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隨著母嬰市場升溫,有關母嬰創業便成為熱門,備孕就是其中之一,這究竟是一種什麽生意?
i黑馬 王亞奇 3月18日報道
備孕生意火了。
去年下半年開始,母嬰市場就刮起了備孕的融資熱潮。好孕幫(不孕不育醫療APP)融資數千萬元,Himama(智能備孕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孕橙(智能硬件類備孕產品)獲得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
2016年初,資本市場青睞的燎原之火愈演愈烈。開年母嬰移動醫療風信子即獲得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產品還沒有正式上線,備孕平臺趣孕宣布獲得藍馳創投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在這場叫做備孕的淘金遊戲中,創業者和風投紮堆聚集於此。
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過去,孕育困難人群的巨大市場需求並沒有被滿足:全中國有4000萬的不孕不育人群,占育齡人群的12.5%-15%左右,過去僅有30%不到的人做了輔助生殖,還有一大批人選擇了逃避.....如今,二胎的政策紅利又使得國內備孕人群的數量大幅增加。
這是一個誘人的蛋糕,更是一個尚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余攀在創辦趣孕前剛剛放棄了360產品運營經理的職位和唾手可得的股票。在他看來,過去醫療的信息化水平極低,孕育困難人群難以找到合適的醫院和治療方案,還有大部分人並沒有選擇醫療手段進行輔助生殖,導致這一領域增量市場達到90%多,市場空間極大。
現在,備孕的生意成為越來越多創業者的選擇。
他們中有人從提高自然備孕率的健康管理類產品切入。用於檢測體溫的孕律、記錄月經周期的大姨嗎、經期管理工具美柚、測量女性排卵期的孕橙、智能備孕儀Himama等都屬於此類。
但問題是,女性健康管理類產品沒有達到醫療級別,對於孕育困難人群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在備孕中監測體溫是最基本的,接下來他們要做試紙排卵監測,在醫院做卵泡監測,醫生的診斷也是用超聲下的卵泡監測做診斷的精標準,女性健康管理類產品只能做適當的參考。”愛丁醫生創始人畢燁解釋到。
停留在入門級別的健康管理類產品還面臨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同質化競爭激烈,盈利路徑不清晰。針對育齡人群檢測體溫,提高受孕率的孕律負責人就對i黑馬表示,孕律一直是不盈利的,這是所有智能硬件類產品的通病。
他們中另一些人則選擇了從醫患服務方向切入,他們或專註診前掛號分診,或提供診中治療,或進行診後健康輔導。
某種情況下,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會選擇先切入診前市場。“沒有醫療背景的創業者,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從掛號開始,也不需要特別專業的技術,這是剛需的市場,但也是紅海。”好孕匯項目負責人、捷斯瑞健康科學高級市場總監陳剛說到。
不過診前生意觸動了醫療機構及醫院指導機構現存的奶酪。日前,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最新文件曝光,要求清理“醫務人員通過商業公司預約掛號加號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少涉及掛號、分診等業務的平臺,都處於遊走在政策紅線邊緣的惶恐之中。
趣孕主要基於大數據算法建立患者的自我診斷平臺,幫助患者科學選擇治療方案,平臺涉及預約掛號業務。余攀認為,政策一定會對很多打擦邊球的企業有影響,但趣孕並不追求下載量、活躍度。
在醫生業余時間進行診療後健康管理也是大多數創業者較易涉足的方向。通過簽約醫生,為患者提供科學備孕知識,基礎體溫讀圖,小班課堂輔導的好孕匯就屬於此類。
“診後健康管理是必要的。”陳剛告訴i黑馬。在他看來,問診中患者每次跟醫生只有三到五分鐘時間接觸,醫生不可能像診後輔導一樣與患者進行深度溝通講解,很多夫妻在試管嬰兒上花了十幾萬、二十幾萬,浪費了一年時間,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但是,診後健康管理也有壁壘,比如創業者能不能簽約到全國各地的生殖科專家,如何打消患者對平臺將信將疑的態度,以及平臺對懷孕結果預期的不確定性等。
