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前英國將軍Sir Robert Fry 商場變戰場將軍管理法
1 :
GS(14)@2011-03-06 17:11:272011-2-26 iM
去年美國有求職網站調查顯示,美國人的最愛工作地點繼Google以外,就是軍隊,無論是海軍、空軍、國民警衛軍都打入十大最幸福工作地點,,冒?生命危險上戰場甚至比在迪士尼樂園打工還要吸引。
同樣是去年,奉行軍事管理模式的富士康(02038)員工卻要跳樓,13位年輕人受不了高壓的工作環境,接連輕生,令人質疑究竟軍事管理是否真的值得企業借鏡?
「我想許多人都搞錯了,不是大聲呼喝下屬、高壓式管治就是軍事管理,真正的軍事管理談的是自由和信任。」曾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擔任聯軍副司令,現任商業表現顧問公司McKinney Rogers主席的弗賴伊爵士(Sir Robert Fry)早前來港時接受訪問,形容在現今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戰略思維訓練日受跨國企業重視,其客戶就包括了沃爾瑪(Walmart)、JP Morgan等,今年他要把這理念帶到中國來。
近月,世界被一朵白色小花所震動,年初在突尼斯開始的「茉莉花革命」,因?新一代青少年追求民主的火熱,以社交網絡為藥引,一直燒到埃及、巴林、也門、利比亞,在北非、中東甚至亞洲燃起前所未有的革命浪潮,改變了世界對伊斯蘭世界的理解,改變了整個地緣政治,甚至令「茉莉花」一度成為中國網絡屏蔽詞。事情演變至今不過兩個月,結果卻足以撼動世界,被視為繼911事件、環球金融海嘯後,另一策略性衝擊(Strategic Shock)。Sir Robert Fry形容,隨?全球化,策略性衝擊會日益頻繁,影響也日益廣泛,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從前的戰爭都有突出的敵人、指定的戰場,但911事件改變了世界的生態,加上網絡的發展令現時的戰場無處不在,單一的事件都可能引發策略性衝擊,影響全球形勢。」他舉例指如911事件影響了航空業的生態,亦引發了後來阿富汗、伊拉克戰事;雷曼兄弟的倒閉觸發出金融海嘯,拖累全球經濟,而金融海嘯又影響了英美軍隊在中東的部署。
跨國巨企 軍訓求變
軍事世界和商業環境密不可分,引發他3年前他退下火綫後,決定轉戰商界,並在去年中加入由同樣來自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同袍成立的商業表現顧問公司McKinney Rogers。海軍陸戰隊最強之處是能在幻變的環境中,迅速提升多國部隊的作戰力,現在他們把這些思維和訓練總結成「Mission Leadership」,應用在商業競爭上,「當人們準備好在槍林彈雨中跟敵軍交鋒,追營業額就變得小兒科了。」他打趣道。
當營商環境日趨複雜,跨國巨企面對挑戰日增,找他做「軍師」的客人就有沃爾瑪超市、輝瑞藥廠(Pfizer)、柏克萊銀行(Barclays)等。作戰說來複雜,但最重要的不過是軍心。「我們做企業講座時發現有不少員工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是甚麼,這揭示企業兩大普遍問題:一,溝通不足;二,內部的分析做得不足夠。許多大公司都有策略,就放在總裁房大班椅背後那幅牆上,僅此而已,房外的人沒有見過它,這樣怎行軍?」他說起話來斬釘截鐵,雖已棄戎從商,眉宇間仍透?一股威嚴。
他指問題的根源是企業誤解了甚麼是戰略,「戰略(Strategy)大概是所有英語生字中,最常被濫用的一個了!我乘搭飛機到港時在機場逛書店,發現有整個書架的書教我不同的『戰略』,其中一本是教我如何用咖啡機的!」他指戰略其實貴乎簡單,有了清晰目標後,還要加以分析,分拆成不同的執行層面的指令,確保機構中每個人都能領會才能成功。
同一目標 自由發揮
