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派完息又大手配股-多金控股(628)


這隻股前稱浩基控股,在2002年上市,上市價25仙(即現在的10合1前的2.5元) ,其貨源奇怪,據周顯著作稱,大股東曾持有102%的股權,此股初頭搞木業,稍後轉型搞賭業,做疊碼仔,一度炒上3元(即10合1前的30元),之後大股東減持全部退出,就開始急跌之旅,有時間再補述。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5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0/LTN20090310405_C.pdf


換人、賣樓


公司以1,000萬港元賣出香港一物業,此外又委任兩位董事。


此外又委任一執董、一非執董。


執董的履歷如下:


梁先生現年39 歲,從事公司秘書、會計及財務管理工作逾十年。彼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彼於二零零七年四月加入本公司擔任公司秘書兼財務總監。梁先生亦自二零零七年七月起擔任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創業闆上市公司采藝多媒體控股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非執董履歷如下:


李先生現年40 歲,從事核數及會計工作逾十六年。彼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至二零零七年九月期間,李先生曾任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創業闆(「創業闆」)上市公司環球工程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並由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起擔任創業闆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


不明不緊要,之前寫過一篇連環供股、收購的文章,主角就是..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484


看來這家公司已經走上不歸路,大家小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1/LTN200906011385_C.pdf


公司虧損5.77億,扣除減值後賺3.3333億(無打錯,真是好多3!),派息2仙。


帳面上雖稱有9億淨值,無形資產卻有20億,實際上已經負資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1/LTN200906011301_C.pdf


同日宣佈削減股本,由1元削減至1仙,為大幅發股提供空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4/LTN200906041020_C.pdf


今日,公司宣佈最多分6批批售6億股,每批1億股,是現時股數328,658,214股本的182.56%,每股配售價30仙,較今日收市價79仙,折讓超過50仙,集資1.8億,包銷商是當然之選金氏證券。


配售方法如下所述: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181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841


greatsoup:


公司無錢又派息,之後又印股票,可能就是要散貨比人給一些甜頭吧。


這股有澳門背景,今次找的董事一樣,之後找金氏配股,看來又已經成為金氏融資鏈一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2

张茵再挥大手笔 中冶玖龙争锋中部纸业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46409.html

一家是造纸行业最大的央企,一家是最大的民企——在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进入湖南市场7 个月后,玖龙纸业有限公司(下称“玖龙”)也首次进入这个中部区域市场。
5月4日,玖龙宣布计划投资20亿元在湖南衡山投资一个50万吨规模箱板纸项目,远期目标将达到200万吨。这是金融危机后张茵的第二笔大投资。就 在4月20日,这位“造纸女王”宣布斥资80亿元在福建泉州建玖龙的第五大造纸基地。玖龙的恢复非常迅速,就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一向雷厉风行的张茵曾做了 一个决定,暂停项目投资。

在国内市场逐渐恢复,张茵再次大肆布局国内市场的时候,去年动静颇大的中冶今年以来却消停了不少。

玖龙扩张

根据玖龙与湖南衡山县达成的协议,玖龙衡山建设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计划今年年内恢复12万吨的规模,第二期计划两年内达到50万吨的生产能力, 项目预计投资达20亿元。衡山项目生产的纸种,依然是玖龙的主导产品——箱板纸。

虽然玖龙没有透露此次项目具体的合作方式,但是衡山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之所以说第一期恢复12万吨的规模,是 因为玖龙是在重组当地一家造纸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的。

2006年,湖南和泰纸业有限公司投资1.93亿元在当地建设年产12万吨箱板纸项目。受金融危机冲击,这个项目陷入了困境,衡山县不得不为该项目 寻求重组方。

“不过目前,玖龙还没有与当地进行实质性交易,只是一个协议,所以还没有公告。”玖龙公关处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

“玖龙纸业湖南衡山基地长期规划是,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增长,目标规模将达到200万吨。”张茵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说。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郭永新告诉本报,在此之前,玖龙的扩张方式主要是新建为主。在他看来,由于进口废纸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造纸企业开始逐渐 扩大利用国内废纸的原料途径。玖龙衡山项目亦是利用废纸原料。“这个项目可以利用当地的废纸资源,缓解进口国外资源紧张的局面。”

中冶比玖龙更早看上了这个中部市场。去年10月 26日,湖南省国资委与中冶签订协议。根据协议,中冶将通过与和岳阳纸业(600963.SH)控股股东泰格集团进行重组,进而收购了湖南最大的造纸上市 公司。去年,岳阳纸业机制纸产品产量为70多万吨。

棋至中盘

玖龙的扩张路径与中冶大相径庭,却与造纸行业另一家央企中国诚通集团旗下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有些相似。

为了突出造纸主业,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最近改了一个比中冶更为响亮的名字——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下称“中国纸业”)。

郭永新说,玖龙主要坚持新建方式,并且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方进行布局。扩张路径上,中国纸业也是从南方开始向中部进行扩张。

“公司在湖南投资,主要是看中周围的市场。”玖龙公关处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不过在郭永新看来,玖龙看中的除了湖南及其周边市场外,还看中当地一定 半径的废纸资源。

因为进入时间较晚,中冶要想迅速做大,只能选择重组方式,并且从北方开始向南方扩张。2006年8月,国资委将宁夏美利纸业划至中冶集团。2007 年7月,中冶集团又重组了山东银河纸业。

在投资过程中,中冶有意避开了张茵最擅长的箱板纸板块,主攻其他纸种。郭永新说,国内其他企业很难与玖龙在包装纸板块展开竞争。

自去年与湖南泰格集团签约后,中冶在造纸板块尚没有新的投资项目。不仅如此,中冶在湖南的投资进展并不太顺利。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截至目前,中冶与湖南省并没有完全谈妥,依然存在变局。而玖龙的扩张却异常迅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2

TCL多媒体架构“大手术”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0/3OMDAwMDE5ODI3OQ.html

