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國脫歐這件事,索羅斯又說對了,並且還賺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24/1016114.html

一言不合,英國真的“脫”了。英國民眾高興了,全球市場卻撲街了。對於這個結果,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和大佬的心情可能也是相當崩潰的。

Qq__20160624170254.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靜林

一言不合,英國真的“脫”了。今天英國公投結果出爐,脫歐陣營以51.9%的票數占比領先,英國將脫離歐盟。說好的調查顯示留歐情緒攀升呢?英國民眾高興了,全球市場卻撲街了。對於這個結果,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和大佬的心情可能也是相當崩潰的。

24年前狙擊英鎊的索羅斯近來也頻頻高調發聲,可惜也未能阻擋英國脫歐的腳步。據傳索羅斯又開始重回市場,可惜並沒有公開信息顯示他是如何操作的。不過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註意到,就算最終結果如此出乎預料,索羅斯可能也做好了準備,因為他早就選擇了最避險的投資——黃金。

索羅斯:退歐將使英鎊貶值15%至20%

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發現,就在本周二,著名金融大鱷索羅斯在英國《衛報》發表署名文章,警告英國公民慎重考慮他們的選擇。並預測如果脫歐成功,英鎊將貶值15%至20%,對普通英國家庭的收入而言,也將造成一年3000英鎊至5000英鎊的損失。

索羅斯列出了三個理由:第一,英格蘭銀行已無法繼續降息(來對沖匯率波動風險);第二,英國政府面臨巨大經常賬戶赤字,不太可能帶來新的資金流入;第三,英國脫歐將帶來貿易的不確定性,這樣一來即使貶值也無法刺激出口。

“我希望英國國民們能在脫歐公投最終落槌前意識到他們即將面臨的後果,而不是在那之後,”索羅斯在文中提到,“如果公投以脫歐結局,就將給本周帶來一個黑色星期五的結尾,普通民眾也將面臨嚴峻的後果。”

很不幸地,從今天匯率表現來看,這個在1992年成功“狙擊”英鎊的大鱷可能又要說對了。彭博社報道,在公投計票統計過程中,英鎊兌美元一度跌至1.3229,跌幅達11%,創下1985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至北京時間下午17:35,英鎊對美元已回升至1.3881,跌幅縮小至6.69%。

6月24日英鎊、日元、黃金與標普500期指走勢

不少機構也表達了對英國退歐的擔憂。彭博社報道,摩根大通與匯豐銀行均認為退歐會致使上千就業機會從倫敦流失。標普全球則表示可能會降低英國的AAA信用評級。

瑞銀亞太地區私人銀行首席投資官John Woods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表示,”(退歐)正促使英國市場流動性出現短缺,作為應對,全球央行可能采取進一步的貨幣寬松政策。“

索羅斯重新上陣 布局黃金大賺

《華爾街日報》6月8日報道,早在去年1月已宣布退休的索羅斯又重新回到金融市場並親自上陣。近年索羅斯已經很少過問公司的具體交易,但從今年初開始似乎情況出現了一些轉變。索羅斯待在辦公室指導交易的時間越來越多,並且與公司高層的聯系也越來越頻繁。知情人士透露,索羅斯還指導了一系列做空相關的交易。

與大多數機構一樣,6月初,索羅斯對英國退歐還持有較為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前段時間英鎊的強勢標誌著英國退歐的可能性正在減小。“隨著公投臨近,選擇留在歐盟的人可能越來越多。市場不一定總是對的,這一回,我願意和它站在一邊。”索羅斯稱。

對比本周二索羅斯發表在《衛報》的文章,或許他意識到短短的幾周時間局勢可能出現了變化。

對於索羅斯近期具體進行了哪些交易,目前國外還沒有相關報道。並且從他的之前言論來看,他對英國公投的結果似乎也是始料未及。盡管如此,至少在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上索羅斯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就是黃金。

今天全球市場的表現,除了英鎊大跌、日元大漲之外,最搶眼的就是黃金了。隨著避險情緒攀升,今日國際現貨黃金一度攀升至1358.54美元/盎司,漲幅高達8.1%,創下2014年以來最高。六月以來,黃金上漲已超過10%。

去年7月至今黃金走勢

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在今年5月中旬就曾報道過,面對大量不確定因素,索羅斯今年初就開始大力布局黃金。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顯示,一季度索羅斯基金買入了105萬份全球最大的黃金ETF SPDR Gold Trust 看多合約,價值約1.23億美元。此外還買入了1914.19萬股巴里克黃金公司股票,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商。按照一季度末的股價,索羅斯基金持有的巴里克黃金公司股票市值高達2.64億美元,成為該公司第8大機構持有人。巴里克黃金公司也成為該基金目前持倉最多的美股,占比達到1.7%。

至少在黃金的投資上索羅斯今年已賺得盆滿缽滿。今年以來巴里克黃金公司股價已上漲162%,SPDR Gold Trust ETF 也上漲了18.43%。

SPDR Gold Shares(GLD)今年以來走勢

此外華爾街多家對沖基金都在一季度末大筆增持了黃金。如被稱作投行奇才的前高盛合夥人Eric Mindich旗下對沖基金Eton Park Capital Management同樣在一季度新進買入了359萬份黃金ETF份額,市值約4.22億美元。包括索羅斯前首席策略師、身家上億的著名投資人Stan Druckenmiller與對沖基金大佬PaulSinger等先前也紛紛表示看多黃金並增加了配置。

火山財富紮根於全國最大原創投資理財資訊發源地——《每日經濟新聞》,由多位征戰股市一線的資深財經記者全心全力打造。

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註“火山財富”。

  • 每日經濟新聞
  • 吳永久
  • 每經記者 趙靜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56

靠搞活動賺了200萬

與出版社及iM合作一連兩場的分享會圓滿結束了,這算是向出版社「找數」了,括著「找數」二字,因為其實出版社沒有要求過止凡要搞多少場,只是一開始就應承了搞這兩場,而我就總喜歡拍著其他人一起玩。第一場拍著鐘兄於6月完成,而第二場的場地早已經book了,但久久未能找到好拍檔,曾找過財叔、巴黎兄、Starman兄、市場兄,可惜他們都有不同原因而未能參與,於是出版社只好改期,再找找財叔,終於成事,讓我成功「找數」。




財叔表示曾聲明過不會再參與分享會的,除非有特別原因,他才會出席。財叔向出版社開出條件,是他的著作須於分享會前能成功出版,他就有興趣參與新書「處女作」的分享會。因為這個條件,在非常短的時間,出版社令這事情發生了。

兩場分享會圓滿結束之後,短期內也未必再參與分享會了,好像財叔所言,除非有很棒的原因吧。因我不想把分享會做得跟課程一樣,又或者跟坊間的財演更新市場動向似的,我希望每個分享會都是特別的、難得的、有實質意義的,好讓大家都更珍惜每次見面機會。

在此談談分享會一些有趣情節,記得星期五當晚先由財叔分享,之後來到我的部份,我先問問有誰常看小弟的blog,因我總喜歡做少少民意調查,再調節我說話的內容。我發現竟然有9成人舉手示意有常來看blog,這令我有點意外,因為這兩次講座我也沒有刻意在blog內宣傳,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說,我預期參與者多是因為iM的宣傳或者是為財叔而來,原來也有這麼大比例是有看這裡文章的。

