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種族意識形態難道在全球化的今天回歸了嗎?
縱觀歐洲大陸,積極愛國主義正在轉入消極民粹主義,國家團結竟然依靠對少數族裔的不信任而凝聚。民調機構YouGov在最新的民調中不無憂慮地提出,權威民粹主義正在歐洲反全球化浪潮中死灰複燃。
從2016年12月4日起至2017年秋季,包括意大利(12月4日)、奧地利(12月4日)、荷蘭(2017年3月15日)、法國(2017年5月7日)和德國(2017年9/10月)5個歐盟核心國家將迎來不同類型的改選。對於歐洲而言,這一政治開考,發生在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在美國勝選之後。極右翼政黨頻繁擡頭的歐盟又將如何同特朗普政府重塑最重要的跨大西洋同盟關系?
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副校長凱利(Paul Kelly)看來,美國以地緣因素來考慮同歐洲的關系,而其首要挑戰是俄羅斯。在此背景下,歐盟維護歐洲整體安全與和平的作用加強。“一方面,特朗普上臺令各方的不確定性都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我始終認為特朗普的政策是針對國內的,他會說些傻話,但是他沒有什麽外交政策。”凱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道。
“特朗普可能是一個弱勢總統,但是也相對更無法預測,”凱利表示,“總體來說,對於美歐關系而言,在英國退歐後,當美國還想知道歐盟立場時,會把專註力移向德國或者其他歐盟中的領先國家。”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
勒龐的勝算在不斷加強
連年經濟不振和恐襲事件不斷發生給予了民粹主義在法國滋生的土壤。
YouGov的最新民調反映了法國人對自身處境的失望之情:多達21%的法國人認為法國比大多數其他國家更糟糕。這個數字在發達國家中十分少見,幾乎是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另有4%的法國人認為,法國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這幾乎是此次涵蓋了19個國家的民調中的最高比例了。
這份民調還顯示,與其他歐洲人相比,法國人最反對國際貿易和全球化,且僅有很少人認為移民對於他們的國家有益。而在調查的11個問題中,法國人在6個問題中都對全球化表現出了最不滿的情緒。
不過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包括法國和意大利等南歐國家向來有反對全球化的傳統。
重要的是,在以往的選舉中,盡管喜歡抱怨全球化,法國選民並未做好令極右翼政黨掌控法國的準備: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對於大部分法國人來說,“國民陣線”的起源同上世紀40年代的維希傀儡政府相關,勒龐的父親讓-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是一個公開排外的極端人士。
至於勒龐是否會在2017年成為法國總統,《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對法國政商界人士的隨機采訪中驚訝地得知,即便是在此前堅決認為“法國人不會接受極右翼政黨上臺”的人士,也因為特朗普的獲勝而變得猶豫。而且,勒龐所提倡的“廢除歐元,回歸法郎”對不少老派法國人而言並不是沒有吸引力。
YouGov認為,有跡象表明,權威民粹主義正在回歸歐洲。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權威民粹主義,其代表人物是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核心概念是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體系,並不只為財富或中產階級服務,也為普通民眾效力,並通過爭取平民的贊同而重建霸權。
YouGov指出,“這種危險體現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法國。法國同英國一樣,具有約37%左右的自由左派,然而與英國不同的是,在民調中剩余63%的法國選民全是持權威民粹主義觀點的選民。2017年大選將取決於這些選民的選擇。如果這些選民在第一輪就全部偏向勒龐,而中右翼的法國共和黨無法得到足以進入第二輪的選票,勒龐將輕易贏得法國總統的寶座。
不過,打著民粹主義大旗的勒龐並不等同於她的父親。她是一位接受過精英訓練的職業律師,懂得利用當下法國人在經濟方面的挫敗感、對精英集團的失望和面對移民的微妙情緒。
在中右翼方面,原本可以阻擊勒龐的是前總統薩科齊,不過鎩羽而歸。法國哲學家列維提出,如果薩科齊勝選,他將有可能在選戰中劫持勒龐的選民,並令上述選民回歸主流右翼懷抱,但薩科齊和勒龐的區別是:“薩科齊使用同勒龐相近的政策,但是他對這些政策一點也不信。”
列維警告道,“如果特朗普(當總統)已經變成可能,那什麽都有可能,從現在開始沒有什麽是不可想象的。”
“雖然勒龐不太可能贏得大選,但是卻依舊存在可能性,這是因為人們已經對政策喪失了興趣,只關註個人性格了。”列維表示。
對於法國大選,唯一希望寄托在法國年輕人身上:盡管只有37%的法國人認為全球化是個好東西,不過在18~24歲的年輕人中,支持全球化的比例高達77%:比起年長者,年輕人對於全球化有更積極的看法。
不過正如YouGov所提出的那樣,這些年輕人會隨著年齡增長仍然維持這樣的看法嗎?若不然,歐盟的前景將更加暗淡。
默克爾是西方價值觀的最後守護者嗎
在對德國的告別訪問中,美國總統奧巴馬說,“如果我是德國人,我就會投她(默克爾)一票。”
事實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於其將謀求第四任期的表態令不少被特朗普當選嚇到的保守德國民眾松了一口氣。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默克爾的民調迅速反彈。根據不同民調顯示,默克爾在德國選民中的支持率在52%~59%之間。
在特朗普取得勝利後,堅守價值觀的默克爾為這位美國新領導人制定了一些基本規則:“美國與德國,由於共同的價值觀相連——民主自由,無論種族、宗教、性別、性向和政治信仰,都尊重人格尊嚴和法律。在這些價值的基礎之上,我將同美國的未來總統特朗普共同合作。”
不過,德國自身能在2017年的這場大選中不落入廉價的民粹主義政治中嗎?