TCL集团旗下主营彩电业务的TCL多媒体(1070.HK)业务持续下滑,董事长李东生终于再也坐不住了。

本报记者独家 获悉,TCL多媒体新一轮的管理架构调整近日已经结束,销售系统的5大业务中心已经被合并为中国业务中心和海外业务中心两部分,而后台的全球产品中心取 消,其职能被全球研发中心、全球制造中心、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分食”,回到了2004年7月其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前的状态。

而在架构调整的同时,TCL多媒体同时进行了三年内的第三次人事大变动,除了TCL集团高级副总裁赵忠尧接替于广辉出任CEO,于广辉转任COO外,其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一职已经在短短四个月内发生了四次变动,最新的接任者是刚刚重回TCL的原乐华事业部总经理杨斌。

管理架构三度调整

TCL 多媒体的管理架构,在过去三年已经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曾担任飞利浦集团高管的新加坡人梁耀荣在2007年出任TCL多媒体CEO后,将TCL多媒体的后 台架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后台的“供应链&战略采购”和“技术&项目&质量”两个新部门,并从飞利浦带来了多位高管。

2009月9日,梁耀荣两年任期到期离开后,原负责AV业务的总裁于广辉接替了其CEO的位置。此后,随着几位新加坡籍高管的离开,与于广辉多年共事的宋永红、黄继星等高管出任新组建的全球产品中心和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的主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架构调整主要集中在后台领域,却没有对销售系统的架构进行调整,延续了2004年7月并购汤姆逊彩电后四大业务中心的架构,即中国业务中心、欧洲业务中心、北美业务中心和新兴市场业务中心,外加策略OEM事业部,乐华事业部和家庭网络事业部。

2009年TCL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扭亏掩盖了一些问题,但随着2010年4月TCL多媒体业务出现亏损,内部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李 东生告诉本报记者,“产品规划其实应该是由市场需求来倒推的,但是于广辉此前一直负责后台,其组建的全球产品中心对产品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这导致部分产 品偏离了市场需求,比如说2010年初我们规划LED产品线只有一条,而且定位高端,但LED液晶产品的市场需求却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所以我们要对产品中 心的策略进行调整。”

几个月前,TCL多媒体在任6年的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韩青以出国进修的名义选择了暂时离开,而李东生也开始决定对TCL多媒体的管理架构进行第三度调整。

在新一轮的调整中,刚刚成立一年的全球产品中心被取消,而其产品规划等职能并入全球制造中心,而采购和供应链协调的职能则并入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而部分研发职能则并入全球研发中心,该中心负责人由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杨福忠出任。

CEO易人后续

除 了对后台进行调整外,这次调整关键涉及销售系统。TCL多媒体有关人士表示,“随着策略OEM业务规模缩减、北美业务中心完成TCL自有品牌切换后规模大 减,欧洲业务中心受汇率影响出现亏损,而只有新兴市场业务中心表现出色,于是该中心总经理郝义被委以重任,让海外业务彻底扭亏。

然而在 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的人员安排上,李东生却遇到了麻烦。今年4月韩青离开后,TCL多媒体CEO于广辉兼任中国业务中心的总经理,由于CCFL液晶 电视的库存过高出现了亏损,中国业务中心的业绩今年5月开始恶化。今年7月郝义兼任了中国业务中心的总经理,但多年来在海外打拼,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的郝 义显然也不是最优选择。

赵忠尧接替于广辉出任CEO后,其开始寻找自己满意的中国业务中心的负责人,于是旧部杨斌被委以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的重任,而且马上要面临十一黄金周的首场恶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调整中,中国业务中心的职能回归了销售。此前强势的韩青,已将部分产品研发、规划等职能揽到自己手中。

TCL高管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TCL多媒体多年的人事变动中,除了外来的梁耀荣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本土高管,但是从赵忠尧到胡秋生,到李东生本人兼任,到于广辉,现在又回到赵忠尧,其人事也完成了一轮循环。

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TCL高管团队的短缺问题。在这次TCL多媒体的调整后,作为救火队员的赵忠尧,一度兼任三大产业集团的CEO,即TCL泰科立电子集团、TCL家电集团和TCL多媒体。

“于广辉的辞职很突然,这是过渡期的人事安排。”李东生表示。

9月12日TCL集团委任原TCL多媒体全球采购中心总经理李玉国出任泰科立电子集团的CEO接替赵忠尧的位置,而TCL家电集团的CEO位置则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

有消息称,TCL家电正在酝酿引进战略投资者,从外部聘任CEO或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李东生一直非常羡慕三星、松下等跨国公司拥有充足的有几十年国际化运营经验的高管团队,但是对于国际化真正起步只有6年时间的TCL来说,其眼前最大的瓶颈依然是人才,即便在最熟悉的中国市场,TCL现有团队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领军人选,这让李东生颇为头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9

南京200亿地王底价出让 中冶或借“马甲”一展大手笔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20/1876716.shtml


