問我有什麼好買?我的答案永遠是:「大升市不要問我,我什麼都不買,一定忍手!」
話雖如此,我卻經常在買貨,除了候機買大跌的股份之外,還經常逢高就買熊證,一於火中取栗,亦因此經常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