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各種模式已經被挖掘一空的環境下,社區001這家“沒有倉儲、沒有物流、沒有大供應鏈”的公司聽起來甚至有點像皮包公司,憑什麽去年在薛蠻子眼里值5個億,今年卻被投資公司估值20億?
大賣場的搬運工
記者聽完社區001創始人邵元元對其模式的介紹,第一反應竟然是:就像農夫山泉“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廣告詞一樣,社區001有點像“我們只是大賣場商品的搬運工”。
簡而言之,2012年6月社區001從和北京朝陽蔔蜂蓮花合作建立的第一個商圈開始,向5公里以內的社區居民提供配送服務,這些商品都是從商圈內合作的大賣場拿貨,並向消費者承諾一小時送達。
2013年,社區001已在北京發展18個商圈,並向上海、廣州等地發展,當年獲得一筆上億元的A輪融資。如今,社區001在北京4300多個社區發展了28個商圈,並進入了中國12個城市,包括武漢、南京、杭州等。
邵元元談起做社區001的初衷,是基於把互聯網落地化的想法,在他看來,互聯網的關鍵是找人,而不是找流量。如果能夠把社區電子化,利用此前做搜房網積累的開發商資源優勢(邵元元是原搜房網運營總裁,創始人之一),邵元元自己建立了一種把物業和業主之間可以互動的電子系統,物業可以利用短信通給業主發送各種通知,把內部互動系統電子化。這也為社區001打下了基礎。
邵元元告訴記者,社區001不做供應鏈、不建立超市,也不做電商平臺,“時間和基因決定社區001如果要做第二個1號店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大賣場在商品品質環節具有優勢,而其劣勢就是銷售和推廣,這正是社區001的優勢。”
社區001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社區服務商,找商超、供應商、廠家來合作,對於廠家和供應商,不收取任何費用,社區001的盈利模式是扣點,沒有平臺費、廣告費、推廣費,模式其實跟百貨的聯營模式一樣,這一讓合作對象沒有負擔的模式為其吸引了很多商家和供應商。
誰來買賬?
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模式真的有顧客買單嗎?
“全國發展60萬用戶,日均2萬訂單,客單價300元左右,北京市場也在整個社區001的營收方面占比較重,而且已經開始盈利。”邵元元說。
邵元元將社區001的主要顧客群定位為35~55歲掌握家庭錢袋子、米袋子、菜籃子的家庭主婦們,這一群體往往決定家庭消費品質,大多數又並不善於網購,邵元元將其稱之為菜鳥網民,過去這個群體的主要購物方式為一周去一兩次大賣場,還要忍受排隊的苦惱,而7-11主要面向的年青白領、單身族等非家庭購物人群,以及每天要“巡遍”周遭各超市找特價商品的老年消費群體並不屬於社區001的主要受眾。
在宣傳方式上,社區001也表現得跟京東刷墻一樣“接地氣”——聯合物業在社區內以線下體驗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推廣,這種活動變社區001成為惠民活動。記者查閱社區001微信公眾賬號,發現其目前在全國社區001的商圈內,一周會有100多場這樣的活動。“跟商家(如金龍魚、中糧集團、加多寶、阿爾山等)提前談好,以讓利形式來讓消費者來體驗,包括紙品、糧油、酒類等商品,效果很好,最近社區001從東北嫩江談了一個原稻米(現場脫殼)的商家,主打健康食品,很受社區居民歡迎。”
由於下單方便(電話也可以下訂單),有的人下班時直接下單,回到家的時候社區001的雷鋒(社區001配送員)剛好到家。能在1小時內送達確實吸引了很多社區消費群體。據邵元元介紹,現在老顧客的回頭率達到86%。
怎麽做服務
在社區001網站,商品品類主要是柴米油鹽等食品類和日化類商品,雖然這類商品的毛利低,但在邵元元看來,先讓主要消費群體喜歡上、依賴上社區001,感受到其快捷、優質的服務,等她們“上鉤”以後,再上線毛利高的家居、百貨類商品。