當《紐約時報》稱贊默克爾是西方價值最後的守護者時,默克爾本人卻覺得這種贊揚是荒謬的:在她看來,在當下的世界之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實際上,盡管來自海外的贊揚聲不絕於耳,默克爾清醒地意識到她在國內的挑戰。已有德國知識界憂慮,默克爾的參選令“德國選擇黨”(AfD)有了更好的機會。該黨以“默克爾必須下臺”為口號,得到了不少極右翼選民的支持。
黨主席佩特里(Frauke Petry)表示,默克爾的再度謀求連任將令選項黨受益。她指出,如社會民主黨推舉回國參選的歐盟議會前議長舒爾茨作為其黨內總理候選人,這樣的“大聯合政府黃金搭檔”最能體現“德國正走向衰落”。
不得不提到的是,在2017年大選年來臨之前,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CDU)在先後舉行的5場重要地方選舉中一場都沒贏,社民黨也輸了四場。有評論認為,這是德國選民用選票來懲罰默克爾“難民政策”的直接表現。而打著反移民旗號的德國選擇黨不斷勝出,成為最大的“黑馬”。在上述5場選舉中,唯一不變的是德國選擇黨從12.6%~24.2%不等的“兩位數”的得票率。
在德國選擇黨之前,德國的右翼民粹黨派從未如此接近德國的政治權力中心。在20世紀90年代同樣反移民的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共和黨(Die Republikaner)在移民潮下降後迅速銷聲匿跡,該黨一度在1992年民調中獲得10%支持率,但在1994年迅速下降至2%。
有跡象表明,處理難民危機問題失利的默克爾不再是不可戰勝的。宣布再次競選的默克爾也加緊了在移民政策方面的轉向。
幸運的是,與法國的國民陣線、荷蘭的自由黨相比,德國選擇黨在德國尚未受到主流的歡迎,支持率在13%左右。最近幾次民調顯示,即便所有的左翼黨(社民黨、綠黨、左翼黨)等組成聯合,仍然無法在選舉中贏得多數。
可能唯一令人感到擔憂的是民調的準確性。畢竟在此前的州級別選舉中,德國選擇黨不僅僅從傳統的兩大政黨分流票源,更從各小黨派,以至於無黨派人士手中得到了選票。此前,民調已在美國大選中栽了跟頭。
一位在德國旅居數十年的大學教師曼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德國選擇黨發言,必須小心翼翼,擇言不慎可能會被劃到極右翼派別去:這對於大多數知識分子而言,這等於被社會邊緣化。
美歐關系如何維系
自二戰以來,歐洲的精英認定各國的身份認同最終會海納百川一般匯入歐陸的洪流,然而實際上,法國、匈牙利、波蘭和奧地利以及德國的極右翼黨派正在以權威民粹主義者的面孔,在歐陸的反全球化浪潮中,利用一股懷舊之情再度掀起浪潮。
需要指出的是,在奧巴馬政府的跛腳鴨時期和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的開始幾個月中,歐盟即將迎來一系列潛在的“脫歐沖擊”。
12月4日,意大利將舉行修憲公投,奧地利將舉行利第2輪總統選舉。這兩場投票都有可能導致極右翼民粹主義上臺:在意大利是由前喜劇明星貝普·格里羅(Beppe Grillo)創立的“五星運動黨”,在奧地利是極右翼政黨“自由黨”總統候選人霍費爾(Norbert Hofer)。
意大利公投如果失敗,總理倫齊承諾將引咎辭職,同時“五星運動黨”可能借機上臺並觸發脫歐公投。選前的最後一輪民調顯示,意大利選民傾向於拒絕倫齊的改革法案。
同天在奧地利舉行的第2輪總統選舉中,可能上臺的霍費爾可以說是特朗普的翻版:他主張“奧地利優先論”,而特朗普強調的是“美國優先論”。
2017年3月15日,荷蘭將舉行議會選舉,屆時極右翼議員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將測試其在民眾中的支持率,而威爾德斯希望效仿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需要指出的是,英國退歐後,荷蘭、瑞典和丹麥將成為最大輸家。上述三國是英國在歐盟中最緊密的戰友。實際上1973年,丹麥同英國一起加入歐盟,主要原因就是英國當時是丹麥最大的出口市場。
目前,荷蘭自由黨越來越受到民眾歡迎,甚至在一些民調中已與荷蘭目前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支持度相差無幾。此外,在挪威、塞爾維亞和捷克等國,極右翼政黨實力也在不斷增長,並在2017年所在國的選舉中均有勝算。
這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歐洲的極右翼政黨為特朗普上臺歡呼,而有可能奉行孤立主義的特朗普又將如何同這些潛在的極右翼政黨相處呢?
