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報披露倒計時一周:4700家新三板公司待發 股轉頻發問詢

距離新三板年報披露截止日還有一個禮拜,但仍有4700多家掛牌公司沒有發布2016年年報,這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天要發大概800份年報。

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新三板業務人士預計,今年仍會有部分企業不能及時披露年報。由於監管加強,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開始收縮“風險高、收費低”的新三板審計業務。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加強和收費標準提高有利於新三板年報審計質量的提高。

分析人士認為,新三板公司與主板公司的信披質量仍有差距。掛牌後企業利潤增速下降,加上經濟下滑、行業不景氣等因素,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會有動力造假。針對年報質量問題,年報季以來,股轉已經對20家掛牌公司年報發出質詢。

部分企業不按時披露

截至4月22日,已有630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占應披年報公司數量的57%,最近一周就有大約3000家公司披露年報,目前尚未披露的還有4700多家,這意味著下周新三板平均每天要發800份年報。

根據股轉業務規則,如果掛牌公司未能在4月30日截止日前披露上一年年報,將必須停牌,如果在接下來兩個月仍未能發報,將會被強制摘牌。

目前已有四家掛牌公司預計將延期披露年報,雲智科技(831886.OC)、立瀾科技(835407.OC)、經綸傳媒(835241.OC)和維克液壓(831807.OC)。其中,立瀾科技向股轉系統申請主動摘牌,申請已被股轉系統受理。公告顯示,因為涉訴,公司有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另外今年公司將接受股東最高3000萬元的財務資助。

創新層企業、教學輔導書出版商經綸傳媒預計將在5月27日披露年報。公司表示,延期是因為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加大了核查範圍和審計力度,以配合公司發展戰略及在境內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需要。

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分所合夥人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肯定還會出現延期披露的情況,但審計質量會比去年有較大提高。

他說,“監管趨嚴是很大的原因,另外年審收費也不高,不會有中介機構會為了這點費用去冒險。今年年報質量會好一些,包括券商對年報的審核都比去年更嚴。”他表示,新三板企業年審收費按照企業的體量在4萬至20萬元之間。

今年2月2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通知,暫停國內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所新證券業務,交易所等證監會下屬單位也拒絕受理1月6日後瑞華所承接的證券項目。直到4月7日,瑞華所才被允許恢複承接新證券。

今年以來,股轉公司也對瑞華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等五家會所實施了自律監管,發現了會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披露不實。

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告訴第一財經,新三板業務風險大、利潤低,總所已經基本上不接新三板審計業務了,分所和新加盟小團隊才會接新三板業務。“新三板項目不是不可以做,但因為瑞華剛剛出事,公司擔心一旦出現問題會影響整個公司的形象。”

他表示,中介機構會傾向於服務掛牌一段時間之後的企業,帶著問題上新三板的企業一定會摘牌,留下的企業則經過了一定的規範。會計所還會提高收費標準來控制風險,一般能夠承受更高費用說明企業的質地較好。

股轉質詢公司年報

已經披露的6300份年報顯示,有846家掛牌企業去年凈利潤超過2000萬元,80家公司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盈利居前的是齊魯銀行(832666.OC)、主題樂園運營商華強方特(834793.OC)、永安期貨(833840.OC),凈利潤分別為16.4億元、7.1億元和6億元。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2016年新三板非金融類板塊整體營收增速上升,從2015年的17%提高到去年的25%。整體凈利潤增速雖然下滑至31%,但是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政府補貼顯著下降,說明三板公司的凈利潤“含金量”在提升,盈利指標逐漸趨於“正常化”。

中泰證券研報認為,分層級看,創新層企業營收增速33.8%明顯優於基礎層企業17%的增速,但從歸母凈利潤來看,創新層企業同比增19%,而基礎層增速達23.8%。

不過,有券商新三板研究人員告訴第一財經,企業利潤增速下降與前期掛牌規範時隱藏利潤釋放過快有關,由於種種原因,部分新三板企業的年報披露存在造假的可能。

他表示,“新三板公司跟主板公司的披露質量和披露的及時性還是有差距的。掛牌後企業利潤增速下降,再碰上經濟下滑、行業不景氣,並且有融資等需求時,就會有動力去造假。”

他認為,修飾研報的做法對研究機構影響很大,研究人員看公司報表時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關註不同科目的細節問題。“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現金流很差,但利潤比較高,這樣可能是改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科目做到的。建議投資者關註應收賬款、存貨異常、毛利率指標異常等問題。”

4月21日晚間,股轉公司發布了今年第三波年報問詢函,截至目前,股轉已經對20家掛牌公司的2016年年報中關於應收賬款、無形資產、關聯交易等披露發出質疑。

創新層企業雲服務提供商聚寶網絡(832666.OC)去年由盈轉虧,虧損額高達1.16億元,凈利同比下降近7倍。股轉要求公司說明並購重組後商譽減值近3000萬元的原因,對於虧損主要原因快遞櫃業務成本,股轉還要求公司說明業務成本的具體細節,以及快遞櫃業務2017年的經營計劃。

股轉對創新層企業跨境電商傲基電商(834206.OC)的年報也發出了詳盡的問詢,要求核實多項數據。股轉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計提壞賬準備、其他應收賬款計提比例、銷售收入增長等多項指標提出質疑,要求更正,並且讓會計師事務所也進行解釋和核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53

创始人“无法无天”、半年内10名高管辞职、丑闻频发……这家全球第一的“独角兽”正在经历一场大地震!

http://www.xcf.cn/ttxg/201706/t20170616_781038.htm

 惹人讶异的是,在这半年的时间内,Uber居然已经有10多位高管选择离职或者被扫地出门,包括总裁、公关总监、财务主管、自动驾驶部门主管、工程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地图部门副总裁、全球汽车项目副总裁、亚洲业务总裁和产品及增长副总裁等等。

  据了解,为了填补高管离职的空缺,Uber确实从公司内部晋升了一些员工。但是,像COO、CFO、首席营销官、工程高级副总裁这样的关键职位依旧空缺。难怪网友调侃:“Uber不再有COO、CFO和CEO,简直就是一家‘无人驾驶’的公司。”

  Uber到底怎么了,为何会一再陷入丑闻的泥沼?离开Uber的卡兰尼克,未来会像乔布斯一样回归吗?频繁爆发的丑闻会对Uber的估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Uber全球第一大“独角兽”的地位还能否保得住?

