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謀劃越拖越值錢 供應商哀嘆等不起
8月30日,金立財務總監何大兵在深圳總部進行了小規模的供應商債權人會議,超過10家供應商到場。
在這次非正式會議上,何大兵通報了金立重組的最新進展。他表示,目前重組方對於金立的盡職調查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9月上旬,投資方的代表將會前往香港與金立創始人劉立榮見面,進行進一步的細節商榷。
但對於供應商關心的重組時間以及投資人背景,何大兵表示依然無法透露。
何大兵強調,對於投資人來說,金立的負債並沒有外界傳的超過200億元,盡調的數據比這一數字小,對於投資人來說,收購金立和負債相比是略有虧損,加上未來微眾銀行上市,金立的資產其實是在增值。
“棘手”的重組
在經歷了資金鏈危機後,金立試圖用重組的方式進行“自救”。
在今年1月份,劉立榮說,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夥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在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劉立榮稱,“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工作已經有進展,目前整體方案在談判中,現在還不方便透露。”而在3月初,就有內部員工對媒體表示,金立新的融資已經結束了,之後召開了董事會會議,來決定金立未來方向。
但直到5月,金立財務總監何大兵才在一場供應商大會上正式通報,金立正在引入一家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對方擬全面收購重組金立。
按照計劃,5月24日之前,新的投資者要與相關股東簽署正式收購協議。此前,金立曾在深交所發行私募債,5月26日前,相關重組事項將在深交所公告。待一系列協議簽訂之後,新的投資者將入主金立,接下來將正式組建債權人委員會,啟動債務重組程序。
“但實際上直到8月初,自稱是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的金立方代表才向大部分供應商發出了相關債務的盡職調查,並且承諾8月15日給出下一步消息。”一名做五金材料的供應商對記者表示,重組的時間表一拖再拖,目前又從8月中旬推到了9月上旬。
金立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重組仍然在繼續,體量大,工作多,不存在破產一說。但有金立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目前工資發放已經出現拖延現象,而工廠方面的員工收到了上級傳達的“破產”信息。
“撐不住”的資金鏈
“時間等不起,會不會先死在路上。”現場的一名供應商向何大兵提問,但對於這一問題,何大兵並未正面回答,只是表示自己已經盡力。
“我感覺自己做得很完善,很配合重組方,其實金立是拖得越久越值錢。”何大兵對現場的供應商說。
據悉,目前金立的固定資產包括前海科技大廈估值為35億元(18億抵押),南粵銀行股權為10億,微眾銀行股權25億(5億抵押),東莞金立工業園為10億元,金立以及其他房產3億元,重慶工業園土地為10億元,總計93億元。
在現場,雙方對於重組時間的細節僵持不下,甚至有供應商在現場直接表態,即便是破產,也比現在沒有消息強,大家需要知道真相,一個答案。
對於這些金立的中小供應商來說,從上千萬到上億,債務的壓力幾乎每天都在拷打著他們。“也許再過一個月,我就失業了,公司已經打算把金立的這筆債務計入壞賬進行處理。”該供應商對記者說。
一些上市公司已經受到了影響。上半年,歐菲科技、深天馬A等公司相繼申請資產保全,部分銀行也向法院起訴凍結金立公司資產以及劉立榮個人資產。
“目前金立總部的辦公樓工位很多已經空了,劉董的辦公室也沒有人,只剩下秘書在門口的辦公室盯著。”上述供應商對記者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正谷的突围:谋划“有机链”
1 :
GS(14)@2011-01-16 16:15:06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4/wNMDAwMDIxNjMwNQ.html
“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在采访中,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谷)董事长张向东多次强调。
但在年前召开的道农会上,年销售规模在正谷千倍以上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却主动向张向东提出:什么时候聊一聊有机农业的事情吧。
“由此可知,有机农业到底发展得有多快。”张向东坦言。据介绍,他是2005年看好并介入有机农业的,正谷有限公司于2007年正式成立,复合年销售额增长500%,目前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亿元”。
与此同时,有机农业的竞争也逐步激烈。近两个月,包括广西乐山县、新疆吐鲁番、哈尔滨、江西省铜鼓县、山东博山等,均发布打造有机农业区县的相关新闻。资本更是将有机农业看做新宠:去年6月份南京软件企业联创科技集团,宣布投入6个亿在圈地种菜养猪;今年1月份,万达集团宣布要投资4.9亿元在北京延庆县建设有机农业园……
如何让正谷在竞争当中稳步向前,这是张向东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摆脱传统渠道
正谷曾经走过弯路。
创业初期,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建立了有机蔬菜、有机米等相关生产基地后,2007年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开张营业。两个问题摆在了张向东面前:怎么卖产品?向谁去卖?
