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馬雲要威過微軟、沃爾瑪 李華華

2010-10-04  AD




 

中國近年發展得好快,連阿里巴巴(1688)掌舵人馬雲都話,美國雖然仲係大阿哥,但全世界都已經向中國傾斜緊,13億人口唔再係單純嘅中國市場,而係全球市場,所以佢好希望有一日,阿里巴巴個朵可以響遍全世界!

馬雲好激動咁話,阿里巴巴唔單止要做中國嘅微軟同沃爾瑪,仲要做得比佢哋好,超越呢兩間公司,而呢個除咗係阿里巴巴嘅使命,仲係呢一代企業家嘅使命o忝!

呢排股神畢菲特及蓋茨訪華勸捐成為城中熱話,馬雲都唔執輸講番兩嘴。佢話雖然自己本身好尊重慈善,但就寧願將啲錢用喺創造就業,推動社會進步仲實際,仲話如果家陣就將啲錢捐晒出去,老咗嗰陣實後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6

传马云联手PE回购雅虎所持阿里40%股份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9/xNMDAwMDIwNTIxNA.html

据路透社11月9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正试图组建一个财团,购回由雅虎持有的集团40%的股份。由于雅虎已成为一家收购对象,阿里巴巴集团希望结束与雅虎之间存有争议的协作。

新浪科技的报道亦称,私募股权公司过去数周一直在约见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意图联手收购雅虎。私募基金试图通过杠杆收购,将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出售给马云,考虑到马云为收购雅虎所做的贡献,这个价格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

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公开信息,这让投资者无法对它作出可靠的估值。最近有报道称,雅虎持有的这部分股份估值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另一位业内人士在其微博上称,这部分股权的价格是80至110亿美元。

关于收购资金的来源,一说是马云引入私募股权基金,主要目的就是融资,也有传言称来自于银行贷款。

前述业内人士的微博透露,其中近100亿美元的资金来自于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而马云付出的代价是向两大国有银行出让大部分支付宝公司的股份。支付宝将顺利晋升为国有控股企业。对此,阿里巴巴副总裁王帅未予置评。

2005 年,雅虎把中国业务转让给阿里巴巴集团,并向该集团注资10亿美元,获取了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与5年前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称与雅虎间合作关系的基 础已不复存在,阿里巴巴并不需要一个没有业务协同作用或者技术的金融投资者。但是雅虎不会主动放手,其CEO巴茨近期已经几次强调,雅虎无意出售持有的阿 里巴巴股份。

5年前的这份协议包括,雅虎从今年10月24日起即有权把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席位由原先一位增加到两位。但雅虎并没有这样做,投行人士分析认为,雅虎主动向阿里巴巴示好,在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44

马云“折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2/5MMDAwMDIwNjk5MA_2.html

十年铸就阿里巴巴传奇,也成就了马云。

众多故事版本演绎之后,马云已经成了一个被神化的符号。

他其貌不扬,开口往往语出惊人。有人说他极富煽动力,善鼓舞士气,有人说他虚虚实实,难以捉摸,也有人说他只是夸大其辞。

不管其开口说的如何,马云这十年的成功确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1999年,他和17位创始人从50万元起步,创立阿里巴巴。2003年,创立淘宝网。2004年,创立支付宝。2005年,兼并雅虎中国。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轰动一时。

马云对很多年轻人、创业者的意义,并非只是天马行空的商业创想力,也不仅是驾驭一支老团队一直往前冲的领导力,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影响力。

马云说,“我马云这样的人都能成功,你也能成功“。他是许多在路上的创业者的偶像,他在一些大事件上的态度和选择,显示出一种可以学习的朴素商业哲学。

“为了原则能得罪客户”

马云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马云起步的地点是杭州湖畔花园,这里相继诞生了阿里巴巴和淘宝。这是一个普通居民小区,本来是马云的新家,后来被当作阿里巴巴的办公室。这是马云艰苦创业的起点。

创立阿里巴巴的缘起是马云在美国一次出差机会中见识了互联网,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为政府打了一段工后,决意自己回到杭州创业,

在马云注册公司一个月后,风险资本就进入500万美元。马云用这笔钱招募了大量的海外人才。

但谁能想到,这些多元化的员工在互联网泡沫将破灭时,成为阿里巴巴前进路中最大的掣肘。

2000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马云相处第一次召集了新浪的王志东、网易的丁磊、搜弧的张朝阳以及8848网站的王峻涛等人相聚聊行业,这就是后来的“西湖论剑”。就在这一届西湖论剑召开后的几天,马云突然给公司发布了“公司处于高危状态”的内部通知。

这张通知引出随后10月的反思大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到底谁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当时海外招聘的员工中,香港员工主张迎合华尔街的口味,走中华网的路线,为公司客户建设大网站。美国员工主张发展技术,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为大企业解决交易问题。

事实证明,这两条路都不是后来阿里巴巴的方向。在这激烈的对垒中,马云并没有“傻眼”。他通过人事调动,陆续将欧洲、美国、香港的办事处撤掉,痛定思痛之后,放弃了已经占公司收入六成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战略,把未来的方向拿在自己手中。

事后回想的马云,还曾感慨“当时做这个决定真痛!”

