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史玉柱的新模式:全面向非付费玩家倾斜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21/20091021025038520.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闭关许久后,史玉柱再度搞出了网游“新意思”。

        昨天下午,巨人网络在上海宣布一款新网游《绿色征途》将于23日起开始公测。在这款游戏中,史玉柱注入了新模式——向非付费玩家倾斜。

免费模式现瓶颈

        巨 人网络上市之后,史玉柱就在思索  《征途》成功后的新方向。在他看来,该游戏之所以成功,除了优秀的游戏性外,全国率先做大的免费模式居功至伟。但4年 之后,业内的纷纷跟进以及游戏运营周期的规律使得这一优势已逐步消弭,同时免费模式的瓶颈也逐步显现。

        早在去年,史玉柱就已经找到了大致的方向——向非付费玩家倾斜。但要怎样改变这种模式,一直让史玉柱感到迷茫。

        “我们至少遇到过两次问题。”史玉柱表示,此前他们总想在老的《征途》上进行改变,但这一改变会让原先已经付出了大量金钱的“既得利益玩家”受损,这也导致去年7月以后老《征途》的增长受挫;此外,巨人推出《征途时间版》的尝试也被他认为已经过时。

        巨人第三季财报显示,2009年一季度活跃付费用户环比下滑4.2%,二季度活跃付费用户环比下滑2.6%,导致业绩下滑。

转向“薄利多销”

        基于向非付费玩家倾斜这一策略,《绿色征途》对经济系统进行了重新设置——不卖材料,不卖装备,不卖宝箱,掉落物品不绑定可交易。据了解,《绿色征途》中收费的道具只有几种,而且还可能进一步缩减,而这些道具售价都很低廉,有的只值人民币几分钱。

        这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巨人真的肯放弃虚拟道具这座大金矿么?史老板和他的员工们将如何赚钱?

        史 玉柱举的例子非常直观——过去,付费玩家只需花钱多可以“秒杀”若干个非付费玩家,而后者几乎无能为力。但现在这一切将改变,游戏将变得更加公平。 “ARPU值越低越好,玩家人数越多越好”,史玉柱对这种“薄利多销”式的新型网游道具收费模式充满了期待。

        巨人网络副 总裁纪学锋向  《每日经济新闻》进一步解释称,虽然单个道具的价值很低,但是将能吸引更多玩家更轻松地付费;同时,《绿色征途》大力鼓励玩家在游戏中进 行交易,通过游戏过程获取道具创造财富。“运营商、玩家、道具商人都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部分”,纪学锋表示,产业链拉长、流转速度加快,都是巨人所期望 的。

        “网游产业过往的暴利时代将过去”,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对记者表示,不仅仅是《绿色征途》,以后巨人网络的产品都将承接这一模式。

        他还告诉记者,在经历3~4个月的调整过渡之后,巨人网络内部的“项目公司化”的改革在体制架构已基本完成。记者了解到,多数事业部都已完成了公司化的改造,只有征途事业部还依然保持原先的架构,直属母公司。

        “给  《绿色征途》5~6个月时间,就知道这一模式到底成不成功了”,史玉柱看来对此充满了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6

【封面报道“奢侈动车”之一】“倾斜”的座椅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2-17/100357834_all.html

在CRH2動車上,座椅主要分為兩類。一個一等座的單人座椅為22013.99 元,配件價格亦不菲,僅座椅背後網兜售價就高達90元,加上腳踏2294元、扶手3425元、桌板2496元等,一個單人座椅的總價達3萬餘元,雙人座椅 加配件價格則高達4萬多元。僅在CRH380系列中出現的VIP座椅,售價則在16萬元左右。高鐵座椅的壟斷供貨商為上海坦達和上海元通。

  據財新記者瞭解,業內其他座椅廠商生產同類產品,報價比上海坦達和元通低三分之一左右。而標價1.4萬元的二人餐椅,一家動車內裝生產企業稱,9000元即可生產同樣產品。

  在南車和北車兩家高鐵主機生產廠商的內部人士看來,「上海坦達」和「上海元通」這兩家高鐵座椅供貨商是衝入高鐵領域的兩匹黑馬,即便在生產座椅 的同行中,這兩家上海企業的背景也無人知曉。但鐵路圈子裡很多業內人士共同的感受是「關係很硬,背景很深」。這種猜測來源於2008年張曙光主持的高鐵技 術研發會。會上,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宣佈「榜單」,坦達壟斷了CRH系列一、二等車廂的全部座椅。一年後,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元通則成為CRH380 系列VIP座椅的惟一指定供貨商。

  這一傾斜政策是非常少見的。「每個領域如牽引、制動、內裝等都有至少兩家公司入圍,但只有座椅是這兩家公司分頭壟斷。連跟鐵路圈子打交道極深的企業都沒有進去,這兩家公司肯定有背景。」一位內裝領域的供貨商說出了自己的疑惑和猜測。

  2006年,在鐵道部最初的動車發展遠景規劃中,動車座椅是一塊巨大的誘惑。「他們告訴我們,未來會有1000列高鐵運行,而由此帶來的高鐵座椅市場規模將達到上千億元。」一位當初曾提交座椅設計方案的供貨商回憶說。

  之前從未涉足鐵路座椅生產的坦達和元通,何以壟斷這塊份額巨大的市場?他們和鐵道部究竟有何關係?2010年鐵道部開始人事與投資調整後,這兩家企業又經歷了何種沉浮?