在醫患服務創業方向中,診中是最難切入的方向,它屬於治療環節,涉及到醫療資質,落地門診等方面。醫生背景出身的畢燁就選擇了從診中切入,創辦了愛丁醫生,線上提供課堂、工具科學備孕,線下開設自有門診。但她坦言,更大的困難來自於醫療背景的人如何更好的互聯網。
“互聯網醫療(含輔助生殖)是一個新概念,每個人都在摸索,互聯網人和醫療背景的人都在跨界學習。”畢燁說到。
對於如何賺錢和何時賺錢,備孕領域的創業者們似乎還來不及更多地思考。但他們相信自己提供的服務是能盈利的,就算在互聯網倡導免費的時代也是一樣。比如,好孕匯已經開始通過診後健康輔導盈利,還沒有流水的趣孕也考慮今年年中設計出付費類產品。
無論如何,備孕領域創業者的故事都轟轟烈烈的開始了。而且每個創業者都在加速前進,試圖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
案例一 趣孕:用大數據幫4000萬人生娃
余攀最近舒坦多了。
趣孕已經達成與東北、華北、華東等20多家最大生殖科室的合作,現在又完成了藍馳創投A輪6000萬元人民幣融資,連上門找他采訪的人都多了起來。
而去年,趣孕長達半年都拿不下一家醫院合作,余攀一直都處在焦慮中。
余攀是在2015年春節前5天決定辭職創業的,在這之前他是360產品運營總監,他說自己是個喜歡“開荒”的人,離開360創辦趣孕大抵也是如此。
之前,余攀做了4個月市場調研,他發現醫療的互聯網水平要遠低於金融、汽車、教育等市場,在醫療領域相對於口腔、腫瘤、糖尿病等,不孕不育市場的人數超過4000萬,發病率接近15%,但是選擇輔助生殖創業的人卻極少。
“孕育困難人群最大的痛點在於找到合適的醫院和治療方案。”余攀告訴i黑馬。
趣孕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依托於大數據算法的患者自我診斷平臺,患者只要將自己的詳細情況輸入到趣孕系統中,就可以得到一個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及擅長做這些方案的醫院列表。
問題是,建立自我診斷平臺需要一套巨大的數據引擎,與醫院達成合作收錄海量醫療數據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想要拿下醫院合作卻並不容易。
余攀稱,院方拒絕合作最大的顧慮是,過去有很多互聯網類的平臺找過他們,他們身邊也有各種統計學博士、醫療博士,他們憑什麽相信趣孕能做起來。
為了拿下第一家醫院(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稱“一婦嬰”)的合作,余攀穿著白大褂在那里“泡”了半年。最終一份30多頁的科室醫療數據分析報告打動了一婦嬰生殖科主任滕曉明。
後面的推廣工作開始變得順暢,不斷有新的醫院找上門。據余攀介紹,目前與趣孕合作的醫院多達20多家,沈陽菁華、北京協和、北醫三院,一婦嬰、浙江邵逸夫醫院等都在此列。
但是,趣孕還面臨著兩個棘手的問題:醫療電商政策變革和基層員工招聘。
日前,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要求清理“醫務人員通過商業公司預約掛號加號謀取不正當利益”。余攀告訴i黑馬,政策會對很多打擦邊球的企業會有影響,但趣孕不追求下載量、用戶活躍與留存,只追求醫療的臨床質量。
對於基層員工招聘,余攀多少顯得有些無奈。“A輪公司多了之後,市場價格被擡得很高,招個兩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就跟我叫好幾萬,還有很多人面試時看到我們在民房辦公就走了。”
與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一樣,趣孕也尚未盈利。余攀稱公司目前連流水都沒有,新版APP中暫時沒有收費的環節,但是大數據分析未來要向醫院收費。基於大數據分析開展保險業務也是余攀思考的盈利方向之一。
對於未來,余攀有著自己的打算。他說,融資6000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改善辦公場地、團隊擴充等,更重要的是趣孕要拿出融資額的20%(大約1000萬)回饋用戶。