在开始销售有机产品时,正谷将客户定位在家庭收入较高人士、外国人、孕妇等对有机产品接受度高的人群中,但是收效甚微,2007年销售额仅有80万元。
有机西红柿20元一斤,有机黄瓜18元一斤,这样的价格如果放在菜市场上,的确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有机农产品价格太高,消费者即使相信你是有机的,但还是会考虑是否物有所值。”张向东坦言。
今年44岁的张向东曾经在央企工作,200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3年开始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工作。2005年,张向东回国创业,他选择了有机农业作为耕耘的方向。“饭是肯定有吃的,我的目标是怎么让这口饭吃得好一点。”谈到为何选择有机农业,张向东一语双关地说。但在创业初期,这口饭啃得有点生硬。
2008年事情有了转机。在2008年中秋节有机原料月饼销售火爆的启发下,张向东将目标瞄准了礼品卡的销售和企业客户的开发。“有机蔬菜平时吃可能舍不得,但是送礼是舍得的。”
为此,正谷制定了礼品卡,价格从298元到2998元共7种类型,每一种礼品卡可以选择6种不同的商品,包括有机蔬菜、野山菌、大闸蟹、澳洲牛肉等。对此,张向东有自己的解释:“我们的产品分成三种类型:有机蔬菜和米;本身有一定价值的优质产品,如大闸蟹;全新的进口产品,如澳洲牛肉。客户送礼的时候,对方可能不欣赏有机米有机菜,但是不会不喜欢别的种类,这能够让客户感到物有所值。”
同时,礼品卡的开发,为正谷打开另一扇门——企业客户。“截至目前,我们开发了一批企业客户,他们具备较高的购买力。”谈及正谷核心竞争力时,张向东如此表述。
为了扩大对企业客户的影响力,正谷没有将品牌塑造的重心放在广告上,而是选择了参与活动和会议。比如,正谷成为道农会的签约赞助商,这一会议的参会人员由200多位企业领袖、学者、政府官员等组成,张向东就是在这一会议上碰到宁高宁的。
除了走礼品卡的路线,电子商务也成为了正谷突围的重要渠道。“超市这条路肯定走不通。超市有一个竞价系统,哪一家供货商的价格最便宜就选择哪一家,但对于有机农产品来说,较低的价格就可能意味着无法保证真的有机。实体店则面临成本的问题。因此,正谷选择使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卖菜。”
“我们是一家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有机农产品的公司。”张向东如此为正谷定义。具体来说,正谷采取两种销售方式:通过自有网站吸纳会员和发送礼品卡;通过京东、卓越、红孩子等B2C网站来销售产品。
为此,张向东打造了正谷自身的物流团队和客服团队。他承认,物流和客服占据正谷很大一块成本,客服和物流人员在正谷员工数目中占据六成以上。
全价值链之思
有了销售渠道也有了客户,正谷最终还是要回到源头:有机农业的生产。“只有销售渠道,但是没有有机产品可以卖,我们也发展不了。”张向东说。
目前,正谷的有机农产品已经形成了成体系的种植标准。在选种上,正谷选择非转基因类种子,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而是使用马粪、羊粪、豆粕等有机肥料混合发酵肥。为增强土地肥力,某些土地上还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苜蓿、三叶草等,长成后深耕入土当作肥料。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不使用农药,而是使用紫外线灯、诱敌灯等扑杀害虫,并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另外,由于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同类蔬果很容易造成植物根部细菌的增加,轮流种植不同植物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之一。
“和使用农药化肥的普通蔬菜相比,有机蔬菜的产量有所下降,但种植时间并未延长。而且,由于普通农产品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的板结,长期来看至少杂粮、水果的有机种植产量并未有明显下降。对正谷来说,有机农业最大的风险是病虫害的发生。因为有机农产品不能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大棚中所有产品全部都损失了。”正谷有机农业技术中心的张建伟博士介绍说。
不过,万达集团可以投资4.9亿元在延庆建立5700亩有机农业园地区,但缺乏渠道和资金的正谷却不能走土地规模化的道路。
正谷选择的是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模式是指正谷和农户签约,农户提供场地和人工,正谷提供统一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标准,分享市场信息和经营理念。目前,正谷的合作社模式已经远远超过正谷自己种菜的规模。正谷自种蔬菜面积仅有百来亩,在合作社模式下,正谷拥有1000多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1000亩阳澄湖水面来进行大闸蟹养殖。
“合作社模式中,重要的不是协议。如果农户发现他们的产品无法卖上比市场高的价钱,那么协议是不具备太多约束力的。合作社的真正基础,是正谷能够将合作社的有机产品卖出去,且卖一个符合产品品质的高价格。”张向东表示,正谷和农户签约时,不会确定具体价格,而是约定产品售价比市场上有机产品价格高出5%-10%。
这符合他提出的有机农业全价值链的梦想:“让有机农业的所有环节的参与者,能够获得一份公平的报酬实现自身的价值,真正安全的有机农产品大量供应才能实现。”
而为实现这一梦想,正谷希望从农业源头开始,育种、种植、收割到后端的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全部由正谷参与和控制。
困难不是没有。在产品供应方面,正谷只能在北京地区提供有机蔬菜,且经常出现供应产品断货的情况。存储方面,正谷的冷藏仓库不大,面临扩建的要求。运输方面,正谷目前也没有保鲜车,海鲜等产品只能放在泡沫保温箱中运出。
但张向东不着急。“钱不是最重要的。”张向东也多次和风险投资接触,但迟迟没有确定是否接纳风投。他认为,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时间,正谷的品牌建设需要时间,人才队伍培养也需要时间,这不是钱能够解决的。有机农业也不能如现代商业一般,期待快速投入快速产出。