誰的坦達

  上海坦達全稱為上海坦達軌道車輛座椅系統有限公司,2004年底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2004年8月剛成立的北京坦達交通軌道設備發 展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坦達)控股90%,上海交運集團公司佔股10%。北京坦達法定代表人是張曉齊,上海坦達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丁寧新。

  工商資料顯示,北京坦達成立後不久發現北京不具備加工生產的條件,轉而在上海投資了900萬元,成立了上海坦達。

  「上海坦達就是為高鐵座椅的生產而設立的公司。」上海交運一位參與當時談判的人士說。2004年北京坦達成立後,原本在國家經委(現在是國家發 改委)工作的丁寧新找到上海經委,尋找汽車座椅行業的合作夥伴,上海經委推薦了做汽車座椅的國營企業上海交運。「那時,他們已經拿到了鐵路項目,拿到了項 目才成立公司,找合作夥伴。」上述人士回憶。

  上海交運控股10%,用三年時間幫北京坦達建廠。當時上海交運覺得這個股份太低了,為爭取更高股份,曾多次找上海經委。但北京坦達非常強勢,「要得到這塊市場必須接受北京坦達的要求,否則就換其他廠家合作。上海交運只好接受。」上述人士稱。

  坦達為何如此強勢?表面上,北京坦達的法人代表是張曉齊,但張曉齊僅佔44%股份,另外44%的股份由侯晉亮持有。2006年之後,侯晉亮更成為惟一股東。

  侯晉亮是山西人,2009年曾擔任北京伯豪瑞廷酒店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這家酒店即由丁書苗控制的博宥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坦達一 位高層透露,2006年,丁書苗曾被張曉齊做為大股東引薦給上海坦達的幾位管理層。「丁書苗高高的,胖胖的,話不多。」見過丁書苗的人士透露。

  一位與張曉齊交往較多的人士透露:「張曉齊本人與劉志軍並沒有太多交集,感覺上丁書苗是劉志軍和張曙光硬塞進來的,他們不願意給上海交運更多股份。」

  2004年,上海坦達成立後,CRH系列的一二等座椅的設計就提上了日程,那時,CRH380還未開始設計,380系列VIP座椅的生產廠家上海元通也尚未成立。


壟斷從引進開始

  CRH系列的研發和生產由張曙光一手主導,在座椅領域採取的是引進國外技術、逐步國產化。2005年,上海坦達和鐵道部在青島進行技術引進的談判。鐵道部選擇了日本川崎的座椅供應商日本小糸。日本小糸是川崎三大座椅生產商的最大供貨商。

  談判由張曙光主持,供貨給主機廠的價格、技術引進價格是一攬子工程。當時和日本小糸參與談判的還有常州今創集團。

  參與談判的人士回憶,日本小糸在技術轉讓費之外,還提出了10%以上的提成費,及一部分零配件必須原裝進口的條件。「當時日本人看不起我們,也 很強勢。我們剛買地建廠房,就只好讓日本人看上海交運的廠房。日本人思維很固執,他們按照高鐵座椅在日本的價格談判,認為要這些提成費,我們還是賺的。」

  據上述人士透露,儘管座椅售價很高,但擴建初期的大幅投入,加上技術引進費用、提成費用等壓低了座椅利潤,上海坦達在2004年至2006年三 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05年,上海坦達虧損89萬元,2006年虧損317萬元,座椅的利潤只有7%-8%。「在轎車領域,7%左右的利潤還算不錯,因 為量大,如果這個利潤做動車,量又上不來,那肯定虧損。」

  2005年,CRH系列車開始生產,起初量很少。「一個月生產7列車,100多人的工廠總是沒活幹。」一位當時在廠裡工作的工人回憶說,「那時鐵道部的人經常來檢查,不斷給壓力,說利潤不可能那麼少。常州今創有一段時間也想進入高鐵座椅生產,張曙光沒有批。」

  從2007年開始,隨著高鐵開始放量,上海坦達的日子逐漸好過起來,月裝車量從2005年的7列升至最多40列。2007年利潤838萬元;2008年、2009年,利潤分別達到2000萬元和3000餘萬元。

  上海坦達在整體座椅上相當於總承包商的角色。一位曾在坦達工作過的銷售人員表示,由於鐵道部有過動車每年降價10%的要求,座椅的價格即使不降,也不會提高,因此坦達可以擠壓的主要是自己的供貨成本。

  2008年,已經在座椅上賺到錢的坦達,準備進入利潤更高的CRH380的VIP座椅市場。

  按照鐵道部的規定,高鐵VIP座椅還是通過技術引進方式進行,鐵道部指定了世界三大航空座椅生產企業之一的美國一家航空座椅公司與國內公司合 作,上海坦達當時花了30萬元購買了航空座椅並買好了去美國的機票,但情況陡變,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上海元通座椅系統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元通)殺了進來。


爭奪VIP市場

  上海元通註冊資金2.1億元,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投資建廠,法定代表人劉文琪持股99%;陸靜持股1%。上海坦達和上海元通在高鐵VIP市場一度爭得不可開交。據說,張曙光曾將兩家企業叫到一起,讓雙方不要涉入彼此的領域。