凱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中道出了歐洲知識分子對於特朗普的兩重判斷:不確定性最令人擔憂,以及他恐怕是一位僅僅專註於國內的“弱勢總統”。
從傳統地緣政治而言,美國需要一個穩定的歐洲來迎接來自俄羅斯的挑戰。“歐盟是一個重要的機制,它並不完全是一個防禦性的,同時也是一個經濟整合的聯盟,用來維護歐洲整體的安全和和平,”凱利告訴本報記者,“這也是美國原本希望英國留在歐盟之中的原因。”
展望特朗普治下的美歐關系,凱利並不覺得會變得危險,“美國政治制度是複雜且有相互牽制的。”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是通過反對建制派上臺的,他的擁護者單純地反對華爾街和華盛頓,”凱利表示,“這令人對於如何辨別特朗普的政策立場造成了難度,他可能會成為一個‘相對弱勢總統’,沒有什麽外交政策。”
另一方面,“特朗普可能是一個弱勢總統,但是也相對更無法預測,而如果是一個強勢總統,你還能知道他想要什麽。”凱利表示。
毫無疑問的是,在特朗普治下,英國將啟動退歐程序。而當美國再想知道歐盟立場的時候,會把他們的專註力移向德國或者歐盟中其他的領先國家,為此英國會喪失一些(力量),“但是,英國對於美國來說不會變成一個社會棄兒,只是不那麽重要罷了。”凱利對記者表示,“在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政策領導下,這一事件已經發生了,這種過程仍將繼續。”
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濕地面積1154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21.5%。然而,駐鄂全國政協委員聯合調研發現,由於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高、江湖阻隔等多種原因,長江經濟帶包括湖北省在內正面臨著水質性缺水、濕地面積萎縮、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蓄水調洪能力下降、水汙染等諸多嚴峻問題。
此外,目前我國濕地保護方面法制建設相對滯後,在國家層面仍沒有專門濕地保護法規。有關濕地保護的法律條文分散在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部門單行法規中,有的條文還互相矛盾,缺乏集中和系統的規定,且條文內容是從濕地單一要素出發的,沒有從濕地生態系統整體保護角度出發。
鑒於此,駐鄂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建議,國家應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條例以及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的專項法規與指導意見。建議將與濕地保護管理有關的職能整合到林業部門,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建議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加大退耕還濕力度,強化考核問責,逐步擴大濕地面積,強化濕地功能,確保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大開發致濕地萎縮退化
在長江經濟帶1154萬公頃的濕地面積中,自然濕地達到850萬公頃,其中國際重要濕地17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7處。濕地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航運發電、保護生物多樣性等20余項生態功能,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優勢和關鍵要素之一。
然而,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僅江漢平原湖泊水面面積就由7000余平方公里減少到2400平方公里。2012年湖北第二次濕地調查同2000年第一次濕地調查相比,同口徑自然濕地總面積減少了10.26萬公頃。由於大部分湖泊濕地調蓄洪水的生態功能減弱,湖北省去年遭受了多輪強降雨導致多地外洪內澇,全省有武漢、黃石、鄂州等8個市州潰口217處,經濟損失嚴重。
除了濕地面積在萎縮外,濕地功能亦在退化。一方面,工程建設影響濕地功能。三峽工程蓄水後,長江下遊水位下降明顯,導致河流灘塗裸露,農業種植、采砂、工程建設等活動增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面積縮小;實施丹江口水庫調水後,漢江下遊水量減少,環境汙染加重、水華增多,濕地生態環境旱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安全承受巨大壓力。此外,圍網(欄)養殖和開墾圍墾、房地產開發及各類工程建設侵占濕地等現象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人為破壞濕地動植物資源、違法排放工業廢水、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亦遏制了濕地生態功能的發揮。《2015年湖北省水資源公報》顯示,該省劣於Ⅲ類水的河長占總評價河長(9405.5公里)的19%;劣於Ⅲ類水的湖泊占監測總湖泊個數(29個)的35.9%。部分濕地已經喪失了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繁殖地的生態功能。
濕地立法滯後保護不力
過去數十年的部分開發,不僅改變了長江作為自由流淌的河流的根本屬性,影響到長江作為“黃金水道”的效能和沿岸居民的水安全,亦給濕地生態系統以及野生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例如長江中淡水哺乳動物白鱀豚已不見蹤影,長江幹流中另一種淡水哺乳動物——江豚的野生種群數量每年也以13%左右的速率下降,如果長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不到有效扭轉,5~10年內,長江江豚也會步白鱀豚功能性滅絕的後塵。
盡管形勢如此嚴峻,但我國濕地保護方面的法制建設卻相對滯後,並且濕地管理機構也不健全,沿江各省市在市縣兩級林業系統許多沒有設立濕地保護機構。
同時,濕地保護投入嚴重不足。目前湖北省省級財政每年安排濕地保護補助資金500萬元,而湖北省目前有181個各類保護區、濕地公園、保護小區,資金投入與保護需求相比杯水車薪。
此外,濕地保護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很多地方在濕地公園大搞人工造景、硬化河湖岸線,破壞了濕地資源。對工程建設占用濕地缺乏有效保護。林業部門對工程建設尤其是地方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占用濕地缺乏有效的保護手段,不能有效協調經濟發展與濕地保護的矛盾。
