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兵與水 Android vs iPhone – 中局轉殘,兩極分化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2/10/31/android-vs-iphone-%E4%B8%AD%E5%B1%80%E8%BD%89%E6%AE%98%EF%BC%8C%E5%85%A9%E6%A5%B5%E5%88%86%E5%8C%96/

Android vs iPhone, 戰至第四年, 兩大系統幾近壟斷了Smartphone 市場,Google 分得的好處不多,反而益左Samsung這個硬企巨企。 Samsung 同 iPhone 可說完全吃掉了整個高端市場[$5000+]

目前,Samsung + Apple 每季大約賣 1.3億部手機… 5000元左右的,應該佔40-50%左右。不過,現在連Nexus 4 也只賣$ 3000,我估高端手機的整體售價,應該要下降了,問題是降多少。

HTC和LG 由於之前太多失敗之作,已難爭高端市場。只能在中/低價市場爭高下。

問題是,Smartphone 硬件的普及和降價,讓土豪品牌可以低價競爭 — 內地的小米,ZTE/華為新推的四核手機,不過1000-2000 人仔左右,已經是山寨價 — 而且品質不差,中價市場的HTC和LG也不能貴太多罷?但出貨量在下降,怎麼賺錢?

低價市場的山寨機,在硬件跌價後,品質也上來了,這一檔市場,已無品牌機插手之地。

剛加入戰團的 MS,由於整合了Windows OS, 應該可以分一杯,不知能養活Asus / 聯想/ HTC 否?

從PC 到普通手機到 Smartphone, cycle 愈來愈短,明年應該會有公司退出Smartphone 市場了!

這就是Smartphone的M型社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76

網購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2/11/20/%E7%B6%B2%E8%B3%BC/

實店購物的流程:

顧客:Home –交通–> 商店 [挑選商品-->買貨-->付款] –送貨 or 自取–>Home

零售商:[投錢]挑地點開店 —->[投錢]押貨 —->顧客下單 —-> 收款 [--送貨-->]–>[回款]

網購的流程:

顧客:Home –打開電腦/手機–> 網店 [挑選商品-->買貨-->付款] –送貨–>Home

零售商:[投錢]挑網站開店 —->[投錢]押貨 —->顧客下單 —-> 收款 –送貨–>[顧客確認收貨]–>[回款]

——————————————————————–

從流程看,網購對消費者很有利。除了省卻來回交通時間,取貨的麻煩,以及格價的不便,而且像淘寶等地方更是貨到才付款,還有退款保證。價格方面也比較優惠[起碼可以維持一段不短的時間]。最難的一個 hurdle, consumer experience,在以上種種方便的驅便之下,約得愈來愈不重要,還有一點,就是網購可以看到的產品評語,比任何其他渠道都要多[雖然不一定準確],較難給人騙,得益最大的,是消費者。

零售商方面,由於鋪租成本較低,物流則外判給第三方,固定成本下降了。另一方面,在強勢的網購商場擺檔看似不愁人流,但由於版面限制也不是輕易曝光給顧客,而這個marketing的能力完全掌握在網購公司手上,在實體店,只要你有間鋪,還是可以收一點marketing 之效,網店則要靠打價格、口碑或者網商主人的promotional tool..  由於entry barrier 不高,競爭大,容易比較質量,也不是十分好做! 由於有口碑效應,小商家還是可以由此慢慢打上去,做大自己盤生意。

網購令實體店變成 showroom, 用家在實體店看到一部Sony TV很喜歡,馬上就可以上網格價下單,可能是在Bestbuy買,可能是Costco,實體店的生意怎會不降?  但鋪租還是要交!依稀可見,實體零售商是受害者。

生產商方面,網購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讓完全直銷變成可能,可以通吃生產->零售各層的利潤。只要貨品品質好,marketing做得好,是一個很好的快速銷售平台!所以是受惠者。

