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晤特朗普顧問3小時獲預告美政府貿易談判趨強硬
1 :
GS(14)@2016-12-10 03:45:12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交接團隊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深入交談3小時。葉說,特朗普與團隊對台灣友善,但政策會否因而改變還有待觀察,又指美國民意決定政策方向。台灣年輕意見領袖也投書美媒,撐總統「通電」,希望向美國人民表達:「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昨日證實,蔡英文總統、葉望輝與其友人、民進黨立委蕭美琴、羅致政共5人前日在官邸餐敍。因為是老友聚會,氣氛愉快,聊了3小時。
■疑載着葉望輝的車輛前晚進入總統官邸。台灣《蘋果日報》
認為蔡過境無必要高調
羅致政透露,葉說特朗普是個非常溫暖的人,他和團隊對台灣也非常友善;但不可否認,「要轉換成政策還有待觀察」。葉提到從這次大選看到,民意才是決定美國政策方向的動力,建議台灣增加與美民眾互動,包括雙向經貿、投資與採購,讓美國人民感受到與台灣人民關係密切。葉又提到特朗普政府未來對所有國家在貿易談判上會相當強硬,「台灣應有所準備」。對於蔡英文下月出訪過境美國是否會見特朗普?葉望輝覺得沒必要在此時高調,建議蔡過境期間與一般民眾接觸,引起共鳴;蔡也認同。台總統府昨表示,蔡計劃派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擔任特使,組團到美國出席特朗普的就職禮,訪問團成員以及行程等資料,會適時對外公佈。蔡英文與特朗普對話一事連日為世界所高度關注,但美媒焦點卻置於通話恐「觸怒中國」,並警告台灣將因此「付出代價」。
林飛帆陳為廷撐世紀通話
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為此撰文投書,昨刊《華盛頓郵報》網。林在fb說明想表達本意很簡單:「這通電話的意義是正面的,它提供了重新檢視台美關係的機會……當達賴喇嘛會見奧巴馬的時候,這些媒體會這樣群起而上,警告『這會觸怒中國』嗎?對於這些『自由派』的雙重標準,我們很不爽。」林最後強調其實想講就是鄭南榕曾說的一句:「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9/19859676
中共反擊特朗普︰「一個中國」不可談判
1 :
GS(14)@2017-01-17 01:55:17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再次語出驚人,挑戰「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外交部前晚深夜發聲明反擊,強調世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又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不可談判,敦促美國妥善處理台灣問題,以免影響中美關係。外界普遍關心,特朗普抗中言論會否令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特朗普日前受訪時表明,若中國不改善貨幣及貿易政策,美國未必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外交部前晚深夜在官網放出陸慷以「答記者問」形式的聲明,他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事實無人無法改變。陸慷又稱,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可談判,敦促美國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妥善處理問題,以免影響中美關係。
特朗普拒見達賴喇嘛
內地參考消息網昨引述美國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對中國採強硬立場,可能會激發中國強硬反應,甚至令中美關係緊張升級。另有美國評論專家認為,特朗普只是希望爭取更有利美國企業的協議,料他上任後不會去得太盡,令美中關係開倒車。此外,特朗普智囊、美國哈德遜研究中心中國戰略研究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前日在北京出席論壇時指,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表示想見特朗普,但已遭到拒絕。新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6/19898358
