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場互聯網眼鏡生意,緣何引來魅族站臺?|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229/154457.shtml

導讀 : 連鑫洲為公司取名Tapole,他說這個詞來源於英文單詞tadpole,是蝌蚪的意思,他希望Tapole像蝌蚪一樣具有創造和改變的可能性。

i黑馬 王亞奇 2月29日報道

從小學就近視的連鑫洲是眼鏡的重度依賴者,因為當時眼鏡質量不好,連鑫洲一年大概要換兩副眼鏡。

大學畢業後,喜歡電子產品的連鑫洲如願進入魅族,負責營銷工作,短短兩年多就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但眼鏡仍然是連鑫洲每日生活的必需品。連鑫洲回憶,當時經常會跟魅族的主管總監開車從珠海跑到廣州配眼鏡,去的是日本的一家知名連鎖品牌,工作人員是他朋友,經常提供很多建議。

“這其實折射出大眾對這個行業普遍是不信任的。”連鑫洲說到。

不難發現,過去十多年,科技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通訊、改變了支付,甚至升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但眼鏡行業卻始終沒有大的改變和明顯的進步,連鑫洲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被改變的領域。

在他看來,過去光學眼鏡除了戴起來很醜,沒有值得信任的品牌外,大部分眼鏡店的驗光師驗光資質是非常不專業的,很多都是直接用電腦驗光儀5分鐘內測試出度數基本就完事了,但購買眼鏡是一件帶有半醫療屬性的事,在歐美等地驗光師同時是一個眼科醫生,驗光單就是一個處方,而在香港,驗光師需要從香港理工大學類的專業本科院校出身才有驗光資質,如果沒有這樣的背景和培訓從事驗光則是違法的。

“以這樣的標準對標內地市場,其實有80%到90%的驗光師是不合格的。”連鑫洲指出。

在跟魅族同事林俊豐(現Tapole眼鏡聯合創始人)一番探討後,當時本來決定出國留學讀設計專業的連鑫洲決定留下來創業。

逼瘋供應商的“龜毛”創業者

連鑫洲為公司取名Tapole,他說這個詞來源於英文單詞tadpole,是蝌蚪的意思,他希望Tapole像蝌蚪一樣具有創造和改變的可能性。

從2013年7月辭職到2014年12月底Tapole上線,中間經歷了整整16個月。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新品設計、材料選擇和選擇能夠做出這類設計的工廠方面了。

“從創業開始我們就有很旺盛的設計能力,當時行業里很少工廠有做出這樣產品的能力,我們的要求又吹毛求疵,所以當時第一批產品做出來報廢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連鑫洲說道。

Tapole的設計從包裝到產品有很多手工環節,生產難度比較大,在包裝方面連鑫洲一開始找了給蘋果做包裝生產的公司,但是由於這個設計的工業挑戰難,Tapole一開始的訂單量又不大,最終沒能達成合作。

不得已,連鑫洲又找了國內一家更擅長手工的包裝生產商,但是當時做出來的產品存在很多細節問題,比如接縫的位置顏色很難處理得一致,每個附件之間擺放拼接的不夠緊湊,要求打開擺放的產品結構在運輸過程中要面臨穩固性等各個環節的問題,所以這批產品出來全都報廢了。

而在產品方面,一個簡單的矽膠鼻托中間嵌的圓形亮面金屬想要看起來更柔軟,手感更好也都需要打磨、電鍍等各個工序。

Tapole當時的工廠在廈門,但那時深圳和廈門之間還沒有通高鐵,對產品頗為偏執的連鑫洲經常坐十幾個小時的夜班車到廈門工廠,在里面待上一整天,半夜12點多再從工廠回到深圳。而在Tapole上線前的16個月里,連鑫洲經常這樣往返,應對著鏡框、鏡片、加工、組裝、包裝等各類眼鏡從設計圖變實體物的突發問題。

魅族副總裁李楠曾評價Tapole,一方面他希望他們趕緊倒閉,回魅族;另一方面,又覺得在眼鏡上下了這麽大功夫,很符合魅族對產品的極致精神。

互聯網眼鏡的線上線下

不管互聯網和科技如何進步,眼鏡似乎是一個天然需要線下的行業,比如驗光等問題純線上就很難解決。即便通過線上改變傳統眼鏡行業銷售模式的美國眼鏡電商Warby Parker已經估值12億美金,其也開始在線上銷售和在家試戴等之外啟動了開店模式。

連鑫洲介紹,之前Tapole解決這類問題的方式也是在家試戴,15天內無條件退換貨等;在驗光上Tapole則采用了補貼100元鼓勵用戶到線下眼科醫院驗光的方式。不過,擅長互聯網思維和經營粉絲經濟的連鑫洲並不否認線下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眼鏡是一個強服務屬性的行業,線上更多的是與用戶建立像小米、魅族等的粉絲關系提高轉化率,銷售是很小一部分功能,大致針對類似習慣網上購物,或者五六線城市的需求者。