為了改變企業思維,他們會為客戶的管理人員提供培訓,如2009年起就為沃爾瑪的高層開設領袖學院,學員除了會邊看《帝國驕雄》(Gladiator),邊從羅馬和日耳曼帝國的大戰中學習企業組織和策略,還會討論如何把戰略應用到自家企業,學院成立至今有約250位管理人員參與,計劃今年內推展至前?管理人員,「我們希望為客戶培訓出表現突出的團隊,在員工中起示範作用,激勵士氣,統領軍心。」
除了短期課程,他們還會協助客人定出一系列執行計劃,建立一個猶如行軍圖的網上工具,加強內部溝通,和定期向機構進行壓力測試,試驗機構的危機處理能力,「七十年代時,曾經有人問在美國太空總署,每天走過阿波羅穿梭機的清潔工,『你在這裏做甚麼?』清潔工回答說,『我來送人上月球啊!』企業做到如此上下一心,就會成功!」
在遠景和策略上,他要求員工要統一陣?,但對於執行方法,他卻主張給予下屬自由,「這數十年來,無論行軍還是今天營商,我都持守同一哲學:最大的信任會帶來最好的表現,只要你給人們自由和空間去發揮,他們就會珍惜機會,拼發潛能,這樣往往會有驚喜!」他形容高壓是膚淺的軍事管理方法。
信任員工 信任盟友
他以自身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經驗為例,指他當時任職國防部,負責設計作戰計劃,就伊拉克戰爭部署向前首相貝理雅出謀獻策,但真正執行任務的卻是前?士兵,「在戰場上,我沒法控制他們每一步怎麼走,在交託任務後,我只能全然信任其判斷,因為真正冒?生命危險的是他們。」
除了要相信前?員工,他亦指要信任盟友。他憶述2006年時,自己在伊拉克身陷苦戰,內戰延綿不斷,新政府似乎沒可能維持統治,首都和主要城市每一天也戰雲密布,戰事其中一大任務是對抗阿爾蓋達組織。那年的夏天阿爾蓋達組織在伊拉克的勢力大增,幸而部分一向支持阿爾蓋達的遜尼派極端分子終向政府尋求和解,為任務帶來契機,「此時我們所能做的不多,惟有信任我們的盟友,放手讓當地團體溝通,亦因為有我們作後盾,和談終有成果。有時信任比作戰來得重要。」
當日他參與維和部隊在伊拉克要跟當地團體結為盟友,今天主理McKinney Rogers大力開拓新興市場,也要招聘當地人才,融入當地文化。其企業1999年成立後一直以英美為基地,在美國有40個主要客戶,佔公司業務約六成;近3年開拓亞洲市場,在區內有約12個主要客戶。目前McKinney Rogers在全球有10個辦公室,亞洲區的3個分別在日本、馬來西亞和香港,他去年上任新任務之一要透過香港辦公室,開拓內地市場,訪問當日就有一位操流利英語和普通話的來自台灣的職員伴隨在側。
追求勝利 勿忘社責
要新生代為國家奉獻,或也有人願意;但要被指奉行個人主義、桀傲不馴的八十後、九十後為企業奉獻,會否有點不切實際?他擰擰頭說,「再自我的人,都不會想輸吧!只要你有清晰的目標,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你就會對工作產生熱情。我帶領的士兵中有不少新生代,他們的表現不比他們的祖父在二戰中遜色!」但他認同企業要提升號召力,除了要當「The Winning Team」,還要留意企業社會責任,「沒有人會願意為自私鬼奉獻!」
雖然伊拉克戰爭已落幕,他也已棄戎從商,但他早前仍要參與英國的伊拉克戰爭聽證會,「他們問得十分細緻,問了我許多從沒想過的問題,許多特定的細節,如私人電郵也變成了呈作證供,我想這是種進步。」他指聆訊和去年發生的維基解密事件都說明公眾對真相的追求日益熱切,這也是大型企業即將面對的挑戰。
將軍出征 妻上街反戰
行軍數十年的Sir Robert Fry連碩士的研究也是「戰爭理論」,研究對象之一是早在2,500年前就寫下《孫子兵法》的孫武,「他提出的理論領先西方上千年,作戰是談謀略而非軍隊!」他最欣賞的一句是「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雖然曾參與多次軍事行動,他自言絕非好戰者,曾擔任伊拉克戰爭中聯軍副司令的他形容,參戰是個困難的決定,「以當時認為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的判斷,採取軍事行動是必須的。」事實上,當他在國防部策劃軍事行動,他的太太正走在倫敦街頭大力反戰,分歧一度令其家庭關係緊張,「那時的確不易過,但她是一位獨立女性,她有她的主張,而我也有我的責任。」
