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請對號入座!看銀監會要重拳查處銀行業哪些不合規套利?

一份《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正在市場上流傳。文件顯示,銀監會將以銀行業自查與監管抽查結合的方式進行整頓,並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於2017年6月12日前將自查報告報送監管部門,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整改和問責工作;各銀監局7月底前報送“三套利”專項治理最終處理處罰結果。

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業務使資金在金融體系內流轉而未流向實體經濟的套利行為,即空轉套利,是此次專項治理的重點內容之一,具體包括理財空轉、同業空轉等。《通知》對表外理財做出進一步限制,不得提供擴大投資範圍、規避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

針對此前盛行的“CD+理財”模式,《通知》明確,不得通過同業投資等渠道充當他行資金管理“通道”賺取費用,而不承擔風險兜底責任(信托公司開展的風險管理責任劃分清晰的事務管理類信托除外);不得通過同業繞道,虛增資產負債規模、少計資本、掩蓋風險;不得通過大量發行同業存單,甚至通過自發自購、同業存單互換等方式進行同業理財、委外、債市投資,導致期限錯配,延長資金鏈條,使得資金空轉套利,脫實向虛。

郭樹清上任銀監會主席月余,“強監管”風暴已經刮向銀行業金融機構。4月7日銀監會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兼辦公廳主任楊家才明確表示:“今年是明確強調強監管的一年,也是監管問責的一年。”

“整治的重點還是以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服務實體、防範風險為目標,以法律法規為準繩,排查整治本機構、本單位、本地區存在的突出問題。”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巡視員(主持工作)王朝弟稱。

以下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三套利”專項治理工作要點原文附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37

杭州重拳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

4月13日,據杭州市住保房管網消息,杭州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10個月的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聯合專項執法行動。通知明確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要求等內容。

《通知》要求,各成員單位要明確分工、形成合力,重點加大對16類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違規行為的整頓力度。

《通知》強調,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定位,充分認識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堅持集中整頓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堅持整頓一批與規範一批相結合。

以下為全文:

杭州重拳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

全市開展為期10個月的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聯合專項執法行動

為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管理,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杭州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近日下發《關於印發<杭州市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聯合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10個月的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聯合專項執法行動。

《通知》明確,為確保整頓規範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聯合專項執法行動取得成效,在杭州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內設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聯合專項執法行動領導小組。住保房管、建設、國土、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物價、宣傳等部門和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為成員單位。

《通知》要求,各成員單位要明確分工、形成合力,重點加大對16類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違規行為的整頓力度。

《通知》強調,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定位,充分認識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堅持集中整頓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堅持整頓一批與規範一批相結合。各區、縣(市)政府、管委會要切實擔負起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主體責任。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協調小組將對各區、縣(市),市級各有關部門整頓規範工作情況進行督查,並對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違規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曝光。

鏈接:

一、市住保房管局主要職責

1.對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或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以自己名義或通過房地產中介機構、電商平臺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費用的行為進行查處。

2.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捂盤惜售、囤積房源、炒賣房號、將已作為商品房銷售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銷售給他人、未按規定執行預售資金監管的行為進行查處。

3.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未按規定備案、發布虛假房源、強制交易、低買高賣賺取差價、侵占挪用交易資金、囤積房源惡意炒作、未將房屋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及時告知購房人、為不符合交易條件房屋提供中介等行為進行查處。

4.對評估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騙取資質,違規轉移、變更註冊房地產估價師執業單位導致估價機構不符合資質條件,不按估價規範出具估價報告,通過低價惡意競爭等手段承攬業務等行為進行查處。

二、市建委主要職責

5.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工程形象進度達到預售標準的房屋及時申請形象進度鑒證。

三、市國土資源局主要職責

6.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未按土地出讓合同開工進行核查,督促企業按期進行開工。

四、市公安局主要職責

7.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唆使、協助當事人偽造社保、納稅、婚姻、戶籍等證明規避限購、限貸政策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的進行查處。

8.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泄露或不當使用客戶信息的行為進行查處。

9.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捏造或散布市場政策變化謠言制造社會“恐慌”氣氛的行為進行查處。

五、市市場監管局主要職責

10.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布虛假房源信息和違規廣告行為進行查處。

11.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違背買受人意願,迫使買受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行為進行查處,對房地產中介機構強制提供代辦服務、捆綁收費行為進行查處。

12.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布預售、銷售廣告中未載明開發企業名稱、預售或銷售許可證書號的行為進行查處。

六、市金融辦主要職責

13.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利用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的行為,或雖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但違規開展相關金融業務的行為,及時通報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查處。

七、市物價局主要職責

14.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不明碼標價或房地產中介機構提供中介服務不標明服務收費等行為進行查處。

15.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標明費用行為進行查處。

16.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或房地產中介機構通過捏造或散布漲價信息惡意炒作、哄擡房價行為進行查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88

