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折让游戏是资金量跟基本因素的博弈-東方日報20141117 王雅媛victoria
1 :
GS(14)@2014-11-26 14:59: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5540102v8ky.html
上星期五港股中的AH折让股纷纷出现回调。今天就是沪港通的第一天,这件大事在港股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大家不知道如何判断市场之后的走势是很正常的。即使有不同的思维出来,但是因没有历史可参考,大部份人还是选择旧有最保守的一套,就是趁好消息出货。既然市场对沪港通已有预期,越逼近预期就越危险,大部份人选择在上星期五沽货撤退。
笔者在这里尝试大胆假设,就是当沪港通开通一段时间后,大部份的AH股的折让有机会收窄到一个相当小的差距,例如平均只剩下约10%。投资者听到这里先不要太兴奋,因为这很有机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即使以上的假设发生,亦不代表赚大钱的机会就躺在眼前。原因是AH股折让收窄可以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发生,如A股单边大跌,H股不升,或A股阴跌,而H股阴升,或者是A股不跌,但H股大升。
以上三种情况,笔者认为第三种的可能性是最低的,原因是H股主要投资者是机构,它们还是根据基本因素去分析股票的,再加上H股有做空机制。要他们没头没脑买上去,博折让收窄是不太可能的。而最有机会买H股的就是在A股原本持有相同股票,因价格差距而选择换货的投资者。如果真的发生,那么以上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将会发生。至于是第一种A股单边跌,H股不升,还是第二种A股阴跌,而H股阴升,这个则难以下结论。
个别H股估值低迷不是没道理,反映了基本因素上的缺憾。但当南下的资金量足够大时,就会出现几支阳烛动摇市场对基本因素的看法,届时市场就会自己找出理由对股价上升自圆其说。因此,笔者称这是一场资金量跟基本因素之间的博弈,已跟基本因素分析没多大关系了。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
5億元助青年創業 出錢出人教基本功
1 :
GS(14)@2015-01-12 17:46: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ca1h.htm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本周三(14日)出爐,政府內部雖然力要求不同部門思考如何協助青年,但據了解,今次不會開宗名義以青年政策為主題,但會有針對青年的措施推出,包括成立配對基金,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青年創業,除資助外,亦擬設導師支援,協助青年打好基本功,培養其創業技巧等,涉及金額預料為5億至10億元。
與非政府機構合作
據了解,協助青年創業的基金將由政府撥出數億元的一次過撥款成立,將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由有關機構負責把關,就每宗個案審批及申請撥款,政府與機構會就獲批申請配對撥款,而向青年提供的將是財政資助及其他創業上的協助,有別於青協等機構的計劃,並非向創業者貸款。
團體﹕審批準則須釐定清楚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振彬認為,協助青年創業的基金最重要是配套,因青年長處是有創意、有遠見,但經驗不足,故需要有經驗的導師(mentor)協助;又認為需要有足夠的工作坊,協助創業者做好前期創業準備,包括讓創業者了解創業會遇到什麼心理壓力、希望達到什麼目標,以及了解創業者在相關行業的基本功是否足夠等。陳振彬認為,其他創業基金或會面對貸款壞帳率問題,他認為最重要是做好事前工夫,特別是創業者的自我評估等。