每次搞這些分享會(商場演說的除外),指的是要付一點錢坐定定地參與的分享會,氣氛都很好,每位參與者的眼神都十分專注,我可以看出每一位都一面聽一面在思考,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們的確在用心聽。例如當財叔說一些年份、以多少金額、買入什麼單位、租金多少時,我觀察到不少人都眼球在動、有的唸唸有詞、有的眉頭輕皺,證明他們都在把資料讀進腦內。氣氛好之餘,問答環節又沒有出現「冧把」黨,與坊間打電話問「冧把」一族實在不同層次。

跟昔日的分享會一樣,最好玩的是發問環節。題外話,原來財叔不會再獨立回答讀者問題,他只會作出公開回應,因為他認為彼此互不相識,為何要跟提問者作「私人補習」呢?但如果公開回應的話,透過對答可把理念宣揚到更多人,這對他來說意義則不一樣。當然,在分享會上回應問題是一個好的理念分享機會,財叔自然有問必答。

在發問環節中,有一個提問令我很有印象,發問者希望財叔與我分享一下對未來10年的利率走勢。財叔直指自己不是經濟學家,而我也重申不懂預測未來,尤其影響利率的因素實在太多,有些是國與國之間的角力、政治、陰謀,用理性分析出來的結果參考價值十分有限,何況還要說上十年之久。

我們都不能預測未來,可以做的是準備未來,準備面對不同的結果。這一點,財叔與我的觀察都頗相似,財叔都反問為何發問者有這提問,原來發問者本身有樓按,想知道未來利率走勢。而我倆立即建議不要把收入與支出計算得太盡,應對世界環境的變化,沒有太多「水位」很容易出事。

我則用了「薄」這個形容詞,又舉了759阿信屋的例子,毛利率只有不足2個百分點,毛利太「薄」的話,人工、匯率、租金等任何數字變動一下,立即由盈轉虧了。營運公司與個人財務一樣,不要處理得太「薄」,預多點「水位」,到大跌市時自然有買貨的能力。

最後,主持人希望我們每人說幾句總結,這是突然加插的環節,所以我倆都沒有準備好。充滿街頭智慧的財叔面對這個情況當然有很好的「執生」(應變)能力,第一時間請我先講,因為他可有多點時間組織,哈哈。

我與財叔都談談寫文章多年的感想,在開始寫iM之後,在iM fb page看見不少負面批評聲音,其實這都見怪不怪了。除此之外,財叔提到一個秘密,原來他曾收到有私訊,寫了一篇長文「插」他,這一點我也不知情。

該讀者指他們背後是一班與地產發展商有關係的人士,他們都會看iM,主要是看分析及有用資訊,並不是看財叔所寫的「廢文」,指他的文章是一些只會「在門外盤旋多時也不入門口」的文章,希望財叔不要再寫。

財叔沒有特別理會,而寫與不寫從來都只是隨心而為,但他透露,在年初與iM飯聚時,的確想過不再寫,而當晚飯局我也在場,他的確有提出過不再寫iM,當然在場的記者編輯們都以為他在說笑而已。財叔指他意料不到iM在當晚提及一些統計數字,原來這個專欄也有排名,令他感到有信心可以影響更多人,於是才決定繼續寫下去。

財叔指近年搞分享會講座未必是收費的,好像有一次講座他是收取參與者每人30張明哥飯卷,他從來所有有關寫blog、講座、分享會等的收入,都會拿來做慈善活動。

另一個財叔沒有提過的秘密,是他多年來寫blog與開班靠搞活動的總收入,他估計達200萬,這數字對他來說不算多,但單靠名聲與分享所得,這的確很厲害,而這筆錢都拿到慈善團體去,這些年都捐助了不少內地學校,這令他感到很有意義。

近年財叔不太活躍,但久不久仍會作點分享,其理念是作為「上了岸」的人,絕對要看看及幫幫「仍在水中」的人。他從前還未財務自由,也窮過,也捱過,所以特別清楚「仍在水中」的人的感受。他也希望這個理念可以廣傳,如果因為他的分享而成功「上了岸」,日後也要顧及「仍在水中」的人。

於這個理念之上,明哥給財叔有很大啟發,財叔在感想環節指,明哥與慈恩基金會的簡會長的生活一定比在座的分享會參與者都要差,但為幫人所付出的一定比在座的多,他這樣說不是要我們慚愧,亦不是比較,只是提醒一下,原來我們絕對有能力可以幫人,亦要多看看「仍在水中」掙扎著的人。

我十分珍惜與財叔一起的機會,飯局也好,分享會也好,他的想法真是非一般的,非常有性格,例如沒有特別就不再搞分享會、不獨立回應讀者問題、搞講座收明哥飯卷、出書全數捐贈慈恩基金會等,這些都是很特別、很有性格,目標為本,我也要多多學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19

悟出真正的“價值投資”理念,讓他7年賺了10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3/158323.shtml

悟出真正的“價值投資”理念,讓他7年賺了10倍
分享投資 分享投資

悟出真正的“價值投資”理念,讓他7年賺了10倍

我便開始思考什麽是真正的“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是簡單的算幾個估值指標,一看劃算就買,然後持有這麽簡單嗎?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分享投資(ID: fxtzvc)投稿,作者蔡聰。

這是一個勵誌的故事:分享投資管理合夥人、享投就投CEO蔡聰在7年的時間內,憑借一只股票,從“屌絲客戶”變成匯豐銀行的VIP。

正是從投資股票開始,他開始思考什麽是真正的“價值投資”,是簡單的算幾個估值指標,一看劃算就買,然後持有這麽簡單嗎?

悟出“價值投資”的真諦後, 他更發明了“小蔡盈虧平衡增長公式”,用於判斷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

如果你對投資感興趣,蔡聰以下的分享絕對不容錯過:

最近幾天,騰訊控股創了新高,我算了一下,從2009年第一批買入的股票算,我已經持有7年,成本價為85元,折成現在的股價是17元,按照今天的股價202元算,我賺了10.8倍。年化收益42%。對這個收益,相當的滿意。如果光從收益率來看,這不僅僅秒殺了90%風投機構,還居然能跑贏炒房。

2009年中歐畢業以後,我把自己所剩的積蓄以螞蟻搬家的形式搬到香港,每次存兩萬,一共存了20萬不到,孤註一擲全部買入騰訊控股。(為什麽是2萬,因為香港櫃臺超過2萬要收點鈔費。)20萬不到,在匯豐銀行是“屌絲客戶”。七年過去了,這些資產都沒有動過,自動升級為匯豐銀行的VIP客戶。

投資A股,讓我開始思考什麽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2006年我離開了工作4年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那時候中國股市很熱,全民炒股的年代,股指正在爬上其有史以來的最高點5178點。隨著這股大潮,我開始了參與二級市場的投資。其他人考證券從業員考試是為了能夠從事這個行業,而我則是少數的為了更好的理解炒股票的規則去考這個試,而且一口氣過了5門考試。

我是註冊會計師,對財務數據比較敏感,財務出身的人都天生比較保守,和比較理性。與許多炒股的人一樣,都崇拜股神巴菲特,也認同其“價值投資的理念”。

可惜,我把價值理念理解錯了。過分的註重公司的歷史經營業績,因此選出來的股票都是7倍,8倍市盈率的鋼鐵股。當然,在全民炒股的時代,選股似乎並不是很重要,買啥股都盈利。但,潮水退出去,結果可想而知。我很幸運我在A股的投資全身而退,沒有成為“韭蔡”。

隨後,我便開始思考什麽是真正的“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是簡單的算幾個估值指標,一看劃算就買,然後持有這麽簡單嗎?不然,價值投資是不能脫離成長性的判斷的,否則很容易就陷入了“價值陷阱”,因為沒有成長性的企業,一般都很便宜。沒有成長性的企業很難說是一個好企業。

我發明了一個公式用於判斷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

2009年投資騰訊控股就是基於我思考的“價值投資”的邏輯,從現在的結果看來,我更加堅定“價值投資”理念。2009年,孤註一擲投資騰訊是什麽情況?

