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報財經網: 海外交易渠道有好過無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2863


上周五,美國突然上調貼現率(discount rate),港股的反應相當敏感。自己亦被市場走勢所牽動情緒,減持了一堆二三線股。事後回看,不算失誤。

減持二三線股,可視為風險管理,如果今天市況不能穩定下來,反而繼續惡化,做法便相當正確。況且不是全面看淡,減持港股之餘,進駐了澳元($0.889 水平)與黃金($1,100水平)。兩者皆是風險資產,與股市走勢頗為一致。棄股投金、匯的好處,是自己以期貨操作,交易時段比股票長很多,基本上是全天候買賣,一旦外圍再度出現特殊事件,忽然惡化,可以極速止蝕。

此 外,外匯、商品的流通性,遠高於二三線股,亦是自己考 慮的因素之一。以周五的操作為例,黃金期貨,數分鐘內已可建立幾百萬港元倉位;相反,清理同值的二三線股,花上一小時,不足為奇。尤其市況一轉差,二三線 的交投會加速縮減,越跌越難沽。人同此心,其他對沖基金經理,在現時淡靜的市況下,會否大舉進駐二三線股,頗為懷疑。

另外,值得記存的一課,是之前不論杜拜事件,又或是中國調升存款準備金,第一天市場只是輕微下跌,到第二、三天,跌勢才加速。故此今次自己也保持警戒,先從流通性低的投資減持,減低股市不幸暴挫時對組合的影響。

周末有機會與一班學生見面,感覺上,頗多人仍然非常抗拒任何港股以外的投資。有本土情意結(home-bias)不奇,但就算是個人投資者,都應該考慮增加自己在海外投資的渠道。不必像自己一樣日夜左穿右插,但起碼揸重貨中招時可以立時止血。

對沖以外,海外市場的廣度,亦遠超很多人想像。例如之前在雜誌推介美國LED生產商CREE(CREE),執筆時$56(美元,下同),現在已達$66,兩周賺近18%。由於但很多朋友沒有美股戶口,有得睇無得跟,只能糾纏可否以真明麗(1868)代替CREE,平白浪費一個蠻好的機會。其實現在科技發達,一個網上戶口,既可交易港股,又可交易海外股票,外幣、商品、期指和期權一應俱全,交易費用比銀行低近7成,何不花1個小時開戶,便能一勞永逸。

最 後想說的一點,是有關香港的交易時間,相比海外市場, 實在較短。多年前曾有計劃延長,但因成本問題而作罷。時至今日,不少中小型証劵行,都已經兼營海外投資工具,就算港股加長交易時段,成本上應沒大影響。自 己相當希望加長交易時段,因為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或是吸引海外的市場參與者,都是利多於弊。不過話分兩頭,本地參與者固步自封,對於自己,未嘗不是一件好 事,萬一港股繼續死氣沉沉時,起碼有機會轉戰海外,跑贏同行。

 

(本人客戶持有CREE(CRE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47

財經寫手訓練班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1217


新聞報導話,香港十個八個人之中已經有一個百萬富翁,坊間有大量金融推銷員,從事保險、銀 行、財務策劃、證券、大行衍生工具等等的工作,把口咁talk得,點解唔升格成為財經演員呢? 原來細個時候唔聽阿媽話,唔比心機讀書,連似樣的文章都唔識寫,呢樣有得補救,等我教你點寫。

第一段,主要唱衰價值投資與長線投資,勁寸那些投資太斗如巴菲特,再引八號仔例子,話比人聽長線投資會傾家蕩產,八號仔嘅例子已經講得太多? 一於講日本與台灣股市迷失廿年,呢個例都講埋? 唔緊要,非洲有個共和國股市跌足三十年,一定無人講,好似上年三月咁,連揸了匯豐廿年、三十年的散戶都比人嚇到立即沽貨,揸現金唔知點好,以後一定繼續聽 你點紅點綠。

第二段,好簡單,copy and paste 財經新聞,今個月過百間公司公布業績,貼上報章新聞一則,只需要五秒鐘,而且業績已經講明是好是壞,實行見好唱好,見淡唱淡。

第三段,上文已經知道唱好或唱淡,繼續用技術分析、圖表走勢、動力指標、阻力支持之類之類的術語,發表買入價賣出價,止賺止蝕,唔好唔淡就寫一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東東,實行胡裡胡塗,瞞天過海。