  他被称为史上最“无法无天”的创始人!

  卡兰尼克,1976年出生,6岁开始编程,23岁负债2500亿美元,32岁成为1000万人口中的混蛋,38岁登榜福布斯亿万富翁。

  很多人把卡兰尼克的领导风格视为“无法无天”,他本人的经历也确实对得起这四个字。

  

  高中毕业,卡兰尼克顺利考入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然后……和所有天才一样,卡兰尼克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考名牌大学”——“辍学”——“创业”这条俗套的不归路。

  21岁那年,他辍学了,和朋友们一起在自家车库白手起家开始创业。1998年,卡兰尼克创办了Scour.com,全世界第一个点对点文件下载资源搜索引擎,为客户提供盗版音乐下载服务。图片、音频、视频,要啥有啥。

  结果可想而知,整个电影、唱片行业都被惹毛了。两年后,Scour被好莱坞29家公司起诉侵犯版权,索赔2500亿美元。

  歇工一年后,卡兰尼克又拉着一批前雇员创建了Red Swoosh,开始二次创业。好不容易找到的投资人却不幸坐上了撞向世贸中心的飞机,3年之中没有一分钱收入,所有员工全部跑光,为了逃避国税局发来的11万美元罚单,甚至要逃到泰国办公……创业之难,卡兰尼克深有体会。好在2007年卡兰尼克苦尽甘来,把Red Swoosh公司卖出了1700万美元的价格。

  兴许是前两年创业的日子太苦了,拿到巨款之后的卡兰尼克转身就带着员工游世界了。偶然间因与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卡兰尼克不得不从行驶中的车里滚了出来。这一次,他彻底被激怒,当即决定颠覆出租车行业,于是……就有了Uber公司。

  一开始,Uber叫Uber Cab,就是一种黑车,花费是正常出租车的1.5倍,结果卡兰尼克上任CEO第一天就收到了法院传票。如果继续营业,Uber的高管将面临每单5000美元的罚款及9天的监禁。这次罚款绝对足够杀死这家公司。

  结果卡兰尼克只把“cab”(出租车)从公司名字里去掉了,还辩解称:“Uber 不是一家出租车公司,是一家技术服务公司!”

  后来,用的人越来越多,Uber几乎成了出租车公敌。然鹅,卡兰尼克并不Care这些,而是各种公开怼怼怼:

  Uber在韩国被禁,他公开呛声“首尔政府还生活在过去”;

  在堪萨斯,他谴责地方政府“反科技”;

  在渥太华,Uber司机被罚款,卡兰尼克说“罚单我出,车你照开”;

  在德国,卡兰尼克称竞争对手是“一个叫出租车的混蛋!”

  ……

  可以说,Uber是克兰尼克亲手创建,在这八年的时间中,克兰尼克自称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但如今,这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创始人却面临被驱逐的命运。不过,性格强悍的卡兰尼克应该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未来他会不会像乔布斯一样,在经历低谷后上演“王者归来”的传奇,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了。

  丑闻不断……这家企业的文化“有毒”!

  从800美元和3个司机起家,在八年时间的时间内完成15轮融资,Uber估值接近700亿美元。这种世所罕见的发展速度,部分原因正得益于Uber极其强调竞争性和攻击性的企业文化。

  据“The Street”网站介绍,Uber新员工将被送到Uber大学进行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训。Uber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Always be hustlin”(永远保持繁忙主动)等14个金句,员工被教导永远要想着对竞争对手发起致命打击,不得服输,因为这才是“优步之道”(The Uber Way)。

  这样的企业文化,曾让Uber所向披靡,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2017年,Uber公司频频陷入丑闻和麻烦的泥沼。

  1月底,美国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删除Uber”风暴。在美国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特朗普移民禁令的活动中,Uber宣布取消机场地区的临时涨价,被视为利用罢工机会为自己增加业务订单。此举激怒了许多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人,人们号召删除Uber。

  

  2月份,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Waymo控诉Uber旗下自驾车Otto侵犯其专利权。Waymo指出,Google前员工Anthony Levandowski在离职前窃取公司光达系统等超过14000笔机密资料后,成立自驾车公司Otto,后来被Uber收购,Uber将其技术用在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车中。

  同样是在2月份,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在乘坐Uber专车时,和抱怨公司政策的司机发生了口角,报以粗口,引发了外界的批评。最终,卡兰尼克对外道歉,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成长”。

  6月3日,伦敦突发恐怖袭击事件,附近的人在逃离时出于习惯地叫了Uber,订单在短时间内骤增,Uber动态调整了价格。面对突发情况,Uber无法识别任由大数据动态涨价,外界嘲笑Uber是想发“灾难财”。

  而就在近期,多名Uber高管被控共谋,将Uber印度一名女乘客被强奸事件栽赃给当地竞争对手Ola,Uber二把手埃米尔·迈克尔也参与其中。

  更加严重的是,Uber多名女性员工爆料在公司内部遭遇性骚扰,人事部门采用“捂盖子”的态度掩盖事实。这在一向把平等看得无比重要的美国硅谷,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些负面新闻见报后,Uber就开始了一场人事动荡,多位高层相继离职。

  如今,创始人卡兰尼克的一封内部信,更让Uber的丑闻事件白热化。外界纷纷开始公开质疑Uber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存在严重问题,甚至直言其“有毒”……

  Uber全球第一大“独角兽”的地位还能否保得住?

  据CNBC报道,丑闻缠身的Uber在2017年一季度已经亏损了7.08亿美元,亏损较去年第四季度的10亿美元收窄近30%。

  目前来看,Uber虽然麻烦不断,但是估值并没有下降。在全球知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本月刚刚公布的调查报告中,Uber以68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公司中的第一位。

  值得警惕的是,未来Uber的估值会不会被下调?