目前Tapole已經在深圳開了第一家線下體驗中心,短期內也將在北上廣深的幾個核心城市商圈開店。但連鑫洲表示,眼鏡是一個低頻產品,到處開店反而會因為產能過剩造成閑置,Tapole不會采用傳統行業的開店模式,每個城市只會以類似Apple Store的體驗形式開一家店。

在他看來,盡管目前眼鏡行業線上線下的友商並不少,但Tapole團隊在魅族、溥儀等的營銷經驗使他們更擅長運營用戶關系,目前Tapole的到店轉化率已經在70%到80%左右。只要能跟用戶產生粘性需求,用戶是願意一年到店一次去配眼鏡的。

“Tapole現在是收支平衡,2016年的主要工作是嘗試在最核心的人群中開設體驗店。”連鑫洲稱。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深圳圖譜人文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連鑫洲

所屬行業:眼鏡電商

融資進度:青驄資本數百萬天使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43

傳魅族正開啟IPO前最後一輪融資,或為趕超小米華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47.shtml

導讀 : 魅族兄,你讓你的朋友小米如何是好?

i黑馬訊 4月21日消息,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正進入新階段。i黑馬獲悉,魅族或正洽談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融資後估值不超過 390 億元。魅族此舉主要是為2016年沖刺戰略新興板做最後準備。

魅族準備IPO的消息一直傳聞不斷。在今年年會上,魅族科技創始人兼CEO黃章表達了沖擊IPO的意願,他提出2016年公司目標為 “穩增長,創利潤,挺進 IPO”。

魅族之所以希望獲得新一輪融資後,盡早上市,原因在於華為手機背靠華為,擁有高利潤做支持,而小米已獲得多輪融資,樂視手機、奇酷手機背後分別依靠樂視、360這兩家上市公司。

魅族曾於2015年2月獲阿里巴巴集團領投的6.5億美元投資,但魅族在融資能力上要弱於華為、小米、360、樂視這些競爭對手,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很被動的地位。

近兩年來,外界一直將魅族與小米對標,後者曾再三重申 “五年內不啟動IPO”。

而有魅族員工透露,“魅族內部覺得小米會在近兩三年內上市,不然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就沒了,魅族則希望能在小米之前上市,搶到先機”。

截止目前,魅族方面只證實了其正在籌備IPO,但未正面回應有關的融資消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78

高通與魅族在專利上談崩,正式起訴魅族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4/156892.shtml

高通與魅族在專利上談崩,正式起訴魅族公司
楊博丞 楊博丞

高通與魅族在專利上談崩,正式起訴魅族公司

今年將變成專利申訴年。

i黑馬訊(楊博丞)6月24日消息,今日,高通公司宣布同魅族的專利授權談判失敗,已正式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魅族公司,稱其侵犯3G和4G通信技術專利。

據悉,此前高通為了與魅族達成專利許可協議,其已向魅族發起多輪交涉,試圖通過談判與魅族達成協議。

而魅族方面始終未能與高通在前述整改方案條款的基礎上達成專利許可協議的意願。同時,魅族繼續不公平利用高通的創新來拓展其業務,並拒絕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用。

高通法律事務總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毫無疑問,高通的知識產權已被使用,但未獲得相應報酬。他還表示,魅族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使用這些技術,不僅違反法律,而且對那些尊重專利權的被許可廠商也造成了不公平。

高通聲稱,盡管“帶有誠意”地同魅族進行了談判,不希望用訴訟手段尋求解決方案,但無奈魅族在談判上“不帶有誠意”。

在宣布起訴魅族之前,高通近期已先後同海信、酷派、格里、聯想等簽署了移動通信技術相關的專利授權協議。

在更早的2015年第四季度,高通曾宣稱已經在中國簽署了60份移動通信技術相關的新專利授權協議,其中包括TCL、中興、華為等。

目前,針對專利技術的知識產權案明顯上升。

今年5月,華為曾發起對蘋果的專利案件起訴,這普遍反映出廠商們對於知識產權專利的重視。

高通 魅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769

“專利大棒”舉起 高通在中國對魅族提起訴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09.html

隨著國產手機份額市場上的進一步提升,作為基帶芯片制造和移動通信專利雙料老大的高通開始行動了。

2016年6月23日,聖叠戈 ——高通 Incorporated(下稱“高通”)宣布其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對魅族的起訴狀。

高通請求法院判決高通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條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和高通所承擔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視的許可義務。該起訴狀同時請求法院判決高通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條件,構成高通與魅族之間針對移動終端中所實施的高通中國基本專利的專利許可協議的基礎。前述高通中國基本專利包括與3G(WCDMA和CDMA2000)及4G(LTE)無線通信標準相關的專利。