多個青年團體2013年曾舉辦「伴你啟航」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讓年輕人提交建議書,委員會選出最好的6個申請,每宗資助30萬元,當時有份協辦的機構包括菁英會。菁英會主席梁宏正認為,政府成立青年創業基金是較好的方向,但認為要釐定申請準則,究竟申請者的建議需達到創新才批出撥款,還是較寬鬆,只要是青年申請便會接納等。他說當年「伴你啟航」審批時,便重計劃是否可行;「有申請寫得唔好,但是可行,亦有人力銷如何創新,但其實行內已有好多類似計劃,申請者未必講到自己有何競爭力」。
不應單用成效衡量基金作用
梁宏正認為,雖然基金涉及公帑,但市民要有心理準備,基金最重要是協助青年發揮創業的創意,「可能有八九成都唔成功,但可能出到一個香港的阿里巴巴」,認為不應單用創業成效去衡量基金作用。
明報記者
2 :
GS(14)@2015-01-12 17:46: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ca2.htm
學者:要接受「公帑助或會失敗的人」
2015年1月12日
【明報專訊】有學者表示,英國有團體每年批出相等於1億港元予青年創業,旨在讓他們汲取經驗,創業成功率僅1%,但本港基金涉及公帑,審批時應考慮申請人創業計劃的潛力。不過,亦有學者認為,評估創業基金回報,應眼於少數成功個案可製造多少機遇和影響力,故要接受「用公帑資助或許會失敗的人」。
英團體每年1億扶助 成功率1%
浸大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副教授紀治興提到,設立創業基金可用作教育用途。他舉例,在英國有非牟利機構營運的創業基金,每年平均提供約1億港元予青年創業,分3階段資助,包括提交創業計劃、付諸實行及能夠自負盈虧運作,惟不少申請者於最後階段無以為繼,成功率僅1%,但基金旨在培訓和啟蒙青年創業。
倡從加強大學課程手教創業
不過,紀指出,上述英國基金較少動用社會資本,本港今次的創業基金則涉及公帑,故審批要求不能太低,審批標準宜集中在申請者的準備工夫和計劃潛力。他認為,在香港有一定創業機會,惟青年較害怕失敗,且本港寸金尺土,舖租高昂變相加重創業壓力,故應從加強大學相關課程手,教授青年創業時如何「趨吉避凶」。
不應太重有多少成功個案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說,政府若設立創業基金,要接受「用公帑資助或許會失敗的人」。他解釋,創業失敗個案總比成功多,故基金重點並非放在有多少成功個案,而是看多年後,仍在營運的個案可製造多少機遇和影響力,「創業是一部老虎機,就算100間新公司中最終有70間失敗,或有5間有機會可做到風山水起」 。
政府現有數個資助企業的計劃,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創新科技署的提供資料,創意智優計劃、專利申請資助計劃和創新及科技基金,均有約50%申請人獲批撥款,但有關部門沒提供申請者「創業成功率」。
3 :
GS(14)@2015-01-12 17:47: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2/news/ec_gca3.htm
創業青年倡設園區免捱貴租
2015年1月12日
【明報專訊】青年協會自2005年起推出香港青年創業計劃,為18至35歲年輕人提供最高10萬元免息貸款,至今批出155宗申請。80後李德駿(Jerry)及黃文翰(Joe)4年前獲貸款後成立產品設計公司,他們認為政府除向青年提供創業資助,亦可活化工廈設「創業園區」,令剛創業的青年毋須承受昂貴租金。
青協理大資助創品牌 另獲1年免租
30歲的Jerry及Joe為大學同學,2011年獲青協貸款約9萬元,成立產品設計公司Takon,其後參與香港設計中心的「設計創業培育計劃」,曾免租1年使用創新中心的辦公室,又以校友身分獲「理大微型基金計劃」資助。二人近年創立POSTalk品牌,設計具本港特色的立體剪紙賀卡,在酒店及各大書店出售,成為本港手信之一。
對於施政報告擬推青年創業基金,Jerry表示歡迎,指愈來愈多年輕人不甘做「打工仔」,冀擁有自己的事業。Joe則認為資助額應約為10萬至30萬元,「金額太高反而增加投資風險」。
助解租金問題最實際
