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直送餐桌 吃出本土鮮味
1 :
GS(14)@2015-02-23 15:03:05
■香港少數實踐farm-to-table的餐廳老闆Todd,常到馮明康的「小狗阿康有機農場」入貨,特別鍾情剛從泥土裏拔出的新鮮蔬菜。
在香港要實踐由農場直送餐桌(farm-to-table)的概念,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偏偏三年前有一間美式意大利餐廳的店主,走遍新界的農場,發現我們的香港原來並非只是石屎森林,只需一個多小時車程,就有地道的好菜田、靚豬場。於是,這店主決定開一間奉行從頭到尾、堅持吃所謂「在地」蔬菜的餐廳,三年來高朋滿座。只是,用farm的概念卻開在商廈內,感覺實在格格不入。於是把心一橫,關門大吉。直至遇上這一個能趟開玻璃窗、可以呼吸大街小巷空氣和左鄰右里打交道的新地舖,Linguini Fini才終於重見光明。記者:黃依情、李莉攝影:伍慶泉
我們香港人可能就是習慣了逆來順受,所以才對吃的要求也變成連要求也沒有。但來自新奧爾良的Todd Darling和拍檔兼大廚意籍美國人Vinny Lauria卻很有堅持,認為只有本土種本地養的食材才能將營養和味道完整地展現人前。所以餐廳雖然換了新地點,信念卻沒有半點偏差:盡量以本地農作物炮製美式意大利菜。這天,跟Todd走進他常常幫襯的農場,我就知道自己一直錯過香港的正菜。「乜蘿蔔可以生食㗎咩?」這問題出自我,對一個不折不扣、好日也不會踏足農場的典型城市人來說,真的很新奇,更何況它是一條剛從田裏拔出,只是輕輕撥走沾在外皮上的泥、沖沖水的蘿蔔呢!「有機菜寶貴嘅地方就係可以好安全咁生食,特別係呢款有機紫蘿蔔,特別甜,外面係紫色,但咬開入面係橙色㗎,你試吓先啦……」說罷,戴着草帽、架起墨鏡,一身傳統農夫造型的「小狗阿康有機農場」主人馮明康(Thomas),便將洗乾淨的紫蘿蔔分給Todd和我。只是「嗦、嗦」幾聲,Todd已經把蘿蔔全吃掉。的而且確,生的紫蘿蔔爽口且帶幾分清甜,是來自天然的味道。Thomas解釋說,他之所以種植紫蘿蔔,全因不同顏色的蘿蔔所含的營養價值也不同,如紫蘿蔔比起橙蘿蔔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合物花青素(Anthocyanins),有助降低膽固醇及患癌機會,是健康的食材。
本地農夫 辛苦也是甜
十多年前,Thomas原是港聞版記者,後因工作關係認識漁護署人員及他們所舉辦的「復耕計劃」,令閒時愛當假日農夫的他,也決定放棄那份不定時的工作,開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夫生活。他並非居於農場附近,所以每朝天未亮,便會駕車來到元朗逢吉鄉這塊六斗半(約47,200平方呎)大的農地,親自落田打理農作物,除除草、施施肥,看看它們的生長狀況,少一點耐性也不行。雖說辛勞,但他訴苦時嘴角總帶着一絲微笑,農場也打理得井井有條。或許他的快樂就是源於這片土地、源於這自在的生活、源於這大自然帶給他的新鮮寶貝。「每次嚟入貨,都唔使食lunch,因為Thomas一定會畀你食到飽飽。」Todd所言沒半點誇張,他六、七年前開始向Thomas不定期入貨,只要餐廳欠缺些甚麼蔬果,他總會第一時間來找Thomas。「
韓國狗肉農場獲救64汪星人靜待一個家
1 :
GS(14)@2016-03-09 16:25:05美國三藩市愛護動物協會(SF SPCA)上月與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s, HSI)從南韓一個狗肉農場,成功救出包括金毛尋回犬在內的64隻狗,並將他們運回灣區。目前有18隻狗正在三藩市收容中心接受治療和訓練,部份復原的「汪星人」已被領養,惟大多數仍在觀察。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動物協會代表馬洛尼(Krista Maloney)指出,南韓人吃狗肉的習慣已逐漸消失,年輕一輩對吃狗肉的接受程度較低,故不少狗肉農場的主人已想辦法轉型。國際人道協會和同意轉型的場主合作,除幫助他們轉型從事農耕項目,也幫農場內的狗狗找合適的家。