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 :近年最易Sell新盤
1 :
GS(14)@2016-08-07 01:57:23新地(016)每次轉角市推售大盤,必成市場焦點,Yoho系列屬經典作之一。2003年正值沙士時期,新地平價開賣Yoho Town,首批折實平均呎價僅1,560元(當時以建築面積計價,實呎約1,800元),兩房單位最平售價100萬元有找,低見74萬元,掀起搶購潮,首日逾千買家逼爆揀樓,即日沽800伙。所謂「有早知冇乞兒」,當年100萬元唔使就買到一層樓,今日莫講住宅,同屋苑車位價都炒到過百萬元了。七年後樓市大升,政府推出辣招前,新地開賣Yoho2期,即Yoho Midtown,價錢比1期貴逾兩倍,首張價單50伙建築平均呎價高達5,200元,「Yoho」由2003年平絕全港新盤,變成貴絕元朗。再過多六年,3期Grand Yoho首期逾千伙開售在即,亦正值樓市轉角反彈,坊間對新地是次定價萬分期待。位置上,Grand Yoho最近西鐵元朗站;論配套,基座亦有過百萬呎大型商場;項目樓花期短,接近現樓;再加埋新地品牌魔力,我不是地產經紀都識得點sell客啦。
Grand Yoho肯定是新地、甚至近年全港最易sell新盤,賣幾錢,有數得計。先講同系區內「山旮旯Yoho」Park Yoho,呎價賣緊近1.1萬元,真Yoho應不會平過山旭旯Yoho吧。再入一個站的嘉華(173)的同區朗屏站朗屏8號,平均呎價亦近1.2萬元。假設Grand Yoho比朗屏8號賣貴一成,即平均呎價約1.3萬元,相隔13年,「Yoho」系列升價6倍。Yoho3期於2010年向政府完成補地價,每呎樓面地價僅2,900元。新地最終賣幾錢,只是賺多賺少而已。想知賣幾錢,應該等多一星期便有結果。記者:朱連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5/19723052
新地打造筲箕灣王國 近年最大型港島新盤
1 :
GS(14)@2016-08-09 06:43:07【明報專訊】新地(0016)自2008年起着手收購筲箕灣教堂里一帶舊樓,成為今天的形薈,可建總樓面逾30萬方呎,提供650伙,不但為新地打造筲箕灣王國中,最大型的住宅重建項目,亦是近年一手市場上最大型的港島新盤。以形薈首批143伙,市值已逾11億元計,換言之整個項目市值估計逾50億元。新地近年已先後落成譽‧東及譽都,前者提供79伙,後者提供117伙。
南豐永泰於區內插旗
未來筲箕灣一帶不乏新供應。南豐旗下柴灣道藹寧園重建項目,去年8月接納30億元補地價,屬新世界(0017)等在2012年為北角新東方臺(即現時柏傲山)補地價37億元後,3年來最大額私宅補地價個案(撇除港鐵項目)。該項目佔地約5.72萬平方呎,提供約464伙,主攻大單位,平均面積近千方呎。
另永泰(0369)西灣河臨海項目則涉約100伙,主打中、小型單位,最快今年以樓花形式推出。地皮毗鄰東濤苑,享有海景,雖涉司法覆核,但永泰仍於2014年以4.34億元、每方呎樓價地價9396元高價投得該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28&issue=20160808
北角尚譽迷你戶 367萬入場 首批折實平均呎價2.4萬 近年同類最貴
1 :
GS(14)@2016-09-09 04:22:30【明報專訊】新盤銷情暢旺,發展商開價進取,實用面積最細163方呎起的恒地(0012)北角尚譽,首批折實實呎約2.4萬元,為近年首批平均實呎最貴的迷你戶新盤,較同區二手呎價高逾兩成。不過,由於單位以銀碼細招徠,首批最細實用面積166方呎的開放式戶(只計標準戶),折實367.4萬元起,為過去10個月以來港島最低入場費的新盤。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方可兒
全數提供128個單位的尚譽,當中126個為開放式單位,最細實用面積163方呎,是近年市場上最細的標準戶。發展商昨日公布首批50個單位之價單,平均實呎25,247元,有別過往新盤,今次發展商只提供最多5%折扣,包括2%即供優惠及3%印花稅優惠,折實實呎則約23985元。恒地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昨稱,項目不設示範單位,最快安排下周發售。林又表示,興建細單位每方呎建築成本比興建大單位更貴,以今次推售的尚譽為例,每實呎建築費就高達6500元,比集團其他較大面積單位新盤之建築費高出超過一成。