網購商場的 bargaining power 很強, scalability 比實體店高,而增長強勁,看來比零售商、生產商都要受惠。在虛擬世界,競爭集中在product mix, marketing 和軟件能力,以及網購的規則是否對消費者有利。淘寶讓大眾消費者感受到無上的保障,其他平台要競爭,只能死跟,沒甚麼differentiation. Product Mix 只要有人流,一定引到店鋪進註,也不是問題。所以真正的競爭是在 Marketing 和軟件。 前者可以靠”慣性收視”優勢,後者隨時被後起之秀攻破。

說了這麼多,我想講,QQ財力雄厚,可以搞倉儲物流。又有慣性收視,強大的廣告平台,一流的軟件工程師,天時人和已齊。搞網購,只要肯燒幾年錢,應該KO京東/當當,成為Top 2。又看今次看得準不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92

網購 (二) – 網購與速遞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2/11/22/%E7%B6%B2%E8%B3%BC-%E4%BA%8C-%E7%B6%B2%E8%B3%BC%E8%88%87%E9%80%9F%E9%81%9E/

網售和零售的最大分別,就是對實體店的租務需求減少。香港各大電腦商場的”吉”鋪有上升趨勢,正是反映這個現象。 店鋪租值下跌的現象,不會即時浮現,卻是長期兼持久,不可少看也。

其次,網購改變的物流流向。以往,貨物由消費者直接帶回家,無需額外運輸,現在則要逐件逐件運到消費者手上,送貨量肯定比以前大增,這直接導致速遞業的爆發性增長。另一方面,為了減省運費,用家會減少採購商家的數量,將訂單慢慢集中在一些評價較佳的商家。不過,目前網商競爭激烈,時有價格戰,所以還不是問題,行業增長的力道遠比訂單集中的力道大,速遞業傾向高增長,會繼續創造就業,貨倉、”驛站”等需求看漲。商鋪的租值則逐漸下跌。

大型商品家電、家俬等不能速遞,就跟速遞無關了。

就是對物流服務[主要是速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93

哲思(1) – 破惘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2/12/16/%E5%93%B2%E6%80%9D1-%E7%A0%B4%E6%83%98/

市人云:2012年12月21日是瑪雅曆法中記載的末日。

實情是:2012年12月22日是瑪雅曆法中記載New Era的開始,21日是 end of a cycle, 和中國的過了一個甲子差不多意思。

可是,市人對事實沒有興趣,不去深究,只記得2012是瑪雅末日。當21日過後,發覺世界如常,市人一定會說:”瑪雅文明無料到”。

誰無料到呢?

———————–

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因此,我必須面對自己的脊椎痛。

其實,說是脊椎痛並不準確,因為,它的病徵,有痛痺酸麻脹木,肌肉拉緊變形,頭暈面青,血壓異常等。而且每個病人的感覺都不一樣。十年前我照X光片,得知自己胸椎和腰椎間盤輕微退化,後來衍生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曾經嘗試同身邊親朋解說,但很快就知道沒有用 — 一來很難找到適合的語言去形容,二來,沒有相關經歷的人跟本無可能理解。講出來,除了浪費口水,讓人覺得,你知道他關心你,僅此而矣。

病尚且難言,何況是抽象的神/佛/仙/天堂/地獄/道?

語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我們思考,很多時受到語言的框框所限,以為無法用言語去講解,就是迷信、不科學。

誰不科學呢?

———————–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 Life of Pi。

Pi 漂流穫救,保險公司的人員問他:到底發生甚麼事?Pi 說了兩個故事。故事A,奇幻,說Pi 和幾隻動物上了船,最後死剩一隻老虎,同舟共濟之最後穫救,故事B,說四個人坐救生船,互相殘殺以奪食物,最後剩下Pi一個生存下來。殘酷而真實。

面對兩個不同的版本,保除人員最初說A太荒謬,但聽完B後,還是選了A。

真假不重要,人總是較願意相信自己喜歡的版本。

So, where’s reality?

