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餘額寶鯰魚攪動金融業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691

餘額寶通過再造渠道的方式,對銀行業、基金業形成一波有力衝擊。不過,他們認為並不能取代銀行,「更像是動脈和血管的關係」。

從0到2500億,阿里巴巴旗下「天弘增利寶貨幣市場基金」(俗稱餘額寶)用了兩百多天;而從2500億到4000億,只用了20天。

支付寶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2月6日,餘額寶的客戶數已經超過6100萬,規模突破4000億。這意味著,在過去20天裡,每天有60萬名新用戶把1.25萬元放近餘額寶。

儘管這對存款總額來說微不足道:2013年底,活期存款超過16萬億,餘額寶連零頭都不到。中信證券近期一份報告預計,貨幣基金總規模將在2-3年內邁向2.2萬億的新高度,大致相當於活期存款中的5%。

但這足以讓銀行開始顫抖了。起初,這4000億作為活期存款放在銀行,銀行支付0.35%至0.85%的活期存款利率,約為20億。而現在,餘額寶給予用戶5%-6%年化收益率,約為200億,180億的差值正是銀行損失的部分。

於是,銀行業結成了同盟。2月25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召集會員行研究銀行存款自律規範措施,要求各行嚴格遵守監管規定,利率上限執行同檔次基準利率1.1倍,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存款利息計息或收取罰金。

他們一方面在遊說監管機構,提高基金公司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以及取消「提前支取不罰息」等政策紅利。另一方面,加緊採取自救手段,推出貨幣基金產品,對互聯網公司形成圍剿之勢。

銀行的自衛反擊戰

銀行更為擔憂的是淪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管道的風險。

早在2013年初,民生銀行就成立了跨部門的規劃小組,並在該年7月正式成立直銷銀行部。

半年之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於2014年2月28日正式上線,並推出了「如意寶」這一余額理財產品,為此,該行聯合了民生加銀基金、匯添富基金。「如意寶」認購無門檻,實行「T+0」贖回業務,申購無上限,單日最高贖回5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

就在當週,興業銀行也推出了餘額理財工具「掌櫃錢包」。由興業銀行和旗下興業全球基金聯手打造,單日最高贖回3000萬元,目前為業內最高。

而在2013年12月,興業銀行推出的互聯網理財品牌——「錢大掌櫃」,就把信託、基金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統統搬上網。該行內部人士曾向媒體透露,「錢大掌櫃」推出僅一個月,客戶即從原來的三十多萬增長到五十多萬。理財產品銷售量從原來每天銷售幾百萬,到現在高峰期每小時就有1億多。

然而,更多的銀行只能被動迎戰,紛紛上線幾乎找不到差異的類餘額寶產品。

南方週末記者統計發現,目前,與旗下或合作基金公司聯手,推出自家類餘額寶的銀行至少還有七家:工行的「現金寶」、中行的「活期寶」、交行的「實時提現」、建行的「建信貨基T+0」、廣發的「智能金賬戶」、浦發的「天添盈」、平安銀行的「平安盈」等。

「餘額寶的出現,刺激了銀行對於轉型的焦慮感。我所在的幾個銀行業朋友的微信群,每天都在樂此不疲地討論著餘額寶。」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說。

而銀行推出的貨幣基金產品大多秘而不宣。此前工商銀行浙江分行代理的工銀瑞信貨幣基金「天天益」低調上線後,在2014年2月28日,因受總規模限制,不再受理申購業務。

就在叫停「天天益」的同時,工行又推出了「天天益2號」,新舊兩款產品的差別在於,新產品不再支持實時到賬,資金在贖回後的第二天早上8點到賬。

中信建投證券的報告顯示,餘額寶規模達到1萬億元,銀行付息負債成本率只提高2.5%。可見其對銀行負債端的成本衝擊有限。

事實上,讓銀行更為擔憂的是淪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管道的風險。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將部分賬戶管理權和規則制定權從銀行手中奪了過來。不依靠提供這類服務賺錢,而是以掌握賬戶與數據的方式,實現用戶與銀行的脫離。這種服務一旦形成,佔據了用戶的賬戶入口,讓用戶逐漸淡化銀行作用,銀行就將徹底淪為單純的資金進出通道。

鯰魚來了

互聯網、電商成了管理層討論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

餘額寶們出現之前,貨幣基金一直寂寂無名。

42年前,美國教師年金保險公司的主管魯斯班特創立了一隻名為「儲備基金」的共同基金,該基金購買了30萬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儲蓄,同時以1000美元為投資單位出售給小額投資者。就這樣,小額投資者也享受到高額的回報率。由此誕生了歷史上第一隻貨幣基金。

但在中國,貨幣基金並不是一個主流的品種。

2005年,證監會發佈《關於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銀行存款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定期存款的比例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的30%。這條規定雖然保證了貨幣基金的流動性,但收益率卻並不穩定。

脫胎於證券公司,擅長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們也對貨幣基金並不感冒。小額貨幣基金的管理費和渠道的佣金費都比較低,無論是基金公司還是代銷機構都沒有引起重視。

到了2011年,證監會通過一份通知,對協議存款投資比例限制做了一個特別放寬。文件規定,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有存款期限,但根據協議可提前支取的並沒有利息損失的銀行存款,不屬於2005年通知規定的定期存款。

30%的上限由此取消,也為餘額寶類產品的誕生創造了可能。

蘇寧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凱榮至今還記得,2013年初,證監會召集基金公司和幾家互聯網公司開了一次座談會,「座談會的調子很明確,就是鼓勵創新。回來之後,就開始研究如何跟基金公司合作,開發產品。」林凱榮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一開始的合作並不順利,互聯網公司開出一個條件,基金公司就會找出一條理由。金融和互聯網兩種思維總是很難平衡。

「他們一上來就說要保本,我們就要先講明白不一定能保本。貨幣基金是下午三點鐘交易結束,之後申購就算後一天,但他們認為應該算到零點,因為銀行是零點截止。他們還很不能理解為什麼週末無法交易,既然銀行都是開門的,基金公司就可以去做協議存款。」回想這些爭執的細節,易方達基金公司副總裁陳彤哭笑不得。

就在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餘額寶出現了,「這就好像立了一個標竿,無論是後台交互還是前台的用戶體驗很多爭議,只要看餘額寶是怎麼解決的就行了。」國內某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感慨道。

當時,他的團隊和互聯網公司的人還在為「基金有風險」是否要打在界面上爭執不下,但餘額寶沒提示,他們也就沒有打在界面上。

「餘額寶在推廣的時候不需要告訴客戶這是什麼基金,只告訴大家錢不用的時候可以放在裡面,還能生錢,這就夠了。」在廣發基金專門負責互聯網金融營銷策劃的黃敏嫦說。

之後,廣發基金順利簽下了騰訊、蘇寧等幾個大單。原先從屬於市場部的電商部也獨立出來成立了互聯網金融部,還派出專門的團隊進行互聯網平台的對接、運營和技術開發。

而互聯網、電商也成了管理層討論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去年,有基金公司專門請了一些對互聯網技術比較有研究的人來上課,要求所有部門領導必須要參加,不參加還要罰款。

基金公司內部人士發現,不僅在公司內部大有揚眉吐氣之勢,跟互聯網公司談判也不再像跟銀行那樣地位懸殊。「基金公司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沒有到管理費都給別人的地步,因此不至於太被動。」

餘額寶正像一條鯰魚,攪動著貨幣基金市場,也讓基金公司忙得不亦樂乎。2月底,南方週末記者聯繫廣發基金採訪時,互聯網金融部只剩下一名值班的小姑娘,其他人都出去談業務了。

無法取代銀行

支付寶的目標在於牢牢掌握客戶端並迅速向上層服務延伸。

海通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丁文韜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阿里的流量對於天弘來說相當於綁上了網上的「工商銀行獨家銷售」。此時,天弘基金借助餘額寶,在基金行業的排名從五十開外上升到第17位。

不過,第一個吃螃蟹的支付寶,把風險而非收益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阿里巴巴小微金融事業群總裁樊治銘說:「我們第一要保證的是用戶資金的安全,第二才是收益,第三是流動性。」

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一個小時裡,樊治銘顯得有些疲憊,哈欠一個接著一個,最近他持續加班到晚上11點半之後。

他多次強調對天弘基金的控制力。支付寶甚至要求餘額寶「協議存款」的配比佔到95%以上,而合作銀行必須是國有大行或者大型的商業銀行,「城商行即便給得高,我們也不敢存。」樊治銘說。

天弘基金四季報也印證了這一點,截至2013年末,餘額寶投向銀行協議存款的比例高達92%,債券投資6.7%。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以11.8億元認購天弘基金51%股份。2014年2月19日,天弘基金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股東變更申請。

隨著餘額寶規模的擴大,也對天弘基金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貨幣基金通常需要T+2日贖回到賬,但是為了方便互聯網用戶的體驗,在餘額寶之前,已經有多家基金公司實現了T+0,但是在後台的結算仍是T+1,這中間就需要基金公司墊付資金。

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目前貨幣基金的贖回峰值大致為存量規模的5%左右,日常贖回量大概是存量的3%左右,以餘額寶4000億的規模估算,峰值墊資為200億左右,日常墊資為120億左右。

誰來墊資?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基本上誰有錢誰墊,這也成了基金公司和互聯網公司談判中的重要議題。」

阿里巴巴的優勢則在於運用大數據技術,預測第二天消費和輸出的金額,並把數據同步給基金經理,偏離度不超過5%,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弘基金的流動性風險。

2013年,貨幣政策持續緊平衡,銀行間流動性緊張,投資於銀行間存款的「寶寶」們收益率被推高至6%以上。但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基金公司,並不認為6%的收益率會成為常態。

樊治銘給餘額寶的合理收益率估價是3%—4%之間,但在他看來,只要餘額寶的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淨流入一直都會存在。

另一方面,餘額寶們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儘管餘額寶的總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但是天弘基金卻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天弘基金股東「內蒙君正」2013年半年報顯示,天弘基金2013年上半年實現淨利852.52萬元。而到2013年底,一份「物產中拓」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卻顯示,天弘基金反倒虧損243.93萬元。這也意味著餘額寶上線的半年中,天弘基金虧損超過千萬。

天弘基金的內部人士也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天弘基金把和支付寶的合作當作頭等大事,上線前的系統開發、服務器投入,就花了至少400萬元。

「之前,支付寶更多的是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概念,沒有太多的資金沉澱。但在2013年之後,互聯網上的金融賬戶、理財賬戶的意義更強了。」支付寶國內風險管理部韓俊說。他所在的部門已經從去年的260人增加到了600人,到2014年底,還要增加一倍的人手,這中間有三分之二的人負責技術開發和數據分析。

支付寶從硅谷聘請了兩家數據分析實驗室從事行為分析,他們此前也曾幫助PayPal以及商業銀行設計風險模型。而餘額寶無疑是支付寶所有的賬戶中安全監控級別最高的。

餘額寶的前期投入還沒有完全收回來,樊治銘說:「還在虧,只是沒有之前虧得多了。」

儘管投入並沒有收回,但新的陣地仍然在開拓。

一年前,支付寶要推出信用支付的消息不絕於耳,「還在監管部門報批,但很快會有結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胡曉明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信用支付的原理同樣依託於大數據,支付寶根據用戶交易數據,對用戶進行授信,信用額度可用於在淘寶等購物支付,用戶需要在還款日之前進行還款,最長可以獲得38天免息。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的「虛擬信用卡」真的來了。

據樊治銘透露,個人消費信貸的產品也在報批過程中。但樊治銘一再強調,支付寶不是要取代銀行。他說:「我們只能是一個補充,革銀行的命我們也沒那個能力,銀行的資金主要是協調國家的宏觀經濟,我們只是在做個人和企業的一小塊業務,更像是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62

餘額寶的未來(轉) 金石

http://xueqiu.com/1175857472/28190626
作者:長江商學院陳龍教授
針對餘額寶,僅僅形容為屌絲的逆襲、缺乏監管是不夠的。最近三家大行拒絕向其提供協議存款也不會改變什麼。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陳龍提出了四大預言:第一,只要讓市場自由競爭,監管機構不過度干預,即便在利率市場化之後,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的攬存能力將會遠遠超過銀行的活期賬戶的攬存能力;第二,餘額寶目前以銀行協議存款為主的投資是暫時的;第三,最優質的企業將大批離開銀行體系,直接對接餘額寶們融資;第四,擠壓之下,銀行不得不自我革命,重塑盈利模式。最終,貨幣基金浪潮同時降低了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是,這不是預言,這是在複製二三十年前發生在美國的故事,我們要嗎?

