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書摘|連載】跟德魯克學營銷09:德魯克的創業式營銷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3/56820.html

i黑馬導讀】一項產品與服務是否有價值,消費者以及能夠對消費決策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人說了算,營銷者或者供應商的看法是無足輕重的。一些營銷者認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觀點,但現實情況的確是消費者決定價值的高低。

所謂創業精神,亦稱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指把創新轉化為經濟商品與服務。不難看出,創業與營銷具有密切的關係。德魯克不僅把這種關係確定了下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書,把創業與營銷這兩種活動聯繫到了一起,闡述了兩種活動的關係。此外,他不僅認識到創業與營銷之間的關係,還總結出了一些創業式營銷(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的原則,並對這些原則進行了系統化、結構化的研究,以便進行系統性的運用。他在60年前就已經開始著手總結營銷領域的原則,當時,他得到了一些企業高管的大力支持。他們每週一次在紐約大學商學院舉辦營銷方面的講座與論壇。這群企業家非常熱衷於踐行德魯克的營銷理論,他們為檢驗德魯克的理論提供了一塊非常完美的試金石。當時,參與者除了通用電氣、IBM等大企業之外,還有一些大型銀行、圖書出版公司、製藥公司,甚至天主教的紐約主教區也參與其中。之後,在提供諮詢服務的數十年實踐中,德魯克創業式營銷原則得到了確認,不僅贏得了大公司、新興企業的歡迎,甚至工會組織、由華理克牧師創立的馬鞍峰教會以及美國女童子軍組織也對德魯克總結的創業式營銷原則予以讚賞。

德魯克:系統的創業式營銷戰略

德魯克把他的創業式營銷戰略分為四大類。他指出雖然這四類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每一類都有最佳的前提條件和最佳應用環境。這四類如下所示:

1. 主導一個新市場或新產業。

2. 開發當前未得到充分服務的市場。

3. 發現並佔領專門化的「小生境」(ecological niche)。

4. 改變一個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濟特徵。

主導一個新市場或新產業

德魯克頗有新意地把主導一個新市場或新產業稱為「孤注一擲」。這是美國內戰時期南部聯盟的一位騎兵將軍常用的制勝之策。這位將軍就是內森·貝德福德·福瑞斯特(Nathan Bedford Forrest)。他是南部聯盟中最有才能,也是最富有爭議的指揮官。在戰爭爆發之前,他曾販賣牛馬和奴隸,後成為密西西比種植園主,積累了大量財富,被公認為南部聯盟最富有的人之一。雖然他坐擁巨額財富,而且南部的美利堅聯盟國政府批准種植園主可以免服兵役,但他為了實現家鄉的獨立而毅然加入邦聯軍。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紛紛在成立志願軍之初就擔任上校等職務不一樣的是,他只是作為一名普通列兵加入邦聯軍,並在懷特堡老老實實地接受了訓練;他的上司和田納西州長都對這麼一個大人物竟然在軍隊裡擔任小兵感到十分吃驚。儘管福瑞斯特在此之前並未從事過任何軍事工作,也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和軍校教育,但他天才的組織能力和出色的戰術天賦在此時得到了完美體現,不久他就被提拔為一名軍官,僅僅在1862年這一年之內,他一路得到晉陞,從一名列兵被提拔為中校、上校,最後被提拔為準將。1863年成功襲擊北方交通線後,他被提拔為少將,這是一個非常高的級別。他是唯一一個在戰爭中從列兵晉陞為少將的人。他最著名的戰術就是「孤注一擲」。雖然他從來沒有明確說出來過,但人們都認為他是這個戰術的成功運用者。

當南部邦聯軍的另外兩位將軍問他為什麼能夠在戰鬥中幾乎戰無不勝時,他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孤注一擲,帶著優勢兵力第一個到達戰鬥地點。福瑞斯特將軍知道一切戰略的秘訣就在於集中優勢戰鬥力量,用於具有決定性的地方。要做到這一點,一個辦法就是帶著這種優勢戰鬥力量,搶在對手前面到達決定性的戰鬥地點。在營銷學上採用這種「孤注一擲」戰略,企業家的目標是領導權,或是佔領新市場,或新產業。「孤注一擲」的目標並不一定是立即建立一個大企業,雖然這是它的最終目標,但是初始時它的目標是佔據永久性的領導地位。

蘋果是如何做到的

在蘋果公司之前,不存在個人計算機市場。當時,IBM5100、王安2200、惠普9830以及Datapoint 2200等系列主導著職業和商業計算機市場,價格在5 000美元到2萬美元之間。製造這些產品的都是一些資源豐富、規模龐大的公司,其中IBM公司控制著70%的市場份額。IBM公司不僅擁有最豐富的資源和最大的營銷能力,而且還具備最優秀的研發團隊,這是毫無爭議的。當時也存在家用計算機市場,但這些計算機主要是用來打視頻遊戲的。康懋達(Commodore)、無線電器材公司和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產品都賣到500——1 000美元,主要銷售渠道是計算機商店、電子商店和百貨商品。然而,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計算機。