  毕竟,这一连串的丑闻可能会令Uber在一定时间内陷入混乱,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也很可能会因此遭受下滑的厄运。竞争对手势必会趁虚而入。这不,就在本周,Uber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悄然融资6亿美元,其中包括捷豹路虎投资的2500万美元。一些共享平台的用户也在网络上公开抵制Uber,这为Lyft争取了一部分新用户。

  

  Uber高管离职情况如上

  更可怕的是,伴随着这些丑闻的纠缠,越来越多的Uber员工选择离职,Uber正在因此而流失掉一部分顶尖人才……如今,掌舵者卡兰尼克离开,投资人对Uber是否能够保持信心,无人敢说。

  最为严重的打击是,如果Uber输掉了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之间的那场商业机密诉讼,Uber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领头羊地位很可能就此丧失。

  显然,这一切都有可能影响Uber的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14

過長劇集導致電視劇註水事件頻發 2018電視劇請少些套路多些匠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4/1199103.html

一年一度的電視業盛會——2018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昨日在滬舉行。作為春節後的首個電視劇界的盛會,“回顧”和“展望”整個行業是不可或缺的主題,今年也不例外。

SMG影視劇中心主任、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王磊卿做了“請回答,2018”為題的發言,既分析了《那年花開月正圓》、《軍師聯盟》、《我的前半生》、《雞毛飛上天》四部劇緣何成為爆款,又指出2017電視劇呈現出的遺憾和值得警惕的套路,比如劇名和集數越來越長,但劇本孵化時長卻越來越短,盲目跟風海外拍攝、懸浮動作劇泛濫、過度消費女性成長題材等電視劇“套路”也是屢見不鮮。在呼喚歷史正劇回歸的同時,他也表示,古裝劇、年代劇也應當秉承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以寫實的手法還原歷史氛圍和歷史質感。對於未來,王磊卿認為,電視劇的成功是合家歡模式的成功,而臺網共同主推的劇才能成為最現象級的作品。只有臺網兩端進一步探索臺網聯動合作的商業模式,實現“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制作方”的三方共同投資、共同制作,才有可能實現共同盈利。

老問題仍未解決 新問題苗頭不小

在王磊卿的發言中,“兩長一短”並不是新問題,業界也早有詬病。據記者留意,2017年的“七字”劇名尤其多,《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開月正圓》、《微微一笑很傾城》、《春風十里不如你》、《秦時麗人明月心》、《那片星空那片海》等,難怪有網友說,“這年頭名字不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拍了個電視劇哦。”王磊卿就呼籲,“吆喝詞太長了,會不會模糊了真正的戲核?我在這里呼籲,我們的電視劇把片名縮一縮,把賣點藏一藏,給自己多一點自信,給觀眾多一點記憶便利!”

“劇集越來越長”更是行業毒瘤,因為大部分都不是劇情需要,而是為了註水賣錢。“為應對制作成本整體上漲,制作方追逐高盈利,劇情副線蓋過主線,電視劇劇集像蘭州拉面一樣越抻越長,使得電視劇‘龍頭爛尾水蛇腰’。過長的劇集導致電視劇註水事件頻發,損傷了電視劇的藝術魅力,影響了電視劇的可看性,導致觀眾失望,輿情非議。我呼籲,電視劇必須瘦身。觀眾需要50集以下不摻水的幹貨劇,市場需要30集左右全新快節奏的創新劇。”

相比之下,應該“長”的劇本孵化時間反而越來越短,“國內IP劇五六十集的劇本常常在5個月里速成,相較之下,一般的美劇12集劇本卻需要耗時6個月左右。如此壓縮時間之下,劇本早就變成了脫水的壓縮餅幹,只見套路,不見靈感,更難有文化底蘊。”

老問題尚未解決,新問題又接踵而至。王磊卿在發言中提到了值得警惕的“三大套路”:一、談判都去華爾街,戀愛都去巴黎秀;二、打槍都去唐人街,開炮都去索馬里;三、大女主滿街走,帝王嬪妃多如狗。

不可否認,近兩年海外取景似乎成了都市劇的一個賣點,《翻譯官》、《談判官》、《好先生》、《盛夏晚晴天》、《小爸爸》以及拍攝中的《溫暖的弦》、《在紐約》等都有場景取自海外,有的是劇情所需,也有的不乏跟風之嫌。在王磊卿看來,電視劇領域的“工匠精神”,不在於海外拍攝之類的華麗跟風,而在於影視制作環節中的服裝、化妝、道具、美術等,每個環節的工作者都應當有創新、有匠心,落在實處。

有關第二點,王磊卿解釋說,“隨著《戰狼》和《紅海行動》等現代愛國主義槍戰電影的爆棚,一大批電視頭部資源聞聲而動,大有席卷潮流之勢,但套路也跟著來了。那就是,新一波動作懸浮劇有挾海外英雄之名而泛濫的趨勢。”至於“大女主”,更是很多古裝劇的通病,“這類劇瑪麗蘇,人人都愛女一號,片面誇大古代女性作用,常常不符合歷史。”

剖析四部爆款劇 理清兩大模糊詞

去年口碑和收視俱佳的爆款劇目不少且涵蓋了多種題材,現實題材劇有《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雞毛飛上天》等佳作,年代劇有《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等相當亮眼,古裝劇有《軍師聯盟》以及玄幻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王磊卿以其中的四部劇為例,剖析了緣何它們能夠成為爆款。

“《那年花開月正圓》為什麽受歡迎?因為它擺脫帝王後妃古裝劇的窠臼,寫了一個普通中國古代女性的奮鬥歷程。《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踏準了正劇回歸的時代主流,全劇在紮實研究歷史的基礎上,又從歷史文獻中跳脫出來,塑造了一個《三國演義》之外、戲劇邏輯之內的全新司馬懿,有人物,有情感,有思想。《雞毛飛上天》則是反映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描繪出了有血有肉的個人命運,跌宕起伏,無一不透露出溫暖而明亮的現實主義力量。《我的前半生》受歡迎的原因是抓準了來源於當下生活的熱點話題,切入女性成長痛點,帶動了婚姻話題劇+職場話題劇的興起。同時,冷靜地刻畫了複雜多變的人性,不再給人物貼標簽,使得‘前夫哥’這樣的瑕疵人物因為有著生活質感,出人意料地一炮而紅。”

從四部“榜樣”劇中,王磊卿歸納了品質爆款劇的特點:品質爆款劇=主流價值+熱點話題+符合當下審美的超級人設+經典戲劇敘事模式+精美制作。同時,他呼籲需要理清兩大容易模糊的概念,那就是:古裝劇不等於歷史劇,現實主義劇不等於當下題材劇。

具體地說,“歷史劇基本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采用正劇的手法,創作上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古裝劇則無真實歷史背景,大多根據網絡IP改編,愛情、個人功名是主要戲劇動力。即使是架空的古裝劇,也要遵循歷史氛圍真實,傳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而很多都市愛情劇、家庭倫理劇根本不能稱之為現實題材,“現實主義是中國觀眾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方式,它是一種創作理念,一種創作態度,一種創作方法。現實主義劇應當著重表現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現實生活的真實感為經緯度,刻畫萬花筒人生、社會風情畫卷。這些貌似發生在當下,但與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生存和情感毫無關聯的懸浮都市劇,並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電視劇。”