林達民:每呎建築費高達6500元
綜觀近年具迷你戶的新盤,尚譽首批呎價可謂冠絕同類型樓盤,近年只有宏基資本(2288)佐敦匯萃首批折實實呎24,179元較尚譽高,但匯萃全數單位均連裝修及家具出售,未能直接作比較。若以同區二手比較,提供迷你戶的單幢盤、樓齡約13年的莊士維港軒,近日成交實呎約2萬元,尚譽高約兩成,區內指標物業如和富中心,最新成交實呎約1.64萬元,尚譽呎價高約46%。
首批50伙近半折實價低於400萬
另尚譽今批單位中,實用163方呎的只有1伙連平台戶,標準單位實用由166至170方呎全屬開放式戶,入場單位為實用166方呎的6樓D室,定價386.7萬元,折實價367.4萬元,折實實呎22,130元。港島區對上一個入場費最廉新盤,為去年11月推售的九建(0034)香港仔登峰‧南岸,首批實用214方呎開放式戶,折實售約355.6萬元起,實呎16,617元。至於尚譽最貴一伙,則為實用169方呎的32樓C室,折實價454.4萬元,實呎26,892元。
呎價貴區內二手單幢逾兩成
此外,今批50個單位中,有24伙折實價不足400萬元。發展商是次透過旗下財務公司提供樓價三成二按(一二按合共不多於90%),另買家亦可向發展商申請最高樓價八成一按,兩者按息同為首3年P減2厘(P現為5厘)、第4至5年為P減1厘,其後為P。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02&issue=20160908
中資掃商廈佔五成 創近年新高
1 :
GS(14)@2016-10-24 05:54:13【明報專訊】近年來中資湧港購全幢商廈,其中會德豐(0020)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商廈及東座商舖,就由深圳祥祺集團以45億元購入,呎價約1.6萬元,成九龍區呎價最貴的全幢商廈。負責是次巨額成交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大中華行政總裁李偉文(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年中資購入本港全幢商廈比例更高佔五成,為近年新高水平。
近5年取代外資基金角色
李續稱,在2003至2008年間,本港全幢商廈主要由外資基金購入,惟近5年來,中資來港購置商廈的比例逐步增加,以今年為例,先後有光大控股(0165)以100億元購入的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另會德豐發展的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全幢商廈及東座商舖,便獲深圳祥祺集團以45億元購入。此外,去年11月會德豐亦以58.5億元把One HarbourGate全幢西座商廈及商舖,售予中國人壽保險(海外),呎價約1.49萬元。
李表示,過去內地買家選購的全幢商廈,選址主力集中於中環至灣仔,而且較着重大廈命名、廣告牌及外牆使用權等,然而部分中資企業在港島購入的全幢商廈,樓齡已逾20年,反之近年東九龍多幅地皮,發展商把項目打造成超級甲廈,例如採用防紫外線隔熱玻璃、每層採高樓底設計及特高樓底大堂等,均是中環、灣仔區內可供出售項目中難以媲美。
政府銳意發展東九龍,積極批出發展用地,而區內已持有物業的發展商亦加快部署,未來2年區內將有5幢新型甲廈落成,當中包括前九倉電訊大廈重建項目等,共涉樓面約300萬方呎。
料東九甲廈呎價勢逾2萬
他表示,目前東九龍甲廈較灣仔呎價有相當距離,但深信隨着基建落成,東九龍商廈至2025年將迎來另一個升浪,料東九龍甲廈呎價未來可逾2萬元,追上灣仔商廈呎價。此外,鑑於人民幣幣值下調,加上在本港購置物業可享3厘至4厘回報優勢,認為未來中資來港購置全幢商廈將持續。
明報記者 劉詠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02&issue=20161024
近年風向變化快 「跟風」難持久
1 :