高通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為了與魅族達成專利許可協議,高通始終秉持善意,向魅族發起了多輪交涉,試圖通過誠信談判與其達成協議。

高通提到,目前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協議的內容,與高通在2015年向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交並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的整改方案的條款一致。雖然高通更希望無需付諸訴訟就能與魅族解決爭議,遺憾的是,魅族始終缺乏通過誠信談判與高通在前述整改方案條款的基礎上達成專利許可協議的意願。與此同時,魅族繼續不公平地利用高通的創新來拓展其業務,並拒絕向高通支付使用其有價值的技術的費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中國公司接受了上述整改方案條款,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幾家手機廠商。

據了解,去年年底,包括小米公司在內的幾家手機品牌廠商就相關專利與高通達成了協議。

第一財經記者聯系魅族方面,相關公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一直在和高通保持接觸和談判,但是這件事沒有任何提前通知,還在確認中。”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魅族在2016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同比39%的銷量增長,外界也開始關註在高速增長的背後,魅族面臨的隱憂。

盡管魅族這麽多年從未在自家產品上使用過高通驍龍的SoC,但是實際上在高通的聲明中表示,魅族手機所使用基帶芯片支持的WCDMA以及CDMA2000的標準並沒有拿到高通的授權專利,這也是此次訴訟最大的問題點所在。

高通Incorporated執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高通的技術是所有移動終端的核心組成部分。魅族選擇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使用這些技術,不僅違反法律,而且對那些誠信經營、尊重專利權的被許可廠商更是不公平的,最終必將損害移動生態系統和消費者的利益。”

“高通一直是中國的良好合作夥伴,樂於見到中國移動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中國智能手機廠商正在國內和全球市場中獲得成功,高通致力於助力中國廠商取得更大成果。高通期待著能夠繼續不斷提升對中國無線通信和半導體生態系統的投入和投資。”唐·羅森博格說。

事實上,專利問題一直是中國廠商國際化發展的門檻,此前也有多家中國手機企業已經因專利問題栽過跟頭。

有專家認為,高通、蘋果這類美國高科技企業,往往願意花上幾十年,持續進行資本和人力的投入,以打造基礎性的技術優勢。高通和英特爾代表了全球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力——硬件的專利高墻與制造能力;蘋果和谷歌則代表了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優勢——高階的軟件操作系統(IOS和安卓)。這些底層的核心領域積累就像創新的土壤,是衡量一個國家能否成長出引領型企業的根本。

遺憾的是,相比於美國的巨無霸企業,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與軟件操作系統領域,整體都非常落後。一個明顯的原因是,與動輒去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企業或傭金豐厚的金融行業相比,這些基礎行業往往投資規模巨大,回報周期長,收益率也有限。

“以前量小的時候也許對方不會註意,但現在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手機廠商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過去國內知識產權訴訟比較少,往好處講是消費者受益,其實是以傷害企業創新為代價,隨著中國內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可以肯定未來內地知識產權保護的遊戲規則會向歐美靠攏,從這方面看,越早適應海外遊戲規則,未來就越容易應對市場的變局。

通信專家項立剛則認為,以前大家都認為反正在中國,我不出去就不怕,可能是這種思想,魅族才不和高通談,也不簽協議。但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大背景下,專利將會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他舉例稱,華為一年付3億美元專利費,在自己的技術積累下,收入和回報遠不止3億美元。對待專利問題,企業更應該以長遠眼光看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4

羅永浩被錘粉起訴,魅族被高通告了,看他們都怎麽應對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9/157019.shtml

羅永浩被錘粉起訴,魅族被高通告了,看他們都怎麽應對 | 黑馬早報
楊博丞 楊博丞

羅永浩被錘粉起訴,魅族被高通告了,看他們都怎麽應對 | 黑馬早報

周三早,今天的早報新鮮出爐了,快來看吧!

各位早上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靜靜僅以此圖獻給每一位創業者。

人生本身就很艱難,但已經選擇了創業之路就要堅強的走下去,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人生;而創業中的一些風險與責任自己也要有所擔當,這才叫活著。

1、關於錘子的兩條新聞

羅永浩:訴錘子商業欺詐不成立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近日就被訴事件作出詳細回應,他表示之前由於媒體的含糊報道和轉載,產生了誤解。為此,羅永浩分三部分詳細回應了該事件,分為:案件本身、被訴的4個焦點以及羅永浩本人的一些感想。