80年代美CIA密件評估港或崩塌中英談判倘破裂 京出兵9小時奪港
1 :
GS(14)@2017-01-21 03:33:12■美國CIA密件透露,1984年12月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談判一波三折,倘破裂香港或爆發暴亂。資料圖片
【本報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於網站公佈一批有關香港的機密檔案,揭露80年代美國對於香港前途談判的看法。當時美方評估中國接收香港主權後,即使「硬上弓」違反50年不變的承諾,英方也幾乎無法阻止。情報人員又報告當年港人對前途悲觀,貪污數字及排外情緒持續增加,更評估一旦談判破裂,香港將爆發暴亂,或出現針對外國人的暴力事件,解放軍亦可能來港「協助」港英政府平亂。記者:陳建平 梁御和 趙雅婷80年代初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一波三折,一度傳出破裂,最終於1984年12月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立一國兩制及50年不變的原則。美國情報人員當時曾多次評估香港情況,並向華府定期匯報。
英方憂華裔公僕變節
1983年9月一份情報文件透露,英方極力爭取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仍可參與決策,但中方拒絕,最多只願答應有重大政策時會諮詢英方意見。美方評估北京取回主權後,其實已可隨意改變香港結構;即使中方承諾保持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對於確保北京遵守諾言,英方可以做的其實很少。不過,情報認為若北京堅持在港推行不受歡迎的改變,將會引來批評,並影響回歸對台灣所起的示範作用。該文件又指,北京對香港法律制度的認識「特別遜色」(particularly poor),幾乎全部的香港訴訟都是以英文進行,而且只有部份法律條文繙譯為中文,所以中方有意成立一個中心專門研究香港法律。但當時情報相信,中方會繼續容許港人保留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等。1984年3月一份情報文件則評估了中英談判的6個可能性,由最樂觀的達成協議,去到最悲觀的香港崩塌(Hong Kong Collapses)都有討論。當中評估若談判失敗,大量公務員將向英國尋求移民權,英方亦需擔心華裔公務員的忠誠度,尤其是港英政府中的華裔警察及情報人員,可能會私下改為效忠北京。
港人或絕望引發暴亂
情報又分析,假如英方「發爛渣」決定兩年內撤離香港,中方根本未有足夠準備接收香港,情報估計港人在絕望情緒下,或爆發零星針對外國人的暴力事件。最壞情況是香港崩塌,港股大跌,港元兌美元匯率降至20:1,社會出現暴亂,情報相信北京最初為免引起港人及台灣反感,將會盡量避免派軍來港處理,但若混亂持續,最終都要出兵,預計英軍只會作輕微反抗;根據當時一份香港報道,解放軍控制香港所需的時間,日間為11小時,夜間只需9小時。1984年7月的情報文件則指,港人對前途越來越悲觀,令社會出現4個不穩定現象,包括越來越多商界及專業界領袖移民,公務員士氣低落,而且政府與其他界別的貪污數字上升,甚至出現排斥外國人的情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170
文翠珊政府敗訴 親歐陣營增談判籌碼英啟動脫歐須國會批准
1 :
GS(14)@2017-01-26 18:08:11【英國脫歐】英國去年公投決定脫歐,但政府執行過程一波三折。最高法院昨以八票對三票,裁定首相文翠珊(圖)必須經國會批准,才可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與歐盟展開脫歐談判。政府對判決表示失望,但將在數日內把脫歐議程擺上國會,計劃3月底前啟動脫歐的時間表不受影響。今次判決意味國會在脫歐談判過程中取得更大主導權,親歐陣營談判籌碼大增,或令最終的脫歐條款變得較溫和。