當時,蘋果公司的聯合創辦人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都沒有充足的資金、技術、營銷背景或經驗、開發團隊、生產設備,而且他們倆都不是大學畢業生。然而,他們卻能認識到市場需要一種價格比較低廉的、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可家用亦可商用的個人計算機。他們認識到這種市場當時是不存在的。但如果他們能夠集中必要的優勢資源,成功地開發出一款個人計算機,那麼他們兩個就能創造這樣一個個人計算機市場,並在競爭對手有能力挑戰自己之前在這個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

他們把第一個新產品命名為Apple II。之前推出的Apple I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計算機,充其量只是為其他公司的計算機充當主機而已。推出Apple II系列之後,銷售額達到了20萬美元,為了擴大銷售額,蘋果公司僱用了一批營銷人才,包括之前在英特爾公司擔任營銷經理的邁克·馬庫拉(Mike Markkula)。

到1979年,蘋果公司已經在美國擁有了500個零售商,但由於其大獲成功,有30多家企業打算進軍個人計算機領域。很多分析人士原以為蘋果公司會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逐步敗退。但不要忘了,公司採取「孤注一擲」戰略的意義就在於主導一個全新的市場,而這個市場是由蘋果公司率先開發的,當其他公司躍躍欲試的時候,它已經在那兒了。

蘋果公司在原先22 000平方英呎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0萬平方英呎的生產面積,並通過新增5個獨立分銷商拓寬了分銷渠道,零售網點大幅增加。開展業務之後不到4年,也就是蘋果公司上市的那一年,銷售額達到了2億美元,淨利潤1 200萬美元。過了一年,蘋果公司毫無爭議地坐上了個人計算機市場上的頭把交椅。從那之後,蘋果公司的發展歷程的確經歷了跌宕起伏,但誰也不能否認蘋果公司成功地運用了「孤注一擲」的戰略開闢並主導了一個新市場。

如何落實主導新市場或新產業的戰略

德魯克認為,開闢並主導新市場或新產業的戰略是風險最大的戰略,按照他的推理,只有在滿足下列條件之後才能成功地落實這個戰略。

1. 企業必須成功實現主導一個市場或產業的目標,不然就會徹底失敗。

2. 企業必須對形勢進行徹底、認真的分析和評估,不然就不可能成功。

3. 當基本的理唸成功實現之後,必須繼續進行大規模的投入,以維持領先地位。蘋果公司好幾次都差點兒栽倒在這一點上,但危機都得到了有效的管理,直到IBM進軍個人計算機市場。IBM採用的是德魯克提到的另外一個創業式營銷戰略,即「創造性模仿」。我們稍後將會對其進行研究。

4. 營銷戰略的執行者必須敢於搶在競爭對手之前系統性地降低自己產品的價格。

通過提供缺失的元素創造一個新市場

德魯克提出,通過提供缺失的元素,可以創造一個新市場,他給這個方法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攻其不備」(Hit'em where they ain't)。這個名字是從偉大的棒球球員韋·威利·基勒(Wee Willie Keeler)的名言中得到的靈感:「要贏得比賽,不見得要最高或最強壯;只要專注在別人沒注意的地方,就能贏得勝利。」他身高只有1. 6米左右,是大聯盟球隊有史以來最矮的棒球球員之一。雖然身高給他帶來了不利條件,但他大聯盟生涯第一年展現的是傲人的0.323高打擊率,創下了1898年以來的紀錄。他正是通過攻擊對手防備不到的地方,才彌補了身高的缺陷,打出了驕人的成績。

德魯克認為,在落實攻其不備戰略時,提供缺失元素有兩個基本的方式。第一個方式是模仿已經成功的人,但要採取創新的方式才能彌補缺失的元素。他借用了哈佛大學營銷學教授西奧多·萊維特的一個詞語來描述這個戰略:「創造性模仿」。第二個方式就是利用現有的不成功的產品做文章,他將這種方式稱為「柔道戰略」。換句話講,第一個戰略瞄準的是一個成功的產品,第二個戰略瞄準的是尚未成功的產品。

營銷學權威邁克·布朗(Mike Brown)建議營銷者在落實這個戰略的時候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有哪些事情是客戶一直在要求的,而我們卻還沒有提供的?

2. 客戶對我們的產品與服務有哪些意見?

3. 僱員對我們的產品與服務有哪些意見?

4. 最好的、最成功的公司為了維持客戶關係做了哪些事情?我們如何才能模仿他們?