每经记者 张初亮 发自上海
昨日(9月19日)下午,南京两块位于下关滨江的“巨无霸”地块出让,出让价高达200亿元。这一全国关注的土地出让,吸引了近百位记者前往现场。从竞拍企业代表入座,到地块书面报价结束,仅花费约十分钟。
最终两地块分别以底价121.471亿元和78.93亿元出让,竞得者都为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司三位竞拍代表在竞拍结束后,从拍卖现 场前台侧门匆匆离开,并未接受任何采访。而有业内多个人士表示,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身后正是央企中冶置业。
竞得者有央企背景
将200多亿元的天价地块收入囊中的,为一家名为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有南京业内人士表示,竞买单位是央企中冶集团为拍卖临时组建的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8日注册,原为南京房管局下属公司,曾开发南京华荣大厦。但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能与南京房管局取得联系,未能证实上述说法。
该知情人士表示:“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国资加央企的背景,基本可以确定。国资背景的进入,主要还是为了拆迁,以后会慢慢退出。”据了解,两地块均为毛地出让,地块上尚有建筑未被拆清。
两地块合计出让面积高达1000亩,超过9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由于体量巨大,总价高昂,此前业内猜测夺地者必为央企,而央企中冶将会夺地的传言也早 有耳闻。在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地后,有南京业内随即表示:“中冶占该公司80%的股份,实际上就是中冶拿了地。”
南京网博机构孙海在接受采访时称:“具体中冶占了临江老城改造建投多少股份,我还需要了解,但应该占了绝大部分股份。中冶在南京拥有不少项目,包括众多保障房项目。”
中冶早就涉足南京地产
早在2009年4月,南京市国资集团、下关区政府、中冶置业三方即签订了《南京下关滨江区域老城改造项目整体开发合作协议》,成立注册资金为50亿元的项目公司,准备打造南京长江沿岸的“南京外滩”。
资料显示,中冶置业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南京市房地产综合开发总公司和南京联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两公司改制重组前,先后在江苏省内开发建设了春风大厦、华侨公寓、华荣大厦、苏州丽景苑等几十个各类项目。
昨日出让的两幅地块,前一幅用地折合楼面价为5929元/平方米,后一幅折合楼面价为8272元/平方米。
目前南京下关滨江区在售的楼盘,包括世茂外滩新城、天正桃源、长江峰景等楼盘,在售均价为2万元/平方米以上,部分房源则接近3万元/平方米。因此有业内指出:“两幅天价地块,尽管还需拆迁等,但算上建安成本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尽管多方猜测,但中冶方面尚未表示自己为南京200亿元地块得主。记者目前也未能从中冶方面得到确切消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86

史玉柱郭廣昌逆水行舟 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3105.html

(綜合報導)據證券日報報導,在歐債危機陰霾的籠罩下,全球股市顯得普遍低迷。與各大行遭減持不同,民生銀行卻在減持聲中逆勢獲得增持。除史玉柱、 郭廣昌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外,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德意志銀行於11月3日增持533萬股民生銀行股份或0.12%,每股作價6.364元,總值3392 萬元,最新持股量增至5.06%。

近日外媒傳出消息,高盛以每股4.88港元的價格出售17.52億股工商銀行H股,籌得資金11億美元。這意味著高盛入股工行後,第三次減持該行票。受此影響,工行H股隨後大幅下跌。

對此,工行行長楊凱生說,高盛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資產做出調整,工行對此表示理解和尊重。他還補充說,工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營能力不存在問題。 同時他引述高盛此前的評論說,工行的投資價值依然存在,減持並不意味著高盛對工行投資價值認可的改變。

對於高盛減持工行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認為,高盛是從審慎風險角度出發,指其無現金需要,但由於持股多年,要退出以鎖定獲利,且持倉以市值計,在賬面上會令其投資組合價值波動。還有分析人士稱,高盛本次減持工行H股主要是考慮到本身的虧損,用套現的資金補充資本金。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高盛現在選擇拋售,仍然是因為國外機構不看好國內銀行,認為有潛在的風險。

此外,近日,市場傳言美國銀行考慮進一步減持建行部分股份以補充資本,並就此與建行接觸。不過,建行對此回應稱,未接到美國銀行相關通知,減持只是 「市場傳聞」。在今年8月30日拋售了131億股建行H股股份後,美國銀行目前仍持有124億股建行H股,持股比例約為5%。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李嘉誠旗下兩支基金LI KA SHING FOUNDATION LIMITED和LI KA SHING (OVERSEAS) FOUND退出了中行前十大流通股東,而在今年半年報中這兩支基金還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九大流通股東,持有99010.39萬H股和15297.91萬H 股。旗下另一支基金LI KA SHING(CANADA) FOUNDATION減持78588.71萬H股,減持後仍位列第三大流通股東,持有7億H股,總共算下來三季度李嘉誠至少減持了16.7億股。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認為,隨著國際社會對金融機構監管指標的逐漸提高,外資銀行將採取出售資產、重組業務以及去槓桿等辦法增加資本。除了建設銀行以外,機構預計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部分中資銀行H股也面臨一定程度的拋售壓力。

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德意志銀行於11月3日增持533萬股民生銀行H股份或0.12%,每股作價6﹒364元,總值3392萬元,最新持股量增至 5﹒06%?。此前,據聯交所股權資料,民生銀行於9月8日,獲德銀場內增持206.57萬股,每股平均價6.45元,涉1332萬元,持倉由4.99% 增持至5.04%。

更引起市場關注的是史玉柱和郭廣昌等民營資本對民生銀行的情有獨鍾。據聯交所股權資料,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史玉柱,於9月28日及30日,再入市增 持民生銀行共5000萬股 H 股,每股平均5.205元及4.729元,涉資合計約2.41億元,持股比例由 6.22 % 升至 7.43%。

此前,據統計,從3月30日至6月22日的57個交易日裡,史玉柱旗下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33次增持民生銀行,耗資超過28億元,持股比例從 0.6%向3%逼近。從6月23日至7月14日的16個交易日中,史玉柱完成7次增持。7月14日,巨人集團旗下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對民生 銀行A股的第40次增持,其持有民生銀行流通A股比例已經達到3.38%,成為第六大股東。

資料顯示,在民生銀行發佈半年報後的第二天即8月18日到9月6日的14個交易日內,史玉柱14次增持民生銀行H股,合計持股達到9215萬股,佔 總股本的比例達到2.23%。 9月15日,據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史玉柱申報,於9月7日及8日分別增持民行1000萬股H股,合共增持2000萬股;持倉量由 2.23%升至2.72%。

港交所數據顯示,史玉柱截至9月12日,A+H的合計持股超過93925萬股。而這一持股量已經超過了民生銀行半年報中第五大股東東方集團股份有限 公司的持股量(88897萬股)和第四大股東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的持股量(90576.45萬股),由此,史玉柱已成為民生銀行事實上的第四大股東。

9月15日,據港交所披露的資料顯示,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史玉柱申報,增持民行1200萬股H股;持好倉量由3.54%升至3.83%,這是他8月 18日以來第20次增持該股。9月16日至20日三度增持民行各1200萬股H股,合共增持3600萬股;持好倉量由3.83%升至4.7%。9月22至 27日之間,連續六度增持民行合共5072.95萬股H股;持倉量由4.99%升至6.18%。