去年起,已經是他們第三次從狗肉農場救出狗隻。馬洛尼說,「很多狗兒剛到的時候都很害怕,所以都縮在角落」。她又指不少狗隻從未與人交流,故需要時間跟愛,讓他們接近人。馬洛尼又透露,狗兒在農場內多數被關在狹窄的鐵籠裏,活動空間不足,甚至營養不良:「有些狗狗一輩子沒有踏在草地上,或者在床上睡過。」狗肉農場為了讓狗肉更美味,會在屠宰前以高壓電電擊或毆打狗者,使牠們因驚嚇而分泌腎上激素。並在牠們未死亡前,割喉式放血或毆打、吊死。她表示,協助狗隻的工作人員們會帶牠們熟悉環境,再慢慢與人接觸,讓他們不再害怕陌生環境。被救回的汪星人可以無限期入住愛協,不會有安樂死,但愛協還是希望狗隻能趕快找到愛護他們的人和溫暖的家。市民若想領養這些從南韓被救出的狗,只需透過一般領養程序,和輔導人員確認各項資格及注意事項。但馬洛尼強調,這些汪星人比其他狗隻更害羞,需要主人花更多心力來照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9/19522383
【網絡垃圾】防範內容農場三件事 到第三件時我無言了
1 :
GS(14)@2016-10-24 06:12:49阿仁形容靠偷文或作假新聞在內容農場貼文賺到的是污糟錢。
「Teepr趣味新聞、BuzzHand、大榴槤、apple01、bomb01、share001......這些都是經常中伏,比較多人分享的content farm。」以上名字經常都在facebook上出現,轉載的朋友不少,「以我所知規模較大的content farm都不在香港,多來自台灣和大陸」,阿仁(化名)年前和朋友一起在facebook開了一個《抵制內容農場》的專頁,「身邊不少朋友也有follow內容農場網頁,其實這些網頁的內容都是冇內容的內容,在網上是種污染,我會勸籲他們不要再轉載。」專頁不時張貼內容農場的流料和相關新聞,讓網友警剔。
2014年,內容農場在台灣突然冒起,部份網頁不到一年時間已打入台灣100大網站之列,BuzzHand更自稱是華語地區最大的內容分享平台,每日海量的的內容在fb洗版。內容農場的出現連帶興起一種叫「網賺」的風氣,即透過在網站貼文賺錢的方法。網上流傳,在其中一個內容農場「大榴槤」貼文,每得到1000個點擊就可賺4美元,更設有層壓式獎勵制度,會員招到的下線會員所得的獎金之中,可抽到20%的分成,亦據稱是目前最好賺的內容農場。這種風氣漸漸由台灣吹到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影響無遠弗屆,抄文、偷圖、假新聞經常出現,不少苦主網上出post聲討和抵制,但facebook上垃圾新聞仍然不絕。
留意內容來源
「我覺得最重要是三件事,睇source做人,睇source做人,睇source做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阿仁說要分辨內容農場內容一點也不難,只要在fb貼文圖左下角看看內容來源網址就可,諸如orange01、高登乜乜乜明顯都是來自內容農場。由於內容農場沒有自己的編採部門,全靠用戶生產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沒有嚴格審查用戶內容來源,所以網頁只會充斥抄襲剽竊或假內容,根本不會有任何閱讀價值。
令人震驚兼賣關子的標題
標題根本已可分辨內容是否來自內容農場。由於普遍內容農場的內容都相當空洞,要賺取點擊惟有靠標題,而這些標題都相當格式化,幾乎可以不經思考就可組合而成,網上有人就試過製作一個「標題產生器」,拉一下控制桿就組合成諸如:「整整流傳兩世紀嘖嘖稱奇的絕妙發明,這真的讓我看不下去了......」「讓專家跌破眼鏡星座小秘密,真是太天才了!」「這是我聽過最奇怪的讓全球男性陷入瘋狂的影片,你一定要看到最後!」「3分鐘內看完這醫師養生法,是女人一定要看!」是些令人好奇想去看但言之無物的標題。縱觀內容農場的各種標題,可以歸納其標題有幾種特徵:1)用上傻眼了、無語了、驚呆了之類的文字製造懸念2)隱藏結局賣關子式挑起好奇心3)用力推介人收藏和分享的字眼4)利用星座、心理測驗和IQ題5)要分享或讚好才能打開內容6)煽情或利用人的同情心
安裝過濾plug-in