Joe補充,單單提供資助並不足夠,應為新晉創業者提供地方,「租金最難解決,租地舖更不用多想」。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稱,2005年至今批出155宗青年創業的申請,涉款超過900萬元,每宗獲批3萬至最高10萬元不等,當中兩宗壞帳,共涉約10萬元。
稱《基本法》已列明程序2017後特首選舉辦法 張榮順拒承諾可改
1 :
GS(14)@2015-03-30 08:21:22
【本報訊】特區政府頻以特首普選方案日後可改善來游說泛民支持政改,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昨天卻在北京指,既然《基本法》已規定普選日後可再修改,不存在需要中央再次作出承諾,並稱對政改通過感到很樂觀。泛民批評中央拒作承諾,實際是不想政改方案通過,圖收回2017年特首普選的承諾。 記者:姚國雄
全國港澳研究會昨在北京舉辦《基本法》頒布25周年座談會,對於泛民主派指政改「袋住先」等於「袋一世」、促中央承諾未來仍可修改特首選舉辦法,張榮順昨稱不同意,他指《基本法》附件一已經列明,特首產生辦法日後可以修改,毋須作出承諾,「任何時候都可以按照程序進行修改,所以法律本身已在,不存在需要承諾將來可以再改」,換言之拒以承諾「換票」。被問到今次政改若被否決,何時可再修改普選辦法?張說,若普選方案被否決,目前的特首產生辦法則繼續適用。至於日後是否仍要按照8.31人大常委會的規定,他未有直接回應,只說2017年這一關還未過,要待這關通過後,再談未來普選方案是否需要修改的問題。他在座談會後回應香港傳媒提問時,更稱對香港政改方案獲通過感到很樂觀,因為這是港人普遍意願。
「中共不想政改通過」
身兼港澳辦前副主任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會上則指,希望從政者順時而謀,有「知大局、識大體」的勇氣和擔當,不可無視18年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實況,並寄語香港從政者,接受或反對政改方案,民意會給予他們答案。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則稱,最近有人醞釀違反憲制的辭職公投、全民投票,值得高度警惕:「普選無他徑,惟有依國法,任何主張背離法治精神都是沒有出路的。」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指,張的言論可見中共不想政改方案獲通過,故對任何緩和氣氛的方案或建議也「一棍打死」:「陳太方案係咁,陳弘毅方案係咁,連曾鈺成話要中央交代係咪『袋住先』係咪『袋一世』嘅問題,中央官員都係咁樣回應,中央就係要你否決,要你泛民食死貓。因為佢覺得2007年講大咗,畀錯咗2017年普選畀香港人。」他指若要兩害取其輕,否決總比通過政改好:「過咗就萬劫不復,一袋就係永遠。」民主黨何俊仁則再次力促中央兌現對特區的普選承諾。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央正為一旦否決政改造勢,屆時將全部責任推至泛民身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273
被斥故意隱瞞後 梁振英刪改聲明李柱銘:證基本法起草含公提
1 :
GS(14)@2015-04-06 14:32:55
梁振英
【本報訊】前日公開指《基本法》起草時並沒有提及公民提名的特首梁振英,昨天傍晚突然在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李柱銘炮轟他「講大話」後三小時,刪走原在昨午發出的聲明內、指《基本法》草擬期間「非普選方案也沒有公民提名」的關鍵字句,變相引證起草《基本法》時曾提及公民提名。記者:姚國雄
李柱銘
曾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前日在《基本法》頒佈25周年論壇致辭指,當年起草《基本法》時提及特首產生辦法的五個方案中,沒有一個方案有公民提名,更逐一介紹五個方案以資證明;當他提及「方案三」時,刻意不談此方案的提名方法。當傳媒昨早開始報道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於一節目中,曾就公民提名改口風,由原先指《基本法》起草時沒有公民提名方案,及後回應傳媒質疑時改稱自己不能確認:「我
蘋論:把《基本法》變成「無字天書」算了!