虽然马云常常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但马云甚至有时为了原则能得罪客户。

2009年,淘宝推出新搜索规定,用服务质量综合分取代了下架时间,作为商品搜索结果的主要排序依据。

这则规定遭到了一些用户的反对,导致淘宝总部被围攻,有人甚至在下雨时用下跪行为表示愤怒。

但马云没有向这些用户表示出一点让步,让后者颇为失望。

反而,马云在内部向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邮件《为理想而生存》,信中说如果放弃原则,“从此以后阿里就会成为一家平庸的公司”,而坚持原则“让我们在21世纪里成为一家真正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公司”。

不断“折腾”

马云一旦靠坚持过了艰难期,他就要开始不断的“折腾”。

2002年,度过阿里巴巴生存危机的马云,就提出要“在发展中赚一块钱”,他把精力集中在国内市场,配备外贸、内销两个部门进行支持。

阿里巴巴推出了专注于中小企业网上交易的 “中国供应商”服务。会员可以分享50万海外买家和进出口商,如果企业想做国际贸易,可以在阿里巴巴国际网站推广,服务费从2万元到6万元不等。”

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阿里巴巴在国际站首推“诚信通”服务。“诚信通”服务与工商银行合作,这使得通过阿里巴巴达成的交易变得值得信任,一举扩大了交易量。

到2002年底,阿里巴巴就实现赢利600万元,“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两项总收入占到90%。

2003年初,阿里巴巴还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主的“魅力培训学校”服务。这项服务旨在改变中国企业主只懂低价销售,但缺乏与全球客户交流深层交流的问题,光这一年,阿里巴巴培训超过5000名小型企业主。

为了提高搜索信息的准确度,马云也找过3721的周鸿祎商讨合并事宜。马云开出了7000万美元的价格。但是最终,被雅虎更高价买走。好在早在三年前,马云挖走雅虎搜索引擎专利发明人吴炯,最后阿里巴巴搜索引擎产品吴炯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3年这一年,对马云来说,最大的创新是推出基于C2C模式的淘宝网。

和易趣不同,淘宝网一直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路子。马云身边的高管透露,一开始淘宝网的制定方向、商业模式,以及市场方面也并非那么清晰,只是一个大方向。

但当年这个没想清楚的半成品,不仅打败了易趣,而且在多个维度上延伸,越做越大。

时隔五之后,淘宝变成“大淘宝”。淘宝战略包括了淘宝网、支付宝、阿里云计算、中国雅虎等等多个组织架构,目标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企业的水、电、煤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支持和服务,打通制造、批发、零售、服务四个环节。  

仅在物流的服务端,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入股星辰急便、汇通快递、百世物流。淘宝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个城市设立四大配送中心,还有计划陆续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多个分支配送中心。

基于这些投资,淘宝开始为客户提供“物流宝”服务,让商家不再人工导入导出订单数据给快递公司,当买家下订单后,“物流宝”将自动在最近城市找出物流商进行发货。

马云还操心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与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成立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之外,还有意成立阿里巴巴银行。

淘宝还做了很多“闲事”,比如布局淘宝手机,创立《淘宝天下》周刊,与湖南广电合作节目,还推出针对电子商务类工作岗位的“淘工作”,为1.2万个中企业招聘了3.4万个岗位。

从现在看,7年历史的淘宝变成一个全新的创新机器,呼应了马云在创业板推出时曾经所作的一篇演讲。

他在这篇演讲中说到:“创新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的培养是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还得脚踏实地。再伟大的公司也必须有一颗平凡的心,所有的伟大都是平凡的、重复的、单调的、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7

中環在線:馬雲為改善生活減持華誼 李華華



2010-12-01  AD


 

呢個世界,炒股 嘅邊個唔係想賺錢改善生活吖,平民又好、有錢佬又好,都係咁話啦!中國IT界巨頭馬雲剛啱就減持華誼兄弟權益,套現咗9012萬蚊(人民幣.下同),佢話 沽貨嘅原因係為咗改善生活。嘩!馬生,套咗成億銀咁滯喎,睇怕可以令生活有非常大嘅改善嘞!馬雲喺一年前,即係阿里巴巴(1688)成立十周年之際,亦曾 經減持阿里巴巴股權,當時佢嘅解釋係「給自己、家人一點小小的階段性成就感!」

華誼兄弟董事會秘書辦人士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證實, 馬雲減持喺深交所上市嘅華誼兄弟300萬股,以11月26日交易價每股30.04元計算,套現9012萬元,相較佢當時不足1000萬蚊嘅投資成本,真係 賺到笑!如果再計埋佢手頭仍然持有嘅2464.8萬股華誼兄弟股份,就更加開心!

