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經濟複蘇乏力,深陷負利率無法自拔的大背景下,德國最大商業銀行——德意誌銀行(下稱“德銀”)近期因金融危機前出售住房貸款抵押支持證券(RMBS)被美國司法部開出140億美元天價罰單,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投資者擔憂情緒已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市場。
從目前情況來看,德銀與美國司法部間的談判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某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眼下討論和解金規模還為時尚早。“美國司法部只是給出了一個談判起步方案,司法部也請德銀接下來提交一個反對方案。所以德銀和美國司法部的談判只是剛剛開始。“
第一財經記者整理發現,目前已有五家美資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和高盛)就金融危機前出售RMBS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和解金額平均約為32億美元,與這幾家銀行相比,德銀RMBS的發行和承銷規模相對較小,因此140億美元罰款實屬“天價”。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除德銀外,仍有五家歐洲銀行尚未就RMBS與美國司法部展開和解談判,對於已不堪重負的歐洲銀行業而言,屆時恐又將掀起一輪新的震蕩。
德銀天價罰單雪上加霜
9月15日,德意誌銀行證實,該行已針對2005年至2007年間RMBS的發行和承銷業務與美國司法部展開民事和解談判,美國司法部提出約140億美元的和解金額。
此前,法國巴黎銀行曾收到89.7億美元巨額罰款,創下美國司法部向歐洲銀行業開出的最高罰單紀錄,而此次一旦140億美元罰單成真,德銀將刷新法國巴黎銀行創下的紀錄。
但據業內普遍預計,德銀最終支付金額將接近於其他銀行在同類處罰中支付的金額,其規模應遠遠低於140億美元。
美國司法部調查這些銀行並開出巨額罰單主要因為,銀行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向客戶兜售次貸債券時忽略了提示風險——次貸債券是高風險債券,相對應的房貸借款人不能償還貸款是大概率事件。
上周德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無意以接近這一數字的任何水平就潛在的民事指控達成和解”。 德國財政部發言人9月16日也提出,在公平對待的基礎上,預計此協商將會有公正的結果。
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整個談判尚處於初級階段,美國司法部只是給出了罰款金額的提議,通常雙方都會經過漫長的“討價還價”,才能最終得出結果。
“預計美國司法部與德銀就罰款一事達成最終協議需要比以往更加漫長的時間,因為考慮到美國大選等因素影響,誰也無法給出一個大概的時間進度。”該人士對本報記者說道。
目前,對於市場最為關心的罰款金額,該人士對於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以往因出售RMBS而遭遇處罰的銀行來看,罰款金額大多在20億-50億美元,與這些銀行相比,德銀RMBS的發行量較小。”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金融危機前,德銀約發行RMBS共計840億美元,某美資銀行則發行約7800億美元RMBS,2014年該美資銀行已經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約50億美元和解金的協議,相較之下,美國司法部向德銀開出的140億美元罰單,仍有很大“砍價”空間。
值得註意的是,對於近年來收入明顯下滑、股價持續走低的德銀而言,美國司法部開出得罰單無疑是雪上加霜,德銀將如何支付這筆巨款,也引發市場熱議。
德意誌銀行表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行在訴訟方面的計提是55億歐元(約合62億美元),目前風險水平和資本結構均處在非常穩健的歷史水平。但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Andrew Lim則分析稱,即使德銀擁有足夠的撥備來覆蓋與美國司法部的和解金,德銀仍可能面臨嚴重的資本不足問題。
為了擴充資本金,9月20日某知情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德銀或將考慮啟用複合型貸款抵押證券(CLO),進行企業貸款證券化。“近年來德銀一直以此管理企業貸款風險,去年德銀以類似方式進行證券化的貸款規模達到55億美元。”
目前投資者對於德銀即將面臨的窘況的擔憂仍在繼續發酵,9月19日美股收盤,德銀股價下跌3.06%,逼近歷史最低水平。今年以來,該行股價累計跌幅已達47%。
歐洲銀行業風險從未遠離
近年來,歐洲銀行業“慘淡”的經營狀況早已引發市場關註,尤其是在英國公投意外退歐後,歐洲銀行股跌幅刷新歷史記錄, 6月24日當天整體下挫17.4%。其中,巴克萊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股價一度下跌逾30%,法國興業銀行跌25%,德意誌銀行下跌約18%。這一暴跌情況直到6月28日才有所好轉。
此後,投資者對於歐洲銀行業違約風險的擔憂快速飆升,唯恐其成為下一輪全球金融風險的源頭。
高盛此前預計,由於英國退歐公投帶來的波動,將導致歐洲銀行業在2018年前收入大幅減少320億歐元,利潤較此前下降11%。在歐元區,高盛預計德國銀行業受退歐影響最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以及北歐的銀行業受影響相對較小。