兩年多的發展,1小時送達的準確率能達到90%、服務滿意度97%確實非常不容易。邵元元告訴《中國連鎖》記者,社區001目前先考慮服務,在考慮利潤和效益。考核雷鋒的績效標準不是訂單量,而是服務態度,每次雷鋒配送員送貨時會讓顧客填寫對服務的滿意度。
所以,他寧可把顧客“寵壞”。例如,除了1小時送達以外,顧客還可以指定配送時間,這是其他電商不能做到的。由於每個商圈都有一個服務網點,顧客指定時間的話只需要把貨品存至服務點(大概100平方米),到指定時間再去配送即可。
更過分的是,配送員還可以為顧客“代購”生鮮產品。大多數的生鮮品類並沒有在社區001的網站上線,但是顧客下單時可以備註需要代購水果、蔬菜或者肉類,訂單生成後,相應商圈集采後,采購人員會直接打電話給顧客,向其描述所需商品和價格,由客戶決定是否代購,但這種情況成本高,不確定因素多,但“為了全方位滿足顧客需求,社區001還是這樣做了。”
在邵元元的設想中,未來,一張社區001的卡“電子錢包”的形式,可以在小區周邊的商家進行結算,而且會有折扣,利用平臺提供例如美發、蛋糕、餐館、寵物服務等整個社區一體化的服務,“要做規模最大的社區服務商,把商家和社區居民捆綁到自己的平臺上。”
自互聯網問世,阿里開創電子商務的浪潮,經過十多年尤其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度過它青壯年期後正逐漸步入增長滯緩期,制約電商發展的三座大山漸漸清晰起來:
1、供應鏈問題。供應鏈條是所有行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末端銷售的品控和價格間距。電商發展到現在,阿里、京東及後起各垂直電商和投身線上業務的傳統零售、生產商、渠道商都在爭奪消費市場。往往誰在供應鏈上玩得轉,就越容易存在一定的優勢,比如價格。電商平臺雖然沒有了房租成本,但供貨渠道、物流、倉儲及流量獲取依然免不了投入,這些比較起來,並不比傳統零售存在多少優勢。
2、流量瓶頸問題。伴隨著各類垂直平臺的崛起,信息供應呈現大爆炸趨勢,人們從初期獲取困難到後期的應接不暇,乃至選擇困難。用戶對信息的接受越來越“挑剔”,線上獲取用戶的成本逐年遞增,當這一成本高出平臺可承受底限,電商平臺的優勢就蕩然無存。
3、平臺信息質量低劣問題。電商平臺的不斷湧現,為了吸引各類商戶及個人商戶的入駐,不斷降低準入門檻,使得平臺信息的真實性存在很多水分。而平臺方又缺乏更為先進可行的審核機制,這些大大影響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期待。
邵元元在指出電商發展面臨三座大山的同時,也表示實體零售企業一樣存在諸多問題:
1、同質化競爭嚴重。實體零售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只能依靠地段和不斷優化的供貨渠道形成競爭力,往往這樣的競爭力極不穩定,尤其在O2O時代大背景下,冷不防容易被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黑馬彎道超車,造成腹背受敵。
2、通貨膨脹致實體經濟成本居高不下。2010年後,全國經濟環境發生很大變化,人們的消費能力萎縮,物價上漲,人力、房租成本不斷攀升,而人們可支配的經濟財力卻沒有得到相應提升,這使得實體經濟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3、消費人群正在發生變化。電商把人們的消費意識、消費理念都做了很大改變,追求便利和高性價比讓實體零售企業不斷面臨挑戰,舊有的銷售方式和銷售途徑正逐漸失去作用。
關鍵點一:平臺與商超對接
在發現電商與實體零售存在上述問題後,邵元元選擇從人們日常生活最頻繁和最尋常的購物入手,解決購物不便和短途物流受阻的問題。既要方便人們線上購物,又不能過多增加自身的成本,與大型連鎖商超合作成了其中的一個有效解決方案。於是第一個問題出現了:平臺怎麽和商超保持盡可能的緊密對接?