對於原告指出的Smartisan T1“預裝無法刪除”的問題,羅永浩表示,2014年5月20日他在發布會上承諾的預裝應用可卸載,指的是預裝的第三方廠商應用,不包括手機系統內建應用。但“畢竟是我本人在發布會上講得不嚴謹,當時說的是“預裝的軟件”,而不是“預裝的第三方軟件”,這是我的失誤。”

對於“缺少語音識別和電源鍵自動解鎖”的問題,羅稱,2013年3月份的Smartisan OS ROM發布會上,“我介紹測試版中的這兩個功能,並沒有正式承諾一定會在2014年的Smartisan T1中提供”。由於後期的方案在設計上有了很大改變,所以測試版中的原設計方案被推翻了。

對於“沒有提供bootloader” 的問題,羅表示,因為的確有提供bootloader的計劃,“所以我在個人微博上表示過我們會提供該功能”,但這個計劃在公司後來的產品討論中被以安全的理由否決掉了,多數廠商都會因為安全問題的考量不提供該功能。

錘子抱緊阿里大腿,羅永浩已將部分股權抵押給阿里

昨日,有業內人士向i黑馬獨家爆料稱,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已將自己部分股份通過股權出質方式出質給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i黑馬通過查詢工商資料證實了此說法,資料顯示出質人為羅永浩,質權人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i黑馬咨詢財務專家獲悉,股權出質同於股權質押,均是通過股權估值來獲得現金。

“這件事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錘子科技以股權出質的形式從阿里巴巴融資,融資不僅僅包含出讓股權的形式,也包含債權債務的形式;二是阿里巴巴可能想戰略投資錘子,但錘子不想要這筆投資,而股權質押則是一種折衷方式,因為這種股權質押未來可能會轉為股權出讓。”

資料還顯示,羅永浩的持股比例已由之前的56.3%降為28.46%,其中的27.84%股權很有可能質押給阿里。

@星哥:恭喜老羅!恭喜錘子!

@seasheng:羅胖:我只是看上了馬雲的情懷。

@孤獨患者:為什麽看了之後有點難過…

@v1ncent:阿里錘!

@張曉雷:已經成為BAT天下了

2、魅族回應高通訴訟案:談判確有遇到問題,高通太沒誠意

針對幾日前高通將魅族通告上北京知識產權局,索賠5.2億元專利費的事件,魅族今日在京做出回應稱魅族在積極促進溝通,高通因為談判過程中出現問題就訴之法庭,是完全沒有誠意的表現。

李楠首先表明態度認為專利應該保護和付費,他透露自2015年發改委做出處罰決定後,魅族和高通的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但由於魅族有 “絕無僅有不完全依靠高通做大做強的企業” 的特殊性,因此在 “有一點點資本爭取合理的談判空間” 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矛盾。

李楠直接抨擊了高通收取專利費模式的不合理性,他透露魅族是在未經合理的談判的情況下就單方面收到高通的法律要約,他認為談判不順利固然遺憾,按照不平等的標準繳費是錯上加錯。

@小強007:世界上的芯片已經快被高通壟斷了。  

@淩空躍:專利費只要收的一樣,利潤低就和他沒關系,有人大賺有人虧本  

@A001:高通這是在回收自己的罰款嗎?

3、Airbnb尋求融資,市值將達300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Airbnb近日展開了新一輪融資談判,其估值將達到300億美元。

Airbnb打算利用新的投資尋求更多新的機遇。Airbnb預計在2016年實現盈利。截至去年年底,Airbnb累計獲得了超過一億美元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255億美元。

目前Airbnb已經在200多個國家成功開展業務,並於6月獲得了美國一些大型銀行為其提供的10億美元資金支持。

@漫步雲端:共享經濟是未來大趨勢。

@iekhzo:airbnb在中國可能會有些水土不服。

4、螞蟻金服否認將收購德國銀行軟件公司Wirecard股份

近日有消息稱,螞蟻金服有可能收購德國銀行軟件公司Wirecard AG最多25%的股份,螞蟻金服方面今日回應稱相關報道不屬實。“螞蟻金服和支付寶一直與多個歐洲的合作夥伴合作,為中國遊客出國旅遊時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務,但是外媒報道螞蟻投資 Wirecard 的報道不實。”

螞蟻金服方面還表示,也並未就投資進行接觸和談判。相關傳言是德國報紙《Bild am Sonntag》傳出的,其稱雙方都有意達成這樣的交易。支付寶希望獲得在德國市場的專業性,而 Wirecard 希望找到一家大股東,該公司股價正遭遇短期賣空者的壓力。

@polona:有錢任性  

@芥蒂的:買買買!  

