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近的投资风格,以及一个感想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me27.html

最近的投资比较顺,回顾这一段历程发现所选股票完全没有遵循老巴对公司质量的要求。

为什么呢?因为高质量公司的价格难以感动我。

 

于是,我转向低pe公司,期望找到风险较低的品种。这期间,我感悟到的一个最大的感想,就是市场涨得越高,剩余的低pe公司中问题越多。因为整个市场较低 时,有许多低pe公司不是因为自己发展前景不好,而仅仅是因为市场整体不好。这时,如果我们对个股前景一无所知,但是选一组低pe个股,很可能捞到好的。

但是,随着市场高涨,那些不涨的剩余的低pe公司最终会越来越少,这些剩余公司出问题的概率就大多了(当然也有尚未发掘的珍珠)。

这些剩余的低pe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前景不好,如美国双反对钢管、铝材的影响,棉花价格上升对纺织与oem服装厂的影响,如果你用预估的盈利考察其pe,实际上不低。我现在对此类公司至少要等到报表出来,大幅下跌才考虑。

 

由于市场较高,再加上上述原因,我实在不太敢随便投一个低pe公司,但我也不投高pe公司。这时,我转向了一个策略,就是尽可能了解这些低pe公司的前 景,比如,从澳门赌场数据以及柬埔寨游客人数增长,推测金界的预估盈利。从瑞士行业协会发布的对各地出口数据以及香港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了解香港和中国钟 表珠宝销售数据,寻找一些尚在低pe(指预估的pe)的公司,如果公司管理层没问题,我会进入。

 

最后悔的是没有早一些注意瑞士钟表协会每月发布的数据,否则投资收益会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6

领导风格:果断还是慎重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08554.html

讲一个关于决策的笑话。一位CEO决定放松一下,到农场干点儿农活。

第一天, 农场主安排他扫牛粪,他干得很漂亮。

第二天,农场主安排他砍鸡头,他干得很漂亮。

第三天,农场主安排他把一大堆土豆分成两箱,一箱大土豆,一箱小土豆。到了晚上,农场主发现CEO面对一堆土豆一筹莫展。一问才知CEO的苦衷:我 在公司里面一直胡吹乱侃(talking bullshits)、裁员(cutting heads),但是,我从来没做过真正的决策——哪些土豆算是大?哪些土豆算是小?这个任务,需要抉择。

决策是领导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领导人的能力高下,集中体现于此。

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前提下,有的领导人决策速度快,有的领导人决策速度慢。前者美其名曰:果断;后者美其名曰:慎重。在决策质量低下的情况下,决策速度快的,为草率;决策速度慢的,为优柔寡断。

抛开决策质量不说,果断与慎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风格。果断的风格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占一定的优势。他们容易做到先发制人。慎重的风格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中占一定的优势。

炒股票的高手索罗斯通常会很快地作决定,然后用很长时间去验证。他总结为“先投资,再决策”。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果断是没 有争议的。体现沙龙果断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次,他偶然听到他的长官感叹没有敌人的俘虏可以用来换回被俘士兵,当天晚上他就冲进敌人阵地抓回几个俘虏送到长 官面前。他指挥打仗更是如闪电一般。在2001年当选以色列总理以后,他面临动荡的政治局势,足以让一般人举棋不定。然而,从沙龙回应重大挑战而做出重大 决策的频率来看,他从未犹豫观望。

在生活中,看一个人是果断还是慎重,可以看他怎么点菜。果断的人点菜,一气呵成,斩钉截铁。慎重的人点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包括众口难调的口味偏 好和忌口、季节和原材料的市场供应情况、价格走势、烹调方法等等,力求万无一失。看果断的人点菜,仿佛看当年赤壁之战的周公瑾运筹帷幄,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看慎重的人点菜,仿佛看诸葛孔明隆重策划三分天下之大计。

果断的人,相对于慎重的人,决策速度比较快。省下的是时间,但失去的是余地。在快速变化的商业领域,决策者拥有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领域,决策者决策依据的信息也越来越少。而且,信息从来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决策都是在不完整的、矛盾的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决策总是有风险的。所以,果断,意味着冒险。

在信息时代,干扰决策者的貌似相关、实则无关的信息却越来越多,大有信息爆炸的趋势。如何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抓住问题的实质,是领导人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传统智慧告诉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决策需要时间,多一些时间考虑、多征求各方的意见,能够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决策都是在时间压力下进行 的,时间一过,决策就无效了。即使在决策时间限度内,时间花到一定程度,再增加决策时间,对决策质量就没有帮助了。如果进一步再拖延下去,反而对决策质量 有害。

决策能力差的领导人,决策速度慢,决策质量差,决策之后不能坚持既定方向,反反复复。这些致命的弱点,源于判断力、自信、战略思维的缺失。甚至,领导人的某些优点,会影响决策速度和质量。例如,追求卓越的品质,往往导致领导人不能取舍。

然而,研究发现,果断风格的领导人存在固有的问题。第一,武断,以偏概全。第二,当有迹象表明决策错误时,固执己见,坚持错误决策不动摇。第三,他们往往忽略其他人的意见,让人感觉不受尊重,为决策的执行设置了障碍。

我辅导的一位年轻有为、雷厉风行的领导人告诉我,他凡遇重大决策必等三天。我知道,这是他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果断风格的弊端。

所以,胜算最大的领导人,一定是那种在果断与慎重之间达到平衡的领导人。插图/苏益

(作者本名李峰,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风里领导力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大品质:卓越领导力心理基因解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06

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行業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t5u.html

漢尼拔

我的觀點:
1、無論是週期或非週期行業,都有優質的上市公司。
2、重要的是搞清本行業的盈利模式,這將決定行業盈利的穩定性、抗風險、抗通脹力。
3、單就週期性而言,比如煤炭與鋼鐵,有色,化工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就要看行業所處的生態鏈的哪一段,是上游還是中游,有些週期性行業上下受氣,業績很難不波動。
4、單就非周性而言,比如酒類與醫藥,就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現金流的強度來說,還是有所區別的。
5、大的宏觀方向,對行業也有所影響,認同軍儒兄的宏觀判斷。比如,醫改的不斷深化,消費購買力的提高,對非周性的行業都比較有益。而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高 速增長,面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大的總量會繼續提高,但增速勢必會有所下調。這得看一個國家資源成本,運營環境,穩定程度。就目前潛在的發展中國 家,印,巴與中國比起來,或多或少仍存在距離。

 

螢火蟲
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如果已經遇見了白馬,我們拚命的壓在似馬非馬的標的上干涉麼呢,既然已經有了極好的標的,就已經足夠了。我們可以放寬視野,但確 定性是不容忽視的,確定性。無論冬夏春秋,曠古的輪迴,我們都能保證自己的收益不好嗎?我認為,多樣的選擇和細心的篩選都沒有錯,理念不同而已,只要自己 能夠保證收益的確定性。

 

朱文

港股消費類今年的估值也不低,體育類服飾是個例外,此外,雨潤、味千等是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下跌。我所看到的優質消費類,如金鷹、恆安、維達、百麗等 等,PE都在20甚至30以上。當前總體市場14倍的靜態PE是結構性的,主要是因為金融的超低估值拉下來的,週期類總體估值也很低,就在14倍左右的平 均水平,而消費、醫藥的估值最高,平均在20-30以上。不考慮非理性泡沫因素,從長遠來看,我遍歷歐美股市上的各類股票的估值水平,無論消費、醫藥、週 期、工業,長期估值平均水平都應當在10-15,沒有理由說週期就該更低估值,此外,週期類如汽車、航運、鋼鐵等,成長空間也是有的,畢竟投資仍將是中國 經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火車頭之一,要看到中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才開始,東南沿海的製造業正在西進,出口企業製成品正在從低端轉向中高端。週期類3-5 年內的戴維斯效應是不可估量的,而消費、醫藥則只能更多的依賴內生增長。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排除非理性泡沫,否則神仙也說不準。

站在十年甚至更大的時間跨度上來看,我也認同消費、醫藥還是潛力更大。但我的觀點是未來3-5年的角度,週期類比消費、醫藥走勢更強的概率要更高,畢竟估 值水平在那兒,起跑點不一樣。不過未來如果通脹一直維持高位,就很難說了。畢竟現在消費估值高,多少是因為投資者擔憂通脹預期,減持了週期類而轉入消費, 通脹再高,消費仍得繼續,看病照得看,企業投資卻會縮小規模。不過出於對政府控制能力的信任,我更願意賭通脹能被控制。