1、線上——服務器數據持續比對。實體零售商超擁有自己的物品清單數據庫,社區001的SKU需要實現與線下合作商超的數據保持一致,就需要通過一種雙方都可接受的方式,實現線上數據保持一致。服務器數據對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線上SKU實現一致。
2、線下——商超配貨送達駐點。為了減少重複時間的投入,發揮各自在可控範圍的優勢,一個訂單的處理流程是:訂單產生–社區001後臺訂單信息送達–商超接到訂單信息,開始配貨–商超將貨物送抵社區001物流駐點–社區001快遞員送貨上門。
關鍵點二:線上線下數據同步
為了防止出現在線購買某個商品,而線下商超實際已經售罄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社區001加入了自動停售下單限制。當線上平臺某個區域店面的某商品只有少數幾個存貨時,後臺系統會自動中止下單功能,直到線下商超貨品再度實現供應,後臺才解除中止。
關鍵點三:物流覆蓋與快遞員送達
目前社區001已覆蓋16個城市,員工規模達到3000人之眾(其中北京1000多人)。要實現16個城市用戶下單購物的需求,就需要從物流駐點和快遞員送貨時效上突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費。(1)物流駐點配備快遞及貨物分揀工作人員,物流覆蓋周邊5公里商圈;(2)提升快遞員送貨服務質量,不以計件考核送貨員績效,將單次送貨服務分為若幹等級評定,由用戶評價的積累數據(時間、服務、態度等)考核快遞員當月績效。
關鍵點四:社區服務的本地化、層次化和個性化
有用戶反映在社區001上購買的商品有限,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邵元元表示,社區001體現著本地化、層次化和個性化的社區服務。(1)覆蓋某個商圈的店面,其平臺上展示的商品種類由當地線下實體店的商品種類決定的,線下實體沒有的,線上自然沒有。這是本地化與層次化的表現;(2)非標品類貨物,線上銷售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類商品一般不在平臺上架,但用戶可以在下單時要求平臺給予代購,但代購需要雙方多次溝通,因此社區001不鼓勵用戶代購。這是個性化的表現。
關鍵點五:用戶交易支付與合作商超的利益分配
用戶支付可以選擇多個支付方式,刷卡、現金、支付寶轉賬和電子錢包支付,多種支付方式極大滿足用戶購物交易的便利需求。由於不同商超不同區域貨品價格不一,與商超合作的利益分配是以商品的品類比例結算,而不是數十萬SKU。
在邵元元看來,社區001不是簡單的社區電商平臺,更多的是做零售業供應鏈環節上渠道的事情。我們可以把社區001看做是一個線上的大型連鎖超市,可以直接與生產廠商合作,也可以與本地渠道商(批發商或銷售商)合作,倉儲由合作商超承擔,社區001負責線上接單與短物流配送。
本文經品途網授權轉載
六十年一遇的冷鋒正離我們遠去,環球資本市場的冷鋒,卻正越演越烈。上周本欄預期中的反彈,力度遠低於預期。根據傳統投機智慧,大市應彈不彈,或反映市場上沽家去意已決,明知蝕章仍然越沽越低。即使大市看似便宜,現在亦肯定不是沽貨的最佳時機,但在形勢比人強之下,投資者最好還是暫時保留實力,將餘下的資金留待更佳時機才入市。
對於年初至今環球金融市場跌市的導火線,投資者至今仍然未有共識。按索羅斯的說法,今次跌市,主導因素是中國經濟硬着陸。對於中國經濟的問題,相信大部份投資者早有共識,市場惟一欠缺共識的,是中國的經濟問題,相信已於中資股份的價格中反映了。假如今次環球市場的調整,單單是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照道理應該很難會連累到環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市場,問題看來不止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那麼簡單。環球不同金融市場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中國近年對環球商品原料的需求持續放緩,或已產生一連串的負面連鎖反應。過去10年,即使在巨額貿易盈餘之下,包括沙地、巴西及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天然資源出品大國的國家財政依然長期緊絀。一旦環球商品價格暴挫,這批極度依賴天然資源出口的國家,必須變賣更多的天然資源以支付原有的財政支出。這批洗腳唔抹腳的商品出口國,大幅扭曲了「供求定律」──價格急挫不單未能阻止源源不絕的供應,反而成為供應進一步上升的推動力。從目前的形勢看,環球商品市場勢必出現一次行業的重大整合,而相關行業大規模倒閉、裁員及債務重組潮,相信已經迫在眉睫。有評論甚至將今次石油及天然氣服務行業的債務危機與2008年的次按危機相提並論。當年美國的次按涉及大量衍生工具操作,相對而言今次油服行業的債務結構相對簡單得多,將兩次的債務危機相提並論也未必太過恰當。不過,石油天然氣為全球經濟其中一個養活最多從業員的行業,強如美國經濟,亦難言在今次能源市場熊市中獨善其身。理論上,中國作為其中一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家,油價急挫對中國在國際貿易市場非常有利。明顯地,中國有自身的經濟結構問題有待解決,上述有利條件被原來的利淡因素所抵銷。現在看來,無論是商品市場,還是環球證券市場,投資者正在期待最後清倉大減價(clearance sale)的出現。以一個標準大型跌市大約歷時一年計,由於去年指數高位在4月底出現,今次調整恐怕最快要到今年第二季前後,才有望出現一個這一輪的終極低點。在此之前,投資者最佳的策略,恐怕是不做不錯。信用債違約又添一“奇葩”案例。6月15日,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川煤集團”)發布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5川煤炭CP001)未按期足額兌付本息的公告,正式宣告違約,而一周前,該公司曾“信誓旦旦”發布了兌付公告,引發了二級市場買盤不斷。