@CC_2621:感覺阿里要占領世界了

5、霍金:機器人進化速度比人類還要快

據每日郵報報道,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日前接受美國王牌脫口秀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采訪,宣稱機器人的進化速度可能比人類更快,而它們的終極目標將是不可預測的。

在采訪中,霍金表示出對人類未來的擔憂。他說:“我並不認為人工智能的進化必然是良性的。一旦機器人達到能夠自我進化的關鍵階段,我們無法預測它們的目標是否還與人類相同。人工智能可能比人類進化速度更快,我們需要確保人工智能的設計符合道德倫理規範,保障措施到位。”

@Belief:看好人工智能領域

@s0line:總有一天機器人能夠代替人類做一些工作  

@銀錘:霍金的看法是對的,進化是必然

6、奇虎360私有化交易完成時間推遲,或8月中旬前完成

據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以93億美元收購奇虎360(紐交所股票代碼:QIHU)的買方團已經同意中國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的一項要求,即將奇虎360私有化所需的交易資金分批換匯匯到海外,這樣的話,原定於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奇虎360私有化的目標可能將很難如期完成。

知情人士披露,買方團此前曾嘗試說服外匯局,允許他們將收購資金一次性匯出海外,但未能成功獲得批準,為此,買方團只能同意分批向海外匯出交易資金。按照目前的進展,截至上周,買方團仍需再向海外匯出20多億美元,才能滿足交易所需的資金。

@有斐閣:不會是借殼吧,太瘋狂了

@鬧sss:中概股開始大規模回歸了

7、蘋果遭到韓反壟斷機構調查

據路透社報道,韓國反壟斷機構公平貿易委員會 (Fair Trade Commission) 近日針對 “一些事項” 對蘋果公司展開調查。

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 Jeong Jae Chan 在周二的國會聽證會上透露了這一消息, 本月早些時候韓國當地媒體曾聲稱蘋果公司由於強迫韓國運營商簽訂不平等條約而遭到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調查。

此前報道指出蘋果在韓國強迫運營商簽訂的合約里包含有各種 “最低銷量” 的數字。如果運營商沒能按照合約在特定時間內賣出一定數量的 iPhone,蘋果就會進行減少補貼等一系列懲處行動。

8、聊天應用Line確定發行價區間

日本聊天應用Line昨日宣布,確定下月在東京和紐約上市的發行價區間為2700至3200日元(26.5至31.5美元)。

該發行價區間將使Line最多可融資1120億日元(10.9億美元),這將創下今年科技公司IPO融資之最。

Line 7月15日將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共發行1300萬股新股票。同時,該公司還將於7月14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共發行2200萬股普通股。此外Line還有525萬股“綠鞋期權”,若完全行使超額配售權,本輪IPO融資額將達到1290億日元。

@老妖:用Line可能只有日韓地區吧  

@你好520:Line還是用不習慣,感覺很別扭

9、傳谷歌將自主開發Android手機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知情人透露,谷歌正在與移動運營商展開溝通,計劃推出谷歌品牌的手機,擴大該公司在硬件市場的觸角,並加強對Android系統的控制。這款產品將與蘋果iPhone展開正面競爭。

全球每5部智能手機就有4部采用谷歌的Android系統,其合作夥伴包括LG和華為。雖然谷歌之前也推出了Nexus品牌手機,但與蘋果不同,該公司都將生產工作交給三星等廠商來進行,同時集中精力開發手機系統。知情人士表示,這款設備將於今年底發布,谷歌將對手機的設計、制造和軟件施加更多控制。

@94小如:假如谷歌封閉了安卓系統,手機市場將會發生什麽?  

@Vickymouse:這里所說的意思是,以後自己做,不代工了。  

@亞林:期待!

10、Intel或出售McAfee業務,因整合不順利

Intel收購安全公司McAfee之後並沒有很好的辦法將其深入整合到自家的產品中,並且經營狀況並不太好。現在有消息稱Intel有意出售McAfee。

據《金融時報》網絡版報道,Intel正在評估出售旗下網絡安全業務Intel安全的可行性,這其中包括了6年前收購的McAfee。

Intel在2010年以7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McAfee,希望將網絡安全功能整合到芯片中,並將其改名為Intel安全,僅保留部分產品沿用McAfee的品牌。 

@方韻謙:只用過幾次這個殺毒軟件,後來就放棄了。  

@縱橫_:在中國本土還是沒有優化好,使不習慣

今日思想

創業者依靠巨頭兩個依賴性:第一是流量的依賴性;第二是對現金的依賴性。“如果你是需要不斷地燒錢打拼的,在兩個依賴的情況下,你需要投靠一個巨頭,如果你不需要依賴一個人獲取現金的話,還是有機會保持獨立性的。——朱嘯虎

黑馬 早報 錘子 魅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451

再訴魅族 高通專利訴訟拷問中企“軟肋”