IBM是如何進行創造性模仿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IBM的做法。個人計算機市場是蘋果公司創造並主導的,蘋果公司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在這樣一個市場上,IBM採取了創造性模仿的戰略。它是這麼做的:立即研發新的計算機和計算機操作系統,並成為了行業標竿。但IBM公司給這個市場上提供的新元素卻不是什麼佔據優勢的技術。優勢技術在蘋果公司手裡,蘋果公司掌握了很多年。IBM所做的只是開發出一款性能穩定可靠的計算機,利用自己的名聲和分銷系統,而且最重要的是,IBM的計算機允許任何人編寫軟件,這種優勢是蘋果計算機所不具備的。由於營銷戰略的成功運用,IBM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搶走了個人計算機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為什麼「柔道戰略」行得通?

德魯克認為「柔道戰略」是風險特別低的一個戰略,因為創新者雖然最先推出了一種新產品或提出一種新理念,但肯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完善之處。柔道是借力打力擊敗對手的武術。柔道有三條原則:移動、平衡、槓桿借力。這三條原則運用到商戰中有不同的戰略內涵:移動使對手失去平衡並壓制他們的最初優勢;平衡幫你與對手交戰並躲開攻擊;槓桿借力能幫你將對手打倒。當三條原則一起發揮效用時,它們會幫你擊敗任何規模的對手。創新者可能會忽視自己提出的新理念,日本人就是這樣撿起了晶體管的專利權,因為晶體管的理念最初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的,但該實驗室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他們感覺到要想把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所需要的技術只有在非常遙遠的未來才能出現。實際上並非如此。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創新者可能認為他們對其發明的產品具有充分的控制力,能夠無限期地維持較高的價格而不受後來者的挑戰。德魯克指出,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肯定會招來很多競爭者的挑戰。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創新者可能在什麼事情對客戶有價值、什麼才算高質量的問題上出差錯。一個產品的價值如何,決定者是買家,是消費者,而不是賣家。賣家有可能只顧著實現利潤最大化,而不是實現產品最優化。亨利·福特在成功地進行創新並推出T型車之後,為了維持利潤,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製造理念,即「你可以擁有任何你想要的顏色,只要它是黑色的」。但後來通用汽車公司推出了多款顏色、多種配置的汽車,這些顏色與配置都是T型車不具備的,結果福特公司那種傲慢的理念導致其喪失了40多年的市場領先地位。

發現並佔領專門化的「小生境」

德魯克提出的第三個創業式營銷戰略是發現並佔領專門化的小生境,即「利基戰略」,這與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利基營銷」(niche marketing)有異曲同工之妙。小生境指蘊含豐富市場機會但規模不大,別人不做的產品或服務。德魯克認為這個戰略與前面兩個戰略之間的區別在於,利基戰略主要側重於佔據並控制住尚未被別人佔領的位置,而不是如何去應對競爭。德魯克認為,佔據小生境可以讓營銷者完全免受競爭的衝擊,因為這個市場不是很明顯,或者潛力有限,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對於市場前景有限的產品或服務都不願意去做(如果去做,投入與產出不划算),這無疑給佔領利基市場的弱勢企業創造了極大的發展機會和生存空間。營銷者佔據這個利基市場之後,就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小生境。為了闡述佔領小生境的重要性,我要再一次提到ICS這家小公司。在計算機剛剛興起時,ICS向強大的IBM發起了進攻,但不是在IBM佔據優勢的商用計算機市場,而是教育計算機市場,這個市場雖然潛力小,但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壓力。雖然後來IBM試圖進軍教育計算機市場,但似乎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結果IBM主動選擇退出,將這個市場拱手送給了ICS。

德魯克認為,要落實「利基戰略」,有三個不同的途徑。第一個是建立「收費站」。換句話講,你控制某一種產品,競爭者如果要開展業務,就必須從你這裡採購,不然就無法開展業務。 賽拉工程公司(Sierra Engineering Company)就佔據了這樣一個位置。只有它才能生產一種獨特的閥門,這種閥門是製造飛行員氧氣呼吸面罩所必需的。任何其他公司都不具備生產能力。如果你想製造並銷售氧氣呼吸面罩,該公司就是繞不開的一個環節。

為佔據專門化的利基市場,還有另外兩個途徑:具有專業技能、進入專業市場。今天的生活分工非常細密,具有高度專門化的特徵,要想在某一個專門化的市場上獲得一種競爭者非常少的專業技能並不是難事。過去,脊椎按摩師和醫生就是通用的職業名稱,沒有細化的分類。如果你想找一個經過專業認定的上頸椎按摩師,整個美國也找不到50人。我認識的一個人為了得到這種服務,每次都要驅車幾百英里到另外一個城市,每年都要往返數次。如果你需要這項專門化的服務,可能你也得那麼做。ICS公司也是很好的例子。它佔據了一個專門化市場,如果IBM公司一心想要把ICS擠出這個市場,當然肯定也能做到,但IBM還要實現更大的目標,最後自願退出了教育計算機這個利基市場。