“拿出1000萬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推廣“趣孕大數據精準診斷”,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看病不是一味的找專家,而是找到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二是告訴難孕難育人群,輔助生殖是科學的醫學行為,不丟人,應該更科學、更早的用醫療手段治療。”余攀表示。
上海家好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林學仁
聯合創始人:余攀
成立時間:2014年3月
所在地區:上海
主營業務:一站式備孕服務平臺
融資狀況:藍馳創投A輪6000萬融資
案例二 好孕匯:玩轉不免費的移動醫療
陳剛是在2009年8月加入捷斯瑞醫藥有限公司,更早之前,他就職於跨國制藥企業賽諾菲。
去年6月,捷斯瑞團隊考慮公司下一步要進入IPO進程。怎麽把公司的價值最大化呢?當時他們有兩個選擇,一是把處方藥和大健康產品做到最大,二是把服務加入到公司運營。
“2013年GSK事件後,政府對藥品的管控一直很嚴,我們的大健康產品又剛推出不久,不能把壓力都放在這幾個小baby身上,公司還是要多一個支撐點。”陳剛說。
4個月後,捷斯瑞啟動了診療後健康管理平臺“加健康”。好孕匯是加健康品牌里衍生出的一個婦科項目,同一時間,陳剛成了好孕匯的項目負責人。
好孕匯的核心是通過簽約醫生,使患者在短暫的醫療處置外得到更多健康輔導,更大程度地提高備孕效率。
“我們在全國首批簽約了18位專家,由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郁琦教授帶隊。預計今年好孕匯將簽約300位正高職級醫院專家。”陳剛告訴i黑馬。
春節前夕,好孕匯首期海報打出來3天就吸引了400多人報名。但陳剛卻有了另一件煩心事。“報名的不太均勻,備孕人群本能的奔著北京專家報名。”陳剛說好孕匯也在努力協調,但有些人覺得每個月一千塊錢就想有個北京的頂級專家溝通,願意一趟一趟的往北京跑。說服不了的,平臺只能尊重備孕者的意見。
好孕匯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專家網絡授課、小班一對三、一對五課堂輔導、基礎體溫讀圖、以及兩次30分鐘的深度咨詢等。每期為期6個月的服務,收費6000元,醫生占70%,平臺收取30%。
陳剛稱收費並不容易,尤其同類競品都在免費的時候,收1塊錢都可能讓人覺得怪異。不過陳剛也有自己的考慮,互聯網平臺提供免費服務時,很多人會來咨詢,一旦收費,哪怕只收10塊錢,70%的人就消失了,醫生可以更有效的幫助剩下30%真正有需求的人。
但是即便是收費,收多少合適,怎樣達到醫患雙方心理上的平衡點也是個問題。陳剛認為,可以根據醫生提供的服務調研出合理的價格。比如簡單的講課做成免費,但一百個人聽醫生可能只能回答五個問題;二是每人繳費50到60組成小班授課,每個人只能提一到兩個問題;三是醫生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患者,雙方找一個心態都能接受的價位,比如每個月花1千塊錢。
與大部分醫療APP難以吸引醫生入駐不同,好孕匯在全國有600人的地面服務團隊,日常拜訪全國婦科、產科、兒科醫生人數接近兩萬人,其中一萬多人每個月都會處方捷斯瑞的各種類型產品,合作起來順水推舟。
但陳剛坦言困難也有很多,比如患者將信將疑的態度,他們經常接到聊40多分鐘卻只是反複確認這件事靠不靠譜的電話;比如如何協調醫生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錄視頻,參與線下活動。
好孕匯最大的挑戰還來源於對懷孕結果預期的不確定性。一旦有人懷不上,好孕匯的壓力也是巨大的。而這一挑戰的關鍵在於不可能所有參與健康輔導的人百分之百都能懷孕。
“我們給它起名好孕匯,因為好孕和好運諧音,懷孕應該跟運氣有一定的關系,就像生男生女也是運氣,但是你做的準備充分,好運氣就多一點。”陳剛稱。
對於未來,陳剛規劃的很清楚。他說,兩年內好孕匯要讓1千個左右的醫生參與到幫助患者備孕的工作。按照每位專家每期幫助10名患者算,兩年內好孕匯差不多可以幫助2萬人完成備孕的健康指導工作。
北京捷斯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海雷
成立時間:2008年
所在地區:北京市
主營業務:專註於女性健康的醫藥公司
融資狀況:獲億方投資B輪融資,金額未知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王亞奇,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