文翠珊政府原本計劃動用「皇家特權」,作為繞過國會啟動脫歐的合法行政權力,惟最高法院院長廖柏嘉宣讀判決時,指「公投有重大政治意義,但構成它的國會法案沒說明最終應發生甚麼事,因此任何令公投生效的法律改動,必須按英國憲法、即由國會法案制訂。採取其他方式的話,將違反可追溯多個世紀的既定憲法原則」。法院同時裁定脫歐毋須交到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地方議會諮詢。
如期3月底前啟動
這次訴訟始於反脫歐商人米勒入秉法院,指脫歐將改變基本公民權利,不得不經國會審議。案件被視為近代最重要的法律爭議,釐清了英國政府體制是由國會執掌最終權力,而非首相及內閣。政府被指在最高法院公佈判決前已打定輸數。英國政府已經通知歐盟,3月底前啟動脫歐的計劃將如期進行。文翠珊發言人表示尊重最高法院決定,但英國人已投票通過脫歐,因此昨日的判決「不會帶來任何改變」。總檢察長衞俊明稱政府對判決感到失望,但是承諾會遵守。去年公投期間推動脫歐的舵手、外相約翰遜在Twitter發帖稱:「最高法院已經表態,現在國會必須表達人民的意願。」
脫歐條款料較溫和
隨着國會即將成為爭議脫歐的新戰場,親歐陣營人人磨拳擦掌,務求阻止當局落實為限制移民而不惜脫離歐洲單一市場的「硬脫歐」條款。蘇格蘭民族黨預告將提出50項「嚴肅及實質性」的修正案;自由民主黨甚至要求人民要有權投票決定最終脫歐條款,否則不會投票支持啟動脫歐;工黨黨魁郝爾賓據報將向文翠珊提出,一旦政府的脫歐方案被國會否決,須交到歐盟作「修訂或改良」,但疑歐派批評建議會削弱英國政府在脫歐談判中的地位。法律專家相信,文翠珊會把立法範圍盡量收窄至只集中在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以減少脫歐條款在下議院審議期間被修改及延遲執行的機會。但即使政府提出的議案順利在下議院過關,非民選的上議院亦可拖延通過,最遲可令英國延至2020年代中期才正式脫歐。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85
歐盟談判代表:改革良機
1 :
GS(14)@2017-01-26 18:08:12英國脫歐向歐盟成員國響起警號,歐盟議會的英國脫歐談判代表伏思達費爾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認為,英國脫歐是改革歐盟良機,是時候醒覺解決歐盟制度問題,並進一步加強各成員國聯繫,以防再度分裂。
不容英從談判得利
這位比利時前首相前日表示:「英國脫歐並不單單是商討新合作方式的機會,更是解決歐盟問題和形成實權歐盟政府的良機。」他認為歐盟不應卻步,反而應修補裂縫,建立更鞏固的政治和防衞聯盟、統一成員國不同產業的共同市場。對於英國首相文翠珊日前表明會脫離歐盟單一市場,並於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達費爾霍夫施塔特指,現階段要預測脫歐對英國的影響尚言之過早,但歐盟不會容許英國從談判中得利,英國的情況肯定不會比留在歐盟好。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英政府先交出清晰的脫歐計劃,以及對日後與歐盟關係的取態。他計劃讓歐盟議會加入談判桌,以免除每輪談判須向議會匯報的程序,又強調脫歐程序必須於2019年歐盟議會選舉前完成。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94
【獨家專訪】中方不會放棄台灣?學者:特朗普不應幻想談判
1 :
GS(14)@2017-02-03 03:10:21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不少台灣人認為將台美關係推上新高峰。不過中國問題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黎安友(Andrew Nathan)接受《蘋果》獨家專訪坦言,這場可能只是特朗普抱持幻想的「即興演出」,用以試探中國:「北京不會放棄台灣,無論誰掌權都不會改變,所以特朗普政府不應該把台灣作為談判的籌碼,做出『北京可能讓步』這樣的假設。」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作為地道的紐約人,黎安友不僅是漢學專家,也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顧問。對於蔡英文在特朗普上台後的一系列舉動,黎安友說歸根究底,蔡英文也承認最有利於台灣的是維持現狀:「蔡英文非常聰明,她沒有說維持現狀,但她的意思是維持現狀,這和馬英九的政策其實一樣,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角度呈現。」他表示贊同這個立場。