在多年戎馬生涯中,他最難忘的並非這驚險矛盾的伊拉克戰爭,而是九十年代第一次海灣戰爭(Gulf War)中,他初次走到伊拉克北部,給予當地的庫爾德人(Kurdish)軍事援助,「我仍然記得當時戰場上的情景,被救助者的神情,當軍人難免刻苦,但我只記?最好的。」
----------------------------------
Mission Leadership 5部曲
商業表現顧問公司McKinney Rogers將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作戰和領導將領的守則放商業運作,總結出「Mission Leadership」模式。
第1步 任務策劃
首先要按企業處境,定下清晰的遠景,明確的目標,交代的內容宜短不宜長,用語要簡單
第2步 任務分析
把任務細分成不同時期的階段性任務,再分拆訂明為不同部門、不同職級員工要做甚麼,讓所有員工也能掌握,確保各人工作方向一樣,步伐一致
第3步 建立高效團隊
透過密集的訓練去提升員工的作戰技巧、工作習慣、領導水平,在學習和分享中激勵士氣、團結軍心
第4步 運作綵排
透過壓力測試,考驗團隊的運作計劃和執行能力,增進員工的自信
第5步 任務領導儀表
McKinney Rogers會替企業透過網上工具,建立「行軍圖」,員工要定時更新工作進度,上司便能隨時掌握不同部門步伐,確保員工步伐不但一致,而且精準,鼓勵內部良性競爭
﹏﹏﹏﹏﹏﹏﹏﹏﹏﹏﹏﹏﹏﹏﹏﹏﹏﹏
弗賴伊爵士 Sir Robert Fry Profile
˙已婚,育有2女
˙畢業於英國巴斯大學經濟系,其後於King's College London修讀戰爭研究碩士
˙現為牛津大學訪問學人
商業生涯:
˙2010年5月出任商業表現顧問公司McKinney Rogers主席,目前仍是HP 和多間防衛企業和銀行的顧問
˙2007年7月加入惠普防衛(HP Defence &Security),離職前擔任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副主席
軍事生涯:
˙2006年擔任伊拉克戰爭的聯軍副司令(Deputy Commanding General of Coalition Forces),同年獲授美軍勛章(US Legion of Merit)
˙2005年獲授為英國二級爵士勛章(Knight Commander, Order of the Bath)
˙2003年被任命為英國國防部行動總監(Director of Operations, Ministry of Defence)
˙2001年被任為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將級指揮官(Commandant General, Royal Marines)
˙1997年成為海軍參謀主任(Director of Naval Staff, Ministry of Defence)
杜 Sir×青雲奪命習作 蠱惑仔都玩股
1 :
GS(14)@2011-10-05 19:15:5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79&art_id=15671062
蘋:據聞杜 Sir這戲叫《奪命金》,多少是因為入行 30周年,戲名回應你首部執導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
杜:當年拍《復仇》時因為歐洲人很喜歡《放逐》,他們說要投資一部一樣的,叫我盡量不要改變內容風格,但拍到一半我就覺得是不是太多呢?是時候想想我的電影日後該怎樣。《奪命金》本來另有戲名。適逢 08年是我入行 30年,這是不是該在此片中反思呢?電影我拍過很多,商業的也不少,有些是習作,但再下來必須要有個 Solution……意思是有些電影只是習作而已,練習過後,我要弄點甚麼出來?當時我想首先要離開槍戰及動作,我不想再拍槍戰場面──這種非真實世界。而《奪命金》就是我以後決定要做的,它實淨一點,真實一點,但它也讓大家看不到杜琪峯電影的痕迹。我相信這電影未上畫之前,若沒有人知道導演是誰的話,沒有人會猜到導演是杜琪峯!