GS(14)@2016-10-24 05:54:20【明報專訊】廣告與傳播媒界的關係密不可分,似乎亦無可避免受到傳播媒界轉變的影響。鍾振傑於2013年年初創立Secret Tour Hong Kong,不足4年時間,廣告的風向變化極大。
他表示,公司成立初期,網絡廣告大多是網頁廣告,然後因應市場轉變而陸續推出手機版本、採用youtuber拍廣告,「之後又話要KOL(意見領袖),但現時(KOL)價錢貴了,就到二次創作;其實所有轉變愈來愈急促,可以話兩三個月變一次」。
對此,The Bees Group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曾錦強有以下看法:「廣告公司有一定優勢,可以根據媒介變化而創作出不同內容;但如傳統媒體要轉型就不容易。」他續稱,由於現時媒介生態側重即時反應,加上近月懷舊風潮遠勝從前,容易喚起觀眾熟悉感的二創廣告蔚然成風,「感覺上現時二創廣告多了,市場佔比可能有一成,始終風險較細,易引起共鳴,而且最具消費力的七八十後都鍾意懷舊」。
業界:原創廣告壽命較長 可成經典
不過,他表示,「跟風」風氣一直都有,但只有原創廣告壽命較長,可以成為經典,「二創廣告有噱頭,但無太多人記得內容,亦無助建立品牌形象,如十幾年前Sunday廣告爆紅,之後好多人跟風,但大家都只會記得原本Sunday個廣告」。
鍾振傑亦認為,二創廣告較容易有迴響,「但太多就不好,不斷消費舊東西,觀眾反應只會愈來愈低,長遠亦會令香港愈來愈封閉,無辦法export(出口),以前香港嘅廣告可以出口到其他地區播放」。面對二創廣告襲來,鍾振傑表示:「同一個廣告,3年前同3年後落反應會不一樣,都係順應時勢,廣告最得意之處在於此。」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06&issue=20161024
舖王1個月掃15億貨 近年罕見 業界料零售續不景 舖市未見底
1 :
GS(14)@2016-10-28 05:59:42【明報專訊】人民幣貶值促使內地資金來港買樓,即使近年較低迷的舖市亦出現投資者掃貨。有「舖王」之稱的資深投資者鄧成波近期連番出擊,剛以逾2億元購入東亞銀行(0023)銅鑼灣怡和街巨舖,連同早前已購入的銅鑼灣波斯富街、灣仔、尖沙嘴及深水埗的舖位,過去約一個月已購入5個舖位,共涉約15億元。惟業界認為,零售市况尚未回勇,舖市暫未見底。
明報記者 劉詠怡
市場消息指,東亞銀行推出招標的麥當勞大廈地下A舖、F舖及地庫全層(連大廈垂直廣告牌),總面積約5,146方呎,由「波叔」鄧成波以逾2億元承接,呎價約4萬元。
鄧成波兒子、Stan Group主席鄧耀昇表示,以逾2億元購入上述物業以作長線收租。資料顯示,上址前身為東亞銀行分行,於今年初交吉,東亞銀行為一手業主,持舖逾30年從未放售過該舖。上址早前委託代理行招標放售,意向價2.8億元。連同筲箕灣道及慈雲山毓華里的兩個舖位,東亞銀行月內已連沽3舖,共套現約3億元。
東亞月內連沽3舖套3億
事實上,鄧成波過去一直主力吸納核心區靚舖,但數年前舖市租售價急升,加上自從2010年實施活化工廈後,「波叔」已轉戰工廈,近年少有吸納核心區舖位。不過,隨着活化工廈政策完結,去年起零售市道持續萎縮,部分核心區靚舖業主願意放貨,吸引「波叔」近月積極入市。
除了上述怡和街舖位外,「波叔」亦以2.5億元承接由恭和堂沽出的銅鑼灣波斯富街87號地舖,按面積1100方呎計,呎價2.27萬元。
另外,由華置(0127)及市建局持有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尚翹峰第1座地舖,以及1樓至2樓,第2、3座地舖及1樓,連50個車位,亦由「波叔」以5.642億元購入。
此外,「波叔」早前亦向培新集團購入尖沙嘴漆咸道南鐵路大廈地舖,及深水埗福榮街電腦商場地下3個舖位及1樓全層,共涉4.88億元。
投資者伺機吸納靚舖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近期投資氣氛好轉,加上自去年零售數據回落後,近月已見平穩,部分一向投資優質舖位的投資者亦積極出動入貨。他認為,目前高檔零售行業生意仍見下跌,租金仍有下跌空間,故相信舖市仍未見底;但由於核心區靚舖鮮有放盤,故此吸引投資者在未見底下入市。