此前,我們發佈了陳龍教授關於支付寶的「預言」文章的一部分,廣受校友好評。今天分享給您的是文章全文,原文刊登在3月10日出版的財新《新世紀週刊》。以下是陳龍教授學術思想:

餘額寶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貨幣基金,這個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餘額寶是支付寶和天弘基金於2013年6月成立的貨幣基金。天弘基金在2012年管理資產還不到100億元。借助餘額寶,天弘基金所管理資產在半年之中一飛衝天,已經超過4000億元,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

餘額寶對基金業的衝擊,從市場到思想,都是巨大的。華夏基金16年辛勤耕耘出的市場第一的規模,被餘額寶半年超越。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這些「寶」啟動後,就像水龍頭被打開了,不需要做任何工作,每天幾億到幾百億元的資金嘩嘩流入;餘額寶最近每日的資金流入達到讓人瞠目的200億元。這種景象改變了多年來基金攬資的慣例。
對此,有人認為其撼動了銀行壟斷,是利國利民的金融創新;有人則認為餘額寶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是吸血鬼。如何判斷?為此,我們需要理解餘額寶的本質,才可知餘額寶們的未來。

驚人相似的歷史

回顧美國20世紀70年代貨幣基金產生的歷史,可以幫助理解今天的餘額寶。
那時美國股市低迷,大量資金找不到投資渠道。美國銀行法規定銀行活期存款賬戶不得支付利息,同時Q法案(也叫Q條例,該條例指美聯儲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條例中的第Q項規定:禁止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會員銀行對吸收的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並對定期存款規定了利率上限。後來,Q條例變成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代名詞)限定了其他銀行存款賬戶的利率上限。在利率非市場化的背景下,第一隻叫「儲備基金」的貨幣市場公募基金於1971年應運而生。由於基金在銀行體系之外發行,因此不受Q法案的制約,可以提供比銀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同時也不需要向美聯儲交納準備金。「儲備基金」剛發行時只有30萬美元的規模,三年之內飛速擴展到3.9億美元。到1974年末,貨幣基金總量為2.6億美元,佔美國存款機構總存款量的0.78%。相比之下,中國2014年初的貨幣基金總量約為9000億元,佔銀行存款總量的比例也不到1%。

讓美國貨幣基金騰飛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券商加入了貨幣基金行業,帶來金融創新。美林證券,作為美國證券業的創新先鋒,於1975年推出了貨幣基金的支付服務,允許貨幣基金的持有者開支票和償付信用卡。此舉讓貨幣基金擁有了銀行存款者最需要的兩種功能:支付功能和安全的利息收入。這些功能的開發對商業銀行震動巨大,銀行界大聲抗議,認為衝擊了金融體系的穩定。但在當時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美國政府沒有採取遏制措施。
第二個因素是利率非市場化帶來的商機。到1978年末,美國市場利率突破10%,而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仍然不能支付利息,其他賬戶的利率上限約在5%-5.5%之間。市場利率和銀行利率的巨大反差,加上貨幣基金對存款者來說已經具備了銀行最重要的功能,促成了貨幣基金的真正飛躍。

這個飛躍讓人瞠目結舌。1978年末時,貨幣基金總額為9.3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1%,到197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達到443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6%;到198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為4328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30%;到199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為1.48萬億美元,與存款總額的比率是63%。至此,貨幣基金已與銀行分庭抗禮。到2001年,貨幣基金總額為2.14萬億美元,與存款機構存款總額的比率最高達到77%。在之後的十幾年中,這個比率起起落落,到2014年1月回落到28%(見圖一)。

中國的貨幣基金市場可能有多大?

只要政府不干預,中國貨幣基金市場未來完全可能達到30萬億到50萬億元。美國的歷史證明,貨幣基金本身的生命力就可能達到這個結果,互聯網則大大加速了這個過程。
中國的貨幣基金市場誕生於2003年,增長並不快,至2011年末還不到1500億元。到2013年末這個數字達到8830億元,兩年翻了近6倍。促成這個爆炸性增長的原因有幾個:一是餘額寶為網上客戶提供當日(「T+0」)贖回、轉賬和支付服務。猶如在美國一樣,這些功能使得貨幣基金成為支付市場利率的活期存款,而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還不到1%。二是資金緊張,具體表現在2013年多種因素下的錢荒,造成市場利率攀升,進一步加大了市場利率和銀行活期利率之間的利差。猶如20世紀70年代末的美國,利差加大帶來了利率雙軌制下,貨幣基金爆炸性增長的商機。即便沒有互聯網金融,只要政策允許,貨幣基金的成長也是遲早的事。

於金融改革的意義

對管理者天弘基金來說,餘額寶讓貨幣基金得以幾乎零成本地接觸到8億支付寶用戶,它帶來的額外益處是渠道和銷售成本的革命。對支付寶來說,為這個支付工具添加利息功能,以加強用戶黏性,是自然的選擇。對阿里來說,在渠道為王的時代,在現有平台上加一個金融產品,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但可增加對用戶的服務,進而完善阿里生態圈的閉環。對用戶來說,餘額寶提供了一個現有金融體系沒有提供的投資和支付渠道,相當於一個網上銀行。美國20世紀70年代,最初主要是散戶購買貨幣基金,逐漸延伸到機構客戶,餘額寶也將如此。

天弘基金對餘額寶收取0.3%的管理費,支付寶收取0.25%的銷售費,銀行收取0.08%的託管費,因此餘額寶盈利模式需要的「存貸差」只有0.63%。和商業銀行3%的存貸差相比,餘額寶可以用比銀行更高的利率攬存,並以低於銀行貸款的利率貸出。其競爭力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攬存成本低。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最近表示,在未來15年內,大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前台會由互聯網企業完成;二是因貸款對象是最優質的客戶,不需要高利率去覆蓋風險;三是貨幣基金不需要準備金,運營成本低。

第二和第三個因素都是貨幣基金的優勢,第一個因素是互聯網平台的優勢。互聯網公司做金融,其最本質的邏輯是貿易,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需要支付和金融的支持。這個邏輯,和當年晉商從販鹽貿易起家,進而創立山西票號為貿易提供支付功能,最後通過票號放貸是類似的,也和GE的產融結合沒有本質區別。互聯網公司做金融的第二個邏輯,是互聯網平台優勢和金融創新的結合,如餘額寶。互聯網金融的第三個邏輯,是大數據平台可以提高金融產品的風險定價能力,這在阿里巴巴的另外一個金融產品阿里小貸上得到驗證。
貨幣基金會在長期推高社會融資成本嗎?以美國為例,由於貨幣基金的巨大衝擊,美國商業銀行做了兩方面的變革:一是改變立法逐漸為活期存款支付利息(1980年);二是設立貨幣市場賬戶(1983年),一開始這些賬戶提供和貨幣基金一樣高的利息,但是因無法支持而放棄,於是資金外逃的現象持續發生。後來的結果很有趣,一方面貨幣基金成為和銀行分庭抗禮的攬存渠道,另外最優質的企業也離開銀行,通過發行最高評級的短期債券從貨幣基金融資。銀行由於最優質客戶的逐漸流失,被迫轉而向風險更高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並通過銀行間併購降低運營成本。銀行經歷了一番折騰,最後的結果是更完善的金融體系,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都獲得了更低的融資成本。

餘額寶現有資金中約93%通過協議存款借給銀行,5.3%是購買短期國債和AAA級別的金融債和信用債等,其餘是現金。應注意的是,中國現有的貨幣基金總量1萬億元,還不到銀行存款的1%,在現階段不足以成為銀行間利率的決定因素。更合理的解釋是,銀行間利率的高企帶動了貨幣基金利率上升。長期來看,貨幣基金可承受比銀行間利率更低的利率,這是因為最優質企業的融資成本可以比銀行間利率更低。實際上,美國商業票據(即最好企業發行的短期債券)的平均利率就低於銀行間利率。只要貨幣基金的融資成本(於貨幣基金是借)比最優質企業的融資成本(於貨幣基金是貸)低,並且這個利差不明顯低於1%,這個模式就可持續。現在餘額寶們對銀行協議存款的依賴並不代表貨幣基金的未來,而是中國短期資金緊張、銀行間利率安全又有利可圖的結果。
一個可以預測的方向,是越來越多的最好的企業將脫離銀行,通過資本市場發行商業票據,以低於銀行貸款的利率融資,而貨幣基金將會成為這種融資的主要資金提供者之一。銀行將被迫更關注中小客戶,金融創新。這對銀行的管理能力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而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的自我革命。這不正是中國金融改革想要追求的嗎?因為在利率管制下,「壘大戶」才是理性選擇,代價卻由承受了低利率的儲戶和缺乏融資的中小企業所承擔,最終埋單者是整個中國經濟。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現在反對餘額寶是很正常的,因為其損害了銀行業的短期利益。但從長期來說,銀行不可能永遠躺在央行規定的利差上掙錢,早一天變革,就早一天爭取到主動。

風險與監管選擇

談到貨幣基金的風險,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案例,是美國的互聯網貨幣基金Pay-pal——美國版「餘額寶」。美國在線支付公司PayPal在1999年就創建了將賬戶餘額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模式,將在線支付和金融業務結合起來。基金回報率曾在2007年到達約5%。但該貨幣市場基金於2011年7月由於不賺錢被PayPal關閉。

如圖二所示,美國貨幣基金總量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只有兩次明顯的下滑,第一次是從2001年底的2.19萬億美元下降到2005年6月的1.78萬億美元,之後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3.57萬億美元,然後回落到2014年1月的2.4萬億美元。答案很簡單,這是自1971年以來美國惟一的兩次平均利率明顯低於2%的時期。其中美國基礎利率在2011年9月被美聯儲降到0.08%。當基礎利率如此之低,評級最高的企業很容易用比這個利率稍高的利率融資,這樣貨幣基金就沒有了利潤空間。而銀行仍然可用通過對更廣泛的客戶貸款而盈利。