劉:哈哈哈,是(杜琪峯)的話剪咗啦!
杜:杜琪峯電影,無理由在銀行裏拍這麼多,空間咁細,鏡頭又是靜止的。電影其實是一種轉化來的。
蘋:你意思是要拋下一切,再尋找一點新意思?
杜:未必要拋下固有想法,但必須有新的想法。
蘋:青雲有沒有覺得這次很不同?
劉:我在首映看了 15分鐘,都沒辦法相信這是杜琪峯拍的。這個好難!你要放下固有想法,好難!開首阿詩(何韻詩)的戲,連軌都沒有用,好神奇!直至看到我自己出場,我才相信這可能是阿杜拍的。若是從前,好多都剪走了。相反,他就是不剪,讓你看到這個人在那個空間裏面。
賭博城市
蘋:杜 Sir為甚麼找青雲演蠱惑仔?
杜:我想要找一個人鎮得住整部戲。劇本這樣寫,演員本身好重要,因為好「責界」,如果大家鬥誇張就死得!我只是要一個性格,若不找一個有份量的演員,不行!其他演員都較新,得花時間在其他演員身上。而青雲是個很實淨的演員,我便找他壓陣。這次,我想寫連蠱惑仔都去玩股票,黑社會都不務正業時,還有誰會正經做事?
蘋:青雲,杜 Sir怎向你解釋這戲這角色?
劉:他會講劇情,但更多是他怎看這世界,他的經濟理念等,反而不是主力去講故事。他意思是好多人去投資,但又不知自己買了些甚麼。我的看法是,整個世界都如此,你無得揀!你必須在投資世界去做一些抉擇。
蘋:我看了電影,覺得它社會性好強,電影十分憤怒,杜 Sir是有話想說吧!
杜:(笑)問題也不只是發生在這次金融海嘯上。香港一直被說是櫃員機,任意被人提款。我們是重要金融城市,但香港人適應這種遊戲,適應得好慘,到了某個時刻,已忘記了我們原本是誰。戲名英文叫《 Life Without Principle》,我看到兩個問題,一是我們原本是貪婪的,二是政府在樓價上、港元掛鈎問題上,令這城市變得充滿賭博性。但為何沒有人 Alert(提警示)?是否要待它爆了,再回到 03年的痛苦?每個人原本都堅守到,但最後都淪陷!就算黑社會這個協調人物(劉飾的阿豹),好好哋做黑社會咪算囉,做乜要搞上股票?他買的方法就是「莊定閒」,好像去麻雀館,根本市民就是當股票是麻雀館,而忘了股票本來的意義──在好的股票上增值,到需要時取出來用,這本意是好的。
香港有兩個炸彈
蘋:電影談的又不只是股票。
杜:另一個是樓價。地產商不斷谷樓價,它原本是 50年後才到這個水位的,你要十年內到,係咪想佢快啲死?問題是好多人追唔到樓價,那政府是不是該多建點公屋、居屋?當大家追不上,就會驚,當一個人無信心時就會亂來,例如戲中胡杏兒(瘋狂想着買樓)。點解咁多人罵政府呢?總離不開跟經濟,香港人好少人鬧政府服務的,講廉潔,港府稱霸全球,但那兩個問題它就是搞不好!你怎可以容許地產商一路迫下去,他們已經好有錢,十世都使唔晒,但他們今天買塊地,翌日就賺錢了!政府說六大支柱,講出來無得頂,但有無做過先?靠晒地產,我們沒辦法不被它拖着走。如果建立醫療、檢測與認證,很好,大陸人來港產子,為何不好?好!多建醫院囉!這就證明香港醫生一流,一旦這些產業發展起來,那兩個炸彈(地產/金融)才不會越拖越大。如今我們被「染色」了,那還有甚麼 Principle(原則)可言?