除了史玉柱以外,另一位民營資本代表也對民生銀行顯示出好感。

香港證券交易所10月17日披露的資料顯示,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12日以每股5.345港元的價格增持民生銀行845萬股H股,總計投入資金4517萬港元,最新持股量增至5.08%。民營資本大手筆買進民生銀行,成了當前弱勢市場的一道風景。

更讓民生銀行處於聚光燈下的還是史玉柱和中國人壽的一段「小插曲」。

中國人壽有關負責人曾在8月24日表示有意增持民生銀行,史玉柱當日發微博炮轟中國人壽,博文稱「拜託中國人壽 (601628.SH,02628.HK),別虎視眈眈想控股民生銀行。中國唯一的民營重要銀行(總市值超過4.4萬億),不應倒退成為國有銀行。」雖然 這條微博隨後即被刪除,卻引來了高度關注。隨後的一天,民生銀行股價大漲6.47%,據測算,史玉柱賬面浮盈達2.3億元。一時間有關「史玉柱微博操縱股 價」的說法甚囂塵上,史玉柱其後也不斷發出微博對此作出澄清。10月26日上午消息,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封博數日之後,首度通過新浪微博自比竇 娥,就「炮轟中國人壽增持民生銀行」一事發表回應,否認曾借助內部消息在股市上「一句話賺2.3億」,並表示從未有過違規行為。

此事告一段落,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透露出民生銀行同時獲得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還有外資青睞的背後信息。

「定位清晰,與大行的差異化競爭,使得民生銀行能在中資行當中脫穎而出,獲得投資者的關注。」民族證券銀行分析師張景表示。

也有分析師表示,尤其在H股市場上,像民生銀行這種差異化經營,有自己特色的銀行,機構投資者更願意參與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4

陳年的醒悟:凡客大手術

http://www.eeo.com.cn/2012/0806/231369.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楊陽 王凡 從兩個事業部到五個事業部,再到六個事業部、7條產品線,從簡單地追求銷售額到三個更具理性的硬指標——毛利率、售罄率和庫存周轉率,從數百家供應商中砍掉一半,從虧損經營到公司的平均毛利達到40%多……陳年給凡客動了一次傷筋動骨的大手術——因為2012年陳年要凡客必須盈利。

這個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裡摸爬滾打12年的老兵,從2011年7月開始思考如何改變凡客——「那個時候很多事情已經說不清楚了,我的同事搞不清楚為什麼要招那麼多人,一些產品做得莫名其妙,讓公司看不清楚未來,我知道是到了必須要變的時候了。」陳年說。

也正是這個時候,陳年開始醒悟,企業要回歸商業本質。

於是,在凡客創立四年後,陳年開始動手「大修」凡客的體系架構,從各管一段的條塊模式的管理向事業部制過渡。他下達的任務是:回歸產品。各事業部負責人的KPI考核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這次傷筋動骨的大調整到2012年的6月份,以確立了六大事業部七小事業部為標誌終於告一段落,現在的凡客剛剛進入第二階段的精細化階段。

陳年沒想到的是,在2011年7月做出的這次被他稱為「回歸商業本質」的自我變革在今天正好符合了資本界的轉變——2012年上半年,投資界再也不相信「市夢率」,投資者們都在注重被投公司是否真的能夠盈利。

決心變革

陳年對本報稱,2011年7月之前,凡客一直在品類擴張。凡客的員工心裡充滿了膨脹和自滿,以為凡客自己什麼都能做,倉庫塞得滿滿的。凡客內部條塊化的管理模式是大家各管一段,不能做到責權利的統一,事情做得好不知道獎勵誰,誰都覺得自己有功勞,做得不好就互相推諉。當時生產部門、營銷部門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經常互相指責。

必須變革還有一個原因:在舊的凡客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前,生產、質檢、銷售、營銷全在一條線上,個別線的個別環節出現了腐敗。

凡客這場大躍進式的高速發展在年初是瘋狂招聘,但到了8月份卻變成了以硬任務大規模裁員告終。

事實上陳年在決心改革時也不知道就應該實行事業部制,而且在推行之初還遇到了很大阻礙。公司內部很多人不讚成,他也不知道應該怎樣應對事業部制對人才需求的要求,管理人員是否能跟得上是個很大的挑戰——但他必須「刮骨療毒」。

杜絕腐敗、提高毛利率以及競爭力,這些都讓陳年下決心重整供應鏈流程,重新打亂所有環節。由於陳年當時並不能說清楚他要怎樣改變凡客,於是公司內部開始發生各種意見。

面對來自各方的阻力,陳年果斷地採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掀起了這次凡客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改組。他先把原先的兩大部門——基礎產品部和新產品部分為5個事業部,後來再根據產品的上下游特性逐步增加事業部。

供應鏈再造

事實上,凡客的供應鏈體系大變革基本就是整個流程的一次再造過程。儘管都是時尚品牌,但凡客和Zara、H&M不同,Zara這樣的公司一個基本邏輯是不補貨、不追單,以對商品不斷地推陳出新來達到大的銷售規模降低成本,它們對每一款商品數量的控制實際上比較嚴。這種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們產生尾貨的可能性要小。但凡客賣得好的產品卻會追單,也有尾貨產生的可能,因此把控庫存就成了大問題。

凡客的供應鏈中心現在由曾經在亞馬遜、UPS主要負責供應鏈工作的助理總裁賈加負責,他2010年時加入凡客。賈加稱,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整個供應鏈的流程理順。

理順的過程從實行事業部制度開始。從2011年7月開始,凡客開始嘗試事業部制,當時只劃分了5個事業部。五大事業部與營銷中心和生產中心全部獨立,幾大機構並行。同時讓質檢中心獨立,不再與供應商發生關係,成為凡客內部的獨立監督機構。

不過,這樣的架構只實行了4個月就發現了問題,主要集中在營銷中心和事業部之間權責不清——當某個產品銷量下滑時,營銷中心指責事業部的產品設計有問題,而事業部的產品設計就會指責營銷中心沒有把圖片拍好,或者認為沒有能夠把營銷時機把握好,跨部門的溝通成本很高。