換言之,只要利率不是太低,互聯網貨幣基金空間就很大。只要中國經濟不急劇下滑,基礎利率被降到遠遠低於2%的可能性很小。PayPal貨幣基金的關閉,未必是中國餘額寶們的未來。

美國貨幣基金的本質,是通過市場繞開銀行進行投融資(所謂金融脫媒)的金融工具。貨幣基金的投放對象被美國法律限定為最安全級別、短期(平均期限不超過60天)的政府債、金融債、銀行借債和公司債等。由於是為政府和最優質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短期流動性,這個目的與銀行的更廣泛的放貸對象有所區別,所以無需準備金。其本質是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能力,取代銀行最優質的短期貸款。

貨幣基金的盈利模式與商業銀行不同,與後者更廣泛的放貸對象有所區別,因此監管要求也不同。即貨幣基金可用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攬存,並以低於銀行普通貸款的利率貸出。只要存貸差不太小,這個不同於銀行的盈利模式就可持續下去。當市場利率明顯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時,貨幣基金的優勢尤其明顯。

隨著美國貨幣基金金額變得巨大,後來也投資了一些評級很高但可能有風險的債券(如雷曼兄弟的債券或結構化的金融產品)。即便如此,風險仍然很低。從1971年到2008年的37年間,幾乎沒有貨幣基金跌破過本金。金融危機最深重的2008年,由於雷曼兄弟的破產導致最悠久的「儲備基金」第一次跌破了本金(損失率3%),這個從未發生過的現象導致了貨幣基金的恐慌性贖回,但在美聯儲擔保後立即平復。美聯儲曾因此在2011年討論過是否對貨幣基金要求準備金,但最後決定仍不要求。

美國貨幣基金目前所受監管主要是要求投資標的評級和債務期限。具體而言,美國要求貨幣基金持有相當於最高評級的債券,單個債券期限不超過398天,組合的平均期限不超過60天,單個債券的持有量不超過總資金的5%。另外,貨幣基金必須每個月報告所持有的每個債券的細節。

餘額寶的風險有多大?由於其93%的資金投資於銀行協議貸款,剩下的主要是最高評級的債券和現金,除非發生銀行倒閉,現階段餘額寶的風險很小。
餘額寶是否會因擠兌發生流動性風險?首先大部分客戶使用餘額寶資金是為了在淘寶購物。由於支付寶要求客戶資金被扣留七天驗貨後才支付,這部分資金的需求很容易安排,不會受到流動性打擊。其次,即便客戶資金需要流出阿里體系,由於餘額寶現階段仍處於大量資金淨流入階段,實際完全不需要贖回現有投資。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贖回現有投資,由於餘額寶和銀行簽的絕大部分協議存款規定其可當日贖回而不必罰息,只要銀行沒有流動性風險,餘額寶就不會受到衝擊。假設銀行如果有一天要求不能當日贖回協議貸款,支付寶也可以通過開發「定期寶」等方式來對沖流動性衝擊。所以,無論從資產質量、資金現狀或期限結構來看,餘額寶現階段的信用和流動性風險都非常低。
隨著餘額寶金額的擴大,以及中國利率市場的改變,可想見餘額寶逐漸需要投資在銀行間市場外的其他債券資產時,餘額寶的風險可能會有所增加。
為了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提高中國金融體系的效率,大方向上應理解並鼓勵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在這個基礎上,討論如何加強適合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至少在現階段,比較合適的監管辦法可能不是要求準備金,而是在投資標的、期限和信息披露上做更多要求。因為中國在這些方面比美國寬鬆,還有很多改善監管的空間,比如應該報告所有投資標的的細節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67

圍剿「鯰魚」餘額寶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875

銀行們祭出狠招圍剿餘額寶,但市場一旦被啟蒙,就永遠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時代。

作為一條「鯰魚」,餘額寶在短期內吸引的資金規模超過4000億,由此引發互聯網金融熱,並且成功催生出一批「理財通」、「零錢寶」、「百賺」等「寶寶」類產品,瞬間激活了貨幣市場。

這讓原本生活安逸的「沙丁魚」們很生氣。

據《經濟觀察報》2014年3月5日報導,三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行不再接受各自分行與餘額寶旗下天弘基金為代表的各類貨幣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

一家與多個互聯網平台有合作的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自己公司的貨幣基金業務並未受到影響,他也是看到新聞才得知上述消息。另一位接近支付寶的人士則透露,三大行給出的同業存款報價比同行低很多,因此貨幣基金與三大行幾乎沒有合作。

對於擁有數以萬計網點、動輒以億計算的龐大客戶群,以政府信用做擔保的三大行來說,他們是金融圈裡的「鯨魚」。在分析人士眼中,其融資成本較低,資金需求並不緊張,因此在資金市場上,與貨幣基金合作甚少也在情理之中。

三大行的「不高興」是否演變成銀行業一致對外的利益同盟?眼下,不少銀行已經試圖改變策略、推出類餘額寶產品,甚至動用行業協會對「寶寶」們進行反擊。

在成功分走第一杯羹後,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各種「寶寶」們接下來的命運又將如何?

留住現金

貨幣基金顯然並非銀行最擔心的對象,徹底淪為單純的資金進出通道,才是最大的危險所在。

為了和「寶寶們」分庭抗禮,提高利率是銀行們試圖留住資金的第一個辦法。

銀行3個月至5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水平在2.6%至4.7%之間。而自2012年6月以來,商業銀行已獲准將利率在官方基準水平上額外上浮10%,五大國有銀行則在央行窗口指導下,上浮保持在8%左右。

所謂存款立行,存款多少向來是銀行考核的硬指標之一。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五大行高管表示,「儲蓄流失的壓力非常大,已經失控。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全力回擊。」

年初,許多銀行雖然表面上沒有接到上浮利率的通知,但是不少分行的情況是,對待部分中高端客戶,均有利率優惠。開出的條件通常有「存款時間達到1年以上」,或者總額達到一定標準,目標就是留住儘量多的現金。

銀行受制於利率管制,暫時還無法施展渾身解數。銀行內部人士表示,若利率市場化能夠真正深入推動,各銀行一定會有一輪「反擊戰」,屆時互聯網金融產品會受到一定打擊。同時,銀行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白熱化。

3月11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到了新興業務對於利率市場化的推動,他說,存款利率放開「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

主動推出類餘額寶產品,則是銀行業的另一個辦法。早期難得一見的高收益率理財產品,彷彿被餘額寶打開了閘門。

民生銀行的「如意寶」、工行的「現金寶」、中行的「活期寶」、交行與易方達基金聯合推出的「實時提現」、建行的「建信貨基T+0」、廣發的「智能金賬戶」、浦發的「天添盈」、平安銀行的「平安盈」等類餘額寶產品層出不窮——它們對接貨幣基金,擁有5%-6%的收益率,還可實現資金T+0到賬。

招商銀行某中層在外出時,不斷在手機上查看餘額寶的收益率,並與本行的產品收益率做著比較。

這些業務變相地將銀行的活期存款收益提升了十幾倍,也意味著,許多銀行已經將部分活期存款主動讓渡給貨幣基金。

被動應戰不是沒有成效。

據南京媒體報導,浦發銀行旗下的「天添盈1號」,曾在2013年11月規模一度接近600億元,聲稱和餘額寶業務「死磕」。可是,餘額寶後來持續狂飆,再也沒有給任何類似產品在規模上挑戰的機會。

銀行大佬們迅速接招。一方面宣稱拒絕來自貨幣基金的協議存款,另一方面忙不迭地推出自己的與貨幣基金對接的類餘額寶產品,同時提高利率以留住現金。貨幣基金顯然非其最擔心的對象,徹底淪為單純的資金進出通道,才被視為最大的危險。

「吃稀飯,還是不吃飯」

接不接受協議存款,取決於市場資金鏈的鬆緊。

銀行間流傳的兩份尚未正式發佈的文件,也透露出通過銀行業「行業自律」抵制餘額寶的信號。

兩份文件均來自中國銀行業協會。內容包括將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貨幣基金存放銀行的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為同業存款,且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或收取罰息。這將直接影響貨幣基金的流動性,並壓低其收益率。

該文件建議「協會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自律機制來規範和約束各金融機構間的報價行為,防止『餘額寶』等產品無限度的高收益,其對銀行體系的衝擊也處於可控範圍」。

一名基金公司高管對此絲毫不感意外。「行業協會肯定代表行業利益,如果互聯網金融協會來寫,肯定也會維護這些『寶寶』們的利益。」但行業協會的草案效力如何,能否付諸實踐,卻很難說。因為不同銀行的處境完全不同。

在貨幣基金眼裡,銀行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以四大國有行為代表,他們擁有廣泛的營業網點,從而帶來廣大的儲戶資源,吸收存款多。較低的攬儲成本,使其對貨幣基金公司開出的協議存款高利率本身就「不感冒」。另一類則是中小銀行,規模相對較小,攬儲成本亦相對較高。

銀行規模的巨大差異,帶來盈利模式的區別。中小銀行資金不充裕,往往需要先找資金的買家再找賣家,就會出現銀行找貨幣基金公司要錢的狀況。基金公司此時的要價就更可能被接受。「你報個價,他願意接受,那就可以,」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名高管說,「往往是誰出的價高就跟誰做。」

於是,貨幣基金的主要投資去嚮往往是中小銀行。而僅以幾個大行為首,銀行間對付餘額寶的聯盟很難形成,缺錢的銀行仍會和餘額寶合作。這也是三大行為什麼有足夠底氣,不接受各自分行與餘額寶旗下天弘基金為代表的貨幣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的原因。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由於貨幣基金本身與三大行間的業務份額不大,所以對於整個貨幣基金行業而言,影響不會太大。多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沒有明顯感覺到影響」。

有基金公司人士還透露,儘管大行的同業存款利率開得比較低,但是下面每個分行的情況並非完全一樣,可以和熟悉的分行洽談,同樣拿得到合適的價格。

無論對於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即便自己的融資成本升高,利潤被「寶寶們」稀釋了一部分,在「吃稀飯,還是不吃飯」這個問題上,也不得不受制於市場邏輯決定的結果。

接不接受協議存款,取決於市場資金鏈的鬆緊。當資金鏈緊張時,不接受可能會導致流動性指標失控。

「你跟市場慪什麼氣?當關鍵的考核指標過不了關的時候,它總會悄悄地接受協議存款。」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說,所謂的制裁,也是在不構成對自己傷害和威脅的時候。最根本的因素,並不取決於銀行的態度,而是真實的資金情況。

「自生自發的秩序」

「餘額寶」大熱,是市場和用戶的共同選擇。

餘額寶甫一誕生,就以高收益率吸引用戶的存量資金,但高於6%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並非貨幣基金的本來面目。近期,包括餘額寶、理財通在內的產品,收益率都在連續下跌。而2013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不到4%。