新華社:監管屢出重拳旨在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

4月24日消息,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監管屢出重拳旨在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監管機構則應盡快補齊監管短板,堵塞監管漏洞,用制度的卡尺對違規行為進行約束,以規則的紅線為灰色地帶豎起圍墻,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在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保險的獨特作用。同時據了解,保監會即將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保監會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嚴防嚴管嚴控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內外勾結幹擾監管工作正常進行。保險業監管全面升級,給監管者和被監管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保險機構來說,要本本分分種好“責任田”,而監管者則應切實負起監管責任,嚴防監守自盜。

近一時期,少數保險機構發展模式激進,存在較大流動性風險隱患;部分機構治理結構不完善,存在股東虛假註資、內部人控制等問題;一些機構盲目跨領域跨市場並購,個別保險資管產品多層嵌套,極易產生風險交叉傳遞。

治理保險亂象,既要有“風險清單”,更要有“問責清單”。個別保險機構在市場上興風作浪,偏離保險保障主業,究其原因,是對行業規矩、金融規律、保險監管的漠視和對問責的藐視。

保監會表示,當前保險業存在的突出風險和問題,暴露出保險業改革探索經驗不足,保險監管制度實踐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對風險的本質和演變的警惕性還不夠高,對創新業務的監管制度還不夠嚴密,監管機制的統籌協調尚待進一步完善。

歸根到底,是監管自身的不適應。一位資深保險業人士直言,保險業改革的總體思路是“放開前端、管住後端”,但是前端放開後,管住後端的能力沒有跟上。保險監管制度、機制和專業化水平還有不足,沒有建立起靈敏有效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部分監管人員在理念和能力上還有一定差距,有的專業能力不足,有的擔心管得過嚴會影響行業發展,存在不敢管、不會管、不願管的現象。

值得關註的是,保監會在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監管行為再監督,嚴肅監管紀律,嚴防內外勾結幹擾監管工作正常進行。

上述人士表示,這為監管隊伍建設和不守規矩的保險機構敲響了警鐘,監管部門應牢記守土有責,對違反監管規定的機構和個人,要嚴格問責,絕不能失之於軟、失之於寬。監管人員則應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法規辦事,對一切違法行為敢於亮劍。

保險監管,“嚴”字打頭,監管屢出重拳旨在引導保險業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保險機構發展沒有捷徑可走,要把心思放在做大做強保障主業上。監管機構則應盡快補齊監管短板,堵塞監管漏洞,用制度的卡尺對違規行為進行約束,以規則的紅線為灰色地帶豎起圍墻,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在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保險的獨特作用。

記者了解到,保監會即將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686

1200億降費涉及物流電力,總理下重拳清理涉企收費

“清理政府服務性涉企收費,決不能這邊搞清理,那邊仍在不斷增加新項目,更不能與老百姓和企業‘玩貓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將焦點對準“降費”。

此次會議公布了降低企業物流、電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等一攬子降成本舉措,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降費正朝著縱深領域推進,由此前政府部門收費邁向更為複雜的電價、物流等價格領域,從財稅部門拓展到交通、電力等更多部門及領域,而這些又與當前交通運輸體制、電力體制等領域改革相關。“這也反映了降費不斷在深化,一直在路上。”

年內最後一波降費

給企業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大主要任務,而降費則是降成本的主力。

為兌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00億元降費承諾,今年4月1日起,財政部取消了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在此基礎上,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費措施。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應該是今年最後一波降費政策,基本兌現了年初降費承諾。

具體來看,降低企業鐵路、公路物流成本排在此次降費的首位。

上述會議提出,取消電網公司向鐵路運輸企業收取的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等額下浮鐵路貨物運價。將貨運車輛年檢和年審依法合並,減輕檢驗檢測費用負擔。取消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加大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實施力度。

工業用電價格高是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為此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成為降費第二招。

具體舉措包括電價推進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合理降低輸配電價格。擴大發電企業和用戶直接交易規模。調整電價結構,通過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適當降低脫硫脫硝電價等措施,減輕企業用電負擔。采取降低管道運輸價格、清理查處亂收費等措施,降低省內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

國家發改委去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通過電價改革減少企業電費支出逾千億元,其中推動電力雙邊直接交易,年減輕企業用電成本約450億元。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對電網企業或者用電企業征收,此次會議取消或降低這些收費項目,將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最後,是減少針對企業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包括行政審批部門開展技術性服務一律由其自行支付費用。取消行業協會商會不合理收費項目,對保留的項目降低偏高收費標準。規範金融機構收費行為,深化商業車險改革減輕企業保費負擔。

馮俏彬表示,這里的一大亮點,是行政審批部門開展技術性服務一律由其自行支付費用,這類技術服務收費一直是企業抱怨的對象,收費較高,這次一律取消收費,不僅將降低企業負擔,也推進了針對普遍性服務的行政零收費在全國推廣。

“軍中無戲言”

降費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讓企業降負有獲得感?