 

舟山

所列消費股,醫藥、食品、酒,直接面對消費者,應收款少,創造自由現金流能力強,具有提價能力,在高通脹時期,股價表現好,市盈率高於市場平均是合理的。 所列週期股,特點一:盤子大,特點二:受宏觀經濟影響大,受國家政策影響大,經營業績波動性大,估值很難。剔除金融和石化,這個股市估值高得很,所謂的低 估是一種表象,深市創業板45倍,中小板35倍,主板23倍,再跌20%很合理。08-09年的天量信貨,相當於給病人打了強心針,造成 2010-2011年部分強週期行業贏利很漂亮,其後遺症發作出來,預計2012年上市公司的總贏利能力會走下坡路。

 

心如止水

有時候極度的貪婪會使得市場參與者提出新時代思維來證明買入或持有估值過高的證券是合理的,並總是尋找理由來證明「這一次與過往完全不同」。當現實被扭曲 後,投資者的行為就會失控到極點,所有保守的假設都會被重新審視和修改,以便於證明越漲越高的股價是合理的,於是瘋狂接踵而來。在短期內,投資者試圖抵抗 市場這種瘋狂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參與者都能掙很多錢,至少賬面上看是這樣。等到市場最終認識到趨勢的不可持續,瘋狂的市場馬上就會演變成恐慌性的災難,貪 婪開始讓路給恐懼,投資者可能損失慘重。

 

zhaohuazone

很多行業屬性,中外企業都是逃脫不了的,發展會由極盛轉下坡路的企業很恐怖的,外國股市和香港股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鑑,關於大盤股這類群體,贏利的穩定性和發展空間 股息分紅很重要,很多運營體制複雜 效益不佳 投資者利益很可憐大型企業在全流通後難逃淪為資本市場的「巨型殭屍」 或是產業資本套現的平台
 
     你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公司怎麼對待你?是每個投資者要面對的問題

 

秦淮閒人

從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的時間為起點,比較22年來(時間已經超過了A股的長度)可口可樂、富          國銀行、美國銀行、BRK-A、PG這5家公司的股價走勢圖及市值,我們發現:
 
        可口可樂市值從150億美元到現在的1300億美元,市值增長8.7倍;
 
        寶潔PG市值從近200億美元到現在的1700億美元,市值增長約9倍;兩家消費品差不多的成長比例!
 
        富國銀行增長約16倍;
 
        巴菲特的BRKA增長超過20倍;(對市值的貢獻,可口可樂是拖了BRK的後腿的!)
 
        美國銀行增長近30倍。看到了吧,金融股市遠遠跑贏消費股的。

Laoba1

你要看國家和行業所處的不同發展時期啊,美國八九十年代消費行業已經足夠大,很多企業增長緩慢,可樂最近十幾年增長很多時候是個位數,而90年代也不過百 分之十幾,中國的消費行業動則20、30%以上。美國金融業是完全競爭市場,而且零售佔比很高,優勢企業很可能通過品牌競爭佔領更高的份額,中國市場還處 於寡頭壟斷階段,已經在獲取著不合理壟斷高利潤,零售佔比極低,未來利潤率回歸是大概率的。什麼時候出現富國銀行這樣的優秀企業,只有上帝知道。況且個案 不代表整體,看看美國其他週期性行業吧。

 

長江川流不息

總體上同意梁兄的看法。不過茅台和招商銀行放在一起,傻瓜也知道茅台更好。但是在賠率和勝率不相匹配時,誰能贏到終點呢?現在看來還需時間來驗證。現在銀 行業的估值表面看來很低,但是其盈利景氣度卻處於高峰,所以現在可能並不是投資銀行業的最佳時機。在銀行業泥沙俱下的情況下,個人覺得風險控制最好的銀行 有可能被錯殺,而風險控制一般的銀行,其實際價值有可能還高估。
銀行的經營,就是風險的經營,所以這是一個收益和風險都很高的行業,銀行的風險管控就成為決定銀行好壞的關鍵。從我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來看,很多銀 行根本就是視風險而不顧,我身邊的實例太多了,銀行的放貸資金成了這些銀行高管的私人牟利的工具,特別是一些國有銀行和農信社的所作所為,簡直讓我感到害 怕。這些銀行就是市盈率3倍我也不敢買,他們的慣用伎倆就是以貸還貸,一些信貸簡直就是龐氏騙局。我相對看好招商銀行,主要還是看好其風險控制的相對能 力。
 
愛家
中長期方式的價值投資說白了就是做企業市值的遊戲。
企業受市場歡迎,市值走高,階段性的不受市場歡迎,市值萎縮。
買入哪些 
暫時 不受市場待見的股票,等待市場再次審視它,然後賣給喜歡它的人-------巴菲特之類的大佬常常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朱文
我就簡單一句話:價值投資不等於只投消費股,能力圈也不是指悟空的緊箍咒,而是敦促自己不斷學習進步的鞭策。
 
laoba1
這個自然,否則約翰·涅夫、塞思卡拉曼都不是價值投資了。選擇來自於投資者對自己能力、偏好、性格等眾多因素的認知進行的綜合判斷,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大海
畫地為牢還是四面出擊,關注範圍的寬與窄,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關鍵在於你能否有足夠的把握。有些人他就只懂這個行業,別的他總是沒辦法深刻理解,那麼就 堅守這一畝三分地好了,做得好一樣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巴菲特就相對比較集中在某些行業;有的人比較厲害,學習能力很強,四面出擊,很多行業(企業)都很瞭 解,也完成可能做得非常好,彼得.林奇就投資很多行業,多數都做得很好。 
當然很理想的狀態是找到所有行業最值得投資的標的(決非所謂龍頭企業或是最好的企業),在不同的市場階段進行合理的資金配置,那真是很美妙的事情。不過我建議還是不要試圖去做這種事情,因為死得很難看的概率明顯要遠遠超過做得非常好的概率。
 
zgjsszluxuan
傾向漢尼拔的觀點,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保守比創新好,但少數天才例外。
只要耐心等待,限制自己在理解的少數幾個行業裡,重複地做簡單的事,就可富足一生了。
 
花都buffett
週期也有強弱之分,有色、航運、大宗商品明顯的與經濟景氣相關,業績也可以從巔峰到虧損,長期來看並不能獲得滿意的ROE,
但在中國現階段,把銀行、地產中的最優秀企業簡單的或分為週期性行業,所以不值得投資,那就不見得很正確,富國銀行還是巴菲特重倉首位的投資標的。
從07年到11年,銀行、地產的優秀企業如招行保利等基本面業績一直保持高複合增長,比消費醫藥一點不遜色,只是她們被市場拋棄了,估值中樞從二十倍以上 降到了幾倍,但不見得未來她們的業績就肯定會下降,反而如果她們保持合理的成長例如20%的CAGR,15%的ROE,持有他們未來迎來的可能是戴維斯雙 擊。即使估值中樞不提升,維持現有幾倍的pe的估值,每年靠業績成長也能有不錯收益。
倒過來說,現在的消費醫藥如果估值中樞由三四十倍降到二十倍呢?還不是重複現在銀行地產的歷史而已,業績漲,但股價不漲。
所以確定性這種東西,要看估值中樞和業績成長兩方面,消費醫藥的業績成長可能比較確定,但估值中樞能否繼續保持不合理溢價水平就要打個問號了,除非真的處 於高速成長階段的消費醫藥,才能化解這種高溢價估值,但寥寥無幾.不投強週期的企業,或者只在1PB的最低迷時期投,在景氣高、PB高的時候賣出,這種企 業本身的產品並沒差別化,利潤溢價幾乎完全來自經濟景氣度,而弱週期的銀行地產不見得就要跟強週期企業受統一待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3

由低價獵手對自己投資風格的闡述而展開的思考-- pkgczw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au.html

想一想,這段時間我通過自己學習與穿搜於各博客之間,逐漸瞭解到持有各種各樣觀點的人,但是大 家都是遵循價值投資的,這正如同樣的一套詠春拳,但是衍生了不同的派別一樣,我想大家都沒有必要互相攻擊對方,應該尊重百花齊放,只要大家都能夠為自己尋 找到準確的定位,能夠獲得自己期望的收益目標就好,畢竟是和諧社會。當然在我們都向價值投資鼻祖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學習發起人、還是發揚光大人、還是衍 生的各種各樣的成功角色的人,我們都要立足於結合我國實際經濟發展情況以及自己獨立思考的情況下,給自己在投資中準確的定位。

順便總結下自己目前確定的問題:

關於買入:切入點是:低市盈率,低市淨率,對於負債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

選擇:一定要分紅的、一定要感覺是踏踏實實做事情的公司、一定是自己深思熟慮的、掌舵手一定是值得信賴的、一定要低估的,最好是歷史最低,其他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堅決杜絕以超過15倍市盈率為買入點,堅決杜絕不分紅的,我就認定一條,長期不分紅的企業再好也是爛公司。

堅決杜絕搞概念的、不好好經營主業的,堅決杜絕衝動式的買入,除非是大家都說好的公司突然爆發危機,堅決杜絕頻繁換倉,只以高估出2倍以上賣出。買入時要設計好賣出計劃。以上的一定與堅決如果中途調整了,市場讓我永遠不能夠獲利!!!