時裝店短租先達舖 劈租43%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市場上仍有不少核心區舖位待租,部分業主亦寧將舖位短租以避免丟空。
市場消息指,旺角先達廣場地下G8及G9號相連舖位,面積約750方呎,原本由藥房以月租35萬元承租,其後藥房於本年3月份棄租舖位空置半年,近日終由一間時裝店以每月20萬元短租形式租出,呎租267元,較舊租客長約租金少收15萬元或約43%。業主包括黎姓及李姓多位人士,於1997年以3380萬元購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46&issue=20161028
近年頻錄撻定斬纜個案
1 :
GS(14)@2016-11-18 17:20:10【本報訊】政府為住宅加辣,車位勢成炒家樂園,不過並非每一個車位都能賺錢離場。去年才拆售的屯門居屋兆麟苑停車場車位,最少有10宗蝕讓之餘,更有7個車位連環撻定,業主殺定21萬元。
留意同區是否供過於求
資深投資者林子峰於去年11月底將停車場拆售,全場449個車位,定價由49萬元至最高達99萬元,即晚賣出逾九成。但由於同區車位供過於求,炒風歷時只有一個月,之後頻現炒燶個案。最近更有停車場2期3樓7個車位同時間撻定,全部車位成交價俱為63萬元,涉及5名不同買家。由於全部買家每個車位俱付約3萬元定金,料全遭林子峰殺定,合共約21萬元。其中有兩名買家購入兩個車位,成交價合共126萬元,故是次撻定損失6萬元定金。每次加辣,發展商及投資者都霎時積極拆售車位,如2012年10月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後,華懋乘勢推逾千個車位出售,包括大圍金獅花園、深井豪景花園、沙田富豪花園及碧濤花園。但大部份買家都是希望短炒而非用家,故不少車位「坐艇」,租不出亦賣不走,拆售首一年不斷錄蝕讓,死守至最近的成交才有錢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8/19837568
海航傳分拆香港快運上市 近年淨虧損 料市值測試可過關
1 :
GS(14)@2016-12-23 08:13:51【明報專訊】近期頻繁於股樓兩市買殼投地的海航,正一步一步構建集團於香港的資本王國。昨日市場有消息傳出,海航持逾三成股權的本地廉航公司香港快運(HK Express),最快計劃將於明年在港上市。香港快運對此表示不予置評。
明報記者 尉奕陽
《經濟日報》昨日引述市場消息指,香港快運考慮最快明年於香港主板掛牌,料集資3億至4億美元(約23.4億至31.2億港元)。公司近期一直與投行保持接觸,惟暫未正式任命保薦人,上市方案亦未最終落實,最終是否上市仍將視情況而定。香港快運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稱,不會就任何有關市場發展及市場動向的傳言作出評論。
根據香港快運公布的資料,公司已於2015年實現盈利,2016年上半年純利更超2015年全年總額。根據本港上市審批規則,主板新申請者在盈利測試準則下,須實現3年盈利總額至少5000萬元,其中前兩年累計盈利不低於3000萬元。惟資料顯示,香港快運於2015年至今的累計純利大致與2014年全年虧損相抵,且2014年虧損總額遠高於2015年盈利額,故料公司或選擇市值/收入測試,或市值/收入/現金流測試(見表),來通過上市審批。
機隊規模料2018年達50架
香港快運現時共有18架空巴A320客機,機隊規模料於2018年達50架。相比之下,於馬來西亞上市的亞洲最大廉航公司亞航(AirAsia),機隊規模達81架,市值約113億元,2015年錄得純利9.38億元;擁60架飛機的內地最大廉航春秋,市值更達約335億元,去年純利則約14.47億元。 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工業行業研究主管鄭碧海表示,市場現時對廉航業務增長前景樂觀,只要收入增長能超過行業客量增速,並提供足夠運力,在非過度競爭的情况下增長將快過傳統航司。
香港快運前身為「賭王」何鴻燊投資的港聯航空,在海航入股後,於2013年正式轉型為廉航,亦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本地廉航公司。