第四段,吹自己幾威幾威,之前建議過十隻股票有五隻升,就講升個五隻,並煲大升得最勁的其中一隻,話走一轉升一百幾十個百分點,走多幾轉實行大富大貴,以後個個都跟你買野。

其實做個財經專家並不困難,我應該學現在的補習班天王開班授徒,一個學費一萬,一千個學生收一千萬,我又可以出本《我開財經演員訓練班賺一千萬》,呵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0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高地价不导致高房价 张化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hhyc.html


    高地价并不能推高房价。相反,是预期的高房价才使得地产商敢于支付高地价。可是,太多人好象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房地产公司与纺织厂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们当然希望原材料的价格越低越好。

 

   最近我跟某地产公司的刘总聊天。 我质问他, “你为什么要囤地?”
 
  刘:“为了赚钱。”
 
  张:“囤地一定能赚钱吗?”

   刘:“我不敢担保一定能赚钱,但根据我有限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赚钱的概率大于亏钱的概率。股东们聘用了我,我对利润的最大化负有责任。”

 

   张:“你为什么不可以量出为入呢?今明两年能开发多少地,就买多少地。随行就市购买土地不是很好吗?难道你就不知道有关部门和媒体对你们囤地有意见吗?”

   刘:“我当然知道你们有意见。可是,如果我没有土地储备,未来土地价格上涨,不仅我的股东们会骂我,媒体也会骂我没有前瞻性,象个笨猪。而且我自己也饶不 了自己: 明明预期土地涨价,为什么不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

 

   张:“如果未来地价下跌,你怎么办?”
 
  刘:“这个可能性当然是不小的,可是做生意就必须承担风险,所以有关部门和媒体要理解,囤地的企业是承担很大的风险的。股东们聘了我们管理层,就是让我们 帮他们做分析和判断的。我们有时候对,有时候错,我们只是希望对的次数多于错的次数。而且,在错的时候不要翻了船,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张:“你为什么不囤积卡车、冰箱或者电脑?”
 
  刘:“因为我估计这些产品不会涨价。”
 
  张:“你们这些地产商太不听话了: 大家三令五申,你们偏偏囤地。”
 
  刘:“我们如果全部都乖乖地听话,一边倒,那就不存在市场了,全世界的人们就会骂中国企业笨蛋。我们如何能提高竞争力?你真的希望中国企业那么笨蛋吗”

 

   张:“如果你现在到一家工厂当厂长,你会囤积原材料吗?”
 
  刘:“那要看是什么原材料了。如果我预期某种原材料涨价的概率很大,当然我要囤积一些。媒体和有关部门恐怕不会批评我。其实航空公司购买汽油的远期合同或 者期货就是一种囤积行为。当然风险也很大,跟囤地一样。”

 

   张:“我还是希望你们多听话,不要囤地。”
 
  刘:“请大家不要试图教训我们如何做生意,做生意是我们企业管理层的是事。我们循规蹈矩,何罪之有?大家不想让我们囤地,其实很容易:你如果能让地价连续 两、三年下跌,还有谁会囤地?或者你能创造一种宏观环境使地价两、三年不涨,大家也不会囤地,因为我们地产商的资金不是没有成本的。”

 

   张:“囤地对国民经济究竟有何危害?”
 
  刘:“我们囤地惹谁,害谁了?我们走的是招拍挂正常途径。地价进了政府的腰包,有什么不好?有人可能说地产商把土地囤积起来,没有开发,所以房子供应量不 足,所以房价大涨。可是,你真的觉得房子的供应量不足吗?即使真的不足,这也是一个由市场来调节的东西,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供应量一定会更多,房价又会下 滑。你怕什么?也就是说, 只有高房价才能制止高房价。 这跟农贸市场一样,只有高菜价才能解决高菜价的问题。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无穷多个地产商(而且进入门槛也很低),面对无穷多个购房者,你必须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点信心。”

 

   张:“可我还是希望你们快点开发。”
 
  刘:“你真的希望我们把所有的土地都在一两年开发出来吗?如果那样, 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崩溃,银行可能会垮台,无数的业主会受伤,政府会被迫救市; 而且未来我们再拿什么土地来开发呢?在土地供应这个问题上,每个城市只有政府一个供应者,如果你想打压房价和地价,太简单了:

   只要你充分供应土地,土地价格必然下来,因为开发商的囤积土地的能力(即资金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另外,如果政府抽紧银根,市场的利率必然上升,资金的短 缺必然迫使开发商停止囤积土地或者乖乖地吐出已经囤积的土地。有关部门何须三令五申?而且,银根和利率的变化必然减少最终的购房需求。还有谁囤地?说到 底,你不要怪我们囤地,因为囤地只是结果,而根本原因是银根和利率。去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达29%。这是一个巨大的购买力。难道我们不明白 吗?"

