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要成為一個善於自我學習,能夠自學成才的學生。你要學習營銷、學習銷售、學習會計和現金流,學習工程,學習管理認證測試。你得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不斷地自我學習,高效地自我學習,在創業路上必不可少。
當一家創業公司規模擴張,招到第一名員工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里程碑一般的事情。
這是我們整理的一封來自AppleEmployee#001號員工BillFernandez的回答。
文章授權轉載自九合創投
少年時期就認識兩位創始人,22歲作為蘋果公司除SteveJobs和StephenWozniak之外的首位全職員工加入,他兩進兩出蘋果,前後共呆了12年。
當你回想在蘋果的那些時間,是苦還是甜?
Bill:五味雜陳吧,但總的來說,還是美好的。
確實有些時候公司士氣低落,感覺生活不易,一輩子也許就那麽過去了。但是令人激動、興奮的時刻無疑更多。總之,回憶起來,美好多於苦澀。
對於當時的蘋果,他這樣描述:
空氣里漂浮著奇跡的味道,我們甚至都能感覺到。
我們感覺自己會改變世界,會給社會帶來巨變。我們覺得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人們想擁有自己的計算機,我們正在滿足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們讓普通人具備更多權力,讓他們做到之前無法想象的事情,我們把技術潛力交到了普通人手中。
/01/ 22歲做第一名員工一年半離職
1977年,22歲的Fernandez還在惠普擔任電子技術員,此時,喬布斯和沃茲一起拋來橄欖枝,問他是否願意離開惠普,加入只有當時只有兩個人的蘋果。
Fernandez五歲認識了沃茲,十二三歲的時候又認識了喬布斯,並引薦兩位相識。當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1977年開始正式創建蘋果公司時,Fernandez是他們想到的要招進來的第一個人。
當時的工作主要是什麽?
Bill:我的職位是電子技術員。但事實上,所有技術活和跑腿活都是我幹的。在喬布斯的車庫里,少了什麽零件我去買,要做什麽測試我來測…
惠普的工資跟蘋果比起來怎樣?
Bill:惠普是當時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我不記得具體數字了,但是肯定不低,即便沒有福利我也很滿足。對於電子技術員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而且福利豐厚,工作也穩定。
但我還是覺得加入蘋果更有意思。我當時跟父母住,沒有車貸沒有房貸,找工作也很容易。所以我想,就算蘋果創業失敗了,我也能很快找到新工作,所以也沒啥好擔心的。
那時候人們是怎麽看待科技創業公司的?是什麽吸引你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的呢?
Bill:40、50年代是硬件的天下,整個生態系統完全以硬件為導向,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自己的電腦。當時微處理器集成線路板上市,且價格剛剛下降,正好夠業余愛好者購買,還有老式的磁芯存儲器等等。那個時候,我們所有的夢想就是拿到這些零部件,然後打造一臺自己的電腦,這就是我們的初心,也是吸引我加入蘋果的地方。
和他倆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Bill:跟好朋友一起工作,不能再棒了。更棒的是,是跟他們一起造電腦!
為什麽選擇在一年半後離開?
Bill:蘋果在一年半內極速發展,速度就像爆炸一樣,隨著公司的發展,聘請了越來越多高層次的人才,員工迅速突破了100人。但我的工作幾乎沒變,還是純粹的技術活,我漸漸覺得無聊了起來,對工作沒有了激情。我在那里沒有上升空間,只能當技術員,沒有機會升任工程師,又無法享有股票期權,我感到厭倦和不滿。
而且,我那時候才20多歲,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02/ 回歸蘋果第二個十年
離開蘋果後,費爾南德斯在札幌生活了兩年,1981年春重返加州。當時的喬布斯開始接手Mac項目,組建了由工程師和設計師構成的特別行動團隊。1981年10月,費爾南德斯被喬布斯招回蘋果,成為Mac項目的第15個成員,直到1994年離開。
與1978年費爾南德斯離開時相比,當時的蘋果已經大不相同,它擁有數千名員工,精力充沛的高管人員,企業化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多的辦公場所。
【蘋果總部辦公區】
費爾南德斯在這個團隊中扮演的角色,與他在蘋果車庫創業初期十分相似:他就好像是“萬金油”,扮演了很多種不同的角色。
這次回蘋果主要做什麽?