今年4月,馬雲亦同史玉柱、王玉鎖成班人創建雲鋒基金,投資喺網絡、消費品同新能源三大領域。睇嚟馬雲唔單止係IT界強人,仲係投資界高手o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58

中環在線:馬雲教創業唔做就等於浮雲 李華華

2010-12-7  AD




 

企業家之中至鍾 意講嘢嘅阿里巴巴(1688)主席馬雲(圖),噚日喺北京對外貿易大學,同一班學生分享創業心得,唔知係咪有關方面吸收咗前人嘅經驗,一開波就嚟個「快問 快答」環節,咁班學生問馬雲乜嘢呢?包括最希望擁有咩才華、滿唔滿意自己外表、最鍾意女人身上咩特質等等。馬雲嘅答案係:希望面對任何困難都唔會擔心、o 依家幾滿意自己嘅外表,同埋希望女人樂觀咁看待佢!

可能教過書嘅關係,馬雲深明學生好冇耐性,所以佢都算收斂,講到創業,佢話如果你唔去將件事變成現實,咁咩都係浮雲……查實不如再直接啲話,如果你班友乜都唔做,就唔使旨意變成馬雲,佢哋咪仲易入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1

不忽悠,下一个大机会是物流--马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p3yd.html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在这么忙 的时候,快过年参加我们物流会议。我今天是带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来看大家,因为我觉得你们创造不仅仅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这一两年整个物流产业发展超 越我们想象,这是相当了不起事情。我跟马局长今年估计35亿包裹,美国快递业70亿包裹,原计划我们要想15年、20年超过美国,按照现在状态中国三年、 五年一定超过美国物流行业。短短两三年我们创造这么多机遇、创造这么多就业机会,我非常敬佩大家。近百万人就业涌入物流行业,任何一家公司短短一两年就业 人数、员工人数翻两三番,非常难管理。我自己问自己,阿里巴巴这十年,我感到骄傲的不是阿里巴巴有这么多业务,挺骄傲的是拥有22000名员工,这 22000名员工培训、成长非常难,在座能够管理上百万员工相当了不起。

    尽管今天有很多抱怨、投诉对物流行业。我觉得让他干也好不到哪里去,都很艰难。下雪天要把快递送到,而且新培训的员工,我由衷感谢,我为中国物流进步、为整个电子商务所做出巨大贡献,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我也代表淘宝CEO、淘宝所有买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我也在想这个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行业变革之大可能会超过在座所有的想象,我前几天跟人谈电影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五年以前我投资华谊的时 候,我判断中国电影五年以内超过100亿市值,100亿电影市场,今年中国刚好102亿。十年以前我判断电子商务十年以后一定很大的市场,中国有机会行业 很多很多,但是你确保这个行业一定会成长、而且成倍数增长的行业并不多。但是我觉得物流就是这么一个,未来十年内增长速度超过在座所有人想象,坏的结果是 今天最成功的物流公司绝大多数不会成为十年后最成功的物流公司,这就是对行业重新洗牌。这是一个结果,而且大家可能觉得轮到他,很有可能轮到你,这就是行 业的变革。

    十年以后我一定相信,中国快递一定有100亿包裹,美国还是70、80亿包裹,几年以前我在美国说中国互联网人数一定会超过美国,他们觉得不太可能,我说 你们总共3亿人,生孩子生2000万人,还不准死人。我们13亿人口搞五六亿人上网也就五六年。但是能不能诞生对社会有贡献、对人类有贡献的公司,有很多 的挑战。中国移动用户过亿用户,但是中国没有诞生苹果。中国那么多快递公司,有没有一家叫板UPS,假如国家不保护你、假如政策不保护你,100亿包裹是 最简单的,但是你能拿到多少。

    这一两年变化,淘宝现在每天订单800万,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一天2000万订单,明年一天淘宝制造包裹1500万,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十年以内中国在快递 行业我的预计至少增长1000万就业、1000万的员工,我请问我们组织、我们管理、我们领导力、所有管理培训体系我们是否准备好?这都是机会,我也坚信 十年以后全中国所诞生,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所诞生UPS一定有几家,一定超过美国的UPS,这个我深信不疑。

    为什么美国不可能?美国电子商务很难做,因为其他商业环境太好,银行很好、配送很好,所以电子商务非常难做,中国是因为什么都不好,电子商务才好做。中国 移动为什么能够超越美国,不仅仅我们有人口,而是由于我们当年固话太落后,所以有线一下条约的发展。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可能三年五年,大量 资金进来,只要钱进来问题就出来。准备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二阿里巴巴为什么做物流?我们准备怎么做物流?该做什么东西?其实我们11年投资电子商务,我们像做疯了,当时没人相信,我们自己相信。坚持十年发现信 息流太难做,支付宝出来以后发现物流堵住,我们以为只要做信息流就行了,没有资金的平台没有办法做,我们就做资金,我们刚刚缓过气,我们发现所有抱怨、投 诉都来自物流,没有用我们必须共同参与。其实我们资金流也抱怨过,没有支付宝之前,我们天天说银行你们该做什么,人家不是不愿意做,觉得这个东西没有意 思,结果搞大以后发现很有意思。