關於心態:一定不能躊躇滿志,時刻提醒自己越自信,死的越慘。一定要能夠勇於承擔錯誤。

關於持倉:永遠不集中投資,我就不信偌大的市場尋找不到能夠分散風險的優質投資目標。

永遠記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永遠不滿倉,永遠不空倉。

 

見怪談不上,只有交流才有進步。
1、我向來不迷信某人,不論在任何方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階段,不能因為某個人投資行業失敗了,fans們就對此避之不及。本人持有魯泰B,不到一年,收益30%+,不高不低,符合自己的收益。
2、李寧的輔料主要是拉鏈。假設李寧與偉星有業務往來,為什麼一定斷定李寧強勢地位呢?如果李寧的業務量佔不到偉星的3~5%,我何必待見你?
3、議價能力都是相對的。沃爾瑪也不是在全世界取得成功,即使在亞洲也有滑鐵盧。不論是投資,還是其他, 
我們都需要儘可能全面瞭解一些資料才能得出更好的結論。
4、我尊重抱著某些股票的投資者,前提是獨立思考。如果因為巴菲特說持有一支股票10年,盲從不一定會有好下場。巴菲特的困境在於盤子太大了,如果仔細去讀巴菲特50、60年代的信,可以發現很多
5、巴菲特不看好行業,不代表不看好公司。比如鋼鐵公司,巴菲特曾經公開稱讚樂意做紐柯鋼鐵的股東,至於是否買進不曾得知,但是,其曾經持有浦項制鐵。對於航空業,巴菲特也是深惡痛絕,但是,照樣收購一家飛機公司,同樣,西南航空也是佼佼者,也為投資者賺了豐厚利潤。我借用某位前輩的話,我向來不把對行業的偏好強加與公司之上;反之,亦然;
6、我買入的每一隻股票都是為了賣出,這與巴菲特不一樣,巴菲特是實業家,而不是投資者,這是個人淺見。投資成功的有很多種,比如林奇,比如約翰涅夫(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低市盈率投資者),或者,尋找沙漠之花。
任何一個股票都會有異議,這是好事,只有獨立思考才能辨別真偽。
關於偉星,不知道兄台有無看我先前簡陋的分析,一枚小小的紐扣,售價只有幾分錢,門檻是很低,只有形成規模才能盈利,有利可圖,偉星紐扣的毛利超過35%,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但是,我個人問過好幾個做生意的朋友、客戶等,說毛利35%,淨利10%,比較好的生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5

「一秒鐘」判斷公司風格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48

  無論面試還是報到,第一次走進一家公司,我們在充滿各種好奇的同時,多少也會有點兒忐忑:在這家公司上班忙嗎?工作節奏是不是很快?同事好相處嗎?部門之間容易合作嗎?行政規定繁複嗎?公司文化是活潑型還是刻板型?公司裡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還是比較寬鬆隨和?


  當然,要瞭解這些也不算什麼太難的事兒—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你總能慢慢熟悉所在公司的辦事風格和節奏。但假如你足夠細心並且巧妙,懂得觀察,然後適當分析,你也許在第一天就能對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圍做出一個大體的判斷了。


  至於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能節省時間成本,其次它可能對減輕你初到一家公司的焦慮和茫然很有幫助,讓你更快融入集體氛圍,減少犯錯,以及帶來更多好人緣和好機會。


  謝立治就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在剛剛進入紐約一家投資基金工作的時候,他發現周圍的同事雖然在穿著上並不嚴謹—他們通常穿襯衫和馬甲,不打領帶,也不 穿外套,甚至可能穿著牛仔褲—但走路的速度卻非常快,而且時刻帶著藍牙耳機,邊走邊講電話。這種現象和他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相符的:公司 裡同事之間很隨和,管理也比較寬鬆,但做事時必須得嚴肅認真。


  隨後他工作過的巴黎銀行總部則是另一種情況: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沒有其他的擺設,所有同事都是襯衫西褲的「標配」。很顯然,這裡工作流程嚴格,同事之間 的相處也不會太隨便。但畢竟是在巴黎,這裡人人都更愛生活,所以即使巴黎中午並不休市,同事也會放下工作出去吃飯和午休。


  再後來回國,謝立治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很快發現這家有外資股東的民營公司的文化可能更像他在紐約的東家—同事的穿著半職業化,工作節奏也很快,但 氛圍輕鬆易相處。儘管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文化也慢慢開始偏向於流程化,同事們變得更嚴謹,制度流程也更複雜,但一開始的判斷很準確,對他開展工作 也很有用。


  通常來講,前台的環境和前台人員的工作狀態,辦公室的格局和裝修風格,辦公桌的擺設,還有員工的工作狀態,甚至公司官網的風格,這些都是我們第一天走進公司就可以觀察到的,以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構成我們的判斷要素。


  在這樣「知己知彼」的同時,這種觀察和判斷也能提醒我們檢視自己的性格和工作習慣與這家公司的文化的匹配程度,以便我們可以及時做出調整,讓自己更快地融入和適應新公司。


  當然,這些畢竟是第一印象,屬於小技巧,千萬不能把它當成刻板印象,否則就真是弄巧成了拙。所以,更聰明的做法,還是把最初的觀察和判斷跟之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獲得的新體會和新經驗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算真正瞭解,真正融入。

 

1.從哪些細節觀察公司風格

A 前台


  這是你走進公司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工作區域。前台小姐的工作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這家公司總體的工作氛圍。你可以觀察她接電話的方式、接待你的態 度,以及跟其他同事在互動溝通時的反饋速度。Consult Group(上海)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王瀾提醒,「有些公司的保潔員會在前台休息聊天,這類公司的文化一般比較親和,同事之間容易溝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 講,可能在專業度和嚴謹度方面就不是很夠。」


  前台的背景板也是一家公司最集中展示文化的地方,一般會突出公司的Logo和主打色。根據任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的經驗,如果公司的主打色是單一 色,比如藍色的IBM、寶潔、輝瑞,那麼公司通常比較嚴肅和務實。而使用多種顏色作為視覺主打色的公司,會更注重員工的想法和創意,最典型的就是 Google。


B 員工工作狀態


  除了觀察到的員工的穿著、走路速度和工作時間安排上所體現出來的工作狀態外,你也可以看看同事們是如何跟你打招呼的。如果只是一句簡單的「你好」,那 麼這家公司往往偏嚴謹和流程化。因為在這樣的公司裡,員工之間的上下級關係明確,在有確定的流程之前,即便有工作要求也不會輕易行動,所以員工在公司中會 比較拘謹。


  假如你是去面試的,那麼HR也是你的觀察對象。他的行為模式、問話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家公司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在面試時當HR對你的提問中帶有一些挑戰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是在測試你的抗壓能力,從而確認你是否有能力承擔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王瀾說。


C 辦公室格局


  美劇《廣告狂人》中,新公司SCDP的合夥人Peter要求換辦公室,原因是他的辦公室不僅沒有窗,還有一根討厭的柱子—有些公司就是以職位大小來決 定辦公室的位置和面積的。比如在西門子、GE、輝瑞、IBM等大公司,會根據職位大小給管理層分配不同的辦公面積。大老闆的房間有兩面牆上有窗,而普通的 管理層只有一扇。這類公司的層級結構往往是金字塔型的,更重視等級和流程。


  與此類似的,是一些製造業和化工類的公司,辦公室是圍著廠房頂部建的,一般帶窗戶的那一圈辦公室都是屬於管理層的,員工則坐在被這些辦公室圍起來的中間部分。辦公室之間的隔斷都是透明的門窗。