建議濕地管理一龍治水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駐鄂全國政協委員將聯名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條例,建立健全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的專項法規與指導意見。
建議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幹意見》要求,制定長江流域濕地保護規劃,實施重大濕地生態保護與修複工程,劃定並落實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紅線。
建議出臺濕地保護修複、濕地產權確權、濕地資源有償使用等政策,制定濕地用途管制制度、征占用濕地行政許可制度、濕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
建議將濕地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包含濕地紅線管理、濕地保有量、濕地保護率等內容的濕地保護目標體系、考核辦法與獎懲機制,實行濕地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濕地保護責任。
同時,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建議將與濕地保護管理有關的職能整合到林業部門,變九龍治水為一龍治水,統籌抓好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圍繞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按照推行“河湖長制”和流域治理的思路,設立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統一協調長江經濟帶濕地保護管理工作。考慮到湖北處於長江中遊,三峽大壩在湖北境內,建議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設在武漢市。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議加快制訂濕地生態補償政策,建立健全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指導生態受益地區對生態保護地區、流域下遊對流域上遊進行補償;結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歸並和規範現有生態保護補償渠道,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國家引導、支持建立長江濕地保護基金,並通過電價補償、水價補償等措施,加大對三峽大壩、丹江口大壩下遊生態補償。重點扶持一批示範濕地企業,推動水生生態種植業、生態養殖業和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此外,建議通過濕地植被恢複、土地整理、棲息地修複、生態補水等措施,開展退耕還濕工作,有效擴大濕地面積。這項工作已在少數國際(國家)重要濕地和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試點。建議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濕力度,制訂專項規劃,增加資金投入,強化考核問責,逐步擴大濕地面積,強化濕地功能,確保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第一財經APP 記者 楊佼
既不擅長,也不看好,三年內清盤網貸業務。7月27日上午,成立已超過8年的老牌網貸紅嶺創投突然宣布,將清盤網貸業務。
7月27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發帖稱,清盤過渡期大概三年,在2020年12月31日到期,現有產品、不良資產將全部清理,“投資者上岸”後,對網貸業務清盤。原因是網貸雖然有規模,但也有不良資產,卻沒有利潤。
2014年初以來,紅嶺創投開展了大量的大額借款業務,但這也為其帶來了巨大壓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成交額達2701億元。但今年5月底,紅嶺創投的項目逾期率高達5.17%,2016年虧損達1.83億元。大額借款遭到監管圍剿後,其轉型也面臨很大壓力。
壞賬、利潤、合規壓力,不只是紅嶺創投獨自面對的難題。紅嶺創投宣布清盤網貸業務,也為其他類似平臺敲響了警鐘。
清盤網貸,並非關停平臺
“網貸不是我們擅長的,也不是我們看好的,這塊業務最終會被清理出去,只是時間而已。”7月27日早上,周世平在網絡論壇發帖稱,清盤過渡期大概三年,在2020年12月31日到期,現有產品將全部清理。
2009年3月上線的紅嶺創投,是網貸行業成立最早的平臺之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該平臺累計成交額高達2544億元。到7月27日,累計成交額已經達到2701億元,投資者共計179.3萬人,其累計成交額在網貸行業位於最前列。
成立八年的老牌平臺突然宣布清盤,背後原因何在?為什麽還沒有清盤?清盤是否可行?對於這些問題,周世平稱,網貸有規模,有不良資產,但沒有利潤。目前沒有清盤,是因為前幾年積累下來的不良資產需要處理。“清理完不良資產,正常處理完現有網站的到期產品,讓投資者安全上岸,你說行不行?”周世平在帖文中稱。
網貸業務清盤,是否等於關閉紅嶺創投?27日,第一財經數次撥打周世平電話,但對方均未接聽。而通過微信向其發送的采訪要求,周世平亦未回複。不過,在上述帖文中,周世平也埋下了伏筆,稱“新的轉型還在過渡中”。
對此,紅嶺創投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作為P2P平臺,除了網貸本身,該平臺目前並沒有其他業務,不過如今正在向小額借款轉型。但清盤網貸業務的意思,並不是要關閉紅嶺創投平臺及其品牌,而是要向其他方向轉型,尋找新的業務方向。
這已經不是紅嶺創投第一次談及網貸業務清盤問題。2017年3月27日的股東大會上,周世平曾稱, “紅嶺創投品牌價值也值幾十億”, 如果現在清盤,初步估算損失可能在8億元左右。今年一季度,已經正在組建紅嶺控股,將紅嶺創投、深南資產,以及上市公司股份等資產置入控股公司,化解紅嶺創投遇到的困難。目前已跟多家機構深入溝通,等待進一步資本層面的合作。
除了紅嶺創投,周世平名下還有多家公司。天眼查資料顯示,周世平作為股東的公司,目前共有十七家,除了紅嶺創投、三元達,深圳紅嶺創投股權基金、深圳紅嶺創投資本、北京紅嶺資本、深圳資產管理等多家股權投資平臺。網站信息顯示,北京紅嶺資本投資範圍包括金融科技、節能環保、醫療健康等,但目前尚無投資案例。
公開信息顯示,紅嶺控股已於1月7日註冊成立,註冊資金2億元,並對外投資了一家公司。不過,截至目前,紅嶺創投並未公布上述資產註入情況,三元達亦未披露其大股東變更信息。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底,周世平持有三元達19.74%的股份。
壞賬、利潤、合規三座大山壓頂
自2014年初以來,紅嶺創投開展了大量的大額借款業務,並得到快速發展,其大單模式甚至為整個P2P行業所效仿。但正是大額借款,為該平臺帶來了極大的監管、壞賬壓力。