  上海元通進入高鐵領域的方式與上海坦達如出一轍,也是先拿單,再成立公司。有趣的是,雙方都曾找過有座椅生產技術的上海交運合作。

  據上海元通一位人士透露:「元通的前身是上海國利汽車真皮飾件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利),當時美國座椅企業不願意跟國企進行技術合作,國利就成 立了民企元通,讓元通跟美國企業談。」現在,上海元通與上海國利還在一個大院內辦公,上海元通法定代表人劉文琪即來自上海國利。

  上海元通與鐵道部簽訂了1萬個VIP座椅的生產訂單,但與美國公司的合作並不順利。2010年3月,在支付了一部分技術轉讓費用後,雙方的合作徹底破裂,這時距離交第一列樣車的時間只有短短七個月。

  鐵道部對此始料未及,因為在VIP座椅的企業選擇上沒有備份。鐵道部斡旋未果,因高鐵上馬時間倒逼,來不及再選擇其他外商談技術合作,最後VIP座椅不得不交由上海元通自主研發。

  2010年,上海元通開始交貨時,32個座椅的車型交了近40列。2011年6月開始運行的車型VIP座椅減為28個,上海元通供40列;還有 60列供給第三階段的車型(每列20個)。當初合同簽訂三年1萬個座椅,三年後只交了4200餘個座椅。一個VIP座椅的售價為16萬元,等於一個高鐵餐 廳全部座椅的價格。

  即便如此,上海元通2009年成立當年虧損119萬元,第二年就盈利295萬元,收入過億元。上海坦達從2007年開始收入上億元,盈利數千萬 元。最好的時光是在2009年,高鐵的大躍進之下,上海坦達2009年收入1.57億元,淨利3831萬元。而且2009年上海交運將10%的股權也轉讓 給北京坦達,北京坦達獨享利潤。

壟斷後遺症

  主機廠和設計部門視上海元通為最難交涉的供貨商之一。最初與元通就高鐵VIP座椅設計方案磋商時,南車工作人員就覺得較難合作:「他們的方案按 照自己的來,不聽我們的意見。」到了售後服務期,磨擦就更多了。「元通和坦達在售後上都比較強硬。」南車質量管理部門的一位人士說。

  從主機廠的角度來看,不希望供貨由一家壟斷,以免受制於人。而在上海坦達和上海元通看來,座椅的訂單未達預期,也影響了售後服務態度。

  這種局面的始作俑者是鐵道部。鐵道部當初指定座椅生產廠家時,並未在已有座椅生產資質和經驗的成熟廠家中選擇,而是安插有關係的人新成立了公 司,從技術引進開始白手起家。2004年,CRH型動車招標時,有三家參與競爭,包括上海坦達、青島歐特美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和一家濟南的廠商。其中,上海 坦達成立最晚,此前沒有鐵路供貨業績和資質,主要倚仗的還是佔股10%的合作方上海交運。

  這種運作方式本身就可能帶來成本的提高。高額的技術轉讓費用,進一步推高了成本,降低了廠家利潤。據上海坦達的內部人士透露:「18000元 (不含稅)的高鐵座椅,加上日本企業近20%的提成費用,還有必須從日本進口的零配件費用,成本佔售價的85%。」不過,當時參與競爭的座椅生產廠家的人 士稱,他們做能比上海坦達便宜三分之一。

  據當年參與招標的人士透露,鐵道部要求高鐵座椅的使用壽命是20年,很多阻燃面料需要進口。但財新記者在滬寧的CRH2型動車上觀察到,一些座椅的面料已經破舊磨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7

英特爾傾斜安卓陣營 借勢物聯網背水一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273.html

英特爾傾斜安卓陣營 借勢物聯網背水一戰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7-03 06:00:00

物聯網的碎片化對於英特爾來說是一個挑戰,但更是機會,在物聯網產品形態變化萬千的時候,英特爾可以通過和不同平臺的合作找到合適的商業機會。

可以不用換裝就能看到著裝效果的試衣鏡,不用花太多心思具備互聯網和計算功能的花瓶就能自動澆水,諸多新穎的可聯網設備勾畫出了一幅帶有科幻色彩的未來生活藍圖,而這也是諸多軟硬件巨頭盯上的“物聯網生意”。

正是基於各方對物聯網的戰略布局,讓以往關系並不緊密的英特爾和谷歌安卓,走得越來越近。

7月2日,英特爾在深圳首次召開基於英特爾架構的安卓平臺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者大會,從系統平臺、開發工具、應用程序到參考設計等環節,英特爾毫不掩飾地展示了對安卓平臺的支持決心。

“原來的操作系統Windows和Linux比較多一點,安卓確實比較弱,現在安卓越來越重要,我們也很痛苦,客戶要(安卓平臺的芯片),我們又沒有。這兩天的開發者會給大家一個概念,大家想用安卓的時候,英特爾是很好的平臺可以支撐來做的。”英特爾中國區物聯網事業部銷售經理郭威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物聯網的碎片化對於英特爾來說是一個挑戰,但更是機會,在物聯網產品形態變化萬千的時候,英特爾可以通過和不同平臺的合作找到合適的商業機會。