由於內容農場產生的大量垃圾內容充斥網上,嚴重妨礙用戶在搜尋器搜尋有用資訊。2011年,google就向內容農場宣戰,在瀏覽器chrome寫了Personal Blocklist這個附加程序,讓用戶自行加入封鎖內容農場的名單,資料同時會傳送到google,用以改寫搜尋器的運算程式,過濾來自內容農場的內容出現在搜尋結果之中。年前,香港亦有人針對中文內容農場而在chrome寫了「封鎖內容農場」的plug-in程式,只要安裝程序,每當用戶不慎按入內容農場,便會顯示紫色畫面提示即將進入的是內容農場,相當方便。而且過濾名單持續更新,可以過濾到大部份中文內容農場網頁。不過,雖然辨別內容農場內容不難,但每遇如「綜援婦」一類能輕易煽動情緒的新聞性標題,還是容易令人未看內容先按share,如阿仁所言:「最重要還是不要以立場先行,停一停,諗一諗先。」記者:曾冠輝攝影:黃子偉、周芝瑩場地提供:樂道結他workshop
年前阿仁和朋友在fb開了「抵制內容農場」專頁,算是奈佢唔何之下的小小抵制行動。
網上廣泛流傳在大榴槤網的「網賺」方法。
「封鎖內容農場」plug-in由香港人所寫,是目前相當有效攔截內容農場的程式。
台灣blogger于為暢一直非議內容農場的種種惡行,更透過觀察寫了「標題生產器」,隨手拉下控制桿就能組合成一條典型內容農場標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4/19810114
【網絡垃圾】流料扮新聞 令十三億人震驚的農場是怎樣煉成的
1 :
GS(14)@2016-10-24 06:13:11Jansen Lu撰寫科技網誌逾十年,加上從事網上市場推廣工作,眼見內容農場隨網上社交媒體發展而催生。
今年8月先傳出759蝕了七千萬要全線倒閉,再爆出余文樂戀上阮小儀,到最近網上瘋傳的「四人家庭綜援戶月入2.2萬」,無不是令人震驚、憤怒,來不及看內文只看標題也急不及待要轉載的「新聞」,其實全是來自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的流料。
Content farm一詞的來源無從考究,有說早在2006年經已出現,來自網站ReadWriteWeb的一篇文章,主要形容某些透過每日製造大量內容來創造網上流量以搶佔搜尋器上較有優勢的「搜尋結果優先次序」,吸引客戶落廣告的網頁。AOL、Demand Media都被視為是content farm,後者更是全球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例子,早在2006年在美國創辦,2011年初在納斯達克上市,首天股價已直上每股125美元高位,今天,股價不到6美元。「基本來說他們是扮作一個傳媒,不論質素希望聚集很多內容,很多例如綜援甚麼、九十後上樓如何、乜乜明星拍拖之類的新聞題目,目的主要是賺廣告。」Jansen是資深的科技blogger,寫網誌逾十年,亦從事網上市場劃,對網絡發展有一定了解,「我所知content farm有兩種玩法,最基本是找一班人不斷寫或抄襲不同網站或傳媒集合成大量的內容;另一個玩法則是付錢給用戶,像用戶自發生成內容一樣,按每條內容的點擊率分成,玩法有點像早前爆紅的手機直播程式17,因為有錢收,衍生出越來越多較踩界的內容。」content farm的內容五花八門,除了新聞題目,科技、健康等生活化題材都是常見的內容。外國較有規模的content farm每天可以有近千條新內容,寫手主要是freelance writer,按量收費,每條內容價錢可低至5美元,寫手為求每天可以交十篇八篇內容,惟有東抄西抄湊合成內容交貨。這種工作,在外國尤其吸引在家帶小孩的家庭主婦。那些「震驚十三億人」、「當我看到最後真的驚呆了」、「沒想到結果會是」式的誇大和利用網民好奇心的標題方式,是content farm的利器,Jansen認為標題的效果,在近年更顯著,「content farm內容以往主要在留言版或新聞群組流傳,這幾年在社交網絡特別是facebook急速普及下催生得更快,用戶都有個取態是未知內容孰真孰假,但求先share,結果內容在短時間不斷轉載,像雪球越滾越大。」content farm內容數量龐大,網上流量高,在搜尋網頁上已有一定優勢,再加上社交媒體推波助瀾,假報道或山寨內容往往比原作得到更高的點擊率。不過近年已越來越多人認清content farm的真面目,亦成為一個相當負面的標籤,還會有人想在content farm內落廣告嗎?「他們很多時會用如Google AdSense這一類來賺廣告,它的方法是聚集大群小型網站來吸引廣告商,廣告商可能也不知道廣告最後會在甚麼網站出現。」