黎安友認為台灣是比較小的政治實體,美中都異常龐大,台灣經濟需要依靠前兩者,尤其中國。台灣在國際環境上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威脅:「雖然我很同情台灣,但統一是遲早的事,只是取決於何種形式,可能是聯邦、邦聯、一個中華等。」黎安友表示儘管台灣是個政治實體,但與台灣建交的國家並未把她看作「台灣國」,而是「中華民國」,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則把她視為「中國的一部份」,國際上並沒有「台灣國」存在,「特朗普可能還不理解為甚麼自1972年以來,所有總統都在維持『一中政策』而非打破?他能理解維持這個政策的理由何在?」他指目前鷹派的「中國通」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與特朗普聯繫密切,預料會在對中政策方面發揮作用。談到特朗普上任以後的美中台關係走向,他奉勸特朗普政府不要抱有幻想,中國永遠不會拿「一中」作為交易:「特朗普已經麻煩纏身,或許暫時沒有精力碰中國、台灣問題,但特朗普政府所預想的前提就錯了,北京不會放棄台灣,無論誰掌權都不會改變。」除去歷史原因、愛國主義等主觀因素,黎安友認為地緣政治這項客觀因素,才是真正讓北京不可能讓步的原因:「對中國來說,台灣最重要的是戰略價值,所謂『不會沉沒的航空母艦』(指台美邦交)。中國從軍事安全角度出發,能不能控制『近海』很關鍵,而台灣是近海領域的一塊地,只要別的國家利用台灣威脅大陸,大陸不會安全,這是地理的邏輯,是不可能動搖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2/19915672
與叛軍談判破裂菲總統︰戰鬥到底
1 :
GS(14)@2017-02-06 07:27:59菲律賓政府與共產黨叛軍新人民軍(NPA)談判正式破裂。總統杜特爾特前日宣佈,由於NPA一再違反停火協議、殺害政府軍,雙方難再和平共處,怒稱已準備好戰鬥到底。杜特爾特表示:「我已向軍人下令,準備好漫長戰事。我說(和平)在我們這一代難以見到。」他已指示身處海外的談判員回國,停止所有與NPA的談判:「我們已打了50年,如果你想再打50年,我們樂意奉陪。」1969年成立的NPA與政府打游擊戰多年,導致至少4萬人死亡。NPA創始人施順是杜特爾特的大學教授,雙方講和前景一度看好。杜特爾特去年上任後釋放數名NPA高層展善意,雙方同意暫時停火和談,但談判在NPA再要求放400人後破裂,NPA日前宣告終止停火,指政府軍佔領禁區。杜特爾特斥NPA多次襲擊商人、殺害政府軍和繼續招募成員,根本無誠意和談,已經忍夠。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6/19919525
白宮改口美加墨重啟自由貿易談判
1 :
GS(14)@2017-04-29 23:24:32美國白宮前日透露總統特朗普正考慮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退出與墨西哥、加拿大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但官員數小時後即改口,稱他不會即時中止協定,而會重新談判「對三國有利的條款」。
曾考慮簽行政命令退出
白宮表示,特朗普分別與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通電話後達成共識,將迅速重啟談判,又形容對話「令人愉快及有成效」。特朗普相信,新安排「最終結果會令三國都更強盛」。墨、加兩國亦發聲明,稱同意跟美國談判。同日較早前,有傳媒才引述官員指,特朗普將在一、兩周內宣佈退出NAFTA,但商務部長羅斯澄清報道僅屬「謠傳」。NAFTA於1994年生效,曾被特朗普斥為「災難」,令美國喪失數以百萬製造業職業。有輿論憂慮特朗普將透過修改協定,從墨、加兩國身上佔盡便宜。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8/20004299
歐盟通過英分手談判綱領先解決公民權 分手費 北愛問題
1 :