 

   张:你们地产商为什么要买“地王”? 大家很生气。
 
  刘:你傻了。我们地产商当然希望地价越低越好,谁也不会故意多付地价。可是出低价我们拿不到地啊,这是竞争的结果。而且,我们出高价拿地承担十分高的风 险,因为等到我们几年以后卖房子时,房价是没有保证的。有人说,把地价炒高了,房价必然会炒高 ,这是天真的瞎话。这么大的市场,谁也操纵不了市场。不是高地价导致高房价。相反,是高房价才使地产商敢于支付高地价。房地产行业与其它制造业没有任何区 别:

 

   最终产品的价格由供求来决定,而厂商对这个价格的判断决定他对原材料价格的判断。他如果对了,他赚大钱。如果他错了,他赔钱,甚至倒闭。有时我们看到土地 买卖的高价格对周边房价有很明显的刺激。这可以理解,因为这代表若干地产商看好这块土地(比如,面粉贵过面包)。但是,这种刺激效应至多是短暂的,最终还 是房子(最终产品)的供求关系占上风。这若干个地产商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政府今天进行一次棉纱的拍卖,拍出了天价,会不会导 致衣服的价格大涨?如果银行的存贷利率完全放开,那么存款利率的大涨(如果银行冲昏头脑挖存款),会不会一定导致贷款利率的平行上涨?短期可能会的, 但是一定不会持续。有几个地产商抢地,弄出个地王,大家就说房价一定要涨,这完全是用别 人的脑袋想问题,相信别人超过相信自己。这也很象股票市场上的羊群心理:某几个专家放言,上海综指会在年底冲破4000点,于是 大家群情振奋。如果另外几个专家几个星期以后唱淡股市,于是大家骂得他们狗血喷头。

 

   


本文发表在财经网, 2010-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39

解說財經術語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2467

坊間有許多財經術語,實在令我莫名其妙,如果散戶要買入一隻股票,通常一眾財經專家會教散戶設定「止賺價」與「止蝕價」,止蝕尚可以理解,但 止賺這個概念就真的百思不得其解,錢不是應該賺愈多愈好嗎? 為什麼賺些少就走人呢? 還有一個類似的術語叫「鎖定利潤」,即係叫你賺些少就好收手,唔係當股價跌返落地,咁就會由贏變輸,有時財經專家會認為止蝕呢句說話唔好聽,於是就會換上 一句「壯士斷臂」,好一句豪情壯語,輸錢都輸得夠轟烈啊! 其實人得兩隻手臂,止蝕兩鑊已經無得再斬,第三次再來唔係要「壯士斷腳」? 到四肢去掉後,後果就是「壯士斷頭」,只可一,不可再,生命無take two,大家好自為之。

以上這種炒股方法,的確適用於買賣垃圾股,因為長線來講,垃圾股只會有波幅而沒升幅,但如果你選擇優質股票來買,並且長線持有,股價下跌不須要止 蝕,相反,因為股價便宜,更應該加碼買入,財經術語叫「溝淡」,財經專家話咁做法會愈溝愈淡,最後只會愈輸愈多,相反,財經專家會教你寧買當頭起,莫買當 頭跌,但如果是優質股票,不是應該愈平愈買嗎? 最近各大公司公布了業績,當公司出了好業績而股價急升,財經專家又話大戶在高位「派貨」,當公司股價急升回跌又或是急跌回升,又話大戶「挾好倉」或「挾淡 倉」,以上的種種術語,全部來自投機賭博的心態,認為股票市場就是一個賭場,只是莊閒贏輸的一個零和遊戲,其實股票市場是一個共同創富的市場,如果看一下 香港股市的歷史,恆生指數由1964年的一百點,上升到現在的兩萬點樓上,升幅達兩百倍以上,還未計算公司每年派發的股息,如果一般散戶有穩定的收入,又 想投資股票致富,簡單的月供藍籌股已經是一個好選擇,月供一隻盈富基金(2800),已經可以跑贏大部份基金與散戶,基本上不須要學投機賭博之術,其實成 功的投機者不易為,要廿四小時緊貼大市,更有人辭去正職或結束經營正當生意,去全職炒賣,就算給你成功發達,你生命又有何意義? 就算一個賭徒能夠發達,你老婆仔女又會怎樣看你? 相反,如果你有份正職或經營一盤生意,由五蚊開始買隻中人壽(2628),再用每年的儲蓄之後一路儲貨,到廿年後中人壽見五百蚊,在事業有成的同時,收中 人壽股息已經夠退休生活,到時你的家人、朋友、父母、兄弟姊妹、老公老婆,仔仔女女,又會怎樣看你? 人生沒有多少個十年,要再回頭,為時已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8