改變一個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濟特徵

德魯克提出的最後一個創業式營銷戰略就是改變一個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濟特徵,這個戰略不需要進行大範圍的創新。這些創新戰略具有四種類型,每一種類型的終極目標都是創造客戶。德魯克自從剛剛開始研究管理實踐起就一直提出這個主張。德魯克提出的四種戰略創新包括:

為客戶創造效用

很多年前,當我在芝加哥大學研究經濟學的時候,我就瞭解到,效用就是實用價值的簡稱,而實用價值實際上是用來衡量客戶相對滿意度的一個指標。因此,德魯克認為,要改變一個產品、市場或產業的經濟特徵,第一個著眼點就是提高其實用價值,增加客戶的滿意度。冰激凌的發展史可能就說明了這個問題。至於究竟是誰第一個提出了冰激凌的概念,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第一個專利所有者是確定無疑的:他就是一個名為伊塔洛·馬斯奧尼(Italo Marciony)的意大利裔移民,他於1903年獲得了冰激凌的專利權。在他之前,冰激凌是用玻璃杯盛放的,但有時候顧客一不小心就打碎了玻璃杯。他便發明了不容易破碎的錐形塑料容器,為了增加客戶的效用,他還規定打碎了玻璃容器的顧客可以免費再補領一份。這樣一來,他不僅為客戶創造了效用,也為自己創造了效用,因為他用塑料容器替代玻璃容器之後,縮減了提供冰激凌的成本。創造效用的途徑是無限的。比如,一家運動器材製造商可以在網絡上為其客戶提供額外的健身服務;一家餐館可以為顧客提供一杯免費的酒,使顧客獲得更加愉快、浪漫的就餐體驗;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為了方便顧客郵寄包裹,推出一款新的優先郵件小規模包裝箱,無論寄到哪兒,重量是多少,凡是國內郵件,一律是統一收費,為顧客郵寄包裹又提供了一種選擇。美國郵政提出的口號是「如果型號合適,就能運走」。

為客戶創造效用是很簡單的。你需要做的只是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問一下自己怎樣才能讓客戶獲得更多的便利和好處。

改變一個產品的定價方式

聰明的營銷者一直都善於使用定價策略,而德魯克提出的創業式營銷說得更加明確。德魯克認為,定價的依據應該是客戶的需求以及客戶要買的東西,而不是賣家銷售的東西。我們將在第20章和第21章更加詳細地考察德魯克為什麼特別強調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進行定價。個人攝影行業就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如果顧客照完相之後,把相機和膠卷也順便賣給顧客的話,會怎麼樣呢?畢竟顧客只想要照片,不想買下相機和膠卷,因此,今天人們會買一次性相機和膠卷,然後以比較低廉的價格沖洗照片。可能會有一些公司給你郵寄免費的膠卷。你拍照之後,把已曝光的膠片裝在一個信封裡,附上一張數額足以支付沖洗費用的支票,然後一同郵寄給洗照片的人,在交易完成之後,他們會再給你寄來兩卷免費的膠卷。當然,你不需要自己提前買好沖洗照片所需的光面紙,沖洗照片的人會提供的。你還可以把你的照片刻錄到CD上。隨著數碼相機之類的技術的誕生,而且由於越來越多的手機都自帶拍照功能,現在客戶的主要需求可能是如何存儲照片了。不要著急,一些公司會為你提供照片存儲服務,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免費提供的。這些公司甚至支持你把這些照片在它們那裡製作成相冊或通過電子郵件將相冊郵寄給家人和朋友。當然,光面紙和CD的費用,以及把照片印到卡片、咖啡杯等物體上的費用還是要付的,畢竟這是這些公司的贏利之源。請注意,在這個行業中,定價策略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最初是以賣方的立場定價的,比如相機費用、膠卷費用、沖洗費用等等,都需要顧客支付,但逐漸演變到以顧客立場為基礎定價。增加客戶的效用是這個戰略的關鍵。