  而在一些公司結構扁平或者網狀的公司,除了大老闆會有單獨的辦公室外,其他員工都開放辦公,有沒有窗戶也不是一件要緊的事情。甚至在Facebook,沒有任何人擁有私人辦公室,包括它們的老闆扎克伯格。


D 辦公桌擺設


  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辦公桌上放著植物、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或者在電腦屏幕上貼有便利貼,那麼這家公司的文化往往比較親和、自由。而有些公司則會讓員工 貼上日程表,標明自己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開什麼會。這類公司一般做事會更有規劃和條理,計劃性比較強,團隊日常的溝通和協作非常多。


  在廣告行業、互聯網公司等創意類及藝術類的公司,甚至公司整體也會重視辦公環境的佈置,牆上常常會貼上很多的招貼畫、照片,還會佈置榮譽牆。孫海寧認為,這類公司一般會鼓勵創意和個人發揮。它們內部的級別不是很明顯,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距離也比較小。


  從辦公區的形式也可以判斷出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和氛圍。如果是在一個需要很多團隊協作的部門,辦公桌的隔斷一般比較少,以便員工之間相互溝通。而有些部門的工作是需要避免工作中相互影響的,這些公司往往是格子間。


E 公司網站


  事先瀏覽將要去的公司的官網也是個好辦法。注意,你要看的不僅是它們用文字表達的介紹和資訊,同時也要留意網站的設計、色彩以及所使用到的技術。


  「這些雖然屬於公司對外品牌建設的東西,但是它們也會在內部員工和公司文化上有所映射。」王瀾同時提醒,如果你要去的這家公司處在快速發展期,但其網站更新頻率很低,或者設計比較過時,那麼這很有可能是一家不太注重細節的公司。


  也可以去LinkedIn上搜索一下目標公司的員工們,他們可能是你未來的同事,大概熟悉他們的職業經歷會有利於之後的合作和交流。而如果你目標明確想要面試成功,去看下你所申請職位的前任員工,查看他的職業經歷和所做過的工作,這也會是有幫助的。


2.判斷自己適合怎樣的公司風格


  觀察和瞭解公司文化的目的當然是幫你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種文化氛圍,以及需要做出哪些調整,所以弄明白自己適合哪種文化風格也很重要。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以及想要什麼,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齡和職業發展階段也會對企業文化有不同要求。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有衝勁,而在30歲至35 歲時已經積累了很多疲憊感,會偏向追求穩定的工作環境。但也有人會把35歲之後當作最後一次跳槽機會,這時候又希望能夠最後一搏。


  你要做的是什麼? 你的職位本身會決定你對工作環境的需求。有些職位是不需要你太看重公司文化的,比如銷售,應該更多考量公司能夠給你的資源支持、現有項目的基礎、客戶的積 累等硬性的東西。如果是研發職位,那麼企業在創新的長期投入、技術和專家實力、流程和團隊建設等方面更重要。


  你的能力在何時能夠最大程度發揮? 直線匯報上司會直接影響你的「職場生活」。那麼,不管老闆是樂於授權的掌舵型,還是事無鉅細的指令型,你都應該與老闆定期溝通保持共識,爭取在信任支撐下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韋瑋
凱捷諮詢跨國企業業務高級經理

C=CBNweekly 
W=韋瑋


  C:走進公司觀察到的公司文化細節到底有多重要?


  W:這些觀察往往過於細節,只能是很小的一方面,並不能夠很準確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真正的文化。很多時候公司之間的文化差別不是通過觀察就能得到的,比 如你走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任何一家,如果不是通過Logo,你都未必能分辨出來是哪一家,但在裡面工作的人肯定覺得這四家公司之間是有差異的。


  C:你認為更準確的判斷標準應該是什麼?


  W:一般而言,判斷一家公司文化最主要的三個指標是:企業性質、所處行業和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國企、民企和外企之間的差異就很大,而且外企也分為鬆 散自由的歐洲企業、流程導向的美國企業,以及層級關係明確的日韓企業。行業對公司文化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快消品行業的公司文化一般都比較活潑,製造類 企業就更加中規中矩一些。另外,企業處於創業期、快速發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階段,文化也會有相應的變化,這跟一家公司領導者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從硅 谷回來的創業者,無論是做媒體還是電商,他們的公司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文化風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08

【原創】逆向投資的本質(三):多元的風格 程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2e44d001018q3v.html

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間顛倒顛

       ——張三丰《無根樹》

 

 

    逆向投資的本質(三):多元的風格

                作者:程 歡

在上文逆向投資的本質(二):參照物中,筆者提出 「價值創造」、「價值錨定」、「價值波動」、「價值毀滅」4種不同的情境,建議投資人儘量避免陷入「逆向投機」的誤區。

同時,我們需要在充分、全面理解企業「內在價值」的前提下,做「逆向投資」,逆向投資的本質就是價值投資。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研究、查閱各位投資大師的傳記、投資理念和投資經歷,雖然都可以叫做「逆向投資」,但是,具體的投資方法、投資風格、內涵,差距相當大,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1.       鄧普頓式風格

關鍵詞:【極度悲觀點】    2折】

以「逆向投資」而聞名於世的投資大師鄧普頓將其投資理念抽離出「極度悲觀點」原則,「人們總是問我,情景最好的地方在哪裡,但其實這個問題問錯了,你應該問:情景最悲觀的地方在哪裡?

有人問如何尋找「極度悲觀點」,他的建議是「等到100個人中的第99個人放棄的時候。」在那之後,你就成為剩下的唯一買家。準確估量這種情況並不容易,鄧普頓對極度悲觀點下便宜貨的量化標準是:如果一份資產資產的標價是其價值的20%,1美元的東西僅僅以20美分出售,那麼這才是理想的便宜貨。同時他會用「比較購物法」,以投資「最佳低價股」,即那種股票價格與價值極端錯位的情況。

從這裡可以看出,鄧普頓的逆向投資是因市場情緒和偏見,逆價值與價格極端錯位之向,在「極度悲觀點」時買入,相信物極必反。他更側重於極端價格的出現,經常持有上百隻企業,而較少考慮企業質地本身,充分運用「概率」的威力,分散化投資,從而克服部分企業破產的風險。即使是同為價值投資者,也極少有人能夠做到像鄧普頓先生那樣,對「極度低價」永遠不會輕易滿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的遊戲。

 

2.  彼特·林奇式風格

關鍵詞:【熱門股】 【冷門股】 【事態冷卻】  【優質企業】

另一位投資大師彼特· 林奇則認為:逆向投資並不是那種在大家買熱門股時,卻偏偏去買冷門股票的投資者。因為那時候可能市場整體均普遍性高估,冷門股比熱門股便宜,但冷門股本身並不一定便宜,這時很可能是別人買進而你應該賣出股票的好時機。

他進一步指出,真正的逆向投資者會等待事態冷卻下來以後,再去買那些不被機構所關注的優質企業。

彼特·林奇的「逆向投資」更側重在選擇出優質企業後,耐心等待,選時和選價。其風格仍然更多地以優質企業本身為投資標的,需做好投資策略分類,再匹配合適的投資策略模型。這種風格迥異於鄧普頓,是一種先「定性分析」,後「定量分析」的投資方法。

 

3.       芒格式風格

關鍵詞:【坐等投資法】  【偉大企業】

    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的搭檔芒格先生,是如何理解和看待「逆向投資」的呢?

    查理·芒格曾指出:因為有效市場理論大體上是正確的——市場確實十分有效,很難有哪個投資人能夠光靠聰明和勤奮而獲得比市場的平均回報高出很多的收益。正如生活的鐵律只有20%的人能夠取得比其他80%的人優秀的成績。」

做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雖然看出來有些公司的業務比其他公司要好,但是他們的股票價格也會升得很高,突然之間,到底該買那隻股票,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

正因為市場大體上,是有效的,只有部分時間是失效的。因此,98%的時間裡,芒格對待股市的態度是……保持不可知狀態

    他非常耐心地等待可以全力出擊的良機。不斷努力尋找「定價錯誤」的賭注,發現後,狠狠下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有性格的人,才能夠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他如是說。

芒格更是將其投資方法,稱為「坐等投資法」: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麼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你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就可以安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情。我們偏向於把大量的錢投在我們不用再另作決策的地方。

他更進一步提出:「購買價格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購買價格超低的平庸企業要好。

芒格曾回顧他的投資生涯時說,「我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芒格式風格,投資人需要培養獨特的商業洞察力和定性研究能力。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人們普遍地認為「未來不靠譜」,正如《易傳》中的說法: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因為人們每多從順者,喜其易也,喜其逸也;每多避逆者,畏其難也,畏其勞也。

按照人們「好逸惡勞,喜易避難」的特點,捨不得下苦功夫、深功夫,自然也就迴避了對企業商業模式、未來自由現金流、內在價值的研究和判斷,芒格先生的「坐等投資法」,堪稱「神仙」級別的投資方法,真正做到了中國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75

歸江:希望風格轉換來得慢一點紮實一點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dhrh.html

價值規律已經在緩慢且實質性地影響市場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股市走出了較強勢的上漲行情,導致上漲的原因是什麼,這種強勢能否持續?