    对于阿里巴巴来讲,我们不是外资企业、也不是私有企业,我认为我们是社会企业,是国家拥有、是社会拥有,谁也不能说我拥有阿里巴巴、拥有淘宝。阿里巴巴能 关掉、支付宝关掉吗?不能关掉,这个是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这个社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属于全世界向往新的商业模式的人,所以看成真正的社会企业, 今天很多国有企业其实是政府企业。

    再一个我在想,我为什么做物流?因为我自己讲过这句话,有一天通过努力,超过沃尔玛全世界的营业额,是4000亿美金,按照汇率再涨下去我们机会还是很 大。我跟沃尔玛副董事长交流,我们每年增10%,十年差不多。我们打这个赌我们肯定赢,他想卖更多的不知道搞多少场地、建楼,我们只要多几台电脑就够了。 沃尔玛影响上一个时代的商业模式,大规模采购、形成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形成大规模集装箱、低成本,他影响商业形态,我们希望淘宝也好、阿里巴巴也好,有 一天也成成为影响社会商业形态的公司。在公司内部,我说佩服新浪、网易、搜狐这些企业,他们改变很多人阅读习惯或者新闻习惯,淘宝还没有,只是说大家购物 可以,但是一定要上网还没有到。这一天我们要做到。

    我想淘宝明年冲1万亿,我们看不到大灾难让淘宝出灾难,但是1万亿到3万亿最大的障碍就是物流,假如我们不参与,其实有的时候行业一定需要行业外面人搅一 搅,做支付宝不是金融的人,淘宝里边没有人搞过零售的,必须外面人整一整,这样对行业有好处。但是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做民营物流企业想做、能做、可以做 的事情,我们自己定位阿里巴巴进入物流,做现有物流民营企业不想做、不肯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觉得所有国有企业都应该这样就对了。

    我们自己也分析很长时间,我们管上百万员工做快递太辛苦了,无论是安全问题。那不是我们公司做的,而且即使要做、即使可以做我们也不能做,因为社会上永远 不能把别人饭碗捅了,这是做企业的原则。别人想做就让别人做,我们自认为两套系统是我们强项,第一信息系统,第二仓储,今天仓储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将来仓 储的挑战会非常之大。我们理想仓储跟政府谈、搞地全部硬件投入,又要花钱、又要建立这些东西的话,可能很多民营企业不愿意投,我们希望把投仓储的钱省下 来,花在员工培训、成长方面这个更好。

    所以我们将会在仓储和信息体系上边花很多的工夫,这些仓储建起来以后,我们里边会给所有快递公司、物流公司共同开放、共同发展。我记着在集团内部战略会议 上做物流的决定,这是我今年2010年做的唯一、最重要的决策做物流。定了几个原则,第一原则不以赚钱为目的,这是我们第一个原则;第二原则不能亏本,亏 你撑不起,你怎么走下去;第三做大部分民营企业不想做、不肯做、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且真正诞生中国的UPS。

    移动没有诞生苹果,我相信中国物流,未来中国超越全世界物流公司人也许今天就坐在这里。十年以前我听IT领袖说,十年以后那个哥们就是我。十年以后全世界现代物流发展一定是我,我们只要有这个勇气和信心。战略除了想法,贵在于战略谁都可以划。

    今天我另外想跟大家沟通的想法,今天电子商务B2C风起云涌,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泡沫时代,我们有没有错。我在两年前集团大会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好 跟阿里巴巴集团没有关系,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好跟阿里巴巴一定有关系,一年以前淘宝开始做B2C,淘宝第一起95%都是B2C,只是哪些B大的像C一样。 去年以前在上海大买家大会,有很多大卖家跟淘宝座谈,他们说我们是大卖家,我说多大?一个月卖五千块人民币,这就是变化和变革。今天B2C怎么参与投资, 使B2C行业发展更好。

    今天泡沫不亚于1999年、2001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绝大多数B2C企业十年以后会消失。至少30%企业会都有网站、都卖东西。可是今天假如建一个网 站、请一个工程师,买一个服务器摆脱淘宝控制,第一淘宝不想控制你。阿里巴巴放弃商业帝国的思想,什么叫商业帝国?你要么加入我,或者我废了你。我觉得 21世纪人们不应该想这样的心态,什么是21世纪心态?就是生态,一个生态的环境,大家都是商业生态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建立整个商业生态体系,所以这是我 们觉得阿里巴巴要做的事情。

    我们觉得由于我们社会企业、我们是国有企业,我们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建设,你要流量我们提高流量,你要数据我们提供数据,你要物流我们帮助 物流建立起来。很多公司走法觉得是我们的失败,什么意思?今天很多人做电子商务,有点像几年前开工厂一定门口挖一口井,一定做火电站因为不相信国家电网。 很多企业说办厂一定要发电站、自来水管。现在大家用的全是统一。