1 :
GS(14)@2015-04-06 14:38:16
1990年2月採訪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最後一次全體大會,會議通過了所有《基本法》條文、附件,準備提交4月的人大會議正式通過。會後,當時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接見了全體草委(被罷免的李柱銘、司徒華除外),稱讚他們「寫出了一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法律」。北京當局為了隆重其事,還向每位參與採訪的記者贈送一本燙了個人名字的「精裝《基本法》」。25年後的今天,燙在這本《基本法》上的名字只稍稍褪了點顏色,還看得見書的主人是誰。可是,《基本法》條文的意思及精神卻在北京各級官員、中港大小護法手上變得斑斑駁駁,有些甚至面目全非,跟1990年時換了個樣子。現在重看這本小憲法,再聽聽當權者如何閹割、重寫、改寫各主要條文,只覺得欷歔、痛心及憤怒。對《基本法》最大、最根本的閹割及竄改,是把它跟《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前途問題的解決方法脫鈎,把《基本法》說成是中國政府一手包辦的事,跟國際社會、香港人的意願無關。實情卻是另一回事。《基本法》的出現、《基本法》的基礎跟北京政府收回香港主權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基本政策息息相關。要達到這目標,北京除了擺平內部不同意見外,更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英國)及香港市民的支持。基於此,北京只好跟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多輪談判,然後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把1997年後的政策及對港人的承諾詳細列出,而這些承諾就成了日後《基本法》的藍本及基礎。也就是說,《基本法》從來不僅是中國憲法或政策下的產物,它包括了北京的國際條約義務,包括了北京對香港人高度自治的承諾。現在,那些忘本的官員及護法們卻把《基本法》完全說成是北京的政治工具,體現的只是北京的權力,這怎不是在閹割、破壞《基本法》的原則及精神!此外,北京決定草擬一部詳細的小憲法並廣泛諮詢香港市民,並不是為了體現北京的權力,而是為了限制北京的權力,令北京中央政府學會按本子辦事,學會按憲法、普通法辦事,不會隨便逾越界線,確保香港順利落實高度自治權。事實上《基本法》很多章節包括中央特區關係、法院的司法管轄權、違憲審查權等,都是北京自我設限的做法,她把權力授予香港特區及特區司法機構,並願意接受香港法院、法律的規限。當北京在1990年通過《基本法》,就意味她不再享有無限制或所謂全部的權力,就意味她沒有凌駕《基本法》的位置。只要明白這一點就知道,那些護法說甚麼先一國後兩制或先考慮北京權力再看香港情況完全是在誤導公眾,是在「搬龍門」改遊戲規則,把原本理所當然屬於香港高度自治範圍的權力打折扣甚至取消。試想想明明是規限北京的金剛圈反而變成禁錮香港的鳥籠,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嗎?而從具體條文來看,北京及一眾護法在政制問題上變臉變的更齷齪難看。當日《基本法》草擬過程中政制發展是爭議最激烈的章節,草委內部固然有不同意見,香港不同派別團體意見也有相異之處。爭議中還出現過「間選等於直選」、「美國總統由間選產生」之類的奇怪論點。但最後敲定《基本法》45條及68條讓香港可以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時,不管是草委、諮委或香港各界,都沒有預計普選會是北韓式或伊朗式普選,更沒有人表示香港將實行的是「先篩選後普選」的偽普選,大家都確信香港在回歸後不久將可落實貨真價實的普選,可以讓港人真正當家作主。四分一世紀後的今天,回歸還不到18年的今天,京官及大小護法卻全然推翻當年的想法,把伊朗式普選說成理所當然,把公民提名或讓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的討論說成從未出現。