“各級地方政府要在年內對外公布涉企收費清單!對老百姓、對企業的各類亂收費行為,要抓典型,堅決曝光、重拳治理!”李克強在會議上強調。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亂收費需要找到治理的牛鼻子,抓典型可更好地剖析治理收費中的疑難雜癥,為尋找根本之策提供支持。公示則是最有效的治理亂收費的途徑,可以讓全社會參與監督,當前最缺的是收費信息公開。

公開報道稱,在此次會議上,李克強舉著手中的文件向參會者發問,“相關部門都能做到嗎?這可是涉及利益的,真正是要‘動奶酪’的!”

相關負責人先後向總理保證:“我們一定做到!”

“那就這麽定了。對政策落實情況我們還會進行檢查。‘軍中無戲言’!”總理說。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民政部公布的《關於清理規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的通知》明確,在今年6月底前進入降費自查自清階段,8月底前進入集中審查階段和重點檢查階段。

其中重點檢查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協會商會、進出口環節、電子政務平臺等涉企收費,對違規涉企收費問題嚴肅處理,公開曝光典型案件,並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李克強在會上強調,我們為企業降費減負是有針對性的“定向調控”,目的就是進一步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切實振興實體經濟。

“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改善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相關排名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涉企收費確實是一個‘黑洞’,這讓國際社會、外資企業包括我們自己的企業都看不懂也不放心。”李克強說,“現在許多國家都在醞釀出臺減稅措施,我們也要在這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給市場一個良好預期,切實提振市場信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12

重拳治水 成都嚴禁園區外新上工業項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8/1118398.html

“成都治水十條”

一、推進雨汙分流全覆蓋,加大生活汙水處理廠擴能改造力度,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

二、加快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及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建設。

三、開展畜禽養殖及屠宰行業專項治理,逐步推進規模畜禽養殖產業有序轉移和規範養殖零排放。

四、大力整治洗車場、農貿市場、洗砂場、攪拌站、“小散亂汙”、“農家樂”等違法排汙行為。

五、加強飲用水源地規範化建設,2018年底前縣級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全部建成水質預警自動站。

六、實施飲水安全保護工程,推進李家巖“第二水源”建設,規劃建設“第三水源”。

七、強力整治296段黑臭水體。

八、加強毗河、西江河等7條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

九、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打造海綿城市。

十、加快完成藍線規劃,拆除河道兩岸違法建築,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成都的濕地公園 圖據四川日報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官遠星

成都提出的“重拳治水”,有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

今日(6月18日),成都對外發布《實施“成都治水十條”推進重拳治水工作方案》(下稱“治水十條”)。成都治水的“行動手冊”得以再次升級。

據成都市水務局局長陽昌壽介紹,到目前為止,成都城市建成區44條河的53段黑臭水體、719個下河排水口的黑臭水體綜合治理任務基本完成。面對該成績,成都要如何在維持的同時進一步加以提高?此次發布的“治水十條”,正是成都對該問題的解答:一方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已治理水體采取“回頭看”措施,繼續鞏固成果;另一方面,將治水升級為對水的有效利用,以治水推進產業提檔升級,實現水環境的“共建、共治、共享”。

堅決關閉“三無企業”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此次成都出臺“治水十條”,直指產業發展與汙水排放二者的平衡,誌在滿足產業綠色發展需求的同時,淘汰落後產能、推進產業向高端發展。

如何實現這一平衡?成都的思路是,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實現工業排汙的高效處理與產能的升級換代。

在園區內,成都在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及其配套管網、自動在線監控裝置設施的同時,加大其擴能改造的力度。據陽昌壽介紹,2017年,成都將啟動彭州市縣城產業園、麗春產業園、蒲江縣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等園區內工業汙水處理廠建設,並對新都區、金堂縣、崇州市、溫江區等多個工業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建。

為此,成都定下的目標是,力爭通過三年,“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18萬噸/日,提標改造汙水處理能力230萬噸/日,新建汙水管網625公里,改造老舊管網420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網166公里”。

值得註意的是,“重拳治水”之“重”,更體現在成都對園區外工業項目的措施。據成都市經信委副主任鄭中禮介紹,由於其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後,成都明確要求,在“工業園區外,各鄉鎮嚴禁新上工業項目”,以減少新的不達標工業汙水排放。

與此同時,成都還將對工業園區外現有工業企業開展清理排查。一方面,成都將堅決關閉“三無企業”,並對不達標工業汙水排放的工業企業實施停業整頓,經環保部門、水務部門驗收合格後方能恢複生產。

另一方面,對檢查合格的工業企業,成都或采取關閉或調遷,或在工業企業比較集中,並有條件建設工業汙水處理廠的鄉鎮,督促指導其加快工業汙水處理廠建設。

成都規劃“第三水源” 

在“治水十條”中,水源地的開發與保護是主要內容之一。引人矚目的是,成都“第三水源”三壩水庫的規劃建設工作被正式納入其中。這也是自去年10月初作為成都“第二水源”的李家巖水庫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來,成都在挖掘水資源利用潛力、優化調配水量,全面提高供水能力的又一動作。