    我们没有帝国思想,这个公司不是我的,我也不会传给我的儿子,我只是公司的参与者,我们感恩荣幸在这个年代,拥有这个机会可以做出与上一代不同的企业。赚 来的钱我也不能拿来口袋,钱越多你责任越大,给了我这个钱还建几个仓库、再搞好的支付宝,有的时候资金越多麻烦越多、压力也越大。精力、体力很有限,在座 很多人都比我年轻,你们再搞五万员工没有问题,我再整五千员工受不了。我们希望不成为帝国,而是成为小商业公司成长、发展过程当中垫脚石。

    也许大家觉得我讲话好像“忽悠”大家,我们是真这么想,而且就这么在做。所以物流我们是一定要进。我在去年做的唯一重大决定,全部进入物流第一期资金是 100亿人民币,我们不要考虑赚钱,就是考虑怎么完善,否则到1500亿和2000亿时间淘宝和电子商务会发展,当然整个仓储系统、物流系统我们是开放 的。第三方所有物流服务公司在这个平台用好它,我有一个朋友在淘宝开店,卖服装挺好,也不知道听别人说,万一被淘宝控制怎么办。赶快自己整一个网站,结果 那个网站流量不够,每天还在加人。我会一年以后等他痛才讲,我要是他我会集所有资源先搞客户,了解客户以后再成立自己的网站。因为你是阿里巴巴集团所以这 样想,我还没有小气缺一个客户。

    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想法,我们一定支持、扶持物流行业,第二我们是开放做,第三我们自己进来我们还希望看见更多PE、VC进来,毫无疑问中国能看到未来五 年内有十倍增长的市场,确定有十倍不多物流一定是一个。所以我们会参与投资,我们会做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最希望看到明年、后年、大后年物流的发展, 让淘宝上买家、让中国所有买家由衷感谢。那个时候我相信我们做成功,那个时候如果有人还抱怨企业的时候,我相信客户会惩罚你、你的对手会打败你。未来拼的 是管理、拼的是服务、拼的是创新能力。

    我想我今天来,因为很多外面传言非常多,说阿里巴巴抢物流快递行业的饭碗,我们是要做但是不抢大家饭碗,我们一定培养和支持如果这个市场上最优秀的快递公 司。几年前我跟银行行长说,高度注意支付宝,我相信有一天支付宝对银行冲击很大。那个银行行长说我不信。这几年这个行长很生气,但是也没有用,我今天跟大 家讲,十年以后最成功的物流企业一定不是今天前十名,一定会诞生新的物流行业领军者,他们善于学习、提升管理、他们有远见、为客户着想、为社会着想,因为 中国缺这么几家公司,也必须有这么几家公司。

    如果今天是物流行业研讨会,我相信十年以后一定看到这些公司。所以再次感谢大家,感谢大家以前所做出对中国电子商务、和成千上万买家做的贡献,也表示敬 意。但是你们今天玩的“业余”,只是有人不想进来干而已,既然干就应该去日本看看、去欧洲看看、去美国看看。我自己去看过,回来我特震撼,但是我说我们有 机会,有时候越成熟的模式越难改,在座绝大多数模式不成熟,所以感谢大家,期待大家!并且我相信明年抱怨声还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的成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2

中環在線:馬雲話淘寶網未夠秤上市 李華華

2011-1-28  AD




 

阿里巴巴(1688)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一直想做全球電子商務一哥,咁壯大佢嘅其中一個方法就係上市集資。

之但係集團CEO馬雲(圖)近日下發內部電郵,話決定無限期推遲集團子公司嘅上市計劃,咁即係話,近年盛傳會上市嘅淘寶網同支付寶,都唔使諗上市集資。

據馬雲話,呢啲子公司仲未夠成熟上市,所以未來幾年集團要加強對電子商務基礎建設嘅投資,加強對物流、小企業同創業者金融支援,以便完善中國電子商務嘅生態系統,畀更多企業可以用更低成本進行電子商務。

近年喺香港越來越多人用嘅淘寶網,據業界估計,舊年總收入大概有成50億人民幣,其中廣告收入佔八成。

目前有投資銀行畀淘寶嘅估值,超過100億美金,市場一直話淘寶網掂,唔知馬雲認為要做到幾大至夠秤上市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1

阿里巴巴CEO引咎辞职 马云整肃价值观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6659.html

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宣布,为维护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捍卫诚信原则,2010年该公司 有约0.8%、即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该公司CEO、COO为此引咎辞职。阿里巴巴表示,公司决不能变成一家仅以赚钱为目的的 机器,违背公司价值观的行为丝毫不能容忍。