適應客戶的社會與經濟現狀

很多營銷都說客戶是不理性的,德魯克卻說不存在這種事情,並指出營銷者必須假定客戶永遠是理性的,即便事實與營銷者的觀點相反,營銷者也必須假定客戶永遠是理性的。玫琳凱·艾施(Mary Kay Ash)是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她曾經講述了買第一輛汽車的故事。為了慶祝生日,她決定在生日當天利用積蓄買一輛新轎車。她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在買車之前認真地分析了自己的經濟狀況,研究了多個生產廠家的多個汽車型號,查遍了各種車型的標牌價格,最終確定了自己最中意的那一款汽車。無論你們是否相信,她的確買得起!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女性基本上是不買車的,所以,當她走進汽車銷售店時,唯一在場的銷售員簡直忽略了她的到來。最終,她吸引了那位銷售員的目光,但那位銷售員對待她的態度非常傲慢,以至於她提出要跟他的經理面談,卻被告知經理出去吃午飯了,一個小時後才能回來。由於要打發一個小時,她便到了附近另一家銷售商的展廳。在那裡,銷售人員對待她的態度非常好,雖然她表示「只是隨便看看」,但銷售人員依然對她非常熱情和善,結果她就買下了銷售人員向她推薦的車型。這種情況下,難道我們能說客戶是不理性的嗎?可能有點不理性的色彩,但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當我們在考慮定價策略時,請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三種產品,你不知道哪一種是最好的,而你又必須立即決定買哪個,你依據什麼判斷呢?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客戶依據價格去判斷,價格最高的就是質量最好的。這種判斷是非理性的嗎?其實並非如此。要記住,你的看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戶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

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價值

如同什麼才算高質量一樣,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也是由客戶說了算,營銷者怎麼想並不重要。明白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客戶或者機構在採購行為中所要達到的目標並不是單純地購買某項具體的產品或服務,他們為的是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或意願。這就意味著,他們購買的是價值,只要一種商品或服務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或意願,那麼它就有價值。

一些公司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增添附加功能,不惜投入數百萬美元的巨資。他們認為這些新增的功能會給客戶帶來更多價值,認為客戶會感激他們。很不幸的是,客戶並不一定認為這些新增功能代表著價值。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而言,所謂價值,可能主要是由時尚來定義的,也就是說,在當時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上,在特定的地理區位中,絕大多數同齡人喜歡什麼。符合時尚潮流的,可能就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反之則沒有。而對於這個女孩兒的母親而言,價值就是耐用性,耐用的事物才有價值。而對於這個女孩兒的父親而言,所謂價值可能就成了價格的代名詞,價格越高的事物越有價值。正因為如此,在研究定價策略時,一定要知道這項產品或服務的實際消費者是誰,能夠對購買決策施加影響的是誰,而實際出錢的又是誰。一項產品與服務是否有價值,消費者以及能夠對消費決策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人說了算,營銷者或者供應商的看法是無足輕重的。一些營銷者認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觀點,但現實情況的確是消費者決定價值的高低。

在閱讀本章時,如果你在想「等等,德魯克的創業式營銷還可以應用於不同的營銷場合」,那麼你的想法就是正確的。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剛起步的小企業,都可以考慮運用德魯克提出的創業式營銷的智慧。所有創新都需要被轉化為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商品,這是任何一個組織內的營銷者的職責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87

2014-05-09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sdk.html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1、薩拉托加事件(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事件)之後,利文斯頓的信心增強了,研究個股、研究報價紙帶只能賺些小錢,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個遊戲---從研究報價回到研究首要原則:從研究價格波動到研究基本形勢。

2、他感受到了那種掌握了真理的感覺,現在他有信心、有經驗、有財力。他在認真研究1906年的市場之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空頭市場,市場必然會下跌,於是他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於是他破產了。

3、理論正確並不能保證你的成功,因為你的實踐是錯誤的。他開始放空的太早,市場在下跌之後又反彈,很快他的錢被洗乾淨了。

成功需要理論+實踐。任何一方面錯誤都會導致失敗,就像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共產黨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正確的,但是實踐卻出了很大的問題,照搬蘇聯的經驗結果損失慘烈。再比如袁世凱,雖然他有好手段,逼清帝退位易如反掌,控制中國半壁江山,但是倒行逆施,理論方向錯誤,一樣被推翻。

 

4、研究報價紙帶是遊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適當的時機下手和堅持你的部位同樣也很重要。但我最大的發現是,一個人必須研究和評估總體情況,以便能夠預測事態發展得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089

2014-08-09 by cara《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讀後感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2v19t.html

  本週閱讀了《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一書,書很古老,1996年第一版,講的是轟動一時的英國老牌貴族商業銀行因交易員尼克·李森個人暗箱操作而破產倒閉的事情。

  80年代,亞洲經濟崛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巴林銀行順應形勢,在亞洲的金融業務也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繁榮背後,巴林銀行在亞洲的管理卻隱藏著混亂無序的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尼克李森被派到雅加達的巴林銀行分部。他憑藉自己的耐心、毅力、高超邏輯推理能力,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成功地將巴林銀行的收支差從一億英磅降低到一千萬英磅。1992年,25歲的尼克李森憑藉出色的業績出任新加坡分行期貨公司的總經理。開始時,銀行主要是通過為客戶提供期貨交易服務賺取佣金。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在頻繁的數據交易中。其手下的一位新僱員金姆·王由於誤將客戶購進20份合同執行成了賣出20份合同,由此造成公司2萬英鎊的損失。事發後,尼克·李森為了保護自己的僱員不被解僱,擅自設置了一個秘密帳88888存放這一錯誤數據,並且表面上偽造了指令已經被正確執行的假象。好心的尼克李森在月末平帳前用自己的獎金填補了這一損失,而沒有按規定向上一級匯報。