在“傷痕累累”的歐洲銀行業中,德銀無疑是重災區。盡管搬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仍不乏業內人士擔憂德銀是否會成為“第二個雷曼”。當年,雷曼在倒閉前並沒有明顯跡象,其在宣布巨虧39億美元後的一星期內立即申請了破產保護,雷曼帝國的崩塌似乎發生在一瞬間,在某種程度上引燃了震驚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機。
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發布針對德國的《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在全球主要銀行中,德銀似乎已經成為系統性風險最重要的凈貢獻者,其次是匯豐銀行和瑞士信貸。
而同一時間,美聯儲公布的年度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也顯示,德銀與桑坦德銀行兩家歐洲銀行未能通過“考核”。
IMF認為,像德銀這樣對於全球系統性風險具有重要影響的銀行,需要更加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加強監管,密切監控跨境風險,以及培養對於新的解決機制的快速應對能力。
作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德銀並沒有坐以待斃,該行近年來一直在“斷臂求生”。
此前,一位接近德銀的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行在3年前啟動的成本削減計劃已初見成效,近日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對德銀進行考核後認為,該行的經營狀況“完全在軌道上”。雖然2015年德銀巨虧68億歐元(約合76億美元),成為7年來首次虧損,但去年該行在亞洲地區營收則大漲14%至44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毫無疑問,亞洲區將成為該行未來全球戰略部署的重中之重。
12月12日消息,據路透報道稱,英國付費電視公司Sky的一位大股東對路透記者表示,將投票反對福克斯(FOXA.O)的140億美元收購案。同時另一位股東則表示,對收購出價不滿意。
傳媒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的福克斯周五提出以每股10.75英鎊現金收購Sky的61%股權,這次他第二次企圖買下不在自己手中的這部分Sky股權,並已獲得Sky獨立董事們的支持。五年前默多克就打算買下不在自己手中的這部分Sky股權,但因一樁政治醜聞而化為泡影。
該不願具名的股東是Sky前50大股東之一,認為出價“過低”。“如果結果是目前的形式,我們將投下反對票,而且已經告訴公司會如此,”該投資人表示,“獨立董事們絕對會辜負了少數股東。”
了解內情的人士稱,英國在6月公投中決定脫離歐盟,英鎊兌美元貶值約14%,Sky股價也是暴跌,吸引福克斯再次出手。
拿下Sky,福克斯將可以掌控英國、愛爾蘭、奧地利、德國和意大利約2,200萬家庭的付費電視網絡。Sky自身也制作一些包括新聞和體育在內的內容節目,除此之外這項交易還可以讓福克斯完全擁有在歐洲的播放平臺。
6月8日,螞蟻金服對外宣布新一輪融資,融資總金額140億美元。這輪融資對螞蟻金服的估值超1500億美元。
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銀湖投資、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T. Rowe Price 旗下基金、凱雷投資集團、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全球頂尖資本成為新增的戰略投資者。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頂尖人才的招募,從而提升支付寶及其合作夥伴向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能力。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正式成立。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余額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子業務板塊。公開資料顯示,螞蟻金服於2015年7月A輪融資18.5億美元。2016年4月,B輪融資超過45億美元,由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領投。這是全球互聯網行業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當時,螞蟻金服估值已達到600億美元。
截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球,支付寶(螞蟻金服的主要業務)和合作夥伴們已經服務了約8.7億活躍用戶,其中,國內活躍用戶數已達5.52億。這是支付寶首次公布全球活躍用戶數量。
南京銀行7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證監會發審委對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公司的申請未獲得核準通過。
此前,公司擬向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共5家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96億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40億元。
事實上,這也是該行上市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上市至今,南京銀行分別通過2010年配股、2015年定增、2016年優先股發行分別募資48.64億元、80億元和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