2015年4月深圳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CEO科再奇介紹英特爾物聯網策略

加碼安卓

事實上,從芯片廠商到平臺供應商再到雲服務提供商,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玩家眾多,但就像其他科技市場一樣,目前並沒有單一的玩家能夠主宰物聯網市場,這個領域仍然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

“現在看物聯網的形態,發現變化非常大,從小的、簡單的到大的、複雜的,各種產品層出不窮,各個行業的產品對操作系統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就拿內存來說,幾十K到幾個G的都有。”郭威對記者說。

他認為,從物聯網產品中適合的形態來說,安卓系統屬於比較“豐富”的形態,而這種豐富性建立在軟件生態系統的成熟基礎上,不過他也同時指出物聯網的系統不可能只有一家。

的確,面對這片藍海,谷歌、微軟、蘋果等巨頭正在將它們的想法付諸於實踐,以期重現在智能手機或電腦市場的輝煌。

以谷歌為例,從最開始的安卓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ChromeOS,到之後的可穿戴系統AndroidWear以及車載系統AndroidAuto,再到現在的物聯網系統和可能同期登場的虛擬現實系統,這家公司希望安卓系統能應用於任何可以聯網的硬件設備。而通過大安卓的平臺,谷歌可以將不同硬件和軟件平臺的開發者納入自家陣營,並且成為這一生態體系的掌控者。

微軟也有類似的想法,它將為物聯網設備專門推出Win10forIoT,但微軟之前並沒有像谷歌那樣在智能家居市場廣泛而且深入地進行布局,Win10forIoT更像是微軟對於物聯網的試水之作。

這也被外界看作是英特爾轉身加大與谷歌合作的原因之一:處於發展早期的物聯網設備的確需要一個相對統一並且真正智能的操作系統,而安卓從數量上來看,最有可能成為“主流”。

英特爾的挑戰

目前PC上的芯片發展已經越來越緩慢,因為PC市場的萎縮,英特爾在芯片上的營收很明顯出現了下滑,芯片技術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再有革命性的突破。移動方面,智能手機目前已然是一片紅海,手機市場增加的空間會越來越少,移動芯片這種情況下能發揮的空間顯然也在變少。

在這種情況下,曾經在移動端遲到了兩年的英特爾不只在一個場合把物聯網的機會視為下一個“風口”,但在這個風口上,它不僅會遭遇到過往的勁敵——以高通為首的ARM架構芯片憑借功耗優勢幾乎壟斷了手機等移動設備市場,還需要在碎片化的物聯網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看上去並不容易。

“去年我們賣了大概4000萬臺平板,最早客戶的方案是規劃太高,成本更大,能配合你的元器件越小整合費用越貴,但後面我們在移動市場做得不錯。”郭威對記者表示,為了使平板銷量達標,當時英特爾的芯片價格大概只在5美元。

“而這次平板上的高投入實際上也為後續和安卓平臺的合作打下了基礎。”英特爾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安卓平板上的業務在過去一年中也加強了兩家公司的聯系。

面對碎片化的問題時,郭威認為物聯網的碎片化對英特爾是好事,而不是壞事。“針對每個市場的不同特點,市場碎片化越來越厲害,從成本上可能要再開一個芯片,通用芯片會有優勢。對於英特爾來講,怎麽進行更好的設計和參考方案能讓客戶使用,這是把雙刃劍,市場碎片化對英特爾是挑戰,也是機會。”

但英特爾也為碎片化做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選取制造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智能家居和樓宇四大行業為重點關註對象,提供相關行業的解決方案、服務管理、芯片網絡、數據中心以及安全管理,加速發展Quark處理器,用生態模式來吸引企業謀求合作。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95

中移動回應“高管降薪”: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862

(新華社記者 劉坤/圖)

7月23日,中國移動對近日的降薪傳聞終於有了官方回應。

中國新聞網消息,中國移動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薪酬將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發言人並沒有回應具體降薪幅度真實與否,只是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但有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表示,“降薪消息是肯定的,但是怎麽降還沒收到通知。”

此前,據財經網消息,中國移動在7月22日的年中總結會上公布了降薪方案。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薪酬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報道稱,中國移動的本輪降薪範圍在處長以上層級,並非之前所傳的各級同等比例降薪。

南方周末網消息,《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方案明確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其中首輪薪酬改革涵括了72家央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組織部門任命負責人的53家央企,以及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改革後,央企負責人薪酬結構將從基本年薪加績效改為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加任期激勵收入,總收入不超過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的7-8倍。

據了解,中移動2014年凈利潤為1093億元,同比下降10%;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23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

對於降薪可能引起業務骨幹離職的說法,資深電信觀察家項立剛對北京晨報分析稱,運營商高管的薪酬要遠低於互聯網、設備商甚至手機商。比如同樣北郵畢業,進運營商的年薪能拿到60萬已經是極致,而在華為可能已經超過100萬。加上外界更優厚的待遇和更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些中堅力量可能會想著“走出去”。