餘額寶也處在市場「自生自發的秩序」中。

餘額寶的光環,得益於2013年多種因素下「錢荒」造成的市場利率攀升,以及由此增加市場利率和銀行活期利率之間的利差。

「貨幣基金不需要互聯網也會做得很大」,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陳龍認為,與互聯網渠道的結合,則會加速貨幣基金的發展過程。

銀行業分析師表示,2014年第一季度,在銀行間由於財政下發、現金回流疊加外匯佔款較多,導致基礎貨幣季節性供給上升,需求端則由於限制影子銀行擴張導致存款增長放緩,從而對基礎貨幣需求放緩。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餘額寶收益率持續下降。

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也將不那麼依賴協議存款。

2013年新成立的9家貨幣基金,協議存款比例普遍高於80%,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基金,這一比例高達93%。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這說明它們成立時,手上有錢,來不及去買一些短期融資券等標的,而需要協議存款的銀行又找上門,這麼高的協議存款比例「順手就做到了」。

在可以從銀行的協議存款中獲得可觀收益和流動性的情況下,貨幣基金往往沒有動力再去找更多種投資標的。而當資金價格向下降,帶動協議存款價格下降之後,貨幣基金會去尋找更多的投資方向,資金配置方向也會逐漸分散。

「未來從長期來看,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應該是3%—4%之間,不可能這麼高,這是肯定的。我們的產品最起碼要是保本,這是必須的。在投資渠道方面,接下來我們會和銀行合作,投資一些固定收益類產品,包括短期融資券等等。」2月28日,支付寶總裁樊治銘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投資方向分散使得風險被分散,貨幣基金將發展得更為成熟。

相應的監管也是必須的,但是陳龍反對將監管「擴大化」,「不能混淆概念,要按照它的本質特徵來監管」。由於貨幣基金對應的10種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是被嚴格規定的,所以整體風險較小,金融創新應當被鼓勵。而銀行存款的投資標的則範圍寬,風險相對大,所以需要相應存款準備金。

相比於銀行,貨幣基金用較高成本攬存,較低利率貸出去,較小的存貸差使得貨幣基金比較容易活下來。「這實質上是切割了銀行的一部分業務,而在這裡銀行是打不過它的,」陳龍說出了貨幣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平均流動性非常好的短期融資,就金融本質來說是最可以『脫媒』的。」

或許從來就沒有什麼新的玩法,資金的需求就是牽引市場的動力。

林采宜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餘額寶」的成功,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市場和用戶的共同選擇。她引用了哈耶克所說的市場經濟那種「自生自發的秩序」來描述這一現象——這是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一種秩序。

(羅瓊、王小喬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53

餘額寶的未來

2014-03-10  NCW
 
 

 

餘額寶和美國貨幣基金髮展的異同,昭示著餘額寶有怎樣的將來?

監管應該如何處之

◎ 陳龍 文

餘額寶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貨幣 基金,這個故事可能才剛剛 開始。

餘額寶是支付寶和天弘基金於2013 年6月成立的貨幣基金。天弘基金在2012年管理資產還不到100億元。借助餘額寶,天弘基金所管理資產在半年之中一飛衝天,已經超過4000億元,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

餘額寶對基金業的衝擊,從市場到思想,都是巨大的。華夏基金16年辛勤耕耘出的市場第一的規模,被餘額寶半年超越。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這些「寶」啟動後,就像水龍頭被打開了,不需要做任何工作,每天幾億到幾百億元的資金嘩嘩流入;餘額寶最近每日的資金流入達到讓人瞠目的200億元。這種景象改變了多年來基金攬資的慣例。

對此,有人認為其撼動了銀行壟斷,是利國利民的金融創新 ;有人則認為餘額寶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是吸血鬼。

如何判斷?為此,我們需要理解餘額寶的本質,才可知餘額寶們的未來。

驚人相似的歷史

回顧美國20世紀70年代貨幣基金產生的歷史,可以幫助理解今天的餘額寶。

那時美國股市低迷,大量資金找不到投資渠道。美國銀行法規定銀行活期存款賬戶不得支付利息,同時 Q 法案(也叫 Q 條例,該條例指美聯儲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條例中的第 Q項 規定 :禁止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會員銀行對吸收的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並對定期存款規定了利率上限。後來,Q 條例變成對存款利率進行管制的代名詞)限定了其他銀行存款賬戶的利率上限。在利率非市場化的背景下,第一隻叫「儲備基金」的貨幣市場公募基金於1971年應運而生。由於基金在銀行體系之外發行,因此不受Q 法案的制約,可以提供比銀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同時也不需要向美聯儲交納準備金。 「儲備基金」剛發行時只有30萬美元的規模,三年之內飛速擴展到3.9億美元。到1974年末,貨幣基金總量為2.6億美元,佔美國存款機構總存款量的0.78%。相比之下,中國2014年初的貨幣基金總量約為9000億元,佔銀行存款總量的比例也不到1%。

讓美國貨幣基金騰飛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券商加入了貨幣基金行業,帶來金融創新。美林證券,作為美國證券業的創新先鋒,於1975年推出了貨幣基金的支付服務,允許貨幣基金的持有者開支票和償付信用卡。此舉讓貨幣基金擁有了銀行存款者最需要的兩種功能:支付功能和安全的利息收入。這些功能的開發對商業銀行震動巨大,銀行界大聲抗議,認為衝擊了金融體系的穩定。

但在當時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美國政府沒有採取遏制措施。

第二個因素是利率非市場化帶來的商機。到1978年末,美國市場利率突破10%,而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仍然不能支付利息,其他賬戶的利率上限約在5%-5.5% 之間。市場利率和銀行利率的巨大反差,加上貨幣基金對存款者來說已經具備了銀行最重要的功能,促成了貨幣基金的真正飛躍。

這個飛躍讓人瞠目結舌。1978年末時,貨幣基金總額為9.3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1%,到197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達到443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6%;到198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為4328億美元,佔存款總額的30%;到1999年末,貨幣基金總額為1.48萬億美元,與存款總額的比率是63%。至此,貨幣基金已與銀行分庭抗禮。到2001年,貨幣基金總額為2.14萬億美元,與存款機構存款總額的比率最高達到77%。在之後的十幾年中,這個比率起起落落,到2014年1月回落到28%(見圖一) 。

中國的貨幣基金市場可能有多大?

只要政府不干預,中國貨幣基金市場未來完全可能達到30萬億到50萬億元。美國的歷史證明,貨幣基金本身的生命力就可能達到這個結果,互聯網則大大加速了這個過程。

中國的貨幣基金市場誕生於2003 年,增長並不快,至2011年末還不到1500億元。到2013年末這個數字達到8830億元,兩年翻了近6倍。促成這個爆炸性增長的原因有幾個 :一是餘額寶為網上客戶提供當日( 「T+0」 )贖回、轉賬和支付服務。猶如在美國一樣,這些功能使得貨幣基金成為支付市場利率的活期存款,而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還不到1%。二是資金緊張,具體表現在2013年多種因素下的錢荒,造成市場利率攀升,進一步加大了市場利率和銀行活期利率之間的利差。猶如20世紀70年代末的美國,利差加大帶來了利率雙軌制下,貨幣基金爆炸性增長的商機。即便沒有互聯網金融,只要政策允許,貨幣基金的成長也是遲早的事。

於金融改革的意義

對管理者天弘基金來說,餘額寶讓貨幣 基金得以幾乎零成本地接觸到8億支付寶用戶,它帶來的額外益處是渠道和銷售成本的革命。對支付寶來說,為這個支付工具添加利息功能,以加強用戶黏性,是自然的選擇。對阿里來說,在渠道為王的時代,在現有平台上加一個金融產品,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但可增加對用戶的服務,進而完善阿里生態圈的閉環。對用戶來說,餘額寶提供了一個現有金融體系沒有提供的投資和支付渠道,相當於一個網上銀行。美國20世紀70年代,最初主要是散戶購買貨幣基金,逐漸延伸到機構客戶,餘額寶也將如此。

天弘基金對餘額寶收取0.3%的管理費,支付寶收取0.25% 的銷售費,銀行收取0.08% 的託管費,因此餘額寶盈利模式需要的「存貸差」只有0.63%。和商業銀行3% 的存貸差相比,餘額寶可以用比銀行更高的利率攬存,並以低於銀行貸款的利率貸出。其競爭力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攬存成本低。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最近表示,在未來15年內,大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前台會由互聯網企業完成;二是因貸款對象是最優質的客戶,不需要高利率去覆蓋風險 ;三是貨幣基金不需要準備金,運營成本低。

第二和第三個因素都是貨幣基金的優勢,第一個因素是互聯網平台的優勢。

互聯網公司做金融,其最本質的邏輯是貿易,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需要支付和金融的支持。這個邏輯,和當年晉商從販鹽貿易起家,進而創立山西票號為貿 易提供支付功能,最後通過票號放貸是類似的,也和GE 的產融結合沒有本質區別。互聯網公司做金融的第二個邏輯,是互聯網平台優勢和金融創新的結合,如餘額寶。互聯網金融的第三個邏輯,是大數據平台可以提高金融產品的風險定價能力,這在阿里巴巴的另外一個金融產品阿里小貸上得到驗證。

貨幣基金會在長期推高社會融資成本嗎?以美國為例,由於貨幣基金的巨大衝擊,美國商業銀行做了兩方面的變革 :一是改變立法逐漸為活期存款支付利息(1980年);二是設立貨幣市場賬 戶(1983年) ,一開始這些賬戶提供和貨幣基金一樣高的利息,但是因無法支持而放棄,於是資金外逃的現象持續發生。後來的結果很有趣,一方面貨幣基金成為和銀行分庭抗禮的攬存渠道,另外最優質的企業也離開銀行,通過發行最高評級的短期債券從貨幣基金融資。

銀行由於最優質客戶的逐漸流失,被迫轉而向風險更高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並通過銀行間併購降低運營成本。銀行經歷了一番折騰,最後的結果是更完善的金融體系,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都獲得了更低的融資成本。

餘額寶現有資金中約93% 通過協議 存款借給銀行,5.3%是購買短期國債和AAA 級別的金融債和信用債等,其餘是現金。應注意的是,中國現有的貨幣 基金總量1萬億元,還不到銀行存款的1%,在現階段不足以成為銀行間利率的決定因素。更合理的解釋是,銀行間利率的高企帶動了貨幣基金利率上升。長期來看,貨幣基金可承受比銀行間利率更低的利率,這是因為最優質企業的融資成本可以比銀行間利率更低。實際上,美國商業票據(即最好企業發行的短期債券)的平均利率就低於銀行間利率。

只要貨幣基金的融資成本(於貨幣基金是借)比最優質企業的融資成本(於貨幣基金是貸)低,並且這個利差不明顯低於1%,這個模式就可持續。現在餘額寶們對銀行協議存款的依賴並不代表貨幣基金的未來,而是中國短期資金緊張、銀行間利率安全又有利可圖的結果。