content farm繼續有錢賺,網上繼續充斥垃圾資訊,我們繼續每日接收沒營養甚至是假的內容,但歸根究柢,有份養大內容農場的可能是在fb輕易按like或share的每位。記者:曾冠輝攝影:黃子偉、周芝瑩場地提供:樂道結他workshop
「新移民」、「綜援」這些都是容易挑起香港人情緒的詞語,令人只看標誌未看內容已急急share。
娛樂八卦新聞也是內容農場喜歡炒作的內容。
Demand Media是最成功的內容農場,網站上市後不斷試圖洗底,改形式、改介面試圖抹去內容農場的形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4/19810108
日農場爆禽流感殺33萬雞鴨
1 :
GS(14)@2016-12-01 00:01:26日本新潟及青森兩縣的家禽養殖場爆發H5高致病型禽流感,當局昨晨起銷毀兩間受影響農場的活禽。日本政府昨日舉行內閣會議商討對策。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會後指,新潟縣關川村養雞場及青森市四戶橋一農場,分別有約40隻雞和10隻食用鴨相繼死亡,經禽流感病毒測試後,部份樣本對H5禽流感型病毒呈陽性反應。新潟縣政府昨晨起銷毀川村養雞場全數32萬隻活雞,預計周五完成;青森縣政府則於昨凌晨起撲殺當地受影響農場的16,500隻鴨子,預計今日可完成埋葬。當局同時對雞場、通往養雞場的道路,以及途經道路的車輛進行消毒,並將雞場方圓十公里範圍列為禁運區,範圍內的雞場不得輸出禽類及蛋類食品。青森縣亦有類似措施。日本放送協會/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30/19849889
曾於狗肉農場共患難西摩犬催淚重逢
1 :
GS(14)@2017-01-05 08:01:02南韓一對薩摩耶犬自幼在狗肉農場長大,去年獲愛護動物組織Jindo Love救出,分別由兩個美國家庭收養。這對好朋友最近重逢,他鄉遇故知,份外興奮。「Kenji」由波士頓一個家庭收養,女主人戈爾茨坦(Lindsay Goldstein)大讚「Kenji」文靜,但發現他與其他狗合不來。戈爾茨坦知道「Kenji」有個青梅竹馬的好朋友「Sophia」,亦在美國被收養,決定尋找她。幾個月後,「Kenji」和「Sophia」重逢,「Kenji」一反常態,與「Sophia」糖黐豆般「攬頭攬頸」,顯然記得她就是曾經共患難的「Sophia」。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3/19885143
意國血腥Parma Ham 地獄農場豬仔互咬相殘
1 :
GS(14)@2017-01-26 07:43:56意大利巴馬火腿(Parma ham)非常出名,售價高昂,但有動物組織揭發,供應豬隻製作巴馬火腿的意大利養豬場以極不人道方法養豬,豬欄衞生環境惡劣,幾乎每隻都受傷或生病而且遭到虐打,有組織成員形容養豬場形同地獄。意大利保護動物組織「Essere Animali」在意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 Romagna)一個養豬場安裝隱閉攝錄機,監察豬場情況長達6個月,他們發現這個養豬場有6座建築物飼養了6,000隻豬。豬隻不見天日地擠在狹窄擠迫的豬欄內,地上身上佈滿排洩物,由於空間太少,牠們走動時會互相踐踏,較弱的豬就被踏在蹄下;牠們多數都受傷或生病,有豬隻因為無法取得食物,甚至吃同類,一些豬只剩半隻耳朵,也有一些豬尾巴被咬去。片段中一隻瘦弱的豬在走廊上被農場工人猛推,亦有工人趕豬去屠宰時揮動木棍虐打和踢牠們。負責調查的動物組織成員安德烈亞(Andrea)形容豬場如煉獄,他說:「幾乎所有豬隻都是骯髒和受傷的,大部份都是耳朵和尾部(受傷),另一些豬進食時感到被壓迫和沮喪,有些豬快要死了,不能活動,發出脆弱的聲音。」雖然監控生產巴馬火腿的財團強調只是個別事件,但當局已對豬場展開刑事調查,警方在涉事豬場內發現約550隻豬被不人道對待,滿身糞便及受傷,「牠們明顯生病、十分痛苦」。當局已控告豬場虐待動物,罰款6,200歐元(5.1萬港元)。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4/19907197