10月份,陳年決定再次調整,將剛剛分出來的營銷中心放進各個事業部裡,這樣每個事業部自己負責產品的設計、規劃、開發、成本核算以及營銷推廣活動怎麼搞;事業部向凡客的四大生產中心下訂單。這些生產中心按照鞋、服裝、配飾的生產基地不同主要在上海、廣東幾個製造基地。

陳年對賈加要求的另一件事就是縮短凡客的庫存周轉時間。原來從收貨、質檢、入庫貨管再到發送到6個主庫,凡客大約要用12到14天。但賈加把質檢提前放到廠家那裡,最終形成三道質檢:廠家自檢、凡客派駐在廠家的質檢員,以及入庫前的質檢,有效地杜絕了腐敗。再經過對城際運輸配送的改造,現在凡客的入庫到發主庫時間縮短到了5天,庫存周轉率提高了兩到三倍。

庫存上的改造對凡客意義非凡,因為這意味著凡客要佔用多少現金流。

不過,現在凡客在供應鏈上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做好銷售預期。在2007年和2008年前後,這部分工作基本是靠陳年一個人來預測。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數學模型可以參考。但賈加認為這不僅是數學模型能夠解決的問題,還要有專家的意見,甚至是專家來修正模型。

削減供應商

凡客自從改為事業部制後,陳年把盈利的壓力也壓到了各個事業部頭上。

負責鞋類的凡客副總裁、第一事業部負責人周強透露,該事業部的產品經理們從產品規劃到產品營銷都獨立負責,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但現在陳年對產品本身的要求比較多,考核各個事業部負責人的KPI主要是毛利率、銷售額、產品周轉率等幾個方面。周強感覺,今年要完成銷售額要求還很有挑戰——今年的消費明顯疲軟,他走訪的供應商有個別小公司由於接不到訂單已經倒閉。

但是,一個健康的凡客正在頑強地長大,例如第一事業部目前的毛利率能夠維持在42%、43%,這其實高於凡客對外公佈的各事業部的平均毛利率,這個事業部大概為凡客貢獻總收入的20%左右。

而陳年要求周強達到的另一個目標則是周轉率,陳年給鞋類事業部提出的周轉要求是90天,這包括了一個產品從進貨到達到90%售罄率之間的天數,但目前周強還沒達到。

事實上,今年整個鞋品的行業,包括整個服裝行業面臨的壓力都很大,這跟經濟狀況不佳、消費者整體需求下降都有關。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周強今年清倉的速度明顯不如去年,比如一款鞋,去年清倉的時候可能每天能清100雙,而今年只能清50雙到60雙。

為了達到毛利率的指標,凡客各個事業部都在儘量縮減成本——減少供應商數量,集中工廠,每條生產線都只跟固定的兩三家工廠合作,集中採購大單。周強透露,鞋類事業部原來有六七十家供應商,現在正在慢慢淘汰,他理想中的供應商數量應該在三四十家左右。目前凡客的退換貨比例各個事業部的平均值大約為5%。

與此同時,由於生產成本的增加,凡客鞋類的平均價格僅比去年的八九十元上漲了10元,大概100元左右。

各個事業部在凡客內部也在PK一些資源,例如凡客官網首頁的推薦位,各個部門都為自己的成本核算、毛利率負責。

當然,在全球、全國經濟形勢並不那麼樂觀的情形下,在團購燒錢燒到成批倒閉,淘寶、京東價格戰如火如荼的時刻,要實現下半年開始盈利的目標,凡客的內部運營面臨著巨大挑戰。

凡客市場推廣中心副總經理趙曉明透露,現在凡客進行市場推廣的新興渠道並不多,目前在嘗試運營新浪微博,期望能夠將微博的流量變現,變成一個可持續經營的門店,但是到目前為止,新浪微博以及其他微博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變現模式,凡客仍舊在探索。而人人網凡客的運營效果還不錯,凡客也正在探討如何將校園更多地聯合在一起做些推廣。

而看著凡客一天天變得更健康、毛利率已經處於行業裡領先水平的陳年仍然說:「我對現在的凡客還很不滿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39

三個有趣經濟學原理:價格越高越好賣,大手大腳拯救經濟,免費未必好。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42.html

導讀:價格越低為什麼不但不好賣,反而價格越高越好賣,為什麼大手大腳的浪費反而可以拯救經濟?為什麼免費未必就是最好的,這些經濟學原理背後又有哪些邏輯在支撐,讓我去探討一下這些好玩的經濟學吧。

001 價格越高越好賣——虛榮效應

富人們一般不喜歡大眾模仿他們的消費行為,這種情況就叫做虛榮效應(snob effect)。虛榮效應具體是指購買商品的時候追求與眾不同的個性的現象。在韓國也稱為白鷺效應。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即便是自己原本長期使用的商品,一旦成為大眾化商品的話,他們就會將其更換為並不廣為人知的新商品,就好像如果一個地方的烏鴉大量湧進,白鷺就會離開一樣。

1950年,美國經濟學家哈維·萊賓斯坦(Harvey Leibenstein)同時發佈了隨著其他人的使用與否增加購買意圖的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和隨著其他人的使用與否減少購買意圖的虛榮效應。如果某種商品成為廣為人知的人氣商品,則人人都想購買,這種現象就叫從眾效應。英文中bandwagon指遊行隊列中領頭的樂隊車輛,人們在大街上看到bandwagon就認為會有有意思的事情而無條件地跟隨。從眾效應就是指這種不細加考慮就跟著別人做的消費行為。虛榮效應則是指與從眾效應正好相反的現象。

但是,虛榮效應並不止於不購買大眾消費品,也可以解釋為對非大眾性商品的購買需求,簡單地說虛榮效應就是對高檔商品的個性追求傾向。

虛榮效應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

第一,高檔商品剛上市的時候迅速購買。這是因為,在這一瞬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消費高檔商品的榮譽。