6月15日,川煤集團發布公告稱,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煤價大幅下跌、新發行債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鏈緊張,公司雖然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但截至2016年6月15日日終,公司依然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15川煤炭CP001發行總額10億元,發行期限1年,利率5.72%。
此次川煤集團違約並非煤炭企業違約的首例,但令市場大跌眼鏡的是,川煤集團在兌付一周前曾發布了兌付公告,引得二級市場買盤不斷。可出人意料的是,直到兌付日的前一天6月14日,該公司卻突然發公告表示“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隨後,新世紀評級宣布將發債主體川煤集團的信用等級由AA/負面下調至BBB級,並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同時將其發行的“10川煤債”、“12川煤炭MTN1”債項信用等級調整至BBB級,將“15川煤炭CP001”債項信用等級調整為A-3級。但在市場看來,評級機構此舉未免“事後諸葛”。
實際上,川煤集團違約也並非全無征兆。去年開始,就有評級機構對其進行了警示。中債資信在2011年12月首次評級時給予川煤集團“A+/穩定”,在2015年6月跟蹤評級時將評級調至“A/負面”,
中債資信在2015年7月將川煤集團列入《中債資信企業信用風險排查名單》中的關註類企業,後於2015年9月,將其調整至預警企業,截至川煤違約前,其連續被列入預警企業名單,多次向市場重點提示風險。
中債資信工商企業一部分析師於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判斷企業信用基本面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行業、經營、管理、財務及外部支持等。公開數據可以看出,川煤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早就出現危機。
川煤集團是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業,為四川省國資委的獨資控股公司,煤炭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公司煤炭資源賦存條件惡劣、礦井規模小、人員效率低,整體產能質量相對落後,生產成本較高。銷售方面,2015年省內火電煤炭需求大幅下滑,加之受下遊鋼鐵行業景氣度差的影響,下遊鋼廠對公司洗精煤需求減少,公司煤炭銷售壓力較大,2015年噸煤成本價格已倒掛。在煤炭價格下探的壓力下,公司較高的生產成本以及成本剛性的特征使其經營承壓,在當前煤炭行業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受煤炭行業景氣下行影響,近年公司營業收入不斷下降,同時人員冗余形成較大規模的管理費用,高企的債務負擔所造成的財務費用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公司經營性業務利潤連續三年虧損,盈利能力處於行業較差水平。現金流方面,近年受鋼廠回款能力弱化以及電廠占款的影響,公司賬面應收賬款規模不斷上升,經營獲現能力較差。
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略低於同期以現金形式支付的利息以及股利,反映了公司現階段資金周轉具有一定壓力,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度很高。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88.48%,處於行業較高水平,且仍存上升壓力。公司資產流動性較差,短期內債務以及資金周轉存在很大壓力。
8月1日,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裕物流”)發布特別風險提示公告稱,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5國裕物流CP001”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在此之前,今年4月,國裕物流及其下屬子公司曾發生銀行貸款等債務逾期4.87億元。
