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更新了深高速的中報。整理了近期的跟蹤數據。高速公路、航空公司、機場還有快遞數據。快遞數據中,山西省的數據很是奇怪,給郵政局打電話想問一下沒打通。
把ProLogis的1997年年報仔細過了一遍,後面年報就有數,可以快速過數了。這才察覺1996和1997年年報中沒有見過租金數據。每個城市的地產項目給了包括出租率、面積和投資額甚至抵押貸款數據,就是沒有租金收入和Rent per Square Footage。管理層方面給了好幾十個人名。公司大部分都是直接投資,只有一小點點不得不通過Partnerships進行。還通過非並表的子公司對冷藏倉儲設施進行投資。
SCI focuses on three types of distribution investment markets: export/import growth markets, low cost manufacturing markets and growth distribution markets. 所以在1997年進入了歐洲的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這是交通便利的進出口重地;進入了墨西哥,這里受惠於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以及maquiladora (U.S./Mexico twin plant) program,美國公司(不限於)可以在墨西哥利用低成本進行生產然後產品運回美國或者分銷到全球各地。
今天做了鐵路新聞周報。
繼續整理了ProLogis的1998-2000的10K表。
1998年收購了一家REIT,Meridian Industrial Trust,業務主要在美國國內;為了配合客戶的擴張,收購了三家歐洲的冷藏倉儲設施公司;正式由SCI更名為ProLogis。
1999-2000年相繼成立了四個Ventures,北美三個,歐洲一個。成立後相繼註入資產,回流資金。
2001年年初宣布股票回購計劃,同時回購B類優先股。公司曾提到說不希望依靠舉債和發股融資。還是希望通過建設物業、穩定出租、註入Fund回收資金這種模式以及物業自營獲得穩定租金以及管理費等方式實現正循環增長吧。
今天做了德國新聞翻譯。上港集團竟然複牌了,員工持股計劃。
繼續看燕塘乳業的資料,
不知道這個自產奶的成本是怎麽確定啊。看了點新聞,說最佳奶源地在北方,廣東地區奶牛數量不多,當地乳企相當一部分原料奶都需要外購,且部分是通過拿奶粉兌水還原,就是所謂的還原奶。
另外華南地區的鮮奶價格與北方的趨勢貌似相反。北方鮮奶采購價格頻頻跳水,華南地區鮮奶價格一路上漲。除了供求方面的影響外,還有就是行業一般在年底與牧場簽訂收購協議,未來一年的價格先行確定。公司在2014年開始在天津采購原料奶也是出於兩個原因吧。
感覺這個汕頭和湛江的兩個公司很一般。汕頭就是充數的,湛江這個不到3萬噸的產能。目前整體產能利用率在接近90%,募集資金項目直接打到近20萬噸,步子還是邁的挺大的。
公司質量方面新聞上還是爆了很多問題的,但是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只字未提,只說2008年行業風波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這倒是真的,廣東乳企好像這次質量集體過關。但是客戶體驗好像很差,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也是非常低,這方面的投入不足對這種嚴重依賴單一市場的當地小公司形象不太好吧。
公司算是很早就籌謀上市了吧,一方面可以融資,另一方面也是想努力逃脫被行業巨頭收購的危險。
管理層和股東方面,感覺沒有核心靈魂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