某運營商人士表示,近一年來公司不少中層離開。近期,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的黃曉慶、以及市場部副總經理徐剛、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總經理何寧等已提出離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降薪會導致一部分員工離開,但這有利於降低整體運營成本,讓運營商擺脫大企業病,規範高管不合理的高薪問題。且目前三大運營商都有內部創業計劃,鼓勵員工創業,部分員工甚至可以在創業失敗後重申進入原來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此輪央企降薪中,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幹部可能都涉及,保守估計人數均在4000人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僅中國移動員工(包括正式員工和派遣工)數就達到57萬,兩年多來這一數據或已近60萬。如果從副處級以上幹部實施降薪,雖然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員工具體數量未公開披露,但無疑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84

中移動回應降薪:並非層層降,薪酬向一線員工傾斜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24/932991.html

對此,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回應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Cfp-____.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在《財富》雜誌7月22日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上,中國移動與去年一樣穩居第55位。但今年中國移動管理人員的工資卻“穩”不住了。

據《財經》報道,中國移動在年中總結會上發布了降薪方案,主要針對處級以上管理人員而非全部員工。方案顯示,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

對此,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回應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此外,針對降薪計劃的一些問題,記者還致電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但兩家電信運營商均回應稱“暫時沒有相關降薪計劃”。

中國移動不會層層降薪

實際上,中國移動降薪在今年已不是第一次了。今年2月,中國移動下發文件,對交通費、通信費、差旅費等集中進行調整,在員工中引起了較大反響。據一些基層員工反映,交通費的取消,使得員工實際收入下降10%以上,最高達到36.21%。另外,中國移動還將員工公務通信費用調整為每月350元以內。

針對此前有關“層層降薪”的傳聞,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中國移動將薪酬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序。”

不過,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關“國企的降薪是否會導致人才流失”的問題,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並未作出表態。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的黃曉慶,以及市場部副總經理徐剛等已提出離職。

多位國企高管薪酬下降

據《中國青年報》此前報道,2013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年平均薪酬水平為76.3萬元,全部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為46.1萬元。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大約2~3倍,與職工薪酬差距達到12倍之多,顯著偏高。

記者註意到,今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該方案使多位央企高管的錢袋“縮水”。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賀同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均在今年不同時候對媒體表示各自的工資已經下降。其中,劉振亞表示,沒有限薪時其年薪超過100萬,現在其是公司降得最多的時候;賀同新則稱,和2014年的稅前收入相比,薪水大約下降了45~50%。此外,今年兩會期間,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陸啟洲、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周中樞均自曝月基本工資不超過8000元。

對於下一波國企薪資調整,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在此前接受媒體時表示,目前中央對國企高管薪酬基本上是實行“一刀切”的政策。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有企業分類改革,應該首先把國有企業的類型搞清楚,之後才能確定哪一類國有企業實行什麽樣的薪酬政策。

此外,國企改革領域專家李錦也認為,央企高管限薪需要配套政策。探討央企薪酬的絕對數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央企高管的薪酬關鍵是要能夠與其能力、業績相匹配。未來薪酬改革還要做好央企分類管理,一是不同類別央企,二是出資人代表和經理層做好區分,分類完善薪酬制度,嚴格規範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建立科學的薪酬體系,仍然是需要探索的。

  • 每日經濟新聞
  • 祝裕
  •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91

50%中國大陸女性沒有銀行卡 普惠金融應向女性創業者傾斜

在“雙創”成為中國大地最強音的當下,加入創業大軍中的女性創業者境況如何?

20日發布的2016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顯示,盡管中國大陸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且主流金融服務的滲透率較低,但其整體創業指數與以往相比仍然有很大的進步。

報告稱, 中國大陸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僅32.1%,遠低於澳大利亞的103.4%,中國大陸女性借記卡持有率僅為50.2%,而新西蘭為94.4%,這意味著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女性所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務是非常有限的。

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主要考察女性創業者在本土創業環境中利用各種輔助條件和機遇為創業項目積累資本的綜合能力,以兩個部分的加權總和計算出得分,分別是“女性進步水平和創業因素”(衡量對於女性作為勞動者、領導者的偏見程度以及女性的財政實力和創業意向)和“配套條件”(衡量女性獲得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權益、獲得基礎金融服務的權益、女性安全感指數和社會對女性家庭財務影響力的觀點)。以上兩個部分來源於10個指標,分別實行百分制評分,以0為最差,100為最好。

即使存在一些短板,但由於中國大陸女性有高達66.4%的勞動參與率以及對於用儲蓄或借款進行創業融資的較高經濟承受力,中國大陸女性的創業指數排在受調查的16個亞太國家中的第7位(47.7分),新西蘭位列指數第1名,分值為53.9。

報告稱,在未來五年,中國大陸有高達60.7%的女性有較高的創業熱情。而且與本地區其它國家相比,中國大陸女性更善於利用其他資源,如尋求更好的商業網絡、社會扶持或融資渠道,來克服創業環境本身帶來的困難和挑戰。

比如,中國大陸女性會意識到公共與私營領域合作搭建電子技術平臺的趨勢,並順勢活用電子商務平臺來尋找和開展業務。因此中國大陸新增女性創業者數量遠高於預計的29.0%。

萬事達卡國際市場總裁安康蒔(Ann Cairns)認為,金融服務的不平等也是性別不平等的表現,女性應該是發展普惠金融的重點人群,金融機構應該為她們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技術來充分挖掘自身潛能。