  這一先例一開,也就奠定了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基礎。在之後的時間裡,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將自己或者僱員的失誤隱藏進88888這個秘密賬戶。但是憑藉其高超的期貨交易經驗和技巧,加之一點運氣,也曾一度扭轉該秘密賬戶的虧空甚至略有盈餘。他甚至由於出色的交易操作而成為期貨、期權市場人盡皆知的神話人物。

  但是,好景不長。之後一次不經意的失誤造成了幾百萬美元的虧損,自負的他像往常一樣將該錯誤放入88888賬戶,力求在之後的交易中憑藉一人之力彌補虧空。之後的2年內,尼克李森以其高超的帳務處理技巧,欺上瞞下,躲過了上級嚴密的內部審計程序,冒著巨大的交易風險以期搏取利潤彌補已經造成的損失,但卻是事與願違,交易越做越大,也越虧越大,最終竟然給巴林銀行造成了多達兩億英磅的巨大虧空!事態已經嚴重超出了他可以控制的範圍,於是尼克·李森扔下一堆爛帳攜妻逃跑,最後落網於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他在監獄中以自傳的形式詳細描述了這幾年的交易員生涯,之後出版為該書。

  讀後,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1.首先,每一個工作者,不論是位高權重還是身處基層都應該認真仔細對待自己的工作,因為每一處細節都可能會決定一個企業的未來成敗。謹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2.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但重要的是看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如果像尼克·李森一樣,出於一種虛榮或對個人能力的自信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隱瞞損失,虛報業績,其結果只會讓損失越來越大,最終不可控制。於我們,平時應當積累技巧預防失誤的發生,即便在失誤發生之後,也應當以最快的速度發現失誤、改正它來及時止損。

  3.在尼克·李森出現第一筆交易失誤之後的幾年內,賬戶漏洞越來越大,他憑藉職務之便偽造業績、編織一個又一個謊言來欺騙上下級、銀行、審計機關、客戶,然而卻幾乎沒有人在東窗事發之前提出明確的質疑。正是這種模糊的監管和不負責任的領導、審計行為滋生了尼克·李森的僥倖心理,為其之後的荒誕交易鋪就了深淵。我們知道,一個企業擴張階段特別容易出現管理鬆動的情況,但是放的權力越大越需要嚴格監管賦於權力的同時不能沒有制約。只有兩者平衡,才能杜絕此類事務發生。

 

  以上便是本人《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一書的讀後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78

百度直達號五大問答:想幹什麼與能幹什麼2014-09-03 陳中 炒飯鍋鍋

來源: http://xueqiu.com/1791226104/31300482

$百度(BIDU)$

百度直達號五大問答:想幹什麽與能幹什麽2014-09-03 陳中


百度在今天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一個叫做“直達號”的產品。很多人在詢問這是個啥玩意,與微信公眾號有啥區別,甚至還有表示看了N頁PPT都沒看明白直達號是個蝦米玩意兒。

百度官方給直達號的定義是為傳統服務行業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提供解決方案,是傳統服務企業在百度移動平臺的官方服務賬號,可基於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個性化推薦等多種方式讓顧客隨時隨地直達商家服務。

好了,官方的信息基本上說明白了,你可以高大上的解讀為服務企業的移動化的解決方案,也可以解讀是百度O2O戰略的方案,甚至你也可以套上百度輕應用的戰略級體現。

但普通用戶又不一定能聽懂,行業里說的關鍵詞不接地氣,神馬框計算,神馬輕應用,神馬直達號,這是從百度大廈分發出來的語言,普通用戶關心的是,它和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哪些產品差不多,以及能幹什麽,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剛剛打開電梯,我建議先看一下這個流程是怎麽展開的,然後我再開始舉例。



在瀏覽器打開百度,搜索框里輸入@,會提醒一些已經開通直達號的企業,一些提供生活服務的企業已經率先成為案例。



點擊海底撈後,進入一個頁面,微網站,提供訂座、點餐等功能。這其實就是一個輕APP。



可以選座、可以點菜。



還有一些實用信息。



點好菜之後可以選座付款。



支付方式目前只有百度錢包。如果你沒有綁定銀行卡,那你需要去綁定,然後就是支付,blablabla。

這便是一個企業直達號的大致體驗過程,根據需求,進入實際企業,選擇服務,然後可以提前支付。

一些疑問與一些我的解答。

1、別看百度的解釋,通俗的說,你覺得直達號到底是什麽?