根據成都的計劃,今年將啟動三壩水庫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預計2022年,按計劃有序推進三壩水庫建設。而李家巖水庫也將於2020年基本完成主體工程的建設與其環保工程工作。

還有更多城市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成都不斷開展。一個例子是,陽昌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成都將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通過成都天府綠道的建設推進,同步實現其地下綜合管廊系統的建設,使其成都市域範圍內不斷鋪開。

據他介紹,成都已規劃將建成31.5公里環城生態區天府綠道一期,完成三環路綠化帶的改造與錦江軸天府綠道概念規劃及實施方案並有序啟動,並到2020年初步形成340公里環城生態區-天府綠道。基於此,到2021年,成都將建成不少於20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04

螞蟻金服出重拳:要求合作方年化利率不超24%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4/166153.shtml

螞蟻金服出重拳:要求合作方年化利率不超24%
零壹財經 零壹財經

螞蟻金服出重拳:要求合作方年化利率不超24%

現金貸平臺已被一刀切了,合規玩家將寥寥無幾。

來源 | 零壹財經

受對網絡小貸和現金貸監管趨緊影響,零壹財經獨家獲悉,今日(23日)螞蟻金服已經對合作方下發郵件,要求年化利率不超過24%,包括一些銀行系的消費金融公司。一家螞蟻金服合作方對零壹財經表示,目前已經開始調整產品利率。

目前,網絡小貸存量增量均受監管,現金貸整頓已經開始。是否"一刀切",尚待監管政策進一步明確。

風聲鶴唳

據第一財經消息,今天(23日)上午9時,央行、銀監會將聯合召開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並已通知所有批準開展互聯網小貸業務的省市金融辦匯報工作。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和銀監會副主席祝樹民將共同主持會議。

而在存量網絡小貸公司面臨整治的情況下,增量也已被叫停。11月21日晚,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級小貸公司監管部門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小貸公司跨區域經營。

受監管步伐逼近影響,近期上市的幾家金融科技公司股價大幅跳水。截至23日上午,拍拍貸跌幅超過24%、趣店超過16%、宜人貸跌幅約4.7%、信而富下跌約5.94%。

值得註意的是,趣店的股價自11月13日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累積跌幅已逾40%。11月21日美國證券律師事務所Faruqi&Faruqi宣布稱將對趣店發起調查,以查明其是否存在潛在的違規行為。

已有上市公司中,多家企業宣布終止設立小貸公司。新國都22日晚間公告,為響應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7年11月21日下發的特急文件《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公司決定終止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新國都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步森股份22日晚間公告,經公司管理層充分談論,同時考慮到後續實繳出資可能帶來的資金成本對公司業績的壓力,公司擬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貸公司。

牌照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市場上有超過200張網絡小貸牌照,申請牌照的企業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互聯網企業、金融集團、互聯網平臺和傳統小貸公司等。

其中,有39家網貸平臺手握40張互聯網小貸牌照,其中包括360金融、搜易貸、團貸網等。

目前,互聯網小貸牌照在市場上的價格已被炒至5000萬至1億元人民幣。

然而,有牌照並不等於規範經營。即便是持牌的互聯網小貸公司也因為各地監管標準不一,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且不少公司大量從事現金貸業務。

無牌照的更是肆無忌憚。一些民營"現金貸"機構冒名頂替小貸從事現金貸業務的情況非常普遍,隨即引發的高利貸、暴力催收以及對不適宜人群放貸等問題不絕於耳。

為何亂象叢生?

根據自媒體新金融瑯琊榜的梳理,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並沒有統一定義,從國務院到一行三會,從來沒有正式提過網絡小貸公司這個名詞,更不存在所謂的網絡小貸牌照。而現在市場上的網絡小貸牌照,實際上都是由地方政府審批的。

網絡小貸牌照起源於2008年5月央行與銀監會下發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根據這份文件規定,"申請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應向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正式申請,經批準後,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註冊登記手續並領取營業執照"。由於該文件並沒有明確禁止小貸公司的跨區域經營,這給地方政府和部分機構留下了套利空間。

截至2014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791家,貸款余額9420億元,當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228億元。在此期間,央行與銀監會一直沒有出臺有關小貸公司的監管細則。

到2015年7月,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中央政府層面正式提出了網絡小額貸款這一概念:

網絡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網絡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絡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網絡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這份文件看起來有點矛盾:一方面提出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貸款,另一方面又強調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可是現有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模糊不清,並且在實際中已經被地方政府多次突破。

因此,從實際影響來看,該文件大大促進了網絡小貸的各地的蔓延,直到風險的不斷積聚引發監管警惕。

2017年4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而最新一次中央政府層面對網絡小貸的大動作,就是21日晚間發布的《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

10月,央行公布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610家,較年初減少了63家;總計貸款余額9704億元,較年初增長約300億元。