美國當地時間6月30日,高通 (NASDAQ: QCOM)宣布其已對魅族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指控魅族侵犯了高通覆蓋智能手機多種功能和技術的多項專利,包括與3G(WCDMA和CDMA2000)及4G(LTE)無線通信標準相關的專利。這些訴訟的起訴狀已提交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高通稱為了與魅族達成專利許可協議,公司始終秉持善意向魅族發起了多輪交涉,試圖通過誠信談判與其達成協議。但就在前兩天,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對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如果能爭取到公平的談判條件,魅族肯定會繳納這筆錢,並暗指高通與手機廠商關於收取專利費的談判不夠公開透明。

再訴魅族

“前幾天剛剛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魅族提起訴訟,今天高通再次發布消息,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同時提起訴訟,高通這是把一個訴訟分拆成兩個,分別在北京與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在北京要求判決提供給魅族的專利授權協議符合中國法律規定,在上海則直接起訴魅族侵權。”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有關這起專利訴訟的最終走勢,現在還無法做出準確判斷,不過以黃章的性格,魅族還真未必束手就範,否則前幾天魅族也不會召開發布會闡述自家觀點,一場專利大戰或許已經拉開帷幕。

根據記者獲得的資料,高通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協議的內容,與高通在2015年向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交並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的整改方案的條款一致。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中國公司接受了上述整改方案條款,其中包括最大的幾家中國手機廠商。

高通表示,魅族一直選擇采取拖延戰術,拒絕與高通進行誠信談判。高通在2016年4月向魅族發出最後要約,魅族對此沒有回應。

高通Incorporated執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盡管魅族已承認銷售了侵犯高通有價值的中國專利的產品,但是卻一直拒絕與我們進行誠信談判。魅族試圖通過在競爭中獲得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成本優勢。很遺憾,我們不得不訴諸司法程序來保護我們的權利。”

而據消息人士透露,就在昨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高通訴魅族和天宇達信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共九起案件。

“高通起訴魅族原因很簡單,覺得談判進展太慢,當然也不排除敲山震虎威懾其他尚沒有簽約廠商的意圖,至今為止高通已和上百家大陸廠商簽署專利授權協議,相信其中幾家比較知名的廠商也會很快簽署,高通顯然也希望借助起訴魅族盡快了結與大陸手機及相關廠商的專利授權談判。”王艷輝對記者表示,起訴只是手段,加速談判才是目的。

連環訴狀拷問中企軟肋

不斷傳出的手機專利戰在今年愈演愈烈。

高通上財年53%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其利潤的相當一部分來自技術許可。該公司去年與中國發改委達成反壟斷和解協議,同意支付9.75億美元罰款,並與中國客戶重新談判許可協議。自那以來,該公司已與中國100多家手機生產商簽署許可協議,但與幾個主要的原始設備制造商的談判遇到了困難,其中包括魅族。

而在前不久華為在中美同時起訴三星手機侵權,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智慧芽首席專利分析師賈郡對記者表示,專利是政府對技術創新者的獎勵,可以幫助技術創新者壟斷技術成果、排除競爭對手,因此,專利在高科技領域是一項重要的知識財富。而在市場競爭中,掌握大量核心專利的企業可以提供具有獨特功能的產品、塑造高端的品牌形象,還可以憑借技術優勢提高其在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而且在構建行業聯盟、制訂產業標準的過程中維護其戰略利益。

“如果缺乏高質量的專利儲備,企業在經營中往往容易成為專利訴訟的受害者,輕則調整既定產品策略、付出巨額賠償,重則面臨法院禁止銷售令、惡化企業品牌形象,甚至有被迫破產、退出市場的風險。”賈郡說。

而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由於接觸專利概念的時機較晚,而且研發能力普遍較弱,因此體現在專利上就是“專利布局較晚、技術布局單一”,導致大量的基礎專利落在國外競爭對手的手中。

賈郡以華為公司和三星電子為例,對記者表示,華為公司是專利實力最雄厚的中國公司,截至目前,華為公司擁有9800余件美國專利,其中有7400多件是通信技術專利,2200多件數字處理技術專利,這兩項技術占其整個專利儲備的98%。而三星公司的美國專利總數超過12萬件,其中在半導體技術、通信技術的專利都超過3萬件,數字處理技術專利超過2萬件,此外,在存儲技術、光學技術、顯示技術的專利也都在1萬件左右。在這樣專利儲備的支持下,三星電子可以更為安全、自主地進行產業和產品布局。

“整體來看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非不完善,只是相應處理力度較輕,也直接導致了在中國專利侵權成本較低,此次華為、高通的訴訟正在拷問中國的專利保護執法力度,一旦獲得法院支持,也就意味著大陸專利制度逐步向歐美靠攏,真如此未必是壞事,只不過對手機企業而言,競爭便不再只是市場的競爭,也包括法庭的競爭。”王艷輝對記者如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50