这是该公司董事会主动发起的“客户资质独立调查行动”的阶段性结果。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诚信,是阿里巴巴最珍视的价值观基础,这包括我们员工的诚信以及我们为小企业客户提供一个诚信和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我们希望释放一个强烈信息,就是任何有损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行为均不可接受”。

在同日一并发出的马云致员工的公开信中,他要求所有阿里人对不诚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他说,“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B2B公司信息显示,从2009年开始、贯穿2010年全年,该公司国际交易市场上有关欺诈的投诉时有发生。虽然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B2B公司已经开始关闭涉嫌账号并采取措施以图解决问题,但上述投诉仍未绝迹。

近一个月前,B2B公司董事会委托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上述事件进行了独立调查,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上述账户已经被全部关闭,并已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在调查环节中,有迹象表明B2B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后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这些人员将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开除在内的多项处理。

针对B2B高层管理团队在上述事件中的尽职情况,B2B公司董事会称,虽然管理层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关闭涉案中国供应商的账户,并采取行动以图解决问题,而新的诈骗账户也明显下降,但董事会认为,这种组织性的问题需要本公司继续强化价值观才得以解决。

与此同时,B2B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CEO兼总裁卫哲和COO李旭晖因上述原因引咎辞职。淘宝网CEO陆兆禧接替卫哲,兼任B2B公司CEO职务。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职务,降级另用。支付宝CEO彭蕾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PO职务。

马云的公开信提到,这一个月来他很愤怒,也很痛苦,“对于这样触犯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

马云要求B2B团队必须进行深刻检讨,要拥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正是基于对客户第一的使命感,和阿里人为了组织健康的责任感,我才提出辞职申请”,卫哲为上述事件进行了公开道歉,“这四五年里,我刻骨铭心的体 会到以客户第一为首要的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公司存在的立命之本!尽管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我们不能被业绩所绑架,放弃做正确的事!阿里巴巴公司存在第一 天就不在乎业绩多少,业绩是结果,不是目标!我学习到作为阿里人要勇敢的面对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对于有才干的人离开公司,我感到非常痛心。卫哲和李旭晖愿意承担责任是非常值得钦佩的行为,我衷心感谢他们过去对本公司付出不懈的努力”,马云说,“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我们别无选择”。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具有封闭和自我循环的特征,而马云则树立了另外一个公司标杆——阿里巴巴完全主动地公开“成长的痛楚”,坚决彻底地“刮骨疗伤”,其对价值观和诚信追求的魄力和勇气让业界震撼。

在马云看来,公开,透明,诚信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体现,勇气和担当是每一个阿里人的基因,阿里人有勇气面对成长的纠结,也敢于将自我修复的过程公之于众。他希望这次事件也能为中国其他的公司提供一些镜鉴——遇到类似事件时,应该怎么应对。

在阿里巴巴内部,存在这样的广泛共识——价值观不是贴在墙上的,它体现在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中。有问题就处理问题,没有什么需要掩饰。主动发现,主动处理,主动公开,不犹豫,不回避,这才是应有的姿态。

马云说:“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的更远,走的更好,走的更舒坦”。

阿里巴巴方面进一步表示,该公司还将继续行动,查找任何政策上、结构上、程序上和系统上的不足之处,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阿里巴巴的行为显示出,其作为一家以创造新商业文明为己任的公司,诚信是对社会和企业负责的原则底线,没有任何业务或个人可以漠视这个基本的价值观,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层级。

陆兆禧会接手卫哲此前的工作。根据之前B2B公布的公司战略,该公司仍将在“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的既定战略下,提升相关业务在全球的竞争力,为客户和股东提供持续的优质回报。

B2B公司公告说,上述不诚信事件未对该公司相关财务期间构成任何重大财务影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8

馬云刮骨療毒 阿里巴巴CEO、COO引咎辭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2/0OMDAwMDIyMTY0OQ.html

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組織部會議剛剛結束,馬云最後對與會者說道:「記住,這就是阿里巴巴。別人看是折騰,我們視價值觀如生命。」

當 天,該集團旗下B2B公司阿里巴巴(1688.HK)發佈公告,衛哲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兼執行官,陸兆禧代替衛哲擔任新的首席執行官。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 首席執行官之後,仍將擔任淘寶網CEO。該公告同時宣佈李旭暉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原B2B公司人事資深副總裁鄧康明引咎辭去集團CPO職務,降級 另用,支付寶CEO彭蕾將兼任阿里巴巴集團CPO職務。

衛哲等人辭職的原因是:2010年該公司有約0.8%,即1107名「中國供應商」 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馬云在發給阿里巴巴所有員工的一封內部郵件中認為,這樣的行為已經「觸犯商業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他說自己這一個月來很憤 怒,也很痛苦,並要求B2B團隊必須進行深刻檢討,要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

馬云語氣嚴厲地表示,「所有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同事都將為此承擔責任,B2B管理層更將承擔主要責任。」