向財經專家套料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5096


過去,我經常貶稱在傳媒中各位財經專家為「財演」與「財棍」,實在不敬。其實在行內有許多有實力的財經高手,他們真正有能力給你寶貴的投資意 見,但可惜大部份人絕少講真話,連自己都不沾手的莊股、窩輪、牛熊證等,都推介給散戶買賣,雖然打份工是為兩餐,但鼓勵股民投機賭博,連累大眾輸錢,實在 是損人利己,傷天害理。

坊間的財經專家有大把窿路攞料,買賣股票,自然勝算較高,但可惜他們推介的股票與衍生工具,都是連自己都不會買賣的垃圾,散戶打電話問功課,攞股票 號碼做貼士,買賣垃圾,唔輸到喊就有鬼,其實跟那些專家套料好簡單,我教你地幾招必殺技,只要問三條問題:

(1) 問專家有否持有這隻股票

(2) 問專家之前什麼價錢入貨

(3) 問專家手上持有股票數量多少

第一條問題話比你聽,原本專家本人都真金白銀下注,就算你跟買輸錢,都有專家陪你,條氣都順少少,第二條問題重要,知道專家入貨價,你可以在其入貨 價之下買入偷雞,撈底勝算較高,第三條問題更重要,如果專家用一百幾十萬重注買入一隻股票,就知道隻股票係好野,你跟佢買入都安全一點。下次打電話買財經 專家意見,可以問這三條問題,如果佢地肯老實回答,包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好過經常比佢地老點什麼什麼支持位與阻力位,或是什麼什麼止蝕價與止賺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64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房地产业未来能否诞生巨型企业? ( 张可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a1d100100irtd.html


一个行业内的企业竞争优势,往往是行业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决定的。我认为,地产行业并非是一个能产生特许经营权企业的行业,但行业的诸多特点及我国地产发展 的特殊阶段,又使行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诞生一批巨型企业。

2009年随着楼市的复苏和火爆,全年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前20名的房地产企业均超过100亿元和100万平方米。而2005年全国销售额过100亿元的 仅有万科一家,2005年以来全国重点城市房价的加速上涨和一批地方性房企顺势扩张完成多城市布局是主要推动力。

地产行业从本质上讲与传统制造业无异,房子是面向用户的商品,土地、建材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就决定地产作为特殊制造业与其他传统制造业相比自身特点十 分突出。一是生产周期长、资产周转慢;二是成本特别是土地资金需求庞大、行业中的企业发展得越快、开发规模越大,资金缺口越庞大;三是作为主要原材料的土 地具有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现状,使商品与原材料都具备长期上涨的特点;四是房子作为特殊商品除具备一般商品的使用特性 外,由于其升值特性,还具有投资性。总之,上述特点共同作用于行业的发展,同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但有些特点还未真正地体现,最重要的就是周期性,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的周期性波动和调整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地产企业也没有经历过一次真正意义的 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的是得益于地产行业的大发展,而从中诞生的一批大企业、高速扩张的企业也并非全是竞争优势充分体现的结果, 在过去的10年,多数企业基本依赖高杠杆、加大土地储备、快速扩张的模式发展壮大。这既得益于城市化初期住房刚性需求占比较高,从全国而言没有形成大的地 产泡沫和调整危机,也得益于全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地段、价格成为销售的首要因素,产品一直未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状态。因此,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大土 地储备和扩张速度的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成长性,如恒大、保利等。具备优异的设计能力、前瞻性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品牌的企业唯一享受到的只是部分的产品溢 价和稍快的销售周期而已。