答:你可以理解為百度為企業在瀏覽器上建立的一個微網站,也可以理解為百度托管了企業的一個店鋪。很多企業可能並不能很好的做好移動端的適配,同時也可能沒有人力物力去開發APP,直達號相當於托管在百度移動端的專區。你無需付出服務器與運維成本,只需要開放服務接口給他就可以。

在PC時代,企業都有自己的官網,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需要流量,流量從哪里來,向百度購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終端的便攜性使得對服務的要求和體驗更加提高,你是否能提高快速與高效的服務,決定著客戶是否會選擇留存。

2、直達號與微信公眾號的區別是什麽?

答:微信公眾號可以分為個人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公眾號與企業微信服務號。個人公眾號與企業公眾號是以內容為導向,吸引用戶關註品牌。企業微信服務號與直達號屬於同一個範疇,類比性更強,本質上,我認為兩者都屬於一種企業“官網”。直達號能夠提供的體驗,在微信服務號一樣可以提供,比如順豐的微信服務號可以直接下單快遞,可以查詢,如果順豐有直達號,提供的功能和體驗不外乎這些,所以,直達號與微信服務號更類似。

3、直達號能挑戰微信服務號嗎?

答:直達號基於流量,服務號基於用戶,用戶在搜索框輸入某項生活服務,證明他對此項服務確實很渴求,如果引導進入直達號,成交的可能性更大。微信服務號也是想基於微信大平臺連接企業,甚至連接企業內部的人和事。百度是信息檢索的流量入口,微信是關系檢索的用戶入口,使用百度不要求登陸和培養用戶關系,但微信必須登陸,並且留存你的信息,從強弱關系來講,我認為微信服務號更強,從效率角度來說,我認為直達號更直接,有需求你就會進去,體驗更好,為什麽不在直達號里完成你需要的服務呢?

同為巨頭,都在想法設法用最新的產品和玩法去和企業一起玩耍,企業還是那些企業,但玩法一定要新,不管是服務號,還是直達號,有競爭總是好事,一家獨大對企業和用戶都不好,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我願意看到直達號強大,與微信服務號形成牽制。

4、百度推直達號的意義在哪?

答:百度第二季度營收近20億美金,移動端貢獻比例30%左右,但百度的主要營收還是來自於搜索廣告收入。百度在倡導人與服務互聯,所以你其實可以看到百度想在營收模型有一些嘗試。

百度的收入模式來自點擊付費,根據關鍵詞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但一般來說,平均下來,一個關鍵字能超過100元的我估計不會太多,除非太熱門的詞匯。這就導致了百度只是賺了流量的錢,而用戶根據百度的推薦進入到企業的內部,其實消費了500元,百度看著這錢眼饞但卻無從下手。

你是願意只賺100元的流量費,還是想介入交易收取傭金?按照20%的傭金計算,一單500塊的生意,百度能收到100塊的傭金,你說這不差不多嗎,不對,除了收取傭金,這個直達號還能管理用戶的行為,並且培養用戶使用百度錢包支付的習慣,一旦用戶形成這樣的習慣,百度既為你企業導入流量和用戶,還實際介入了線下服務。

傳統企業萬萬億,這想象空間大得嚇人。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模型。

5、直達號面臨的困難是什麽?

答:這有幾個維度來看。一,我覺得企業不會拒絕,企業可以和大眾點評合作,可以和美團合作,為什麽會拒絕與百度直達號合作呢,所以在企業端不會有任何問題,對於企業來說,消費他服務的用戶越多越好。

二,從用戶維度來說,用戶的習慣會不會改變,直達號的知名度也決定著用戶是否會使用這樣的服務,比如你得投入多大的推廣,才能讓數億用戶都知道在輸入框里要輸入一個@才能享受直達號的服務?這個真的好難啊,用戶是這個世界上最懶惰的一個生物群體,這麽多年他們只習慣輸入想要查詢的信息,如今卻要記住一個@,這個推廣需要巨大的成本。再說了,每一個對應的生活服務領域,都有至少兩家知名的移動APP,所以,直達號要蓋住他們的名氣,你得花大力氣去推廣。

百度這幾年喜歡拽新詞,什麽框計算,什麽輕應用,什麽大數據,什麽直達號,普通用戶其實不會去關心這個東西,他只關心,需求驅動下的習慣,如何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就夠了。

直達號其實就是輕應用的一個馬甲,不過這個馬甲夠大,想象空間夠大。當然,有競爭絕對是好事,有挑戰才會提供更好的服務,怎麽去培養用戶的新習慣,這是直達號面臨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04

2014-09-15-工作日誌-Louise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1w5.html