這種竄改歷史、竄改《基本法》精神的做法,完全是在損害《基本法》的權威,破壞對港人的承諾。有內地《基本法》護法最近建議市民隨身帶備《基本法》,以加強對小憲法的認識。我不知道護法是否希望港人像當年紅衞兵般日夜把《毛語錄》放在口袋,天天高舉喊萬歲;只知道按京官、護法那樣閹割《基本法》的話,他們其實是把它變成「無字天書」,原來的條文及精神都不見了,他們愛寫甚麼就寫甚麼,愛改甚麼就改甚麼!盧峯周一至周六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06/19102784
金像獎餘波 林家棟揶揄獨立電影導演斥欠基本尊重
1 :
GS(14)@2015-04-22 01:20:09《點對點》導演黃浩然:張雪芹好歹有個提名,林家棟先生作為司儀,連她名字也說不出,又或者故意不說而叫她張咩咩,實在有欠基本尊重。
【本報訊】香港電影界年度盛事、第34屆金像獎頒獎典禮賽果塵埃落定,節目編排及司儀表現繼續引發爭議。通訊事務管理局昨就《金像獎》接獲4宗投訴,觀眾不滿該節目在表演途中中止直播、涉政治宣傳、節目名稱欠品味及沒創意。司儀林家棟暗諷獨立電影《點對點》只在小型戲院播映,又稱呼演員張雪芹為「張咩話」,遭導演黃浩然斥「有欠基本尊重」。記者:白琳
特首梁振英今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注資電影發展基金等多項推動電影業的措施,前晚在無綫播放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編排及內容卻飽受批評,司儀林家棟和陳小春更被指不專業。林家棟在介紹最佳新演員的候選人時,笑稱沒看過《點對點》,還揶揄該片在「歐洲」上映,暗諷電影只於屯門的小型戲院如巴黎倫敦紐約米蘭戲院上映,「10點半早場,我點會同你去睇啫,唔好癲啦」。《點》片監製、編劇及導演黃浩然昨於facebook發聲明反駁林的言論,指該戲未曾在上述戲院放映,「張雪芹好歹有個提名,林家棟先生作為司儀,連她名字也說不出,又或者故意不說而叫她張咩咩,實在有欠基本尊重」。
《點對點》電影海報
林家棟:我選擇唔回應
林家棟接本報查詢時稱,沒看過黃浩然的聲明。他聽過記者覆述聲明部份內容後指:「我會選擇唔回應,而家開緊會」。對於黃指其言論有多處資料錯誤,林則說:「港聞版更加唔需要喺娛樂事件上回應。」獨立電影導演盧鎮業稱,不知司儀講稿由誰人經手,但反映《金像獎》輕視獨立製作,「獨立電影玩唔到商業電影發行遊戲,佢就將呢種邊緣化攞嚟make jokes(開玩笑)」。當林家棟在節目指新晉導演應感謝創意香港及電影發展基金,盧聽畢「呆咗」;他指基金10萬元撥款對商業電影實在微不足道,「有鼓勵係好,但唔需要講到咁感恩」。盧鎮業明白《金像獎》節目風格素來如是,但司儀的玩笑只是視野狹窄的表現,未能提升香港電影文化高度,「企喺主流位置,就可以運用公共話語權,覺得獨立電影係值得攞嚟笑,值得唔被認識。」電影編劇陳詠燊也批林「不夠得體」,「學不懂搞笑,就不如裝優雅吧。至少看的、做的,都不會有現在那麼難受」。獨立電影導演陳果則認為司儀表現不過不失,難以憑片言隻語反映其對獨立電影的取態,「只係開玩笑,可能講者無意,聽者有心」。導演協會榮譽會長張同祖則形容《金像獎》是「一個家庭party」,「可以搞笑、自嘲、踩人、俾人踩」。《金像獎》收視高峯為王菀之奪最佳女配角一幕,達26點,平均收視僅23點,約149萬觀眾人次,較去年收視跌。
林家棟多次失言
「上到台,唔該你哋親口多謝創意香港同埋電影發展基金,因為佢有10萬蚊,係送畀你哋、鼓勵你哋將來拍啲好嘅電影,如果呢個新晉導演上到台,親口多謝佢哋呢,你條路就好行喇。」「能夠有首最佳嘅主題曲去傍住套電影呢,話畀你聽,呢套電影呢,差極都有譜既。」「仲有邊個呀?嗰個張咩,張咩話?(楊千嬅提示)哦,張雪芹喺邊度?」「(《點對點》)有上過喺歐洲,倫敦呀、巴黎呀、紐約呀…咪就係屯門囉,10點半早場,我點會同你去睇啫,唔好癲啦!」資料來源: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識睇睇留言
關於林家棟
Freddie Chu:一個不尊重電影工作者的人,去主持電影業最重要的event!可悲!