随着一线城市城市化比例的提升,二次置业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占比提升,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周期,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和特点将逐渐转变。首先,随着调控的加大以 及国家土地出让政策的规范化、市场化,特别是有品牌、有实力的地产企业在全国重要城市布局的完成,房地产行业进入壁垒日益提高,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长远看,具备资本实力、品牌和规模优势、管理优秀、规范成熟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的胜出者,而它们必将成为未来的巨型企业。

其次,一线发达城市地产投资的热潮和比例提升,特别是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具备购买力的人群比例逐渐缩小,将加剧地产周期性特征的变化,行业的经营风险和淘汰 率将大幅提升,资本密集的行业特点将进一步显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不再体现为谁的规模扩张更快,而是体现为谁的经营更加稳健、谁的资产结构更加合理、谁的 资金筹措能力更强。同时,土地储备也将变成双刃剑,在地产周期低谷和行业调整过程中过多的土地储备往往会成为负担,加速企业的灭亡。全国性布局比较合理的 企业抗周期能力要强于区域单一的企业。

最后,全行业竞争格局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优秀地产企业参与更多城市的同城竞争,特别是供应过于刚性需求显现时,消费者的选择性也会越来越强,如一般制造业 的两极分化现象也会逐渐出现,使缺乏开发管理能力的中小开发商资金进一步紧张,加速淘汰的进程,拿到地就能赚钱的地产开发模式将逐渐转变。

非周期性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跑赢大市,但是我相信在未来几年里会跑输大市,或者相当一段时间里会跑输大市,像医药、新经济等,其行业个股可能还会 涨,但涨幅有限。周期性行业,像银行、地产等跌到现在这个程度,我认为投资风险已经很低了。作为价值投资者,就是要寻找那些有竞争优势和优秀管理的、能成 为巨型企业的股票,在现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而不看好它们的时候,以打折的价格买下它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63

財經人語:巴西欠冠軍級球員 黃國英

2010-7-5 AD





 

鄧加是非常出色 的教練,一早建構穩定班底,經過長時間的實戰磨合,隊形和合作性非其他隊伍可比;就算自己由始至終對這支熱門有極大戒心,也曾經動搖,但在推介及下注荷蘭 下盤時,足以豁出去的心態,當考考自己的理念。

巴西乏人扭轉乾坤

看淡巴西,理由是球員在球會層面欠缺成就,不信一班二、三線 球會成員,可以砌出一支冠軍。卡卡曾是天之驕子,可惜近季表現一般,國際米蘭後防3子及巴塞隆拿右閘丹尼爾,是巴西僅有的冠軍隊成員;但這幾位只可說是輔 助型,欠缺扭轉乾坤的能力。

自己最不喜歡羅賓奴,在皇家馬德里失敗,出走英超曼城也站不住腳,最終回國;但現實中歐洲是足球最大舞台,要名 留青史,一定要外流,由此可見羅賓奴的心理質素,甚至不比南韓的李青龍及日本的本田圭佑等,絕對不是超級球星。

運動員是人,逆境時慌張,甚 至甘心放棄,是毫不出奇的。我們只看強隊在世界盃順風順水時的表現來評價實力,欠缺心理質素的評估這缺點,在今次巴西出局一役表露無遺。

荷 蘭磨練贏家心態

荷蘭幾名主力在皇馬受盡屈辱,並未自暴自棄,反而替新東家橫掃國內錦標甚至歐聯;就算中場雲達華治鮮見上陣,每次也交足貨。 他們平日所磨練出來的贏家心態及自信,正是巴西所欠缺。

所以,緊記不要小看冠軍級人馬,他們在登頂過程中的付出及堅持,遠比外人想像更加 難。

黃國英

簡介:本港著名股評人,正職豐盛金融董事,曾在多份報章撰寫股票專欄,同時是標準球迷及馬迷,喜以值博率角度推敲 賽事,談一談賭足球心得。

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52

独立财经评论人士评点国美内战:黄光裕家族拉票最后冲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9/4MMDAwMDE5NjY4Mg.html

在长时间沉默的关注后,有“股坛长毛”之称的香港独立财经评论员David Webb发表了一份题为《Take the GM out of GOME》的文章,结果这份“各打三十大板”的报告却被双方都看成是支持自己的有利证据。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份报告中David Webb一方面表态支持以陈晓为代表的现有管理层留任,同时反对大股东提交的二位执行董事人选,一方面又反对国美电器董事局酝酿的增发计划,并且反对贝恩投资的三位非执行董事在转股前进入董事局。