現金貸"一刀切"或開始

在此次《通知》下發前,由於門檻低,且因為線上經營的緣故,業務能覆蓋全國,互聯網小貸牌照受到"現金貸"的青睞。

另外,近些年來網絡小貸公司與現金貸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一些網絡小貸公司要麽自己開展現金貸業務,要麽是作為現金貸平臺的資金供給方。尤其是由於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現金貸業務的金融牌照,因此很多現金貸平臺為了規避一定的風險,往往以網絡小貸牌照打掩護,手握一張或幾張網絡小貸牌照,進而模糊了兩者之間的概念和界限。實際上,雖然網絡小貸、網貸、小貸公司聽上去都很像機構,但其本質經營卻有天壤之別。相同的是它們都有所謂的現金貸款業務,不同的是它們的資金來源、催收方式、風控標準、經營模式、經營地域均有差異。

"雖然此次《通知》收緊的是網絡小貸牌照,但卻是沖著現金貸而去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許澤瑋對媒體表示,預期關於現金貸的監管政策會加速出臺,並且很有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這種嚴厲的監管態度很可能會傳遞到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包括此前監管層也透露金融強監管的信號。所以說,停止小貸牌照批設很可能只是互金監管趨嚴的一個前奏。

而據《國際金融報》22日從銀監會方面獲知國務院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傳達關於清理整頓網貸公司的信息,其中涉及現金貸業務的大致內容如下:

1、除現有157家已有網絡小貸牌照的機構之外,不再發放新的牌照。

2、徹查並清理國資代持股權、以國資名義申請牌照等掛靠的情況(例如江西的牌照大部分屬於掛靠,估計基本都會停掉)。

3、重點關註最近一年內發生過控制權變更的持牌機構,對於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

4、清理後只保留兩類持牌機構:大型國企(最好有金融背景);大的互聯網主體(如螞蟻金服、京東、百度),一個集團只保留一個牌照。

5、不允許把小額債權做成資產包在交易平臺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證券化。

這意味著,現金貸平臺已被一刀切了,合規玩家將寥寥無幾。

對市場反應靈敏的機構已采取行動。11月21日,據媒體公開消息,某現金貸平臺收到芝麻信用關於終止服務的通知,芝麻信用將於2017年12月22日終止與該公司的合作。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近日,公司在排查中發現個別商戶存在超過法定保護利率以上的各類費用、不當催收、沒有按照協議履約等問題,所以暫停了合作。芝麻信用對合作夥伴有明確的準入規則,還會持續排查商戶的資質、產品和服務情況。為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芝麻信用會持續排查商戶的資質、產品和服務情況。後續如發現類似問題,也會立即停止合作。

螞蟻金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26

重拳!文化和旅遊部集中檢查網絡表演平臺和網遊產品

為貫徹落實中宣部關於開展嚴格規範網絡遊戲市場管理專項行動、網絡直播違法違規行為整治行動等統一部署,近期文化和旅遊部再次組織開展網絡表演、網絡遊戲市場集中執法檢查,排查清理網絡文化市場禁止內容,規範網絡文化市場經營秩序。

集中排查手機表演平臺傳播渠道。針對手機表演平臺內容違規行為易發的問題,文化和旅遊部部署騰訊、百度、阿里、360、華為、小米、聯想、OPPO、VIVO等主要互聯網應用商店開展手機表演平臺專項清理,嚴審手機表演平臺主體資質,對存量手機表演平臺進行專項清理,共排查手機直播應用4939款,刪除下線手機表演平臺370款,責令補充主體資質材料77款。其中,北京米可世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度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辰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廣州市億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使用偽造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在互聯網應用商店上線手機表演平臺,文化和旅遊部依法將其列入文化市場黑名單,要求各互聯網應用商店下線上述公司的手機表演平臺等應用57款,實施全行業信用懲戒,並將相關線索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集中排查網絡表演市場禁止內容。根據群眾舉報投訴情況,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對花椒直播、六間房、熊貓直播、鬥魚直播、虎牙直播等30家網絡表演平臺開展集中執法檢查,重點排查事項為:提供含有淫穢色情、危害社會公德、宣揚暴力、賭博、迷信等禁止內容的網絡表演;提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表演;未在表演頻道內及表演音視頻上標註經營單位標識等信息;未要求網絡表演者實名註冊並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核實等。目前,已排查出危害社會公德、宣揚暴力等禁止內容類問題190處,涉及直播間110間,正在部署後續檢查和查處工作。

集中排查網絡遊戲市場禁止內容。為進一步加強網絡遊戲市場監管,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文化和旅遊部再次組織開展網絡遊戲市場集中執法檢查,對“楚留香”“戀與制作人”等50款網絡遊戲產品進行集中排查清理。重點檢查事項為:提供含有淫穢色情、危害社會公德、宣揚暴力、賭博、教唆犯罪等禁止內容的網絡遊戲產品和服務;網絡遊戲的推廣和宣傳含有禁止內容;未采取技術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沈迷網絡;未要求網絡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戶註冊信息;以隨機抽取等偶然方式,誘導網絡遊戲用戶采取投入法定貨幣或者網絡遊戲虛擬貨幣方式獲取網絡遊戲產品和服務等。