萬事達卡已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婦基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雙方開展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並設立萬事達卡“她夢想”公益基金,共同推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該公益基金將關註女性主導創業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為中國的創業女性提供商業技能培訓與普惠金融支持。

“把錢投給女性,回報是相當豐厚的”,在10日舉行的雙方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婦基會副理事長秦國英表示,中國婦基會的小額貸款項目“母親循環創業金”在過去20年間已經為婦女創業者提供了3億元人民幣的服務,幫助30余萬名貧困女性實現了創業就業,項目的還款率高達98%。

秦國英也表示,與男性相比,中國女性創業者能夠獲得的資源和機會仍然是比較少的,創業的成功率也比較低,最近的好消息是,政府大力推進“雙創”和互聯網等新職業的出現,為女性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她夢想”公益基金加入到婦基會之後,將用於為更多中國女性提供專業培訓,提升商業技能與金融素養,並為由女性經營的創業項目提供資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28

寧波正式成為首個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 保監會將給予部分政策傾斜

繼6月獲國務院批準後,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昨日舉行,寧波正式成為我國首個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會上,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產業園同時揭牌。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會上表示,將給予寧波部分政策傾斜。

2014年7月,寧波獲批成為全國首個“會省市共建”的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成為落實保險新“國十條”的先行區。

據了解,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獲批以來,大量保險資金投資寧波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社會發展領域。近百億“險資入甬”,改善了寧波社會與項目融資結構,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大資金保障,開辟了新的直接融資路徑。

在此基礎上,2015年寧波提出要打造示範區的升級版——創建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複寧波建設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

根據規劃,到2025年,寧波提供風險保障將達到15萬億元以上,打造“保險模範之城”。

同時,到2025年,寧波將累計引進保險資金1萬億元,保費規模達到1000億元,保險業占金融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以上,對GDP的貢獻度達到2015年的3倍以上。

“當前我國正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建設現代保險強國的關鍵階段,建設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目的是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保險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改革創新力度,為全國探索更優路徑,積累更多經驗,提供更豐富的借鑒,從而盡快實現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轉變。”項俊波在會上表示。

項俊波稱,近幾年來他曾多次到浙江省、寧波市考察調研,發現小貸險、醫責險、農村保險互助社等一批創新項目不斷鞏固深化,巨災保險、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城鎮住房綜合保險、政策性小微企業財產保險等多項創新項目相繼啟動,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鑒的“寧波經驗”、“寧波解法”和“寧波樣本”。

以巨災保險為例,據悉,2014年11月,寧波巨災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實施,成為全國第二個巨災保險試點地區,同時也是全國首個包含居民人身傷亡撫恤和家庭財產損失救助兩個領域的巨災保險樣本。2016年寧波又把公共巨災保險的保費從3800萬元增加到5700萬元,保額增加到1億元,把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恐怖襲擊等風險事件也納入巨災保險保障範圍,形成了“寧波樣本”,成為寧波保險業重大創新項目之一。

項俊波表示,保監會將在法人機構批設、創新項目試點、保險產品審批、保險資金運用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賦予寧波在保險創新方面更多的自主權。

同時,項俊波要求各保險公司總部要主動加強與寧波市政府的溝通對接,盡快研究落實創新項目。希望浙江省和寧波市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與試驗區建設配套的財政、稅收、用地、機構人才引進等各方面政策措施,並將保險試驗區建設相關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考核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10

一財點睛丨電價新政傾斜分布式 光伏龍頭更顯優勢

據英國《衛報》網站3月7日報道,2016年新增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超過76千兆瓦,遠遠高於上一年的50千兆瓦。中國和美國在這方面遙遙領先,近一半的新增產能來自中國,同時,亞洲的新增裝機容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光伏產業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朝陽性產業。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光伏大國。

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同比增長128%;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同比增長77.5%。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繼續位列全球第一。2016年全國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

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的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上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整體運行狀況良好。

我們前期分析曾指出:由於2017年光伏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全年新增裝機量創歷史新高。而新電價政策向分布式傾斜,將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分布式市場啟動。2016年底光伏標桿電價調整政策中,由於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納優點,其補貼未向下調整,分布式光伏裝機在2017年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單晶組件在裝機上更節省土地空間和EPC費用,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上優勢更為突顯。建議關註分布式光伏運營商及單晶產業鏈龍頭:林洋能源(601222.SH)、隆基股份(601012.SH)、中來股份(300393.SZ)和晶盛機電(300316.SZ)等。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81

周小川: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將給予結構性信貸政策傾斜等激勵機制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日(3月10日)召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答記者問時談到,從全球來看中國在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已經走在前列,但是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需要發揮科技力量,疏通政策制度方面障礙。

2016年全球G20峰會在中國杭州召開,在此次峰會上,發布了由中國參與制定並推動的《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

周小川表示,從普惠金融來講,G20已經闡述了若幹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全球經濟發展更多依靠新興市場,金融服務需要更多惠及大眾。“經濟複蘇的過程中不能只看老牌發達國家,同時應該將資源更多地引導到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面向弱勢群體,金融服務應更多向這方面傾斜。”周小川稱,目前中國已經在多方面開展基層金融服務,包括農村信用社、三農服務、社區金融服務、支付手段等等。