約100名直銷員工涉案

馬云的公開信稱:「幾個月前,我們發現B2B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中,部分客戶有欺詐嫌疑。同時有跡象表明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助這些騙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約一個月前,阿里巴巴董事會委託專門的調查小組,對上述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查實2009、2010年分別有1219家(佔比1.1%)和1107家(佔比0.8%)「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

阿里巴巴信息顯示,從2009年開始貫穿2010年全年,該公司國際交易市場上有關欺詐的投訴時有發生。雖然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B2B公司已經開始關閉涉嫌賬號並採取措施以圖解決問題,但上述投訴仍未絕跡。

這些店舖提供高需求的消費電子產品,並以非常具吸引力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和相對不安全的付款方式進行交易,吸引買家。

阿里巴巴提供的資料稱,有跡象表明B2B公司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為了追求高業績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導致一些涉嫌欺詐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後有近百名銷售人員被認為負有直接責任。

除了對高管進行處理外,上述普通員工將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開除在內的多項處理。涉嫌員工約100人,而阿里巴巴直銷團隊員工約為5000人,佔比約2%。

除了內部整肅之外,阿里巴巴還將處罰違規的「中國供應商客戶」,上述中國供應商賬戶已經被全部關閉,並已提交司法機關參與調查。

針 對B2B高層管理團隊在上述事件中的盡職情況,阿里巴巴董事會稱,雖然管理層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關閉涉案中國供應商的賬戶,並採取行動以圖解決問 題,而新的詐騙賬戶也明顯下降,但董事會認為,這種組織性的問題需要本公司繼續強化價值觀才得以解決。為此,衛哲為首的高管團隊辭任。

外界揣測衛哲及部分高管涉嫌在「客戶欺詐」案中獲利,阿里巴巴公開信則否認了這種揣測,公告稱,無論衛哲、李旭暉或其他高管人員均沒有參與任何關於不誠信供應商詐騙買家的活動。馬云在公開信中肯定了衛哲、李旭暉勇於承擔責任的行為。

自我修復

「0.8% 的客戶欺詐行為導致CEO離職,馬云可謂下了重手。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望諮詢CEO呂伯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部分企業甚至官員來說,誠信並不 重要,撤個謊,做個假文憑,一些事情上裝個糊塗,並不會因此而承受任何懲罰,而阿里巴巴巴則不同,沒了誠信,阿里巴巴就沒有了生意,以衛哲辭職換取阿里巴 巴的誠信,物超所值。

業內評價說,這種類似於「壯士斷腕」般的自我整肅,將會有助於阿里巴巴從一個公司向一個社會化企業轉型——馬云也強調 說,「這是我們成長中的痛苦,是我們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很痛!但我們別無選擇!如果今天我們沒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阿里將不再是阿 裡,堅持102年的夢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話和笑話!」

在更早的時候,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集群已經進行過管理層微調,原支付寶總裁邵曉鋒已經於去年接任B2B中國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其和淘寶網的融合也在進一步推進中,由B2B客戶組成的「無名良品」業務模塊已在淘寶網上線。

實際上,很多偉大的公司,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公司本身具備了修復問題的基因。

吉列前任CEO基爾茨就曾表示:吉列是一家「異常強大」同時又存在「可修復問題」能力的公司。擁有自我修復的基因,正是吉列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得以螺旋式上升的根本原因。

2001年初,基爾茨上任,其對吉列的修復圍繞「利潤」展開。不同的是,以前的吉列偏重於從每個顧客身上獲取利潤,而基爾茨的側重點是每個部門的利潤,這樣就迫使每個部門去重視控制成本。2年後,吉列的利潤率從18.5%,提高到了21.7%。

此番馬云對B2B團隊的調整,實際上也是為了捍衛阿里巴巴的價值觀,確保公司能夠長久經營下去的自我修復。「在阿里巴巴發展歷史上,必須正確地面對,並且勇於面對這個問題。」馬云解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8

騰訊4.5億投資華誼兄弟 馬云再獲利1.7億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0/wMMDAwMDIzNzMwMA.html

華誼兄弟(300027.SZ)的5筆神秘大宗交易終於有了定論。

5月9日午間,華誼兄弟發佈公告,馬云、虞鋒、江南春、高民、王育蓮於2011年5月6日通過大宗交易分別出售1109.16萬股、445.86萬股、270萬股、594.98萬股、360萬股。

而接手方則是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目前騰訊持有2780萬股的華誼兄弟,佔股比例達4.6%。

此次2780.00萬股的交易價格為16元,騰訊出資4.45億元,溢價達到9.9%。

5月9日,華誼兄弟大漲8.52%,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板,最終以15.8元收盤。而騰訊控股(00700.HK)以212.40元開盤,最終於210.2元收盤,微跌0.66%。