一個可以預測的方向,是越來越多的最好的企業將脫離銀行,通過資本市場發行商業票據,以低於銀行貸款的利率融資,而貨幣基金將會成為這種融資的主要資金提供者之一。銀行將被迫更關注中小客戶,金融創新。這對銀行的管理能力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而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的自我革命。這不正是中國金融改革想要追求的嗎?因為在利率管制下, 「壘大戶」才是理性選擇,代價卻由承受了低利率的儲戶和缺乏融資的中小企業所承擔,最終埋單者是整個中國經濟。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現在反對餘額寶是很正常的,因為其損害了銀行業的短期利益。但從長期來說,銀行不可能永遠躺在央行規定的利差上掙錢,早一天變革,就早一天爭取到主動。

風險與監管選擇

談到貨幣基金的風險,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案例,是美國的互聯網貨幣基金Pay- pal——美國版「餘額寶」 。美國在線支付公司 PayPal 在1999年就創建了將賬 戶餘額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模式,將在線支付和金融業務結合起來。基金回報率曾在2007年到達約5%。但該貨 幣市場基金於2011年7月由於不賺錢被PayPal關閉。

如圖二所示,美國貨幣基金總量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只有兩次明顯的下滑,第一次是從2001年底的2.19萬億美元下降到2005年6月的1.78萬億美元,之後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3.57萬億美元,然後回落到2014年1月的2.4萬億美元。答案很簡單,這是自1971年以來美國惟一的兩次平均利率明顯低於2% 的時期。其中美國基礎利率在2011年9月被美聯儲降到0.08%。當基礎利率如此之低,評級最高的企業很容易用比這個利率稍高的利率融資,這樣貨幣基金就沒有了利潤空間。而銀行仍然可用通過對更廣泛的客戶貸款而盈利。

換言之,只要利率不是太低,互聯網貨幣基金空間就很大。只要中國經濟不急劇下滑,基礎利率被降到遠遠低於2% 的可能性很小。PayPal 貨幣基金的關閉,未必是中國餘額寶們的未來。

美國貨幣基金的本質,是通過市場繞開銀行進行投融資(所謂金融脫媒)的金融工具。貨幣基金的投放對象被美國法律限定為最安全級別、短期(平均期限不超過60天)的政府債、金融債、銀行借債和公司債等。由於是為政府和最優質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短期流動性,這個目的與銀行的更廣泛的放貸對 像有所區別,所以無需準備金。其本質是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能力,取代銀行最優質的短期貸款。

貨幣基金的盈利模式與商業銀行不同,與後者更廣泛的放貸對象有所區別,因此監管要求也不同。即貨幣基金可用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攬存,並以低於銀行普通貸款的利率貸出。只要存貸差不太小,這個不同於銀行的盈利模式就可持續下去。當市場利率明顯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時,貨幣基金的優勢尤其明顯。

隨著美國貨幣基金金額變得巨大,後來也投資了一些評級很高但可能有風險的債券(如雷曼兄弟的債券或結構化的金融產品) 。即便如此,風險仍然很低。從1971年到2008年的37年間,幾乎沒有貨幣基金跌破過本金。金融危機最深重的2008年,由於雷曼兄弟的破產導致最悠久的「儲備基金」第一次跌破了本金(損失率3%) ,這個從未發生過的現象導致了貨幣基金的恐慌性贖回,但在美聯儲擔保後立即平復。美聯儲曾因此在2011年討論過是否對貨幣基金要求準備金,但最後決定仍不要求。

美國貨幣基金目前所受監管主要是要求投資標的評級和債務期限。具體而言,美國要求貨幣基金持有相當於最高評級的債券,單個債券期限不超過398天,組合的平均期限不超過60天,單個債券的持有量不超過總資金的5%。另外,貨幣基金必須每個月報告所持有的每個債券的細節。

餘額寶的風險有多大?由於其93% 的資金投資於銀行協議貸款,剩下的主要是最高評級的債券和現金,除非發生銀行倒閉,現階段餘額寶的風險很小。

餘額寶是否會因擠兌發生流動性風險?首先大部分客戶使用餘額寶資金是為了在淘寶購物。由於支付寶要求客戶資金被扣留七天驗貨後才支付,這部分資金的需求很容易安排,不會受到流動性打擊。其次,即便客戶資金需要流出阿里體系,由於餘額寶現階段仍處於大量資金淨流入階段,實際完全不需要贖回現有投資。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贖回現有投資,由於餘額寶和銀行簽的絕大部分協議存款規定其可當日贖回而不必罰息,只要銀行沒有流動性風險,餘額寶就不會受到衝擊。假設銀行如果有一天要求不能當日贖回協議貸款,支付寶也可以通過開發「定期寶」等方式來對 沖流動性衝擊。所以,無論從資產質量、資金現狀或期限結構來看,餘額寶現階 段的信用和流動性風險都非常低。

隨著餘額寶金額的擴大,以及中國利率市場的改變,可想見餘額寶逐漸需要投資在銀行間市場外的其他債券資產 時,餘額寶的風險可能會有所增加。

為了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提高中國金融體系的效率,大方向上應理解並鼓勵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在這個基礎上,討論如何加強適合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至少在現階段,比較合適的監管辦法可能不是要求準備金,而是在投資標的、期限和信息披露上做更多要求。因為中國在這些方面比美國寬鬆,還有很多改善監管的空間,比如應該報 告所有投資標的的細節等。

作者為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貨幣基金大發展,為低

風險的企業提供直接融

資 ;銀行將被迫更關注

中小客戶,這意味著銀

行業的自我革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43

餘額寶促利率市場化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17880

讀者B君兄留言:『網上理財大戰銀行存款,網上7天定期有6厘息率,銀行未來盈利要大插水呀! 』這是一個新舊經濟對壘的好例子,就讓我們來了解這個話題多一點。

去年中,我們行文提到,阿里巴巴推出「餘額寶」服務,用戶可以利用名為「增利寶」的貨幣基金賺取利息。由於回報比銀行存款高,甚至勝過很多債券,參加的人自然愈來愈多,讓基金規模不斷滾大。這種創新金融產品絕對是雙贏的安排,用戶既可賺息,阿里巴巴也從中獲利,並增加用戶的黏性,吸引他們存更多錢進支付寶賬戶。這就是內地網絡金融的開始。

由於受到小投資者熱捧,儘管上述網絡金融服務誕生不足一年,各類高息產品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包括騰訊(700)在內的網企相繼推出類似的產品,一時之間市場上各類什麼寶的網上理財產品湧現。銀行被迫上調利率,並推出類似的產品應市。

問題是,這些網上理財產品「XX寶」們缺乏監管,短期又搶去大量活期存款,且對傳統銀行的威脅愈來愈大。目前,餘額寶的規模約5000億元,相對於中國銀行業約148萬億元總資產規模,只佔0.3%,可謂無足輕重;然而,大家擔心的是,這種趨勢將如何發展,現時無人能夠斷定;在形勢未明朗前,相信大家都只能慢慢摸索。

內地《東方早報》引述消息指出,內地決策層已擬定一份針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分工的文件,計劃遵循分業監管、按產品分類的原則推進互聯網金融的具體監管工作。報道指出,在高層討論的方案中,所謂分業監管,即是P2P網絡貸款被視為類信貸業務,或由中銀監負責監管;網絡保險等領域則由中保監牽頭監管;而餘額寶等互聯網銷售的基金產品由中證監監管。

另一方面,銀行利益受到挑戰,自然要部署反擊;其中,是否需要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就惹來激辯。有銀行在銀行業協會內部會議上提出,將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貨幣基金存放銀行的存款,納入為一般性存款管理,屆時要按規定繳納存款準備金,同時存款利率也受限,希望藉此遏制餘額寶等網上理財產品的急速擴張。

目前餘額寶等投資的貨幣基金主要投向同業存款市場,利率由雙方協商議定,一旦納入一般性存款,不但要計提存款準備金,利率上限更不能超過基準利率1.1倍,提前支取亦只能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或收取罰息,收益率及靈活性必將大減。有分析人士表示,若將其改為一般性存款,保守測算,餘額寶的收益將最少降低兩個百分點以上,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同時餘額寶也不得不調整配置資產。

支持餘額寶的人士認為,互聯網金融雖然有所創新,但本質上沒有脫離金融的基本屬性。這種套利現象的出現,只是因為利率沒有市場化,金融制度本身造成存在問題所致。所以,餘額寶的創新,正是迫使利率市場化的有效手段。

事實上,儘管銀行投訴被餘額寶搶去存款,但其實此類貨幣市場基金,當中逾90%投向銀行存款及結算備付金,以協定存款的形式回到了銀行手中。其利率的高低,仍視乎銀行當時對資金的渴求情況;只是銀行相對於以前那麼容易賺錢,也就是說,因為馬雲的努力,讓本來屬於銀行的錢分給了大家。

據中金國際最近一份報告估計,互聯網公司餘額寶類產品佔儲蓄存款的比例,三年後將約3%4%,但餘額寶迫使銀行推出相關產品,加速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打亂了利率市場化的順序,加劇了銀行之間競爭。該行靜態估算,餘額寶的推出將在未來二至三年間降低銀行業淨息差約1415個基點。說,可以當未來五至十年,所有銀行的利率都由市場決定,利率市場化之後,存款利率提高,餘額寶的存在亦逐漸失去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77

餘額寶跌出「5時代」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638

5月11日,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首次「破5」,跌至4.985%。之後兩日進一步下降,5月13日,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4.924%,萬份收益為1.3022元。

而在5月13日,另一隻吸金大戶微信理財通掛靠的四隻貨幣基金已全部下滑至5%以下,其中華夏基金財富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4.894%,匯添富基金全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4.849%,廣發基金天天紅7日年化收益率為4.700%,易方達基金易理財7日年化收益率為為4.861%。

至此規模前十的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已全部跌出「5時代」。另一方面,此前曾被奪去不少風頭的銀行理財則有反攻之勢。根據統計,上週91家銀行共發行的757款理財產品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29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達5.11%。

「寶寶」軍團收益下降 預計在4%-4.5%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餘額寶規模達5412億元。它甚至帶動了一批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興起。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已有38家基金公司旗下47只貨幣基金對接各類互聯網寶寶類產品,其中披露一季報的42只總規模已突破萬億,為1.02萬億份;利潤合計110.72億元。

其結果便是人民幣存款搬家現象非常明顯。日前央行發佈的《2014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4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08.45萬億元。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654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3萬億元。

然而,在經歷了今年年初的峰值之後,「寶寶」的收益率一直處於下跌狀態。有專家認為,隨著貨幣市場利率下滑,寶寶收益率回落早在意料之中。

《經濟參考報》消息,分析人士指出,年初春節前,市場資金極度緊張,一個月銀行協議存款的年化利率最高曾飆升至9%左右,這是支撐貨幣基金當時高收益率的根本原因。而春節後,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已經大幅走低。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總監李海鵬分析指出,從目前較為寬鬆的貨幣市場資金面來看,貨幣基金的收益還會進一步下行,7日年化收益「破5」會成為未來的趨勢。雖然目前有部分貨幣型基金的收益還維持在5%-6%的水平,但一般都是在吃去年和銀行簽訂的高收益協議存款的老本,因為去年底協議存款利率大約能達到7%的收益,但現在協議存款利率已經下滑至4%以下。他預計,今年貨幣基金的總體平均收益將維持在4%-4.5%的水平。