第二,不論之前如何熱情讚美的商品,一旦其市場佔有率達到一般大眾都可以消費的水平就不再繼續購買。這是因為人人都能購買使用的商品既不會讓人感到榮譽,也不會有高檔的感覺。

不過,這樣的虛榮效應並不是在所有商品上都會出現。

商品越是高檔,越是以個人消費為主的時候,虛榮效應越是明顯。如果不是以個人消費為主,購買商品是為了向外部展示的時候,即便其價格高昂,也可能出現價格越高需求反而有所增加的從眾效應。

如果認為商品目標市場中有較大的可能性出現虛榮效應的話,在建立營銷計劃時有必要留意以下三點。

第一,相對於商品的市場佔有率,更重視其終生價值(life time value)。也就是說,在市場戰略的選擇方面,相較於擴大客戶數量,更注重把焦點集中在維持原有客戶上,因為如果只關注眼前的利益而把重點放在市場擴張上而忽視原有客戶的話,總有一天會連原有客戶都會離開。不僅如此,從某個時點開始,市場戰略不能只停留在不再擴充新用戶,還要做防止新用戶流入的限制性營銷(demarketing)才行。

第二,要絕對迴避價格競爭。降低價格會誘發兩方面的問題。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一般大眾會購買降價後的該商品,而這會降低商品的稀少性,導致現有客戶的離開。而且,在市場中價格有時會成為商品品質的一種指標,所以價格的降低很容易導致商品品質的下降。

第三,作為市場後入者,要儘量避免如「我也要做」(me too)形式的商業推進。因為具有虛榮效應的市場看起來會有很好的收益率而且競爭者也不多,但是,新的競爭者參與市場的同時,就有可能導致市場本身發生崩潰。新競爭者的參與會增加消費,但因為虛榮效應,原來的客戶可能會選擇離開市場。原來的商家因為之前已經享受了高收益,所以還可以收回投資成本,而新加入的競爭者就只能蒙受巨大的損失。

活躍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期的美國制度學派經濟學家索爾斯坦·凡勃倫(Thorstein Bunde Veblen)在其著作《有閒階級論》中指出,雖然一般來說商品價格的上漲會導致需求的降低,但在某些商品上卻存在著價格上漲反而導致需求增加的現象。通常在價格昂貴的高檔品牌上出現的這種現象被稱做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而具有這種特性的商品就叫做凡勃倫商品(Veblen goods)。

相反,價格下降的時候需求也下降的商品稱為吉芬商品(Giffen goods)。通常價格下降會導致需求上升,但是如果價格的下降導致的收入上升效果更大的話,就會降低對該商品的需求。實際上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只有在收入中對該商品的消費支出佔整體支出比例較大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落後國家模仿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或者低收入者模仿高收入者的消費行為現象被經濟學家杜森伯裡(Dusenberry)稱為示範效應(demonstration effect)。消費者的行為不受自身絕對收入的影響,而是取決於相對於周圍其他人的收入,自己的收入處於什麼水平。這就是相對收入假說。示範效應的核心如下:社會中有從低檔到高檔多種商品的時候,想要更高檔的商品是人之常情,而能夠更多地接觸到有較高社會地位者的人,他們的這種需求會更大。

購買某種商品後,消費需求會向和該商品有關聯的其他商品延伸。這種延伸效應就是狄德羅效應(Diderot effect)。狄德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組織百科全書派的哲學家。有一天,狄德羅買了一件新的家居服,之後就覺得屋內的家具都顯得很舊,於是為了能跟家居服相匹配他換了新的書桌,然後換掉了壁掛的裝飾品,最終換掉了所有家具。這就是狄德羅效應,相信這會是受裝修業者歡迎的一種效應。

002 大手大腳的浪費能拯救經濟——節約悖論

我們都知道,如果消費超過收入,就沒有餘錢可以儲蓄,也就無法積累資金,最終只能過貧窮的生活。所以,為了成為富人我們會努力工作,有時候也會變成小氣鬼,為了能儲蓄更多錢而努力。

這個原理對於個人是適用的,但是對於國家整體經濟是否也適用呢?如果所有國民都變成小氣鬼,這個國家真的能夠變得更加富強嗎?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讓我們看看其原因何在。

一旦經濟進入不景氣,基於對未來的擔憂,人們會選擇更多的儲蓄進而減少消費。可是如果所有人都減少消費的話,企業的銷售額就會降低,庫存就會增加。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只能降低生產減少僱用,而企業員工的收入就會減少。那麼,對未來的擔憂就會強化,人們會更加堅定地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於是整體經濟就會陷入愈發不景氣的惡性循環中。

這就出現了以個人的角度看儲蓄是合理的行為,而從整體經濟上又是不合理的悖論。這稱為節約悖論(paradox of thrift)。在邏輯學上對個體適合、對整體不適合的現象叫做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節約悖論正是屬於這種合成謬誤。

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陷入嚴重經濟衰退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節約悖論。面對不景氣的局面,商家都減少了消費,於是經濟陷入更大的不景氣中。洞察這一悖論狀況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開出了如果家庭不能擴大消費的話,政府也應該承擔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處方。因為只有這樣,整體經濟的需求才會擴大,企業的銷售額才會增加,生產和僱用狀況也才能夠得到改善。最終通過增加家庭收入的方式擴大家庭的消費。正因為凱恩斯透徹地瞭解個體儲蓄和整體儲蓄之間的區別,才有可能拿出這樣的解決方案。凱恩斯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書中就指出: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消費就是美德,儲蓄就是惡行。

不過,凱恩斯並不是第一個認識到這種狀況的人。比凱恩斯還早200多年的18世紀初,伯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Mandeville)就已經看穿了這種現象。讓我們看看出生在荷蘭的醫生兼英國自由主義思想家的伯納德·曼德維爾於1714年為了諷刺英國社會而寫的《蜜蜂的寓言》(The Fable of the Bees)中的諷刺詩《嗡嗡的蜂巢》(The Grumbling Hive)吧。這首詩的副標題為「個人的惡行或公共的利益」。