2014年8月以來,紅嶺創投就不斷爆發大額借款風險。2014年8月,紅嶺創投發布了一份借款逾期說明,4個項目借款本息1億元出現逾期,涉及投資4567人。2015年2月,紅嶺創投再度爆出7000萬元壞賬。2016年3月,周世平在一次演講時稱,有一筆貸款損失了1個多億,高管涉嫌職務犯罪。
根據紅嶺創投披露,2017年,其再次出現兩筆大額借款逾期。其中一筆是輝山乳業關聯公司擔保本金5000萬元,截至6月底逾期利息143.75萬元;大連機床股權質押本金1.5億元,逾期利息784萬元。
根據紅嶺創投股東大會數據,截至2016年底,對公項目逾期貸款余額較上年增長了12.19%。另外一份披露數據則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紅嶺創投的項目逾期率高達5.17%。2016年至今新增對公業務不良率為3.5%。
面對壞賬壓力,紅嶺創投在加快處理。在今年3月的股東大會上,周世平還稱,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收回、盤活的不良資產就接近25億元,其中,現金回收8.08億元。今年一季度,該平臺將處置不良資產15億元以上,預計一年內可盤活的不良資產8個,總金額15億元
大量借款逾期、壞賬,對紅嶺創投形成巨大壓力。在上述帖文中,周世平也稱,網貸業務沒有利潤。紅嶺創投此前在中國互金信披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該公司營業務收入2.15億元,但凈利潤虧損達1.83億元。
“如果不是逾期墊付,還是賺錢的。”上述投資人說,借款逾期後,該平臺向投資人進行了大量墊付。披露數據顯示,2015年,紅嶺創投實現凈利潤2977萬元,營業收入4.55億元。
但大單很快遭到監管禁止。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部委下發網貸管理暫行辦法,限制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和所有網貸平臺的借款余額,分別不得超過20萬元、100萬元,法人則分別為100萬元、500萬元,大額借款已經無法走通。
在此背景下,紅嶺創投開始尋求向監管標準靠攏。一方面,加快回收存量借款。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其待收余額216.2億元,比年初增加18.11億元,增長9.19%。截至7月26日,紅嶺創投代收余額192.06億元,比去年底減少24億元。
另一方面,則在今年3月28日宣布停發大額借款。但船大難掉頭,根據紅嶺創投公開的年度報告,2013年累計成交51億元,當年新增26億元;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052億,全年新增905億。到了到7月27日,累計成交額已經達到2701億元,三年半時間成交量增加了2646億元,增長近53倍。
“大標平臺退出有眾多原因,監管限額政策是導火線,存量壓力、資產轉型挑戰與盈利困難是三座大山。”民投金服CEO陳明稱,平臺要持續運營,首先需要資產合規,要較好地應對逾期與壞賬,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大標平臺何去何從?
壞賬問題、利潤壓力、合規難題,是擺在幾乎所有網貸平臺面前的難題,大額借款平臺尤其如此。紅嶺創投宣布清盤網貸業務,也為其他類似平臺敲響了警鐘。
今年3月28日,宣布停止大額借款後,紅嶺創投成交額仍在快速增長,轉型實非易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其累計成交量達到2093.3億元。而到了2017年7月27日,其成交額已達到2701億元,今年不到7個月時間,成交額仍增長了600億元以上。
數據還顯示,今年6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2454.91億元,截至2017年6月底,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48245.23億元,去年同期歷史累計成交量為22075.06億元。與此對應,活躍借款人數為373.53萬人,6月人均借款金額約為65721.9元。
但業內人士認為,網貸向小額借款轉型並不容易。一方面,小額借款金額小,但業務成本高,成本收益難以匹配,如果批量開展業務,又需要具備線上技術能力,多數網貸平臺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此外,優質資產、借款質量始終是困擾網貸行業的大難題。
“目前,網貸在穿透式監管下進入關鍵整改時期,平臺面臨的合規壓力增大。“深圳某網貸平臺人士稱,此次紅嶺創投選擇急流勇退,公開宣布清盤是大標平臺良性退出的標誌性事件。
借款逾期、壞賬導致的虧損,始終是網貸行業面臨的難題,各平臺對此也諱莫如深。網貸之家創始人朱明春此前對第一財經稱,部分平臺雖然公開了逾期率,但其真實性難以判斷。如今,行業內甚至對逾期、壞賬持回避態度。
面對高運營成本、壞賬,盈利成為橫亙在網貸行業面前的大山。多家平臺此前在互金信披平臺的公開數據顯示,包括紅嶺創投在內,數家平臺2016年利潤虧損超過億元。
隨著監管日漸嚴厲,盈利困難,退出的網貸平臺越來越多。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114家,相比5月底減少了34家。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50家,其中問題平臺5家、停業平臺39家、轉型平臺6家。截至2017年6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3795家。
4月17日,深交所公告稱,因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對股價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沒有公開披露的重大事項,4月17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關公告後複牌。此前英美兩國對中興通訊發布禁令,其H股已公告停牌。
中興通訊早間發布聲明稱,已獲悉美國商務部對公司激活拒絕令。公司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及應對。
“此次事件已超越商業規則,事態的發展並不是公司能夠左右的。”一不願透露姓名的中興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內部也在了解情況,原本預計本周發布一季度財報,按照目前的情況將會被推遲。
招商電子發布報告稱,本次中興通訊的禁運事件,對於通信產業沖擊較大,也敲響了半導體產業的警鐘,自主可控不僅僅是口號,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要務。目前,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里,芯片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需要較長時間。光通信和手機產業鏈門檻相對較低,一些細分領域的國產芯片方案甚至於成為了國際龍頭,但整體來看,還是偏低端應用。