在現實主義的創作上,王磊卿還提到,“《我的前半生》的成功已經顯示了社會話題劇的爆款力量,一時間成為了茶余飯後的社交貨幣。未來,我們如何在影視創作中尋找新的熱點話題?話題源於現實、源於思考。比如生存觀念的碰撞、婚姻觀念的碰撞、社會階層的流動、代際差異、審美差異、文化差異……對接90後、00後年輕觀眾的審美需求的二次元文化,也能在碰撞中引爆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50

違約事件頻發,證監會與最高法優化違約訴訟解決途徑

盡管打破剛兌正在逐漸成為市場常態,但大量投資者尤其是中小債民的維權仍然艱難。

第一財經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針對債券違約訴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監管部門正在與最高法進行有關研究,以尋求優化違約訴訟的解決途徑,進一步暢通司法救濟的有效機制。

此外,監管部門還對公司債券上市規則作出進一步規範。5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專設“上市預審核”章節,並對債券信息披露、中介機構職責、投資者權益保護、停複牌、自律管理等多個方面作出修訂。

企業債多打折兌付

5月17日,新疆金特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2013年發行的企業債“13金特債”將提前到期。對於持有本期債券的機構投資者,金特鋼鐵將以票面價值60%的比例進行打折償還對其持有份額的本金部分;對於持有本期債券的個人投資者,公司將對其持有份額的本金全額兌付。

事實上,這並非首例打折兌付的企業債,早在2017年,“13弘昌燃氣債”的兌付也采取了折價回售的方式。

在機構投資者看來,“同債不同權”這一處理方式並不市場化;而個人投資者認為,由於風險認知、承受能力以及對於發行人的了解程度明顯低於機構投資者,優先償付個人投資者有利於保障中小投資者權益。

第一,兩類投資者對於不同評級債券的隱含風險理解程度不同。在個人投資者看來,評級公司將AA級債券定義為“償還債務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違約風險很低”,因此個人投資者認為這一等級風險不大;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AA級債券屬於低評級、高收益債券。

第二,個人投資者對於發行人了解程度相對較低,對於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判斷能力也弱於機構投資者,在債券暴跌之際往往沒有作出及時的止損。

以“12春和債”為例,2016年3月連續9個交易日暴跌後停牌,而目前此債券已經從交易所摘牌,該債券在2016年停牌後至2018年摘牌中間並未複牌。

為了防止債券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017年6月滬深交易所在《債券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中,對個人投資者門檻和投資範圍進行了進一步修訂。

一方面,申請資格認定前20個交易日名下金融資產日均不低於5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而此前個人投資者名下金融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萬元即可參與投資;另一方面,個人投資者僅能購買AAA級公司債券和企業債,AA+以及AA級別的公司債、企業債只能賣出而不能再買入。

投資者“剛兌信仰”未破

5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全國政協“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專題協商會時強調,“要建立良好的行為制約、心理引導和全覆蓋的監管機制,使全社會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事實上,盡管信用違約時有發生,但投資者當前仍未打破“剛兌”信仰。以“11超日債”為例,2014年這只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成為了首只打破剛性兌付的公募債券。但由於發行人成功引入重組方,最終對債權人完成了全額兌付。

但與超日不同的是,近年來一些發生違約的主體並未上市,也不存在所謂的“殼價值”,在債務負擔較重的情況下引入重組方具有極大的難度。盡管打破剛兌已經逐漸成為市場常態,大量投資者尤其是中小債民的維權仍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一方面,包括“15五洋債”、“12春和債”以及“11凱迪MTN1”在內的大量信用債並無擔保或其他增信措施,投資者的債權難以得到有效追償。

另一方面,違約債券往往存在信息披露有誤和募集資金的違規使用等問題。在投資者看來,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問題背後是受托管理人和評級公司等中介機構的不盡責。在這類債券違約後,債權人並不願將債權授權受托管理人,受托管理人無法為這部分債權人進行財產保全。“15五洋債”及“12春和債”投資者看來,中介機構負有一定責任,甚至具有連帶賠償責任。

值得註意的是,因騙取發行核準,“15五洋債”的發行人五洋建設已成為首只涉嫌欺詐發行的公募債。由於五洋建設涉嫌以虛假申報文件騙取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準、非公開發行公司債披露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等,證監會已對五洋建設及董事長陳誌樟等人處以共計4140萬元的高額罰款。

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證監會將於近期向五洋建設下發正式的處罰書。另外,針對債券違約訴訟過程中存在的多重問題,監管部門正在與最高法進行有關研究,以尋求優化違約訴訟的解決途徑,進一步暢通司法救濟的有效機制。

監管持續加碼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證監會與滬深交易所不僅對債券發行人加強了募集資金使用以及信息披露的管理,還加強了債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管理指引,通過對風險監測不力的券商下發警示函等,狠抓受托管理人責任落實。

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在多方面作出了修訂。

第一,在規範準入端自律管理方面,一是專設“上市預審核”章節,進一步明確債券預審核的權限、申請文件要求、自律監管權限及期後事項報告的要求;二是將自律監管對象範圍擴大至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行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履行同等職責的人員,以及為債券上市提供服務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證券服務機構。

第二,強化信披監管方面,明確規定發行人應當指定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擔任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並對相關人員及其變更情況及時披露;在定期報告披露上,刪除延期披露條款,明確發行人定期報告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及上證所的相關要求。

第三,為避免債券長期停牌、進一步規範債券停複牌制度,明確發行人未按規定申請停複牌時,上證所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可視情況強制停複牌;明確停牌期間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義務,以及受托管理人的排查和披露義務,充分保障債券投資者的知情權,強化停牌期間的風險揭示,做好投資者預期管理等。

此外,此次《征求意見稿》還完善了債券持有人會議相關安排,允許受托管理人在特定情形下可簡化持有人會議召集程序,提高持有人會議決策效率,進一步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65