較大額資金可重回銀行懷抱

在互聯網金融市場面臨市場長期利率下跌困境之時,以銀行為後台的「寶寶」類理財產品似乎業績尚可。

財新網統計,47只寶寶類產品對接的貨幣基金中,目前僅有9只7日年化收益率尚維持在5%,佔全部比重的19.15%。而在這9只中,除百度百賺利滾利對應的嘉實活期寶、京東小金庫對應的鵬華增值寶和嘉實活錢包外,其餘6只均為銀行理財產品。其中,眾實祿現金寶對應的眾銀華貨幣A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達到了5.652%。

對投資者來說,當閒散資金量較多時(銀行理財產品對投資金額有一定要求),或可以轉投一些收益率更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南方日報》援引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週91家銀行共發行的757款理財產品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29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達5.11%。而在前述財新網的統計中,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低於5%的數量達八成。

「不過,從整個理財市場看,「寶寶軍團」投資門檻低、流動性高等方面仍然佔據優勢。」上海某基金經理向財新網表示,「寶系」貨幣基金近期收益下滑無礙其規模的擴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03

吳曉靈:餘額寶們沒太大發展餘地了 云蒙

http://xueqiu.com/3037882447/29934245

  清華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出席首屆新金融聯盟峰會做主旨演講時稱,餘額寶們本質上是第三方支付賣理財產品。傳統金融機構一旦醒悟過來,憑藉支付能力和賬戶數量優勢,有強大的競爭力。「第三方支付在網上的基金銷售是沒有特別大的發展餘地,餘額寶基本上做到極致了」。

----------------------------------------------------------------------------------------------------------- 
以下是文字實錄:

  吳曉靈: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能夠和互聯網界的同仁們一起參加這樣一個新金融極客峰會,我演講的題目是「從互聯網金融看新金融的發展空間」。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互聯網跨界金融是未來新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互聯網金融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既包括傳統金融機構通過利用互聯網開展的金融業務,也包括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的跨界金融業務。

  因為過去大家一直在爭的一個問題,就是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經過2013年這一年的互聯網金融爆炸式的增長,社會逐漸的統一了一種認識,就是互聯網金融其實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傳統的金融業務更多的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和新型的移動通信技術。而另一個方面,就是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企業,他們從事著金融的業務,最近,大家看到報紙上有一個經常出現的題目,一個名詞叫做互聯網跨界金融,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互聯網金融的另外一個方面,也就是狹隘的我們現在所談到的互聯網金融。

  傳統金融業仍將是互聯網金融的主體市場的競爭將迫使其強化互聯網技術和多種通信技術在金融業務中的運用。應該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元年,但是,在這個元年當中,受到極大衝擊和震撼的是我們傳統的金融。大家看到了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為很多的過去不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的群體提供了金融的服務,而創造了很多奇蹟,包括阿里金融,他們通過支付寶[微博]來銷售天鴻增利基金,他們起名叫餘額寶,給金融帶來的震撼使傳統金融界在思考自己的服務模式和怎麼樣更好的與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應該說,在未來可見的時間之內,我們傳統的金融機構會在產品的銷售、風險控制還有業務創新方面更多的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

  互聯網跨界金融的直接融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面對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會在互聯網企業的衝擊下來奮起直追,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和服務的方式,未來在傳統金融自我變革之後,留給互聯網企業的是什麼樣的發展空間呢?我認為互聯網跨界金融中的直接融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首先,我們看一下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會回歸專業領域的支付。現在,我們的第三方支付的互聯網企業,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在專門的領域當中進行的,包括發展比較好的支付寶,他是在為淘寶上的企業,還有商戶進行交易的時候完成他的支付功能。但是現在從銷售基金開始,他已經突破了商品交易服務,而走向了金融產品的買賣,也有很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也開始在第三方支付上開展更多的支付業務。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支付業務是銀行業務的核心,為了要保證支付的安全,為了要保證在支付業務當中不出現反洗錢等犯罪行為,監管當局會對第三方支付業務進行比較嚴格的管理。

  我們都說銀行是創造信用貨幣的機構,而銀行的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三結合,是它創造信用貨幣的基礎。在這三項業務當中,從去年風生水起的互聯網金融我們可以看到,核心是支付結算,因為支付結算的賬戶本身就是貨幣存在的形態,它的賬戶的移動就是交易媒介職能完成的結果。而且我們所有的經濟活動最終能夠順利的進行,交易能夠順利的進行,都取決於貨幣的支付結算。

  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今世界上開展金融方面的競爭或者說貨幣戰爭的時候,大家最主要的看的是支付結算,凡是對一個國家進行經濟制裁的時候,他所制裁的其實就是支付結算網絡,因而支付結算是金融業的非常關鍵的一個核心業務,它既是銀行的核心業務,也是所有金融產品、金融交易的一個命脈。對於這樣的一項業務,應該受到嚴格的監管。

  過去央行在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時候,非常清晰的要求第三方支付僅僅是完成小額支付,而且要求第三方支付的資本金要和他所存款的客戶的沉澱資金有一定的比例,是它的十分之一。和連接的銀行也有一定的限制,是五家銀行,超出五家銀行之外是要增加對資本金和備付金的要求的。這些要求之所以提出來,就是要保證支付結算客戶資金的安全,和不會有人利用支付結算來進行犯罪行動和洗錢的行為。

  我們現在如果要是說第三方支付嚴格地執行央行發牌照最初的初衷的話,我們的第三方支付逐漸的就都會回歸到專業領域當中的支付去,因為它是小額的,因為這個第三方支付要真實的體現客戶的實名制、真實身份、可追溯。如果這些達到要求的話,現在的第三方支付是很難實現這種要求的,因而它最終都會回歸到比較專業的支付領域當中去。

  第三方支付銷售金融產品會在傳統金融業務的網上銷售中失去強勁的勢頭。我們去年看到的互聯網金融的強勁勢頭表現在餘額寶和各種「寶寶」們,他們的本質就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銷售金融產品、理財產品。傳統金融機構掌握著非常健全的支付結算系統和幾億和客戶賬戶,當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時,憑藉著他們的支付能力和賬戶數量的眾多,在網上銷售金融產品應該說是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的,因而,第三方支付要在網上的基金銷售方面也應該說是沒有特別大的發展餘地,我認為餘額寶已經基本上做到了極致了。

  第三個,我分析了去年互聯網金融能夠得到極大的關注的基於第三方支付方面的銷售和信貸等等業務之後,我認為只有網絡借貸和眾籌資金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它的融資量不會高於傳統金融,但它服務的人群會有極大的擴展空間。

  第二個問題,我想講一下,網絡借貸和眾籌融資的發展。第一個我想分析一下網絡借貸,徵信體系的缺失,使得P2P很難健康發展。很多公司都走向了間接融資的誤區,只有具備徵信能力的公司,最終能走向正確的方向。我們現在P2P在國內風生水起的有很多,據說是有上千家P2P公司,但是,應該說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真正做到點對點的P2P業務的公司,如果我說得誇張一點的話,幾乎沒有。

  但是,也有幾個做得比較好的公司,但是他們都遇到了一個瓶頸,就是我們的投資者總希望自己的本金能夠有人來替他擔保。我從市場上看,有兩類對他們的本金承諾擔保的模式。一種是借助第三方的擔保,一種是靠風險準備金的提取來保證對投資人本金的擔保。應該說這兩種模式都有它業務的侷限性,因為如果你要是第三方擔保的話,隨著你P2P業務的增加,擔保機構資本金的存量是會要求很大的,就算是你拿銀行12倍的槓桿率來做擔保的話,那麼你的資本金也頂多是12倍。10個億的資本金只能夠做到120億的業務量,應該說擔保機構的資本籌措量決定了你的P2P平台所發展的業務量。

  應該說,這裡頭其中有一個悖論,擔保公司當它的資金本越來越大的時候,它可以擔保的量是越來越大的。但是你有這麼巨額的資本金時,你怎麼保證你的資本金安全?就是把它放在銀行,吃存款利息,買國債的債券嗎?這個是安全的,但是,收益是很少的,你要想來支撐你這一個擔保公司的發展,應該說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就是說很多的擔保公司最後不得不走向的變相自己放貸和自己去投資的這樣一條歧路。

  因而,通過第三方擔保公司讓P2P平台業務更多的發展,這條路是難以為繼的。通過提取風險準備金的方式來保障客戶的本金安全,隨著你的不良貸款的產生,你的風險準備金的提取比例也要上升。什麼才能夠支撐你準確的來提取存款準備金呢?是你對於客戶信用的分析,因而,這種方式它也要受制於信用徵信的發展。

  在中國徵信體系缺失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對借款人的資信進行比較好的分析,我們國家也缺少財產的登記制度,我們對出借人的資產情況和他是不能有風險的承受能力也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因而,這兩條是制約了我們P2P發展的很大的瓶頸。而基於電商平台的網上借貸,又其特有的徵信體系來健康發展,在其他的能夠讓你看得到客戶行為的平台上,你自己能夠建立獨立的徵信體系的話,那麼你的這個P2P平台能夠比較健康地發展。

  眾籌模式大家知道其實是有多種的,最初的眾籌是大家籌錢來辦一些事情,有的是有償的,有的是捐獻的。而現在我們國家更多的人是通過眾籌的方式做債權眾籌和股權眾籌,債權眾籌基本上就是我們剛才說的P2P,現在有更多的人在做股權眾籌。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應該說股權的眾籌有它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本次《證券法》的修法當中,大家也借鑑了國際經驗,也希望通過修法給股權眾籌留下空間。

  第三個問題,我想講一下對網絡借貸和眾籌融資的監管建議。第一,純信息平台應該是P2P和眾籌監管的基本底線。我們現在很多P2P公司最大的風險點就在於他有資金池,而且這個資金池的資金這個平台是可以動用的,現在有很多想自己健康發展、穩健發展的P2P公司,他們主動的提出來要把他們的資金在第三方去存款,由第三方平台對他的資金進行監督,我想這個是防止風險非常好的措施。但是它僅僅是防止的捲款逃跑的風險,而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出借人的風險,真正要控制出借人的風險,還有賴於徵信社會的建立。

  第二,小額分散是對投資人保護的重要方法。信息真實披露是對融資方的基本要求,我們需要對於借款人的信息要認真的披露,對於股權眾籌來說,信息的披露就更重要了。這是在融資方,就是籌資這一方。限制投資方的金額是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是說投資方他的投資金額比較低、比較少,那麼這時候即便是他出現了風險,應該說對他的影響也不大。因為他的金額小,對投資者的影響少,這種情況下我們對於信息披露就可以適當的降低一些標準,不是說我們主觀上想降低標準,而是說我們現在的徵信系統使得我們難以真正完全的來讓他把信息充分的披露出來。在我不能夠真實的完全的披露所有信息的時候,對投資人最好的保護就是讓他少投一點。投成了你就獲得收益,投不成,損失了,對你的損害也不會太大。