    今天繼續回到公司進行實習。因為開學,所以實習時間改為了一周三天。
    上午和導師們討論接下來兩周的工作計劃,主要是和Cindy一起負責收集關於仿制藥行業的中觀數據。今天本來計劃主要工作是從Wind中導出相關的數據,不過Wind里主要都是具體藥品的信息,基本沒有區分仿制藥和專利藥的信息,所以只能從Wind中導出美國藥品銷售、全球藥品銷售以及國內制藥業的具體數據作為參考。之後主要是閱讀了幾篇相關的研究報告,對這個行業進行初步的了解,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醫藥行業,對於相關的資料信息都比較陌生,需要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86

2014-09-16-工作日誌-Louise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1zh.html

    今天上午主要是就昨天做的仿制藥數據小組內進行討論,討論後初步確定了先做公司研究再作行業分析。公司是確定在排名前十的仿制藥企業中選擇3-4家上市企業進行數據整理。之後經過資料收集,我先做Mylan Lab公司的卡片,Cindy做Teva公司的卡片。下午主要是整理了Mylan Lab公司(現排名全球第二的仿制藥公司)的卡片數據。整理數據一個比較大的感受是在美國仿制藥市場首仿藥的180天保護制度對於仿制藥企業影響巨大,如Mylan公司在2001會計年度因為有首仿藥品Buspirone,當年帶來了1.67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占當年公司仿制藥總收入的22%,貢獻了增長收入部分的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88

2014-09-16工作日誌CindyWang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1zj.html

今天上午小組開會,louise和我都把昨天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做了匯報。基於目前所得信息,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首先是研究國外主要仿制藥上市公司的相關情況。基於GPhA網站給出的最新前十大仿制藥藥企排名,我們初步以Teva(以色列)、Mylan(美國)、Stada(德國)和Cilis(印度)這四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我所要研究的公司是Teva和Cipla。今天主要把Teva公司的年報下載下來,並開始逐年整理利潤表以及分部信息數據。

Teva於2002年上市,財務報表數據從1999年開始,目前數據處理到2003年。到2003年,公司的主要市場為北美、歐洲以及以色列。其中美國為最大的市場。在產品分類來看,Pharmaceuticals占比88%,API(原料藥)占比11%。Teva的發展基本是靠收購,接下來整理的時候會關註被收購公司以及產品對財務數據的影響。

 

2014-09-16工作日誌CindyWa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89

2014-09-17工作日誌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21g.html

今天繼續整理Teva的年報。整理了公司上市以來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中的重點會計科目,以及年報所提供的分部信息。

從收入情況來看,從上市至2012年始終處於增長狀態,增長速度在2006年達到最高(60%),其後有所下降,2013年度銷售收入首次出現下降,下降比例為0.01%。

公司的毛利率比較穩定,近年來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凈利率的波動則比較大,主要是由於歷年的收購研發費用以及訴訟費用的變動引起。

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最大的銷售市場是美國,其次為歐洲。在公司產品結構中,仿制藥占主導地位,但是占比稍有下降,品牌藥品占比稍有上升。

接下來要根據公司的年報整理相關政策、以及重磅產品的情況。對於較大金額的收購也需要關註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91

2014-09-17-工作日誌-Louise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21e.html

    今天主要是整理了邁蘭公司(Mylan Lab公司)從2003年到2013年的年報的主要數據。
    從年報里披露的資料來看,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邁蘭公司是一個比較存粹的仿制藥企業,仿制藥的收入占比基本都維持在80%以上。
    邁蘭公司在2007年以前會計年度為上年4月至本年3月,2007年時進行了會計年度更改,改為1月至12月。在1989會計年度時收入為0.99億美元,1995會計年度為3.96億美元,2000年是7.9億美元,2005會計年度為12.5億美元,從收入的增長來看,邁蘭公司在這一階段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邁蘭公司在2007年時與德國默克集團達成協議,Mylan 將以49億歐元(67億美元)現金收購 Merck Generics,即默克集團的仿制藥業務。通過這一次收購,邁蘭集團成為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仿制藥企業,同時邁蘭也據此打開了歐洲市場和其他市場。2008年的收入為46.3億美元,2013年的收入為69.09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92

2014-09-17工作日誌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21g.html

今天繼續整理Teva的年報。整理了公司上市以來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中的重點會計科目,以及年報所提供的分部信息。

從收入情況來看,從上市至2012年始終處於增長狀態,增長速度在2006年達到最高(60%),其後有所下降,2013年度銷售收入首次出現下降,下降比例為0.01%。

公司的毛利率比較穩定,近年來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凈利率的波動則比較大,主要是由於歷年的收購研發費用以及訴訟費用的變動引起。

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最大的銷售市場是美國,其次為歐洲。在公司產品結構中,仿制藥占主導地位,但是占比稍有下降,品牌藥品占比稍有上升。

接下來要根據公司的年報整理相關政策、以及重磅產品的情況。對於較大金額的收購也需要關註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