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對股市影響有多大?券商機構這麽說

2018年,信用風險再次引起市場的極大關註,今年以來信用債違約事件已超20起,進入5月後,違約風險開始密集蔓延至上市公司,中安消、凱迪生態、盾安集團也開始陸續爆出債務危機。而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民營企業連環違約搶占了“頭版”。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違約是成熟信用債市場正常現象,總體來看我國信用債市場違約率仍很低,信用風險總體較低。但密集違約特別是無序違約值得警惕,需認真應對。因此,監管部門需在必要時果斷出手,切斷“融資收縮—信用違約”惡性循環。央行此次推出的MLF擔保品擴圍的新政策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項。

中金:短期內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及較穩定的政策預期

中金公司建議,在政策層面,要遏制風險蔓延,短期內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及較穩定的政策預期,保持社融增速環比在一個較合理的水平有助於穩定總體融資條件及總需求,同時盡快頒布資管新規的執行細則及過渡期的安排也有助於“非標”資產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風險。中長期制度建設方面,金融去杠桿不能“單兵突進”,平穩去杠桿需要財稅體制改革及低質量信用資產平穩退出機制等方面的配合。

海通證券:信用違約對股市的沖擊可分為兩個層面

海通證券荀玉根團隊分析認為,本輪債市違約潮與2011年的城投危機和2016年的債市危機有根本不同。本輪信用違約的背景,其實是經濟增速平穩中,由去杠桿導致外部融資整體收緊,公司融資渠道收緊形成的流動性危機。信用違約對股市的沖擊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對市場情緒的壓制,第二層面是信用違約推升無風險利率,由此造成股市風險溢價上升。

興業證券:信用風險層面壓力繼續發酵

興業證券表示,在緊信用的大環境下,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弱資質平臺所面臨的融資環境緊繃,非標、發債等渠道的再融資難度加大,企業在債務滾動層面的壓力持續上行;尤其是對於一些財務杠桿較高的企業而言,面臨的財務風險較經營風險問題更為嚴峻。而隨著信用債到期規模的上行,投資者對於風險的擔憂情緒不斷提高,風險偏好下降,信用債整體調整和分化。

中信證券:流動性環境改善,但個體風險更應關註

中信證券認為,近期頻繁爆發的信用風險事件,各家主體違約的導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風險的積聚與爆發不在貨幣政策或流動性環境,而在於自身經營和財務控制能力。在穩杠桿和防風險目標下,預計原有風險處置將更加溫和,防範新風險積聚。未來信用風險總體會更為緩和,但結構上低評級主體仍然面臨一定風險。

華泰證券:信用風險可控,流動性微調可期

華泰金融認為,違約的主要原因是“緊信用”導致的民企融資困難及民企經營問題的暴露。但是實體經濟和銀行整體盈利能力均在改善,信用風險不具備擴散基礎。預計未來監管尺度或會小幅調整,以降低對市場的影響。因整體基本面企穩向好,所以信用風險不具備大範圍擴散的基礎。為補充表外融資規模快速收縮產生的融資缺口,表內資產擴張的必要性在逐漸加強,具備資產增長潛力的大型銀行和零售型銀行預計會顯著受益。

天風證券:信用風險後續如何演繹?

天風固收團隊認為,目前信用風險主要集中在低評級、高杠桿、弱現金流的民企,由於信用收緊,市場對風險厭惡程度也在加劇,更加惡化了上市公司的融資環境。對於信用風險後續走勢,應主要警惕涉及債券規模較大的企業及信用風險向城投公司擴散。從信用違約和融資困難兩個角度來看,政策都是具有決定意義的變量。央行把部分AA+和AA評級的債券納入MLF擔保品範圍,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華創證券:信用違約增企業再融資壓力 民企沖擊最大

華創證券的報告稱,本輪信用違約事件的重要特征是企業再融資壓力加劇,過去依賴金融市場寬松環境加杠桿融資擴大經營範圍的民企沖擊最大,關註流動性收緊下,上市公司股票高質押比例帶來的相關風險。民企股票質押率偏高,導致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雙重風險,質押式回購新規下,股東再融資難度加大。不排除央行後期繼續使用“降準”工具替換公開市場操作的可能性。

安信證券:對整體A 股市場的沖擊可控

安信證券認為,信用違約事件有所上升對A 股市場風險偏好構成影響,但目前違約狀態總體仍屬於合理水平,其以少數企業現金流管理等結構性問題為主,並不能體現經濟趨勢的惡化,而其融資環境收緊背景本身亦屬於“自主可控”,而對於信用違約事件A 股市場過去也有多次類似經歷,因此其對整體A 股市場的沖擊應該可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71

中國對美再次加征關稅予以反制 碧桂園頻發在建項目坍塌丨一周熱點回顧

中國對美再次加征關稅予以反制

8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發表聲明,擬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的征稅稅率由10%提高至25%。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表示,美方的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用。如果美方采取進一步升級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制,堅決維護我們的正當合法權益。

8月3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關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將其加征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即行實施上述加征關稅措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六大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釋放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六大信號。

信號一:“穩”字當頭,提高政策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會議提出的六個“穩”字備受關註。

信號二:補足短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信號三:防範風險,金融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信號四:破解難題,堅定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活力。

信號五:遏制漲價,堅定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

信號六:穩定就業,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

李克強要求建立保障用藥安全長效機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聽取了國務院長春長生疫苗案調查組的匯報。現已基本查明,長春長生公司在生產人用凍幹狂犬病疫苗過程中,存在嚴重違反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擅自變更生產工藝、編造生產和檢驗記錄、銷毀證據等違法行為,性質極其惡劣,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已拘留並提請批準逮捕相關責任人。

長春長生董事長等18人被提請批捕

7月29日,長春市公安局發布公告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以涉嫌生產、銷售劣藥罪,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向檢察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目前案件正在審理當中。

長春長生9處房產和61臺車輛被查封

ST長生8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8月1日,公司子公司長春長生收到長春市公安局長春新區分局《查封決定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規定,長春長生的9處房產和61臺車輛被查封。上述資產被查封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將產生重大影響。

【點評】:疫苗安全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問題,受到各界強烈關註。

上半年遊戲產業收入達到1050億元

8月2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工委對外發布了《2018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050億元,同比增長5.2%,與過去幾年同期相比,增幅出現新低。其中,移動遊戲市場仍占據主要地位,銷售收入達634億元,占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比重為60.4%。

報告提到,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5.3億人,同比增長4.0%。其中我國女性遊戲用戶消費規模不斷提高。2018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女性用戶消費規模達241.5億元,同比增長13.5%。另外,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418億元,同比增長16.1%。