快運的「姊妹公司」,同為海航系的香港航空,兩年前亦曾考慮以「雙幣雙股」形式在港上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28&issue=20161223
07估中大跌市 近年多次失準
1 :
GS(14)@2017-01-12 07:59:20【本報訊】陸東為瑞銀前著名分析員,在2007年股災時一戰成名,準確預測大市下跌4000點,不過2008年離開投行,相繼成立Look's Asset Management Ltd、Look's Securities,自立門戶後,「金牌分析員」名號看來有點失色,多次開口預測走勢都唔中,最近他就估港交所(388)受惠深港通長遠有機會挑戰「金牛股」(1,000元)。不過,港交所股價昨日收報187.5元。
估中恒指跌4000點
陸東任職瑞銀時負責分析港股,出名睇市夠準,2007年恒指突破30000點,當時陸東「逆市」指恒指見頂急跌最多4000點,恒指其後確實兩星期內跌逾4000點。不過,其後他多次失準,陸東於2014年4月估恒指難以重上25000點,但其後升至近29000點,港股之後大調整,陸東早於2015年已稱港股踏入牛一。陸東於上月估計,港股處「熊三」與「牛一」交界,港股今年進入「牛一」反覆向上,目標是重上25000點或以上,另指港股交投可受深港通帶旺,利好港交所長遠有機會挑戰「金牛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3060
核心區現近百短租舖 近年最多 春節前夕 利市封店滿佈旺角銅鑼灣
1 :
GS(14)@2017-01-24 12:15:31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04&issue=20170124
【明報專訊】近年零售市道轉差,奢侈品牌零售租客續整合據點,旅遊核心區吉舖湧現。有代理統計顯示,四大核心區包括旺角、尖沙嘴、銅鑼灣及中環,連同其他民生區街道,今年農曆新年前短租舖位已錄近百個,為近年新高。
明報記者 劉詠怡
資料顯示,去年農曆新年前3至4個月,市場已漸現短租舖,喜來登旺舖代理董事黃偉文表示,四大核心區平均亦有約20宗短租個案,合共約有70至80宗,不少主要街道包括銅鑼灣羅素街、波斯富街、尖沙嘴海防道及旺角西洋菜南街均出現短租個案,短租舖數量較往年增加。由於空置舖位供應增加,平均短租舖呎租亦由去年約150元水平跌至今年120多元水平,呎租平均減幅約10%。
利市封店50萬短租羅素街舖
當中以曾是全球最貴舖租街舖的銅鑼灣羅素街為例,去年就有舖位獲利市封專賣店短租。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羅素街59號地下G號舖,面積約700方呎,舊租客為粵港澳湛周生生,金行撤出後現以由利市封專賣店短租形式承租,月租50萬元,呎租約714元,租期至下月底。業主同時已預早招長租客,意向月租約150萬元,即短租較意向長租大減66%。
此外,曾晉身百萬月租的尖沙嘴重慶大廈地下2號舖A部分,自藥房舊租客撤出逾一年後,亦由利市封專門店以20萬元短租,呎租亦達200元水平。業主同時以月租55萬元招長租客,意向租金較舊租105萬元減48%。
黎永滔:不介意續短租待長租客
現時手上持有數個舖位待租的黎永滔表示,去年市場空置舖位增加,業主叫租態度普遍回軟,農曆新年前吸引不少短租客入市,除售賣賀年消費品外,運動服飾、鞋履、手機配件甚至日用品零售租客紛在市場「搵位」,「撐起」空置舖位業主的租金收入。他認為,近月零售市道見底,看好租賃市道回升,並認為現時核心區空置舖增加下,做就一批過去沒有機會落戶核心區舖位的零售商進駐一線街舖,故不介意繼續短租靜待長租客。
代理料舖租下跌空間收窄
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零售執行董事連志豪認為,今年街舖租金估計回落不超過5%,大部分於2014年高峰期簽下的租約將於本年年中屆滿,意味着租金再下跌的空間很小,租賃動力將逐漸改善。
利嘉閣商舖及投資部營業董事鄭得明表示,在零售市道企穩及民生店舖率先反彈帶動下,預料今年店舖買賣登記有機會挑戰1800宗水平,料較去年回升四成,涉及登記總值料達340億元,按年增約四成。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