“基站芯片的成熟度和高可靠性和消費級芯片不可同日而語,從開始試用到批量使用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目前在中頻領域,主要玩家有TI,ADI,IDT等廠商;而射頻領域,主要是Qorvo等。”招商電子稱,單芯片Transceiver方案進一步提升了基站芯片的門檻,使得國產廠商更加難以切入。基站芯片的自給率幾乎為0,成為了中興通訊本次禁運事件里最為棘手的問題。
中興“被禁采購”事件始末
回顧中興禁運的整個事件,導火索看似來自於一則買賣合同。
2012年,路透社曾報道稱,一家中國公司與伊朗最大的電信運營商TCI開展貿易,在2010年1.3億美元的交易中,該中國公司向TCI提供了一部監控系統。路透社稱其獲得的交易清單長達907頁,其中出現了不少美國公司的硬軟件產品,包括微軟,甲骨文,惠普,思科,戴爾,賽門鐵克等。
2010年6月,聯合國通過對伊朗的制裁,美國更通過《全面制裁、問責及撤資伊朗法案》,民用通信業中,部分“軍民兩用”元器件被列入禁運名單。
有外媒報道稱,一名曾在中興美國分公司法務部工作的律師,主動向FBI檢舉了中興,並允許FBI拷貝他工作電腦中的資料。
2012年,中興承認向伊朗“小規模”提供了“普通通信器材”,但同時也表示,由於擔心因伊朗核問題與歐美的對立加深,以“伊朗局勢複雜”等為由,從2011年開始縮小在伊業務。
2013年,中興創始人、董事長侯為貴也表示,已基本停止伊朗業務,同時,因為違反合約而對伊朗客戶的賠償,以及即使設備已經生產,仍必須停止部分出貨的事實,都是造成中興通訊2012年首次出現虧損28.4億人民幣原因。
2016年3月8日,美國商務部由於中興通訊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中興實行禁運。中興通過內控整改及更換管理層,最終於2017年3月7日就美國商務部、司法部及財政部海外資產管理辦公室的制裁調查達成協議,公司支付8.9 億美元罰款。還被處於暫緩執行的7年出口禁運(seven-year suspended denial of export privileges),如協議有任何方面未滿足或公司再次違反了出口管制條例,則該禁令會再度激活。
在本次的禁運聲明中,美國商務部官員認定中興通訊做了多次虛假陳述(ZTE made false statements to BIS in 2016, during settlement negotiations, and 2017, during the probationary period)。據協議,中興通訊承諾解雇4名高級雇員,並通過減少獎金或處罰等方式處罰35名員工。但中興通訊只解雇了4名高級雇員,未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
招商電子分析師認為,本次禁運事件發生在貿易戰的特殊背景下美國此舉更多是希望增強自己在談判桌上的籌碼。考慮到中國目前已在4月4日采取反制措施對美國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除此之外,中國商務部還在審核高通對NXP的並購案,該並購案耗時日久,為商務部近年來首次使用兩個180天期限沒有審核完成的案例。招商電子認為,美政府此舉可能有部分用意在於向中方施壓,從而推動並購案的進展。
後續的解決方案可以參考2016年的禁運審查,2016年,禁運事件爆發後,在雙方政府協調下,美國商務部給中興頒布了臨時許可證(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從而保證中興通訊可以正常采購美國元器件和軟件。而今年禁運之矛再度舉起,我們預計,後續中興及美國商務部之間將通過斡旋達成二次和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註意到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公司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
中方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規開展經營。中興公司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希望美方依法依規,妥善處理,並為企業創造公正、公平、穩定的法律和政策環境。商務部將密切關註事態進展,隨時準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芯片自給率不足
據悉,中興通信的主營業務有基站,光通信及手機。其中,基站中部分射頻器件如腔體濾波器(武漢凡谷、大富科技),光模塊廠商(光迅科技,旭創科技),手機內的結構件模組等均可基本滿足自給需求。唯有芯片,在三大應用領域均一定程度的自給率不足。
招商電子從技術層面詳細分析了中興通訊涉及的產業鏈上下遊和國外企業的差距,主要涉及三個層面:
(1)RRU基站:技術更叠快,門檻高企,自給率最低。
RRU基站這一產品,分為發射端和接收端兩種情況。
發射端主要作用是將基帶信號(BB),轉化為中頻(IF),再進一步調制到高頻(RF)並發射出去。目前能夠實現國產替代並大規模商用的,只有主處理器,即FPGA,DSP。主要是海思自研的ASIC。
除此之外,國產芯片廠商中,南京美辰微電子在正交調制器,DPD接收機,ADC等芯片產品上已有可量產方案。並參與了國家重大專項《基於SiP RF技術的TD-LTE TD-LTE-Advanced TD-SCDMA基站射頻單元的研發》,目前在ZTE處於小批量驗證中。
和發射端類似,目前只有海思的主處理器可以實現大規模商用替代。而南京美辰微電子的混頻器,VGA,鎖相環,ADC 處於小批量驗證中。
招商電子認為,“基站芯片的成熟度和高可靠性和消費級芯片不可同日而語,從開始試用到批量使用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目前在中頻領域,主要玩家有TI,ADI,IDT等廠商;而射頻領域,主要是Qorvo等。
同時,TI,ADI還在推動單芯片解決方案,以實現微基站對於RRU體積大小的要求。如下圖中的TI AFE75XX系列,及ADI的AD936X等。單芯片Transceiver方案進一步提升了基站芯片的門檻,使得國產廠商更加難以切入。基站芯片的自給率幾乎為0,成為了中興通訊本次禁運事件里最為棘手的問題。
(2)光通信領域:自給率尚可,高端芯片仍需突破。利好光迅科技,博創科技
光模塊從應用領域要分為接入網(PON)和數傳網(DT)兩大類,二者芯片方案不同,封裝也大相徑庭。以下以接入網光模塊為例,討論芯片方案。光模塊內主要采用的芯片有MCU,TIA(跨阻放大器),APD(雪崩光二極管),LA (Limiting Amplifier),LD(Laser Driver),激光器芯片(Vcsel,DFB,EML),DWDM等。
目前光迅科技的光通信芯片產品主要有DFB、Vcsel、APD等;博創科技則是PLC 光分路器和 DWDM 器件龍頭;而南京美辰微電子及廈門優訊則在TIA,LA,LD領域有產品已實現大規模量產。本次禁運事件對於上述已具備成熟芯片方案的廠商是一大利好。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對手主要有Semtech,Micrel(被Microchip收購),Mindspeed(被Marcom收購)等。
雖然光通信芯片自給率尚可,但在一些高端產品,如數傳網100G及以上光模塊中,國產芯片方案仍待突破,建議關註非上市公司芯耘光電,公司預計在2019年完成100G芯片方案研發。除此之外,光模塊還會用到256m和128m的大容量Nor Flash,兆易創新在2017年年底推出的相關產品在各大光模塊廠商處已經形成銷售。