15國裕物流CP001發行總額4億元,利率7%,付息日期2016年8月6日,應付本息金額4.28億元,主承銷商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顯示,因行業整體市場低迷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公司資金鏈十分緊張,旗下主要子公司揚州國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生產活動處於停滯狀態。公公司正在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措償債資金,但15國裕物流CP001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國裕物流是一家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船舶制造及航運業務,其中,船舶制造業務仍是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目前,我國面臨著去產能、全球外需下降、貿易下滑,間接導致船舶、物流、商貿這些周期性行業的蕭條,再加上企業自身的經營問題等導致債務負擔繁重,從已經違約的債券來看,鋼貿、船舶、物流均是重災區。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國裕物流的毛利率逐步下滑。大公國際評級報告顯示,從2012年以來,國裕物流的毛利率逐年下降,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造船毛利率從以前的19.45%降為15.12%,年造船能力200萬載重噸,鋼板加工能力36萬噸以上。但由於公司在船舶制造業內積累時間較短,且受到行業需求低迷影響,公司船舶制造業務產能利用率不高,近3年中,公司船舶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
今年3月,國裕物流發布《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關於部分造船訂單取消的公告》稱,國裕物流下屬子公司揚州國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及其代理方與Pioneer Marine公司就主動撤銷訂單事項進行了協商,並達成共同協議,Pioneer Marine公司取消了在揚州國裕訂造的5艘散貨船訂單。
2016年2月2日,國裕物流曾披露《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關於Pioneer Marine公司撤銷和推遲部分造船訂單的公告》,這5艘散貨船訂單就在當時所推遲交付的8艘造船訂單範圍內,訂單金額約為1.08億美元。當時公告稱“目前處於停工狀態。”
4月14日,國裕物流發布《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關於銀行貸款等債務逾期的公告》稱,國裕物流及下屬子公司武漢國裕物資貿易有限公司、武漢江裕海運發展有限公司發生銀行貸款等債務逾期情況,債務逾期共計4.87億元,其中國裕物流逾期貸款2億元。
今年7月22日,評級機構大公國際進一步下調國裕物流的主體評級至CCC負面,該公司發行的“15國裕物流CP001”及“15國裕物流CP002”的信用等級均下調為C。
據悉,主承銷商擬於2016年8月2日召開“15國裕物流CP001”和“15國裕物流CP002”兩只債券的持有人溝通會。“15國裕物流CP002”發行金額為2億元,將於今年10月28日到期。
你必須要成為一個善於自我學習,能夠自學成才的學生。你要學習營銷、學習銷售、學習會計和現金流,學習工程,學習管理認證測試。你得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不斷地自我學習,高效地自我學習,在創業路上必不可少。
當一家創業公司規模擴張,招到第一名員工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里程碑一般的事情。
這是我們整理的一封來自AppleEmployee#001號員工BillFernandez的回答。
文章授權轉載自九合創投
少年時期就認識兩位創始人,22歲作為蘋果公司除SteveJobs和StephenWozniak之外的首位全職員工加入,他兩進兩出蘋果,前後共呆了12年。
當你回想在蘋果的那些時間,是苦還是甜?
Bill:五味雜陳吧,但總的來說,還是美好的。
確實有些時候公司士氣低落,感覺生活不易,一輩子也許就那麽過去了。但是令人激動、興奮的時刻無疑更多。總之,回憶起來,美好多於苦澀。
對於當時的蘋果,他這樣描述:
空氣里漂浮著奇跡的味道,我們甚至都能感覺到。
我們感覺自己會改變世界,會給社會帶來巨變。我們覺得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人們想擁有自己的計算機,我們正在滿足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們讓普通人具備更多權力,讓他們做到之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我們把技術潛力交到了普通人手中。
/01/ 22歲做第一名員工一年半離職
1977年,22歲的Fernandez還在惠普擔任電子技術員,此時,喬布斯和沃茲一起拋來橄欖枝,問他是否願意離開惠普,加入只有當時只有兩個人的蘋果。
Fernandez五歲認識了沃茲,十二三歲的時候又認識了喬布斯,並引薦兩位相識。當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1977年開始正式創建蘋果公司時,Fernandez是他們想到的要招進來的第一個人。
當時的工作主要是什麽?