我1998年大學一年級開始使用QQ。2002年開始工作,我周圍的同事都不使用QQ,因為都認為QQ太Low,太屌絲了,他們認為使用QQ影響自己的“逼格”。我們都使用MSN,當時QQ在中國最大對手。MSN流行了好多年。直到2008年,我和我周圍很多朋友又回歸到QQ。因為MSN用戶體驗和功能之強大實在無法跟QQ相比。MSN逐漸開始失去用戶。

我還發現,絕大多數的小學,中學生都使用QQ在網上通信;企業用QQ做在線客服。騰訊在社交領域有望形成寡頭壟斷。在中國,壟斷的企業很多,例如電信領域,然而這些壟斷都受到價格管制,沒有定價權。而且絕大多數是國企。在壟斷的領域中,騰訊是少數的有定價權的民營企業!

再看其過去幾年的盈利性,當時騰訊的市盈率只有30倍,但是過去幾年都保持了70%,80%的高速增長。國際上對業績不增長的股票的市盈率一般是15。國際定價水平,這就是合理估值:P=V的水平。騰訊當時的估值高於15倍,市場預期騰訊的未來一定會成長,這是一個定性的判斷,那定量的判斷,究竟30倍市盈率“透支”了怎樣的成長呢?

為此,我發明了一個公式,美其名曰:“小蔡盈虧平衡增長公式”。這個公式的用處,就在於判斷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其表示公司只要能夠保持多少的增長率,多少年,其估價才相當於購買了15倍市盈率無增長的公司。換句話說,目前的市盈率已經透支了多少未來的增長?因此,只要能判斷企業未來的增長優於這個預期,那麽企業就是低估的。如果不如這個增長企業就是高估的。

這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如下:

(該部分比較燒腦,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建議略過推導過程。)

我們以2009年我購入騰訊控股時的股價為例, 當時PE=30,年增長率為70%。這樣的增長率需要保持多久才能支撐到這樣額估價?我們列出以下方程:

Pn/En = 15 = 1/r ……公式1

Pn為未來的每股價格,En為未來的每股盈利。未來公司不增長的情況下的合理估值水平Pn / En = 15倍市盈率,根據公式1算出我們要求的合理回報率r=6.67%

P0 /E0 = 30 投資時的市盈率 ……公式2

從公式1得到 Pn = 15* En;……公式3

而En = E0 * (1+g)^n ……公式4

g我指每年的盈利,n為達到合理市盈率的年份;

將公式4代入公式3:

Pn = 15 * (E0 * (1+g)^n) ……公式5

P0應該Pn的現值,而折現率應該就是r,投資人要求的合理回報率。以下是折現公式。

P0 = Pn / (1+r)^n ……公式6  

把公式5代入公式6,得到

P0 = 15 * (E0 * (1+g)^n) / (1+r)^n…… 公式7

從公式7推導出:

P0/ E0  =15 *(1+g)^n / (1+r)^n  ……公式8

推出n 和 g的關系

n = log  [(P0/E0)/15,(1+g) / (1+ r)]……公式9

n 為增長年數;P0/E0 為現在的市盈率, r =1/15, g為年增長率。

這就是“小蔡盈虧平衡增長公式”,其表示,被投資公司只要能夠保持多少的增長率,多少年,其目前的估價是合理的;也可以解讀為目前的市盈率透支了未來多少的增長。又可以這樣理解:怎樣的“P/E, g, n”組合與購買了 15倍市盈率無增長的公司是等效的。

這個公式,我制成電子計算表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享投學堂”公眾號,回複“計算公式”,即可下載。

用這個公式我們輕易的就可以計算出,一系列的增長組合。下面的表格每一行代表一種增長組合。

1

這個表格第一行表示,騰訊控股當時的市盈率30倍,只要能保持1.49年70%的增長,他的估值是合理的。換句話說,30倍的市盈率透支了未來1.49年70%的增長。

以此類推,最後一行的意思是:騰訊控股當時的市盈率30倍,只要保持5.88年20%的增長,他的估值也是合理的。即,30倍市盈率透支了未來5.88年20%的增長。要判斷這個有點難度,6年時間,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周期太長了。

我們來看中間的一個增長模式,50%的增長率,只保持2年,這個對於當時連續幾年高增長的騰訊,和互聯網行業的整體增長情況,這個是大概率事件。而且2年後,也不太可能停止增長,這是非常容易判斷。既然預期的增長要比已經透支的增長好,那麽估值就是低估了。

我們也可以用公式7,反過來推算,目前公司合理的市盈率應該是多少?我預期是40%的增長至少會增長3年;而3年後,保守估計停止增長。查計算表,這時合理的市盈率是34倍,比起當時的30倍的市盈率還有4倍的盈利空間。值得投資。

2

價值投資的思維:不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

價值投資首先確保被投企業的P0 < V ,即投資的價格小於企業的價值。投進去這一刻企業的價格是低估的,投進去的企業都有一定的安全邊際,而上行則不封頂 ,讓收益去“飛”。價值投資者會根據過去5年的歷史業績和成長路徑來估計未來的兩三年;而不會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根據過去的2年來預測未來5年或者更遙遠的未來。預測遙遠的未來實質上是一種“賭博”,其實大部分人,甚至創業者本人都沒有這樣的能力預測遙遠的未來,投資人就更不用說了。馬化騰當初創業也想不到騰訊能有今天,他還打算把騰訊以100萬賣掉呢。

P0 < V這個安全邊際非常重要,讓投資人會有很好的持有心態,不為市場情緒的波動所影響。只要企業基本面增長符合預期,或者超過預期,我都不會虧錢。實際上,騰訊至今仍然保持著30%以上的增長,維持了7年。微信的成功,是我當時沒有預料到的。我覺得也沒有多少人能夠預料得到,包括馬化騰也預料不到。

我曾經作為財務顧問參與了某投資機構的投後管理工作,跟蹤了上百個投資案例的後續發展。我發現絕大部分的企業增長都遠不如預測。投資經理都高估了自己預測未來的能力,他們根據未來長達5年的增長來倒推一個存活只有2年不到的公司估值。很不幸都為了這設想的高增長買單了,陷入了成長的陷阱中。

堅持“價值投資”邏輯,發現該發現的金子

“小蔡盈虧平衡增長公式”也許不適用於早期項目的投資,因為這些項目沒有利潤,無市盈率,也許只有“市夢率”。而這個公式的內涵則適用於所有階段的股權投資,它詮釋了估值與未來的增長模式的關系。過高的估值,需要更大的成長性g 和成長時間n來支撐。n過長就越容易陷入“成長陷阱”,即遠不如預期的成長性。我對許多的案例進行了複盤,事實告訴我這是“大概率”事件。

價值投資者是根據過去、現狀和近期的未來尋找價值被低估的標的,而不去挑戰自己預測遙遠未來的能力。 “價值投資”的理念也許在早期投不出“京東”這樣到目前為止還在虧損的成功企業,我相信也存在其他的投資邏輯,可以發現這類型的金子。這一點都奇怪,每一種投資邏輯都會發現金子和同時也錯過金子。每一種創業成功都是與眾不同的,不可複制的。沒有一個投資邏輯能夠發現所有的金子。最重要是堅持一個你認為正確的邏輯和理念,總會讓你從沙子里發現該發現的金子。成功只會遲到,但從未缺席。 