Kai Sau Wong:林生,接受批評先會進步志強李:好小事姐,有人小氣(器)冇辦法……關於陳小春
Joanna Chung:小春唔係窒咁簡單,直情係冇用心,冇用耳仔聽partners的台詞去接,冇好好準備,態度輕率,馬虎求其,簡直失禮人!!!
Man Keung Lee:小春以前都做個(過)掌門人主持,表現可以再好D(啲),其實小春衰在個人「怯」左(咗),經驗唔夠係真既(嘅),當買一次教訓,下次學乖。
Soso PX:其實我覺得甘(咁)樣幾搞笑……到正正經經d(啲)人又會話悶……資料來源:《蘋果日報》網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1/19120113
提升預測質素 需留意基本機率 黃國英
1 :
GS(14)@2015-10-15 00:18:48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6604
上周談到,沃頓商學院的泰洛克教授﹙Philip E. Tetlock﹚,舉辦了一個名為「良好判斷計劃」的競賽。很多參與者事後回顧,都認為從競賽過程中,學到寶貴的經驗。例如一位在紐約投資研究機構工作的分析員,感嘆在一個領域擁有大量知識,與成為成功的預測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他自問在這次競賽中,與財經有關的問題,表現幾乎一敗塗地,令他變得謙卑起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震撼教育,大抵日常工作時,沒有如像良好判斷計劃般,一來清楚列明要預測的問題,二來要求詳細紀錄判斷的過程、結果。因為一直以來,都是模模糊糊,難免大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另一位同樣在紐約工作的電影人、歌劇監製,則表示對他最有用的,是學到可以改用機會率的眼光,而放棄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不少人看事物時,經常抱有強烈的好惡情感,學會這個方法,有助作出比較客觀持平的判斷,從而提升準確度。
要分析一隻新股,先別幻想它是下一隻Google,而是先留意基本面,再從橫向及縱向看公司,及同業的表現。
除了個別參加者的感想外,從整個良好判斷計劃中,還可以得出甚麼結論,有助提升日後預測的質素?首先是預測技術,有高低之分,並不單靠運氣。由於專家的往績不好,很多人改而認為預測準否,只看運氣。但在計劃中可見,以作二百次預測計,先選出頭廿五次表現最好者,發現他們在餘下百多項預測中,同樣名列前茅。上回講過的超級預測者,準確度高達97%。如果靠運,應該大家回歸平均,不會有人秤先;出現超級預測者,足證是有技巧。
增進技術的兩大方法,一是訓練,二是組隊﹙十二至十五人﹚。訓練前文已述;組隊好處,是可以分工、情報共享和聽取反向意見。單是這兩點,已能令錯誤的機率下降。當眾多超級預測者,組成一隊,效果更為顯著。不過重點是隊伍要熨平階級,人人能平等發言,攤分工作,才能盡量發揮各人才能之餘,意見、結論不會過早傾斜。
上周談過,泰洛克教導參賽者,隨着新消息、證據出現,要勇於調整看法。學以致用之後,是否真能提升表現?研究人員翻查績效,發現最準確的預測者,調節自己估計的次數,比其它參與者頻密。另一方面,這班超級預測者,在進行調節時,每次的幅度卻又比其它參與者小。這種碎步密密行,反映他們有留意事情的進展,而且反應恰如其分,不會過敏,以偏蓋全。
或者大家會問:想提升預測質素,有沒有最快、最易上手的起步點?調整看法等已是預測過程的中後段,如果最初的估計,能較為貼近現實,會是事半功倍。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是留意基本機率﹙base rate﹚。例如見到一隻新股,先別忙着幻想它會是下一隻Google﹙GOOGL﹚;反而應該橫向、縱向了解新股表現、同業行情。這樣得出的結論,必定比熱情洋溢的樂觀推想,更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退休儲備設「安全網」 免影響基本生活
1 :
GS(14)@2015-10-17 10:30: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6/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近期股票市場極度波動,「老友記」難以投資為資產增值,人民幣匯價也急跌,所賺的利息也未必能補回匯率上的跌幅,中央政府也表示短期內匯價也不會回升至以往水平,食息一族的「老友記」的生活質素會否受很大的影響呢?這個案的主人翁馬女士就面對同樣難題,我們有什麼好建議給他呢?