其实对于已经将桌面上牌基本用完的国美电器对弈双方来说,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时期,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投资关系团队将在9月10日结束近20天的海外路演回到国内,而贝恩投资的股东大会前转股的承诺依然等待兑现,黄光裕家族则将继续寻找自己的同盟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方矛盾公开化后曾两度增持的摩根大通9月2日第一次选择了减持套现1.4亿港元,其持股比例从9.05%下降到8.64%,而同时大摩则继续增持,其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7.96%。

消息人士9月8日告诉本报记者,“除了黄光裕的私人法律代表邹晓春将到香港与机构沟通外,黄光裕家族的长期证券合作伙伴大福证券和溢利证券依然将扮演重要的拉票角色。”

在贝恩投资转股后,黄光裕家族依然有继续增持的机会,但是找到更多的隐形同盟军才是其确保胜出的关键,然而股权比例过于集中在机构手中给黄光裕家族与同盟军的增持制造了麻烦。

刺黄

除 了加固与两家券商的合作外,黄光裕家族一直在通过中间人来与部分内地的富豪接触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其中打出的“老板牌”,黄光裕家族将目前国美的内讧描 绘成职业经理人对老板的造反,而且很可能成为其他私人企业职业经理人效仿的对象,所以希望其他对职业经理人心存芥蒂的老板来出资帮助危难中的黄光裕家族。

黄光裕家族的代表表示,“过去一周的确有很多内地的私人老板,以及国资背景的公司通过中间机构表达了购买国美电器股票并支持大股东的态度,但是具体有没有达成合作协议还不清楚。”

在 黄光裕家族加速拉拢同盟军的同时,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管理团队依然在美国进行最后的几场路演,这次国美电器史上最长的路演发生在特别股东大会前有着特殊的 意义,而国美电器管理层抛出的9月新开160家门店,签署300亿元订单等利好消息也被外界赋予了增加获胜砝码的涵义。

而9月7日David Webb的文章也成为国美电器董事局反击大股东一方的利器,国美电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David Webb在香港资本市场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一直在等待他发出声音,现在他发出的声音显然是对现有管理层和董事局的肯定。”

David Webb为港交所独立董事,目前运作两只基金,其每年元旦向股民推荐一只股票,使股民获利,每天写一篇独立财经评论。

David Webb的文章中指出,“你希望董事候选人是由一名被定罪的囚犯任命,抑或是已小有成绩的现任董事,以及和你利益一致的其他股东呢?”“我觉得可笑的是,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前主席及大股东才终于掉过头来反对一般授权的提议。”

的确在今年5月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虽然两位联席股东Shinning Crown及Shine Group否决了贝恩投资提交的三位非执行董事人选,以及董事回购股权的授权,但是却对董事局增发的一般授权投了赞成票。

对此Webb指出,国美今年5月周年股东大会上已有26.9%股东投票反对一般授权,如果大股东也反对,则有77.5%股东反对,一般授权根本就不会通过,但是大股东现在却要提出反对增发,主要是因为其利益受到了威胁。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表不置可否,而且否决了大股东对增发投赞成票的说法,不过他表示,“其实Webb作为独立评论员,其整体文章并非全部对大股东不利,其也认可了一些大股东提出的权利,只不过其言论被国美电器管理层利用了。”

对于董事局酝酿的增发Webb同样反对,对此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这是他个人一直坚持的观点,并非针对国美电器。”

Webb的文章中指出,增发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如果国美有集资需要,应考虑供股,若需引入特定策略投资者,可于未来再寻求股东批准。

这位国美人士还表示,“现在媒体关注的主要是舆情对比,但是舆情与投票者是几乎完全没有交集的群体,所以舆情的不利不会影响到国美电器管理层胜利的信心。”

刺陈

值得注意的是,David Webb的文章对国美电器管理层和贝恩投资也表达了不满,其中陈晓等管理层同贝恩投资在转股前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成为Webb批评的重点,在他看来贝恩 投资转股后再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并无不妥,但是在持股比例只有0.2%的情况下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显然不好。

对此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当时在贝恩投资看来,在大股东股权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贝恩投资要确保投资安全就必须在董事局有所体现,这样的条件并不苛刻。”