價值投資 蔡聰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648

沾《美人魚》和《誅仙》等的光 光線傳媒前9月賺了近6億

10月12日消息,光線傳媒今日發布晚間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6億元至5.9億元,同比增長205%至222%。

公告披露,公司參與投資、發行並計入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十二部,總票房為50.98億元,其中:報告期上映了《美人魚》、《誰的青春不迷茫》、《火鍋英雄》、《大魚海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於2016年9月29日上映,確認在報告期內2天的票房收入為1.4億元)等十部影片,票房為47.38億元;2015年上映但有部分票房結轉到報告期的影片兩部,包括《尋龍訣》、《惡棍天使》,票房為3.6億元。票房分賬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公司在報告期確認了《誅仙》、《識汝不識丁》的電視劇發行收入,電視劇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光線傳媒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非經常性損益為1.43億元,其中主要是公司於2016年三季度減持部分大連天神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資收益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34

私募解讀資管備案細則:禁止突破杠桿限制 優先級不再包賺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3/1047215.html

  上周五,私募資管新規三箭齊發。記者註意到,實際上早在2016年7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為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私募資管產品備案管理要求,根據《暫行規定》相關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同意,2016年10月21日,基金業協會研究制定並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1~3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三份私募資管備案新規也是變著法子降杠桿。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邀請了旭誠資產陳贇、中興匯金王輝煌等私募人士對此進行解讀。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1號——備案核查與自律管理的解讀

資管計劃需備案後才能開戶交易推薦時應說明業績比較對象

◎每經記者 楊建

NBD:資管計劃如何進行備案?不備案的話會有何影響?

陳贇:首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要及時進行資產管理計劃備案,接受協會備案管理和風險監測,真實、準確、完整地報送備案材料,對其真實性、合規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其次,是對資產管理計劃的設立、變更、展期、終止等行為進行備案,按時提交備案材料;最後,定期報送資管計劃運行報告和風險監測報告,發生對資管計劃有重大影響事件的,還應及時向協會進行報告。最為重要的是,所有資管計劃均應在協會完成備案並取得備案證明後,方可申請為其開立證券市場交易賬戶。

NBD:基金業協會將通過何種流程對資管計劃進行審查?

陳贇:協會接受備案不等於為管理人背書,防止不法機構曲解、濫用備案證明,誘導投資者作出錯誤判斷。此外,基金業協會將通過書面審閱、問詢、約談等方式對備案材料進行審查,但基金業協會對資產管理計劃合規性存疑的,可以向中國證監會咨詢、報告,亦可以對資產管理人進行現場檢查。

深圳某中型私募:協會接受資產管理計劃備案並不能免除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按照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產品信息的法律責任。接受備案不代表協會對資產管理計劃的合規性、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做出保證和判斷。投資者應當自行識別產品投資風險並承擔投資行為可能出現的損失。

NBD:資管計劃推薦時應說明業績比較對象的條款是怎樣的?

陳贇: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可以通過業績比較基準形式向優先級投資者進行推介,但應同時說明業績比較對象、業績比較基準測算依據和測算過程等信息。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業績比較對象應當與其投資標的、投資策略直接相關。

NBD:協會對私募資管計劃的審查及其紀律處分措施是怎樣的?

陳贇:基金業協會將加強對資產管理計劃的備案審查,對於違法違規及違反自律規則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基金業協會可以視情節輕重,采取談話提醒、書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暫行備案等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移送中國證監會處理。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2號——委托第三方機構提供投資建議服務的解讀

防止變相配資 禁止私募服務非標資產

◎每經記者 楊建

NBD: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是否可以委托其資產委托人提供投資建議或下達指令?

陳贇:新規明確了產品投資建議的有權發送人,僅由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機構可為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另外,明確禁止委托人直接或間接影響管理人的投資操作,防止產品被用於變相配資。在嚴控場外配資的背景下,部分兼營配資業務的管理人假借發行產品名義設立配資資金池,根據委托人指令進行操作,此業務模式在當前監管體系下將難以繼續。明確禁止投資者直接或間接影響管理人的投資操作,防止產品成為劣後級投資者的配資工具。

NBD:私募管理人不得為投資於非標資產的資管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

陳贇:新規對投資顧問資格標準做出了細化,明確指出了第三方機構作為投資顧問需提供的資質證明文件。另外,新規規定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不得為主要投資於非標資產的資產管理計劃提供投資建議服務,對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影響較小,主要是對非標資產通道業務有一定的限制。此外,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妥善保管第三方機構出具的投資建議及相關文件,不得隱匿、偽造、篡改或者違規銷毀。

關於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範第3號——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解讀

細化結構化產品收益分配 優先級包賺時代結束了

◎每經記者 楊建

NBD:在結構化產品中,作為優先級是否需要承擔同樣的風險,能否通過結構化實現保本保收益?

陳贇:根據“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所有投資者均應當共同享有收益、承擔虧損。新規明確規定原有劣後級投資者承擔全部虧損的設計退出歷史舞臺,但規定優先級投資者與劣後級投資者可以按比例進行收益與虧損分配。如優先級投資者承擔5%的收益或虧損,劣後級投資者承擔95%的收益或虧損,優先級仍然具有較強的“類固收”屬性。

某中型私募:核心是利潤分配,即優先級也需要按照合同約定的比例承擔損失,但優先級可以約定只承擔極小比例的損失。此外,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應當根據投資標的實際產生的收益進行計提或分配,出現虧損或未實際實現投資收益的,不得計提或分配收益,這很明顯是為防止優先級提前計提利息,也防止劣後級提前兌現虧損保障優先級。

NBD:業內流行具有“安全墊”風險緩沖產品是否意味著管理人“先行賠付”?

陳贇:實際上此次新規最大的變化就是,結構化資管計劃中,資產管理人可以通過以自有資金認購的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先行承擔虧損的形式提供有限風險補償,但不得以獲取高於按份額比例計算的收益、提取業績報酬或浮動管理費等方式變相獲取超額收益。

實際上這種以自有資金認購的資管計劃份額先行承擔虧損的形式提供風險補償的產品在中小私募成立之初發行的產品中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這些私募在成立之初,號召力不強,在前期發行產品較為困難,所以只有以自有資金進行“先行賠付”的方式來吸引客戶,而一些中大型私募則幾乎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NBD:當資管計劃出現虧損時,劣後級資金是否可以追加增強資金?

陳贇:本條對結構化產品設計提出新的要求,雖規定不得約定劣後級投資者本金先行承擔虧損,要求不得提供增強資金,但可以通過設計為劣後級投資者承擔絕大部分虧損的條款,提供絕大部分增強資金,最大限度上保護優先級投資者的本金安全。以往的結構化資管計劃一般由劣後級提供增強資金,在不改變杠桿率的前提下避免資管計劃發生止損平倉的情況。而這次協會並未禁止提供增強資金,因此優先級、劣後級應當共同提供增強資金,但是共同承擔的比例未明確規定。

王輝煌:結構化資管計劃合同中不得約定劣後級投資者本金先行承擔虧損、單方面提供增強資金等保障優先級投資者利益的內容,並應根據投資標的實際產生的收益進行計提或分配,出現虧損或未實際實現投資收益的,不得計提或分配收益。這些規定無疑對管理人變相設立不符合規定的結構化產品作出了明令禁止。

NBD:資管計劃是否可以通過嵌套結構化產品,突破杠桿的限制?