Bill:我的職位是電子技術員。但事實上,所有技術活和跑腿活都是我幹的。在喬布斯的車庫里,少了什麽零件我去買,要做什麽測試我來測…
惠普的工資跟蘋果比起來怎樣?
Bill:惠普是當時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我不記得具體數字了,但是肯定不低,即便沒有福利我也很滿足。對於電子技術員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而且福利豐厚,工作也穩定。
但我還是覺得加入蘋果更有意思。我當時跟父母住,沒有車貸沒有房貸,找工作也很容易。所以我想,就算蘋果創業失敗了,我也能很快找到新工作,所以也沒啥好擔心的。
那時候人們是怎麽看待科技創業公司的?是什麽吸引你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的呢?
Bill:40、50年代是硬件的天下,整個生態系統完全以硬件為導向,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自己的電腦。當時微處理器集成線路板上市,且價格剛剛下降,正好夠業余愛好者購買,還有老式的磁芯存儲器等等。那個時候,我們所有的夢想就是拿到這些零部件,然後打造一臺自己的電腦,這就是我們的初心,也是吸引我加入蘋果的地方。
和他倆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Bill:跟好朋友一起工作,不能再棒了。更棒的是,是跟他們一起造電腦!
為什麽選擇在一年半後離開?
Bill:蘋果在一年半內極速發展,速度就像爆炸一樣,隨著公司的發展,聘請了越來越多高層次的人才,員工迅速突破了100人。但我的工作幾乎沒變,還是純粹的技術活,我漸漸覺得無聊了起來,對工作沒有了激情。我在那里沒有上升空間,只能當技術員,沒有機會升任工程師,又無法享有股票期權,我感到厭倦和不滿。
而且,我那時候才20多歲,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02/ 回歸蘋果第二個十年
離開蘋果後,費爾南德斯在札幌生活了兩年,1981年春重返加州。當時的喬布斯開始接手Mac項目,組建了由工程師和設計師構成的特別行動團隊。1981年10月,費爾南德斯被喬布斯招回蘋果,成為Mac項目的第15個成員,直到1994年離開。
與1978年費爾南德斯離開時相比,當時的蘋果已經大不相同,它擁有數千名員工,精力充沛的高管人員,企業化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多的辦公場所。
【蘋果總部辦公區】
費爾南德斯在這個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與他在蘋果車庫創業初期十分相似:他就好像是“萬金油”,扮演了很多種不同的角色。
這次回蘋果主要做什麽?
Bill:“我做的事情隨著時間變來變去很多次。設施規劃是我做的,布置兩棟新的Mac大樓也是我的工作,比如在走廊和休息區間安排植物,讓花架與藤蔓沿著隔間墻壁的頂部穿過辦公區,這種方式比較節省空間。還有整體工程支持的工作等等。我也是實驗室主管,管理技術人員,維持工程實驗室運行等等。我也編程。
在蘋果的最後幾年里,我又去做了用戶交互設計。我發現自己對用戶界面設計工作很有感覺,此後逐漸從電子工程工作轉到了用戶界面設計上。
Mac就是在充滿愛的環境里開發出來的——我們帶著對親人、家人的愛來開發它,因為這些人就是Macintosh的目標受眾,這激發了巨大的創造力。我們知道自己在開拓新的領域,我們必須創造新的世界,一種看待事物的新方式,一種與事物互動的新方式。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有創造力的環境,我們辛勤地工作,目標就是要取得偉大成就,讓我們所愛的人從中受益,愛、創造力、勤奮、遠見、驅動力,讓這個環境變得非常奇妙。”
(費爾南德斯的蘋果名片上印著“幻像大師”(MasterofIllusions)頭銜,他對MacintoshFinder系統軟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QuickTime、HyperCard等的研發他都發揮關鍵作用。費爾南德斯在蘋果公司的最後的一個大項目是設計MacOS7的文件夾,其中包括打開、關閉、最大化三個按鈕的概念,如今人們仍然在使用它們。
80年底蘋果上市時,沃茲決定給沒有資格獲得股票期權的蘋果早期員工股票,包括費爾南德斯。沃茲說:“費爾南德斯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之一。我最尊重的是他的頭腦,他的頭腦非常清醒。”)
為什麽再一次離職呢?