從前,有一個非常繁榮的蜜蜂王國。國王和貴族們雖然欠下了巨大的債務,但是依然建設豪華的宮殿和別墅,穿著華麗的服裝,每天用山珍海味舉辦各種派對。

這個國家用強有力的軍隊侵略周邊國家以擴大自己的殖民地。當很多士兵在戰場上犧牲的時候,大部分將軍躲在後方的地洞中。不過每次凱旋的時候他們總是像英雄一樣站在最前面,而勛章也都是歸他們所有。

各種裁判的結果並不是取決於是非的判斷,而是取決於給法官和律師的賄賂。商品的訂單總是接連不斷,產業鏈從上到下都業務不斷,所有人都能盡情享受奢華的生活。

有一天惡行盛行的蜜蜂王國裡突然出現了一位高僧,表示所有人都應該悔改,並開始唸誦咒語。於是蜜蜂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過失,發誓要過清廉正直的生活。王后和貴族們把宮殿和奢華服裝都賣掉償還了債務,開始了一年到頭只穿一件衣服的簡樸生活,解散了軍隊,關閉了劇場。因為每個人都捍衛正直的生活,所以裁判也變成了沒有必要的事情了。

於是,派對和演出消失了,製作豪華服裝的裁縫和廚師、木工、石匠、雕刻師、演員等紛紛失業。蜜蜂們甚至覺得生活在建築裡也是一種奢侈,都搬到樹洞中居住。

後來,原殖民地的異邦蜜蜂們大舉進攻蜜蜂王國,將所有善良的蜜蜂都抓去當了奴隸,從此善良蜜蜂們就只能每天過著戰戰兢兢的悲慘生活。

曼德維爾想通過這個故事傳達什麼樣的信息呢?他主張單純靠具備好的德行是無法讓國民過上好生活的,並且認為通過節約和儲蓄,個人雖然可以增加財富,但在國家層面上這個邏輯是完全行不通的。他以禁慾和利他心是偽善的,普遍認為是惡行的慾望正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這樣的觀點正面挑戰了基督教的倫理觀。譴責他的人因為他公開擁護惡行而用諧音稱他為人間惡魔(Man-Devil)。

200年後的凱恩斯非常喜歡曼德維爾的這首詩,為了強調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衰退的原因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凱恩斯在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引用了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

1666年,倫敦發生大火災,整個英國陷入危機。但是曼德維爾曾樂觀地表示,雖然倫敦大火災是巨大的災難,但是在重建倫敦的過程中擴大的有效需求會激活英國經濟。

現在,電視和報紙中還會經常報導經濟不景氣中老百姓縮衣節食,而富人們大肆購買昂貴的名牌貨,過著奢華生活的現狀,指責富人們的消費行為。但是,從節約悖論上看,富人們的這種消費能夠增加整體需求,反而是在幫助經濟盡快恢復。

如果商家不能擴大消費的話,政府也應該出面擴大政府支出,為企業提供投資優惠條件,而且要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者和觀光客,增加投資和消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最終讓經濟景氣起來。

003 免費未必就好——免費經濟學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是197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常說的一句話。

有的信息粗看之下似乎是免費的,實際上經過瞭解後發現並不是免費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釋為免費後面隱藏著某種誘餌,還可以理解為不要期待不付出代價的免費東西。就像「免費的奶酪只存在於捕鼠器上」的俄羅斯諺語一樣,對免費的東西保持警惕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不過,有真正免費的主張逐漸佔了上風。就像劣幣驅逐良幣一樣,免費驅逐收費的趨勢得到了強化。英國的《經濟學人》展望2008年的時候把這樣的趨勢命名為免費經濟學(freeconomics),將單詞免費(free)和經濟學(economics)合起來形成新詞。

2007年唱片業發生了一個大事件。人氣歌手普林斯(Prince)通過英國《星期日郵報》免費派送新專輯Planet Earth的CD,數量達到了300萬張。聽了唱片的人去演唱會的概率會更高一些,但是也沒有一定如此的保障。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預料到即便不免費派送人們也會進行非法複製和傳播,所以才免費派送。總之,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做法。

韓國也有過類似的情況。2007年LG電子出品了具備MP3強化功能的高檔音樂手機。世界級的音質專家馬克·李文森為手機安裝了可以保證音響效果並且用手指可以靈活控制的操控鍵,利用高級聽筒保證了MP3功能。這個手機中搭載了成詩京、孫昊永等7名頂尖歌手的唱片。

在手機公司採用這樣的免費戰略之前,谷歌很早就提供了大空間的免費郵箱服務GMAIL,UCC網站youtube也提供了大容量的免費視頻空間,網絡電話服務商Skype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免費的長途電話、國際長途業務。

從很早開始,酒吧裡就免費提供下酒小菜,為什麼這種策略會奏效呢?這是因為在提供了花生等下酒小菜的時候,人們喝酒的概率會變大。更進一步的,美國的酒吧裡清水也是收費的,理由很簡單,水喝多了喝酒的概率就會降低。簡單說下酒小菜和酒是輔助關係,而清水和酒則是競爭關係。酒吧主人們通過過去豐富的經驗,一直採用這樣的銷售策略。

看看我們周圍,就能發現很多免費營銷,地鐵站前的免費報紙就是其中一種。曾經威脅到日報和體育報紙的免費報紙因為有很多讀者,所以可以從廣告收入上獲得高收益。人氣差的免費報紙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廣告收入而被淘汰,這樣的話,倖存下來的免費報紙就可以逐步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越是資金實力雄厚的公司,在這種免費競爭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消費者也可能會面臨因為壟斷招致的損失。

免費經濟市場的另一個弊端就是對資源的浪費。以免費報紙為例,因為免費派發給消費者,所以新聞紙會被大量浪費掉。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體制會導致能源的過度使用而招致地球變暖勢頭的加速。