某中型私募投資總監:首先資產管理計劃應當明確投資杠桿率,即:總資產與凈資產之比,並且與資產托管人共同明確投資杠桿的監控機制、預警指標及其被動超標的處理方案;此外資產管理人不得通過結構化將資產管理計劃異化為“類借貸”產品,為劣後級委托人提供配資業務,由優先級委托人向劣後級委托人提供資金,劣後級保證優先級委托人本金及其固定收益。

其次新規明確要求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不得嵌套投資於其他金融產品的劣後級份額,其中資產管理合同應當明確其投資類別,而且還明確約定投資範圍、比例,杠桿倍數等內容,而且資管計劃在投資其他金融產品的時候,應當穿透審查被投資的金融產品是否存在結構化、是否投資於其他金融產品的劣後級份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55

恒大四度出手舉牌廊坊發展 許家印用15億賺了7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30/1048847.html

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魏瓊 隋丕寧

在輿論關註恒大人壽掃入哪些A股市場上市公司之時,恒大地產也再度出手了。這一次的標的,依舊是廊坊發展。

10月30日晚間,廊坊發展發布公告稱,1029日收到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來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於20161028日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1900萬股,成交均價29.35/股,共計耗資5.58億元,占公司總股本5%這是自411日、12日買入廊坊發展以來,恒大地產第四次買入廊坊發展。本次權益變動後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6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

前後四次買入,耗資不菲,那麽恒大地產究竟賺了多少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自411日、12日首度買入廊坊發展以來,恒大隨後又進行了三次增持。411日、12日,恒大地產連續兩次買入廊坊發展,共計1902.8萬股,均價15.3/股,累計耗資2.91億元。

727日至29日,恒大再度分三次買入廊坊發展,共計1899萬股,均價14.06/股,累計耗資2.67億元。

84日,恒大又增持廊坊發展,共計1900萬股,均價20.98/股,共耗資3.99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恒大買入廊坊發展前後共耗資15.15億元。以1028日收盤價29.18/股來簡單計算,截至目前,恒大通過廊坊發展已經實現7.05億元浮盈。

根據廊坊發展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廊坊發展前三季度虧損擴大,恒大對廊坊發展青睞有加,究竟為何?恒大頻繁在A股市場買入股票,攪熱A一池春水,又隱藏著怎樣的野心?

恒大再出手持股廊坊發展20%

根據廊坊發展10月30日發布公告顯示,恒大再度出手增持廊坊發展,截至目前,持股比例達到20%,超越廊坊控股,再度成為第一大股東。

早在8月8日,廊坊發展曾公告顯示,恒大地產在持股達到15%之後表示,自前次增持之日起12個月內,恒大地產擬通過在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廊坊發展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5000萬元。

需要註意的是,面對恒大的一步步增持,廊坊控股也不願放棄第一大股東的位置,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持股比例達到15.3%。而通過恒大的此次增持,改變了兩大股東持股相當的狀態。

據廊坊發展發布的三季報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1651.35萬元,同比增長275.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0.6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0.0403元,上年同期虧損0.0053,虧損擴大。

為何恒大會不斷增持虧損的廊坊發展?接近恒大的內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主要是看中京津冀地區的長遠發展,廊坊發展優質的土地儲備為恒大未來發展帶來利好。

廊坊控股官網顯示,其在臨空經濟區、萬莊新城、新興產業示範區分別擁有權益建面達到4500平方米924萬平方米、5472萬平方米

業內人士表示,廊坊發展為廊坊市國資委唯一的上市平臺,在開發廊坊區域園區土地方面擁有一定優勢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區位優勢凸顯。恒大的管理模式對廊坊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也能穩定和提升股價,為股東帶來利好。

恒大投資股票的初衷

目前A股市場已經成為恒大的一大主戰場,恒大所到之處,股價波動加大。自恒大4月11日入股以來,廊坊發展股價上漲幅度已經超100%。

“恒大概念股”攪熱了A股市場的“一池春水”。國民技術三季報曝出恒大人壽已成第一大股東後,梅雁吉祥的三季報又顯示,恒大人壽也成為了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1027日晚,積成電子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傳統組合A持有積成電子2.81%的股份,位列公司的第八大股東。而前一天,恒大人壽還出現在棟梁新材與中設集團的三季報中。

據不完全統計,恒大人壽在A股市場已經持股超20家上市公司股份。

從投資的上市公司所在行業來看,恒大傾向於購買地產股票,包括嘉凱城、廊坊發展、金科股份、粵宏遠A、深深房A、以及萬科A在內的6只股票均為地產股,還投資了3只建築裝飾股,屬於房地產上下遊產業。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概念股在A市場上還是很受追捧的,曝光之後帶來股價上漲,有利於恒大後續的持倉。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劉策認為,在資本配置荒之下,房地產被調控,大量的資金需尋求出路。從寶能入股萬科,姚振華一躍躋身地產富豪前十名可見,在股票市場的投資可能獲得比地產業務更大的回報,這也許是恒大投資的初衷。

接近恒大的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大人壽在A股大面積買入股票,是為了進行資產管理,是財務投資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26

三個月賺了13億,但直播給陌陌帶來的遠不止金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8/161747.shtml

三個月賺了13億,但直播給陌陌帶來的遠不止金錢
羅超 羅超

三個月賺了13億,但直播給陌陌帶來的遠不止金錢

陌陌在靠直播賺得缽滿盆滿的時候,也完成了平臺從位置社交平臺到泛娛樂視頻社交平臺的轉變,堪稱互聯網的教科書式案例。

3月7日,陌陌發布的2016年四季度財報又一次刷屏——雖然現在是財報季,但陌陌的財報依然是中概股最亮眼的:凈營收同比增524%達2.461億美元,凈利潤9150萬美元 同比增長674%。雖說沒有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2倍這樣“逆天”,但超過5倍營收增長率、近7倍利潤增長率在中概股依然無人能出其右。要知道,中概股公司業務模型和商業模式都趨於穩定,不論是營收還是利潤能實現三位數(超過100%)增長率就實屬不易,因此,說陌陌財報是中概股最亮眼財報並不誇張。

momo

直播依然是陌陌的首席功臣

這是陌陌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盈利,但迎來極速增長卻是2016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原因:2015年四季度陌陌推出了直播業務——準確地說是將PGC模式的陌陌現場業務升級為UGC模式的素人直播。得以於陌陌獨特的用戶屬性和平臺氛圍,陌陌直播一經推出便一騎絕塵,用戶的消費和付費意願比所有人預期都高。直播業務對陌陌的營收究竟做出了多大貢獻?看下圖一目了然:

WechatIMG15

去年四個季度,直播營收在陌陌整體營收占比分別為30.65%、58.48%、69.17%、79.15%,現已成為陌陌事實上絕對收入來源。由此可見,陌陌已成為高度依賴直播的公司。因此我認為,陌陌很有可能像騰訊獎勵微信支付團隊那樣給直播團隊授予重獎。

在可見的未來,至少2017年,直播這只現金牛還會承擔陌陌“印鈔機”的角色。一個季度以前,我在解讀陌陌三季度財報時指出,接下來陌陌直播業務只要做好三件事情中的任何一個就可以賺更多錢:

1、讓更多陌陌用戶成為直播用戶,將20%這個比例提高;

2、讓更多的直播用戶成為付費用戶,將16.8%這個比例提高;

3、讓付費用戶花更多錢,從40美元到50美元甚至更多。

四季度陌陌這三點都做到了:直播付費用戶從290萬增長到350萬,用戶單季度ARPU值則從289.15元人民幣升級到383.96元人民幣,單用戶付費能力依然還在大幅增加,遠遠超過YY的49元和天鴿互動的97.3元。