Bill:1993年,蘋果公司已經開始裁減老員工,此舉可能是為了節省資金,讓薪資比較高的人離開。我在第二輪裁員的名單上。
(他稱此刻的自己就像獲得了“解放”,立刻獲得了多個工作邀約,聘請他當UI專家。)
你離開的時候,90年代那會,公眾眼里,蘋果是家怎樣的公司?
Bill:蘋果的命運在媒體和公眾眼里始終是那麽起伏不定。但是我覺得,那時候蘋果正走向好的一面。
你怎麽看待蘋果?
Bill:前前後後我呆了12年。我一直都在用蘋果產品,當然也關註蘋果。畢竟,我投入了青春。
/03/ 給早期員工與創始人的箴言
作為一個非創始人的早期員工,你有什麽感受?
Bill:獲得早期成功,你必須十分有主見,獨立,必須相信,“一切該做的我都能做到,哪怕這件事之前從沒成功過,你也從沒嘗試過,甚至沒有任何人試過。”你必須有這樣一個信仰:“我能做到。”
喬布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馬不停蹄一直在前進。他總是在給我新的挑戰。比如他說,我們要造一個試機盒,我們需要提供可靠的電源,等等。很多很多都是我從來沒做過的,但我就是要去完成它。
現在你自己在創業了,從過去的工作中你有學到些什麽嗎?
Bill:學到很多。
其中一個就是,在那些年,通過觀察,我學到了創辦一個公司所需要的各項要素。也許,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什麽都缺,但展望未來時我非常清楚公司需要往哪個方向發展。
還有一個就是,你必須得抓緊,隨時保持緊迫感。有太多的工作需要你做,如果你是一個人在戰鬥,你就必須一個人幹完所有事情。如果是兩個人,那你還是得幹一半的活,不管你最後有多少人在幫你,你總有事要做,還要什麽都會做。
那麽你對那些希望加入早期創業公司的人,有什麽建議?
Bill:做好準備,你可能要做任何事情,任何需要你做的事情。你得大方地接受現實。不管是扔垃圾,還是修建樹叢,還是清理嘔吐物,或者參加會議假裝自己是市場經理,不管是什麽事情,做好心理準備,一切需要做的事情,你都要做。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去早期創業公司。
另外一件事就是,作為早期創業公司的員工,一切都是未知數。公司會成功嗎?會名聲大噪嗎?創始人是高興還是生氣還是怎樣?這些都沒有定數。
所以,做一個能夠從容應對混亂不穩定的人,並且清楚即將面對的這一切就是生活。
還有,不管是創始人還是早期員工,都要做好為公司付出一切的心理準備。犧牲你的整個生活。忘掉家庭,孩子,你的寵物或者花園。創業耗時耗力,這也是為什麽我現在才創業。現在我不需要擔心家庭孩子,我可以忘我地創業。
作為創業創始人,還有一件事就是你得學會安排事情的優先次序。比如有1000件事擺在你面前,每件事需要的專業技能都不同,可能你只能做好其中的15件。但是你仍然必須做好其他的10件事,200件事……直到你不忍其煩,你還是得做完這些事。
那你是怎麽處理的呢?
Bill:如果你能提前計劃,給所有事情預定發展軌跡,就會好很多。
比如說,在創業的最初,你可能想,“接下來要做什麽呢?”接下來你要給公司取名,然後註冊公司等等。所謂優先,就是按照發展按時完成該完成的任務。所以,如果你清楚每個創業階段該做什麽事情,那麽你就可以比較輕松地預測未來該先做什麽事情。
充分理解你要即將要做的事情,以便於你高效的安排計劃,是一個極好的策略。否則,一旦事情擺在你面前,就會驚慌失措。
不過好在現在信息充足,有書籍、有孵化器,各種博客等等告訴你怎麽創業。不像幾十年前,什麽都沒有,創業只能靠自己。不過你還是可以加以區分利用。
你必須要成為一個善於自我學習,能夠自學成才的學生。你要學習營銷、學習銷售、學習會計和現金流,學習工程,學習管理認證測試。你得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不斷地自我學習,高效地自我學習,在創業路上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