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市場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對網絡表演、網絡遊戲集中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查處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文化和旅遊部同時公布了網絡文化市場集中執法檢查舉報電話(010-59881010)和舉報平臺(www.12318.gov.cn),歡迎社會公眾舉報監督違法違規網絡表演和網絡遊戲經營活動。

集中執法檢查的30家網絡表演平臺名單

1.花椒直播;2.六間房;3.蜜瘋直播;4.紅人直播;5.熊貓直播;6.麽麽直播;7.聊客;8.花瑯直播;9.暖暖直播;10.龍珠直播;11.戰旗直播;12.有情趣直播;13.溫柔鄉直播;14.喵播;15.新浪SHOW;16.集結號娛樂;17.齊齊直播;18.辣舞直播;19.天香直播;20.鬥魚直播;21.夜車直播;22.玉兔直播;23.虎牙直播;24.網易CC直播;25.蜜桃直播;26.月光直播;27.蝌蚪窩直播;28.17玩直播;29.麽麽噠直播;30.夜秀直播間

集中執法檢查的50款網絡遊戲產品名單

1.放開那三國2;2.戰火與秩序;3.火槍紀元;4.蒼穹戰線;5.瘟疫公司;6.十二戰紀;7.鬥羅大陸3;8.創造與魔法;9.豪門足球風雲;10.作妖計;11.食之契約;12.王爺不好當;13.劍與家園;14.航海王強者之路;15.生死格鬥5無限;16.航海王啟航;17.共和國之輝2;18.姬魔戀戰紀;19.我的使命;20.天使紀元;21.天使之劍;22.倩女幽魂;23.終結者2:審判日;24.叛逆性百萬亞瑟王;25.決戰!平安京;26.獵魂覺醒;27.永遠的七日之都;28.第五人格;29.楚留香;30.荒野行動;31.戀與制作人;32.魔域口袋版;33.叫我萬歲爺;34.道友請留步;35.蒼之紀元;36.神武3;37.QQ炫舞;38.奇跡:覺醒;39.穿越火線;40.QQ華夏;41.火影忍者;42.新劍俠情緣;43.擇天記;44.軒轅傳奇;45.禦龍在天;46.征途;47.龍珠激鬥;48.拳皇98終極之戰OL;49.仙靈物語;50.星艦帝國。

偽造網文證的單位名單

1.北京米可世界科技有限公司;2.吉林省嘉安網絡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上海度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上海網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辰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6.杭州海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7.杭州拾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8.杭州搜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9.杭州俠客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杭州遊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1.廣州市億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2.深圳市活動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3.深圳一刻科技有限公司;14.寧夏尤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49

深圳證監局“揮刀”私募新三板,重拳出擊違法違規

稽查執法,無法外之地。5月2日,深圳證監局發布的2017年度稽查執法工作綜述顯示,新三板掛牌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成為證監局重點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領域。

在查辦的12件轄區相關違法違規案件中,涉及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8件,私募基金違法違規2件,還將6家私募基金公司及某證券公司投行人員涉嫌違法犯罪線索移送深圳公安機關。

被重點關註的私募和新三板

深圳是經濟活力之城,根據深圳證監局的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底,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深圳私募管理人4377家,備案的私募基金12143只,實繳規模1.67萬億元。

新三板公司也數量眾多。截至2018年3月31日,深圳轄區共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756家。掛牌公司家數居全國各省市第6位,其中創新層公司有99家。2017年,深圳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累計成交金額149.57億元,同比增長34.18%。

與此同時,轄區內新三板和私募數量不斷增長、規範化運作水平參差不齊,資本活力所在也成為部分人鉆監管漏洞、謀不法之財所在。

執法綜述數據顯示,2017年證監局查辦轄區相關違法違規案件12件,涉及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8件,私募基金違法違規2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違法違規1件,短線交易1件。其中立案案件10件,占全年查辦立案案件的33%。

活躍的新三板市場也讓某些投機分子生出活躍的心思。證監局在2017年稽查執法過程中,查辦了一起某新三板公司實際控制人操縱案。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順利減持股份、大額套現,專門組織操盤團隊,通過資管計劃、“空殼”公司和他人證券賬戶,采用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異常交易手法,制造該公司股份交投活躍假象,吸引做市商和投資者參與交易,借機減持股份。

案件不僅手法多樣並且隱蔽,操縱人更是膽量驚人,涉案金額巨大。據統計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累計交易該公司股份11.3億股,成交金額56.5億元,獲利逾億元。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獲利過億,最終逃不過法律的制裁。稽查執法綜述顯示,深圳證監局去年共參與了3批次4個專項執法行動案件的查辦,目前相關案件均已成功查實,按程序移交審理或移送公安機關。