(3)智能機產業鏈:自給率較高,各大領域不乏亮點。
智能手機內芯片方案極為複雜。除了主處理器之外,有數十顆模擬/數模混合芯片。
主處理器芯片,目前國內主要有華為海思以及展訊科技。小米亦在2017年成功推出松果系列手機處理器。
電源管理芯片,聖邦股份和韋爾股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中聖邦股份的背光驅動芯片在業內領先,而韋爾股份的DCDC,LDO等芯片優勢明顯。除此之外,還有臺股上市公司矽力傑在該領域亦頗有造詣。
無線芯片方面,國內有三大射頻PA公司,分別是中科漢天下,唯捷創新,國民飛驤。而射頻開關則主要有正在IPO的卓勝微。射頻芯片是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2016年-2022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4%。但國內要想實現進軍高端手機,還需要一定時間。
音頻芯片領域,國內的主要玩家是一家三板上市公司,艾為電子。
顯示屏相關芯片里,臺灣廠商奕力,矽創,奇景,聯詠等在顯示屏驅動IC方面是行業龍頭,且目前也有不少國內廠商在布局這一領域。
傳感器方面:士蘭微的加速度計目前已經進入了展訊的參考設計,18年加快向手機其他傳感器的拓展。
攝像頭CMOS芯片:豪威科技在2015年全球CMOS芯片市場中,占有約12%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三。預計2017年營收在8-10億美元之間。
指紋芯片:主要是匯頂科技和思立微(兆易創新子公司),匯頂的指紋識別芯片在2017年底一舉超越FPC,成為全球市場份額第一。而思立微也在2017年實現了市占率的翻倍。
中金也發布報告稱,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施加出口權限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絡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絡的推進。目前中興占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占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中興有1-2月的零部件的存貨,若不能盡快達成和解,會影響相關業務。
近幾年,平臺經濟和大數據行業的蓬勃發展,在給公眾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泄露甚至被販賣帶來的困擾,引發的關註與探討越來越多。
5月25日,一部保護普通人隱私數據的法案《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在歐盟地區正式生效。不過,GDPR的管轄範圍並不局限在歐盟境內,只要一家企業向歐盟境內的個人提供了商品或服務並收集或處理了個人數據,不管該企業是否在歐盟境內設有機構,都將適用。如被歐盟認定違規,最高處罰金額可至2000萬歐元或企業全球年營業額的4%(兩者中取其高值),故被稱為“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
在保護個人權利和隱私信息等方面,歐盟地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無國界化”的時代,歐盟此舉對於其他國家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中美兩個互聯網行業最發達、個人隱私最受關註的國家。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臉書)被曝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的公司不當獲取,用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對目標受眾進行精準信息投放,可能影響到大選結果,引發軒然大波。而在中國,因為個人信息泄露,騷擾甚至詐騙信息對公眾而言已是司空見慣,近期更是爆出有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殺熟”,負面影響持續發酵。
歐盟GDPR的生效,足以讓全球互聯網巨頭忌憚,因為歐盟地區作為全球擁有6億多人口的發達地區,可以說是互聯網公司全球化繞不過去的。此後,所有在歐洲有產品或服務的互聯網企業都將受到GDPR影響,漠視用戶隱私數據保護註定會成為第一批被罰者。於是,蘋果公司日前就修改了隱私政策,允許用戶徹底註銷Apple ID;谷歌則於本月初更新了文檔的語言和導航等用戶協議,允許用戶訪問並刪除這些數據;騰訊也宣布將對QQ國際版進行更新,以符合GDPR規定;小米也表示要全力提升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意識,加大設計和研發投入,以加速符合GDPR要求。
而且,歐盟GDPR生效並非僅僅關系到少數在歐盟有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一方面,歐盟立法機構除了自己落實GDPR之外,還在聯合包括中、美、日、韓等互聯網市場大國實施類似法規。可以預見,肆無忌憚地收集用戶數據,販賣濫用數據的商業模式行將逝去。
更為重要的是,GDPR有利於限制互聯網公司“作惡”,一旦在歐盟實施獲得正面效應,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網絡空間規則的基石。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從網約車、共享單車,到電商購物、社交媒體,平臺經濟已經成為社會治理中繞不開的話題。眾多平臺對海量用戶數據的收集、占有甚至濫用,日益引發公眾對於平臺經濟負面影響的反思。
換言之,這些平臺對數據的占用涉及個人信息泄露、數據交易、數據濫用等一系列問題,當平臺經濟發展涉及諸如道德倫理、公平正義等價值判斷時,市場可能無法自發調整解決,這時候就需要完善數據保護方面的立法。
當然,GDPR也有自身的瑕疵。包括可行性受到質疑,因為相關規定過於嚴苛,當企業無法遵守時,往往會選擇規避,這將讓數據保護初衷大打折扣;而且要達到GDPR要求,門檻較高,一些財力不足的中小互聯網企業將被擋在門外,被迫退出行業,不利於新經濟的創新發展。
總體來說,GDPR作為解決數據保護的途徑,目前雖然只在歐洲生效,但其影響是全球性的。基於搜集個人信息和隱私驅動的整個互聯網產業收入模式,沖擊將不可避免,因為即便其他國家不照搬歐盟,但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已是大勢所趨。