魅族財務數據首曝光:阿里占股近30% 去年虧10億

10月21日消息,一家名為天音控股的上市公司昨日發布了一份對外投資公告。公告稱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擬向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投資金額總計人民幣2億元。同時公告將魅族的業績首度展現在外界面前,魅族科技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70億元,凈虧損為3.04億元。據交易推算,魅族當前估值約305億元。

據公告披露魅族財務狀況,2015年,魅族資產總額72.25億元,負債總額88.93億元,凈資產為-16.68億元,營收168.01億元,凈虧損10.38億元;而截至2016年6月30日,魅族資產總額49.28億元,負債總額26.80億元,凈資產22.48億元,營收70.02億元,凈虧損3.04億元。

在天音投資前,魅族科技股東分別為黃秀章、珠海市百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市啟亞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市瑞科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杭州魅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海桐信兮投資中心(有限合夥)。

其中,黃秀章持股達到53.680%,為最大股東,杭州魅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29.344%。而工商資料顯示,杭州魅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法人正是阿里巴巴。

此次交易完成後,黃秀章持股降至51.959%、杭州魅投持股降至28.828%。天音控股占股為0.655%。

魅族成立於2003年,在創立之初以生產優質的MP3產品為人所知,一直推崇少而精的發展策略。2008年,這家公司開始全面開發高端智能手機。2009年2月,其開發的大屏全觸摸屏智能手機魅族M8正式上市。近幾年,魅族駛入快車道,銷量和市場份額不斷攀升。

魅族手機的產品策略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主要分為兩大方向,魅族Pro系列針對高端市場,魅藍系列主打青年群體。前不久魅族剛剛發布了魅藍E,隨後又在網絡上推出U系列,後又推出魅藍Max。

但是據數據公司IDC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統計顯示,排在前五位的手機品牌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所占份額則分別為22.4%、11.8%、9.4%、6.6%、4.8%。魅族並不在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66

魅族要做平板了?已悄然註冊魅藍平板微博

魅族已經悄然註冊了“魅藍平板”的微博賬號,認證屬於魅族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並關註了一系列魅族官方微博和高管個人微博,但沒有發布任何消息。並且,魅族這次使用的是魅藍品牌。

而據網友 @機友君 爆料, 魅族首款平板配備7.9英寸屏幕,將備戰雙十二,於12月份發布,元旦前上市。

從曝光的照片上顯示,平板的長寬尺寸為102mm×172mm,所以推測魅族這款7.9英寸平板的顯示比例應該是16:9。此外,正面上方配有前置攝像頭,但觸控屏下方則沒有任何實體按鍵,應該是有黑、白兩種顏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65

魅族與高通達成和解 雙方已同意終止或撤回專利相關訴訟

12月30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高通與魅族今天宣布,雙方在平等談判的基礎上達成了專利許可協議,雙方已經同意終止或撤回專利侵權相關訴訟。

根據協議條款,高通授予魅族在全球範圍內開發、制造和銷售CDMA2000、WCDMA和4G LTE(包括 “三模” GSM、TD-SCDMA和LTE-TDD)終端的付費專利許可。魅族在中國應支付的專利費用與高通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提交的整改措施條款相一致。該協議解決了高通和魅族之間在中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所有專利糾紛。高通和魅族已經同意采取適當步驟終止或撤回專利侵權訴訟及相關專利無效或其他相關訴訟。

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表示:“魅族13年來持續為用戶提供激動人心的創新產品。今天,我們更加清晰的描繪了我們的願景,成為世界級的設計科技品牌。為此,我們決心移除阻礙,聚焦產品,朝向目標。同時,很高興與高通的平等談判得到順利推進,最終達成協議。我相信這次合作也一定會為用戶、渠道、股東、員工共贏的局面添磚加瓦。”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總裁亞歷克斯·羅傑士表示:“高通很高興能和魅族簽訂許可協議, 並幫助魅族在中國以及全球範圍內提升其產品線,並取得強勁增長。高通的標準化技術正支持無線生態系統內的眾多公司打造全新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在持續改變人們的生活。”

在今年6月,通訊芯片巨頭美國高通公司將魅族公司告上法院,並要求賠償5.2億元。隨後,魅族表示“本著尊重知識產權的原則,魅族仍願意與高通談判,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4個月之後,高通宣布向美國、德國和法國地區起訴魅族公司侵犯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166

為了給IPO鋪路?魅族裁員千人

“整整兩個月,周邊一直彌漫著尷尬的裁員氛圍,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會是這一波走的人,這比去年的閃電裁員還要令人難受。”王青(化名)是珠海魅族公司的一名員工,已經在珠海呆了四年的她早已把魅族當做了自己另一個家,但從今年開始,家“變樣了”。