GS(14)@2017-04-30 15:20:49歐洲聯盟昨天在布魯塞爾召開峯會,英國以外的27個成員國領袖聚首一堂,一致通過英國脫歐的談判綱領。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提出的綱領指談判可以分階段進行,但要先解決「人、錢、愛爾蘭」三大重點後,歐盟始會跟英國談判脫歐後的雙邊貿易關係。這是英國上月啟動脫歐程序後,歐盟首次峯會。圖斯克會前去信27國領袖,強調在制訂對英國脫歐的談判綱領時,務必堅持三大原則:確保居英歐盟公民享有的權利、英國必須承擔脫歐前的財政責任、避免愛爾蘭和北愛出現「硬邊界」(hard border)。就英國脫歐須付清「分手費」,歐盟出現罕見的團結,一名歐盟官員解釋:「講到錢銀問題,成員一致企硬,因為英國不給錢,其他國家就要掏腰包。」英國按照歐盟2019至2020年度的預算規劃,估計脫歐埋單要204億英鎊(2,055億港元),可是歐盟委員會認為該把債務、退休金和其他特別基金一併計算,總數應達600億歐元(5,084億港元)。
■文翠珊希望脫歐談判和貿易談判並行但被拒絕。路透社
分手費料逾5,000億
至於把北愛問題列入歐盟的優先考慮,是愛爾蘭極力爭取。綱領雖無列明,但歐盟在峯會會議記錄中指出,同意假如日後愛爾蘭南北統一,北愛將會自動獲得成員資格。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也曾表示,根據北愛前途自決的協議,倘若北愛民眾選擇統一,大可援引東西德統一先例,自動加入歐盟。英國一直希望脫歐談判和未來與歐盟的貿易談判可以一併進行,減少脫歐進程帶來的社會及經濟震盪,但隨着談判綱領獲得通過,合併談判已不可能。歐盟準備在6月8日英國大選後,才開始跟倫敦展開脫歐談判。為免把事情弄僵,歐洲領袖同意,不會就旅英歐盟公民權利、英國分手費和北愛問題講得太實太具體,如果在今年下半年與英國的脫歐談判中,就這三大原則取得進展,雙方最早可以在明年年初就脫歐後的雙邊貿易展開磋商。
外交官:談不攏機會逾50%
不過,默克爾早前提醒英國,勿存有太多幻想,以為脫歐後可以保留大部份歐盟成員的權利,英國首相文翠珊隨即反駁是歐盟成員「排隊欺侮英國」。一名歐盟外交官員警告,雙方想法南轅北轍,談不攏的機會超過50%,英國很有可能以無協議的方式「硬脫歐」。英國廣播公司/《衞報》
【歐盟與英談判綱領】
先分手、再談生意
歐盟27國堅持要待脫歐條款談判有充份進展後,方會跟英國展開新的貿易協議談判,避免重大不明朗情況
歐盟公民待遇
首要處理在英320萬歐盟公民及120萬在歐的英國人的命運;波蘭和匈牙利要求英國給予居英逾5年的歐盟僑民永久居留權
分手費
歐盟估計英國退出前要先繳清的分手費高達600億歐元
北愛問題
歐盟會尋求避免英國脫歐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要恢復邊境管制,談判須尋求「具彈性及創新的解決方法」
過渡協議
由於堅持先談脫歐,未必可趕及在2019年首季限期前為雙邊貿易敲定新協議,歐盟同意必要時會向英國提供過渡安排作緩衝
直布羅陀地位
歐盟傾向把脫歐後的直布羅陀地位問題,交由英國和西班牙自行商討資料來源: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30/20006405
平壤導彈大躍進 重返談判無望
1 :
GS(14)@2017-05-18 02:14:02北韓外務省美國事務局局長崔善姬前日才表示願意同美國對話,但言猶在耳,北韓昨日便試射彈道導彈,而且技術取得明顯進步,外界估計平壤此刻願意重返談判桌的機會已大大降低。美國華裔評論員章家敦相信,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是要借今次導彈試射,反制美國可能提出的新國際制裁,並向新上任的南韓總統文在寅叫陣,他認為北韓擁核由始至終只有一個目的,便是摧毀南韓,完成朝鮮半島的統一霸業。至於平壤選擇在中美日韓俄官員聚首北京的「一帶一路」論壇召開前試射導彈,更是明剃東道主習近平的眼眉,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行動主管舒斯特說:「此舉無疑是告訴中國:我(北韓)不會在乎你的想法,我是獨立自主的。試射時間肯定不是巧合。」舒斯特又認為,金正恩蓄意把導彈射到俄羅斯門口,更是試圖把莫斯科拖落這趟渾水,逼對方參與更多朝鮮半島事務,從而抵銷美國的制裁壓力,「金正恩像是要告訴俄國人:『你們要表態了!』」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負責人盧四清亦有近似看法,他認為金正恩完全不給居中斡旋的習近平面子,是平壤已大幅減少了對北京的能源依賴,事關北韓從2011年開始已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加上去年農業豐收,讓金正恩毋須事事看北京臉色。美聯社/美國有線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5/2002170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