有人在我朋友圈評論到,陌陌直播會不會也是刷的?畢竟刷觀眾數量導致“黑屏還有觀眾”是直播行業的潛規則。然而,陌陌公布的數據並不是觀看人數這類業務數據,而是營收這個財報數據,不可能刷。並且我觀察到很多陌陌直播只有百來個甚至幾十個觀眾,用戶打賞比例卻非常高,因為觀眾希望與女主播社交,直播消費和付費意願強烈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陌陌不是一家直播公司

當直播已給陌陌帶來80%的收入時,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陌陌就是一個直播平臺呢?答案是否定的。

遊戲營收占據半壁江山,騰訊是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但我們不會首先認為它是一家遊戲公司,而是會將其當做社交公司。同樣,陌陌並不是一家直播公司,它不是映客、YY或者天鴿互動的競爭對手,它更多是一個社交平臺,並且是具有LBS、視頻和娛樂三大屬性的社交平臺。陌陌直播能夠做成,正是因為它的LBS+社交的屬性。現在,每個直播平臺都在強調社交化,但非社交平臺要社交化談何容易,而且就算有了社交屬性,也很難擁有LBS屬性,這是陌陌直播能成的另一個關鍵因子。

 對於陌陌來說,直播只是它視頻社交戰略的一部分。除了帶來立等可取的真金白銀之外,直播對陌陌來說還有更深遠的價值: 

1、避免用戶“約完即走”。

如果陌陌只是“陌生人社交”平臺,它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用戶熟悉之後就會回到微信並且一般不會回來,從幾年前陌陌上流行的簽名檔是“願得一人心,一起卸載陌陌”就可窺見陌陌的用戶流失風險,花田、探探等主打約會的App確實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陌陌最初是希望通過興趣化來吸引和留住用戶,上線了陌陌吧等功能,現在則明確了視頻社交思路。2015年推出直播,去年則推出了類似於SnapChat“Stories”的時刻,以及群視頻功能,今年則將時刻放到了與附近的人同等的位置。用戶不再以約為目的上陌陌,而是可以去發一些在朋友圈不適合發的視頻動態,因為沒有社交壓力。用戶還可能看視頻直播娛樂、打發時間、排遣寂寞。 

2、增加用戶活躍度。 

如果用戶關註的女主播開直播,就會收到推送消息,通過這種方式,陌陌用戶打開頻率得到大幅提升,用戶活躍度也得到提升。陌陌CEO唐巖透露,陌陌MAU經歷連續四個季度的穩定回升後,超越了2015年年初的歷史最高峰。截至2016年12月31日,陌陌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8110萬人。 

3、爭取用戶時長。

正如我之前一篇文章所言,移動App下半場的關鍵是爭取用戶時間。唐巖為陌陌設定的最新定位是“社交娛樂平臺”,跟騰訊的戰略有些相似,大家都重視內容,因為這是獲取用戶時間的不二法寶。直播這類“沈浸式消費”的內容,以及短視頻這個“碎片化消費”的內容,都是吸引用戶註意力的磁石。用戶社交時可順便消費內容、無聊時可打開陌陌觀看直播、短視頻,在電話會議中,唐巖透露,2016年第四季度陌陌日活用戶平均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過10%。視頻社交戰略吸引時間效果顯著。 

4、提高社交效率。

陌陌的初心是連接陌生人,因此它進入許多新業務比如直播、短視頻,都有提升連接陌生人效率的考慮。唐巖在電話會議中透露,陌陌四季度平臺關系達成量同比增長48%,這個增長很恐怖。唐巖說是因為“優化現有的社交體驗,並引入新的社交場景和娛樂場景”,不過在我看來核心原因還是短視頻和直播可以避免“照騙”,同時如果用戶願意來直播意味著TA是願意社交的,所以才會有打賞互動最終促成了社交關系建立。事實上,SnapChat上市受熱捧,以及Instragram們紛紛抄襲Stories均表明視頻與社交可以發生化學反應,4G移動時代之後,視頻在移動互聯網的比重正越來越高。

可以看到,陌陌在靠直播賺得缽滿盆滿的時候,也完成了平臺從位置社交平臺到泛娛樂視頻社交平臺的轉變,堪稱互聯網的教科書式案例。 

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平臺,包括電商平臺、內容平臺都在引入直播功能,希望實現挽留用戶、活躍用戶、吸引時間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天貓希望用直播提高銷售達成效率,網易希望用直播提高信息傳播效率,YY希望用直播提高教育效率,直播已成為互聯網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陌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74

大干8年 企业估值成长近2000倍!他让雷军赚了超30亿!如今 马云又将整个上市公司的收银台交给了他……

http://www.xcf.cn/500frb/tt/201703/t20170317_779984.htm

  作者:徐盼

  来源:

  

  (ID:newfortune)

  最近,在一众诸如《金刚狼3:殊死一战》、《生化危机:终章》等大IP改编的好莱坞大片夹击之下,有一部电影逆势上扬,成绩甚是亮眼。没错,相信你肯定猜到了,就是主打温情牌的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凭借上映后良好的口碑、精准的营销、超高的上座率,三管齐下拉动了其票房成绩一路飙升,成功逆袭成黑马。

  除了它的导演和著名催泪电影《忠犬八公》的导演是同一个人之外,影片备受关注的原因还有一个,即这部影片上烙印着“阿里”两个字。相较于这两年不定时就被“黑出翔”的惨境,《一条狗的使命》口碑与票房的表现,多少让阿里影业扬眉吐气一番。

  “一条狗”成功了,马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可以暂时长舒一口气的还有一个人,他便是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俞永福。

  俞永福在阿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并非嫡系的阿里人,而是半道上路。2014年,随着UC优视全面并入阿里巴巴集团,时任UC优视董事长的俞永福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之后,俞永福像开挂一样,一路蹿升,先后拿下了高德地图,拿下了阿里妈妈,晋升阿里合伙人,然后成为阿里影业的董事长、CEO。

  

  图为俞永福

  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对于收购来的“空降兵”,京东最多给个副总裁,百度可以进董事会,但不能进estaff,腾讯连门都不让进,管好你自己的公司就好。俞永福何德何能,马云如此器重?

  5年看500个项目,27岁成为联想集团最年轻副总裁

  1998年,从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企业治理专业毕业还有一年时间的时候,俞永福南下深圳,专门从事行业、政策及证券研究 。三年后,联想投资成立,他又跳槽到了联想投资,成了联想投资的创业员工之一。在联想投资,俞永福主要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

  这个时候的他很拼,一个月出差20天,5年看了500个项目,每次一谈判就是十几天,这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一次次与企业、政府的利益分配中平衡,斡旋,解决问题。他说自己在这几年里好像喝了500瓶创业浓缩液。

  俞永福曾讲过一段他与柳传志开会的经历。那次开会,大家的话题扯得越来越远,这时,柳传志让大家把讨论这件事的目的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议就取得统一意见。俞永福的小结是:做其它事情也要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这样,首先要把目标问题搞明白。这也练就了俞永福的一个职场本领——抓要点、做执行。如果同时在五个会议室举行五场会议,俞永福就算每个会议只参加五分钟,也能拿出其他人讨论几小时方得的解决方案。

  最终,由于工作卖命又业绩好,2006年,不到30岁的俞永福,被任命为联想投资副总裁。

  大干8年,企业估值成长近2000倍!他让雷军赚了超30亿!