蘋:你指的 Principle是指人性守不住原則?
杜:戲內有兩種 Principle,一是個人原則,二是指你的「本金」。戲中蘇杏璇兩者都守不住,就是因為這體系。
蘋:杜 Sir找青雲談時,是否都會談這些?青雲又是否如杜 Sir一樣咁社會性?
劉:他會談,但不是一次過談這麼多囉,哈哈。我這人沒這麼社會性,看世界也沒有這麼清晰,某程度上我是阿豹(戲中角色),看事物單純一點。我看,這世界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甚麼大改變,若有一天這世界不再屈你去投資,那一定是出現了一些事情。
電影最大的影響力
蘋:很巧合,青雲你近期的兩部電影,《奪命金》與《竊聽風雲 2》都談股票,也很有社會訊息……
杜:其實當你讀報,不同文章都在罵香港金融市場變成了賭場。當人人都在講,這一定是個問題了。例如當年電影拍《橫財三千萬》,社會上的氣氛,就是人人都在幻想這些東西。
蘋:杜 Sir,我讀到你在另一訪問中,談到未來一段時間作品會走向「文學性」一點?
杜:七、八年前,我在思考電影最大的影響力是怎樣。我思考的是留下來的電影,一直有人看的是甚麼電影,答案是文學性的作品比較多,它們比較容易成為經典。作為一個導演,就是要邁向這歷程,你不會追求科技或票房。《奪命金》算是習作裏面,較成熟一點的作品,談真實社會的感受,非 Dramatic(戲劇性)的東西,在正常生活裏面找到一點值得感動的地方。
蘋:投資幾千萬去拍一個嶄新的東西,可感覺冒險?
杜:我跟老闆說,你畀我拍,就不要管我拍甚麼。這部戲是商業還是非商業片?我會說它不是純商業。但我的習作,蝕錢的機會好低,雖然這一套我還未知。隨着成本一直上升時,當然會出現很多問題,但這不是我最考慮的,我關心的是有人畀機會我去拍,我就去拍好它。但大家要清楚講明,大家要些甚麼。
蘋:青雲,這部戲拍了兩年半,算長吧?
劉:算呀,我沒有這個經驗,現下總算有了。一般我拍的戲兩三個月。杜生的戲,最長《十萬火急》時拍過九個月。
杜:不,那拍了六個月吧。《暗戰》也拍得比較久。
蘋:這齣戲為何拍得較長時間?
杜:中間我未諗到囉。
蘋:會不會覺得當時開拍是想回應金融風暴,現在放得久了一點?
杜:金融風暴未完的。我預計最差的情況在 2013甚至 15年,因為它還未爆落去嘛。現在透支了這麼多錢,而美國每年赤字咁犀利,錢從何來?你以為印銀紙能解決問題嗎?如果能,國民黨時代就不用人人托住麻包袋的銀紙去買嘢啦。而美國的失業率還未見底,歐債危機又未解決。叫希臘去還錢?這輩子都還不清。美國欠債十幾萬億,怎翻身呢?除非打仗啦,可以洗牌再來。我看現下要迷失十年左右囉,日本迷失了二十年。仲未有耐。
2 :
GS(14)@2011-10-05 19:16:14http://columns.etnet.com.hk/colu ... pecialfeatures/6544
老馬有火 杜琪峯
3 :
龍生(798)@2011-10-05 23:38:06睇完先評論
好似就黎有得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