【點評】: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快速增長,遊戲產業的增速正在放緩,用戶規模的增長穩定在較低水平,趨於飽和。

ChinaJoy火熱進行

8月3日,為期3天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下稱ChinaJoy)開幕,今年CJ展依舊集數碼、科技、娛樂於一體,整體規模達到15個展館、共計17萬平方米。

【點評】:本次展會除騰訊遊戲、網易遊戲等各大品牌繼續站臺外,也有不少遊戲周邊企業參加。小編在現場看到飛利浦照明與雷蛇合作,整合照明應用與遊戲娛樂、打通燈光控制和遊戲設備的後臺系統、實現燈光效果隨著遊戲進程變化的沈浸式遊戲體驗。

特斯拉二季度虧損7.4億美元

當地時間8月1日,特斯拉發布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特斯拉凈虧損擴大至7.4億美元,同比接近翻番,也高於分析師預期的虧損6.3億美元。不過,伴隨著Model 3的量產,特斯拉二季度收入增長43%,達到40億美元。

CEO埃隆·馬斯克在財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重申了特斯拉不考慮融資。他表示:“特斯拉將用自有資金來投資大項目,例如上海的工廠。”他預計,上海工廠項目將耗資20億美元左右。他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中國,我們的默認計劃是準備向中國本地銀行貸款,來支持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建設。”

【點評】:一直沒能扭虧的特斯拉狀況堪憂。不過,伴隨著Model 3的量產,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已有很大回升。在公布二季報後,特斯拉股價也在後一天(周四)收漲16%,顯示出市場對特斯拉未來的信心。

深圳警方通報21起P2P爆雷案

8月3日淩晨,深圳警方通報了近期轄區內涉嫌非法集資犯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網絡平臺案件進展。深圳福田分局通報了10起涉嫌非法集資案件、2起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深圳南山公安通報9個涉嫌集資詐騙案件,共21起,涉及錢富寶、投之家、普銀、趣錢、吆雞理財、零錢罐、i財富等。

上海警方通報44起P2P爆雷案件

8月2日晚間,上海警方通報了44起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的P2P爆雷案件,涉及錢媽媽、聚財貓、貿金所等P2P平臺,其中43起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1起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時間在今年6~7月期間。

同時,上海公安機關請案件中涉及的投資受損群眾攜帶本人身份證複印件、合同複印件及投資、轉賬憑證等有關材料,至本人戶籍所在地或實際居住地公安機關登記、報案。

【點評】:P2P爆雷頻發,投資者對網貸機構描繪的美好前景確實要抱有一份警惕,高收益總是與高風險相隨的,正如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說,超過6%的利息就要做好虧掉所有本金的準備。

碧桂園頻發在建項目坍塌事故

過去兩個月,碧桂園旗下位於上海、安徽六安等地的在建項目先後發生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傷。

8月3日,該公司管理團隊在其廣東佛山總部舉行全國媒體見面會,就近期外界關註的幾個熱點問題進行了集中回應。碧桂園總裁莫斌表示集團作為建設方,監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說:“我們了解到,是項目總為了讓孩子和家長能去參觀,能在暑期盡快實現銷售,所以擅自安排加速施工。”

【點評】:碧桂園發生多地在建項目坍塌,做好善後之外,必須好好反思。除了總裁所說的原因之外,是否還有機制性的因素?一個房企的立身之本是房子的質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要用舉家之力來買一套房子的,作為房企必須思考怎麽讓購房者買得放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32

房企內部腐敗頻發 有人一次貪汙數千萬

金錢累積之處,往往成為貪腐的溫床,房地產行業因占據了太多社會資源,從而成為近年來商業貪腐案的高發之所。縱然每年都有高管被送到監獄,但是面臨金錢誘惑,這個現象並未終結。

不久前,兩名萬達高管尹建武、金震因涉嫌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被北京朝陽警方帶走,房地產腐敗問題,再一次出現在公眾視線。

房地產是中國資金量最大的實體行業,龐大的資金背後,助推了這個行業從業者的財富積累,但是財富背後,卻因為欲望被不斷放大而呈現出人性的扭曲。

“我們公司每年因為審計開除的人大概有四五個,越大的公司審計出來的問題越多,有些爆出來了,還有很多就默默勸退了。”一位中型房企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商業貪腐高發

當欲望激發這個行業蓬勃發展時,必然留下快速擴張的一些傷疤,而當潮水退去之後,這個行業正在面臨新一輪洗牌。

上述萬達高管被帶走的事件就是一個例子。有消息顯示,萬達項目公司以銷售去化有困難為由,串通集團高管放寬審批權,將房子以極低的折扣賣給了外部供應商,並從中賺取差價,獲得尋租。但自事件被披露以來,萬達方面始終未公開披露任何公開信息及評論。

不只是萬達,其他地產商同樣面臨內部腐敗問題。此前,中國金茂前主席兼非執行董事蔡希有,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經查,蔡希有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幹擾中央巡視工作,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私營企業主安排打高爾夫球,用公款支付個人費用;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指使下屬單位違規錄用、提拔其親屬;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搞錢色交易;違反工作紀律,對下屬公司違規開展業務造成巨額損失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同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營銷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條線,營銷費用一般占到一個項目的3%,很多時候都會通過供應商進行聯合操作,或者是茶水費之類的方式。”一位房企人士告訴記者。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項目貨值50億,那麽營銷費用就有1.5億,通常會在2~3年內使用,那麽項目營銷里面的尋租空間就很大。

近年來,由於限價等因素,很多新房價格本身就低於市場預期,雖然市場會通過“搖號”,但是很多地產商同樣會在里面做手腳。動輒幾十萬的茶水費屢見不鮮,營銷條口問題突出。

此外,很多開發商在車位上也會做文章,很多好的車位同樣需要茶水費,否則給業主的車位就不夠理想。

顛倒的市場,讓本來應該為購房者服務的營銷開始越來越強勢,隨後造成上述困局。許多房企的內審部門都會查出營銷條線侵吞公司財產,而且屢禁不止。

“一個項目營銷總直接貪了6000萬,我們的項目土地價格只有隔壁項目的一半,利潤率至少有60%,但是最後測算只有正常的利潤水平。因為那個營銷總貪汙太多,我們直接報案。”一位地產總裁告訴記者。