對此次股東減持,華誼兄弟證券部人士表示,「主要是騰訊看中華誼兄弟的發展,所以這部分股東才出讓部分股權。」

而對入駐後的發展,騰訊控股方面人士則對記者表示,「與華誼兄弟合作主要是加強公司互聯網方面的建設。」

據媒體報導,華誼兄弟董事長兼CEO王中軍先生表示,希望和騰訊未來在「內容、渠道和衍生」的三大板塊有更多的合作和互動。而騰訊總裁劉熾平則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投資,與華誼建立緊密的戰略關係,雙方一起對影視和新媒體的結合進行更多、更新的嘗試。」

騰訊意欲何為

騰訊控股證券部人士表示,「與華誼兄弟合作主要是加強公司互聯網方面的建設。

就像現在的騰訊微博,公司可以借助華誼兄弟的藝人發展高端的資源。

此次出售均價均為16元。交易總額高達4.45億,而華誼目前可流通市值不過50.67億。

此次減持完畢後,馬云、虞鋒、江南春、高民、王育蓮5位股東還持有公司3327.48萬股、 1337.58萬股、1186.85萬股、155.26萬股、332.99萬股,分別佔總股本的5.5%、2.21%、1.96%、0.26%、 0.55%。

馬云仍以5.5%的股權比例成為華誼兄弟的第三大股東,而騰訊則以2780.00萬股,4.6%的持股比例成為華誼兄弟的第四大股東,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華誼兄弟證券部人士表示,「主要是騰訊看中華誼兄弟的發展,所以這部分股東才出讓部分股權。目前馬云仍是公司的副董事長,虞鋒仍是公司的董事。」

而如今,騰訊溢價9.9%,高價買入華誼兄弟到底何為,是業務的整合突破還是另有所謀?

有分析師表示,「騰訊本身就不差錢,應該也想開拓影視方面的業務,像現在的視頻業務,成為股東可為以後的合作打下基礎。」

早在4月中旬,騰訊公司就宣佈成立5億元影視投資基金,試水影視,當時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表示祝賀。

不過騰訊控股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買入華誼兄弟的股權並非考慮轉型往影視方面發展,與華誼兄弟合作主要是加強公司互聯網方面的建設。就像現在的騰訊微博,公司可以借助華誼兄弟的藝人發展高端的資源。「

對於公司是否參與華誼兄弟的管理,騰訊方面則表示,「現在主要是作為投資者購買了股份,很多細節還沒有討論,所以對於是否派駐董事參與管理的細節還要等後續的進一步討論,不過以後會有更多合作。」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旭對記者表示,「對於具體參股公司多少可以派駐董事現在《公司法》沒有具體的一個規定,只是要求重要股東,是否派駐董事還是要過後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定。」

而華誼兄弟方面也表示,「騰訊話語權應該會相應增加,之後公司還會開會討論是否派駐董事之類的事情,以後應該會有一些變化。」

有市場人士表示,「無論是作為投資還是成為合作夥伴,對騰訊來說,參股華誼兄弟都是一筆不錯的打算,華誼兄弟的業績也不錯。」

華 誼兄弟一季報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6738.62萬元,同比增長67.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665.05萬元,同比 增長263.3%,電影業務大幅增長的助推。另外,今年一季度新增音樂、電影院、遊戲業務收入2217.56萬元,表明公司的新業務已為公司業績做出一定 貢獻,公司的戰略佈局已初見成效。

馬云再獲利1.7億元

此次馬云再次賣出1109.16萬股,按每股16元的交易價計算,扣除成本之後,可獲利1.7億元。

完成這單4.45億元的交易的人都是華誼兄弟的老將。

繼去年馬云減持300萬股,套現9012萬元之後,此番溢價9.9%的交易再讓馬云套現了1.7億元。

華誼兄弟上市前,馬云的持股數量即高達1382.4萬股,是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此外,分眾傳媒CEO江南春、萬向集團CEO魯偉鼎分別持有590.40萬股,4.69%的持股。

另外分眾傳媒前總裁虞鋒及其母王育蓮都名列其中,分別持有3.93%和3.61%,高民是華誼兄弟的員工,持有368萬股。

公開資料顯示,馬云是最先入股華誼兄弟的,其他都是後來者。

據記者統計,從2006年6月開始,馬云數次購買「華誼系」股權,持股總成本約935.24萬元,持股成本約0.68元/股。另外江南春的持股成本為310.54萬元。

2010年11月,馬云減持300萬股,套現9012萬元,相比原始投資的935.24萬元,獲益達8.64倍,扣除現金分紅後的盈利為16.31倍。

而如今,馬云再次賣出1109.16萬股,按每股16元的交易價計算,可獲利17746.56萬元。

而江南春出售270萬股可獲得4320萬元的收入,扣除持股成本為310.54萬元,大約可獲利4010萬元。

而董事虞鋒及其母王育蓮拋售後分別可獲得7133萬元和5760萬元,而王育蓮在此前已經8次拋售華誼兄弟,共拋售了93萬股,拋售的價格在每股29元左右。已經提前獲得2697萬元。

員工高民的594.98萬股則可獲利9519萬元,將近一億,除去當時進入的成本,已經也是大有所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