  27岁成为联想投资副总裁,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成绩,几乎已经可以算功成名就了。可令人意外的是,俞永福却让自己的人生轨迹拐了个大弯儿。2006年底,他从联想投资跳槽,加入到优视科技公司(后简称UC)。自此,俞永福从投资人摇身一变,成了苦逼的创业者。

  对于俞永福来说,这样的决定确实有些疯狂。要知道,当时UC只有17个员工,账面上没有一分钱,员工工资都是借钱发的,几乎濒临破产,而在联想投资这边,他的年薪高达百万,他几乎是在拿自己的未来进行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但俞永福给出的答案是,当投资人,更多是坐在池边看创业者游泳,现在的他想脱了西装自己下水试试。

  加入UC,俞永福的第一任务就是找钱给公司“续命”。很快,俞永福通过自己的人脉为UC找到了风投:雷军投300万的天使资金,占UC20%的股份。这一举措解决了UC暂时的生存危机。但俞永福明白,仅仅找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根本不管用,还需要找到更多的钱。此后,在俞永福努力下,2007年8月,晨兴创投和联创策源又给UC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解决了该公司发展的资金困境。

  

  左一俞永福,左二雷军

  除了拉钱,俞永福对UC的影响还体现在他高超的收购、运营和整合能力上。俞永福一上任,就开启了持续15个月的团队扩充运动,陆续收购了十几家大大小小渠道类、工具类的公司,UC的游戏业务九游、阅读业务书旗小说,发行业务PP助手均来自并购整合。

  大大小小的并购与整合,使UC估值一路上涨。2009年,阿里巴巴、晨兴投资、联创策源再次给UC投下了巨资。

  在一轮又一轮资本的加持之下,UC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2009年,UC浏览器实现赢利;2010年,UC成功进进海外市场。短短的8年时间内,公司估值成长了近2000倍。2014年,阿里巴巴联合UC对外宣布,阿里全资并购UC。当时的数据显示,UC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其游戏平台九游2013年给合作伙伴的分成已经超过了3亿,成为中国第二大移动游戏平台。

  阿里以43.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UC,在当时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并购整合。这也让UC的天使投资人雷军成了大赢家。按照雷军本人对外界的说辞,从UC这个项目中,他本人作为天使投资人赚得了上千倍的回报,也就是说,雷军8年前投的300万,最终赚到手的金额至少超过了30亿元。

  有人评论说,UC活到今日,很难说是产品做的多成功,俞永福在中间的融资、收购、运营、整合的能力功不可没。

  空降阿里,马云差不多将整个上市公司的收银台交给了他!

  阿里全资并购UC后,整合成立了以UC为核心的移动事业群,俞永福出任总裁,并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自此之后,俞永福在阿里的事业道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不到两年时间,俞永福先后坐上了众多核心职位。从UC董事长、高德总裁,再到阿里巴巴合伙人,再到主管所有主流的非电商业务,简直像是开了挂一样步入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巅峰。

  2014年6月并入阿里巴巴UC移动事业群后,又在三个月内宣布收购高德地图,并在2015年3月宣布UC和高德业务合并成功,俞永福也从UC董事长兼CEO后,又增加了一个高德总裁的职位。

  2015年03月13日,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担任高德集团总裁。

  2015年3月31日,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 。阿里妈妈虽然没有淘宝、支付宝的名气,却贡献着阿里集团一半以上的收入。

  2015年1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新增四名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分别是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及阿里妈妈总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团副CFO郑俊芳、蚂蚁金服集团财务与客户资金部总经理赵颖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

  2016年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旗下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和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

  2016年8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俞永福出任阿里影业非执行董事。

  2016年12月5日,阿里影业宣布俞永福兼任董事长与CEO,原CEO张强和原总裁张蔚转任联席总裁,向俞永福直接汇报。

  

  阿里大文娱集团在阿里集团是什么地位?从上图的财报可看出,它是阿里巴巴除电商和阿里云业务外最核心的业务范畴,且阿里大文娱2016年第三季营收达36亿元,高于阿里云的14.93亿元。尽管阿里大文娱当季亏损达到22.47亿元,但不可否认,目前除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管辖的电商业务外,俞永福管辖的阿里大文娱业务是阿里集团当前第二大核心业务。

  

  最新的消息是,3月14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通过内部邮件宣布,阿里影业与阿里巴巴大文娱将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同时,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

  阿里大文娱是个非常复杂的盘子,内部效率有问题,资源也多有重叠,但俞永福能在一年多快速主掌整合,确实为阿里集团化解了许多风险,创造了缓冲。对于俞永福来说,能否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延续到大文娱集团之中,这将成为俞永福职业生涯的一下场关键战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18

大干8年 企业估值成长近2000倍!他让雷军赚了超30亿!如今 马云又将整个上市公司的收银台交给了他……

http://www.xcf.cn/500frb/tt/201703/t20170317_779984.htm

 最近,在一众诸如《金刚狼3:殊死一战》、《生化危机:终章》等大IP改编的好莱坞大片夹击之下,有一部电影逆势上扬,成绩甚是亮眼。没错,相信你肯定猜到了,就是主打温情牌的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凭借上映后良好的口碑、精准的营销、超高的上座率,三管齐下拉动了其票房成绩一路飙升,成功逆袭成黑马。

  除了它的导演和著名催泪电影《忠犬八公》的导演是同一个人之外,影片备受关注的原因还有一个,即这部影片上烙印着“阿里”两个字。相较于这两年不定时就被“黑出翔”的惨境,《一条狗的使命》口碑与票房的表现,多少让阿里影业扬眉吐气一番。

  “一条狗”成功了,马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可以暂时长舒一口气的还有一个人,他便是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俞永福。

  俞永福在阿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并非嫡系的阿里人,而是半道上路。2014年,随着UC优视全面并入阿里巴巴集团,时任UC优视董事长的俞永福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之后,俞永福像开挂一样,一路蹿升,先后拿下了高德地图,拿下了阿里妈妈,晋升阿里合伙人,然后成为阿里影业的董事长、CEO。

  

  图为俞永福

  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对于收购来的“空降兵”,京东最多给个副总裁,百度可以进董事会,但不能进estaff,腾讯连门都不让进,管好你自己的公司就好。俞永福何德何能,马云如此器重?

  5年看500个项目,27岁成为联想集团最年轻副总裁

  1998年,从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企业治理专业毕业还有一年时间的时候,俞永福南下深圳,专门从事行业、政策及证券研究 。三年后,联想投资成立,他又跳槽到了联想投资,成了联想投资的创业员工之一。在联想投资,俞永福主要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

  这个时候的他很拼,一个月出差20天,5年看了500个项目,每次一谈判就是十几天,这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一次次与企业、政府的利益分配中平衡,斡旋,解决问题。他说自己在这几年里好像喝了500瓶创业浓缩液。

  俞永福曾讲过一段他与柳传志开会的经历。那次开会,大家的话题扯得越来越远,这时,柳传志让大家把讨论这件事的目的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议就取得统一意见。俞永福的小结是:做其它事情也要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这样,首先要把目标问题搞明白。这也练就了俞永福的一个职场本领——抓要点、做执行。如果同时在五个会议室举行五场会议,俞永福就算每个会议只参加五分钟,也能拿出其他人讨论几小时方得的解决方案。

  最终,由于工作卖命又业绩好,2006年,不到30岁的俞永福,被任命为联想投资副总裁。

  大干8年,企业估值成长近2000倍!他让雷军赚了超30亿!