———————–

以上幾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經常出現,自己當然也會犯。靜心下來,就不難發現,我們認知的現實,和現實總是有距離,而這個距離有多遠,視乎我們有多客觀。我們是否客觀,被喜好左右。喜歡的,會偏樂觀或美好,不喜歡的,偏悲觀或不好。

突破喜惡,才有可能看到客觀的世界。

突破喜惡,某程度上就是將自我消融,等於是”觀察者”消失,也沒有”主客”的相對慨念。被觀察者由於不被影響,將現出其本來的客觀面目。

宗教和科學,其實不很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92

網購(四): 回 Cat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3/05/14/%E7%B6%B2%E8%B3%BC%E4%BA%8C-%E5%9B%9E-cat/

Cat, 很久沒上來了!這個博已經半放棄…嘿嘿。

你指的是網店店主不一定賺到錢,我指的是網購已成大趨勢,其實沒有衝突,跟本是同時存在的事。

網購帶來的Channel diversion 是肯定的,而且有毀滅性。中國已有7-8% retail sales 係經網購。而這個趨勢正在加速。這個跟小商家賺不賺到錢,其實關係不大。offline retail 一樣好多人賺唔到錢,一樣係邊度有客邊度就有人開鋪!

早期的淘寶 (ebay一樣) 較少高價貨物,但現在連 季尾 Amarni suit, Coach 手袋,都有得賣,而且幫襯的大有人在。 中國還有家唯品會,專做write-off 中/高檔牌子貨,去年9-12月 就賣了24億元貨。全部 online 做。增長率係2倍。

淘寶的評語固然不能盡信,但冇所謂。點解?因為貨到你手上,驗完,你再在網上確認,賣家先收到錢。退貨退款,雖然麻煩,但係做到。反而香港 99% 鋪頭都做唔到!

淘寶經商,賣家驚過你,因為一個劣評,佢地可能乜野人都唔會再幫襯。這是消費者大哂的世界,所以這麼流行,絕對唔係因為得個平字。佢係用制度去減少/解決左內地”信任”這個重要的問題。

我很多朋友做 iBank, 幾百萬年薪,香港人大陸人都有,都有用淘寶。想不到吧?
可能你會覺得 Cheap, 但上面確有好多東西在外面不易找到。我建議你開個戶口玩下,試試淘寶的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5

網絡時代的新生活方式 麥博 Mak Blog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13/07/04/%E7%B6%B2%E7%B5%A1%E6%99%82%E4%BB%A3%E7%9A%84%E6%96%B0%E7%94%9F%E6%B4%BB%E6%96%B9%E5%BC%8F/

朝早開手機,睇下whatsapp 有乜訊息,昨晚有冇email?  跟住擦牙洗面

搞完,開新聞 app 看看 headlines. 下載經濟日報上車睇。一落樓,套上耳機聽電台廣播,偶然也聽聽新下載的音樂檔。

內地朋友叫我裝Wechat。咦,又幾過癮,訂了幾個公眾賬號。今日開始,可以用Wechat 的招行公眾號做簡單的網上銀行。 明天或許用他來購買騰訊的QQ智能公仔。啊,當然少不得訂幾個自媒體看看。國內的IT自媒體,資料快、多、準。香港也有不少優惠。Pacific Coffee 就送過贈飲券。

但係老友。國內的神人竟然想出用三角定位的方法,透過Wechat 準確找出朋友的位置! 記緊幫小朋友裝Wechat 呀,走失左都可以找回!