深圳證監局表示將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理念,持續加大對相關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督促轄區監管對象依法規範運作。

打擊私募基金利益輸送

私募基金行業是深圳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近幾年更是處於經濟“風口”,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和金融從業者聚集。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內控合規水平良莠不齊,不乏一些利用規則漏洞之人,導致不規範甚至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現象時有發生。

深圳前海新富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富資本)案就是一起典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違法違規案。新富資本發布的七只基金未在產品存續期間按照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向6名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還給員工電腦安裝“即時通訊”軟件,員工通過撥打不特定陌生客戶電話,推介公司發行的基金產品,此外未嚴格落實投資者風險評估、基金評級等違法行為,存在多項違法違規事實。

基於以上違法事實,深圳證監局在2017年9月8日,發布了行政處罰決定書[2017]4號,對新富資本及董事長、副總裁、首席風控官等執行不同程度的處罰。

稽查執法綜述顯示,2017年證監局還查出一起私募基金管理人利益輸送案,某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其管理的產品與其擔任投資顧問的產品之間通過互為對手方交易股指期貨合約進行利益輸送。

對於私募行業亂象,深圳證監局表示將始終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49

監管重拳出擊,砸出17家“無法表示意見” 審計報告

強監管下,裸泳者發現沒有人再為他遮衣蔽體。

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公布塵埃落定,17家上市公司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2016年這一數字只有10家。

2017年A股話題公司樂視網(300104.SZ)、ST保千里(600074.SH)、華信國際(002018.SZ)均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17家公司中另有四家在年報出爐前,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它們有可能面臨暫停上市。

根據智能投研平臺IBDATA統計,這17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樂視網、*ST眾和(002070.SZ)、寶德股份(300023.SZ)、天馬股份(002122.SZ)、ST尤夫(002427.SZ)、*ST烯碳(000511.SZ)、*ST富控(600634.SH)、東淩國際(000893.SZ)、工大高新(600701.SH)、ST保千里、*ST海潤(600401.SH)、天業股份(600807.SH)、華信國際、ST巴士(002188.SZ)、*ST信通(600289.SH),ST龍力(002604.SZ)、天龍集團(603266.SH)。

“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是審計報告非標意見類型中最為嚴重的兩項。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會計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否定意見”只在企業內控制度審計業務中比較常見,對上市公司年報發表“否定意見”的,則極為少見:“無法表示意見即不發表意見。無法表示意見主要適用於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於審計範圍受到嚴重限制,無法判斷財務報表反映的公允性;但要發表否定意見,審計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證實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不公允。”

中介機構甩鍋不兜底

會計師事務所不願再為問題公司兜底的態度,比以往來得更堅決一些。2017年以來,A股市場的幾大話題公司——保千里、樂視網、華信國際的年報均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幸福的人生都是一樣,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被出具標準審計報告的公司都是一樣的,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公司,則各有各的慘痛:樂視網因巨額資產減值和計提無法被審計;保千里因內控失效、重大或有負債不確定無法被審計;華信國際系因資產減值、關聯交易無法識別無法被審計。三家話題公司被審計機構普遍提到的“槽點”是: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自2010年上市以來,樂視網更換過兩次會計師事務所。2016年年報,彼時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是“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在此之前樂視網還從未被出具過非標審計意見。

2017年,樂視網更換立信為新一任審計機構。2017年年報,樂視網在融創的主持下,一次性計提應收賬款壞賬61億元,計提比例高達62.82%;對包括無形資產中影視版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部分長期資產,合計計提減值準備約42.75億元。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報告中表示,無法對上述計提和減值合理性做出有效判斷,同時,由於2017年歸母凈利潤發生巨額虧損,社會輿論持續發酵,償債壓力驟增,據此認為樂視網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此次被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除了樂視網,還有保千里。靠虛假意向協議上演“忽悠式重組”的保千里,2017年複牌後原形畢露。連續29個跌停,創A股跌停紀錄。

2017年年報,保千里虧損達77.32億元,期末凈資產-33.59億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認為,保千里的持續性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內控失效,或有負債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無法對財務報表實施有效審計;此前兩年,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保千里出具了標準意見審計報告。

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並不等於給上市公司宣判了“死刑”。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溝通順暢,完全有可能在下一年度“轉危為安”。*ST中安2016年年報被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後,2017年解聘了德勤華永,新聘了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年報審計機構。在新年報中,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為*ST中安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有意思的是,後者的審計報酬水漲船高,由德勤華永的150萬人民幣(含內審外審業務),提高到250萬人民幣。

中歐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芮萌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增加,還與2016年年末財政部新修訂的審計準則有關。新準則要求在審計報告中增加關鍵審計事項的說明。