  歸江:我們從歷史統計規律和估值規律看,大小盤股的偏離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達到了歷史的極限。

  新增資金逐漸向低估值的價值股流動,是投資者風險收益比較後的理性選擇。以上港集團為例,即使投機者們也發現,在低估的價值股中投機獲勝越來越容易。當投機者也開始認同價值股的時候,我們覺得投資大眾需要謹慎地看待那些漲幅過高的成長股了。

優先股對銀行和公用事業大有裨益

  證券時報記者:銀行股在可能推出優先股的利好刺激下大幅上漲,這輪銀行股的行情還能走多遠?

  歸江:優先股對有持續盈利能力但是又迫切需要資金的資產,將是一個很好的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老股東回報的工具,再融資對老股東收益的稀釋將大大減少。同時,這也是把保險等保守資金引入資本市場的很好工具,在如此低迷的市場中,是一個很好的融資創新,對我們進行新的一輪基建投資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對於大型銀行和公用事業類企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藍籌股估值修復趨勢會持續

  證券時報記者:銀行股會否帶動一輪藍籌股行情?

  歸江:拿最近的半年報數據看,真實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長一直在向大盤藍籌股集中。但是資本市場的短期走勢,很難判斷。過去A股市場的歷史統計證明,基本面的優劣在2到3年的時間跨度上會轉化為股價的優劣。但是在績優股的分紅率達到5%以上,以及市盈率達到5倍左右的時候,要判斷下跌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雖然中小盤股的漲幅可觀,但是藍籌股的估值其實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顯現出抗跌和穩定增長的格局,我們堅信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趨勢會堅決而緩慢地持續下去。

市場風格轉換會不會來?

  證券時報記者:與銀行股的強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創業板指數出現了回調,這是否意味著,市場討論已久的風格轉換已經拉開序幕?

  歸江:市場格局確實已經在發生緩慢的和不可逆轉的變化。但價值投資的長期回歸,還必須有賴於資本市場結構的實質性變化。

  在歐美資本市場,養老金等長線資金的入市才是扭轉資本市場從博弈格局轉變為價值創造格局的實質性舉措。在美國資本市場,養老金已經佔到投資者50%以上的比重。養老金可以罷免管理能力低下的管理團隊,並努力使上市公司維持一個理性的可持續回報。德魯克的《養老金革命》一書很清楚地闡述了這種養老金佔資本市場主導地位後對穩定資本市場和解決社會養老問題的重要貢獻。而在德國,一半以上的房地產由養老基金持有,同樣也為平抑樓市和解決社會養老提供了積極保障。

  中國資本市場走到今日,我們覺得現在是扭轉股市投機性增強和養老金收益虧空兩輪空轉的歷史性機遇。個人覺得,作為20多萬億規模的A股市場,已經基本解決了國有企業改造和脫困的歷史使命,不應該再繼續少數富人更富的賭場遊戲,而應該反哺社會,為解決養老保障和國民財富基本增值服務。

  相對於一兩萬億的政府平台貸款,養老金負債才是中國未來金融和社會穩定的長期緩慢卻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金融問題。我們看見,美國很多地方政府的破產是出在養老金負債上,底特律和通用、福特等汽車企業的危機也是出在養老金設置不公上,上世紀80年代拖垮整個國有企業體系的,也是人員負擔這樣的歷史性包袱。相對於3~5年內能夠通過經濟週期消化的政府平台貸,養老金負債才是長期、緩慢卻是決定中國未來經濟健康的實質性負債。

  我們不應該指責央企的過高盈利,而應該探討如何把這些盈利轉化為真正的大眾財富而不是少數人的私產。只有建立透明公開的養老金管理制度,這筆巨大的國有資產收益才可能逐漸成為13億老百姓共同擁有的社保保障基礎,才能縮小貧富差距和建立長期社會穩定。這一點,美國養老金在股市的主導地位和德國養老金在房地產上的主導地位,已經有了非常有益的借鑑。

  因此,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期望風格盡快地轉換,而作為一名公民,我們卻希望政府能夠更加高瞻遠矚地把價值投資的基礎,養老金事業的改革盡快提上議事日程。從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以及我們自己的養老事業看,我們希望價值風格的轉換可以來得慢一點,紮實一點,能讓老百姓的養老錢能夠真正地從中受益。

  我們希望,價值投資的回歸不是一個風格的勝利,而是一個民族經濟穩定和繁榮發展的起點。

新興行業泡沫何時破滅難預測

  證券時報記者:在今年以來被熱烈追捧的、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行情,是否已經有相當的泡沫?泡沫會否破滅?

  歸江:我們很難預測泡沫的規模和破滅時間。芒格先生告訴我們,三個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知道自己知道什麼?還有就是知道自己不需要知道什麼?我相信,這個問題就是芒格先生所說的,我們不需要知道的事情。我們更願意把可能有限的生命拿去發現更有意思的企業,以及我們國家養老金事業如何走向正軌。

 

 創業板海天盛宴後空塑料瓶子滿沙灘

證券時報記者:您怎麼看創業板企業的投資價值?

  歸江:我們也對產業升級保持密切的關注。但是我們始終認為,知識產權缺乏實質性保護的情況下,企業是很難開展研發和推動產業升級的,知識產權改革才是啟動民間創業的實質性政策舉措。目前我們所看見的創業型企業,除了行業屬性,大多數從資產結構和人員結構看,其實和傳統製造業沒有實質性的差異。

  證券時報記者:中國企業為什麼很難長大?

  歸江:我們同樣關注企業的管理升級,管理升級是中國現階段企業成長的主要瓶頸。我們發現,在高速且持續增長的中國餐飲企業,並沒有出現像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持續增長性企業。我們的連鎖餐飲企業,往往在擴張到300家的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管理瓶頸。而麥當勞在美國有10000家門店,肯德基在中國有3000家門店,由此可見,我們中國從來不缺少成長的市場和行業,缺少的是規模化的管理能力。本土企業相對於跨國公司在管理上還是侏儒。這些問題可能不是行業的成長性,市場的容量或者資本投入所能解決的。我們企業界需要的是埋頭幹事的企業家,而不是天天盯盤數著自己身家的資本家。

  證券時報記者:創業企業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歸江:我們也看到了積極的一面。據說華為出來的人創辦的企業產值已經開始超過華為的收入規模。我認識的一位華為出來的企業家熱愛長跑,擁有華為那種執著研發、追求卓越的基因。他們敢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大力招聘技術人才,巨額投入研發。當他們接到一個杯子的訂單,往往不只是把這只杯子琢磨透,而是把全世界最好的杯子都拿出來研究,按全球最高的標準交付出自己生產的杯子。

  相對於投資於看得見的土地,高薪請一堆研究生、投入新品研發,在一些民營企業家來看就是荒唐的事情。但這些敢於投資看不見的資產的企業,卻逐漸走到了行業的前沿。這樣的企業,不是當下盈利預期節節高漲,董事長經常和基金經理們喝茶,數著自己身家,算計什麼時候能夠退休的那些企業。

  我個人感覺,產業升級和創業需要資本的力量,但更需要文化的力量。硅谷的誕生和產業集群的出現,往往是惠普等少數領頭企業奠定的價值觀。即使這些領頭企業會隨著行業週期的到來和人才凋零而衰亡,但是這種創業基因會隨著員工的流動傳播到更多的企業中去。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不必苛求那些領袖企業事事卓越,即使他們不那麼完美,他們的成功和魅力就是創業板的靈魂。就像雷鋒可能也不那麼完美,但他的確影響到一個時代的風氣。