返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 睇報價,login 落盤。掃News,吹水。對了,公司用的是Symantec, Antivir, AVG 等外國掃毒軟件。 我一度傾倒於強大的360:掃毒快,也殺得多。不過呢?原來360自己是一個 Trojan Program,偷取用戶資料

聽說百度的工程師自己做了個 isolated server 測試,360 的瀏覽器會將你的瀏覽歷程送回他內部快取。 一般網站只是拿你的cookies,這個可以disable的。 但整個網頁瀏覽紀錄拿去,就無法disable 了,只能uninstall 了事。

你Check 下部手機,到底有多少個 App 拿到過份的權利呢? Android app 下載時會告訴用家,這個App 會用甚麼 Access right. 會不會拿你的contact list 需要知道你的 Location 嗎? 死火,你覺得每次都看太煩,於是大部份都是裝了就算,好像買東西時的 Terms and conditions, 從來不看。

資料,就是這樣 Leak 出去的。

現在也流行一種叫 password vault 的服務,幫你記下 login / password 的資訊,多數有做加密。他們可信嗎?也許你永不知道。我到現在,還是用貓紙來記 password, 好處是不用記,壞處是…一唔見張貓紙就大鑊鳥…

收市了,咦,家裏正好有東西壞左,去店買還是淘寶呢? 淘寶價平選擇多,三二下 click 就ok 了,大件貨還可以用集運來運費。反正是集運,順手買幾本書吧?   ok,一於一路食Tea 一路用手機買。

於是商務三聯少左生意,地鐵也少左生意。

———————————-

其實我想講,mobile internet 年代,已經番唔到轉頭。但係當中的 Security Risk, 卻是幾何級上升。 在方便之餘,真係要建立一套新既生活方式,儘量保障自己的個人私隱。 

儘量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88

蘋影話:《嚇鬼阿嫂》 (Pee Mak Phrakanong) 唔夠嚇鬼 但幾過癮 仰止

1 : GS(14)@2013-05-22 13:10: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0522/18267346
                              
                                                                                                                                                                                                                                                                    別忘記彭氏兄弟是來自泰國,到處是佛像的國家,信得眾神,當然也信有鬼。泰國鬼片向來有水準,但要碰運氣,有些水準不及格的,鬼咁悶者多的是,《嚇鬼阿嫂》的班莊比辛達拿剛(Banjong Pisanthanakun)肯定不是水皮導演,只要看幾個鏡頭便知是個中高手,電影語言流暢,剪接準確。難怪在票房上爆個小冷門,這是一部非常港產片的泰國鬼片。
因為這部電影不是一部純鬼片,它還是部喜劇,雖然那四位東南西北造型老土,是必然的諧角樣子,而無論是笑話還是搞笑動作,幾乎都是編劇字典內已經有的,隨時可以拿來用,卻頗有點新意,尤其結局更是非常樂觀,是同類電影少有的。
男主角馬里奧梅爾不知何許人也,卻勝在頗英俊兼儍更更,對於老婆矢志不移的愛情有足夠的說服力,所以當人鬼相認時還是頗感人。
我已經不知道究竟用甚麼方法可以把我嚇死,我指的是電影或者電視,對於這類電影要不是五窮六絕,沒有電影可選,才不會購票入場。也許對於其他觀眾看來這部電影很驚嚇,對於我則沒有甚麼值得一談的,尤其是每次嚇人後,四儍便出來插科打諢,令你減低驚嚇度。我幾乎認為這是少有的兒童可以觀看的鬼片。
一個在戰場受了重傷竟然不死的男人,在戰場上已不斷地說十分掛念老婆,若在戰爭中死去便不值得了。結果他果然活着回家,並跟四個戰友一起返到原來的小鎮。但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看見一間屋的牆,然後鏡頭向右移動,看到一個簡陋的房內,一個女子大着肚子,按着腹部狀甚辛苦,血自她的腿流下來,她終於倒下,把地上的油燈碰到地上,燈滅了,一片漆黑。
任何觀眾都認為她死了,這將是個老土的人鬼情電影。導演怕你亂猜,中斷來個猜猜誰是真鬼的橋段,令影片多了一個有趣的轉折。
誰是真鬼不重要,這部片未至鬼咁好看,卻是娛樂性到位的電影。今天晚上深夜我也打算站在鏡前,背向它,從自己的胯下看看鏡中的自己到底是不是鬼,我會是自己死了也不知道嗎?
撰文:仰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