芮萌提到的是2017年上市公司審計報告一個不太被人關註到的情節:即便是標準意見審計報告,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里,都增加了“關鍵審計事項”。“新準則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將企業關鍵的財務信息列示出來,同時列示會計師事務所做的審計應對。也就是要把審計意見依據‘白紙黑字’寫清楚了,這無形增加了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意見的風險。”

除上述3家話題公司之外,其他14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會計師事務所及上市公司分別對應如下:

*ST眾和——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寶德股份——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天馬股份——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ST尤夫——眾華會計師事務所;*ST烯碳——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ST富控——眾華會計師事務所;東淩國際——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工大高新——中準會計師事務所;*ST海潤——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天業股份——瑞華會計師事務所;ST巴士——中匯會計師事務所;*ST信通——致同會計師事務所;ST龍力——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天龍集團——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根據深交所、上交所的股票上市規則,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交易所對相關公司的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而對於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個股,交易所則有權讓其暫停上市。

上述17家公司中,*ST烯碳、*ST信通、*ST海潤、*ST眾和這4家公司已被出示了退市警示風險。而在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後,上述公司可能面臨被交易所暫停上市。

重罰之下中介機構偏謹慎

2016年,A股只有10家上市公司的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2017年,A股上市公司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達到17家,規模遠超以往。這與2017年資本市場“強監管”背景相呼應。上述天職會計師事務所高級會計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監管趨嚴正是審計趨嚴的大背景。

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17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審計機構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2017年,也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接受處罰最為嚴厲的一年。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資本市場聲名頗為顯赫,系IPO業務排名第一的會計師事務所。

2016年至2017年,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先後因步森股份、康華農業重大資產重組審計,大智慧年報審計被證監會處罰。2017年6月19日,財政部和證監會同時發文,暫停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承接新的證券業務資格。

近兩年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發出的罰單,特點是處罰措施升級,處罰業務範圍廣,處罰對象以全國性大所居多。升級後的嚴監管,對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評估機構在內的資本市場中介機構,起到了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

2017年2月21日,證監會和財政部同步下發通知,責令號稱“內資第一所”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並限期整改。2017年12月6日,證監會下發處罰決定書,有行業風向標之稱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被重罰450萬。

2017年9月20日,證監會下發處罰決定書,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因在九好集團的年報審計中未勤勉盡責,被重罰900萬元。此前利安達相繼因天豐節能IPO、華銳風電年報審計、賽迪傳媒年報審計被證監會罰款和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

“這兩年處罰多了,今年審計自然也就變得格外嚴格了。”某央企財務總監徐君山在親歷2017年年報審計之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芮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強監管和非標審計意見的增多,表明資本市場規範程度和審計質量在提高。“非標意見是衡量審計質量的一個指標。會計師事務所與上市公司存在服務商與客戶之間的商業關系,非標意見增多,表明會計師事務所不僅發現了企業會計記錄的異常現象,而且還有膽量說出來。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強監管下,上市公司與中介機構利益共同體模式被打破,冰山下的“利益沖突”浮出水面,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在面對監管部門處罰壓力和獲取業務訂單壓力之間取得平衡。被問到出具非標審計意見是否難以維系與審計客戶之間的關系時,上海上會會計師事務所一位註冊會計師表示,中介機構首先要活下去,才能談發展:“我們得先保命才行。”他坦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15

證監會又出重拳,5起重大案件“在路上”

本周五證監會發布了一條看似平淡無奇的消息,但字里行間卻透露出,證監會已經對5起重大案件“開戰”。

證監會介紹稱,日前在深圳專員辦召開重大案件調度推進會,集中研判5起重大典型違法案件,系統調配稽查力量,統籌推進案件查辦。深圳、湖北、浙江、山東等地一線辦案同誌參會。證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黃煒出席。

第一財經從相關人處了解到,目前上述案件仍在調查中,還沒有更多細節可以披露。

證監會稱,上述會議對“參戰單位”提出四項要求。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參戰單位既要明晰各自職責又要相互協調配合,形成執法合力;二是做好調查方案,既要堅持整體研判,又要考慮個案特點,周密部署相關工作。

三是貫徹全面追責,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立案案由之外違法線索等深挖嚴究,絕不放過任何一項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四是關註市場風險,在查辦案件的同時做好各項應急預案,主動研判、積極應對、妥善處理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情況。

“會議還對一線辦案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研究。”證監會表示,對重點領域重大案件集中調度統籌推進,是證監會稽查部門根據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積極創新案件調查組織模式,充分調動系統執法力量,有效整合系統執法資源的積極探索。

其背景是近年來違法行為的新變化。證券期貨違法案件,正呈現出主體關聯隱蔽、行為交叉競合、手法複雜新穎的特點,由一家執法單位獨立承辦的調查組織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對重點領域重大案件快查嚴處的工作要求。

證監會表示,稽查部門對關聯線索及時串並分析,對關聯案件集中統籌推進,形成一家調查單位主辦、多家協同查辦的工作模式,更有利於整合執法力量,提高執法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