馬女士,單身,60歲,剛退休,連同退休金,退休儲備約有400萬元,現時只持有100萬元藍籌收息股,其餘為港元活期。退休前曾打算將其中250萬元退休金增持收息股至200萬元及購入人民幣定期150萬元。
她現時每月生活費約需1.2萬元,按當年的預算,假設通脹每年3%,退休儲備每年5%回報,85歲時離世,退休金只需約300萬元,換句話說,馬女士仍有一定儲備應付不時之需。當年看似不俗,但現在情如何呢?只是股息和利息較易達到,股價、匯價現在全沒保障,變成一個2.6%平均回報的組合,連通脹也跑不上!
退休後要妥善管理好儲備,有以下最低要求:
1. 任何投資或收息類項目,要有較穩定的回報,風險及槓桿較高的工具,如牛熊證、倫敦金等並不適宜老友記;
2. 有足夠的流動性,適宜「長短棍」安排,一定數目可放在港元活期,作一段時間(如1至2年)的恆常生活費,其餘分別投放在不同年期的項目,而一些10年以內難以歸本的項目,老友記要謹慎選擇;
3. 要設立「安全網」, 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跌可升,大家耳熟能詳,但若真的長時間大跌,不論賺蝕、要脫手也難時,會否連基本生計也受影響呢?
4. 資產要和你「鬥長命」, 這是衍生自「安全網」的另一要求,沒錢的老年真是不敢想像啊!
雖說人民幣匯價升浪暫停,但息率仍比港元看高一線,同樣股價升幅只能當作「獎勵」,但整體來說這兩類項目的「平穩收息」功能,仍是蠻吸引的,只不過要小心配置、分散風險。
以公用股為主 選擇以股代息
筆者建議馬女士可以在這波動市中:
1. 維持100萬元在收息股,並以公用股為主軸,可選擇以股代息;
2. 調低人民幣定存額至120萬元,若較少銀碼及期限的定存對息率影響不大的話,建議每次磘造較細額、不同期限的定存,例如:為期3個月、6個月、1年的各40萬元,期滿時再視乎情調整策略;
3. 存放30萬元在港元活期,作日常生活費; 這筆資金應足夠2年使用,用畢之後,可將人民幣換回港幣或贖回收息股(交替進行),筆者建議保持1年生活費在港元活期,維持適量的資金流動性;
4. 將餘下150萬元投入年金戶口,以較長時間賺取日後較高年金收入。既然市場波動,馬女士應首要減低風險,年金正可提供這類的安全網,但滾存需點時間,所以建議在首10年不要提取款項(雖然仍可提取),在70歲時每月預期可取得1.3萬元的收入,直至終老。
根據時勢,其後的定期和理財顧問檢視組合表現及作出調配,是理財策劃最重要的一點。
鄺翠玲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CFPCM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鄺翠玲 理財信箱]
周浩鼎高票落敗保建制基本盤
1 :
GS(14)@2016-03-01 18:10:54【本報訊】獲建制派抬轎的民建聯周浩鼎最終獲15萬票,得票率約近35%;翻查2012年立法會新東選舉結果可見,當年若合計民建聯、工聯會、公民力量、自由黨及其他核心建制陣營得票(不包括方國珊),總計得票率約為37%;但自由黨今次未有鼎力為周助選,若撇除自由黨所得的約6.7%得票率,今次周浩鼎也算力保建制基本盤不失。而在周浩鼎保住建制基本盤之時,其從政之路卻因這次補選添變數。有傳他會於9月立法會換屆選舉與主席李慧琼雙雙出戰超級區議會,因此透過新東補選練兵兼提高知名度,但他在補選於選舉論壇的表現卻似乎未算理想;而他轉戰超級議席,料亦引起市民爭議他是否只以新東選民作踏腳石。政圈昨盛傳有鄉議局中人則對他未有拜票感到不滿,故此沒有全力為他助選。周浩鼎昨於敗選後於新聞中心稱,尊重選民的選擇,坦承輸在「自己有不足地方、有做得唔夠好嘅地方」,將檢視不足及反思。他稱繼續服務新界東,至於會否出戰年底的立法會選舉,他未有正面回應,只稱暫時不考慮此事。