  27岁成为联想投资副总裁,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成绩,几乎已经可以算功成名就了。可令人意外的是,俞永福却让自己的人生轨迹拐了个大弯儿。2006年底,他从联想投资跳槽,加入到优视科技公司(后简称UC)。自此,俞永福从投资人摇身一变,成了苦逼的创业者。

  对于俞永福来说,这样的决定确实有些疯狂。要知道,当时UC只有17个员工,账面上没有一分钱,员工工资都是借钱发的,几乎濒临破产,而在联想投资这边,他的年薪高达百万,他几乎是在拿自己的未来进行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但俞永福给出的答案是,当投资人,更多是坐在池边看创业者游泳,现在的他想脱了西装自己下水试试。

  加入UC,俞永福的第一任务就是找钱给公司“续命”。很快,俞永福通过自己的人脉为UC找到了风投:雷军投300万的天使资金,占UC20%的股份。这一举措解决了UC暂时的生存危机。但俞永福明白,仅仅找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根本不管用,还需要找到更多的钱。此后,在俞永福努力下,2007年8月,晨兴创投和联创策源又给UC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解决了该公司发展的资金困境。

  

  左一俞永福,左二雷军

  除了拉钱,俞永福对UC的影响还体现在他高超的收购、运营和整合能力上。俞永福一上任,就开启了持续15个月的团队扩充运动,陆续收购了十几家大大小小渠道类、工具类的公司,UC的游戏业务九游、阅读业务书旗小说,发行业务PP助手均来自并购整合。

  大大小小的并购与整合,使UC估值一路上涨。2009年,阿里巴巴、晨兴投资、联创策源再次给UC投下了巨资。

  在一轮又一轮资本的加持之下,UC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2009年,UC浏览器实现赢利;2010年,UC成功进进海外市场。短短的8年时间内,公司估值成长了近2000倍。2014年,阿里巴巴联合UC对外宣布,阿里全资并购UC。当时的数据显示,UC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其游戏平台九游2013年给合作伙伴的分成已经超过了3亿,成为中国第二大移动游戏平台。

  阿里以43.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UC,在当时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并购整合。这也让UC的天使投资人雷军成了大赢家。按照雷军本人对外界的说辞,从UC这个项目中,他本人作为天使投资人赚得了上千倍的回报,也就是说,雷军8年前投的300万,最终赚到手的金额至少超过了30亿元。

  有人评论说,UC活到今日,很难说是产品做的多成功,俞永福在中间的融资、收购、运营、整合的能力功不可没。

  空降阿里,马云差不多将整个上市公司的收银台交给了他!

  阿里全资并购UC后,整合成立了以UC为核心的移动事业群,俞永福出任总裁,并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自此之后,俞永福在阿里的事业道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不到两年时间,俞永福先后坐上了众多核心职位。从UC董事长、高德总裁,再到阿里巴巴合伙人,再到主管所有主流的非电商业务,简直像是开了挂一样步入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巅峰。

  2014年6月并入阿里巴巴UC移动事业群后,又在三个月内宣布收购高德地图,并在2015年3月宣布UC和高德业务合并成功,俞永福也从UC董事长兼CEO后,又增加了一个高德总裁的职位。

  2015年03月13日,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担任高德集团总裁。

  2015年3月31日,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 。阿里妈妈虽然没有淘宝、支付宝的名气,却贡献着阿里集团一半以上的收入。

  2015年1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新增四名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分别是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及阿里妈妈总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团副CFO郑俊芳、蚂蚁金服集团财务与客户资金部总经理赵颖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

  2016年6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旗下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和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

  2016年8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俞永福出任阿里影业非执行董事。

  2016年12月5日,阿里影业宣布俞永福兼任董事长与CEO,原CEO张强和原总裁张蔚转任联席总裁,向俞永福直接汇报。

  

  阿里大文娱集团在阿里集团是什么地位?从上图的财报可看出,它是阿里巴巴除电商和阿里云业务外最核心的业务范畴,且阿里大文娱2016年第三季营收达36亿元,高于阿里云的14.93亿元。尽管阿里大文娱当季亏损达到22.47亿元,但不可否认,目前除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管辖的电商业务外,俞永福管辖的阿里大文娱业务是阿里集团当前第二大核心业务。

  

  最新的消息是,3月14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通过内部邮件宣布,阿里影业与阿里巴巴大文娱将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同时,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

  阿里大文娱是个非常复杂的盘子,内部效率有问题,资源也多有重叠,但俞永福能在一年多快速主掌整合,确实为阿里集团化解了许多风险,创造了缓冲。对于俞永福来说,能否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延续到大文娱集团之中,这将成为俞永福职业生涯的一下场关键战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52

農業部:中國茶產業大而不強 茶葉出口返銷外國賺了大頭

4月26日,在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茶博會組委會秘書長、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稱,舉辦茶博會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傳播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方式,更是事關“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

茶博會組委會秘書長、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介紹首屆茶博會總體情況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農業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茶博會將於5月18日至21日在杭州舉辦。這是我國首次舉辦的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茶葉盛會。

杭州是我國重要的產茶省份,茶產業基礎紮實,茶文化底蘊深厚,名茶歷史源遠流長,西湖龍井名揚海內外,“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的理念已享譽中外。

茶博會組委會秘書長、浙江省農業廳廳長林健東稱,2016年浙江茶園總面積295.5萬畝,總產量17.2萬噸,總產值155億元,並已經形成了特色明顯、種類齊全的名優茶產業。浙江也是茶葉市場的集散地,甚至是世界茶葉市場的集散地。去年交易量近15萬噸,交易額193億。

浙江茶葉市場非常發達,現在全省有110家市場,呈現出全國性的流通業態。浙江還是茶葉互聯網市場的高地。阿里巴巴、網易總部都在浙江,極大地推動了茶葉電商發展,年交易量達上百億。這里的茶葉貿易已經遠遠超越了地域概念,真正實現了“買天下、賣天下”。

今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還要求農業品牌建設,鼓勵各地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近年來,我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2016年茶園面積4300多萬畝、產量達240多萬噸,分別占全世界的60%、42%,均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已形成四大優勢區域,茶飲料、茶食品、茶健康產品等衍生產品日益豐富,茶葉綜合利用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同時也面臨著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問題,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差距明顯,影響了茶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唐珂稱,中國茶葉確實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很多好茶只是作為原料出口,國外加工以後再返銷,人家賺大頭我們賺小頭。

他舉例說,前年曾去過一個集中連片的扶貧區,當地山青水秀,生態非常好,茶葉品質也很好,但是沒有一個叫得響的牌子。一個鎮、一個村都有自己的品牌,一個縣有上千種品牌,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賣出好價錢的。所以當時就建議要聚焦、要集中,塑造一個大品牌,而且這個品牌需要長時間的培育。因為品牌從微笑曲線管理來看是後端,品牌不強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此外,作為世界上唯一生產六大茶類的國家,中國培育了一批區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茶葉品牌,但實力總體不強。目前,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份額不大,出口效益不高,與消費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唐珂稱,舉辦茶博會,有助於把我國茶葉做成優質高效、品牌強勢、聞名世界、暢銷全球的大產業,有助於培育茶葉大企業,創建茶葉大品牌,有助於推進茶葉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融合,提升“中國茶”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中國雖然是茶葉故鄉,卻沒有孕育出類似立頓這一世界級的茶葉企業。

茶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宏稱,茶葉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在不斷地優勝劣汰,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好的企業在從事茶葉生產。但還要有一個發展過程,逐步整合,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不斷地提升完善。他表示,立頓紅茶經歷了上百年歷史已經成為一個世界著名品牌,它的經營方式、品牌保護意識值得學習。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開放的城市,應該多學國外優秀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弘揚我國的產品優勢,把我國的優勢企業培育做強做大,形成中國特色有前景有潛力的茶葉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0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