【飲食籽】南生圍農場試做雞屎藤 黃皮醬醃烏頭帶果香
1 :
GS(14)@2017-04-17 07:21:00老闆兒子文駿業(阿業)負責舉辦工作坊。
【飲食籽:邊走邊吃】說起雞屎藤,腦海立即浮現一粒粒的黑色物體。敬輝農場老闆文渭權(文生)兒子、主力開設工作坊的文駿業(阿業)隨手於農場一角,採下數棵雞屎藤,看過阿業示範製作雞屎藤後,我對於雞屎藤的認識,不再只是黑色及顆粒狀了,也不一定是老婆婆的「產物」。
等待雞屎藤蒸熟期間,文生為我們做一道醃烏頭,「劏好魚後,把魚放在鋪了一塊蕉葉的碟上,魚肚塗黃皮醬醃製。」他指黃皮醬的份量多寡不拘,魚身鋪上鹽,「小心鹽不要掉進魚肚,否則就會很鹹了。」烏頭大概醃15分鐘,再燒近20分鐘即成。黃皮醬配上嫩滑魚肉,入口酸咪咪帶果香,還嚼到果皮屑,挺有咬口。文生指出,黃皮樹每年夏天才有收成,現在吃的是上年的果皮。
敬輝農場老闆文渭權(文生)
雞屎藤入口煙煙韌韌,有回甘味。
材料有先磨成粉的雞屎藤、沾米粉、糯米粉、蔗糖和水。
鹽燒黃皮醬烏頭肉嫩帶果香。時價
傳統客家小吃手作坊開課人數:12人人數上限:30人(暫只接受團體報名)收費:每位$45
敬輝農場元朗南生圍路1號A舖
記者:湯珮然攝影:劉永發編輯:謝慧珊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7/19990289
水蜜桃都要用M巾?強國黑心農場超嘔心
1 :
GS(14)@2017-07-09 03:54:59江蘇南通市王女士,日前和朋友跟團到泰州溱湖濕地遊玩,順道參觀了旁邊的水蜜桃種植基地。水蜜桃又大又甜,王女士買了一箱帶回家。誰知當她拆箱的時候,卻發現箱子的墊紙竟是帶有血迹的衞生巾,讓她感到既吃驚又惡心。王女士說,和她同行的朋友,分別南通、上海、徐州,接近100個人。他們當時吃的水蜜桃,確實不錯,又大又甜,100元人民幣一箱24個。水蜜桃買回家後,王女士便把桃子拿出來放入雪櫃,就在她準備把裝桃子的發泡膠箱扔掉時,裏面掉出來幾塊衞生巾。她再用手扒一下,感到相當惡心。桃子已經放進雪櫃,現在雪櫃都要清洗消毒。水蜜桃是吃的,那些衞生巾上面還帶有血迹,而整個箱子墊的都是衛生巾,有還有些被撕碎。王女士說,商家這樣實在太坑人,太黑心了。她提醒廣大遊客,不要再上當。看看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7/20082078
【備年手冊】農場炭火有機蘿蔔糕 即摘即蒸零防腐劑
1 :
GS(14)@2018-01-28 18:25:17歐羅有機農場農夫黃如榮,今年準備自製蘿蔔糕發售,暫底100底。
「歐羅有機農場」農夫黃如榮說:「過年前,有些人會來摘蘿蔔回家做糕,有些會趁我們有蘿蔔糕烹飪班時,來農場一齊學。」他在七年前開辦這農場,種植各種有機蔬菜,認為有機蘿蔔養份多,寧舍好味道。
以往黃如榮只會開班教授做蘿蔔糕,不過今個農曆年,他準備做少量有機蘿蔔糕發售,暫定100底。因為沒添加防腐劑,買回家後要立即放雪櫃,一般可存放七至十日。他分享揀選白蘿蔔的小貼士,原來白蘿蔔分為「早水」及「遲水」兩種,「早水」是天氣熱時種,兩個多月便收成,可連葉食;而種「遲水」蘿蔔則需時三個月,香味較濃,「如果想揀些較甜及多汁、口感較佳的蘿蔔,要揀外形均勻些的,頭及尾部份不要太畸形,外表要有光澤,不要皺皮。
白蘿蔔要選外表有光澤,不皺皮,頭及尾部不要太畸形,才會較甜及多汁。
白蘿蔔分為「早水」及「遲水」兩種,遲水多用來做蘿蔔糕。
蘿蔔糕的材料很簡單,除白蘿蔔外,還有蝦米、臘腸、粘米粉、粟粉及冰糖。
拿上手已經是軟身的,那些通常是放久了,或蘿蔔已是老身,會有渣的,有時還不夠甜。」他更提醒,外表有些暗及黑的,可能是黑心蘿蔔。
除刨絲外,白蘿蔔還切成小粒,增強蘿蔔糕口感。
蘿蔔糕用炭火蒸約一小時,甚有原始風味。
歐羅有機農場元朗八鄉大江埔村記者︰黃依情攝影︰劉永發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7/202868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