  在財產登記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用較低額度與財政比例相結合的方式較為現實。大家都知道,國外的P2P和眾籌對投資人都有一個投資的金額不能夠超過他可支配的財產的一定比例,這個意思就是說一旦投資失敗了,你也不會受到更大的損失。但是我們國家的財產登記制度是缺失的,我們很難知道一個人的真實財產總額。因而,從法規上說,從你的平台的規則上說,你可以規定一定的財產比例,但是從現實上來說,規定一個額度比較小的絕對額來說,可能更安全一些。

  財產比例金額可適當擴大,但也應該有封頂的金額。你的財產比例在國外可能佔你整個財產的5%,或者百分之幾,有些人就說這樣的話我的金額太小了,所以希望在指定財產比例的時候能夠高一些,但我認為從有效控制風險的角度出發,還是應該有一個封頂的絕對額度。所以,我們在討論法規時,我們在《證券法》修法過程當中,儘管會對眾籌留下一定的法律空間,但是,可能也會從財產的比例和絕對的金額上面來做一定的控制。這是大家在修法時的建議。

  第三就是鼓勵民間建立徵信公司,有利於促進直接融資的發展。現在大家都在呼籲,希望央行管的信貸登記系統能夠對社會開放,能夠對P2P小貸公司開放。但是也應該知道,這個量開放了以後,因為數量眾多,金額很小,其實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僅僅查詢借貸的金額,也不能完全控制一個人的信用風險,因此發展信貸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在國家規定政務信息要以公開為一般、不公開不特例的情況 ,很多違反紀律和法規的行為都會在網上查詢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鼓勵民間徵信公司的發展,讓他們整理眾多的負面信息,對個人信用情況作出報告,對於發展民眾各種金融活動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我想一方面我們應該呼籲央行的信貸登記系統向社會開放,但另一方面我們更要著力於建立民間的徵信系統。央行已經開始在準備發放這方面的牌照,網絡公司有眾多的信息、有大數據處理的能力,我們應該利用這些能力和信息,來建立民間的徵信公司,幫助金融業更健康地發展。

  這就是我對互聯網金融新金融發展方向的一點意見,可能我說得比較保守,因為新金融真正的發展餘地,我認為是直接融資的P2P和眾籌,傳統金融應該說是互聯網金融最大的一塊,但是,要想進入到那裡去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傳統的金融機構一旦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改變起來以後,對於其他的新來競爭者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而剛才我說到的一般銀行所沒有做到的一些小的P2P和眾籌,雖然量小,但是人數眾多,也可以集腋成裘,但是看餘額寶從一塊錢銷售起,所以它成就了8000多億的銷售量。如果我們的民間能夠在13億人口的小額借貸和股權投資方面做一些事情的話,我想空間也還是要比向傳統金融進攻大一些。這是我不成熟的意見,謝謝大家批評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54

招財寶接棒餘額寶


2014-09-01  NCW
 
 

 

將餘額寶用戶需求分層並進行垂直運營、細化產品,招財寶公開宣稱其產品是保本低風險,短短幾個月規模突破100億元◎ 財新記者 王申璐 文wangshenlu.blog.caixin.com 阿里系理財交易平台招財寶悄然上線逾四個月後,8月25日才正式推出,此時規模已破100億元。

同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下稱小微金服)的產品,招財寶出現在餘額寶規模、用戶數增速雙雙放緩之時。

“招財寶實際上是將餘額寶的用戶需求做分層並垂直運營,接下來小微金服還將做一些更細化的產品和分層。”小微金服的一位人士表示。

小微金服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招財寶CEO 袁雷鳴說,從淘寶的3億活躍用戶來看,100億元的規模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在兩到三年之內做到1萬億元的規模,這需要我們與更多的金融機構攜手,注入能量。”

分層餘額寶用戶

根據天弘基金公佈的數據,截至6月底,餘額寶用戶數為1.24億,規模為5741.6 億元。但隨著餘額寶收益率跌破5%,2014年二季度規模增速不及一季度增速的十分之一。

與此同時,招財寶在4月10日上線,5月5日規模達到10億元,7月3日達到50 億元,8月5日突破100億元, 其中90% 是從餘額寶分流而來的。因為根據招財寶的購買說明,招財寶產品購買僅支持餘額寶用戶,也就是說只有餘額寶客戶才有資格購買招財寶產品。

與餘額寶公募基金明確的風險提示不同,招財寶產品的風險說明則強調保本低風險。

招財寶聲稱,其平台上的借款產品全部由包括保險公司、銀行在內的權威金融機構提供本息保障措施;理財產品均為依法設立的權威金融機構發佈,並由金融機構負責投資管理和收益兌付。

招財寶試圖打造一個開放的平台,一方面滿足投資者除現金管理之外更多元化的理財需求,另一方面也為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產品銷售和客戶需求發掘的平台。

從上線至今,招財寶始終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除了期限較長的保險產品,其餘多數新上線的理財產品幾乎都需要“秒殺”,每一筆融資完成的平均速度為10秒。

招財寶將用戶定位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主要針對這類人群的定期理財只占整個資產的10%,同時可支配資金較少、日常開銷較多、沒有時間去瞭解金融產品相關知識等特徵。

細化產品

上線之初,招財寶的產品為基金、保險產品、票據貸。票據貸因期限較短、收益率較高,銷售最為火爆,不過不少用戶反映,搶不到票據貸。

針對客戶的反映,招財寶于5月到6月期間推出了預約功能,用戶可以設定期望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資期限、產品類型等關鍵因素,預約後一旦有符合預期的產品上架,系統自動將用戶的餘額寶資金用于購買該產品。

目前有40多家金融機構和招財寶完成了對接,還有101家金融機構正在排隊等著對接。隨著參與的金融機構的增加,未來會有更多理財產品推出。

7月,票據貸更名為中小企業貸,範圍更廣。中小企業不僅可以將銀行承兌匯票做質押來融資,還可質押銀行保貼的一些商票、信用證、保函等,同時也有純信用貸款融資。

“中小企業貸目前屬於比較搶手的借款類理財產品,因為它時間比較短、利率比較高。”袁雷鳴指出。

“招財寶做的是期限的團購,將不同期限的資金聚合起來,匯集成可以固定期限投資的資金。但不同的是,招財寶使用的是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一對一直接對接;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則是通過期限錯配來完成資金匯集,錯配期間就會承受流動性風險。”袁雷鳴說。

截至8月中旬,招財寶的用戶數超過50萬。期限從三個月至三年不等,在2014年4月到8月間,招財寶平台理財產 品年化收益率分佈在三個月年化5.0%、六個月年化5.5%、一年期年化6.5%、兩年期年化6.8% 以上,並且購買門檻較 低,最低100元就可以購買。

變現功能

“7月增速激增,主要是因為推出了預約、變現的功能,尤其是7月底8月初推出的變現功能,促進了規模加速增長。”上述小微金服人士指出。

所謂“變現”指的是在招財寶平台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用戶可在產品未到期之前退出,實現變現。變現的方式主要是發起個人融資,以所購買的產品收益權質押。

“變現是我們目前最核心的功能。”袁雷鳴指出,變現功能推出後,增強了產品的流動性,還能反向推動傳統理財產品的銷售。

例如,某用戶在招財寶購買了標示為“可變現”的一款一年期理財產品,持有五個月後因為買房等急需用錢,點擊“變現”後將在招財寶平台上發佈一款個人貸產品,招財寶交易系統會從使用了預約功能的投資者中尋找需求匹配的投資者,撮合交易並自動下單,通過支付寶結算服務完成交易。

可變現是招財寶區別于衆多理財平台的關鍵。雖然不少P2P 平台也推出了轉讓社區或平台,但招財寶的轉讓機制不同,基於技術和數據庫優勢,招財寶的變現轉讓並不涉及收益權或債權的轉讓,而是採取個人融資的方式,轉讓定價相對有依據。

如上述所述,用戶選擇變現實際就是發起了一筆個人的融資借款。招財寶平台產品經理施宏斌在8月25日發佈會現場做了現場在線演示:假設用戶A 買 了1萬元的某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5%,持有八個多月後點擊變現,系統提示最高可變現金額為10472元,即本金1萬元加上按照6.5% 的利率可得的472元利息,扣除手續費後可到賬金額為10451元,提現成功後資金將自動轉入其餘額寶賬戶。對於A 來說,通過變現,可享受定期產品的收益率和活期產品的靈活性。

A 所獲得的10451元資金來自于購買了A 發出的個人貸產品的用戶B,用戶B 則是由招財寶平台在選擇預約功能的用戶中自動匹配。相當于B 的投資期限為四個月,享受年化6.5% 的收益率。

但A 和B 的交易,並非是A 將債 權或產品收益權轉讓給B :當產品到期時,全部本息將先到達A 的資金賬戶,再自動轉入B 的餘額寶賬戶。“資金在A 賬戶中停留的時間很短,不會超過1 秒,由平台系統自動設置自動轉入B 賬 戶,基本能避免A 的道德風險。”招財寶相關人士表示。

衆安在線則為個人貸提供保證保險,確保購買了個人貸的B 能從用戶A拿回本息。

袁雷鳴指出,招財寶變現功能的本質是以收益權做質押的融資,傳統金融機構也有類似的服務,比如存單質押融資、保單質押融資。從資金來源來看,後者來源於金融機構自己的存款資金池,獲得融資的時間較長一般是一到兩周左右。

目前看來,招財寶上僅僅10秒就能完成變現,即從點擊“變現”到資金到達餘額寶賬戶僅需要10秒。

目前招財寶採用的模式是系統推薦利率,即用戶個人不能自定義定價,而是與最初購買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保持一致。在上述例子中,用戶A 購 買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6.5%,變現所發出的個人貸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為6.5%。

“可自由定價的功能,我們也將很快開放。”施宏斌說,當用戶急需變現時,也可以選擇設置高一點的預期收益率,或者當同類理財產品較為緊俏時,選擇設置低一點的預期收益率。

招財寶平台會利用大數據模型,根據所購買產品的期限,結合市場歷史成交數據以及當前市場上投資者希望的期限、利率等因素,針對每一筆變現給出一個推薦利率或參考利率。

作為融資方,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中小企業發起的相關產品需要向招財寶平台支付千分之一的手續費,而選擇變現的個人貸產品則需要支付千分之二的手續費,“其中千分之一是給招財寶平台,另外千分之一是給衆安在線保險公司的。”招財寶的上述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即選擇變現的用戶用千分之一的資金為自己購買了保證保險,以保證自己將履約。

“招財寶的平台是開放的,未來不僅購買招財寶理財產品的用戶可使用變現功能,其他用戶也可使用,即個人可在招財寶平台上發起個人信用貸款。”招財寶上述人士透露,當招財寶規模越來越大,自由定價的功能將逐漸面世,“預約功能為用戶選擇變現時擔任了資金需求蓄水池的角色,當規模足夠大,也可以滿足個人信用貸的需求”。

攪局P2P

招財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招財寶的主要產品會是中小企業貸和個人貸,給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招財寶110億元的規模中,中小企業貸的規模僅占一小部分。

“目前我們已經跟100多家中小企業達成了合作,單筆融資金額不到10萬元。”袁雷鳴說。

從中小企業貸的性質來看,招財寶所提供的服務和目前衆多P2P 平台類似。袁雷鳴認為招財寶不僅僅是一個P2P 平台,還存在差別,比如招財寶提供了流動性較好的變現退出機制。