市民烽煙斥「土共嘴臉」
周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再承認選舉中有不足之處,落敗或因知名度不足及選舉工程開展得較遲,並指激進票在新界東有市場,各界亦要思量激進勢力存在原因,但堅持會走正路,強調有信心其力倡的守法、和平及理性理念會獲市民認同。至於在選舉論壇一直避談是否支持特首梁振英施政或連任的他昨早續被追問此事,他依舊沒正面回應,只稱認同梁部份民生施政表現。問及早前在論壇落淚,他稱因社會現況而有感觸,強調與其信仰有關,指信主的人都不喜歡爭吵。市民余小姐烽煙狠批周「土共嘴臉」,「民建聯冇一個入選得到,香港就有得救喇」,節目主持葉冠霖曾出言圖替周解圍,但余小姐續鬧:「我噚日求神拜佛都唔想你贏,你真係好乞人憎!」周浩鼎一直保持笑容,大方稱多謝對方意見。■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1/19511539
【打工正能量】 小本集資搞創科 基本四招你要知
1 :
GS(14)@2016-03-01 18:58:25你輕常自怨自艾不是富二代,那就要寫一個天下無敵的計劃書說服投資者。(互聯網圖片)
還記得上周財政預算案成立了一個廿億創科創投基金嗎?基金加碼,好明顯是鼓勵大家創業。假如你自問有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概念,想投資搞下科技生意,除了有冒險精神和傾家蕩產的準備之外,還要懂得找人投資。畢竟政府的配對基金又好,天使基金又好,都不會不問情由白白給錢你花。單靠吹噓氹人「科水」的稱作騙案,不是生意,真正搞生意集資,一定會有一份周詳的business plan,而由一個主意到找投資者,亦會經過一些步驟,讀商科的一定識。美國一家賣新穎滑板公司Slyde Handboards的創辦人Angela Watts簡單分享四個集資貼士,教你學學她,取終找到「大水喉」。1.切忌抄襲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歡上網看人家的計劃書,參考沒有問題,但這盤生意是你自己的,所以切勿左抄右抄,拼貼一個連你自己都說不明白的計劃書。首先做好研究,然後找個顧問級的人和他裏裏外外審視一次成個計劃書的細節,投資者會問的問題你要懂得答。2.找跳板大家可能聽過一大堆甚麼「孵化器」的名詞,其實香港都有,例如科學院、創新中心提供的一些服務之類,它們會為合資格申請者提供租金優惠和專業支援等,至於這些年來成功培育過多少公司,真是天曉得,不過目標是降低經營成本,出發點總是美麗的。假使你想弄個初創企業,只要不是幫倒忙,有人幫總好過無人幫,不妨考慮一下。3.地獄式推銷倘若你已經很清楚知道自已的生意所向披靡,下一步就是要找人揼錢,不停推銷推銷再推銷。有多少商界商業活動就去多少,尤其是那些天使基金聚會,推銷過隨時都碰到潛在的投資者,把推銷養成習慣,就會慢慢會有自信心。4.投資機會隨時有你準備好,投資的機會......始終屬於你的,所以俗語有云,準備得太多(over prepared)永遠好過準備不足(under prepared)。Angela自己舉了一個例子,說某天弟弟在機上正剪輯公司一條放上youtube的短片,他身側有人好奇地問,他們是否在集資階段,弟弟即時答是,這位乘客原來是天使基金投資者,並着他們把計劃書和預算等寄給他,最後亦成為公司的投資者之一。投資者是經常找投資項目,只要你準備充足,機會就在門前。資料來源:Inc.記者:陳以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1/195108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