全球普遍共識認為,對於社區、邊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和移動設備。周小川表示,央行和業界會共同遵循這一服務方向,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業界,包括傳統金融行業,例如銀行業、特別是小型金融機構,對此政府和央行層面希望給予一定激勵機制。除金融機構外,科技類企業也應遵循該方向提供技術支持,逐步改變貧窮、偏遠地區和基層地區的金融服務不足現象。

目前,包括肯尼亞利用手機發展普惠金融等地區的經驗已經被關註和借鑒。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在數字普惠金融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當前更多強調在農村邊遠地區,讓廣大農民享有存款、貸款、匯款、支付、保險、查詢等基本金融服務,讓觸達邊遠地區的基本金融服務在扶貧攻堅和改革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並且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註意金融安全,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G20峰會期間,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業界談普惠金融多年,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之中,有幾個核心難題很難解決,第一,如何有效地觸達更多的用戶,覆蓋用戶的問題,覆蓋的成本能否合理且和可持續。第二,信息獲取的成本,如何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風險管理的成本。這是兩大難題,但今天可以利用數字技術以可持續的方式解決這兩個問題。

周小川同時也指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和普及尚有較大的潛力。目前,科技力量發揮不充分,仍有較多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礙,通過改革開放學習全球中普惠金融的先進經驗是黨中央國務院扶貧攻堅任務的主要內容。“在激勵政策方面,其中貨幣政策中,結構性信貸政策傾斜、扶貧再貸款也會在這個層面給與支持。”周小川說。

此前,在2016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易綱層披露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的8條內容。分別是:倡導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平衡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的創新與風險;構建恰當的數字普惠金融法律監管框架;擴展數字金融服務基礎設施;采取盡責的數字金融措施保護消費者;重視消費者數字技術知識和金融知識的普及促進數字金融服務的客戶身份識別;監測數字普惠金融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04

中國核電三強或變兩強更強 競爭天平已出現傾斜

今年3月的一份上市公司公告正在打破中國核電三強鼎力的格局。

中核科技(000777.SZ)發布公告,確認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正在籌劃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下稱“中核建”)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後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如果上述重組落定,中核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核技”)這兩大核電企業都完成了外部強強聯手,只剩中廣核一家還在單兵作戰,核電領域競爭天平已經出現了傾斜。

中核建加入還意味著一種核電開發建設一體化的模式正在成形,這可能為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掀開嶄新篇章。

三強平衡正在被打破

此前,中核、中廣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不僅擁有其他能源集團羨慕的核電運營牌照,而且核電領域各有所長、實力基本相當。

“三大集團各有優勢,很難說誰占有的優勢更加明顯”,國家核安全局一位退休官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核是中國核電領域的“老大哥”,繼承了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的衣缽。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除了主要了核工程建設板塊外,中核集團業務幾乎完全覆蓋了核工業所有的產業鏈,其所從事業務涉及核電、核燃料循環、核能技術研發與服務等。另外,中核集團控制著核電行業最稀缺的核燃料供應系統。

中廣核則在核電站運營方面占有了絕對的優勢,有著最多的在運核電站。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中廣核形成了“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循環機制。截至2017年1月底,中廣核有在運核電機組19臺,裝機容量2038萬千瓦(國內占比61%),在建核電機組9臺,裝機1136萬千瓦(國內占比47%)。甚至在“老大哥”獨享的核燃料供應領域,中廣核也在努力進入上下遊,已啟動自主化核燃料開發。

國家電投則是在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原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基礎上組建的新集團,不僅坐擁中國自主化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設計、建設、開發優勢,而且有著原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中電投的雄厚實力支持。兩家合並之後,業務領域覆蓋了常規發電和核電,不僅在五大發電集團中獨樹一幟,而且在資產量和收入額上都大幅超過中核和中廣核。

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就曾明確表示,國家電投將打造中國核電全產業鏈航母。

多位核電企業受訪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旦中核與中核建重組成功,後者的業務可能並入前者旗下的工程板塊,屆時,新的中核將形成一家同時擁有核電、核電建設、核然料等為一體的全核電產業鏈的超級巨頭,在核電領域優勢將明顯在其他兩家巨頭之上。

中核建是中國核能工程建設領域的巨無霸。在核電工程建造領域,中核建具備同時承擔40臺核電機組的建造能力,承擔著國內所有在建核電站核島部分的建造任務。中國某核電工程公司一位內部人士此前向第一財經介紹,在每一臺核電機組的建設成本中,核島造價大概占了三分之二。

此外,中核建還是中國第四代核電技術高溫堆的海外推廣責任主體,並已經先後與阿聯酋迪拜、沙特、南非等國家簽署《合作建設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諒解備忘錄》或建立合作關系。比如,今年3月16日,中國核建與沙特能源城簽署了《沙特高溫氣冷堆項目聯合可行性研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前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沙特高溫堆項目投資建設等系統解決方案。

而在國內,中國核建還在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南省、廣東省等省份開展了高溫堆項目前期工作。其中,江西瑞金核電項目已經通過了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

剩下一強如何走出下一步

這種情況下,唯一沒有實現強強聯合的中廣核可能會走什麽樣的道路?