A股“無股不質押”的現象愈演愈烈。根據第一財經統計,A股沒有進行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占比2.8%今年上半年滬深指數持續下探,數據顯示有40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平倉風險引起市場的警惕。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指出,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爆發平倉風險,極易波及上市公司,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和控制權的穩定性,公司股價也往往大幅下行,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404家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
股票質押已經成為A股股東融資的重要方式,A股上市公司“有股皆質押”的現象越來越多。第一財經統計,A股3526家上市公司中有97家上市公司沒有進行股票質押,占比僅為2.8%。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以當日收盤價計算,A股質押的總市值達5.94萬億元。
截至2018年6月12日,第一財經統計,質押比例超過總股本50%的上市公司有129家,股票質押比例最高的為藏格控股(000408.SZ)達78%。
統計數據顯示,40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市值達3289億元。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市值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86家,超過50億元的有9家,其中 光啟技術(002625.SZ)、包鋼股份(600010.SH)、新湖中寶(600208.SH) 3家控股股東質押的股票觸及平倉線的市值最多,分別為99、91、80億元。當遭遇股份平倉,部分股東會采取一定措施,多為是停牌、隨後多采用采取追加保證金、補充質押物或提前還款等方式,避免發生其質押股票的平倉風險。但極端的情況是,股東所質押的股票被強平。近期A股再次出現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應對股票平倉風險。
6月12日晚中南文化(002445.SZ)公告,控股股東中南重工集團質押的部分公司股票觸及平倉線,占其總質押比例的86.89%,占公司總股本的23.97%,公司股票6月13日上午開市起停牌。
無獨有偶,睿康股份(002692.SZ)6月1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於6月1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杭州睿康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因近日公司股價連續下跌,睿康體育質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已突破平倉線。睿康體育持有公司159267665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18%,已累計質押159202565股,占睿康體育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96%,占公司總股本的22.17%。
截至6月12日,睿康股份收盤價格為4.90元/股,睿康體育質押股份已觸及平倉線的股份總數為145202565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1.17%,占公司總股本的20.23%。
上述事項存在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的風險。目前,睿康體育及其控股股東深圳市深利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積極與質權人進行磋商簽署補充協議並已追加20套商業用房、5套住宅共計5770.07㎡建築物作為質押物來應對平倉風險。
在此之前就有上市公司遭遇強平。金龍機電(300032.SZ)6月5日公告,東北證券就相關股票質押回購交易要求控股股東金龍集團提前購回,但金龍集團未按規定完成購回交易,已構成逾期違約。為此,東北證券將啟動違約處置程序,擬采取集中競價交易處置金龍集團所質押的公司1.45%股權。目前,金龍集團正同質權人進行積極溝通,努力尋求補救措施。
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被質疑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引起市場的質疑。因為過度依賴股份質押融資的兩個風險,一是反應公司資金較為緊張,依賴有折扣的股份質押融資;二是股權質押比例過度集中,容易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股價大幅下跌導致的強制平倉,可能引發資金鏈的進一步收緊。
康得新(002450)控股股東——康得集團高比例質押,一度引起市場的質疑。根據第一財經統計,從2014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18日 康得集團質押的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99%,最高時達99.99%。隨後該比例有所下降,但依舊高達90%以上。截至2018年5月31日,康得集團持有康得新股份8.51億股,占總股本24.05%,其中質押股份為7.97億股,占康得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的93.65%,占公司總股本的22.52%。
2018年以來康得新股價出現3次盤中閃崩。根據choice金融終端顯示,截至目前康得集團有32筆股票質押,已到平倉線的有2筆,共計38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4.47%、占總股本的1.07%;有7筆質押介於預警線與平倉線之間,共計981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1.51%,占總股本的2.77%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指出,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爆發平倉風險,極易波及上市公司,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和控制權的穩定性,公司股價也往往大幅下行,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控股股東高比例進行股票質押的上市公司,它們的業績究竟如何?
5月下旬,上交所負責人認為絕大多數滬市公司控股股東質押處於安全範圍。在滬市,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達80%以上的公司約150家,其中風險較大的公司不超過50家。
6樓提及
唔知點解, 有少少心涼
9樓提及
咁又係, 呢一小把火, 又燒唔到浮雲李的基業
遊客反而受盡苦頭,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