3月27日,有媒體援引魅族內部人士稱,魅族近期在進行新一輪裁員。和去年2016年初魅族“高調”聲明裁員比例不超過5%不同,此次裁員頗為低調,但規模更大。

魅族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裁員的信息,並表示“今年魅族確實有10%的裁員計劃,但與去年類似,是正常的人員流動優化。”但據多名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員涉及多個部門,屬於“全員性”裁員。

“可能不止10%,人事部門下達的裁員硬性指標要在這個月31號前完成,每個部門幾乎都有涉及,到月底裁員人數估計超過1000人。”王青對記者說,這幾天大家都過的“異常焦慮”,今天還在上班,明天可能就卷被子走人了。

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從去年開始不少手機廠商進入調整期。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記者表示,此次魅族對於國內市場的調整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利潤的考慮,精簡人員,準備邁向中高端市場。

“魅族去年除了魅藍外,幾乎少有叫得出的明星機型,並且如果要上市的話,基準年是不能虧損的,魅族此時的賬面必須要有盈利數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記者說。

 

“黑色”三月

在一場魅族的內部會議上,黃章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雖然不來公司,但當魅族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我一定會出現。如果魅族不在,那我也不想在了。

在員工看來,魅族創始人黃章沒有食言。

今年的2月10號,黃章通過微博宣布回歸,表示“將重新出山打造夢想機,去迎接魅族15周年。”據內部人員介紹,今年黃章對於產品的投入可謂是付出了120%的精力。但對於此時的魅族來說,黃章的出現也許並不能阻止二次裁員的到來。

“現在是黑色三月,不管是被裁的還是留下的,大家情緒都不是很好。”王青告訴記者,從年初開始,魅族的人事部門就開始通知“需要對於冗余的人員進行優化”,而這種優化更像是“被分配了指標”,沒有什麽合理性。“比如某某組必須要在31號前完成裁員,但對於部門管理人員來說,裁員的名單上寫誰都不合適,做決定很痛苦。”

員工似乎把矛盾的焦點放在了人事部門身上,有人評價“這是一場沒有績效標準的考核,也有人稱既然要裁員,為什麽在過去兩年仍然進行大量招聘。

2015年,魅族的銷量增長了350%的同時,人員規模也增長到接近四五千人,2014年年中,魅族對外宣布了“將視銷量為第一目標”的企業戰略。在更早前,黃章對這家公司的追求是“小而美”,要“做心中的手機,賣給喜歡的人”,並非服務大眾市場。

對於戰略的轉變,當時魅族總裁白永祥表示,從以前的利潤優先,變成了銷量優先,這樣才能(讓手機)成為移動互聯網入口。於是,可以看到,這兩年魅族成為手機圈中發布會開得最多的廠商,產品型號紛繁複雜。

但從目前市場的表現看,魅族的轉型也許算不上成功。

閆占孟對記者表示,魅族手機去年國內的整體銷量在2200萬部到2300部之間,但一些魅族老員工稱,魅族手機2016年實際銷量為1990萬部,如果不包括魅藍系列,銷量不到300萬。而在天音控股的投資說明書上,魅族科技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70億元,凈虧損為3.04億元。

明星產品的缺失也讓經銷商的日子不太好過,一位經營魅族產品線多年的深圳經銷商對記者表示,整體銷量並不理想,但對於魅族的裁員,他表示理解。“希望留下的都是想做些事的人,而不是貪便宜的所謂的職業人。”

利潤壓力加大

“本次魅族人員調整的賠償方案是合理合法的。”魅族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王青告訴記者,此次的賠償方案是N+1,N是員工在魅族的工作年限。

“現在調整已經基本完成,公司與離職員工的賠償、談話、溝通工作基本完畢,賠償都是按照勞動法標準進行,可能有些員工情緒上有點偏激。其實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流程。” 魅族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人力調整方面主要是結合人力結構的飽和度,從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的角度做出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增加新的校招、社招名額。

也有消息指,魅族準備上市,在人力資源成本、產品銷量、市場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標,

事實上,2015年魅族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戰略投資者時,就已經有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計劃。黃章曾喊出“穩增長、創利潤、挺進 IPO”的目標。

“魅族要實現銷售目標不難,但是要實現利潤增長,對於現在的手機廠商並不容易。”孫燕飈對記者表示,上市的硬指標就是基準年不能虧損,2017年魅族對於財務利潤的要求會比往年都要高。

根據證監會2015年底【第123號令】《關於修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的決定》,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必須在盈利數據方面滿足如下條件:“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而A股的上市要求則更高。

“魅族2016年實現了盈利。”魅族發言人對記者強調。

但智能手機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從功能機換代到智能機的紅利幾乎已經消失殆盡,電商增長進入瓶頸期,線下渠道OV組合牢牢占據,此時,魅族的機會窗口還有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