Bill:“我做的事情隨著時間變來變去很多次。設施規劃是我做的,布置兩棟新的Mac大樓也是我的工作,比如在走廊和休息區間安排植物,讓花架與藤蔓沿著隔間墻壁的頂部穿過辦公區,這種方式比較節省空間。還有整體工程支持的工作等等。我也是實驗室主管,管理技術人員,維持工程實驗室運行等等。我也編程。
在蘋果的最後幾年里,我又去做了用戶交互設計。我發現自己對用戶界面設計工作很有感覺,此後逐漸從電子工程工作轉到了用戶界面設計上。
Mac就是在充滿愛的環境里開發出來的——我們帶著對親人、家人的愛來開發它,因為這些人就是Macintosh的目標受眾,這激發了巨大的創造力。我們知道自己在開拓新的領域,我們必須創造新的世界,一種看待事物的新方式,一種與事物互動的新方式。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有創造力的環境,我們辛勤地工作,目標就是要取得偉大成就,讓我們所愛的人從中受益,愛、創造力、勤奮、遠見、驅動力,讓這個環境變得非常奇妙。”
(費爾南德斯的蘋果名片上印著“幻像大師”(MasterofIllusions)頭銜,他對MacintoshFinder系統軟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QuickTime、HyperCard等的研發他都發揮關鍵作用。費爾南德斯在蘋果公司的最後的一個大項目是設計MacOS7的文件夾,其中包括打開、關閉、最大化三個按鈕的概念,如今人們仍然在使用它們。
80年底蘋果上市時,沃茲決定給沒有資格獲得股票期權的蘋果早期員工股票,包括費爾南德斯。沃茲說:“費爾南德斯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之一。我最尊重的是他的頭腦,他的頭腦非常清醒。”)
為什麽再一次離職呢?
Bill:1993年,蘋果公司已經開始裁減老員工,此舉可能是為了節省資金,讓薪資比較高的人離開。我在第二輪裁員的名單上。
(他稱此刻的自己就像獲得了“解放”,立刻獲得了多個工作邀約,聘請他當UI專家。)
你離開的時候,90年代那會,公眾眼里,蘋果是家怎樣的公司?
Bill:蘋果的命運在媒體和公眾眼里始終是那麽起伏不定。但是我覺得,那時候蘋果正走向好的一面。
你怎麽看待蘋果?
Bill:前前後後我呆了12年。我一直都在用蘋果產品,當然也關註蘋果。畢竟,我投入了青春。
/03/ 給早期員工與創始人的箴言
作為一個非創始人的早期員工,你有什麽感受?
Bill:獲得早期成功,你必須十分有主見,獨立,必須相信,“一切該做的我都能做到,哪怕這件事之前從沒成功過,你也從沒嘗試過,甚至沒有任何人試過。”你必須有這樣一個信仰:“我能做到。”
喬布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馬不停蹄一直在前進。他總是在給我新的挑戰。比如他說,我們要造一個試機盒,我們需要提供可靠的電源,等等。很多很多都是我從來沒做過的,但我就是要去完成它。
現在你自己在創業了,從過去的工作中你有學到些什麽嗎?
Bill:學到很多。
其中一個就是,在那些年,通過觀察,我學到了創辦一個公司所需要的各項要素。也許,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什麽都缺,但展望未來時我非常清楚公司需要往哪個方向發展。
還有一個就是,你必須得抓緊,隨時保持緊迫感。有太多的工作需要你做,如果你是一個人在戰鬥,你就必須一個人幹完所有事情。如果是兩個人,那你還是得幹一半的活,不管你最後有多少人在幫你,你總有事要做,還要什麽都會做。
那麽你對那些希望加入早期創業公司的人,有什麽建議?
Bill:做好準備,你可能要做任何事情,任何需要你做的事情。你得大方地接受現實。不管是扔垃圾,還是修建樹叢,還是清理嘔吐物,或者參加會議假裝自己是市場經理,不管是什麽事情,做好心理準備,一切需要做的事情,你都要做。如果做不到,那就別去早期創業公司。
另外一件事就是,作為早期創業公司的員工,一切都是未知數。公司會成功嗎?會名聲大噪嗎?創始人是高興還是生氣還是怎樣?這些都沒有定數。
所以,做一個能夠從容應對混亂不穩定的人,並且清楚即將面對的這一切就是生活。
還有,不管是創始人還是早期員工,都要做好為公司付出一切的心理準備。犧牲你的整個生活。忘掉家庭,孩子,你的寵物或者花園。創業耗時耗力,這也是為什麽我現在才創業。現在我不需要擔心家庭孩子,我可以忘我地創業。
作為創業創始人,還有一件事就是你得學會安排事情的優先次序。比如有1000件事擺在你面前,每件事需要的專業技能都不同,可能你只能做好其中的15件。但是你仍然必須做好其他的10件事,200件事……直到你不忍其煩,你還是得做完這些事。
那你是怎麽處理的呢?
Bill:如果你能提前計劃,給所有事情預定發展軌跡,就會好很多。
比如說,在創業的最初,你可能想,“接下來要做什麽呢?”接下來你要給公司取名,然後註冊公司等等。所謂優先,就是按照發展按時完成該完成的任務。所以,如果你清楚每個創業階段該做什麽事情,那麽你就可以比較輕松地預測未來該先做什麽事情。
充分理解你要即將要做的事情,以便於你高效的安排計劃,是一個極好的策略。否則,一旦事情擺在你面前,就會驚慌失措。
不過好在現在信息充足,有書籍、有孵化器,各種博客等等告訴你怎麽創業。不像幾十年前,什麽都沒有,創業只能靠自己。不過你還是可以加以區分利用。
你必須要成為一個善於自我學習,能夠自學成才的學生。你要學習營銷、學習銷售、學習會計和現金流,學習工程,學習管理認證測試。你得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不斷地自我學習,高效地自我學習,在創業路上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