企業經營專家中,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的,他之所以如此有名是因為他於1982年和羅伯特·沃特曼合著出版了《追求卓越》一書。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出版之前,他們製作了1.5萬部的試讀版免費派發給對此書有興趣的讀者。當然,這令出版社大吃一驚,因為它們認為這本書本來銷量就不會很大,還免費派發這麼多試讀版。不過,這本書能夠成為超級暢銷書也正是這個免費試讀版的功勞。閱讀了試讀版後感受良多的讀者在此書正式出版之後蜂擁購買,導致此書銷量激增。托免費派發策略的福,湯姆·彼得斯成了超級暢銷書作者、頂級演講家和頂級諮詢專家。

韓國的公務員和企業家總是因為腐敗問題受到指責,所以以往很普遍的請客吃飯等現象現在大多被禁止了。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請客吃飯都是有所求的。因即時貼和透明膠帶而著名的3M公司的道德經營就非常徹底,該公司企業道德規定條例在禮品贈送的項目下面有這樣一條:「給業務相關方提供的禮品每年不能超過50美元,咖啡和多納圈除外。」所以,不用因免費的咖啡和多納圈而產生罪惡感。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有免費的咖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67

沙特大手筆收買俄羅斯拋棄敘利亞 普京笑面以對後拒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590
歷史上,政治從來與金錢無法分離。

近期,沙特人大手筆收買俄羅斯放棄敘利亞,再次成為歷史佐證。

據法新社報導:

7月31日,沙特情報局長Bandar王子親赴莫斯科拜訪普京,官方對會談內容秘而不宣。

一位出沒於貝魯特和大馬士革的歐洲外交官透露,普京「禮貌地」聽取了Bandar王子的驚人價碼:

·沙特從俄羅斯購買150億美元的武器。

·沙特在俄羅斯進行「規模可觀的投資」。

·沙特幫助俄羅斯成為新的中東大佬。

作為回報,俄羅斯須放棄支持敘利亞阿薩德。

該外交官還說:

沙特王子還向普京打包票,稱不管誰取代阿薩德,都將完全處於沙特控制之中,從而不會簽署任何允許海灣國家通過敘利亞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協議。

言下之意是,阿薩德之後的政權,將唯沙特馬首是瞻,不會侵犯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利益。

一位阿拉伯外交官說:

普京禮貌地聽取了王子的條件,但他告訴王子,俄羅斯不會改變既有戰略。

作為回應,Bandar王子告訴普京:

敘利亞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只能靠打仗了。俄羅斯不用再想像通過和談來解決敘利亞問題,因為反對派不會出席和談。

過去幾個月,美國和俄羅斯一直想促成敘利亞衝突雙方在日內瓦進行和談,但毫無結果。

敘利亞一位政客對沙特此番舉動表達了輕蔑之情:

沙特人將政治想像的很簡單,以為只是收買個人或國家就成了。它不理解俄羅斯作為一個強國的政治戰略。敘利亞和俄羅斯的全方位緊密關係已歷時半個多世紀,不是沙特人拿里亞爾[沙特貨幣名稱]就能砸碎的。

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和沙特已經長期不和。俄羅斯曾指責沙特支援敘利亞「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大量武器和金錢。

目前,官方沒有對此會談發表任何公告和評論,但俄羅斯的專家們認為普京顯然已經拒絕了沙特人的價碼。

軍事專家Alexander Goltz評論說:

這種協議是絕不可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09

華平大手筆出售旗下資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497
財富雜誌:今年五月,阿波羅總裁首席執行官曾表示說自己公司將賣掉一切可以變賣的資產,這到更像華平投資集團這幾天的所做作為:
 —同意將持有的高檔連鎖百貨集團Neiman Marcus股份作價60億美元出售給Ares Management和加拿大養老基金。Neiman Marcus集團是華平和TPG在2005年以51億美金購入的,華平在這筆投資中的回報率超過150%。
—Aramark (總部在費城)遞交IPO文件,華平在2006年聯手其他三家PE參與了其63億美元的收購。華平是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持有21.5%的股份。預計最終IPO的融資金額會超過1億美金,同時看到併購發生也不要意外。
—Endurance International Group Holdings(總部在伯靈頓,這家公司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云端服務)準備IPO。大約兩年前,華平和高盛買下了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權,該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和2013的上半年的收入都已翻番。
這可謂是華平的大手筆退出行動。 華平在四個月前把博士倫以78億美金賣給Valeant Pharma後,行事比較低調,而此前比較大的買賣是讓旗下Sophiris Bio遞交IPO申請。

這也許並不讓人意外。如同黑石讓希爾頓提交IPO申請一樣,PE們都清楚退出窗口可能會突然關閉。所以像華平或阿波羅這樣的公司不願持有資產過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49

對沖基金大佬Kenneth Griffin大手筆:1.5億美元捐給母校哈佛大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643

傳奇對沖基金經理Kenneth Griffin向其母校哈佛大學捐贈了1.5億美元。此筆捐款是常春藤大學接到的最大一筆捐款。Griffin在一次聲明中稱,這部分捐款將主要用於大學的財務援助項目,每年可使800名本科生受益。哈佛大學校長Drew Gilpin Faust表示,Griffin的善舉使世界最有才能的學生更有可能上哈佛大學,無論他們的經濟情況如何。Kenneth Griffin,25年前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是芝加哥對沖基金Citadel LLC的創始人和CEO。這個Citadel LLC不簡單,為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對沖基金之一。根據《福布斯》去年9月份的數據,Kenneth Griffin身價大約44億美元,位列富豪榜第103名。Griffin年少成名。在哈佛大學就讀期間,Griffin就在宿舍里開辦了兩個基金,在課余時間進行交易。為了盡快獲知市場實時信息,他甚至在自己的宿舍外面裝上衛星天線。他的第一個基金啟動資金26.5萬美元,大多來自他的親人和朋友。1987年股市大崩潰期間,他通過做空獲利匪淺。1990年11月,22歲的Kenneth Griffin創建對沖基金Citadel LLC,當時管理資產規模429萬美元。到2013年末,該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經沖到160億美元,取得巨大成功。但是,隨著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他的對沖基金跌入谷底,巨虧55%,2012年末,又“鹹魚翻身”,重回危機之前。Citadel LLC旗下兩只主要基金Kensington和Wellington在2012年、2013年的總收益分別是25%和1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