國家核安全局一位退休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他個人認為,中廣核可以走類似國家電投的合並路徑,即通過與四大發電集團其中一個進行合並重組,走出一條核電與常規電相結合的道路。

比照國核技的重組之路,其進入國家電投之後的實力在不斷增強。根據美國《財富》雜誌發布的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國家電投以營業收入306.16億美元位列第342位,排名比2015年大幅上升61位。國家電投目前的資產總額為8661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中廣核的總資產體量則小得多,還不在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榜當中。

“我相信,核電作為清潔能源,是很有希望的,核電集團企業跟常規電集團進行合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這位退休官員向第一記者分析,“現在核電集團面臨著用電調峰和融資方面的壓力,如果能夠與常規電集團進行合並,就可以發揮核電的優越性,而且在融資等各方面都很方便。”

目前,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國電、中國華電等四大發電集團都涉及核電業務,但都沒有核電運營資質。

中國核電市場非常廣闊。按照中國核電發展規劃,到“十三五”末,全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目前,國內有35臺在運核電機組、21臺在建核電機組。其中,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居世界第一。

由於核電的經濟效率相對較高,加上目前火電受制,使得更多的發電集團都想進入核電領域。

這位退休官員分析說,中國四大發電集團也希望獲得核電運營資質,因此與中廣核等擁有核電運營資質的核電集團進行重組可以幫助它們獲得這樣的資質。

與發電集團合並之事也並非外界隨便揣測,此前中廣核就曾與一家能源巨頭集團傳過重組“緋聞”。

2016年7月21日,有媒體稱,神華集團正在尋求與中廣核進行並購,該並購將可能創建一個資產規模約2040億美元的公用事業行業巨頭。兩家集團對此均很快作出了否認。不過,業內仍然相信,如果真有兩家合並的可能,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的神華集團,與中廣核在某些方面的確有互補的空間。

有核電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分析,如果得到中廣核的幫助,神華集團將很快就能進軍核電領域;而神華集團同時也可以幫助中廣核將獲得國內鈾礦開采的資源和資質。

如果沒能實現強強重組,中廣核也在布局如何獨立發展。

雖然中廣核在核燃料方面一直受到現有競爭格局的制約,在資金方面此前也不如五大電力公司那樣充裕,但隨著中廣核旗下多家公司已實現上市,中廣核在融資方面的能力已經得到加強。

中廣核目前已擁有3家H股上市平臺和1家A股上市平臺,分別為中廣核電力(01816.HK)、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中廣核礦業(01164.HK)和中廣核技(000881.SZ)。這4家上市公司所涉領域,分別是在核電、核燃料、新能源、核技術。

在核燃料領域,中廣核一直在尋求突破。來自中廣核官方信息顯示,核燃料領域,2007年以來,按照國家“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走出去”戰略,中廣核積極開展國內和海外鈾資源勘探與開發工作。目前,經國務院批準,中廣核已獲得國家核燃料進出口專營資質。中廣核已經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進行鈾礦開發和核燃料組件研制的合作。

在核電建設領域,業內也在猜測,中廣核未來可能將通過其他途徑來培植自己核電工程建設隊伍,以避免未來可能在該領域中受到新的中核集團的牽制。

比如,中廣核已經與中國能建在核電工程建設方面進行了合作。2013年6月,中國能建成功中標了中廣核陽江核電5、6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這被認為是中國核電站核島領域的“破冰之旅”。

在第一財經接觸的一些受訪者看來,如果中核與中核建重組的影響,中廣核和國家電投都要培植自己的核電建設工程隊伍,那麽到時候競爭格局還會更為複雜,是否會出現行業分散和重複建設問題還需密切觀察。

全產業鏈模式重新現身

核電行業內觸覺敏感的人士還從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中似乎讀出了另一條信息,就是為了核電行業的發展,是否還要維持當前寡頭競爭的格局?

從原核工業部到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核電的發展一直使用大一統的模式,中核建和中核集團本來就是從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拆分出的企業。但以1994年中廣核成立為開端,為中國核電後來獲得快速發展提供助燃劑,中國核電行業才形成了今年的競爭格局。

但在核電競爭的格局下,中國國內核電技術發展技術路徑總有波折,而且對出口旗艦華龍一號的聯手推動還有待加速。

華龍一號由中核推出的ACP1000技術和中廣核推出的ACPR1000+技術融合而成,目的是為了國內核電更好的對外出口。為了使華龍一號融合工作進展更加順利,以及日後更好的推進華龍一號的出口,2016年3月17日,由中核與中廣核共同註資組建的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龍國際”)正式揭牌成立。

華龍國際公布的《華龍國際參加第十四屆國際核工展成現場亮點》消息稱,自華龍國際成立以來,公司各項組建及技術融合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進展。有了實體依托後,華龍一號技術融合正在提速。在項目進展上,國內方面,寧德5、6號機組“路條”明確采用華龍一號技術方案,福建漳州、海南二期等夜遊意向按照采用華龍技術來開展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國際市場方面,從現場沙盤可以直觀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和拉美地區多個國家成為潛在市場。

在中國出口龍頭的高鐵領域,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合並已經展現了對外出口的新路徑。如果中核與中核建重組所代表的是未來核電全產業鏈大一統發展的模式,這將讓中國核電發展探索新的道路,而原有核電企業的競爭格局將再次變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