不只是營銷,投資、商業等條線同樣是貪腐重災區。某TOP3房企每年就會至少送幾十個人進監獄,但是一般都是低調處理。即便是工程條線,同樣存在很多尋租空間。“我剛畢業那會做監理,供應商就會給我紅包,希望我不審查出問題。”一位TOP30房企管培生告訴記者。

在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扭曲下,人性容易變得罪惡。在房地產兇猛擴張的時代,一切理性都成為進步的枷鎖,很多人都希望在這里撈一把快錢離開。

監管漏洞堪憂

房地產像一列急速前進的列車,即便是前面有了阻礙物,依舊已經無法剎車。結果是,要麽碾碎,要麽撞車。

近期碧桂園的事故就是一個例子,高速擴張背後,內控機制失靈,不斷爆發質量事故,最後成為眾矢之的。

高速擴張和跟投機制的激勵,讓許多人在金錢面前沖昏頭腦。

一位80後房企高管說:“職業經理人還是應該去賺陽光收入,那些不合法的收入,其實都會折損自己的職業生涯。”

不過,並非每一個人如他所想。在很多跟投激勵機制較高的房企,一個項目財務經理年薪就可以超過100萬。“我們團隊所有人都會為了項目周轉努力,只要達到要求就有豐厚的獎金。”一位地產財務經理告訴記者。

看起來,高激勵讓團隊充滿鬥誌。而另外一方面,這些金錢激勵背後,讓人性逐漸開始走向邪惡。為了提高運作速度,很多地產人也不擇手段。

“我們有個合作方是追求高周轉的,財務章本來在我們這里,但是他們為了提前開盤,就自己私刻一個章,然後去政府報批。”一位高管告訴記者。

拒絕誘惑的辦法,就是遠離它。而當金錢誘惑不斷增加時候,人性開始不斷出現挑戰。當人們必須在秩序與金錢、信任與背叛中做出選擇,很多人已經在追求金錢的深淵,不能自拔。

“人拿來就用,如果不行就換,現在的人都很浮躁,擴張背後我們也沒有辦法。”一位房企人力總評價。

而在投資條口,同樣難以控制。2016年的一波高價土地,幾乎讓拿到合肥、廈門、成都、上海等高價地的地產商如坐針氈。

甚至有開發商出現過以高出同行一個億的價格拿到土地,最後該投資條線直接負責人被勸退。

當集體的理性失去控制,到如今只能束手就擒。

“房子如果可以銷售就銷售,即便虧本我們也銷售,現金流是第一位。”一位TOP5房企高管告訴記者。

事實上,這一切的價值觀從地產人晉升路徑可見一斑。目前市場上營銷、投資的條線很多地產人升職速度就明顯高於設計、工程條線,重視產品的房企並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營銷導向。精裝變簡裝,簡裝變清水房。

金錢的誘惑下,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顯得不那麽重要,工匠精神甚至被認為不適合企業發展。大量樓盤,交付都面臨業主維權。很多地產商做得出華麗的樣板間,可是卻做不到華麗的交付。

近期一個福州地產商,更是要求置業顧問寫保證書:“收取客戶差價行為,屬於置業顧問個人行為,與集團無關。”

如果說,個體的非理性是偶然行為,那麽整個公司的內控就顯得尤為重要,不斷爆發的問題背後,暴露的更是內控機制的不完善。

“查不過來,有時候只能抓大放小。”一位從事審計工作人士告訴記者。

過去大家講管理與邊界,但是在這個浮誇的時代,自發秩序已經被擴張秩序替代,組織邊界越來越模糊,原有的核心價值觀被稀釋,管理秩序軟弱瓦解,而地產商卻無計可施。

市場調整下的壓力

問題的爆發並非一朝一夕,列車只有撞到堅硬物才會停止。這一刻,所有地產商開始緊急剎車。

最先開始的是土地市場,曾經火爆的蘇州、合肥不斷出現土地流拍。今年7月,蘇州7宗經營性土地進入限時競價階段,其中三宗居住地塊未拍先流拍。該批地塊為蘇州市今年集中掛牌的第二批土地中的一部分。此前,蘇州土地市場曾一度火爆,如今導致多家開發商因為拿地價格過高一直項目滯銷。

在合肥,最近2月有5宗居住土地流拍,曾經的樓市“四小龍”之一合肥,讓很多地產商深陷其中。“我們在合肥的項目一直捂在手上,開盤就虧損。”一位福建地產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接著,是股權轉讓。無論是中弘股份的跑路,還是華夏幸福的股權轉讓,都是行業寒冬的一個信號。而不斷爆發的裁員消息,更是讓業內風聲鶴唳。

拿地方面,每個地產商都開始謹慎,到期債務無法續借,地產商年初的規模目標已經不再提起。“很多房企都開始內部融資,融資價格越來越高。”一位房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停止拿地,加速去貨,地產寒冬已經到來。此前保持較高負債的企業,拿地已經開始減緩,甚至出現不拿地情況。

當熱鬧歸於平靜之後,計提心理防線被擊穿後,所有的現象都是由極度亢奮而導致窒息性停頓。在這個名利場的浮誇泡沫不斷擊碎,留下的將是不斷出現的生存危機。

“我們一直要求行業90分位的人,即便崗位空缺也不願意招聘不合適的,這樣對團隊影響更大。”一位旭輝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市場陷入調整周期,越來越多地產商也意識到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很多投行對於地產商的評級也會更多參考內部管理能力。“今年我們將在四個方面進行變革,圍繞戰略、機制、運營、信息化,希望讓企業的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 弘陽集團執行總裁蔣達強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83

血案頻發需要明確網絡出行平臺安保責任

繼5月鄭州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後,8月24日溫州女乘客又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在這里面滴滴平臺負有怎樣的責任引起熱議。輿論認為滴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從法律角度來說,司機並不是滴滴的員工,憑什麽要求網絡平臺承擔責任?

從警方披露的這次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溫州女乘客的細節來看,滴滴承諾的整改措施未能有效預防和及時制止兇案發生,已經公布的整改措施在實踐中也未實施到位。兇案頻發,不是偶然,血的代價表明,網絡出行平臺的法律性質與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到了必須予以明確的時候了。

網絡出行平臺的法律性質是什麽?有哪些法律責任?