  同樣,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上市和融資就成為了他們創業的終點。他們盤點著自己的身家,操心於超出自己需要的超募資金的使用,如何介入併購、房地產、金融和性感的新興產業市場。創業板的確成為企業家精神的試金石。正如朱江洪先生所說的,老實人是看不出來的,要拿金錢和權利去考驗一下。在這場海天盛宴般的創業板高潮後,我們不懷疑會在沙灘上找到些金子,但更多的將是住著寄居蟹的空塑料瓶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42

投資風格 男女大不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535

上面這張圖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而看完之後他們大多一笑置之。但Nelli Oster博士表示,這張圖可沒那麼簡單。通過Blackstone公司的資產配置策略及投資衝動調查顯示,男女之間不僅在購物習慣上有所差異,在投資風格上也大不相同。如何利用天生的優勢而避免性別上的劣勢呢?Oster博士給出了她的看法。

首先分析現象: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男女之間有著三種截然不同的習慣。

1.相比男性,女性更專注於長期的、與金錢無關的目標。通常來說,女性會將金錢與安全、獨立和生活質量聯繫在一起。根據2010波士頓調查小組的研究表明,女性更傾向於接受長期的投資計劃,比如大學基金之類的。而男人的天性則更喜歡追求刺激,通過短線操作盈利是許多男性投資者的首選。

2.女性在投資前會進行非常周密的調查,在作出最終決定前通常會比男性花去更長的時間。更具LPL金融公司的全國調查顯示,女性在做決定時要比男性耐心得多,她們會認真聽取投資顧問的意見;而男性則更容易被市場動向所左右,他們傾向於自行揣測最佳的投資時點,而這種情況下,留給他們的思考時間就很少了。此外,女性相比男性要更喜歡與他人討論,而非單獨研究。

3.女性希望得到幫助。根據2012-2013年間的調查顯示,女性投資者對於金融諮詢的接受度要高於男性。她們樂於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一旦開始接受某個顧問的建議後,她們將會變成該顧問的忠實客戶。

而正是上述三點區別讓女性和男性在投資風格和決策上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將是他們必須格外注意的問題——利用的好可能成為優勢,而放任不管的話則會變成致命缺點。

女性偏好長期投資的性格會促使她們將資金投入幾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因為從長遠來看很多領域都有利可圖),而這樣做的結果是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效率,畢竟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過於分散的投資組合是很難大賺一筆的。同時,女性的風險偏好要比男性低得多,這使她們偏愛保本型資產,其投資的收益率也往往不如人意。而男性的問題則在於衝動和耐心不足,追漲殺跌則是最普遍的表現方式。根據Vanguard集團的統計顯示,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男性投資者清倉的比例要遠高於女性。

此外,善於聽從別人意見的女性有時會顯得信心不足。而很多時候一筆好的投資往往需要逆向思維,男人在這方面要比女人強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出色的投機家都是男性的緣故。但這也不全是好處,當男性作出決定之後他們的自信往往會爆表,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聽不進不同意見。在常規的止損方面做得也不如女性好。

不過這些性格上的問題並非不能克服的。首先,人們必須先瞭解自己的投資風格,判斷是否適用於自己從事的投資領域。其次就是具體的解決措施了:

對於女性來說,提高風險承受度是必要的一步。此外,女性必須反覆檢查自己的投資組合,確保其中沒有太多受感情因素影響的資產類別(教育、醫療基金等等)。同時,接受專業的財金融培訓也是增強她們自信的一種手段,畢竟很多時候那些金融顧問的建議都需要客戶自己斟酌。

而對同樣的問題對男性來說則截然相反,他們必須減少自己看盤的次數,以確保不會被市場的大起大落所影響。過於頻繁的交易——尤其是落後於市場反應的交易——並不是什麼好事。不僅如此,男性投資者還必須正視自己獨斷專行的性格缺陷,學會接納並考慮別人的不同意見,因為一個人對市場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集合眾人的智慧才是最好的選擇。此外,如何堅定自己的目標而不被市場走勢影響也是一門必修課。

一個真正優秀的投資者絕不是一味順著自己性子來的人,無論在哪個領域,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都是投資者們應當牢記於心的金玉良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85

從持倉看老虎俱樂部的投資風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982

生物技術研究機構Novus Research的研究結果顯示,老虎基金出身的基金經理之間投資風格存在相當的一致性,選股平均重合度為12.9%,或與他們堅持使用同樣的自下向上分析法有關。老虎基金家族偏愛的股票包括社交媒體Facebook、旅遊服務網站Priceline、傳媒業21世紀福克斯公司、醫療保健公司Endo Health Solution、蘋果、百度、Visa公司等。

1980年,Robertson以800萬美元創立老虎基金,並將之經營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對沖基金之一。同時,他還引領了許多前同事們創立了許多對沖基金,組成投資家族「小虎基金群」。據華爾街見聞報導,Novus公司注意到,老虎基金出身的基金經理之間存在相當的一致性,儘管近幾個季度他們持倉的重合度連續下降,達到12.9%,仍遠高於對沖基金整體4%的重合度。

Novus公司研究了老虎基金家族公開的持倉報告,其中包括至少48個基金。 Novus公司的研究報告中沒有包括老虎基金家族在主權債券、外匯、信用及其它非權益類資產、做空股票等方面的投資。

結果顯示,目前老虎基金家族喜愛的股票包括Facebook,Priceline,Liberty Global等。

1. 老虎基金家族最愛的股票是社交媒體Facebook,至少21家基金持有。其中,13家基金Facebook持有量達到全部持倉的前10位,7家基金Facebook持有量達到全部持倉的前5位。Facebook是Fox Point資產管理公司的第一大持倉(佔比11%),是Viking Global Investors的第三大持倉。

2. 老虎基金家族還極其偏愛旅遊服務網站Priceline,至少21家基金持有。其中,8家基金Priceline持有量達到全部持倉的前10位,2家基金Facebook持有量達到全部持倉的前5位。Priceline是Tiger Global Management公司的第一大持倉,是Lone Pine Capital的第三大持倉。

3. 有限電視公司Liberty Global、谷歌、傳媒業21世紀福克斯公司、有線電視及寬帶通信服務提供商Charter通信公司、從事電子支付的Fleetcor科技、醫療保健公司Endo Health Solution、蘋果、百度、Visa公司等,也都是老虎基金家族喜愛的股票。值得一提的是Endo Health Solution公司,Tiger Legatus資本管理公司對其持有量超過12%。

老虎基金家族最喜愛的12只股票明細見下圖。

老虎基金,美股,美国,Facebook,苹果,谷歌

對此,Novus公司認為,老虎基金俱樂部的經理們堅持使用同樣的自下向上分析法,這種方式和其它投資風格相比更加客觀,主觀性沒那麼強,因此選股重合度較高。此外,他們明顯偏好科技和可選消費類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15

#研報精選# 國信證券:成長到價值常規路徑 - 風格研究 億利達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045523
成長投資是一種注重企業發展潛力,認為股票價格不斷上漲的動力來自於企業快速發展,盈利高速增長的投資風格。
在A 股的投資市場裡面,我們往往說到的成長股,多為階段性的成長股,一旦增速放緩,市場給它的估值就會迅速下降,出現業績和估值的雙殺。很多時候,目標公司最新公佈的財務報表顯示利潤尚未出現放緩現象,但估值被市場給的非常低,會給人誤導它被低估了,其實,市場很多情況下是有效的,市場會給這麼一個低的估值,是因為市場已經預判到該公司或者該行業即將進入週期下滑或者增速下降階段,市場從而提前做出了反應。
對於成長股的投資,即要找到能夠反映出上述情況的現象,避免成長股的轉變帶來的風險。
內在價值理論
關於股票的成長—價值的分類,來源於內在價值理論,開創者是美國投資大師格雷厄姆。主要觀點是認為股票價格是圍繞著股票「內在價值」波動的,雖然由於各種非理性原因股票價格會經常偏離「內在價值」,但這種偏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糾正。

圍繞「內在價值」,我們將股票分為兩種特點:價值股和成長股。
從市場估值來看——所謂價值股,是指相對於他們的現有收益,股價被低估的一類股票,這類股票通常具有低市盈率(P/E)、低市淨率(P/B)、高股息的特徵;所謂成長股,是指具有高收益,且市盈率和市淨率傾向於比其它股票高的一類股票。

從企業業績來看——成長股是指因某一生產要素領先而形成壟斷,並且具有持續成長潛力的股票;價值股一般是因為具備某項領先的競爭力而形成壟斷,並且公司一般已經停止增長,進入穩步發展時期,且規模很大,給投資者帶來穩定回報的公司。