他認為,目前不少P2P 平台所能提供的年化10% 以上的收益率,很多情況是讓投資者用戶承擔了比較高的信用風險。如果引入融資信用擔保的服務,則融資方難以承擔過高的收益率,將不可持續。

“招財寶的理念是,讓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情,請具備相應風險識別、風險定價、有相應風險承擔能力的金融機構來做中間的信用中介,來承擔相應的投融資期間帶來的風險。”袁雷鳴指出,目前主要是由保險公司和擔保公司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定價,將投資理財的風險分散甚至過濾掉,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截至8月中旬,招財寶平台已到期的所有產品均實現本金與收益的100% 兌付率。

但就目前的情況,招財寶在風險保障方面與其他P2P 平台的差別並不明顯:同樣引入擔保公司,由中國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對中小企業貸進行擔保;並嘗試引入保險公司,比如個人貸目前由衆安在線進行本息保障,還有部分有基礎資產質押的中小企業貸由永安財險進行保障。

隨著監管層對P2P 的管理思路逐漸清晰,P2P 行業去擔保的呼聲漸起,以陸金所為代表的P2P 平台,也開始尋求與保險公司合作。但據財新記者瞭解,目前保險公司為小微信貸行業提供的保險產品多為風險較低的、以債務人履約意願為基礎的保證保險,而非針對債務人信用狀態的信用保險,因此也不能在真正意義上發揮保險的機制。

比如衆安在線、永安財險提供的產品均是由融資方購買,保證融資方履約。永安財險副總裁顧勇介紹,融資方將基礎資產比如銀行承兌匯票或商票做質押,“未來不排除基於阿里巴巴強大的數據,針對不同風險狀況差異化定價,設計出信用保險”。

人保財險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當前由於缺乏小微企業借貸的相關信用數據,保險公司不可能輕易介入,“信用保險的發展還是需要制度設計,就和現在要建立徵信體系一樣,不是一個簡單的保險公司商業行為”。

按照招財寶的構想,未來更想利用銀行的風控能力參與風險保障,“比如,有很多企業去銀行貸款,銀行不願意承擔過多的風險,這時可以對接招財寶平台,由平台而非銀行提供貸款資金,而銀行參與風險識別、風險定價。”招財寶內部的一位人士說。

招財寶未來希望引入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其中,金融機構將扮演核心的角色,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定價並承擔風險,最後金融機構也將獲取相應的風險溢價;同時,也能借助金融機構的銷售能力,以實現供需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11

內銀版「餘額寶」 6厘息撼阿里 港人可搬錢內地購買

1 : GS(14)@2014-02-19 10:10: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面對互聯網理財「寶寶軍團」的威脅,內銀展開反擊,四大行中,工行(1398)首先推出類似「餘額寶」的產品,深圳分行本周一起開始向客戶推薦「工行薪金寶」,最近7天年化收益率達6.52厘,每日計息,買家可隨時贖回,資金次日到帳,無手續費;中小銀行中,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亦推出類似產品,且支持贖回資金即時到帳。內銀向互聯網企業宣戰,意味港人有機會在這吸存大戰中分一杯羹。


與阿里巴巴合作的天弘基金早前曾公布,截至今年1月15日,餘額寶規模已達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上海證券報》日前報道,1個月後即2月14日,餘額寶規模已達4000億元。與此同時,騰訊、百度及各中資基金又紛紛推出類似產品。


投資貨幣基金 24小時購買和贖回

面對「寶寶軍團」對散戶存款的強大吸引力,內銀再也按捺不住,工行浙江分行在上月試點推出一款名叫「天天益」的理財產品,除了具備「餘額寶」所有特點,包括投資貨幣基金,24小時購買和贖回,贖回資金即時到帳,1元起購買等,更將最高買入和贖回金額上限擴至3000萬元。

工行「薪金寶」回報高達6.52厘

不過,上述產品僅限工行浙江地區客戶購買,本報獲悉,從本周一起,工行深圳分行開始向客戶推銷另一款「薪金寶」產品,「昨天剛推出,跟餘額寶差不多,回報還更高,有6.52厘,100元起買,隨時贖回,不過資金是第二天到帳,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都可隨時購買。」當記者向工行深圳某一支行的理財經理查詢時,得到如此回覆。

據工行網頁介紹,「薪金寶」資金投資於工行旗下的工銀薪金寶貨幣基金(000528),該基金則投資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企業債券及同業存款等。申購起始日為2月17日,支持T+1贖回到帳、申購T+1計息,每日做收益計算及分配,最高買入限額依然是3000萬元。

港人亦須接受投資風險評估

工行深圳分行提供相關產品,港人就容易購買到內地高息的活期存款,其過程與購買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一樣,即親身去內地開戶或通過本港銀行以「見證開戶」方式開設一個內地關聯銀行的同名戶口,然後自行攜帶人民幣過關(每天上限2萬元),或以匯款方式透過港銀存入(每天上限8萬元),但須付手續費。

由於內地法例規定購買理財產品須接受投資風險評估,因此港人仍要親赴內地銀行接受評核,而一旦通過評估,便可透過網上或手機自由購買銀行版「寶寶產品」而不用每次交易都要來往內地。

平安廣發推無固定期限高息產品

工行之外,平安銀行和廣發銀行也已推出轉為活期存款設計的無固定期限「高息」產品,如平安「平安盈」、廣發「智慧金」等,「平安盈」目前規模接近10億元。

明報記者 張聞文、陳子凌
2 : GS(14)@2014-02-19 10:11: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2.htm
內銀變相「高息」吸存款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內銀向互聯網金融企業發起攻勢,表面上看,其目的是避免存款流失,從而在符合貸存比例監管要求下,有效地拓展貸款業務,惟以高成本吸納存款,對內銀的損傷將會很大,有分析師諷刺,貨幣基金主要投資的還是銀行的協定存款,銀行自己再推類似產品,資金成本只會不斷增加,反映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等互聯網企業正把內銀「玩得團團轉」。

日前,有關「內銀存款流失」的說法四起,但其實並不準確。由於內地大多數貨幣基金最重要的投資方向是銀行的協議存款,因此「寶寶軍團」吸去的資金,其實大部分仍停留在銀行體系內。有內地分析員指出,目前各種互聯網公司現金管理產品的託管也在銀行,所以資金實際上並無流出銀行體系。

然而,流向「寶寶軍團」的資金,原本是內銀花0.35厘成本就可取得的活期存款,當通過互聯網公司轉手後,就要變成高達6厘的協議存款,而現時內銀自己也加入「寶寶軍團」隊列之中,等同需要再掏出6厘息去購買活期存款。

依賴「存貸利差」 銀行傷元氣

有美資行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指出,目前內地貨幣基金規模總量仍不大,大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假設這些資金以往都停留在銀行活期存款,當它們轉為協議存款後,整個內銀體系大約要多付1200億元的資金成本,再攤分到各家銀行,實際的影響並不大。

可是若這種趨勢延續,對依賴「存貸利差」盈利的銀行來說,就會元氣大傷,除非內地實現利率市場化,這種不正常的競爭行為才會逐漸消失。
3 : GS(14)@2014-02-19 10:11: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3.htm



貨幣基金風險 未承諾保本 宜警惕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內地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可獲隨時申購贖回的理財產品,其投資的均是風險極低的貨幣基金,若是零風險,老百姓等同於享受了6厘高息的活期存款,然而,貨幣基金畢竟不是存款,由於「寶寶軍團」發行商並未對產品承諾保本,其風險仍然值得警惕。


當記者向工行理財經理詢問「薪金寶」是否保本時,對方用「貨幣基金是沒有風險的」來回答,一般市民在購買時,很容易相信該等產品無風險,但就忽略了6厘高收益是否合理的問題。

分析機構﹕去年4.27厘是最高

據內地金融數據分析機構Wind的統計,去年內地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27厘,已是2006年以來最高回報。國際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的資料也顯示,內地近200種貨幣基金,1年回報率亦只在5厘以下,與同樣聲稱購買貨幣基金的餘額寶或工行推出的薪金寶,卻有逾6厘回報,收益並不相稱。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貨幣基金原本做不到像餘額寶那樣的高回報,但因為有部分資金投資在短債之類的較高息短期產品,令整體回報增加,然而這些短債,正是餘額寶那種理財產品的風險所在。不過,也有本港基金經理認為,貨幣基金的風險幾乎就是跑輸通脹,或者說在資本市場好的時候錯失高收益的機會,除非是銀行破產,否則不易產生虧損。
4 : GS(14)@2014-02-19 10:11: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a_eaa4.htm



工行中誠信託違約 餘波未了


2014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工行(1398)代銷的中誠信託理財產品違約危機餘波未了。據彭博社報道,昨日有20名投資者聚集到工行上海分行,要求追加支付至少25.66萬元人民幣的利息。投資者代表表示,工行及中誠信託,作為代銷方和發行方,都應該為該利息支付負上責任。該要求追加利息的聲明,已分別交到工行、中誠信託、中國銀監會及中國信託業協會。


投資者聚集求追加支付利息

集資30億元,差一點約的中誠信託理財產品「誠至金開1號」,上月在工行、信託、政府的多方打點下最終全額兌付本金,惟尚餘第3年的7.8厘利息未能支付。有投資者表示,工行推廣該理財產品是欺詐行為,而中誠信託對集資管理不善。因此除利息外,投資者還要求賠償酒店住宿、交通成本,以及延遲利息支付的罰款。
5 : griffon(33288)@2014-02-19 11:24:47

字面睇真係買佢好過買股票。雷曼到現在都未夠5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39

支付寶清餘額寬10日限期

1 : GS(14)@2016-05-21 12:55:57

【明報專訊】支付寶因「實名制」令本地用戶憂慮的餘額會否被清走,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今日再作解釋,表示境外用戶若發現「支付寶餘額帳戶」無法運作後,可使用境外電話(以當初登記開戶的電話號碼為佳)致電到支付寶客戶服務,核實帳戶及個人資料後,即可獲批10日寬限期,期內暫時恢復功能,用戶可選擇清走餘額或正式登記實名制。



用戶致電客服 可暫恢復功能

據螞蟻金服解釋,在10日寬限期內,「支付寶餘額帳戶」境外用戶可趁恢復功能時,盡量清走餘額,例如消費、轉帳到別人支付寶,又或者轉帳到內地銀行卡等;如果用戶想登記實名制,則可趁寬限期內提交身分證明(港澳台身分證、回鄉證、台胞證或護照),並綁定兩張內地不同銀行的銀行卡,便可恢復「支付寶餘額帳戶」原有的消費及轉帳額度。如果10日內未有清走餘額,資金亦不會消失,未來只須補充用戶資料,即可隨時使用帳戶餘額,即1年內最多可消費或轉帳10萬元人民幣。

寬限期後 補回個人資料仍可使用餘額

至於境外用戶若使用「餘額」以外其他支付方式,則不受影響,例如繳費露等,螞蟻金服亦表示,公司正在為境外用戶加緊開發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0/news/ec_ecj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