這個問題在其創業之初,各企業就有專業的複雜法律設計,基本都是通過用戶協議的格式合同條款宣稱,在司機與乘客之間的民事糾紛中處於居間法律地位,其自身均不承擔直接法律責任。很多法律人在認真研究分析專車、快車、順風車等不同的法律關系,殊不知這些在企業角度看來都是產品而已。固然不同產品都有不同細節需要專業研究,但在網絡出行平臺的性質與法律責任這個問題上,產品形態不影響網絡平臺的安全保障責任共性。

我建議我國應當通過專門立法明確網絡出行平臺承擔對乘客、對司機和第三人的安全保障義務。沒有立法之前,法院可以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經營者對顧客的安全保障義務進行解釋,來解決這個問題。監管機構應當研究實施的專業規則,明確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動作有哪些。法院則應通過民事訴訟重大案件的判決,引導企業把日常的合規作為投資,而不是沈默的沈澱成本。

在我國目前仍在進行的電子商務立法中,關於電商平臺的性質與法律責任,一直到三審稿才寫入電商平臺的合理註意的義務,不幸還受到不少專家和來自企業非常強大的反對甚至攻擊。主要的理由是網絡平臺中立,不應當對賣家的違法行為“連坐”(承擔的連帶責任)。但我仍然認為電商平臺企業與任何企業一樣,應當承擔合理謹慎義務。

任何企業、任何公民個人,在其所在的行業、工作崗位和社會角色中,都要承擔合理註意義務,社會是大家的社會,平安和諧要靠大家來共同維護,這一點難道不是不言而喻的嗎?再說連政府對自己的行為都要擔責,一旦犯錯還要國家賠償,網絡平臺企業憑什麽不承擔責任呢?所謂平臺免責的說法沒有理論和事實根據。

必須說明的是,所謂合理註意義務,並不是說平臺要對商品服務的銷售商的銷售法律責任承擔連帶責任,在網絡出行的場景下,也不是說只要司機殺了人就要平臺“連坐”。而是網絡出行平臺要審核服務提供者的身份和資質、保險情況,從技術、管理等各種現有技術可行的層面進行防範管理,要進行軟硬件管理等安全投入,在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情況下,對於可能發生的風險要進行有效防控、救助,否則應當承擔法律責任。這種責任與舊社會所謂的“株連”“連坐”是完全不同的。從制度建設的科學合理層面來說,犯罪分子如何發起犯罪在眼下科技條件下是無法防控的,只能從制度層面約束企業,采取措施防止發生犯罪;而在發生犯罪時,能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及時得到救助,啟動現有的公安系統和衛生急救系統。

我個人認為網絡出行平臺與電商平臺雖然都是網絡信息平臺,但因行業場景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直接適用電子商務法,應當專門通過法律明確網絡出行平臺的合理註意義務。而且相對於貨物電商平臺來說,網絡出行平臺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應當專門確立網絡出行平臺的安全保障義務。

1998年上海虹橋賓館殺人案發生後,長寧區人民法院在當時並無明確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判決賓館對於住宿履行負有安全保障義務,雖然只有8萬元賠償,但由此案開始確立了經營者對於顧客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先寫入司法解釋,以後陸續寫入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今天大家住宿的賓館普遍安裝了拉鏈防止從門外強行進入,走廊普遍安裝監控錄像裝置,與賓館行業從此案吸取教訓後的大幅改進、提升安保措施密切相關。

也許這個案件能在推動網絡出行平臺安全保障義務這個問題上做出特別的貢獻。從國際經驗來看,如果法院對於案件處理得好,可以引導督促企業重視自己的責任,不再讓悲劇重現。

1972年,13歲的理查德·格林蕭乘坐鄰居駕駛的一輛福特 Pinto汽車回家時發生追尾事故,油箱爆炸汽油外溢引起起火、爆炸。司機當場死亡,小格林蕭嚴重受傷。審理過程中發現,在工程設計階段已有兩名工程師明確指出了這個潛在安全缺陷,並提出了成本11美元的改進方案,但福特的管理層為了讓Pinto具備有競爭力的低廉價格並盡快上市,並未予以重視和采納。換句話說,明知有缺陷,但卻在成本收益計算面前選擇了無視。福特為何不願增加這個成本?純會計的成本效益分析大概是這樣計算的:為Pinto增加這個特殊的安全性裝置,每輛車需11美元,但作為量產1250萬輛的Pinto,增加成本就是1.37億美元。而收益的計算方式是:在這1250萬輛Pinto中可能只有180人因為設計問題死亡,按照當時司法實踐,死亡賠償為20萬美元,那麽共3600萬美元;180人因此而受傷,受傷賠償為6.7萬美元,那就是共1206萬美元;2000輛撞壞的車需要修理,每輛車花費700美元,共140萬美元,因此總共才4946萬美元。很顯然,不增加這套裝置的收益是要大大高於賠償金額的。

在純商業的角度下,福特選擇了利潤最大的方案。審理中福特的這一計算方法激怒了陪審團,他們裁決要求在福特汽車節省的總額1.37億美元的基礎上再加上250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雖然最終法庭並沒有采納陪審團的建議,法官將懲罰性賠償金額鎖定在了350萬美元,這在當時也仍然是天價賠償。由此福特Pinto案震動商界,成為了商學院和法學院中的經典案例。今天美國企業如此重視法律和合規,與成熟法治的剛性約束密切相關。

中國目前看不到企業違法的重大法律責任,也就看不到合規所需長期持續重大投入的價值。只有通過法院的判決、執法機關的行政處罰案例,確立了合規的成本與違法的法律後果成正比,那麽企業是最敏感的,它們自然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去生存。

關於滴滴的客服為什麽沒有第一時間配合警方,這里面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等專業問題,但只要加以重視,這樣的操作性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電信詐騙案件在過去很多年都面臨類似問題,銀行需要兩個警察持立案證明才能辦理凍結,而黑社會的犯罪分子都是高度分工、行動迅速,等警察完成這些複雜手續,黃花菜都涼了。徐玉玉案件發生後,由於黨中央重視,過去十多年呼籲解決不了的問題迅速通過幾部委的公告就解決了。在此我們要反思,職能部門能不能把問題在平時就加以解決?法院能不能在每個個案後註重引導制度建設?

從滴滴的產品和管理來看,互聯網的套路都是用低端松散管理聚集人氣,用高端收費業務賺錢。順風車數量大、人員廣,受到的約束和管理卻最弱。如果沒有法律關於網絡出行平臺的適當定位與責任,很難想象這麽大的盤子誰會願意做長期持續重資產投入。

(作者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律師)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