生命週期理論

與企業的成長特徵密切相關的是企業的生命週期理論。企業生命週期理論是關於企業成長、消亡階段性和循環的理論。企業生命週期是企業的發展與成長的動態軌跡,包括發展、成長、成熟、衰退幾個階段。企業在生命週期中每一階段中的競爭狀況是不同的。企業生命週期曲線應該是一條曲線,在完美的情況下,這條曲線可以延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實際上很多企業沒有走完這條完美的曲線就消失了。有的僅僅幾年、十幾年還在成長期就夭亡了。
圖1:企業的生命週期示意圖
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

在企業的創始初期,毫無疑問,企業的規模可能非常小,由於企業的業務或者產品剛剛出現,客戶很少,企業輸出的特點、性能等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為了貨得市場滲透,發展階段的營銷成本高,銷售收入較低,生產成本高。由於企業在這一時期面臨的價格彈性小,通常會採用高價策略。因而在企業的發展階段,我們容易看到高毛利,但是淨利潤較低。

初期的經營風險非常高,產品的開發能夠被市場接受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面臨成功或者失敗兩種可能。成功則將逐步進入成長階段,失敗將無法收回前期的投入,導致企業的消失。

當企業進入成長階段,其顯著標誌便是企業銷售的節節攀升,銷售收入迅速增長。由於這個階段企業的市場滲透程度提高,需求大於供應,企業的產品價格最高,因而我們能夠看到很高的淨利潤水平。

企業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這個時期,企業的重心仍在於發展,內部管理並不匹配。

成熟階段的標誌在於企業所面臨的競爭者的價格競爭。企業所面臨的市場基本飽和,其產品或服務的輸出逐步標準化,技術和質量改進緩慢。由於市場的穩定飽和,企業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會下降,利潤的空間適中。

由於企業所面臨的整個行業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且比較穩定,企業經營的重點就會轉向鞏固市場份額的同時提高投資報酬率。在企業的成熟階段,企業的成本將會降低,管理模式也走向成熟規範。

在企業的衰退階段,企業的毛利水平很低,收入開始下滑,企業的主要目標是控制成本。企業內部的優越感強,做事講求程序規範。逐漸的,內部管理制度制約了企業靈活性和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階段,如果企業能夠保持創新與競爭力,也會引來二次發展。

整個生命週期的曲線主要的構造指標即為企業的收入水平,從企業的發展階段特徵來看,由於領導者的拚搏以及員工的創新、發展的幹勁,從收入、規模等,我們都能看到一個蓬勃向上的發展節奏,投資者對於企業的前景樂觀,企業的市場價值也具有強勁的勢頭。

企業的成長階段後期,如果內部的管理控制穩定,避開了「貴族」、「官僚」的心態,仍然抱有發展的心態,那麼企業將進一步成長,雖然成長性開始降低,但是各項指標仍會穩定在較高的水平,在股票市場中,也會跨入價值股的行列。

如果企業完全喪失了創新的意願與能力,開始規避風險,迴避矛盾,那麼企業也將迅速衰落,而投射在股票市場,便是投資者對於企業失去了信心,企業價值開始滑落。

從長期來看,能否真正實現主營業績的持續高成長,兌現其成長性預期,是決定其股價能否維持估值溢價的關鍵因素。能夠在轉型中真正實現持續高成長,最終由小變大的企業是極少數的,大多數新興產業的公司由於成立時間短、技術不成熟、公司治理缺陷,或是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等原因,難以真正實現持續增長。

成長是什麼

對成長股的評估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財務指標、大趨勢、行業空間、股東結構和管理團隊、公司戰略、公司的安全邊際等。成長派認為,公司未來業務能否高速擴展,是成長派最關心的事情,他們追求的是公司高速成長所帶來的暴利,公司短暫的虧損和微利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所以,成長股最重要的特點在於業績能夠保持高速增長。

為什麼研究成長股
除了前文提到的成長股在投資時所面臨的轉換風險之外,從投資的選擇角度出發,成長股的可投資性也很明顯。

價值投資理論可細分為兩種策略。第一種策略:公司的質量很差,但只要股票的價格遠低於其清算價值,投資者仍可以以較低的風險獲得較為合理的回報。第二種策略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的公司。對「優質公司」的理解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指公司雖然不具備太高成長性,但其資本收益率極高,每年都能給股東較高的紅利回報;第二種是指具有極高成長前景的優質公司,公司的股價會隨著公司的成長而成長,投資人也因此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中,市淨率低於1的上市公司極少,價格低於清算價值的上市公司根本就沒有,而且中國上市公司的分紅普遍很低,想依靠分紅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對於多數投資者的可行性也不高。

中國正處於經濟的高速發展期, 經濟轉型趨勢下,中國成長股的發展空間巨大,投資邏輯也應突破傳統。具備高成長性的優質公司有很多,這些公司快速成長,給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因此成長股投資策略非常適合中國證券市場。

格力電器——從成長到價值

如果說成長和價值能夠對應企業的生命週期,那我們就可以通過能夠反映企業所處生命週期的財務和估值數據來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和投資風格。我們以格力電器(000651.SZ)為例,研究財務和估值數據是否能夠對成長和價值的劃分起到幫助。

格力電器1996年11月18日上市時總股本0.75億股,開盤價17.5元,總市值13億,截至2014年3月31日,格力電器總股本達到30億,收盤價28元,總市值將近900億。18年增長64倍,格力電器的快速成長性和投資價值顯而易見。

圖2:格力電器(000651.SZ)季度盈利能力與股價表現
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wind

格力電器自上市以來,年年盈利,從未虧損,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也從未出現負值,使得格力電器的前復權收盤價節節攀升。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格力電器曾在2008年整年出現了淨利潤同比增速大幅上升的情況,但進入2009年之後淨利潤同比增速開始回落,與此同時,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持續下滑,說明2007-2009年間,格力電器的業績雖然保持增長,但波動較大。
圖3:格力電器(000651.SZ)歷史P/E與P/B

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wind

格力電器在2007年獲得了較高估值,P/E(TTM)最高達到46倍,P/B達到9.3倍,隨後格力電器在2008年的淨利潤出現大幅增長,可見估值較準確地反應了市場對格力電器未來業績的預期。進入2012年後,估值趨於穩定,長期低於行業水平,業績增長同樣趨於穩定,僅從估值和業績成長來看,格力電器已經從成長股蛻變為一隻價值股。

當成長股發生轉變時,如果能夠發現案例中展現的明顯規律,利用有效的指標能夠幫助我們觀察到成長股轉型的時點,將使得我們避免上文提到的轉變時的雙殺,降低成長投資的風險。

風格分類——基於改進的MSCI方法

為了進一步探究成長股的特徵,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指標將股票更加數據化的進行分類。經過前述研究,我們認為,影響股票投資風格的指標主要包括市值、估值、分紅、業績增長、盈利能力等指標。我們借鑑MSCI(摩根斯坦利資本國際公司)2005年對全球價值和增長指數系列的編制方法,選取全A市場為研究對象,把股票分為成長股和價值股兩大類,以便藉此研究各股在不同風格區域所具備的特點。

指標選取
MSCI在作分類時採用了8個基本的財務指標,其中有兩個成長類指標涉及到預測數據。為了限定使用數據為歷史數據,我們僅使用6個指標來描述股票的價值和成長特徵。

價值類指標包括:
淨資產賬面價值/市場價格(BV/P)12個月的收益價格比(E fwd/P)股利收益率(D/P)成長類指標包括:

現在的內部增長率(g)長期歷史每股收益增長趨勢(LT his EPS G)長期歷史市銷率增長趨勢(LT his SPS G)

Z值的有效性

那麼,風格分類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夠將成長的特徵劃分出來?我們根據經驗選取了數隻股票,分別計算其成長Z值與價值Z值。

圖4:蘇寧云商(002024.SZ)Z值走勢
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wind

可以看到,蘇寧云商的Z值變化具有顯著規律,其成長Z值隨著時間較快的下降,而價值Z值有一個較弱的上升,但沒有突破0線,和蘇寧云商從高速增長到放緩的實際情況是吻合的。