此 外,Webb还对陈晓等提出的“黄光裕被拘造成国美与银行和供应商合作受阻,陷入资金链断裂危险”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其文章指出,2009年6月安永会计 师事务所独立调查报告曾指出,自2008年12月底以来,国美财务或经营状况无任何重大不利变动,已获主要供应商及银行支持,这显然与陈晓的表态矛盾。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国美电器于2009年6月公布安永的调查表示,并无发现资金或资产挪用,亦不认为股份回购有问题,但在今年8月5日晩又突然表示就回购向黄光裕提出起诉,并指控黄光裕侵害股东权益,这样又出现前后矛盾,陈晓肯定有其中一次欺骗投资者。

对于Webb的指责,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当时安永的报告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包括2008年12月与供应商签署的200亿元大单,都是危机公关的内容,现在看来这些公关是起到了效果。”

在国美电器的这场内乱中,国美电器被竞争对手超越,国美电器非上市部分盈利情况不佳等此前隐藏的消息都在双方的口水战中显露出来,而且随着双方对抗的加剧,可能会有更多的国美电器内幕消息被披露,国美电器陷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揭丑大战中。

黄光裕的同盟军

港 交所的股权披露记录显示,黄光裕全资持有的子公司ShinningCrown 8月24日、25日、30日及31日,分别以均价2.409港元、2.418港元、2.209港元以及2.275港元的价格增持了1.05亿、1905 万、3160万以及1.4545亿股,总投入达到6.66亿港元,其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0.22%。

而黄光裕、杜鹃夫妇透过ShinningCrown、Shine Group、Smart Captain 以及万盛源资产等公司,合共持有国美电器35.96%的股权,这已经是在不触动收购要约豁免条款情况下黄光裕家族最大的增持上限。

值 得注意的是,在这四次增持中黄光裕家族都是通过溢利证券、大福证券在香港的户口来操作的,其中8月24日和25日先后增持1.05亿股及1905万股,而 联交所中央结算系统资料发现,存放国美电器股份第3位的溢利证券,这两日分别增加1.054亿股及1945万股国美股份。

而国美电器大股东 8月30日和31日的增持则主要通过大福证券来完成的,显然这两家券商与黄光裕家族关系颇为密切,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黄光裕家族在香港的很多 资本动作都是通过这两家券商来进行的,其中2008年1月-2月的多次大规模回购也是通过这两家公司来进行的。”

上述人士表示,“上次回购 已经将黄光裕家族拉入了一场新的官司,这次黄光裕再次与这两家券商合作,其可能面临新的麻烦,如果真的像市场传闻的黄光裕家族通过中间人来拉拢内地富豪, 希望他们买入国美股份,参与特别股东大会投票,其中更开出20厘年息的回报,那么黄光裕家族将面临新的指控,因为这违背了香港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记者了解到,这两家券商曾经多次被香港证监会谴责,其中1997年10月香港证监会就对溢利证券的两位违规操作的董事给出了处分,而2008年初黄光裕的回购也让溢利证券受到了牵涉。

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依然与黄光裕家族合作的券商和机构并不多,显然接下来如果大股东继续增持,这两家券商依然是具体的操作者。”

按照目前已发行的股份计算,贝恩转股后将会获得扩大股本后的股权的9.76%,而黄光裕将会被摊薄至32.47%——这意味着黄光裕届时还可以自由地提升其股权至34.47%而不触发并购,显然不排除在9月28日前黄光裕家族再次增持的可能。

不 过国美电器一位高管表示,“这场股权争夺战让部分公众股东选择暂时离场避险,这给了大股东增持的机会,但是国美电器目前只有不到5%的股权在散户手中,从 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机构通过场外交易的方式出售股份给大股东,所以未来大股东继续增持的难度在加大。”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场拉锯战已经让双方有些精疲力竭,但目前没有一方有绝对获胜的把握,显然在桌面上的牌用完后,双方存在桌底下交易甚至达成妥协的可能性。”

不过双方都表示不太可能达成妥协,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一切都有可能,但事情到了今天的局面,9月28日的对决已不可避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06

人氣財經部落客SmartMoney 看獲利成長找「錢多事少」的潛力股

2010-9-13 TWM




財經部落客SmartMoney認為,每股獲利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的公司,代表「錢多事少」、企業經營效率高,是投資人不錯的選擇。