圖5:安琪酵母(600298.SH)Z值走勢

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wind

圖6:外運發展(600270.SH)Z值走勢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wind

從其它幾個被選股票的Z值走勢可以發現,股票的成長性與價值性隨著時間具有波動,但是,成長Z值的下降趨勢也是比較顯著的。圖5中,安琪酵母(600298.SH)的成長Z值與價值Z值交替變化,成長性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發展之後,開始了下降,隨之其價值特徵便顯現出來。而圖8中,張裕A(000869.SZ)的成長Z值與價值Z值均沒有突破0線,可以認為其成長特徵與價值特徵沒有發展質的變化,只隨時間增強或減弱,我們認為是一種保持成長性的特點。其它幾隻股票的走勢也可以看出,成長Z值在顯著下降的過程中,價值Z值有波動,但會受到0線的束縛,這與前文中我們所提及的成長股的生命週期,以及成長股的轉變受到壓力是一致的。

考慮到走勢圖與理論和股票實際特徵的吻合,我們認為,風格劃分對於股票的成長性是有效的。

四種風格收益水平
在驗證了風格劃分其風格特徵的有效性之後,考慮到股票的成長性和價值性的特點,普遍認為,成長型股票的收益水平更高,因而我們試圖尋找不同風格下的股票組合的收益特徵。

將股票按照成長—價值特徵分為4種類別之後,我們首先觀察4種特徵的股票的收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將4種類別股票的平均收益的累積淨值圖如下:
查看原图從上圖可以看到,不同的特徵的股票組合的收益率之間存在明顯的同步性,收益的水平也十分接近,從累計收益的走勢上看,可以認為,4種特徵的股票不存在突出於其它三者的高收益類別。

由於上圖收益水平的數據不足以使我們認定成長股的收益要優於其它股票,我們嘗試將成長股的特徵加以強化——提高成長Z值得臨界點為0.5,再次劃分成長型股票組合,其收益情況如圖:
查看原图可以看到,成長Z值更高的股票組合的平均收益水平更高,與我們通常認為的成長性股票的收益特徵是一致的。然而,將新的成長股組合與剩餘3種風格的股票組合的收益情況再作對比:

查看原图可以看到,成長股的收益水平在4種風格中,仍然無法突顯出來。

綜合整個MSCI式風格劃分的數據結果來看,風格分類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劃分效果,不同特徵的股票的風格Z值隨著成長-價值的轉換的確有明顯的變動規律。但是,風格劃分的股票組合的收益水平還無法得到區分,也就是說,風格劃分的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部分風格比較接近的股票特徵無法通過Z值的數值反映出來。
成長股指標有效性分析

正如前文所說,成長股的投資,實質是對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投資,發展前景所依賴的,是企業業績的良好發展與高速增長,以及業績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利潤、規模的高速增長。

在利用數量化模型風格分類失效的情況下,我們結合企業成長的定義與特徵,考慮營收增速及其他財務、估值指標,對成長股的判定和成長轉變過程進行分析。

在整個指標分析的思路中,我們將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

從企業成長的角度出發,財務數據更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的發展狀況,產品的市場滲透、企業的整體發展速度,都能夠在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等指標中顯現出來。

而在營業收入這一收入指標,相較於企業成本及最後得到的企業利潤,被操控的可能性較小,可靠性更高,營收增速所反映出的企業業績的成長水平能夠更為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成長潛力。


股票的選取

根據成長股的特徵,我們整理了市值排名前1000的A股市場股票在2000年至2014年間的營業收入增速,構造正增長年數,增長20%以上年數以及連續增長20%以上年數等評價指標,再按照這三個指標對股票進行評價和排序,得到A股在2000-2014年時間區間內部分顯現成長特徵的股票。

然後根據股票組合中的近期市值,已及行業經驗,我們剔除了部分質量不高的企業,選出19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
查看原图我們將營收增速首次開始下降的時期作為成長股轉變的零點,數據的時間單位為季度,對股票進行分析。
指標分析

首先單獨觀察與企業成長密切相關的營收增速。
查看原图從股票組合的平均營收增速上看,成長股發生轉變的零點與增速第一次下降的時間一致,我們認為,每隻成長股通常都只有一個明顯持續的快速增長階段,即只有一個成長期。經過成長期後,營業收入很難再保持大於20%的增長速度。成長期過後,營業收入增速更多的是表現為低速持續增長,或正負增長交替的情形。營收增速這一指標的走勢,很好的反映出了上述的成長股規律。

接著,考慮當成長股發生轉變時,代表其價值的主要指標——市值有怎麼樣的變化。

查看原图我們從走勢圖上可以發現,當營收增速開始下降,成長股開始轉向價值股時,其市值的高增速也開始放緩,市值趨於穩定。藍色虛線的市值的趨勢線很好的反應了這一特徵。

同時,另一個角度,從被選中股票的市值與營收增速上看,我們選中的股票所發生的轉變的確是從成長股向價值股的轉變,其市值穩定而非下降,也沒有發生前文提到的成長轉變時的雙殺現象。
估值指標

在相關的估值指標中,我們觀察了PE、PB、PS三個有效指標。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從圖中可以看到,三個估值指標PE、PB、PS的峰值均在成長股發生轉變的零點附近,它們的圖線的趨勢與營收增速的趨勢一致,可以被認為是成長股向價值股轉變時的特徵指標。

利潤指標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圖18可以看到,毛利率的整體與營收的變化一致,但波動性較大;成長股的營收增速與淨利潤增速的走勢中,利潤拐點和營業收入拐點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如果出現其中一個拐點,則另一個拐點一般會在近期內出現,也就是說,淨利潤增速也可以當作判斷股票特徵轉變的一個指標。

在對營收增速的分析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營收增速對企業的增速、價值的未來趨勢的輔助預測,營收增速的較大趨勢的下滑基本可以作為未來期企業營收、價值、利潤等指標下降趨勢的指導性指標,也是企業成長性降低的有效表徵。

風險預測

接著,我們考慮,在對企業的基本面指標有效預測的同時,營收增速對股票的投資風險是否同樣具有預測效果。

對於股票組合,扣除各自所屬行業的行業收益率,得到股票組合的相對收益。
查看原图
從各指標與收益率的相關性來看,營收增速、毛利率、市值等指標相關度較高且顯著。綜合幾個顯著指標的可靠性與前述的走勢情況,我們認為營收增速對於股價風險應該具有預測作用。

查看原图從圖中可以看到,毛利率與漲跌幅的波動情況比較一致,也吻合了毛利和漲跌幅相關性較高的情況。我們認為,毛利率的波動與走勢也可以作為股票風險與收益的一個參考指標。

然而由於其波動較大,對比前文中毛利率與營收的走勢情況,再考慮實際情況中,毛利率數據的可靠性不如營收數據,營收增速仍然作為主要的參考指標。
查看原图可以看到,當營收增速下降所反映的企業成長性轉變的時期,企業股票的收益也進入了趨勢性下降階段。市場價格對企業的情況的判斷從圖線上看,比企業自身財報的情況反映更早,但是,考慮到市場股價的波動情況,營收增速的下降給予投資者的「出場」信號能夠更好的幫助投資者判斷股票的未來形勢,有效的規避成長股轉換時期的投資風險。

結論:

在成長股的成長週期中,會隨著增長而向價值股轉換。然而由於企業自身的質量、水平、所處行業以及宏觀形勢等因素的影響,成長股的轉化面臨著壓力,從成長—價值的劃分中看,成長股更多的情況並沒有轉入價值股的類別之中。成長股的階段性即表現在轉變中的壓力被市場所反映,估值以及業績增速均受到壓制,則會出現成長股崩盤。

利用MSCI的風格分類,我們並不能很好的將成長股與其它風格個股在組合收益層面區分開來,從而規避投資風險。

營收增速可以被當作成長性的代表指標,高增速也代表著高成長。而對應增速下滑時期的估值指標PE、PB、PS均能夠及時體現成長速度降低,股票業績下滑的情況。同時,當營收增速下降所反映的企業成長性轉變的時期,企業股票的收益也進入了趨勢性下降階段,營收增速這一指標可以幫助投資者有效的規避成長股轉換時期的投資風險。

存在的風險
成長股的投資本身即存在雙殺的風險——一旦成長股增速放緩,市場給它的估值迅速的下降,股票隨即崩盤,出現業績和估值的雙殺,所以對成長轉化為價值時期的指標變動的判斷顯的尤為關鍵。
然而,如果企業的成長性並不充分,偽成長性股票混入,股票風格的劃分以及指標的預測性有可能失效,將面臨投資損失的風險。因此,除了區分價值和成長之外,怎樣從成長股中剔除偽成長,也是一個意義重大但又極富挑戰的研究課題。並非所有股票都能從成長轉變為價值,更多的可能從成長轉變為非成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