口述.SmartMoney 整理.歐陽善玲企業財報是逐季變化的數字,有其延續性,所以觀察時不能只看單一項目,要多方比較,才能從中研判出個股短、中期營運趨勢。

我檢視財報,有三個項目會特別留意。一、存貨,二、營收成長性,三、每股獲利成長性。其中,營收及每股獲利成長數字,要同時放在一起比較,才能找出真正的大黑馬。

譬如,營收數字成長幅度很多,但每股獲利成長卻較少的公司,就像「加班沒有加班費」,白做工一樣。最典型的例子是鴻海,營收成長幅度大於每股獲利的成長比率,表面上看起來業績風光,但對每股獲利貢獻度卻不高,等於是「做心酸」的,就不是投資首選標的。

反之,每股獲利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的公司,代表「錢多事少」。意味該公司的營業效益改善或是經營效率提升,是投資人布局時不錯的選擇。像工業電腦、LED及通訊族群,上半年營收與獲利數字,就符合上述條件。一般預期下半年這些產業的獲利展望佳,值得投資人持續追蹤。

其中,工業電腦中的研華,第二季營收比第一季成長四成,每股純益卻成長八六%;上半年材料短缺問題,已從八月開始獲得舒緩,第三、四季成本壓力下降、毛利率有機會提高,後勢表現令人期待。

測試設備廠致茂,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成長約二八%,但每股純益卻成長六成。由於第三季是檢測業的旺季,加上目前接單能見度高,毛利率可望持續維持高水準,第三季業績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至於通訊廠中的啟碁,上半年營收年增率五六%,稅後每股純益年增率更達一一○%,下半年在新產品及智慧型手機大量出貨下,仍可維持強勁成長動能,投資人可密切留意。

SmartMoney

選股建議:

投資首選每股純益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幅度的公司。

私房選股

公司

名 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致茂2360 11.7 15.0 54.6 58.0 27.4 30.1 0.96 1.54 研華2395 30.9 43.4 26.4 23.9 11.8 11.4 1.00 1.86 啟碁6285 40.5 54.2 16.7 15.2 6.5 5.4 1.16 1.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4

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張漢傑 合併報表才能看出個股的真正實力!

2010-9-13 TWM




周岐原

著有︽財報的祕密︾一書的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張漢傑認為,隨著台商到海外積極布局,且規模持續擴大,此時合併報表的重要性,益發顯現出來。

口述.張漢傑 整理.周岐原三大報表評量企業的不同面向,損益表評量企業獲利,現金流量表看企業現金的流動性,資產負債表則代表企業的安全性品質,綜合起來就是評估一家公司的起碼準則。想在資本市場生存,觀察財報的能力不可或缺,只是依照投資屬性不同,而有先後之別。

例 如著重短期獲利的投資人,可能較看重損益表透露的獲利成長性,現金流動性和資產品質只是輔助;著重避險或長期投資者,則會注意資產負債表是否暗藏營運風 險,或現金流量表透露的流動性風險訊號。像是存貨、應收帳款和長期股權投資三項科目,就被稱為管理者操縱盈餘的「三賤客」,若不深入分析,外部人不容易看 出虛盈實虧的可能性,因此要特別注意。

數字本身沒有意義,要結合產品、企業歷史和董監事經營團隊觀察,才能看出端倪。例如上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最高的幾家公司,股價表現差距很大,就是本業經營和持久獲利能力的差異導致,參考這些變數才能知道財務能力的內涵,進而了解股價的意義。

例 如聯發科上半年稅後EPS十八元,比宏達電的十六元更高,但後者股價較前者高一百多元,道理在於宏達電第二季的EPS比第一季好,營業利益率(營益率)也 改善;相較之下,聯發科卻是獲利能力下降,EPS也下滑。投資人對未來成長預期不同,市場也會對個股產生不同的溢價效果。

投資人看財報時, 也應關注合併報表。許多上市櫃公司已將生產重心放在大陸,只看母公司表現,將難看清營運全貌。例如生產軟板的嘉聯益,母公司營業利益連六季為負值,營運似 乎不甚理想;但若查閱合併報表,自去年第一季小虧後,營業利益就維持成長,且今年第二季本業獲利能力更勝首季。因此股價有強勁表現,並不令人意外,由此可 見合併報表的重要性。

張漢傑選股建議:

只看母公司財報容易失真,投資人應該多花心思解讀合併報表,了解企業整體損益。

私房選股

公司

名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嘉聯益6153 13.1 15.3 11.8 13.1 -1.7 -1.9 0.36 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